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心理健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社交网络增强自尊
热度 1 paraland 2011-5-9 09:57
有不少人偏激地认为网络是玩物丧志的的东西,但一些美国科学家可不这么认为。他们经过实验证明,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其实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通过社交网站的互动,能够重塑和增强我们的自尊心。 试验中,研究人员将63名学生分成三组,将他们安置在媒体实验室内。第一组成员被要求看着关闭的电脑显示屏呆坐三分钟;第二组则是花三分钟的时间观看镜子中自己的影像;第三个小组可以在三分钟内登录Facebook浏览自己的主页或更改个性签名。在随后有关自尊方面的问卷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第三组学生的自尊心大幅上涨,他们大多给予自己更大的肯定,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前两组的自尊水平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康奈尔大学的Jeffrey T. Hancock解释道,镜子还原的是真实的自我,而这个形象往往与我们理想中的样子不相符。这种自我评价估值的偏差,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自尊心受挫。而社交服务网站为用户提供了秀出自我理想形象的捷径。每个人都可以用有成百上千名好友,体现出自己庞大的社交圈;同时还可以不断更新个性签名和状态来进行自我展示;更可以嗮出经过特殊处理的照片,即使这些照片跟现实中的自己完全不相符。 有人担心沉溺于社交网络是否会引起过度的自我膨胀,以至于把人变成自恋狂。合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my L. Gonzales认为,普通人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上社交网络没什么不好,社交网站反而会给自卑者或抑郁者带来一些潜在的心理效应。社交网络营造着一个积极的互动环境,缺乏自信和自尊心的人们,可以通过互相交谈和帮助,让自己的心理强大起来。 原载《新发现》2011年五月号第29页。 论文下载: cyber.2009.0411.pdf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3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跟马斯洛学习心理健康
热度 6 stone1971111 2011-3-22 08:10
在中国,我们经常看到名人发表谈话或者讲座,谈论的更多的是哲学,这些名人绝大多数并不是研究哲学的人,而研究哲学的人成名的机会往往并不多。我过去以为,这是一种显摆,一种好为人师的表现,一种凌驾于别人之上的傲慢。但是,刚读了马斯洛的书《人性能达到的境界》,对此问题改变了看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看看马斯洛的其他哲学,他的很多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首先, 他提到人的需求的金字塔结构,在这需求列表上,最低级的需求没有满足的时候,高级需求并不能自然产生 。比如,人在饥饿的时候,尤其是经常饥饿的时候,什么数学、音乐或者哲学对他统统(个别有特殊爱好者除外)是没有意义的,他的清醒时候的脑子里,梦中都充满了食物。这也是物质是精神基础的一种表述。在这个金字塔的高端,是一些高级需求,这些需求很多,其中包括理解需求。这个理解需求是对自己感受到的对象的一种全面系统的把握的欲望。当一个人事业有成了之后,他的很多低端需求得到了满足,如,生存需求,尊重需求,爱的需求等等,他就自动产生理解需求,而理解需求的高端就是走向对哲学的爱好甚至对宗教的爱好。所以,并不是名人故意谈哲学,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你让他故意谈哲学,也未必谈的出来,而是那时候,他的脑子里就是充满了哲学,他讲的正是他想的。这里面不排除一些例外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大多数名人来说,我相信不是主观的故意,而是他的状态的反应。 除此之外,马斯洛还进一步提到了 健康人格的种种表现 :(下面这一段由于不喜欢打这么多字,直接摘抄《 评马斯洛的人性理论(二)》王一多 西南民族学院管理系) ---------------------------------------------------------------- 1.对现实的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加适意的关系。 2.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3.自发性、坦率、自然。 4.以问题为中心。自我实现者一般都强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身以外的问题上,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一般都是非个人的、不自私的,是与人类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或家庭的少数几个人、或哲学或伦理学的永恒问题和基本争论有关的问题。 5.超然独立的特性;离群独处的需要。 6.对于文化与环境的独立性;自主的活动。 马斯洛指出,一般人的行为是受缺失性动机所推动的,其需要的满足必须来自于他们的外部世界,因而他们的活动要强烈地依赖于周围的文化环境。但自我实现者的行为不是由缺失性动机推动的,而是由成长性动机所推动的,因此,自我实现者的活动不再依赖于外部世界,而是主要依靠他们自己的潜能和内部资源。 7.欣赏的时时常新。 8.神秘的或“高峰的”体验。 9.社会感情。 10.人际关系。自我实现者比普通人有更强的与人联系的能力,他们与其他个体之间有着更强烈的爱和更深厚的友谊。这些人倾向于对几乎所有人和蔼和有耐心,尤其是对儿童有一种特别温柔的爱,并为儿童所接受。 11.民主的性格结构。自我实现者对于任何性格相投的人表示友好,而不管他们的阶级背景、教育程度、政治或宗教信仰,以及种族或肤色如何。他们都有着谦虚的品质,从不试图去维护任何外在的地位、尊贵或优越感一类的东西,他们能对任何某方面较自己有所长的人们表示真诚的尊重甚至谦卑。 12.对手段与目的、善与恶的辨别力。 13.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4.创造力。自我实现的人都会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或创造性,“这种创造力似乎与未失童贞的孩子们的天真的、普遍的创造力一脉相承。它似乎是普遍人性的一个基本特点----所有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大多数人随着对社会的适应而逐渐丧失了它,但是某些少数人似乎保持了这种以新鲜、纯真、直率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方式”〔5〕。 15.对文化适应的抵抗 --------------------------------------------------------------------------- 按照马斯洛的看法,我们都或多或少具有心理不健康的地方。 这里面我要特别强调几个东西对我们当前是最缺失的: 一、 以问题为中心。 这是做科学研究必须的一种素质,本来以为是一种方法学,在马斯洛这里,也成为心理健康的表现; 二、 民主的性格结构。 这些跟我原来看到的现象是有相吻合的。原来写过一篇博客是《科研人的戾气》,这里面阐述了人的种种性格表现,在马斯洛看来,这也是没有达到心理健康的表现; 三、 创造力。 马斯洛认为,心里最健康的人具有最好的创造力。因为这时候,他没有其他任何的约束,没有任何的担忧和烦恼,他的所有的精力和智慧都可以投向他的主要目标,因此就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创造力。 四、 独立性。 一个最健康的人是能够自我达到心理平衡的,并不需要对某个外人或者外物形成依赖。这对于科研人来说,无疑是有自信的最佳表现。对于生活中的人来说,生活的强者从来不需要依赖于任何人。 此外,马斯洛对传统科学研究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下面摘自百度百科): --------------------------------------------------------- 斯洛在探讨人性能够达到多高境界的新问题时,他深深意识到,传统科学否认人的价值的极其危险性和全部科学非道德技术化的严重后果。他发现传统科学具有太多的怀疑论,太冷酷、非人性。他认为传统科学一直宣称它只关注事实的认识,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或一种伦理或一种价值体系,它不能帮助人们在善恶之间作出选择”。当涉及人性对事实的认识时,科学常常表现出一种对潜能、对理想可能性的盲目性。马斯洛要求科学不能排斥价值,要从人性事实的研究中给人们提供生命的意义和理想。 马斯洛认为一般科学模式都是承启于事物、物体、动物以及局部过程的非人格科学,因此我们认识和理解整体与单个的人物和文化时,它是有限的、不充足的。非人格模式的科学不能解决个人、单个和整体的问题。他认为科学是一种人的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它应具有目标、目的、伦理、道德、意图等因素,认为科学本身就是一部伦理学法规,一种价值系统。主张将价值如事实般得到科学的研究,将价值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将价值研究转向人性内部,使价值研究深深植根于人性现实的土壤。   马斯洛认为传统科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一般地解决个人的问题,以及价值、个性、意识、美、超越和伦理的问题。从原则上讲,科学应产生出各种规范的心理学,诸如心理治疗心理学、个人发展心理学、乌托邦社会心理学,以及宗教、工作、娱乐、闲暇、美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心理学。这种科学是采取心理分析,使其潜力充分发挥。马斯洛的真正意图是在扩展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将科学与价值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研究。 ----------------------------------------------------------------- 应该说马斯洛很敏锐的找到了心理学的一个核心地带,也就是从整体上,从动态上来看一个人的心理,说出了很多有启发性的结论。虽然没有看到他的实验证据,但是即便这些语言,在我来说似乎已经不需要证明其正确性。但是,马斯洛似乎也有两点不足: 不足一、 人的能动性或者说主观改造能力被忽视。 人和其他动物的最大不同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改变自己的行为。假如我们已经提前预知到我们将要遇到的心理难题,我们就应该进行主动的提前的预防和指导,甚至分流其中不好的因素。比如,哲学素养的提高并不需要在成名之后才去自然地产生学习,更需要在没有成名之前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并领悟,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不足二、需求金字塔有其合理性,但是从人性的能力角度来看, 人是可以通过学习超于其中很多需求的,并不是不可跨越的 。最近看儒家经典和佛经比较多,窃以为,类似佛经和儒家经典恰恰是帮助人们在基本需求尚不能完全满足的时候达到人性的高级境界。就好比我们做科研,并不是我们需要很富裕才可能做出好的科研一样。假如我们只能顺从金字塔从低向高的逐级追求,我们尚不能算是高级人才,而且我们的一生是有限的,也许我们永远都没有机会去体验人类存在的乐趣。 对马斯洛才刚刚了解,上面有感而发的结论比较仓促(即便如此,已经受益匪浅)。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7761 次阅读|7 个评论
