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人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外在中国究竟享有哪些特权
热度 7 ellapan 2011-8-19 18:24
近日 北大一名网名为“郭家莘”的美籍留学生在人人网发帖称,暑假期间,北大为留学生宿舍做了大量改善,修了游泳馆、保龄球馆、KTV、健身房、台球厅等,而中国同学却仍住破旧的宿舍,睡木板床,没空调。“郭家莘”呼吁校方为国内学生改善住宿环境,该帖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北大校方一名管理人员称,正在逐步改善住宿环境。 详见“http://learning.sohu.com/20110819/n316752793.shtml 这个帖子还是挺有意思,一是这名郭家莘同学的美籍身份,按理来说收到不公平的待遇应该有受害者本身北大自己的学生来提出啦才是?可是首先对于这种不公提出意见的竟然是一名外籍人员,至于这名同学是不是纯种的金发碧眼的老外我们就不要无聊的去追究了,令人感到感兴趣的是哪些北大那些国产原装的学生就怎么从来不对他们自己受到的这种不公正待遇而有些微抗议哪?抑或代表着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学子们早已伤失了那种傲气哪? 另外还有个老外在中国温州医院就诊,追打殴打医生的报道: http://learning.sohu.com/20110819/n316752793.shtml 文中说道:“那那位医生检查完后,回到电脑前为伤者开检查单,这时, 陪同伤者前来的女子站在他身边,用普通话说:“外国人在中国看病为什么动作那么慢?” 而伤者儿子和另一男子则吵吵嚷嚷地敲打桌面。” 看来老外自己还真是早已习惯在中国享受特权啦哪?
8697 次阅读|13 个评论
我不想幼稚了~可怎么摆脱?
热度 10 smilina 2011-8-4 22:56
我不想幼稚了~可怎么摆脱?
差半年我就90后了,很庆幸我被划分在80后,让我觉得自己算个大人…… 我总是游离在人人网和QQ之间,关注同学发的新鲜事……以前我经常发个状态、日志之类的,然后很多朋友评论,感觉自己人缘真好,很幸福……现在突然之间觉得有些幼稚,想低调,想销声匿迹……我挺喜欢这里的,因为这里没有人认识我…… 进入科学网,浓厚的学术气氛,打开篇文章就是某位老师写的,讨论的问题也是如此有深度,我在这儿这么的稚嫩……同样一篇写向日葵希腊神话的文章,我想如果放在人人网上,焦点会落在那悲伤的爱情,而在这让我学到了向日葵和太阳花原来是不一样的…… 22岁的我还是不会成熟和理智的看待问题,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每天在纠结什么,为了这么一个不值得的人,把自己折磨的如此……20年后的我会是怎样的呢?或许也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阅历的问题吧……有时候在想会不会有一天,我突然就不幼稚了,就成熟了,好期盼啊…… 呵呵,连写的东西还是这么幼稚……你说为啥《非诚勿扰》上那22岁的就比我成熟那么多呢?
5407 次阅读|28 个评论
乐极生悲 两则
热度 2 xupeiyang 2011-7-1 08:46
大学生为留毕业照跳西湖溺亡 已拿到美国奖学金  昨天下午,大学刚毕业的小辛(化名)在人人网留下最后一条消息,决定用爬树跳西湖的方式,留下一组最疯狂的毕业照。   下午5点20分,小辛从北山路西泠桥旁纵身跳入西湖,一口气游往对岸的孤山公园荷花池。7点15分,小辛冰冷僵直的躯体被搜救人员打捞上岸,医院最终宣布其抢救无效死亡。   如果没有这纵身一跃,22岁的小辛今天上午本将赶赴北京实习,此前,他已经拿到了一所美国大学的博士全额奖学金。 http://news.sina.com.cn/s/2011-06-30/014222729223.shtml 小宋,我没有骚扰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60899cid=1032000goto=new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59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好意思,这才是我的真水平!
热度 18 zhangyuxiu 2011-6-18 18:51
不好意思,这才是我的真水平!
