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京津冀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京津冀

相关日志

在京津冀率先开展“公民科研”活动的实施路径研究
zhangjiuqing 2018-9-9 09:44
在京津冀率先开展 “公民科研”活动的 实施路径研究 摘要:公民科研是通过众包方式让公众参与真正的科学研究项目的一种活动。本文简明地描述了公民科研是应对中国未来科普发展趋势的有效措施,介绍了美国成功开展公民科研的具体实践,说明了公民科研的不同类型及实施公民科研的基本原则。本文特别分析了在京津冀地区协同开展公民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在京津冀率先开展公民科研活动的若千建议。 关键词:科普 公民科研 科研众包 京津冀地区 科普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早期的公众科学素质主要是指公民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科普活动就是科学家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是内行向外行的单向灌输行动;进入 20 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伦理和风险问题逐渐显现,科学共同体和公众之间产生了鸿沟,“公众理解科学”成了科学普及的新目标;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科普活动逐渐变成“公众参与科学”。公众参与科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公众参与科学议题”,即公众参与到一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议题的决策过程之中;其二是公众更大范围内参与科学研究项目之中,这又被称为“公民科研”。 公民 科研 的实质借助 互联网平台 (包括移动终端),通过 任务众包 的方式,让 普通大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切实可行的科学研究活动之中 , 为科研贡献自己的精力、知识、技能、工具和资源等 。 新时期科普发展的目标,是公众掌握科技知识、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参与科学这三者的综合统一。 1 公民科研 与中国未来科普发展趋势 中国的科普事业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未来科普发展的趋势如下: ( 1 ) 全要素科普。按照我国科普法,科普活动的内容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而在实际的科普活动中,仍然主要集中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上,而对后三方面的内容重视不够,公众缺乏科研活动的参与。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更需要实际的科研活动中进行。 ( 2 )全公众科普。公众是个集合名词,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上到政府高官,下到黎明百姓,凡是上述科学知识、方法、思想和精神有不足的人都是科普活动的对象。那些有着话语权的人,如公共知识分子、娱乐圈人士、新媒体人、跨界的著名科学家,也是科普活动的对象。 ( 3 )全流程科普。新的科学理论的建立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假设的提出、合乎逻辑的推演、用观侧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在学术期刊发表、通过同行评议得到认可、需要修改完善或者被完全否定。在 2016 年的中国科学家发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宣传事件中,可以看出全流程科普的重要性。 ( 4 )全学科科普。我们的很多科普活动依然把重点集中于数理化天地生,这恰恰也是学校基础科学教育的重点。与学校的科普教育不同,面向公众的科普将因为前沿科学、工程技术等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而更加丰富多彩。 ( 5 )全关联科普。科学和科学研究不只限于科学共同体,科学、技术、创新、经济、社会是共生在一起的系统,从科学技术的研发投入开始,科学就与社会公众联系在一起,公众参与科学议题的积极性也在提高。特别是公众特别关系的话题,如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与人类伦理相关的科学议题。 ( 6 )全年龄科普。科普对象的年龄不同,对科普的需求也不同。低年龄段的人群需要的是知识,所以普及知识重要;青年和中年人已经获得了获取知识的能力,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更重要,中国大批民科就是在青年和中年阶段走入歧途的。老年人对于健康长寿的关注,使得他们对生命科学、医学的知识有好奇心,却往往丧失了科学素养。 应对科普未来发展的这些最新趋势,开展公民科研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因为公民科研面向的对象就是全体公民,公民通过科研项目可以熟悉科研流程,掌握科研方法,公民科研项目涉及到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是公民参与科学议题的直接途径。 2 美国开展公民科研已卓有成效 公民科学( Citizen Science ,有人将此译为“公民科学”)起源于美国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 Cornell Laboratory of Ornithology,CLO )。 CLO 是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独立机构,从事鸟类生态学与保护研究,长久以来与业余观鸟者有联系。 1987 年,它与加拿大鸟类观察站合作,开始了一个“饲养者观察项目”。在该项目中,观鸟者观察饲养员在冬天九个月的行为,得到鸟类数量变化的数据,供鸟类学家做研究。到 1990 年代, CLO 的这个项目连同其他的“合作研究项目”列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CLO 的员工用了“公民科研”来标记这类项目。在 CLO ,这类“公民科研”项目不少于 10 项。它们的典型特征是, CLO 的研究人员提供需要进行数据收集且是单个研究人员或者小组无法完成的任务,研究协议,研究指南和支撑材料,特别关键的是一份既便于观鸟者填写又能让研究者得到足够多信息的表格。参与者通过 CLO 注册认定、其他观鸟组织或者学校推荐。项目只需一个周末或者持续几个季度。数据通过电子邮件或者互联网提交,结果也在网站上张贴,不同形式的出版物也发给参与者以告知项目进展。正式论文通过同行评议后公开发表,参与者在论文中得到大些,而进行数据分析的研究人员被列为作者 。 美国政府把公民科学正式纳入纳入政府资助, 2007 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了“非正规科学教育促进中心( The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 CAISE )”,负责“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项活动。“非正式科学教育”上指的是学校之外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终身学习。 2013 年 10 月 31 日,美国政府发布了《第二次开放政府国家行动计划》( the Second Open Government National Action Plan ),要求联邦政府部门“通过方便、加速、提升开放式创新方法的使用,例如激励性悬赏、众包和公民科研,来充分发挥公民智慧的作用”。 2014 年美国总统办公室科技政策的《美国公民地球观测国家计划》( US National Plan for Civil Earth Observations ),要求通过公民科研和众包“改善观测的密度和地面的真实;数据分析;增加效率和节约成本;扩大公开数据的可获得和使用。” 2015 年 9 月 30 日,美国总统科技助理、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 John P. Holdren 提交了一份名为“公民科学和众包应对科学与社会挑战”的备忘录,目的如下: ( 1 )提出联邦政府各部门在未来正确应用公民科研和众包,以取得最佳效果和影响; ( 2 )指导各部门采取两个特别的步骤来促进公民科研和众包,包括确定一名协调人,在网站和数据库提供项目的分类使得容易公开并促进部门间的项目合作; ( 3 )为拓展公民科研和众包的能力提出行动方案; ( 4 )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 。 通过公民科研和外包,不仅能使美国的科学技术工程教育直接受益,它还可以:通过群体发现和功创知识推进和加速科学研究;通过明显的较低资源投资来改善政府服务的传递;通过提升开放政府和志愿信念的精神链接公民和政府各部门的使命;提高科学素养;科学家和世界范围内的公民合作拓展科学外交 。 美国政府部门的一些成功案例包括:全国档案和记录管理局( NARA )的“公民档案者仪表盘”项目,协作众包的档案记录标签与文件誊写。 17 万多志愿者仅用 5 个月完成了 1940 年全国人口普查中的 1 亿 3 千 2 百万个名字标引,这个数据量是 NARA 无法独自完成的。通过联邦通讯委员会( FCC ) “测量宽带美国”项目,两百万志愿者用手机提供了实际的网络速度数据, FCC 用这些数据来描绘显示数字分布的“国家宽带地图”; 2014 年,美国地质勘探局( USGS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 )“自然之笔记本”项目志愿者记录了超过一百万条关于动植物的观察记录,科学家用它们来分析环境变化;美国地质勘探局“你曾感觉到它?”项目使得三百多万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能在地震期间或者地震结束后立即分享经历。这些信息有助于灾害的快速评价和科研,特别是在那些没有密集传感器网点的地区。国家海洋和大气局( NOAA ) mPING 移动 APP 已经收集了六百多万份地面观察记录,可以帮助判定天气的类型。 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隐去姓名后向志愿绘图者公开了借款担保数据,志愿者们仅用 16 个小时就绘制了 1 万个数据点。美国环保署( EPA )的“空气传感工具箱”连同接受过训练的专题小组、科学家合作者、技术评估和一个科学仪器租赁项目,形成了一个报道和监测地方空气污染的社群 。 3 公民科研的任务类型和实施原则 公民科研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从早期的集中于环境学、天文学拓展到了癌症数据、基因分析、理论物理。高质量的数据产生于这些项目:恰当的研究计划、合适的训练和监管措施、应用和开发新的统计工具和运行良好的计算工具,以减少样本偏差、消除测量误差和空间的密集,使得数据能满足学术的要求。技术为公民科研提供了机会,例如卫星提供了大量的气候数据,全球定位系统和智能手机终端链接偏远的地方。 Wiggins 等人通过 120 多个项目的实证研究,把公民科研分成了五大类,即行动类( Action ),保护类 ( Conservation), 调查类 (Investigation), 虚拟类 ( Virtual) 和 教育类 (Education) 。 行动类项目是志愿者发起,旨在鼓励参与到当地关心的问题之中,例如促进当地溪流的水质问题;项目的组织和计划不是科学家,其目的也不是要发表研究论文,而是为当地的议事提供科学依据。行动类是指参与者为了本地关心的问题,把科研当成一种工具,来支持市民的议事日程。其核心是,行动类项目的研究活动不像那些来自科研团队为发表论文的研究,项目的团队负责人不是科学家,是自下而上完全草根行为,是为了长时间关注本地的环保问题。 保护类项目针对的是自然资源的管理目标,比如监测沙滩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这类项目主要集中在生态学领域,关注的是特定的区域,但组织者来自科研机构,往往需要联合政府部门。参与者的任务是较长时间地收集数据。保护类项目支持自然资源管理目标,主要集中在生态学,他们要求市民参与并拓展。像行动类一样,项目也以某个地方为对象,志愿者集中于收集数据。项目的组织发起者主要是政府或者科研团队。 调查类项目聚焦于实质性需求的科学研究的目标,例如关于某个州的人口统计学的详细研究。公民科研中最接近真实科研的项目,科学家需要为参与者提供更多的项目背景材料、任务细节、数据处理方法等,要形成能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调查类项目集中在科学研究的目标,需要从真实的环境中获得数据。这类项目最符合公民科研的定义。这类项目的目标非常明确,研究涉及的范围大或者区域广,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参加,会处理成千上万的数据,主要领域在生物学、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 虚拟类研究同样聚焦于科学研究的目标,但志愿者通过信息技术的在线互动进行,如在 “星系动物园”,志愿者寻找星系并对其分类。虚拟类任务的关键在于网络平台的构建,通过游戏等手段激励参与者持续留在网上完成任务。虚拟类项目向调查类一样,也以真实的科学研究为目标,只不过研究场所不在真实的物理空间,而在虚拟的计算机和网络空间。这类项目集中在天文学、古生物学、蛋白质结构学等领域。因为采取的是竞赛模式,除了胜出者外,其他参与者不出现在研究论文中。 教育类项目是作为科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在学校教室里或者操场上进行,比如监测蝴蝶和地松鼠。这是一种由教育部门和老师组织的自上而下的科研活动,首要任务是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教育类项目的科学研究目的不那么明显,参与者是以接受教育为目的,它们可能在非正式的课堂进行,称为非正式学习项目;有时也是学校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目的是让参与者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丰富科研经验。 2015 年 9 月,欧洲公民科研协会( European citizen science association , ECSA )提出了实施公民科研的十大原则 : ( 1 )公民科研要能使公民积极参与到产生新知识或新理解的科研努力中,公民在项目中可是是贡献者、合作者、项目负责人和有意义的角色; ( 2 )公民科研要有真正的产出,如解决科学问题,为观察、管理决策或者环境政策提供信息; ( 3 )参与项目的职业科学家和公民科学家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 4 )如果愿意,公民能参与到科研的更多步骤之中; ( 5 )公民能从项目中得到反馈; ( 6 )公民科研像其他科研一样也存在局限和偏见,需要考虑并控制; ( 7 )公民科研中的数据和大数据乃至研究结果也应该尽可能公开; ( 8 )公民科学家在项目成果和出版中应该得到承认; ( 9 )应该对公民科研项目的绩效如产出、数据质量、社会影响等进行评估; ( 10 )公民科研负责人应该考虑到项目涉及到的诸如版权、知识产权、涉密等法律、伦理问题。 4 在京津冀 开展公民科研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1 北京 科普活动需要转型升级 通过学校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 2015 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 6.20% ,较 2010 年的 3.27% 提高近 90% 。北京市公民科学素养更是位居全国前列,市民科学素质达标率从 2010 年的 10.0% 提高到 2015 年的 17.56% 。 根据《科普法》, “科普活动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开展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称科普),应当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其中,目前我国的科普活动主要集中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三方面的内容需要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一方面,公众需要“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即要运用观察、推理、预测、分类和制作模型等基本技能来深入了解周围的世界;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一些具体的科学研究活动来掌握科学方法。正常的学校教育中科学实验课程来完成科学研究活动。走出学校之后,普通公众参与科学探究的机会就越来越少。科普活动的升级转型是指从普及科学知识为主向普及科学方法转变、从单方面提供科学知识到让公众参与科学研究转变,从开放设施场所向开放科研项目转变。 4 .2 公民科研可促进创新创业 活动的大众参与 2015 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创新创业活动涉及到如何应用科技知识、技术手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新产品的过程包括确定需求、明确想要解决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制作样品、检查改进乃至重新设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例如要求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和科研人员主动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服务,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鼓励众创空间面向创业者和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这些要求都为公民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 .3 公民科研为成为 京津冀科普协调发展 的新抓手 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实践来看,公民科研项目的提出者是国家政府部门、国立研究机构和大学研究机构。北京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国家行政管理部门都集中在这里;北京市政府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也有着良好的关系。北京拥有最多的国立科研机构和大学研究机构,天津也有许多科研院和和高校,科普资源丰富,但京津冀三地科普发展不平衡,河北的科普资源显得不足。这一点可以从三地的科普能力发展指数的巨大差距得到佐证。科普能力发展指数的评价包括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基础设施、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科普活动等子体系。 2015 年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科普能力指数相差比较大,北京排名居全国之首,指数高达 9.47 ;天津的能力指数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05 ),为 1.99 ;河北的能力指数为 1.56 ,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 。 京津冀的科普合作包括建立三地工作联络机制、创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区域科普资源、组织科普资源开发、打造科普主题活动和推动科普人才培养。通过公民科研的组织实施,充分利用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科普能力优势,从实践中来共同提高三地公民的科学素养,比传统的形式更能见效。 4 .4 公民科研能够让大家更加参与到社会民生问题中 启动一个公民科研项目,要考虑的几个首要问题是:覆盖的地理或者规模有多大;需要收集和分析的数据量有多大;志愿者能否帮助你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收集分析数据;等等。相对于北京和天津,河北省地大物博,涉及的宏观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等,最能满足公民科研的要求。比如,研究京津冀地区的生物 多样性,科学家可以通过卫星图片和其他遥感技术获取物种分布数据 , 公民参与地面调查,检测稀有物种、入侵物种补充数据,就能丰富研究内容,其成果可以表现为制定各地的物种目录。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严重,政府环保监测力量不足。实施公民科研项目,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环境数据的监测中,就能提供更为丰富的关于环境要素和环境污染方面的数据 。 