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专利价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华冰聊专利:从华为看专利成本和价值
热度 2 bingbing800 2016-4-25 16:32
截至 2016 年 4 月初,华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累计 获得授权专利 50377 件 ,其中在中国累计授权专利 30924 件。与此同时,华为每年花费数千万美元在全球申请专利, 基本上每年保持 4000-5000 件专利申请量 。算上授权专利的维持年费,华为每年都在专利上都有一笔不小的开支。 华为在专利上的投入还不止这些。 1995 年,华为就成立了 知识产权部 ,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 200 多人的专业队伍, 200 人的工资、社保和福利,也是华为在知识产权上的投入。这个团队不处理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工作,专利仍外包给各代理机构,鉴于每年 4000-5000 件专利申请,其代理服务费也不是小数目,这些都是华为每年为专利投入的成本。 2015 年,华为的年销售收入达到 600 多亿美元,保持了超过 30% 的高速增长,其海外市场容量超过国内。华为成功的占领多国市场,专利起了多少作用?华为每年以亿计的专利投入是否值得?华为的专利在其发展过程中如何体现价值?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法务官宋柳平先生说: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知识产权是必须跨越的一个门槛。 显然,这是华为多年海外发展市场的经验之谈。分析华为的成长之路,按专利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纯成本阶段 在华为 1995 成立知识产权部门之初,还没有太多技术积累,产品中应用了很多别人的专利,拥有这些专利的企业要求以 1%-5% 的产品销售收入作为专利许可费,最多时有几十家企业来找华为要钱,导致一些产品交完许可费后没有利润。 为了确保产品可以正常销售, 华为一方面主动找这些专利企业谈判,交纳专利许可费;另一方面投入更多用于研发,拼命进行技术积累。 华为将每年销售收入的 10% 以上用于研发,超过一半的华为员工从事研发工作。 5 年之后,华为的技术积累就实现了可以与通信行业的世界级大佬平等对话的水平,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专利。在这个阶段,专利对于华为,是一个纯成本投入的阶段,这阶段的专利成本包括人员投入、许可付费、申请投入。 省成本阶段 华为储备了一定的专利后,如何让专利转化成现金流,变成企业收益成为大家思考的问题。 华为的做法是用自己的专利与其他企业进行交叉许可,即双方均允许对方使用某些专利技术,使华为不再需要向若干企业支付昂贵的许可费用,每年节省的专利许可费达数亿甚至十亿美元以上。 对于企业来说,减少支出就是提高收益。这时候,专利并不再只是华为的成本,它还可以间接赚钱。 节省的许可费大幅度降低了华为在专利上投入的成本,此时华为利用专利本身并没有赚钱,但却节省企业的许可成本,其投入基本是人员投入、申请投入。 可预见的是,在储备大量专利以后,华为还可以作为专利持有人,向专利技术使用者收取许可费,实现真正通过专利获取收益,跨进专利创收阶段。 但即使是专利保护仍然是华为成本的今天,华为的专利也为其销售额贡献了巨大的隐形价值,其产品销住全球数十个国家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当众多企业遭受美国“ 337 调查”,当众多企业因为知识产权问题在出口时受阻,华为的产品却可以畅通无阻。在全球多个国家申请专利技术保护,并利用自己的专利与其他技术持有者形成交叉许可,使华为的产品销售时获得更多的市场自由,这些都是专利价值的一种体现形式。 华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里的标杆企业,为我国众多企业树立的榜样,其专利保护实力提升也给各企业上了生动的实操课。当企业寻求海外市场突破时,应及时考虑知识产权问题,可效仿华为的成长历程,确保海外市场健康成长。 【本文于2016年4月25日在中国科学报第七版-观点刊发】 华冰,专利执业代理人 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知乾,使创新技术更值钱! 公司网址: www.zhiqianip.co m 联系电话:400-0303-972 010-62580655
个人分类: 专利|32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知识产权出版社专利价值评估系统(P2I)有奖试用活动火热进行中
huapei1989 2015-11-16 13:34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专利价值评估系统(P2I)有奖试用活动火热进行中... 活动地址: http://e.cnipr.com/ 专利价值评估系统(P2I)是基于大数据理念、以事实数据为基础、综合数十专利指标、全面考虑专利的法律、技术、市场等多方面价值、允许用户自定义评估模型的智能全自动评估系统。 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15.9.10发布了专利价值评估系统1.0版。为完善系统,现诚邀广大用户试用并提出宝贵意见。为了答谢试用用户的支持,我们也提供CNIPR收费账号作为奖品,期待各位用户的参与。 活动一:提建议赢大奖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的意见反馈功能,或者在CNIPR检索分析群(群号:311053605)中,提出系统存在的问题,或改进的建议。我们根据用户的反馈,从中选取最活跃的5名用户发送奖品。 奖品内容: 1、赠送L4级别的中文CNIPR账号半年使用权限(价值6000元)。 活动二:专利评价大赛 用户可以通过专利价值评估系统,寻找到特定专利,填写专利评价标签,并推荐给我们。我们将根据推荐的专利质量,评价标签填写的认真程度,以及活跃度等进行综合排名,挑选前10名用户发送奖品。 