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泡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术款爷赋
warlong 2019-10-9 21:20
学术款爷赋 款爷者,经费大款、权威老爷也,广挂名而高居位,挥万金而低实效,深根势而成宗派,立潜规而耍大牌。故学生谓之老板,孰可得罪之也。款爷翘足,撒币分成果;学霸领秀,姿势很演艺。易则可研,难则不研。嫉恨工仔,设防炉灶;从不指点,哪管去路。 夫有款爷,虽素质平庸,然妙术精通。得项则得权,得权则得利,得利则得人,得人则得名。权名利既得,则位势固矣,故庸师可久居,俗吏可安混。小炒课题百万干几年,大炒成果吹前景。然后前景吹开申大项,大炒课题千万干几辈。进而托名合作转外包,外包挂名转内销,上呈外行领导,恍然国际一流,文化自信满满。利用崇洋媚外之心理,达到立项融资之目的。先吹风以影响,后编标而申报。审标向内人,竞标常一家。同行串标互评,业内来日方长。如此游戏,岂为公哉? 款爷滑头,谋款先攀上审标人,作爷则踩下打工仔。竖子成名,可退化为叫兽;庸导串点,则觊觎于官阶。 占尽眼前利,爱搞马后炮。总结不出意外,成果恰到好处。多项目,少结题;唱虎头,溜蛇尾。如此猫腻,岂不腥乎? 款爷经纪,挂誉以增年收,招生以批量产;款爷阔气,立目多油水,巧名多报销。院校稀奇而张吐象牙,高薪广告而诚聘领军,于是送套房,赠豪车,赋特权,加配助手,大补阔贴,企图花些投资,养肥申项大牛,图创大营收。吹乎媒体,忽悠国人;钻于漏洞,享受体制。岂不熏哉! 款爷带徒, 东一榔,西一锤,搞游击地质,躺他人矿床,新换粉末,贵测数据,缺乏地勘经验,却想点石成金。照猫画虎,亦算名作;依葫画瓢,泡些片论。蚁观大地,迷于角隅;蜉猜宇宙,不知整体。岂不昏哉!或钻烂牛角,徒觉虚空;或驱入歧途,贻害后生。岂不悲乎! 款爷 博而不博,导而误导,乃至固守狭谷,终生不出,飘然修成大酋长矣。既不能广开视野、别开生面,又不愿滴水穿石、积水成渊。见识狭隘,何以泰斗;思想僵化,终是砖家。下不能踏地找矿、益于天下实业,上不能登天揽月、进乎基础理论,却脱节当当,浮誉喋喋,攀爬格子,比赛数量。舍本逐末,唯利是图。作风不振,灵魂缺钙。岂不陋哉! 夫急功近利之老板擅营小批快产之生意,聪明伶俐之后徒冒得忽悠渲染之真传,玩转肢解分发、沾名凑数之锦囊妙计,传授吹拉弹唱、互引增点之九阴真经,遂老调重弹,小孔吹发,发曰创见;盲人摸象,有惊即叫,叫则创薪。大师前瞻,时炒新闻,笑傲学术江湖;多方联办,常开会议,顺便公费旅游。 呜呼!一时学术昌盛,赚得指数飙升,成果累累,高潮声声,对外大喊超英赶美大跃进,为己挂名摘桃再丰登矣。 —— 2019 年 9 月 30 日 注:一般现象而言,请勿对号入座。
个人分类: 历史人文|24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个别领域一味追求“创新”所产生的一种泡沫
热度 6 liu005777 2015-7-15 11:07
——刘全稳 这是我当某刊执行主编时的一篇按语,至今仍有意义,故再次转发一下。 学术界讲究的是严密性与唯一性,推理、阐述、转述、引用注重准确性与正确性。学术论文的字、词、句、式,不同的人具有相同的理解。假如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理解,那文章就脱离了学术性,属于文艺作品或其他非学术性作品。 “极差”为数学名词,意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值与最小数值的差。 显然,“渗透率极差”是地质工程和石油工程领域在作样本的渗透率数值分析时,将数学中的“极差”法概念加以引用而产生的下位名词,它表示的应该是一组渗透率数据中最大的渗透率值与最小的渗透率值之差。 有不少石油工程类论文的作者,在描述到“渗透率极差”时,指的是一组渗透率数据中最大的渗透率值与最小的渗透率值之比,这明显不符合“极差”的原始定义,是不对的,是对极差概念的误解和误传。有些作者为了维护这一错误的论点,引经据典,搬出鼻祖,也不能说明数学上的极差定义是错误的概念。 更有甚者,有些作者用“级差”代替“极差”,采用“渗透率级差”之名,行“最大的渗透率值与最小的渗透率值之比”(极比)之实,则错上加错。连“极”与“级”的含义都不加以区别了。这也许是学术界个别领域一味追求“创新”所产生的一种泡沫,难道不是一种指鹿为马行为?文章做到这个份上,学术论文的严谨性被破坏,若用于科研,其成果可信吗? 级差是指相邻两个数据间的差,当一组数列中两两数据间的级差相等时,即为等差数列。级差与极差的概念相去甚远,有人混淆二者的区别。 宗教界,信徒们在一定环境下可以接受外界强加给他们信仰中忌讳的事物;生活中,人们也可以接受“唱歌代表解手”的约定;学术研究中,“极比”可以等于“极差”或“级差”吗?
