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雕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子吐舌瞪眼,猛男裸露性器 很坏
热度 6 xupeiyang 2011-8-28 19:35
老子吐舌瞪眼,猛男裸露性器 影响很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门前伫立了两尊雕塑,一尊是吐舌瞪眼的老子,一尊是裸露性器的猛男,猛男与老子相对。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5214 次阅读|7 个评论
雕塑记复兴之路
yangyongtian 2011-7-23 14:58
雕塑记复兴之路
1、颠沛流离 2、抗击倭寇 3、武昌举义 4、打击日寇 5、受降日军 6、主席决策 93、大庆油田 95、 击缶庆奥 96、沧桑百年
个人分类: 雕塑|4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晨练即景
yangyongtian 2011-6-13 11:02
丁香花紫滴翠微,雕塑公园添妩媚。 一抹晨晖万木斜,三湾清泓半湖蔚。 百鸟啾啾花馨香,千叟济济歌宏伟。 夕照不让朝霞先,再绘人生花千蕊。
个人分类: 感怀|1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伴老伴,老来相伴雕塑
热度 1 黄安年 2011-5-15 09:15
老伴老伴,老来相伴雕塑
老伴老伴,老来相伴雕塑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5 月 15 日发布 天通公园的一景是极具生活气息的人物群塑,老字当头 , 老少塑、老人塑、老伴塑,其中老伴塑格外引人注目。 以下照片 9 张为即时拍摄。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10-11)|5900 次阅读|1 个评论
798艺术工厂
babyann519 2010-9-12 02:50
上次回国开会,正好几个好朋友也都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北京,于是趁会后空闲相约去北京的798艺术工厂参观。里面一雕像让我突然想起了一个远方的朋友(知情者应该可以猜出来的)。后来一次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见一个朋友,惊讶的发现光华楼门口竟然也放着这个展现力量的雕塑。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他对面还竖着一座孔子像。据说这两个雕塑引起不少争议~~ (光华门口的照片摘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568d40100kqpn.html ) 另外在798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雕塑,可惜只有一天时间,只能走马观花的看看了。有张海报我超喜欢,叫我挺拿自己当回事的 还有一些好玩的东西 比如在一个破旧的废墟中一群排列整齐的充气小鳄鱼 激昂高歌,我感觉三元色应该是红黄蓝,怎么用屎绿色呢? 印钞票啊~~ 请大家猜一猜下面的恐龙多少米一只? 左图,用充气玩具做的,超级高~~ 下次有机会还要再去一次~~
个人分类: 未分类|6707 次阅读|17 个评论
这雕塑够数学的
jiangxun 2010-8-31 09:55
作者:蒋迅 Source: quirao.com 这是在 武夷山的博客 上 看到的 。它叫作 Soliton ,是 Bathsheba Grossman 的作品。据作者介绍,作品表现的是D2二面体对称群 (D2 dihedral symmetry group)。 Bathsheba Grossman 是学雕塑的。我很惊讶她从哪里得到了那么多的数学灵感。 这里 还有更多的数学雕塑 (mathematical sculptures)。按说,够数学的雕塑有很多, Google 一下就是一大把。我只是想通过这个作品,引导出更多的够数学的雕塑来。
个人分类: 够数学|4101 次阅读|3 个评论
城市无房人,都市守望者
zhengyongjun 2010-8-3 11:24
漫步 城市公园 看见 一群模范的市民 他们是无房户 他们 不关心物价 他们不吃不喝 他们刀枪不入 他们 长年累月 他们风雨无阻 他们 彻夜守护着城市 他们幸福指数最高 因为 他们是青铜滴 摄于济宁人民公园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3076 次阅读|2 个评论
这个大卫头像够数学的
jiangxun 2010-8-1 12:10
作者:蒋迅 Source: Nuova Testa del David Stool 古代的许多人头雕塑都是把头的上部削去。现在商店里有些展示服装的人体模型也是这样。受其影响,Onur Mustak Cobanli 设计了这样一个雕塑。尽管面部只是一个三角刨分,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英俊。他就是 米开朗基罗 (David di Michelangelo)的著名雕塑《 大卫 》( David ) 的一个翻版。 在硅谷的加州技术创新博物馆 ( Tech Museum of Innovation ) 里有一个人脑扫描仪器,可以把你的头整个扫描一遍,其图像就有点类似整个雕塑。只不过扫描成形过于写实了,缺少了艺术性。 相关阅读: 这服装设计的够数学的 这楼梯够数学的 这躺椅够数学的
个人分类: 够数学|52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洲游记13:日内瓦圣比得教堂内的雕塑与绘画
kd652 2010-1-7 22:23
日内瓦圣比得教堂外观: 教堂内: 雕塑: 下面绘画里的眼神很有穿透力:
个人分类: 海外游记|3815 次阅读|2 个评论
欧洲游记12:日内瓦的建筑与雕塑
kd652 2009-12-31 13:59
日内瓦的建筑 日内瓦的火车站: 国际红十字会: 大楼上的雕塑: 日内瓦大学内的雕塑: 抱成一团: 人与马: 喷水池: 乞讨者: 顺祝大家新年快乐!
