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老夫少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夫少妻算什么本事?
热度 11 Bobby 2013-5-13 20:21
前些天吃饭,听到有人说某某,二婚,还娶了个黄花闺女,男的已近六十,女的才三十一二。真是有本事呀!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虽然某某事业上也算人中龙,但似乎事业上的成就并没有象他娶少妻一样博得男人的赞叹。不得不承认,历来娶少妻的男人都算有本事的,孙文、康有为、钱穆、杨振宁,等等都算。 男人一方面感觉这样的人有本事,一方面又会在私下里加以遣责,仿佛是糟践了女方似的,我怀疑这是高估了性生活在婚姻中的重要性了吧。 今天又一个老牛吃嫩草的纪录: 86 岁皇马名誉主席娶 36 岁女秘书 相差 50 岁 ( 图 )_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86 次阅读|15 个评论
老夫少妻和老夫老妻——遗传和进化的问题
热度 2 qyu111 2012-11-26 16:44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很多的东西都是经验。经验也是一种科学,叫做经验科学。经验科学是对各种现象的观察总结,虽然没有直接的试验证明和原理上的科学解释,但如果能被重复性地观察到也是一种证明。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婚姻的般配有很多种说法,其中的一种是生肖配对。虽然中国人生肖配对的理论是动物间的相配或相冲,但生肖配对中的一个原则是 12 生肖里般配的都不是同一个生肖,也就是不是同龄人。合适的配对生肖一般正好是差 4 岁或 4 岁以上。 为什么是 4 岁以上呢?中国人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和解释用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评判都是凭空想象、自圆其说、毫无道理,但现在的科学研究却发现这些观察和结论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现代生物学对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发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大脑成熟期是在 20岁 出头,男性则要到接近 30岁 ,男女大脑成熟的年龄正好差了 5 岁左右。中国人也有男人 30 而立之说,正好符合了男性大脑发育成熟的阶段。因此对男性来说,婚姻在大脑成熟以后比较好。而从女性的生育角度来说,女性的最佳生育期则是 25 岁左右。因而,从生育、夫妻成熟度的般配和家庭稳定的角度来说, 25 岁左右的女性和 30 岁左右的男性配对结婚生孩子比较合适,近代的科学统计也支持这个观点。 可是我们中国人还有一个老夫少妻之说,据说老夫少妻生下的孩子都特别聪明。虽然没有看到过支持这个观点的统计数据,但现在的一些科学新发现倒是给这种说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那就是现在正在热头上的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 )。表观遗传学说的是后天的环境影响能够改变基因 DNA 的性质,这种被改变的 DNA 也可能会被遗传。虽然还没有直接的数据证明一个老教授能把他一生学到的智慧和知识写进他的精子 DNA ,并传给他的下一代,但至少是现在的科学研究已有初步的结果表明了这种可能性。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合理的机制。有了这种机制能使下一代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凡是对适应生存有利的机制都是可能的机制,即便今天还没有,将来人类的进化也可能会建立这么一种机制。 这么说来老夫少妻现在可能是不错的婚姻,而老夫老妻则是将来人类进化的方向。 参考文献: 1、W. Reik and J. Walter, “ Genomic imprinting: parental influence on the genome, ”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vol. 2, no. 1, pp. 21 – 32, 2001. 2、I. M. Morison, J. P. Ramsay, and H. G. Spencer, “ A census of mammalian imprinting, ” Trends in Genetics, vol. 21, no. 8, pp. 457 – 465, 2005. 3、M. B. Renfree, T. A. Hore, G. Shaw, J. A.Marshall Graves, and A. J. Pask, “ Evolution of genomic imprinting: insights from marsupials and monotremes, ” Annual Review of Genomics and Human Genetics, vol. 10, pp. 241 – 262, 2009.
