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苏步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苏步青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苏步青的“不谈”
热度 3 gongshiliang 2012-9-23 15:35
今天是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苏步青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今天上午,苏先生铜像在复旦校园揭幕。昨天的上海《新民晚报》在一版刊发了记者的采访报导并配发短评,特在此转载辑录。 苏步青的“不谈” 【作者:大同;转引自《新民晚报》2012-09-22-A1版】 明天是苏步青先生110岁诞辰的日子。本报今天一篇回忆报道,引述了苏老作为数学家、更作为教育家的精辟语句,如“严师出高徒,高徒出名师”,十分精彩。   曾经有缘数度面聆教诲,这里还想为苏老的“画像”补上一笔,并不是他说了什么妙言警句,而是他“不说”了什么——苏老见识甚广,文字上佳,可是除了专业和教育,写得很少、说得很少,令人有些遗憾。据说有记者针对国家某重大工程来采访苏老,请他谈谈重大意义。苏老不谈,说“这个我不懂”。   苏老认为,一个人学问再好,但精力有限,终有局限,因此在专业上希望后人超越自己。而在专业之外,少谈甚至“不谈”,不因自己的盛名误导公众,同样彰显了苏老治学之严谨、为人之谦逊的风格。   鲁迅曾说过:“名人被尊崇所诱惑,渐以为一切无不胜人,无所不谈。”苏老的“不谈”,跟他的“谈”同样精彩,倒会让那些谈得太多的名人们不那么精彩起来了。 桃李满天下 风光润大千 ——苏步青110岁诞辰日前夕,弟子回忆先生人格风采 【上海《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报导;刊于《新民晚报》2012-09-22-A1,A4版】   明天是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110岁诞辰的日子,他是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李大潜自诩为“苏门弟子”,他向记者回忆说,记忆中最深刻的是老师在上世纪60年代说过的一句话:“ 我人老了,学问也老了 。”在李大潜的眼中,作为一代教育家,苏先生显得与众不同,却格外可贵。    严师高徒   李大潜说,中国近当代称教育家者很多,先生不同处在于不简单满足于“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境况,他迫切希望后人超越自己,为此,他曾写下著名诗句“漫夸桃李满天下,更盼风光润大千。”苏步青始终认为,一个人学问做得再好,到了年老时,始终精力有限,会有局限,他的这种认识,恰恰是当今不少中国学者所缺失的。   “许多人说,‘名师出高徒’,这是苏先生最反对的提法”,李大潜介绍,他响亮提出了“严师出高徒,高徒出名师”的说法,多次表示“培养人才,要一代超过一代”,且身体力行,形成了人们常说的“苏步青效应”。于是,我们看到了像谷超豪那样优秀的弟子。   如今,苏门弟子遍布各个重要领域,他们现在还能回忆起老师上课时生动的一幕。中科院研究员越民义回忆,在大学里跟随苏先生学了3年几何学,他讲课清楚,令人如坐春风之中。他写黑板的功夫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每画一幅图,哪一笔应放在什么位置,画多大,什么时候画上去,与所讲的内容相互配合。后来,越民义得知,苏先生其实并非天才,原来,他刚在浙江大学上课时,效果也不甚好,但他在家里放上一块小黑板,就像在课堂上讲课那样,一丝不苟地演习,在杭州的酷暑之下也坚持不懈,终于练成过硬的功夫。可见,苏步青之所以能成一代教育大家,缘于他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也缘于他的努力,并非一日之功。    世纪绝恋   苏步青一生最传奇的莫过于他与夫人松本米子的“世纪绝恋”。很多复旦人说,这像一部电影,浪漫感人,却更体现了苏步青的人格和爱国心。   1926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正在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研究生的苏步青结识了松本教授的女儿松本米子。