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印象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印象

相关日志

毕加索大展印象
sivaxin 2012-1-14 11:35
毕加索大展印象
重庆回来就忙着改卷子和处理访学的事,好不容易抽空在最后一天去看了毕加索大展。尽管号称“大展”和实际的展览量有点名不副实,但能够在家门口近距离看到大师的作品也是难得的机会。 印象派之后西方现代艺术最重要的巨匠,非毕加索莫属,无论从作品数量,人生经历,个人声望和财富,艺术风格的多变和突破等等角度,毕加索都形成了一个后辈艺术家无法跨越的高峰。这个出生于1881年的小个子西班牙男人,刚出生时差点被认为是死婴,接生的医生朝一动不动的婴儿喷了两口雪茄烟后,孩子竟奇迹般地哇哇大哭起来,而且还活了91岁。于是,在91的人生中,这个如西班牙愤怒公牛般的男子仿佛永远不知疲倦,不断向西方艺术界扔下一个又一个手榴弹,引起一场场的震动。 整个展览共囊括了毕加索40幅左右的作品,主要是油画和雕塑,与毕加索总得作品量相比,展出的作品仅仅是沧海一粟,不过作品在时间跨度上覆盖了毕加索从青年至老年的各个艺术时期,还有一些特别有意义的作品,比如毕加索为朋友、妻子、情人、子女而创作的各件艺术作品。所以整个展看下来,可以清楚地了解毕加索艺术风格的转变,以及他丰富而跌荡的人生经历。 提到毕加索,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他那些光怪陆离,奇形怪状的抽象画,但实际上他的艺术风格并不仅仅局限于抽象主义,而且毕加索总在不断地否定自我,否定传统,所以他艺术风格十分多变。由于出生于西班牙的一个艺术家庭,又受到身为美术教师的父亲的熏陶,毕加索少年时代就显示出惊人的绘画天赋,而那时他的画风明显受到西班牙古典画派的影响,非常的学院派,这次展出中就有一幅毕加索15岁是画的人物画像《赤足的少女》,画面十分细致,色彩、光影、明暗、立体、透视的运用已十分成熟而老道,可以看出画家扎实的基本功。 毕加索尽管是西班牙人,但却在法国生活了70多年,而且他画风的第一次转变也是从他18岁时踏入当时的艺术圣地巴黎。但最初闯荡巴黎的毕加索生活并不如意,生活穷困,艺术前途迷茫,再加上与他一同来到巴黎的好友诗人卡萨吉玛斯的离世,令他长时间地陷入忧郁、低落、消极的情绪之中,而这种心理也自然而然地反映到那个时期的画风上。毕加索创作了一系列以凄冷、阴郁蓝色为底色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也大多弥漫着无助、苍白的神情,之后的艺术评论家们把他这一时期的作品风格称之为“蓝色时期”。 在巴黎蒙马特尔山的斜坡上有一个小广场。广场旁边很久以来就有一座破旧不堪的小楼房;在这座小楼里,曾住过高更这样的艺术巨人以及一大批最终未能成名的作家、画家、诗人。这座建筑物很像塞纳河上妇女们曾经用来洗衣物的那种船,雅各布把这座破旧的楼房称作“洗衣船”。这就是毕加索的栖身之地——拉维南路13号,在那里毕加索邂逅了第一位情人和妻子费尔南德,一位年轻的女芭蕾舞者,他与费尔南德的热恋,也使毕加索的画风从清冷灰暗,转向缤纷浪漫,这一时期的作品底色明显温暖很多,甚至弥漫着童话般的色彩,所以被称为毕加索的“粉红时期”,可惜的是这次展览没有这一时期代表性的作品,只有一幅点彩手法的画作,有点接近这一阶段的风格。 西方艺术的繁荣除了艺术家之外,画商和收藏者也是十分重要的推动力量,而巴黎这个艺术中心使毕加索得以认识了形形色色的画商和收藏家,他也碰到了他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伯乐和知己,斯坦因兄妹,这对来自美国的兄妹第一次走进毕加索的画室,就被他的画风给惊倒了,立刻用800美金购买了画室所有的作品,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对兄妹大批购买毕加索的作品,而且介绍毕加索认识了不少艺术评论家,画商和收藏家。一时之间,“洗衣船”画室人来人往,年轻的毕加索尝到了成名和富有。也许为了被成时的主流艺术界所认可,毕加索这一时期的作品趋向“印象主义”和“古典主义”的风格。 另外长子保罗的诞生,也使毕加索经历了初为人父的幸福。这次展览非常重要的一幅作品,就是毕加索的《保丑角的保罗》,画中的保罗面庞白晰红润,神态单纯而懵懂,人物的轮廓线条十分纤细,仿佛保罗被一团清新的白光所笼罩,像个可爱、俏皮的小天使。 毕加索艺术风格最重要的转变,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塞尚,毕加索曾称塞尚为“我们所有人的老师”,“他们”指的就是和毕加索一同引领“立体主义”风潮的众多艺术家们,马蒂斯、布拉克、阿波利奈尔等等。“立体主义”的画风完全打破了长久以来“古典主义”、“印象派”线条柔和、精致,色彩优美,强调明暗,惟妙惟肖的特征,一反常态地以粗旷、野性的线条,视角冲击力较在的大色块来描摩人物和风景。毕加索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非《亚维侬少女》莫属,据说毕加索为创作这幅作品画了无数的素描和习作,才最终完成这幅可以说是“主体主义”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次展览上并没有《亚维侬少女》的原作,但还是看到了几幅习作。 这一时期毕加索还热衷于用不同材质,色彩的平面素材进行拼贴式“立体主义”的尝试,展览中一幅《有胡子的男人》,便是这一风格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后来“超现实主义”的征兆了。 毕加索曾说过自已少年时代就可以画得像拉斐尔那么出色了,但却花了一辈子时间才能画得像个孩子。毕加索成名甚早,立体主义之后,毕加索仍马不停蹄地寻求突破,而那个时代盛行的达达主义、未来主义的风潮,让毕加索在二维的平面上探索描摩动态的人物,甚至人物的心理特征,比如毕加索最经典的侧面与正面相交的人物造型,便是想表示画中人物时而正视观者,时而以侧脸面对观者两种不同的状态。于是形成了他在“立体主义”之后的“超现实主义”时期,“变形时期”, 毕加索的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为生命中七位情人所绘的大量肖像作品,而且毕加索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恋爱的初期,为情人绘的肖像画大多是美好清新的,而到缘份将近时绘制的肖像则是诡异奇怪,玛拉、玛丽、方斯华皆如此,可能只有他的最后一任妻子杰闺琳,逃过了老毕的魔笔。
0 个评论
尼泊尔印象: 人物
热度 13 beepro 2012-1-14 00:38
2007年3月去尼泊尔做2周义工, 没有多呆些去照雪山! 后悔。 天天教人养蜂。 有时候到街上扫街, 大家都很友好, 让我照。 没有说不可以的。 也没有问我要钱的。 1. cleansing before entering a temple. Nepalgunj, Nepal 是在Nepalgunj早上6点左右, 在Bageswory temple外面, 女士要求进庙前要洁净, 男士不要。 说我不是佛教徒, 最好别进。 我就只在外面找了。 这张得了我们学校教工中的3等奖。 2. greeting on the way to the morning market. Kathandu, Nepal 头上顶着一种野豌豆的女孩跟朋友打招呼。 她要看她的照片, 用相机给她看了, 硬要给我一把豆子。 吃起来不甜。 我吃了几个,剩下的给一个小孩了。 3. going to school with my little brother. Kathandu, Nepal 带弟弟上学。 学校竞赛Honorable Mention 4. smiling to a stranger. Kathandu, Nepal 给陌生人的微笑。 5. brother carer. Kathandu, Nepal 别哭, 面包会有的! 学校竞赛Honorable Mention. 6. night market. Kathmandu, Nepal. 加德满都的夜市。 7. girls selling newspapers. Kathmandu, Nepal 两个小孩要卖报给我, 但我看不懂的啊。。。右边这个好象白人啊。 8. 离开时, 在机场看到这个好好玩的小孩 9. 那天, 我成为荣誉尼泊尔人。。 10. 那天从Dang飞往加德满都, 是一个16人的小飞机。 我的翻译跟我说, 那个是Prochanda, 是毛派游击队的头头(后来当上了总理?)。 当时毛派和政府冲突, 死了60来人, 首都好多带着红袖章的人, 让我以为时空错乱, 回到66年了(当时俺4岁)。他是来首都参加悼念会的。打仗的地方离我们很近的。 我想糟糕! 要是有人要炸了飞机, 我们不也没命啊! 还好, 没有。 他(用手指东西的那个)下了飞机, 就坐Yugo的小车走了, 我赶紧拍了几张。。但是报纸都不要我这个小萝卜头拍的片片。 没有发财。 11. 尼泊尔的小蜜, 以后分开发。先发一张作为鱼饵.。。 由于网站搬家, 请到http://beetography.com/Travel/Nepal/2656060_vMWQGq/2.html 去看照片。
个人分类: 人物|3948 次阅读|19 个评论
儿子的作文题目
热度 1 blz0533 2012-1-12 10:57
儿子十五,属牛,刚刚结束期中考试,作文题目是“ ……无痕 ”。 看过题目,对这样的题目很是感叹。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的题目是“除夕”,印象中的除夕是小伙伴们出笼似的跑到大街上,有拎“火流星”的,有拿糟柳木点火的,富裕一点的点着香,冻得哈着热气放鞭炮。“火流星”是小伙伴起的名字,捡来铁皮罐头盒,拴上一米左右的绳子,打上几排眼,装上木炭,点着,在黑夜里抡着转圈,火星画成的圆圈上下翻飞,一群孩子各自舞动,远远望去流星一般。儿时的除夕很是快活,但是,是不可以写进作文的。印象中自己的作文大概是“什么什么形势大好,然后是鸡鸭鱼肉丰盛无比,什么空气中飘着什么香味,再往后是想起了万恶的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等等,最后表态要好好学习做革命事业接班人云云”。 看着儿子的作文题目,我猜想可以写成“岁月无痕”,有一位作者以此为题写了一首诗,开头写到:“还曾记得/沙滩上 儿时的你/留下嬉戏的脚印/已被岁月的浪侵蚀/残存的只是记忆”,一篇散文写到“在星空渐渐暗下来的时候,我在阳台上细数着我溜走的岁月,岁月在我的脸上留下了更多的 忧郁 ,在我心里留下了更多的 责任 ,是无法推卸的。我在那里无声的呐喊,我对全世界说,我的 梦 想终有一天会实现,我想要抵达的高度总要一天我会到达,即使过程很艰辛。”都写得很美,仿佛有多少的凝思酿成了甘露,清澈透明,滴落到心里。我儿子告诉我,他写的题目是“父爱无痕”。当他告诉我的一刹那,心里涌动着从未有的幸福感,连续几个月来对他学习辅导的付出,我记住的只有幸福了。我不知道他写的内容,在辅导他的时候,为其不认真生过气,严厉批评他学习懒惰,书写潦草,不满意学习时候哈欠连天。我心里也清楚,他只是个孩子,不到十五周岁,累了就吃,困了就睡,哪里知道中学考试的残酷,自己也不愿意逼他挑灯熬夜,心想今天不逼他学习,明天他逼你要饭吃,社会使然。 现在很多孩子在电脑边上长大,在谈情说爱的电视剧电影熏陶下成熟,在老师想管不敢管的纠结中上课,孩子的成长成了父辈们的一个谜。儿子能将作文写成“父爱无痕”,感觉到儿子似乎有些懂了。 (多说一句,严格教育对孩子有利,对家庭有利,对学校有利,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利)
