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央政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miran 2011-11-23 11:48
[转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22日 10时0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减缓气候变化 二、适应气候变化 三、基础能力建设 四、全社会参与 五、参与国际谈判 六、加强国际合作 七、“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和政策行动 八、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基本立场 结束语 前言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近年来,全球酷暑、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显现。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能源资源匮乏,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任务,发展很不平衡。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2.9万元人民币,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还有上亿贫困人口,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中国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已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06年,中国提出了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中国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采取了一系列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制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今后5年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中国一直发挥着积极建设性作用,努力推动谈判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使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中国“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政策与行动、取得的积极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及有关谈判立场,特发表本白皮书。 一、减缓气候变化 “十一五”期间,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途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优化产业结构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制定和发布汽车、钢铁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出台《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高高耗能行业准入门槛,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促进企业兼并重组,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煤炭、部分有色金属、钢坯和化肥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抑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上大压小”,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682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钢产能7200万吨、炼铁产能1.2亿吨、水泥产能3.7亿吨、焦炭产能1.07亿吨、造纸产能1130万吨、玻璃产能4500万重量箱。电力行业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比重由2005年的47%上升到2010年的71%,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炼铁产能比重由48%上升到61%,电解铝行业大型预焙槽产量比重由80%提升到90%以上。钢铁、水泥、有色、机械、汽车等重点行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重点行业能耗水平显著降低。2005年到2010年,火电供电煤耗由370克/千瓦时降到333克/千瓦时,下降10%;吨钢综合能耗由694千克标准煤降到605千克标准煤,下降12.8%;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4.6%;乙烯综合能耗下降11.6%;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14.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并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实施了若干重大工程,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加强重大技术攻关。启动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发起设立了20只创业投资基金,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企业成长。2010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产值达到7.6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多。 加快发展服务业。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出台《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2005年至2010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40.3%提高到43%。 (二)节约能源 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分解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建立了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对全国31个省级政府和千家重点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评价考核。2010年,全国18个重点地区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查,进行严格的目标责任考核和问责,促进了全国节能目标的实现。 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实施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推动能源审计和能效对标活动。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新建建筑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率,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对政府机构办公用房进行节能改造。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9.5%,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5.4%。“十一五”期间,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48.57亿平方米,共形成46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开展零售业节能行动,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抑制商品过度包装。 推广节能技术与节能产品。发布三批共115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在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重点推广7项节能技术。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高效空调、节能电机等节能产品,通过中央财政补贴支持推广了3.6亿只高效照明产品、3000万台高效节能空调、100万辆节能汽车,实现年节能能力200亿千瓦时。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率先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建立节能产品优先采购制度,制定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对空调、计算机、照明等9类节能产品实行强制采购。“十一五”期间,纯低温余热发电、新型阴极铝电解槽、高压变频、稀土永磁电机、等离子无油点火等一大批高效节能技术得到普遍应用,高效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7%,高效节能空调市场占有率达70%。 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推进重点城市报废机电设备、废旧家电、废塑料、废橡胶等废弃资源的规模利用、循环利用和高值利用。积极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十一五”期间,综合利用粉煤灰约10亿吨、煤矸石约11亿吨、冶炼渣约5亿吨。安排中央投资支持再制造产业化项目建设,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共25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 推行节能市场机制。积极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市场机制推动节能。2010年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完善相关会计制度,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支持。2005年到2010年,节能服务公司数量由80多家增加到800多家,从业人员由1.6万人增加到18万人,节能服务产业规模由4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840亿元人民币,形成的年节能能力由60多万吨标准煤增加到1300多万吨标准煤。 完善相关标准。完善严寒和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三个不同气候区居住建筑节能工程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发布27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19项主要终端用能产品强制性国家能效标准,制定15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颁布71项环境标志标准,出台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 实行激励政策。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对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电价,对超能耗产品实行惩罚性电价,推动供热计量收费。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250亿元人民币,重点支持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形成节能能力3.4亿吨标准煤。稳妥推进资源税制改革,不断完善出口退税制度,调整车辆购置税政策,改革车船税,出台了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效、节能、低碳产品实施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经过各方努力,中国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目标,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累计下降19.1%,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4.6亿吨以上。“十一五”期间中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2001—2005年)的1.04下降到0.59,缓解了能源供需矛盾。 (三)发展低碳能源 加快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大力开发天然气,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发电上网、电价补贴等政策,制定实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总体方案,大力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引导和鼓励煤矿瓦斯利用和地面煤层气开发。天然气产量由2005年的493亿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948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4%,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达到4.3%。煤层气累计抽采量305.5亿立方米,利用量114.5亿立方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7亿吨。 积极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等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截至2010年底,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13亿千瓦,比2005年翻了一番;核电装机容量1082万千瓦,在建规模达到3097万千瓦。支持风电、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发展。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推行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加大对生物质能开发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村沼气建设。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126万千瓦增长到3107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由2005年的不到10万千瓦增加到6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使用总量达到1.68亿平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约50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约140亿立方米,全国户用沼气达到4000万户左右,生物燃料乙醇利用量180万吨,各类生物质能源总贡献量合计约1500万吨标准煤。 (四)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对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应用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熟料等原料替代技术、高炉渣和粉煤灰等作为添加混合材料生产水泥等工艺过程,采用二级处理法和三级处理法处理硝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催化分解和热氧化分解处理己二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热氧化法对HFC-23进行捕获和清除等。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减少农田种植和畜禽养殖中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启动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累计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面积近3000万亩。完善城市废弃物标准,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制定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积极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研究与示范。据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工业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基本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上,甲烷排放增长速度得到一定控制。 (五)增加碳汇 增加森林碳汇。继续实施“三北”重点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开展碳汇造林试点,加强林业经营及可持续管理,提高森林蓄积量,中央财政提高了造林投入补助标准,每亩补助由100元人民币提高到200元人民币,建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目前,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6200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8.21%提高到2010年的20.36%,森林蓄积量达到137.21亿立方米,全国森林植被碳储量达78.11亿吨。 