前两天发了两篇博文《几张旧照》和《见过吗?这么蓝的海和天》,点击率都挺高,均成了热门博文。其实,它们都是我女儿用我家的专业相机拍的。《几张旧照》是2007年我们去欧洲时她用我现在这个相机拍的;《见过吗?这么蓝的海和天》,是她去年夏天复旦本科毕业后回海南用家里那个专业相机拍的。我说你拍的美景应该让大家欣赏欣赏,别光放在人人网,那能有多少人看到?她不同意,说你想挂就挂几张吧,别说是我拍的。但挂上后,大家纷纷赞我摄影技术大大进步了,还有朋友问我换新家伙什了么?这样含含糊糊地,让我总有一种做贼的感觉,心里十分不安。明眼人才不会认为我技术进步这么快呢,像李学宽老师、曹广福老师,陈湘明老师,他们的眼睛一定是贼亮贼亮的,只不过是没捅破这层窗户纸,给俺留点情面。所以经征求女儿意见,俺还是趁早坦白从宽吧。 以前我总是喜欢让别人拍我,不热衷拍风景(我从小有自恋倾向),没有摄影爱好。女儿去年到英国留学后,她淘汰的数码相机大部分时间是蒙着灰尘的,除非我们出差和旅游时。自从去年十月二十八日在科学网开博后,经常看摄影高手拍的美图,受了美的诱惑,手经常痒痒的,才从喜欢让别人拍自己转到拿起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美丽。在此向大家致歉! 前两天到海口澄迈盈滨半岛开个研讨会,住在离海五十米的西海岸温泉度假酒店,开会之余,晒太阳,观日出,看日落,踏浪,游泳,泡温泉,赏雨后云彩,拍了些照片,这才是俺的真实水平,用它们正本清源吧。 1、在住的房间阳台上观海上日出 2、在住的房间阳台上观海上日出 3、观雨后西天的云 4、就在这个阳台上观日出和蓝天白云 5、海上夕阳
3785 次阅读|45 个评论
科学接轨QQ新浪,分享人人开心网
热度 2 sheep021 2011-6-1 21:12
记得东北有句俗话:二人转不浪,不如回家躺凉炕” 今天突然发现,科学网也接轨QQ新浪,人人网开心网了。呵呵科学也大众,不能算错,但是既然走大众路线,又何必对个人学术观点赶尽杀绝呢? 中国科学真能在开心网 qq 等大流行时,中国科学就真有希望了。 证据呢,向下看,直到 分享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新媒体泡沫在美国股市破裂
热度 5 renxiang 2011-5-12 17:55
2001 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股指大跌。对多数中国互联网企业及创业者来说,那场惨烈的资本洗牌只是一个传说,一个案例,一本教材。 10 年后的今天,随着人人、网秦、世纪佳缘相继在美国股市跌破发行价,一个由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潮所引发的中国新媒体泡沫行将破灭。 最近一轮上市潮从当当网成功登录美股、优酷网再创股价新高开始。但是很快就好景不长,国内社交网络概念股人人网,上市之后,连续数个交易日下跌,并最终破发;其后上市的手机安全企业网秦更悲惨,开盘当天就暴跌近 20% ,并且跌破发行价;而国内婚恋网站世纪佳缘的战绩更加惨不忍睹,开盘仅 10 分钟就跌破发行价。 表明上看,这一轮暴跌与美元升值、美国股指整体下挫有关。但是关联起来分析,很多人看到了中国新媒体泡沫行将破裂的趋势。 泡沫源于过剩、源于有名无实,通俗点说,就是大忽悠再也忽悠不了人了。 曾几何时,美国股市、美元的流动性过剩,成了中国互联网创业者眼中的金矿,原本正常的企业融资,成了圈钱游戏。只不过, 这一次,稚嫩而贪婪的中国新媒体企业找错了游戏对手——老辣的美国金融业、久经风雨的华尔街分析师、还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美国股民。 中 国互联网企业有几大独特优势,这确实能吸引西方投资者:第一,我们的规模超级庞大,中国的人口红利使国内随便哪个互联网公司的注册用户规模对美国人而言都 是天文数字。但是仅仅有规模效应足够吗?第二,中国山寨精神无敌。所有上市的中国公司,莫不打出“中国版的某某”的旗号,当当是中国的 ebay ,优酷是中国的 youtube, 人人是中国的 facebook, 反 正都是山寨老外的成功模式。这虽然对投资者通俗易懂,可是,不要忘了,英国美国这种安格鲁萨克逊民族是最注重创新精神的。一个没有创新的商业模式,从心里 被投资者鄙视。第三,中国新媒体企业往往具有诱人的盈利前景和极具吸引力的招股说明书。这些财务数据与预测的的背后,却不乏为上市而上市,为圈钱而圈钱的 表面文章,有些做法甚至已经违背了商业伦理与行业规则,当当上市前后的价格大战,优酷之前的系列推广,人人为上市做的某些热身,稍微有商业头脑的人,都 会产生一个疑问: 这些互联网创业者的目的是什么?是在中国经营一件有意义的事业,还是上市后,套现走人,玩一场空手套白狼的创业游戏?很多中国新媒体企业和他们的代理人,以为美国人很傻;其实,美国金融界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见识过这些花样了。 10 年前,西方互联网泡沫破裂,造成了连续几年的行业惨淡经营,但是与此同时,对互联网的反思与务实探索蔚然成风,随着 Web2.0, 长尾理论,维基经济学等伟大观点的诞生,以及以谷歌、 facebook, youtube 等真正服务于社会、为人所用的伟大企业的兴起,互联网泡沫由坏事变好事。美国互联网从此走出了炒作概念、惟技术至上的初级阶段,开始脚踏实地地去服务用户、服务社会、改变社会。而世界,也真正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从 这个意义上讲,我希望中国的新媒体泡沫快点破裂,希望那些以圈钱为目的,以资本套利为使命的互联网公司与主管们滚出互联网,还网络一个清净,让中国互联网 也真正开始务实、创新、与公益化的转型。当然,我对国内的转型并不乐观,核心问题是,国内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而外部环境没有对创新的支撑。所以, 中国互联网与新媒体注定悲剧,中国注定只有两类新媒体企业:一类是贫瘠而艰难的坚持互联网精神的无名网站,另一类是贪婪的、不守规则、不讲原则的新媒圈钱机器。 至于后者,你或许能赢得美国的投资,但是无法赢得美国的尊敬!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3878 次阅读|10 个评论
随便写点吧
热度 2 dishengbin 2011-4-21 22:28
