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批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庄河下跪门”谈起
wangdw 2010-4-30 06:15
从庄河下跪门谈起 在今年的两会上, 温总理说要 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话音刚落没些天, 在辽宁省庄河市, 4 月 13 日,竟然发生了千余群众在市政府门口集体下跪想见市长,却遭到拒绝的事情。 中央已下了决心,可下面依然我行我素。在基层还时有官员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 庄河市龙王庙村村民代表孙志宏说: 4 月 13 日,我们一千多名村民一起到市政府门口,想见市长,反映我们村村干部的腐败问题,我们等了很久也没见领导出来接待,大家只好面朝政府下跪。但直到最后市长也没有出来接待我们。 能一下来上千村民,告村干部的腐败,真不容易。也说明事情的严重。没办法见市长,只好下跪了。一千多老百姓啊!跪在庄河市人民政府大楼前,以前还没有听说过!老百姓实在是没有其他办法了!不要尊严了! 下面的官员好象不知道温总理的讲话似的,中央的政策贯彻不下去,有点可怕了。 另外,也因为还有网络的力量,人民的力量,网上披露、广泛传播,影响极大。 4 月 24 日, 拒见群众市长被免职。估计,村干部的问题也已经解决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中央有 《信访条例》,其中的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毛主席早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1950 年 5 月上旬,他就回了将近 80 封信,仅 5 月 7 日一天就回了 18 封信。现在是,上千老百姓到你的大楼前跪下了,你还不出来见面?! 老百姓怎么样监督政府?有问题上访,说人家破坏了安定。听说考察政府的政绩就有一条,看有没有上访的。给上面写信,总不见回信,或者被退到下面领导了。本人亲历的一事足可说明, 2005 年,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局、研究所都不为我们办实事,要地震仪器厂依法拆除违章平房。我们只好写信给上级,结果信打回局里,意思是叫局里认真处理。局里以局的名义给我一回信,称该平房不违章,属于国家财产,不能拆。笑话! 在农村,有的干部公开说我不贪污当官干啥!时有干部把告状的关进精神病院或其他类似地方,严重践踏了国法。例如,某镇的领导骂农妇母老虎 农妇回骂即被拘;一农户遭镇长带人烧房连续上访 10 余年 , 曾被关押于当地党校,副镇长亲自看守 ; 湖北一男子因拍摄上访被送精神病院,家属不知情; 漯河一 村民状告乡政府被关精神病院,等等。 一个人上访,即使下跪,也有可能被挡在门外。例如, 在重庆市开县政府门前一农妇下跪,因衣着不整而被两名保安倒提双脚拖行数米(请见本人另一博文,善待上访人员)。 上千人一齐来了,才能扳倒一个市长。 这个市长可能见这情形有点不知所措,怕群众。现在有些官员要不就是视群众为危险、为敌人,要不就怕群众闹事。本人在前面的博文中曾引用过毛主席对待群众闹事的态度。毛主席海纳百川,对群众 闹事 往往给予极大的宽容和理解,从不怪罪群众,甚至反而认为是好事,并以此为鉴,深刻反思我们自己做错什么。 例如,1942年8月的一天,边区政府正在开征粮会议,突然雷电交加,把参加会议的延川县县长击弊。街上老百姓中就有人说怪话: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主席?保卫部门要追查讲这个话的人。可是毛泽东同志没有让追查,而是说要想想我们做了什么错事引起反感。后来检查发现,陕北这么个不过一百三四十万人口的地方,一年就征收19万大担公粮。公粮征多了,人民负担太重,他们不满。于是,毛泽东同志提出不能再这样办了,决定把公粮减为16万大担,同时开展著名的大生产运动,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受到群众的拥护。(来源: 彧君 2010年04月15日15:07看毛泽东是如何处理群众闹事的? 人民网-观点频道 )
个人分类: 反腐败|4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林彪只批评大人物,不批评小人物
chrujun 2010-4-8 21:53
林彪很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不批评小人物,只批评大人物。 林彪在东北的时候,他的卫兵在外面被人抢了枪,衣服也被抢了,只穿了裤衩回来,林彪却一声不吭。 还有一次,一个战士在林彪的房间内擦枪走火,这个战士脸都吓白了。但林彪一定反应都没有,继续考虑他的大问题。 因为林彪觉得,小人物的错误往往只影响一个人或少数人,根本不值得他这种指挥千军万马的帅才分心。 大人物的错误则不同,往往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对于林彪来说,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大人物犯了错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都有必要站出来批评。 我们来看看林彪批评的大人物: 第一大人物: 毛泽东。 无论是红军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林彪都批评过毛泽东。大部分批评是私下的,但也有部分是公开批评。彭德怀还为此背了黑锅。 第二大人物:刘少奇。六千人大会上,刘少奇讲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毛泽东很不高兴。林彪不要讲稿就作报告,明的是支持毛泽东,暗的是批评刘少奇。如果刘少奇听出了林彪的弦外之音,文革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第三大人物:朱德。在红军早期,毛泽东和朱德争兵权,林彪站出来,以大字报方式批评朱德,支持毛泽东,给毛泽东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第四大人物:彭德怀。在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招林彪上山批判彭德怀。 林彪批评彭德怀强出头,但关心多于批判。 第五大人物:陈毅。同样是在红军早期,陈毅因偏向朱德而遭受林彪的公开批评。 第六大人物:江青。江青在文革期间如日中天,是谁也不敢惹的角色。江青想在军队搞文革,被林彪大骂一顿,说要毙了她。林彪此举保护了军队。 由此可以看出,林彪不批评下属,并不是没有威信的表现。林彪批评的都是其他人不敢碰的大人物,境界确实不一样。
个人分类: 历史忧思|6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给那一段历史
csiro 2010-4-4 15:12
《澳洲新报》副刊(2010-4-4)整版刊登了三篇关于戴厚英的怀念文章,令我想起了那一段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革的惨痛尚还历历在目,却又折腾起lsquo;清楚精神污染rsquo;的政治运动,批判资lsquo;产阶级人道主义rsquo;,批判社会主义lsquo;异化论rsquo;。但是同时让我了解了一个名字mdash;mdash;戴厚英,和她的作品《人啊,人!》。 1960年,戴厚英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踏上了在风口浪尖上的文坛。盲从和无知使她在批判她的老师的人道主义观点而一炮走红。然而文革中不少人即使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承受者。她和著名诗人闻捷的恋爱悲剧以及闻捷的自杀死亡,让她刻骨铭心。 终于她大彻大悟,在小说《人啊,人!》中,宣扬了人道主义的立场。这种幡然醒悟,是痛苦的: ldquo;仍然见,我感到心中的神圣在摇晃,精神上的支柱在倒塌。我什么也看不清了。我常常一个人发呆发愣,痛哭、叫喊。我多么想抓住我曾经信奉的神祗和那些努力在我心里竖起神像的人们来问一问:以往发生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吗?为什么当时你们是另一种说法?是有意隐瞒,还是有一个lsquo;认识的过程rsquo;? 于是,我开始思索。一面包扎身上滴血的伤口,一面剖析自己的灵魂。一页一页地自己写下的历史,一个一个地检点自己踩下的脚印。 终于,我认识到,我一直在以戏剧的形式扮演一个悲剧的较色:一个已经被剥夺了思想自由却又以位是最自由的人;一个把精神的枷锁当做美丽的项圈去炫耀的人;一个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有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人。rdquo;《人啊,人!》 戴厚英受到猛烈的批判,但是她也成为了一个时期的代表。与lsquo;伤痕文学rsquo;不同,她以自身的惊醒,震撼了社会、唤起了文坛。 在那个时候,人们在思考、在挣扎。我仍然清楚记得,在图书馆拜读作家白桦的文章《文学应该是思想解放的先锋》。这让我对文学和文学家更加景仰。 反观当代,文学死了、文学家没影了。社会的矛盾、问题依然尖锐,但是我们看不到文学家的作为。看不到《包身工》这样的现实主义的作品。我们呼唤鲁迅hellip; [我写下这些文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戴厚英出生于安徽颍上县mdash;mdash;我的家乡。] 的厚英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2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切身体会,千万不要删评论!