提高农田和草地碳汇。在草原牧区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草原保护制度,控制草原载畜量,遏止草原退化。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加强人工饲草地和灌溉草场的建设。加强草原灾害防治,提高草原覆盖度,增加草原碳汇。到2010年,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6475万亩,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1.67亿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面积4.28亿亩。 (六)地方积极推进低碳发展 推进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2010年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并选择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等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等8市作为首批试点。目前,各试点省区和城市均成立了低碳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本地区“十二五”时期和2020年碳强度下降目标,并在经济发展中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部署重点行动,推进建设低碳发展重点工程,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各地积极探索低碳发展经验。北京市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加快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现有建筑、交通体系低碳化改造,倡导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上海市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在虹桥商务区、崇明岛等地区推进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在世博园规划、建设、运营各环节全面落实低碳发展理念,开展“低碳世博自愿减排行动”。江苏省确定了4个城市、10个园区和10家企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 二、适应气候变化 “十一五”期间,中国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影响评估,完善法规政策,提高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减轻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一)农业领域 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大规模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扩大农业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效率,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工作,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培育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扩大良种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农作物良种补贴力度,加快推进良种培育、繁殖、推广一体化进程。目前,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0%左右。 (二)水资源领域 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七大江河流域防洪规划、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强流域管理和水资源调度工作,组织实施引黄济津、引黄济冀、引江济太等应急调水,并实施了黑河、塔里木河生态补水。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政策体系。开工建设一批流域性防洪重点工程,加快骨干水利枢纽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3万平方公里。完成规划内的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增加农村饮水安全投入,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的相关目标。 (三)海洋领域 加强海洋气候观测网络建设。通过开展海洋观测系统的建设,初步形成对全国近海和部分大洋的海洋关键气候要素的观测能力,初步构建典型海洋生态敏感区监测体系,有效提高了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体系能力水平。全面启动全国和沿海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开展了海域海岸带和重点海岛整治修复工作。积极开展红树林栽培移种、珊瑚礁移植保护、滨海湿地退养还滩等海洋生态恢复示范工程。开展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等海洋灾害的观测预警工作,有效降低了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开展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监测、调查和评估工作,对沿海94个验潮站的基准潮位进行了重新核定。开展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系统梳理中国海洋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发布年度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中国海平面公报和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为有效应对和防御各类海洋灾害提供支撑。 (四)卫生健康领域 印发《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明确了水旱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的目标和原则,确立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体制、响应级别和响应措施,制定了不同灾种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方案。制定《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和《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组织开展饮用水卫生、空气污染健康影响、气候因素相关传染病监测及气候变化对媒传寄生虫病、介水传染病影响等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环境相关疾病的影响机制研究,为研究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五)气象领域 气象部门发布实施《天气研究计划(2009—2014年)》、《气候研究计划(2009—2014年)》、《应用气象研究计划(2009—2014年)》、《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2009—2014年)》,印发《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促进了中国气候变化监测、预估、评估工作。建立中国第一代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系统,研发新一代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开展气候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人体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影响评估工作。 三、基础能力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国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计核算研究及制度建设,提高科技和政策研究水平,加强气候变化教育培训,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制定相关法规和重大政策文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或修订《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土保持法》、《海岛保护法》等相关法律,颁布《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抗旱条例》,出台《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前期研究工作。 制定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主要领域和重点任务。根据方案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编制完成了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并已全面进入组织落实阶段,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已逐步纳入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提上了地方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海洋、气象、环保等领域的相关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 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性文件。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2007年发布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重点领域及政策措施,对“十一五”时期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建立并完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地方各行业广泛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2007年,中国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国务院总理任组长,相关20个部门的部长为成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并于2008年设置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职能机构和工作机制,负责组织开展本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0年,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框架内设立协调联络办公室,加强了部门间协调配合;调整充实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提高了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科学性。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一些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也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等工作支持机构,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立了气候变化研究机构。 (三)加强统计核算能力建设 完善能源等相关统计制度。印发《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进一步完善能耗核算制度,新建了10项能源统计制度,基本涵盖了全社会各领域能源消费。各地方完善能源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成立了能源统计机构,重点用能单位也加强了能源统计和计量工作。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规范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工作。制定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指南,推进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继2004年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缔约方大会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后,组织编制中国2005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建立中国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库,发布《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启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 (四)增强科技和政策研究支撑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组织编制第一次、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开展气候变化与环境质量关系、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控制、气候变化与水循环机理、气候变化与林业响应对策等研究。建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数据集,发布亚洲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组建了若干个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专门实验室,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 推进气候友好技术研发。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中开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重点行业工业节能技术与装备开发、建筑节能关键技术与材料开发、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和低碳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及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等节能技术研发,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重大成果。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开展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资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咸水层封存能力评价及安全性、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制备筛选等研发工作。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部署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关键技术研究、典型脆弱区域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示范等项目专题,在碳排放监测方面组织开展嗅碳卫星研究。通过“863”计划和支撑计划,设立了主要农林生态系统固碳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林业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重大气候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等项目。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评估与应用研究》。2010年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别达到288个和91个。 加强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研究。围绕“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重点任务,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远战略,开展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全国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碳排放交易机制、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等研究。启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总投入经费约1.1亿人民币,开展中国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及技术问题等相关研究。 (五)加强教育培训 将气候变化内容逐步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高等院校加强环境和气候变化教育,陆续建立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专业,加强气候变化教育科研基地建设,为培养气候变化领域专业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对领导干部气候变化知识的培训。通过举办集体学习、讲座、报告会等形式,有效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气候变化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举办了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培训班、应对气候变化省级决策者能力建设培训班、地方政府官员清洁发展机制管理能力建设培训班、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培训研讨班、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能力建设培训班等。地方政府也积极开展了气候变化相关培训。 四、全社会参与 中国积极宣传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低碳发展意识,注重发挥民间组织、媒体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渠道和手段引导全民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一)政府积极引导 从2008年开始,每年编写出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全面介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与进展。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普及节能减排与气候变化知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世界无车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日,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北京、天津、贵阳等一些地方政府通过举办气候变化、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大型国际研讨会、论坛和展览等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在低碳发展方面的经验交流,增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低碳的意识。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作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低碳的宣传教育。 (二)民间组织积极行动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开展低碳国土实验区创建活动,中华环保联合会和中国旅游协会在48家旅游景区开展首批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试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与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活动。中国节能协会等举办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媒体高层论坛。中国煤炭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在行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民间公益组织也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 中国媒体不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低碳宣传报道力度。编写并出版了一系列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画册,制作了《面对气候变化》、《变暖的地球》、《关注气候变化》、《环球同此凉热》等影视片,及时跟踪报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新闻,积极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和进展,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增进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和认识,展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四)公众广泛参与 中国公众以实际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广泛参与自备购物袋、双面使用纸张、控制空调温度、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购买节能产品、低碳出行、低碳饮食、低碳居住等节能低碳活动,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用等细微之处,实践低碳生活消费方式。各地公众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倡议,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晚熄灯一小时,共同表达保护全球气候的意愿。开展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等活动,在机关、学校、社区、军营、企业、公园和广场等宣讲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生活,践行绿色消费。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低碳生活成为时尚,人们开始追求简约、低碳的生活方式。上海、重庆、天津等城市开展“酷中国——全民低碳行动”,进行家庭碳排放调查和分析。哈尔滨等城市开展了节能减排社区行动,动员社区内的家庭、学校、商服、机关参与节能减排。中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积极宣传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一些高校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等目标,得到广泛响应。 五、参与国际谈判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建设性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加强与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多层次磋商和对话,努力推动各方就气候变化问题凝聚共识,为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积极参加联合国进程下的国际谈判 中国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双轨谈判机制,坚持缔约方主导、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协商一致的规则,积极发挥联合国框架下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建设性参与谈判,加强与各方沟通交流,促进各方凝聚共识。 2007年,中国积极建设性参加了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为巴厘路线图的形成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中国在此次大会上提出的三项建议,包括最晚于2009年底谈判确定发达国家2012年后的减排指标、切实将《公约》和《议定书》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规定落到实处等,得到了与会各方的认可,并最终被采纳到该路线图中。 2009年,中国积极参加哥本哈根会议谈判,为打破谈判僵局、推动各方形成共识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中国政府公布《落实巴厘路线图——中国政府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立场》,提出了中国关于哥本哈根会议的原则、目标,就进一步加强《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以及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一步量化减排指标等方面阐明了立场。在出席领导人会议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呼吁各方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各国领导人展开密集磋商,推动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为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0年,中国全面参与墨西哥坎昆会议谈判与磋商,坚持维护谈判进程的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协商一致,就各个谈判议题提出建设性方案,为坎昆会议取得务实成果、谈判重回正轨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关于全球长期目标、《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发展中国家减缓行动的“国际磋商与分析”以及发达国家减排承诺等分歧较大的问题的谈判中,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从各个层面与各方坦诚、深入交换看法,增进相互理解,凝聚政治推动力。利用“77国集团+中国”和“基础四国”等机制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沟通协调,利用各种渠道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对话,为开好坎昆会议做了有效铺垫。中国还与会议东道国墨西哥密切沟通,提供了有益建议和全面支持。2010年10月,在坎昆会议召开前,中国在天津承办了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为推动坎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对话与交流 利用高层互访和重要会议推动谈判进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等重大多边外交活动中,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努力促进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凝聚共识,共同推进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进程。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讲话,阐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立场和主张,并表达了加强国际合作的意愿。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东亚峰会、中欧工商峰会、亚欧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中,多次就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和合作、发展绿色经济等问题阐述中国的立场和采取的行动,呼吁加强气候变化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加深各方对彼此立场的理解。 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相关国际进程。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东道国举办的部长级非正式磋商会议、“经济大国能源与气候论坛”领导人代表会议、彼得斯堡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会、小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气候技术机制部长级对话会、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融资高级别咨询小组会议和国际民航、国际海事组织会议及全球农业温室气体研究联盟等系列国际磋商和交流活动。中国积极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及其工作小组的活动,中国科学家参与了历次评估报告的编写。 加强与各国磋商与对话。加强与美国、欧盟、丹麦、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部长级磋商。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沟通,推动建立“基础四国”协商机制,并采取“基础四国+”的方式,协调推动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加强与非洲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国家的沟通。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相关智库的学术交流对话,推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技术转让、公众教育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六、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本着“互利共赢,务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参加和推动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国际机构的务实合作,为促进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2010年3月,中国颁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一)拓展与国际组织合作 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和务实合作,签署了一系列合作研究协议,实施了一批研究项目,内容涉及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减缓和适应、应对政策和措施等,主要包括: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开展项目合作,与亚洲开发银行、碳收集领导人论坛、全球碳捕集和封存研究院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领域相关合作,与全球环境基金开展了中国技术需求评估项目合作,与能源基金会合作开展编制温室气体清单能力建设及相关政策、技术路线研究、气候变化立法研究等。中国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如地球科学系统联盟框架下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家地圈—生物圈计划、国家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全球对地观测政府间协调组织、全球气候系统观测计划等,相关研究成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二)加强与发达国家务实合作 中国与美国、欧盟、意大利、德国、挪威、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气候变化领域对话和合作机制,签署相关联合声明、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等,将气候变化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推动中日节能环保合作,与美国在建筑节能、清洁煤/碳捕集与封存、清洁能源汽车等三个优先领域开展联合研究,与德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开展深入的科技合作,与澳大利亚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合作,与意大利开展清洁能源/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合作,与欧盟开展建筑能效与质量的合作,与英国推进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发展合作,与加拿大开展采用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与瑞典开展城乡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 (三)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 与南非、印度、巴西、韩国等国家签署相关的联合声明、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等,建立气候变化合作机制,加强在气象卫星监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援建200个清洁能源和环保项目。加强科技合作,实施了100个中非联合科技研究示范项目。加强农业合作,援建农业示范中心,派遣农业技术专家,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提高非洲实现粮食安全能力。注重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的合作,实施援外培训项目85个。2008年12月,中国在吉布提举办了清洁发展机制与可再生能源培训班。2009年6月,在北京举办了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官员研修班。同年7月,在北京为来自非洲国家的官员和学者举办发展中国家气候及气候变化国际高级研修班。