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莎士比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卷”,还是“不卷”?这是个问题
热度 6 等离子体科学 2012-6-20 13:43
初看关于卷积的讨论,感觉有点像著名的“ Hamlet 纠结”(呵呵,不是数学物理问题,是 Shakespeare 的“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 但是仔细看了,争论的焦点实际是“卷”的定义。 邹老师说:“因为 h( t ) 要被翻转,成为‘卷积’这个称呼的来源。” 如果把 h(t- t ) 理解成“平移”,则“ 按这种解释,卷积不必‘卷’ ”。而吴老师认为,“ 将 h(t) 平移一个量 h( t ) ,变成 h(t- t ) ,就是卷了啊 ! ” 这样看,争论的是对“卷”字的理解。 后来双方似乎游离了这个争论点,变成了讨论卷积是否有周期循环特性的问题。 邹老师强调物理本质,笔者是赞同的。任何数学物理方法都应该有清晰的物理图像。吴老师提出周期特性,其实就是强调了其中一种物理图像——波传播的图像(或者波的相位分布的图像,如果把 t 换成 x 的话)。 物理世界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就是波的形式。从量子力学的观点看,粒子也是用波函数来描述的。所以吴老师的话没有错。而邹老师关于叠加的描述,也抓住了其物理本质的另一面。综合起来就是: 物理世界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就是波的形式;看似复杂的运动可以看成不同频率(周期)运动模式的叠加。 比如邹老师给的例子:“ 给定两个数组, x = ; y= ; 计算它们的卷积 ”,同样可以用不同频率(周期)运动模式的叠加来描述。 这两个数组:严格写是: x(n): x(1)=1, x(2)=3, x(3)=2; y(m+n): y(m+1)=2, y(m+2)=0, y(m+2)=1, y(m+4)=5, m 为任意整数。 它们显然可以看成两组不同频率运动模式的叠加的另一种表示: x(n) 是 S n x(n) cos W n t 的频谱; y(m+n) 是 S n y(m+n) cos W m+n t 的频谱。 【题外的话:一个连续的时间(或者空间——如果把 t 换成空间坐标)分布可以用频率(波数)的分立谱来表示,量子力学就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而且从这种时间(空间)分布和频谱( k 谱)分布的关系,很容易理解测不准原理。因为频率与能量,波数与动量就差一个 Planck 常数因子。】 笔者觉得,在科学网上开展这种学术讨论,有助于加深对一些基本的数学物理问题的理解。这应该是办科学网的宗旨所在。 最后,还是 Shakespeare 的“ Hamlet 纠结”: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 …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就是要有迎接“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的勇气。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7912 次阅读|16 个评论
可否把你比作夏日?——且学莎士比亚如何示爱
热度 3 fengzhigu123 2012-5-13 21:09
莎士比亚在1609年发表的《十四行诗》是其最后一部出版的非戏剧类著作。人们无法确认诗集收录的154首十四行诗中每一首的具体完成时间,只知道这些诗作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莎翁的十四行诗结构紧凑、用喻新奇、气势若虹,一直以来被认作十四行诗的高峰。 十四行诗是源于意大利的一种结构严谨的抒情诗体,却逐渐的在英国这片热土上走向兴盛,除了莎士比亚之外,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等著名诗人也是十四行诗的著名创作者。 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位列第十八位的《可否把你比作夏日》被公认为是皇冠上的明珠。且看原诗: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很多译者都翻译过这首诗歌,文得的师傅陈若雷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这首诗歌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在文得看来绝对是集大成者,在结构和韵律等方面都已经大大超越了前人。下面是文得师父若雷先生的译本: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陈若雷译文      我可否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然而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婉:   夏风会摇落五月娇嫩的花蕾,   夏季竟然是那样短短的瞬间。      夏日里时有热浪翻滚,灸灼田园,   但又往往会浓云蔽日,掩了金颜;   太阳的霞光总归会因日落而消失,   时序的更迭终将会使得丽景摧残。      但你是永恒的夏天绝对不会凋零,   更不可能消褪了你那明媚的美艳;   死神也不敢夸口能挡住你的芳履,   你的倩影已经融入了不朽的诗篇。      只要人类尚存,双眼还能看,   我的诗句必使你的芳名永传。 细读莎翁此诗,可谓妙语连珠,一瞬间从口中奔泻而出。那可爱的姑娘啊,我能把你比作夏日吗?仿佛一个自作多情的痴情男子,在路上迎面走来了自己长期暗恋但又不敢开口的女子,然而这一瞬间被绿罗女子的美丽所震撼,身体不由自主的向姑娘边靠将过去,带着颤音向这位姑娘打了第一个招呼:姑娘,我能把你比作夏天吗? 明明是讨好的口吻,正常料想下一句一定是开始说夏天有多好。然而莎翁终究不同常人,起句之后,继续上转,“然而你比夏天更温婉更可爱”,明明就是赤裸裸不脸红的拍马屁,却拍的你兴高采烈的,没有丝毫脾气,甚至反而想“愿闻其详”。 既然你想听,莎翁也绝对不遗余力:哦,那骄阳似火的夏天啊,她会灼伤娇嫩的花朵,而她的美丽也总是那么短暂。实际上就是在不遗余力的贬低人家夏天,其实是在说:“哼,夏天这个鸟东西,看上去是不错,但这家伙他妈的辣手摧花啊,又是个洋枪银蜡头——短命鬼一个”,言下之意又是再说你其实比她更好啊,马屁又是阵阵。 这两句是诗人对夏天概括的描写,再下面整个一小节则进行了更加色彩斑斓且详尽的描写,把那夏天的不好说了个尽。其实你看他的那些个描写,果真夏天有那么不堪?人们不是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嘛,此时深陷爱河的诗人为了赞美自己的爱人,必然是不遗余力的糟蹋人家夏天,其实你说那夏天招谁惹谁了,关键刚开始还不是诗人自己要把自己的心上人比作夏天的吗? 可见莎翁在这首诗歌的创作上可谓是煞费苦心的。莎翁“贬斥”完夏天的不好,就开始表述自己爱人的好:啊,亲,你是永恒的夏天啊,你从不凋零,你的容颜从不老去——开始正面的拍着马屁。经过前面侧面拍马屁的过度,估计现在这个陌生的恋人也开始接受他了,他正面的马屁想来也不会再招来反感。这番马屁过后,此刻在这个温婉女子心中应该已经是浓浓的爱意了吧。 诗人表达完了这些还嫌不够,既然是爱情总要推向高潮,既然已经二了,就要二到最好。于是诗人自己也来了:“啊,你的美丽,你的动人,一定会永存的,你相信我,只要地球还在,人还活着,我的诗歌——这个正在为你写着诗歌的人,就一定要让你的美丽永存于世间。” 这是多么远大的承诺,这是多么热烈的宣誓,听到诗人如此天马行空、步步紧逼的示爱之后,这美丽女子一定早已投入他的怀抱,感动得稀里哗啦、不知魏晋了吧。 附录: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8首中译本:    梁实秋翻译的版本:       我可能把你和夏天相比拟?   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   狂风会把五月的花苞吹落地,   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过:      有时太阳照得太热,   常常又遮暗他的金色的脸;   美的事物总不免要凋落,   偶然的,或是随自然变化而流转。      但是你的永恒之夏不会褪色;   你不会失去你的俊美的仪容;   死神不能夸说你在他的阴影里面走着,   如果你在这不朽的诗句里获得了永生;      只要人们能呼吸,眼睛能看东西,   此诗就会不朽,使你永久生存下去。        辜正坤翻译的版本:      也许我可用夏日将你作比方   但你比夏日更可爱也更温良。   夏风狂作常会摧落五月的娇茸   夏季的期限也未免还不太长      有时候天眼如炬人间酷热难当。   但转瞬又金面如晦常惹云遮雾障   每一种美度终究会凋残零落,   或见弃于机缘,或受挫于天道无常。      然而你永恒的夏季却不会终止,   你优美的形象也永远不会消亡,   死神难夸口说你在它的罗网中游荡,   只有你借我的诗行便可万寿无疆。      只要人口能呼吸,人眼看得清,   我这诗就永存,使你万世流芳。        戴镏铃翻译的版本:      我怎样能把你比做夏天?   你比它更可爱也更温和:   五月的娇蕾有暴风震颠,   夏季的寿命很短就度过。      有时候当空照耀着烈日,   又往往它的光彩转阴淡;   凡是美艳终把美艳消失,   遭受命运和时序的摧残。      你永恒的夏季永不凋零,   而且长把你的美艳保存;   死神难夸你踏它的幽影,   只因永恒的诗与你同春。      天地间能有人鉴赏文采,   这诗就流传就教你永在。        梁宗岱翻译的版本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没有芳艳不终于雕残或销毁。