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快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快乐男生
热度 2 weijia2009 2010-5-25 00:05
大概一年前的某个晚上,儿子气急败坏地冲到我的书房大声地说,曾轶可进前十了!我闹了半天才搞明白,儿子正在和妈妈、姐姐(组成民间评委会)观看卫星直播的快乐女生比赛,评委选出的这个曾轶可彻底颠覆了儿子的评审标准。我们这位小学三年级的同志十分愤懑:电视里的这些专业评委怎么会把唱得好的人淘汰了,把连歌都唱不准的人选进去,太不可思议了!为了表示对儿子的关心,我跑去看了一下这个比赛的重播片段,那个叫曾轶可的唱功的确是弱了些,但应该还是有一些音乐素养的。人气决定一切,湖南卫视聪明地力挺曾轶可,无疑是试图将这种反差和争议放大,获得高收视率。在这样的推波助澜下这个绵羊音如今已经红遍中国,不久前还拍电影了。 前几天我又在书房听到门外电视里有男生在撕心裂肺地唱韩红的歌,一打听,原来是快乐男生在初选。据我们家的民间评委们介绍说,还有男生模仿曾轶可的风格打扮和唱歌,居然还颇受欢迎!我无语,这一次终于没有勇气再跑到电视机前去观看了。 这个社会似乎为有才华的青少年打开了诸多门户,使人年纪轻轻就有机会一夜成名,眼睛一眨丑小鸭变天鹅啦。于是在小朋友的眼里便觉得满世界是机会,满天的星星伸手可及。其实可能不是这样的,我个人感觉现在的青少年要成名,难度应该远在八、九十年代的前辈们之上。首先,当今网络和卫星通讯主导下的文化潮流早已不满足于自身条件和音乐素养都上佳的歌手了,换句话说就是完美的形象在大众眼里已经出现视觉疲劳,人们喜欢看到不同的东西,越是颠覆常理的、风格迥异的、特立独行的越能拥有人气!刚遭到广电总局警告的 伪娘现象就是本次快男的一个例子(我们的政府认为它不符合主流)。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谁有人气谁就是主流,就是赢家!第二个难点,光有特色是不行的,整体素养不高的话最多也就热闹一时,人气难以持久。美国也是一样,位列本月时代杂志评出的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的Lady Gaga人气极旺,她的搞怪的动作和多变的演唱风格使得这位刚满24岁的歌手早已红透美国甚至全球流行歌坛。不过人家是个才女,钢琴演奏和词曲创作都很棒,连很多中老年人一说到Lady Gaga都眉飞色舞,极高的艺术素养和极强的捕捉和引领潮流的能力、甚至极端出位的表演风格似乎是活跃于当今世界歌坛的必要条件,这些对于成熟得越来越慢的90后青少年来说实在是too much to ask。还有一个更高处的盲点,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最终是需要成为社会(某一方面)的领袖的,他(她)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理想和激情去服务社会,引领社会。位居艺坛之顶、华山之巅,其精神的付出和思想的苦痛也将达到顶点。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似乎懂得的人并不多,能做到的就更是凤毛棱角了。 不论是哪个行业,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多是些变着法向社会索取的各种快速起落的明星,很少有能够温暖和照亮我们社会的恒星!借用John F Kennedy (肯尼迪)说过的一句话,to those whom much is given, much is expected。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想从这个社会获得什么,你就得有能力为社会带来些什么;你从社会上获取了财富和掌声,总有一天你要向社会贡献出相同的份量才行,这叫平衡。鸭和天鹅的区别是前者什么都吃、吃得太多以至于总也飞不起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丑小鸭能否变得成天鹅,变成后是福是祸,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定义。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旦踏进这道门,只怕再没有一个真正 快乐得起来的男生和女生了。 但愿在我们的学术界不必搞这种学术快男、快女游戏,用一些什么博导之类的不着边际的头衔把一批有才华的年轻人放到火炉上去烤。
个人分类: 未分类|8556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