2010年,共安排19期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国际研修班,为受援国培训548名官员和专业人员。中国还向南太平洋、加勒比等地区小岛屿国家提供支持与帮助,先后为太平洋岛屿国家援建130多个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提高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四)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 为促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2005年中国制定和颁布实施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2010年,为提高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和审定核查效率,又对该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大力开展相关能力建设,提高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的能力。每年组织专家计算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及时公布和共享信息。截至2011年7月,中国已经批准了3154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甲烷回收利用等方面。其中,已有1560个项目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世界注册项目总数的45.67%,已注册项目预计经核证的减排量(CER)年签发量约3.2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世界总量的63.84%,为《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提供了支持。 七、“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和政策行动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把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运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广泛开展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目标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中国政府宣布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年3月,中国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约束性目标: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这彰显了中国政府推动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二)政策行动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重点从十一个方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和战略规划。按照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要求,研究制定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并根据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等作出修订。开展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研究,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发展路线图。组织编制《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1—2020)》,指导未来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二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政策调整和体制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逐步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能源、工业、交通、建筑体系。 三是优化能源结构和发展清洁能源。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加快发展清洁煤技术,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能,因地制宜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 四是继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以及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和节能能力建设工程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统筹协调低碳发展战略与其他资源环境政策,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资源产出率。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和统计制度,通过循环经济技术和市场机制使重点企业、园区、城市生态化。 六是扎实推进低碳试点。组织试点省区和城市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率先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组织开展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和低碳商业试点。 七是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借鉴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经验,结合中国国情,逐步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通过规范自愿减排交易和排放权交易试点,完善碳排放交易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跨省区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以最小化成本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 八是增加碳汇。大力推进植树造林,继续实施“三北”重点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项目。深入开展城市绿化造林,加快建设城市森林生态屏障。开展碳汇造林试点,促进碳汇林业健康有序发展。继续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和退牧还草等工程,增加农田和草地碳汇。 九是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重视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研究制定农林业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强化各项节水政策和措施。加强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监测和保护,提高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能力。完善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启动机制以及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 十是继续加强能力建设。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加强对可再生能源、能源供应和消费的统计。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关键低碳技术自主研发,扩大低碳技术示范和推广。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通过多种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宣传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积极倡导低碳消费。 十一是全方位开展国际合作。继续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对话,全面启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与培训,实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合作项目,组织节能、节水、新能源产品与设施推广赠送活动,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切实支持,逐步形成具有总体规划指导、专项经费支持、成熟稳定队伍,能够有效覆盖减缓、适应、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各领域的综合性对外交流与合作体系。 2011年,中国政府发布《“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对“十二五”期间开展节能减排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全面部署。 八、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基本立场 中国积极建设性参与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双轨谈判机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取得进展。2011年11月底到12月初,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在南非德班召开,中国认为,德班会议应落实2010年坎昆会议上各方达成的共识,确定相关机制的具体安排,并就坎昆会议未能解决的问题继续谈判,在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取得积极成果。 (一)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原则立场 为促进联合国气候变化德班会议按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取得积极进展,中国政府坚持以下原则立场: 一是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公约》和《议定书》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和法律基础,凝聚了国际社会的共识,是落实巴厘路线图的依据和行动指南。巴厘路线图要求为加强《公约》和《议定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应确定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进一步量化减排指标,并就减缓、适应、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作出相应安排。 二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是造成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理应承担率先大幅减排的历史责任。从现实能力看,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掌握着先进的低碳技术,而发展中国家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的财力和技术手段,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艰巨任务。因此,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过程中,在发达国家的支持下根据各国国情采取积极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当代的发展不应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护气候,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四是坚持统筹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问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同等重视。减缓是一项相对长期、艰巨的任务,而适应对发展中国家尤为现实、紧迫。资金和技术是实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必不可少的手段,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保证。 五是坚持联合国主导气候变化谈判的原则,坚持“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中国不反对通过《公约》和《议定书》谈判进程外的非正式磋商或小范围磋商探讨《公约》和《议定书》谈判中的焦点问题,推进谈判进程,但上述会议均应是对《公约》和《议定书》谈判进程的补充,而非替代。“协商一致”原则是《联合国宪章》的重要精神,符合联合国整体和长远利益,对增强决策的民主性、权威性和合法性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坚持“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在确保谈判进程公开、透明和广泛参与的前提下,以适当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二)德班会议成果预期 中国认为,德班会议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达成具体成果: 一要明确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行大幅度绝对量化减排的安排。《议定书》是巴厘路线图双轨谈判机制中的一轨,其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底结束。为落实《坎昆协议》关于确保《议定书》第一、第二承诺期不出现空当的要求,应尽快确定《议定书》发达国家在第二承诺期的减排安排,这是德班会议最为紧迫的任务,直接关系到德班会议的成败。 二要明确非《议定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他发达国家在《议定书》下可比的减排承诺。根据巴厘路线图的要求,《议定书》发达国家在《议定书》下承担减排指标,非《议定书》发达国家也要在《公约》下承担与之可比的减排努力,这种可比性包括了减排的性质、范围和遵约机制等。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也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开展积极的减缓行动。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提出了到2020年的自主减排行动目标,在发达国家在《公约》和《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分别承担到2020年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指标的情况下,可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适当的法律形式明确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认可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努力。 三要细化并落实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方面的机制安排,细化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别的“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和透明度的具体安排。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行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国际社会仍缺乏对发展中国家在资金和技术转让方面的有效支持。只有建立有效机制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发展中国家才能有效开展减缓行动和适应行动。《坎昆协议》明确了有关“三可”和透明度的原则,中国支持在德班会议上就发达国家减排承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的“三可”和发展中国家自主减缓行动“国际磋商和分析”问题作出具体安排,这种安排也应充分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结束语 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国清醒认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支持即将召开的气候变化德班会议在落实巴厘路线图的谈判方面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就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作出公平、合理、有效的安排。