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雕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曹明伦翻译的版本:      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   虽然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   狂风会使五月娇蕾红消香断,   夏天拥有的时日也转瞬即过;      有时天空之巨眼目光太炽热,   它金灿灿的面色也常被遮暗;   而千芳万艳都终将凋零飘落,   被时运天道之更替剥尽红颜;      但你永恒的夏天将没有止尽,   你所拥有的美貌也不会消失,   死神终难夸口你游荡于死荫,   当你在不朽的诗中永葆盛时;      只要有人类生存,或人有眼睛,   我的诗就会流传并赋予你生命。     陈黎、张芬龄的译本;      我该把你比拟做夏天吗?   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婉:   狂风会把五月的娇蕊吹着,   夏天出租的期限又太短暂:      有时天上的眼睛照得太热,   他金色的面容常常变阴暗;   一切美的事物总不免凋败,   被机缘或自然的代谢摧残:      但你永恒的夏天不会褪色,   不会失去你所拥有的美善,   死神也不能夸说你在他阴影里徘徊,   当你在永恒的诗行里与时间同久长:      只要人们能呼吸或眼睛看得清,   此诗将永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参考文章: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743640PostID=18707952page=1
个人分类: 诗流成河|15479 次阅读|6 个评论
洋名儿解析:唯心还是要讲的
hzluan 2012-5-11 07:19
Beethoven (贝多芬)=Bee+ hover (盘旋的蜜蜂嗡嗡响);
个人分类: 这是生活|3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匿名者》影评3——关于乱伦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2-4-17 14:12
  中国古代或者整个世界古代最初的一对夫妻是谁?   中国说,伏羲女娲,我曾经在扬州去过当地的博物馆,见到过博物馆大堂里的正在交委的伏羲女娲的样子,被塑造成首尾相接的蛇的模样。   而有些典籍说,伏羲女娲是兄妹,而且关于此事有更多的故事性说法,比如,整个世界就剩下伏羲和女娲两个人,本来亲兄妹是不能结婚的,但是,他们为了人类繁衍的重要责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成为夫妻,从此才有了华夏儿子,且铺天盖地的。而中华的始祖黄帝炎帝等都是不知道多少代之后的人物了。   西方也差不多,夏娃本来就是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嘛,所以,是亚当身上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认为她也是亚当的妹妹,或者,你认为是亚当无性繁殖渠道而出现的女儿都可以。如此,西方的现代人也是最初那对始祖这样繁衍下来的。   【把自己的始祖描述成一对兄妹或父女,我想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于当年事实的无奈,但是人类历史并没有去刻意避讳它,这也算是很有勇气的行为。】   我们没法再继续往下想,因为有了第一对夫妻之后,他们的孩子必然要相互结婚才行,至少经过多少代啊,才能够开始执行所谓五服之外才能结婚的人口政策。如此算来,人类中的每一分子其祖宗的祖宗的祖宗都有过亲戚而同居的情况。   其实,在母系氏族社会之前,人类甚至都是没有任何夫妻概念的,只有后来才慢慢发现多夫一妻制度,一夫多妻制、乃至今天南非等国家之外普遍采用的一夫一妻制才是人类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机制保障。   甚至直到近代,知道现在,还能见到故表亲或者姨表亲结婚的情况,我自己知道老家就有我认识的这类情形。而老评剧《花为媒》里表现的也是姨表亲兄妹相爱结婚的场景,张无可这个美丽大方的亲缘无关的最佳候选人,终于败于人家亲上加亲的结婚组合上面,最后只好二女共事一夫。一夫两妻肯定的错误的,所以后来的新《花为媒》做了改动,不过还是把姨表亲凑在了一起做夫妻,但是增加了一个小伙子娶了张无可。   再看我们著名的《红楼梦》,不是姨表亲就是故表亲,要么就是史湘云这样的老太太的亲戚,还是亲上亲的那一套。著名科学家陆游和文学家唐婉儿也是亲戚呀。   中国各类文学作品和实际中发生过的事情告诉我们,各类近亲结婚是常事,在《左传》这样的书里,还有亲兄妹的这类故事,说乱伦应该不为过吧。   除了中国,我们还可以见到法国和英国类似的情形,好像在巴尔扎克的小说里,年迈的舅舅娶了外甥女的情况我看过,而在英国,也是乱得一塌糊涂。   比如电影《匿名者》里的爱德华和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电影告诉我们,爱德华本人就是伊丽莎白在16岁的时候偷情生下来的儿子,这个男孩被抱走后寄养在别人家里,上下来没有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相互也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而后来,因为爱德华剧作方面的才华为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欣赏,演出了一场母子恋,更骇人的是,他们又产下一个私生子,再度被带走秘密寄养在别人家里。   电影里写到莎士比亚的最大嫌疑人爱德华公爵为了争夺权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剧作激起的民众愤怒,加上自己这个私生子和伊丽莎白和别人生下的另外一个私生子所率领的一些士兵力量一起形成合力而“清君侧”,把政敌给消灭,但是消息走漏起义失败,另外一位私生子被伊丽莎白签署命令杀掉,而爱德华的这个私生子被留下了小命一条。但是,政敌却将他们三人的复杂乱伦关系这一事实明目张胆地告知了爱德华,以彻底打垮他的意志和活下去的希望。   看得我真是无话可说,瞠目结舌啊。现实比莎士比亚自己创造的戏剧都戏剧化,我想这应该正是《匿名者》这部电影要带来的震撼之一。   但是,实在是太颠覆了。不过,考虑到当时的英国王室和法国王室的情况,我倒是宁愿相信这样的事情完全可能出现,正如金庸先生塑造韦小宝的时候说虽然作者也知道这个是虚构的人物,可是完全可能在康熙朝存在,所谓合理假设反应真实了。   因为李银河研究员所做的科研刚好与这些东西有关,所以每次只要有这样的事情,李银河就会被记者问到,甚至,就类似《匿名者》里面描述到的母子乱伦现象网上有人造谣说李银河是支持的,害得她只好出来辟谣说没有的事。伦理之一事甚大,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一套伦理观,有些有科学依据(近亲结婚的后代有各类病症的比例很高),所以,很多伦理规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有相当的道理和约束力。我前面说到的老家也见过有姑表亲的夫妻存在,我还和他们的孩子认识,其实也挺正常的,应该是刚好没有碰到糟糕的情形,算是格外幸运的吧。
个人分类: 史论|10179 次阅读|23 个评论
春望-可怜的莎士比亚
热度 4 BaoHaifei 2012-4-17 12:09
春望 - 可怜的莎士比亚 鲍海飞 译 2012-4-11 读到过一段历史,原来在五百多年前,英国人、尤其是英国贵族是以说法语为荣的。改变历史的是威廉 - 莎士比亚,是他的美妙诗词才让英国绅士认识到,原来英语也是这样优美的语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 98 首《春望》(我给起的名),作者独自一人,在万物复苏之际,来到了野外, 瞭 望远方 。 刚刚用五言翻译过一遍这首诗,《莎士比亚之第 98 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8032 。意犹未尽,再用七言试译。 春来好景又思君,斑斓四月草新新, 万物晶莹透生气,小鬼土地跃欢心。 无意百鸟齐歌唱,无心百花献殷勤; 夏日故事埋心底,不慕乡野摘花芯。 从未遥想百合白,亦未思慕玫瑰殷, 洁白殷勤皆步汝,汝之芳容动心魂。 可怜冬日似犹在,独在百花丛里吟。 附录: Sonnet98, William Shakespeare From you have I been absent in the spring, When proud-pied April, dressed in all his trim, Hath put a spirit of youth in everything, That heavy Saturn laughed and leapt with him. Yet nor the lays of birds, nor the sweet smell Of different flow'rs in odor and in hue, Could make me any summer’s story tell, Or from their proud lap pluck them where they grew. Nor did I wonder at the lily’s white, Nor praise the deep vermilion in the rose; They were but sweet, but figures of delight, Drawn after you, you pattern of all those. Yet seemed it winter still, and, you away, As with your shadow I with these did play.