个人分类: 海外游记|6718 次阅读|2 个评论
迄今,这尊“外国雕塑寓意” 竟然无博友能猜出!
newnt191919 2009-11-4 19:31
这个外国雕塑寓意究竟是什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6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猜一猜:这个外国雕塑寓意是什么?
热度 1 newnt191919 2009-10-31 23:32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95 次阅读|5 个评论
黄河母亲
sstone2009 2009-10-13 11:19
个人分类: 山水印象|3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结千千系兰州
sstone2009 2009-10-13 11:12
又一次来到兰州,往事如烟,故物寥寥,心结千千,仿佛重归故里。 1995年夏天,我第一次从遥远的广州来到兰州。兰州的凉快与广州的酷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可以不必汗流浃背地行走,可以在屋子里做到心内身外一致的宁静做着对未来的憧憬。那时候,由兰州这样的气候,我暗暗地喜欢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城市了。 兰州地处我国版图的地理中心,属西北地区甘肃省会。在我的亲朋好友看来,兰州是异常僻远、落后的地方,在他们的想象里,那是何等物资匮乏!当我告诉他们,兰州也是一个不错的城市,高楼大厦,万千商品,黄河穿行城中,那不禁是很有现代化味道的城市,还别具文化特征。 我常常去黄河岸边,看看悠长流淌的母亲河,有时候涛涛奔流,有时候静静倾述,有时候昏黄翻滚,有时候又清澈可见岸边浅水中黄河石苍老的纹理! 我常去黄河母亲,那是何等胸怀天下的母亲啊,对岸是隐隐的白塔山,蓝天相衬,黄河不息地奔流又给与了这尊雕塑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慈祥的母亲,那样安宁、满足地望着怀里的孩子,纵有万般磨难刚刚经历,母亲的微笑始终那样犹如乳汁般地给与孩子生机和力量,纵有千万坎坷即将面临,孩子的血脉已然融汇母亲的期待,从此将茁壮成长坚强不屈 黄河岸边古老的水车,依然在不停地转动。高大的轮毂,仿佛欲耸入云天。千百年来,黄河岸边的先民们,以流水为动力,以流水为滋养,那水车又成了生生不息的智慧象征和智慧之源。 我喜欢《读者》,翻看来,闻一闻淡淡的墨香,品一品隽永的文字,眼前会禁不住浮现黄河母亲、古老水车,在我的心中,《读者》,这样一本融进了兰州人智慧、执着、品位的杂志,已经一样是这个城市的标志了。 我已经调离兰州十余年,许多曾经的战友已经不知所踪。这些年来,兰州的路宽阔了许多,楼高大了许多,黄河两岸的风景也更加美丽。每当夜幕降临,华灯绽放,灯光把一座座黄河桥、两岸的建筑勾勒得绚丽斑驳,灯影在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中婀娜摇曳,如歌如幻! 纵然我已不是兰州的子民,因了曾经的姻缘,也因了黄河的美丽、悠远、灿烂,我是那么地留恋着她啊!纵然我已很少可以踏上犹如故乡兰州土地,因了那些曾经给与我精神力量的事物,黄河母亲、水车、《读者》,还有那穿城而过的母亲河,我是那么地留恋着她啊!