5 在京津冀 率先 开展公民科研的 建议 公民科研是科普发展的前沿领域,已经在美国和欧洲的发达国家持续进行,但在中国鲜有案例。为推动公民科研在中国的实施,京津冀地区可以联合起来率先示范。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 1 )提高社会对公民科研的认识。充分利用媒体和各种会议、平台,宣传公民科研的重要性,把公民科研看成民主生活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新平台 。特别是让科普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了解公民科研的运行模式,将公民科研纳入到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和议事日程中。 ( 2 )进行开展公民科研的组织和制度设计。 依托京津冀从事科技宣传和科普活动的事业单位,筹建成立公民科研项目办公室,从现有科普经费中划拨一部分为首批公民科研项目的专项经费,寻找可持续开展工作的经费渠道;确立公民科研项目的立项原则、管理办法和经费,制定公民参与项目的办法、流程和管理等细则。 ( 3 ) 确立示范项目。根据公民科研项目的要求,鼓励科学家在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中设计公众参与的子课题;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联系,组织几项涉及大量数据获取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咨询研究项目,开展公民科研的示范。 ( 4 )发展公民科研众包平台和相关技术。公民科研项目通过平台让参与者众多并采集数据,需要简易精准的观测仪器、快捷的数据交换以及高效的数据整理和挖掘手段,以方便公民的参与。 ( 5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学习欧美国家的经验,与国际上活跃的公民科研项目的科研团队和科学家建立联系,开展经验交流和项目合作。 参考文献: 张九庆,公民科研对中国科研活动的影响,中国科技论坛, 2016 ( 9 ) Bruce V. Lewenstein , What does citizen science accomplish?https://ecommons.cornell.edu/bitstream/ https://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ostp/holdren_citizen_science_memo_092915_0.pdf https://www.whitehouse.gov/blog/2014/12/02/designing-citizen-science-and-crowdsourcing-toolkit-federal-government https://www.whitehouse.gov/blog/2014/12/02/designing-citizen-science-and-crowdsourcing-toolkit-federal-government Andrea Wiggins , Kevin Crowston , From Conservation to Crowdsourcing:A Typology of Citizen Science , http://citsci.syr.edu/sites/crowston.syr.edu/files/hicss-44.pdf http://ecsa.citizen-science.net/sites/ecsa.citizen-science.net/files/ECSA_Ten_principles_of_citizen_science.pdf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 2016 — 2020 年)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 王康友(主编), 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 2006-2016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 99 张 健等,公众科学 : 整合科学研究、生态保护和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 2013,21 ( 6 ) 任定成,公民科研 : 构筑民主生活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新平台,贵州社会科学, 2008 ( 08 ) 说明: 本文 经编辑后 载于《北京科普发展报告( 2017-2018 )》( 2018 年 6 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 )第 223-233 页。感谢李群老师的约稿。
个人分类: 科普|3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津冀近日重霾污染PM2.5化学组分分析展示了重要新信息
Talky 2017-11-9 15:21
今天看到环保部发布的新闻“ 院士解读 4 ~ 7 日重污染过程应急措施评估结果”,说“和以往相比, PM2.5 增速较低、峰值较低,一定程度上体现区域应急联动效果”。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说明了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正在逐步受到控制。 但新闻中图 2 提供一个重要的新信息,是北京市监测分析得到污染期间 PM2.5 化学组成的变化: 可见在整个污染过程中,北京市 PM2.5 化学组成中硝酸盐比例明显高于硫酸盐。这一结果在我国别的地点,或北京市以前进行的颗粒物监测分析结果中,几乎都没有看到过。 新闻中说“ 从 PM2.5 组成看,京津冀区域综合观测实验的结果显示,这次污染过程中,硝酸盐仍是 PM2.5 中占比最高的组分,硫酸盐的占比要明显低于硝酸盐。北京市 PM2.5 浓度在 4 日和 5 日中午的两次抬升都与硝酸盐浓度快速升高有关,重度污染期间硝酸盐占到 PM2.5 总质量的 1/3 左右,最高时近 40% (图 2 ),与十月份的污染过程相似;石家庄、保定和德州 PM2.5 组分观测也有类似现象。 这说明,在风速小、湿度大的不利气象条件下,区域内工业、柴油车及部分地区采暖等排放的 NOx 快速转化成硝酸盐是推高 PM2.5 浓度的重要原因。 另外,污染过程期间北京市硫酸盐浓度呈缓慢增长,硫酸盐在北京市 PM2.5 中平均占比仅为 6% ,最高时为 7% ,说明燃煤污染控制效果显著。 ” 然而风速小和湿度大的不利气象条件显然不能解释硫酸盐组分比例明显低于硝酸盐的分析结果。 燃烧产生氮氧化物主要有三个机制:燃料中含杂质氮的氧化、高温燃烧( 1200 度以上)时作为氧化剂的空气中氮气氧化、燃烧过程中同时有 HC 类活化基元存在,催化促进空气里氮气的氧化。 北京市里没有烧煤的大型企业了吧,散煤燃烧和锅炉供暖烧煤产生氮氧化物很少。但是机动车烧油和天然气燃烧都可以达到高温,同时有 HC 类活化基元存在。看来北京地区在控制燃煤污染的同时,应当重视机动车尾气和天然气燃烧脱氮的问题了。
个人分类: 灰霾|4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津冀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
terahertz 2017-10-24 11:17
(本文发表于《情报杂志》2017年 10期P130-136 ) 摘要: 通过运用社会网络法对京津冀专利合作网络的结构进行时空演化分析, 能直观的展现该网络 的时空演化特征,为京津冀产业转移与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以京津冀地区近9 年产学研合作专利 为对象, 将机构与城市作为分析单元,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时空双重维度的区域产学研合作网络, 并进行专 利合作网络拓扑空间的时空演化研究, 探讨京津冀地区专利合作的主要特征与模式。 研究发现, 从合作类型来看, 该地区以企业间的专利合作为主, 其次是企业与科研院所间合作, 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相对较少; 从时间演化维度看, 京津、京冀在电网及石油等行业主要以亲缘型专利合作模式演化出星形复杂网络形态; 在拓扑空间结构演化上,京冀不同城市之间的专利合作并未明显地呈现出与空间地理距离的正相关性。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2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津冀专利合作网络动态演化模式分析
terahertz 2017-9-8 14:22
(本文发表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摘要:为深入研究京津冀专利合作网络演化情况,利用京津冀三地1985—2016年共32年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以2014年为时间分割点,构建了前后两个阶段京津冀专利合作网络;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京津冀专利合作网络中的演化形态、核心节点中心性及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发现,京津两地的合作网络因两地间创新资源协调呈现良性演化模式,而京冀两地的合作网络因河北创新资源缺乏而呈现出一定的问题。最后,通过合作网络分析得到演化模式特征与影响因素,对当前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问题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 ; 专利合作 ; 社会网络法 ; 演化模式 。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2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之谜
sciencepress 2017-6-26 16:25
最近一项研究在解 析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近远程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借助城市能值代谢方法,分析了1980~2014年近35年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代谢效率及环境压力。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世界级超大城市群,也是贯彻中共中央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最近一项研究揭示了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教授、任宇飞博士撰写的“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能值代谢效率及环境压力分析 ”一文,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第7期,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资助。 文章解析了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近远程耦合关系,首次借助城市能值代谢方法,分析了1980~2014年近35年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代谢效率及环境压力。发现从1980~2014年的近35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地区总代谢能值呈上升趋势,经历了由近程要素主导向远程要素主导的转变过程,远程要素代谢能值总量占总代谢能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30.87%上升到2014年的67.43%,能值外向度不断提高,城市群发展对远程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城市群近远程要素能值代谢强度加速下降,由1980年的 1.15×1021 Sej/亿元下降到2014年9.69×1019 Sej/亿元,体现出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效率不断提高;城市群地区近远程要素能值代谢的环境负荷率不断提升,环境压力不断增大。近程要素能值代谢的环境负荷率由1980年的8.30上升到2014年的43.46,同期远程要素能值代谢的环境负荷率由4.15上升到92.03。 这一研究结果定量解决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对远程要素依赖程度和远程要素输入对城市群造成的环境负荷压力问题,为京津冀城市群地区有效控制外来人口增长、逐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治理环境污染、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提供了定量的决策参考依据。 了解研究详情,请读原文 方创琳, 任宇飞. 2017.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能值代谢效率及环境压力分析.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7): 833–846, doi: 10.1360/N072016-00318 FANG ChuangLin, REN YuFei. 2017. Analysis of emergy-based metabolic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on the local coupling and telecoupling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eco-environment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0(6): 1083–1097, doi: 10.1007/s11430-016-9038-6 点下方链接,免费全文下载: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CES/60/6/10.1007/s11430-016-9038-6?slug=full%20text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47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津冀高温和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与6月9-11潮汐组合对应
杨学祥 2017-6-10 18:24
京津冀高温和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与 6 月 9-11 潮汐组合对应 杨学祥,杨冬红 京津冀迎“高烤”气温创新高 周末迅速降温 2017 年 06 月 09 日 16:15 中国天气网 京津冀迎“高烤”气温创新高 周末迅速降温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 9 日),京津冀再次遭遇高温“炙烤”,截至 14 时,北京气温达到 37.5 ℃,天津更是高达 38.3 ℃,创下今年来气温新高;同时湿度较小,“烧烤感”十足。好在京津两地的高温将在周末迅速缓解,明天最高气温将下降 7-8 ℃,公众请注意适当调整衣物。 昨天,在暖气团控制下,京津冀地区气温迅速回升。北京全市最高气温出现在昌平本站,达到 35.6 ℃;石家庄市区达到 35 ℃,天津市区更是达到了 36 ℃,天津市气象台于昨日 16 时 06 分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天津市气象局启动高温 II 级应急响应,提醒相关单位做好高温防范应对工作。 今天中午,北京“烧烤感”十足,市民祭出防晒高招。(图片来源:中新网) 今天上午,京津冀大部天气晴好,气温直线冲高,北京上午 11 时气温已达 31.4 ℃, 6 小时内升温 13 ℃多, 14 时气温达到 37.5 ℃,创下今年来气温新高。而天津的热度更胜一筹,在中午 12 时气温已达 35 ℃,到了 14 时更是冲高至 38.3 ℃,刷新今年气温新高,较常年 6 月上旬气温偏高 8 ℃左右。与此同时,河北的石家庄、保定、廊坊等地也出现了 35-37 ℃的成片高温区域。高温的同时湿度较小,北京和天津的相对湿度均不到 20% ,“烧烤感”十足。 北京周日或有阵雨。 不过,北京和天津的高温将在周末迅速消退。冷空气影响下,明后天两地最高气温将降至 30 ℃或以下,周日或迎来阵雨,天气变得舒适不少。提醒公众注意适当调整衣物,谨防感冒。 责任编辑:邹少欢 http://news.sina.com.cn/o/2017-06-09/doc-ifyfzaaq5837098.shtml?cre=sinapcmod=gloc=34r=0doct=0rfunc=25tj=nones=0 厄尔尼诺指数上升 图 2 2017 年6月10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 0.583 ,比 6 月 9 日 18 时的 0.595 增减速 0.012 ,减速变快,进入下降区间。 4 月 29 日 18 时的 0.801 为峰值。 本次厄尔尼诺指数快速下降与冷空气活动有关。 5 月 3 日 06 时的 0.254 为谷值。 5 月 6 日 00 时的 0.415 为峰值 . 5 月 8 日 00 时的 0.298 为谷值。 5 月 10 日 06 时的 0.460 为峰值 .5 月 12 日 12 时的 0.493 为峰值。伴随天气连续高温, 预计 16 日后进入谷值。 5 月 16 日 00 时的 0.356 为谷值。 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与高温同步。 5 月 17 日 12 时的 0.373 为峰值。上升幅度异常变小。 20 日 快速进入下降区间,与降温同步, 预计 22 日后进入谷值。 5 月 20 日 12 时的 0.196 为谷值 。 5 月21日18时拉尼娜指数为 0.226 为峰值。 22 日 进入下降区间。 5 月23日18时拉尼娜指数为 0.149 为谷值。预计 28 日后达到峰值,与 26-28 日潮汐组合和高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符合预测预期。 5 月 29 日 18 时的 0.593 为峰值。 29 日美洲地震火山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在 6 月 1-3 日潮汐组合影响下,伴随气温下降,预计 6 月 3 日后厄尔尼诺指数达到谷值。 6 月1日06时拉尼娜指数为 0.491 为谷值。 6 月4日00时拉尼娜指数为 0.413 ,进入本周期最低谷值。 6 月 4 日 18 时的 0.452 为峰值。 2017 年6月5日18时拉尼娜指数为 0.405 ,减速变慢,进入下降区间,与中东部多地气温下跌 10 ℃有关,时间暂短。 2017 年6月6日00时拉尼娜指数为 0.402 ,进入谷值。 6 月 9 日 12 时的 0.601 为峰值。 2017 年 6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和地震火山活动 已有 597 次阅读 2017-3-2215:05 2017 年 6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和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6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四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每年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及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 A : 6 月 3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2 度。 6 月 1 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B : 6 月 9 日为日月大潮, 6 月 11 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9.2542 度, 6 月 9 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C : 6 月 18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2 度, 6 月 17 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D : 6 月 24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9.2608 度, 6 月 24 日为日月大潮, 6 月 23 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098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危害超PM2.5!臭氧袭击京津冀 可致头痛眼睛灼热
redtree 2017-5-18 23:09