持续不断地关注女性科学家事业发展、家庭幸福、身体和心理健康
热度 4 outstandinghai 2011-2-18 23:59
持续不断地关注女性科学家事业发展、家庭幸福、身体和心理健康 凌霄 2月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席Alice S. Huang发表的社论——《何必费心?》(Why Bother?),就女性选择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时面临的难处发表见解。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2/244023.shtm Huang还是很贴心的,鼓励各位女同胞们心情放轻松些,劲量去追求科研上的成功,在职位上越是高层,就能获得更多地闲暇来照顾家庭。 前几年MIT行星和地球物理系的系主任来我们学校讲课,席间谈起了他们系的学生人员组成,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女生所占的比例是80%以上,看到这个数据时我还以为自己眼睛花了。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女生比例才降至60%左右,可是到了助教讲师,女性所占的比例就急剧下降,不到10%,能拿到终生教职就更少了,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了。系主任称他们对这种现象也觉得奇怪,后来分析给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女生容易扎堆,要是有师姐推荐,好多女生都会跟着来。(俺就是这种跟班)。本科女生就相当地多了。不过这么多,还是出乎老师们的预料,他们估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二,这里课程和就业都很让人满意,因为本科毕业都能在石油部门找到很好的工作,于是女生趋之若鹜。 三是,研究生以上因婚姻和家庭以及对事业的预期,女生们去工作了,留下了一部分。 四是,教职以上因竞争压力大,很多女生都退出了。 这种现象,被他们称为pump,泵,泵抽水,越往上漏得越多。 我们学校其实应该进行着相反的过程,先是女生所占比例小,然后逐渐增大,到老师阶段估计也和他们平齐约10%。女生相当之少啊。 由于竞争压力大,女老师承担着相对来讲更大的压力。 如果是一个没有什么事业心的女老师其实也不会自己寻找这么大的压力扛着的。可是要达到Huang提出的在高层次上占一席之地,获得照顾家庭的闲暇,非得付出比男老师更多的艰辛。 纵观历史上成功的女科学家,其实都不是孤身一人在作战,身边不乏支持其事业的父母、爱人和孩子们的身影。居里夫人的成功与皮埃尔.居里在情感和事业上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就是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科研夫妻店或者是学术夫妻明星都大有人在。 哈佛前校长对女性科研的歧视言论被免职。可是,他讲的里面有一部分却是对的,男女的大脑结构不一样,男女有别。但是正是这种不相同给予了男女平等的权利。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和自然界,没有哪一个能穷其所能获得所有的知识,只有利用这种不同才能从不同侧面解读我们生存的世界,给予人类更多存在的机会。
个人分类: 女科学家|5588 次阅读|9 个评论
身体健康是一切科研活动取得成就的前提
热度 2 dongzg101 2011-2-12 09:13
对于现代人来说,什么最重要,身体最重要。身体健康是1,其它的都是0,有1在什么都可以重来,1没了什么都没了。现在的和未来的科学家们在追求未来成功的道路上。千万别忘了投资自己的身体。 每个周末,我经常去本市内各个体育场、公园、广场去看,发现锻炼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就是看上去比较年轻的人,基本上也是提前退休的。30到50的中间力量,基本很少见到。他们真的没有时间么。很多事情,其实是一种习惯。我们追求的东西太多,总是在不断的和别人比,当一些物外的东西占据了我们的身心,我们会忽略最重要的事情。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断的追求金钱、名誉、地位。当一切都得到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没有办法享受。 心理健康+适量锻炼+合理膳食 是保护个人健康的基本原则。象我自己,早上起床慢慢做十下仰卧起座,然后喝一杯水,最好是过滤的自来水。冬天注意温度,一半开水加一半过滤的自来水,开水含氧量少。因为住校的缘故,早餐就在食堂吃,一碗豆浆,一个鸡蛋,一个肉包,一个荞麦馒头,在加一个水果,一般是苹果 ,有时也换其它的水果。早餐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做菜要低盐、低油。很多慢性病,其实是长期的营养不平衡和生活习惯不好造成的。做为做研究的人,因为大多的工作地点是大学或研究所,可以采用一种深呼吸慢走,采用腹式呼吸,4步一呼4步一吸。养成习惯即可。千万不要因工作忙,忽略了对父母和家人的关心,这种交流时双向的。可能在你事业最困难的时候,一句亲人的问候会让你重振精神。多少看一点心理学的书,听一下这方面的讲座。网上就有很多。 写诗的人,功夫在诗外,做研究的人,不妨多培养自己艺术或其它的爱好,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以前在北京读书的时候,每个月都会花30块钱,去北京音乐厅听音乐。这源于我读初中时,我们学校有全市唯一的交响乐队。一进初中,我就加入了。可惜的是,这十年,因为没离开过广西,很难现场听到高水平的演出。 这十年,我的体会,做交叉学科真的很难,完全得凭个人的兴趣、努力。总算拿了一个计算机本科文凭,把软件开发相应的应用都过了一便。虽然学的半懂不懂,很多学完又忘完。好歹过了一便。 追随自己内心的兴趣是我现在确立的基本原则。谁又能预料未来会怎样。即使失败了,留下失败的经验教训,给别人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 最后,还是要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个人分类: 营养健康|334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一个博士的绝望和无助:不见出路想退学
热度 2 自我源于思考 2011-2-7 22:14
我是一名在读的博士研究生,2007年4月入学的,按理说,我现在应该到了快毕业的时间了,起码应该是把论文写好了,准备送审了。可是我现在却整天想着要退学,没有信心和勇气再坚持下去。 其实从去年底开始,内心就一直在动摇,想放弃学业,可是又不敢下决心。可以说我这段时间以来一直生活在煎熬和痛苦之中。尤其是今年4月份以来,我的心理和生活状态非常糟糕,心情很着急,焦虑,也没法安心学习,每天的睡眠也很少,基本上只有5个小时,觉得没有信心和能力继续读下去,但找工作又觉得没有把握,不敢轻易放弃,真的感觉好像天都要塌下来,觉得自己很没有出息,不仅对自己,对家人都没法交待。   所以,一想到这些后果,我的心情就特别紧张和焦虑。甚至想到了自杀,非常绝望和无助。   在我家人和亲戚的眼里,我一直是一个学习蛮好的人,上了大学,考了硕士,又读了博士。其实,我自己内心很清楚,这么多年在学校,一直在混日子,一直在逃避生活,逃避社会,但却没有真正的学到什么真本事,没有掌握过硬的技术。   内心虽然明白,但我自己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去好好努力学习,去珍惜时间。本科,硕士是混过来了,可是博士却不能混了,读博士很容易,但想毕业却很难,要做课题,要有创新,要发论文,我现在搞到这个地步,我也知道主要的责任还在我自己,尽管有其他一些客观的因素。   以前一直把自己的身体不好当作一个借口,不敢进入社会,不敢面对现实。2004年4月硕士毕业后,一方面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当时找了一个单位由于小三阳被拒了。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在硕士期间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就想再读个博士,天真地想在博士期间好好学习,拿到博士学位机会可能会多一些,却没有仔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和硕士导师申请免试读了博士,我的导师其实知道我硕士期间也没有做什么工作,但估计是碍于面子也没有拒绝我,同意了我的申请,就这样读了博士。 但进入博士学习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课题一直也没有确定,开始的一年时间,自己也化了很多时间去看文献,找方向,也和导师商量和沟通,但却一直没有最终确定。后来自己也没有下苦功夫去专研,在外面当兼职老师什么的。   一晃时间就到了2010年下半年,我参加了HW的校园招聘,化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经过5轮面试后好不容易才拿到offer,可是却事与愿违,又因为身体的原因被拒了(其实,我去报到之前曾两次在某知名医院检查,除了是小三阳,其他所有检查都是好的,HBV-DNA也是阴性,而且自己也没有经过任何抗病毒治疗,医生告诉我只是曾经感染过病毒,但自身抵抗力已经把病毒抑制,应该说是比较幸运,只需要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不要喝酒)。   但去报到后,在HW指定的医院检查的结果却说我的DNA含量超标了,达到了13000,不符合公司规定,就这样我又失去了一次工作的机会。这件事情对我自己打击很大,有时候我经常会想起自己的不幸,自己无法去面对这样的结局,心情一直就不好,压力也很大。   其实,我现在知道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能力问题,如果我真正有技术和能力,没有博士学位也不要紧,一样可以找到工作。即使因为身体的原因,我还可以自己创业。可是,现在我明白了这些道理又觉得无能为力了,没有办法去改变,只是心里着急。     越着急就越没有心思去安心学习,导致了恶性循环。我本科是机械电子工程,硕士和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逆向工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但具体来讲,也不是面向工程实际应用的,说白了是编程实现一些算法,硕士期间做了一点点工作,读博士这三年的时间就是上了一些课程,为了找课题方向看了一些文献,做了半年的兼职老师,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花了很多时间找工作。   所以,现在自己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的能力,才知道自己真的是什么都不会,机械设计不会,我上大学来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就学的不好,现在叫我看图纸、设计、造型我都不会,又没有实际的设计经验。计算机编程能力也不好,英语除了阅读了许多文献,但口语和听力也没有达到流利的程度。总之,我真的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专长。所以,我一直不敢出去找工作,也不知道找什么工作,能胜任什么工作。   说白了,自己就是一个高学历,低能力的人。而且自己觉得这种状况很尴尬,听起来学历蛮高的,但又没有什么能力,没有工作经验,年龄又大了(我79年出生),身体又不好,所以我觉得没有单位愿意用我。更何况,我读了三年多的博士却没有毕业,怎么跟单位去解释? 我现在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我老婆了,我们是在2006年认识的,其实当时我们交往,她家人都反对,但她却义无反顾地和我在一起,并且去年还执意和我领了结婚证。她对我很好,一直在支持我,鼓励我,她2008年7月本科毕业后就在上海上班了,本来我们一直憧憬着能在上海幸福快乐的生活。   可是,现在这一切希望和理想都要成为泡影。其实,我内心也明白,无论从什么理由来讲,我现在都应该争取一切机会,抓紧一切时间去好好学习,去努力,去拼搏,为了爱我的老婆和家人,鼓励我的亲戚朋友,都绝不应该放弃。   可是,我这段时间内心想去努力,好好去写论文,可是真正面对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做不到,觉得我现在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自信。这固然也和我现在写的论文和课题有关系,但最主要的是我现在什么信心都没有了。整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每天5点多就醒过来,脑子里面就开始胡思乱想,再也睡不着了,就到实验室,一天下来也没有什么进步。   我知道,现在的压力和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我怕再这样下去,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真的会垮掉,我现在真的很迷茫,身体不好,无法毕业,想找工作又找不到,又没有自信,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大家帮帮我?给我一些建议! 引自 http://learning.sohu.com/20110206/n279227578.shtml 点评:这是一个诚恳、负责的博士生。他承认了自己学术上的不足,而不是像其它人一样若无其事地去从事学术造假。我想,这绝非个例。 造成这种现状,不能不说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病。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更不要说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了。这些情况,需要学术界深思。