个人分类: 英诗译|4658 次阅读|9 个评论
莎士比亚之第98春
热度 6 BaoHaifei 2012-4-11 12:28
莎士比亚之第 98 春 鲍海飞 译 2012-4-11 忽然发现莎士比亚的这首描写春天的十四行诗。作者独自一人,在万物复苏之际,来到了野外,心中却想到了远方的伊人。 春来孤寂望,四月又新荣, 万物透生气,青山郁葱葱。 即或花芬芳,纵然鸟清鸣, 无心花朵朵,无音心儿动。 不思百合白,不念玫瑰红, 洁白又尊荣,皆步汝芳容。 冬日似犹在,独对万花丛。 按照柏舟老师的建议, 暂修改为: 即或花芬蕊, 洁白又凝重。不知怎样。 附录: Sonnet98, William Shakespeare From you have I been absent in the spring, When proud-pied April, dressed in all his trim, Hath put a spirit of youth in everything, That heavy Saturn laughed and leapt with him. Yet nor the lays of birds, nor the sweet smell Of different flow'rs in odor and in hue, Could make me any summer’s story tell, Or from their proud lap pluck them where they grew. Nor did I wonder at the lily’s white, Nor praise the deep vermilion in the rose; They were but sweet, but figures of delight, Drawn after you, you pattern of all those. Yet seemed it winter still, and, you away, As with your shadow I with these did play. 简单注解: Pied ,有杂色之含意; That heavy Saturn ,古时表示忧郁、阴沉之主,又有土星之意,这里译为青山; Lays of birds, 鸟之鸣唱。
个人分类: 英诗译|6171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什么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热度 3 szc009 2012-3-12 12:15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连清川 2012-02-27 (www.ftchinese.com) 这大概是一个非常不合时宜,也不合潮流的话题。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正在被滚滚大潮所席卷,其中包括了GDP,全球化,互联网。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书本可能是技术和管理。需要什么读书的方法么? 可是我却以为正因为如此,所以这恰好就成了一个最合时宜,又最合潮流的话题。20世纪堪称大师的列奥•斯特劳斯的忠诚学生阿兰•布鲁姆在他的第一本书《莎士比亚的政治》中说道:“如今的学生不过是非利士人,尽管在专业上游刃有余。”在《圣经》中,看似强大的非利士人曾经多次被以色列攻破,于是就成了外强中干的异教徒的代名词。 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或者我想引申出来,说现在的社会不过是外强中干,缺乏精神力量的非利士人? 在为布鲁姆最负盛名的作品《美国精神的封闭》的序中,同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美国当代最深刻的小说家之一,索尔•贝娄这样描绘他所生活的芝加哥:“组成这个城市的屠宰场、钢铁厂、货栈、简陋的工厂平房,还有灰暗的金融区、棒球场和拳击场、机器人般的政治家、不准打群架的禁令,把所有这些东西凑在一起,你就会看见一张文化射线穿不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坚硬黑幕。”可是他心里难道只是想着1980年代的芝加哥吗?难道我们现在这个看起来光鲜亮丽、一日千里的互联网时代,全球化世界,不也是一样地是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黑幕”吗? 不妨看看我们所生活的日常是什么吧?是在每个城市中分布着的不同程度的富士康,是许多城市中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的人们疲劳而贪婪的双眼,是LV、爱马仕成为全民崇拜的斗富比赛,是微博与博客中成日耍嘴皮子抖机灵比肮脏的语言游戏……这个世界,真的比索尔•贝娄的时代和城市更加光鲜和高尚吗?还是一个人们的心灵受到更多污染的社会? 如果想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读书方法,首先必须知道为什么需要正确地读书。当代,尤其是当代中国的社会,面临着濒临崩溃的心灵危机,而构成这样的心灵危机的成分包括了:制度性谎言的社会组织。这个制度性的谎言有着悠远的历史渊源。在《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中,高华教授描绘了这个制度化谎言的原委:“1941-1942年毛泽东的……整风运动确实是一场对马列原典的革命,它以教化和强制为双翼,以对俄式马列主义作简化性解释为基本方法,将斯大林主义的核心内容与毛的理论创新,以及中国儒家传统中的道德修养部分融合,从而形成了毛的思想革命的基本原则。”在这场涉及了哲学、宣传、教育等等意识形态全面的运动中,从1840年之后所渐次形成的西方自由民主思想,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部分全面失落,而结构性的、符合当前治理模式的谎言社会造就。 碎片化的社会知识教育。 知识经济是反知识的。在以往的社会教育系统之中,人们对于知识的获得、书籍的阅读是完整性的。1970年代之后的社会开放和知识解禁浪潮中,西方的大量作品被译介,文革之后所残留的西方教育训练的教授,在知识的传授是相对完整的,而社会上知识的获得往往通过的就是书籍的阅读。目前,人们除了在学校中所获得的教育之外,网络知识获得成为最重要的途径,维基百科、百度百科、Google、微博都成为最重要的学习工具。这些碎片化的社会知识学习,所造成的片断式教育,也不能不说是如今观念混乱的肇源之一。 信息过剩中的哲学贫困。 即便是有限开放,我们任何一个人在面对庞大的信息社会时,也面临着过度信息曝光的困境——它的量级超过了我们所需要和所容纳的极限。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却面临着另一个资源的匮乏:哲学。中世纪的西方世界可以用基督教哲学来解释,中国世界可以用儒学来解释。它们都是稳定的伦理社会。但如今我们没有一个价值观来统摄这个变动不居的社会。世界分工使意识形态伦理崩塌,发展令价值观虚置。没有一种哲学能够哪怕片面地解释今天的世界到底是什么。 好吧,我必须忏悔我没有什么哲学来解释今天的世界。可是我同意徐贲在《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中一句话:“‘高等教育’的特征应该是在职业知识传授之外的人文教育,即那种可以被称作为‘人的自由教育’的人文教育。”我也觉得这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应该做的事情,而是每一个对自己的心灵负责的人应该做的事情。当发展观成为主流话语,覆盖了所有的教育和社会学习的时候,职业和技术的教育便成为主流的教育模式,无论是在学校外还是学校内。于是技术和管理成了除了娱乐之外的主要社会教科书。 我能够想到的正确的读书方法,就是去阅读原典。如果你相信马列主义,那就去读马列主义的原典;如果你相信进步自由主义,那你就去读哈耶克波普尔的原典;如果你相信保守主义,那你就去读埃德蒙•伯克和阿克顿勋爵的原典;或者你又相信新保守主义,那就去读斯特劳斯布鲁姆的原典。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产生谎言的地方不仅仅是制度,而且还在公众。对于开放、发展和经济的迷信,不仅仅是在上层,也在中层,也在下层。任何的迷信,都是谎言制造的温床。 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卡尔维诺最有力量的一句话是:“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在我看来,原典的作用就是这样一种在发展时代的和谐合唱中的强大噪音,它乃是对抗这个时代浮华、喧噪和宣传的唐吉坷德之矛,它乃是刺向遍地谎言、争吵和虚饰的倚天剑,它乃是获得心灵救赎与独立思考的惟一道路。 比环境污染更可怕的是心灵污染。恰如徐贲认为,被洗脑比无知更可怕。被洗脑不仅仅发生在制度层面,也发生在社会层面,和公众层面。读原典,就是恢复常识,建立常识。恢复和建立关于人的常识,关于人性的常识,关于社会的常识。 常识,是需要保卫的。保卫常识,就是保卫心灵。
个人分类: 省思教育|1553 次阅读|8 个评论
《匿名者》影评2——莎士比亚的剧作确实需要生活积淀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2-3-8 11:23