危害超PM2.5!臭氧袭击京津冀 可致头痛眼睛灼热 2017-05-18 11:53:00 来源: 央视新闻 (原标题:危害超PM2.5!臭氧袭击京津冀 今明空气质量转差) 资料图 环境保护部今日通报,5月16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受低压系统控制,且气温不断攀升,污染物扩散条件不利,光照加强、温度升高等气象因素为臭氧生成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根据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 预计5月18-19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污染过程,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可能达到中度污染,短时可至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5月20-23日,受弱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污染形势有所改善,区域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臭氧和PM10。 【新闻多一点】 ?进入夏季,一种公众不太熟悉的污染物取代PM2.5,成为不少地方的首要污染物。它就是臭氧(O3)。 臭氧即使轻微超标,头顶依然蓝天白云,人们往往不把它放在眼里。 专家介绍,臭氧的危害较PM2.5有过之而无不及。 它生成原因复杂,防治难度更高,在未来很长时间,我们都会遭其危害。 臭氧是如何生成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工程师孟晓燕表示,近地面臭氧的生成和光照、气温等密切相关。汽车尾气、石油化工等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高温、强光辐射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这个二次污染物。进入夏季,气温升高和光照加强,臭氧就可能成为首要污染物。 近地面臭氧污染有何危害? 臭氧看不见,摸不着,是天然大气的重要微量组分,大部分集中于地面上方10至30公里的平流层,在对流层中仅占10%左右。 臭氧在平流层中起到保护人类与环境的重要作用,它阻挡了高能量的紫外辐射到达地球,成为生命系统的保护层。如果平流层的臭氧含量减少,地面的紫外辐射强度就会增加,导致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抑制农业作物等的生长,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自净能力等。平流层中臭氧的减少还会造成地面光化学反应加剧,使近地面的臭氧浓度增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极、北极及我国的青藏高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空洞。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发生过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臭氧就是元凶之一。1955年,当地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近地面臭氧浓度不断增高,会造成一系列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儿童、老年人或者某些疾病患者对臭氧更加敏感,危害更大。”孟晓艳告诉记者, 人短暂暴露于臭氧中,可引起咳嗽、喉部干燥、胸痛、粘膜分泌增加、疲劳、恶心等;严重暴露于臭氧中,将影响人的呼吸道结构,明显损伤肺功能,引起炎症。 空气中的臭氧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耐力和比赛成绩,重大赛事中臭氧浓度值都会备受关注。 另据中国网报道,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气体,微溶于水,有类似氯的刺鼻气味。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臭氧不仅可以直接侵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甚至可以损害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在达到0.1ppm(相当于200微克/立方米)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道,并让人产生头痛、眼睛灼热等感觉。 5月20-23日,受弱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污染形势有所改善,区域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O3和PM10。 延伸 · 推荐 京津冀三地联合发布首个环保统一标准:9月1日实施 为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推动京津冀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今天(13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联合发布了《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也是京津冀三地在环保领域发布的首个统一标准。 《标准》的发布,将对生产、销售、使用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控,从而减少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1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雄安新区承载了千年期望
热度 5 jiasf 2017-4-14 04:40
在京津保之间、依托白洋淀设置雄安新区,不仅仅是转移北京的非首都职能,而是承载了更多的期盼。 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是其一。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提出30几年,但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最主要的障碍是过去北京市只专注自身的发展,而不愿意考虑与周边河北的落后地区一体化,使得北京的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都自成一体而与河北脱节。另一方面也是河北省位于北京、天津周边的县市都太弱,难以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北京、天津互动。在北京、天津附近河北省范围内,设立级别足够高、国家特别支持的雄安新区,就具备了在相对对等的基础上,河北与京津协同发展的条件。 雄安新区还承载了通过 体制机制创新和战略资源配置形成世界性创新高地、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期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增长乏力,如何脱困?如何才能使中国经济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雄安新区将是新制度、新机制的试验田,是新技术的研发基地,是创新企业的孵化基地,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 雄安新区被寄予厚望。 雄安新区还被寄予 带动华北乃至整个中国北方的发展、重塑改革开放后乃至一千多年来中国北方经济整体越来越弱于南方的大格局的历史期望。自唐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越来越难移,北方的经济实力相对越来越弱。为了使中国发展更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优良的地位,必须改变这一局面。雄安新区之所以被称为千年大计,除了京津冀城市格局的长远变化之外,其将带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格局的变化也是深远的。 雄安新区既有很多优势,也有很多劣势,任重而道远,需要科学规划和建设。愚以为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第一,必须选准适合的产业。国际上千万级的现代超大城市,除了北京、巴黎、莫斯科、墨西哥城等少数几个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和行政资源的城市之外,大都具有海运或江海联运的大港,这源于全球化背景下水路货运的成本优势。雄安新区处于华北腹地,没有水运港口优势,面对周围已经是巨无霸的京津,本身不具有区位竞争优势,几乎没有可以吸引的腹地,自身也难以发展货运量大的产业。在此情况下,如何发挥雄安新区国家战略的优势,选准适合的产业和发展路径,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雄安新区唯有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教育、科技研发、文化、金融、证券、保险、精密加工等产业才有出路。同时这些产业也应是用水少的,不会增加很大的水资源压力。 第二,必须制定一系列先进管理制度和优惠政策。在毫无基础、白手起家的条件下,除了通过行政动员安排一部分北京的企事业单位入驻、达到既转移北京非首都职能、又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初始推动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透明公开的管理制度和廉洁高效的管理机构,制定优于其他地区的扶持创业创新的长期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安居乐业的生活条件,形成优异的投资创新环境,以吸引国内外的企业、人才来此发展。可以着手设立大规模的创业基金,建造优良的企业孵化平台,建立战略性未来技术的研发基地。 第三,促进新城区、老城区、暂未开发乡村地区的协调发展。雄安新区三县目前已经有100万人,有三个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县城。为了建设新区,对于一般要占用的农村、乡镇而言,或许处理较为简单,只要给以较高标准的搬迁安置即可,但估计这三座县城城区会长期存在,如何促进新城区、老城区、暂未开发乡村地区的协调发展?需要统筹安排,避免出现内部差异分化、待开发区发展停滞或发展混乱的局面。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325 次阅读|9 个评论
2016年10月京津冀多座城市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
热度 1 杨学祥 2016-10-23 13:55
2016 年 10 月京津冀多座城市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 杨学祥,杨冬红 京津冀地区 2014 年、 2015 年污染气象条件状况相对 2013 年分别转差约 17% 、 12% 新华社北京 10 月 15 日 电(记者 倪元锦、荣启涵、刘红霞)国庆假期以来,京津冀出现两次持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的污染过程,多座城市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 今年 7 月,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认为,尽管京津冀地区“气象条件”较 2013 年有转差趋势,但对治霾措施给予肯定。 根据该评估报告,京津冀地区 2014 年、 2015 年污染气象条件状况相对 2013 年分别转差约 17% 、 12% ,气象条件在京津冀甚至起到了“不利作用”。 2014-2016 年中国雾霾为什么高发? 我们在 2014 年 4 月撰文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在 18.6 度至 28.6 度之间变动,周期为 18.6 年。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为 18.6 度时,潮汐南北震荡的幅度减少三分之一,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雾霾、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 2008 )。 这一预测已经被证实。 我们在 2013 年 10 月 29 日 指出,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小,冷空气活动减弱,有利于雾霾天气的生成。 2013 年雾霾天气加重只是前兆,今后三年可能持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7194.html 我们在 2013 年 12 月 5 日 指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雾霾天气:今后三年持续加重。 2014-2016 年处于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是高温、干旱、强震、低温冻害、雾霾等极端灾害的频发时期,月亮赤纬角接近最小值 18.6 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弱,形成有利于雾霾的气象条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7141.html 事实上, 2013 年 1 月和 12 月中国雾霾加重, 2014 年 1 月和 10 月中国雾霾加重, 12 月雾霾将更加严重,逐年雾霾加重已成为定向趋势。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小,冷空气活动减弱,有利于雾霾天气的生成。人们必须做好预防更严重雾霾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73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7574.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0 月 18 日 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是导致我国雾霾高发的天文背景,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增强我国的季节性雾霾。 2015 年厄尔尼诺和高温干旱是雾霾高发的气象条件。 2015-2016 年雾霾高发不可避免,减轻雾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雾霾为什么与潮汐组合类型相关? 月亮赤纬角变化还会产生 27.3 天和 13.6 天的大气潮和海洋潮南北震荡幅度变化周期,对形成雾霾的静稳天气有重要影响( LiG Q, 2005 )。雾霾还受潮汐组合的影响: 北京第一次重污染黄色预警在“国庆”小长假期间“悄然”拉响, 从 10 月 2 日 8 时起 持续了 33 个小时,与 9 月 23-24 日潮汐组合对应, 10 月 1 日 潮汐组合激发的冷空气活动清除了此次雾霾 ;第二次重污染黄色预警在 14 日 15 时 30 分启动,此次黄警持续了近 50 个小时,于 16 日下午解除,与 10 月 8-9 日潮汐组合对应, 10 月 15-17 日潮汐组合激发的冷空气活动清除了此次雾霾 ;第三次重污染黄色预警在 18 日 17 时 30 分启动,根据预报, 19 日空气质量将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这次重度污染发生在 15-17 日潮汐组合激发的冷空气活动之后,表明本次冷空气活动很弱。 而 21-23 日潮汐组合激发的暖空气活动,是 25 日至 26 日北京还将有一次轻到中度霾污染过程的原因。 研究结论 北京本月内三次拉响重污染黄色预警,与 10 月潮汐组合相对应。 2013-2016 年中国雾霾高发,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2017 年后,在同等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条件下,中国雾霾将逐年减弱。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进入空气质量最好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8665.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3.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4.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3): 90-91.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 相关报道 再临“秋冬雾霾季”:三年治霾积跬步 逆水行舟方至千里 2016-10-15 19:06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 10 月 15 日 电(记者 倪元锦、荣启涵、刘红霞)国庆假期以来,京津冀出现两次持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的污染过程,多座城市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尚未进入“采暖季”,雾霾缘何频繁来袭?为什么海拔 500 多米的香山上,会看到“上层空气清新、下层浑浊”?国务院“大气十条”颁布三年来,哪些数据可看出治理措施的些许成效? 记者日前采访多位业内权威专家,揭开促成秋季雾霾的成因谜团,揭示治霾历程的点滴“跬步”。 污染物浓度飙升的“压缩饼干”原理 国庆假期,雾霾袭京。然而,登上位于北京西郊的海拔 500 多米的香山,不少游客清楚地看到“上层空气清新、下层浑浊”。 “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大气层区域,叫‘边界层’。”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桂海林说,秋季冷空气偏弱,“边界层”高度降低,且大气层结稳定,导致垂直方向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就解释了,为何站在山上可以感受到“上层空气清新、下层浑浊”。 “逆温”是重污染发生的气象诱因。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工程师王步英介绍,夏季,近地面温度较高、上层空气较冷,形成“下暖上冷”的温度分布,底层的热气流会抬高、上升,有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 所谓“逆温”,指地面温度较冷、上层温度较暖的“下冷上暖”,形成稳定的形势,不利于污染物的对流和垂直扩散。王步英说,秋季天气系统趋于稳定,垂直方向易出现“逆温”,不似夏季降水频繁、强对流天气系统多。 污染物总量并无飙升,只是容纳空间由“面包”变成“压缩饼干”。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此前接受采访说,雾霾前大气中可容纳污染物的“混合层”高度是几公里,雾霾来时“混合层”高度有可能急剧压缩为不足 1 公里。例如,有时候扩散空间的垂直高度骤减到 20% ,则污染物浓度随之上升 3 至 5 倍。 “南风”是华北雾霾的助推器。 华北平原三面环山、干旱少雨,燕山脚下的北京更像是一个南面敞口的“簸箕”。 “在水平方向上。”桂海林说,秋季风速较小,污染物横向难以扩散,凡遇偏南风,南部区域的污染物会在风力的作用下,向北输送,甚至堆积在山脚下,重污染便跑不掉。 三年治霾多管齐下“积跬步” 专家指出,华北地区如此不利的地理气象条件下,聚集几亿人口、布局生产强度高的重工业,在全世界范围少见。持续过量的污染物排放,不断地为雾霾的发生准备着“原材料”。 国务院“大气十条”实施三年以来,协同努力成为共识。 2015 年底,三地环保厅局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十个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 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 2.5 浓度 49 微克/立方米,同比降 9.3% ,京津冀PM 2.5 平均浓度同比分别降 17.9% 、 12.5% 和 20.3% 。 今年 6 月,环保部与京津冀三省市联合印发《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 2016-2017 年)》,部署了农村散煤清洁化替代、加大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力度、以排污许可证强化“高架源”监管等 11 项强化措施,责任细致,方向明确。 今年 7 月,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认为,尽管京津冀地区“气象条件”较 2013 年有转差趋势,但对治霾措施给予肯定。 根据该评估报告,京津冀地区 2014 年、 2015 年污染气象条件状况相对 2013 年分别转差约 17% 、 12% ,气象条件在京津冀甚至起到了“不利作用”。 