个人分类: 随笔|3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兰州的两尊雕塑
陈龙珠 2009-8-21 20:56
黄河母亲 . 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17 次阅读|2 个评论
周末的早晨
wangdh 2009-3-1 13:58
周末的早晨 又是周末。 由于要赶个会议, 清晨起了个大早。 外边下着雨。 路上没有行人, 偶尔的几辆车飞奔过去, 溅起了长长的水花。 躲在候车亭里, 撑着雨伞, 等待着去 Marta 的 Bus 。 半个钟点的功夫, Bus 来了, 乘客不是很多, 许是清早和周末的缘故。 会议在一个叫 Decatur 的小镇举行。 出了 Marta 站, 雨像是更大了, 却不知如何走了。 终于来了一位先生, 客气地探问着路, 先生带着我,在雨中, 指着前方的一幢楼, 说前行左拐就到了。 谢过,前行。 到了路口, 却被一个雕塑所吸引。 忍不住停下匆匆的脚步, 凝视着,在雨中。 凝思,感动。 在这个冷清的小镇, 在阴雨涟涟的早晨。 就这么凝视着, 忘了前行。 突然想照下来, 日后看到她, 还会一样感动。 在雨中, 在一个周末早晨的小镇上, 我拍下了这个雕塑。 现在端详着, 还是感动。 (注: Marta 是地铁站) (王德华 2009.2.28 )
个人分类: 走南闯北|6186 次阅读|5 个评论
慈禧为人体艺术献了身
ningxinfei 2008-10-28 10:53
文/宁鑫斐 清华大学教授雕刻出全裸慈禧像引争议   在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一尊私处遮着白方巾的半裸慈禧雕塑,引起不少观众注意。雕塑作者李象群称,该雕塑本无此遮羞布,是主办方称有观众举报,才将雕塑私处遮盖。   这件名为堆云堆雪的等人大小半裸雕塑作品,为清宫女子形象,其坐在椅子上,裸露着胸部和大腿。私处遮盖着一条白色方巾,与原有材质并不协调。在中国美术馆一层展厅,不少观众注意到这一细节。   展厅工作人员回忆,该雕塑布展时并没有遮盖方巾,开展后不久才被遮上。   雕塑作者李象群称,该雕塑以慈禧太后为原型创作,半裸的创作方式只为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理解。(来源:网络)   慈禧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能有今天,她没有为中华民族献身,却为人体艺术献了身。   我原来以为只有活人可以为某人或某事业献身,今天终于长了见识,原来死人依然可以献身,而且这样献身毫无痛苦。   我原先不懂艺术,以为艺术很神秘,今天终于发现艺术有时候很简单,脱了裸了就很艺术;让艺术神秘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被遮羞布挡住的东西。   我原先以为出名很难,要迅速出名就得自己裸,今天终于明白出名有时候也不难,而出名不一定得让自己裸,让别人裸有时候出名更快。   假如我是李象群教授的学生,我一定会效仿我的老师, 为武则天搞个裸体雕塑。这样,我就会成为历史上最勇敢的男人,因为我敢脱中国唯一女皇的衣服;我也将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因为我可以不费口水地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为艺术献身!   假如不敢再想象了,万一我成了历史名人,有一天也得无声无息地为艺术献身。
个人分类: 麻辣评论|489 次阅读|1 个评论
Bathsheba Grossman的雕塑艺术
songshuhui 2008-9-2 14:57
Melipal 发表于2008-07-11 星期五 20:17 分类: 学科 , 数学 | | 最近在网上无意发现了雕刻有银河系图案的水晶玻璃工艺品,很是精细,号称准确性也是一流。搜索一番,原来是美国雕塑家 Bathsheba Grossman 所作,水晶工艺品只是其作品的一部分,除了银河系等天文学题材之外,更有数学曲面、生化大分子结构等主题。继续搜索,又发现了一篇登载在2005年的 Symmetry 杂志上的文章,讲的是其数学意味十足的金属雕塑作品,虽然文章比较老,不过内容却是颇有意思,于是干脆译出。 Grossman创作的部分水晶工艺品,上左:银河系全貌;上右:胰岛素分子结构;下左:朱利亚集;下右:地磁场 Raven Hanna 译自 Symmetry , Volume 02, Issue 07, Sept. 2005 Bathsheba Grossman基于数学结构的金属艺术品是数字雕塑特定形式的范例。 宇宙有序、友好而又漂亮。结构就是这般可爱而又反复无常的的东西。 它要么是对,要么是错。要么优雅,要么并不优雅。在数学上,这些是真实的性质。谁都会同意这一点。 不论前往何处,Bathsheba Grossman都会携带着她的艺术作品。她向陌生人展示她那两英寸大小的金属雕塑,这是她系列作品中的小家伙。人们拿着它们,盯着它们细看,喜欢上了它们,并将其买了下来。这样,她向酒吧招待、秘书、公共汽车司机以及邮递员当场出售了作品。 雕塑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手段了。在向微软公司的Mark Zbikowski(由于开发了MS-DOS系统而在计算机奇人与商务迷群体中出名)销售了雕塑之后,她眼看着来自微软雇员的定单源源而来。Grossman让艺术成为人们所需。 Grossman对她的雕塑评论说:我认为,他们说出了人们心中某些重要的东西。