个人分类: 随笔|626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低质研究贻害无穷
热度 13 宋敦江 2011-2-12 23:13
[转载]低质研究贻害无穷
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纳税人的钱财,却是在 研究一些人所共知的东西 。 作为基础研究它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作为实用研究它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而今学术打假事件频频现诸报端,可是 和假一样危害的是“劣”。 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日前刊出艾莫瑞大学英文教授马可·鲍维莱恩、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机械工程教授穆罕默德·加德-艾尔-哈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管理和地理学教授韦恩·格洛迪、比尔·迈克尔维、斯坦利·川波尔教授联名撰写的《必须停止泛滥成灾的低质研究》( We Must Stop the Avalanche of Low-Quality Research ) 一文,此文发表后迅速飙升到该报热门文章首位。如此引人关注,是因其说出了大家都已经看到、但没有人如此旗帜鲜明地指出来的一个问题。 文中说,4500种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前五年内被人引用一次以上的只有45%。换言之, 55%的研究发表后就再没有人光顾,纯属学术泡沫。 唯一获益的,是发表文章的人,因为他们或许可以借助文章获得工作或者职称,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也会造就出一批学术泡沫。 为什么美国这几位横跨文学、医学、管理、地理、机械工程的教授,一起站了出来,向低质研究发出了吼声呢?无价值或低价值研究之存在,中外皆同。美国甚至还有一“搞笑诺贝尔奖”,专门挖苦这类研究。 世上有很多研究,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纳税人的钱财,却是在 研究一些人所共知的东西 ,虽然也得出了一些结论,但是与投入相比,与本可开展的更有价值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实在是可以压缩的。但目前的一个常见误区是,大家把眼光盯在真研究还是假研究上,而不是价值有无的研究上。 很多研究论文真没假,真是作者自己写出来的。 可是没用,因为大而空, 作为基础研究它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作为实用研究它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这样的研究也一样需要泼冷水。 为什么低质学术会贻害无穷呢? 首先,它造成了高校学术风气的不正。一些导师为了照顾学生,用联合署名的方式,带上学生,或者学生带上老师。文中说有个物理学家有450篇文章是这样做的。靠这种抱团挂名而“上位”的学者水平如何,实在值得担忧。另外,这种低质学术,造成了 少数顶尖专家的精力过度分散 ,因为他们应邀担任各种“同行评估”类学术刊物的评委,要看大量的文章,以至于精力分散,有可能导致整个国家学术力量的衰竭。第三,大量刊物纷纷上市,质量堪忧但数量庞大,高校图书馆不堪重负,需要花费大量钱财订购没几个人会看的刊物。再说了,这些刊物的发行和流通,也浪费了其他的巨大社会资源。第四,一些 年轻学者屈于压力,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如何发文章 ,而不是如何在教学上去长进,这最终会 造成学生的平庸化 。由于大量低质研究的存在,年轻学者在做研究的时候出于严谨的考虑,又不得不去查阅有关文献,这又 造成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根据该文提供的思路和我自己的观察,应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压缩这些劣质学术的生存空间。 第一,改革高校的聘用和职称标准。 一些高校的管理者“不会看书只会数数”, 仅仅靠量化指标,决定聘用和升职标准,这是亟需改变的一个做法。以笔者熟悉的英文专业为例,我觉得英文系的主任或学院院长应拓宽思路,不应仅依学术论文数量来衡量学者。就如我以前撰文所说的那样,应纳入多元学术活动,以决定教学科研人员的升迁。目前这也正是美国高校文学系的一个大趋势。2009年的现代语言学会主题就是文学翻译,学会主席建议改变论文(monograph)主导评估的局面,纳入文学翻译、学术散文等新型学术活动证据。 第二,评估时看论文的影响力而非论文数量。文中说,一篇被多次引用、评估较高的文章,在计分上应该超过10篇获得劣评或者无人问津的文章。只有这样,才会打击滥发文章的学界中人。