12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人人网
jarry413 2011-4-8 20:58
内容概要:人人网人气之星 人人网刷人气 校内刷人气 论坛名称:csuboy综合社区 软件名称:csuboy人人网人气之星 论坛地址: http://bbs.csuboy.com/ 软件特点:完全免费 绿色软件 操作简单 版主们针对每一个用户 一路陪同解决所有问题(版主问答例帖: http://bbs.csuboy.com/read-renqi-tid-85644.html ) 软件简介:玩了这么久人人网 您应该明白 只有通过点击主页 才能增加1点人气。 试想,那些上万人气的浏览量哪来的呢? 真的有人每天都动来点击吗?当然不会,那些上万人气都是刷出来的。算一下,每个用户就按有300个好友计算,那么每天需要这三百人都去点击一次他的主页,连续点一个月那么还没1万人气呢。何况您真相信会有人那么无聊一直去点吗?要知道,不管是回复留言,还是看文章,还是看视频,都是不会增加人气的。这下相信那些上万人气是刷出来的了吧。 那么............. 想拥有上万的真实人气吗? 想结交更多的帅哥美女吗? 想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吗? 想成为人人网人气之星吗? CSUBOY人人网人气之星可以助您美梦成真!!! CSUBOY采用真实互动相互访问来刷人人网人气 (目前正在研发刷QQ空间人气 新浪博客刷人气 百度空间刷人气 以及 51.com刷人气),每日可根据每个用户的人人网情况增加最高至1000左右的人气, 因为是真实用户互相访问, 完全不用担心封号危险。(部分刷人气软件采用虚拟人气,不但会封号,还会造成人气今天刷明天没的情况)。 真实互访的运作原理:采用论坛建设群组,群组内用户通过csuboy软件进行互相随机访问,达到完全免费,全为真实用户互访的效果。 您要做的只是每日打开软件,点击:“开始刷人气”便可高枕无忧,等着成为人气之星吧。 Csuboy人气之星总结:完全免费的优秀软件 真实的用户互访 每日成百上千的人气增长 专业热情的管理团队 Csuboy论坛地址: http://bbs.csuboy.com/ 最新版本下载地址: http://download.csuboy.com 欢迎新朋友们来此论坛视察! 附上一张Csuboy软件截图:
2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谈Facebook和人人网
david2000abc 2011-4-2 15:26
注册科学网帐号已经有两三年了( 2008-12 ),一般都是看一些精选的博文和网页上一些科学新闻。今天忍不住说说 Facebook 和人人网(我读本科那会还叫校内网)。前段时间看美国影片 社交网络 ,被 Facebook 年轻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惊艳的才华所折服。然后开始注册了一个 Facebook 帐号,注册的过程也很曲折,一向老老实实的我还翻了几次墙。注册好之后发现真的是一个不错的社区。平时看的不少的文献的作者在上面都有帐号,可以进入他们的页面看一看,一下感觉近了很多看到了严肃的 Homepage 的另一面。 然后就开始邀请好友啊,把和我研究方向相近的博士教授一阵邀请。曾经和我有过 Email 学术交流的人一顿邀请。但是过了几天就接连发生了几件很不愉快的事情来自人人网: 并且在几天时间里一直发了三封。发的对象是所有跟我注册邮箱有过 Email 通信的所有地址。其中包括,我的博士生导师,平时有科研交流的同行,还有国外一些期刊的主编。当时我得汗呀,腋下立即就湿了。当收到前两封的时候就赶紧把人人网给注销了。谁知道上面的这封邮件的截屏就是我注销之后收到的。 是谁泄露了我的通信邮箱给人人,还是人人网会全天候监控大陆人群在 Facebook 的注册情况。在网上找投诉也没找到地方。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第四封,第五封。。。
个人分类: 生活|5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使用信息传播的工具打破潜规则(1):引子
热度 1 yangfanman 2011-3-14 10:13
这个博文我要写新式信息传播工具如微博、人人网、手机等来解决中国几千年未解决的问题:潜规则盛行的可能性。 记得上小学五六年级的开始学习历史,此后这门课就成了我的噩梦。每次考试以前都要将很多很多的东西死记硬背进脑子,而我却一点背不进去,还好高中阶段所谓的文理分科让我结束了这个梦魇。 也许是从此以后心里产生了补偿效应,居然可以关注一些历史教育界的人和事,也许现在很多人也不知道中日韩三国历史学家合作编写一本三国历史界大致能接受的历史书籍 http://world.people.com.cn/GB/14549/3447691.html ,而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我就有了一本: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详见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39146.html 。 我常常思考,我们学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后来想想学习历史就像我们经常反省自己人生成长的所作所为,回忆成长的代价是为了让我们“以史为鉴”,因为我觉得袁腾飞老师说得挺对,历史学家存在的目的不是考据学家。 明清时代离我们最近,因此这方面的著作也最多,明代历史里面可能《明朝那些事儿》最喜闻乐见,但吴思 http://blog.sina.com.cn/wusi 的几本重要著作人们却不这么大众了,《血酬定律》( http://read.dangdang.com/book_2965 )和《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http://www.oklink.net/a/0105/0519/qgzz/index.html )这样发人深省的作品读后让人无法不佩服作者观测历史的深刻。 血酬定律我读得早,读完以后没什么感觉,可是每当有人命伤亡报道的时候,我就会拿他老人家的理论来观察一下。