它满足的是为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需要秩序。宇宙有序、友好而又漂亮。结构就是这般可爱而又反复无常的的东西。 她的雕塑是充分幽暗的重金属螺旋与拱形搅成的纽结。它们有着结构与秩序,不过其对称性却难以领会。你在追溯迷宫一般复杂的结构时,你就被引诱进来了,被迷惑住了。 虽然她的雕塑看起来充满了数学意味,却并没有丢掉定量的挑战。她说:许多对数学或科学并不很了解的人也会买这些东西。其本身的吸引力很大。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了解它们,不过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它们很有意思。 Grossman生长在马萨诸塞州的中产阶级社区,父母是英文教授。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她推却了家族传统,获取了数学学位。她说:我喜欢它。我喜欢回避含糊。它要么是对,要么是错。要么优雅,要么并不优雅。在数学上,这些是真实的性质。谁都会同意这一点。 Grossman的艺术启蒙源于大学中的通行教育要求。在珍视测量与精确性的德裔教授Erwin Hauer的指导下,她雕塑过裸体模特。跟随Hauer学习了三年之后,她造访了他的工作室,看到了他那表现最小表面与对称形状的雕塑作品。她说:进入工作室前,我是个主修数学的学生,当我走出工作室后,我的生活已经改变了。我想,如果那些东西可以称为雕塑,那么我想当个艺术家!我想在雕塑方面继续发展。我希望能做出这样的东西。 Grossman知道她想做什么,不过她需要接受训练。她读完了数学学位,之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取了雕塑学的美术硕士学位。在艺术学院中,她学习了手工制作雕塑作品、为其翻模并铸造成金属件的艰苦过程。她沮丧地意识到,使用如此冗长的方法,每年只能完成少量几件作品。 1990年代后期的某个重大的日子,Grossman发现了当时的先进技术,也就是3D打印。有几家公司是该技术的先驱者,利用激光在树脂块上标记区域。激光照射的区域会变硬,可以从原始介质中分离开来。她了解到,如果用适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格式将指令告诉打印机,几乎任何的3D物体都可以这样被雕刻出来。Grossman马上意识到了新技术对于工作的威力,她投入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习CAD软件。她从不走回头路。 Grossman当前工作忠于传统雕塑训练的方面是,以塑造雕塑黏土作为起始。她拿着一块足球大小的绿色黏土(这个大块头已经被仔细抛光过,并雕塑成了扭结遍布的性质),说道:这就象是一块8字形的黑板。我可以画出我需要的任何东西。我可以将展现结构的设计表现于此。我希望得到优雅的东西。我想找到的是,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对它产生了兴趣。 她所搜寻的方式既能维持所塑造的基本结构,又在某种程度上掩饰其细节。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8字扭结,而我仍旧希望,它是个意味深远的东西。它是如此的简单,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它;但你可以盯住它看上几个小时,对其真面目仍旧毫无头绪。她说。 Grossman说,她雕塑的基础是对称点群,这是个极具数学意味的概念,不过其实现却是源于艺术审美,并非数学。虽然她并没有尝试于此,她却假设自己的雕塑可以简化到相对简单方程上。她说:很奇怪,这样是可行的。美的东西归结为数学。 在Grossman探索黏土草图潜力的时候,她还要应付CAD软件的可能性。几何建模很复杂,需要花费约莫3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一旦满意于设计,她就将电子数据文件交给一家公司,直接用激光打印金属材料。沉重的金属雕塑会送上门来。 Grossman对这样的过程感到大为惊异。这让她看到了新的前景:数字雕塑。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在这样做。她解释说,语言时刻可以被数字化,被拷贝,而印刷术的出现让这一过程更为容易。绘画被数字化了,图片被拷贝到了无数的书籍、页面与幻灯片中。音乐也可以被数字化。雕塑滞后了。Grossman说:我并非在制作什么东西。我偶然做出了一些东西,但我工作的核心是创造出对应的设计。 Grossman期待着某一天,人们可以下载她的设计,在附近的复印店中将其以任何尺寸在任何材料上打印出来。这在50年内必然会实现也许还用不了20年,她说,这一天必然会到来,将是一场革命。当下我们站在谷登堡印刷机旁边,眼看着第一本《圣经》印刷出来,心想你知道,我们在等待着什么东西。这非常重要。我能不能因此赚钱是无所谓的。关键是,最终我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并为之满足。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艺术本身,她的设计将是不朽的。Grossman说:在一千年后,不管是不是在地球上,只要你是个有感觉的生物,你就会知道,这是艺术。而任何有感觉的生物应该都会为她那兼具艺术与数学优雅性的作品的复杂程度所迷住。 标签: 数学 , 雕塑
个人分类: 数学|1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