松本米子小姐才貌出众,还弹得一手出色的中国古筝。后来,两人结为夫妻。1931年,苏步青决定回国,松本米子说:“你爱中国,我也爱中国。不论你到哪里,我都跟你去。”   1937年,抗战爆发。有人劝苏步青不必离开,毕竟夫人是日本人,苏步青怒斥来人:“你要让我当汉奸?”这时,又传来了松本米子父亲去世的噩耗,生怕战局恶化,一去难回,苏夫人放弃了回国送别父亲。此后,苏步青随任教的浙江大学迁至贵州遵义,在一座破庙里,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作为妻子,苏夫人宁可自己挨饿,也要让先生吃到食物,也要让孩子有口吃的。   1953年,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苏夫人正式申请中国国籍,改名苏松本。那时,她喜欢一个人去四川路购物,还喜欢与营业员交流,说自己是“阿拉上海人”。苏步青成为复旦大学教授并出任校长后,夫人在艰苦年代养成的俭朴作风没有改变。曾有人劝苏步青给夫人做身衣服,苏步青也想这样做,可夫人却说:“孩子多,要对他们尽到责任,我顾不得了。”那时,教授有公用专车,但是夫人说“这是你的工作用车”,坚持坐公共汽车。   1986年苏夫人辞世,此前她在病榻上整整躺了四年。苏步青每天下午四点半就赶到医院,随侍左右,精心看护。有人看到他剥橘子给夫人吃时,细心地抽去一根根白丝。苏步青曾说:“没有我妻,便没有我的人生。”夫人亡故后,他把夫人的照片时刻带在身边,意味深长地说:“就似我的妻子仍和我一起在庭园里散步,一起在讲坛上讲课,一起出席会议。”    百岁诗作   2002年9月23日是苏步青老人的百岁生日。他留下诗作:“人去瑶池竟渺然,空斋长夜思绵绵。一生难得相依侣,百岁原无永聚筵。灯影忆曾摇白屋,泪珠沾不到黄泉。明朝应摘露中蕊,插向慈祥遗像前。”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597 次阅读|3 个评论
1955-2017年增选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中的63位数学院士
热度 1 初数爱好者李明 2012-7-23 14:29
1955年: 陈建功(1893-1971),江泽涵(1902-1994),苏步青(1902-2003),华罗庚(1910-1985),许宝騄(1910-1970),李国平(1910-1996),柯召(1910-2002),段学复(1914-2005),王湘浩(1915-1993). 1957年: 吴文俊(1919-2017). 1980年: 胡世华(1912-1998),程民德(1917-1998),关肇直(1919-1982),冯康(1920-1993),谷超豪(1926-2012), 陆启铿(1927- 2015), 王元(1930- ),夏道行(1930- ), 陈景润(1933-1996), 姜伯驹(1937- ),杨乐(1939- ). 1991年: 廖山涛(1920-1997), 周毓麟(1923- ),万哲先(1927- ),胡和生(女1928- ),王梓坤(1929- ), 丁夏畦(1929-2015) ,石钟慈(1933- ), 潘承洞(1934-1997), 张恭庆(1936- ). 1993年: 严志达(1917-1999), 林群(1935- ). 1995年: 李大潜(1937- ), 刘应明(1940-2016), 马志明(1948- ). 1997年: 陈希孺(1934-2005), 丁伟岳(1945-2014). 1999年: 严加安(1941- ),文兰(1946- ). 2001年: 郭柏灵(1936- ),李邦河(1942- ),田刚(1958- ). 2003年: 洪家兴(1942- ),陈木法(1946- ). 2005年: 彭实戈(1947- ),王诗宬(1953- ). 2007年: 龙以明(1948- ),张伟平(1964- ). 2009年: 李安民(1946- ),席南华(1963- ). 2011年: 袁亚湘(1960- ),鄂维南(1963- ),陈永川(1964- ). 2013年: 陈恕行(1941- ),励建书(1959- ),周向宇(1965- ). 2015年: 莫毅明(1956- ),江松(1963- ),张平文(1966- ). 2017年: 汤涛(1963- ),方复全(1964- ),陈志明(1965- ),王小云(女1966- ). 注: 标记红色者已经逝世!
