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个性化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让大学本科教育成为个性化教育的天堂
热度 40 lionbin 2014-11-6 16:22
当我最早萌生这个主张的时候,差点儿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之后,我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但一直没有汇成文字。最近许多老师在以前探讨大学教育的问题,促使我即使很忙也抽空将这个想法表达出来。 每天,都有许多人在谈论大学教育。也难怪,这是一个国际关注的问题,全球许多大学都在探讨用新的方法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变革我们的教育。2014年10月16日出版的 Nature 周刊,还专门发表了以大学教育为主题的专刊,介绍世界各地的大学试图摆脱旧思想习惯束缚和探索新的做事方式的各种不同方法。我也曾撰文对这个专刊进行了介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836375.html )。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一方面各用人单位都缺人,而另一方面许多毕业生又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困扰。也就是说,大学教育所培养的人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并非哪个决策部门的失误,而是教育理念的滞后。 现在最高明的决策者,也无法预料未来十年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人,只能根据目前的现状来判断而做出规划。这在信息技术和知识传播手段大发展之前,也许并不成问题,按部就班地培养各专业人才作为一种社会储备,最终总能派上用场,那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知识扫盲教育。那时,由于知识传播手段的限制,大多数人无法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接受更好的培训,只能让有机会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从事技术性强的工作。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传播手段的进步,学习和教育的门槛大幅度降低,可以说这种趋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未来人人对传统知识的获取都是平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的出现,让这种教学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掌握着学习过程的全部权利,他们可以自己安排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是学习的主人,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区别。 因此,有人担心,传统大学会不会因为MOOC而消亡。其实,这种担心也许是多余的。我们知道,教育包括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其中,隐性教育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这是无法转化到MOOC中的。因此,我认为大学并不会因为MOOC而消亡,但大学必须顺利潮流,改变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网络教育中,学生们会主动放弃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是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新的学习内容。MOOC不是换装的电视大学,而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伴随网络长大的学生们,潜意思中已经习惯了采用这样的方式和理念来认识世界,学习新的知识。大学所要改的,就是顺应这种理念,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 要做到这点儿 ,大学首先需要改革的就是本科专业的划分。 现在,许多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这是一种进步,但实际操作中有些不伦不类,最终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不如将这种想法进一步扩展,那就是 大学本科不分专业,只有总学分的限制,而没有科目的限制,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构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 目前大学教育体系中严格的专业分科,只不过是为了保持专业的纯洁性,对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知识结构来说,没有任何用途,而且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样的专业教育有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是增加的,用一个确定的专业知识是无法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知识需求的。现在 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 大学培养的人才总是落后于时代的,社会上 新的专业 需求层出不穷,许多是我们原本的学科体系中完全没有涉猎的,因此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毕竟,按照传统的方式开设一个新的专业,要花去好几年的时间,待专业建设好开始有毕业生了,社会又不需要了。 目前的大学,老师和学生都很苦,老师辛苦备课,上课也没有多少学生听;学生有自己想上的课,却因为专业的限制无法选修,最后对整个学习都没有兴趣,这其实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浪费。