  现在想来,莎士比亚的那些剧作确实需要生活的积淀,正如没有大量的韩仁均的阅读,就不会写出《三重门》这样的书来一样,一个高中一年级的小屁孩,尤其是据说初中就开始写作长篇小说的小屁孩,引用起很多书里的很不起眼地方的话来娓娓道来,怎不让人产生“巨额知识来源不明罪”的疑惑呢。   很多人说骆宾王如何如何,其实,如果一个成年人写鹅鹅鹅,我们看到后会一点反应都没有,因为成年人的视角停留在鹅鹅鹅这首诗的水平上,实在是有点丢人了。你看看曹子建的《蝉》,就绝对是骆宾王的年龄写不出来的。   莎士比亚的那些剧作也存在类似的疑问,所以,大家对莎士比亚真身究竟是谁才疑惑不已,直到今天,直到这部《匿名者》的电影出来,引发了我们对于莎士比亚到底是谁的更多思考。   一个穷困潦倒的剧作家,一个甚至连宫廷都没有怎么踏脚的剧作家,在16世纪的状态下,写《哈姆雷特》,写《亨利五世》,如有神助,简直就好似在宫廷里参与过这类斗争一般,即便他有足够的想象力,他有足够的阅读量,也是困难的,正如有些人举吴承恩的例子说他不就写了印度嘛?而其实我们看《西游记》里的印度,发现里面全是江苏的影子,甚至是吴承恩原出生地的影子(《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一人得另文说),而绝对不是印度、尼泊尔或泰国的样子,这就是那个时代文学家们的困境,其实也是今天文学家们的困境,在没有任何生活体验以及听说来的二手体验时,真正描摹出真正的场景几乎是不可能的,想象力再丰富也不行。   现实中的莎士比亚恰恰没有这些生活体验,甚至连二手体验都困难。而电影《匿名者》里面的爱德华伯爵则是有的。   按照电影的说法,爱德华的母亲就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是她老人家16岁的时候生下的私生子,随后被放置在不同的贵族家培养,包括当时的大臣(宰相的角色)塞西尔,而他所学习的东西从电影给出的一个片段可以看出,当时为爱德华请的家庭教师包括希腊语、逻辑、天文、地理等学科,当然,政治也是不可或缺的。   如此,贵族们的那些大小情调,作为私生子的爱德华都会有,宫廷里的那些龌龊事,他也一样经历了,甚至,比较严重的是,当他有机会和自己母亲见到(相互不知道对方究竟是谁),他们甚至产生了爱的火花,并上了床,且生下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定位的一个孩子,后来这孩子也一样是贵族,被封为南安普顿伯爵。   如此生活阅历,再加之对于法国的了解,写《亨利五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哪怕你写《亨利五百世》呢,也一样没有问题。   但是,要确切的真相,应该有证据的支撑,不过在莎士比亚的问题上,恰好是证据缺失的,因为爱德华本人并没有兴趣让大家知道那37部剧作是自己的作品,在那个时代,他只想把脑子里闹哄哄的这些人从虚拟世界请下来,才能够生活得更加宁静,至于世人认为作者是谁,对于他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正是他甘做匿名者的最大动力。   而糟糕的是,那个时代,写剧作写诗歌是件不那么贵族的事情,甚至是丢人的事情,正如我们的民族历史中,戏子和写戏的人都属于下九流,但是,唐明皇却是戏子们的祖师爷的缘故。既然有热爱戏剧的皇帝,既然世俗的眼光不让戏子们登堂入室,那就请皇帝老儿来做祖师爷好了。   电影里有几处出现了莎士比亚剧作上演的镜头,包括《亨利五世》,包括《第十二夜》,包括《哈姆雷特》,包括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在内的观众们,在《哈姆雷特》的独白里泪流,直接被带入剧中的情景,让人不禁为之神伤,我想这样的皇室悲剧正是完全可能发生的,而to be or not to be也正是每个人会对自己未来的一种几乎难有答案的追问。   有时候,看着莎士比亚的东西,我会困惑:为什么竟能如此流传至今?甚至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戏剧,包括中国现代戏剧的扛鼎之作《雷雨》,里面难道不是有哈姆雷特和莎士比亚本人的很多影子吗?   所以艺术的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从世界最为著名的这位剧作家先生身上,体现得无与伦比,升华得璀璨耀眼。   正因为如此,被伪托的莎士比亚先生不是真身的概率实在是太大了,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因为没有证据,而事实上真身的莎士比亚愿意被伪托的那位被世人认为就是真身,所以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只能主观唯心主义了。   但是,时代已经变了,如果今天我们还有爱德华,他依然是如此充满创造的活力,还会吝于告知大家,贵族的他其实是个剧作家吗?也许不会。如此,是人性平等的光辉真的深入人心了,不管贵族平民,不论男女老少,你的职业与你的出生可以无关。在我们中国,如果毛新宇不是少将,仅仅是个中学的普通教务人员;朱镕基女儿的朱燕,也没有在两会上突然露脸让大家知道朱前总理的孩子也可以是为买房而发愁不止的普通公民,我们也许就能够理解平等的真正含义。   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要知道,今日中国,一个清官的儿子和女儿也往往必然至少是董事长总经理,也许更是中将部长,才能符合我们的社会逻辑,而这样的逻辑,莎士比亚时代已经痛苦地经历过了,痛苦到他把通过生活积淀而积累起来的这些作品托付给一个自身难保的戏剧从业者,而他竟然不知道这些作品是否有可能被绞杀和湮没。
个人分类: 艺论|2617 次阅读|3 个评论
《匿名者》影评1——电影的嵌套叙事结构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2-3-7 11:23
  电影介绍里说《匿名者》是一部关于莎士比亚的影片,而我对莎翁一直是感兴趣的,知道他老人家在剧坛的不可撼动的地位,自己也曾经在剧场里看过几次莎翁的剧作,中英文的都有,加之这部电影还说要解释究竟谁才是莎士比亚的大问题,再联想到今天中国文坛代笔现象之普遍之烂,更让人产生了不得不看的念头。   威廉莎士比亚是一个笔名,是37部剧作的署名者,而现实里对应着这个署名是有一位剧作家的,但是他究竟是不是莎士比亚的真身却是一直存在疑问的,至少质疑者说有很多证据表明他不是,真正的莎翁另有其人。这个著名的文坛官司一直打到今天,也没有给出一个完全确切的结论。   正如韩2的代笔事件一样,有韩2这么个人存在,而且他也声称是一些作品的作者,但是里面的生活却不是他的生活,且按照他的平素表现,可以推断不可能是他的经历可以达到的。而糟糕的是,和莎士比亚真身疑问一样,没人出来用充足的证据证实自己是真的莎士比亚,于是,大家就会继续正义,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据。   而这个莎翁真身问题,也正是电影里着墨很多的一个方面,事实上,这是整部电影的一个引子和结论。   《匿名者》电影里的开始是一位演员赶出租车前往剧场,因为关于莎翁的一部戏剧正在上演,而他是整部剧的点睛者。   匆匆的车轮将他带到了剧场的后台,而刚好在上演的前一刻,他整理一下心情和装束,在幕布拉开的那一刻,一个冷静的叙述者角色在舞台中央占正,剧场里从可以想象到的喧哗很快变得一片静谧,今夜的话剧开始了。   他首先抛给观众一个疑问,对于现实中承担下莎士比亚这个名字的剧作者来说,他出生于一个文盲家庭,当然,这个不算什么,很多著名作者的爹都是文盲,但是,他接着说,“莎士比亚”的儿女也都是文盲或半文盲。这个是我们难以推测的,因为一代文豪的儿女是文盲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甚至没有可能,除非他们从未生活在一起,否则,仅耳濡目染就够孩子们喝好几壶的。   老牌的戏剧表演者的气场是可怕的,电影中这位只在开始和最后出现的这位先生,正是被塑造成这样角色的一位先生,而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也可以一把将观众带入到想去的任何地方,这其实都是美欧的新闻主持人很多使用老头子或者中年妇女而不是年轻帅哥美女的原因,而赵忠祥对于CCTV的新闻节目其实应该符合这个要求,可惜我们需要播音员也是伟光正,高大全。   随着剧场上空造雨机器的运动,叙述者将随身的雨伞打开,而那些1600年前的往事从落雨的那一刻开始强力地进入观众的视线。   关于天才剧作,宫廷阴谋,当时的一切一切,就开始切入当时的剧场观众,我们这样的电影观众的眼中,而回首去想这样的叙事结构,我们知道其实很多电影里是经常采用的,或者戏剧里也会有类似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有些不断在需要的出来进行旁白(张艺谋拍的《我的父亲母亲》、《红高粱》都是,当然,《红高粱》的莫言原作即是如此架构的),有些则是只在首尾出现,如这部《匿名者》,如此结构的好处在于引导观众一步进入到电影叙事者的圈圈,且最后还能从电影的主体结构中走入,达到制片人希望达到的最好效果。但是这样做有风险,那就是这两张皮可能会相互脱离的太厉害,显得油是油水是水,各不搭界。或者,竟然会外在的这个人物安排其光辉遮盖了正文的叙事部分。   《匿名者》的这个嵌套结构其实是对电影正文部分的引导、补充、或者强化,尽管这位先生其实并没有说几句话。而如果删掉这个人物,让电影直接进入到当年伪托剧作者拿着莎士比亚真身的手稿连夜奔逃的场景,会让人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迷惑不已,且要慢慢理解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核心内容,而事实上,看过这部电影的科学网博主杨晓虹依然被一开始的场景弄糊涂了,也因此,这个引导性人物看来是不可或缺的。   嵌套叙事结构其实用好还是很难的,尤其是和剧情不断交互的嵌套结构,记得以前看评点版的《红楼梦》,看着那个别扭噢,就好像有个人在你身后指指撮撮,不停地告诉你这一行应该怎么看那一行又应该如何理解,烦死了。张艺谋所以还有些才华,从这一角度佐证也算是有证据的,不过尽管如此,《我的父亲母亲》依然给我留下了一个响亮的叙事者的外壳,而里面人物的对话则模糊了,尤其是父亲这一角色,而章子怡饰演的母亲那一角色留下印象的也更多是神情而非语言。   类似这类增加一个外在叙事者角色的安排,如果太淡,则容易被剧情的强大淹没,让人没有任何印象,使得这一安排成为白费力气,画蛇添足,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应该说,《匿名者》结束后,看后慢慢回味,我觉得叙事者的样子是清晰的,且和剧情之间的关系是恰当的。   我很喜欢《匿名者》,如果有机会看中文配音版的,我会选择再看一遍。
个人分类: 艺论|9603 次阅读|4 个评论
莎士比亚到底是谁?