chrujun 2010-3-15 13:01
我在博客上从来不删除别人的评论,这是我感受最深,一直坚持的开博原则。无论别人如何批评,我都要有这个勇气承担。明显有问题的评论编辑部自然会删除。这个时候博主再来删除评论,很容易导致一系列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得罪人,与人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写一条像样的评论还是要花很大心思的,有时要经过长时间的构思,特别是比较长的评论。删评论很伤评论人的心,心中的怨气可想而知。 我被人删过两次评论,最近一次是被**狂连博文一起删除了,我费了很大心思写了这些评论。发现评论消失后我要求他把我写的评论发给我,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被被人删了评论之后,我一般不在这样的博主的地盘上再发评论了。 这种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行为很容易伤害人。 不知大家意见如何?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367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网]赵彦总编辑的绝招!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0-3-11 22:03
赵彦总编辑的绝招! 赵彦总编辑的一系列错误做法, 虽经严正\公开批评, 却始终不答\不改, 并千方百计的愈演愈烈! 批评他极力宣扬错误论调,确极力阻止对其反驳, 他却要删其帖子,乃至封其博客! 经领导纠正,虽恢复其博客,却仍始终拒不恢复其特别推荐, 并且暗设机关,甚至不让其在首页留言板留言! 受到多方批评后,甚至索性取消首页留言板公开批评的功能! 经大家批评首页显示的博文太不合理, 就搞了一段按点击量自动排序显示, 但当出现一些严厉批评\质问他的博文后, 就又改为由他审查决定博文的显示, 因而,此后就就把那些严厉批评者的博文完全消灭于首页了! 赵彦总编辑: 你应想想, 你为什么要如此对待批评? 你的这些绝招, 是对 有利?还是有害? 你应该不应该彻底改正?!
个人分类: 其它|3292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批评了政府但没有回应:气象局应该道歉
杨学祥 2010-3-6 18:40
我批评了政府但没有回应:气象局应该道歉 杨学祥 温家宝强调,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见附件)。 我批评了政府,但没有得到回应:冷冬和暖冬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件,误差不能解释预报的失误。由此而导致的灾害损失谁来担责?是否需要向公众道歉?这个批评不仅发表在科学网和光明网,而且被转载在网易和中国网 。 这是对气象局的批评,而且不止一次,但是没有得到回应 。 气象局应该道歉。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发表于 2010-3-5 7:49 :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9814 2. 杨学祥。暖冬与冷冬。刊发时间: 2010-03-05 10:15:25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3/05/content_1065667.htm 3. 暖冬与冷冬。 2010-03-05 15:26:02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 北京 ) 。网易。 http://news.163.com/10/0305/15/61187PHP000146BD.html 4. 暖冬与冷冬。时间: 2010-03-05 15:26:02  中国网。来源: 中国经济网。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3/05/content_896588.htm 5. 杨学祥。气候变化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刊发时间: 2010-02-01 14:42:2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2/01/content_1048073.htm 6. 杨学祥。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为了国家的利益。发表于 2010-1-30 7:05:3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12 7. 杨学祥。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刊发时间: 2010-01-26 10:52:42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1/26/content_1044688.htm 8. 杨学祥。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频频出错 立场坚定。发表于 2010-1-26 12:51: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335 附件: 温家宝: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 2010 年 03 月 05 日 1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3 月 5 日 电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午 9 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   温家宝在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时指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直接关系政权的巩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   温家宝说,要把查处违法违纪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特别要健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约束力。   温家宝指出,要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不断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禁止高档装修办公楼,加快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制度改革,从严控制公费出国出境。   温家宝强调,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特别要减少那些形式重于内容的会议、庆典和论坛。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编辑 : 杨威】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3-05/2153745.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33 次阅读|7 个评论
活生生的叶公好龙和威力强大的尚方宝剑
chrujun 2010-2-1 22:55
老曹号称脸皮厚,不怕批评。 为了欢迎老曹重返科学网。 根据他写的解药一文随便乱写几篇文章调侃一下他,最终目的是希望他不要动不动就休博。 看来老曹是不怕MM批评,在MM面前脸皮厚。对男人的批评老曹还是很在意的。 我就他的言论 男的可以认干妈,女的可以认干爸,不是听说某个颇有名气的男歌星认了个干妈么?可惜我老了,没赶上好时候,否则我也找机会认个干妈,过一回当歌星的瘾 随便批评几句,没想到打到老曹要害,搞得老曹很不爽。他对我的批评不直接反驳,把我的批评和文革遗风画上等号。 不过也对,老曹是院长大人,是地地道道的当权派。我无权无势,是地地道道的造化派。文革帽子是老曹这样的当权派最大的尚方宝剑。老曹,放心当你的院长和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吧,我家也戴过富农的帽子,我最怕你的文革尚方宝剑了。 嘿嘿,本人溜之大吉也!不玩了,干正事去了! 老曹期待批评的评论: 3]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fcao 删除 回复 哈哈哈,有趣,你写800篇文章批评我都欢迎!记得杨玲曾经对我说:如果可以,我愿意娶6个老婆现在我给你来个更猛的:如果可以,我愿意娶尽天下美女 博主回复:嘿嘿! 这次我要当一回牧师,以挽救你堕落的灵魂。 我不相信你老曹不会忏悔。 你猜猜我这个冒牌牧师能不能挽救你这个堕落的上帝老哥的灵魂? 今天写两篇。以后每天写一篇,写完8篇为止。 你每天就等着我的布道吧。 我把老曹对评论的回复和我对他博文的两个评论COPY如下: 17]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hrujun 一碰到批评,就扯上文革。 这是曹大人的尚方宝剑啊。我还见过校长这样讲过呢。 看来曹大人的气度,也不过如此。 我不和你玩了。你放心去分发解药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hrujun 嘿嘿!你不是要我写800篇文章批评你吗?才写三篇,实质性内容就只有一篇。你就怕成这样? 叶公好龙啊! 你老不高兴我就不写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安博士 同意二楼,我一直在猜测可能我那位本家老兄是想和曹兄严重地开个玩笑,不过,最后表达的 方式和希望的方式之间有了偏差。 博主回复:我们无法去猜测一个人的本意,只能根据表达方式及语境来判断。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wufp 老曹。我一直以为陈先生的那篇文章是一个玩笑,真的。看来我还真是想的有些...... 博主回复:呵呵,我从未认为他仅仅是在开玩笑, 只不过人家想做什么,何不让人家满足? 老曹博文COPY如下: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发发写了篇文章为我鸣不平,在此对发发深表谢意! 这些天没空上科学网,除了知交好友,更没时间拜读一些闲文。俗话说:谁人人后不说人,谁人人后不被说?陈儒军先生能实名对本人的文章给予高度关注,我已是万分感激了,因为从未有人对我的文章如此深入的研读过,而且解读出了很多我自己原先都想不到的内涵,这不是很好么? 中国人的解读本领历来是举世闻名的,记得上小学时,一位女老师不小心把有毛主席画像的报纸当成了鞋样,刚好伟大领袖的身体成了鞋样的一部分,这下怎么得了,一番穷斗狠批自然是少不了的。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春节期间一帮小孩在一起玩火,我抽烟的历史可以从那个时候算起:)说不清到底是哪个小朋友不小心把生产队的养猪棚给点着了,惊动了全大队,生产队长严肃地说: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大队支部书记亲自挂帅侦破此案,公安特派员也被惊动了。最后焦点集中到了我的身上,支部书记认真地说:火肯定是你放的,就看你的认罪态度,希望你老实交代。我说:你们为什么肯定是我放的?特派员振振有词:你说没说:我来防火?我说:我说了,可那是开玩笑的,我没真放啊?特派员大怒:你都说了你来放火,不是你还能是谁?这下我懵了:是啊,我自己都说了,不是我还能是谁?于是罪名理所当然地按在了我的头上!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处理了,有人建议拉出去游街示众,这是那个时代搞阶级斗争最常用的手段,谢谢当时的副校长帮俺说了句好话:他还是个孩子,游街就算了吧。结果免了游街的环节,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人民公社广播站连续一周开展对我的批斗,我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最小的阶级敌人。类似的事件在文革那个特殊的时期不甚枚举。如今陈儒军先生帮我们重温一下文革遗风有何不好?至少对后来人是个不错的教育! 我曾有个想法,把自己一辈子的所见所闻所历写出来也是个不错的长篇故事,可惜现在没时间,而且还有很多年的生命历程没有完成呢,现在写早了点。也许我退休后会来做这件事。 陈儒军先生有雅兴的话尽管继续解读,还可以深挖根源,这里给你提供了一点点线索,供你参考!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450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为什么要批评国家教学名师曹广福?