个人分类: 点滴|3142 次阅读|2 个评论
精神分析与心理健康
xupeiyang 2011-1-9 11:33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 步旅 儿童心理健康的10项注意 笑歪歪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健康人... -人生若 ... 心理书籍在线阅读 *梦的 ... 塑 造 阳 光 心 态(转... 静静的雨 精神生活的六个忠告 在劫难逃 精神分析与人的成长 在劫难逃 三百句心理健康的名言警句 舞动的朱雀 《人格心理学》中的经典语句 月亮天使 老子谈心理健康 乘桴浮于海 精神分析 梦中家园 心理健康自测 梦田园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3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是否心理健康
fqng1008 2010-11-25 11:46
人 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保持健康的心理,才能面对繁杂纷纭的世界。心理学家提出以下测定方法,来评价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 1. 人际关系敏感度 主要指个人的不自在感与自卑感:①对旁人责备求全;②容易哭泣;③感情容易受到伤害;④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好,不喜欢自己;⑤感到别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⑥感到处处不如人;⑦当别人看到或议论自己时,感到不自在;⑧时常对别人的态度神经过敏。 2. 忧郁度 代表症状是苦闷忧郁的感情和心境,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的愿望,丧失活力等:①对异性的兴趣减退;②感到自己精力下降,行动迟缓;③想结束自己的生命;④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整自己;⑤与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或不自在;⑥经常责备自己;⑦时常感到孤独;⑧常常苦闷;⑨过分担忧;⑩对事物不感兴趣;⑾感到前途没有希望;⑿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难;⒀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3. 敌对度 必须为对周围敌视的思想、感情及行为:①容易烦恼和激动;②自己不能控制而经常大发脾气;③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⑤有想摔东西或破坏东西的念头;⑥经常与人争论;⑦大叫或摔东西。 4. 偏持度 主要指思想方面偏持:①责怪别人制造麻烦;②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靠;③感到有人在监视、议论自己;④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⑤认为别人对自己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⑥感到别人想占自己的便宜。 以上4个方面,各有若干内容。我们可根据自己最近1周内的实际感觉,在各项内容前标上1~5的等级。其中,1表示自觉无该项症状;2表示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发生不频繁或不严重;3表示自觉有该项症状,程度为轻到中度;4表示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度到严重;5表示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频度和程度都十分严重。 计算时,用各单项得分之和/项目数,得到某方面的均分。若均分高于3,则表明你在该方面失去了心理平衡,应该有所警惕。通过测试,可以使我们对自己有所了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自我身心调节,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及时向专家咨询治疗,以免带来更大麻烦。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3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理健康之社交恐惧症
zhangchunyu 2010-7-29 12:27
心理健康之社交恐惧症 读朱健军的文章《头脑里的监工》有感 一直以来,我都是处于自卑的阴影下,说出来谁也不信,我有高学历博士,我有好工作研究所,我有爱人和可爱的孩子,长相也不错他们说的,可是我就是自卑! 从小,我是一个羞涩的小女孩儿,一直躲在家人的后面,直到大学快毕业,认识我的初恋男友,他说他喜欢开朗大方的,不喜欢内向的女孩儿,我才认识到,自己的内向是自己的一个障碍。从那以后,我忽然变了一个人,我变得外向、爽直,招人喜欢的人,我的周围有很多朋友,在工作中,我也一直努力去做,虽然不被认可很烦恼,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我又念了硕士和博士,可是我还是自卑! 难以想象,我在近距离和生人或多人说话我会脸红,这个毛病一直在困扰着我,脸红让人感觉你不自信,不成熟,这是一个大毛病,我也一直在找各种办法改掉他!我看过很多的书,包括卡耐基的著作,可是都不管用,直到看到了朱健军的《头脑里的监工》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这不是说我自己呢吗? 我时常感觉别人在看着自己,别人看到自己的毛病,总是觉得很不自在,总是想别人怎么看,我的衣服很少有奇特的,我怕别人说,新衣服第一天我不会穿到单位,在家穿自在了才敢穿出来,开会的时候也会莫名其妙的脸红,我曾经想是不是自己的心脏和呼吸系统出了毛病,怎么会这么不自在!现在知道了就是自己脑子里的监工在作怪!朱教授真的是开了一付良药给我,我越想好好干好好说,可是越做不好,是让监工休息的时候了! 心理学方向的书很多,真正解决问题的不是书本上那些晦涩的理论,而是经过专家处理、容易让人接受的知识、道理,而这样的专家才是真正的专家!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4762 次阅读|2 个评论
谈谈心理健康谈谈抑郁症
热度 1 zhangchunyu 2010-7-28 14:05
谈谈心理健康谈谈抑郁症 心理健康,这个话题有点大,但是说到抑郁症,很多人就点头了,现在的都市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抑郁,可以说是郁闷,哈哈!抑郁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种,严惩的情况下,会自杀。我们单位有一位同事,是一位前辈了,听说以前是一位主任,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不断变化,最后变为普通人。听了,你也许不以为然,但是听说他已经很久不来上班了,就是由于得了抑郁症,他几度想到自杀,没有办法,他的家人只得二十四小时陪伴左右。有人说他是怀才不遇!心里闷!听说他还有严重的肝病! 我不想妄加评论,但是工作不顺心,大家都有,我也遇到过,如果你真有才,如果你真有能力,你可以选择离开呀,世界很大,何必选择这样的一条路呢?有人说他是家庭不幸福,那更是不可思议了,有家的时候你的重心在家里,离开了,你也应该改变选择,如果你错了,你应该想办法去改正,过程和我上篇文章中提到的一样,我们的时间总是浪费在犹豫与徘徊中,没有行动,如果我们早一点行动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未决影响我们的情绪,影响我们的大脑! 那么,如果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来解决那些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借助于外力,借助于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的人和书籍,前几天,有人反映,某单位负责图书馆的新上任的主任把读者推荐的书都给划去了,因为与本单位的专业不相符,我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单位来购买,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单位来讲,作为一个图书馆应该多买书,特别是读者推荐的书,既然不是个人独有,大家都能看到,为什么不能买呢,难道忘记了,该单位前两年一名博士因为没有被聘用而自杀吗,不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吗?平时只知道学习,一旦有点事情,天就像塌下来一样,无法接受事实! 我记得一句老话:开卷有益,这个卷可没说就是专业书,只看专业书,大家不都成书呆子了,在当今这个社会,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困素,是我们成功的主要因素,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本人不是心理医生,不是医学专业,只是谈一家之言!下面是我从网上摘的一点关于抑郁症的解释,仅供参考! 注: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在中国,仅有2%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5312 次阅读|4 个评论
The Road Less Traveled -少有人走的路(二)
carldy 2010-4-27 20:36