热度 7 陈安博士 2012-3-4 17:17
上周看了一部新电影——《匿名者》,里面是关于莎士比亚的故事。 明面上的莎士比亚不是真的作者,真正的作者乃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小情人,爱德华伯爵——他做了一辈子的匿名者,后来被政治阴谋迫害郁郁而终。 哦,对了,电影中说,这个爱德华同时是伊丽莎白一世16岁时的私生子,然后,他和他的亲生母亲又一起生了一个儿子,南汉普顿伯爵。 这通“乱”比任何的莎士比亚的剧作都曲折,他母亲的,啥呀都,丫的!俺都不禁也骂一句脏话了。 回头我要写一篇1万字的影评,这里先给大家预告一下。 电影真不错,值得一看!
个人分类: 艺论|5570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阅读狄更斯 探索两百年英国社会福利历史
DynamoChina 2012-2-7 08:50
阅读英国作家狄更斯 探索两百年英国社会福利历史 2012年02月07日 08:02 来源:文汇报 编译/黎文 今天的英国,狄更斯无处不在。人们会在圣诞节想起他《圣诞颂歌》中对节庆习俗的描述;他笔下的人物——斯克鲁奇(《圣诞颂歌》人物,后专指守财奴)、费金(《雾都孤儿》人物,后专指教唆儿童少年犯罪的教唆犯)、匹克威克先生(《匹克威克外传》人物,后专指单纯慷慨之人),已经在这个国家的集体思维里生根。弥尔顿也许是现代世界正慢慢与之脱钩的最伟大英语作家;莎士比亚也许是当今世界依然与之联系紧密的最伟大作家。除此之外, 如今的狄更斯也比过去数十年声望更隆。在狄更斯诞辰200周年之际,他的作品仍被人们阅读,强化了他作为“国民作家”的地位,其原因在于狄更斯的作品至今仍然能引发我们对他所讲述的那些是与非的思考。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知道奥利弗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狄更斯值得人们纪念。 近期,《卫报》网站制作了4期以狄更斯小说为主题的伦敦城漫步导览系列;罗伯特·道格拉斯-菲尔赫斯特的《成为狄更斯》和克莱尔·托玛琳的《狄更斯的一生》相继出版,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家;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在德国柏林举办了一场为期3天的论坛,邀请8位英国当代作家围绕 “如果在今天,狄更斯会如何书写?” 的话题展开讨论;英国伦敦博物馆举办40多年来以狄更斯为主题的最重要的展览“狄更斯和伦敦”,展示狄更斯的创作历程与这座他最留恋的城市、与英国飞速发展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尽管经济危机阴影尚在, 2012年的英国还是在一堆现实问题的困扰中迎来了著名作家狄更斯(1812.2.7-1870.6.9)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日。 1812年,狄更斯出生于英国朴茨茅斯,12岁时,混沌的父亲欠债入狱,家庭身陷困顿。狄更斯被送进鞋油厂当童工,每日工作11小时。在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类似童年狄更斯的遭遇并不鲜见, 童年的体验为日后成为作家的狄更斯积累了很多素材,也给予他热切关注底层生活的敏感和猛烈抨击社会贫穷的书写角度。 狄更斯的笔端投射过许多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福利、济贫院状况、童工、儿童抚养和教育以及青少年犯罪等。 他是如此热衷于为穷人发声,这种充满批判性的现实主义关怀确立了狄更斯在英国和世界文坛的地位。 两百年后的英国,关于穷人、关于社会福利的争论依然是这个国家最热闹的话题之一 。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急于削减福利,忧国忧民的批评者和忧心忡忡的被救济者自然站出来反对,双方各执一词,在历史、现实、制度甚至伦理层面激辩。穷人的福利应该得到保障吗?这个问题简单,一个社会当然要保障所有人的福利。但如何保障呢?这个问题就复杂了。“穷人”的概念很笼统,英 国试图区分不同类型穷人的历史,几乎和现代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如果认真对“穷人”概念咬文嚼字,那么诸如穷人、福利和保障之类的问题,比狄更斯笔下的可复杂多了 。 英国历史上的济贫院制度 英国有久远的济贫传统,为了缓解众多农民背井离乡、失业严重的现象,1601年颁布了《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该法初衷是让穷人们尽量呆在固定的地方,从而防止他们变成流浪汉。该《济贫法》还简单提到了“济贫院”的概念,建议为“没有劳动能力的穷人”建造房子。这一时期的济贫院是为穷人提供工作和解决生计的机构,当时,济贫的责任被分配到英国各个教区,由教区建立济贫院。因此,从17世纪开始,济贫院逐渐在英国发展起来。 然而,到拿破仑战争时期,人口的增长、应战开销的不断增加、对城乡教区中穷人接济程度的明显差异,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1601年《济贫法》的实施效果并不好。一些功利主义者认为, 大面积的贫困是因为执政者只关心济贫而缺乏预防贫困的规划所导致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1601年《济贫法》中的主张导致了一些家庭不负责任地扩大。 以马尔萨斯人口论为代表的一些观点对济贫院提出质疑,认为,贫民单纯依靠救济而不自力更生,会导致“人口增加,而人口赖以生存的粮食没有增加”。言犹在耳,今天的英国社会正陷在这种预言般的担忧中。 1834年,在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功利主义哲学家杰瑞米·边沁等知识分子以及皇家委员会的主导下,辉格党政府改革了1601年《济贫法》。英国颁布新济贫法,即《 济贫法修正案》。新法规定,穷人不再无条件获得救济,必须进入济贫院劳动才能获得相应救济,穷人必须通过个人劳动而不是依靠公共救济来摆脱贫困。新法核心意图在于,通过院内强制劳动手段鼓励穷人自力更生,通过惩治“懒惰”贫民根治贫穷问题,从而降低救济率,减少济贫开支 。 19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进一步改革济贫制度。考虑到部分人确实是因为丧失工作能力而导致贫困,当局将贫民分为值得救济者和不值得救济者,前者指老弱残障等所有无工作能力的穷人,后者指具有工作能力但是处于贫穷状态的人。对于不值得救济的贫民实行强制劳动制度,对于值得救济的贫民,则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济贫院的功能逐渐由救济偏向惩戒,改革后的济贫院制度日趋成熟。 济贫院的宗旨在于通过威慑和纪律促使贫民自食其力,济贫官员认为济贫院内贫民总体上不应当比最底层的独立工人更好,这才有助于穷人的道德完善并克服懒散,因此,济贫院纪律严格,生活条件严苛,约束和惩罚措施众多。久而久之,引起强烈的不满,人们认为作为 避难所的济贫院怎能像监狱一样,批评者更是称之为另一个“巴士底狱 ”。 狄更斯早年职业生涯里,从1834至1836年是在为《真实太阳报》(theTrue Sun)和《议会镜报》(theMirror)当议会记者,那时正是济贫法改革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的时期。在下议院旁听的日子,他一边供稿,一边为创作他的第二部小说《雾都孤儿》积累各种素材。狄更斯的作品中关于济贫院的描述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人们把济贫院视为“穷人的巴士底狱”,这和他充满怜悯的小说中对孤儿奥列弗在济贫院生活的描述不无关系:奥列弗被送入凄凉的济贫院,每天只能喝三顿粥,星期天多半个面包卷儿。 称济贫院为“穷人的巴士底狱”未免过分,当然,它也不是“穷人的宫殿”。济贫院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以来重要的济贫机构,在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2O世纪,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取代了济贫院制度。 社会福利改革之争 在狄更斯200周年诞辰之际,这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迫切要揭露的贫穷、阴暗、不公正等现象依然在英国社会发生。 眼下,经济危机影响下压力重重的联合政府正试图通过福利改革法案削减目前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但是改革进程困难重重。政府削减残障人士、重症患者就业与资助津贴的提议在议会讨论中遭到猛烈反对。有议员认为这样做是“劫贫济富”。将贫困家庭可以申请的福利上限设为每周500镑的讨论同样屡遭失败。批评者认为这样的福利削减措施会影响到至少五万家庭,同时会导致千百万儿童陷入贫困和无家可归。约翰·派克主教针对家庭福利上限的措施提交了修正意见,他提议将儿童福利部分从家庭福利中独立出来,以确保贫困儿童利益尽量不受政府削减福利的影响。 这些关怀自然都有道理,但穷人的问题本身没那么简单。 以设置家庭福利上限措施为例,政府的目的在于节省开支并激励穷人自力更生的热情,且认为设限是社会福利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公平因素之一。英国家庭的税后年收入中位数为26000英镑,设置家庭福利上限意味着失业者家庭不可能拥有比工作家庭更好的待遇。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谈到家庭福利上限问题时说:“ 这一上限是公平的基础,否则,难道我们的制度可以让不工作的人仅仅依赖救济金就获得26000英镑的年收入?” 诸如此类的衡量,其实和“济贫院内贫民总体上不应当比最底层的独立工人更好”的理念如出一辙。 狄更斯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尽管如此,济贫问题却一直都比人们想象得更为复杂微妙。