就治霾措施,该报告给予肯定称, 2015 年冬季,京津冀两次应急减排措施使得北京市PM 2.5 平均浓度分别下降 17% 和 20%-25% ,说明在重污染天气启动应急预案,能够有效降低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而显著削减PM 2.5 浓度峰值。 治霾是“逆水行舟”的持久战 今年 1-8 月,北京PM 2.5 累计浓度 63 微克/立方米,接近“大气十条”目标。 “对北京而言,全年‘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数达 20% 。”张大伟说,多数发生在第四季度,与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的天数基本吻合。 资源与消费,环境承载与污染排放,是任何超大城市必须面对的平衡考题。三年来,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各项治霾措施,仅“积跬步”,“至千里”还有很远的路。 “成绩背后,治理与排污,正步入相持阶段。”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说。 北京市域面积 62% 为山区,人口生存及发展所需的生产、服务活动则集中在平原,污染物排放强度高,大气自净功能弱,环境承载力不足,凡遇不利气象条件,容纳污染物的大气环境容量急剧压缩,致污染物排放量远超负荷,终酿持续雾霾。 “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需求,都是机动车、燃煤、扬尘等大气污染主要来源的直接制造者。”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说,治霾好比胖子减肥,增强代谢能力的同时,必须控制住进食,也就是减少各类污染物的制造。北京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低,但基数过大,我们致力于让“减排量”大于“新增污染物”,空气环境质量方得以改善。 污染并非一时一日,治理也难一蹴而就。专家指出,既要发展、又要治霾,背后是“发展权”与“健康权”的博弈,可谓“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责任编辑:林巧婷 http://www.gov.cn/xinwen/2016-10/15/content_5119674.htm?gs_ws=weixin_636121568040076941 陈吉宁:京津冀地区要有力应对今冬明春雾霾 宏观经济腾讯财经 2016-10-2218:13 文 / 冯军 雾霾又来了!每年的冬春季节,是京津冀地区雾霾最严重的时候,雾霾治理和防范成为各级政府的执政重点。 10 月 21 日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强调今冬明春是《大气十条》确定的各项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时期,减缓重污染过程是人民群众最殷切的期盼。要深入分析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有力有效做好今冬明春大气污染应对工作。 陈吉宁指出,要正确认识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提高预警预测能力,加强区域督查力度,坚定信心,锲而不舍地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环保部和各地方、各部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有力推动各项治理工作。今年 1 ~ 8 月,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但 9 月以来,几次大范围的重污染过程,使各地改善幅度明显收窄,多地单月不降反升,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陈吉宁强调,要加强预警预报能力,科学设定重污染天气标准,加密监测频次,提高预报准确性;要加大重点区域督查力度,督促各地组织力量,第一时间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到位;要精准发力,下大力气治理燃煤污染、高架点源排放、移动污染源,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依法从严处罚;要将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树立治霾信心。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于 2015 年 8 月份,包括京、津、冀、晋、鲁、内蒙古、豫七省区市及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气象局、能源局、交通运输部在内的八部门组成。 数天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召开第七次会议,传达要进一步分析形势,会商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任务,坚决打赢今冬明春空气质量保卫战。 据悉,该协作小组正在联合编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 http://finance.qq.com/a/20161022/019748.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96 次阅读|1 个评论
京津冀,奏响“地质”协奏曲
YF2015 2016-3-20 15:29
京津冀,奏响 “ 地质 ” 协奏曲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6.3.12 3版 “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步入协同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实施,京津冀地区不仅要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且要打造成为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的示范区。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京津冀如何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生态环境如何改善,大气污染如何联防联控,交通如何实现一体化,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从首都北京,到海河之滨,再到燕赵大地,不论是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还是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不论是经济结构调整,还是生态文明建设;不论是服务民生,还是脱贫攻坚,都离不开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地质工作。   京津冀“四纵四横一环”城际铁路网络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急需进一步查明活动断裂、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的发育规律,并给出相应防治措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升级转移,急需开展国土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提供地质资源和地质安全保障。京津冀西北部张承地区生态涵养、中南部湿地修复、水土污染治理等,急需基础地质和环境地质信息支撑。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黑龙港贫困地区的脱贫,急需解决饮水和地质灾害问题,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及打造特色农业产区。 为支撑服务协同发展,京津冀建立“一部三省(市)”地质工作协调机制,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京津冀三省市国土资源及地勘部门,按照“一网(重要交通通道),三区(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升级转移承接区、生态环境保护区、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一支撑(技术支撑体系)”部署实施综合地质调查工作,构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体系和京津冀综合地质信息平台。作为京津冀三地地质工作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三省市地勘局也已开始了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着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提供基础支撑和服务。在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今天,京津冀大地上,正在奏响一曲地质工作的协奏曲。 一部三地联动:绘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路线图 本报记者 高慧丽 2 月 26 日在京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研讨会上,《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实施方案( 2016—2020 )》正式启动实施,全面部署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地质调查工作。 中央地方构建地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   京津冀综合地质调查工作将秉承需求导向、强化服务,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的原则,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支撑服务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和脱贫攻坚,以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持续服务。   中央与地方联手构建京津冀地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分工明确、部署统一、实施协同、服务高效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先行作用,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部署京津冀地区地质调查工作,并针对不同需求,设计形成通俗易懂、简洁实用、形式多样的专业服务产品,适时形成一批具有宏观影响的整装成果。   调查工作推进过程中,坚持调查研究一体化,深化活动断裂、地裂缝、地面沉降等重大地质问题的认识,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水土污染调查与修复等技术方法的研发与创新,提升破解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    京津冀综合地质调查瞄准五个方面发力   京津冀综合地质调查主要开展京津冀重要交通通道综合地质调查,非首都功能疏解及产业升级转移承接区综合地质调查,西北部生态涵养区、重要湖泊湿地综合地质调查,以及燕山 — 太行山连片特困区综合地质调查,完善地质环境综合监测设施,优化京津冀综合地质信息平台,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监测预警体系。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点是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网络,拟规划建设 “ 四纵四横一环 ” 城际铁路网络,实现中部核心城市一小时交通圈。为此,京津冀重要交通通道综合地质调查将瞄准高铁沿线,查明活动断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崩滑流等环境地质问题特征,以及规划高铁沿线软土、液化砂土、盐渍土等特殊土体分布规律,提出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为建设 “ 轨道上的京津冀 ” 提供技术支撑。至 2018 年,中央财政部署重要交通通道 1 ∶ 5 万环境地质调查 4.2 万平方公里,全面完成重要交通通道综合地质调查。此外, 2016 年 —2020 年,中央财政部署完成 11 个节点城市和主要城镇(微中心) 1 ∶ 5 万综合地质调查 , 综合评价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升级转移承接区主要包括京津保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扩展区。在这些区域,将主要查明规划建设区工程地质条件、供水远景区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农业区土地地球化学条件以及地下水、地热、地下空间等资源状况,综合评估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保障程度,为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升级转移总体规划、产业布局、重大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环境保护区主要包括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白洋淀、衡水湖、七里海等重要湖泊湿地保护区。在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初步查明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资源状况,分析崩滑流及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和危害程度,进行矿山地质公园建设专题调查评估;查明河北坝上主要农耕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特征,定量分析氮磷钾等有益元素分布规律。在白洋淀、衡水湖、七里海等重点湖泊湿地,开展 1 ∶ 5 万环境地质调查,重点查明湿地变化特征,包气带及含水层地层结构,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补排关系,分析湿地演变、退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湿地保护方案。此外,围绕绿色办奥运,重点查明冬奥会场馆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地热、地质景观等资源状况以及崩滑流、活动断裂等环境地质问题特征,进行冬奥会场区建设适宜性评价,为冬奥会场区规划建设及后期开发运营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燕山 — 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地处环首都经济贫困带,是列入我国农村扶贫规划纲要的 11 个片区之一。这一地区的综合地质调查,主要是圈定地下水富水地段,解决贫困县、老区县人民群众饮水困难;查明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土地地球化学特征,为发展特色农业和沟域经济提供支撑;开展地质景观和地质遗迹调查,提出地质景观和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及保护建议;结合脱贫开发,进行京津冀矿产资源调查成果集成和燕山 — 太行山地区重要矿产资源调查,避开京津冀地区 “ 三区两线 ” 及生态环境敏感区,查明重要矿产赋存状况,为京津冀重要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还将开展京津冀地质环境综合监测体系、京津冀综合地质信息平台、京津冀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以及地球关键带地质调查与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等科技创新工作。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利用数字模拟、大数据、可视化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土地质量、海岸带环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热资源、地下空间资源等海量的专业地质信息和成果进行集成 — 综合 — 管理 — 发布。围绕土地、矿产、地质环境、地下水等资源环境要素,尝试对不同层次区域的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初步评估;提出不同区域尺度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关键指标体系,进而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监测预警平台。 北京 调整功能,保障首都地质环境安全 本报记者 段金平 李 斌 特约记者 蒋 明   建设世界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率先实现 “ 三个突破 ” ,北京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多重压力,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新课题。   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先行性、基础性的地质工作而言,城市发展的新课题,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 主动调整北京地质工作社会功能   近年来,北京地质工作的社会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从传统的地质工作转为以服务首都建设为主题,着重开展服务民生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地质工作,在首都城市地质安全、水工环地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土壤生态环境、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等领域进行探索,服务范围涉及市属规划、国土、农委、水务等 13 个委办局的业务内容。   为进一步发挥地质工作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北京市地勘局确立了以 “ 保障首都地质安全为目标,全面支撑首都经济发展 ” 的战略方针,全面开展北京地区的城市地质工作。 北京城市地质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为保障北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北京市地勘局先后开展了北京地区多参数立体地质调查(部市合作)、 11 个规划新城前期工程地质勘查、 42 个重点小城镇综合地质调查、北京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等调查研究工作。同时,围绕重点规划和建设区,开展了通州城市副中心地区地质条件适宜性调查和新机场工程地质勘察等工作。这些工作的成果目前都已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围绕地质资源保障和地质环境安全,北京市地勘局开展了备用地下水水源地勘查、地下水环境监测、岩溶水调查、地热资源和浅层地温能资源勘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治理、垃圾堆埋场地调查等工作,其成果为北京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北京地勘局制定的《首都建设地质响应计划》,从地质工作先行先决的角度出发,对保障首都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中长期工作建议和对策,部署了 “ 两项工程、一个平台 ” 工作。该平台由八大监测系统构成,目前已初步建成地面沉降监测预警系统、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初步建成框架的包括地热与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影响预警系统、土壤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正在建设的有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已建成的监测预警系统取得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今后北京城市地质工作展望   根据北京的新定位,北京地质工作要着眼于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全面切入 “ 三规合一 ” 、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城市病等各个领域。   