潜规则这本书最近才读的,读得时候以及读完以后,我反复想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每一个可以说都生活在潜规则的世界里,有些潜规则正是我们这个世界不那么美好的重要原因。虽然吴思将这些规则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他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将这些规则消除掉,从而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 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些办法来对抗甚至消除潜规则呢?根据近年来我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我想普通百姓之间的信息快速流动是解决潜规则问题的重要方式,下面就一一结合《潜规则》的案例来讨论。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256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年轻人必知的人生定律(ZZ于人人网)
热度 1 DYSON 2011-2-13 12:10
1、波特定理: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提出者:英国行为学家波特 点评: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 2、洒井法则:在招工时用尽浑身解数,使出各种方法,不如使自身成为一个好公司,这样人才自然而然会汇集而来。 提出者:日本企业管理顾问酒井正敬。 点评:不能吸引人才,已有的人才也留不住。 3、奥格尔维法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都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 提出者: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尔维。 点评: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作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4、赫勒法则: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的时候会加倍努力。 提出者:英国管理学家赫勒。 点评: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监督才会成为动力。 5、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6、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 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2、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7、蓝斯登定律: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可敬不可亲,终难敬;有权没有威,常失权。 8、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 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9、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提出者: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费斯诺 点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10、牢骚效应: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 点评: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2、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11、避雷针效应: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点评: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12、氨基酸组合效应: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点评: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13、米格-25效应: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 点评: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14、磨合效应: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 点评: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做出必要的割舍。 15、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16、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 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17、吉尔伯特法则: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作。 提出者:英国人力培训专家吉尔伯特 点评:真正危险的事,是没人跟你谈危险。 