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和谐文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岭峰体诗歌:和谐文化的符号
hucs 2011-10-23 21:11
岭峰体诗歌:和谐文化的符号 -- 以《青春诗语》作品为例 吴文怡 胡春松 1 诗歌:人类共同的语言 1 . 1 诗歌的起源和历史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源远流长,诗人璨若群星,诗作浩如烟海。诗歌 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诗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劳动起源学说和宗教起源学说。 诗是怎样产生的?在文学形成之前,祖先为传授实践经验且便记忆、传播,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 与 原是同一个字。文字产生以后,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 。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又是如何来的?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歌最初只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 “ 歌 ” 与 “ 啊 ” 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 “ 啊 ” 叫作 “ 歌 ” 。因此歌的名字就沿用下来。 关于诗歌并称: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仅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 : 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 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尚书》 : “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 “ 诗歌 ” 。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关于中国诗歌的历史演变(见《青春诗语》附录 2 :表 1 )。 1 . 2 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 ,语言具有音乐美。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有学者将 诗歌 语言特点归纳 、 总结如下: ( 1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 2 )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 3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 4 )明快:其特点是简洁,直白,一语破的。 ( 5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1 . 3 诗歌的问题与现状、发展与未来 进入 21 世纪,中国文学界关于诗歌出现一种空前迷惘氛围。人们对诗歌陷入苦苦思索之中。曾有 诗人问缪斯、问上帝: “ 我们的诗怎么样了? ” 答案不得而知。。 诗歌怎么了?中国的诗歌究竟要走向何方? 可见许多人对中国诗歌的现状大为不满,且惯于把现代诗同唐诗宋词作比较,更有甚者认为“中国诗歌已经死了”。如何看待中国诗歌的现状,中国诗歌到底能不能再次辉煌灿烂? 诗人 诗歌类型与派别 现代诗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在关心诗歌、喜欢诗歌的人,大都是精神敏感的人,关注生活意义与价值的人,他们试图从诗歌中寻找灵魂的家园。 中国新时期文学中,在以北岛、舒婷等认为代表的朦胧诗群体完成历史使命后,相继出现了“第三代”诗人、“中间代”诗人、 70 后诗人、 80 后诗人乃至 90 后诗人等诗歌群体。 —————————————————————————— 民间诗人 “ 官方诗人 ” 专业诗人 业余诗人 诗歌爱好者 叙事诗与抒情诗 格律诗 新诗(自由诗) 散文诗 题画诗 配图诗 五四派 新月派 现代派 九叶派 朦胧诗 打工派 梨花体 ( 赵丽华 ) 海啸体 —————————————————————————— 我国新时期诗歌发展已经走过了波澜壮阔的 30 多年的历史。未来诗歌发展应该呈现出怎样发展趋势?关于诗歌的评判缺乏一个统一的标 准。因为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地域,某一种文化,或者某一范围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审美价值和标准。但时间是检验和评判诗歌的标准。一首好诗,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那些从历史长河中流传和保存下来的精品,就是好诗。 现实中, 用 毕生 精力写诗的人 并不 多 。 诗歌的前提是激情, 因此需要青春和青年。青春创造诗歌。 从中国诗歌的历史演变来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与特色。 发展才是硬道理。诗歌也是如此。不论哪一诗派别,只要发展了,进步了,就是好的。争论归争论,唯有争论才能推动诗歌本身的发展和进步。 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关注点也变得多元化了。“诗歌死了”并不是说现代诗没有精品,而是人们的关注点多元化。中国诗歌要想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自身的形式和内容,调整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一要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灵魂。二要准确把握社会大变革人们心灵、灵魂的共振点。 诗歌是凝练的艺术,要写出一首好诗,不仅要对共鸣、敏感的事物有很深入的把握,而且语言要言简意赅。 2008 年汶川大地震,灾区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诗坛出现了“汶川诗歌井喷”现象。如今,诗人更加注重示爱、抒发感怀、抚慰心灵的描写。至于诗歌如何走出低谷,需要情景和氛围。当发生大的变革或有重大的事件发生,好的诗歌必定井喷。我们认为,这就是所谓“ 时世造诗雄”。