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金刚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和蔼的孔子
热度 11 chensuiyang 2011-1-18 16:52
佛经开篇四个字:“如是我闻。”“我”是“阿难”,于是,阿难说:“我听佛这样说的。”佛述而不作,阿难一字不漏一字不增地说出来,后人记下,就有了《金刚经》。阿难是见过佛的,但不敢说:“如是我见。”后人敢,于是就塑造了许多佛像,似乎造像者都“如是我见”。“如是”二字是佛说的,但佛并没有说“闻”或“见”,可见能“闻”能“见”的就不一定是“如是”了,所以,佛不怕灭,灭就是不闻不见,但能缘起,但怕坏,因为坏,虽能闻能见,但必不“如是”了。 孔夫子,比佛大九岁,也是述而不作,后人把孔夫子的话集结起来,叫《论语》,其实就是第一本语录。夫子不说“如是”,而说“子曰”,但“子曰”是后人加的。像阿难一样,唐太宗的“先师”颜回是见过孔子的,颜回也没有说“子曰我见”,把这个倒装句译成白话就是“我见孔子这样说的”。后人只是根据孔子的父亲长得高,就说孔子有 1 米 9 到 2 米高,是真正的高人,这是史记说的:“人皆谓之‘高人’而异之。”孔子比佛高,一是孔子不怕灭,因为他知道复礼持家久,教育济世长,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懂得薪火传承;二来孔子不怕坏,当时就是礼崩乐坏才出了儒家,并且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要人们从孔老二的“故”中去知“新”,早就懂得创新了。后来,人们根据这两点,就想当然而然地给孔子塑像了,就像给佛塑像一样。 孔子有两个形象,一个是双手交叠、和蔼可亲、博雅风趣的形象,一个是令人憬然生敬、瞿然生畏、大圣先师的形象。现在有人试图把二者结合起来,表现出恭而安,温而厉,威而不猛的形象。作为前者,孔子是一个教育家,他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其伟大之处,一是“有教无类”,讲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虽然收十条干肉作为学资,但不收择校费;另一是“因材施教”,讲教育是个性化的,不像现在教育是产业,讲效益,用工业化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出来的人千面一孔,千人一面。作为后者,就不是孔老二而是孔老一了,孔老二不过创立了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只是后人兴儒学、立儒教,把一个活生生的老二变成了高度概念化的老一,达到了古代中华最高意识形态儒教的教主地位,儒、道、释并肩而行,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古代的中华文明,现在又唯马首是瞻。这种高度概念化,不是“子曰我闻”所能表现的,最好的表现形式是“子曰我见”,也就是用孔子的塑像作为孔子的代言人,让你尽情地聆听、尽情地想象。 孔子并不知道自己后来会这么风光。他虽然做过管理仓库、牧场的小官,升迁至市长、建设部长、公检法三合一的合长,直到代总理,管辖范围不过一省却因行直道而漂泊流离。生前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生后也就敬毁誉而远之了。 有意思的是,九十年前,在孔家店被打垮的地方,在一群拜过孔圣人像的师生的呐喊声中被打垮的,如今,又被一群没有拜过孔圣人像的人塑起了圣人像,就在北京国家博物馆的北广场,面对东长安街。圣人长髯垂胸,目视远方,衣袂飘飞,左佩长剑,双手相合,似巨石,似高山,古朴雄浑,真是打而不倒,失而不忘,离而不弃,终于,“子曰我见”了。塑像本身只是一个青铜铸器,只有当人读而知味后才成为作品。一件艺术作品,既不是为了泰山其颓、哲人其萎,也不是为了风教而张皇其义、神话其身。 论语是用方块字写成的,要抛弃论语必需抛弃方块字,否则,联想总是存在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鲁迅是无所畏惧的,他力主汉字拉丁化,用字符串代替象形字。无可奈何的是,用个人的价值观改造世界大多不成功。一个人将汉字拉丁化也许是可以的,但要一个民族这样就不容易了,汉语汉字毕竟是几千年间自然形成的。 要真正打倒孔家店,恐怕要丢弃汉语言才行。从指号学的观点来看,语言总离不开语法、语义与语用。语法是形式化的,可以不管语义,而语义是可指称的,也可转义,对符号进行重新解释,就得到新的语义,可以不用旧的语义。例如,现代意义下的“几何”、“信息”、“分形”,就与过去大不相同,可见相关拙文。就连“好诗”也可以用“好湿”来代替,还要湿 ( 诗 ) 一被 ( 背 ) 子,更不用说现代汉语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微分”、“积分”、“主语”、“谓语”等数不清的新词。 但是,语用呢?语用,语言环境,或者说人与语言的关系,人与人在使用语言时的关系,这是几千年历史发展,通过交往、学习、战争、融合而形成的。孔子的语言、用语、词汇、思想、智慧,已深深溶入、融入、熔入汉语言、汉文学、汉文化中,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语句,也成汉语言中的顺口溜,就像佛教中一语四步的“南无阿弥陀佛”一样,没有“南无阿弥陀佛”能是佛教吗。人要思维总是要用语言,一个符号体系,来作为载体,汉语言在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有别于西方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所以,语言成了民族的遗传基因,稳定社会结构的范式。尤其是汉语言的文字体系是表义体系,尽管各地方言异彩分呈,但在汉字上得到了语义上的统一。 丢弃汉语言无异于取消汉民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说上天难而入地更难,佛陀西来,未把信众带入净土,自己也在此安居乐业了,可见入西地更更难。
个人分类: 静夜思|2718 次阅读|29 个评论
[转载]谷响集19:答K老居士
jiangjinsong 2010-12-23 22:05
 (十三)答K老居士   (一)答‘茶碗’的空假中三观(二)略谈物质文明皆‘有为法’   上次光临途中备受辛苦,足证为法心切,甚为难得。所问敬答于次:   您问‘茶碗’如何结合《金刚经》?   (一)‘茶碗’,是假有,若根本无此物,何有此形?何有其名?今既因‘形’得‘名’,盖由于假有也。‘即非茶碗’。透过现象看本质,则何尝有茶碗。只是一些电子、质子与中子,再究其实,则只是波动与能量而已,如是则茶碗成‘空’,是即空观。一个茶碗即假即空,(既是假有,复是空无)空假不二,是名中观,故曰‘是名茶碗’。   (二)物质文明能为人类带来福利,但所能造福的范围,只限于一个小小地球,乃沧海之一粟。若只照顾一个小地球,而抛弃无量无边的世界,正所谓弃海认浮沤者也。   至于所谓福利,实际皆是短暂、虚妄。人间福利以及科学本身,都是有为法。《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间科学总透不出三维空间,对于多维空间的真实境界,亦无所知。   末后,佛教徒中像您这样因年老多病而退休之科学家应当如何呢?那就是:学如梦之科学,做如梦之研究,得如梦之发明,造如梦之产品,利如梦之人类。这些都不妨尽力而为,但必须牢记——如何出梦!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1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8:何必考這種【顛倒穿鞋】的題目呢?