步骤一: 通过首页的快速评估 或者在找专利评估页提交准备好的专利号单或者检索专利进行评估 步骤二:查看专利评估结果,选择“专利价值标签” 步骤三:填写专利价值标签内容,点击“保存标签”来保存填写的内容,最后点击“提交标签”,参与活动 奖品内容: 1、赠送L4级别的中文CNIPR账号半年使用权限(价值6000元)。 活动三:我的评估我做主 用户可以通过专利价值评估系统的自定义评估模块,设计自己的评估体系并提交,我们会挑选体系最合理、评估效果最好的5名用户发送奖品。 步骤一:选择“自定义评估”页,点击“新建”(如下图的新建按钮),创建自己独有的评估体系 步骤二:选中自己创建的评估体系,点击“提交”(如上图的提交按钮)并确定,成功参与活动 奖品内容: 1、赠送L5级别的中文CNIPR账号半年使用权限(价值10000元)。 活动地址: http://e.cnipr.com/ 活动时间: 2015.11.15-2015.12.31 声明:以上活动的解释权在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个人分类: 知识产权|45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冰聊专利:谁影响了专利的价值
热度 3 bingbing800 2015-11-9 19:23
华冰聊专利:谁影响了专利的价值 10月13日,美国威斯康辛州法院判决苹果公司侵犯威斯康辛大学校友研究基金会的一件专利权,该专利权用以改善智慧手机处理器,苹果将此项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iPhone5s、iPhone6及iPhone6Plus的A7、A8和A8X处理器,以及多个版本的iPad,陪审团认为,苹果公司确实侵权,苹果可能须支付8.624亿美元的天价赔偿。 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有些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持有人就会兴奋,有的会对中国和专利侵权判例翘首以盼,希望在国内出现一个大标的赔偿案例,提高国内专利的价值。 但是,现实却是频频出现的低价专利转让和几乎无人问津的专利交易市场。在10月27,中国知识产权报的官微上出现一篇名为《平均交易额每件2万元,中国专利价格低代表价值低》的文章,文中指出,中国专利的平均交易额仅有2万元人民币。 2万人民币VS8.624亿美金,虽然一个是平均值,一个是某一专利的特定值,但是仍然可以构成强大的冲击力,让国人看到我国专利的现状与好专利之间的差距。 为什么差异那么大?是技术本身价值差异大,还是专利的价值差异大?笔者认为,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技术本身的价值 每项创新技术,都有其应用的领域、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差异,技术相关的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都会影响到技术的价值。技术本身的价值是专利价值的基础,这是大家对专利价值的普遍认识,得到专利申请人的广泛认可。 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 相对于技术本身的价值来说,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并不被广大民众接受。与专利申请文件质量相关的,是专利代理人在专利申请文件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样不被广大民众理解。专利代理人,到底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做了什么?他们起了多大作用? 为了说明这样的问题,我一直做这样的比喻,专利代理人,其实是技术裁缝!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二三十年前,曾经在农村走家串户做衣服的裁缝?各家拿出自己的布料,让裁缝帮忙做一件他们想要的衣服。专利代理人,干的是一样的活儿! 需要做衣服和需要申请专利的人,都是客户;裁缝和专利代理人,都是提供服务的乙方;布料和客户的技术,都是原材料;缝制衣服和专利撰写,都是提供服务的过程。 申请人有了自己的创新技术,相当于有一块布料;想申请专利,相当于想做一件衣服;专利代理人,其实就是裁缝。专利代理人把申请人的技术,申请成一件保护范围合适的专利,与裁缝把客户的面料,缝制成一件富有美感、穿着舒适的衣服,过程雷同。 一件衣服的价值,跟布料有关系吗?当然有!如果没有好的布料,就如同没有一个好的技术基础,要想做出高品质高价位的衣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不可能的,此点类同于技术本身的价值。 但是,有好布料,如果没有好的裁缝,一样也做不出好衣服。如同有好技术,没有好的专利代理人做好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工作,难以产生高价值的专利,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件专利的价值,跟技术本身有必然联系,没有好技术,其专利价值一定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有好技术,没有形成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也不一定能形成高价值专利!所以说,有好技术是基础,但是专利代理人所做的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工作,是决定专利价值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技术在市场中的应用阶段 苹果需要赔偿的专利,是苹果在多款产品已经应用了这项技术,并且,这些产品在市场上有非常大的占有量。往往赔偿额都是与产品销量密切相关的,正因为苹果的产品在全球有如此广泛的客户群体,才使威斯康辛州法院判决如此巨额的赔偿金,其核算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此技术相关产品的销量。 而我国的专利平均2万一件,绝大部分专利相关的技术并没有在市场上体现,只是完成了专利申请的流程,获得专利证书而已。