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跑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往事三则
zdqiao 2015-11-27 10:06
下面讲的三个小故事都是真的,考虑到个人隐私,所以在发表之前征得了主人公同意,把他们的名字隐去了。所以说,内容都是真的,除了我,其他人的名字都是假的。 一顶军帽 我们插队的时候 , 假如能有一顶真正的解放军的绿军帽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有天傍晚,我刚走到大队部门前,就有一个同学从我旁边跑过,将一顶军帽塞到我手里说,完了我找你。当天晚上,我就被村干部又叫回了大队部。看见有几个军人和派出所的警察都在。他们问我,是不是某某今天给了你一顶军帽,我说是,并将傍晚刚拿到的军帽递了上去。几个军人看了一下没有反应,就让我回去继续睡觉了。过了几天,就听说这个同学在派出所服毒自杀了。据说是这个同学骑车在路上看见一个当兵的,顺手就把人家的帽子掠了就跑。哎! 我其实也很想有一顶真正的军帽,但一直没有渠道得到。商场里虽然有卖的,但仿制品就是仿制品,与真正的军帽放在一起,简直……。 夏收以后,为了纪念建军节,村民兵营请来真正的解放军组织大家训练,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军事比武。我们这些插队知青都是天然的基干民兵。训练的时候,要求我们穿绿军装,戴军帽。我们这些知青都有自己做的绿军装,但是没有军帽。村里规定,回乡知青没有军帽的,村里帮助解决,而我们这些插队知青只能自己解决。我没办法,就戴了一顶借来的,从商场买来的旧军帽。我的同学王恨水说,他借不到军帽,问营干部怎么办?回乡知青,民兵营长强硬地说,自己想办法。王恨水看见邻居小孩戴着一顶小军帽,他就借来,因为太小,戴不上,只好放在头上。我们看了都忍俊不住。最后,大队拿他没办法,再这样下去,即影响训练,又不雅观,很快就从解放军那里给他借来一顶真正的军帽。 这样的处理结果让我当时就感到后悔,我对王恨水说,我也该戴一顶更小的军帽。王恨水自豪地不理我。 哼! 读后感 小学刚上三年级,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虽然大人们内心忧虑,但我们这帮小屁孩却开心的不得了。因为老师顾不上管我们了。这个时候受到的教育就成了,站在家门口,眼望全世界,要时刻牢记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回家的时候,路过学校门口,原来爸爸妈妈的学生,那些大哥哥姐姐们就会站在校门口,让每一个进出的人背诵最高指示。不会背的,要到旁边学习学习。有人来回都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后来,红卫兵哥哥发觉了,就要求和别人不一样。前面一个人背过的,后面一个人不能重复。我有个邻居的孩子,很会唱歌,在评选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时候,连背诵带歌唱,把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从头到尾连说带唱的,成为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在晋机厂的大会上演讲,羡慕死我了。 很快,就这样的学校也不能上了。爸爸妈妈就把我送回了老家,就在三叔当教师的学校插班学习。尽管在农村的学校,作息是规律了,但是,上课除了算术还算正常,语文课也是学毛选。有一天,学习了《纪念白求恩》以后,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学习心得。那会儿,还没有上四年级,心得体会是啥,怎么写都不知道。但是老师告诉我们,要从小事情上写,要狠斗私字一闪念,难为死我了。想了半天,写到:伟大领袖教导我们,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我和弟弟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为了一点儿事情打架。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总是吃亏,想起来,有的时候我也有不对。今天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著作《纪念白求恩》后,我感到很羞愧。白求恩同志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我们进行抗日战争,他毫无利己的动机,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和人民的极端热忱。我为什么不能学习他呢?今后,再和弟弟闹意见的时候,我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弟弟再打我我不还手,再骂我我不还口。争取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弟弟的人。 作文写好以后,我还给不识字的奶奶听,她说好。学了毛主席著作以后,不能欺负弟弟了。我把作文交了以后的第二天,三叔回家看见我就笑。我不得所以,问他笑啥,他就把我写的学习老三篇的心得告诉了爷爷奶奶。奶奶说,我觉得不错呀。通过学习毛主席语录,不和弟弟打架了,这不是进步吗?后来,在三叔的帮助下,抄了一篇报纸以后,才算过了关。 我会谱曲 我从小喜欢唱歌,但老跑调。只要跑调就会把周围的人也带跑了。记得 1989 年底在哥廷根歌德语言学校学德语的时候,正好遇到圣诞节,所有的中国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大家合唱了两首歌。因为是集体活动,我也得参加。北京音乐学院的一个老师指挥。结果唱了几遍以后,音乐学院的老师就对我说:小乔你只要张嘴就行,别发声。我说,那我就别上场了。她说,不行,我们人太少了。等演出结束,有个伊朗同学问我,为啥你光张嘴,不出声? 所以现在,一旦有人问我会不会唱歌,我都说会。完了还要补充说,主要是自己谱曲,每次和每次谱的都不一样!