一是进一步调整北京地质工作的社会功能。地质工作要从城市规划建设的源头发挥支撑作用,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时提前考虑地质条件的约束限制;在重大建设项目前期论证、规划选址前、用地预审前,由地质部门对该区域的地质条件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出具地质审查意见。适时推动制定《北京市城市地质管理条例》,促进城市地质的制度化、法制化。   二是继续完善和推进实施 “ 两项工程,一个平台 ” 。大力推进活动断裂监测预警系统、土壤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重大线性工程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和重大构筑物及地下空间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   三是积极落实 “ 一部三省(市) ” 地质工作协调机制。北京已制定了相应的地质响应计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各级政府围绕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部署和开展地质工作。北京市地勘局将积极与兄弟省市地勘局共同努力,建立高效的协商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全局力量,以保证《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响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首都和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作出有力支撑。 河北 转型发展,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本报记者 李 岩 “ 十三五 ” 开局之年的河北省地矿局工作会议上,该局把地质工作转型发展、优化升级,立足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矿产的需求,立足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全省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了今年的工作目标。 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加强新能源勘查开发   河北地矿局局长张俊杰说: “ 全省发展需要什么矿,我们就找什么矿;急需什么资源,我们就下大力主攻什么资源。 ” 紧盯国家和全省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勘查布局,成了河北省地矿局全局上下的共识。   为支持和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河北省地矿局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地质找矿方向,主攻急需紧缺矿种。   首先,在太行山中段、燕山南部及冀北地区加强有色金属、贵金属矿种勘查。重点在唐山、承德勘查铌钽、铷;在承德、张家口勘查钼、钴;在承德勘查钒钛;在唐山、张家口、承德、保定、石家庄勘查金等,推进深部找矿、就矿找矿,在单一矿种找矿基础上兼顾其他矿种。   第二,加强新能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河北地矿局将以服务生态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大地热、浅层地温能、干热岩、页岩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调查评价力度,尽快摸清资源家底,为清洁能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基础依据。重点在秦皇岛、保定、石家庄西部开展干热岩地质工作,在大城、青县一带平原区开展页岩气、煤层气的勘查。   第三,在新材料勘查方面取得突破。以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材料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目标,重点勘查张家口坝上地区的石墨矿,石家庄行唐、灵寿地区的云母资源,张家口、邢台等地区的石英资源。   第四,把绿色勘查贯穿地质找矿全过程。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在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对生态的影响,在项目实施中采取有效环保措施,努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索适合河北特点的绿色勘查模式,实现地质找矿与生态保护 “ 两促进 ” 。 紧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扩展服务领域   为更好地发挥地质工作的基础作用,河北省地矿局力求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海洋地质等领域寻找新突破,有针对性地加大地质服务工作力度。   首先,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紧密对接《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相关地质工作。加强重点区域和断裂活动带综合地质调查评价,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 “ 三个率先突破 ” 提供服务。   第二,针对河北省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进一步做好地下水超采、土壤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调查评价,积极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工作。继续加强省内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开展燕山、太行山地区空白区的调查,特别是环京津地区和重点县(市)、富硒土地分布区的大比例尺调查。   第三,抓住新型城镇化和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机遇,开展设区市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查明城市地下空间构造布局、城市地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城市规划、海绵城市以及地下管廊建设等提供详实的地质资料和依据。   第四,抓住环渤海地区发展的机遇,依托《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提出的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任务,加强海洋基础地质调查、海洋矿产资源调查、海洋环境监测,大力开展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海岸带修复治理,为河北省沿海地区崛起和发展蓝色经济提供优质服务。 天津 创新服务,支撑三个领域率先突破 本报记者 吴 岗 通讯员 冯 鑫 “ 京津冀地质工作协调机制的建立,给天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舞台,这是一次很好的机遇。 ” 几位天津地质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最近几年,天津市的地质工作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北京市、河北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在不少方面已经共同实施地质调查工作,建立起技术交流与信息互通共享机制。 着力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地质工作实施方案   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研讨会后,天津市地质工作下一步该怎么走?记者从相关部门得到答案: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天津市将开展以北大港湿地为重点的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以宁河凸起为重点的滨海新区深部地热资源调查、以静海含煤区为重点的煤炭地下气化可行性研究等工作,为实施清洁水行动和大气污染防治、湖泊湿地保护与修复等提供地质信息支撑。   围绕服务都市现代农业、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开展中心城区周边等重点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为现代农业发展、耕地保护与管理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依据。   围绕重大地质问题,开展主要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以及矿产资源成矿规律研究,为天津市能源矿产开发与城市规划提供地质依据;开展 1 ∶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为开发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推进地质工作服务区县生态城市建设改革试点   地质工作服务区县生态城市建设将是今后天津市工作的一大重点。   结合天津市 “ 十三五 ” 总体规划,天津市将以滨海新区为试点,围绕新区 “ 一城、双港、三片、四区 ” 的规划格局,立足新区生态保护、资源保障、环境友好和地质安全,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地质问题,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地热资源勘查、地质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建立滨海新区三维地质环境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减灾防灾提供地质数据支撑。   通过滨海新区的实践,摸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市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基础支撑。   同时,建立完善市、区县两级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推进地质环境监测点补建,加大监测频度、密度,实现地下水、地质灾害、土壤环境、矿山环境、地热等地质环境监测全覆盖,不断提高地质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努力实现天津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   作为清洁、环保和可再生的高品位资源,地热在天津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天津市在科学利用地热资源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有数据为证:地热回灌井由 “ 十一五 ” 末的 66 眼增加到 2015 年的 158 眼,总体回灌率由 “ 十一五 ” 末的 29.9% 增加到 44.6% 。 “ 十二五 ” 期间天津市组织编制了《天津市地热资源规划( 2011-2015 年)》,这是全国出台的第一部省级 “ 十二五 ” 地热专项规划。   天津市今后将在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上加大工作力度,更加严格规范地热资源开采,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大力实施供热示范区工程,加大地热井回灌数量,努力促进地热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保护性开发,大力推广梯级利用和回灌等技术,认真开展资源整合和回灌井补建工作,努力实现天津市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
个人分类: 地质|1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次高校战略转移?
热度 1 cgh 2016-1-25 01:57
第二次高校战略转移? 网传北京多所高校要搬到北戴河,可是,这些新闻链接居然都断头了。说到北京的高校,不能不说学院路的八大院校。 学院路八大院校是有过战略转移的,于是,很多学校都在京外有分号,多数是京外部分独立发展并比北京恢复的部分要强大,比如国字号的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在东营和青岛、中国矿业大学在徐州。这些学校的地盘都被部委以及后来起来的公司给占领了。 即便是在北京的这些学院路学校,也在北京范围内扩大地盘,近距离搬迁了,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在昌平,中央财经、北航在昌平高教园。传言的北京化工大学,也早就在昌平有地盘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没动过,这次传言要动。他们要是搬到北戴河,其他几个有分号的,估计只能投靠外地的兄弟了。那些带国字号的,疏散到什么地方都是合理的。 然而,从第一次外迁来看,这些学校基本都在北京复辟了,只有中科大被中科院彻底放了。然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成立,又证明中科院在儿子离开之后还是要二胎的。不可否认,这些学校的搬迁是遭到当时的教师反对的,因为当年的学校不光是这些人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们生活的地方。现如今,学校恐怕只是一个工作之地,也许不一定有那么强烈的反对。 著名的学院路,是不是要改了?北京就保留北大和清华吗?那些京字号还改名吗?其实,河北的唯一211在天津,看了有个报道说了一下河北的几大高校,在石家庄的只有河北师大。这多尴尬。我看,京津冀合并,成立直隶省,这也不是没有历史的。这样,名字和布局都没有问题了,省内随便迁吧。 关键是,京津冀内部重新布局,能解决污染问题吗?够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吗?首钢、燕山石化从北京搬到河北了,结果是哪次雾霾都是京津冀协同污染。 所以,所谓的高校迁移、企业迁移,都是资源的配置问题。把这些高校迁来迁去,不如在北京限制其进一步扩张,让师资资源引导到需要他们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不应该局限在北京或者京津冀。资源配置远远不是京津冀的问题,而是国务院、教育部应该干的事情。 按理说,高校是科技的驱动力来源,很多地方都是需要的,都应该欢迎,都应该给优越的条件。可是,南昌大学的周文斌案子还没有定案,大概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地方其实是想发展高校和科研的,可是国家层面上有多大眼界? 第二次高校战略转移很有必要,但是现在看来不容易,至少顶头没有苗头。
个人分类: 杂谈|2608 次阅读|2 个评论
京津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首届京津冀一体化生态农业论坛发言
xingdt 2015-8-10 06:30
京津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首届“京津冀一体化生态农业论坛暨研讨会”发言 2015 年8月3日   各位来宾,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这次论坛与研讨会能够顺利举办,全凭着大家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北京市委,张家口市委,和张家口统战部门,张家口社会主义学院,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这次活动是办不起来的。   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时间关系,就不一一感谢了!      下面我代表农工党北京课题组,简单讲几句。      就在4天前的7月31日,我们申奥成功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是对京津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特别是张家口。对于北京来说,2008年是一个高点,以后很难超越。但对于张家口来说,则是她再现辉煌的历史机遇。      张家口在历史上,曾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地方。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就是京张铁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会是张家口。就是因为她当时的地位非常重要。嘉庆四年(1799),张家口的关税(常关)收入,在全国29个税关中,就已居于第13位。据有关资料,清朝末年,张家口的税收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      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张家口是共产党的军政要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都曾设在这里。      之后,直到1995年,作为军事要地,张家口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被逐步地边缘化了。张家口人抱怨说,“人家盖大楼,我们挖防空洞”。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张家口的任务是“打造首都绿色生态屏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被明确定位为首都重要的水源和生态涵养区”。有不少张家口的朋友,很不满意,认为这是限制我们发展,不能像其他地方那样,大把地赚钱。其实,正是有这个限制,才给张家口带来今天的发展机遇。京津冀目前是全国污染重灾区,张家口的空气质量,在全国还算是比较好的。银海金山,比不上绿水青山。      京津冀发展,与之前珠三角长三角发展,具有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这就是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出了大问题。十八大报告的表述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异常严峻。京津冀协同发展,张家口再创辉煌,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机遇,但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任务异常艰巨。我们不能沿着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走下去。否则的话,我们就不是经济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生存的问题。比起发展来说,生存更是硬道理!为了能够健康地生存下去,我们京津冀的发展,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生态农业。      我们能不能遵照十八大精神,走出一条不同于珠三角长三角的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发展道路来,能不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走出一条真正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来,不仅是我们自己能不能生存的问题,更关乎我们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与长治久安。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我们相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具有辉煌传统的一亿京津冀燕赵儿女,一定能够杀出一条血路,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真正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来! (农工民主党党中国社会科学院支部邢东田)
1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好!真正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来了!