未来的中国诗坛,需要科学发展观,需要推陈出新,需要新人和新作。 2 最美诗歌岭峰体:《青春诗语》作品简介 2 . 1 岭峰体诗歌的提出与命名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华诞,也是南昌大学建校 90 周年。 为贯彻刚刚结束的 党的十七 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精神和要求 ,努力 实现“医学与人文结合、科学与艺术交融”的目标 ,作者历时十一年创作的诗歌作品集 -- 《青春诗语》 终于问世。这是作者献给党、校 90 华诞和国庆 62 周年的一份贺礼。 在 《青春诗语》 自序部分,作者在分析作品特点时提出:新诗或古体诗词作品中,多具有“ 横看成岭侧成峰 ”的特点( 可以提出并命名为一种新的诗词格式 -- 岭峰体?! ), 例如:新诗作品“春雨绵绵”,古体藏头诗词(联)作品“澳门世安”等。 在科学网博客中展示编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诗歌时,作者的个人简介中明确表述: 已提出新的诗词格式—岭峰体,是“岭峰体”代表者之一。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6do=blogid=479606 ) 在 《青春诗语》 著作后记·致谢中,作者认为, 最美诗歌当属岭峰体 。为什么?因为,岭峰体诗歌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特点提供的意境和信息不仅是双关含义,往往是多重意义。其信息量明显优于其它格式的诗歌。 毫无疑问,岭峰体将成为诗歌中的精品和珍品。无论是新诗,还是古体诗词,无论是保健类诗歌,还是山水 、 人物类颂歌,《 青春诗语》 的各类作品中随处可见岭峰体美的印记。 2 . 2 《青春诗语》作品简介与举例 详见自序。 2 . 3 《青春诗语》最美元素简述 1 内容真: 《青春诗语》 作品内容广泛,包括诗歌(古体、新诗)、词作品两大类以及附录部分 -- 联和散文诗等,内容涵盖领袖、人物、时代、理论、青年、学长、奥体、师友、校园、家乡、情景、山水、节日等等。作品的选材和内容都是紧密贴近实际生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此外, 《青春诗语》 在目录上作了分类、并列编排,以增加内容的“厚重感”;在内容上,编译诗稿 — 多位尚健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诗歌作品,可以增加读者的兴趣,并起到他山之石的借鉴、参考和学习作用。 2 本性善: 《青春诗语》 作品处处张扬着“和平、和谐”的思想和氛围,与人为善,与邻为善。在众多作品中,例如“颁令晋将”,奥体、师友贺联,婚礼祝贺以及中日地震灾难和 911 悼念等活动中,处处体现了“善”的本性。 3 形式新:诗歌贵在创新。 《青春诗语》 为读者提供了“一桌诗词新宴”。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精致、精美、精炼”的诗坛精品新作 -- 《青春诗语》。 作者是一位从事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 — 诗坛新人,作品填补这一领域空白。这些众多的“新” 造就了 《青春诗语》 的美。 正是作品的“真 、 善 、 新”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 《青春诗语》 一道 美 的风景。愿 《青春诗语》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大众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有益的精神粮食。 3 岭峰体诗歌:和谐文化的符号 3 . 1 和谐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加以推进,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建设和谐文化,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 3 . 2 岭峰体:和谐文化的符号 诗歌贵在新。新是诗歌的生命。诗学就是人学,要求是统一的、融通的、和谐的。 岭峰体诗歌 以一种新的美学特征,开拓了诗学的美学视野,活跃了诗坛创作思想,将对未来的诗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者为新时代放歌,为生活歌唱,为和谐文化颂歌。岭峰体诗歌以一道亮丽的美景呈现在人们面前,将成为一个具有新时代显著特征的强烈搏动的和谐文化的符号。 诗歌是流动的美学。 岭峰体诗歌 将形成一种崭新的诗歌创作格局。 《青春诗语》 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方式的是多样的,展示了新鲜的美和多样的美。在题材上,既有描绘现实生活的画面,又有揭示内心世界的隐秘;在风格上,既有遒劲、豪放、质朴、热烈、雄厚,又有婉约、柔细、静谧、舒缓、深情;既有简洁朴素,又有绚丽多彩;在表现形式上,既有自由体,也有格律体或半格律体,既押韵,又不押韵,既有标点又无标点,既继承古典诗词的技巧和情韵,又时常吸收西方外来语言,呈现崭新的多样性,成为和谐文化的标记和符号。 峰回路转推新作,诗情画意展和谐。 岭峰体诗歌 -- 和谐文化的符号。 ---- 作者单位 : 吴文怡:江西高校出版社; 胡春松:南昌大学(医学院) 在职博士生( Email: chunsong_hu@yahoo.com.cn ) 注: 本文作于 2011 年 9 月初,有修改。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27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梅珍生 2010-5-28 13:21
梅珍生 科技文化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是缘于科学技术而生成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以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为根据,并对科学技术本身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用进行认识与反思的观念结晶。科技文化以科学技术为载体,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不断作用于人、自然、社会而演化出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科技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如何定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和人性发展是何种关系?