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面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最近关于劳动经济、人口学以及社会问题的思考
yanghualei 2014-6-12 08:22
越穷的人,对于北方,吃馒头和面食越多,吃菜的比例较低;越富有的人,吃馒头和面食的越少。 对于南方,越穷的人,吃米越多,才米粉,吃米线的越多;越富有的人和家庭,吃菜越多,吃米和面食越少。 因为城里老年人不参与劳动,但是还拿同样多的工资,所以老年人太多,特别是城里的老年人太多的话,对工作的劳动力人口的负担比较大。 一个社会中,一个劳动人口需要养的人越多的情况下,将引致每个人的人均GDP较低,人均GDP越低的时候或者地方,房价就越低。 不是所有活着的人都是劳动力,不会是所有的劳动力力都参与劳动,不是所有参与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效率都相同。 要估计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知道劳动力数量,还要知道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参与效率,这是关键。 以前人口没钱吃饭,拿钱买饭,现在有钱吃饭了,缺拿钱买消费,把吃的东西消耗掉。 劳动对经济的作用,通过哪些途径,每一种途径如何影响经济,这个需要研究的。 1 把各省的户籍人口近10年的数据搞到 常住人口减去户籍人口得到各省的迁入人口 迁入人口数量与房价的关系 2 城镇化变化速度与房价同步的命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三个板块,两个市场(买和租)。 博士毕业论文:年龄结构,城乡结构,收入结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如果有机会在考虑性别结构对住房的影响。 收入水平的提高,更多影响的是改善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 收入分布是理解,货币分布(谁拿着货币,拿多少),是理解住房需求的关键,越来越感觉“分布”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0 个评论
中日面食厨师西安切磋制作技艺
jxz1963 2013-9-30 11:41
9月29日,中日面食厨师在西安切磋制作技艺 三张照片由中国食品报社驻西安记者站王京臣站长提供。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3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倡食品安全,食品加工店应使用实木面板
zhouxueyongt 2012-8-29 14:42
食品安全问题在全国炒得火热,然而有个现实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街头食品加工店的安全问题。我做过一个粗略的调查,发现街边的馒头房、烧饼铺、拉面馆、饺子店所使用的面板,95%是从建材市场上购买的三合板、大芯板,很少有店家使用实木面板。这些装修用的板材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放在屋里尚且散发有毒气体,在上面和面能没毒吗?希望读者们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议,尽早取缔有毒面板,这是关切到每个人的安全问题。
2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食家(8)——汤
热度 38 YC2011 2012-8-16 15:22
美食家(8)——汤
美食家(8)——汤 曾泳春 国人用动词是很讲究的,比如说,“扯”了二尺布,“割”了二斤肉。前阵子有人开玩笑,说现在房子这么贵,什么东西跟房子一比都不值钱了,连黄金都不显得珍贵了,于是有人进了黄金店,就喊着,给我“秤”二斤金子。 扯布回家做衣服,割肉回家做饭。说到做饭,这个动词“做”,在各地是不同的。大部分地方特别是北方,做饭还是说成“做饭”,但这个“饭”,却不一定是米饭,有可能是各种面食,就算是米饭,也有不同的米,如大米小米玉米粟米。北方人说今天吃什么饭,是指吃什么主食,而不是指菜。但南方就不同了,南方的饭,就是米饭,而且只能是大米饭。比如我在闽南长大,我们那里只有水稻,我一直就没见过长在地里的小麦、玉米、高粱这些粮食作物。所以我们说做饭,那一定是做大米饭,没有任何悬念。也因此我们说今天吃什么饭,其实指的是今天吃什么菜来配饭。但福建、广东一带,是把做饭说成“煮饭”的。这也体现了闽粤一带的菜的风格,以煮为主,不以炒为主。广东人做蔬菜,喜“白灼”,就是在水里煮出来的。这里多说一句,广东人把蔬菜叫做“菜”,把菜叫做“餸”,我理解为菜是用来“送”饭的。