lxj6309 2015-7-23 14:32
新京报讯 (记者黄颖)昨日,北京市环保局介绍,2015年上半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浓度为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1%。目前京津两地已经为河北四个城市投入了共计8.6亿元的对口帮扶资金,未来还将长期支援河北环境治理。 (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5-07/23/c_128049000.htm ) 河北可以趁机会把财政资金向更需要的其它地区倾斜!
个人分类: 京津冀协同发展|1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八名院士加盟推动京津冀钢铁“减排”
redtree 2015-4-19 23:44
八名院士加盟推动京津冀钢铁“减排”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5/4/19 12:58:58 整合三地各自优势资源后,刚刚搭建的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携300余亿元节能减排融资额度,联手改造、提升该区域钢铁产业。同时,徐匡迪、干勇等8名院士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也将以强大的科技资源推动钢铁“减排”。 联盟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和引导下,由三地科技主管部门联合组织推动成立。首批成员单位由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渤海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70余家机构组成,涉及京津冀区域钢铁节能减排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公司、装备制造生产企业、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以及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等。联盟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均由北京科技大学担任。 通过京津冀三地财政投入,综合运用产业基金、创投基金、银行信贷、融资租赁、债券、财务公司融资等多种金融产品,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和易禾资本等金融服务机构计划提供京津冀节能减排融资额度300余亿元。 政府和联盟将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缓解节能减排企业资金不足状况,促进其开拓市场,提高接单能力。通过资本投入模式创新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破解资金缺少造成的死结。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介绍,联盟整合三地钢铁生产企业、节能减排相关机构、高校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全链条资源,将“科技促进产业聚集”作为开展联盟工作的主线。通过着力搭建“政产学研金用”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区域的快速产出、转移、落地和产业化,实现钢铁行业产品升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排放达标治理,打造一条京津冀钢铁行业的生态价值链。 联盟负责人表示,为促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联盟除立足京津冀推动协同发展外,还将服务全国,构建“三平台一示范区”相互促进的创新工作模式。其中包括建设产业技术联合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示范区。 8名院士的加盟,无疑是此次联盟成立最强大的科技“支援团”。除了徐匡迪、干勇院士,还有谢克昌、孟伟、殷瑞钰、过增元、郝吉明、金红光等,都是冶金、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大家。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同时还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是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 参加联盟成立仪式的干勇院士归纳,钢铁工业绿色发展重点工程在引领示范中包括五个方向,一是先进钢铁的绿色产品,高效、低耗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工程;二是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系统集成优化创新工程;三是利用清洁能源,研发应用钢铁生产低碳技术创新工程;四是多产业协作,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绿色产业链的创新工程;五是运用安全的信息化的技术,优化监管、管控生产控制流程。 “京津冀完全可以搞一个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示范工程。”干勇提出,钢铁产业可以和石化等行业结合发展,实现新型高效烧结生产与烟气治理协同控制。此外他还提出,临海钢铁企业必须搞海水淡化,实现对能源的梯级利用;建立工业互联网时代的钢铁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也是互联网下的网络服务平台,实现钢铁制造全流程在线监测及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等。  (记者 童曙泉)
个人分类: 资源|9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跃思研究员:京津冀大气霾污染及控制策略思考
热度 7 bulletin 2015-4-3 23:02
【摘要】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大气霾污染问题同时凸显,尤其是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典型区域。文章以北京2013年1月霾污染过程为案例,分析了京津冀大气霾污染的现状、形成机制以及来源组成,并从政治智慧、管理创新、科学支撑和全民参与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控制途径的思考。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机动车保有量暴增,能源大量集中消耗,道路等交通设施和污染物脱除技术严重滞后,导致城市和城市群区域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表观为大气能见度严重下降,霾锁城事件频繁发生。涉及区域除十分典型的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外,近年来中西部关中地区、中南部长株潭地区和东北辽东南地区大气污染也日趋严重,传统的四川盆地、兰州盆地和天山东麓的乌鲁木齐区域,严重的大气污染也未见显著好转。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已经演变成为以高浓度细颗粒物(全年)和高浓度臭氧(夏秋季节)为特征的典型“双高”型污染区域,其中以京津冀区域最为严重。2013年1月席卷整个中东部地区长时间、高强度的大气霾污染已为我国的环境危机拉响了警报,环境问题已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乃至所有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的桎梏,解决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变化之间的矛盾势在必行。 1 霾的定义及化学组分   霾在气象学中被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组成霾的粒子极小,不能用肉眼分辨。霾与晴空区之间不能像雾一样形成明显的边界。中国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中霾的判别条件是能见度小于10km,相对湿度小于80%;而相对湿度为80%—95%时,则需要人为对大气成分进行甄别。观测规范中按照能见度等级把霾细分为:轻微霾,5≤能见度<10km ;轻度霾,3≤能见度<5km;中度霾,2≤能见度<3km;严重霾,能见度<2km。   总的来说,霾是指各种源排放的污染物(气体和颗粒物如CO、SO 2 、 NO x 、 NH 3 、VOC s、PM)在特定的大气流场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形成的细颗粒物,并与水汽相互作用导致的大气消光现象。霾的本质是大气中PM2.5浓度超标,PM2.5的消光作用很强,当PM2.5 浓度显著上升时,大气能见度随之显著下降。当能见度低于10km , 就形成“霾”,公众的直观感受就是城市的高楼大厦漂浮于烟雾之中,空气质量差。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μm的大气颗粒物(气溶胶)的总称,学名为大气细颗粒物。PM2.5组成极其复杂,几乎包含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涉及3万种以上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包括硫酸盐、硝酸盐、氨盐、有机物、碳黑、重金属等),真是“小粒子、大世界”。PM2.5中来自排放源直接排放的贡献较少,以一次排放的气体通过物理和光化学过程生成的二次粒子为主。 2 霾的影响与危害   霾中PM2.5细颗粒物浓度较高,当PM2.5—10粗颗粒物浓度较高时,表明有显著的沙尘或扬尘影响。霾造成气候、环境、健康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有:(1)PM2.5浓度的增加可能是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的原因之一。PM2.5影响大气辐射平衡,导致地面越来越冷、大气越来越热,可能加剧区域大气层加热效应、增加极端气候事件,严重影响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2)细颗粒物污染是全球性重要环境问题之一,1975年以来,除欧洲,全球范围内细颗粒物浓度都在明显上升。PM2.5浓度的增加会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3)霾污染发生时,细颗粒物吸湿特性增强,可以直接传染细菌和病毒。PM2.5又称为可入肺颗粒,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肺泡甚至血液系统中,直接导致心血管病等疾病。PM2.5的比表面积较大,通常富集各种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其多为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危害极大。PM2.5污染会增加重病及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改变人体免疫结构。中科院的研究已经基本证明,大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死亡率正相关。北京市近年肺癌患病率显著提高,2012年平均每天确诊104个肺癌病人。对广州市肺癌致死率与霾污染关系的研究表明,考虑7年滞后期,肺癌致死率和气溶胶消光系数的相关系数高达0.97。 3 中国的霾污染现状   中国的霾污染问题比伦敦雾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更为复杂和严重。2013年1月,罕见的连续高强度大气霾污染席卷了中东部地区,造成大量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封闭、呼吸道疾病患者涌向医院急诊室。中国中央电视台及美国和英国电视台第一时间播报了此次污染事件,紧接着,各种多国媒体对这次污染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本次霾污染范围涉及我国中东部、东北及西南共计10个省市自治区,受害人口达8亿以上,其中污染最严重是京津冀区域。据统计,2013年1月京津冀共计发生5次霾污染过程。第一次发生在6—8日,北京PM2.5小时浓度最高值320μg/ m 3 ,大于300μg/ m 3 的时数为1小时;第二次发生在9—15日,北京PM2.5小时浓度最高值680μg/ m 3 ,大于300 μg/ m 3 的时数超过46小时;第三次发生在17—19日,PM2.5小时最高浓度320μg/ m 3 ,大于300μg/ m 3 的时数为1小时;第四次发生在22—23日,PM2.5小时最高浓度400μg/ m 3 , 大于300μg/ m 3 的时数超过21小时;第五次发生在25—31日,PM2.5小时最高浓度530μg/ m 3 ,大于300μg/ m 3 的时数超过50小时。整个1月份(1—31日),北京共计22天PM2.5超过2016年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75μg/ m 3 ),27天超过国家一级标准(35μg/ m 3 ),PM2.5小时最高值达到680μg/ m 3 ,只有4天晴好天气(图1);天津共计21天PM2.5超过国家2016年二级标准,只有5天晴好天气;石家庄共计26天PM2.5超过国家2016年二级标准,只有1天晴好天气,PM2.5小时最高值超过690和1000μg/ m 3 。京津冀背景地区兴隆的PM2.5共计6天超过国家2016年二级标准,京津冀空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长三角及珠三角空气污染形势同样十分严峻。   2013年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霾污染过程以太行山东麓、燕山北麓的京津冀区域最为严重。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甚至在全球都领先的北京为例,霾污染情况远比1952年的伦敦雾霾事件、美国20世纪40—50年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更为复杂和严重。北京地区空气中每立方米中有近20mg气态和固态污染物,1952年的伦敦每立方米也只有4mg,如此算来,北京地区750 km 2 、高度300m的大气范围约有4000t污染物。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中主要是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 NO 2 ) ,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主要是以臭氧为代表。北京现在具有类似的情况。此外中国还大范围地存在沙尘暴,而沙尘的存在又会加剧霾过程的化学反应。    2013年1月京津冀霾污染过程5个特点:    (1)天气过程少见。 受大气环流影响我国中东部偏北地区大气异常稳定,空气垂直运动弱,冷空气过程少且弱,湿度大但无降水,造成污染物极易积累叠加。这种天气过程缘于冬季北半球高纬平流层爆发性增温,非常少见,30年才发生5次。    (2)西北沙尘输送叠加。 卫星和地面观测网都证实京津冀第二次污染过程的9—15日受到了沙尘输送的影响,且石家庄、邯郸一线受到显著影响。首要特征是石家庄地面PM10浓度显著高于北京地区100μg/ m 3 (10%),但对PM2.5几乎无影响。北京12日夜间,PM10上升到1000 μg/ m 3 ,但PM2.5占PM10为70%,其余时间都接近90%(已有研究表明,沙尘输送使PM10及粒径更大的粒子浓度飙升,但对PM2.5有清除作用);另一个特征是第二个污染过程在受沙尘影响时段空气相对湿度短时间急剧下降,从85%下降到55%。1月份的其余4次污染过程无迹象表明有沙尘叠加。    (3)非均相化学过程的作用突出。 白天的气态 SO 2 高值到晚上转化成为高浓度的硫酸盐颗粒,更可怕的是油气挥发物转化成大量的有机硝酸脂或是有机胺,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    (4)区域输送显著,局地叠加强烈。 尤其是第二次过程,从观测数据可以明显看到区域 SO 2 和硫酸盐的区域输送量很大,到达北京山前平原与局地排放的含碳粒子混合,迅速吸湿,对公众的视觉冲击巨大。    (5)污染物有强烈的刺鼻气味。 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刺鼻气味来源于燃煤排放的 SO 2 和苯类物质(焦油味)以及汽车排放的油气、氮氧化物和氨气(腐败臭味)。 4 霾的成因   通过对京津冀2013年1月第二次霾污染过程(1月9—15日)进行溯源分析研究。此次霾污染成因如下: 4.1 天气过程和局地气象条件极其不利污染物扩散   极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过程和气象条件是本次大面积霾污染形成的客观原因(外因)。