479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什么有的人唱歌不着调?
热度 10 xiazhi397288 2013-4-9 18:40
文/夏志 唱歌不着调?可能是一种病呢,官方称之为失歌症 (amusia),WIKI对其的定义是:它 是一种对音调把握不准,有乐感缺陷的异常表现,常伴随着对音乐记忆和识别上的问题。它其实和我们的听力以及嗓子好坏关系不大,主要是由先天性原因(与生俱来,遗传因素等)以及后天环境(主要是发育不良、脑部损伤致使)所决定的。 唱歌跑调的人自古就有:历史研究已有很多记载,现代论文也有发现 有统计表明,有 10% 的人先天五音不全,唱歌跑调。其中的 4% 是先天性对音调精细识别的失敏。许多著名的人物,如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美国第 18 任总统格兰特、第 26 届总统罗斯福、革命家切格瓦拉,以及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等,都是失歌症患者。 其实早在 1825 年,弗·戈尔( F.Gall ) 就曾提出人脑中的某个特殊区域存在着“音乐暗盒”,它会在创伤性事件后受到损伤进而影响人的乐感。而在 1865 年,法国医生詹尼·露·比多( Jean-Baptiste Bouillaud )首次对由大脑损伤而致使的一系列失乐症状进行了描述。尔后的 1878 年,英国科普作家格兰特·艾伦也对此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阐释。 1890 年,德国医生诺布洛克( August Knoblauch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音乐处理的认知模型,并首次定义了 amusia( 失乐感,失乐症 ) 。而直到百年后的 2002 年,第一份关于失歌症的正式研究性论文才得以发表。领导此项研究的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伊莎贝拉·珀利兹( Isabella Peretz )教授,她们对失歌症者的脑部进行了全面的扫描,发现有大约一半的失歌症者在韵律认识方面有问题,且找到了一个与辨别音高和记忆旋律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脑白质与普通人的细微不同。他们推测,人脑中应该是存在有一个专门处理音乐的“模块”,当此部分发育不全就易导致失歌症症状。 唱歌跑调是病? 人为什么会患上失歌症呢?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研究结果。不过从理论上来讲,它应该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先天因素来讲,人类大脑的右半球主管着人的想象、颜色、音乐、节奏等,遗传(基因)等方面的原因会导致“音乐脑”产生对于音高的识别障碍,且这种识别障碍在现实音乐情境下会被放大,进而出现音乐相关的记忆障碍。就像色弱者无法分清波长相近的颜色⼀样,失歌者无法区别出音高相近的音符。当然,也有研究表明,失歌症与大脑左侧额叶的发育有关(额叶在大脑靠额头的位置,占大脑表面的三分之⼀,主要跟语言、运动、精神活动有关)。左半脑额叶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管理语言、性格、判断力、注意力、书写等功能,与情感的清晰表达,声音的精准模仿等都密切相关。故当大脑左半球颞叶前部产生病变后,易致使患者部分或全部丧失本有的认知音符、歌唱演奏以及欣赏乐曲的能力,进而外现出其唱歌跑调(没调)。 2009 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 Teppo Särkämö 博士对 53 例脑卒中患者的左或右半球大脑中动脉( MCA )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失歌症组的左、右半球与正常人群并无太大差异,只是失歌症组常有着较多的额叶和听觉皮层病变。试验结果表明,后天失歌症的产生与一系列的认知功能、注意集中力、大脑运行功能,以及记忆能力相关。 当然,许多关于失歌症的研究也同样支持诸如初级听觉皮层、次级听觉皮层,以及边缘系统等多个皮层区域在音乐的处理中的重要性。并且也认为其它皮层区域的病变,以及皮质厚度的异常,神经连接及大脑可塑性的缺陷等,也都与失歌症的发生有关。 