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黄宇雄课题组招聘环境科学/纳米技术博士后
yeling823 2019-2-28 17:21
一、学校简介 清华 - 伯克利深圳学院(简称 TBSI )是清华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建立的,秉承“学科交叉”、“国际化”和“产业伙伴关系”理念,致力于探索“大学 - 政府 - 企业”三方合作的培养模式。整合高校、政府和产业界的资源,培养全球科技领袖和未来企业家,为解决区域和全球性重大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课题输送高素质人才。 TBSI 和实验室将为博士后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场所、实验设备、科研项目等支持,将为博士后人员提供良好的个人职业发展机遇,鼓励博士后作为负责人申请各类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各级项目。 TBSI 博士后的科研工作由清华大学和 UC Berkeley 双方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在深圳和 Berkeley 两个基地开展研究。根据工作需要,博士后有机会前往 UC Berkeley 开展研究工作。 因科研工作需要,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2 名 ( 工作地点:深圳 ) ,研究方向、岗位职责及应聘条件等如下 。 二、研究方向 本课题组主要致力于纳米技术的环境应用及其影响的研究,包括研发用于环境污染物治理的新型纳米材料,并采用创新手段评估纳米功能材料对生态系统及农业作物的潜在危害 。 在环境纳米技术与材料、新型水处理技术、土壤修复、农业纳米技术、环境毒理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域具有相关研究和工作经验的候选人予以优先考虑。 三、课题组 PI 简介 课题组 PI: 黄宇雄,清华 - 伯克利深圳学院( TBSI )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2007-2011 ), 2015 年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UCSB )获得环境科学与管理博士学位。 2016 至 2018 在加州大学纳米科技环境影响中心任副研究专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9 年 1 月入职 TBSI 任助理教授(个人主页: http://www.tbsi.edu.cn/index.php?s=/cms/1089.html )。近年来在 Environ. Sci. Technol. , Water Research 等期刊上发表 40 余篇论文。 四、合作团队 本课题组是 TBSI 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的有机组成部分,拥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实验室主要 PI 包括:胡洪营教授、张锡辉教授、李晓岩教授和 Slawomir W. Hermanowicz 教授(伯克利 方 合作导师)。 五、应聘条件 1 、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取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或高分子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两年内),或近期可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者,年龄 35 周岁以下 ; 2 、具有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已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一作两篇或以上); 3 、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 4 、有以下相关方向的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环境纳米技术与材料、新型水处理技术、土壤修复、农业纳米技术、环境毒理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 六、薪酬待遇 1) 学校将为博士后人员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根据资历和个人学术情况,薪酬为税前年收入 36 万元,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a) 工资 ( 税前 )7000 元 / 月,其中基本工资 4500 元,岗位津贴 2500 元; b)TBSI 博士后津贴(税前) 10 万元 / 年; c) 开题和中期考核合格的博士后,可享受深圳市政府每年 18 万元在站生活补贴(两年合计 36 万,免税); 2)TBSI 提供两年共计 1.5 万元的科研补助,支持博士后自主开展各类科研和学术活动; 3) 博士后出站后留深从事科研工作的,可申请深圳市三年共计 30 万元的科研资助,符合条件的可认定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或孔雀人才并享受相应人才待遇; 4) 参照《 TBSI 招收博士后工作说明》及深圳市相关条例享受相关住房待遇。按照博士后进站时的房源情况,学校为博士后提供人才公寓,在房源紧张的情况下,博士后需自行解决住房; 5) 博士后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落户深圳 。 七、应聘材料 1 .本人简历(附近照,请包括:出生年月、从大学起教育背景、工作简历、科研成果、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等); 2 .能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有关材料,如:论著目录、代表性论文、获奖情况、未来研究计划等; 3. 博士期间的主要工作和学习内容; 4. 三位海内外同行的联系方式; 5. 其他证明申请人工作和学习的材料。 八、联系方式 应聘者请根据研究方向,将应聘材料发送至 : huang_yuxiong@sz.tsinghua.edu.cn , 邮件标题请注明 “应聘博士后 - 单位 - 姓名”。经过初步筛选后需进行面试,并需作半小时学术报告(包括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及未来博士后工作设想)。同时欢迎来函咨询讨论具体研究计划。
个人分类: 博后招聘|2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全美排名第一
hxdai2008 2010-8-28 00:08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 是一所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因公办性质(即属于州立大学)而使其本科教育的质量受到影响,但是该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则相当高。根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公布的结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在研究生综合培养质量方面位列美国首位。在教师竞争力和所取得的科研成就方面,该校 36 个研究领域中有 35 个均排在全美高校的前 10 名,尤其是化学学科长时间占据第一的位置。迄今为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有 21 名教师荣获诺贝尔奖(包括华裔科学家李远哲 (Yuan T. Lee) 教授和朱棣文 (Steven Chu) 教授),而其培养的学生中则有 25 人摘得诺贝尔奖桂冠。此外,还许多教师获得过有影响力的其它奖项。 我有幸在这所名校做过博士后,师从于二位世界顶级催化专家美国工程院院士 Alexis T. Bell 教授和 Enrique Iglesia 教授,亲身感受到美国院士那种执着的科研精神,受益匪浅。记得我的一位美国同事对我说,你在校园里常能看到一些老头和老太太拎着学术包,说不定几年以后他们或她们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所大学的许多教师都担任了众多权威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在其研究领域都是世界闻名的。我国的大学应该好好地学习人家的办学经验,着力培养和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在我国建成若干所像 UC Berkeley 这样具有如此高学术水平的高等院校而努力。 以下为该校的系在全美高校的排名、教师所获得的各种荣誉以及 25 名获得诺贝尔奖的校友。 (以下数据摘自 http://www.berkeley.edu/about/rank.shtml ) Table 1 . Rankings by department Arts Humanities Art History 3rd Classics 2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10th English 1st, tie French 7th German 1st Music 3rd Philosophy 4th Spanish Portuguese 9th Biological Sciences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4th Ecology, Evolution, Behavior 8th Molecular/General Genetics 10th Neurosciences 9th Engineer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8th Chemical Engineering 3rd Civil Engineering 2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4th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nd Materials Science 4th Mechanical Engineering 3rd Physical Sciences Mathematics Astrophysics Astronomy 3rd Chemistry 1st Computer Sciences 3rd Geosciences 3rd Mathematics 1st, tie Physics 3rd, tie Statistics/Biostatistics 1st, tie / 3rd Social Behavioral Sciences Anthropology 3rd Economics 7th Geography 6th, tie History 2nd Linguistics 6th, tie Political Science 2nd Psychology 9th Sociology 3rd Table 2.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wards held by faculty Award Current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Fellows 213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37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Fellows 222 A. M. Turing (computing) 3 Fields Medal in Mathematics 3 Fulbright Scholars 74 Guggenheim Fellows 362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Investigators 14 Institute of Medicine members 11 MacArthur Fellows 30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8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87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35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12 National Poet Laureates 1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Young Investigators Awards 61 Nobel Prize 8 Polk Award in Journalism 2 Pulitzer Prizes 4 Shaw Prize 3 Sloan Fellows (young researchers) 110 Wolf Prizes in agriculture, mathematics, chemistry, physics, medicine and the arts 4 Nobel Prizes have been awarded to 25 UC Berkeley alumni: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44: Joseph Erlanger , 1895 1952: Selman Waksman , Ph.D. '18 1978: Hamilton Smith , '52 2006: Andrew Z. Fire , '78 2009: Carol Greider , Ph.D. '87 Chemistry 1934: Harold Urey , Ph.D. '23 1949: William F. Giauque , B.S. '20, Ph.D. '22 1951: Glenn T. Seaborg , Ph.D. '37 1960: Willard Libby , B.S. '31, Ph.D. '33 1983: Henry Taube , Ph.D. '40 1986: Yuan T. Lee , Ph.D. '62 1989: Thomas Cech , Ph.D. '75 1993: Kary Mullis , Ph.D. '73 1995: Mario Molina , Ph.D. '72 1996: Robert Curl , Ph.D. '57 2000: Alan Heeger , Ph.D. '61 Physics 1955: Willis Lamb , B.S. '34, Ph.D. '38 1997: Steven Chu , Ph.D. '76 1998: Robert Laughlin , '72 2004: David Gross , Ph.D. '66 2006: John C. Mather , Ph.D. '74 Economics 1980: Lawrence Klein , '42 1993: Douglass North , B.A. '42, Ph.D. '52 2002: Daniel Kahneman , Ph.D. '61 2005: Thomas C. Schelling , B.A. '44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152 次阅读|2 个评论
走进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园(四)
suxinhua 2010-5-16 14:17
(再看看学生宿舍) (宿舍下面的休闲室,课余时间可以看球赛) (1号宿舍区)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8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走进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园(三)
suxinhua 2010-5-16 14:17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7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走进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园(二)
suxinhua 2010-5-16 14:16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8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走进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园(一)
suxinhua 2010-5-16 14:15
近日陪女儿去看校,原以为伯克利校园很小,在校园里竟然还发现了一片原始森林,美景数不胜收。现分享一些当日拍的照片。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或称伯克利加州大学,是一所美国公立大学,位于旧金山东湾。伯克利在加利福尼亚大学10所分校中历史最悠久,独占熬头,傲视群雄。伯克利的教授里曾出了21名诺贝尔奖金得主,目前仍在职的有7名。 在美国公立大学排名中,近些年伯克利一直占据第一。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其近期对美国公立和私立大学所作的报告中,将伯克利各领域研究所课程评级为全美第一名。前不久刚出炉的美国大学工程类排名,MIT第一,斯坦福第二,伯克利第三。 伯克利共有14个学院:化学院、工程学院、环境设计学院、文理学院、自然资源学院、沃尔特-哈斯商学院、教育学研究生院、新闻学研究生院、法学院、图书馆和信息研究学院、验光配镜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政策研究生院、社会福利学院等,另设有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等60个科研机构。 (传说中的伯克利) (远方眺望伯克利,中间那个白塔,看见没,伯克利的标志) (拉近一点儿, 方圆五平方公里的区域就是伯克利的校园) (走进校区,伯克利开放日这天校方还配备了校园浏览车) (校方向即将入学的新生和家长们介绍大学情况, 加州大学伯克利英文名字是UC Berkeley, 简称UCB,大学官方称自己 Cal , 校园内到处都是 Cal 的标志) (据说是伯克利最早期的建筑) (校园中,酷似原始森林,伯克利保留了一片净土) (森林边上的小溪,一些家长孩子忍不住跳下去抓鱼) (伯克利课堂,教授正在讲授第一推动力,他说:Nobody knows why.) (校园内终年绿树成荫,草坪如毯, 清幽典雅,让人流连忘返)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12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