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牛奶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牛奶

相关日志

晚上一杯奶,有个好睡眠?
songshuhui 2011-3-28 21:58
游识猷 发表于 2011-03-21 14:52 传说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欲睡的化合物L-色氨酸(tryptophan)。L-色氨酸是大脑合成五羟色胺的主要原料,而五羟色胺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睡眠。因此晚上喝牛奶好,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睡眠。真的吗? 色氨酸是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必须氨基酸之一。作为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饮品,牛奶中确实含有L-色氨酸,而L-色氨酸也确实可用于制造诱发睡眠的 荷尔蒙5-羟色胺(serotonin)与褪黑激素(melatonin)。这可能也是这条流言广为人知的原因——确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除了牛奶,肉类中也广泛含有色氨酸,而一小份食物中含有的色氨酸总量一般并不足以让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波动。 为了保护我们脆弱的大脑,脑部的毛细血管结构阻止了许多血液中的化合物进入脑组织,这就是所谓血脑屏障。任何要起安眠作用的物质首先必须能穿过血脑 屏障才能抵达脑部。,但牛奶中不止富含色氨酸,也富含其他氨基酸。而2003年,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者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论文称,食用牛奶这类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反而降低了色氨酸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比起牛奶,不如吃些饼干。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胰岛素的合成,而胰岛素可以帮助除了色氨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从血液进入肌肉组织,留下的色氨酸无需与其他 氨基酸竞争那些穿过血脑屏障的通道,因此进入大脑的色氨酸增多,人变得昏昏欲睡。此外,大吃一顿后往往有些犯困的另一个原因是,进食使得血液流向消化道, 大脑供血减少,产生疲乏和困倦感。但液体食物显然不如固体食物更有显著的这种效果。如果你用一大碗夜宵取代牛奶,你也许会更易入眠(但也更易体会到什么叫 “马无夜草不肥”)… 空腹服用色氨酸也能确保足够催眠的色氨酸进入大脑,美国曾有单独的L-色氨酸食物补剂(每日剂量约1000-2000毫克)出售来治疗失眠、抑郁等 问题,但FDA在1989年紧急召回正在销售流通的这种补剂,因为研究发现这种补剂有可能造成了嗜酸细胞增多性肌痛综合征,这种疾病症状包括高烧,皮疹, 虚弱,呼吸急促,那几年中这个疾病影响了1500人,夺去了37条生命。这个疾病具体与L-色氨酸食物补剂的关联至今尚无定论,也有人怀疑是生产过程中的 污染所致。 至于牛奶的热度是否有助于入睡。确实有研究证明皮肤温度上升则入睡速率加快。但大部分时候,一杯到胃肠道里的牛奶并不足以让你的皮肤温暖几分。一个热水浴会有效得多。 总而言之,牛奶可催眠主要是心理上的安慰剂效应。如果你继续对这点坚信不疑,那么牛奶或许真对你的失眠有效。 本文删节版已发表于 果壳网 谣言粉碎机 您也可能喜欢: 好好睡~ 科学版“黄粱一梦” 让我睡个好觉 睡眠是什么 爱哭?怪你的5-羟色胺去 无觅
个人分类: 健康|1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3月13日(周日)北大讲座:我们就是不需要蛋白质
热度 1 tian2009 2011-3-9 23:01
3月13日(周日)晚19:00,北京大学二教515, 应北大素食协会邀请,讲一讲营养学批判! 相关文章: 我们就是不需要蛋白质 ; 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和牛那种动物的奶 。
个人分类: 广而告之|35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奶大”的孩子们吃什么奶?怎么吃奶?
热度 10 boxcar 2011-2-13 11:35
李世春老师的新博文提议“ 中国迫切需要一所 娃娃吃奶 的大学, 简称为‘奶大’ ”【 1 】,我在下面写的评论是“ 是吃母乳呢?还是吃牛奶呢? ”其实仔细想想,现如今娃娃们吃什么“奶”和怎么吃奶,还真是个大大的问题。值得我等专门写篇博文讨论一番(本文内容,可能与标题有较大出入,敬请谅解)。 本来,娃娃们吃什么奶、怎么吃奶压根不算是个问题,因为正常情况下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吸母亲的乳汁,所以首选当然是母乳。可现如今好像不是这样,在好医院(原来都叫“妇产医院”,现在却时兴叫“女子医院”)里出生的孩子,马上就会有奶粉(有医院赠送的 X 品牌奶粉,也有家里自行采购的进口洋奶粉啥的)冲出来的奶吃,而不会等过几天母亲开始分泌的乳汁。母乳喂养的好处尽人皆知,但在“后现代社会”里真正想做到母乳喂养却未必容易,由于种种原因,母乳喂养率其实是在不断地降低的。“母乳”既然不给力,其他的代用品自然就要纷纷粉墨登场了。据说,婴儿的嘴刁,换奶粉的配方可能导致坏肚子,第一口吃上哪个品牌,以后就会坚持下去,所以针对娃娃们的“商战”其实从这时候就已经悄然开始了。 奶粉,由于出了“三鹿事件”,国产品牌已经名声扫地;洋品牌进口货早已大行其道。孩子也可以喂牛奶或者羊奶(我 4 个月的时候就喝过 1 个月的羊奶,家里为此养了 1 个月的羊),不过现在能喝到的多半也不是最原生态的那种了,而是带着各种品牌包装、里面有一大堆据说很有益的添加物的那种货色了。退回到 60 年前,穷人家里母乳的代用品竟然是口嚼高粱米挤榨出来的汁水,老爸曾给我讲述过当年奶奶就是这样喂养死去的姑姑留下的那个孩子(营养不良,那孩子没活多久),前几天也曾在一篇博文中看到过类似的故事。总的来说,给孩子吃什么,什么办法都有,富人有富人的选择(买高档奶粉、雇奶妈之类),穷人也可以憋出穷人的办法来。 其实,小孩子吃奶,纯属本能,本来是不要人来教的。难道“吃奶”还用“从娃娃抓起”么?显然不用,因为娃娃不吃奶(或者其不得已的代用品)又能吃什么呢?!关键是,“吃奶”的方式方法以及所吃之奶是否“科学合理”。或许,按照专家认为的最合理的吃法和配方“吃奶”的孩子,就可以茁壮成长甚至表现得能力超群,而不按套路吃奶的孩子,必然落得个跑肚拉稀、面黄肌瘦、萎靡不振?未必!专家们可以根据统计数据总结分析给出最佳的喂养方案,然而能否教会还没有学习能力而仅有本能的孩子?恐怕很难!专家更可以设计出各种奶粉配方,但就一定比营养本来很均衡的母乳更好么?也未必!一个配方即使在一定种族群体统计上是最优的,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在个体(或者其他种族)上运用却可能是效果很差的。个体的差异性和具体环境的特殊性,在执行中是永远不该忽视的。 奶孩子如此,教育其实也差不多。我始终认为,尊重个性、循循善诱地因材施教,其效果应该好于在过高的要求下进行的“一刀切”式的严格而刻板的教育。 ~~~~~~~~~~~~~~~~~~~~~~~~~~ 参考: 【 1 】李世春: 奶大:中国迫切需要的一所大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21do=blogid=412464
个人分类: 教育|5041 次阅读|24 个评论
牛奶致病致癌的证据铁板钉钉!