3939 次阅读|2 个评论
回国印象
热度 10 dearyajuan 2012-1-9 02:03
前几天回国待了很短的时间,国内真的变化很大,去了几个地方,我觉得自己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国内确实是越来越现代,只是如果这些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是以环境为代价,就更好了。赞美的话先不说了吧,我觉得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说,很多人在室内吸烟,交通方面很不方便等等。 1 上海火车站的厕所=吸烟室?! 这是我第一次去上海,上海的豪华的机场和看似豪华的火车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海的火车站很气派,外形看上去像机场似的,进去就发现比机场还是差远了。尽管有很多勤劳的清洁工人在不停的工作,上海火车站的厕所里还是变成了吸烟室,男厕所里几乎总有人在里边吸烟,女厕所里也有很多烟头,厕所里散发着浓浓的烟味。厕所外边很醒目的写着禁止吸烟的字样。 为什么不可以设专门的吸烟室呢?既然火车的乘客有吸烟的,为什么不满足他们的需要呢?如果有专门的吸烟室,就可以对在厕所里吸烟的人进行罚款,那样我们可能就会少一些二手烟。 2 职业乞讨 在上海火车站还遇到了几个乞讨的人,还有带着小孩乞讨的,奇怪,之前不是说带小孩乞讨违法吗,可是在火车站竟然畅通无阻,因为候车厅普通旅客是要有车票才能进的去的。我猜可能是职业乞讨。因为过一段时间就会看到他们。说实话,他们也挺不容易的,向每一个客人都要钱,而且还下跪,还要说话,上海火车站这么大,人这么多,一天下来也会挺累的吧。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可是也用不着为了一块钱频频下跪啊。不可理解。古代就有360行,现今的职业更多了,为什么非要去做职业乞讨呢? 3 餐馆室内吸烟 男朋友家在江西樟树,这也是我第一次去江西,也长了不少见识。大概樟树人都很喜欢吸烟吧,而且很喜欢在室内吸烟,客厅里,餐馆里,经常云雾缭绕,而且樟树的餐馆里通风也不好,总之在樟树的几天,由于我的软弱懦弱虚荣客套,我不得不被动的吸了很多很多二手烟,有时熏的我都头疼眼睛疼,嗓子鼻子里的难受就更不用说了,唉。 4 可怜的狗狗 以前以为只有广东人才会吃包括狗肉在内的奇怪的食品,这次去樟树发现樟树人也很喜欢吃狗肉,几乎每餐都有狗肉,生长在孔子故乡又热爱动物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吃狗肉,所以我总是说不好意思,我不想吃狗肉。男朋友的家人肯定觉得我很不识抬举,在一次次容忍我之后,他们终于忍不住了,问我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宗教信仰。我说没有。唉,不吃狗肉竟然也要泛政治化吗?南方的狗好可怜。 5 樟树没有出租车 我猜樟树市可能是个新兴城市,路修的很好,也很宽,不过据说没有出租车。临走前一晚,我很幼稚的问第二天怎么坐车去火车站,被告知要么提着行李走不近的一段距离去坐最近的公交车,要么坐劣质的散发汽油味也不安全的三轮车。我傻傻的问可不可以坐出租车,被告知樟树没有出租车。啊,一个县级市竟然没有出租车吗?我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6 过时的火车广播内容 很久很久没有坐过普通火车了,就是除了高铁动车之外的火车,这次在男朋友家坐了一次,感觉还好,只是火车上的播音内容实在是太古旧了,像教育幼儿园小朋友似的广播,例如茶水不要倒在地板上、不要穿着鞋踩在座位上等等。我很少坐火车,不清楚到底这些事情的发生几率有多大,我很怀疑火车上的播音内容是不是几十年都没有换过了呢? 7 网络订火车票 中国终于开始网络出售火车票了,真是一大进步,只是不清楚为什么不可以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卖票,提前10天或者12天还是不方便,要时时很紧张的记挂着买火车票。我觉得我们国家完全有能力实现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售票,因为铁路半年内绝对不会破产,不存在很多私营公司的很多顾虑,而且火车的车次相对很固定。如果可以提前几个月就卖票,绝对可以分流买票的人群,让大家更容易的买票。春运难实际上就是买票难,提前10天卖票只是思维定势而已。 这次回国,我第一次坐了高铁,真的很好很快很舒适,我也很喜欢曲阜的高铁站,很有特色,广场的地上雕刻着六艺的六个字(礼,乐,射,御,书,树)和鸽子,柱子上有一些论语的语句,墩子上刻着龙的图案,整个设计跟曲阜的文化古城的传统很一致,而且候车厅的厕所很干净,也没有人在里边吸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25 次阅读|18 个评论
Cu-Ni-PGE矿床权威Naldrett——世界著名经济地质学家(一)
热度 6 tidesung617 2012-1-8 14:55
上本科时所学专业为“地质矿产勘查”,然而对其毫无兴趣,现在想来本科只是记住了花岗岩、断层、褶皱、糜棱岩等基本术语,其他毫无印象,不知有地质课外书,更不知有“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等刊物,倒是“丁鹏一刀下去,那人往后一撤,喊了一句好快的刀,随后身体一分为二”这一《圆月弯刀》中不合常理而又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让人记忆犹新,即使我有一天死去也不会忘记。如果当年教我的老师知道学生是这样一个人,估计好多都要和我在地质上划清界限了。还好我知耻而后勇,有一个机会让我在野外重新回到了学堂,从此开始吮吸地学世界里的养分。 随着知识的积累,对地质的认识发生了一些质的思想变化,觉得他不像原来那么冰冷无情,而是如温柔的少女那么含情脉脉。尤其是当我接触更多的英文文献后,她的浓情蜜意更似从前。心中时有感觉惊雷阵阵、岩浆汩汩,板块分聚,大陆漂移,海潮涌动,这矿就在流体的流动,岩浆的结晶中形成了。矿床学家把矿床类型分为许多今日我们耳熟能详的夕卡岩型、斑岩型、 Sedex 型、 MVT 型、 IOCG 型,但这些类型却不是按照同一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不过世界上所有的矿床研究者、技术人员都对这些矿床类型津津乐道,而且放之世界而皆认可。长此以往,也便出来个领袖,恰如中国国民党之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之毛泽东,我辈之人也就像年轻时对歌唱明星、电影明星崇拜一样对他们顶礼膜拜。据我们今天的理解,多数的矿床都与岩浆作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一种矿床,其本身就是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这种矿床一般教科书上称为“正岩浆矿床”,多产出 Cr-Fe-Ni-Cu-PGE 等。矿床学书籍基本都是从岩浆矿床开始讲起,那我们介绍经济地质学家也从搞岩浆矿床的谈起,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位在研究 Cu-Ni-PGE 矿床方面威名远扬的 Naldrett 先生,相信专门研究这类矿床的学者对这个人很熟悉,就当我鲁班门前弄大斧,关羽面前耍大刀了。 Naldrett ,全名 Anthony James TonyNaldrett , 1933 年生于英国, 1951-1953 年,曾在英国空军中当过飞行员,驾驶过 Meteor 喷气式飞机,开过赛车。 1957 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地质学学位后去了加拿大,在 FalconbridgeNickel Mines 矿 Sudbury 矿区做采矿地质师,在这里他初次被岩浆这个“甲壳虫”咬了一口后,对之就念念不忘,想进一步扩充这方面的学识,于是在 1959 年他去了安大略省金斯顿市皇后大学,在著名经济地质学家 J.E.Hawley 指导下研究岩浆矿床,在每年的夏天,他都抽出时间为 Falconbridge 公司进行野外找矿活动。他的硕士论文是关于 Sudbury 矿床的,博士论文是关于 Porcupine 矿区超基性岩石与矿床的,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和他的学生曾经无数次来到这两个矿区。 当用博士头衔,丰富的关于岩浆硫化物矿床野外实践经验武装好自己的大脑后, Naldrett 把自己打发去了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地球物理实验室工作。当时 Gunnar Kullerud 在硫化物相平衡领域正声名鹊起, Naldrett 在他的指导下作了三年博士后,学习在真空玻璃管里高温下如何进行硫化物实验并将之用于现实中的成矿系统。正是在这里学习到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知识奠定了 Naldrett 未来的职业方向。 离开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地球物理实验室后, Naldrett 去多伦多大学拜访了地质系,并与当时的系主任 LesNuffiel 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当 Naldrett 离开学校走在大街上的时候, Les 追了上来,当场承诺为他在多伦多大学提供一份工作。想想我们今日雇用一位新老师,又是试讲、又是谈话,还得有导师背后强力支撑,这还得说导师有很大的能量,但是我们雇用的老师水平就一定很高吗?大多数也就随着时间如流水般淌过,成了岸边的衰草,水中的小鱼。 1984 年 Naldrett 成了多伦多大学的顶级教授,这是这个大学的最高荣誉。 