18、权威暗示效应:一化学家称,他将测验一瓶臭气的传播速度,他打开瓶盖15秒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气,而后排的人则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已闻到,其实瓶中什么也没有。 点评: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 19、奥尼尔定理: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的。 提出者:美国前众议院院长奥尼尔 点评:只有能切身体会到的,群众才认为那是真实的。 20、定位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试验:在召集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位子,之后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如此五至六次,发现大多数人都选择他们第一次坐过的位子。 点评:凡是自己认定的,人们大都不想轻易改变它。 21、艾奇布恩定理:如果你遇见员工而不认得,或忘了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点。 提出者:英国史蒂芬约瑟剧院导演亚伦艾奇布恩 点评:摊子一旦铺得过大,你就很难把它照顾周全。 22、吉格勒定理: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 提出者: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 点评: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 23、犬獒效应:当年幼的藏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这只犬称为獒。据说十只犬才能产生一只獒。 点评:困境是造就强者的学校。 24、近因效应: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 点评:结果往往会被视为过程的总结。 25、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26、美即好效应: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 点评: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 27、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28、皮尔卡丹定理:用人上一加一不等于二,搞不好等于零。 提出者:法国著名企业家皮尔卡丹。 点评:组合失当,常失整体优势,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 29、马蝇效应: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点评:有正确的刺激,才会有正确的反应。 30、倒u形假说:当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时,能把工作作得最好。当一个人一点儿兴奋都没有时,也就没有作好工作的动力了;相应地,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使他完不成本该完成的工作。世界网坛名将贝克尔之所以被称为常胜将军,其秘诀之一即是在比赛中自始至终防止过度兴奋,而保持半兴奋状态。所以有人亦将倒u形假说称为贝克尔境界。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和多德林。 点评:1、激情过热,激情就会把理智烧光。2、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 31、特伯论断:在数字中找不到安全。 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特伯。 点评:数字是死的,情况是活的。 32、摩斯科定理:你得到的第一个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摩斯科。 点评:刨根得根,问底知底。 33、罗杰斯论断:成功的公司不会等待外界的影响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始终向前看。 提出者:美国IBM公司前总裁罗杰斯。 点评:只想随波逐流,难有理想彼岸。 34、萨盖定律:戴一块手表的人知道准确的时间,戴两块手表的人便不敢确定几点了。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萨盖。 点评:若选错误参照,必无正确比较。 35、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 点评:1、不拓心路,难开视野。2、视野不宽,脚下的路也会愈走愈窄。 36、巴菲特定律: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 提出者:美国股神巴菲特。 点评:1、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望走别人没走过的路。2、特色不特,优势无优。 37、古特雷定理: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古特雷。 点评: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 38、列文定理: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作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列文。 点评:如果没有能力去筹划,就只有时间去后悔了。 39、弗洛斯特法则: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 提出者:美国思想家弗洛斯特。 