在美国,很多学术期刊都有“影响因子”,国内也有类似指标,应该更多利用这种指标,去衡量论文的质量和影响,而不仅限于数量和篇幅。 第三,文中还介绍,为了减少社会负担,应该压缩学术论文的篇幅。一些期刊要求文章篇幅在5000-10000字。其实未必是文章越长越能说明问题,有的文章为了凑篇幅,加了很多口水话。我自己也审过学术文章,发现诸如“在…思想的指引下”、“围绕…的主张”、“参考国际上关于…的理念”、“鉴于我国的现实…,本着务实创新的精神…”之类废话大量填充在学术文章里,我估计每个审稿人看到都想呕吐。 第四,我觉得高校 不应该拔苗助长地培养学生 ,强行规定研究生就读期间须发表文章。应让他们在校期间好好学习各样知识,锻炼学术技能。若强行规定发表文章,学生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势必造成 “ 通货膨胀 ” 和 集体平庸 ,也会滋生各种学术腐败。 第五,不要一窝蜂地走“研究型大学”的路线。 不是所有大学都必须研究挂帅。 有一些大学和专业,走教学路线更合适一些。当然,这也不能排除老师会偶尔拔尖,做出科研贡献来。师范大学如果重视教学,培养出更多以教学见长的学生来,对于整个国民教育都是好事。还有一些专业,比如护理、医学,其实更应该注重教学,培养实际技能,这样对于社会贡献更大一些。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是在师范大学,那时候学生都喜欢教学好手,我们也确实有很多教学水平非常出色的老师。现在回去看,发觉大家个个都著作等身了,这么多精力用在发论文上,能好好教书育人吗?我表示怀疑。另外一些本科阶段为重的高校,更不必用科研去衡量一切。因为这些事情给实力更为雄厚,条件更为成熟的高校去做,似乎更合适一些。 什么都抓最后只能说是集体平庸。 而今学术打假事件频频现诸报端,可是 和假一样危害的是“劣”。 前者一旦发现,倒的是一个人,而后者泛滥,当事人受影响倒是不大,但是 受损的是整体的学术环境 。希望中国学术界也和美国学人一样,在压制劣质研究上做些工作。 原载于2010年7月27日《东方早报》 图片来源: We Must Stop the Avalanche of Low-Quality Research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4500 次阅读|23 个评论
吳飛鵬:批判批判“科学主义”的老蒋1----幻孕症与学术泡沫
jiangjinsong 2010-9-28 17:44
批判批判科学主义的老蒋1----幻孕症与学术泡沫 老吳批判的靶子在此: 幻孕症效應與學術泡沫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739 次阅读|3 个评论
指望杂交稻增产养活的中国人,醒醒吧!
hngs1212 2010-5-20 19:04
指望杂交稻增产养活的中国人,醒醒吧! 陈绍光 (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长沙 410125 ) 摘要: 杂交稻学术泡沫掩盖不住 19 年来我国稻谷只增产 1.35% 的事实,杂交稻吃饱全中国只是一个成年人的童话。支撑中国粮食安全的是小麦与玉米。发展水稻生产的必由之路只能是质量效益型之路而非种三产四的高产之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学术泡沫 种三产四 粮食安全问题永远是中国政府需全力关注的最大民生问题。由于严格的计生政策,中国的年人口增长率控制在 1% 左右, 199 0 ~ 2008 年的 19 年中,中国的人口增长也应在 19% 左右,而同期中国粮食增产了 18.5% ,粮食与人口的增长基本平衡。但是,支撑中国粮食安全的是被媒体冷落的小麦与玉米,而以被媒体热炒为吃饱全中国的杂交稻为主的水稻, 19 年来只增产了 1.35% ,指望杂交稻增产养活的中国人,情何以堪?两壶开水不响,壹壶响水不开,我们只好那壶不开提那壶了。 一、水稻生产形势严峻,弄虚作假大行其道 我国水稻产量 1997 年突破 2 亿吨( 20073.7 万吨),创历史最高位,此后就逐年下降至 2003 年谷底的 16066 万吨,较 1997 年减产 20% ,甚而低于 1982 年的 16160 万吨。自 2004 年起,随着中央每年一号文件关注农业,产量连续 5 年拉升至 2008 年的 19190 万吨,但仍然没有达到 1997 年的历史最高位。《中国农业年鉴 2009 》发布了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我们摘出一部分稍加整理后列表于后。读者从中可以看出, 2008 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比 1990 年增长了 1.35% 、 14.5% 和 71.4% 。玉米由于播种面积扩大而增产幅度最大,其单产增幅 22.6% 也远远高于水稻单产增幅的 14.7% ,说明在此期间玉米的育种、栽培技术的进步决不输给以杂交稻为主的水稻。最为可圈可点的是小麦。