Naldrett 是当今岩浆矿床研究、教学、传播讲学方面最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在其 31 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对世界上许多主要的岩浆 Ni 矿、 Cu 矿、 PGE 矿的起源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崭新的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思维。今天我们无论在矿床学书籍,还是矿床学文献中,关于岩浆矿床的许多理论知识都是来自 Naldrett 的著作,只是你我那时才学疏浅,不知有此人罢了。他的工作既有严格的热力学实验室试验这样高深的理论知识,又有对野外和岩石学研究这样普通的实践知识,一生著述颇丰,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出版过 254 部著作, 1989 年出版了著名的《 Magmatic Sulfide Deposits 》(汉译本2013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研究领域涉及岩浆硫化物矿床和相关岩石的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他还曾经担任过 35 家矿业公司的顾问,不乏 BHP Billiton 、 WesternMining Corporation 等世界知名的大型矿业公司。 Naldrett 对岩浆矿床的兴趣近乎贪婪。我今日想其实许多词汇原来认为是贬义词的现在都可以做褒义词处理,如刚才说得这个“贪婪”,还有“狐朋狗友”,“狼狈为奸”等等。中国人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与几千年来的封建小农意识密切相关,如真能达到“狼狈为奸”的地步,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至少向前推进了 50 年。他研究了世界上所有的重要的岩浆 Cu-Ni-PGE 矿床,如 Sudbury 、 Noril’sk 、 Kambalda 、 Jinchuan 、 Voisey’ Bay 、 Bushveldt 和 Stillwater ,也研究许多规模较小的矿床,他甚至研究当今海洋地壳中的浸染状岩浆硫化物矿床。 Naldrett 对 Fe-S-O 系统做过精细的实验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台球模式”( billiard ballmodel )来解释岩浆矿石结构,在这个模式中,他把漂浮于液体硫化物上的橄榄石比作漂浮于水银之上的台球,圈闭于橄榄石之间的硫化物比作圈闭于台球之间的水银,用以说明矿石的网状结构。他甚至说服大家,让人们相信 Cu-Ni 矿石容于超基性熔岩流或者科马提岩中,看起来好像热液,实际上是岩浆。 在教育方面,他主要教授本科生大四的矿床学课程,他共指导了 35 名研究生和 14 名博士后。他在学术界的学生主要遍布于 7 个国家(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印度、日本和美国),也有一些再工业、政府部门,有几个更是大的国际矿业公司的首席或者重要地质学家,一些有着自己的公司,并经营的很成功。 虽然研究和教学工作占去了 Naldrett 大部分时间,但是他还是抽出一定的时候服务于许多与地质有关的协会或机构。 1982-1983 ,为加拿大矿物协会主席; 1991-1992 ,为经济地质学家协会主席; 1998-2002 ,为国际矿物协会主席; 2001-2002 ,为美国地质学会主席,国际地质合作项目委员会主席; 2005-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访问教授,威特沃特斯大学荣誉教授; 2009-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荣誉研究会员。 Naldrett 还喜欢把他的学生带到野外,学生们都很喜欢他,他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喝上一杯、两杯、三杯……,学生们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原本认为德高望重,才华出众的研究者竟然是一位超级爱玩的人。有一次 SteveScott 和他的妻子 Joan 邀请 Naldrett 来家作客,结果发现 Naldrett 赤裸着上身就来了,因为他唯一的一件丢了,只好又去给他买了一件。 Naldrett 还非常喜欢葡萄酒,特别是好的法国葡萄酒,在法国 Orleans ,他在路易斯河的岸边有一个酒窖,里面储存了许多优质葡萄酒,他经常把好朋友带到这里开怀痛饮。他也把葡萄酒的知识带进了课堂,给大家讲土壤、地形、气候、葡萄与葡萄酒的关系。 现在 Naldrett 回到了英国居住,为许多公司做顾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乎不怎么产矿的英国却有两位在经济地质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另一位是斑岩型矿床大牛 RichardSillitoe 。 我不知道Naldrett曾经来过几次中国,只记得去年6月份他曾经来中国访问,并且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做了题为 “ The problem of chromite and related PGE in the Bushveld: A solution using MELTS ”的学术报告,随后去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LIP )进行了一周的野外考察。 Naldrett 在做学术报告(图片来自网络) Naldrett 在峨眉山野外考察(图片来自网络) 对我而言,也是第一次较为详细地了解 Naldrett 先生, Naldrett 先生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岩浆硫化物矿床,所以得到那么多的荣誉也是众望所归、实至名归。除了表达敬意以为,但愿能激励更多的学子投身到岩浆硫化物矿床中来。在 Naldrett 的一生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插曲,就是他曾经年轻时在英国空军当过飞行员,然后又去学的地质,搞不明白的是到底是什么让 Naldrett 先生对地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飞行员似乎与地质也很难扯上什么渊源。如果翻开地质史,许多颇有成就的研究者在早年都曾经投身于部队,如提出“海底扩张学说”的 Hess 。
8939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所认识的高华
热度 5 Terrace 2012-1-7 09:56
之前看过一些纪念的文章,主要是高华老师的学生,和三十年的老友写的,今天终于有时间,自己来写一下,我所认识的高华老师,一方面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已故的,不算老的老人;一方面寄托我对高先生的崇敬与哀思。2011年岁末寒冬,南大的高华老师离我们而去,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高华是谁,没关系,那是因为你压根没听说,但是我敢打赌,你如果仔细听过他的课,或者看过他的书,你就会爱上或者恨上这个人。有人会说,陶涛,你不废话嘛?!我知道,那不是爱就是恨啦,其实不是这样,我们看很多作家史家的作品,我们会漠视,会漫不经心,无所谓爱恨,且当消遣,你也许记不住他说了什么,但是高华的作品不一样,你看了你也许会记得,而且印象深刻。 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看到学校里面的一个报纸上有篇文章,好像叫《高华先生印象记》,说是高华先生是南大著名学者,在南大学生中颇受欢迎。我一般对著名学者前面还加“著名”二字的都不太上心,但是当时同实验室的同学跟我说,这个高华好像很热,讲座爆满。并拉着我一起去听。其实高华为什么红,除了“史学热”的大背景外,我心里想高华自己身上可能有一种人格魅力。 从这里开始,我开始关注高老师,听他的讲座,看他写的书,也就慢慢了解起来了。他的冷峻潜藏在温和的表象下,那是一种无法言传的纯粹个人化的体验,即便坐在教室的后排,我也能清晰的捕捉到这种早春般的感受。这便是高老师独特的魅力,相信认识高老师的人都有这种感受。高华老师讲课讲得好,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吸引人。说实话,现在高校,包括985,211很多高校,大教授不会讲课了,其实这也不能怪教授,他们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训练,也许他们懂的很多,但是一方面讲不出来,因为思维短路,没有好好准备,表达不出来;一方面讲得很零散不系统,甚至跳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想到哪讲到哪,因为思维有的时候会零散不系统,甚至跳跃。所以说,有些老师如果真的想把课教好,还得想高老师学习,从形式和内容上下功夫,当然压根不想教好,或者没时间没精力教好的就不说了。言归正传,可能许多人是因为《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这本著作而敬佩高老师的。魅力来自实力,听说高老师这本书积十几年之功而成。 有一次讲座,我提前半个小时赶到偌大的阶梯教室,发现已坐满了一大半,待从外面买了一瓶矿泉水回来便座无虚席了,连后面走廊都站满了人,害的我挤了半天才回到座位。高老师讲课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教室里,依然可以清晰地听得见。他语调平缓冷峻,内容厚实生动,但也不乏风趣,信手拈来的“趣事”常常引起台下大笑。读他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受到的震撼更是永不能忘。让我同样受教颇深的,还有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历史真相执著探索的勇气、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历史事件冷静而客观的分析。我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秉笔直书只求真知,“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后来,听说他不幸患了癌症,又听他学生说病情稍好,没想到再听到的竟是他去世的消息。闻听噩耗,我默然无语,心里想,很多年后,很多南大人一定都会有这样美好的记忆:我们在讲坛下默默凝视着他,凝视着他的满头白发。在那里,历史的温和与冷峻,生命的色泽和重量,都因真实而显得无比生动。是的,那个满头白发的“糟老头子”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对我们真是个不幸与哀痛,但是对于高老师,这是怎样的幸福者与哀痛者?! 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因为每件事情都在别的某处被永远记录下来,永远给与评价。这也许能做高老师的墓志铭。人终有一死,唯有思想、精神永不灭绝。他的生命虽已远离我们而去,但其深刻的思想、高尚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启蒙着我们、改变着我们。总有一天,他的书会在大陆出版,这个世界会让他们瞑目。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6525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校友美文】王醒民:北京地铁印象