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更需要的是能针对他们进行真正的个性化、差异化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培养的人才才可能是针对未来社会需求的。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精准教育;对整个社会来说,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知识体系,掌握不同的传统跨界知识,正好适合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克服了大学本科专业体系建设需要花很多时间的限制。这是一种极为快速的组合,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社会需要,随时改变自己的知识体系,真实是一种华丽的快速转身! 为兴趣和需要而主动学习永远比应付考试要高效得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而选修的课程,怎么会不用心学习呢?也许有人会担心, 这样自由选修课程,是否会导致学生的知识支离破碎呢?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们所谓系统化的知识,只不过是前人们为了教学的方便总结出来的,这是一个双刃剑,表面上看似乎结构清晰,但也是开拓和创新道路上的绊脚石。目前提倡的跨界思维,不就是将看上去完全没有什么联系的东西连接起来吗?所谓知识重点,也是前人认为重要的,在历史上曾经有重要作用,这些是对过去的总结,但并非适应未来。现代社会的许多重大变革,往往都是从最不起眼的小地方开始的。学生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根据自己的认识,去挖掘和学习新的知识,其实最终也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这本身就是创新的源泉。那么, 这对用人单位来说,是否寻找候选人非常不方便呢? 恰好相反,这对用人单位来说,恰好提供了更大的方便。用人单位根据一个人的选课情况就知道他对什么东西真正感兴趣,可以由此判定是否他们所需要的人。那么,这样 是否会导致一些冷门专业的课程无人问津呢? 完全有可能。但是,我们担心什么呢?这些专业无人问津,说明社会不需要,或者需求量不足,与其花大的气力维持一个没有生命力的专业,还不如让其自生自灭。也许,那些更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就由此诞生了,这样大学与社会需求也就真正接轨了。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功利心作祟。是的,社会需求就是最大的功利,也是未来大学生存之本。 放弃象牙塔心态,也是未来大学必走之路! “高级技工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已经成为全民津津乐道的口头禅。抛开炒作的因素,如果我们能冷静去思考下蓝翔的模式,也许我们也能从蓝翔身上真的学到不少东西。我上面谈到的这种模式,在蓝翔称为“订单式培养”。其实,订单本身就代表了市场需求,意味着人才培养有明确的需求指向性。以往常说的“海归”变“海待”,其根源难道不是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不匹配吗。蓝翔校长的一句经典戏言“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其实,在某些方面蓝翔确实超越清华,至少在许多毕业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大背景下,蓝翔却能连续多年创造就业率达100%的“神话”,这难道还不能提示我们一些什么吗? 我们要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更要有勇气建立一个新世界。建设性方案总比怨天尤人强,那怕刚开始看她是那么荒谬。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8792 次阅读|109 个评论
研究生教育应该是个性化教育
热度 11 wangdh 2012-1-3 15:57
研究生教育应该是个性化教育 (王德华) 我逐渐领悟到研究生培养是不能一刀切的,但培养单位有些一般规定是必须的,这便于管理部门对研究生进行管理。说是管理实际上很大的方面理解应为服务更好些。管理部门本没有多少权力的,其职责就是按照相关条例和要求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目的就是为了广大研究生们和导师们能安心做好自己的研究。管理部门一定不是添乱的,更不是以权压人的“衙门”。这也是个理念问题。从“管”到“服务”,这个理念转变很艰难。 我曾想针对“研究生是个性化教育”写点认识,一直拖着没有写,也许是考虑不成熟的缘故吧。这几天大家又在讨论研究生的培养和有论文要求才能获得学位等一些具体的问题。我找到了我去年写的一点文字。“研究生培养是个性培养,导师的影响是很大的。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为人处世原则,以及不同的学术视野和思维,这些都将会对自己的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对导师只能是原则上有要求,不能在具体方面有过多限制(如招生、录取、考核、毕业、发论文等)。要求所有导师都一致显然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除了括号内的“如招生、录取、考核、毕业、发论文等”之外,我现在觉得我的观点还没有改变。至于当时为什么说不能在具体方面有过多限制,范围应该很广,涉及到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但在列出的这几条里,应该是当时随想随写的,没有过多深究,时间长了就遗忘了。借着说几句吧,如招生和录取,既然是个性化教育,导师在某种情况下对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学术应该有招生权,尤其是在专业课或外语课考试与录取线差 1 、 2 分的尴尬情况下。同时,针对不同的考生考查不同的课程,也应该是允许的,尤其是具有交叉性质的考生,现在硕士生考生越来越像高考了,统一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和趋势是一种退步,对于选拔人才非常不利。