chrujun 2010-1-25 18:33
我和曹广福无冤无仇,我也不像某些高手一样匿名伤人,不敢亮身份。 言归正传,我批评曹广福完全出于好意,理由如下: 1. 曹广福曾经是科学网上的好同志。 我对他的印象【1】是: 风流倜傥 曹广福。 2. 曹广福(老曹)向陈国文女士散迷魂药【2】【3】。以陈国文的法力,肯定看出了老曹的诡计,但碍于面子不好明说。 我觉得有必要说出来。再说,天道无情,人道有义,我觉得有责任向陈国文女士说出老曹的弦外之音。 3. 老曹现在很堕落,很希望他改邪归正。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老曹在最近一篇博文【3】中写道: 可惜我老了,没赶上好时候,否则我也找机会认个干妈,过一回当歌星的瘾 。 这是老曹流露出来的新追求。 我们知道,很多女明星是靠认权势男人做干爹从而飞黄腾达的。女明星和干爹之间在交换什么, 我想大家心知肚明。 老曹很羡慕和认可女明星们的飞黄腾达之路。以老曹的聪明才智,不难找到出名的方法。这不,老曹不小心说出了他的思路。 就是做富婆阔太的干儿子,匍匐在她们的石榴裙下,让富婆阔太们成就老曹的飞黄腾达之梦。 老曹想干什么,我想大家已经一目了然了。 如果老曹是个演员,他想找1000个富婆阔太做干妈我都管不着,也不关心。但老曹是什么人? 老曹不仅仅是科学网的明星博主,而且是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连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都想做富婆阔太的干儿子,跪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作为老曹的同行,发表点批评意见,总是可以的吧。 【1】 陈儒军,科学网博客之28位高手印象,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4831 【2】陈国文, 如梦令 道本无情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778 【3】曹广福, 演员与观众给丫头解毒,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983 注1:如果我理解错误了,欢迎老曹在内的广大博友批评指正。 注2:由于博文可以多次修改,不知老曹把他的心思隐藏起来没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我把老曹的博文硬拷屏了一份,并转换成PDF文档。引起我写这篇博文的原味文章在附件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 注3:由于博文撰写过程中不小心点击了提交键,为以前看见不完整博文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歉意。 老曹奇文硬拷贝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14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包容批评、讽刺与嘲笑
chrujun 2009-11-21 23:33
今晚登录科学网博客,发现严重的吵架风波又起。 我也曾经和别人争吵过,当时觉得有必要说服对方,让对方认输。后来想开了,对各种批评和讽刺也就放任自流了,一笑了之。 不少博友眼睛里掺不了沙子,对一些错误的、讽刺的、嘲笑的、批评性的言论抓住不放,觉得有必要让对方走到正确的轨道上。 我个人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对不同观点表明态度就行了,别人的回复很有问题,也没有必要义愤填膺。再怎么义愤填膺,也无法做到让他人心服口服。 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在美国奥巴马总统被某些美国批评家批评得一钱不值,搞得民望急剧下降。这些批评家很多人是某些利益集团雇佣的枪手,专门攻击奥巴马的医改方案。奥巴马也没有对这些人干什么。 我相信很多人都期待有民主和自由。 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有专制思想,容不得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种思想在科学网上的争论中时时表现出来。期待大家对待不同的看法和思想(即使这些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多一点包容,不必上纲上线,置之死地而后快。 下面我附上几条最近他人的对我的批评和我的回复。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jl ip:202.120.48.* 删除 回复 语无伦次 博主回复:一气呵成,难免混乱。 12]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henqingqiu ip:222.201.141.* 删除 回复 请 博主一定去读读《风雅颂》这小说!在一个丑陋体制让人性丑陋充分张扬的现实中国社会,如果有那位科研人员加强自身的修炼,自觉打败来了自内心和外部世界的 科研魔鬼,干出了惊人的一流的成就。那人的经历一定比《风雅颂》中的那杨主人公还要悲戚!!!你希望出现那样的悲戚吗?还是请你不要宣扬自身的修炼为 好! 附注:我是真陈庆秋,我已经不能够登陆科学网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喝了送客茶),只能够以游客方式留言。 博主回复:任何时代都有不随波逐流的人,也可以不随波逐流。尽管大部分人命运不仅仅是悲戚,而且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历史记住的往往是不随波逐流的人。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可以选择苟且偷生,也可以选择奋不顾身。 标题: 发表评论人: 老修 ip:222.50.156.* 删除 回复 人家西屁精近百年之方舟何造波尽类,早就提出中医人不灭,中国必亡啊! 博主回复:动物界没有医学,照样活得好好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接着吹 ip:125.33.192.* 删除 回复 中医误国,于今为甚。奴等吹鼓手,误己倒也罢了,不要在误人、误国了。 博主回复:希望你去为民请愿,要求胡哥直接把中医废了。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5643 次阅读|3 个评论
交流\讨论,商榷\批评与掐架!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09-10-16 23:10
交流\讨论,商榷\批评与掐架! 网上开展交流\讨论,商榷\批评, 是必要的!也是很好的!应该支持! 应该赞同/支持正确的意见,批驳/反对错误的观点! 不能不分是非,一概否定,各打50大板! 更不应坚持错误不改,或偏袒\纵容\助推错误!! 但是,那种无聊的低劣的掐架\骂街, 就应该批评\禁止\删除! 必须如此明确的区别对待!
个人分类: 其它|3483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期刊文章的评述,恶梦开始的地方
drqian 2009-8-24 06:59
在某些大牌杂志上,偶尔能看到与文章相关的评述也同时被发表。看到那些大牛们把人家的文章抽丝破茧了一通之后就能被放在与文章作者几乎同等的位置出现在杂志上,不能不说让人羡慕。不过,还是醒醒吧,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看到下面这篇文章之后,看你还有没有兴趣再去写批判性文章评述! How to Publish a Scientific Comment in 123 Easy Steps 部分其他评论:http://www.xinkexue.com/space-1-do-blog-id-788.html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4267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台湾地球科学界的一些批评和建议[zz]
weah0500 2009-6-15 15:38