jiangjinsong 2010-9-10 16:08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8:動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9:忙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0:一枝草的考 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1:水蜜桃的測驗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2:遊戲人間出考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3:到底修行是為誰修?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4:師父教你倒穿鞋子,你怎麼辦?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5:佛法從恭敬中求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6: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7:有一種更加混沌的弟子   何必考这种「颠倒穿鞋」的题目呢?   有人听到这里,实在很疑惑   乖乖依教奉行,倒穿鞋也不行;   怪师父错教,我行我素,也(说是憍慢)不行,   那该怎么办呢?   有人或者很埋怨都怪师父太无聊,正法不教,却教人倒穿鞋!    何以考这种颠倒穿鞋的题目?   (1)训练无量觉   (2)训练以觉性面对逆境,活用戒、定、慧   我们要了解,世间境界那有一切顺心如意,顺理无违的呢?我们一生一定会遇到很多无理之事,和不如意之境,也会遇到很多邪知邪见的「恶知识」,老和尚出这种考题,目的就是要教我们这种时候该怎么办;目的就是要训练我们用清楚明白的觉性去面对、如法处理,训练戒、定、慧实地起用,把绊脚石也作垫脚石,处处觉悟,用佛性的光明,才是阿弥陀佛「无量觉」、「无量光」之义。否则口念阿弥陀无量光,而遇境总是无量「暗」(暗昧不觉)这种念佛根本不相应,也就是口念心不念。   (3)教示念佛与「无量光」觉性相应   往生论上教我们「随顺名义,称如来名。」称念佛名,应该随顺名号中无量光明,无量觉悟智慧......种棱含义,真实修行。这本是老和尚用反面考验指引我们反省的深刻美意,慈悲。然而,很多弟子是不曾了解师父慈悲的,而且也「不愿」去了解,师父考试与教学的旨意,更没有想学「佛之知见」的动机,只是一味照自己老观念,老思想,一天过一天。十年前考这题,不会,十年后考相似题照样不会,可能还是错在同一个地方,这样下去,百年、千年还是不会!生生世世,「临终大考」都是同样用「无量暗」的心去应考投胎,必然会照路去轮回,不可能突破!老和尚慈悲在日常生活大小事中锻炼我们用「无量光」的觉性,帮助我们突破老旧迷暗思想,和念佛真心相应。说实在,境界本身没有好坏。考题本身也没有好坏,但是应考的各人用心不同,植「因」不同,「果」就会大异其趣。   结果总是觉者走明路,迷者走暗路。   (4)教示能「觉知」颠倒,才能「消除」(知迷,才能悟)(不「觉」颠倒,如何「销」我亿劫颠倒想?)   佛在楞严经说,如来是「正遍知」,众生是「性颠倒」,不但一重又一重颠倒,而且从不觉,不承认自己颠倒,而且总是大海水弃之不要,只认一个小水泡自以为就是全部海潮(喻:「广大佛性无量光明」弃之不要,只认这肉体迷妄身心,以为是「我」,迷执不舍)生生世世,未曾发现自己严重颠倒只迷于我执、法执,不要真性,而且连发现都还没发现,又何以「销我亿劫颠倒想」?   老和尚在启发(指示)我们回头来检讨觉察自己的「颠倒」,否则,连有贼都不知道,不用说捉贼了!连有错都不知,如何修正?连有迷都不知,如何能悟?平时常常「颠倒」,临终如何「心不颠倒」?   宁在无量暗中,自鸣得意?   不向「无量光」低头学习?   我们无始劫以来,就是用「不觉」去投胎才轮回的。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十劫中佛一直要接我们,而我们总是一直执着在自己迷妄的知见中,困在自己的习气中,宁可在「无量暗」中,趾高气扬自鸣得意,不肯向「无量光」去低头学习。   (三)临床考验中的戒、定、慧恭敬求法。   恩师开示我们,当老和尚出其不意,突击考,要她倒穿鞋或颠倒行事时,她怎么办她合掌虔诚跪下顶礼,虚心向老和尚请教其旨,说:「鞋子倒穿,该怎么穿,怎么行,弟子不会,求师父慈悲教导鞋子倒穿该怎么穿?求师父开示为什么要倒穿?」老和尚点头了。   聆听恩师这段开示,细细体会其中的意味,不由得深深敬礼这份恭敬求法学佛的心,这不是笔试答卷写的「戒定慧是佛法三学」,而是临床考验中的戒、定、慧三学   一、师长颠倒说法、甚至(威吓)反教不如法事,弟子仍然遵佛教戒、保持敬师、敬法之心念、态度,不生丝毫轻师慢教之心,这就是「戒」。   二、当其时,没有因为考题怪异离奇,境界违逆而心乱,以致于迷失掉自己学佛之本意与初发心,这就是「定」。   三、遇境,能判断邪正,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又能当下以清楚明白的心,恭敬的态度,求明其理,这就是「慧」。   如此,遇境考验,第一念,第一句话,第一个动作,就流露出戒定慧的学习和平时的用心。   同一师长,同一考题,答案何其不同!   佛学和学佛(纸上谈兵,和上战场)   佛学和学佛不一样:考「佛学」问答,问三学是什么,就写上「戒、定、慧」这并不难。但用境界考「学佛」,可能就「三学总休」甚至「总丢」。在顺逆境界,真用上戒定慧三学,才是学佛,否则,都是纸上谈兵,不堪上战场。   有人抱怨,当他再三犯错时,师长指正他的口气不礼貌,不委婉,大言不惭地说:「就算我常做错,错都错了!师父也要很和气好礼来教我怎么补救!」这令末学十分惊讶:闯红灯撞死人,竟然还要骂交通警察对他不够礼貌委婉,不知自己乱闯乱撞之心,多么不礼貌,不委婉。这样的「勇士」,犯过堕地狱,也会怪阎罗王和牛头马面对他不够礼貌委婉吧!这样的心态,做人都有问题,欠缺了一份惭愧心,学佛如何得利益?   检讨上道场(上学、学佛)的态度   如果一个孩子去上学,都只是带便当水果去给老师吃,然而却不肯好好「求学」,老师讲课也不谛听,东张西望,甚至只顾和同学聊天,老师考试也不好好作答交卷,老师交代功课也不作,既不管自己哪里不会,也不肯虚心请教,甚至不学又妄自批评老师,只爱管同学家闲事,爱和同学到校园玩玩一起吃便当,讨论饭菜寻开心,荒废光阴,这样的孩子,不但包管会受大人的责备,还可能会被退学!然而当今很多大人上道场目的也只是想带些食品、水果去供佛僧(带便当给老师吃)并和道友闲话家常,根本就没想学佛,没想修改自己,和上述的孩子上学状况差不多,而奇怪的是,大人们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上学是如此,必定知道孩子错了,可能会痛加责罚也不一定,但大人自己以此种态度上道场(上学),却很难发现自己有问题,很难回头修正;平时责骂孩子成绩不好时,也很少回头检查自己各科成绩单,这是很可惜的,若把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佛法,这样错过了,到底是谁能承担这份过失呢?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佛法没有末法,是「人」末法。   老和尚说:佛法没有末法,是「人」末法是人不懂敬佛、重视法,老是把佛法摆在生活之最末摆在财、色、名、食、睡之后,更摆在「茶余饭后」之后,「人情应酬」之末。把学佛重要性摆在最末后的人,就是末法时代的人。如果是敬佛重法的人,永远是在正法时代的!而从不在乎佛法,甚至和佛唱反调的,就是灭法时代的人了!   谨以弘一大师传中一语供养大家互勉    人身难得,是万古一瞬的因缘,   佛法难闻,是历劫不遇的际会,   错过了,没有人能承担这份过失! (完)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43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7:有一種更加混沌的弟子
jiangjinsong 2010-9-10 16:03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8:動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9:忙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0:一枝草的考 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1:水蜜桃的測驗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2:遊戲人間出考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3:到底修行是為誰修?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4:師父教你倒穿鞋子,你怎麼辦?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5:佛法從恭敬中求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6: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二)有一种「更加混沌」的弟子......   另外还有一类弟子,老和尚形容是「更加混沌」的。   就是,当师父出这样考题的时候,他也不知道是考试,于是就很自以为是地,认为师父实在太无理,程度又太差!或许他外表不敢表示什么,但他心想:「哼!这种师父,连鞋子不能倒穿都不知道,竟然还教我要倒穿鞋,做什么师父嘛,简直比我还差,这种师父不要也罢,本人这种高材生,才不屑听你的呢,我从小自己就会穿鞋,穿得比你好,不要你教!」   这样的弟子,不但不知这是考试,而且,总是不打自招地表现出自己一向的憍慢之心,总是交出一张「本人一向善于轻慢,不知谦恭,不但刚强难化,难调难伏,也不知自己外表无违,好像很有礼貌,骨子里是又傲又怠慢」。   这样的答卷,在选佛场上,准备得几分呢?   这样的答卷,戒、定、慧,各得几分呢?   准备往主「懈慢国」?   无量寿经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因地修行是「先意承问」。待人处世都是先谦卑低头,承事请问,然而我们口念弥陀,心行却大反其道脖子是钢筑水泥,何尝效法佛「先意承问」?有时,师父先低头请问弟子,弟子还爱答不答,甚至还东张西望,爱理不理呢!这种答卷,在选佛场上又准备得几分呢?这种修「因」和成佛的「果」,根本对不上,这种憍慢的存心、因地,即使很努力念佛,修各种福,充其量,也只能到阿修罗国作国王或公主吧,或者往生「懈慢国」吧!(经上曾示,很多本想往生西方者,都生到懈慢国,不能到西方,如是因,如是果啊!)要往生西方清净佛国,必须要因果相符啊。