个人分类: 文化生物学|5840 次阅读|7 个评论
老夫少妻育长寿
热度 84 fs007 2012-6-14 10:20
老夫少妻育长寿
寻正 最近,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了西北大学爱森伯格(DTA Eisenberg)等人的研究,发现精子端粒(Telomere)的长度跟男性的年龄呈正相关,也跟祖父生育父亲时的年龄相关。端粒的长度也能通过母亲遗传,也就是说外祖父生育母亲的年龄也跟外孙的端料长短联系起来了。 这个研究有什么意义呢?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重复核酸序列,在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时,端粒起稳定染色体与防止跟其它染色体沾连的作用,由于染色体复制时端粒不能完全复制,就会导致端粒的进行性消耗,也就是说,我们年龄越大,端粒也就越短。因此,端粒越长,我们的寿命也可能越长。 上述研究的必然推论是父亲孕育孩子时的年龄越大,孩子的端粒就越长,寿命也越长。如果祖父当年孕育父亲或者曾祖父当年孕育母亲时的年龄越大,那么孙一辈的寿命也越长,这些合在一起,有倍增效应。 图一、端粒长度与父亲及祖父在孕育时的年龄的关系(数据源:Eisenberg等2012 PNAS)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理论推导,那么在实际寿命研究中,这一理论是否有现实基础呢?当我们思考生育年龄时,一个自然而然的替代指标就是胎次。很显然,头胎应当是父母相对年轻时候生的,而末胎则是年龄较大时候生的,如果上述理论关系成立,我们就应当观察到幺儿幺女的长寿,而胎次靠前的则寿命较短。 用胎次跟寿命搜索,我还真发现了可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一理论的研究。在2007年,《北美精算杂志》发表过芝加哥大学两位学者的研究,Gavrilova与Gavrilov发现,人成为百岁寿星的机率,跟胎次有关。其关系呈下述关系: 图二、成为百岁寿星机率与生育顺序的关系(源图:Gavrilova与Gavrilov 2007 N Amer Actuarial J) 从图二还可以看出,胎次越靠前,父母生育年龄越年轻时,寿命也越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子女长寿还跟妈妈孕育时年龄相关,越年轻,子女寿命越长,如果母亲在25岁以下,子女成为百岁寿星的机率增加约80%。 当我们把这个两研究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发现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社会现象的科学解释,老夫配少妻,育儿最长寿。有较真的人说,你说得天花乱缀,有现实基础吗?冥冥中有定数,这现实基础还真是自古就存在。 女性在45岁后就逐渐进入更年期,卵巢中的卵用完之后,就绝经了。也就是说,女性孕育下一代得趁早,能早到什么时候呀?现在的世界纪录是5岁。那么男性呢?男性一生都始终保持着生育能力!去年二月,英国一个72岁的老头上了头版头条,他的少妻给他生了一对双胞胎。 中国名人中杨森是个喜欢做“老夫”的角色,他86岁高龄喜得千金,此公于90岁时再娶少妻,可惜他却没有资格创造世界纪录,因为三年后他就死了,再无所出。那么世界纪录是谁创造的呢?是一个名叫George Isaac Hughes的美国邦联老兵,他于1933年93岁高龄娶27岁少妻,次年产子,他的医生把他的事情八卦到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在美国医学会会刊,煞有其事地介绍说,他的精液一切正常,跟年轻人没两样,为了表达对医生的信任,两年后他再接再励,生下了第18胎,轰动一时,美国许多报纸当时都有记载。 大家现在不应该对杨振宁娶翁帆感到奇怪了吧?他们如果育上一双儿女,肯定会对中国人均寿命做贡献。 故而,年龄大了,也不要害羞,第二春是上帝的安排,大家努力了。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32151 次阅读|101 个评论
马普研究表明:嫁老夫和少夫的女士寿命都要短
chemicalbond 2010-5-14 10:53
根据最近的新闻,德国马普研究所结果表明,老夫少妻或者少夫老妻对妇女的健康都有危害,其结果是寿命短于和同龄男士结婚的人。 【福比士的文章: http://www.forbes.com/2010/05/13/celebrity-marriages-demi-ashton-sex-and-the-city-forbes-woman-time-cougars.html?boxes=Homepagechannels 】 女士们需要去查原始文献,看看误差多大,寿命差别多少,相关性如何,等等。人生不容易,找个如意郎君更难,找个同龄的如意郎君则是难上加难。这也许是剩女成为社会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下面这篇提及一些统计数据,7-9岁就是很大的差别了,对老太太来说,找个小男生死亡的机会增加了20%。对男人来说,找个老太太也会增加死亡的几率,但是找个小太太却把死亡的机会减小了11%。这是有点不太公平。当然,那些都是统计数据,和人种及生活习性都有很大关系,没有必要往自己身上去联想。 http://www.womenshealthissues.net/ms/news/639118/main.html 报道上说原始文章发表于今年5月12日(昨天!)的杂志Demography上,可是,那个网页似乎没有更新,无法看到原文,甚至摘要。哪位找到了,请给个链接,谢谢。 【Demography网页: http://muse.jhu.edu/journals/demography/ 】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338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