个人分类: 教育感言|513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温州籍数学家群体出现的成因
热度 1 lysyxcs 2011-7-14 16:42
温籍数学家群体的出现,在20世纪即引起中国数学界和教育界的关注。在1980年代,不少媒体记者曾带着“为什么在20世纪的上半叶,温州会出现如此众多有成就的数学家”的问题,先后访问了苏步青等温籍数学教授。也有香港的记者专程到温州,采访过当时温州的魏萼清副市长。“温籍数学家群体及其成因分析”研究课题组经过比较全面的调查,根据大量史实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了温籍数学家群体出现的四点成因。   成因之一   具备重视数学的社会传承   自清末开始,在温州地区普遍形成了重视学习数学的社会风尚和教育传统。   近代温州地区的数学活动最早出现在平阳和瑞安。1830年代,清末数学家李锐的弟子黎应南(?一1837)到浙江平阳县任知县。他在平阳任县令的6年期间,一直坚持算学研究。他身体力行带头研习数学的行动,在平阳广为传扬,在知识青年中产生了较大影响。19世纪中后期,在提倡学习近代科技的形势下,瑞安则先后涌现了多位精于算学的学者,如:陈润之(1816—1885)、金晦(1849—1913)、林调梅(?一1906)、陈范(1865—1923)和陈侠(1873—1917)等。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不少人还著书立说,在温州地区形成学习数学的浓厚社会氛围。   特别是,1891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主持温(州)处(州)学务的孙诒让(1848—1908),在“明算学而旁及各种新学”理念的主导下,于1895年发起在瑞安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数学专科学校之一的“瑞安学计馆”。1897年,从该校毕业的首届部分毕业生,则在瑞安成立了地区性数学学会“瑞安天算学社”。与此同时,温州平阳的黄庆澄(1863—1904),在由黎应南影响形成重习算学的社会氛围下,于1897年在温州创办了《算学报》,开了人们学习现代数学之先河。   自此,温州逐渐形成了普遍重视学习数学的社会风尚。例如,在姨夫黄庆澄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姜立夫在考取庚款留美时,就明确决定以数学为攻读方向。姜立夫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数学博士回乡时,又影响了一些平阳的同乡青年。当时即将从中学毕业的同乡苏步青,就特地去向他请教。同乡的李锐夫,也从此作出“立志攻读数学,一辈子做一个名教师”的宏愿。以后,白正国和杨忠道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也继续平阳家乡的这一传承选择了攻读数学。   在这种社会风尚的持续影响下,民国以后温州地区的中小学,普遍形成了重视数学教育的传统。如早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11年(宣统三年)的数学科举人洪彦远,在担任浙江第十中学(现温州中学)校长时,就强调:“只有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科学才能发达,国家才能富强。”温州中学和瑞安中学等温州地区的一些主要中学,除了坚持聘任优秀的教师担任数学课教学外,还长期成立学生课外数学社团、开展课外数学兴趣活动、定期出版数学刊物,形成了广大学生以“学习数学为先,争学数学为乐,学好数学为荣”的优良传统。   成因之二   拥有德学兼优的数学师资   温州地区的中小学数学师资,最初来自瑞安学计馆。20世纪初从该校毕业的近200名毕业生,,后来绝大多数成为本地学校的中小学数学教师。   另外,温州是清末民初中国最早兴起出国留学热潮的地区之一。据记录,自1898年起的10年间,温州地区出洋留学者达148人,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共为397人。其中大部分人留学日本,也有少数人远赴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瑞典、荷兰、比利时、俄国和锡兰等国。在主管孙诒让“一切西学皆从算学出”的思想支配下,大多数留学人员都选择数学为攻读专业。例如,算学家陈润之之子、陈范之弟陈恺和瑞安的同学许藩等,就是1904年被公派赴日本东京宏文院修习数理化,学成回国后担任数学教师的。