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国高等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图表上看清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质
热度 46 lxu2800 2017-3-28 09:09
从图表上看清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质 常言道,一图胜百字。本文将通过几张图表让你看清美国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 图一用不同颜色板块代表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而板块的大小代表了学生就读不同类型高校的比例。其中蓝色代表非盈利性顶级私立大学(相当于中国 的 985高校),橙色为公立大学(大约是一本高校),绿色为盈利性大学(可能是三本四本院校),红色为没有入学,灰色可能为数据不全的一些买卖文凭的“克莱登大学”吧。 图一) 图一左边是美国最富家庭(家庭年收入63万美元以上,处于全美顶级1%阶层)的孩子入读的高等院校的分布情况,右边则是穷人家庭(处于全美20%的低层穷人)的孩子就读高校的情况。对照左右图,一眼可看出:全美1%的富家孩子几乎全混进了一流好大学,其中一半进入顶级名校。踏进这些顶级名校大门的穷人家孩子的比例不足二十分之一,而这个阶层的孩子一半以上根本就没有进过大学的门。 看看这些顶级私立大学的学生分布数据更是触目惊心,美国38所名牌大学,其中包括常春藤联盟的5所大学 - 达特茅斯、普林斯顿、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布朗大学 - 来自收入1%顶层富家子弟的总数竟然超过全美底层60%穷人家的孩子! 穷富学生比例的严重倒挂在图二中展露无遗。例如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WUSTL 全美大学排名第十九位),来自美国顶层1%的家庭的学生有21.7%,而来自全美财富金字塔底层60%众多的家庭(家庭年收入低于6万5千美元)的学生只有6.1%。这所大学每五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属于全美1%顶级富人阶层,相反该校每一百个学生只有六个来自全美60%的劳苦大众家庭。 图二) WUSTL学生的家庭经济分布与全美家庭金字塔式的经济分布完全失去比例,该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分布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倒置的金字塔的塔尖中就是那些来自全美60%的劳苦大众的可怜孩子们,说穿了,他们就是伴太子读书而已。图二中其它几所学校的情况也都好不到哪里去,全是名符其实的贵族学校,当然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最为过份。 图三展现了美国不同收入阶层中孩子在高等教育上的差异。横向从红色到灰白用九种不同颜色代表由好到差的不同类型的大学。从这张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家庭收入的降低,红色(代表好学校)越缩越小,最后只剩一片惨白的灰色(都是一些不三不四的大学或直接去了社会大学)。有钱人的孩子头上是彩云飘飘,穷孩子的天空是阴云笼罩。 图三) 一些贵族学校通常也会作出学费可负担性的承诺,也会在生活上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但是这些精英学院更注重低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而不是注力于让穷人孩子有更多入校的机会。专注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助理教授丹尼·亚根指出:“免去学费只是帮助那些已经入学的学生。” 这位亚根助理教授和Raj Chetty,John Friedman,Emmanuel Saez,Nicholas Turner等学者的研究揭示了目前大学的学生经济地位多样化的真实现状,这些研究人员追踪了1980年至1991年间出生的约3000万年轻人,数据来自匿名的纳税申报单和全美几乎所有大学的出勤记录 。 其实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状况由来已久,学者的研究和媒体的呼吁不绝于耳,但穷富割裂的状况几乎没有一点改善的迹象。图四显示,从2002年起,处于10%、20%、40%各个穷苦阶层的学生进入顶级名校的份额在十年内基本持平。倒是全美1%最富有阶层的孩子进入顶尖大学的份额有所增加。正是在那段时间里,穷人变得更穷而富人更富。高教系统成了阶层固化的工具。 图四) 奥巴马政府和国会降低了联邦政府佩尔助学贷款的审核条件,使得许多大学的佩尔助学贷款接受者数量上升。一些精英学院认为这种增长有助于学生经济状况的多样化。但最新的估计表明,佩尔助学贷款的增长主要只是贷款项目的扩张。至少在2013年,精英大学的学生经济状况多样化实际上并未得到改善,尽管也有少数例外。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一旦有机会进入一流高校后,尽管会面临其他学生不会有的挑战,但他们的表现几乎与他们的富家同学一样优秀,至少在日后的经济收入上没有什么区别。图五的橫座标是学生家庭经济收入的百分比排名,纵座标为学生毕业后经济收入的百分比排名。图中彩色线条从上至下代表不同类型高校中学生毕业后挣钱的能力。 图五) 先看上面红色线条,它展示了12所包括常春藤大学(杜克、M.I.T.、斯坦福和芝加哥大学)等顶级名校中不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与毕业后的工作收入的关系。红色线条相当的平坦,富家子弟工作后的平均收入如果是8万年薪的话,他们的最穷的同学毕业后也可有7万5千美元的收入。其它两类大学中(相当于211大学吧)穷富学生毕业后收入的差距也不大,橙、黄线条都比较平坦。 灰色线条显示了全美年轻人收入与家庭经济状况的总体平均关系,很陡的灰线表示:大多数贫穷的孩子成年后仍然贫穷,大多数富家子弟仍然富裕。美国梦是彩色的,现实却是灰白的,结论完全来自冷冰冰的数据。 上述数据涵盖1980年至1982年出生的儿童,他们今天大约35岁。以前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美国人从30岁到他们的职业生涯结束时的经济收入的地位不会再有大的变动,因此有最高收入的36岁的美国人很可能在60岁时仍是最高收入阶层中的一员,至少在统计平均上就是如此。 美国的贵族精英院校招收的多是贵冑子弟把大多数寒门学子排于门外,这是赤裸裸的现实,由上面的图表为证。这些贵族院校为了达到这个既定目标,釆用的手法却是文明高雅的。绝不用“高校大门朝南开,高分无钱莫进来。”那种土办法。 首先,政府对平民大众子弟的普及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敷衍了事,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提倡快乐教学。学生们快快乐乐地就变傻了,从起跑线上就失去了斗志没有了竞争力。西方社会的核心圈内的贵族思维根深蒂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伪名题。掌权者从来也没有打算在平民子弟中培养国之栋梁,只是让这些平民子弟识几个字高高兴兴地做顺民而已。 另外在大学入学标准上玩花样。尽管富家子弟垄断了优厚的初等教育资源,但这些少爷小姐多数仍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他们的学业成绩也未必有多好。美国的大学,特别是那些贵族大学制定了独特的入学标准为富家子弟一路保驾护航。先把入学考试的门槛降低,让他们想要的对象可以顺利通过。