The road less traveled 读书笔记(二):responsibility, dedication to the truth and balancing Responsibility We cannot solve lifes problems except by solving them. This statement may seem idiotically tautological or self-evident, yet it is seemingly beyond the comprehension of much of the human race. This is because we must accept responsibility for a problem before we can solve it. We cannot solve a problem by saying Its not my problem. We cannot solve a problem by hoping that someone else will solve it for us. I can solve a problem only when I say This is my problem and its up to me to solve it. But many, so many, seek to avoid the pain of their problems by saying to themselves: This problem was caused me by other people, or by social circumstances beyond my control, and therefore it is up to other people or society to solve this problem for me. It is not really my personal problem. Dedication to reality The third tool of discipline or technique of dealing with the pain of problem-solving, which must continually be employed if our lives are to be healthy and our spirits are to grow, is dedication to the truth. Superficially, this should be obvious. For truth is reality. That which is false is unreal. The more clearly we see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the better equipped we are to deal with the world. The less clearly we see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the more our minds are befuddled by falsehood, misperceptions and illusionsthe less able we will be to determine correct courses of action and make wise decisions. Our view of reality is like a map with which to negotiate the terrain of life. If the map is true and accurate, we will generally know where we are, and if we have decided where we want to go, we will generally know how to get there. If the map is false and inaccurate, we generally will be lost. While this is obvious, it is something that most people to a greater or lesser degree choose to ignore. They ignore it because our route to reality is not easy. First of all, we are not born with maps; we have to make them, and the making requires effort. The more effort we make to appreciate and perceive reality, the larger and more accurate our maps will be. But many do not want to make this effort. Some stop making it by the end of adolescence. Their maps are small and sketchy, their views of the world narrow and misleading. By the end of middle age most people have given up the effort. They feel certain that their maps are complete and their Weltanschauung is correct (indeed, even sacrosanct), and they are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new information. It is as if they are tired. Only a relative and fortunate few continue until the moment of death exploring the mystery of reality, ever enlarging and refining and redefi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what is true. But the biggest problem of map-making is not that we have to start from scratch, but that if our maps are to be accurate we have to continually revise them. The world itself is constantly changing. Glaciers come, glaciers go. Cultures come, cultures go. There is too little technology, there is too much technology. Even more dramatically, the vantage point from which we view the world is constantly and quite rapidly changing. When we are children we are dependent, powerless. As adults we may be powerful. Yet in illness or an infirm old age we may become powerless and dependent again. When we are poor, 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from when we are rich. We are daily bombarded with new information as to the nature of reality. If we are to incorporate this information, we must continually revise our maps, and sometimes when enough new information has accumulated, we must make very major revisions. The process of making revisions, particularly major revisions, is painful, sometimes excruciatingly painful. And herein lies the major source of many of the ills of mankind. What happens when one has striven long and hard to develop a working view of the world, a seemingly useful, workable map, and then is confronted with new information suggesting that that view is wrong and the map needs to be largely redrawn? The painful effort required seems frightening, almost overwhelming. What we do more often than not, and usually unconsciously, is to ignore the new information. Often this act of ignoring is much more than passive. We may denounce the new information as false, dangerous, heretical, the work of the devil. We may actually crusade against it, and even attempt to manipulate the world so as to make it conform to our view of reality. Rather than try to change the map, an individual may try to destroy the new reality. Sadly, such a person may expand much more energy ultimately in defending an outmoded view of the world than would have been required to revise and correct it in the first place. Transference: the outdated map This process of active clinging to an outmoded view of reality is the basis for much mental illness. Psychiatrists refer to it as transference. There are probably as many subtle variations of the definition of transference as there are psychiatrists. My own definition is: Transference is that set of ways of perceiving and responding to the world which is developed in childhood and which is usually entirely appropriate to the childhood environment (indeed, often life-saving) but which is inappropriately transferred into the adult environment. Balancing By this time I hope it is becoming clear that the exercise of discipline is not only a demanding but also a complex task, requiring both flexibility and judgment. Courageous people must continually push themselves to be completely honest, yet must also possess the capacity to withhold the whole truth when appropriate. To be free people we must assume total responsibility for ourselves, but in doing so must possess the capacity to reject responsibility that is not truly ours. To be organized and efficient, to live wisely, we must daily delay gratification and keep