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62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6: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jiangjinsong 2010-9-10 15:58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8:動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9:忙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0:一枝草的考 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1:水蜜桃的測驗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2:遊戲人間出考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3:到底修行是為誰修?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4:師父教你倒穿鞋子,你怎麼辦?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5:佛法從恭敬中求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念佛好像很容易,但如果缺乏「恭敬中求」这份心力,可能所发射的心念电波,会有很大偏差,不能进入佛频道。就如射箭不难于发射,难于中靶,只要操弓持箭略有偏差,差之毫厘,就失之千里。   入佛门,未曾恭敬求法   冤枉耗一生   像这考古题所说,师父教倒穿鞋子时,明明自己不懂道理却强不知以为知,自以为是,就倒穿,乱行一遭,完全不知该谦恭求教其中的理法,这何尝有「恭敬法?」何尝有一分「求」法心,如果连一分「恭敬求」的心都不曾有,当然是连一分利益也难得的,如果在佛门中耗了一生,不曾以一分恭敬求法,不曾得一分利益,这不是很冤枉吗?无怪乎,老和尚用「混沌」二字来形容。末学自己检讨起来,实在有太多「混沌」,虚耗了太多混沌的光阴,而且一直不知不觉自己的混沌,但愿以此考古题,唤起自己觉性,不要生生世世泡在混沌中背觉合尘。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5:佛法從恭敬中求
jiangjinsong 2010-9-10 09:12
佛法从恭敬中求「恭敬」、「求」本身即是佛法   印光大师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大家对这句话很熟,但很少人真的体会「恭敬」和「求」法的意思,「恭」是「共心」,和佛共一心体会佛教导的真义。「求」就是降伏「我慢」(自我憍傲、怠慢之障碍)开发出佛性美德,也是主动发心、低头、谦卑请教,不是高高在上,等佛来拜托你学。其实佛已经苦口婆心拜托我们觉悟,拜托很久了,佛总是慈悲拜托我们学佛不要用迷妄心,但是我们高高在上,降伏不了自己的憍慢、愚痴,不肯低头求之于觉性,所以无法相应。   佛是开悟证果的人,他很慈悲,又很自在的,实在完全不须要我们去恭敬他,即使我们全然不恭敬,甚或侮辱他,对他也毫无影响,但是对我们本身有极大的影响。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并不是佛架子很大,要人家低头、磕头,才肯给一些佛法。恭敬也不是单指对佛像,经本的恭敬,是指对一切众生,真理、事、物的恭敬;在面对种种境界人事时,能深体佛心,和佛共一心共一觉悟,慈悲的菩提心,而且能和佛共一柔软谦卑的心,如佛往昔舍身求法的敬心谦卑,自能在「事」中,求得其「理」。心存恭敬。即使于日常待人处世之琐事中,也能悟得佛法。否则历「事」千万,仍不能于中悟得佛法之「理」。生生世世仍是迷惑之人。   有人以为恭敬中求,是一种方法,是间接的手段以之求得佛法,殊不知「恭敬中求」的本身,就是最「直接」降伏我执烦恼的妙法,本身即是高深之佛法,并不是透过「恭敬求」,另外去获得什么佛法。因为障碍我们成佛的,根本不是别人、别事,而是自己内心的妄想、执着,这点佛在初成道时,已经揭露,而「执着」中最根本的,就是我执自我种种见解,思想上的迷惑,由自我的执着,产生自我保护、自私的贪、嗔、痴、慢、疑。所谓恭敬中求,就是直接走出这些执着。   凡是不能恭敬,不能谦卑求的,必然还有骄慢、自大、自我保护等我执的乌云障住,这些乌云不是障他人,是障自己的佛光开显。   印祖说的几分恭敬得几分利益,这并不是说,透过恭敬去求,很久以后才得利益,而是能恭敬即是能当下舍「我执」之乌云,必然同时透出佛光。能将十分的傲慢、我执乌云都舍掉,自然当下透出十分佛光,这是自性本有的佛光,不是向外去求。所谓恭敬中求,当然是先求之于自心那份能降伏我慢、愚痴的能力。能求自己发出这份心力,才有恭敬和求法的表现,所谓「诚于中,形于外。」菩萨戒,教我们,对不懂的佛法,要正观,正向,承认自己盲无慧目,以正确态度,仰信如来,恭敬求法,学习。不精进习学,也是违反戒律精神的。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8:動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9:忙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0:一枝草的考 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1:水蜜桃的測驗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2:遊戲人間出考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3:到底修行是為誰修?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4:師父教你倒穿鞋子,你怎麼辦?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93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4:師父教你倒穿鞋子,你怎麼辦?
jiangjinsong 2010-9-10 09:03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8:動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9:忙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0:一枝草的考 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1:水蜜桃的測驗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2:遊戲人間出考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3:到底修行是為誰修? ※ 师父教你,倒穿鞋子,你怎么办?   实力的考试   老和尚曾经考过很多弟子这个题目,他老人家并不是事先宣布这是考试,考问答题,然后等你思索答案。他是非常严厉,甚至有点威力强迫似地命令弟子,倒穿鞋子!以这种境界来考验,你会怎么办,这才是实力的考试。   何谓倒穿鞋子   所谓「倒穿鞋子」并不单指倒穿鞋一件事,而是代表一切颠倒行不通之事,代表不如理,不如法之事。也许他是教你做一件不该做的事;也许是你要去做一件该做的事,他却不许你如法去做,这就如倒穿了鞋子(把鞋前后倒穿)。   以逆境考戒、定、慧   现在如果考笔试,问我们,什么是佛法「三学」,大家可能都会写上「戒、定、慧」然后沾沾自喜:考这题,我会!事实上,如果用一个境界来考验我们遇逆境,是否持戒?是否有定?是否有慧?可能我们就会考不及格,甚至考零分。   未发芽,不能求根、茎......花果。   恩师也常考我们这一题考古类似题,她不会事先宣布这是考试,而且考完之后,如果我们自己不去虚心求请教导,去了解自己成绩如何,是否有错,她也不会再三主动来向你宣布成绩,指出错处,教令改正。为什么呢?弟子既无心要了解自己的过错以便改正,那么可以说是尚未发心要学佛,修行(修改错误心、行)等于是还不想上学。(准备逃学浪荡,流浪生死!)弟子既不想学,不想修正,师父如果去教他,再三指正他,他必然会觉得师父处处在找他麻烦,嫌骂他,甚至大生反感,觉得师父很没修养,都在造口业。这样的弟子去教他,反而会使他更堕落。这样的弟子,就是根机不成熟,根机不成熟是无法强教的。只好默默耐心等待,因为连芽都还没发的,求其根,茎,叶,果都太早了。这样的弟子,也许要千生万劫之后才会发心想学,师父也只好先去西方等候时机了。   话说回来,师父教你倒穿鞋子,你怎么办?   (一)有一种混沌的弟子   老和尚说:「有一种混沌的弟子,师父教他倒穿鞋,他就真的倒穿,也不管倒穿,能不能行得通。」老和尚摇头感叹!   何以混沌?   (1)依人不依法,不知是考试   这类「果真倒穿鞋」的弟子,也有不同的心态有人是认为:反正是师父教的嘛,有错师父要负因果,我照做就是了!他不了解学佛当「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师父若真教错,师父当然有不良因果,但是,自己会选择去随顺错误,就是没有智慧,这选择是自心去选的。选择的因果,是要自己负责的。而且,他不了解,这不是教导,这是考试考你怎么办,考戒、定、慧的实践。因为都不了解,浑然不觉不知,所以老和尚说,这是混沌(糊涂)的弟子。种如此糊涂之「因」,打算得什么「果」呢?用如此糊涂之心,不会投错胎吗?   (2)不学也不问(跌痛了怪师父)   另外,还有人同样是照做「倒穿鞋」但他是另一种心态他是「乖乖牌」想法乖乖照做,他以为师父若错,他跟着师父错,叫做「依教奉行」,叫做「尊重孝顺」。他不知道连儒家孔子尚且责问弟子「陷父母于不义,孝乎?」何况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讲求智慧,而非盲从。他不了解自己是盲从迷信,还以为自己很乖,会得孝顺奖和老实奖。他也不明白这是考试,所以就交上一张「呆呆盲从」的考卷。有交卷就算了,他根本「不求」明白道理,虽然完全不懂,也不知该谦卑求教。(即不学,也不问),不知佛法从恭敬中求,他会勉强倒穿鞋子去走路,走得很辛苦,如果走不动、行不通、跌倒跌痛了,那时不知会不会怪师父教错?唉,可怜,不知自己学错,竟拿「是非考题」中「非」的题目,去努力实行。师长本是以故意叫弟子闯红灯,来考弟子是不是老实遵守交通规则,弟子却傻傻去闯红灯,还以为自己老实听话!因为有此重重的不解、迷糊,所以老和尚说这叫混沌弟子。当倒穿鞋,跌痛的时候,要怪师父教错是很容易的,而很少弟子会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其实是自己完全没有求法想学的心,也没有虚心谦敬求教的态度,总是自以为是,自以为会了,总是在护著「自我」的面子,轻法慢教,让师长完全没有教导的下手处。   一个人不肯承认自己有过失,有可以改进的余地,就等于认为自己圆满成佛了,这种憍慢心是很严重的,真如老和尚所言,狂憨神抬,抬不退了!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17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3:到底修行是為誰修?