然后添加上许多没有客观鉴别方法的软指标:例如课外活动参与程度、团体领导能力、面试表现等等。富家子弟在这些方面占尽优势,于是乎一个个金榜题名、登堂入室毫无悬念。正是“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还需要考试作弊和行贿腐败吗?这些都是小儿科了。有了系统的设计和按排什么都可搞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冠冕堂皇和顺理成章。当然也不会忘记招收少数穷家子弟作点缀,同时配上一系列励志文章和心灵鸡汤来忽悠大众。 我在科学网上的好友姬扬博士对英美教育的欺骗性有十分精辟的论述,现摘录如下作为本文的结尾。 “我们通常说的外国教育,其实主要指的就是英美教育,虽然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想象的英美教育(托了广大公知们不懈灌输的福)。英美一直作为世界的霸主,物质上和心理上的优势很大,有资源、有信心也有能力来推行自己的驯化制度。英美的教育只把很少的一部分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英)当作未来的主人来培养,而把绝大部分人当顺民来驯化——这两部分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前者的代表是伊顿公学,后者的代表大概就是这个什么博航特公立中学了。应该说这一套也是很成功的——看看博航特中学的那些学生吧,他们的所作所为那是骨子里的驯顺,他们已经发自本能地知道谁是主人,要看谁的脸色。从驯化效果的角度来看,这还算不上有多么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他们还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有着完全的自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多么了不起的驯化制度啊,绝对是普世价值,应该全世界推广,而且也确实推广到全世界了——如果不是突然出现了中国的话。” 注意,本文只涉及美国的大学本科教育现状,研究生教育是另一个话题。以后可能会另作一文。 本文首发于观察者网 2017年3月17日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13340 次阅读|98 个评论
美国高等教育专题索引目录(黄安年的博客,2007-2011)
黄安年 2012-3-6 08:14
美国高等教育专题索引目录(黄安年的博客, 2007-2011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3 月 6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这里发布的是笔者在科学网撰写博文中的美国 图书馆、博物馆、书店专题索引目录 ,以便感兴趣的网友检索。索引目录顺序是博主自编的美国问题论著目录索引号。 8280 美中教育比较 * 教育不创新,强国梦难圆 ---- 从钱老谈创新思想人才培养谈起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9 年 11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8426) 8301 美国学术诚信 * 有感于第二作者伪造论文数据者在美遭重罚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9 月 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82558 * 需要将学术诚信纳入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0 月 19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8716 8400 美国高等教育 * 美国经济发展低迷时期高等教育的蓄水池作用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9 月 23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89694 * 美国教育瞄准国外未来领军人物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1 月 18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09518 8420 美国高等院校 * 美国马萨诸塞州文理学院( MCLA )参观记( 2006 年 10 月 14 日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4 月 12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338 ) * 没有围墙的美国安阿伯大学观光记( 2006 年 9 月 5 日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4 月 12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339 ) * 没有围墙的大学和大学的地下城(补充版)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6 月 1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67 ) * 旧金山高校观光记,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6 月 24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85 ) * 再访斯坦福大学,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6 月 24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86 ) * 哥伦比亚大学行,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6 月 2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21 ) * 耶鲁、哈佛掠影,黄安年, 2007 年 6 月 2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29 ) * 康乃尔大学掠影 黄安年的部客 , 2007 年 7 月 6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211 ) * 在纽约州立 Albany 大学( SUNYA )的日子里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7 月 18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655 ) * 美国最富有的大学:十所长青藤学校 黄安年译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12 月 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998) * 哈佛大学校园掠影( 2007 年 8 月)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12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2978 )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风光掠影 (2007 年 8 月 )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12 