与其说2万一件是专利的价格,不如说2万一件是专利证书的价格。技术相关的产品是否存在,能否市场化,市场化后被用户认可的可能性大小……这些问题都没有被验证。所有这些原因,都是导致专利价格难以提高的原因。 连续四年,我国都是全球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已经成为专利大国。但是,在2万一件的市场情况下,如果减少政府引导,这样的专利申请动力还会持续多久?现在没有被激活的海量专利技术,是真金白银还是破铜烂铁?在专利申请人专利技术缺乏必要的宣传和介绍,也缺乏迎合市需求的包装时,投资人更是雾里看花。 更为糟糕的是,专利如同孩子,不仅生要钱,养也要钱。专利授权之后,每年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专利费。对于拥有几十甚至几百几千件专利的专利权人,如果不能通过较好的专利价值获得回报,专利申请和专利年费将成为专利权人沉重的负担。而专利的价值难以提高、转化困难,也严重挫伤了科技人才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带来制约和阻碍。 如果能有效确保专利质量,我国海量专利储备能够及时得到推广应用,提升专利价值,让更多的创新者通过高质量专利获得经济回报,不仅能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将强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华冰,专利执业代理人 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知乾,使创新技术更值钱! 公司网址: www.zhiqianip.co m 联系电话:400-0303-972 010-62580655
285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专利价值是如何实现的?——兼谈苹果与三星的专利纠纷案
热度 1 chance168 2014-4-5 17:25
陈朝晖 关于专利价值的实现,在本人的《企业专利商业化模式研究》中有过分析。看到媒体报导苹果与三星之间的专利纠纷,对专利价值及其实现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通常情况下,我们往往认为专利是创新技术的合法载体,专利价值需要通过经济价值的大小才能更好衡量并加以体现。在现实当中可以发现,企业非常看重能否把专利价值通过最终的产品体现出来。确实如此,如果企业没有有力的产品,难以实现研发的初衷,获取巨额投入的合理回报。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仅仅把对专利价值实现的理解停留在经济价值这个层面,则会产生一个疑问:技术研发,这种大量资源的投入仅仅在于获取经济回报吗?况且,这种投入并非一定能够取得预期成功,很有可能会冒着研发失败的巨大风险,更不用说后续风险了。 对不少跨国公司来说,把专利作为战略工具并运用得炉火纯青,已经是一个事实。以 苹果三星专利纠纷 为例。苹果自 iPhone 面世后,威风八面,自然成为手机业老大,坐享丰厚利润。三星在“拿下”诺基亚之后,自然把苹果视为阻挡其成为业内霸主的拦路虎,凭借 Galaxy 系列手机直逼苹果城下。看看一些重要事件: 2011年4月19日:苹果诉三星 Galaxy 系列产品抄袭 iPhone 和 iPad 2011年4月29日:三星在美国反诉苹果侵犯其 10 项技术专利 2012年8月1 日:苹果三星专利纠纷案开庭,双方各执一词 2012年8月25日:美陪 审团判三星向苹 果赔偿 10.5 亿美元 该案件的 判决结果除了影响双方当事人以外, 还将对 谷歌 、 Android 系统、微软等各方产生影响,尽管这些巨头这次都在围观。在这场官司中,专利价值是如何体现的?又是如何实现的? 本文以为,在这个案件中,专利价值除了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起码价值 10.5 亿美元)外,更多体现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战略价值。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如果把 V p 定义为专利价值, V t 、 V e 、 V s 分别表示专利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那么: V p = V t + V e + V s 根据专利价值公式,可得到一些推论:( 1 )苹果相关专利的经济价值( V e )起码是 10.5 亿美元,并且是通过诉讼这种途径来实现经济价值的。这对很多试图从专利中获取货币性收益的公司或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当然,要求打官司的水平不亚于搞研发的水平。( 2 )从技术价值( V t )而言,苹果相关专利的技术质量很高,专利实力很强,也有很好的时空组合和结构布局,经受得住三星专利的强力冲击。可以在现有专利基础上进行未来的后续开发,以形成更高效的价值组合。此外还展现了苹果专利面对 Android 和 Windows 两个系统的“抗击打能力”,捍卫了苹果专利的技术地位(可理解为另一种价值份额)。( 3 )从战略价值( V s )而言,由于击退了三星的进攻,获取了面对面竞争的一场胜利,暂时巩固了苹果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维护了公司形象;同时也向谷歌、微软等公司宣告:苹果专利实力不容置疑,拥有强大的谈判能力,不应有什么非分想法。 应该说,苹果三星专利纠纷案不仅揭示了当前跨国公司是如何运用专利战略的,更展示了这些企业如何认识、挖掘和实现专利价值的,又是如何理解专利商业化目标的。 要充分实现专利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需要把专利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作为一种工具来理解,而不应简单视其为成本;同时,也把专利战略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从企业之间竞争的高度来认识基于专利的竞争策略。专利价值的实现不仅仅需要转化为实体产品,有些时候凭借“专利”本身就够了,因为它隐含的技术含量,和披着“法律保护的外衣”。 当然, 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3802 次阅读|1 个评论