本次霾污染的气象成因是我国华北、山东及河南等地受低压辐合或均压场控制,静稳天气严重阻碍了空气的水平和垂直流通,局地气象条件表现为高湿(75%—85%),逆温层厚(500m—1km )、逆温强度大(逆温温差5℃—10℃),1月12日20时逆温层厚度超过600m,温度差超过8℃,混合层高度仅为200—300m(晴天为2000—3000m),污染物扩散空间比通常减小10倍,导致了局地和区域污染物迅速积累,在高湿环境配合下造成PM2.5浓度爆发式增长,表现为罕见的高强度空气污染(图2)。 4.2 沙尘输送   12日卫星监测显示,京津冀区域边界层及上部存在沙尘层和污染沙尘层,同时在边界层内与污染大陆性气溶胶和烟尘相混合(图3);后向轨迹矩阵显示,此区域近地层以弱偏南风为主,高空以偏西气流为主(图4),地面监测结果显示,在气流经过的敦煌、沙坡头地区,分别在11日23:00和12日5:00出现PM2.5小时最高值(250μg/ m 3 和260μg/ m 3 ),在西北气流的作用下,沙尘输送到华北地区,加剧了地面的污染强度。污染物累积在太行山和燕山山前,加剧了京津冀霾污染强度,并以石家庄、保定、邯郸、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污染最为严重,PM2.5小时最高值达700—900μg/ m 3 。因此,西北沙尘气溶胶叠加是京津冀区域污染物浓度攀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4.3 北京近周边污染物气团输送   1月12日500m高空后推48小时的气团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北京城区污染受来自于东南方向近距离输送的影响显著。经过市区的气团11:00还是来自于西部,13:00以后就逐渐转变为偏南气团并维持,低空气团沿地形弧形移动至北京东南区域,污染物输送到北京(图5)。后向轨迹气团路径与可见光真彩卫星图片的烟羽轨迹非常吻合。放大北京东南区域局部,可看到许多星罗棋布的烟雾团点。冬季北京偏南区域高浓度污染烟羽聚拢到北京市区是本次霾污染事件的另一重要原因。 4.4 污染物局地排放    (1)污染气体。 局地污染排放扩散受阻是本次污染浓度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种污染物同步升高、协同作用,导致污染物浓度非线性急剧增长。北京城区典型的机动车排放源一氧化氮(NO)在12日夜间一度高达310μg/ m 3 ,是平日的4.5倍;机动车和燃煤直接排放的一氧化碳(CO )浓度高达12μg/ m 3 ,是平时的8倍;油气化石燃料和餐饮直排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增加2倍以上。当湿度增大时,空气中的 SO 2 、 NO x 等气态污染物遇水汽变成酸雾,与VOC的进一步反应生成了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颗粒物。    (2)超细粒子及增长。 人们用肉眼看不见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超细颗粒物,12日20—100nm粒子浓度峰值出现在早6:00—9:00交通高峰时段,其浓度加和高达2.5万个/c m 3 ,在静稳高湿条件下,这些粒子难以扩散,且迅速增长为100—1000nm的致霾粒子,致使霾粒子浓度比平时增加了3.5倍(图6左图)。成分分析表明,50—100nm的超细颗粒物,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含碳粒子,一旦增长到400nm(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以上,粒子中吸水性很强的硫酸盐等从原来的20%增长到60%(图6右图)。疏水的碳粒子在吸水的硫酸盐包裹下,迅速吸湿膨胀,从“不可见”到“可见”,就是我们看到的“霾”。 4.5 二次粒子的生成过程    (1)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盐。 本次污染事件突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周边燃煤排放为主的 SO 2 (不可见,刺鼻气体)一夜之间转化成了硫酸盐(可见,霾的成分)。北京城区白天空气 SO 2 出现高值,少部分来自于局地排放,大部分来自于区域输送。其原因是以周边燃煤排放为主的 SO 2 传输到北京,造成北京上空 SO 2 浓度总是高于地面,白天对流输送将高空 SO 2 传输到地面,造成北京空气 SO 2 浓度升高;夜间对流终止, SO 2 形成酸雾,并被其中的氧化剂( H 2 O 2 、N O 3 等)转化为硫酸盐颗粒,此非均相转化过程不需要阳光照射。正如图7所示,白天 SO 2 浓度高,晚上硫酸盐浓度高而 SO 2 出现低值,这种反位相变化,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本次污染过程 SO 2 不是主要来自北京城市排放。    ( 2 )氮氧化物转化成硝酸盐。 氮氧化物向硝酸盐转化也是本次污染 PM2.5 飙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转化机制更为复杂,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北京城市大量的机动车排放是造成 NO x 大气浓度上升的原因,也是硝酸盐同步上升的原因之一。图 8 表现出白天 NO 2 浓度出现高值,并同步出现硝酸盐浓度高值,但北京机动车 NO x 排放造成的危害,远非生成这些无机硝酸盐,与以往不同的是生成了大量的含氮有机颗粒物。    ( 3 )挥发性有机物( VOC )向二次有机颗粒物( SOA )的转化。 本次污染过程中强致霾粒子 PM1 的主要化学组成浓度变化见图 9 ,其特点是当污染发生时,细小颗粒物中的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浓度大幅度升高,污染最严重的 13 日,当 PM2.5 突破 600 μ g/ m 3 时, PM1 突破了 300 μ g/ m 3 , PM1 中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氯化物浓度分别达到 160 、 70 、 40 、 30 和 15 μ g/ m 3 ; PM1 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增长幅度大于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有机物比平时晴好天气分别增长了 30 、 20 、 20 和 10 倍,但从绝对量分析,有机物增长最多(图 10 ),那么大量的有机物究竟从何而来?    利用源解析技术,识别出 4 类有机组分:( 1 )氧化型有机颗粒物( OOA ),主要来自于北京周边输送;( 2 )油烟型有机物( COA ),主要来自局地烹饪源排放;( 3 )氮富集有机物( NOA ),(光)化学产物;( 4 )烃类有机颗粒物( HOA ) ,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和燃煤。其中 OOA 在整个污染过程所占比例最大,为 44% ,其余 3 个组分 COA 、 NOA 和 HOA 分别占 21%, 17% 和 18% (图 11 )。本次污染过程最危险的信号是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的检出,它们是美国南加州 20 世纪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相互反应,共同产生的有机含氮细颗粒污染物。    本次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 1952 年烟雾事件和 20 世纪 40 — 50 年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我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是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   总的来说,北京霾污染过程有天气条件、周边沙尘、局地排放、大气环流等主要成因:(1)天气原因主要包括静风稳定天气加上高湿、混合层薄、逆温强度大等气象条件。受低压辐合或均压场的影响,天气系统较弱,近地面大气稳定,风速较小,并以弱偏南风为主,湿度较大,且逆温层厚度大(500m—1km)、强度高(逆温温差5℃—10℃),进一步阻碍了空气对流,导致区域和局地排放的污染物迅速累积,空气污染严重;(2)近周边沙尘区域输送,京津冀近周边的沙尘层引发污染,输送至本地,与本地的污染大陆性气溶胶混合,加重污染;(3)局地排放,包括:一是大量机动车排放造成硝酸盐上升;二是周边输送来的燃煤SO2排放造成硝酸盐前体物氮氧化物浓度上升;三是光化学产物、局地烹饪、汽车尾气等造成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4)大气纬向环流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北半球平流层升温,使污染物向北半球中纬度区域聚拢,使中国区域大气污染程度加剧。   另外,中国霾污染成因有季节性变化。在冬季,北方的采暖加上稳定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和较低的混合层高度很容易导致霾污染现象。在夏季,高温、高辐射气候加上高湿天气会促进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和吸湿性增长。在秋季,白天强烈辐射和高温会加速大气光化学反应,促进气粒转化,而早晚低温和高湿在稳定的天气系统中容易导致霾污染事件。在春季,远程沙尘输送、局地扬尘、城市酸性气体和空气中较多的水分也会促成霾的形成。 5 霾的来源   霾污染的形成与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升高密切相关。约10%的细颗粒物来自自然排放,其他近90%来自人为排放。对北京2013年1月5次霾污染分析得出,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化学组成包括有机碳、元素碳、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扬尘等。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是基于一次排放的二氧化硫( SO 2 )、氮氧化物( NO x )和氨气( NH 3 )气体经过化学反应形成。挥发性有机物(包括来自烹饪源的油烟型有机物、来自于汽车尾气烃类有机颗粒物、来自光化学反应的氮富集有机物以及从北京周边输送过来的氧化型有机颗粒物),在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向二次有机气溶胶转化,产生更加具毒性的细颗粒污染物。它们是20世纪中期美国南加州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这些污染物都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息息相关。对北京PM2.5的源解析结果表明,燃煤、机动车为最主要来源。北京年平均PM2.5排放中,燃煤占26%,机动车19%,餐饮11%,工业10%。1月的霾污染过程中(根据对颗粒物PM1和PM2.5化学成分的分析和综合源解析,估算出北京地区霾污染过程污染物初始排放源比例如图12所示),北京机动车排放贡献最大,占25%,其次为燃煤19%和外来输送19%;京津冀地区的主要污染来源则是燃煤34%、机动车16%和工业15%。此外,河北和天津地区的燃煤、化工、重金属冶炼都是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北京城市大量的机动车排放是造成 NO x 大气浓度上升的原因,也是硝酸盐同步上升的原因之一。白天 NO 2 浓度出现高值,并同步出现硝酸盐浓度高值,但北京机动车 NO x 排放造成的危害远非仅生成无机硝酸盐,更可怕的是生成了大量的含氮有机颗粒物。白天生成的硝酸盐夜间在高浓度 SO 2 和硫酸盐的作用下向致癌物亚硝酸盐转化相关。    总的来说 , 就北京而言,机动车为城市 PM2.5 的最大来源,约为 1/4 ;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 1/5 。油气挥发和餐饮近年来有快速上升趋势,应加紧控制,工业和地面扬尘应进一步改善。 京津冀区域应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重点在于燃烧过程的脱硫、脱硝和除尘;同时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 6 霾控制建议 6.1 局地排放和周边输送增加了大气污染物控制和治理的难度,北京不可能单独治理霾问题   以北京大气霾溯源为例,北京PM2.5约30%—40%来自原始排放,20%—30%来自大气中的光化学转化,30%—40%来自区域输送。北京治霾要“三分之一靠天气,三分之一靠自己,三分之一靠周边”。北京本地排放主要包括大量机动车排放造成的硝酸盐、光化学作用产物、局地烹饪和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 SO 2 的梯度观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280m高空的 SO 2 浓度远远高于地面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大气 SO 2 和硫酸盐主要来源于周边 SO 2 排放及其转化。局部流场分析,北京城区大量污染物来自于东南方向的低空气团的近距离输送。京津冀近周边的沙尘层输送至北京,与本地的污染性气溶胶混合后加重污染。   因此,北京市虽然能努力降低自身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却无法解决周边污染物排放与传输。除本地汽车尾气之外对北京霾污染的形成有直接重大影响的,还有天津的工业排放和河北的燃煤排放。 6.2 霾可以提前预测预警并缓解   对大气污染物跟踪监测表明,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大气细颗粒物浓度非常低,PM1—2.5不足50ug/ m 3 。单双号和黄标车限行可将PM1—2.5控制在100ug/ m 3 以下,而在机动车未限行时段该数据可达200ug/ m 3 。同样对2013年1月份的第4次霾过程分析表明,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燃煤排放的硫化物贡献超过100ug/ m 3 ,占当时污染物浓度的一半。这些情况表明,在易于形成霾的气象条件下(如静稳天气、逆温),可考虑外来污染物的大气环流,通过提前预测预警来加强局地污染控制,减轻北京等地区的大气污染。如能前瞻部署,则2013年1月份的5次霾事件可通过预警和临时防治措施减缓3次。 6.3 防治建议   参照发达国家经验,我国的调控措施不宜完全照搬,需要根据国情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打破区划,实现全区域的综合治理;全民动员,落实细节;科学实干,防止走过场。PM2.5监控治理比以往任何一种污染物控制治理都复杂得多,根治PM2.5需要政治智慧、管理创新、科学支撑和全民参与。 6.3.1 根治霾污染需政治智慧   正像联产承包、分产到户解决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发展问题,市场经济和经济特区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商业发展问题,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一样,根治霾污染需要在国家管理体制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如果没有突破性的管理体制改革,难以短时间彻底解决问题。应增加经济管制的份额,推进环境容量资源化进程,实现跨行政区划的排污共同负担治理费用的政策。其中,首要的就是要健全排污收费制度,建立完善的污染物排放交易政策。 6.3.2 必须实施区域联防联控   京津冀地区处于同一个气候带,故此形成了一个大的区域协同污染区,根治大气污染需要区域联防联控。这需要突破现有以行政单位各自为政的管理制度。欧共体协同治理酸雨和大气污染,美国南加州联防联控遏制光化学大气污染都是成功的范例。可以考虑成立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委员会,将该区域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试点“特区”,并对联防联控委员会赋予相对独立的权力(类似司法独立),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和补贴分配权力(如,区域内各省市以每年一定比例的GDP进行匹配),对于污染企业有一票否决权和处罚的权力等等。 6.3.3 防治霾要加强法治   仅靠政府部门、工厂企业和居民团体自觉自律地维护大气环境显然不够,要逐步制定落实相应的法律规章,依法治污才有长治久安的可能。具体来说,要强化电厂脱硫脱硝的监控,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彻底现象。同时应建立第三方数据检测,加强油品质量管理。在今后的每个“五年计划”中,应将环境和能源指标更多地添加到各级领导的激励系统中。另外,要进一步明确环境负责机构为省级环保局,授予省级环保局更多的权利,为其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知识能力。保证实施效果的另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形成制衡系统,各机构以及利益相关方可以籍此对彼此进行监督以提高问责,共同发挥监督作用。 6.3.4 要制定多种污染物减排的“一揽子”计划,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   仅降低PM2.5是不够的,应减排所有的污染气体与颗粒。