我们需要何种科技文化?武汉理工大学 杨怀中 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的最终成果《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对这些问题作出了颇具理论深度的回答。 该成果提出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科技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揭示了科技文化何以成为第一文化。发展和弘扬科技文化的前提是科技文化必须本土化,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吸纳科技文化,努力建设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上,呼唤以科技文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体系,和谐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强调科技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定位,不仅表现在促进经济的发展上,同时也表现在社会的组织管理、运作关系及机制上,表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表现在科技文化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及其机理上。概言之,发展科技文化、建设科技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技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课题。 在科技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学术界有一种思潮,即在批判科学主义的同时,连同科学技术一起批判,把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紧张、人性失落等问题,都归因于科技文化。这实际上是将科学主义与科技文化等同,将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割裂,将科技发展与社会和谐对立,是一种典型的两极对立思维,是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用一种片面性代替另一种片面性,它完全漠视了科技文化对和谐社会建构的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必须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上,必须有和谐文化的支撑。培育与现代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人道主义精神、宽容精神、法治精神、诚信精神、创新精神等,是构筑和谐社会文化底蕴的内在要求。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实现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今天,科学技术已超出单纯的工具价值,它本身就是一种极具穿透力和震撼力的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科技文化放到人性的丰富和完善、提升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性等高度上来考察,努力建设融科学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科技文化。 尽管科技时代人类生存的状况不容乐观,科学技术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负面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是无法克服的。我们倡导科技文化正是为了兼容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积极因素,力求在保障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减少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危害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更加和谐。科技文化并非文化的初始形态,它是人类实践和文化积累发展到一定条件下的产物。科技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发展前提和社会生活背景,其内部结构所特有的复杂程度和有序程度决定了科技文化具有十分严谨而精致的自身建制,其外在功能上普遍、深刻的社会影响决定了科技文化又具有非常庞大而系统化的社会建制。 科技文化是一种集科学性、人文性、创新性、普适性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它不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而且蕴涵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科学规范、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科技文化与社会的互动首先表现在,科技文化推动人类实践方式的提升。和谐社会构建不仅需要提升实践方式,而且需要培育健全的社会人格,而科技文化正是以培育社会人格为中介参与社会互动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正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更离不开科技文化的保障和支持。这就从文化哲学的高度,鲜明地回答了时代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对科技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作了准确的定位,丰富和深化了和谐社会理论,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和当代中国现实的深切关怀。 载《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5-13
个人分类: 一瓣书香|3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