后来,陈恺曾任瑞安中学监督(主持校政),许藩为瑞安中学校长。温州中学的许多数学教师,如洪彦远和杨霁朝等,也都是从日本留学后回乡任教的。这批留学生在学成回乡之后,绝大部分人均献身于数学教育事业,成为温州地区数学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在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这两部分人组成了温州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队伍。   因为拥有一批高水平毕生献身于教育的数学老师,温州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普遍较高。   这批教师不仅功底深厚教学水平极高,还善于发现学生的数学才能,培育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步入数学殿堂。例如,苏步青读初二时就得到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数学老师杨朝霁的赏识和指点。他对少年苏步青说:“你的历史和文学都学得挺好,但我发现你学数学更有发展前途,今后应多钻研数学。”在杨老师的推荐下,兼任他平面几何课的洪彦远校长在调任教育部之时,特地对苏步青说:“我就要调离学校了,你毕业后可到日本留学,我一定帮助你。”后来,果然汇寄银元200大洋资助他赴日本留学。又如,方德植同时考取南京的中央大学、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上海劳动大学和浙江大学4所学校时,其中浙江大学的文理学院只开办不到1年,设备和条件都还较差。但早年留学日本的数学老师指导他说:“你数学很突出,正好浙大今年聘到一位叫陈建功的数学教授……今年初他刚在日本拿到理学博士,在国际上也很有声望。你还是进浙大数学系最合适。”这样,方德植便决定选择读浙大数学系。白正国中学数学成绩优秀,毕业时也是日本留学的数学老师指点他说:“你们平阳出了两位著名数学家,姜立夫和苏步青……你毕业后应去考浙江大学数学系。”杨忠道的数学老师陈仲武,毕业于中央大学。发现杨的数学才能后,在他高二时即将自己珍藏的原版《微积分》借交他攻读。在他考大学问老师是否该报考出路较好的工科时,陈老师坚定地回答他说:“你当然要去读数学。若连你也不去读还有什么人去读呢?”老师的指导,使一批有数学才智的温州学子走上了攀登数学之路。   成因之三   具有刻苦实干的地域品性   南宋时期,中国的思想学术界基本上分为三大派,以叶适(1150一1223)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提倡“务实不务虚”。在这种观念的长期影响下,温州逐步形成了讲求办实事、求实效、勤实干的地域品性。   19世纪上半叶,为了强国富民抵御外敌,温州永强的张振夔(1798—1866)致力于研究和复兴南宋叶适“永嘉学派”的“通经致用”,结合吸取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思想,认为中学与西学是一致可以互相补充的,并提倡注重教育。鸦片战争后,瑞安的孙衣言(1814—1894)和孙锵鸣(1817—1901)兄弟,进而极力宣扬叶适和张振夔“永嘉之学”的“讲功利”和“通经致用”。孙衣言的次子孙诒让,更是提倡办实事学科学,并身体力行于“阐西学,办实业,兴学校”的实际行动。   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温州地区的广大青年继承了务实肯干的作风,形成了勤奋好学的风气,在学习数学中取得很大成效。例如,苏步青在读温州中学时,学校离温州最繁华的五马街仅只1公里。但是在学校住读的4年中,他为了把宝贵的时间用于学习,竟从未去过这条温州名街。潘廷洗在读大学期间,寒暑假回家省亲。为了有清静的学习环境和时间,他在和家人会面后,每次都独自借住到乡间的道观中日夜苦读。徐贤仪中风后身体一直不好,但他在去世的当天,还在埋头修改他的《地物系高等数学讲义》一书。就在这天夜里,他因劳累过度,心肌梗塞离开了人世。谷超豪为了学习,一再退迟婚期。并且,婚后以最简单、最省时的方式处理生活,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读书和研究。对此,老一辈温籍数学家徐桂芳教授说过:“温州人得山水之灵气,刻苦踏实和勤奋好学蔚然成风,具有学习数学的基本素养。”   