月 2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3064) * 耶鲁浮光掠影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3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7964) * 走马观花普林斯顿大学印象 ( 一 ) , 图 26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9 月 27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1259 * 走马观花普林斯顿大学印象 ( 二 ) , 图 18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9 月 27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1267 *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印象, 图 8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9 月 27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1290 * 走马观花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图 15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9 月 28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1541 * 参观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有感, 图 18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9 月 29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1936 * 读普林斯顿大学校报有感, 图 8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9 月 29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1927 8430 美国高教改革 * 老美为医革和大学声望下降争执不休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3 月 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0353 8431 美国学术交流 * 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谁出钱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2 月 4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14902 8440 美国高校管理 * 大学校历课表一条龙 三个月前早知道,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6 月 26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80 ) 8451 中国留美学生 * 从中国的美国历史学硕士到美国的美国药学博士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739) * 来自英美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对话学口语十分走俏, 黄安年 的博客 , 2007 年 4 月 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49 ) * 莫老师电脑培训学校参观记 ( 补充版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6 月 12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14 ) * 新一代中国留美学生的自强不息,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6 月 14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15 ) * 北师大学生成了美籍华人牧师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6 月 18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3 ) * 一位老同学在美国的子女来上海“贵族”学校就读的感受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0 月 28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02259 * 小议美国“购屋定居”设想和放宽雇用留美大学以上学历新思路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1 月 3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04267 * 美国官方网站撰文谈入学申请和体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1 月 25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11664 8452 中国海归人员 * 实事求是看海归,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6 月 12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13 ) * 有感于在美国“招聘特聘岗位教授”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6 月 20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04 ) * 海归潮再成热门话题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9 年 5 月 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424) * 海归赤子爱国不分先后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9 年 11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9287) 8453 美国的外国留学生 8454 美中学术交流 * 在 SUNYA 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小记, 黄安年文的博客 , 2007 年 7 月 17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599 ) * 记在美国的两次华人问题的学术会议,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2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904 )
个人分类: 博客专题目录(10-11)|2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民办高校招研是个好的开始