《企业专利商业化模式研究》——如何认识、挖掘和实现专利价值
热度 1 chance168 2014-1-10 14:40
本人刚出版的专著,先分享内容摘要和目录。书中观点和后续的新认识,以后再与感兴趣者交流分享。 《企业专利商业化模式研究》 作者:陈朝晖(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 年第一版, ISBN 9787513024655 定价: 32 元 . 内容摘要 促进专利商业化,增强我国企业开发、管理和应用专利能力,形成基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已成为我国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对全球知识经济和创新竞争的重要问题。 我国在专利商业化的实践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专利商业化的实现逻辑、激励机制和商业模式以及实现模式设计存在不足,难以发挥和体现通过专利商业化来促进技术创新和增强竞争优势的作用,不利于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 本书从 专利性质与专利价值的剖析入手,界定了专利商业化的基本涵义,分析了专利战略的演化发展、专利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专利动机的内涵作用对专利商业化的影响 ,研究了专利商业化的实现机理、主要模式的设计与激励架构的构建,提出了专利商业化实现模式。 通过理论总结和案例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首先, 对专利价值与专利商业化的涵义进行了讨论。 专利价值是指专利在商业应用层面的价值体现,可从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三个方面来理解。专利商业化是指实现专利价值的商业活动过程,这也是一个价值发现、 挖掘和增加的过程。 专利商业化主体是企业,致力实现专利的技术、经济和战略价值。 重视专利垄断特征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应用,是专利商业化与一般技术商业化的一个重要区别。 其次,从 “专利沉睡”、“专利丛林”和“专利悖论”等现象分析为基础,对 专利动机进行了研究。 专利 动机 指的是 引起 和 维持 专利活动、 并促使 专利 活动朝向某一目 标进行的内部动 力 ,专利行为必然是内在动机的外部表现。 专利动机可分为保护动机、 经济动机与战略动机三种类型。伴随着专利动机形成条件的复杂化,专利动机的战略性不断增强,企业专利行为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战略特征。 战略动机的增强,不仅提升了专利战略的地位,促进专利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的融合,拓展了专利价值的实现路径。 第三,构建了专利商业化的“专利垄断权 + 市场独占权” 激励框架。 现行专利制度强调对专利研发与申请环节的激励,对授权专利的法律 保护以及 给予发明者一定期限内市场垄断权的最终目的,在于制度和市场两个方面来促进专利的生产,这个思想并未导致理想的后续商业化激励效果。前景理论的“强化后期商业化保护”认识有其现实的激励价值,可以有效降低了商业化期的不确定性,籍以清晰明确的市场需求预期,形成了专利技术商业化的有效激励。 “专利垄断权 + 市场独占权”框架的核心在于克服市场失灵对专利商业化的不利影响,实现专利研发与专利商业化的均衡激励。 最后,通过 对专利价值、专利动机、互补性资产和商业模式等要素的分析,根据价值链与价值网络的价值逻辑,从产品导向与技术导向的两个视角, 提出了实现专利商业化的具体模式,包括 纵向一体化、创业模式、 专利组合管理、 专利许可和 专利标准化,并对实现过程的关键要点进行分析 。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7 1.4 研究方法 .......................................................................................................................................45 1.5 基本框架 .......................................................................................................................................46 2 专利性质、专利价值与专利商业化概念的提出 2.1 专利的基本性质 ........................................................ ..................................................................51 2.2 专利价值的特征与类型 ........................................................ ......................................................60 2.3 专利商业化概念的内涵与特征 ...................................................................................................74 2.4 本章小结 ........................................................ ..............................................................................94 3 专利战略、竞争优势与专利动机对专利商业化的影响 3.1 专利战略对专利商业化的影响 ........................................................ ..........................................97 3.2 专利竞争优势与专利商业化的关系 .........................................................................................109 3.3 专利动机对专利商业化的影响 .................................................................................................120 3.4 本章小结 ........................................................ ............................................................................147 4 专利商业化的实现机理、模式构建与激励机制 4.1 专利商业化的实现机理 ........................................................ .....................................................151 4.2 专利商业化的模式构建 ........................................................ .....................................................161 4.3 专利商业化的激励机制 ........................................................ .....................................................171 4.4 本章小结 ........................................................ .............................................................................190 5 专利商业化实现的产品导向模式 5.1 基于纵向一体化的产品导向模式 ..............................................................................................195 5.2 基于新创企业的产品导向模式 ..................................................................................................207 5.3 本章小结 ......................................................................................................................................226 6 专利商业化实现的技术导向模式 6.1 基于专利组合的商业化模式 ........................................................ .............................................232 6.2 基于专利许可的商业化模式 ......................................................................................................255 6.3 基于专利标准化的商业化模式 ..................................................................................................270 6.4 本章小结 ........................................................ .............................................................................288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 ........................................................291 7.2 展望 ........................................................ .....................................................................................295 参考文献 ........................................................ ..........................................................................................298 跋 ........................................................ ........................................................ .............................................333
40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全国专利运营实务与专利价值分析培训
热度 2 terahertz 2013-8-20 21:23
