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潜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再答王进老师《如何识别研究生的学术潜质》一文
caojian123 2010-5-18 12:07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学术潜质被导师识别是好事吗?——读王进老师《如何识别研究生的学生潜质》一文有感!
caojian123 2010-5-17 18:43
最近,拜读了王进老师的《如何识别研究生的学术潜质一文》,详情参阅: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061 。 无可否认,在研究生的初学时期能被导师识别出学术潜质,从而为其量体裁衣或量身打造合适的培养方案。这对朦朦胧胧的研究生而言,幸莫大焉,能使他们马上投入角色,也能使他们安分守己,该拾柴的拾柴去,该放羊的放羊去,分工明确。 从表象看,识别研究生的学术潜质与伯乐识马区别不大。只要导师和伯乐独具慧眼,不管是学生,还是马群,总都能一一归类。拾柴的向导师靠拢,放羊的放逐流浪;日行一里的做下酒菜,日行千里的供奉达官贵人。研究生学术潜质和千里马被识别这一过程,考验的是导师和伯乐的智慧。当然,伯乐一定有这个智慧,否则就是马倌了。导师也不例外,否则就成教师了。 从本质看,识别研究生的学术潜质与伯乐识马且有天壤之别。伯乐识马中,千里马已经潜藏于千万只普通马中。至于那一匹是千里马,那就看它的造化了。但在研究生的学术潜质识别中,我们的导师忘记了一般学生在研究生初期并不具备学术潜质。而这种学术潜质,正是需要导师栽培的。如果说学生在研究生初期具备学术潜质,那也是假潜质,正如王老师所言的真了解和假了解。 请导师们不要轻易把学生分门别类。分门别类,最好的结果,盲人摸象,学生无法知道全象。如果归类错误,有些人将不得不吊死在一棵树上。博而后才能专,不是相反。因此,导师从研究生初学时开始,必须专注于系统科研思想的培养,不管学生专业背景知识差异有多大,科学思想都一样发挥作用。等研究生具备科研素养后,学术潜质无须被导师识别,学生自会应用自如。 如果说学生在本科阶段是一个行动者,那么在研究生阶段他应该成为一个思想者,步入社会后应是一个知行兼备的统一体。如果行动者到知行者过渡失败,谁之错也? 研究生阶段需要什么,鄙人也撰写过一篇拙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713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26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