热度 7 zls111 2011-10-21 19:43
看了 刘广明 的《民办高校招研或把民办高校引入歧途》就想掐架,其实不想打架,就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几天在看《鲍林》传记。加州理工学院发展历史差不多是鲍林的成长史。鲍林本科毕业去加州理工念研究生,当年哈佛也给了他的offer,而加州理工给助教给奖学金,最后鲍林选择了加州理工。在鲍林去加州理工学院三年前,加州理工只是一个 职业学院 ,经过三年的发展就有些名气,要不然鲍林也不会选择。鲍林博士毕业时,好几个学校都要他,还是加州理工化学系系主任使了手段才把留在加州理工,直接给了助理副教授。鲍林所处的时代是美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在他之前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也是没啥地位,欧洲才是老大。当时鲍林博士毕业,就去了欧洲云游,欧洲才是学术中心,美国学生都去哪里学习。19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跟我们眼前蛮像的,我们要大力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美国的教育发展史恐怕是必须看的。而当下对我们高等教育“指手画脚”,也得看的,还要看看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要不然真是指手画脚。 当前高等教育有各种问题,只要经历过的,总能说一些出来,多拉几个人讨论下,大概就能说出问题在哪。在经济领域已经开始市场化,某些领域完全市场化的,发展的非常好,比如互联网领域。而教育当下差不多还是延续计划经济那一套。当某些部门想开放一些,却又很多人来反对,尽是一些顽固分子(我也不想这么说,得罪了)。我觉得民办高校招研是个好的开始,教育部门早就不该搞审批这一套了。等教育部放弃审批,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开始,有这个紧箍咒想发展难呀。当下是需要不戴紧箍咒的孙悟空,社会要人人当家做主,人才才能发挥的出来,才能人人创新。 等我们的职业学院也能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才是我们高等教育强大的时候。当然我们现在需要壮大名校,同样的,其他学校同样需要发展,而这些学校能发展起来其意义更重大。而这些学校在资源等各种方面限制最多的,没有各种资源,而名校有各种资源也好不了那里去。 公平是教育的灵魂。 当下对学历的追求简直是一个怪胎,这种评价体系我们自己不放弃,也会死在胎中,后患无穷。学历的体制怎么来的?( 历史很重要 )现在他的功用和副作用是什么?早就应该丢掉这种体制,而以合适评价人才体制替代。当下明显知道不追求学历是进步。 当下只有放开学校手脚,才能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是一坛死水,只有打开闸门,放掉死水。 给几个视频大家看下,凤凰卫视拍的,博古 ,张闻天,顾准等,看看过去历史,其实很容易知道怎么解决当前的问题,自己怎么去做。 博古 张闻天 顾准
419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美国高等教育雄霸世界的几大法宝
热度 1 lgmxxl 2010-5-13 09:13
美国高等教育是当今世界的绝对霸主。他们拥有最多的世界顶尖大学;大学中拥有最多的世界一流大师、拥有最多的诺贝尔获奖者;高等教育体系内,它们的大学功能边界最为分明,竞争最为有序。美国高等教育的模式为无数的人所研究,它们称雄世界的法宝究竟是什么呢? 1 、完全权利的法人团体 现代大学来源于欧洲中世纪。美国大学直接来源于移植于英国的大学(主要是剑桥大学)“欧洲大学最根本的学术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是大学的传统,也是大学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逻辑。美国政府深明其道。自 1819 年“ 达特茅斯学院案” 的判决始,美国政府就开始尊重大学的独立法律地位。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其运行的基本规则是大学宪章(章程)和国家与州的法律。也正是因为此,美国才会出现大学拒聘国务卿任教授的请求,拒绝给总统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的状况。也才出现完全权利意义上的法人团体,大学也才会按自己的内在逻辑运行。完全权利来源于有限的政府,有限的政府通过——法制化调控、市场化运作来实现大学的完全权利。 法制化调控的方式是指政府对高等教育不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而是采用法案调控的手段。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 1862 年的《莫里尔法案》、 1944 年的《军人权利法》、 1958 年的《国防教育法》、 1965 年的《高等教育法》。 1862 年的《莫里尔法案》直接促进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贫民化,这个法案不仅直接促成大学第三职能的诞生,也实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根本革命。对此,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 Talcott Parsons )曾这样评价,西方现代化的主要突破是由工业革命、民主革命和教育革命相继完成的。如果说工业革命最成功的国家是英国、民主革命最成功的国家是法国的话,教育革命最成功的国家就是美国; 1944 年《军人权利法》则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遇; 1958 年的《国防教育法》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教育置于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地位; 1965 年《高等教育法》及随后经常进行的《高等教育法修正案》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 市场化的方式是指美国政府对大学的资助一律采取“合同”式管理方式。这直接源于 V. 布什( Vannevar Bush , 1890 ~ 1974 )领衔编辑的《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的总统报告。在报告中,布什极力主张: ① 不要单独建立研究机构,而由科学家在自己工作的机构——现有的包括大学在内的非政府机构——从事必要的科研。②资助应以科研合同的形式提供,政府科研合同的签定应以竞争为基础,政府应通过同行专家组来进行评审。③开展基础科研最佳的地方是学院、大学和一些由捐款建立的研究机构,他期望这些机构去创造知识,发现和培养人才,持续探索“有止境的前沿”。 2 、富可敌国的大学资源 高等教育需要大量的经费,正如约翰·布鲁贝克 (John Brubacher) 所言:“即使最富裕的国家也不可能提供普及高等教育所需的经费,除非社会愿意重新分配目前用于国防、空间探索、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计划方面的国家资源。” 美国有限政府的管理调控模式和大学完全权利性质为美国企业和个人 捐款赞助大学成为可能。同时,捐赠大学的资产也有法律保障。在美国,大学有范围广泛的一系列资助者,从州政府到宗教团体,从自费的学生到慷慨的慈善家。埃兹拉•康奈尔、利兰·斯坦福、约翰斯•霍普金斯和约翰•洛克菲勒等富有的捐助者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美国的一流大学资金主要来源之一是私人的捐赠。