福建人吃的菜就更是煮出来的了,整桌都是汤汤水水,老公去我家过年,都过急了,一桌三汤一菜,我们就着稀饭喝三种汤,吃得那个滋润,而老公这样的东北人就惨了,整桌没一个过油的硬菜,那也叫吃饭?还是年夜饭?更别提要吃饺子了,门都没有,我们家从来不摆弄任何面粉,我一看面粉就打喷嚏。 而你们知道上海人把做饭叫什么吗?叫“烧饭”!我一直觉得“烧”是个很土的词,所以听着打扮优雅小资的上海人一口一个“烧饭”,我浑身一阵一阵起鸡皮疙瘩。饭菜是“烧”出来的,你们体味一下,我的眼前立刻出现了一锅浓油赤酱,粘稠得泡都翻不到表面,起不了“泰勒锥”(如果可以起泰勒锥,就可以抽出丝了,微纳米级的)。 在广东福建,汤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汤有两种做法,“滚汤”和“煲汤”。滚汤是将各种料在水里滚开了即成,而煲汤则要用小火慢慢将料和水在烧滚的状态下再煲几个小时。广东人喜煲汤,福建人喜滚汤。广东人煲汤已经是名闻遐迩,比较常吃的(通常也叫例汤)是猪骨煲萝卜、冬瓜、莲藕、菜干;苦瓜、节瓜也经常用来煲猪骨汤,夏天更常吃的是猪骨煲红萝卜加竹蔗,有点甜,很爽口;有一种霸王花(剑花),我在别处没见过,也用来煲猪骨汤,煲出来口感非常好,又滑又丰满;甚至马铃薯、豆芽、黄豆,都是可以用来煲猪骨汤的,但黄豆、眉豆更经常用来煲猪手汤。除了猪骨汤,鱼汤也是常煲的,葛菜生鱼汤,是一道很很正宗的粤菜。 广东的煲汤,给我妈这样的闽南人就喝不下,嫌太油腻了一点,事实上和上海的汤一比,广东的煲汤一点都不油腻。但闽南人喝的汤,是要清溜溜,一眼看得到锅底的。所以我们最常做的是海鲜滚汤,如各种蛤蜊滚汤,珍珠蚝(牡蛎,闽南称蚵仔)滚汤,非常鲜美。上个月和一个似乎是见多识广的朋友吃台湾菜,本来想给他点一个蚵仔汤,他一听蚵仔就是牡蛎,马上觉得牡蛎做汤很恐怖,不肯吃,我也只好作罢。其实蚵仔汤实在是太鲜美了,但应该在冬天吃,夏天吃蛤蜊汤、蛏子汤,汤里放竹笋,这是闽南人的最爱。闽南人也煲汤,但喜欢用水鸭煲,我以前每年暑假回家,都不知要吃掉多少只水鸭。水鸭不肥,煲出来的汤是姜黄色的,也是一眼能看到锅底。 闽南人喜药膳,有几种药膳汤是常喝的。老人常说吃啥补啥,所以胃不好的人就吃猪肚汤。胡椒猪肚汤,在冬天里喝特别暖胃,胡椒温暖的味道飘散出来,连空气都温暖起来;猪肺罗汉果汤,顾名思义是清肺的;猪腰杜仲汤,那是你意想不到的美味,应该是补腰的;我很惭愧地说,我还喝过不少猪脑天麻汤,我现在的智商,不知是喝了这道汤才达到的结果,还是喝了这道汤落下的结果。还有我写过好几次的四神汤、四物汤,都是我们当地有名的药膳汤。 我用过几个钟点工阿姨,没一个会做汤的,并且因为我们家每天都要喝汤而苦恼。所以即使我用钟点工做饭,每天的汤也都是我亲手煲的,用一种叫电炖锅的厨具就可以实现了。但如果我赶着去上上午的课,这个煲汤就不能实现了,只好让阿姨做滚汤将就。那就是全国人民最常吃的番茄蛋汤、紫菜蛋汤、榨菜肉丝汤这一类我称之为刷锅水汤了。其实滚汤也能做得好,比如夏天的丝瓜肉片汤,如果加入一点干贝,味道顿时就会鲜美起来。还有鲫鱼萝卜丝汤、鱼头豆腐汤,也是我经常拿来应急的滚汤。上海人做汤没什么特色,他们并不像广东福建人那样无汤不欢,上海人做汤喜欢放火腿,没有火腿就用咸肉代替,相当油腻,腌笃鲜应该是上海人比较讲究的一道汤了。 中国真是大,南北方人的生活习惯差别很大。我极少去北方,据说北方人吃饭可以不喝汤的。而我吃饭如果没汤,饭都咽不下去,我每天牵挂的,就是饭桌上的那锅汤。而广东的主妇一见面就寒暄:今日煲麽汤啊!他们说,煲得一手好汤,才能抓住男人的心。这句话给女权的人听了,可能又要来开战啦。 Chris De Burgh,《 A spaceman came travelling》 附:我对科学网成熟男博主博文的排行榜,其实排行榜真的没什么,我们从上大学开始就被排行了,长相排行、学习排行、时髦程度排行,各种排行,我们都承受过来了。我们一直就在被打量、被评估中成长。 说明一下,我几乎没见过这些博主,完全是根据他们在科学网上的博文来评价的,作为资深游客,我非常了解他们的博文,可以说:我是看着他们的博文渡过人生的一段日子的。 第十 吕喆 (文章中规中矩,因勤奋和认真加分) 第九 曹广福 (有时正直有时糊涂,成熟度比实际年龄低,算可爱吧) 第八 卫军英 (诗词在科学网当属第一,有一颗非常难得的年轻的心) 第七 李侠 (文风忧郁,祭奠无处安放的青春) 第六 吴飞鹏 (文笔一般,摄影不错,两项相加就出彩了) 第五 陈安 (翻手犀利,覆手温柔) 第四 武夷山 (文风类似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汪曾祺) 第三 孟津 (一双走过千山万水的脚,一支记录万水千山的笔) 第二 邢志忠 (人偶尔搞笑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一直搞笑) 第一 贾伟 (也许人比文更具魅力) 无题,很好吃的餐前点,比正餐好吃多了
10440 次阅读|103 个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之山西面食(续二——面塑)
热度 1 bxlh2008 2012-5-22 10:21