2013年 全国专利运营实务与专利价值分析培训 班于 2013年8月20日 上午9时在江苏镇江市锦绣皇宫酒店开班,来自全国知识产权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60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开幕式由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唐恒主任主持,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首先致开幕辞,接着是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朱宇 致 辞,主席台 就坐的还有中技所徐向阳副总裁,国家知识产权局王双龙处长。 2013年8月20日上午有2个讲座, 第一个是 国家知识产权局 王双龙 处长,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介绍了 专利价值分析背景,特别介绍了国际上专利价值评估方法。 第二个是 中技所 徐向阳副 总裁介绍了 专利价值分析及评估体系,如专利传统的评估方法、与专利价值相关的因素、 专利价值分析 研究方法、指标体系以及作用等。 2013年8月20日下午有1个讲座, 由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上海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CEO 纵刚 ,做的《发明和专利的潜在价值的初步评估》的专题讲座,谈了对目前 中技所的 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的看法,然后介绍了自己的专利 潜在价值的初步评估的基本流程以及实例。 2013年8月21日上午有1个讲座,由 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研究(江苏)基地陆阶平主任介绍专利技术价值分析和 专利导航试点工程。 2013年8月21日下午有1个讲座, 由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王旭东主任介绍 专利法律价值分析,结合大量案例,讲解了 专利法律价值分析的基础和依据;要点和方法 以及常见问题 三部分内容,重点介绍了 要点和方法的七部分。 2013年8月22日上午有1个讲座, 由江苏五星资产评估公司的钱坤主管介绍 专利经济价值分析。尤其是采用FAHP方法来确定权重。重点介绍了专利资产评估的评估方法,结合实际案例。 2013年8月22日下午有1个讲座, 由江苏省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唐恒介绍专利价值分析的应用。介绍了一个完整的专利价值分析报告。 2013年8月23日全天小组模拟。
个人分类: 知识产权|635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专利价值的一种测算方式
Wuyishan 2012-8-22 06:33
专利价值的一种测算方式 武夷山 “技术预测与社会变革”杂志 2010 年第 1 期发表 Holger Ernst 等三位德国学者的文章, Determinants of patent value: Insights from a simulation analysis (专利价值的决定因素:一次模拟分析的启示)。 本文开发了专利价值的理论模型,计入了关于专利未来价值的不确定因素。在此基础上,用一个大型化学公司案例中取得的数据做了蒙特卡洛模拟。在模拟中,对受到专利保护和未受专利保护的研发项目进行了比较,认为两类项目的价值之差便是超额利润( surplus in profits )。这个超额部分也许就是研发项目被专利覆盖所带来的,可归结于专利所产生的价值。研究发现,受专利保护研发项目的开发成本和净现金流期望值都比较高。净现金流期望值大于开发成本时,专利价值即为正值。不过,专利价值小于研发项目的总体价值。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研究|45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专利:如何更好地实现专利的价值
热度 2 lgjszy 2011-5-20 08:42
作者:刘振刚 来源: http://www.cnipr.com/news/sdbd/201101/t20110110_125080.html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发布时间:2011-01-10  是北工大工程硕士技术转移2期学员的作业,使我查到了这篇文章。我要感谢这几位学员!刘振刚局长是我的老领导,是一位学者型的官员,我很佩服他。这篇文章非常重要,特推荐给大家共同学习! 摘要 : 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专利商用化促进办法》,对500万元以上的专利技术合同交易进行资助,鼓励专利技术大额交易,遵循专利技术转让和许可的路径会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更安全。 从2005年到2010年,北京市专利申请量翻了1番,专利结构的优质化程度位居全国榜首,专利价值的实现方式开始呈现多渠道、多样化的特点,专利合同交易数量和交易额实现了成倍增长。2009年,专利技术合同成交974份,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15.13%;专利技术交易额也由2008年的59.64亿元增加到118.13亿元,同比增长98.07%。研究表明,每单专利技术合同平均交易额高于一般技术合同、发明专利技术合同的平均交易额又高于其他专利技术合同,这一现象凸显了专利技术的价值,说明专利作为一种法律特权,通过价值的实现开始回归其经济的原意,并逐渐成为企业、城市和国家发展竞争力的策略与手段。我们可以乐观地判断、甚至已经有迹象表明,具有知识产权意识的投资家们会越来越青睐于专利技术交易。 尽管近年来专利技术合同交易不断增长,但我们必须坦陈, 目前的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 : 交易数量不够多,占比也偏低;交易方式过于原始简单,缺乏对专利技术的过程熟化和培植;专利技术交易的内涵尚停留在一种技术方案或技术产品层面,专利作为权利的价值和无形资产经营的意义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近期在中国技术交易所举行的专利拍卖会,是专利价值实现方式多样化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我们欣慰地看到有40%的拍卖项目签约成交,欣慰地看到拍卖对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然而,专利拍卖作为一种专利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作为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模式,在我国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这一方面是由于专利拍卖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交易方式还未被市场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是由于专利交易在信息对称的实现上较有形资产要难。