因此,有人在更细致入微地思考:哪些人是今天“不应当被救济的穷人”?不值得救济者其实就是那些你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的人——大白天喝威士忌,自己都养不活还养了好几个孩子和许多危险的宠物。和历史上不具备接受救济资格的穷人一样 ,现在这些不值得救济的人也没有什么人生目标,一旦公共福利面临紧缩,他们就跳出来对福利改革法案指责抗议、游行示威。 整个西方世界都在削减福利,发达经济体的衰退让所有事情都变得难以负担。人们的同情心也会被真实世界的情况削弱。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衰退中,公众对于靠救济金生活的穷人的态度还充满着同情,而如今,大多数人的看法显然已经改变了。英国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 55%的英国人赞同“高额救济金导致穷人更穷”的观点 。这也就不足为奇,连劳工组织都慎于挑战这种弥漫多时的要求限制国家对穷人救济的情绪。可见,现行的高福利制度的确到了必须接受严肃的再审视和改革的时候了。 何况,狄更斯小说里对城市贫民生活条件的描述也足以让人觉悟:尽管现在的世界败相丛生,但比之过去仍然更为舒适、更少严酷——2012年的福利体系其实已经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强大多了。 然而,仅仅从削减社会福利节约开支是不够的。一个无法阻止富人收入的肆意增长、却总是想方设法在拨给穷人的钱上动脑筋的政府,其做法本身也值得反思。贫困问题以及怎样以最佳方式缓解贫困是永恒的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反复指责贫困是源于偷懒的习惯和虚弱的依赖。英国在庆祝伟大作家狄更斯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日,也仿佛在目睹19世纪《济贫法》的还魂。虽然时代不同,但穷人的困境总是值得同情的,因此 ,狄更斯笔下的贫穷依然在促使今天的政府内省——为何整个国家福利体系中的核心利益模糊不清?其仿佛一床随意拼接的被子,盖在所有人身上,却谁都没觉得多温暖 。
1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莎士比亚名言-爱情名言-名句
dongzg101 2012-1-5 06:56
莎士比亚名言-爱情名言-名句 生活中,善意的谎言是可以让生活增添色彩!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 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 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 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 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 该放弃的决不挽留。 该珍惜的决不放手,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 也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 大海有崖岸,热烈的爱却没有边界。 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没法叫它冷却。 血液中的火焰一燃烧起来,最坚强的誓言也就等于草杆 有德的妇人,即使容貌丑陋,也是家庭的装饰。 境由爱造,还是爱逐境迁。 勇气是在磨炼中生长的 “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设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着,那它就要把一颗心烧焦。 你要看见朋友之间用得着不自然的礼貌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感情已经衰落 人世间的煊赫光荣,往往产生在罪恶之中,为了身外的浮名,牺牲自己的良心。 正像太阳会从乌云中探出头来一样,布衣粗服,可以格外显出一个人的正直。 谁告诉我真话,即使他的话里藏着死亡,我也会像听人家恭维我一样听着他。 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 有力的理由造成有力的行动 在紧张的行动中间,言语不过是一口冷气。 良心无非是懦夫们所用的一个名词。他们害怕强有力者,借它来做塘塞 洪水可以从涓滴的细流中发生 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决不胆怯。 最理想的境地既不可达,人往往不知退而求其次。 和狐狸打交道,你必须比它更有心 升平富足的盛世徒然养成一批懦夫,困苦永远是坚强之母。 强有力的理由产生强有力的行动。 老实人从来不吃亏 未得之前是请求,既得之后是命令。 傻瓜的迟钝是才子的磨刀石 我们一个指头痛疼的时候,全身都会觉得难受 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 Current Page: 1   Go 1 2 3 4 5 6 7 8 Total Pages: 8 莎士比亚相关介绍 国家: 英国 生年: 1564~1616 行业/称号 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 Lear),《麦克白》(英:Macbeth)。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人教版教材称《皆大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三或四首长诗。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
21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威廉·莎士比亚
dongzg101 2012-1-5 06:46
威廉·莎士比亚 百科名片 威廉·莎士比亚自画像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中文名: 威廉·莎士比亚 外文名: W. William Shakespeare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 出生日期: 1564年4月23日 逝世日期: 1616年5月3日 职业: 剧作家,诗人,演员 代表作品: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目录 人物简介 传奇一生 个人作品 第一时期(1590~1600年) 第二时期(1601~1607年) 第三时期(1608~1613) 主要作品 悲剧 喜剧 历史剧 十四行诗 成就 影响 作品年代详录 名言 爱情箴言 隽语钞 个人轶事 诗歌中的莎士比亚 作品原文 作者信息 影视剧中的莎士比亚 人物简介 传奇一生 个人作品 第一时期(1590~1600年) 第二时期(1601~1607年) 第三时期(1608~1613) 主要作品 悲剧 喜剧 历史剧 十四行诗 成就 影响 作品年代详录 名言 爱情箴言 隽语钞 个人轶事 诗歌中的莎士比亚 作品原文 作者信息 影视剧中的莎士比亚 展开 编辑本段 人物简介   侯威康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 》(英:Hamlet)、《 奥赛罗 》(英:Othello)、《 李尔王 》(英:King Lear)、《 麦克白 》(英:Mac Beth)。著名喜剧:《 仲夏夜之梦 》《 威尼斯商人 》《 第十二夜 》《 皆大欢喜 》(《As you like it》)。历史剧:《 亨利四世 》《 亨利五世 》《 查理二世 》。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 本·琼森 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儒略历1616年4月23日(公历1616年5月3日)病逝,出生日期与逝世日期恰好相同。莎士比亚和意大利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伽利略 同一年出生。被人们尊称为“莎翁”。初中选文《威尼斯商人》.高中选文《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编辑本段 传奇一生   伟大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 诗人 威廉· 莎士比亚 于1564年4月23日生于 英国 中部瓦维克郡 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 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 皮革 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 莎士比亚 (11张) 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 莎士比亚七岁时被送到当地的一个文法学校念书,在那里一念就是六年,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除此之外,他还学过拉丁语和 希腊 语。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1577年被父亲从学校接回,不得已帮他父亲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 社会 阅历。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莎士比亚读书时就卓尔不凡,与众不同。传说他年轻时在乡村当过教师。也有传言说他曾在一个叫托马斯·露西的富裕财主兼地方 行政长官 的土地上偷猎,结果被露西的管家发现,他为此挨了揍。莎士比亚出于报复,就写了一首讥讽大财主的打油诗。这首诗没过多久便传遍了整个乡村。