热度 1 ljry8044 2011-1-15 10:19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不是说牛奶毫无价值(参看 如何辩证看待吃肉与喝牛奶问题 ),否则,北欧人不会在近 7000 牛内进化出普遍适应牛奶的身体来,不过,北欧的牛奶是从南欧传过去的,可至今仍有 80% 的南欧人无法忍受牛奶中的乳糖,强喝则致病。 为何?道理非常简单! 因为北欧阴寒多雨,食物匮乏,故而能从牛奶中摄入高蛋白和钙质者更易生存,可却未必利于健康长寿。事实上,即使到了北欧经济生活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南欧的今天,北欧人的寿命还是不及南欧人。 因此,从此角度来说,喝牛奶更利于在恶劣条件下生存(前提是能吸收),却是以牺牲健康长寿的为代价的。 所以,生长在温暖湿润,农产品丰富的南欧人虽然首先饮用牛奶,但至今大多不耐牛奶中的乳糖,强饮之如喝毒药。 中国人也同样不具备吸收牛奶中乳糖等的基因,只有那些脑残的首席专家等才会宣传中国人必须喝牛奶,历经了数十万年的漫长进化,那些专家的祖宗八代仍未发育完全,仍是软骨头、佝偻的病夫,所以他们必须喝牛奶才有可能像个正常人一样健康。 下面再就牛奶激素、致癌的问题与柳东阳兄作进一步商榷。我首先得感谢柳兄从专业角度给我们普及了一下有关牛奶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不过仍得指出, 牛奶是否致病致癌不能仅从专业角度分析其营养价值,得看饮用者是否罹患病癌或者健康长寿。 事实上,并未看到牛奶有利于中国人健康长寿的研究报导,可相反的报导却到处都有。 牛奶与激素 柳兄认为:【牛奶中存在激素,只要不超过一个值,不必小题大做】。而雌激素则会增加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风险。 可现实是: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 20885 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 11 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 1012 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 600 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 D3 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 60% 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 1.53 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 1.52 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报道,在许多国家,与雌激素有关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乳腺癌已成为女性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与乳制品等的消费呈正相关 …… 数月前,搜狐等各大网站报导,全国多地食用圣元奶粉的婴儿出现性早熟现象,五个月大女婴的胸部居然发育起来了。 或许牛奶中激素确实不值一提,可喝牛奶确实大幅度增大了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风险。 牛奶与癌症 鉴于上述调研数据,牛奶致癌基本可盖棺定论了,可要完全确定得至少花上数十年用活人做试验,这断不可能。 但大量的实验数据证实,酪蛋白(占牛奶蛋白的 87% )确实能使老鼠致癌,比发霉的花生更致命。以前人们总以发霉花生能使老鼠致癌陈述其可怕的危害,其实牛奶比这可怕得多! T· 柯林 · 坎贝尔教授等研究人员投予黄曲霉毒素(霉花生中的致癌毒素)后所有大鼠都易患肝癌,结果只有摄入含 20 %动物高蛋白饲料的大鼠发生肝癌,而摄入 5 %蛋白质组的大鼠没有一只发生肝癌。 罹患率之比是相当惊人的: 100:0 。 坎贝尔教授等还发现,将低蛋白膳食的大鼠换成酪蛋白膳食,患肝癌的几率随即增大,将酪蛋白膳食的大鼠换成低蛋白膳食,大鼠的肝癌症状居然发生了逆转。 日本等其他国家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坎贝尔教授等教授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还表明,牛奶中的酪蛋白同样有致老鼠患乳癌的作用。 T· 柯林 · 坎贝尔为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授予 “ 终生研究成就奖 ” ,有 “ 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 ” 之美誉。上述实验参见其所著《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 需要说明的是,柳兄指出:【 水喝多了也会中毒。药物和毒物只有一点点区别 。】我高度认同,问题是,我国的洪昭光等专家是凭哪个脑袋断定中国人得每天饮用一杯牛奶,每顿得 3~4 分鸡蛋或者瘦肉等高蛋白的? 针对大鼠的实验表明:所摄入的酪蛋白或者动物蛋白超过 10% ,就会加速肝癌,乳癌等各种癌症的发展。 针对中国 65 县近十年的超大规模的调研“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表明: 中国农村以素食为主的传统饮食最健康!摄入的动物蛋白越高,罹患癌症(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儿童脑癌,胃癌,肝癌),糖尿病,冠状动脉心脏病等概率越高。而针对大鼠的研究表明,牛奶中的酪蛋白和动物蛋白有同等的致癌作用。 这就是说,对广大中国人而言,摄入牛奶只会增大患癌的概率。 想来也能理解,既然中国人无须喝牛奶就能保证健康,那么多喝牛奶也就只能起到反作用。就像中国人不必像欧美人那样吃生肉、生蔬菜就能保证健康一样,强吃生肉、生蔬菜只会起反作用。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还显示: 中国人膳食中 90 %的蛋白质来自植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一样能让人长得更高大,达到遗传允许的极限(而不是洪昭光等宣传的必须喝那要命的牛奶才行)。 只要脑残的专家才会放弃针对中国的调研不看,乱推销不适合中国人特质的健康理念。
个人分类: 健身养生|327 次阅读|3 个评论
是是非非话牛奶
liudongyang 2011-1-14 16:51
看到了丁甜博士转载的 《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 也来说两句。 一,牛奶是什么? 牛奶是是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泌物,含有哺乳动物幼崽生长发育的几乎一切营养成分。乳腺上皮的分泌功能受到牛体内激素调节。在非繁殖期,它的乳腺上皮处于静息状态,怀孕之后在胎盘分泌的大量雌激素,孕酮和催乳素和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作用下,乳腺的腺泡增生,为产后泌乳做好准备。产犊后,孕期高水平雌激素对催乳素的抑制作用解除,腺泡上皮细胞利用血液中间的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合成乳脂,乳蛋白,乳糖等物质。值得一提的是母源性抗体也可以进入到初乳中。 说白了,牛奶就是细胞的分泌物,只不过量大而已。 二,奶牛的生产周期 奶牛在产犊后就进入泌乳期,此期大约有九个月。小牛在中间也要饮用牛奶,并非像文章中说的那样:圈在一个木箱中,不让吃母乳。为了出售商品乳,小牛采食的牛奶要少一些。在产奶后期,母牛还要配种,怀孕,为下一个泌乳周期作准备。在下一胎生产之前有两个月的干乳期,不产奶了,休整一段时间,保证子宫中胎牛的发育,也给乳腺上皮一个休整恢复的时间。所以,母牛很辛苦,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肚里怀着孩子还要产奶。所谓的一直产奶是不准确的。并非是使用了激素而使其持续产奶。 三,牛奶中一些成分 在博文中提到牛奶中具有雌激素,雄激素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牛奶作为生物体的分泌物,不可避免的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关键是一个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不排除无良商人向里面添加骨形态蛋白(BMP),这也是一个卖点。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一搜。 牛奶中存在激素,只要不超过一个值,不必小题大做。 四,牛奶致癌吗 癌症的原因至今尚未有定论,所以简单的把某些癌症的高发归结于某种饮食或者饮食习惯,必须有强有力的数据来说明和支持。在博文中提到的 “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IGF-I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对于这个论断,首先没有给出文献来源,其次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本身可以促进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对于癌细胞的繁殖和加速生长作用在情理之中。促进癌细胞生长不等于它可以致癌。这里有偷换概念之嫌。 没有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没有严格的统计学分析,断言牛奶致癌,过于鲁莽。 五,牛奶导致钙流失吗 钙流失有两个途径:粪便和尿液。尿液是主要途径 。“因为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体液、血液变酸性,呈碱性的钙元素便从骨头里溶出来,以中和酸性,钙完成使命后,变成废物从尿道排出来。钙这样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体质越严重,钙流失就越厉害。可见,越喝牛奶越缺钙。” 这个说法的提出者应该对于生物学和医学了解不深,凭着自己的常识来想想。血液中间有酸碱缓冲系统,并非吃了一些食物就酸来碱去的。骨钙的溶解涉及到破骨细胞,破骨细胞活力过盛则引起溶解的钙盐过多,血液中钙含量上升,超过肾脏滤过阈值,增加了钙从尿液的排出。与喝牛奶何干? 六,牛奶中蛋白量与白菜怎么比 细心的人在购买牛奶时可以比较一下纯奶,调制奶的蛋白含量是不同的。纯奶的蛋白含量是2.9克/100ml左右,而调制奶加了其他东西,冲淡了蛋白含量,所以蛋白含量可以低至1克/100ml。更难听一点,调制奶加的水多!所以,拿调制奶与白菜比,白菜胜过牛奶了。调制奶是二奶----二次加工过的牛奶。 总体看《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上的谬误太多,惨不忍睹,危言耸听,逻辑混乱,掺入了太多的情绪。这样的文章,可以读着玩一玩,来考察一下个人的生物学,医学和营养学知识;拿着做生活指导,谬之千里也。 水喝多了也会中毒。药物和毒物只有一点点区别。对待牛奶不必非白即黑,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 题外话,科学网的博客要承载的一点点东西:理性。
个人分类: 见闻评论|998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ellapan 2011-1-13 13:58