jiangjinsong 2010-9-10 08:57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8:動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9:忙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0:一枝草的考 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1:水蜜桃的測驗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2:遊戲人間出考題 ※ 西方钱,要会赚   没脱俗,才感觉别人在刺激(嫌骂)我   心在道,就觉得别人在教导我   有人去向老和尚告状,哭着说,某某人说话都刺激他。老和尚听了就教训他说:「俗气,没脱俗俗人才会感觉是别人在刺激我。如果是修行人,心放在修道,目标就是要修正自己的心念行为。人家如果说我们不好,就是在帮助我们改进修行,就是送西方钱来给我们赚。结果,人家送西方钱给你赚,你不会赚,还坐在那儿哭,哭说别人给你刺激。」   ※ 一无可取「憨慢」又「厚性地」(台语)(笨、又脾气大)   为争一口气,宁坚持缺点   十年二十年,还是老脾气   有的人,别人如果劝他要怎么样,他就会赶紧反驳说:「你自己还不是如何如何!你自己做不好还说我!」他为了要赢一口气,宁可坚持自己的缺点,结果十年、二十年过去,还是那样的脾气。这种人是不怕自己不往生,不怕自己没有进步,只怕别人不知道他脾气大、反应快,只怕别人不知道他「我执」很重,随时都要赶紧表现一下。老和尚形容这叫做「憨慢,又厚性地」(台语)能力差又脾气大。(贪、嗔、痴、慢具足)   本来我们对某一件事,做得比较不好,能力差、笨一点,是不太要紧的,但是如果脾气又大,不堪劝导就发脾气,这样「憨慢,又厚性地」能力差脾气又大,就没有什么优点可取的了。   到底修行是为谁修?   (别人不好,我就有借口,也不必改好吗?)   别人帮助我们修行改进,没有生感恩的心,反而生气想要反咬人。意思是别人如果做不好,你就有理由也可以不必改好,到底你修行是为了他修,还是为你自己修呢?   别人如果没有修行,你就有理由跟着不修行,有人很有修持,你为什么不效法他修持呢?阿弥陀佛那么有修持,你不去跟着佛学习,修正自己,只会拿著「别人不够好」,来做自己不肯修正的借口,这有什么用呢?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40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2:遊戲人間出考題
jiangjinsong 2010-9-9 08:24
※ 游戏人间出考题 【蔣科學按:有的朋友對我說過,他所見到的出家人素質如何糟糕,比普通人還遠不如等等。我沒有親臨他當時所處的現場,不敢妄評,中國佛教界目前也的確有許多令人不能滿意的地方。但是,有時也要反躬自省,自己真的看到了真相?自己是否也有偏見?同樣的情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能看到什麽其實常常是由自己的境界所決定的。】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8:動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9:忙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0:一枝草的考 題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1:水蜜桃的測驗    人山人海,为何而来?   当老和尚在世的时候,承天寺可以说经常人山人海,很多人都去拜访老和尚。到底来的人是为什么而来呢?有一天老和尚就笑着对弟子说:「人这么多,我们设法让一些人回去。」弟子就说:「人既然来了,要怎么叫人回去呢?」老和尚笑着说:「我有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呢?   鼎鼎大名老和尚   该长怎样,才能如您的意?   我们知道老和尚年纪老了,没有牙齿,是装着假牙。当访客很多的时候,他就故意坐得弯腰驼背,头歪歪的,又把假牙弄出去,流着口水,好像在打瞌睡。大家看到这种情形,都觉得很奇怪,很怀疑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广钦老和尚吗?怎么会这样呢?看老和尚其貌不扬,也不像一位高僧,大家看了都很失望,没兴趣,都回去了!   不是来求佛法的,(迷于事相,看外表的)果然都回去了!   老和尚看这么多人走了,就在那儿笑,说:「这些都是来看外表,迷于事相的,也不是真要来求佛法的,果然都回去了。」   我们一般人是有人来就摆出一副庄严的形象,让人家参观,很怕人家不生恭敬心,批评我们不庄严。但是老和尚真是无我相、无人相。你看他其貌不扬,对他没兴趣,他也不要紧,他很自在,根本不需要人家恭敬他,所以他游戏人间,用各种办法来考验到底你是来看外表的呢?还是要来求佛法的呢?   ※ 请别误会   请注意,我们说这考古题,目的是要检讨自己参访的动机、态度。知道处处是考题。并不是劝大家学老和尚故意弯腰驼背、流口水。更不是说外表不整的,就是功夫高深,请大家别误会。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54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1:水蜜桃的測驗
jiangjinsong 2010-9-9 08:19
  ※ 水蜜桃的测验 【蔣科學按:西方也有講動物權利、動物福利的,不僅有系統的理論,而且許多方面已經落實為法律,變成了民眾的自覺行動。廣欽法師沒有那麼多的理論,在他那兒就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流露,非常自然,這讓人讚歎。】   感恩猴施主   老和尚在山洞修行打坐八年中间,时常都有猴子会送水果去供养他,猴子的手一次只能拿一颗水果,如果送十颗水果,就表示猴子很辛苦,来来回回走了十趟,所以老和尚一直对猴子很有感恩的心。   水蜜桃,谁吃才「不可惜」?   有一天,有人送很大的水蜜桃去供养老和尚,老和尚看了就说要送给猴子吃。弟子一看,是这么大的水蜜桃,竟然要送给猴子吃,就问老和尚说:「这,送猴子吃会不会太可惜了?」老和尚就问他说:「不然给你吃,会不会可惜?」   布施舍不得?样样可惜?   (检讨自已平等慈悲心)   是啊!「给猴子吃是不是太可惜」,这一句话一说出来就表示,我们的心对众生并没有平等慈悲。好的东西自己用都不会觉得可惜,如果要送给别人,或是送给小动物就觉得很可惜,一块很好的饼干送给蚂蚁吃,也觉得很可惜,舍不得。事实上,我们是不是比一只猴子更虔诚呢?猴子当时供养老和尚的虔诚,我们未必跟得上它!尤其反省自己起心动念时常是自私、为自己,舍不得布施,不肯舍己为人,这真是值得惭愧,不值得供养啊!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8:動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9:忙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0:一枝草的考题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2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0:一枝草的考題
jiangjinsong 2010-9-9 08:15
※ 一枝草的考题 【蔣科學按:廣欽老和尚非常透徹地點明了佈施供養的真義:超越自我,消滅我相,去除對我的執著。執著我的享受固然不對,執著我的功德,我的佈施奉獻同樣有缺陷。】   贪恋一枝草,就要再来轮回   有一天,我的恩师跟随老和尚到后山经行,忽然间看到一些很美的花草,恩师就说:「等一下!我去拿剪刀把花剪下来插水瓶供佛」。老和尚就说:「这些花草长在这儿,本来就是供养十方佛,那有需要你去剪来插水瓶才叫做你在供佛!要知道,在娑婆世界,只要贪恋一枝草,就要再来轮回!」   对一一境,发广大心,供十方佛   老和尚对世间的一枝草,一朵花,都是发广大的供养心,供养十方佛。在老和尚的眼中,每一枝草都是佛的提醒,提醒他放下内心的贪嗔痴,不要再来轮回。   「会用功」,与「不会用功」   一枝草,会用的人,用来提醒念佛往生西方,   不会用的人,就用来贪爱,争取去轮回。   对老和尚来说,每一个境界都是使他觉醒的。所以说   会用功的人,好坏的境界都可以生智慧,   不会用功的人,处处都会生起贪嗔痴。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8:動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9:忙中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78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9:忙中考