孙贤鉥 李昭兴 前言    前年 (1996 年 ) 八月初 吴大铭 先生从美国到纽西兰安排一些和地震、大地构造研究相关的工作之后到堪培拉的澳洲联邦地质调查所来访问五天。在这几天中他和我们常在一起 反刍 回台湾办事的经验,交换各人对目前台湾地球科学界的情况和发展的看法。我们一致认为目前是台湾地球科学研究、发展的大好机会。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能够使人们在工作精神上有高度的改善,使得研究成果能有急速和稳定的进步。有些人指出台湾地学界的许多情况和大陆相似, 百废待举 加上 冰冻三尺 ,两岸如同难兄难弟,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而已。大陆的许多问题在台湾一样存在,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我们觉得这是很值得警惕的。因为近五十年来,台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比大陆有利多了。既无 1957 年打断全国知识分子脊椎骨的反右派运动,也没有 1966 至 1976 年反文化的 文化大革命 所造成的 十年浩劫 。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科学研究,研究员 和 教授们可以定期申请出国进修,何况还有许多获有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和学有专长的学者归国工作。按道理,研究成果应该不难比现在的情况好很多。我们试图去探讨问题的根源以及可能解决的办法。三个臭皮匠在一起虽然并没有真的看透其中的玄机,但多少也有些心得。于是我们本着 心中有愧 和 作乌鸦 的心情写出一些包括了 事后有先见之明 的想法,就教于 身历其境 的师友、同行和后生之辈们,并希望能得到各种不同的回响。往事己矣,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写这篇文章时,我们不敢冒充有能力去系统地对国内研究机构、大学和私人做不同层次的批评和建议。因为那样做须要有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后,才有资格说话。那将是超过了本文的通俗性和我们目前的能力范围。    几位在台湾的青年朋友们看了本文的初稿之后,指出着墨太多于过气的老人,以及陈年旧帐,有些脱离现实。他们认为和孙贤鉥写的批评中国大陆地学界的四篇杂文(地质, 14 卷第 2 期, 183 - 200 页, 1994 )比起来,显得过分的 温和 并且未击中要害。因此他们提供了一些现实情况的描述和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希望能使本文更能反映出一些今日台湾地球科学界的 现实 。我们不提这些青年朋友的姓名,是为了 文责自负 ,并避免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但我们要强调:他们的意见是非常有建设性的。   我们感谢 余树桢 先生指出:这篇文章前半部只说坏的一面,象征性地以少数几件事和几个人的行为去扒粪揭发,和过分地批评台湾地学界的阴暗面,但忽视了数十年来众人努力的成果,以至于全文失去了平衡。我们接受并承认他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明显地,台湾今天的许多成就,是许多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很困难和不利的情况下,不断地挣扎努力,默默地耕耘所造成的结果(爱拼才会赢!)。我们不难举出一些地学界有成就的例子:包括了许多地学系所的成立,许多地学期刊和学会的创设,全省地震监测网,各种有相当规模的同位素实验室的建立,大型地学研究计划的规划和执行 。这许多人的努力,也显示于近年来在国际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台湾作者大量增加,参加国际会议的台湾人数大量增加,在台湾召开的国际会议,加入国际合作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藉此机会,我们对这些人的努力和成就,表示由衷的欣赏和佩服。此外我们也想指出:许多年来在国外地学界有成就、有能力帮忙台湾的 留学生 和 海外学人 之中,真正很热心、全心全意、积极投入去协助(而不是去占人便宜)台湾的例子虽然有,但不很多。回想起来,我们自己也感到惭愧。   我们也要感谢 地质 编委们对这篇文章提出了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我们需要强调文中的评批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个团体或单位。但有些地方不免要犯不实的错误。在此,先致我们的歉意。 台湾地球科学的新纪元   去年三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日在台北开中国地质学会年会时邀请九十多位大陆的同行参加。研讨会的总标题是 开创中国地质学的新纪元 (好大的口气!)。在那段期间我们曾听到一些主、客双方蛮有深度的批评。有人指出许多更值得邀请的大陆同行没有被邀请或因故无法参加。在开会前一个多月我们听说中国大陆地矿部提出意见,认为这个会应该和它 联合主办 ,同时中国大陆的代表中若干比例(~ 70 %)应当是地矿部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办好入境手续,才提出如此不恰当的 无理要求 ,我们觉得很荒唐。开会期间主、客双方较杰出的人都对报告内容感到有些失望,发现许多论文的程度平凡或为小品文,有的真差劲,以至于很难让人感到有 新纪元 的气氛。大陆来的客人发现台湾的地学界狗屁叼糟、滥竽充数的人似乎也真不少。有人照着以往的惯例,发表了好几个讲题、报告。虽拥有美国名大学的学位,所讲的内容肤浅,明显地与先进的研究脱节。 这种情况是否真的无法理解吗?关键的问题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台湾的地学界虽然有许多人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在西方社会中呆过几年,但缺乏继续作多年研究的经历。回台湾后如果能振作起来,努力上进,有决心和毅力不断地认真做研究和教学,则大有展望(不少人的确是如此)。但也有许多人没有振作心或积极性,对科学发展已经没有兴趣,以至于长年靠吃老本,甚至靠耍嘴皮维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他们就遗忘了该如何去做有深度的研究,讨论问题和做思考。其结果美国名校的博士学位和台湾的大学教授头衔只是唬人的玩意儿。一个大学教授一个星期只需上几小时的课,和学生谈谈天、吹吹牛、提提过去在国外的见闻。平时关心买股票,回家去种种花草,打打麻将,批评政治、社会问题 。他们往往对 捉鱼摸虾 的事务比本行的正事更热心地投入以至于把高尚的 传道、授业、解惑 的职业变成了混饭的工具。他们有大学的终生职,别人拿他们没办法,只好任他们长期地误人子弟,混下去。有些人年纪大了之后,行为更加地乖张,我行我素。由于缺乏自信和自律,以至于对于别人的批评过于敏感,容易恼羞成怒。   有一些资深、五十岁左右 青壮派 的教授实在该打屁股。他们平时做一些应景的 滥竽充数 的 研究 ,甚至根本不做研究,却自以为有能力去批评别人的工作。这些教授照样指导研究生(也怪很多学生自己 不争气 ,目标只是文凭?),开大学部的必修课(内容 古典 ,数十年如一日)。除了误人子弟之外,更把学生们弄得没了士气,对地球科学完全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这些人年青时往往自己也是受害者。然而 媳妇熬成婆 之后,他们的脑子里大概很少想过要如何鞭策和扶植年轻的后进,超越自己去竞争于国际。反而唯恐后辈超前,有损颜面和 威风 。他们相互之间不但不能合作、共享,反而不时互扯后腿,勾心斗角,争权夺势,背后批评。有些人当了官之后,上门的学生大量增加,他们也 照单全收 ,其结果只能 误人子弟 。他们虽然已无心或无能力做学术研究,却仍要在国科会每年的研究 奖励 上分一杯羹,利用研究生不成熟的论文充当专题计划报告去申请。居然也都能得奖。    有些留学生归国后,成了 独行刀客 (因为缺乏 见义勇为 和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的义气不能称之为 侠 ),只顾自己,无法与别人合作,并让同事们讨厌。许多归国学者、留学生回去后很快地就升成了教授。有些人的确很努力振作、令人欣赏和佩服。但一大部分归国学人似乎对台湾地学界学风的改善没有什么贡献,他们只是在过日子(反身自问,如果我们自己回去工作,大概也是如此吧?!)。    购买新仪器是归国学人的特长。但如果缺乏合作研究的热忱,则仪器的使用往往采取很保守的态度,不求进取,以至于浪费投资,不能将仪器的功能推到它的极限。等而下之者, X- 光荧光分析甚至连主量元素都测不好,且管理森严,以至于外人无法(也不愿)插手。过一阵子仪器老了,新人又回来了,只好又申请经费,重新再装设一台。在这情况下为了如何有效地购置和使用仪器不断地产生争议,浪费时间和财力。    生活的大环境和学风对身居其间的人能有很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但,果真是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吗?真的非跳进大染缸中和许多人酱在一起,才能 混 得好吗?我们不同意如此的想法。我们认为台湾目前的许多变革,包括政治上的,很有利于学风的改善。中研院是 纯研究 的地方,经费充足,有第一流的仪器,图书及其它的设备,研究人员都有专任的研究助理(这情形在西方也不多见),不断地有新人加入,国际上旅行和交流也方便。如此的环境和条件看了令人羡慕。然而除了有特别杰出的人才之外,为什么有些人仍不能全心地投入工作呢?缺乏好的课题?没有精明能干和有创业能力的人领导?缺乏为生存而努力的心理压力?缺乏对研究的热忱和敬业的精神?这情况当然不是中研院单独的问题,其它的地方可能更严重。主事的人值得找一些有批判能力,敢说良心话的年轻研究员谈谈他们的看法。 