an eye on the future; yet to live joyously we must also possess the capacity, when it is not destructive, to live in the present and act spontaneously. In other words, discipline itself must be disciplined. The type of discipline required to discipline is what I call balancing, and it is the fourth and final type that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re. Balancing is the discipline that gives us flexibility. Extraordinary flexibility is required for successful living in all spheres of activity. To use but one example, let us consider the matter of anger and its expression. Anger is an emotion bred into us (and into less evolved organisms) by countless generations of evolution in order that our survival may be encouraged. We experience anger whenever we perceive another organism attempting to encroach upon our geographical or psychological territory or trying, one way or another, to put us down. It leads us to fight back. Without our anger we would indeed be continually stepped on, until we were totally squashed and exterminated. Only with anger can we survive. Yet, more often than not, when we initially perceive other as attempting to encroach on us, we realize upon closer examination that that is not what they intend to do at all. Or even when we determine that people are truly intending to encroach on us, we may realize that, for one reason or another, it is not in our best interests to respond to that imposition with anger. Thus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higher centers of our brain (judgment) be able to regulate and modulate the lower centers (emotion). To function successfully in our complex world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possess the capacity not only to express our anger but also not to express it. Moreover, we must possess the capacity to express our anger in different ways. At times, for instance, it is necessary to express it only after much deliberation and self-evaluation. At other times it is more to our benefit to express it immediately and spontaneously. Sometimes it is best to express it coldly and calmly; at other times loudly and hotly. We therefore not only need to know how to deal with our anger in different ways at different times but also how most appropriately to match the right time with the right style of expression. To handle our anger with full adequacy and competence, an elaborate, flexible response system is required. It is no wonder, then, that to learn to handle our anger is a complex task which usually cannot be completed before adulthood, or even mid-life, and which often is never completed. Mature mental health demands, then, an extraordinary capacity to flexibly strike and continually restrike a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conflicting needs, goals, duties, responsibilities, directions, et cetera. The essence of this discipline of balancing is giving up. Balancing is a discipline precisely because the act of giving something up is painful. As must everyone, for as we negotiate the curves and corners of our lives, we must continually give up parts of ourselves. The only alternative to this giving up is not to travel at all on the journey of life. It may seem strange, but most people choose this alternative and elect not to continue with their life journeysto stop short by some distancein order to avoid the pain of giving up parts of themselves. If it does seem strange, it is because you do not understand the depth of the pain that may be involved. In its major forms, giving up is the most painful of human experiences. Thus far I have been talking about minor forms of giving upgiving up speed or the luxury of spontaneous anger or the safety of withheld anger or the neatness of a thank-you note. Let me turn now to the giving up of personality traits, well-established patterns of behavior, ideologies, and even whole life styles. These are major forms of giving up that are required if one is to travel very far on the journey of life. In regard to the last of the above, it may seem to many that the ultimate requirementto give up one's self and one's liferepresents a kind of cruelty on the part of God or fate, which makes our existence a sort of bad joke and which can never be completely accepted. This attitude is particularly true in present-day Western culture, in which the self is held sacred and death is considered an unspeakable insult. Yet the exact opposite is the reality. It is in the giving up of self that human beings can find the most ecstatic and lasting, solid, durable joy of life. And it is death that provides life with all its meaning. This secret is the central wisdom of religion. (to be continued)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体会 Harvest|4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饭后茶前请看海外正教授嵇少丞奇异的泼
陈龙珠 2009-12-2 11:36
11月29日本博根据嵇少丞教授在科学网的博文中涵盖的信息,浅析了他在祖国科学网博客上长期 异常行为的心理学原因 , 并在后记中善意地建议他自己想办法尽快醒醒 。科学网编辑部也已于11月30日下午颁布了三条红线执行细则,以维护科学网博客平台的正常交流秩序。 我很笨哈,原以为嵇教授和我不再继续争论了。可没想到昨天午休上网时又看到了他对我新的人身攻击帖《 请问科学网编辑部:陈龙珠这篇博文是否进行人身攻击和言论诽谤 》( 科学网博文号 :275286, 截图附后 )。我那篇浅析他异常行为的心理学原因文章,哪没有根据?有根据的文章,咋能算人生攻击和诽谤?要是按嵇教授自己这篇文章的逻辑,以他目前还没有修改和删除的攻击王鸿飞、苏青和我等人的以往文章,按攻击1人算1次并依11月30日编辑部的实施细则查处,这位海外正教授的科学网博客就应该被编辑部自然关闭了的。 今天上网拟拜读嵇少丞教授的新作,其首页文题目录没了上述文章,新作《 陈龙珠:科学网上最末流的叫战者 》( 科学网博文号 :275286 , 截图附后 )横空出世。可我打开一看,嵇教授还真够泼的:这还是昨天他向科学网编辑部举报质疑我违规的那篇文章( 链接地址相同,刊发时间相同 ),但题目和正文内容都变了。 现在的这个版本除上述如此 儿戏、胡闹科学网博客编辑部和广大网友 外,又跨越了本人争论局限于科学网博客文章的前提而大搞人肉搜索了( 他对我的文章观点没证伪,却自动地奉献了一次证实 ),而且其中充满着臆想和捏造。 在编辑部实施细则颁布实施后,这位想吃举报人身攻击和诽谤螃蟹的第1人,自己却在干着人身攻击和诽谤别人的勾当!( 转帖新浪网照片再编造攻击文字,哪还敢给转载照片的链接地址呢?杯铲的变态啊 ) 附:2009-12-1 海外正教授嵇少丞博文题目和正文后的网上截图 2009-12-2 海外正教授 嵇少丞完全修改2009-12-1博文题目和正文后的网上截图
个人分类: 麦德鸡餐馆|35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呵呵,穿马甲四处阴损的是正教授嵇少丞啊?