水稻的播种面积减少了 11.6% ,但小麦的播种面积同期减少了 23.2% ,减幅是水稻的 2 倍多,而产量增幅为 14.5% ,是同期水稻产量增幅的 11 倍;同时,小麦单产增幅为 48.8% ,是水稻单产增幅的 3 倍多,说明小麦在育种、栽培技术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是实实在在的成果,不是需要行政力量推动与项目资金配合才能有限推广的高科技。 杂交水稻的学术泡沫如何堆积出高产假象: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常规稻的产量压低来拨高杂交稻。例如: 2009 年 9 月,在中国水稻技术对外合作部长级论坛上,中方有人称目前中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占水稻播种面积的 57% ,产量为 7.2 吨 / 公顷(即 480 公斤 / 亩),比常规稻的 5.8 吨 / 公顷(即 387 公斤 / 亩)要高出 1.4 吨 / 公顷即是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 24% ,每亩增 93 公斤,符合袁隆平关于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 20% 、每亩增产约 100 公斤的一贯结论。全国杂交稻平均 480 公斤 / 亩有依据吗?国家发布的统计数据中未单列杂交稻,但湖南却每年将杂交稻的播种面积、产量、单产分别按早、中、晚稻详细列出。我们查看了近 5 年的数据,没有发现达到或接近 480 公斤 / 亩的数字。 2008 年湖南省杂交早稻、杂交中稻、杂交晚稻的单产分别为 394 公斤 / 亩、 449 公斤 / 亩、 448 公斤 / 亩,平均为 430 公斤 / 亩,以种杂交稻闻名的湖南尚且如此,全国平均那来的 480 公斤 / 亩?不过是把常规稻的产量砍些过来放在杂交稻头上而已。维持杂交稻吃饱全中国这个成年人童话的最好办法是永远不要统计杂交稻产量。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 2007 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袁隆平荣登榜首,提名理由称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不仅吃饱了全中国,而且每年光增产的粮食就可以多养活 7000 万人(且不论杂交水稻根本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试设想一下,杂交稻 19 年来增幅只有 1.35% ,比同期人口增长的速度慢 14 倍,如果小麦、玉米的增幅也和水稻一样,早就天下大乱了,那来的吃饱全中国? 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 (摘自 中国农业年鉴 2009 ,第 12 页) 项 目 1990 年 2000 年 2008 年 2008 年比 1990 年增减( % ) 粮食作物 面积(千公顷) 113465.8 108462.7 106792.6 -5.88% 产量(万吨) 44624.3 46217.5 52870.9 18.5% 单产(千克 / 亩) 262 284 330 26% 稻谷 面积(千公顷) 33064.5 29961.7 29241.1 -11.6% 产量(万吨) 19833.1 18790.8 19189.6 1.35% 单产(千克 / 亩) 382 418 438 14.7% 小麦 面积(千公顷) 30753.2 26653.3 23617.2 -23.2% 产量(万吨) 9822.9 9963.7 11246.4 14.5% 单产(千克 / 亩) 213 249 317 48.8% 玉米 面积(千公顷) 21401.5 23056.1 29863.7 39.5% 产量(万吨) 9681.9 10600.0 16591.4 71.4% 单产(千克 / 亩) 302 307 370 22.6% 二、 1990 年代以来水稻为何不再增产 1990 年前的 15 年,即 197 5 ~ 1989 年,全国水稻产量由 12566 万吨增至 18013 万吨,增幅为 43.3% ,年均增幅为 2.89% ;而 1990 年后的 19 年,即 1990 ~ 2008 年,全国水稻产量增幅只有 1.35% ,年均增幅 0.07% ,即 1990 年前水稻年均增幅高出 1990 年后的 40 倍。有良知的政府官员、专家、读书人难道不应该问几个为什么吗? 影响水稻总产量的主要是政策层面的东西及供求关系。上世纪 80 年代,分田到户后的农民种稻积极性空前高涨,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水稻产量大幅提升; 1990 年代以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及市场经济的确立,在供求关系及偏低价格的影响下,农民关注的是效益,种稻积极性受挫,部分农民放弃双季稻作制度改种单季,减少了水稻播种面积,在单产不能提升的情况下,总产量再难提升。 影响单产的主要是技术层面因素,天气变化、农资供应、水肥条件、栽培技术、品种等。