ShenHuiChuan 2012-1-7 09:17
王醒民:北京地铁印象 林海写了一篇《西直门地铁换乘记》,引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和共鸣。 我不在北京生活,但是对北京地铁的 13 号线、 2 号线和 1 号线却是相当熟悉的。 近年来,我回国的次数比较频繁,每次回国都会到北京。出国之前,我在清华总共待过将近十八年,其间酸甜苦辣都曾经历,自然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思念。再加上有很多老朋友、老同学目前仍在清华工作,与他们欢聚是我每次回国最重要的享受之一,所以多数时间我都选择在清华暂住。 住在清华就会面临一个老问题:交通。 校内,从住处走到到任何一个校门都有相当的距离。这对我来说问题并不算太大,因为我曾经这样生活过很多年,艰苦奋斗的传统还未忘掉;再说在国外时,我也是凡是能以步代车的时候,就选择走路,每天平均步行都在一小时左右,以补运动之不足。可是要是带着在国外过惯了以车代步的孩子回国,麻烦就多了,那份呲牙咧嘴、叫苦连天真让你后悔带他们回来。 进城,那就更困难了。记得做学生的时候,骑车进城是小菜一碟。和 31 路车你追我赶、交替超越,自由得很,得意得很。前些年回国时我还做过这样的事,找回了一些青年时代的兴奋。近几年目睹交通状况之混乱,尤其是有车的主那种横行霸道、目无行人的骄狂,令我心中发怵,就再也不敢以命博爽了。 于是便向同学请教如何进城最为便利。可是请教的这几位先生近年来或者自己开车,或者由司机开车,敢情都是不乘公交的主,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就进一步请教他们的贤内助和孩子们,他们对寻常百姓的衣食住行还是比较熟悉的。得到的答案是:先打车到五道口地铁(轻轨)站,乘 13 号线到西直门,转 2 号线到复兴门,再转 1 号线到长安街沿线的目的地。走过几次以后,觉得比全程坐出租车便宜而且省时,比乘公共汽车快捷很多,于是这就成了我们进城的常规方式。 所以我们就在西直门转过无数次的车。我们对林海所精细描述的状况就有非常直接的体验。转车所必须经过的那许多曲里拐弯的路径,中文中可以用多个“之”字形的路径来形容,照英文的说法,就是“ ZigZag ”的路径,两者都是象形的表达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此林海已经作了详细的考察报告,我也就不用在此重复了。 对于采取这样的方式进城,累是累一些,特别是在城里逛了一天之后,如果回程再赶上下班的高峰时间,那份拥挤就更别提了,一天看到的人群比我们在美国一年看到的总和还要多,着实让我的孩子大开眼界。但是我们对此也并没有太多的抱怨:首先,我们出行也没有更好的替代方式。再说,出来玩本来就是很累人的一件事,是自找的,怨不得别人的。 对北京地铁,我总体的印象还是很正面的。早些年回去时,地铁狭长的甬道里通风条件不好,常常有难闻的异味,特别是有人因为内急而就地方便后留下的腥臊(我无法想象这种现象是怎样发生的)。近年来,甬道里的通风、采光都有明显改善,车站里也显得清洁多了,人们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的现象也明显减少。 可是,我们也有一些不太愉快的观感。 首先是人们缺乏对彼此的体贴和尊重。中国人多,乘车时拥挤是不可避免的。在国外生活久了,就习惯有一点私人空间( personal space ),人们不会贴得太紧。在中国,这显然是一个过于奢侈的要求。但是,如果贴得过紧,确实会使人感到不舒服,对于女性而言就更是如此。在碰到这样的情形时,我们常常会尽量躲闪、谦让,可是周围的人往往觉察不到这样的善意,反而得寸进尺,弄得你更不舒服。 尤其令人不愉快的是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身强力壮的人不给老年人、体弱的人、抱孩子的妇女让座,有些人就坐在指明是为老弱病残设置的座位上纹丝不动,一个普遍的表演就是假装打瞌睡。 再就是,有些同胞缺乏自尊,特别令人不快的是一些年轻的女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市面上的洋人多起来了。在车上常常可以看到年轻的中国女孩和洋人在一起,这并不可怪。可是,有些人的行为举止过于轻浮,开放得太过头了,比美国还要超前。我的女儿看了以后,不禁摇头叹息:“这些女孩子们怎么这么贱!”我在美国生活已经超过了二十六个年头,这里的人在公共场合的表现还是中规中举,大方得体的。在国外常常听到中国女性受骗上当的消息,令人感到又难过,又愤怒。缺乏自尊自爱的人往往也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人。中国的教育界和年轻人都应该三思。 每次回国都能感到中国在进步,地铁也在进步。对我这个隔岸观火——这个“火”是指越来越“火”——的人来说,进步的速度是很惊人的。这令我感到欣喜。
个人分类: 休闲|2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最北端的极地大学与Longyearbyen市风情——挪威印象
热度 7 dkysdc 2011-12-31 03:13
地球最北端的极地大学与Longyearbyen市风情——挪威印象
挪威是个狭长的国家,最北端靠近北极。 Svalbard 群岛是位于挪威最北部的行政区域,其行政中心叫 Longyearbyen 。位于北纬 78 度,距离北极点还有 1000 多公里。 地理上, Svalbard 群岛是北冰洋、白令海、格陵兰海以及挪威海交汇的地方。其北为地球的北极圈、南为挪威本土、东与俄罗斯的 Franz Josef Land 和 Novaya Zemlya 岛相临、西接格陵兰岛。 Svalbard群岛的海洋资源异常丰富。北极熊、鲸鱼常在附近出没,岛上有煤矿。因此,这里的原住民大多以捕鱼、捕猎和采矿为生。 17-18 世纪,这里是世界主要的捕鲸地。 现在的居民主要从事矿业、旅游和科研。 2007 年的数据显示,从事矿业的人数为 484 人,产值 20 亿挪威克朗 ; 旅游业从业人员为 211 人,产值 3.2 亿克朗 ;111 人从事教育产业 , 产值 1.4 亿。看来还是采矿效益快。 因为靠近北极, Longyearbyen 的夏季连续 100 多天太阳不落山,冬季夜持续 84 天只见星星不见太阳( 10 月 26 日至次年的 2 月 15 日)。 地质上, Svalbard 群岛位于欧亚板块的最西北角。 您听 说过世界粮食基因库没有?为了应对可能的巨大天灾,挪威政府出资,于1980年代(大概是84年)与GCDT (Global Crop Diversity Trust) 和NordGen (Nordic Genetic Resource Center) 合作,在Longyearbyen建立了一个巨型的种子仓库,专门存放世界各地的种子。这是我去Longyearbyen前唯一听说过的与其有关事情。 Longyearbyen有常住人口 2000 多,其中包括部分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 16% )。市区很小,但市容异常整洁、漂亮。学校、邮局、银行、商场、教堂、饭店、消防、机场等等设施一应俱全。这里的冬季时间长,雪大雪多,除了汽车,家家都有现代化的雪橇。还为雪橇建立了专用通道或桥梁。 地球的南北极已经成为世界列强觊觎垂涎或者说争夺的最后两块地方。随着全球气温的加剧上升,北冰洋的坚冰随时可能被打破,北冰洋下蕴藏的巨量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正在成为北极附近国家争夺的焦点。因而对这一区域的科学研究也日益引起多国政府的重视。 这里的科研直白地说很大因素是后期军事或政治介入的热身。 1993年,挪威政府在 Longyearbyen 建立了一所专门针对极地特点的、小而现代的极地大学,他们称为 Svalbard 群岛大学中心( The University Centre in Svalbard ),简称 UNIS 。这也是地球最北端的高等学府。学校为面向国际的现代化高等学府, 50% 的学生为挪威人,另外 50% 来自世界各地,英语为教学语言,免收学费。 我们的会议地点即位于挪威的极地大学。 听说中国也在 Svalbard 建立了北极研究站 , 但有多少话语权,我们拭目以待 . 以下为会议期间拍摄的部分照片。 飞机即将降落 我们下榻的宾馆 小镇全景 各式雪橇 雪橇的专用通道 雪橇的专用通道 上学路上 上学路上 正文中提到的北极大学,这个大型建筑中还有一个很好的博物馆。 建筑内部大厅,环境幽雅、宜人。 内部大厅,环境幽雅、宜人。 没有任何高大的建筑。 所有的建筑颜色鲜艳、因地制宜。 稍远处的建筑 消防专用车辆 晚间的邮局 小镇的主街 餐馆 商店 放在露天座椅上的动物毛皮,透着奢侈和安逸。 远处的教堂 专门经营体育用品,特别是滑雪用品的商店。来挪威前,买好一切保暖用品,到了世界上人均消费前十的国家,一副中国制造的普通手套可能要近百元人民币才能买到。 侧卧的木制雕像展示的是近百年前采煤工人 几乎只有装饰和历史作用的采矿遗迹 原住民用于捕鲸的原始装备 挪威到处都有的联索超市“7-11”也开到了北极。 刚一到奥斯陆机场就见到了彩虹。这张照片上则是飞离Longyearbyen机场时在天空中遇到的。开始与结尾,都是“虹”运当头,吉祥的象征?