问题的根源之一可能是和做研究计划时的构想和执行的策略有关:整合型的大计划领导人将子计划分配给组中的成员时,如果没有很周到的考虑现有数据的分析,子计划对整体计划的重要性,组员的能力,非组员的替代性,以及世界上其它机构是否有人己在做类似的研究等等,则容易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一旦子计划分配好了以后,紧接着来的不良后果往往有: 1. 非指定的人不能去碰那子计划,以及相关的野外实验和其它有关的数据; 2. 缺乏竞争性。被指定做那子计划的人可以慢慢地来,不必急着去做研究和分析,拥有资料和设备变成一铁饭碗,慢慢地做,慢慢地拖,反正没有人和他(她)竞争,说得难听一点就成了 占着毛坑不拉屎 。旁观的同事对这种情况往往采取消极的嘲笑和蔑视的态度;但因为事不关己,所以也不伤脑筋去思考解决那子计划的问题。在这情形下,须要有高度积极性,争取时间和密切配合的整合型研究计划,受到严重的打击。它对研究人员的士气也有很不好的影响。 或许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地学界缺乏科学研究的良好风气,加上社会上功利主义盛行,中学教育和社会教育不重视地球科学,大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不久前在报上看到有人提出台湾地球化学研究的成绩可以自豪,已远超过了日本。除了可能是被访者顺口失言,或记者报导失误以外,这是 不知己 也 不知彼 所造成的结果,令人感到哭笑不得。    不可否认的,许多地球科学从业人员可能因为素质不够好,对本行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以至于做研究往往只是二点连成一线,浅尝则止,无心追问到底,没完没了的去做深入思考,热心地投入。再加上研究地球科学的人数不多,很难达到 临界质量 ,基金申请的竞争又不激烈。在没有研究的诱因下,靠大家的兴趣与良心去抵抗外界功利的引诱,是相当辛苦的。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国科会维持其计划的高通过率(今年~ 85 %的成功率,世界记录!),显然有不得己的苦衷。国科会的主持人可能担心降低通过率,除了能造成有益的竞争之外,也会导致一些有展望的人干脆去做 建教合作 去了,使得 精简 变成 精减 。事实上 建教合作 未必就是没有深度的研究。台大海洋所是全台大(可能也是全台湾) 建教合作 最多的研究所;其中有很好的,但也有见不得人的。这完全取决于 顾客 的需要。许多人 出此下策 多少是受了国科会限制只准每个教授有一项主计划和加入别人的合作计划,其中研究助理只能有一位。有展望的人为了维持计划的顺利进行(多助理、多研究生)只好去 建教合作 。这个问题很类似在日本的问题( Nature, v. 379, p.567 p. 573, Feb. 1996 )。在这种情形下,造成国科会对经费申请支助过分地 平均分配 。它的 苦心和善意 也能导致令人失望的结果:日子太好过了,以至于许多人不力求上进。到时候凑合写一些东西作为 成果 交帐了事,敷衍一下就能过关,并能不断地继续得到支持。大家于是可以习以为常。目前国科会所采用的 吃大锅饭 和 削足适履 (提高通过率)是所谓的 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种作法其结果也能造成 均贫 。也许要到那一天国科会计划的通过率达到了国际上的水平(~ 20 %)时才能酿造出一个集中支助少数 精英 ,做国际前缘科学研究的时代。但国科会一天不改变由 资深 人员担任决策或评审的地学界 传统 ,以上的弊端就无法根除。因为他们和 资深 的申请人可能形成一个 共犯结构 ,互相掩护支持,使得 资深 成了评判的标准之一。我们希望这种批评可能是错的,但真相如何,许多人心里有数。    古人说: 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言语乏味 。或许不读书使得思想不活泼,缺乏新意吧?但事实上也有很多人每天读书、看报,却仍不长进。有人可能会说对台湾和大陆目前的情况我们不能,也不应该以西方的高水平去衡量。从混浊、黑暗到清明总有那么一段过渡的混沌时期。我们不能同意如此的说法。我们认为台湾已经渡过了那混沌时期。但为什么仍然让人觉得在过渡呢?台湾有不少有展望、有成就的地球科学人才,政府对科学发展所须的研究经费很支持,许多人有好的看法和构想。但除了少数人是国际上一流的、很杰出的之外,我们急需要有更多精明、能干的领导和好的榜样,和团结的精神。有能力带头的人常常不勇于承当。很少人善长于作领导的修养,大多数人缺乏有效率的行政管理经验。有多少人会想到把研究生和毕业后留在自己身边的弟子当作 同事 般平等地对待?由于 地质 不是很严格的科学,以至于 人 的因素、效忠、派别和权威,加上 近亲结婚 常常成了科学发展的大障碍。一旦 帮主 失职,其结果往往牵扯并带坏了周围的二代人。实例的确是存在的。    有些人少年得志、精明、蛮有行政上的工作意愿和能力,可能成为蛮好的通才。但因杂务太多,分心太广,但却又要享有 学术权威 的尊严以至于伪装为 专家 (其实只是业余的票友),以至于自欺欺人,不时拾人牙慧,断章取义,隔雾看花地炒出 读书报告 ,号称为 专题研究 ,并自作聪明地加上一些自以为是,其实是很离谱的发挥。其结果写出一些 四不像 的东西,唬唬外行人和年青的学生。一些有影响力的人曾经私人受惠于他,只好放水让他不断地发表 论著 (其实只是一些肤浅并且有问题的东西),自唱自捧,藉此维持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这些人往往曾经或仍旧握有大权,长期地玩弄权力和权术,在学术和事业的发展上成为挡路人(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让后生感到无奈和憎厌(大陆的情况大概也是如此吧?)。大家只好私下抱怨和咒骂。写到这里我们必须强调,许多这类的丑事早已是陈年的老帐。但严重的后遗症却使许多人有无力感。听说现在有一些五十岁左右的人,甚至继承了许多我们所批评的老一辈人的行为,他们思想上 已成气候 ,但却又保守,无大志,缺乏专业精神,令人看了叹气却又无可奈何。以上陈述的目的在于追踪历史的遗迹,希望能找出一些现在问题的根源。 不像在中国大陆,文章由别人来写,领导挂头名的情况在台湾已经难得见了。但所谓的 荣誉 作者的出现却仍是常见。关心此问题的人值得去阅读一下 E-an Zen 在 Geology 上发表的短文论 abuse of co-authorship (v .16 ,p .292 , 1988 及v .17 ,p .578 - 579 , 1989 )。许多人看了之后可能会产生共鸣,另一些人应感到惭愧。有人指出台湾地学界 评奖 的情况和大陆的也差不多。有影响力的人、做决定的人,往往已不是真正做学问、研究和在行的人。一些人莫名其妙得了大奖之后还不断地得奖。在行的人往往只能摇头苦笑,怪自己命不好,评奖的人不识货。 野人献曝:丹青画的是精神   以上虽然做了一些不见得恰当的批评,我们认为台湾的地球科学研究不难有稳健的改善。我们关心的是:如何能阻止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继续为害,误人子弟;国科会如何能订出真正公平,并且具有严格要求的研究计划补助和奖励办法,使得许多人感到有做深入研究的必要;如何能使年轻人对地球科学,包括和社会问题相关的地震、资源、环境、全球变迁等大问题,真的有兴趣,以至于他们能有新阶段的敬业和专业精神;如何能抓紧并有效地利用目前教育体系改革的机会,去办好地球科学的中学教育和社会教育,去改善人们的心态。我们相信 事在人为 如果大家能把握各种有利的机会,作些思想上的基因工程,产生一种共识,并在精神上振奋起来,不难大有作为,并影响学风。许多有作为、有展望的人须要下决心不酱入染缸与之同流合污。值得试试一反文人相轻的传统去联合一些同志互相尊重,互相鼓舞斗志,重视自省和自律并积极地参与国际上重要的合作课题。大家合作努力、自强不息,并设法去创造出到达 临界质量 的研究环境。这样可以引起旁观者的欣赏,以至于也热心地参与。希望一些有能力、为年轻人所寄望的人能勇于承当,不要只为自己着想。短期内可能造成他们个人的损失,但长远些大家都是赢家。好的学术研究风气可能从此而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们觉得这是有道理,但没志气的话。如何能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做好管理,值得大家的关心,甚至值得去上课学习或找专家来讲授。好的领导人精明能干,有改革的心态,能够人事公开化、制度化,极力避免黑箱作业。他们为人直爽、热忱、有大的气度、有诚意而不装腔作势;有人情味、公平、果断、敢承当(在其位必谋其事),令人觉得可以信赖,乐于到有麻烦的地方去面对问题、帮忙解决、乐于助人一臂之力;信赖别人、常常听取别人的反应意见和不同的看法;自重但不轻人,把应有的功劳归之于出主意真正做事的人而不是自己(戒之在得!);勇于认错并善于谅解别人。如此的领导也能鼓舞士气,常会思考如何能使每个人能够发挥他(她)的所长;如何能用 质变 的办法逐渐地以杰出的新人取代旧一代的人。   很明显地大众的事要有能干、有作为的人去承当和发展。从发展学术和事业的观点出发,做好事业的 学术官僚 往往比许多人做好 研究 更为重要。然而, 学 和 官 两栖,除非是特别杰出有能力和才气的人,常容易出毛病。许多做官的人要有自知之明,觉悟到自己已无能力带(谈不上指导了)研究生。因此,不必继续误人子弟,勉强为之。有些人缺乏做研究的激情但却是做 学官 很好的材料。