成因之四   地处信息开通的沿海环境   在19世纪,上海树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尺。因为与上海以及海外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先进的现代科技一经流入中国,便很快在温州传播。   中国在近代数学方面,自19世纪中叶嘉兴人李善兰(1811~1882)来到上海后,与英国人伟烈亚力(WylieAlexander,1815—1887)合译完成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后七至十三卷,1858年在上海刊行。1865年,又连同300年之前由明末徐光启(1562—1633)与意大利的利玛窦(RicciMatteo,1552—1610)合作翻译的前六卷,一起在南京出版。1859年,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又合译了美国罗密士(E.L.oomis)著的《代微积拾级》和英国摩根(D.Morgan)著的《代数学》,向中国数学界介绍了代数、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这些工作,连同以后陆续译出的《代数术》《微积溯源》《决疑数学》,以及《形学备旨》《代数备旨》和《笔算数学》等,标志了当时中国数学发展的水平。   作为中国近代数学发展的另一个标志的是,1868年江南制造局译书馆的建立。从此,大量近代的科学技术书籍开始出版。在数学方面,该局出版了从初等数学到微积分的许多著作。此外,1879年上海“格致书院”开始招生,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它表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形成。   温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开埠较早。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即开始在浙海关下设立对外通商的温州分海关。由于水路交通发达,温州港与沿海各地,特别是与上海等地贸易往来频繁。此时,还有一些温州的船只也驶往日本、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等从事海外商贸活动。1877年,温州海关正式建立。当年,即设立英国驻温州领事馆。英国领事馆除处理英国在温州的事务外,还先后受德国、西班牙、奥匈帝国和瑞典等国政府的委托,兼管各该国在温州的有关事宜。   清末民初,温州地区青年最先读的数学书籍,是本地算学家不多的几种“中国式”著述。后来,由于温州与上海和国外在交通上的频繁往来,当日本和欧美的现代数学传入中国,便迅即转传到温州。一时,在学校中曾大量采用过日本的教科书,后来欧美的现代数学著作也较快传入温州。不久,在温州的府前街上便开设出多家新式的书店,销售中外新书。其中既有由国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何鲁的《代数学》、严济慈的《几何证题法》和段子燮的《解析几何》等,也有国外如美国的《混合算学》(即几何、三角、代数合编本)、《范氏大代数》和《代微积拾级》等翻译本。同时,还有霍尔(H.S.Hall)和奈特(S.R.Knight)的《代数》和龙尼(S.I.Loney)的《解析几何》等英文原本。   曾有记者问:“温州地处沿海,是否因为多吃鱼类磷质充分,致使温州人脑子聪明?”对此,我们曾作过调查并请教了有关专家,并未取得确切有力的科学依据。不过,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曾对我们讲过:“在中国,浙江是数学大省,温州是数学强市。”从已出版的《中国现代数学家传记》(第1—5卷)中收录的199位现代数学家中,的确是沿海的浙江省人数最多。而作为地级市的温州籍人数,则确是全国同类地区之最。可见,地处沿海信息开通,也是温州数学家群体出现的一个客观条件。
3355 次阅读|2 个评论
师生之间的传承关系
blownsand 2011-6-17 11:47