陈龙珠 2009-11-29 10:41
刚刷新博客首页,看到左下最近访客新增了嵇少丞教授的名字。估计他是来寻求昨天文章的答案的。昨天傍晚出门与任教于在沪高校的老乡们聚会了,今早到办公室后先打电话协助明春毕业的硕士生落实工作单位,再来细看看嵇少丞、王鸿飞教授( 排序不论先后 )新作的高见。以下算作一个参考答复吧。 嵇少丞 教授2009年11月28日刊发《 陈龙珠,我不懂你为何骂人 》,对其中第3自然段第一部分他的话,我在博客上去年就撰文反驳,不无聊重述了,但要提醒嵇教授一个问题:要是你文章对此没谎言,7月、10月份干嘛你先隐藏(昨日又开放)那篇《 打假 》再由网友私下沟通我也隐藏反驳文章呢?( 曾对我和王铮教授说删除了相关文章,其实是删除还是隐藏,网上检索一下就知道的。这招不灵了,在前不久与苏青的争吵中,嵇教授只好先确实删文了,但留个备份,看对方不上当删文,就 再贴出来 -抑或再改个文题并添加原来没有的、粉饰自己过失的内容。你一个海外正教授,在中国科学网上耍这么点小聪明,从心理学上看很健康吗? ) 嵇少丞 教授《 陈龙珠,我不懂你为何骂人 》第3自然段中还 写道: 我发现,每当我和别人有所争论之时,陈龙珠教授总是趁火打劫,从202.120.42.0 , 58.41.78.0,58.41.84.*,58.41.87.*,58.41.86.*,61.241.70.0 等IP地址发出无数攻击我的评论或留言,...... 本博先不说嵇教授用ip继续造谣阴损很无聊( 有兴趣请阅《 行善容易吗? 》下对 eosbelle 和 etc 网友的回复 ),他一写这么一列ip地址,我倒明白过来了: 近来我确实骂过几个阴损的注册和匿名用户的,难道它们对应的就是嵇少丞教授这个人? 现将我在李小文、王铮博文下的相关评论剪贴如下,立此存照: 在李小文先生2009年11月19日关于会面孙爱武博士的《 黄老邪声明 》下: 该文下还有wangweiwei等指定某北京IP评论者是王鸿飞,直到 楼王海辉老师发帖表明王教授不在北京后停息。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etc 陈龙珠老师,你是否在上海交大和杭州都有住房?在那里用电脑上科学网骂过人,用那几个IP发帖还不少呢。例如: 202.120.42.*; 58.41.78.*, 或61.241.70.*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和 楼的etc网友,再告诉你一遍:自2002年以来我到杭州办事一直都是住宾馆的,我在上海工作不住家里住哪啊?我还是那句话,请你别再臆想联翩,要是有精神分裂症,还是早去看医生,别整天在科学网上没事找事吵过不停! 你在李先生的这种帖子下掺入私活攻击其他博主,与趁火打劫有两样吗?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etc 31楼这位家住杭州,人在上海交大上班的,你在说谁哪?假善行而自我炒作,不会是说李院士吧! (本博注:31楼发表评论人: 网友 ip:58.100.84.*-经检索是杭州的ip)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楼etc网友,请你别再臆想连篇,要是你也得了精神分裂症了,请赶紧去看医生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今年3月中旬一天下午,我人在上海飞温州航班上的那个时段,也有位博主指名道姓地写我在杭州家里。其实自调到上海交大工作后,2002年至今我到杭州就没自己的家可住。这周包括昨晚就一直在上海上班。杭州IP发帖的,就是上海交大工作的人,真不知道这位etc网友和3月份那位网友的想法咋就那么象,而且莫名其妙! --- 王铮教授2009年11月23日《 反对科学网封杀博主博客 》文下 标题: 发表评论人: TGH ip:76.68.251.* (本博注: 楼)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出现多次博主文章不能出现在最新博文(本博注:王铮教授文中的话) ~~~ 从近日相关信息看,这或许是有的博主不了解科学网博客首页栏目自动排版方法而得出的不确切的结论 陈龙珠这个家伙最会胡扯!别人没有他这么傻的。5.3级地震是化工厂爆炸,就他能说出来。自身没本事,攀附的本领强。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楼TGH网友(加拿大IP),你咋造谣成性了呢?要不你拿出我5.3级地震是化工厂爆炸的证据来? 5.3级地震能量比4.3级的可是大10倍吧?火电厂可与化工厂不同多的哦!你说你整天这样地耍小聪明有啥意思呢?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我昨晚在曹先生文下,建议科学网设置一个ST(特别处理)板块-以观后效,其中的新文章全部显示在博客首页,意思是对有违规行为的博主的新文章由网友们实行全面评估,而不是马上对其封杀。幼稚的想法而已
个人分类: 麦德鸡餐馆|3665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说大学生的自杀
cinderela 2009-3-17 04:19
我读大学的时候,同寝室的一位女孩在毕业前自杀了。记得是五月份,我们实习回校,就听说她失踪了,全年级的同学都发动了寻找她,没找到,老师最后也没交代!后来听说是在一条河里找到了。这个女孩是我们班个子最高、最漂亮、最文静的女孩,我们都很羡慕她,她却走上了绝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为此我还喝醉了,被送到医院!很多年后,想起她在学校的一些行为:不好交往,封闭,常常自己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到深夜,甚至是通宵!才知道那是抑郁症! 那时候,没有心理学,更没有心理辅导老师,记得学校有个老师做过一场关于心理学的讲座,全场只我和好朋友两个人,好朋友还是被我拉去的!因此那个时候的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就完全只有靠自己和身边的人!不过好像那个时代有心理问题的人并不多,(像我的同学是极少数)大学生有的更多的是理想、抱负还有对文学、哲学的热爱!虽然现实同样残酷,但我们除了现实,还有梦想!现在的学生却什么都没了,只剩下严酷的现实。有时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挺没劲的,没上大学前,一心为考大学,一旦上了大学,就开始想就业、工作的问题了,连谈恋爱都现实得不得了,约会的方式是两个人天天在食堂一起吃饭!还没恋爱,就先过起家庭生活来了, 完全没有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浪漫、充满理想!当然,这都是我这个过来人的臆测!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精彩,只是我体会不到他们的精彩罢了! 但是,我觉得这种过于现实、过早考虑现实问题的生活确实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人的本质就是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心灵的提升,否则不足以为健康的人!尤其是年轻的时候。而他们在最好的年龄就开始各种现实的担忧,从大一开始,忙于各种考证、升级,为将来找工作做准备!看不到一点人生的光彩,完全没有机会浸淫在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由理想、文学、音乐等美好事物带给人的享受中,生活完全缺乏精神的寄托,没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这样的人生真的很贫瘠,很脆弱,很容易让人放弃!尤其是如果再发生了一些丧失自己心爱的东西与人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万念俱灰!在我所在的大学里发生的几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中,多半是为情而亡! 我甚至能体会到他们那一刻的感受:生活本来没有什么意义,现在他(她)也走了,还活着干什么呢?有一个男生,是在深夜和女友通完电话后,直接从十一楼跳下去的,完全没有征兆!任何的心理辅导都不可能有作用! 当然,这是一个作为大背景的因素,具体的原因,抑郁症、焦虑症是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杀手,同时缺乏足够的、合格的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有些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有的是中学就埋下了种子,因为高考的压力,暂时把心理问题压下去了,一旦来到高校,遇到恰当的机会,就会导致问题重新浮出水面,若无人帮助,则一发不可收拾,发展成各种焦虑症或抑郁症!还有的是深埋多年的童年创伤,在大学里,尝试走入社会,才引发问题。对这样一些学生,如果没有深入、长期的咨询与治疗是很难彻底痊愈的。而目前高校里,一个心理咨询老师要针对全校数百个甚至是上千个学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为一个学生花上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 做心理治疗需要耗费很大精力、心力!心理治疗期间,治疗者和来访者就像在共同爬一座陡峭的山峰,一根绳子把两人拴在一起,来访者随时都有往下掉的可能,因为他没有力气,没有能力,甚至就只是不想爬了,想放弃了!治疗者要肩扛手托,把他送到治愈的顶峰。