jiangjinsong 2010-9-8 09:45
  ※ 忙里磨刀(忙中考)   工程忙乱中,偏偏教你去磨剃刀!   有一天,在建筑工程正忙,工程车怪手、建筑工人都来准备做工的时候,老和尚知道我的恩师又开始要工作、处理问题了,他故意把恩师叫去说:「你现在去磨剃头刀,把剃头刀磨好」,当时恩师感觉很为难工作正多,正要忙,工人都在等,才要叫她去磨剃头刀!但是师命难违,只好赶快去磨,磨好了赶紧回去向老和尚报告,老和尚却一点儿都不在乎有多少工程车在那里等,若无其事,很悠闲地,又说要检查她的磨刀石,我的恩师就快送磨刀石去给老和尚检查。老和尚一看就说:「这磨刀石只有磨在中间这一段,两头都没有磨,可见是心不平静,用力不均,是急躁匆忙中磨的。」,然后又叫我的恩师回去,重新再磨!我的恩师虽然知道这是老和尚的慈悲教导,可是工作很多,实在有压力,就赶紧回去重新磨,这次就把磨刀石的两头补磨一下,让它平一些,然后又送回去给老和尚检查,老和尚一看就说:「这就是要做给人家看,磨给别人检查的,才补磨两头,根本没有真正用心、平等地去磨!」,我的恩师听了,就跪下来向老和尚忏悔,求老和尚慈悲指导磨刀应该要怎么磨?   跪下来,求师指导:磨刀应该怎么磨?   老和尚就说:「两手拿刀,心中念佛,安定平静,由磨刀石的头直到尾,平均用力,磨一下念一句阿弥陀佛,不管事情有多少,有多忙,心都要不动乱,每一刀都不能差错,勿急躁也别赶速度,因为修行是为了自己修,是藉境来炼心,藉着建筑工程来磨炼自己的心,并不是为了要做建筑工程,更不是要做给人家看,或是让人检查用的。   老和尚的磨刀石   老和尚就拿出他自己的磨刀石,我的恩师一看,真是心服口服,老和尚的磨刀石是那么平,平得发亮,那就是内心真实用功的过程。   宝塔毕竟化为尘   一念净心成正觉工作即炼此心   老和尚故意在很忙、而且境界动乱、令人很心急的时候,训练弟子要把心安定下来,去磨刀。实在讲,这世间的事物都是幻化的,工程不论多么庞大,寺庙建得多大,有一天也都会化为尘埃的,只有内心的一念清净、安定,是成佛的正因,这才是我们要用功的地方,工作只是我们用功炼心的题目而已。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8:動中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36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8:動中考
jiangjinsong 2010-9-8 09:30
※ 动中用功(动中考)   「工作太忙,没时间念佛!」   「你不会在动中用功吗?」   有的弟子会向老和尚反应说「工作太忙了,都没有时间好好念佛」,老和尚就反问说:「你不会在动中用功吗?」譬如在切菜的时候,切一刀念一句阿弥陀佛,搬砖头的时候,搬一块念一句阿弥陀佛,走路走一步念一声阿弥陀佛,和人家说话,一停下来就马上念佛,每一个工作都心平气和地去做,在生活中练习,每一个动作都念佛,这就是动中的用功。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25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7:期中考
jiangjinsong 2010-9-8 09:25
期中考   断你的名闻利养,救你的法身慧命!   当承天寺的建筑工程完成时,很多人非常赞叹,甚至有的寺庙要建筑,就要邀请恩师去做参考,老和尚看到这种情形,就很沉重地告诉恩师说:「我很担心你会变成人间的应付僧,承天寺建筑好,名闻利养一来,恐怕会伤到你的法身慧命。我要断掉你的名闻利养,救你的法身慧命!」恩师听了老和尚的话,认为很有道理,就说「好」。因为平时老和尚所做的,也一向是如此。   有人「狂憨神」抬,抬不退!(台语)(抬,「发作之意」)   以为承天寺都是他建的,众生都是他度的!   老和尚说过之后,有人上山来请教老和尚,问「念佛要怎样念,才会一心不乱?」老和尚就用台语说:「有的人狂憨神一发作,发不退!以为承天寺都是她建的,众生都是她度的!」还叫恩师去翻译。这句话要翻成国语,很难翻得传神贴切,我姑且这样翻。意即有的人狂妄愚痴病发作,如被狂憨鬼神附身,一发作就退不下来,不可收拾,还以为承天寺是她建的,众生都是她度的。来请问的人一听,吓了一跳!赶快解释说:「老和尚,我是第一次来承天寺,我从来没有说承天寺是我建的,也没有说众生都是我度的!」但是,我的恩师很了解老和尚的用意,就很平静地翻译。    任何问题一律回答:狂憨神抬,抬不退!   〈狂妄愚痴病发作,发个不休。〉   从此以后,每天不管是什么人来问什么问题,老和尚都一律回答:「有的人狂憨神一发作,就发作不退!以为承天寺都是他建的,众生都是他度的。」而且都叫我的恩师去翻译。这种情形,继续了一两个月,有的人实在听得不耐烦,但是恩师都照常耐烦、照常耐心平静地去翻译,而且有一天就很慎重,正式搭衣去向老和尚拜谢他的提醒,请老和尚安心,自己认为内心并没有那样的认为和执着。起先老和尚听了,摇头说:「还早咧!」隔天,老和尚依然继续讲:「有的人狂憨神一发作,就发作不退......」这个开示。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恩师自己检讨,又去向老和尚拜谢感恩,请老和尚放心,老和尚才没有继续再讲这样的开示。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有的人可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和尚为了要帮助一个弟子破除执着,就对每一个访客都说同样的开示呢?其实老和尚这个开示,是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比如说先前那个人问:「念佛要如何念,才能够一心不乱?」我们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不能一心不乱?就是因为我们都是狂妄病发作,发作不退啊!有的人听不懂台语,不知道老和尚说的「狂憨神」是什么?我们勉强以音会义来解释通常,台语用「抬」这个字,来描述疾病发作或乩童被鬼神附身,而发起又跳又言之状。「狂憨神抬」是老和尚形容我们,仿佛被名叫「狂憨」的鬼神附身,而发作狂乱憨病。狂就是发狂,狂妄的狂,「憨」意思就是愚痴、呆呆的。我们的妄想执着,一天也不曾停过,就像发狂,自己不能控制。自我的执着、傲慢心很重,这是不是很愚痴呢?这就是狂妄愚痴病发作,而且一发作就很严重,不要它发作,它也一直发作!老和尚说「狂憨神」,是不是形容得很贴切呢?我们念佛不专心,就是妄想执着多,狂妄愚痴病发作个不停。楞严经也告诉我们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当狂心休息下来的那个休息处,就是觉悟菩提。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执着的「承天寺」   下面再说,为什么有的人从来没有去过承天寺,老和尚也跟他说你以为承天寺是你建的,众生是你度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执着的「承天寺」。   如果是家庭主妇,每天照顾自己的家庭,建设家庭,日子久了,她也会执着,认为这个家庭是「我」建设的,「我」付出很多,这相当于认为承天寺是「我」建的,而且还会执着先生和孩子都是「我」在照顾,家庭主妇的先生和孩子就是她心目中的众生,她会认为这些众生是她度的。   如果一个人经营某个公司,或者是在某个机关服务,日子久了,也会认为公司都是「我」在经营,员工都是「我」在照顾,这个公司机关就是他心目中的承天寺。出家人也一样,每个人有自己的道场,如果每天在道场中做执事,做工作,也有可能会认为某些事都是「我」做的;多少人是因为「我」才学佛的,这也就是他心目中的承天寺。   狂心不歇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又一直这样认为,就是老和尚所说的有的人狂妄愚痴病发作,发作个不停,以为承天寺都是他建的,众生都是他度的。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14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6:出一題,大家考