蔬菜而非牛奶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并不新鲜的新闻: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的确实证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子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 加拿大的肿瘤专家建议:除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我把该新闻转发给一些朋友看。过了两天,我问一位女孩看了新闻没有,她说新闻太长了,没空看,但表示她早就听说了牛奶不好。我想测试一下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遂问:你知道奶牛为什么会一直产奶?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产奶能叫奶牛吗?我问:请问你是否常产奶呢?怎么可能?我笑了,说:人是只有怀了小孩才会产奶的。但牛跟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哺乳的意思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产奶只有一个原因 不停地怀孕生小牛?她吐吐舌头,说:怎么可能呢?我说:确实是这样的。但并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时候都能怀上孕。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闻所说的各种激素就是这样来的。 现代奶牛从两岁开始就有九个月的时间用於怀孕。小牛出生後就会被关进小木箱里,喂以毫无营养的饲料,不能动弹,以保证人们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妈妈就被千方百计挤出一头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超过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好恐怖,请你别再说了! 其实我也觉得很恐怖,更不愿意想一下。但问题是,不提不想并不能让这种情况消失。我常想起BBC制作的一个畜牧业的专辑:奶牛在镜头前走过,一步三跛,好像所有关节里都埋了一根针。我想,人们即使是心如铁石,认为那些动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无关系,但希望自己能从这些病态的牛只体内吸收到什么营养和健康,那已非缘木求鱼,而是饮鸠止渴了。当然,在商业广告中,你会被告知饮鸠的各种好处。 许多人认为牛奶能补钙,但众多实验和数据显示,牛奶内含含有钙,但人体是很难吸收的。喝牛奶,往往还会让体内的钙质流失得更快。其实许多蔬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黄花菜、萝卜缨、苋菜、雪里蕻、荠菜、香菜(芫荽)。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牛奶危害健康,是当代世界新营养学的共识。然而,尽管国际上关于牛奶的研究文献多得汗牛充栋,中国民众却一无所知。牛奶的真实面目至今迷雾缭绕。应该说,信息技术已非常发达的今天,中国人得悉事实的真相是并不困难的,但真相一旦伤及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问题则绝非简单。 2006年底,有一个叫林光常的台湾人在电视上公布了牛奶的危害。林光常先生妙语连珠,影响不小。一时间,沈阳、长沙等地的牛奶销售量直线跌落。据说沈阳地区每天销量骤减80吨。 近年来,中国奶业旋风飙升,异常火暴,蒙牛液体奶销量雄冠世界第一,一举盖过已萎靡不振的西方奶业。这无疑依赖于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的神话。林光常却将神话捅穿了一个窟窿。 一场护卫神话的保卫战在全国骤然间打响。电视、报纸、互联网对林光常群起而攻。十五个营养学、食品学和预防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披挂上阵,联名撰文严斥牛奶有害之说。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发展中心宣布牛奶致癌论属于谬论。中国奶业协会牵头组织召开牛奶研讨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齐聚一堂,怒讨牛奶有害论。与会专家怒不可遏,声称要与林光常当面辩论。 可是,没有一个专家真的与林光常当面舌战。林光常的声音被封杀。电视屏幕再也没有林光常的身影。林光常2007年4月24日的反驳文章发不出来,无人知晓。不久到处传言林光常是骗子、假博士。 林光常是什么人物无关紧要,但是对于他说的一句真话,举国如此一片恐慌,确实滑稽可笑。林光常不过是个传话筒子把某些人认为应该传封锁的信息传给了中国人。专家们如此愤慨要进行辩论,为什么不找牛奶有害论的真正创说者坎贝尔博士对阵,只要驳倒有当代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之称的坎贝尔,推翻西方各国科研机构关于牛奶的研究文献及结论,即可以扬名天下,又可让全世界都相信喝奶有理,岂怕伊利、蒙牛、三鹿没人喝! 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 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等系列癌症 近三十年来,营养学有突破性进展,关于牛奶的研究已累积大量文献,下面我信手拈几则关于牛奶致癌的研究报告。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13年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IGF-I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2004年10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报告。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近50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奶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人体中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I)的水平,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几乎每一种癌症都与IGF-I有关联,IGF-I是一种促使癌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因素。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奶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1.53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1.52倍。 美国著名医学教授新谷宏实(美籍日本人)经过四十多年的行医实践,以医疗实证为依据,充分证明牛奶会导致妇女乳腺癌。他发现每一例乳腺癌患者都是爱喝牛奶的女人。新谷宏实教授在当代医学史上有突出贡献,他创造了医治无数癌症,而没有一例复发的医疗奇迹。他有什么法宝能够使每一个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再复发呢?他在《不生病的生活》中告诉人们,他的法宝就是在患者作了肿瘤切除术之后,至少五年禁食牛奶和肉鱼蛋。 牛奶为何会导致多种肿瘤病变?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坎贝尔是癌病学的研究权威,特别在致癌学研究领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曾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授予终生研究成就奖。他的研究给人们找到了答案。坎贝尔证实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强的促癌剂,其致癌能力甚至超过化学物质。他说: 在控制癌症发病方面,营养比化学致癌物甚至比极强的致癌物的影响更大。哪些蛋白质有比较强的促癌效果呢?一个是酪蛋白,这种蛋白质占牛奶蛋白组成的87%。这种蛋白质促进各阶段的癌症。 高酪蛋白(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膳食使更多的致癌物进入细胞,使更多危险的致癌物衍生物结合在DNA上,引起更多的突变反应,使得细胞突变为原癌细胞的可能性增大,这些细胞一旦激活,就会形成更多的肿瘤。 在此我要特别强调指出,牛奶除了导致癌症和糖尿病外,还会导致其他一系列慢性疾病。坎贝尔说:科学证据确凿无疑,研究结论令人震惊:动物蛋白,尤其是占牛奶蛋白87%的酪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自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几率。 牛奶危害健康是许多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奶农,奶场主,奶制品企业的员工,牛奶是他们的饭碗;奶品制造商,奶品销售商,奶品包装商,牛奶是他们的摇钱树。他们又怎么能面对这样的现实呢。 我也不希望这是事实。可是令人沮丧得很,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例科研成果能够证明牛奶没有危害。 谈到牛奶的无情现实,坎贝尔说:我本人是在奶牛场长大的,是喝牛奶、吃牛肉长大的,我很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否定牛奶牛肉。但是我必须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牛奶越喝越缺钙 (一)牛奶含钙并不高。100克牛奶之中含钙110豪克,而100克海带钙含高达1177毫克,钙含量比牛奶高出11倍。许多蔬菜的钙含量远远高于牛奶。例如,芝麻的含钙量比牛奶高过9倍,蕨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8倍,豆腐、大头菜、小白菜、油莱、苋菜的含钙量比牛奶高1.5至3倍。在蔬菜中,红萝卜的含钙量算是比较低的了,但100红萝卜也有33毫克钙,比牛奶的钙少不了多少。随便挑一种绿叶蔬菜,钙含量都不会低于牛奶。只要吃蔬菜就不会缺钙。 如果小孩面前有西瓜和芝麻,小孩肯定挑西瓜,因为西瓜比芝麻大。人们选食物补钙,假如面前有海带、豆腐、牛奶,人们很可能径直选牛奶,而不知道选择价廉物美、含钙丰富的豆腐海带。是人们智商不如孩子吗?不是,是人们误信一句每天都在重复的谎言牛奶补钙。 (二)喝牛奶反而会缺钙。例如,人均喝牛奶最多的四个国家美国、芬兰、丹麦、瑞典,缺钙最严重。在这些国家发生骨折的人比比皆是。喝牛奶最厉害的美国妇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 不喝牛奶的民族反而不缺钙。西方科学家在非洲调查,发现非洲斑图妇女从来不喝牛奶,钙质的获取完全来自蔬菜。斑图妇女一生当中平均生育10个子女,每个孩子都哺乳一年以上,母亲们以乳汁哺育小孩,每天消耗大量的钙,但斑图妇女并没有缺钙。 三十年前中国人很少喝牛奶,特别是农村人口从来不喝牛奶,而缺钙的情况闻所未闻。八十岁的老农民能挑很重的担子,腰膀硬朗,骨硬牙坚。 从上述事实可知,正常饮食五谷蔬菜的人根本不会缺钙,但是,一旦喝牛奶或吃肉食,就可能出现缺钙。因为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体液、血液变酸性,呈碱性的钙元素便从骨头里溶出来,以中和酸性,钙完成使命后,变成废物从尿道排出来。钙这样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体质越严重,钙流失就越厉害。可见,越喝牛奶越缺钙。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这句话似乎说得太过分。但是在中国而言,这句话绝对不会错。在西方国家的市场上有大量鲜奶,乳汁浓郁,没有掺水,走近牛奶就能闻到飘逸的天然奶香。如果说这样鲜奶牛不能喝,肯定是不对的。然而,中国的奶品市场哪里有这样的鲜奶呢?中国市场的奶全部都是加工奶,而加工奶品确实牛都不能喝,甚至会把牛毒死。 爱丁堡的约翰汤姆森曾用孪生小牛作试验,一只喂鲜奶,另一只喂加过工的奶,吃鲜奶的小牛生长健康,吃加工奶的小牛在60天内死亡。试验重复了很多次,都是同一样的结果。 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酶被破坏,并变成了有害物质。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变质物。牛吃了吸收不到营养,并会慢性中毒,不久就会死亡。 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任何食品加工越深,危害就越严重。例如大米、小麦、甘蔗原本是很好的营养食品,但经过多道工艺加工成精大米、精面粉、精白糖之后,就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了,甚至会致人糖尿病。又如,植物种子(如花生、大豆)的脂肪是人体非常需要的营养,但如果将植物种子中的脂肪用压榨法榨出来,脂肪就变成严重有害健康的食物了。因此各国政府建议人们每天吃加工油不得超过25克,无论是从动物、植物里加工出来的油都是一样。 食物保持天然状态越完整,营养就越丰富,而对食物作任何加工都是对营养的破坏,甚至会把好的食物变为毒物。最好的牛奶无疑是那种加工少、没有掺入饮用水和化学物质、保持天然原状态、溢出天然奶香的制品。 中国奶业的奶制品的加工已严重背离食品应尽力保持天然营养的原则。奶制品的加工程度实在令人不安。走进超市就会明白一切。蒙牛纯牛奶含蛋白质2.9 克,是市场上含蛋白质最高的唯一品种。蒙牛牌其它品种的奶制品含蛋白质一般只有1克,其他品牌的奶制品含量恐怕更低。我不得不为之称奇,历来被人们视为含蛋白质高因而营养高的牛奶,其营养价值竟然低于白菜。白菜含蛋白质1.5克,比含蛋白质只有1克的牛奶高50%的营养,并且白菜的钙含量也比牛奶高。喝牛奶不如吃白菜。 再看看奶品中的化学物质。据厂商在包装上赫然明示的就有二十多种:阿斯巴甜、氨赛蜜、库拉索凝胶、FOS|、IMO、卡拉胶、柠檬酸、柠檬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单硬脂酸甘油酯、三聚磷酸钠、纽红、红曲红、苯丙氨酸、活性益生元、低聚糖、乳化剂、水分保持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日落黄、香精等等。