如果心理医生只和电影中演的那样酷劲十足,或和医院的一些医生一样冷漠的话,是不可能做好心理治疗的,做心理治疗不仅要专业技术,还要有耐心、爱心,有良好的性格;而且目前在我国,做心理医生社会地位似乎也不很高,这可能与目前参与此行业的人良莠不齐有关。我想这也是国内很多优秀的心理学工作者并不愿做心理咨询的一个原因吧!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在西方,那些优秀的心理学家大都是出色的临床治疗者,著名的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华生等都是从临床经验中发展出他们的理论的。但是在中国,那些最好的心理学家大都在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使得现在中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大半壁江山并不在高校,而是在民间:各种心理治疗技术的培训是民间的多,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的也是各行各业的人参与进来,事实上,它已经成了一个很好的就业和赚钱的机会了! 哦,说来说去说歪了,就此打住,言归正传! 所以要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改变现在大学生自杀率高居不下的局面,还真的要从多方面入手,大的社会背景问题,不是一时之间能够改变的,但是大学是不是也可以在教学生从大一就开始规划人生的时候,也教会他们享受精神之乐!在某些时候,能够暂时摒弃世俗之物,超越功利、人生迷惘,达到审美境界,以审美的态度关照人生,使自我的小世界和整个大宇宙相互沟通,从而产生心灵的和鸣与情感的交流。从精神、情感、审美中发现人生之美!人生之意义!这样,至少可以让那些想自杀的大学生多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道家思想在中国一直都不是主流,但它存在了几千年,甚至比儒家的历史还要漫长,孔子当年就拜老子为师,说明它不无存在的道理。实际上,正是道家的思想,在几千年中,在中国人的人格体系里发挥防御、保护的功能,使中国人无论身处任何乱世,也能维持人格的基本平衡,而不至于崩溃、倒塌;这也是中国文明作为世界目前唯一存在的古文明的原因之一吧! 现在提倡回归传统文化,弟子规、论语等有关各样的书卖得火热,可似乎都集中在儒家文化上。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它在中国的人格系统中起着建构的作用,但是对于抚慰心灵而言,更需要的是道家的出世与潇洒! 道家强调自然无为,返朴归真,老子要求人们保持纯洁天真的自然天性和心境的恬静淡迫,讲求自然无为;庄子则强调人们在养生处世时,要依乎天理,适应环境,自然无为。安时而顺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一则保护自己受伤的心灵,二来,回归心灵的平静,保持内心的宁静淡迫。这样的思想固然消极,但在遇到现实困难的人面前,它确实可以成为一道心理的防线,帮助人们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保全心灵的健全。如果一味按照儒家的思想行事,知其不可而为之,那么那些遭遇就业困难,情感问题的大学生就真的只有一头撞死了! 道家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中,一直扮演着防御机制的角色,帮助中国人处理各种问题带来的心理失衡,维持心理结构的基本稳定。它对现代人应该也有同样的作用,所以,学点道家思想文化,对现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未必不是件好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63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类活动的得与失ZZ
hnhuizi 2008-10-27 21:24
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城郊念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作文,我与同学们最常用的一个词是无忧无虑。若要问为什么,显然缘于强烈的翻身感,从此能安心读书。后来,我多次回乡村,不论插队落户还是短暂休憩、旅游,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田园般的生活让人分外留恋。这里没有喧哗,没有一味追求功利的躁动,没有人际间的无谓磨擦,而且求学、就业和竞争的压力也远没有城市里那么大;故而有机会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心中的烦恼、忧愁顿时烟消云散,真是舒服极了。这时,我对什么叫无忧无虑,仿佛有了新的认识。 自然,这里讲有新的认识,现在看来依然较为朦胧和模糊不清。因为,那时我没有心理健康的概念,也不知道心头烦躁、苦闷,以及晚上睡不着觉,就表明自己的心理状态出了点问题。后来随着工作繁忙,并且从报纸电视中屡屡看到压力、应激、焦虑抑郁一类的词,才意识到心理平衡确实对自己的健康很重要。于是,开始关注起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我意识到,城市人格外喜欢到郊外走走,到名胜故迹旅游,是很有道理的:消憩中还隐含着深刻的保健道理。那里不光可享受到田园的宁静、优美的景色,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悠闲和放松,使本来紧张的精神状态得到调适。 我逐渐发现,现在生活在大城市里要做到无忧无虑,实在不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原来,城市里上下班人流来去匆匆,办事讲究高效率,你追我赶,吃穿追求新潮,生活向往现代化。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任何人只要不甘落后,想做得比别人更捧,不断有所改变、有所成就、有所突破,等待他或她的只能是学习进修加压,职位竞争激烈,以及生活节奏增快。所以,关乎心理健康的应激就会随时随地找你的麻烦。 应激(stress)有时等同于压力,但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心理生物学过程,表现为心理、行为以及生理反应系统的变化。应激是由应激原、事件或思想引起的,虽然一个人生活离不开应激,否则平平淡淡、没有滋味,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但是如果应激时间过长、刺激强度过大,加上不懂得科学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使自身机体受到损害,甚至由于超越了机体能承受的程度还浑然不知,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现代化和城市化是一场代表人们意志的伟大举动,它给自身带无穷无尽的实惠、利益、幸福和进步,可是意料不到的是,由于变幅过大、考虑欠周、矫枉过正、冲击过于强烈等因素的作用,给相当多一时不适应的现代人这是不可避免的带来前所未有的健康威胁。 虽然应激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社会变化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也不是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就能解释清楚,更何况不同的人由于心理素质和抗衡能力各异,即使遭遇相同的压力和应激,机体反应也大不一样。因而,一方面激进的改革者有充足的理由推卸责任,我行我素,势如破竹地大踏步地向前;另一方面,现代人的心理健康面临始料未及的威胁,倒是活生生地摆在大家的面前,要躲避也很困难。大约一个半世纪来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危及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元凶已经从传染病转变为非传染病。换言之,困扰现代人正常生活的疾病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一类的慢性病、文明病,以及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在内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这些疾病虽然大都不会立即致患者于死地,然而在严重威胁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临床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上谈之色变的癌症和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脏病等躯体性疾病,其发病的诱因和康复终归也跟患者的心情关系极大。这些文明病、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之所以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显然不能归咎于当代医学水平的落后就目前医学水平而言,诊断和治疗的高科技是以往任何时候不可比拟的恰恰相反,现代背景下由于应激、心理的不平衡导致心理神经功能混乱和免疫能力的急剧下降,倒是让现代人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健康状况越来越差,而先进的医疗手段却鞭长莫及,无法扭转这种趋势。 