点评:开始就明确了界限,最终就不会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来。 40、波克定理: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 提出者:美国庄臣公司总经理詹姆士波克。 点评:无磨擦便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 41、韦奇定理: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 提出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 点评:1、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2、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 42、福克兰定律:没有必要作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作决定。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福克兰。 点评:当不知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 43、王安论断: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作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提出者: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 点评:寡断能使好事由好变坏,果断可将危机转危为安。 44、格瑞斯特定理: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格瑞斯特。 点评:好事干实更好,实事办好愈实。 45、吉德林法则: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提出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 点评:杂乱无章的思维,不可能产生有条有理的行动。 46、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沃尔森。 点评: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 47、塔马拉效应:塔马拉是捷克雷达专家弗佩赫发明的一种雷达,它与其他雷达的最大不同是不发射信号而只接收信号,故不会被敌方反雷达装置发现。 点评: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无以藏。 48、小池定理:越是沉醉,就越是抓住眼前的东西不放。 提出者:日本管理学家小池敬。 点评:自我陶醉不易清醒,自以为是不喜批评。 49、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50横山法则: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 提出者: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 点评: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决权便无主动权 51、蝴蝶效应:紊乱学研究者称,南半球某地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可变成席卷北半球某地的一场龙卷风。他们将这种由一个极小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下,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后果的现象称为蝴蝶效应。 点评:善终者慎始,谨小者慎微。 52、阿什法则: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阿什。 点评:你愈是躲着问题,问题愈会揪住你不放。 53、洛克忠告:规定应该少定,一旦定下之后,便得严格遵守。 提出者:英国教育家洛克。 点评:简则易循,严则必行。 54、热炉法则: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其有以下三个特点:即时性、预警性、平等性。 点评: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可相期。 55、柯美雅定律: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任何东西都有改革的余地。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柯美雅。 点评:不拘于常规,才能激发出创造力。 56、达维多夫定律: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 提出者: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 点评:只有敢为人先的人,才最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先驱者。 57、自吃幼崽效应:美国硅谷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各公司都积极寻找自己的致命弱点,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看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有人将这种行为戏称为自吃幼崽。 点评:1、自己不逼自己,别人迟早会逼你。2、敢于对过去告一个段落,才有信心掀开新的一章。 58、舍恩定理:新思想只有落到真正相信它,对它着迷的人手里才能开花结果。 提出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舍恩。 点评:只有信之不疑,才能持之以恒。 59、吉宁定理:真正的错误是害怕犯错误。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吉宁。 点评:不怕错误的人,错误往往也离他最远。 60、卡贝定理: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提出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经理卡贝。 点评:在未学会放弃之前,你将很难懂得什么是争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通过科学网PK人人网,说明科学网的定位和改版应该慎重