中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共同推动德班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 ------------------------------------------------------------------------------ 作者:张巧玲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23 8:42:00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本报北京11月22日讯 (记者张巧玲)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将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白皮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政策、措施、行动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介绍了“十二五”期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确定的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已经确定的政策措施。 “十二五”期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约束性目标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中国将主要通过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等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 联合国气候变化德班会议将于下周一举行,白皮书指出,德班会议应落实2010年坎昆会议上各方达成的共识,确定相关机制的具体安排,并就坎昆会议未能解决的问题继续谈判,在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取得积极成果。 一要明确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行大幅度绝对量化减排的安排。 二要明确非《议定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他发达国家在《议定书》下可比的减排承诺。 三要细化并落实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方面的机制安排,细化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别的“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和透明度的具体安排。 解振华认为,发展中国家也应采取积极、适合本国国情的减缓行动,在适应、资金、技术转让、森林、能力建设等方面建立机制,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个进程中始终会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的作用,推动整个进程。”解振华表示。 《科学时报》 (2011-11-23 A1 要闻)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20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央政府的信用问题
dongzg101 2011-11-18 22:35
任志强:限购令本就不该出台 任何地方政府都想取消 2011年11月18日 14:05 来源:观点地产网 3597 人参与 48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日前, 华远地产 (600743)董事长 任志强 在北京出席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时表示, 限购令 本身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以下为部分现场文字实录: 记者:我们先问一下任总,限购令你觉得一年之内有没有可能取消? 任志强:《人民日报》今天说不能取消,说如果取消了,房价就会反弹。就是说官方媒体正确认为,只要取消了,就一定反弹。 限购令, 刘晓光 觉得限购令还可以接受,因为他是政府官员出来的。他就是习惯于计划经济,他当官的时候就使用这种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现在别人当官也可以用这种计划经济的形式手段。我个人觉得,限购令就不应该出台。限购令不是说因为市场怎么样了我们就可以出台,它本身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我们的姜部长都说行政命令是不得已的,怎么叫不得已?因为你笨,没有办法,如果有办法,怎么会不得已呢? 记者:既然自己都觉得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的时候,既然认为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那应该有调整的空间。它本身就不应该是个办法是不是? 任志强:对。但是政治家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所以政治家想让它改它就改了,政治家想让它不改它就不改。 任志强:我个人觉得,如果从政治角度出发,我们谁也猜不透政治家会做什么,所以我们从来不说一定什么什么时候。我觉得如果一个国家不给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的话,这个市场不会好。我们现在限购的大概是46个城市,为什么这些城市限购?别的城市不限购?其中既有一线城市,也有二线城市,也有三线城市,有一些城市限购在社区,有一些限购的大,有的是限购在小户型上,大房子不限购。新建普通 商品房 价格要控制住,那就是高档房不控制。如果说户籍政策本身就不是个好的东西,你还用一个不好的东西去弄出一个更不好的东西来,那有什么道理呢?10年之前,我们就在说户籍制度的改革问题,像很多城市取消了户籍制度的限制。但是我们如今又拿起户籍制度这个武器变成了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武器,那肯定是不合理的,也不公平。我觉得早就该取消了。 记者:我们现在不谈政治角度,你以一个业者的身份来看,如果从市场角度来看,这个限购令怎么样才会取消?市场压力非常大,限购令执行不下去,我们不评论限购令对还是错,我们说它什么时候会停止? 任志强:市场早就想把它取消了,要不然怎么有佛山市的故事呢?如果佛山市的故事不是上面硬压着,可能所有城市都按照佛山市的办法去办了,就是说早就想取消了,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想取消,但是有人不想让它取消,应该说去了9个小时,第十个小时的时候就恢复了。那就是告诉大家,市场早就想取消了,我们不是从市场的角度谈。 记者:这些地方政府的要求或者是想法。地方政府依据的是什么? 任志强:依据的是市场已经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刚才谈了半天投资,明年的经济不就是从限购的角度出发吗?所以明显限购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是符合的话,姜部长就不会说过多或者是不得已的行政色彩了。也就是说上面不是不知道它个错误的东西,是知道的,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改,或者是怎么改,该不该改,或者有比他官更大的人说不能改。 相关专题: 地产大炮:任志强 限购令: · 限购令后遗症 · 群雄割据 限购令箭在弦上 · 限购令两年内不会退出 房产税将代替限购令 · 碧桂园领跌内房股 珠海今起实施限购令 业界观点: · 孟晓苏:未来房价不会降低 限购令只是短期政策 · 潘石屹:限购令让楼市实际购买力大幅下降 · 叶檀:房价限购令遥遥无期 房产商不应乐观 昨日新闻TOP3: · 上海楼市开启史上最大降价 四大地王爆发危机 · 万科上海酝酿旗下楼盘全线降价 降幅或超20% · 女人与床的极致诱惑 国内性感“床模”家居照 位宇祥 标签: 任志强 国际金融论坛 高档房
94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温家宝与南开师生交流:成为对国家人民有用的人
dongzg101 2011-10-28 23:01
温家宝与南开师生交流:成为对国家人民有用的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28日 21时01分   来源:新华社 【字体: 大 中 小 】 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记温家宝总理回南开中学和师生交流 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调研时,回到母校南开中学,与师生交流。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新华社天津10月28日电(新华社记者 李斌、赵承、李靖)“南开培养了我,南开是我心里的一块圣地,我是爱南开的。过去如此,现在依旧,而且愈发强烈。南开精神像一盏明灯,始终照亮着每一个南开人前进的道路。我愿同师生们一起奋斗,做一个无愧于南开的南开人!” 10月25日下午4时10分许,天津南开中学古朴典雅的大礼堂里,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铿锵有力的话音刚落,礼堂内1500多位南开中学师生为总理这次倾心交流热烈鼓掌。 南开中学由著名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于1904年创办。一百多年来,她培养了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1954年至1960年,温家宝就读于南开中学,在这里度过了他终生难忘的6年时光。 津城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南开中学内绿树葱郁,芳草茵茵。 这是温家宝在南开中学工艺坊参观。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欢迎总理回母校。”下午2时30分许,当温家宝来到南开中学校门口时,一位学生给他戴上“南开中学”的校徽,身着校服的学生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毕业51年后回母校看望的学长。温家宝微笑着向前来欢迎的师生们挥手致意。他接着来到校史馆,走进一间间展室,在早期南开中学的教学用具和一张张历史图片前,温家宝不时驻足凝视,重温百年南开走过的历程。 教学楼前,伫立着周恩来总理的全身铜像。温家宝放慢脚步来到铜像前敬献鲜花,并三鞠躬。他又走进含英楼,在现代工坊、传统工坊和陶艺坊观看学生们学习操作激光内雕机、铣床等,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温家宝还看望了教师和学生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学校大礼堂内早已座无虚席,过道里站满了学生。 “同学们、老师们,我是爱南开的。”回到母校,望着礼堂内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温家宝十分高兴。他说:“屈指算来,我阔别南开中学已经51年了。毕业以后,我曾几次悄悄地来到母校。正式和老师们、同学们见面,这还是第一次。我想借此机会同大家谈谈心。” “我的祖父、父亲、母亲都担任过中小学教师。我出生的年月正是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大扫荡和实行‘三光’政策的时期……” 温家宝首先从自己的身世讲起,讲述了童年穷困、动荡、饥荒的往事…… 人们仔细倾听,礼堂内十分安静…… “我深知,这不是我们一个家庭的苦难,也不是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的苦难。”他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我逐渐认识到一个道理: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极了,唯有科学、求实、民主、奋斗,才能拯救中国。” “我的中学是在南开上的。”回忆起在南开中学难忘的六个春秋,温家宝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南开六年的学习生活,对我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也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我在这所学校里学习,首先懂得的就是一个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有崇高的志向。从小就应该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和人民。我努力学习知识,坚持锻炼身体,刻苦自励,从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温家宝结合自己在南开中学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年轻人要善于独立思考、探索真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南开中学都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温家宝说:“南开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八个字就是南开的灵魂,它提倡的是为公、进步、创新和改革。南开永葆青春。我们要坚持走南开的道路,崇尚南开的风格,发扬南开的精神。” 台上,温家宝娓娓道来,言词恳切而真挚;台下,师生们凝神静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参加工作以后,温家宝有14年时间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祁连山区和沙漠戈壁地区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中央工作后的最初十年间,他经常深入农村、厂矿、科研院所进行调研,广泛接触基层干部群众,与科学家交朋友。在农村调研时,他住过乡里、住过粮库,经常在一个县一呆就是一个星期。 “我认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民情、民心、民意。衡量政策好坏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 温家宝真挚的情感、坦诚的话语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在回顾近年来我国发展进程中经历的种种灾害困难后,温家宝对青年学子们寄予深切的期望:“实现现代化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许多代人的长期艰苦奋斗。这一历史任务必将落在你们青年人肩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但愿青年朋友们以青春之人生,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礼堂内又一次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温家宝提高声调说道:“讲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南开。中国没有南开不行!南开不与时俱进不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需要教育,更需要有理想、有本领、勇于献身的青年,这是中国命脉之所在。” “南开之所以涌现出一大批志士仁人和科技文化俊才,是因为她有自己的灵魂。让我们牢记‘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共同努力把南开办得更好。” 温家宝发自肺腑的话语,赢得了全场师生经久不息的掌声。 随后,现场同学向温家宝提问。高二(8)班学生王雨润、高二(11)班学生赵乙潼、高三(1)班学生左振斌3位同学先后向温家宝提问。温家宝一一回答。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下午4时10分许,离别的时候到了,师生们齐声唱起南开中学校歌。温家宝和老师同学们依依惜别…… 听了温家宝总理这堂特殊的一课,南开师生们感触良多—— “温总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励志课,将使我受益终生。”高三(2)班学生梁思寒说,“作为新一代南开人,我们要牢记总理的谆谆教诲,接过接力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终生。” 化学教师徐金波说,总理的报告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对母校的深情,对教育工作者、对广大青年、对南开学子的期待。我们要为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南开学子而努力工作,用“满枝桃李”回报社会。 最新 | 活动 | 出访 | 会议 | 论述 | 图片
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主导推广电子病历促进基层医疗改革
kejidaobao 2011-10-26 09:24