对此,有人可能持不同的看法,认为它跟生活质量提高和老年人长寿有关。此话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假若将视线瞄准城市里的中年人和青年人,他们的心理焦灼、他们的高负荷运转和彻夜难眠等,在不时摧残着现代人的健康,恐怕不是什么新闻。激烈的竞争和难以应付的各种各样压力和冲突,常常给当事人造成难以言表的精神负担。焦虑、抑郁、孤独、困惑、疲劳、心力交瘁对人的身体摧残伤害非同小可年富力强的现代人普遍出现亚健康 现象。可不要小看亚健康!往往不放在心上,往往日积月累,于是一次又一次地突然击倒为数不算少的科学家、业务骨干、企业精英。这种现象绝不是偶然的,而且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既然如此,可以认为,所在的社会环境迫使现代人不堪重负。 十多年前,听去日本留学、打工的海归者回来说,在日本的街头、地铁、商店、语言学校等处,你经常可看到一张张疲惫的面孔,精神紧张、心理压抑与高端消费、热闹繁荣互为映照,成了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中从业人群精神状态方面一道较为典型的风景线。一位从事城市生活与心理健康研究的学者指出,生活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里,人们一旦生活和工作条件受到限制,应激便会接踵而来,再有职场失意、亲社会行为的支持减少、高离婚率、繁衍扩大的家庭解体,以及种种怪异现象出现等等。所有这些不堪忍受的遭遇,反过来给成人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越来越大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情绪抑郁、物品滥用、少年犯罪、暴力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概正是看到了人类活动的新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6年重新解释了什么是健康,它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缺陷,而应当是身体、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完美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社会环境确实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我们不能孤立地就身体而身体地关注健康,而必须重视一个人的心理和社会适应,否则身体健康难以得到保障。 无独有偶,美国上世纪末出版了三卷本《心理健康百科全书》。该书主编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教授在前言中指出,应激是个体、周围环境、社会支持结构和文化之间的一种复杂互动。全书所列的96个有关心理健康专题清楚表明,我们现代人应当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决并不是杞人忧天。不信,你可观察一下周边城市人的生活,包括以下现象其实早就不是什么新闻:许多有先见之明的现代人,自己卷入高速运转的旋涡不说,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婴儿刚会咿呀学语,父母就下意识到觉得应当对他进行早期教育,希望孩子从小时候起就能在识字、外语、算术、音乐、画图、下棋等方面领先一步难怪大家活得很累。 现代人有时很难做到无忧无虑,最极端的例子大概是博士生跳楼自杀了。按理说,大学生、研究生、白领雇员和受过多年教育的人,文化水平较高,应当最懂得爱护自己、保护自己。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考研、就业、加薪、升迁、职位竞争等多重压力下,如果性格内向、心理脆弱,不懂得及时宣泄、排解,他们内心承受的负担之大简直。而家庭、老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呢,不仅不关心他们的心理苦恼,甚至还不切实际地逼迫他们追求完满、追求第一,客观上使他们遭受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然后一步步加剧,患上焦虑症、严重抑郁症,苦不堪言,甚至走上不归之路。这应当怪谁? 最后再说一下抑郁症。抑郁症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顽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统计资料,全球抑郁症的发生率大约为3.1%,在发达国家发病率已接近6%。2002年,全球重症抑郁病患者已有8900多万人,预计在若干年后,发达国家的抑郁症发病率将上升到8%-10%上下。我国也不例外,在西方被人称为情绪感冒的抑郁症,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据最新的资料,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将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高达100万人。 并非危言耸听:无忧无虑好像成了现代人的一种奢望?笔者不禁发问:现代人的外部环境还有哪些欠缺?我们是否应当予以必要的关注和改善? 文章来源: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18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28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心智健康的年轻人
qqyang 2008-10-11 01:35
据说中国每两分钟就有一个人自杀成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而大学生群体更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怎样培养出心智健康的当代青年,其实比灌输知识更重要,更基础。 我们系里搞了个大一新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要我和虎子过去观摩。本来以为是个很形式的东西,看了之后觉得还是有点意思,很有参与的冲动。作为资深的80后一代,我一直对于90后的孩子有恐惧心理,觉得他们不好相处,自恋且自以为是,然而这次有了一些改观。 第一部分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进新同学之间的了解。通过互相做按摩以及预判自己的年龄在班级里的排序和自我介绍,大家很快彼此熟悉起来。虽然是一帮90后的孩子,但男女生之间还是存在芥蒂,有身体接触动作时大家还是会有些害羞,蛮可爱的。听他们每个人自报家门和生日的时候突然有些感慨,大学四年过去了,我也并不能熟记全班每个人的生日,而他们却有这样一个互相熟悉的机会,真好。 第二部分是设计团支部徽标、团旗、口号和班歌,考验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有些人的领导能力就被凸显了出来。这帮孩子显得很活跃,几乎每个人都参与了活动。创意也很好,尤其是口号和班歌,词写得很有娱乐性,充分发挥了年轻人的活力和娱乐精神。 最有意思的还是最后一项名为冲出亚马逊的游戏,在假定的亚马逊河流中有两条鳄鱼(同学扮演),有9块砖可以用来作为搭桥过河的工具。17个人的双脚必须都踩在9块砖上,共同渡过河。其中有任何一人脚脱离砖块掉进河中,整个团队都要重新开始游戏。游戏开始后便不能说话,否则算失败。这个游戏的有趣之处在于可以明显反映出这帮孩子的性格。对于怎样完成任务,大部分同学都很有主见也积极参与讨论,可是直到心理指导老师说准备时间到了的时候,大家还是没能拿出统一的应对方案。于是又延时讨论。最终的游戏过程还是很好玩很顺利的,但是问题也有,比如有些人还是会违反游戏规则说话,当大家都过了河的时候就没有人再去理会还在河里的砖块了。过河拆桥他们倒没有,但是他们只想到过眼前这条河,却不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工具以备未来之需。缺乏远见,可能是我们的通病吧。 从这些游戏上,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作为正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我们思想活跃,创新性强,有想法有个性,但却缺乏妥协精神和牺牲精神。自信是对的,然而自信与自负的拿捏,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够合适。以前总觉得90后的孩子太张扬太自恋,其实也不尽然。教育是有巨大引导功能的,这些孩子聪明自信,引导得当的话,会有惊人的创造力。我从来都相信人性的善良和可塑性,没有不完美的孩子,只有不完美的老师、家长和教育形式。 虽然花了整个上午的时间只是在一旁观看,却觉得很开心,莫名的。沟通总是好的,了解也是好的,没有人真的愿意孤独而活,很多时候只是缺乏与外界打交道的方法吧。一个人独善其身地生活不是不行,然而身边每个人都向你微笑的感觉,绝对是很棒的。 那么,让我们努力做心智健康的小青年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如果活得更长久些,或许我们能读到更多好听的诗句吧。 (为什么被我写成了活动总结了呢,好寒)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