热度 1 hongkuan15 2011-1-18 22:45
通过科学网PK人人网,说明科学网的定位和改版应该慎重
最近,科学网改版了,不习惯现在的版面,乱!操作也不方便。现在的版面的架构是目前流行的SNS社区网站的架构(应该是 康盛创想的Discuz 架构),类似于人人网,开心网,差不多随便进一个网站就是这个样子的,太大众。 对此,我一时难以适应,别扭的很,因为我是科学网的忠实用户,几乎每日必上,相信很多网友跟我有同感。请查看其他博友的呼声! 科学网博客新版终极评价——联名提意见(请) , 科学网博客,别失去自己的特色! , 科学网博客改版的教训 , 科学网博客是升级还是降级,这真是个问题! , 作为老程序员 为科学网博客新版本也说点想法 。当然也有人为此做了相应的解释: 博客升级的背景情况说明 。不论怎么说,改版的事情是不会改变的,但是有些问题我觉得应该思考清楚。 科学网的定位是什么? 定位决定了一个网站未来的道路,定位不一样,网站架构,风格就很不一样,拿现在比较火的开心网,人人网与科学网做个对比。人人网和开心网定位是大学生交友。突出个性,注重展示自我,增加关联,扩大朋友圈,其用户群体主要是在校大学生,网站内容注重的娱乐,个性,前卫和另类。科学网的定位是“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首先,科学网为广大“全球华人”提供的是一个平台,为之服务,这个平台应该是开放的,严肃的,注重科学,同时也要兼顾用户的体验和可用性,老的版本在这一点上表现很好,可以说科学网的工作人员自行开发网站时是费了大量心血的(在此感谢一下!)。这一点,从改版后大家对老版的眷恋,以及对新版的不适应足以证明。其次,科学网定位的使用者为全球华人,与科学相关人士。这一定位就决定了网站主要用户是哪类人,是为那类人服务。从事科研的人一般都是大学以上学历,年龄一般25岁以上,这些人多科研出身,理工科背景,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我认为,这类人喜欢简单,直观,比较务实,实际,习惯理性思维。此外,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搞科研很忙,闲逛的时间少,上网站希望能够快速的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对于页面的信息排列方式非常在乎。因为不是职业写手,对网站的可操作性和方便性要求也较高,喜欢网站布局简洁,功能简单实用。最后,科学网定位为“社区”,强调是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这方面,老版的似乎有些欠缺,比起那些专业的SNS社区网站还是有很大差距,这次改版主要是在这一方面有所改进。科学网与人人网,开心网定位几乎完全不同,不应该照抄照搬。 科学网的定位明确了,那现在的模式是否与自己的定位对应呢? 先来看看,科学网的用户分析吧:来自于 www.alexa.com (网站排名分析网站)的资料。 科学网的信息 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网站流量排名:13199 国内网站排名:1673 年龄:主要25-34,其次 65以上, 性别:男女比例差不多 学历:绝大多数为graduate school 基本没有孩子。 上网地点,主要是学校,其次是工作场所。 主要用户分布于: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加拿大,美国,英国 下面是人人网的信息: 网站流量排名:103 国内网站排名:17 年龄:主要18-24,其次 25-34, 性别:主要为女性 学历:绝大多数为college,graduate school很少 主要用户分布于中国,韩国,英国,日本,美国。 基本没有孩子。 上网地点,主要是学校,其次是工作场所。 从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网的用户有其独特的地方,年龄较大,65岁以上老人也是常客;学历较高,多是硕士博士;用户分布多是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这些与人人网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科学网不能简单的学习社交网站,追时髦。我认为现在科学网的定位没有注意到这些用户特征,网站架构没有很好的与之对应。 我建议,科学网在加入社区网站应用的同时,保持其简单实用的博客特点,兼顾用户的可用性,易用性(尤其要考虑那很大一部分65岁以上的科学家)。人都有惯性,怀旧心理,所以适应新的东西肯定是需要时间的,但是不能用慢慢会适应的为理由,而不顾用户感受不加改进。用户的反应才是最重要的,尊重用户,尊重人的本性和自然规律,有必要从人因工程方面和可用性方面继续改进。既然改版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也就不要当头再给一棒子了,大家多提点建设性的意见,把科学网建设的更好。 祝科学网越办越好! 其他博主的博客:科学网和人人网的不同和启示
3875 次阅读|2 个评论
这个新系统还不错
热度 1 entangle 2011-1-16 19:38
跟人人网比较相似 能够把论坛和博客连接起来 挺不错的 习惯了就好了 不过最好还是保持原来的博客首页比较好 大家都习惯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1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