如此之多的人造化学物质,真的能吃吗? 现在据奶品厂商宣称他们的牛奶经过1100道工序。难怪市场上奶制品五花八门:高维高锌奶,高纤高铁奶,高铁高钙奶,高钙高锌奶,高锌高纤奶,特仑苏奶,双蛋白奶、舒化奶,双核奶,儿童奶,老人奶,女人高钙奶。即使是能吃的好东西,经过如此折腾,还能吃吗?! 2006年6月蒙牛乳业与中国奶业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共同发起公益一个行动: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 即便牛奶没有危害,喝一斤市场出售的牛奶,仅能获取5克蛋白质,岂不把人饿死,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违抗自然遭天谴 各种天然动物都按照自然律进行饮食和生活,所以能够精力充沛地活着,活到自然死亡。人的自然生命可以活到120至180岁,但是,人总是自作聪明违反自然规则,因而人总是过早死亡,没有活到自然天年。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产奶。每种动物的乳汁都是专门用于哺育自己的新生后代,没有一种动物过了哺乳期之后继续饮食乳汁,更没有一种成年动物要喝另外一种动物的奶。 人类婴儿长到两三岁时就应当彻底断奶。母亲停止分泌乳汁和婴儿体内的乳酶彻底消失的生理变化,精确地发生在同一时期,足见这是大自然的安排,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然而,不少人偏偏要违抗自然,并荒唐地要喝另外一种动物(牛或羊)的奶。因而这些人遭到天谴。 由于人的肠胃里缺少乳酶,喝下牛奶之后的结果是:不能消化,牛奶的蛋白质残留在人的器官内,成为病菌绝佳的繁殖场所,由这个原因所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的话甚至会剥夺婴幼儿的生命。牛奶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紊乱,常常引起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的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引发可怕的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 牛奶中的乳糖也有力证明牛奶不适宜人类。人类的体内有五千多种不同的活性酶,几乎可以消化所有食物中的糖分,但是,人体却唯独缺少乳糖酶,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许多人一喝牛奶就呕吐,腹泻,消化道发病。我的一位朋友的女儿长期患肠道疾病,粪便连绵,到几个大医院求诊无效,但停食牛奶之后,很快痊愈。 附言: 关于牛奶危害健康的观点,早就有权威的文献。我看过的两本书中讲得很详细、很有说服力。我早就不喝牛奶了,只喝豆浆,身体更好了。 这两本书是:一、《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膳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美国坎贝尔博士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即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的巅峰之作)。二、《洪昭光健康圣经大覆》(上海中医学大学教授潘朝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问题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对主流权威的卫护,使这些书及其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受到压制。科学问题可以争论。我相信,谎言终究掩盖不了事实真相的。王荣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爷们体内的雌激素还真不少,且近来越发增多
热度 1 ljry8044 2011-1-9 10:36
数月前,搜狐等各大网站报导,全国多地食用圣元奶粉的婴儿出现性早熟现象,五个月大女婴的胸部居然发育起来了,因为奶粉中富含雌激素。 圣元公司急着声明,奶粉中没有添加任何激素物质。或许圣元公司确实没有往奶粉中添加雌激素,但却改变不了他们所生产的奶粉中含有雌激素的铁的事实,因为牛奶中本来就含有雌性激素,奶牛分泌乳汁越多,体内的所含激素往往也越多,养殖者常通过添加激素来增加牛奶产量,这又进一步提高了牛奶中雌激素。国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博士说,对不孕奶牛注射激素催奶已成行业潜规则。 鉴于此,中国必有大量爷们体内含有丰富的雌激素,因为好喝牛奶,比如中央电视台聘请的首席健康专家洪昭光、王陇德等等无一不是,他们还借助电视台大肆推崇牛奶呢,他们以为自己的祖先一直都是未能进化完全的东亚病夫,不是骨折就是佝偻,以致连累到他们自己,不得不通过牛奶补钙强壮自己。 其实,除了那些首席专家、大师等专业人士外,中国百姓的进化基本没问题的,一般都能从丰富的蔬菜、水果中摄入到足够的钙。 雌激素过高显然会降低爷们质量,增大男性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度,还可能致睾丸癌、乳癌。 调研报告表明,不管是欧洲还是中国,男性精液质量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牛奶快速普及的最近数十年,精液质量下降得最快。 睾丸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在许多国家睾丸癌已成为年青人的常见肿瘤。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奶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1.53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1.52倍。 再顺便说一下,与雌激素有关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乳腺癌已成为女性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与乳制品等的消费呈正相关。 事实上,连女婴都开始发育了,中国牛奶之害可想而知!可恨的是,竟没有相应领域科学家从事相应调研活动,害得我等只能看国外的调研数据。连这点最基础的实事都不做,我们相应领域的科学家吃饱了饭都干嘛去了?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6990 次阅读|20 个评论
再论体温
liwei999 2010-12-24 18:51
提上来再论体温。 (130584)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4, 2008 06:45PM 恒温动物的基础代谢率(单位重量、单位时间的发热量)与体重成0.75次幂,是3/4,而不是表面积的2/3。这个法则不仅对哺乳类有效,对爬虫类、单细胞类生物也都适用。不同的是体重为零时的斜切有所不同,单细胞最低(基准数),爬虫类次之(8倍),哺乳类最高(230倍)。因此,讨论这个问题时,表面积的事儿说说可以,但上不了台面--定量地分析,更不能随便对天真的大众忽悠了。这个表面积法则或许要误导很多人1辈子。 按照科学研究的手续,任何假说与多数观测事实不符时,需要修正假说。漂亮的0.75次幂可以有别的物理模型来说明,但不是单纯的几何倍率的表面积。不同的斜切只能讲是高级化了的代价,运作模式的不同,好比是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基本消费的不同。 为什么不去直接对决?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方博士要写东西、要有些故事性的题材。能以数理模式看世界能力的人不为多数,没有必要要求人人都有这样的能力。昨天青年报能有亩产万斤的文章,今天就会有体温与表面积的话题。 唯一可以在这里成为问题的是写作伦理的问题。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是抄来的?还是自家算的?不能自恰的数字关系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重量差5倍比较好测量,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身体表面积却大约是达马拉兰鼹鼠的60%就可疑了。因为0.2的2/3次方是0.34。除非想像裸鼠的密度很低,是达马拉兰鼹鼠的一半。虽然不是万斤那样醒目,但是 引用: 这样,散热速度就是其3倍。 也是够呛。因为生物的散失热量多好理解,而散热速度高就很不妙了。 引用: 裸鼹鼠的基础代谢率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低的,与爬行动物的相当。 一句,一般人不会看出有问题来。但是,由于在双对数作图中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体重/基础代谢率曲线是两条斜率相同而斜切不同的直线,哺乳动物中最低的与爬行动物的相当就说不通了。y=x+1与y=x+2两条直线,x=1时,一个y=2,一个y=3,如何能相当呢? 这样一看,通篇冷血的哺乳动物的说明就与麦子博士的喝牛奶的议论有一比了。麦子博士的喝牛奶荒谬在后边的抒情,方博士冷血的荒谬发生在中段的代谢率。一个很容易识别,一个则相当隐蔽、属于未必故意的骗人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非要转的话需要去掉一些多余的文字。 (130597)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4, 2008 08:38PM 镜某并不十分愿意转,因为没有这个必要。这里发发,不过是属于牢骚话了。比如对立委夫人的不吃糊的东西的认识,很难说得通。况且大象耳朵的文章时已经说过了这个问题,至少方博士并没有认识这个理解上的错误。 老五讲不公正也不很妥当。因为在数字不能自恰的问题上,属于硬伤。再者进化论不能算是科学,至少是从数理的意义上。从爬虫类的代谢量到哺乳类的不连续,说明生命史上发生过不连续的变化。至于这个变化的理由,讲不知道、或者是偶然是第一近似。然后才是什么 引用: 保持恒定体温的优势在于生理活动基本不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夜间和比较恶劣的天气都能出来活动,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觅食和寻偶 的说法。应该警惕优势在于这类的提法,因为这与多样性的认识往往是相悖的。 说到多样性,前不久,数钱兄提到了顶风行船的可能性。可惜那个帖子没有多少人响应。逆流直上也是常识中认为是困难的事情。但是能量是标量,不具备方向性。也就是说: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利用水流的能量逆流而上。据说也有这样的实用事例、属于非现代文明的。 进化是个大课题。方博士的是一个理解法。问题在于方博士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理解的正统性,很有些宗教的气味了。对唯一性崇拜,是何院士方博士的一个弱点。但也正是这个弱点才能够成为斗士。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老镜,下面就看你的了。 非要转的话需要去掉一些多余的文字。 (1105 字节) - mirror 08-01-24, 08:38PM (130597) 没等及,已转。FZZ若回应,你是策马上前应战还是继续在这里鸵鸟? 一随机应变,二看心情。 看麦子与看方博士,在镜某这里基本上是等价的。麦子能自觉出自己是文科,而方博士不能自觉出自己是文科。这一点是两者间的差异。两个人都不是有意识地要欺骗什么人,主观上都是要启蒙黎民呢。 (190 字节) - mirror 08-01-24, 09:03PM (130606) 还是要相信有理不在声高。镜子的功能就是让人看看像。 (空) - mirror 08-01-24, 08:52PM (130600) 既然抓到硬伤,那你这次相对有利。就是不知你能否硬到最后。 那就要去医院了。高潮过后自然就要软了。表面积的说法的确很诱人,玩量纲也确实很爽。但是与观测值不符的假说,只有放弃。 (76 字节) - mirror 08-01-24, 09:07PM (130608) 问题是能否发现粗细一样,而长度是两倍的蛇。这个事情要造物主决定,想像是无能为力的。 (130630) Posted by: mirror 引用: 那根本不是问题, 问题是:是否所有的蛇长度大一倍粗细也一定大一倍 不成思路。肉的比重应该是差不多。 重量的增加带来了体积的增加。就是个球,表面积也要有2/3次方的法则。 但是这个几何法则对承重这样的力学系统不能适用。这里面还有个物理近似法则在起作用。3/4次方恰恰与这个法则暗合。 (130639) Posted by: mirror 简单答复一哈 (130629)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1:30AM 引用: 裸鼹鼠满身是褶子,便于在狭窄隧道内转身 不太可信。