他们能为许多人的梦想(往往也是自己的梦想)创造实现的机会。如果能本着正直、为人民服务的诚心和 在其位必谋其事 的敬业精神(贵在于行),则不难能做出好成绩。如此有 事功 的 学官 应当得到人们的鼓励和赞赏。他们自己也应当以此为荣。我们相信当海外的许多华人同行看到台湾的同行们振作的情况会深受感动地乐意参与这种努力。此外,这时也提供了给他们一个能解除心中焦虑(心中有愧?)的机会。   一些近年来回去的 归国学人 ,高薪争取回去以及尚未回去的,在事业上已有成就的人值得偶尔想起同事们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的责任。有一些人首先须要从个人经历中的阴影里解脱出来,以新的、开阔的精神进到新的环境里。首先在策略上必须想到自己先能被同事们欢迎,接受之后事情才可能大有作为,自己才可能对同事们有大的影响力并能鼓舞士气。因此,回去后要能提出可行、有效的、有建设性的改革方案。这样才能得到同事们的支持、欣赏并产生共识,大家同心协力去做努力,改善目前的情况,发展新的精神。这样做也能帮助他们自己从经历中的阴影里解脱出来。当自己认为是好的设想一时不能得到同事们的支持,不妨考虑一下是否是自己在策略上和方法上有问题,不够成熟;以及自己是否缺乏做好领导的知识和能力;该如何去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和修养。遇到困难、反对意见时要避免 翻脸 和意气用事、一意孤行,以至于造成自己和同事们的 对立 ,甚至被众人讨厌;不能过分地急躁以至于 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须要考虑如何做好长远的投资而不是个人的急功近利。只有建设性、可行的方案才可能把旁观者、反对者 赢过来 (而不是 臣服 )。大家一同努力热心地去改善现况。 丁文江先生在民国初年对留学生在中国政坛上的表现曾带批评地指出: 我们是救火的,不是趁火打劫的! 。我们希望在西方社会中生活的华人,特别是那些学术上已有成就的(已无生存问题的威胁)、已退休或接近退休年纪的人到台湾去要本着公平交易、互利互惠的精神并准备慷慨地拉后生小辈一把(想当年不也是别人拉我们一把吗?);要避免玩弄手腕,自以为聪明地去占后辈们的便宜(不难!)。我们不愿意看到政府做的大投资,许多人多年的努力刚出一些成果时半途杀出个程咬金,拦截了新的成果归功自己,以维持或制造自己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孔夫子告诫老年人,退休的人 戒之在得(贪) ,应设法保持些 优雅 的身段,让后生小辈们有好的印象。从长远上看,个人的名声、成就迟早要被批判、 盖棺论定 的。我们不妨偶尔想起文天祥的那句问话 读圣贤书(东西双方的)所学何事 ?同时,台湾的同行们值得对这些来人近年在国际上的名声和表现,人品的变化情况花些时间去收集数据和了解,以增加一些警觉性,搞清楚他们来台湾之前在其它的地方是否有烂摊子没收拾好;是否到处胡吹,不认真准备演讲、讨论内容,以至于使观众失望,却要求高价演讲费。这样才能避免被一些已经过气, 渐入荒唐 ,但却又不甘寂寞的人, 智慧 已被 自作聪明 、 语不惊人死不休 、 自我膨胀 所腐化的人迷惑和愚弄。 心怀大陆,放眼世界   从几年前开始台湾地质界同行到大陆去发展的人数大为增加。我们关心这现象的象征性和实质上的意义。我们认为不论赞成 独 或 统 或 其它的构想 两岸同行的来往都应 以诚相待 。双方的国科会和基金委应支持自己的一边打出最好的牌,并在经费上大力支持双方杰出人才,有高效率地做好合作。有一些容易丢人现眼的人要请他们藏拙。我们担心有一些台湾的同行的行为学 台商 惟利是图,专找地方上的人、学术能力较差的人去合作。这样做他们容易占优势,能使他们在台湾继续 混 的蛮好。不幸的是由于双方合作者都不是学术研究上的强者,以至于容易被大陆古老的 学派 思想所迷惑。所谓 学派 者在中国大陆似乎是 画地为牢,整自己 的别称。我们希望双方的有识之士能看清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并积极地采取有建设性的行动。双方的科委值得考虑加强课题内容的严格评审,邀请对方的专家作为评审员,决不轻易地 放水 通过低水平的 研究 申请。值得考虑由双方较杰出的人联合培养年轻的学生和研究员,并为有作为、有潜力的人创造合作的机会,以显示出双方的诚心和善意。甚至值得鼓励他们和海外的一些华人同行联合起来发起自救活动和双方的恶势力和坏学风搏斗。不妨先设法联合创造出一些有利的 小气候 并等着大环境的改善。台湾的国科会值得考虑在经费上支持大陆杰出的合作者;值得考虑同意一些大学或研究所招收大陆地区一些素质很好的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研究员参与有关大陆地质的整合计划研究。如果能把前锋科学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结为一体,使他们对中国地质成为 乐之者 ,并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则一些杰出的年轻人不难很快地出人头地。   参与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对台湾的工作者能产生挑战性的刺激。研究工作的合作者和竞争者往往是在行的高手,因此这情况对台湾的地球科学研究和发展是很有利的。此外,也能使台湾的参与者思想国际化以至于能避免研究大陆问题时受大陆一些属于 板块理论 出现前的古老思想或自成一派的思想的困惑。同时,国科会值得考虑对一些思想上已不活跃,对科学研究已无激情,但是资深人员,大大的减少,甚至不再给他们经费支持。很明显地,这些新的,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不能再照着恶劣的地学界传统(马上联想到中国大陆?)抬出一个资深,但已无热心、活力、积极性和现代科学研究能力的人当 领导 。不然,不但是 整自己 ,也将成为国际上广为流传的笑话。   除了目前已有的一些整合型研究计划之外,我们认为应特别重视地震波加上其它地物方法(如遥测)海陆联合研究台湾的深层地壳构造,以及其它大架构上的问题,包括复杂的弧陆碰撞历史,沉积盆地的演化史。此外,环境保护相关的地质研究,是地球科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研究火成岩的人值得重新思考新生代火成岩的分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和这些研究的相关性。这种整合研究可以产生出有世界性影响的成果。好的研究员到能做出令人振奋的科学研究的地区去工作,不必限制在台湾。譬如说,中南半岛有许多全球性并且和中国中、新生代地质演化唇齿相关的大问题。到那里去工作和到大别山区去凑热闹,研究华南的花岗岩同样是很有大区域性的意义。   海底钻探ODP国际整合型研究大计划是前沿研究的领域。现在台湾和中国大陆都将分别加入成为 1 / 6 会员。它将提供许多人机会参与研究当前地学中许多重大的课题,并增加大家对 全球性气候变迁 的重视。同时也对各种大规模地质作用增加了解。它也提供年轻地球科学研究员一个极好的训练和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同行们如果能抓紧并充分利用这个大好机会,我们相信不难进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较高的思想境界。这个时候学风的改善也自然地容易办到了。 能源开发和全球性的探勘研究 为了国家的大局着想,我们值得考虑仿效邻国,韩国和日本,订立 石油法 ,让石油探勘的经费从目前的石油营业额 1% 提高到欧美各大石油公司 3-5% 的标准。如果能有效地利用探勘经费的增加,去带动台湾地学界热心地参与全球性资源的研究和评估,将会是很振奋人心的。 我们认为中油的 机密 档案应当可以逐步开放(先总统的大溪档案都己经开放了,中油实在不必继续保密)。值得仿效其它国家:基本数据保密二年,解释资料保密五年。让各大学研究所有志于资源探勘的地学界同仁加入作业,并鼓励年青的研究生到世界各地去研究,探讨资源形成的环境和成因。一旦风气开了,中油本来只有自己公司的人在研究和评估世界各地的资源,一下子增加了好几个大学和研究所在这方面的支持。 目前台湾所使用的各项能源之中: 99.9% 的石油、 99% 的煤、和 60% 的天然气仰赖从国外进口。为了确保来源不断,以及为了国际政治的考虑,供源要分散,我们要到国外去投资、探勘能源。这种情形己经是 不争的事实 。然而台湾的地球科学界为了这项 不争的事实 究竟提供了多少研究支助?很遗憾的,我们发现各大学和中研院的研究计划书里,几乎找不到这类研究相关的计划。到国外去投资,探勘能源,既然是我们生存所必须仰赖的,同时能源的探勘需要有一大群地球科学的热爱者长期地、努力不断地去探讨和研究。今天我们不做,将等待到何时呢?    据我们了解:数十年来中国石油公司或者它的上级单位认定:石油探勘的资料(特别是震测、钻井、和地球化学数据)都是属于 机密 ,不可泄漏给外人。甚至自己国内的地球科学同仁也是见不到的。在这种 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的政策下,大学和中油的地学界同仁缺乏学术研究和资料的交流。以至于各自为政,几乎老死不相往来。大学和研究所的地球科学同仁二、三十年来,也曾试着发展这方面的研究,但进展不大。一些回国的海外学人也都曾经在海外石油公司或研究所担任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到了台湾之后,总是经费不继,人员不继,国科会没有项目,加上数据都在中油的 机密 档案里,只好不去碰,不敢碰。因此大家失去了机会为台湾的能源做出应有的贡献。 ( 转自: http://www.shensusun.net/xiansheng/taiwan_01.htm )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 |8879 次阅读|6 个评论