勤劳的山西人民用另外一种制作面食的方式,表达他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这就是山西面塑。   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花馍”等。各地叫法不一,形态各有特点,它们大都出自山西农村乡镇家庭妇女之手,以面粉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大都造型夸张、简练、质朴、民间和地方特色鲜明,而后延续到城市,发展到通过非食用的,防腐、防干裂、易存放的配比特点,用艺人灵巧的双手,捏制出精细的、生动的、有故事情节的、有文化内涵的纯观赏意义的面塑艺术品。 最有名的花馍还属晋南闻喜县的花馍,闻喜被称为花馍之乡。 面塑可以看看我以前发的一些关于“晋南花馍”的博文《 过大年——山西晋南篇 》和《 过大年——山西晋南篇之面食年糕 》。
个人分类: 美食天下|15576 次阅读|1 个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之山西面食(续一)
热度 2 bxlh2008 2012-5-22 10:02
前面介绍了部分山西面食,由于版面的限制,这篇博文续前篇,继续介绍山西各种面食和晋南特有的花馍,吞吞口水,跟着我享受吧...... 1、 半切饼 2、小揪片 3、宁武烩莜面鱼 4、剪刀面 5、武乡枣糕 6、深海鱼头蘸片子 7、锅贴 8、莜面磨擦擦 9、荷饼酱梅肉 10、果老驴肉脆脆香 11、青菜炖擦擦 12、红面地皮菜鸡蛋蒸饺 13、牛舌酥 14、榆次老城素食锅 15、黄米豆沙糕 16、粗粮佛跳墙 17、煎饼葱烧台蘑 18、葱花脂油饼 19、粗粮猪蹄煲 20、鱼头拌面
个人分类: 美食天下|16833 次阅读|4 个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之山西面食
热度 9 bxlh2008 2012-5-21 16:10
《舌尖上的中国》之山西面食
这几天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介绍山西晋南襄汾的面食时,钩起了我浓浓的思乡之情,好怀念小时候,大大的碗,香香的面。 现在快到家里小麦收割的时候了,回想起小时候,拿把镰刀,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下地收割小麦,晚上在碾场躺在高高的麦堆上看着石碾子一圈一圈在厚厚的麦秸上滚来滚去,满满的全是沁人心脾的麦香。 山西人对面食有种特殊的情节,在外游子总是抱怨外面的面不如家里的地道,正宗,归结一点,外面的面 不如妈妈的味道! 对于山西人,面粉的意思是红面,白面,莜面,荞面……面条的意思是拉面,刀削面,剔尖,包皮面,手擀面,焖面,河捞面……面食的意思是面条,馒头,花卷,包子,饺子,糖包,猫耳朵,莜面栲栳栳,灌肠,托叶子…… 对于山西人,面条得是手工的,焖面得是铁锅的,饺子皮得是手擀的,栲栳栳得是蘸着杂酱的,这不是偏执,只是如果不这么做,那就不是家乡的味道了。 山西人的性格如同面一样,温厚而淳朴,慢热而踏实。 对于山西人,醋是舌头尖上的回味,面是心尖尖上的宝贝。 说了这么多,给大家介绍介绍山西丰富而多彩的面食吧,享受晋面的文化,那么,跟着我,开始山西面食之旅吧。 1、我的最爱: 小锅焖面 2、 刀削面 3、 剔尖 4、 豆面抿蛐 5、 红面擦尖 6、 和子饭 7、 炒拨烂子 8、 太原打卤面 9、 麻酱凉面 10、 葱花烙饼 11、 辫子饼 12、 手抓饼 13、 素盒子 14、 饺子盒子 15、 百花烧卖 16、 上党烩面 17、 荞面猫耳朵 18、 荞面饸捞 19、 玉米煮窝汤 20、 清油盘丝饼 21、 桃花面 22、 烤枣馍 23、 孟封饼 24、 生日一根面 25、扯面 26、茼蒿拨烂子 27、台蘑羊肉栲栳栳 28、麻饼凉粉 29、西红柿鸡蛋栲栳 30、莜面碗碗酱爆鸭
个人分类: 美食天下|23441 次阅读|18 个评论
当年曾去煤化所——致李学宽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2-2-16 18:36
当年曾去煤化所, 参观学习有心得。 尤其面食更可爱, 顿顿花样无复辙。 主人热情满款待, 客友笑纳乐呵呵。 时过境迁已数载, 历历在目恍如昨。
个人分类: 友谊|2530 次阅读|1 个评论
过大年——山西晋南篇之面食年糕
热度 17 bxlh2008 2012-1-21 10:27
过大年——山西晋南篇之面食年糕
原料之一——稷山板枣 原料之二——姜黄 老妈的杰作——花馍年糕 年糕侧视图 细节图一 细节图二 顶部细节图 蒸完的效果图
个人分类: 美食天下|8644 次阅读|35 个评论
昨天在家炸面食
cutefay 2011-2-1 22:55
昨天在家炸面食
昨天在家里跟着家人一起炸面食,类似炸麻花的做法。 为了让炸出来的面食松软可口,在和面的时候,没有用一滴水和面,而是用煮好的红薯+南瓜与面粉掺和在一起,制成面团。然后做成“花”状,放在油锅里炸。 炸好的面食松软可口,我边炸出来边吃,一口气吃了两个。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9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面”万事足