因为许多裸体的动物都是这样满身是褶子。无毛鸡都是如此。小孩子生下来也是如此。 看图片后,60%的说法就更加不可靠了。对良导体,比如铝材等,扩大表面积对散热有利。不良导体比如塑料等,多几个褶子基本没有什么扩大表面积带来的利益。如果论学术,热传导量与传热面积(也就是体表面积)成正比,与面形状因子成正比、与热交换系数成正比。这类褶子不会划到面积中去,只会归到面形状因子里去。 比较烦引用百科全书来说事儿的。动物的重量(约等于体积)与基础代谢量的关系是3/4次方属于观测事实。如何解释呢?可以用表面积来解释。但是这就必然要再导入一个9/8次方的因子来匹配。如果有足够的证据,用2/3和9/8两个因子的乘积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人们没有这样的证据。这个时候怎么办?否定表面散热说是个选择。 至于 引用: 统计事实不支持内里产热说 的说法,实在是不敢恭维。不妨把生命与热作一番比较。如果生命发动机的自耗与其自重的3/4次方成比例的话,认为有一个因子的自然法则在起作用是个很正规的思路。而这个自耗最终的出口也只能是热。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回答:60%可能是按剥皮后的皮肤表面积算的 这个说明比较接近现实。 (130666)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9:28AM 但是 引用: 要科普的是假定除体积/面积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动物的进化,选用2/3是合理的。 本身不合理。 解释生命现象不能哺乳类一个说法,爬虫类又一个。恒温动物用维持体温说事儿,到了变温动物就忘了这个说法了。代谢率对体重的斜率基本上是相同的。如果适用于恒温也要适用于变温。这也是个科学的手续。 镜某认为斜率是表示生命现象中代谢过程的共通法则。内插斜切是生存模式的不同。好比人类中有城里的有乡下的,有农民有牧民这样的生活模式。每种模式的生活费用不同。也不是费用高就是进化,就是优秀。 当然,对着数据分布图可以有很多故事。但是2/3次方是个基本上被否定了的假说。理由就是您给的 引用: 与2/3相比,3/4与更多观测事实相符 。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引用: 各位还有耐心来跟这位要以一人之力横扫所有科学学科的天才理论家理论啊?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方舟子 于 2008-01-25, 02:29:39: 回答: 牛奶和哺乳,麦子与小方。 by: mirror ZT 由 @ 于 2008-01-24, 19:45:46: 我在几年前早就失去了和这位天上地下全知道、相当于1000个朱海军的人理论的兴趣。 人家靠的是天才的逻辑,比如我以常人的逻辑要说明为何裸鼹鼠是变温、基础代谢低,天才的逻辑却是把要结论当条件,一句由于变温与恒温动物的基础代谢量不同,这种直接比较就失去了意义,真是让人只有佩服得五体投地。 免战符出来了,也就不好再打了。论3/4幂次。 (130648)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7:40AM 2/3的法则是几何法则,是各向等价的情况。地球上的事情并不是各向等价,所以分水平和垂直。因此,地球上自然发生的事情必然要受到这个边界条件的束缚。 考虑直立柱子的情况。自重与体积成比例,量纲是X的3次方。而承重的力学因素是柱子的截面积,量纲是X的2次方。自重作为变量调节时,极限的力学比例条件是柱子的截面积随自重的变化与自重本身的变化一致。也就是说柱子的截面积对其自重的比值不随重量的改变而变化。最通常的情形是截面积成为自重的函数。现在自重WV,V体积/S截面比不随VL3变化,则要求截面积的量纲必须也是L的3次方。因此,单纯几何学的V=截面积X高L3,考虑了重力作用之后,V就是截面积(重力条件)X高L4了。此结论对应着常识:立柱的增粗率要大于其增高率才能成立。这个常识用在地球的动物身上就是:动物重量是其几何长度的4次方,或者动物大小是其自重的1/4次方。 对几何尺寸的体积分又可以得到自重本身。因此,自重本身=(自重的1/4次幂)3=(自重的3/4次幂)。这个等式需要如此读解:现象论的自重比例于力学论的自重的3/4次幂。进一步可以认为现象论的自重应该比例于生命代谢量。由此,代谢率应该比例于力学论自重的3/4次幂。 这也是一种解释。至少可以与统计相吻合了。当然,这也是蒙了。因为到了微小的单细胞,重力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代谢还是自重的3/4次幂。也许黏性力里有重力的影响?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免战牌之二:不管是2/3还是3/4,与问题无关 (130756)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5:10PM 引用: 不管是2/3还是3/4,与问题无关 送交者: 方舟子 于 2008-01-25, 09:36:51: 回答: 指数是2/3还是3/4仍有争议 由 Yush 于 2008-01-24, 23:17:29: 我们是在说理论上的散热速度,不是在说实测的基础代谢。 不过,裸鼹鼠的皮肤皱褶应该是在变成变温动物之后,为了扩大身体表面积提高与环境温度的热交换速度而出现的,不应在此考虑进去。我将只按体积-表面积比,把60%改成40%,把3倍改成2倍。 有句老话,叫什么什么为政治服务。如今,题材也要为主题服务,说改就改了。这不, 引用: 把60%改成40%,把3倍改成2倍。 也可以认为是君子豹变,也可以认为是没有见识。 法的世界里讲究分清事件,与主题无关是个重要的概念。而物理科学--科学的本家就有些不同了。空说理论上的散热速度而不联系恒温动物的实际,恐怕教条主义都算不上。按表面积解释的说法一百多年前就有。那时的科学中心在德国,有人利用不同重量的狗(3到30千克)试图验证这个说法。从跨一个量级的双对数描图要得到斜率3/4与2/3的区别,恐怕要很难。而今天人们要说的斜率3/4是从跨12~18个量级的双对数描图,斜率3/4与2/3的区别是一目了然的了。显然,方博士是没有看到过这类图才说没有关系。 有趣的是方博士也发觉自家文章有些不妙之处了。 引用: 不过,裸鼹鼠的皮肤皱褶应该是在变成变温动物之后,为了扩大身体表面积提高与环境温度的热交换速度而出现的,不应在此考虑进去。 可惜,有些东西是不能坚持的。这个修正了的说法也是自相矛盾。多数人大约不明白哪里是不妙之处,这里不妨解释一番。 方博士认为裸鼠是从有毛进化到无毛、恒温进化到变温的,并试图利用表面散热的物理模型说明这个进化是有道理的。因此就有了皮肤皱褶应该是在变成变温动物之后的说法,不然的话不利于当初恒温动物保温。但维持恒温的成本太高,裸鼠们不干了。因此就有了变温,因为变温的代谢率低;褪毛,因为没有保温的意义了。故事到此还算比较完美。可是认为皮肤皱褶是 引用: 为了扩大身体表面积提高与环境温度的热交换速度而出现的 就是蛇足了。因为丝毫看不出来变温动物需要对环境温度作高速响应的必要。 方博士的失策在于用一个已经被淘汰了的说法硬性解释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的一些问题,不出破绽才是奇迹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有知无畏+无知无畏,还怕什么呢? (130655)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8:31AM 比如,方博士要 引用: 以常人的逻辑要说明为何裸鼹鼠是变温、基础代谢低 ,援引的道理是表面散热假说。 如果文中有这样一个交代,也就没有必要横扫了。因为人们可以知道这个说法不过是众多假说中的一个。但是有多少人可以看出来破绽呢?这就是反对意见的意义了。 回答:一块石头落地后的轻松自信。 至少自信也要有两说。自信人生三百年的自信, (130667)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9:36AM 与方程式解出的答案的自信有所不同。 从镜某掌握的信息看,表面散热说不可信。可信与否可以认为是两种意见证据的拼搏。表面散热说致命伤很多,因此镜某不信。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倒是有一问:镜子的常识真能横扫么? (130653)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January 25, 2008 08:17AM 仔细看,发现镜子的论题还是很有选择性的。有些题目属于镜子的兴奋点,比如科学哲学,比如飞机为什么能飞,人为什么吃饭之类,镜子可以一直论下去,深入到各种技术细节,也有的题目镜子只是做哲学家的宏论。 难道当年的朱海军也横扫么?只听说过他有过直立行走与性交体位的奇谈怪论,还有他无穷精力的传说。有意思的是,小方与麦子在峰巅论上有惊人的一致。 引用: 镜子先生颇有当年海军先生之风,站在网络的峰巅, (72 bytes) Posted by: 麦子 Date: January 13, 2008 11:23AM 疯疯癫癫。 又跟小方学了个皮毛,居高临下,做大师状。 唉,可怜的人。 总之大家都是网虫,吃饱了要做网上运动那种.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45,24521 http://www.xys.org/forum/db/3/19/17.html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411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奶和哺乳,麦子与小方
liwei999 2010-12-23 17:03
牛奶和哺乳,麦子与小方。 (130406)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4, 2008 10:02AM 为什么要喝牛奶的问题是麦子文章的题目,比较能忽悠。刚喝完牛奶,就又来了哺乳的话题 冷血的哺乳动物 。提抽一番就是方博士要解释一哈为什么要有冷血的哺乳动物。大约下个题目就是为什么要有下蛋的哺乳动物了。笔法上虽然不如麦博士扇情,但是也够能忽悠的。 以前讲过:人为什么没有体毛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答案。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裸鼹鼠为什么变成变温动物了的疑问。保持恒定体温的优势是一种价值判断,没有必要标榜是科学。况且这样的科学正是麦子们批判的对象。这类问题唯一可以令人信服的答案就是多样化(性)了。只要是可能的,就一定会存在。至少天上的星星的种类告诉了人们这一说法可以成立。 对比麦博士食素的转向,方博士至今没有放弃动物表面积与散热的错误理解。统计数字表明,动物的重量(约等于体积)与基础代谢量的关系是3/4而不是体积与表面积的比的2/3。也就是说,统计事实不支持表面散热说。从条件裸鼹鼠的身体体积(也即产热总量)大约是达马拉兰鼹鼠的20%,可以得到达马拉兰鼹鼠的基础代谢量是裸鼹鼠的5(3/4)=3.34倍。因此,裸鼹鼠单位重量的基础代谢量为1的时候,达马拉兰鼹鼠的为3.34/5=66.6%。如果变温的裸鼹鼠与恒温的达马拉兰鼹鼠能够直接比较的话,裸鼹鼠约是达马拉兰鼹鼠的1.5倍。但是,由于变温与恒温动物的基础代谢量不同,这种直接比较就失去了意义。方博士后边阐述了裸鼹鼠的基础代谢率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低的,与爬行动物的相当,也就是说这些数字的罗列,除了多码些文字之外,没有任何科学意义。 值得留意的是这里面没有表面积出场的必要。相比之下,这段话里面的量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难解了 引用: 裸鼹鼠的身体体积(也即产热总量)大约是达马拉兰鼹鼠的20%,但是身体表面积却大约是达马拉兰鼹鼠的60%,这样,散热速度就是其3倍。 1)从20%得知体积(大约的重量)小5倍, 2)从体积与表面积的比的2/3幂次关系,得表面积34%,而不是60%。 3)3倍的散热速度如何得来?5x0.66? 4)应该用散热速度?还是散热率?显然应该是用后者,即Q/Q(单位时间内)。为了补偿这个散热率(对体积的),才有高的代谢率(对时间的)。 说麦子文科,麦子会接受;而言方博士文科,就会挨骂了。但是下边一段基本上与麦子博士的陈述方法很相似 引用: 一群裸鼹鼠分头去找稀少的食物,当然是成员数量越多,找到食物的机会越大。但是成员数量多了,也意味着吃饭的嘴多了,找到的食物又会不够分了。既要增加个体数量,又不增加对食物的总需求量,那就要把每一个成员的饭量减小,也就是说,让它们的身体变小。 殊不知,动物身体变小后行动范围也要变小,总的找到食物的机遇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生存数如果可以用初始值和成活率两个因子表达的话,提高生存数有两个战略模式:增加初始值、增加成活率。 对麦子的文章,多数人会有反感。而对方博士的文章,多数人会有赞同。从国人的历史经验看,对某种观点是有反感的时候失败多的呢?还是很赞成的时候失败多的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45,24521 http://www.xys.org/forum/db/3/19/17.html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好喝的牛奶可毒死小牛!