文/张文刚 医疗改革,难点在基层,在农村,在贫穷边远地区。中央政府为此想方设法,包括定向培养基层医生,加大资金投入等等,但迄今未见根本性改观。如今,国家发展进步神速,全国大部分地区电力已经普及,家用电器,特别是移动通信,甚至iPOD,iPhone等手机,已经不是稀罕物。我们不妨转换思路,通过推广电子病历(EMR)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升级换代。目前对电子病历或EMR单从字面上理解有点误导。应该是“电子医疗信息管理”。 1 EMR的好处 EMR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 1) 方便、省钱。电子病历不单是改变病历记录的方式,也有助于医疗保健服务有革命性的变化。比如,在预防方面,电脑根据输入的病人年龄性别,自动提醒医生该病人应该进行的预防项目,如疫苗注射,糖尿病人每3—4个月测糖化血红蛋白等等;在诊断治疗方面,可以嵌入标准临床路径指南,帮助医生作出正确诊断和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减少疾病诊断治疗中的随意性和差错。 电子处方,医生处方直接传给药房,减少中间环节,也减少因书写和认读错误出医疗差错的机会;电脑还可以根据EMR记录的药物过敏史、用药史,提高治疗的安全性;电脑程序帮助医生和病人选用性/价比高的药物,可以减轻病人和付费方的经济负担,还有利于抑制医疗腐败。 互联网信息传递,包括挂号登记,医生护士互动,会诊转诊时的信息传递,实验室和影像诊断数据和图像传输,乃至远程医疗等等。这不但方便病人,也有利于资料共享,减少重复检查,节省费用。收费付费的电子化,不但方便,快速,准确,也有助于发现和减少骗保行为。 利用EMR传送速度快、共享性好、存贮容量大、使用方便的优势,医务人员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就能把数据传往需要的地方,病历的共享将给医疗带来极大的方便。大大减少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临床科研水平,减少医疗卫生行政管理开支,同时可防止和减少医疗差错和杜绝重大医疗事故。 2) 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料收集和信息处理。通过整理分析EMR信息中心的资料,掌控国民健康状况,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医疗改革,提高医疗保健水平,特别是注重预防和不同医疗部门/单位的整合协调。 3) 积累医疗信息。EMR信息是无价的国家财富,也是高级国家机密。中国是第一位的人口大国,分析EMR资料得到的科研成果,也应该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发掘其中的内涵,可促进中国医学领域学术交流,大大提升其学术地位。 4) 对基层和农村医疗水平改善有重要意义。好的EMR有可能让基层医生规范行医,包括使用比较规范的方法为病人建立病历档案,遵循规范临床路径诊治病人,普遍提高农村基层医疗保健水平;基层医生使用EMR本身也是很好的训练过程,而且随着EMR更新换代,基层医生的知识水平也会与时俱进。EMR也有利于基层医疗服务收费付费的规范化,防止骗保。 5) 其他。可促进药房和药品销售系统的现代化;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升级换代,也对IT产业是巨大挑战,是IT产业做大的机会,是拉动内需的极好题目。也可能有助于环保等等。 从医学教育改革的意义上讲,EMR的推广使用必定带来医学教育的变化。今后的医学教育,无论是医学院校教育,还是在职医生培训,都有必要加入有关EMR使用的课程。有关临床资料收集,如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化验和影像检查的正确使用和资料分析的训练,是使用EMR的基础和前提,是EMR不能替代医生的地方,应该仍然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点。但有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则不妨在讲清机理的基础上让电脑代劳。 2 建议 1) 难点——经费来源。美国在推广EMR过程中,有很多做法值得借鉴。美国推广EMR多年,至今仍然未能完全普及,主要原因之一是投资巨大。但他们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比如,美国MEDCARE为使用EMR的医生3年内付费增加3%,足以抵消使用EMR暂时的支出增加,是推动EMR在小诊所使用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中国要实现基层医疗保健体系的现代化,推行EMR是一个捷径。既然国家准备主导医疗改革,也应该考虑为EMR在基层的推广应用提供经费,特别是启动基金。 2) 国家主导。根据笔者在美国使用EMR的经历,让市场竞争推广EMR,产生的问题似乎比解决的问题多。美国现在有无数公司在开发和推广EMR,最大问题是这些公司间各行其是,不能互通,整合困难。中国应该吸取美国经验教训,利用后发优势和国家主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由科技部和卫生部联手,设立科研基金,扶持几个、十几个公司,或者一省一个,搞一个标准方案,结合医疗改革,在基层推广使用EMR。 即使有了适用的有关软件硬件,要在基层推广仍然不容易。笔者建议搞一个网站,任何有正式行医执照和开有诊所的医生,无论公私,都可以登录使用,有专人负责培训和管理网站,头几个月免费试用,然后收费;也为医生提供开微博、脸书那样的功能,利于医患间互动;这个网站可以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也拉广告,特别是医药器械公司广告。如果能够筹集到足够资金,网站可以免费向基层医生开放。总之,只要用心,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如通过推广EMR,普遍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水平,缩小城乡医疗保健差距,改变目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则其功德应该不亚于卫星上天。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29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才能把中国的房价降下来——以子之矛攻其盾
热度 2 sfw111 2011-10-25 14:03
中国的房间高企,平常人看来好像是开发商和购房者直接的价格博弈,实际上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直接的博弈。地方政府有强大的财政需求,土地财政成了法宝。中央政府要求人民住上廉价的政府,但住房的资金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不愿意承担。于是,中央政府不断的出台房价调控政策,而房价却一路飞涨。真正成了你说你的,我涨我的。 作为中央政府,应该反思中国房价飞涨的真正原因,改变对策思路,具体不安分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矛。 廉租房和城镇职工的政策用房要由地方政府出资建设,要纳入地方政府业绩考核,资金有地方政府在土地资金中解决,既要调动地方政府节约用地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地方政府为自己管理的人民提供廉价住房的积极性,两者的很好平衡,就会产生一个合理的房价,否则,就会是一个一轮轮的调控政策,助推不断的房价上涨。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59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计生委消耗五成“三公经费” 出国考察计划生育?
dongzg101 2011-10-20 16:09
计生委消耗五成“三公经费” 出国考察计划生育? 韩浩月 7月18日,又有8个中央部门公布了2010年度“三公经费”开支情况,其中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因公出国(境)费占全年“三公经费”开支五成以上而成为焦点,有网友质疑说,“中科院出国(境)费多是为了考察高科技,商务部出国(境)费多是为了谈生意,人口计生委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并不需要经常出国,花那么多钱出国做什么?”(7月19日《东方早报》) 作为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由公务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组成,由于开支巨大,且之处额度一直居高不下,社会舆论近些年一直呼吁全面公开“三公经费”使用情况。6月30日中央政府首次报告“三公”支出,在高度关注和质疑声中,拖延近20天的多个中央部门“坐不住了”,开始密集公布“三公”开支情况。 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成为首个因“三公”公开而被推倒舆论最前沿的部门。虽然此前科技部和中国工程院先行发布“三公”消费数据也引起一些批评,但因为公众对“三公”支出去向有基本的了解,所以对公布的数字并未感到太过惊讶。可计生委公布的数字着实让人想不通,全年“三公经费”支出927.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470.54万元,鉴于该部门的特殊属性和工作特点,并无太大出国学习、考察的必要,计生委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说法以及详细的开支明细,方能平息质疑。 “国外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他们去那些国家考察什么?”,“出国是为了体验最新的避孕措施在欧美的实施效果?”,“如果为了推广计划生育经验,应该是别人来我们国家交学费才对”……网友的观点有不少调侃的成分,但调侃背后隐藏着严肃的追问。众所周知,公布“三公经费”是为了让纳税人的钱花到明处,尽可能地节省或砍掉那些没必要的花费,如果经过讨论、分析、认证之后,确认计生委没有批量出国学习、考察的需求,那么对应的这笔费用是不是可以大幅缩减了? 其实网民也不是故意为难计生委,出国考察调研对于很多公务员来说,其实就是公款旅游。但如果这些公务员把公务旅游应说成学习考察,谁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们通过自己或旅行社的操办,总能找到对应的考察单位和接待对象,能开出顺利入账的发票。只是,计生委到了国外,如何找到对口部门?发票内容又该如何填写?对于已成“明规则”的公款旅游,人们已经无可奈何,但对于一个没有必要经常出国考察的部门也如此频繁地走出国门,这就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了。 计生部门的开支来自于财政拨款,但也并非没有“收入”,《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由计生部门开出的书面征收决定,所收的社会抚养费全部上缴国库。当社会抚养费放进了国家财政这个大菜篮子进行再分配,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计生委出国考察的钱有一部分是出自社会抚养费?总之,社会抚养费也好,财政拨款也好,都是纳税人的钱财,行政部门在花费时不能师出无名。人们追究计生委在过去一年花费470万出国究竟做了些什么,不但符合温家宝总理对管住“三公”消费所给出的两个建议——公开透明和民主监督,也是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的正当权利。
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总理报告
热度 1 dongzg101 2011-9-20 05:21
昨天,在家里听了一个上午的温总理的报告,很全面,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到了,关键看执行力了。GDP降下来是一件好事。8%左右,还是有点高了。7%比较合适,对不同地区应该有不同的GDP要求,发达地区8%,其它地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有些地方2%就行了,民生的改善才是核心。中央政府8%,地方政府就会是10%。今年结果还会是9%以上。 2011-03-06 05:27 来自网易微博
1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西藏流亡政府总理”就任 称愿继续与中央政府谈判
热度 1 lzxun123 2011-8-9 07:14
来源: 环球时报 据8月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哈佛学者出身的洛桑桑杰8日在印度达兰萨拉宣誓就任“ 西藏 流亡政府”“首席噶伦(总理)”。他在宣誓就职后宣称,要将西藏从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中解放出来,继续同中国谈判,实现西藏“真正自治”。中国统战部官员早前就称,“西藏流亡政府”选出的所谓“首席噶伦”没有同中国政府谈判的资格。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廉湘民8日对《环球时报》说,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本身就是一个非法组织,没有一个国家承认它的合法性,洛桑桑杰作为这个组织的负责人,所发表的言论不具有任何合法效力,也没有理由和资格要求跟中国中央政府谈判。 据美联社8日报道,达赖喇嘛当天在印度达兰萨拉的楚拉康寺主持仪式,洛桑桑杰宣誓就职西藏流亡政府“首席噶伦”,他就此成为“西藏流亡政府”历史上首个“政治权威大于达赖喇嘛”的人。洛桑桑杰在今年4月被推选为“首席噶伦”,今年43岁的他从未踏上过西藏的土地。 法新社8日称,洛桑桑杰在就职演讲中说,达赖喇嘛的年老及身故不会是西藏流亡运动的终结,自己的当选向中国政府的强硬派发出明确的信号,即流亡藏人领导层远未消亡,流亡运动将会越来越强大,直至西藏恢复“自由”。他还强调“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同中国政府谈判。”法新社8日称,洛桑桑杰的年龄及其此前在激进组织“藏青会”的成员身份让外界猜测,他可能会采取极端方式,寻求西藏的完全“独立”。 廉湘民说,洛桑桑杰所谓的中国在西藏实行“殖民统治”,无非是达赖集团长期以来的陈词滥调,没有什么意义。“西藏流亡政府”今年一直在炒作达赖退休一事,但从达赖的表现看,达赖一直“退而不休”,而洛桑桑杰是背后受达赖操纵的一个人物,前不久达赖还带着他去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充分显示出达赖对流亡集团大权的把控。 英国《每日电讯报》8日的报道称,洛桑桑杰虽然学术背景突出,但他面临的挑战却是巨大的。“西藏流亡政府”并未得到任何外国政府的承认,如果以后没了达赖喇嘛的领导,其在流亡藏人眼中的正统性也将受到怀疑,洛桑桑杰的前景充满未知数。(本报记者 张倍鑫 本报特约记者 伊 文)
个人分类: 博览|17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胡锦涛强调:青年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希望所在
dongzg101 2011-7-16 17:18
胡锦涛强调:青年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希望所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字体: 大 中 小 】 胡锦涛主席在会见美国佩顿中学访华师生时强调青年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希望所在 7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中南海会见美国佩顿中学访华师生。这是胡锦涛主席在瀛台林荫路上同佩顿中学师生们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刘东凯)7月15日上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中南海亲切会见了一批来自大洋彼岸的特别客人,他们是应邀来华访问的美国芝加哥市佩顿中学师生。 今年1月21日,正在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胡锦涛主席来到设有孔子学院的芝加哥市佩顿中学,同该校师生亲切交流,并邀请师生代表暑假期间到中国访问。7月11日,佩顿中学20多名师生开始了中国之行。到中南海做客,是他们这次行程中最感荣幸的安排。 一场夜雨,使盛夏的北京空气格外清新。中南海里,草木更加葱茏,湖面荡起涟漪。碧波环绕的瀛台上,殿堂楼阁鳞次栉比,亭台水榭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佩顿中学师生一到这里,就被瀛台如画的美景深深吸引。他们兴致盎然地观赏这古典情调的园林景致,津津有味地听工作人员讲这些景观的由来和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不少人还拿出相机拍照留影。 上午10时许,胡锦涛主席从办公的地方经过石桥步行来到瀛台。在怀抱爽亭前,胡锦涛同带队的美国芝加哥市公立教育局局长摩扎尼和佩顿中学校长赫米斯等亲切握手、热情交谈。胡锦涛对他们说,很高兴同各位再次见面。中美两国教育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对推动两国教育事业发展,对增进两国青年学生了解和友谊,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摩扎尼代表大家感谢胡主席邀请佩顿中学师生来华访问,表示将继续为推动美中青年学生交流作出积极努力。赫米斯告诉胡主席,他们来中国后到一些中学进行了交流,要同北京、江苏的两所中学结成姐妹学校关系。胡锦涛希望姐妹学校之间今后保持密切联系,加强交流合作。 沿着湖畔的林荫路,胡锦涛和摩扎尼、赫米斯等边走边谈,一起走向湛虚楼。正在楼前参观的佩顿中学学生见到胡爷爷,高兴地欢呼起来。胡锦涛快步走上前去,微笑着和学生们一一拥抱,欢迎大家到中南海来做客。望着这些兴奋的年轻人,胡锦涛问:你们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吗?在访问过程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胡爷爷的问题,讲述自己在中国的见闻和感受。 胡锦涛和大家一起来到瀛台南端的迎薰亭。在迎薰亭里,佩顿中学师生代表向胡主席赠送了芝加哥市画册、胡主席访问该校时的照片和学生自己创作的一幅水彩画。这幅有全体来华学生签名的画上,画着中国的万里长城和熊猫,画着美国的城市景象和大熊,还特意写上“胡爷爷,我们爱您”几个汉字。胡锦涛表示非常喜欢这些礼物,随后向佩顿中学师生回赠了《中南海》画册、汉英双语词典和毛笔。 互赠礼物过程中,得知佩顿中学所赠画作的主要作者、10年级女生麦肯茜恰好今天生日,胡锦涛祝她生日快乐,并向她赠送了一个小礼物。麦肯茜十分激动,用中文连声谢谢胡爷爷。 三面临水的迎薰亭外平台上,佩顿中学学生表演起精心准备的汉语节目,向胡爷爷展示他们汉语学习的成果。一首唐诗《过故人庄》,学生们朗诵得韵味十足,胡锦涛和大家一起朗诵起来。一曲北京奥运会歌曲《北京欢迎你》,大家唱得声情并茂,胡锦涛高兴地给他们打起了拍子。 表演结束后,胡锦涛夸奖同学们节目演得很精彩,汉语也说得很不错。他愉快地回忆起今年年初访问佩顿中学时的情景,表示佩顿中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汉语教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胡锦涛对佩顿中学师生们说,我在访问你们学校时曾送给同学们三句话,知识是开启未来的钥匙,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希望。现在我还要加上一句话,青年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希望所在。我相信,在两国人民包括两国青年的精心培育下,中美友好这棵大树一定能够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胡主席充满期待的一席话引起师生们的共鸣,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相聚虽然短暂,友谊长存心间。临行时,佩顿中学师生们依依不舍地向胡主席告别。胡锦涛挥手向大家作别,祝愿他们在中国过得愉快。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国务委员戴秉国一同参加会见。 中美两国就发展两军的关系在北京达成五点共识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刘华、梁淋淋)中美11日就发展两军关系达成五点共识。 双方重申,一个健康、稳定、可靠的两军关系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承诺,将制定有利于两军关系发展的原则,推动两军关系在两国元首关于共同致力于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下得到新的发展。 双方将继续致力于推进两军关系发展,并一致同意,中美两军将加强合作,以应对地区及全球性安全挑战。双方将共同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详细内容 首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将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行 新华社华盛顿7月9日电(记者 王丰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近日宣布,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美国全国州长协会本月13日至16日将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共同举办首届中美省州长论坛。 据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王保东在本周举行的吹风会上介绍,本次论坛主题是“加强中美地方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并将围绕“双边贸易与投资”、“新能源产业开发与合作”、“环保领域合作”、“教育合作与青年交流”四个议题展开。论坛期间,中美省州长们将举行对口会见,双方还将签署涉及经贸、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数十项合作协议。