个人分类: 道听图说|5868 次阅读|15 个评论
赌与搏:华人在海外的印象难道就是赌?
热度 14 neilchau 2011-12-22 01:44
前两天,大学一同学突然给我来电话,问我来新加坡有没有多带的钱。一问才知道,他前几天去赌场输了两万多新币(十万多RMB),苦闷的他憋在家里好几天了。我还说呢,前几天还说带我逛新加坡呢,怎么一直没消息,原来赌博输了。 赌博对海外的不少中国人来说,一定不陌生,想必不少人都有体验。曾在机场等飞机时,遇到一个悉尼的年轻人,聊天中得知,中国人给他的印象居然是: 个个都爱赌博 。其实更确切说,应该是年轻的中国人。我一点都不怀疑他对中国人的这个印象。身边认识的,听说过的赌博输的悲剧故事太多了。有留学生在赌场把学费都输进去了;有工人把辛辛苦苦打工赚的钱输进去了,一个人憋在家里不去上班,面临着被遣送回国的处境;有官二代富二代在赌场输掉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都有。 虽然也听说过美国某名校的几个数学天才组队去拉斯维加斯大赌大赚,赚得后来赌场老板都不敢让他们入场了。但大家也许更明白: 赌博最终肯定是要输的 ,因为普通人不是数学天才。那为什么还要赌阿?弱智?当然不是了,要知道我那个大学同学当年把本专业最漂亮的女生都搞定了,如果是弱智他能吗?那为啥还赌阿? 因为赌徒们有不劳而获的心理。这种赌博中的侥幸心理也许每个民族都有,但在一个欠成熟、欠民主和公平的体制下生活的人,这种侥幸心理尤为严重。当一个社会上的多数人相信:人生重要的不是你所朝的方向,不是你个人有多聪明多能干,而是取决于你是谁(官员和富商)的精子;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学得好、干得好,都不如嫁得好时,当社会上的许多人不再相信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时,他们把有限的钱用于冒险赌博以期发财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如果留意赌场中的顾客,会发现有趣的想象:里面的多数赌徒都是亚裔人的面孔,尤其是中国、越南和泰国人居多,当地的白人反倒不多。自己国家开设的赌场中,作为顾客的当地人却不多。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价值体系(比如说多劳多得,能者居之)还没有崩溃,在他们的体制下,人们还推崇靠自己才能拼搏奋斗创造生活,而不是拼爹、拼关系的价值观。另外也可能因为政府通过政策限制本国人进赌场消费,比如新加坡人进新加坡赌场,就先要交100新币,而国外人凭护照就可以免费进入。 总结: 不成熟、不民主、不公平的社会体制下的人们,喜欢寄希望于 赌 。希望通过赌博,一夜暴富。但不要忘了:赌,是需要本钱的,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就不要试;因为你赢得了一时,赢不了最终。 在一个相对成熟、民主和公平的体制下,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 搏 的。因为他们相信如果自己足够聪明、能干,好生活还是会有的;如果没有,就是自己还不够优秀。 最后希望海外的所有华人能共同努力扭转外国人对我们 个个都喜欢赌博 的印象——因为我们永远赢不过赌场,赌场永远是赚钱的,有下表为证:
个人分类: 分享生活|9786 次阅读|40 个评论
印象新疆:2005
热度 14 yourjoe 2011-12-18 18:21
印象新疆:2005
恍惚之间,就把中原的农耕风光甩到了偏远地区。到了雪山、草原、沙漠,看到了蓝天、碧水、青草、黄沙、白雪、险山、绿林。 站在霍尔果斯312国道的端点,第一个感觉就是国道那头好远啊,隔着戈壁,隔着黄河,那是天涯吧。 过去坚决不信国界是用铁丝网围起来的,看了之后才知道,铁丝网还不止一道。除了铁丝网,还有一条漫长漫长的无人带。 那里是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天堂,被保护得最好的非保护区。 那条苍茫、葱茏、荒芜、神秘的无人带让人感到千百年来国与国之间深深的互不信任和各自的忧患。 十天功夫,把半个新疆跑遍了。 乌鲁木齐、吐鲁番、伊犁、塔城、阿勒泰、克拉马依。 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喀纳斯湖。 天山、那拉提、伊犁河、赛里木湖。 大巴扎,汉人街,图瓦村。 在跟一群战士联欢时,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连长由衷地感慨某*长的官大,说“我啥时候能当上那么大的官啊!”呵呵。纯朴可爱的小连长。 新疆美女就是美女,人漂亮,能喝酒,爱跳舞。不像内地的美女扭捏成性,时时作怪。 据说Y能喝一斤酒。那么个美女能喝一斤酒,我的眼镜当时真要跌下来。 X是个假华侨,也是个大美女。她老公在加拿大,她嫌那里没劲,喝酒不能尽兴,所以经常跑回新疆过瘾。 H是个豪爽,大方,风风火火的人。她让车拉着我们去兜风,但不让下车,把K总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 K总是个好人,他请我们吃饭,帮我鉴定牛皮鼓,还教我们跳新疆舞。右手反背着放在腰后,左手侧向伸展开,手动、脚动其他都不动,你可以偷着试试,看像不像。 当我问起天山上是否还有人练武时,大家都笑,似乎我问得不识时务,弄得我也不好意思再问昆仑山。 新疆组图:(相机:索尼DSC-707:时间 2005年8月底9月初) 正在消失的天山一号冰川 喀纳斯风景如画 那拉提的草 边境 山色 骑马的不是图瓦人 雅丹 牛在山上吃草 云低 好像是特拉斯河 隔窗-喀纳斯 远看不是条河
5583 次阅读|33 个评论
【新闻晚报】孙亮:当麻辣城管遇上摆摊城管
sunliang 2011-12-12 19:17
近日,由网上最红城管队员“随风打酱油”所著的《城管来了》一书正式上市。这名来自一线的城管队员,用麻辣语言揭秘“城管真面目”、曝光无德小贩,受到网友追捧。与这位“随风打酱油”不同的是另一种更为典型的、对责任意识缺乏认知的“城管”,这就是近日在贵阳市盐务街的一名城管队员——白天不允许别人在天桥上摆摊,晚上却自己摆摊卖小泥人。 “城管”往往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管辖领域宽、人员组成杂、管理形式野蛮。一个试图规范市场秩序、美化市容形象的“机构”,为何一再地被舆论推向质疑和批判的境地?辩证地看,对“城管”的印象差与其执法的难度是相应的,可也不能因一时出现的执法问题而将“城管”撤销,所以,需要进行规范,其成效与形象的挽回则必须强调“城管”的责任意识。 “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使用一些暴力手段,这是对于自己的责任缺乏明确的认识。如果我们连城管执法行为的基本目的是什么都一概不了解的话,那暴力野蛮的行为也就必然会发生。比如,贵阳这名“城管队员”根本无视自己的“岗位意识”,“白天将别人撵走,自己晚上来摆摊”就说明他根本不知道城管的真正目的是对于市容与市场的双重规范,而“将别人撵走”不过是执行手段而已,如果他自己晚上摆摊依然会对城管执法任务造成破坏,这一点说明他是缺乏责任认知的。一个连自己的岗位是做什么、为了什么都不清楚的人,做出有悖于岗位的事情也就不奇怪了。相反,我们却在“随风打酱油”那里,看到一位对自己的责任有清晰认知的“城管”,诸如他说,城管其实还有很多服务的“功能”,比如说关爱老人、参加社区活动等。有了这种认知,也就会真正做好“城管”之职。 有了责任认知是否就有了责任之德呢?这年头,希望单靠宣传而将道德内化到人的内心中去,似乎变得有点收效甚微。诸如,贵阳这位“城管队员”可能需要更多的是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以及相应部门通过制度法规的严管,从外在加强保障,使其养成一种“习惯”,从而形成相应的“责任之德”。因为道德依据词源学的看法,本意就是“习惯”,所以,我们在谈及道德时,不能再单纯地以抽象的价值观来规范人,而是要想尽办法使他的行为“习惯成自然”。而“随风打酱油”之所以能够说出“这个工作很有挑战性,我很喜欢”,就是因为这名“城管”的工作已成为他用心观察和思考的生活习惯,由此,责任之德也便油然而生。 很多职业岗位中都存在一些责任意识淡漠的人,“城管队员”在阻止他人摆摊与自己摆摊的角色冲突中,不能以所谓的“生活所逼”的理由来侵害他人,因为,缺乏责任意识给社会及个体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在今天,我们如何能在岗位角色的认同下、在各种监督与惩罚的机制下,将责任行为内化成自然的习惯,形成一种有德的责任意识,这是社会和人们的希望所在。 本文刊载【新闻晚报】,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毅,对于中国科学界百害而无一利吗?