jiangjinsong 2010-9-8 09:20
※ 出一题,大家考!   (修功、造业任自由)   有人提出疑问:老和尚当众这样骂弟子,会不会害大众造业?   因为有人完全不知老和尚是应弟子恳求「去掉我相」,而演出的「反派教育片」,所以很可能产生种种误会有人可能以为老和尚乱骂没修养,甚至认为老和尚造口业而生轻慢心;有人可能以为被骂的弟子不好,因而也学老和尚之口气,四处去传说该弟子不好,自造谤僧之罪;当然也有人了解老和尚用心而赞叹受益;也有人看到弟子当场之忍功,自生惭愧心;也有人一心念佛,不因他人是非而妄自动念;也有人从中得到考古题秘要,作为自己修学指标......   我们前面说:老师出同一考题,学生们答案各个不同,各人起心动念不同,就是所交的答案不同,当然成绩各不相同!表面上老和尚是考一位弟子,但何尝不是「出一题大家考!」老和尚从中观察各人程度,再予以适当辅导开示,这是老和尚极深的慈悲,如果在场观众看不懂,自己起心造业,也全是自己选择要交愚痴、恶业的考卷。有谁逼我们要起不善之念呢?全是自心之倾向啊!   每一念都不是偶然的,同遇一境界,易生轻慢心的,本来就是骄慢心重之人;看不懂教育片的,本来就是事理不明的人;看不懂就乱宣传毁谤的,本来就是爱拨弄是非、爱造口业之人;端自摄心正念的,本来就是恭敬求法之人;而能把善的当作正面老师,把恶的当作反面老师的人,本来就是有智慧好学之人。   佛法言「我于一念见三世」其实看当下所生之一念,就知道过去的修为累积是如何,也能见到此一念对未来所生的影响。而我们现在遇境要生什么心念,都不是别人强迫的,都是自心选择的,所以不能说「谁害我们如何......」我们若自摄心好好管自己的心,谁能害我们?   老师本来就可以自由出题,出是非题,学生也是自由答题,用自己的智慧决定自己的成绩,这哪有谁害谁?老和尚藉境演教育片,你要受教,就是自己得利益。你看不懂,又不谦卑求教,也不想去西方,爱擅自造业去堕落,也是你的自由。佛早就苦心劝过我们:别这样造业,但是我们也未必要听,常迷迷糊糊乱看、乱听、乱跟着人传说。老和尚曾呵斥说「这么没主张,怎么去西方!」是啊,管不了自己的心,随波逐流,遇境乱起心,乱造业,要那一辈子才真有愿要去西方?   我们到道场,本来是要谦卑受教,由「教育片」来了解自己的毛病,好好自己修改,才叫「修行」。如果不清楚正当目标,反而把焦点放在人我是非,大造堕落之业,岂不是冤枉!把道场当作「倒场」(倒垃圾,倒退堕落之场),就太可怜了!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1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5:當衆突擊考
jiangjinsong 2010-9-7 21:18
当众突击考去掉我相   没准备?挨无理之打?才是考验!   有人到寺庙去,会要求师父打香板,消业障。我的恩师就想说,如果是自己要求别人打香板,心里就有准备,当然被打的时候,心里就不会生烦恼,如果是没有准备,不注意的时候被人无理地打过来,这才是考验,才可以了解自己的程度和烦恼,所以我的恩师就去跪着恳求老和尚慈悲,帮她去掉「我相」的烦恼,老和尚听了就说「好,好,好!」,但是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恩师就每天都去跪着恳求老和尚,老和尚还是说「好,好,好!」,但是依然没有动静,日子久了,恩师事情又多,就渐渐忘记。   这样也骂,那样也骂!(考取相否?动心否?)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考诚敬否?智慧否?)   有一天很多政府官员、台大教授、北一女老师都来到承天寺拜见老和尚,老和尚就叫我的恩师去翻译,当恩师一进去,照平常和大家念阿弥陀佛,合掌打招呼的时候,老和尚突然就用很夸张,古怪的动作来学我的恩师合掌说:阿弥陀佛!恩师一看,今天不一样,就赶紧去跪在老和尚面前,老和尚就说:「这么多在家居士在这里,你跪着是要让人家折福吗?」   恩师不敢再跪着,就赶紧站起来。   老和尚反说:「你大胆!竟然站得比师长还高!」   就这样,跪着也不对,站着也不对,要和师长平起平坐,就更不对,真是令人不知如何是好。   当天因为有很多人要求要皈依,按照平常的惯例,皈依证都是由我的恩师,或是其他师父代替老和尚来填写,取法名。但是那天老和尚竟然向大家说:「你们看!她自作主张,皈依证都是她自己写,目中无人,心里那有尊重师长,你们到底是要请我作证皈依?还是请她?   恩师一听,就不敢再写,赶紧把皈依证整理好,送到老和尚的面前,结果老和尚又说:「啊?说她两句就生烦恼,不要写了!统统要给我自己写!这一大堆是要叫我怎么写、怎么取!取名叫做传圆?传扁?传碱?传甜?传凸?传凹?」说起来也真有趣,老和尚确是有修行功夫,人家被他取名做传碱、传甜,大家也都很高兴。   恩师当时看,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忍不住眼泪快要流下来。   老和尚又向大家说:「你们看!讲她两句就在流眼泪,她就是要让人家说她很可怜!」流眼泪也不行,恩师只好眼晴闭起来,深深吸一口气,念佛,开始思惟观想没有一个「你」在骂我,也没有一个「我」在被你骂,也没有「你所骂的话」。(三轮体空)   结果老和尚又说:「你们看!她在那儿眼观鼻、鼻观心,假装很有修的样子!」在场所有的人都听得莫名其妙,大家都看她一个人。恩师说,当时实在想找一个洞钻进去,也很想逃走。   可是老和尚又说:「跑那儿去?给我停住!」真是起心即错,动念即乖,无可奈何当中,也是要忍下来。   骂过 若无其事   可是等到会客时间一过,老和尚竟然若无其事,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平平静静,还笑嘻嘻的,端牛奶给我的恩师说:「这给你吃。」   等到下午会客时间一到,老和尚又像上午一样,开始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嫌过来、嫌过去,嫌得令人不知如何是好,可是会客时间一过,他又若无其事。    讲他两句  就要来「问问看!」   如果打香板 岂不是要去叫警察!   我的恩师回想:「今天一整天,实在是想不出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老和尚样样都骂呢?」恩师心里就起了一个念头说我要去问问看,看到底是什么不对!她一这样想,就往方丈室走去,敲了门走进去,老和尚看她进来,就故作一副惊吓的表情,用手拍着胸脯说:「叫人家帮她去掉我相烦恼,才讲她两句,就要来问问看!如果打她香板,岂不是要去叫警察!」方才生起一念不满的心,要「问问看!」老和尚就已收到电波了,十方诸佛灵明,我们有什么心念,能瞒过圣贤呢?    这一层皮 撕下来   什么是我 什么是面子?   我的恩师听老和尚这样说,心里当下就明白,原来是老和尚慈悲,应自己的恳求,所出的考题!就赶紧跪下来忏悔、感恩。老和尚又说:「我问你!你的名字是不是我取的?我叫你传净,你就是传净,我叫你传缘,你就是传缘,有一天你如果死了,叫你传净,你会回答吗?脸上这一层皮如果撕下来,下面是什么呢?这么爱面子!什么是我?什么是面子?」   我们常没弄清楚「面子」是什么,「我」是什么,就护卫个不停,拼命争取。静下来问问自己「我」是什么?却又不明真相。一辈子做糊涂事,不要真理,只要面子,不知想得到什么?   感觉有个「我」被嫌骂赶紧自卫(坚持「我相」)   证明「即非菩萨」。   我们时常念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又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念经是这么念,听经是这么听,听的时候,好像很解脱自在,但是考题一出来,有人嫌我们、骂我们,我们一听到,马上,保护自己的念头就会跑出来,甚至很不高兴。心里有「我」这个观念,感觉有个「我」被人家骂,就是我相、人相都表现出来,除了证明自己是个可怜的凡夫,并不是菩萨以外,实在是没有什么用啊!   每天和佛唱反调 抬杠    佛教我们放下「我执」,我们却认真培养   处处保护一个「我」,为了我稍微被人家嫌,就觉得没有面子,很不自在,希望别人关心我、尊重我、认为我好,这都是在培养我相和我执,佛教导我们要看破放下的,我们反而每天都认真的在培养,还以为自己是在学佛,其实是每天和佛唱反调、抬杠,不过我们自己很少能发现这个现象,总是感觉照顾自己的面子是很应该,很当然的。这不用人教,连小孩子也会。