不能只关注硫化物减排,氨气的减排也很重要。由于PM10(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浓度逐年下降,而PM2.5浓度高居不下,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应以细粒子减排和多种污染物联合控制为主,并在源头上控制CO、 SO 2 、 NO x 、VOCs和 NH 3 的排放。在电力行业,同时控制 SO 2 、 NO x 、VOCs及粉尘有助于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6.3.5 要各有侧重地控制一次污染源   首先要从源头控制,大力消减PM2.5形成前的主要气态物 SO 2 、 NO x 、CO、 NH 3 和VOCs的排放。控制 SO 2 的重点在工业、采暖和燃煤电厂。 NO x 的控制重点依次为机动车、燃煤电厂和工业。CO的控制重点依次为机动车工业和燃煤电厂。VOCs应以机动车、无组织(餐厨、干洗店等)排放和工业为主。另外,北方城市的冬季由于受到大规模燃煤采暖的影响, SO 2 、 NO x 、CO、PM较非采暖期相比,呈上升趋势,应在冬季采暖时段加强对这些污染物的控制,而VOCs则在全年都要控制。 6.3.6 区域源控制应以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为重   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加大第三产业比例,降低高能耗第二产业比例。产业结构布局方面,尽量将高污染企业迁至区域的下风场地区或高海拔地区,这有利于一次污染物的扩散和沉降。同时加强环保监管措施,控制新排放源的加入。 6.3.7 霾治理要科学先行   由于我国的PM2.5来源复杂,形成原理不清,观测分析设备落后,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此时,切勿盲目采用国外监测技术及照搬国外调控标准。应抓紧时间进行基础研究,加大科学投入,并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制定出一套详尽完备的PM2.5减排控制方案。在控制技术方面更要加紧研究,当发现问题后,如何解决就成了关键。我国大气的PM2.5污染来源和形成机制与发达国家不同,治理技术也不能完全照搬。 6.3.8 霾治理需要公众参与   公众行为是面源强度大小的最重要控制因子,小到餐饮出行,大到择业置产,都要考虑到尽量减少污染排放,因此首先要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只有每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才有可能保障我们有干净的空气呼吸。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公众有合理的参与途径和方式,能够从科学上认知正确防控PM2.5的方法,才能与政府部门一道控制PM2.5,保护生存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注:参考文献已略去,可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至《中国科学院院刊》官网下载pdf格式全文。) 作者:王跃思(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1年1月出生于北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发表期刊论文300余篇,其中 SCI 论文100余篇,创建10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国内外百家科研单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目前正在主持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全国联网观测研究”、“大气灰霾溯源”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相关重大科研项目,主攻方向为大气霾污染化学。)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刊物和机构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事宜: (电话) 010-68597911 (QQ)  2327267663 (E-mail)bulletin@cashq.ac.cn 关于我们 ——————————————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中科院主办的科技综合类刊物,其定位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该刊重点刊登两院院士和科学家就我国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的战略思考,对重要前沿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评述。介绍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实施进展,介绍中科院科研进展和重大成果。
个人分类: 精彩文章|10293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京津冀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形成生态共同体
redtree 2015-3-22 22:18
京津冀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形成生态共同体 作者:韩洁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5/3/22 9:37:49 据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韩洁)在21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经济峰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透露,京津冀将加快推动形成生态的共同体,下一步联合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共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在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4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占据8席。 借助近年来一系列减霾、控车、减排、绿化等手段,2014年北京地区PM2.5浓度下降4%,但这一指标并未完成去年初北京市政府提出的下降5%左右的目标。 “尽管这样一个目标还不理想,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是向着下降的好的方向在发展。”王安顺在峰会上说,北京将通过深化与天津河北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更大力度治理雾霾。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指出,在大气污染治理问题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能否打破区域阻碍,联合治理雾霾是关键。民建中央甚至递交了一份《关于京津冀联防联治破解大气污染难题的提案》,呼吁尽快出台京津冀区域性环境规划。 王安顺坦言,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形势严峻特别是人均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时有发生。“这些都时刻地提醒我们加大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迫在眉睫。” “区域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标本兼治,区域统筹持续推进。”王安顺表示,下一步北京将继续实施环首都国家工业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区域生态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长效制度,与周边地区同向发力治理和建设区域生态,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原标题:联合制定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 京津冀将形成生态共同体)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1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津冀——物流之都
jiangming800403 2015-2-27 22:47
渤海湾是亚欧大陆拥抱太平洋的地方,其实天津比连云港更适合做新亚欧大陆桥的起点。 京津唐地区不仅是北方的 经济 中心,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有一席之地。天津以西、以北,有年产几十亿的大煤田,目前大约有十几亿吨大宗商品要从渤海湾下水。 大约是以石德石太太中银路为界,以南主要走山东半岛和连云港。不过青岛港,在大宗干散货方面也面临着日照的激烈竞争。石太太中银铁路以北, 华北、西北乃至蒙古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资源走天津比走大连和青岛更便利。况且大连本身还面临着营口和锦州港的竞争 ,由于运距更远,在瓜分分内蒙古东部、蒙古国乃至西伯利亚物流的战争中,大连并没有优势。 秦皇岛、京唐港、曹妃甸、天津、黄骅等渤海五大港口吞吐量合计早已突破 10 亿吨,未来甚至可能达到 20 亿吨或者更多。 京津冀 人口 合计超过了一个亿,和东三省一样多,渤海五港直接腹地的人口大约有3亿人。 而且,冀东冀中本来也有经商的传统。京南白沟和京东玉田鸭洪桥也是有名的北方箱包和小商品集散地。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2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津冀:一路一带在此交汇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5-2-27 19:04
渤海湾是亚欧大陆拥抱太平洋的地方,其实天津比连云港更适合做新亚欧大陆桥的起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870506.html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208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后——环京津冀(华北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热度 1 lxj6309 2015-2-11 18:36
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后——环京津冀(华北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刘新建 眼看着《 京津冀协同发展总规划 》出世和落地,在这样一个国家发展战略领域悬着的心基本落下了,其中的战略与策略措施没有让人失望。但是,作为一个山西人,对家乡的发展滞后越来越揪心。以前曾指出山西等一些省区处于国家区域经济规划的夹心区,尤其是山西省几乎是一个三不着边的地带。去年国家出台了一个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区规划,甚合吾心,但是,这个规划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发布之后,推进不见起色。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地之后,我想,国家将着眼于全国一盘棋的总体规划,进行几大增长极区域合纵连片,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区域无缝对接。下面,就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谈些看法。 京津冀作为一个增长极区域获得率先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模式,但是,这样的区域本身也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国家的一部分。首先,其与其它区域 存在 紧密 的 交流,其次,它有广大的邻接区域。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在经济发展中,邻接区域的交流应该有先天优势,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实际上,增长极或中心区域的高速发展在许多方面 得利于 邻接区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所以,为了协调发展,需要互惠交流。 环京津冀区域包括:山西、河南、山东、辽宁和内蒙古五大省区,五大省区人口 2.9亿,占总人口21%,国土面积17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8.5%;加上京津冀,总人口3.95亿,占 全国 总人口29%,面积19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0%。 环京津冀五省区+京津冀构成一个大华北经济区,辽宁连接东北,山西内蒙连接西北,河南、山东连接华东和华中。 五大省区中,山东、内蒙和辽宁的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山西和河南的发展滞后。 河北正处于中间位置。近两年,河南经济发展处于加速态势,山西和河北受制于经济结构调整,增长继续爬行,拖全国后腿。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河北需要借助北京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发展医疗卫生、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和文化旅游等高端第三产业。在第一阶段(3至5年),京津冀需要积极促进内部产业对高新技术和高端第三产业的需求,形成内部的良性循环,同时,积极扩大外延,向周边地区扩张。争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二阶段(2020至2025)与周边地区实现良性互动和有效的产业衔接。 山西是个小省,人口规模中等,地域比较狭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山西的资源大省名声在外,但是,山西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发展特别是发展质量并没有从中得利。山西在历史上曾以 晋商 著名,实际上,山西的文化教育发展也一直处于先进水平。在未来的加速发展中(必须加速),山西应采取南北均衡发展思路,北边打通京津冀,南边贯通 中原、 华东和华南 ,西边连接亚欧大通道 ,与周围经济区带进行有效的产业衔接,提高经济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水平。在有利的地市及交通汇聚点建立产业发展“根据地”。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山西内部的交通已经四通八达,向外通道也已基本建成,所以,发展的硬件条件基本具备。在未来的发展中, 在完善硬件的基础上, 考虑从软件抓起。(1)全面实现 14- 15年贯通教育和12年义务教育:教学楼、办公楼不必很漂亮,但是,教育体制必须改革,师资人才必须保证基本质量。建议降低职业院校的学费。(2)全面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展现一个环保美丽的山西。(3)加强物流产业发展,加快其现代化进程,全面整顿交通管理秩序。(4)让旅游业成为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建设不同层次的旅游服务设施,全面培养旅游管理人才 ,展现中华文明的古老源泉 。(5)在各县级地区,建立为各种前端产业提供配套的加工产业和特色产品产业链 ,培养各种技术服务人才 。(6)建立比较独立、省内统一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充分的资本金为所有内外资本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7)把反腐的精神好好发扬,形成干净的经济政策环境。 京津冀周边各省区都可以考虑与京津冀的产业对接,形成较高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立产业的思路首先是发现市场,在周边最好,所以,邻接地区应经常组织交流活动,包括商界、学界和政界。各地区都应积极开放边界,破除发展管理博弈中的囚徒困境,加强区域合作。
个人分类: 每周经济评论|167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