上世纪 7 0 ~ 80 年代,农村良种推广、品种更新的渠道不畅,生产队与农户都是自己留种,有什么就留什么,留什么就种什么,有的品种一种就是 10 多年,混杂、退化是常事。此时用新选育的杂交水稻高产组合取代当地当家的常规稻品种,杂交稻的新品种优势、杂种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当然能较大幅度增产。 进入 90 年代以来,常规稻育种在杂交稻育种的拉动下,有了长足进展,新选育的常规稻品种与已推广的杂交稻组合在产量上常不相上下,呈相互赶超之势,此时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的幅度,通常不过百分之几,再也难现袁隆平所说的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 20% ,每亩约 100 公斤的昔日风光。 90 年代以来,水稻增产风光不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杂交水稻本身的单产 20 年来一直停滞不前。袁隆平等人撰写的《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农业出版社, 91 年)列出了自 1976 年至 1988 年杂交水稻的播种面积与单产,其中 1988 年全国杂交水稻的单产为 443.65 公斤 / 亩,与湖南省统计年鉴发布的 2007 年、 2008 年全省杂交稻单产持平。由此引发一个严肃的问题,近 20 年来杂交稻令国人惊奇、自豪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如两系法、超高产育种、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三期到哪里去了? 三、发展水稻生产必须作出的选择 农民种田实质上是在未计土地占用费和劳力成本的情况下自己为自己打工,当然也会追求他的利益最大化。并非产量越高农民获得就越多,有时甚而相反。因为每增加一定产量的投入,会随着基数的增大而增大。把稻谷产量由 300 公斤 / 亩提升到 400 公斤 / 亩,增产的 100 公斤稻谷的产值会大于农民的投入,农民当然会干;但将亩产稻谷由 500 公斤提升到 600 公斤,农民的投入会大于 100 公斤稻谷产值,即得不偿失,农民就不会干。通过行政干预强行推广在较高产量基础上追求更高产的丰产计划,如种三产四就无异于劫贫济富。 提高国家水稻生产总量的技术路线有二条,即产量型与质量效益型。种三产四就是产量型的代表,它以环境为代价(较多地使用农药与化肥)、以增产为目的,农民并不能增收,必须有项目资金补贴农民才能被动接受。 90 年代以来杂交水稻的重大科技成果如两系法、超级稻,之所以很难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来拉动水稻增产,就在于生不逢时,错过了农民追求温饱的 80 年代,到了 90 年代,这些成果农民不会感兴趣,因为此时农民更关注的是效益。日本大米在北京售价高达 98 元 / 公斤,泰国香米以比国产大米高 1 ~ 1.5 倍的价盛销大半个中国。以米质而言,湖南省研究常规稻育种的专家们早就育出多个超泰国、赶日本的品种。我省多数水稻产区是丘陵地区,极难实现机械化大生产,但却有较易回归自然的后发优势。如果我们通过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办法,组织、约束农民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要求的稻谷种植规程来种优质稻,并改变重种植、轻加工的习惯,在加工过程中注入免淘洗、营养强化等科技含量,优质米卖 15~20 元 / 公斤是办得到的。每亩单季产 300 公斤,一年双季 600 公斤稻谷,按 50% 的整精米率计,可得优质大米 300 公斤,按 20 元 / 公斤计( 2009 年湖南就有企业实现了),产值就是 6000 元 / 亩。如此丰厚的产值,就可给种植者、加工者、营销者等各环节都留下足够的盈利空间。如果是种三产四,即便亩产 800 公斤,可出 400 公斤大米,产值也不过 1600 元。选择质量效益型道路,通过市场需求的推动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让农民组织起来,种优质稻、绿色稻、有机稻、特色稻(如富硒稻)。既维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就会自动地复垦弃耕地,恢复双季稻,从而增加国家水稻的生产总量,进一步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杂交水稻并非伪科学,而是实实在在的真科学,上世纪 70~80 年代,它为中国水稻的增产出过力、立过功。 90 年代以来,杂交水稻的荣誉、光环越来越多,但对中国粮食增长的贡献却越来越少,这还不应该深刻反省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9648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