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巨危产业—GDP的宠儿、科学家的失语症—策划征集解决方案
热度 1 gothere 2011-5-19 10:00
核电站,PX,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ttp://news.qq.com/a/20110407/001321.htm),到底还要引进多少高危、巨危的高GDP产业项目。高危、高GDP、高税收、高就业,四高产业,按照投票法,三利比一害,其结果注定是上马。科学家,呵呵,科学家,没有任何说话的权力。 各地方政府陷入了一种小集团利益的争夺,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死活,盲目性、急切性都归于钱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由中央政府出面进行产业规划和调整,要让科学家而非砖家来研究。这些项目不是不能上马,而是必须予以健全有效的危害处理设备和机制,在项目立项前公诸于众。并将这样的体制形成法律条文,实质性予以约束。对于危害处理的方案,正是广大民科和专家的所长;危害处理的费用,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以MDI项目为例,德国在环保技术遥遥领先于中国,但对于高危项目没有相应的处理方法,德国公司在全世界寻找最便宜的投资地,重庆市不遗余力地洽谈,什么条件都可以接受,只要来建厂就好。所以对环保问题,重庆政府没有话语权,要求人家配套技术是不可能的,面对舆论,祭出了政府配套处理废水的方案。方案细节,却不得而知。 如果拒绝建厂,德国公司就像恶魔一样,会找其他地方落户,其污染仍然不多不少地排放在地球上。所以,方法之一是通过国际ISO等组织,要求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在投产高危项目时有配套处理方案。方法之二,中国担负起大国责任,勇敢地扛起,通过国家科技资源的分配,进行科技攻关,对所有高危项目研究处理技术予以攻克,通过国家、地方、企业均摊费用的方式处理污染物。这样一来,不仅西方高危产业在转移产业链的过程中会优先考虑中国,中央政府可以帮助地方大幅提升GDP,而且还催生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环保技术。 当然,至为重要的一点,解决了目前广大理工科研究缺乏研究目标,研究课题重复,缺乏研究经费,缺乏产业合作的局面,可谓一举多得。 好像做了个梦,这样的设想有希望实现么? 根据西方产业转移的现象,不难看出,西方国家自己都不想也不愿意开发高危项目的环保技术,否则不会转移这些导致国内就业率下降、GDP下降、生产力下降的产业。由此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和资本运作的吸血本性。要避免人类的自杀,就必须让科学家有话语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有所作为。日本的核爆已经敲响了丧钟,我们的领导人也该醒醒了。
个人分类: Thinking|3371 次阅读|3 个评论
浅析抗菌在疾病防控体系中的作用
greenbz 2011-5-6 18:41
2007年10月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在2007年全国疾控中心主任年会上强调指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中国卫生工作的第一关口。我国当前的卫生工作必须“关口前移”,预防为主。陈竺说“现在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医疗改革,现在的医学模式如果不转换,再富有的国家也支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因此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非常重要。”这是我国疾病防控工作回归本源的战略调整。也抓住了我国卫生工作的要害。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疾病防控工作上都采用预防为主的方针,建国初期,从血吸虫病,麻风病,结核病,天花,疟疾,霍乱传染病等无一不是在中央政府卫生部门的主导下,采用结合环境治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当时我国的经济能力和医药科学水平,如果不是采取的措施得当,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说当时我国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是基于解放初期我国经济的困难和医疗体系的不发达而采取的无奈之举的话,现今,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里,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疾病防控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并将对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医改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际上,人类面对的各类疾病就产生的根源来讲大致有以下几类原因 1:人类自身遗传及免疫系统疾病 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等。。。 2:由环境及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人类细胞变异疾病 如:化学致癌物引起的癌症,肿瘤,中毒,等 3:由有害微生物及病毒导致的疾病 如:病毒性感冒,腹泻,肺炎,肺结核,等 在上述三大类疾病中,第一类所占比重很小,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讲,要想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还取决于生物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此不做赘述。 第二类疾病的防控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控制能力和对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认知程度,是人类可以预防的。 第三类是由自然界中的少数有害微生物引致的各类疾病,这类疾病占据了绝大部分成因,也是疾病防控的重点之一。 然而,在数亿万计的微生物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是有益于人类的生存的,当我们喝着酸奶,甘醇的美酒,吃着美味的腐乳,香甜的发面馒头,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帮助。当我们有病时需要用青霉素来治疗,这些都是微生物服务人类的例证。只有极少数微生物被证明对人类健康有害。 由上所述,如何控制人类的生存环境,避免各类化学毒素和有害微生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造成危害,预先防控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成为我国疾病防控的首要任务。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正是卫生主管部门基于对疾病产生的根源的清醒认识和对策的回归。 本文仅就抗菌技术和产业在我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展开论述 什么是抗菌技术?抗菌技术和通常的消毒有何差别? 抗菌技术是一种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早就在使用的方法。 人类最早运用抗菌技术的例子可以追朔到古埃及人用植物的浆汁来处理法老死后遗体的运用,古埃及人将特定植物的浆汁涂于法老遗体上,我们今天看到的木乃伊,就是最早运用的抗菌技术。 我国汉代马王堆女尸也采用了抗菌防腐技术。 在生活中,人们吃大蒜来治疗痢疾,用盐阉制咸菜,延长蔬菜保藏期,日光下晾晒衣物和被褥或烘干衣物,防止发霉,煮沸食物等也是劳动人民总结出的抗菌技术之一,运用植物的根茎叶来治疗疾病也是人类对抗菌技术的认知和发展。 二次大战期间,德国人用季胺盐处理军服,以减少因战争创伤导致的细菌感染可以说是人类现代抗菌技术的大规模运用。 综上所述:人类运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对有害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材料,来达到抑制和杀灭有害致病菌的方法就是抗菌技术的表述。 抗菌具有一段时间内对有害微生物的长效作用为目的。 消毒是用对有害微生物的不同特性采取高低温或化学手段,杀灭病原菌的手段。其作用和目的通常为短期的或一次性的。如生活中常用的煮沸消杀。 就疾病预防的目的和要求讲,抗菌技术的运用更适合疾病预防的要求。根据我国抗菌技术和抗菌材料的研发和运用水平,几乎可以运用到各类商品的生产工艺中,从抗菌材料的生产种类也与发达国家处在相当的技术水平,这其中包含了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的生产和运用。所缺少的只是科学的标准和推广和指导的机制。 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有害微生物在人类疾病的产生环境,传播条件向大众有所交代和知识普及。 自然界中的有害微生物大多是通过与人类的直接接触而导致人类疾病的,而微生物的传播则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如:食物,衣物,水,日常用具,公共场所的车辆,饭店就餐时用的碗筷,空气流动形成的风,钱币,等物体,有害微生物经由上述媒介,经手,口,或接触污染上有害微生物,导致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而致病,由于有害微生物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容易为人类所忽略。实际上,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有害微生物导致的人类死亡数量远比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死亡要多的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 可见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约6500万人。 但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一次瘟疫的流行, 就让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你能相信吗?欧洲历史上最可怕的一次瘟疫——即流行性淋巴腺鼠疫, 俗称“ 黑死病”。 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的人口死亡率都超过50 %。据记载, 佛罗伦萨在1348 年的灾难中死去了4 万人, 威尼斯和伦敦也各达到10 万人。在许多地方, 尸体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据估计, 黑死病共夺去了2400 多万欧洲人的生命, 而欧洲人的人均寿命也从30 岁缩短到20 岁。就这次灾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混乱程度和恐怖心理而言, 完全可与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 一场流感的爆发夺去了近5000万人的性命,这就是上世纪人们闻之色变的西班牙流感,或称1918年流感。今年10月5日,科学家研究发现,西班牙流感实际上就是禽流感的变异。包括国王阿方索三世在内,马德里三分之一市民受感染,一些政府部门被迫关门,电车停运;英国乔治五世也未幸免。 此外,军团菌--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之际,一批退伍老兵在费城“斯特拉福美景”饭店聚会,两天后与会人员中有180多人相继出现高烧、头痛、呕吐、咳嗽、浑身乏力等症状,90%的病例胸部X光片都显示出肺炎迹象。大会总部所在宾馆附近的居民中有36人也出现了相同症状。共有34名患者因此死亡。疫情发生后,医学专家从病死者肺组织中分离出了致病病菌,称为“军团菌”,此病也因此得名“军团病”。此后,军团病在全球共发生过50多次,近几年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在美国每年都有8000~18000人感染上军团病,军团菌经空气传播。空调系统的水箱是军团菌的理想繁殖地方,可经管道遍布整座建 物。因此长期在空调室内的人,应特别小心。世界上首次发现军团病时就是由空调冷却水传播的。 脑炎,疟疾,霍乱,也曾给人类造成大量的死亡 结核病这个一度绝迹的疾病近年来又呈抬头之势,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至1996年间,全球结核病例增加13%。目前约有占世界1/3的人口感染过结核菌,全世界现有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发病800万至1000万人,死于结核病约300万人,其中10万人是儿童。结核病已成为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如果不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预计在10年内全球将有9000万病例发生,3000万人死亡,3亿健康人受结核菌感染。。中国,这个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上肺结核高发的地区,自今年3月起,其肺结核首次超过狂犬病,成为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最高的病种,截至目前,肺结核致死病例还在逐月递增。我国每年死于结核病人数达13万人,是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等死亡总和的两倍 由此可见,人类面对有害微生物致病死亡的人数远比同期战争死亡的人数要多,而且,有害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将伴随人类发展的始终,即便到了战争消亡的那一天仍将如此。 那么,面对有害微生物给人类造成的伤害我们能做什么? 对此卫生部的疾病防控战略已经给出了清晰的答案!那就是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全民疾病防控策略。 在此,本文着重论述预防环节的问题。 首先,要想预防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就必须净化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减少与有害微生物的接触。防止病从口入。从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开始,减少感染有害微生物的机会。 其二,建立国家疾病防控体系,目前我国已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完善了各地疾控中心,加强对各类公共场所和密集人群的卫生监控机制。形成了大规模疾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第三:在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严格论证和指导下,参照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标准,推广运用有效的抗菌技术和材料,对重点公共场所的进行预先防控。 如:医院的病员服,床褥,病房家具,宾馆酒店,理发店,洗浴店的床辱,毛巾,院校学生的被褥采用抗菌加工整理。减少人员密集场所有害致病菌的大规模传染。对大型商场和宾馆酒店的中央空调管道采取定期检查,强制推广在中央空调管道材料上,高层供水装置上采用抗菌材料。 对涉及食品生产环节的生产环境,推广抗菌涂料,非溶出性无毒抗菌包装材料。 卫生部应会同人民银行推广抗菌纸币。 建议在卫生部相关专业单位的科学论证指导下,会同国家质检部门,适当推出有必要实施运用抗菌技术的相关产品的适用人群,适用环境等指导性纲领意见,由各类产品的生产商在卫生部专业单位和企业协会的制定全国统一标准,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分类引导,监督实施,加以推广。对于不适于使用抗菌技术的场合和人群亦给予指导意见。 第四:加强科学普及宣传,引导大众关注健康,自觉防控疾病的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有害微生物繁殖生长,传播感染的必要条件和途径。在公共场所和媒体上指导大众防病的常识。 第五:加强公众卫生场所的卫生监督机制,加强提供公共场所疾病预防的指导意见和方法。 第六:卫生主管部门应对我国抗菌产业的现状做出普查,分类确定适用的抗菌材料和适合应用的产业类别,并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制定产业政策,进一步推进抗菌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和运用。 总之,科学合理的运用抗菌技术和材料,阻断有害微生物在公众场所的传播和流行是疾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卫生主管部门应该利用其在疾病防控专业领域内的权威性,统一认识,制定预防疾病的科学策略。 相关管理部门不仅要建立有效的疾病防控机制,还应该关注防控手段的技术发展,实事求是地指导和科学运用抗菌技术在疾病预防环节上的作用。
个人分类: 文献资料|1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领导讲话学习