可以说,每一所一流大学的资源都可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充足的办学经费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基础。正如高等教育著名学者 克拉克·科尔( Clark Kerr )所言,发展、转移学术重点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等都需要金钱。哪所大学得到最大数量的金钱,将有助于决定这所大学拥有十年或二十年的发展优势。 富可敌国的大学资源使美国大学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聘得一流的人才,购得最先进的设备。 3 、与时俱进的大学制度 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哲学占据意识形态的国度。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实用主义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并不局限于“拿来主义”。美国大学的成功得益于对世界大学制度的“实用主义”改造。经过改造的大学制度,既适应了本土化的文化外在需要,也满足了大学发展逻辑的内在要求。美国大学直接移植于英国的大学,但他并没有完全移植英国的大学制度,而是创新了英国的大学制度。比如他接受了英国大学的学术法人制度,但创新了其董事会治理模式;美国大学的“上水平”得益于德国柏林大学,但是直接按柏林大学模式创建的“霍普金斯大学”并没有完全按德国模式行进,而是独创的“研究生院”这一管理模式。 19 世纪后半叶是美国大学的黄金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大学制度创新的黄金时期。学分制、选修制、核心课程制直接促进了哈佛大学的发展;莫雷尔法案则直接推进了大学第三职能的产生,使一批赠地学院崛起。就连英国剑桥大学前副校长埃里克·阿什比( Eric Ashby )爵士也不得不这样评价:“美国人对高等教育的伟大贡献是推倒大学的围墙。当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 (Van Hise) 说校园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时,他是说出了大学发展史上罕有的一种创举。这一点已经被历史发展所证明,其他国家正在效仿美国的榜样”; 教授会(评议会)则使大学不仅成为学术事务的决策者,而且成为大学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咨询者、决策者。 4 、科学诚信的中介机构 美国有限政府和完全权利大学之间需要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缓冲地带,这就是科学诚信的大量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机构在美国大学分类、大学评价、大学治理、大学教授作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以专家的方式代行大学的管理权、指导权、评价权、监督权。这其中最为主要的中介机构包括: 1915 年在纽约正式成立“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 ( 简称 AAUP ,又译作“美国大学教授协会” ) 于。约翰•杜威称之为“一个以民主方式由大学教授自愿组织起来的真正有代表性的教师团体”。会议选举约翰•杜威为 AAUP 的第一任主席,会议通过了著名的《原则宣言》 (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宣言宣布了学术自由的主要原则:教授作为教师和学者有权自由发表言论;除非不称职或有道德缺陷,教师的职位必须得到保证;教授处分前有申诉的权利。 1921 年在哥伦比亚特区成立的“美国大学董事会协会” (Association of Governing Board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 简称 AGB) 。 AGB 是美国高校治理的重要引导者和评价者,该协会提供有关美国大学董事会的发展政策、评价标准以及校董培训等,为美国高校治理提供服务。“美国教育委员会”( 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简称 ACE )成立于 1918 年, ACE 为教育界内的交流以及与高级教育议题、公共政策及研究相关事务的进行提供了便利,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为大学推荐学分减免项目,同时它也参与美国大学治理评价工作。比如 1966 年 ACE 和 AAUP 、 A GB( 大学董事会协会 ) 联合颁布了《学院与大学治理的联合声明》,有效促进美国高校的治理工作。其他如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地区认证和专业认证机构等,这些机构为大学的科学分类、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卡内基基金会的高校分类标准把美国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硕士类大学、学士类大学(文理学院、综合学院、社区学院),奠定了美国大学分类办学、有序竞争的基础。 5 、有序竞争的生态环境 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美国高等教育形成了高校之间有序竞争的良好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以联邦政府、州法律为前提,以分类标准为原则,以大学功能为基础,把高校分为服务面向不同的组织团体。这种生态环境的特征是:各高校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同类高校之间有序竞争,共同发展;不同类高校之间相互依存,有机联系;各类高校之间没有高低之分。 总之,有限政府和诚信中介为完全权利的大学提供了自由成长的环境;富可敌国的资源为大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与时俱进的大学制度则为大学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有序竞争的生态环境为大学发展提供多样性。这五个条件缺一不同,万能政府会使大学丧失活力;无诚信中介会使大学陷入堕落;没有资源就没有大学的一切;没有良好的制度就不能发挥大学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无序竞争会造成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无序与失衡。 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 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 19 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 69 . 克拉克•克尔.陈学飞,陈恢钦.大学的功用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 . 36~40 . Derek Bok . Beyond the Ivory Tower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82 . 64 .
个人分类: 国外高等教育|10902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