ljry8044 2010-12-15 09:54
刚看到一篇博文: 煮开的牛奶比较香 觉得比较有趣,作者觉得煮开的牛奶比较香,可以凭味道断定牛奶是否煮开过。 其实,正如婴幼儿更喜欢喝新鲜而非高温杀菌过母乳一样,小牛也同样喜欢喝新鲜牛奶,德国、意大利等欧美人也是直接喝新鲜牛奶的。 那么,如果强迫小牛喝像我们在中国人喝的一样高温杀菌过奶,后果如何? 爱丁堡的约翰汤姆森曾用孪生小牛作试验,一只喂鲜奶,另一只喂加过工的奶,吃鲜奶的小牛生长健康,吃加工奶的小牛在60天内死亡。试验重复了很多次,都是同一样的结果。       国际知名营养学家雷蒙德弗郎西斯在《选择健康》中说:用生牛奶喂的小牛犊会保持健康,但是,用加热杀菌过的牛奶喂养的小牛犊通常在八个星期之内就会死掉。       著名医学家新谷弘实在《不生病的活法》中指出:如果用市面上销售的牛奶代替母牛的乳汁来哺育小牛,那么小牛四五十天就有可能死掉。       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酶被破坏,并变成了有害物质。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变质物。牛吃了吸收不到营养,并会慢性中毒,不久就会死亡。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8 次阅读|0 个评论
蜂蜜是老人的牛奶
xupeiyang 2010-12-14 11:25
蜂蜜是很适合老年人生理需要的营养珍品。老年人吃糖容易导致血糖过高,从而引起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症等老年性疾病。而吃蜂蜜不会有这种情况,因为 其中有两种易于吸收的糖:葡萄糖和果糖,并且它们的比例非常合适,相对来说,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比果糖快。因此,吃了蜂蜜后,其中的葡萄糖被迅速吸收,而 果糖却吸收较慢,从而起到维持血糖的作用。 美国芝加哥大学曾对一系列营养食品做过试验,结果发现:除葡萄糖外,蜂蜜是人体吸收最快的物质,并且血液中不会 有过多的糖分存在,而且血糖是以极为缓慢的速度恢复到最佳水平。   蜂蜜可增强老年人的抵抗力,并对老年性疾病有防治作用。老人经常食用可以防治咳嗽、失眠、血管疾病、消化不良、胃肠溃疡、便秘以及痢疾疾病。因此,蜂蜜被誉为老人的牛奶是当之无愧的。
个人分类: 老年健康|2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煮开的牛奶比较香
scientister 2010-12-13 10:49
科学家开始讲故事之前,总要先吹嘘一下自己,我也不能免俗。我还要在故事里面穿插美女和爱情的情节,增强可读性。 我的嗅觉、味觉特别灵敏,当然,跟狗啊、猪啊比不了,说灵敏是跟一般人相比。我能分辨出隔夜的开水与今日的开水、热得快的开水与锅煮的开水、煮开的牛奶与未煮开的牛奶。当然,我喜欢喝煮开的牛奶,觉得煮开的牛奶特别有股奶香。 我老婆不太相信,水还能有几个味道?一样的牛奶还能有几个味道? 尽管不信,多数时间我老婆还是帮助我把牛奶烧开了才拿来给我喝,当然,之前肯定有仅仅是加热而没有烧开的情况,我专门提醒她之后才改过来的。 让她服气的是有一天,家里还有其他人,也许是时间紧,也许是她故意要检验一下,她端来一杯很烫的牛奶说:烧开了,很烫的,你要小心。我摸一摸杯子,真的很烫。等牛奶不烫了,我开始吃早餐,喝了一口奶,我说今天牛奶没有煮开。她说:肯定煮开了。我说:肯定没煮开。她后来笑着认帐,家里的其他人也都笑了,说我是真的能知道牛奶煮开了没有。她说这次煮牛奶,微波炉的时间也许就差5秒钟或者10秒钟,估计牛奶的温度即使没有达到99 ℃也有98 ℃,所以就没有再增加时间,结果却被发现了。 我要提出的问题1是:100 ℃对于牛奶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什么转变么?我们知道蛋白质在60多 ℃凝固,所以有巴氏消毒法。水在100 ℃就开了,开始转化为蒸汽。牛奶呢?还有牛奶的沸点也是100 ℃么?为什么煮开的牛奶会特别香?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这个问题。 关于水的煮沸方法对水的口感的影响,这个问题我说给你们听,但是不要让我老婆知道哦,因为跟我以前的一个女朋友有关系。 我单身的时候生活比较艰苦的,烧开水是用那种热得快一种电加热器。往热水瓶(有地方叫暖壶)里灌满自来水,然后把热得快插入热水瓶,通电,直至自来水被烧开。由于热得快的电加热部分是深入到热水瓶底部的,所以,可以认为热水瓶里面的水全部被烧开了。 由于一直喝这样的开水,也没有觉察到什么。直到有一天,别人给介绍了一个女朋友,一个美女(是真的美女哦,我老婆对她一直耿耿于怀)。记不得是认识之后的第几天,晚上她到我的房间来居然带来一瓶开水,说是担心我工作忙,顾不上去开水房打开水。我对她的心意很感谢,但是对她的做法却不以为然(这里是心理活动描写。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是,当喝了她带来的水,感觉马上就变了,感到惊奇,这个开水怎么这么好喝? 我问她,你的开水是用什么水烧的,她说自来水呀。那个时候确实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水。那你是用什么烧的?用电炉和锅。(继续描写心理活动:我想这丫头,不会在水里放糖了吧?真实的想法哦)。后来我去过她的房间,看到她确实是用电炉和锅烧开水,而且当场烧来喝过,确实比我的热得快的水好喝。不记得她烧水的锅是不是也用来做菜,但是开水里面没有通常混用锅烧水的异味。 因此就有了这里的问题2:一个让我很纠结的问题,为什么烧水的方法不同,水的口感大不相同? 回想起来,热得快烧出的开水,口感麻麻的,好像有电(不是说瞎话)。我现在摸接地的仪器的外壳,也经常感觉到麻麻的电感,尤其是轻轻抚摸的时候,感觉更明显。 参考资料: 小时候听一位老师讲,草原上牧民用牛粪煮稀饭特别好吃。印象中,我当时一定惊呆了,牛粪怎么煮稀饭?上大学之后才想到,也许所谓牧民煮的稀饭特别好吃,可能是使用牛粪作燃料。之后,我一直认为可能是牛粪(晒干的)的火焰比较均匀,火不是太大,而且比较稳定。今天想起来,可能有超越火焰问题的其它可能性。我设想,要找机会亲口尝一尝使用牛粪作燃料煮的稀饭。 至于那个美女为什么后来没有和我在一起?我知道大家很关心这个事情。这里顺便交待一下,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我当时实在是没有谈恋爱的经验;二是美女实在是太主动。虽然我知道我当时是玉树临风,许多美女都很待见我,但是她后来,在送开水之后,很快把锅碗瓢盆、油壶全搬过来了(我这边也有电炉),准备跟我一起过日子了。我当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被吓倒了。还没有谈恋爱呢,就一起过日子了?她却说:谈恋爱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一起过日子?我认为太快了。所以,我表现出的是坚决的拒绝,希望先分开再慢慢接触。结果她一气之下去了外地。 这个故事主要是宣扬一种科学的生活态度,或者一种科学的精神,即科学无处不在。 如果有读者替那个美女不平,你可不要骂我哦,我是无辜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4 次阅读|4 个评论
Nature=“奶车”?!