热度 10 沈海军 2011-12-10 09:54
陈安博士,是我在科博网上最敬佩的人之一。总体印象是,能写,且“歪道理”一筐一筐的,偶尔也有一些灌水博文,因此时不时会到他的领地上踩一下,推荐一把什么的,故可以算是他的粉丝。 饶毅院长,生物界大牛,论水平,私下认为可当院士,尽管落选。他的博文总体印象是,观点尖锐,逻辑性强,看后让人有所思考。尽管近来对院士评选制度抨击过多(其实这完全可以理解,比如说,我们大家没申请到基金,或评职称失利,大都会愤青一下,发发唠糟。这些“唠糟”其实对体制的改进是有利的)。总之,也经常到饶院长博客那里点一点,偶尔推荐一下。因此,也算是饶院长的粉丝。 今天,我看到偶像陈安教授,发表了 “已弃院士”饶毅院长对于中国科学界已有百害而无一利 的博文,评价我的另一个偶像饶毅教授。不由得想说两句。 饶毅院长近来的确在不断批评院士制度,还发表了一些其他观点,但总体来说,我是认同的。他在科博网上的言论不管是对当今我国院士体制的完善,还是学术环境的改进应该讲都是利远远大于弊的。如果非得搞一个利弊的比例来,利占97%,弊占3%。弊主要是他老人家老对院士落选耿耿于怀,让部分人觉得他还是对院士太在意,“比较烦”(我偶尔也有一顶点这种感觉,和安哥同)。 总之,饶毅,对于中国科学界不是百害而无一利,不是害群之马(首),恰恰相反,百利而无一“害”。“害”只占3%,可以忽略;利占97%,约等于100%. 您说呢,老陈。 此致,敬礼 --您的粉丝,沈海军。注:也是饶的粉丝。
4765 次阅读|17 个评论
第一次去香港
热度 2 lindasmile 2011-12-6 16:32
就这样突然地去了熟悉又陌生的香港,来回一共四天,这是老土的我第一次出境。熟悉是因为从小被香港的娱乐文化淫浸,在TVB电视剧里看尽了香港的风土人情,陌生是因为从来都没有真切地呼吸过香港的空气。去之前匆忙又兴奋,但四天倏忽之间过去,你现在要问我香港什么样子,我还真的答不上来,因为时间真是太紧张。 港城 掠影。 飞机一落地,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体味一下香港。香港非常国际化,下飞机坐地铁到入境处,车上的广播就有粤语、英文、普通话3种语言,入境处也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老外。盖完章出来,办了一张坐地铁用的八达通卡和一张香港手机卡,然后被Mavis带车接去科大。科大在九龙清水湾,距机场有一个来小时的车程。一路上我贪婪地看风景,香港是小格局城市,路窄窄的,行车与内地的出行方向相反。马路两边都有很多花,我问Mavis,她说这就是紫荆花啦。香港很干净,空气很好,一路上看到粼粼的碧海,觉得心一下子就变得柔软了。路过青马大桥、飞鹅山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惊呼了一下,青马大桥上有很多影视剧中恋人重逢飞奔的场景,飞鹅山是《新不了情》里,刘青云和阿敏互相鼓励对方的地方,还有元朗、中环、铜锣湾、沙田、西九龙什么的,很多地名都耳熟能详。还有,香港的车都开的很快的。 也见识了香港人的高效和专业。此行是香港科技大学邀约报道该校创建20年系列活动,同去的有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广的媒体大约二三十家。科大给我们的行程表都是以小时计的,中午11点半才到机场,下午2点多钟已经开始参观图书馆、实验室和给校长做群访,一直到下午快7点才吃上晚饭。之后也是每天早上7点半吃早饭,8点坐车出去到会场,有些人起晚了,饭还没吃完就被客气地催促上车。第一天中午1点半才吃上中饭,晚上7点半才吃晚饭,真是饿的不行...科大的工作人员都很敬业,每天穿的很得体,亲切地问大家有咩需要,热情地按照每个媒体的特色和要求安排工作,尽量把媒体的能量发挥到最大。 工作间隙也出来溜达一下,觉得香港人比较洋气,但是香港的文化还是充满商业味道。另外就是觉得香港人都在主动或者被动地融入内地,很多人都在学讲普通话,现在内地经济发展了,香港人以前的优越感减少了点。但是香港人骨子里还是觉得,内地人一到香港就疯狂采购的样子的有点土吧。 最开心:大秀广东话。 在飞机上碰到一个去港大教书的老先生,他说如果到香港说广东话或者英文会好点,说普通话买东西也许会被要高价。我立刻高兴地说,不要紧,因为我会讲一点广东话:) 很早之前觉得广东话真是鸟语,完全听不懂,大学毕业那年,在LP那里看了一部TVB电视剧,佘诗曼演的,只有粤语配音,有点别扭,但因为太无聊也就忍着看了。看着看着,竟然觉得粤语很好听,从此产生兴趣。又过了两三年,开始在网上看一些香港的颁奖礼和TVB电视剧,如果有选择的话,我一般都会选粤语版,因为觉得实在太好听了。一边看电视,一边留意一些粤语的发音,有一搭无一搭地练两句,后来看颁奖礼没有字幕基本也能听懂了。不过,我只是对听有信心,从来没有跟人对话过。这次机会难得,我决定试一试。 最开始试着跟Mavis讲了一两句简单的,多谢、路边是什么花之类的,好像没那么差,Mavis还问我是不是来过香港,同行的记者们也惊讶我这个北方人会讲点粤语,我信心大增,兴奋地和之后的每一个香港人都讲粤语。第一天和的士司机聊了一路,虽然只有二十来分钟,但是有突破瓶颈的感觉,知道怎么开口了。第二天欢迎晚宴,开朗的Mavis很照顾我的心情,一直跟我讲广东话,聊的很开心,我说我喜欢刘青云,她竟然也是。她说:虽然他都不係好靓仔,但是演技真係好好。他拿影帝那阵,我真係好开心!我说,我都係!我说我还喜欢黎耀祥,她惊讶我喜欢他们的本土明星。然后呢,超市店员、茶餐厅老板、巴士邻座阿姨什么的我都没放过,一直跟他们讲广东话,个个都赞我讲得好。尤其是巴士阿姨,还跟我掏心掏肺地讲,她女儿34岁了,都还没拍过拖,因为一直上女子学校,毕业的时候好男仔都有女朋友了。原来在澳洲那边的花旗银行工作,现在回来香港也没找到好工作,提起来就很气......我只能安慰阿姨说是她女儿太单纯了,多出来接触人会好点。唉,天下的父母真的都是一样的。不过阿姨夸我广东话讲的好靓,在香港呆一两个月就能讲的很好了,我好开心。 不过其实我知道,我的粤语是有很多问题的,因为是出于兴趣乱学的,所以很多发音不对,这次都得到了不少纠正,而且开始掌握一些发音的窍门了,所以真是没白来一趟。 不过一回到北京机场,突然发现好像又没那么会说了,呵呵,我只能说语境真是很重要。 最遗憾:没吃到干炒牛河。 知道要去香港,我就有一个期待,就是尝一尝最地道最好吃的干炒牛河。07年实习的时候,经常在报社旁边吃成都小吃的炒河粉,觉得亮亮的,口感糯糯的,加点醋,说不出的好吃,还特别便宜,点了很多很多次,并且渐渐对干炒牛河最出名的城市心生向往。《东京爱情故事》里说的,因为爱一个人而爱一个城市;我是因为爱一种食物,而向往一座城市(但我以前想的都是广州,有一阵子一看到炒河粉,就心心念念想去广州,倒是从没想过去香港)。这次我心想多年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哪知到香港都没时间出去,在港最后一晚是自由时间,我约了以前的采访对象——一位港大的老师见面谈点事情,他说请我吃饭,我想那就吃干炒牛河吧,虽然很便宜,但却是我的最爱。结果这位老师从内地去的,根本不知附近哪里有,找了半天选了家自助餐厅,我有点不好意思,让他大概破费了好几百块吧;更不好意思的是,几百块的晚餐我都食不知味,心里还惦记着几十块钱的干炒牛河...... 另外的遗憾,就是时间太紧,基本没在香港买东西。本想第一次去,应该给父母家人买点东西的,还有自己想买块表,好多年没戴了,最近渐渐又想戴了,但是真的没时间慢慢选,只能作罢。只在会议酒店底下商场买了双运动鞋而已。 认识新朋友。 这次去比较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新朋友。说实话,这么多记者之中,似乎只有我自己是来自非市场化运作的媒体,而且是小众的科技类媒体,其他《环球时报》、《21世纪经济报》、《新京报》等市场化运作都比较成熟,《光明日报》虽然是党报,但是历史久,影响力大。在历练和新闻专业化操作方面,我都不及他们成熟,但是我一张口,领域的专业性很快就显现出来。可以说优势和劣势兼具吧。而且这次的采访都是群访,我以前都没经历过,觉得自己表现还算可以,就是提问时说话太快了,没考虑香港人听普通话的困难。总之,这次向新朋友们交流和学习了不少东西,聊天也很高兴。我对《环球时报》的GY印象最深,觉得她气质和谈吐都很好,而且人很热情,主动帮助别人,但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从来不给人添麻烦,买东西的时候我看她背着包又提着电脑走来走去,想帮她拿,她几次都说不用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跟她的审美比较接近,她一直夸我的高跟鞋很漂亮,新买的运动鞋也遭到她高度认同,这种感觉真是很好,呵呵。还有21世纪的MH,感觉报道应该做的不错,而且在机场帮我拎了好长时间的包,里头都是比较沉的资料,还有一双鞋。早知道会给他添麻烦,我也许会改变偏执,扔掉一些资料(虽然别人都扔掉了,但可能有用我都留着,因为电子版常常会忽略去看)和鞋盒(每双鞋都有一个盒子是我的强迫症的表现之一),以后希望跟他们多联系啦~ 奉送一点八卦。 第一天开会时,有一位嘉宾是现在港城最热的新闻人物——竞选下一任特首的梁振英,学识高、风度好,英文流利。他发言结束后,出门就被香港记者围堵,大意是追问十几年前跟他有关的一个Case,大概最近因为选举被翻出来,我听见他用粤语说希望这场选举是君子之争。香港人说,他现在声望很高,但唯一的疑虑是不知道他的执政能力如何,看他的面相,我总觉得他能当选,拭目以待吧。 第二天开会,坐船转战广州南沙(第一次坐船没晕,万幸),在大厅等待开始前,我看到一个人很眼熟,马上反应过来,是霍震霆耶!跟新闻照片上一模一样,呵呵,像我这样没见过世面的人还真是小小兴奋了一下。看见GY和我拿相机对着他,他还挥了挥手。好笑的是,我一见到他立刻就会想到他的前妻朱玲玲,某种价值观念上她被奉为女性标杆。一会有人被介绍来跟我们握手,后来才知道是霍震寰,原来霍氏三兄弟都在,霍震寰的公子也在,斯文英挺,霍氏第三代最帅的一个,我偷拍了一张。中午所有人同席用餐,只隔了几张桌子,我很没出息地一闪念,今天好像是离有钱人最近的一次了,呵呵。 总之,这次去真是太匆忙了。没时间买东西,没时间上太平山看风景,住在科大的无敌海景房里也没时间到海边走走......不过留点遗憾也好,下次还有期待,HongKong,等我。
2928 次阅读|6 个评论
东游西逛之狮城记忆(传统篇)
热度 2 zhangt10 2011-11-23 12:04
东游西逛之狮城记忆(传统篇)