再如毕业和发表论文,研究生何时毕业、何时答辩,导师应该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研究生是否达到毕业的要求,是否可以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导师应该有决定权的。我说的导师是真正的导师,研究生也是真正的研究生,否则无法讨论。研究生培养是有具体详细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计划)的,研究生学习和训练期间,就要严格按照师生双方商定的方案进行,只要完成了计划内容,就可以申请毕业和答辩。这个过程,有些研究生可能需要 3 年,有些可能需要 4 年,有些可能需要 5 年,实验过程中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有研究生本人的事情,有实验材料和仪器方面的原因,也有导师和指导小组考虑不周或疏忽的原因。同时,这个过程中,也许有些研究生读不下去了,或者考核不合格等其他原因,可以允许退学,允许淘汰,这些机制都需要健全。制度化管理很重要,但研究生培养这样的事情不是一刀切就能解决问题的。 记得在研究所一次会议上,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曾对在场的研究生代表说过一段话,阐述的也是研究生教育是个性化教育这个观点。我说研究所规定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才能获得学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是针对当前的大环境制定的。每个单位都在这样要求,无非就是为了上一级管理层的考核和评估,考核和评估关系到研究所的资源和待遇,每个领导都不敢怠慢。但从长远看,硬性规定研究生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才能获得学位,对于研究生队伍的成长没有利处,对于那些本来不适合读、不愿意读研究生而上错船的学生是一种折磨(应该有一些途径让他们尽快分流,脱离研究生行列),对于那些聪慧的有追求的研究生,没有任何作用,对于他们来说那个要求太低了。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什么?研究所的论文数量保持稳定,多数研究生都在为那篇能够获得学位的 SCI 论文折磨着,有些本来可以走学术道路的,也被周围的环境随感染,对学问渐渐没有了兴趣。研究生阶段,很少有怀着享受科研的心情在做工作,做发现性的工作。科研一旦功利化,后果真的很严重。我们总是说我们没有科研兴趣,没有读书的兴趣,兴趣是可以培养起来的,兴趣是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下体验而成的,经过愉快地体验而发现的,在压力下不是每个人都会享受到乐趣的。 反过来说,既然是个性化教育,研究生选择导师和实验室就很关键,这我已经说过很多了。我想强调的是,一旦进入了一个研究组,就要按照这个研究组的规定行事,就要符合这个研究组的规定,传承研究组的传统,发扬研究组的文化。如果导师的要求和标准比研究所高,也要按照研究组的要求做事,感到不适合,就申请离开。如果研究所要求发表 IF 2 的文章就可以获得学位,你所在的研究组随便一个题目就是 IF 5 以上的文章,要求你发表 IF 5 的文章有什么过分的?这个时候你拿着研究所的规定与导师理论、吵架、撕破脸皮?当然真的如此,多数导师会一挥手,答辩走人,不会有时间和精力纠缠这些很可笑的事情的。研究生自己真的明白这些道理吗?人得行为和思想,就是多样的,所以什么样的人和事都会遇到,都会产生,没有遇到,不稀奇,有运气遇到了,也不稀奇。 至于个性化教育如何实施?我写过一篇文章, 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 影响” , 应该谈的就是这些思想。 我再这里再想补充一点的是,研究生的个性化教育,导师的素质和学养非常关键。导师的影响有好的影响,有差的影响,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导师的学术视野,学术眼光,学术思维,学术敏锐能力,学术分析能力,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甚至是生活的理念,待人接物的理念等等,都会对一些研究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些影响是终生的,有些影响对于研究生后来的发展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个性化教育是发现和培养、爱护真正喜欢科研、热爱科研的科研苗子的最好的方式,是最能激发和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研究生教育绝对不是工厂化教育,生产的是受过科班训练的人,不是个个都一样的物品。研究生培养就是要发展和培养个性和思维不同的人。 所以,在当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要比研究生队伍建设还要重要。 个人之见,欢迎讨论。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6744 次阅读|18 个评论
大学专业教育真有必要强调使用统编(规划)教材么??
chensh 2010-5-21 23:58
虽然自己在大学工作生活时间长了,但对大学的了解总还是有蛮多的疑惑。比如,在各类评比、评奖过程中,常常会要求或者强调在课程教学中使用统编教材或者是规划教材,就是疑惑之一。 常想,大家都用一样的规划教材,不同高校培养的人那不就标准化了。真要如此,培养出来的未必是人才,只能是工业产品,而且还算不上先进(或者叫新潮)的工业产品。或许有人说,教材不是重要的,关键是老师在上课时不要照本宣科、要因材(人)施教。这就怪了,既然教材不重要,那就不必要求,更不必强调了,似乎有些自相矛盾。 也许决策者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认为规划教材(或者说统编教材)水平是高的、体系是完整的、尺度是规范的,使用这种教材一是可以保证高校专业教学的规范性、不同高校之间专业的可比性,可是,过于强调使用规划教材,没有看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要。记得在工业制造领域,常常是行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而在人才培养领域,反倒搞起标准化起来了。
个人分类: 传播学教育探索与思考|1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