大财主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人用这首打油诗来嘲笑他。托马斯乡绅非常恼火,于是准备想办法惩罚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因此被迫离开斯特拉福德小镇,到伦敦避难。莎士比亚还在斯特拉 福德 小镇居住时,就对戏剧表演已经非常熟悉。经常有一些旅行剧团到斯特拉福德小镇表演。 1582年与一个农民之女 安妮·海瑟薇 结婚,1585年育有一子 哈姆 内特·莎士比亚(Hamnet,根据Thomas Kyd的悲剧男主角Hamlet而取名)。 1586或1587年到 伦敦 ,当时戏剧正迅速地流行起来。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最终成为剧院股东;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到1590年年底,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伦敦一家顶级剧团——詹姆斯·伯比奇经营的“内务大臣供奉剧团”——的 演员 和 剧作家 。后来,莎士比亚向人证实了自己是一个脚踏实地、品行端正之人,他成为了剧团的股东,很快赢得了同仁们的尊敬和爱戴。   当时的剧坛为 牛津 、 剑桥 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校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 错误的喜剧 》。1597年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后时光。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1598年大学人士F.米尔斯已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但他生前没出版过自己的剧作。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莎士比亚在90年代初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莎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从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称为“ 宫内大臣剧团 ”。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他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因此剧团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会各界。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2年左右)。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葬于 圣三一教堂 。死前留有遗嘱。
2269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丽的生灵-莎士比亚
热度 2 BaoHaifei 2011-5-31 12:21
美丽的生灵 - 莎士比亚 鲍海飞 译 2011-05-31 我走进了他,他不再那样遥远、模糊,也不那样神秘莫测。我懂了,或许我读懂了。莎士比亚( W. William Shakespeare ; 1564 ~ 161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诗里有些刻薄和尖酸。读完了,毛骨悚然,还是胆战心惊?他没有提问,但是哪一句不是在提问?那每一句中的提问又装着深刻的警示。 盛开的玫瑰那样美丽,但那玫瑰怎样才能永远不会凋零?诗人热爱生命,诗人也许看得更远,更深。在莎翁先生的第一首诗里(十四行),莎翁先生的思想所表现的恰恰是中国人的“传宗接代”观。 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爱我们的孩子! 美丽的生灵 美丽的生灵多多地结晶,芬芳的玫瑰就不会凋零; 当收获者渐渐悲凉暗淡,纤柔的后人将承其身形: 而你却只凝眸你的眼睛,你在燃烧骨肉换取光明; 本应富饶却造就了荒凉,你是你的敌人残酷无情: 你为世上妆点清新晶莹,但你只把春天歌唱欢迎。 你在花蕾中葬送了精灵,农夫,你吝啬而无所经营: 悲怜世界或就做吝啬鬼,自己走入坟墓不留踪影。 附: Shakespear sonnet 1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 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 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 But thou contracted to thine own bright eyes, Feed'st thy light's flame with self-substantial fuel, Making a famine where abundance lies, Thy self thy foe, to thy sweet self too cruel: Thou that art now the world's fresh ornament, And only herald to the gaudy spring, Within thine own bud buriest thy content, And, tender churl, mak'st waste in niggarding: Pity the world, or else this glutton be, To eat the world's due, by the grave and thee.
个人分类: 英诗译|3941 次阅读|3 个评论
无事生非生得是非
热度 4 sivaxin 2011-5-2 16:40
提到莎士比亚,一般人总会觉得虽是经典剧,但与当下社会太过遥远,总会嫌那些台词太冗长,太拗口了。所以人们更爱看莎剧改编的电影而对真正的话剧提不起兴趣。 五一节在兰心大剧院感受了一场来自英伦的莎士比亚剧《无事生非》( Much Ado About Nothing ),却彻底推翻了我原本对莎剧的隔阂,准备十月份该剧团再上演《仲夏夜之梦》时一定要再来观看。由英国 TNT 剧院带来的全部由英国演员组成的班底,用酣畅淋漓的表演让观众度过了一个纯正而愉快的莎士比亚之夜,持续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我非但没感到枯燥,反而随着演员的表演时而开怀大笑,时而会心微笑,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提心吊胆。而且这一切观感的来源,并完全因为剧情,而是来自莎翁强大的台词。 《无事生非》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写于 1598-1599 年,是莎士比亚喜剧写作最成熟的时期。整剧围绕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这两个起初誓抱独身,相互讽嘲,各不相让的一对欢喜冤家的恋情,引入数条故事线索,风格欢乐,台词处处妙语连珠,富于哲思。在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下,更深层地是揭示两性关系中的自我意识和相互的真诚与尊重,这在如今依然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无事生非》中的贝特丽丝和培尼狄克总让我想起《傲慢与偏见》中的丽兹和达西,同样在初遇时互相嫌恶,相互讽刺,针锋相对,两人之间的几场台词交锋真是畅快地令人叫绝,那语言绝对是骂人不带脏字典范;而两人也同样在结局收获美满的爱情,发现彼此真是同类和绝配。不知同为英国人的奥斯丁在创作《傲慢与偏见》时是否深受此剧之影响。 在我看来,莎翁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比男性形象来得闪亮得多,《无事生非》中的贝特丽丝勇敢、叛逆、真诚、率性,敢于揭开男性世界虚伪的表象,希罗纯洁、善良而包容,她们比剧中的男性形象来得更高尚和完美。《威尼斯商人》中那智慧、知性而善解人意的鲍西亚,远比她的爱人来得可爱和令人尊敬,甚至鲍西亚的侍女也比她的爱人来得有勇有谋。《哈姆雷特》中奥菲莉亚对爱情的一无反顾与哈姆雷特对爱情的犹豫徘徊形成鲜明对比,甚至《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也比罗密欧更敢于为爱献出生命。莎翁毫不吝啬地将最深情的笔墨给了这些或可爱,或可怜,或可敬的女子们。 莎氏的喜剧最大的特点是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一般人总认为悲剧更能发人深省,更具震撼力,但莎翁在创作成熟期更青睐悲喜剧,后期创作更完全摒弃了悲剧,他认为这是更接近人类社会生活的剧种,是人类生存状况最完美的镜像,他甚至认为以笑来揭示深刻的真理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所独有的感情传达方式。《无事生非》这一剧名本身便是整场剧最大的黑色幽默,剧中的所有人物过着详和而悠闲的贵族生活,但其中却充满着监视、诡计、欺诈和谎言,偶然听到的事才能相信,秘密打探到的东西才是真的,公开谈论的往往是谎言或诡计,即便是善良之人也遵从这一社会惯例。爱情是因为无事生非,求婚或背叛只是无事生非,死亡和重生也只是无事生非,正义和罪恶也都是无事生非,原来我们的生活只是一出出无事生非的闹剧。 500 多年过去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历史,战争与和平,阴谋与爱情,亦或真是无事生非,也许莎剧的魅力正在于此吧。
个人分类: 剧场之夜|4715 次阅读|5 个评论
莎翁的戏园子 (下)
SmileyCat 2010-8-30 13:42