关于匿名批评的认识
chrujun 2009-5-30 11:57
很多人对匿名批评的人大动肝火,其实没有必要。我觉得有人以各种形式批评是正常的。想搞太平天国,可能吗?布什都有人骂呢!匿名批评的人也许有部分人心里阴暗,但更多情况下是自我保护。 如果你的学生想骂你,他敢不匿名骂?如果你的下属看不惯你的所作所为,他敢实名批评或者是骂你吗?在权大于法的情况下,有多少反抗的人敢亮出身份呢? 强者如美国可以详细公开他的武器,而中国则尽量隐藏。强者最希望的是弱者把一切都暴露出来,好一举击毙。但隐蔽是弱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狡兔三窟就是这个道理。当愤怒的狮子为逮不住猎物而胡乱狂叫的时候,兔子们正在洞里偷笑呢!将心比心想想,多体谅他们吧。 另一方面,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和爱。为什么很多人恨美国,要报复美国?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骂法国总统萨科奇?与有关人员产生利益冲突或矛盾是导致有人匿名攻击或骂人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可以减少一些攻击。但要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领导和牛人,越是强大越容易受到攻击。像我这样的弱者则相反,很少有人来骂我。 这也许是作为强者的代价吧。 可以肯定的是,强者肯定不会去匿名攻击弱者。强者对弱者有什么意见,直接抓来批评或骂一通就行了。要是对某个弱者恨之入骨,找个理由把他关起来就行了。或者让他直接在地球上消失。 注: 本人在科学网上没有发表过匿名评论。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183 次阅读|2 个评论
批评民科的人
wangyong77 2009-3-21 22:45
让大家看看批评民科的人 的水平。一下附件有我的一些反驳,而这其中正中要害的,说明他前后矛盾,不懂装懂的重要帖子被删除了。 我保留这个作为证据吧。 因此这验证了我的 半瓶子晃荡的说法。 曹天德的博文及其评论
个人分类: 支持民间科学工作者|1939 次阅读|3 个评论
请问赵彦]总编辑(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09-2-24 20:04
请问赵彦]总编辑(2): 请问赵彦]总编辑(1):给你提出的如下意见, 你根据什么?为什么?要独特地无理剥夺本人应有的权利,无理 把本人排斥于首页的留言板发帖?! 而且对多次质问\批评,不答\不理\不改, 你必须立即说明原因, 或者改正错误?! 你现在为什么? 竟然既不立即说明原因, 又不改正错误?! 反而,在首页各栏目,不仅不显示,而且全都无理删除?! 你为什么如此害怕批评?! 并且硬要坚持错误不改?!
个人分类: 其它|2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应该更成熟些
wangdh 2009-2-21 10:45
《科学网》应该更成熟些 (王德华) 没有在这里开博前,就很喜欢科学网的新闻报道栏目。自从应邀在这里开博以来,自己的心理也经过了一些波折,感觉是很喜欢科学网,有机会就会上来溜达一下,有点上瘾。 之所以同意在这里开博,很大的原因就是冲着这里是科学网,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管,科学时报社主办的公益性网站,还有一个原因是实名制。这里的博主和网友应该多数是科学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研究生。 来这里快一年了,感触很多。失去了很多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熬了很多夜;当然也收获了许多,思考的问题多了,兴趣广了,工作累了头脑发蒙的时候有地方放松了。更多的是在这里将自己的一些随感与同行们进行了交流,得到了许多回应。从各位博主那里学到了很多,长了不少见识,领略了各位的才华。这里也成了我与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我在博客里讲过的一些事情,在研究组里就很少再花费时间了。 最让我吃惊的是,几次外出开会,很多同行们和朋友们一见面就告诉我:看我的博客了,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博文写得不错,都推荐给研究生了。我的老师们也当面支持和赞美过,也希望我将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写出来,起码让本研究组(无论在学的,毕业的,还是将来的)的学生体会一下我们的一些传统,学会一些规矩。在我的博客里留言和评论的研究生们和同行们,就更使我感动了,觉得几天不写点东西,就对不住人家似的。最最让我吃惊的是这次在美国访问,朋友一家赶来与我们全家相聚,朋友的一个亲戚的孩子在这里读书,也随着过来了。闲聊中,这孩子跟我说:王叔叔其实我早就知道您。我问怎么会呢?她说:她的同学给她传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如何写学位论文的,她打开一看作者是我。她就对她的同学说,这还是我舅舅的好朋友写的。我问:你的同学读的多吗?她说:都传遍了。我还真没有想到,一篇文章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当然,本单位的同事们也是经常拿这个开玩笑的,时不时告诉我,又给我点击了。也有的悄悄问我:科学网给你多少钱?我说:做什么梦啊,人家给你地盘不收费就不错了,咋会给钱?人家还不相信。 好了,说了这么多,无非想说,《科学网》的影响在逐渐扩大,我自己也受益良多。 但我还是想说:《 科学网》还应该更成熟些,敞开胸怀,接受善意的批评和建议 。我以前说过: 出现争论才是好现象,有不同的声音,编辑们应该高兴!之所以大家非常关心科学网、科学网博客的发展,希望这块宝地健康发展,才有了这些争论。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不再关心了,不再关心编辑们选什么博文作为精选,推荐哪些博文为首页文章了,想想看,就知道命运了。 (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关心《科学网博客》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22 ) 。 《科学网》肯定是以科教文化为主体,但也肯定不排斥音乐诗词。我倒是觉得科学网上的诗词派和人文科学派是很好的风景,时不时驻足欣赏一下,也满心喜欢。当然科学网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应该普及宣传和推广积极、正确的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规范,抵制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我很赞 成王志明 老师今天的博文 《科学网博客的三个层面》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6301 ) 中关于后两个层面的论述,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还是我那句话:科学网是被写在历史上的。科学网对于中国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我相信会有这一天。 不管是否成立圈子,建议各位博主无论在推荐博文还是评论博文(交流)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达到扬长补短,共同进步。我倒是不希望看到,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一盘和气,结果大家都没有进步。我们中国人喜欢爱面子,人和事有时候不愿意分清楚。怕自己得罪人,由于自己没有一个基本原则,最后一定会得罪人的! 希望《科学网》更加成熟,越办越好,让每位博主上瘾。 (王德华 2009.2.20 ) 相关阅读: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关心《科学网博客》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22 我喜欢听到中肯和建设性的不同意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9141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6102 次阅读|10 个评论
政府应如何看待国民的批评意见?