我们可以体会,如果我们的父母在骂我们的兄弟,不是在骂我们自己,是不是我们听了就不会很难过,假如骂的是我们自己,就比较不欢喜;如果你的上司今天早上是骂你的同事,不是骂你,你听了就不会感觉没面子,可见是骂到「我」这个「我」的问题,不是骂的内容的问题。   修行修改心念行为   没发现自己有毛病,就无法「改」。   老和尚,精湛演技,引出「毛病」,让我们警觉去改。   如果我们自己当下没有发现,自己又在执着一个「我」,没有发现自己的毛病,就没有办法放下、去除。老和尚的慈悲、表演和教学,就是把自我的毛病引发出来,使我们去发现要面对自己的执着病,去改进、破除。   起心即错,动念即乖一心念佛,舍妄归真   人家私下骂我们,我们尚且会不高兴,何况老和尚是选择场面浩大,来人甚多,而且是大官、学者来的时候,才故意当众样样都骂,骂得让你去体会,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当下除了念佛,不分别、不执着,无我相、无人相之外,实在没有办法过下去。「会」的人,就当下舍妄归真,体解大道,舍娑婆得极乐;「不会」的人,就在虚妄假相上,又大加虚妄分别,结果还是一场虚妄的恶梦,除了生死疲劳,不会得到什么!   又笑;又哭;又感动;又惭愧   每当恩师告诉我,老和尚对她的种种考验、教导,我时常听得一面笑又一面哭,一面感动又一面惭愧、忏悔。笑的是很欢喜有因缘遇到这样的开示,有机会了解自己的毛病;哭的是自己一向都没有觉醒,都被「我相」拖去团团转;我感动的是,恩师可以在老和尚的座下,让他磨炼将近二十年,类似这样的考题磨炼,每天换形式,换境界,考来考去,那种滋味只有身历其境,才能够了解;惭愧的是,如果那些题目考到我,我可能会不及格。   不明修行目标总是沦于「人我是非」法门   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修行的目标就是要「去掉自己的烦恼,放下对自我的执着,恢复本来清净佛性」的话,每天遇到境界考题,总是在那儿争说我又没有不对,你为什么骂我呢?总是在争「是你比较无理,是我有理」,争来争去,只不过就是你和我,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这就叫做「人我是非」。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修净土念佛法门,其实大部份还是修「人我是非法门」如果说要念佛,就说气力不够,容易打瞌睡;如果要论理相争,就很有力气,都不会打瞌睡。如果念阿弥陀经,就说念佛要一心不乱,还要临终心不颠倒,但是不要说到临终、生死关头那么严重的境界,就是平时人家嫌我们一句,或是当众骂我们,冤枉我们,我们就马上会「乱」给他看!一旦错认为娑婆世界的小事是很重要的,就把佛都忘光光了,不但乱给他看,甚至还「死」给他看!    长他人志气,灭佛祖威风   主修信愿行三粮 一心念佛   主修贪嗔痴三毒 一心念「我」   佛教我们要修集信、愿、行三资粮,一心念佛,我们常常都是修贪、嗔、痴三毒,一心念着自我,这不是专门和佛唱反调、抬杠,是做什么呢?根本都在长他人的志气,灭佛祖的威风!人家随便骂我们两句就那么有重量,佛说了四十九年的经,所有慈悲要救我们的话,我们听来就那么没有重量,这是不是在表示,骂你的人对你来说,比佛更有威力。这也是证明,骂你的人对你比较重要,比较有影响力;佛对你比较不重要,比较没有影响力,才会他骂一句胜过佛讲一部大藏经,照这种吸引力的比例看起来,你是不是一定会被他拖去六道轮回?比较不可能让佛牵去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他两句话就对你那么有吸引力,把你吸得连佛都忘记,心都乱掉了!   他讲两句,胜过莲池海会吸引力   被嫌时,即是考佛重 人我是非重   平时尚且如此,如果是临命终时,恐怕也会被他动乱,他讲两句就胜过整个莲池海会佛菩萨来接引的吸引力!这样就是你自己愿意选择他,不愿意选择莲池海会。这不能怪佛不慈悲,是您和慈悲不相应。我们要注意,平时别人在嫌我们、骂我们,就是在出考题,在考我们往生西方的信愿,考考我们是把佛称得重?还是把人我是非称得重?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58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4:深夜疲極考
jiangjinsong 2010-9-7 21:13
深夜疲极考    考得「很不是时候」即「很是时候」!   筋疲力尽时,偏考半夜拣铁钉   要拣,不拣,都是你的事!   恩师告诉我,过去在承天寺建筑的时候,大家都要合力帮忙。有一天,在泥土里忙到夜里疲惫不堪的时候,老和尚竟然自己去把一大盒原来已经分类好的铁钉全部都搞混。然后说你们去把这盒铁钉分大小尺寸拣好,恩师描述,本来当时她涌起的念头是「唉!老和尚,你怎么偏偏选这种大家都疲累不堪的时候叫我们来拣铁钉呢?」然而,老和尚把面孔板起来说:「难道临命终的时候还让你选时间吗?」恩师当时马上跪下来,懂得老和尚的意思,回答说:「弟子现在就去拣。」然后勉力振作,抖擞精神,把铁钉分一寸、二寸,照大小分类,拣到半夜,才把铁钉都分好,然后去报告老和尚说:「弟子已经把铁钉分好了。」老和尚却说:「要拣,也是你的事;不拣,也是你的事!」   苦、痛、疲、老......都得正念分明   临终即最老,最累一天   临命终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论是三十岁死,或是八十岁才死,总是这一生最老又最累的那一天,所以平常都要努力练习,不管是什么痛苦疲劳的时候,都要能够正念分明。    做事,是历事炼心   降伏妄念,我执烦恼   我们都知道,老和尚自己是一个整夜都露天打坐的人,他本身根本不需要建什么寺庙,他可以说,把建寺庙当作是教学的器具,用这个来锻炼弟子。    附注:   但须特别注意,此建寺作法是老和尚大菩萨示现,为特殊根机所用之特殊教育,不可作为常例。因为一般而言,依佛戒及遗教经是不可以为维生自利故,驱使策役出家人,作安置田宅,垦土掘地,斩伐草木及种种贸易贩卖之事。唐道绰禅师因为曾有如下之事,尚障往生   (一)曾置佛像于屋檐窗下,自己优处于深房(须向十方佛求忏悔)(重自我,轻慢佛故)   (二)驱使策役出家人(须向四方僧求忏悔)(不敬僧宝故)   (三)营造屋宇,损伤虫命(须向十方众生求忏悔)(重自利,轻他命故)   因此三罪违反菩提心,尚构成往生西方之障碍。幸承蒙善导大师入定时观察知之,劝其如法一一忏罪,道绰禅师谦敬受教,深自反省果有此过,故一一洗心发露忏悔。(时道绰禅师年八十,善导大师仅二十九)忏悔后,乃见白光照烛,及化佛菩萨现在空中灭罪瑞相,方得顺利无碍往生。故知驱使策役出家人建寺,非吾等凡夫可任意效学之作风,贤能如道绰禅师,不慎犯之,尚自招障,须深忏悔,况吾凡夫?   我们听故事,或看考古题,要把握重点来学习,不要学错方向。比如有一支刀,假设不会用,手握刀锋,以刀柄去切物,必然自害又不利他。此考古题重点在提示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藉事炼心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五大类垃圾,提起正念,放下我执。并不是教我们要学习去建寺庙或特定做某些事,更不是鼓励大家,都应该效法以建寺庙方式来磨炼弟子,大家千万别误会。因为使我们成佛或堕落,都是由于「用心」的问题,不是做什么「事业」的问题,故修行的重点,也就在炼心,澄净心。由善用心、善调伏心、舍妄想执着心,趋佛真心,开显佛性,才能发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妙用,成办一切度化众生之事。   修行如果错把焦点放在「事」之成就,或放在自我「成就感」(增加我执),而不放在心之澄净、舍妄归真,则成世俗有为法,作幻化事相之奴隶,顶多只得世间有漏福报,不得超世深妙利益。若做事,心中又夹杂五大类垃圾,则修来的福报只能去三恶道享用。故须注意「用心」才不致忙了一辈子,只落得到三恶道享些福。    了解修行就是锻炼自己   有理、无理、都交「正念」考卷   平时如果有人,在我们很累的时候,又要叫我们去做什么,可能我们就会觉得他很没道理、很不体贴。如果我们睡得正好的时候,被人叫起来做工作,可能我们就很不高兴,会给他一个坏脸色。然而老和尚,平时给弟子的锻炼,就是这样!当然有人也会不高兴,不理会老和尚的锻炼,自己先跑去睡觉,但是有人会了解,修行就是要锻炼自己,随时觉醒,他就不管事情到底是有理还是无理,都会提起正念,做自己该做的锻炼、交自己该交的考卷。老和尚说,修行不是在讨论事情是有理还是无理,是看你遇到境界的时候是能忍还是不能忍!    去西方,是自己的事   熬不过时,也要笑笑再振作,如同夜半拣铁钉   把痛苦化作光明莲花   我们要注意老和尚的话,要拣也是你的事,不拣也是你的事。真的,要去西方也是你的事!不去西方也是你的事!你要时常提起精神,正念分明,也是你的事,你要糊里糊涂,妄想烦恼也是你的事。   在我病得很痛苦的时候,恩师来到我的床边,告诉我老和尚的开示,和她自己的修行过程,我听了很感动,就再振作起来念佛,因为要念也是我的事,不念也是我的事。要念佛往生西方,是我的解脱快乐,不念佛要痛苦轮回,也是我的事,也是要自己去吃苦。   我们都是忍力还没有成就的凡夫,在种种身心的折磨当中,虽然知道这是我应得的业报,也有不能安详微笑、熬不过去的时候,但是只要再提起信愿就如同三更半夜振作精神,把铁钉拣好那样,提起信心愿力念佛,一定可以回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条路就是不断提起信心愿力的路,就是一条把痛苦化作光明莲花的路。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329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3:平常考