热度 6 Bobby 2011-1-23 21:07
俗话说,“人生一世,吃穿二事”、“吃好不想家”,可见吃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北方人,习惯吃面食,虽然在南方多年,吃大米饭也行,但仍感觉一天不吃一顿面食,就是对身心的摧残。平时我实行“一人吃面,多人吃菜”,也就是说,一人到饭店吃面食,多人到饭店吃大米炒菜。 好在我们家下边有足够的面食饭馆,不会感觉吃起来单调。国贸路上美源商业广场旁边有一家“兰州马家牛肉面馆”,玉沙横路上有一家“正宗兰州牛肉拉面”馆,这两家的拉面、削面做得不错,有筋道,价钱也不贵,一盘鸡蛋炒面平时 8 元,元旦以后涨到 9-10 元。另外,国贸路上帝国大厦一楼新开一家“(中华)近邻拉面馆”,也还凑合。这几家的面条吃厌后,可到国贸路上的“北方老杨家”(现已改名为“百味居”,以炒菜为主,但仍保留面食,包括莜麦面、荞麦面等)吃,或者到国贸十字路口的“山西老面馆”吃,再或者走远点,到金龙路美食一条街的“山西饭店”吃面食。要一两个凉菜或凉皮或凉粉,吃一碗面条,算是很满足的了。用一句说来说,就是:无事一身轻,有面万事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47 次阅读|12 个评论
吃过面食后最好别运动
jijianlin 2009-4-24 16:15
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是患者在食入面食后6小时内,若运动就可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症状,但不运动就没有过敏反应症状。 吃面条后运动也能致人死命?这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但绝不是天方夜谭。在刚刚结束的美国过敏、哮喘和临床免疫学会年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尹佳教授和文利平医生报告了15例吃面食以后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病例。这种病在医学上被称之为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这是中国医生首次向世界同行报告,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也有因食入面食后运动而诱发的过敏性休克病人。   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是患者在食入面食后6小时内,若运动就可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症状,但不运动就没有过敏反应症状。中国过去没有人报告过此病,北京协和医院7年前诊断了中国第一例。此类患者在食入虾、芹菜、小麦等食物后6小时内运动就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轻者会突发全身皮肤瘙痒、潮红、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严重者会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因起病突然,一旦抢救不及时会导致生命危险。   专家说,过敏性休克是疑难病症,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国内目前诊断小麦依赖运动诱发过敏性休克,主要依靠医生的详细询问、综合分析和过敏原检查。由于医学伦理和医疗风险等因素,国外部分医生常选择的食物和运动激发试验目前在国内很少开展。 JYWQ 、 WQK 、 ZW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面与做人
jxz1963 2008-9-2 13:24
上午由于开了一个项目的院内论证会,走出会议室已经过了十二点,食堂的饭早就没有了,便约了朋友一起去吃在陕西有名的二杆子面条。 本来说好我请朋友一起吃,结果让朋友抢先付了钱,虽说是十多元钱的事情,但心里总是觉着过意不去。 二杆子一词在陕西虽有一些贬义的成份(也有称二百五的),但二杆子的另一种含义却是实实在在和敢做敢为的一种讲义气的做人精神。不用说,二杆子面是独具陕西风味和特色的面食,对陕西人来说那比江南的大闸蟹要好吃多了。 吃完二杆子面条走出饭店,回头望了一望那家二杆子面馆的大门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家饭店大门上的楹联,现抄下送给博友共同欣赏。 做人如做面清清白白 做面如做人实实在在 的确,无论做人、做面,都要讲一个实在和清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4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