热度 4 boxcar 2010-10-15 09:13
本文内容,纯属调侃。如无幽默感,请慎重考虑是否继续阅读。 不久以前,我偶然在科学网上看到一位非常有才的网友(具体是谁待查)把著名的国际刊物 Nature 音译为奶车,这个创意让俺这个一贯喜欢玩儿中文词语撷英(谐音)游戏的土鳖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佩服之后,我又深思,发现 Nature 还真可以称的上是奶车,所以我要专门写篇博文论述一下这个问题。 据说,想做高端前沿问题研究的学者,是要在第一时间拿到并认真阅读 Nature 每期的文章的。这相当于生活很有品味的白领,早上起来的早餐要喝一杯奶车运来的鲜牛奶。因为 Nature 号称是高级科普期刊,文章写得比较易于理解,这样即使是跨学科的东西,也比较好理解,就如一般认为牛奶这种液体流食的营养容易吸收一样。 Nature 的作用,就是输送这种牛奶,就是运奶的车,顾义而命名,可以称之为奶车。 寻常走街串巷的奶车所运之奶,大概非牛奶即羊奶,一般不会运送人奶或者马奶。而 Nature 这部学术界里最知名、最受追捧的大号奶车所运之奶,主要也是牛奶和羊(洋)奶,也就说主要是牛人的或者足够牛的作品(奶)和洋人洋文的作品。寻常土鳖写个稿子投去,多半直接锯掉没商量的,因为看着既没个牛样,读起来又没有羊(洋)感觉,分析一下内容会觉得还很不符合洋人口味的营养搭配,要之何用?! 之所以奶车如此挑剔,敢于如此轻易地刷掉很多文稿,是因为此奶车的奶源是非常充足的,而奶源充足的原因,则是因为奶粉( Nature 的粉丝)很多。由于奶车有一个叫做影响因子(缩写是 IF )的指标非常高,所以得到了海内外学者业界和行政管理者近乎一致的强力追捧。而在中国,这个影响因子,又的确很影响银子,因为很多科研院所是按照这个指标给论文作者发银子(钱)的。面对高影响银子的奶车,焉有不 FANS 之、当其粉丝的道理?所以就有了大把大把的奶粉。 那么奶粉的作品投给奶车之后,会经过奶车的编辑和修改的勾兑和处理过程,变成给人们喝的奶汁。一般情况下(学术论文或快报),这种勾兑似乎还没有太大问题,特殊情况下,这种勾兑却可能会带来问题。由于提供原料奶的作者一般并不知道奶车具体的勾兑过程和配方(技术秘密,不得外传?),结果可能是本来送去的是鲜奶,出来的却成了变味的酸奶。如果拒绝勾兑,则奶车可以很傲慢地拒绝兜售您的奶品【 1 , 2 】。 就在最近的一个多月里,我们有幸看到了奶车的勾兑的诸般效果。【具体请参考 9 月初以来的诸多与 Nature 和张月红有关的科学网博文,恕不不一一罗列】 ~~~~~~~~~~~~~~~~~~ 参考: 【1】 王德华: 差一点就在 Nature 上发 文章 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348 【2】 崔克明: Nature 如此处理读者来信 为什么再发张月红的短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273
个人分类: 科学网|8546 次阅读|32 个评论
关于牛奶、婴幼儿乳腺异常发育与乳腺癌等的随想
热度 26 何裕民 2010-8-19 11:46
近日,关于婴幼儿食用奶粉以后出现乳腺的异常增生问题,炒得沸沸扬扬,武汉的三名女婴、江西的几名女婴和山东的一些孩子都才几个月大,喝了一种奶粉以后,明显发生性早熟症状,乳腺变硬有结节,其次雌激素水平异常,四个月龄大的女婴雌激素水平达到成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尽管生产这个奶粉的厂商(某某国际公司)发表申明,称:自己的产品绝不添加任何激素类违规成份,卫生部也一再说明这个关系不能明确!但是这仍使我们重视,需引起思考。 首先,武汉的某女婴,在武汉市儿童医院著名的儿科医生江泽熙教授的指引下:停用这个奶粉几个月后,乳房硬块变小变软了。看来从因果关系推导:不能说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然后,我们注意到,媒体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调查更揭示出深层次的关联(见笔者附录的有关媒体报道)。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从高科技介入奶牛养殖业几乎有个惯例:就是用雌激素催奶,这个催奶就是大剂量的使用激素。所以,奶粉中含有的雌激素也许不是厂商直接有意加入的,而是原料出了问题,奶牛使用的激素以后奶粉的激素含量很高,这不是个案,这是个普遍现象,也不是中国的特例。因此,国外对乳腺癌引起的原因分析中,也提到过类似的情况。 笔者还未写完,卫生部关于圣元奶粉与婴幼儿性早熟之间的调查结论已经出来了。当然,这个结论究竟怎样还有待进一步评判。因为辩论的双方对这个意见还有重大的分歧。也许像韩国的天安舰事件一样,要若干年以后真相才能大白。我想谈的是不涉及到婴儿,而是涉及到肿瘤患者。国内外已经有权威研究表明:乳腺癌和肝癌患者饮用牛奶是有害的。这方面最著名的研究当数美国著名营养学家,获得了全美癌症研究终身成就奖的坎贝尔教授。坎贝尔教授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观点:至少对乳腺癌、卵巢癌等雌激素依赖性的妇科肿瘤以及对肝的肿瘤,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牛奶往往起着负面的作用(就是坏的作用),甚至是某种癌症的触发因素。当然,坎贝尔的研究着重于他所发现的牛奶中酪蛋白等的因素。今天,圣元奶粉事件更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深度追访揭示: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为了催乳,增加出奶量,国际惯例是会使用一些雌激素的,这也就是科技所带来的、让人觉得很尴尬的结果。这个雌激素在牛奶加工过程中多多少少还会残存。因此,牛奶厂商倒不一定是他有意人工加进去雌激素;但就在他的原料当中,因为奶牛的饲养过程中,添加了这些东西。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出奶量。那么,不管真相究竟如何,反正这一点是很难回避的。我们作为搞肿瘤临床防治的,我觉得有一点要提醒大家:还是为了安全起见,圣元奶粉中究竟有没有雌激素,让专家们去争论吧!对乳腺癌、卵巢癌以及肝癌患者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提示:离牛奶远一点,离各种牛奶远一点。当然,酸奶根据坎贝尔的观点可以食用,酸奶根据特殊的工艺,将酪蛋白分解了。是不是雌激素分解了?还没有研究结论,但总体上比其他牛奶安全些。 讲到这,另外一个佐证材料,国外有研究表明牛奶对前列腺癌是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癌大家知道是雄激素的异常,是其长期刺激的结果。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一个属于阳(雄激素)、一个属于阴(雌激素),牛奶对前列腺癌有保护作用,也就是阴阳的制约关系,临床治疗这类疾病,也常可考虑用雌激素。从这个角度似乎能证明一点:牛奶当中有雌激素。特别现在人工喂养的、大批量生产的牛奶,难以逃脱在奶牛的饲养过程当中添加一些高科技因素分。这个高科技因素显然是负面的。因此我们强调乳腺癌、卵巢癌、肝癌等的患者离牛奶远一点。因为如果含有激素的话对肝癌也是有害的,坎贝尔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他专家调查了中国和菲律宾的肝癌患者,而且做了实验发现:黄曲霉素促使肝癌发展过程中,酪蛋白就是个启动(即促进)因素。因此,为了健康起见,我们更坚定的相信一点:这类癌症患者离牛奶远一点更好。 另外,想提醒两点:一、指出真相往往是有风险的,因为伤及了一些商家的利益(就像皇帝新装里的那个孩子,让成年人难堪),坎贝尔遭到美国奶业集团的拼命打击,就是典型案例。因此,有些商家的粉饰性解释不足信:万宝路集团不是引用专家研究说香烟对健康也有帮助吗!中国的国酒(某某),也不是说他的酒保肝的吗?其实,这不是矛盾的,有些商家的说法根本就是忽悠,邪得很。 二、环境激素,已经证明是今天癌症高发的原因之一。环境激素,包括饮食中各个环节加人的,不仅仅牛奶中难以避免,大量人工饲料催熟的东西中,如饲养的鸡鸭、鱼塘喂养的鱼类中都难免存在。我们已经发现多例小孩,因为长期贪吃肯德基、麦当劳而青少年患上鼻咽癌等恶性疾病的。不可不慎重! 总之,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美酒佳肴,也可能是灾难!需谨慎。 附:坎贝尔的研究,可参见他在中国出的两本书《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特别是后一本,着重谈癌症的有关饮食,不可不读! 部分记者的调查附后,供参考。 癌症患者(前列腺癌除外),离牛奶远一点 报摘:摘自《第一财经日报》等 家住武汉的三名女婴,疑因食用同一品牌奶粉,患上外源性食物引起的性早熟, 4 个月大的女婴不仅乳房已经发育,其雌激素水平竟已达到成年女性水平。 无独有偶,江西省奉新县 10 个月女婴、山东省临沂市 8 个月女婴,以及广东湛江 3 个月男婴均出现早熟症状,雌激素检测皆超标。 凭借 50 多年临床经验,国内著名小儿外科专家、武汉市儿童医院教授江泽熙在初步推测是激素引起的性早熟,同时建议邓小云停止向女儿小菲(化名)喂食涉事奶粉。近一个月后,小菲的乳房硬块变软了,持续膨胀的状况有所减缓,阴道炎等并发症也基本痊愈。 有医学、乳业专家、学者将矛头指向了奶牛催奶挤奶生产环节。国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博士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奶粉中含激素并非个案,对不孕奶牛注射催奶液追求高出奶率已成行业潜规则。 我国当前的奶牛饲养方式与传统不一样,差别体现在出奶率上。因为奶牛分泌乳汁的多少与身体内的激素含量有关。为追求更高的出奶率,一般就是对奶牛进行肌肉注射。你看奶牛场的工人经常帮奶牛按摩乳房,别以为那是人性化的管理,其实是为了缓解奶牛乳房胀大时所产生的不适感。这跟人类等其他哺乳类动物催奶的原理是一样的。李涛博士介绍道。 事实上,激素催奶最早曝光于国外。国际第四大出版商布拉克威尔出版社的特约作者克伦 ? 