另有一些研究表明音调的处理一般是由大脑右颞区控制的(此区域有区分旋律、音调及间隔信息的功能),正常的次级听觉皮层会处理音调的变化并操控正确的语音语调。右颞上回可接收和评估间向信息,而左右颞区共同行使功能才能准确接收和评估间隔(连续音符的频率比)信息。此外,右前外侧的颞横回(初级听觉皮层)也与音调信息的处理有关。 而最近的节奏分辨的试验提示,右颞叶听觉皮层负责时间分割,左颞听觉皮层负责归类,皮层运动区在节奏感知和产生中起到了作用。因此,双颞区和神经运动区的互联动缺乏极可能是致使先天或后天失歌症产生的重要原因。 此外,在处理整合旋律节奏过程中,不可否认正常的记忆功能对其所做出的贡献。有研究认为,在音乐欣赏上运作记忆的右侧颞上回、额叶皮质区之间有着丰富的互连,而大脑的颞叶和额叶区域之间的这种联系在音乐处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脑颞区的变化最有可能与音高感知及其它音乐体验的失常有关,而在额叶区域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认知及相关信息处理,进而影响到记忆。记忆是有关识别和记录曲调的内部呈现,有助于识别熟悉的歌曲和将演唱歌曲的能力进入到脑中,故记忆的损伤也会很大程度的造就失歌症的产生。 失歌症与五音不全 一般说来,“失歌症”患者通常会有如下症状:听力智力和记忆力正常,对音乐感知度差;无法准确唱歌,但往往意识不到,甚至自以为是;对音乐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差,甚至常感到困惑。 且由于言语交流过程中语音语调的广泛运用,失歌症者还可能由于无法准确把握交谈者语气而造成沟通障碍。对于遗传等原因造成的失歌症,目前尚缺乏相应的预防和治愈手段。但是,从小培养孩子对声音的辨别力和敏感度,是可以在⼀定程度上缓解或避免跑调的发生的。 诚然,这 并不意味着所有唱歌跑调的都是失歌症患者 ,其实大部分五音不全的人只是由于未接受正统的音律训练,乐感较差而已。他们对音节、节拍的高低不太敏感。这其中的相当⼀部分是可以通过发音训练得到纠正,而另⼀些(失歌症者)则需要进行进⼀步的治疗才能得以改善。 和“五音不全”相比,失歌症者的最大特点就是唱歌跑调但自己却浑然不知,而且其空间处理能力⼀般都比较差。例如,给他们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建筑物照片,他们分辨不出照片上是同⼀幢建筑。由此科学家们曾推测,在大脑里,人对音乐中音高部分的处理可能与空间认知能力有关。且认为,在人的大脑中,空间处理与旋律识别这两个认知过程之间存在⼀定的重叠,当这两项同时进行时,就可能因为存在冲突而使得错误率明显升高。 是否能矫正还有争议 我们知道:音乐有四大元素,音高、节奏、强弱、音色。跑调,主要是指的音高不准,无法分清各音符之间音高的差异。有些人认为,唱歌跑调是嗓子条件不好,是天生音域不宽。其实跑调和音域是否宽广是两码事。音域是受先天和后天的共同影响,后天的训练、熏陶,以及诸如慢性喉炎等器官性病变等,是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的音域的。但是失歌症,和器官的构造关联其实并不大。 目前对‘失歌症’还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正方认为 : 跑调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视唱练耳来解决的。视唱、读谱、练耳,可提高个体对音高的分辨率,加强对音色的敏感度及精确性。 通过专业的训练,人人都能成为音乐家,差别只是在于不同人天赋的高低。 反方认为 :跑调分两种,⼀种是先天性音准缺失,还有⼀种是因为缺乏技术方法和训练,没法判别具体音高,从而出现走音。⼀般来说,相近的音高不容易走音。而跑调,与音之间跨度无关。天生的跑调是训练不好的,但走音可以改变。
18861 次阅读|20 个评论
我的歌声
zhuoqing 2010-11-10 09:54
今年上半年参加同学们的卡拉OK比赛。现场秀了一下歌喉,结果唱跑调了。 不过可爱的同学们还是给了很大的鼓励。 现场的演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xMzM0NDgw.html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2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唱歌跑调的人会弹钢琴?