出了展览厅,是一个有两层的大厅,也许是当年剧团排练或供观众在看演出前后用于社交的场合。这天这儿成了孩子们的游戏场。有表演木偶剧的,玩游戏的,还有让孩子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演戏的。。。热热闹闹,熙熙攘攘,大人孩子乐在其中。 走进莎翁的Globe,我有种感觉像是走进电影或小说里的中国近代的戏园子--可惜我并没有见过真正的戏园子的样子。这剧场不大,直径大约有二三十米吧。半露天,只有观众席和舞台的上方有顶儿。观众席分三层,二三层上靠近舞台的地方有单独隔开的包间儿;其他观众席是几排结实的木板凳儿。莎翁的时代还没有现代的灯光和音响设备,要保证演出效果,剧场不可能设计得太大。不过,在这个小小的戏园子里,既使坐在最远的位子,也能够看到和听清舞台上的表演。 在这环形剧场演戏和看戏是什么感觉?博物馆办的由观众参与式的每小时重复的的循环演出,成了这一天最精彩好玩儿的亮点。 头一个节目是由十来个自告奋勇的观众上台,从事先准备好的莎翁戏剧诗歌片断的纸条里抽出一张朗诵,然后由台下的观众选出几个有表演天才的人继续演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的片断,有几位导演在台上当众指导如何夸张地运用声音和表情,让人们了解演戏是怎么一回事儿。台下的观众也没闲着,他们要负责制造打雷,下雨和刮风的声音,同时学习用嘘声或是哄声对演员演技表示赞赏或是嘲讽。看来当年演戏和看戏是演员和观众的互动行为,可比现在看电影电视更有趣和富有创造性了。 自告奋勇上台朗诵莎翁戏剧和诗歌片断的游客。这像是一个亚裔人的家庭,父母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大大方方,朗诵得有声有色。 刚刚当上亨利四世的游客演员,博物馆的导演正在给他说戏。 表演国王的王后及情妇的几个游客,每个人都有几句简单的台词和道具。看来人都多多少少有表演的天才,这游客演员演得也挺不错。 演刽子手的小孩兴奋的舞着手里的斧头。 台下看呆了的小观众们。
个人分类: 行万里路|3591 次阅读|3 个评论
莎翁的戏园子(上)
SmileyCat 2010-8-28 07:43
四月十八号,我去逛伦敦的莎士比亚环形剧场博物馆(Shakespear's Globe Theatre),正好赶上人们纪念莎翁的诞辰。这天博物馆和剧场免费对公众开放,里里外外是彩色气球和飘带,还有拉家带口的大人和孩子。等待参观的人群沿着栅栏排出去一两百米。怕排队的人无聊,还有热心的志愿者发放关于莎翁的趣味问题问卷,你可以答题解闷儿。答对了有奖,还可以参加更多的活动。 随着人群慢慢走进博物馆,才发现排很长的队是因为看展览。因为今天免费开放,不用买票和查票,卖票的工作人员就站在门口发票。(也许是为了统计参观人数?)进来的人先被导进一个介绍莎士比亚和他生活的年代的展览。 说是庆祝莎翁的诞辰,其实人们连他出生的具体日期都不知道。有记载的是他受洗于1564年4月26日,1616年4月23日离世。在他的戏剧轰动伦敦之前,莎士比亚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子。从现在人们对他的个人生活的极其有限的了解,看来他是个活得挺有个性,换句话说,活得挺离经叛道的人。莎士比亚十八岁结婚,娶了比他大8岁的太太,半年后就有了第一个女儿。之后他还有一对龙凤胎儿女,不过儿子在十一岁时就夭折了。因为早婚,他也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那时的大学有一半象修道院,要求学生必须未婚。 人们已无从考证莎士比亚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写作和戏剧创作的了。但早在1592年,他的不少戏剧已经在伦敦上演,他的名声已经大到可以让当时的戏剧评论家Robert Greene评论和攻击了。Greene讥讽他模仿当时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的作家,如Christopher Marlowe, Thomas Nashe 和 Greene自己的风格以期往上爬。呵呵,假如Greene他老人家能够知道四百年后,他的讥讽文字居然会落到我等这些莎士比亚的敬仰者们手里,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勇气把它们变成白纸黑字。不管怎样,现在是扯平了。如果没有这些文字,我们大概都不会知道他Robert Greene是何许人氏也。 莎士比亚流传至今的主要作品作于1589至1613年间。他早期写的一些喜剧和历史剧已经让他在十六世纪末的英国文学界负有盛名。在1608年前他已经完成了他的几部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可白斯。 他晚年的风格转入写悲喜剧。 人们不知道莎士比亚的最早的剧本是给什么剧团演的。从1594年他已经小有名气后,他的戏剧由他自己,以及其他一些演员合资组建的剧团Lord Chamberlain's Men独家演出。1599年,剧团在泰晤士河南岸盖了他们称为globe的剧场。Lord Chamberlain's Men剧团很快成了伦敦有影响力的剧团。那时候,蜂拥赶到泰晤士河南岸的Globe剧场观看莎翁的新上演的剧作,成了当时伦敦贵族阶层的时髦。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继位的英王James一世将它改名为King's Men剧团。 看来受没受过正统教育对奠定莎士比亚在英文学和戏剧史上的地位来说,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或许,让这么一个才华横溢,极有个性的青年到老气横秋的修道院似的大学里修炼几年,反倒会埋没一位绝世奇才。或许,正是对市井生活的深入了解才让莎士比亚写出入木三分,同时又极富智慧和幽默的文字。这人间真是一个热闹有趣的大舞台啊! 以下引用的是莎士比亚自己对人生大舞台的感叹:(顺便说一句,本人实在没有翻译莎翁诗歌的水平。所注中文仅为不懂英文的读者直译,不押韵且缺少诗歌的意境。哪位要是有好的翻译请赐教。:) All the worlds a stage.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其中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些演员,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有登台亮相,也有曲终人散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还有人同时扮演几个角色。。。 参考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Shakespeare 莎翁的戏园子 莎士比亚应该不愧是说英文的世界里影响最大的人吧。他创造出的生动形象的成语词汇,每天还从你我他的嘴里蹦出来,连我们这些说的人都不一定知道这些词汇最早来源于莎翁的戏剧。 博物馆的大门上插的是红白两色的新鲜玫瑰。一个人,如果在他死后几百年,还会有无数热心的粉丝如此真诚的纪念他,那他这一生真可以称得上是伟大了。
个人分类: 行万里路|4334 次阅读|2 个评论
命运如潮
Mech 2010-5-28 17:54
莎翁的历史剧 Julius Caesar 的语言相对通俗。第四幕第三场中 Brutus 有段独白感慨命运,读后颇有共鸣。命运如潮,时不我待。 There is a tide in the affairs of men, Which, taken at the flood, leads on the fortune; Omitted, all the voyage of their life Is bound in shallows and in miseries. On such a full sea are we now afloat, And we must take the current when it serves Or lose our ventures. (216-222) Julius Caesar 其实更是 Brutus 的悲剧。为保卫共和与自由的理想,他背叛并参与刺死 Caesar 。此后,他出于贵族的大度,没有及时剪除 Antony 。于是 Antony 有机会发表葬礼演讲,争取了罗马民众,驱逐了 Brutus 及其同盟者。最后, Brutus 兵败自刎。这是公元前 44 年的事情,比性格和命运相似的西楚霸王晚了 158 年。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4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仲夏梦的精灵、及其它
等离子体科学 2010-3-23 10:48
科学对自然界的研究,当然有功利的目的为人类更好地生存。个人对科学的学习,也未尝没有很多人是选择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无非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无可厚非。 但是,也有好奇心的驱使、或者对大自然神秘一面的向往、甚至征服欲望。总之,因为爱好而选择科学。很多国外做数学、物理的学生就是这样。以前提到过的一位在媒体工作了一段的学生后来去读数学的 PhD 就是一个例子。 这几天连着参加 3 个国际会议,听了不同领域的研究工作。其中一个领域是关于地球大气层几十公里高处的闪电( Upper Atmosphere Lightning )的研究。这些工作本身当然是很有意思,但是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科学家们给这些闪电起的名字: Elva , Sprite ,。。。不是我们喝的雪碧,而是取自莎士比亚的《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的那些精灵们的名字因为他们看到这些高空闪电感到新奇,又一时搞不清楚是啥,想不出合适的科学名字! 类似的还有 Quark 的命名。 又比如欧空局的科学家们把他们的 Cluster 星簇的四颗卫星起名: Rumba , Tango , Salsa and Samba 伦巴、探戈、莎莎、桑巴。。。 当然,我们也有已经在奔月的嫦娥、计划去追日的夸父。。。 科学家是该有点诗意和想象力的:)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382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