jiangjinsong 2010-9-7 21:08
※ 平常考(作表面工作否?)    「你们看!   这个人最会做表面工作!」   老和尚出的考题是千变万化的,我的恩师告诉我,当时承天寺建在深山中,工程有种种困难,大家要自己挑土、搬砖,甚至工作到全身泡在泥水里面,老和尚勉励大家,要一面做工作,一面念佛,训练动中念佛的功夫。有一天,很多位法师大德来拜见老和尚,老和尚就请人到工地把我的恩师叫回来翻译,当恩师一进到方丈室的时候,老和尚就马上向在座所有的法师说:「你们看!我们全承天寺,就是这个人最会做表面工作!你们看看,她弄得全身都是泥巴,就是要让人家说,她工作很辛苦认真!」大家听到老和尚这样讲,可以说没有人不相信的,在座的法师,有人听了,就跟我的恩师说:「啊?老和尚说你都做表面工作,这样不好哟!」恩师听了,马上就跪下来向大家说:「是的,弟子都是做表面工作,弟子会忏悔改过」。   知道这就是考试!   理智作答交卷   当时,我听到恩师这么说,眼泪就掉下来,内心非常感动。我自己反省,如果老和尚这样说我,又是向那么多长老法师说,我听了一定会当做是真的,感觉很难过,但是恩师她有觉性,随时了解,这就是在考试,就好像在考是非题那样,她会很平静,照她应该回答的,交出她的考卷。   我们不知道这是在考试的人,就会依照自己的俗情俗气,交出一张涂鸦、肮脏的考卷。这,在选佛场上,准备得几分呢?   挨骂不服气不打自招内心没修,真是做表面!   我们想想看,如果有人当众骂我们是做表面工作,我们听了,马上就不服气,这等于就是不打自招,因为一生气就表示内心没有观照,人家只说一句话,我们就马上生烦恼,这就证明我们内心的修行工作,并没有做,所做的真的只有表面工作而已。种种的工作本是要给我们藉境炼心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好好利用工作中的种种境界,来降伏自己贪、嗔、痴、慢的烦恼,这样所做的一切工作,确实只是表面,没有实际的功德。    他评对了!真是做表面!   被批评,不高兴暴露出隐藏的心念   夹杂希求肯定之心(内心不清净!)   人家如果批评我们不好,我们就不高兴,这表示我们做工作的动机,还有希望别人称赞的心夹杂在里面,这样就是内心并不清净。内心如果不能清净,不管做多大规模的工作,都是只有表面而已。老和尚所说的就是很好的提醒,提醒我们反省自己是否有真实做内心的功夫,如果真心修行,内心有观照,就不会为了别人说你做表面工作,来生烦恼,如果内心生气了,就真正只有做表面工作,别人的批评也是千真万确的。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94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2:隨機晨考
jiangjinsong 2010-9-7 21:03
  随机晨考(是平常例行,却都出乎意料之外)   谁最用功?   (这样讲几句,就动心。唉,功夫还早咧!)   恩师告诉我说,广钦老和尚平时大约早上六点,就会在寺里面经行巡视,他平常都静静观察,看什么人拜佛念佛最认真,最早起来用功,就找那个最用功的弟子来,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一顿,甚至说一些让他冤枉委屈的话,老和尚演技又很逼真,那位弟子听了如果动心,甚至生气起来,老和尚就摇摇头,笑笑说:「我以为你多用功,这样讲几句就受不了,唉!功夫还早咧!」   不知这是考题就是「不觉」!(没学佛!)   老和尚如果没有说出末后这一句,可能挨骂的弟子怎么样都想不到,这是一个考题,因为没有发现是考题,不知道老和尚这样做原来是要看看我们怎样交答案。不知道是老和尚要看我们对佛法的体会实行如何,故意演出的境界,因为统统不知道,所以叫做「不觉」。没有随时觉醒的心,就是无明、糊涂。佛是觉悟的,我们没有时时觉醒,就是没有在学佛,阿弥陀佛是「无量觉」,我们常不觉,就是没念佛。虽然一大早就起来做功课,做了半天还是「不觉」。这样就是枉费功夫,等于读书很用功,考试都不及格!   听故事,要会拿来用(销归自性)   有一位女居士听到这里,她就很欢喜地告诉我说:「这样我知道了!我那个先生,经常一大早起来就随便骂我,骂东骂西,骂得很冤枉,我都埋怨,前世不知道欠了他多少骂债?现在我知道了,我就当他是广钦老和尚,早上出来巡视,给我出去考题,这样,我就很快活了。我就把它考过,很欢喜去西方!」   这位女居士真是有觉性,听了故事公案,能够拿来自己用,销归自性,我会讲的人,不如她会听的人。能活用考古题的人,必然成绩优秀!   金刚经的应用题取相?动心?   我们可能一大早就读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经文是这样读,不过假如有人很凶骂我们,骂得又都是一些冤枉的内容,我们就暂且把金刚经放一边,当做这境界是真的,开始伤心、委屈,一点儿都不记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开始跟着虚妄相去团团转,不但取相,而且还动心,不但动心,又大大的伤心,一点儿都不会「如如不动」,所以读了几十年的经,一考起应用题来就死翘翘。人家如果说我们学佛都是骗人的,没有真心学,我们听了还很不服气,假如一考试就不打自招,表现出佛所教我们的,我们实在一点都没有学到。什么忍辱波罗蜜,先放在一边,先辩论一下,哭一哭再说。   什么波罗蜜?!黏手黏脚?气得要命!   有一位居士很可爱,他告诉我他生平第一次吃水果波罗蜜的经过,使我很有感慨,他说:他去山中做工,听人家说波罗蜜有多好,一个一千块,他就把它买来试试看,还听说波罗蜜很黏,需要抹油。结果他不知道油是该抹在刀子上,用抹油的刀子切才不会黏刀,他没搞清楚,拿了一只刀就直接切,切到那里,黏到那里,到处黏,黏得整个手、身体都洗不起来,他就说:「黏脚黏手,气得要命!如果不是想到是很贵买来的,我就干脆把它丢垃圾筒,比较省力!」他还以为波罗蜜是要吃的时候才沾油来吃,结果又吃得很油很难吃。   是刀子要抹油   不是沾油吃!   (不黏刀的油不执着的智慧)   他告诉我这吃波罗蜜的过程,真的很像我们修行的过程,本来刀子要抹油的意思,就是要让它不黏刀,我们不知道刀子要抹油,就是不知道智慧是要不执着的,结果四处都执着,真的是黏脚黏手,气得要命,什么波罗蜜,真想丢掉!这不黏刀的油,等于是教我们,不执着的智慧,这是每一刀都需要的,并不是要给人家沾油来吃的,这意思等于佛经的智慧是我们生活中每一个地方都需要的,并不是来做装饰的。    工作是藉境炼心的考题 【 轉載】廣欽老法師修行考古題1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096 次阅读|4 个评论
金刚经--知见不生分
热度 1 stone1971111 2010-6-8 14:38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金刚经为佛经入门书,有段时间看看,开始总觉得比较难懂,直到看了梁漱溟有关读经的思想,才有所悟,回想以前读书,总是拘泥于表面字义,没有从更简易的角度理解,从而导致很多书没有真的读懂。梁说,佛经需要用最直接的思维去看,不能乱想,不需要乱想,不要看注释,自己去看。其实上面所说的和道德经有接近的地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说的东西都是名,真正的道理还需要自己去体会。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3673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