可真 2008-12-1 12:07
刚看了 中国新闻网 (北京)的报道:11月30日凌晨,南航飞赴泰国的救援包机,满载着351名中国公民抵达白云机场。有游客表示,坐国家派来的包机回国感到非常自豪,这位来自广州的游客莫先生说, 整个机场像联合国,聚在机场的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四五千名各地旅客都怀着同一个目标赶快回家,他们挤在同一个地点等侯回家。我们是非常非常幸运和幸福的,能坐国家派来的包机回国,真的是全赖国家的国力强盛,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看着那些还在无奈地等着 机会 降临的欧美游客,我们都衷心祝他们好运。此话虽然并不完全合乎逻辑,因为那些还在无奈地等着 机会 降临的欧美游客,他们国家的国力并不比中国差,有些比中国更加强盛,但是,他的话仍引起了我的一点共鸣,就是我也感到自己的祖国确实在进步,并且在不断强大起来,这是令我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而由衷地感到兴奋与自豪的。有一首曾经非常流行的歌曲唱道: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里所提的家乡并不是特指秀丽而富有之乡,而是一种泛指,这句话说明,热爱生我养我的家乡,乃是人之常情,而不管自己的家乡是穷还是富。这种乡情扩展开来,就是爱国之情,因为祖国和家乡一样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热爱祖国也是人之常情,而不管自己的祖国是穷还是富。虽然如此,看到自己的家乡富裕起来,看到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总是会产生一种自豪感的,这同样是人之常情。 然而,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她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其中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有些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是何种性质的问题,作为这个国家的公民,我感到还是应该抱着向前看的现实态度,积极地去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当我们在进行这样的探索时,就会发现,我们的政府着实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陷,其中有些缺陷委实有点令人沮丧,为此我们常常要批评政府,批评政府的某些观念和做法,有时这样的批评会很激烈,而我们的政府是怎样看待和对待这些批评的呢?过去常常是采取压制态度,现在稍有些放开了,这是好事,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只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放舆论。 我认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政府,都应该大度地对待外来的批评,因为批评与赞扬都是表示批评者与赞扬者对被批评者与被赞扬者十分在意,看重后者存在的价值,不管这种价值在前者心目中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其正负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由此批评意见与赞扬意见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对于被批评者与被赞扬者来说,他们应该允许甚至欢迎各种外来的评论,只要其评论不违背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它们都是有益无害的,即使是错误的评论有时也可以从某个侧面引人深思和发人深省。 但是,毋庸讳言的是,我们的政府官员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是看不得来自民间特别是来自知识分子的对于政府的激烈的批评意见的,总认为提出这些意见的人是不怀好意,总想和政府对着干,因此总是想方设法要堵住批评者的嘴巴,这类做法就不说是在企图弭谤也总无非是在掩耳盗铃罢了。我们姑且不说这些人的作风是不是出于自私目的的专制主义作风,就说这些人确乎是为国家和政府着想的公道之人,他们的观念也实在是有问题的,他们不懂得这么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譬如一个家庭中的夫妇,他们明知对方有缺陷却听之任之,只当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没有听见,从而也不发表任何批评意见,这种情况常常就是表明这个家庭快要破裂了。同理,一个国家的国民对于他们的政府,如果明知其有不足和缺陷却连一点批评意见都不发表了,那末,这很可能就是表明他们对自己的政府已经彻底丧失信心,以至于连一点意见都不想提了,从而也就意味着这个政府差不多要垮台了。 因此,如果不断有好事的国民在向政府提出批评意见,不管其批评得多么激烈,都是一种好现象,这种现象至少说明国民在关心国家大事,并且愿意与政府合作,从而希望自己的意见受到政府的关注或得到政府的尊重。我们看现在中国的网民在网上是如此热烈地发表各种言论,并且这些言论有很多是针对着目前政府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而提出的政治意见,不管这些意见是否都是正确的,但有这么多国民在给政府提意见,这应该是令人感到欣喜的一件事,它表明,这些国民对于自己的政府还是很有信心的,满怀希望自己的政府能更有作为地领导国民去克服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使我们的祖国进步得更快,变得更加兴旺发达。
个人分类: 时评.政论|4499 次阅读|18 个评论
窥视麦克卢汉
sulala 2008-10-22 00:44
麦克卢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字痞和学术狂,字间都是诡辩的气息。 《理解媒介》里,他吟诵着机器使自然转化成一种人为的艺术形式,又同时反省媒介敌人是完全看不见的,而且大众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敌人。他天马行空的预言(当然有些已经得到证实),将电子时代与人类生存融合为一个系统。人类的重新部落化,世界村的现实,也狠狠抽了之前麻木无知反对者们的耳光。 他像一个来自外域的落寞传道士,带来一些很久后人们才可以领会的思想。前瞻视角和冒险热情并不能带给一个人好运。 《机器新娘》出版的更早,那时他扮演的是媒介批评理论家,逮谁批谁。但是在这部著述里,我丝毫不再怀疑他对各种媒介的认知力和分析力。工业时代和大众文化他剖析的无以复加。 这一次奇幻的阅读对话后,我发现我不幸地又印证了他书中的一句话:倘使人看不见他所走的方向,他就不可能自由,即使他携枪去达到目的地,他也不能获得自由。 我没看见。我不能自由。阿门。
个人分类: 私读者|2874 次阅读|2 个评论
锤炼思想(6)——面对批评
钱金凤 2008-9-24 23:25
一个人是否要求进步,很大程度反映在他对待批评的态度。这样的话,好像很早就会背了。但真正事情临到身边时,才发现笑着接受,有多难。 不管是谁,我相信,当批评来到时,第一感觉肯定是郁闷。至今没发现,哪位仁兄能在被尅的时候还能轻松的微笑(除非没把对方当盘菜)。 面对批评,我的经验大多是理论上的。在父母眼里,我一直是个不让人说的孩子。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脸很小(事实上也不大)。不让人说,是因为自尊心太强,受不了别人当众的指责。但当真的错了,被父母骂时,当时还是很难过的,有时还会哭一通。事后悄悄的改过来。 从小到大,我挨打的次数明显少于妹妹。不见得我就比她懂事,而是我不和父母顶嘴。遭到批评时,多数时候能保持沉默,一边听着,一边想着。如果父母说的有道理,改就是了,不用废话;若觉得他们说的也不是那么回事,由他们说去吧,谁让他们是权力机关,犯不上吃眼前亏。 来自旁人的批评,接受起来需要更大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修过教师的必修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他们批评你时,不见得能考虑你的感受,和用什么样的方式能让你更好的接受。因此,当过激的言语来挑战你的耳鼓时,要学会运六脉神剑将体内的怒气从指尖逼出(万不可伤人),而不是积聚在心里。 在正确的指责面前,放下虚荣心,以知耻心接受。不管对方的话语有多么刺耳、扎心,倘若他的批评是能使你受益的,就算泪在眼圈内,把它吞到肚子里,勇敢的接受。接受对方的批评,不是向他的权威屈服,而是对自己的错误负责。把犯过的错,当成一种羞耻,记住它,才能让我们不再犯同样错。怀着这样想法的人,谁能阻止他进步呢? 我们要有勇气接受正确的批评指责,还需要同样的勇气来反驳那些披着正义外衣的人身攻击。不给人错觉,让人误认为你的好态度是你本性软弱,还是要有原则的。 接受批评,不是逆来顺受。差别在于,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对于别人的批评,不假思索,照盘全收懦弱,全盘否决鲁莽,去糟取精高明。
个人分类: 锤炼思想|4200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中国特色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可真 2008-7-12 13:14
我自小就听说,我们应当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我相信,作为优良传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应该是存在的,但为我所见及并加以自我理解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却难以称得上是一种优良传统。 自我懂事以来之所见,自我批评是不要紧的,就是把自己批得体无完肤(形式上有时表现为痛哭流涕)都不打紧,只是无论何种形式的自我批评,都不过是向他人表明,自己还存在着某些缺点(有待自己今后改进的不足之处)和错误(值得自己今后吸取教训之处),从而向他人表明,自己既有谦虚之德又有上进之心(谦虚使人进步嘛)。由于谦虚总能表明自己有实力(没有实力则原本就虚,还谦什么虚呢?),故自我批评便不只具有显示自己谦虚之德和上进之心的功能,还具有展示自己实力的功用。因其如此,大凡有实力者,都比较乐于开展自我批评既显示自己的谦虚和上进,又展示自己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呀? 与自我批评从来都是当着他人之面进行的阳光行为不同,批评则分人前批评与人后批评两种情况: 人前批评,就是当着他人之面进行的阳光批评。这类批评是和风细雨地开展的,通常是在充分肯定别人的成绩和优点的基础上,指出别人还存在着某些永远都需要进一步加以克服的缺点(诸如密切联系群众不够之类)和永远都需要认真加以吸取的教训(诸如因工作方法比较简单所带来的危害之类)。 人后批评,就是背着他人之面进行的阴暗批评。 这类批评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散发匿名信或网上发表匿名评论来开展的暗道批评;另一种是通过在亲友间传播流言蜚语来开展的小道批评。这两种批评通常是尖酸刻薄的,甚至是恶语中伤的。 如此批评能起什么作用呢?和风细雨的人前批评是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形式主义批评,这种批评其实是借批评之名充分肯定别人的成绩和优点,以达到团结别人的目的。尖酸刻薄甚至恶语中伤的人后批评,则是借批评之名彻底否定被批评者 的成绩和优点,以达到打击对方甚至打倒对方的目的。把这种党同伐异的批评和抬高自己的自我批评相结合,大概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格吧。
个人分类: 人生.世相|1113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