热度 1 zw373737 2011-4-30 13:58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4月24日)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刘仙洲、梁思成、马约翰、张光斗等大家名师执教讲坛、垂范学子的风采,令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这里,我想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3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105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日本重视基础教育给中国的启示
jackiemwd 2011-2-2 15:55
中国要向日本学习什么?从鲁迅到郁达夫,都在日本土壤里发现灵感的泉源。百年以来,日本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挥之不去的镜子,不断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痛苦。 其实所有的留学日本的学生,都看到日本社会的特色,就是全民对学习的重视,对基础教育的重视。1868年明治维新,就投下巨大资源消除文盲,全面提升识字率,从娃娃抓起。日本基础教育的特色就是要求平等,不管是多么穷困的地区,都争取拥有和繁荣都会区一样的资源。中央政府在这方面极为重视,确保不会因为家贫而使学龄儿童失学。偏远地区的学生,从北海道到冲绳,都会有说东京口音的小学老师,保证学生的“国语”标准。 但这项日本现代化的传统,却映照出今日中国的悲哀。中国改革开放30年,却是面对基础教育崩坏。1977年文革结束后第二年,中国迎向教育改革的狂喜,恢复高考,走出“四人帮”泛政治化的阴影,但却一步又一步走向基础教育被遗忘的阴影。教育逐渐被市场化,尤其在全国向“钱”看的氛围下,越来越多的穷困地区的学子失学,义务教育不能落实,成为中国人胸口的最痛。 基础教育的失败,其实不仅是贫困的地区,还包括了繁华都市约两亿民工,他们由于没有城市户籍,子女都不能进当地的学校,不少就因此失学,或是进去简陋的民工学校,让“二等公民”的烙印延伸到下一代。 八九十年代香港、台湾和海外华人所发起的“希望工程”,其实就是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失望。为何中国的基础教育还要靠境外的协助?尤其近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逐渐跃居世界前列,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到了2008年,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中央财政支出的4.4%,而日本的教育经费,近10年都是占8%以上。这巨大的落差,难道还不值得全球中国人警惕吗? 事实上,中国现在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日本的1925年;中国教育支出占政府预算的比率,在全球151个国家中,排名极低,不仅落后于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也落后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像古巴、朝鲜等,甚至是落后于很多非洲穷国。 基础教育的崩坏,不仅是道德的问题,也是国力的问题。当中国很多官员都表示关心中日国力比较时,他们为何看不到中国基础教育失败的恶果——中国的文盲率估计近人口10%,也就是约1.2亿人,等于日本的人口。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但中国无论在穷困的30年前,或是在相对富裕的今天,还都是在穷孩子,还是在歧视最无助、最不能争取自己权益的群体。 日本是一个没有文盲的国家,中国要向日本学习,首先就要从基础教育开始。 ----------------- 日本如此重视基础教育 2010/06/29 杨昌甫 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交流中心(ACCU)邀请,我作为中国基础教育考察团成员之一,有幸访问了樱花的故乡——日本。期间,参观考察了日本各个层次的中小学、养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文化设施。通过参观、访问,我对日本教育制度及现状,尤其是日本基础教育改革趋势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长了见识。 一、视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国家 日本将教育视为立国之本,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7.7%,高中普及率达到97.1%,大学(含短期大学)普及率达到49%。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明治维新一百多年来,日本的教育现代化始终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面。尤其是二战以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百废待兴,先兴什么?一不是工厂,二不是住房,而是明智地选择了办学校。日本人在最艰难的时期勒紧裤腰带办教育,其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确实令人钦佩。日本的教育投入一直居于较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5%左右,国家文化教育预算大致占国家预算的7.5%-7.9%,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教育投入占其总支出的16%-17%左右。和歌山市2002年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294亿日元,相当于该市当年财政支出的23.5%。由此可见日本人重视教育之程度。 日本《教育基本法》规定:国民负有使其保护的子女接受九年普通教育的义务;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所设学校实施的义务教育,免收学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由学校统一供午餐,午餐的费用由国家补助一部分,由保护人支付一部分。 在日本,受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日本的学校,不管是国立、私立,教育资源的配置基本均衡,在教学设备、设施及师资力量上差别不大,这为均等教育提供了保障。日本的中小学校每个班级以40人为限,如果达到41人,则分设20人和21人两个班。小学的办学规模都不大,所考察的几所小学,一般每个年级设两个班,学校学生总人数300人左右。这样的办学规模及班级编制,便于管理,有利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保障了国民接受均等教育的权利。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日本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完善人格”,“造就面向世界的日本人”和“获得国际社会信赖的日本人”。2002年开始实施的《学习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目标,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能力,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体贴、同情他人的感情与品格,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除了国家总的教育目标外,我所考察的几所学校也都有各自具体的办学目标。新宿区立余丁町小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三条,心理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能体贴别人,与人合作的人;身体目标:健康茁壮;头脑目标:培养好好思考的孩子。和歌山市立雄奏小学校的办学目标是“造就胸怀宽大,体魄强健,适应国际化的日本人”。和歌山市立星林中学的教育目标有如下五个方面:①尊重个性与自我实现;②提高学习意愿和培养自我教育能力;③重视规章和培养健全身心;④确定连带意识和建设充满活力的校园;⑤培养具备国际性视野和行动力的人才。 日本2002年开始实施的《学习指导纲要》将教育的发展方向定为: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宽松环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的学校着力淡化考试,小学升初中实行免试,义务教育阶段不搞任何形式的选拔考试。日本教育改革提出七大重点战略:①通过深入浅出的授课提升基础学力;②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公益、体验活动,培养精神富足的日本人;③完善安心、快乐的学习环境;④建立受父母和本地区信赖的学校;⑤培养教育专家型的教师;⑥加快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学;⑦确立符合新世纪需要的教育理念。 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自由的教育氛围 日本的课程改革一般十年一次。2002年开始实施的《学习指导纲要》,确立了“综合学习”课程的重要地位,使课程结构由原来的“学科、道德、特别活动”三大板块增加到“学科、道德、特别活动、综合学习”四大板块。“综合学习”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日本社会国际化、信息化等新的变化,同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有机会体验和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孩子们关心社会的态度、社会生活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学习课程的目标是:①培养儿童自己发现课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②让儿童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养成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活动的意义。综合学习课程内容主要为:国际理解、环境、信息、社会福利、健康教育等。综合学习课程在三年级以上开设,每周三课时。可见,日本教育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生存能力、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转帖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b57fe0100neyj.html
3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重庆要让居民收入 与经济总量同步长(2011-01-16)
wangql 2011-1-21 16:21
2011-01-15我的博文建议 建议将经济增长指标从GDP改为人均收入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2do=blogid=404635 没想到还真有这样做的。还是重庆好! 重庆要让居民收入 与经济总量同步长 (2011-01-16) 李韵琳 重庆特派员   收入差距扩大是中国发展面对的难题之一,重庆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认为,中央政府必须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才能拉动内需和促进社会公平。   重庆日前率先提出未来五年的首要目标是做到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以上。去年,重庆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幅分别较当地GDP增速低了6和4.5个百分点,百姓钱包每年的增幅均落后于政府腰包。今年,该市的目标是让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5%和18%。这是全国第一个地方明确提出,要让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市居民。   不过,杨庆育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中央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的权力和力量有限。他希望中央在居民分配方面,今年有具体政策出台。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居民三者财富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两个环节,而初次分配是国有资产收益和劳动报酬,再次分配则是政府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政府、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则持续下降,以致不同社会阶层、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009年3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上表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已对改革初次分配做了方案,并定下“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而且还就方案开了两次研讨会,但由于问题复杂,涉及面广,因此至今还未定案。   杨庆育说:“要让老百姓能够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不要把财富全部弄到财政,流到企业。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购买力的基础。我们以前是外需拉动经济,现在要内需拉动经济,但老百姓手里没钱不能消费,就拉不动内需,要启动内需也就成空话。尤其是西部地区消费水平比较差,发展也相对比较慢,启动内陆消费非常艰巨,单靠再次分配不能解决问题。” 重庆居民报酬占GDP40% 新加坡和美国占60%   杨庆育以重庆为例指出,目前居民的劳动报酬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不到40%,相比之下,新加坡接近60%,美国则超过60%。   他说:“为什么说蛋糕大了不好分?我经常做一个心理测验,如果有十个人平均的消费收入为1000元,有一个方案能让八个的收入提高到3000元,另外两个提高到5万元;第二个方案则是全部提高到2000元,人们愿意选择哪一个?一般人都会选第二个。这是因为中国老百姓要讲平均,不愿意把收入差距拉得特别大。政府需要处理好公平问题。”   在尝试更公平地切分蛋糕,重庆探索利用再次分配加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和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对此,专家认为,这虽然对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能起到一些作用,但难以扭转根本局面,不能把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推到再分配去解决。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指出,以工资偏低问题为例,政府只能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和加强工会建设,但许多企业把最低标准作为参考工资,一般员工的薪金没随着企业盈利或个人能力增长。尽管重庆从2000年便开始推行工资协商制度,但约70%的企业仍没实行工资协商制度,77.5%的一线在岗职工,实际月收入在2000元(人民币,400新元,下同)以下;企业最高收入与一线职工年度最低收入之间差距平均在5至10倍之间,最高则达40倍。   2010年中国全国税收近8万亿,比2009年增长23%,远超过全年GDP的增速。李勇提出,调整税收政策可以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1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广西冰冻灾害致逾283万人受灾
杨学祥 2011-1-21 07:39
广西冰冻灾害致逾283万人受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1月20日,在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车田苗族乡黄保村,一位村民横过因冰冻灾害封闭的资源至龙胜公路。记者20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办了解到,截至1月19日17时,广西受灾人口已达283.4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22.36千公顷。灾害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95亿元。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1月20日,在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车田苗族乡,一位村民在查看冰冻灾害给自家蔬菜造成的损失。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1月20日,在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县城十字街,居民在清理因冰冻灾害断掉的树枝。记者20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办了解到,截至1月19日17时,广西受灾人口已达283.4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22.36千公顷。灾害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95亿元。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相关链接 ·广西:做好冰冻天气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持续低温冰冻灾害致广西北部200多万亩林木受灾 ·广西冰冻灾害仍在持续 7市40县190多万人受灾 ·广西冰冻灾害致164.65万人受灾 ·图表:冰冻灾害致广西164.65万人受灾 ·冰冻致广西160多万人受灾 融安至桂林公路中断 http://www.gov.cn/jrzg/2011-01/20/content_1789481.htm
个人分类: 备忘录|10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