接受新加坡邀请的时候被警告过那里的天气潮湿闷热,我大不以为意-火炉出来的怕啥?没想到的是这个潮湿闷热是每一天的,带的皮鞋会发霉,自行车热得根本没法骑,走上几步就汗流满面,真不愧是赤道边的国度。 到了新加坡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侨埠对传统的执著。工作前的必修课是新加坡各族的文化忌讳,不能这个,注意那个,即使是华人还有广东,潮州,福建,海南等不同传统的族群,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明清移民的Peranakans(娘惹),保存了很多在大陆早已流失的传统。 马来族群和印度族群也保存了很多在原在地早已消失的传统,比如在一月底泰米尔族群的 Thaipusam节,修行人会在满身满脸扎了长针甚至长矛。我那时刚到正去办宽带启动,转身看到这游行颇震撼了下呢。 (照片来自网络) 下面是四处溜达时拍的照片。主要是用手机拍的。。 学好英文公益广告。可见国人对教育的重视 买榴莲要坐出租的。。 新加坡人对吃的执著也可以转化到音乐上的 苏丹清真寺前的马来女子 小印度周日休息白看歌舞剧的打工人群。新加坡的社会结构真是很有意思的。 我们一帮女人跑去一个印度dance club,简直太不搭调了(某正统的印度裔男同事拒绝进来)。 中秋月饼节~包括香港和新加坡的最新款式 新年的捞起 正月初七的玉帝生日在社区里搭的祭坛 24小时麦当劳看世界杯的球迷 万圣节的黑白无常 中国城的清真寺
个人分类: 东游西逛|1672 次阅读|2 个评论
MWC Personalised Medicine Symposium 印象
harveyho 2011-11-18 22:54
MWC Personalised Medicine Symposium 印象
这是以发现DNA的‘第三人’Maurice Wilkins命名的小型会议,主题个人化治疗。 含四个session: Session 1: Targeted therapy in the clinic Session 2: Patient tumour individuality Session 3: Detecting disease monitoring treatment Session 4: Tumour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hosts 有人说,听完讲座后过段时间一般发言者所讲内容一般都忘了,留下印象的就是人的音容,外貌。用于这个symposium,有一部分正确。真听到有人非常优雅的英文发言(英语为母语的人又再比较),清晰,不急不缓,极富说服力,尤其A/Prof Cris Print 的 ‘Molecular signatures in cancers and how to use them’发言。 对皮肤癌比较关注,Dr Mike的 McCrystal The challenge of introducing a new targeted drug into melanoma care发言也很好。介绍了一些新的基因疗法,及新药挑战。 对哈佛医学院的A/Prof ‘Thomas Deisboeck Multiscale cancer modeling: applications for drug target discovery’期望值很大。但有些失望。宏大的结构,令人眩昏的字眼如 signaling pathway encoded with therapeutical target, 但有‘忽悠’之嫌。 会议在Glen Owen building举办。 建筑特色可见一斑: Alistair的图像讲座很不错的: 宏大的virtual tumour:
个人分类: 会议点滴|3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Open Science Day印象
harveyho 2011-11-17 09:04
今天Maurice Wilkins Centre有个Open Science Day活动。精彩部分有二,一是一些青年才俊讲述科研经验,‘成功’秘诀, 二是26位博士生每人用三分钟讲述他们的研究。 本地口音的博士生大概仅1/5。很多是国外来这读博的。我听的出来,如德国来的有三,法国有二,当然还有华人,印度人,伊朗人,等。搞生物,生命科学研究有个多文化背景是好事。 青年才俊中,一位约35岁副教授的讲话有几点我很赞同: 1. Finish what you start; 2. Be your own most difficult referee; 3. You can be based in xxx and still be the best in the world. 尤其第一点,extremely well said. 这位老兄搞的是Bioinformatics,已有约50篇文章,其中有三篇Science, 一篇Nature。他的文章引用率 4900. 现在领导一个公司(BioMatters),有25个员工。他是 Alexei Drummond .
个人分类: 科研小记|3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摆脱童稚状态
inchgirl 2011-11-16 23:09
中国民间有一个“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说在这两个年龄上的人更容易去世。这个定律从直觉上就不太可能是对的。我们设想,应该是因为孔子和孟子分别死于这两个年龄,人们认为这是人生中的两道大关,然后每当听说有人在这个年龄去世都会进一步加深印象,以至于总结了这个纯粹是错觉的定律。但有人不满足于直觉分析。 一篇网上流传的文章 认为这是一个“科学家验证”了的规律:“科学家的回答是肯定的”。这篇文章说“科学家们经过了反复的研究”,发现“人的生命有一个周期性的规律,大致是7~8年为一个周期”,而73和84岁正是这个周期的低潮。我不知道这个周期学说是哪个科学家的理论,也许来自 某人解读的《黄帝内经》 罢。但问题不在这里。 问题是,这篇文章把“能找到一个理论解释”,当成判断一个学说是否科学的标准 — 如果能用理论解释,它就是科学验证了的么? 绝学与证据 不管你用来解释的理论对不对,这都是一个错误的判断标准。能用理论解释的结论未必正确,不能用理论解释的结论未必错误。古代文人的思维习惯,是遇到无法判断对错的局面就查经典,想获得理论上的指导。而科学家的方法则要朴素得多:你直接用事实验证一下不就行了么?我们根本不需要任何学派的任何医学知识,甚至不需要什么逻辑推理,只要随便找个 死亡年龄分布数据 就会发现73岁和84岁并不比其临近年龄更容易让人死亡。这个工作是如此简单, 据说 连北京电视台都做过。 古人说“为往圣继绝学”,很多现代人也追求用某种特定理论来指导实践,好像不用这个理论就对不起别人一样。科学家不从绝学出发,而选择从证据出发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科学尚未达到找到绝学的程度(物理学家仍未找到统一理论),更是因为就算有绝学也无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就算我们完全知道人脑中每一个原子,进而到每一个大分子,进而到每一个细胞是怎么回事,也无法从中计算出心理学来 — 因为这是不同尺度上的问题,这种跨尺度的计算量大到了即使是科幻世界里也不可能的程度。 所以科学家强调事实。科学放弃了从一套最基本的哲学出发推导所有结论的尝试,改为在每一个领域内就事论事地搜集事实。有人指责科学家说你们相信现代科学理论难道不也是一种迷信么?但科学家其实不迷信任何理论 — 很多情况下他们完全用不上什么绝学,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把事实搜集在一起,就好像集邮一样。只要有证据,反驳一个理论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但是要想用证据建立一个理论,则要困难得多。只有运气好的时候,科学家才能在大量事实中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以至于可以向形成科学理论的目标前进一步。 相关性思维 最简单的规律叫做“相关性”。人是如此复杂的东西,我们根本没办法精密计算各种物质致癌的概率,比如说吸烟对肺癌的作用。科学家常用的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需要任何高科技仪器,更谈不上什么门派的办法:他们直接调查吸烟人群和不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 这种研究要把被调查的人分组,比如分成两组:得了这种病的患者一组(叫病例组,case),没有这种病的人一组(对照组,control)。然后考察这两 组人在生活习惯上和饮食、吃药方面有什么不同。如果你发现患有肺癌的人中烟民比例显著地高于没有肺癌的人,你就得到了肺癌与吸烟的一个正的“相关性”。这个方法很简单,得到的证据却是强硬的。 睡眠时间与判断力的关系 , 孕妇焦虑与小孩任性的关系 , 出生季节与平均寿命的关系 — 我们看到的大量科学新闻本质上都是相关性研究。 相关性研究只是科研的初级阶段。但就是这样它也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思维本能。某些人只要被某地区生产的产品坑过一次,就会认为这个地区的所有产品都不好,他们的发现连相关性都算不上。我们每天看到铺天盖地的各种营养品的广告往往都能找到几个用户出来现身说法,可就是没有一个疗效相关性的数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这种动物的最自然思维,而使用大规模统计发现实在的相关性这个最简单的科学方法,是我们摆脱童稚状态的第一步。 绝大多数人没有相关性思维。比如在 一篇讨伐网瘾的文章 中,作者援引“戒网专家”陶宏开的数据说, 中国80%的青少年犯罪与网瘾有关,中国20%的网瘾少年有违法犯罪行为。 在 另一篇文章 中则有人进一步指出 济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80%是“网瘾”造成的,北京更是有90%的青少年犯罪案与“网瘾”有关。 我们能否根据这些数字得出结论说网瘾人群比没有网瘾的人群更容易犯罪呢? 不能。我可以构建这么一个国家,这个国家80%以上的青少年有网瘾,而这个国家的所有青少年,不管有没有网瘾,都有20%的犯罪概率。这个虚拟国家完美符合以上数据,但是它的犯罪与网瘾完全无关。实际上,如果你把“网瘾”改成“钱”,甚至“空气”,那么我们可以说“中国xx%的青少年犯罪者都缺钱/需要空气,中国yy%的缺钱者/需要空气者有犯罪行为”,而缺钱和需要空气不是毛病。 这个错误就是没有建立对照组。我们缺少的关键数据是没有网瘾的青少年的犯罪率,以及没有犯罪的青少年的网瘾率。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错误。这就好比说列举再多“发达的民主国家”,也不能说明民主与发达的相关性,你还必须统计那些不发达的民主国家、不民主的发达国家、和既不发达也不民主的国家。 发现相关性,已经是一个足够发表的科学成就,但相关性结论并不能指导实际生活。假设我用无可质疑的统计事实告诉你“吸烟的人更容易得肺癌”,而你不想得肺癌,那么你是否能推论出应该因此戒烟呢? 怎样发现因果 还是不能。因为你无法从“吸烟的人更容易得肺癌”,和“肺癌患者大部分都爱吸烟”这两个统计得出“吸烟导致肺癌”这个因果。也可能肺癌导致吸烟,比如说也许癌变的肺会使人对烟产生需求。也可能存在某种基因,这种基因会使得一个人天生就容易得肺癌,而这种基因同时还让一个人天生就喜欢吸烟。也可能吸烟的人往往是喜欢深夜工作的人,是深夜工作导致肺癌。也可能吸烟的人往往是经济状况比较差的人,其居住环境和营养不行,是贫困导致肺癌。 