为此,我们需要在今后加大对专利拍卖的社会宣传以提高人们的认识,需要动员更多的专利权人与潜在的权利受让人加强互动以提高交易成功的可能。 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我们正在从政策层面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交易环境。经过长期酝酿,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专利商用化促进办法》,对500万元以上的专利技术合同交易进行资助,鼓励专利技术大额交易,同时也向人们演示,遵循专利技术转让和许可的路径会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更安全,经营之路更广阔和持久;其次,鼓励企业逐步感知专利作为无形资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以及作为价值实现的倍增效应;同样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符合国际专利技术交易特点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涌现,更多的参与交易服务的中介组织不断涌现。 专利数量的多少是城市创新能力的体现,专利质量的高低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专利价值的实现程度是城市经营能力的体现 。基于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政府的适度引导,我们有理由相信,专利价值实现方式的将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促进城市软实力不断壮大和城市智慧增长机制不断健全。我们呼唤更多的企业、更多的社会组织关注专利技术交易,注重专利价值实现,携手推动专利等知识产权融入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个人分类: 专利商用化|185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专利组合管理及专利价值
yngcan 2010-5-16 18:01
專利組合(Patent Portfolio)為個人或企業所擁有的專利清單,而透過專利組合管理可以協助業者了解專利的機會或風險,藉由這種管理及和競爭者的專利清單比較來決定所擁有專利的經濟價值及持續的競爭性。企業可以所謂專利價值是指專利在未來商業上的效用,可以藉由產品、授權或出售專利以取得專利價值。不同的公司狀態其對於專利價值的認定也會有所不同,一個破產公司的專利,對銀行而言專利的價值在於重新出售,與市場生產者的認定是不同的。通常學術單位、銀行及投資者皆對專利的價值感興趣。 專利需藉由專利評估來界定它的價值。評估一項專利不僅要考慮專利的排他性,也需考量其技術及公司將發明商品化的能力。在評估專利時,理論上我們希望去評估每一個各別專利的價值,但若有兩個相依的專利時,實際上很難分開去評估,故整體的評估較個別評估來的有意義。評估考量的影響因素可分為內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包含專利組合最適的成本、專利策略的組合擴大至企業的策略及投資者的報酬;外部因素則包含融資、授權、購併及接管、會計(IAS 38)及強制執行的評估(破產及損害)。專利評估應結合不同專長領域的人才,對於專利評估較有全面性且完整的分析,這個團隊應該包含專利領域及評估方法的專家,其可以協助改善評估流程,也可以針對評估結果提出他們的建議。 衡量專利價值的指標主要是觀察「專利被引證的數量」,其他的專利指標包括專利範圍(Claim)的品質及數量、專利家族的規模、專利的使用壽命及競爭對手專利申請的狀況。一般而言,超高價值的專利是微乎其徵的,研究指出只有7.2%的專利價值超過一千萬歐元,68%的專利價值低於一百萬歐元。 衡量專利的方法可分兩種:量化及質化。量化評估是計算專利或專利組合的貨幣價值;質化評估是分析專利的優勢與劣勢,並對於不同的因素評分以創造價值指標。 量化評估又可以區分為三類: 1. 成本法:不論是內部或外部為研發及取得相似發明的必要支出,這個方法常使用在會計和簿記上。由於在帳簿上顯而易見,故專利的知名度會大增,且在未來收並不明的情況之下,提供一個專利價值有用的指標,缺點則是其研發成本與專利未來收益並沒有直接的相關,也沒有考量到未來的收益,而且成本法會有超支的情況發生。 2. 市場法:為透過成本與價格的比較以了解專利價值。在一個動態市場中,透過兩個獨立個體間專利的交換,以取得交換價格資訊。相對而言,此為較直接的評價方法,較能有效地檢視其他方法的有效性,其缺點為專利的正式市場被限制,此外,相關價格資訊常不公開,且專利的獨特性使得直接比較變得困難。 3. 收益法:為衡量專利的潛在收益,專利現值是來自對未來收益的預期(扣除利息後)。此方法相對其他方法而言較簡單,公司財務報告及市場資訊要求的投入似乎可接受,且有可能發現或預測現金流量,但其缺點為不確定性,並受限於主觀的假設,再者,現金流量及折現率都是估計出來的。 上述三種評價方法,不同的使用者會選用不同的評價方法,但多數公司較偏好收益法。 質化評估方法則是較常使用在專利內部管理上,在專利組合或是面對競爭者的專利下,利用比較、分類及排序等方法來衡量專利的風險及機會。 (本文翻譯自:EPO網站 http://www.epo.org/patents/patent-information/business/valuation/faq.html#portfolio )
个人分类: 专利|2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