道恩指出,人们在喝牛奶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为奶牛多产奶采取的措施,一年一次的人工授精、流产、注射催乳素。除此之外,美国加州一些奶牛场还给奶牛注射控孕催乳剂,使奶牛不怀孕就大量产奶,其产量竟然能够达到自然产奶量的 10 倍之多。人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是,牛奶中所含大量雌性激素对妇女健康产生的危害,因为过量的雌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男性性功能障碍,及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发生。 有记者在慧聪网上找到一则供应兽药奶牛专用催奶药不孕奶牛催奶注射液信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显示为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用途则是促进奶牛泌乳器官发育,诱导不孕奶牛泌乳等。 乳制品行业近十年来的超常规高速发展,打破了奶牛养殖业与乳制品加工业之间的天然平衡为追求奶牛更多泌乳,以致激素催奶大量存在。 多位乳业专家初步推测,乙烯雌酚( DES )等激素不排除在奶牛养殖环节进入牛体,导致原奶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脂类物质),并传递到奶粉、液奶等下游乳制品产品中。这意味着奶粉疑制婴儿早熟很可能并非个案。 国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博士说,外源性激素的种类很多,其中与次次事件最相关的激素是 DES 。这种激素属亲脂性激素,完全可在乳牛机体的性腺和肾上腺皮质等器官合成,并随着乳汁与胆固醇、乳脂肪进入乳中。 李涛介绍,目前我国奶粉的制作工艺多采用多段高压喷雾技术,该技术为增强雌激素的活动能力创造了条件。据介绍,经过高温处理(喷雾干燥)后的含巯基钼化合物,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钼酸,为受体结合创造条件。实际上,雌激素就是结合在胞内受体上的激素,它与受体结合后,能使受体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最终构成性器官提前发育。 李涛指出,婴儿奶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没有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奶粉的过氧化值增大也会造成雌激素活动能力增强,进而改变受体蛋白的构象,导致性早熟。 中国奶业协会顾问王怀宝提到,我国奶业近十年超常规高速发展,在世界上前所未有,每年增长 30% 左右,内蒙古更是达到 40% 。从 1949 年的 12 万头奶牛、 20 万吨奶起步,已经发展到今天的 1380 万头奶牛、 3650 万吨奶的规模,增长均起过 100 倍。 我国原奶 80% 来自于散户,奶源分散、规模小、标准化欠缺,与高度集约化的乳品加工业极不匹配。而公司 + 农户或公司 + 奶站 + 农户订单模式又致使我国奶业产业链各环的利益关系相互割裂。 绝大部分奶牛饲养户出于降低成本考虑,已转为喂养合成饲料,催情素、卵巢激素等激素也常被用来进行催产。中国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透露, 10 年前一头母牛一天最多产奶 20 公斤,而今在催奶饲料或药物辅助的情况下,一头母牛一天产奶可达近百公斤。 王丁棉介绍说,在奶牛养殖模式上,国际上确实存有两种形态。美国采取圈养模式,而且根据该国相关法规,允许在养殖过程中,在一定情况下使用激素;新西兰国家养殖奶牛,在繁育配种阶段,也会注射激素;欧盟则不允许使用激素,并采用放养模式。 王丁棉称,我国在奶牛的养殖模式上也采用美式圈养,故也会使用到激素。 编后语:为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一些癌症患者(前列腺癌除外),离牛奶远一点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5496 次阅读|29 个评论
顺其自然
boxcar 2010-8-11 11:30
最近,奶粉又出事儿了! 据悉,某知名大品牌的XX优博奶粉(千万别误会,不是百篇优博,也不是某大学的优博)可能导致了多个地区的N多女婴出现了性早熟迹象,疑似奶粉中含有雌性激素所致。虽然目前此事尚存争议,同时也有报道由于饮用散装牛奶导致的男孩女性化的病例【1】,看来伪娘也要从娃娃抓起了,真可怕!这两件事情,罪魁祸首多半要着落到雌性激素上,不过中间的必要环节却是最近这些年里国人对牛奶和奶粉的青睐以及相关消费的增长。 由于咱华夏民族是农业民族, 传统的食物是以谷物类的为主。传统食谱中牛奶并不占重要位置,以前养牛主要是耕田拉车的,也并不纯为了挤牛奶。大概是西风东渐的缘故吧,抑或是受营养学数据的鼓舞,甚至可能受小个子日本人竟然靠喝牛奶长高了个子的启发,最近这些年忽然时兴起喝牛奶,每天喝一杯牛奶的人已然不少了。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女性乳房的功能似乎也在不断异化之中,直接导致新生婴儿母乳喂养的比例(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竟然也在严重下降,大有使人从哺乳动物向更高级的非哺乳动物进化的趋势。母乳既然不济,嗷嗷待哺的婴儿们也就只好扑向各种品牌型号的奶粉了,奶粉厂商也不失时机地去抢占市场,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在呱呱坠地后第一口喝到的是自己生产的奶粉。 面对如此急剧增长的牛奶和奶粉刚性需求,畜牧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在牧区和奶牛有限的情况下要产大量的奶保障供给,真的很难为他们了。引进优良品种、先进的养殖技术等等办法都在用,包括使用激素之类的高科技来帮助奶牛们多产奶。不过,倘若奶牛们一时之间没法消受这些激素,只怕要留一部分在奶里面给人喝了,或许就此发生了雌性激素带来的问题。 其实,饮食这东西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如果咱老祖宗给咱们传下来的基因就是善于消化吸收比较素淡的谷物和菜蔬所提供的养分,对牛奶肉食之类的饮食中的一些看着挺动人的成分消化吸收能力有限,不见得一定都去跟风喝牛奶吃牛排,如果这些洋荤咱的身体很不受用,难免影响健康。顺其自然的另一方面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就是说我们的土地富产什么食物就以什么食物为主,没必要改吃并不丰产的食物。因为为了多产出一些原本并不丰产的食物,就难免要用更多的技术手段上去,种庄稼就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养奶牛也不可避免要用些激素类的药物。这些东西一旦没控制好用多了发生残留,就难免给人带来危害,其实这些大家都懂的。顺其自然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尽量回归母乳喂养婴儿,尽量减少婴儿对奶粉的依赖。谁都知道,奸商其实最会欺骗儿童,但善良的妈妈们不会。 ~~~~~~~~~~~~~~~~~~~~~~~~~~~~~~~~~~~ 参考: 【1】王号: 性早熟、女性化、牛奶、奶粉及其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911
个人分类: 社会|4790 次阅读|15 个评论
性早熟、女性化、牛奶、奶粉及其他
sheep021 2010-8-11 10:05
病从口入。 北京广东湖南洛阳郑州等地均出现性早熟婴儿。把圣元奶粉推上风口浪尖,但有问题的仅仅是圣元吗?诚如卫生部官方所讲:性早熟原因复杂,再说了,人为加入雌性激素也需要成本,奶粉厂家为何要这么做呢? 好一个原因复杂,奶粉里的雌性激素为啥只能是奶粉厂家添加的呢,为何不是从源头就被添加的呢? 圣元涉嫌修改奶源地信息 官网宣传与年报不同 多地曝性早熟婴儿 卫生部不提圣元奶粉 北京广东湖南洛阳郑州等地均出现性早熟婴儿。卫生部发布会期间,除一家媒体外,无论是记者还是新闻发言人,都很少提到圣元两个字,取而代之的是某品牌。 北京性早熟女婴今出检查结果 前天,北京有家长反映,家中一岁大的女婴小英在良乡医院被诊断为性早熟,已喝圣元奶粉半个月。昨天凌晨4点,小英被带到北京儿童医院做相关检查,今天将出结果 多位专家表示成本高可能影响雌激素检测 应慎喝散装奶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一小男孩因长期饮用散装奶,出现了乳房发育等女性特征。日前他在赤峰市医院查出了病因:长期喝散装牛奶导致小男孩身体内雌性激素分泌相对过剩。 据赤峰市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马玉琢介绍,这种小男孩女性化病例,他在近一两年之中已经接诊了20例左右。   最初,在接诊这种病例时,通过多种医疗检测手段进行检查,什么毛病也查不出。这让医生们颇感奇怪:在没有其他药物促发、也没有其他诱因的情况下,怎么会出现这种反常呢?后来经详细询问当事人的生活史时发现,这些小男孩的问题出在食谱上,喝牛奶导致营养过剩,于是身体发胖,同时 喝散装牛奶促使部分男孩子身上出现乳房发育等特征 。   另外,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小女孩因为喝散装牛奶导致性早熟,月经期提前了一至两年,只不过是家长没有注意而已。 马玉琢介绍说,一些出售散装牛奶的养殖户为了让奶牛多产奶,给奶牛喂食添加了某种刺激雌性激素分泌成分的饲料。这样,由于奶牛体内雌性激素分泌相对过剩,奶牛的产奶量增加。居民经常喝这种散装牛奶,就会导致人体内雌性激素分泌相对偏高。 广东4名宝宝性早熟 平时都喝圣元奶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84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