songshuhui 2008-9-2 11:05
赵勃楠 发表于2008-08-5 星期二 11:10 分类: 健康 , 其他 , 心理 | | 今天,我很尊敬的李医生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唱歌跑调的人可以会弹钢琴? 其实原因很简单钢琴几乎是惟一不需要演奏者有音准概念的乐器。夸张一点说,失聪的人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教导和训练下掌握相当复杂的钢琴演奏,但是要是听力不够,想要比较出色地演奏其他乐器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以钢琴为代表的键盘乐器,其工作原理和打字机非常类似:按下相应的按键,出来相应的音或者字符。所不同的是,钢琴要考虑到更多的细节,比如强弱、速度,但是,钢琴不需要演奏者进行任何音准的控制你想控制也没法控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如果我们把事情简化一些就可以发现,钢琴完全不需要演奏者控制音准,只要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力度按对键就没问题了。所以,唱歌跑调的人完全可以学习钢琴,弹个理查德的浪漫钢琴曲问题都不大。 但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就好像踢足球,谁到知道踢球的秘诀有2条:第一,把球踢到对方球门里去;第二,不让对方把球提到自己球门里去。看起来很简单的2条,中国队踢了几十年也还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钢琴的技术细节可不比足球少。我并不打算在这里教钢琴,所以也就不准备详细地说上几百万字。不过大家知道上面的一些原则性细节就可以了。 和钢琴截然不同的就是以小提琴等为代表的另一类乐器,这类乐器需要演奏者控制音准,事实上多数乐器属于这类。这类乐器对演奏者的要求就比较高,没有相当的音准概念是无法演奏的。有的文章曾经提到,邻居孩子练小提琴,和杀鸡一样难听,这大概就是孩子没有什么音准控制能力的原因。唱歌跑调,五音不全的人,很难去学习这样的乐器。 对音准的把握能力,是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能力。一般来说,普通人多数可以对四分之一音的差距进行判断,极少数人连全音这样的差距都判断不好,这就是一般人说的五音不全了,而我们这样进行过专业训练的人一般可以分辨出以音分(音的计量单位,半音等于100音分。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是等比数列关系)为单位的相对差距。但也有少数人可以具有把握绝对音准的能力,他们对标准音有着令人吃惊的掌握,可以毫不费力地就唱出媲美校音器的标准音高。极少数人甚至可以分辨出1赫兹的振动频率差距,比如钢琴大师霍洛维兹就自称有这种能力。但更多人认为他是心理作用,因为这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极限。但外国有研究结果表明,钢琴家的音准几乎是所有音乐家中最差的,小提琴家最好。霍洛维兹应该是个特例。 其实,音乐并不是多么神秘的东西,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只要能在音乐中得到乐趣就足够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使不是非常有天赋,也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和学习得以提高。即使先天条件很差,不能有很大提高,也未必就不能在音乐中得到乐趣。在KTV包房里面唱歌的,从专业角度来说大都惨不忍睹,但这似乎丝毫没有妨碍到演唱者的心情,他们很快乐,这就足够了。 标签: 跑调 , 钢琴 , 音乐
个人分类: 健康|1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