有相关性未必说明有因果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发布的 《2009年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是一份值得发表的研究,因为其中给出了一些明确的相关性数据,比如: 自我评价学习成绩越不好的在校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越高。认为自己“成绩较差”的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达到28.7%,认为自己“成绩一般”的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为14.5%。而自我评价“成绩很好”和“成绩较好”的 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均在11%左右。 那么根据这份报告我们能否得出结论说网瘾是个坏东西呢? 不能。也许并不是因为网瘾导致青少年成绩差,而是那些成绩差的青少年更容易得网瘾。报告没有统计网瘾与犯罪率的关系,但就算真的是越有网瘾的人群越容易犯罪,我们仍然不能说网瘾导致犯罪。比如我可以提出这么一个假说: 我认为网瘾是个好东西,因为它可以减少青少年犯罪。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候,都一帮青少年对学习不感兴趣,整天无所事事。他们喜爱在街上游荡,都是潜在的犯罪者。因为网络游戏的出现,相当一部分这样的人被留在了家中和网吧里,他们的野性在游戏中得到了发泄,以至于减少了出去犯罪的欲望和时间。 报告和前面提到的所有统计数字都无法反驳我这个假说。我甚至可以用这份报告支持我的假说。报告中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统计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的比例更高”,这正好可以说明无所事事的人更容易得网瘾。 想要明确证明吸烟导致肺癌,唯一的办法是做实验。找完全相同的两组健康的人,让其中一组吸烟另一组不吸,其它各方面生活都完全一致。20年之后如果吸烟组中的肺癌患者数高于不吸烟组,那么鉴于这两个组的 唯一区别 就是吸烟,我们就可以断定是吸烟导致了肺癌。 可是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组人,这种理想实验无法进行。好在科学家有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巧妙办法:找一群人,然后 完全随机地 把他们分为两组去做实验。在样本数足够大的情况下,随机性可以保证任何不同因素都可以大致均匀地分配到两个组里。这就是在关于人的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办法。然而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随机实验,比如为了让实验结果具备推广价值,样本应该尽量多样化,男女老幼,各种收入状况,各个种族都有才好,但这其实很难做到。很多实验心理学家选择的样本全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结果能推广到所有人么? 有人 对此讥讽说他们研究的心理学应该叫“大学生心理学”。 更大的困难在于,大多数情况下你不能拿人做试验,比如不能逼人吸烟。这时候就只能被动地集邮,而通过纯粹的被动调查来做研究的方法叫做 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最容易的流行病学研究是所谓回顾性(retrospective)的问卷调查:先找到病人,然后询问并比较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调查的难度在于病人对自己以往生活的回忆常常不准确,甚至是有偏见的。他们可能会自己推断一种病因,然后刻意地强调这种病因。就好像想要讨好医生一样,那些得了肺癌的人可能会夸大自己的吸烟史。一个更可靠的办法是前瞻性(prospective)调查。比如说科学家想知道核辐射对人体的损害,现在日本地震导致核泄漏之后哪些地区的哪些人受到了辐射是非常明确的,根本不用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自然也就没有偏见。有了干净的初始数据,科学家只要长期跟踪这些被打了核辐射标签的人群,再跟正常人对比,就可以知道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是这里的困难就在于“长期”,核辐射的影响也许几十年才能看出来,那时候也许病人还没死科学家已经先死了。 比如“ 孕妇焦虑与小孩任性的关系 ”这个研究,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流行病学的调查,你不可能拿孕妇做实验。 一篇2008年的论文 是回顾性的,研究者找到一个治疗儿童多动症(ADHD)诊所的6-12岁的203个孩子,询问他们的妈妈怀孕的时候是否有过心理压力,结果发现怀孕时心理压力越大的妈妈,其孩子的症状更明显一点。这就是一个不太可靠的研究,有谁准确记得自己6年前的心态?多动症儿童的妈妈很可能会为了配合一个理论而高估自己当初的焦虑。 而 一篇2011年的论文 则是前瞻性的。研究者先锁定了澳大利亚某地的2900名孕妇,在怀孕的时候记录下离婚,搬家之类容易让人产生压力的事件。等她们的孩子长到2岁以后,再看其中哪些孩子有ADHD。这个研究就可靠得多了,而可靠的代价是研究要进行多年。 要想从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因果性,就必须尽可能的统计各种影响因素。怀孕压力与小孩多动症的相关性数据并不能直接说明压力导致多动症 — 也许那些在怀孕期间离婚的女人本身生活就不靠谱,是她们的不靠谱导致了孩子的多动症。所以这两篇论文都统计了一些其它的因素,比如孕妇是否吸烟喝酒啊,怀孕年龄啊,收入状况啊这些数字,然后使用统计方法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叫做 control),最后的结果才更有参考价值。可是你不可能统计所有的可能性,实际上两篇论文统计的项目就并不一致。这就需要把一系列论文放在一起综合分析。 不管调查到什么程度,都只是对真实世界的管中窥豹。科学研究的是有限的真理。当一篇论文说什么东西可能或者不可能导致什么疾病的时候,它说的其实是在这次研究所调查的这帮人里面有这么一个结论。这个结论能推广到所有人群么?记者一定比科学家更乐观。 科学的目标 得到因果性远远不是科学家的目标,科学不是一本写满什么东西会导致什么现象的菜谱。好的科学除了能证明因果关系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机制,得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比如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其机制是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能够吸收从地面反射回空中的红外线,再把这个能量辐射出去促使大气温度升高。 相关性思维和因果性思维只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真正的技术含量在于发现机制。你必须说明是吸烟导致肺变黑,而变黑的肺容易得癌症,还是烟草中有什么化学物质可以直接致癌(正确答案是后者)。机制提出来之后,这个机制中的每一步也必须是可以验证的,一个课题只有做到这个程度才算超越了集邮阶段。也只有到了这个程度,才真正谈得上把各种不同机制综合在一起建立模型去预测未来。 有时候这个过程会反过来,也就是用现有的机制理论推导一些现象,再去寻找证据证实。但探索未知最基本科学方法是证据第一,然后谋求建立因果关系,然后是提出机制。仅仅是对其中一步作出很小的贡献,就可以发论文。大部分这样的论文事后会被证明没有太大意思,甚至是错误的。比如研究孕妇焦虑与儿童ADHD的论文虽然有好几篇,但它们说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微弱的效应 — 也许将来我们会发现儿童多动症的真正原理根本就不是孕妇焦虑。但科学就是这么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每一篇论文都是我们从个人感觉到客观事实,从客观事实到因果关系,从因果关系到能推广使用的机制,这个过程中的一小步。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都不是完美的,但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摆脱童稚状态。 — 谨以此文标题纪念王小波。他曾经 在这个标题下 讲述过类似的道理。可惜大多数人只记住了他文章的结论和价值取向,而没有学会他使用的方法。比如据有识之士尼伯龙根·蜗藤指出, 李银河就应该重读那篇文章。 转自果壳网
1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象-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培训高校研修班
watersci 2011-11-12 10:51
2011年11月 同济大学 讲课资料下载地址:http://unep-iesd.tongji.edu.cn/index.php?classid=186 备份一下资料中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个要点: 中国环境要素保护战略课题研究成果介绍 郝吉明 1.中国是全球PM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二次颗粒物是我国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北京灰霾71天,上海灰霾92天,广州灰霾132天(??不太懂) 4.氮排放对酸雨贡献日益突出 5.CO2和Hg等全球污染物控制国际压力巨大 6.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7.重型柴油车NOX和PM的协同控制仍是重大挑战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 杨海真 1.富营养化问题 2.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3.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286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