最近和自然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们一起去了趟沙漠,白天骄阳似火,夜晚冷风习习,闲暇时间真不少。为防止脑袋生锈,总在思索一些问题,发现师生之间的传承关系挺有意思的。 荀子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大家都知道的俗语是,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著名数学家数不清(苏步青)先生的名言是“ 严师出高徒,高徒捧名师 ”。一个问题是,师生之间代代相传的到底是什么? 一方面,老师传授给学生的是基础知识、科研方法、思维方式等。有的老师喜欢把自己知道和掌握的一切都竭尽全力灌输给学生,恨不得学生就是自己的翻版;有的老师喜欢点到为止,启发学生独立探索;还有的老师以猫教老虎的方式带学生。老师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学科专业又千差万别,找到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培养模式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除了专业知识还有什么呢?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更大。从学生身上总是能够看到老师的影子。但是这个影子只在某些方面与老师一致。这就提醒年轻学子要尽量从老师那里继承精华并结合自身特点予以发扬光大。可是,总有些学生喜欢继承糟粕。这也许就是 胜于蓝和 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吧! 其实,科学知识都是记录在书本和文献中的,学生也可以独立地探索研究方法并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科技进步是不可避免的。有了老师,学生不过少走一些弯路而已。 师生之间代代相传的应该是科学精神。
5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苑轶闻-4-苏步青“背榜”记
sqdai 2010-11-5 06:58
别以为大科学家、大学者儿时一定都是优等生,一定都是像高斯那样的神童,非也,且不说离我们较远的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 (他们幼时在学校里的表现乏善可陈),就说说我国数学家苏步青吧!他九岁、十岁的时候连当了三学期背榜生。 何谓背榜生?用沪语来说,是勒末名,亦即在班上或学校里排名倒数第一的学生。就像我在《钱伟长小传》里提到过的孙山和当年苏州中学考生钱伟长,名列榜末,谓之背榜。严重的是,苏步青背的是全校之榜! 苏步青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穷乡僻壤,九岁那年,极其重视子女教育的父母,走了百里山路,把他送到平阳城的最高学府县城高小。该校学生大多出生于城里的富裕人家,而家境贫寒的苏步青衣着寒酸,脸黄肌瘦,蓬头垢面,遭到了富家子弟的冷嘲热讽,百般奚落,甚至无端欺侮,拳脚相加,使得苏步青落落寡合,情绪低落,全无自信可言,加上老师上课又不大精彩,使得他只能到校外寻求慰籍。 对来自小山村的苏步青来说,平阳县城不啻为花花世界,于是他屡屡逃学逛街,学业荒废,经常在课堂上立壁角(即在墙角罚站,我上小学时仍有这种体罚,现时可能还有),他一开始还觉得丢面子,久而久之,习以为常,还趁老师稍不留神,走动一下;事后,迟到旷课依旧。直至校方规定他不准出校门,他仍在校内淘气。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连续三学期背榜,校方甚至向他的家长做劝退工作,如果当时家长听从学校的劝告,世界上就不会出现大数学家苏步青了。 然而,知子莫如父,苏步青的父亲苏祖善始终认为,儿子聪慧过人,是一块读书的料,因此,学习孟母三迁,把儿子转到离家 15 里的刚兴办的北港第三小学。幸运的是,在那里,苏步青遇到了他的第一位恩师 陈玉峰 老师。 陈 老师的地理课第一次打开了他的眼界,但他的逃课却积习难改,尤其是逃 国文 老师的课,原因是 国文 老师奚落他(他本来很喜欢文学),有一次逃到了 陈 老师那里。于是就有如下对话: 你为什么不去上国文课? 谢 老师看不起我。 看不起?看不起你,你就不读书了?这样到什么时候才会被人看得起呢? 你父母送你到学校来干什么? 学习。 向谁学? 老师。 你不去上课怎么 向 老师学? 。 你交学费的米是从哪里来的? 我爸从家里挑来的。 家里的米很多吗? 。(脑际浮起自己一家人吃番薯干的情景)。 你年年背榜,怎么对得起省吃俭用的父母?别人看不起你,就因为你是背榜生,假如你不是背榜生呢?假如你考第一呢?谁会小看你? 陈 老师见这番话打动了苏步青,趁热打铁地讲了牛顿幼时因成绩不好挨揍后发愤苦读终于成材的故事。 苏步青的灵魂受到了震撼,聪慧早熟的他勃发了无尽的力量,多年受压抑的学习热情如火山般爆发出来了。从此,他判若两人,发奋用功,接连三学期名列全校榜首,而后,又以第一名考入浙江省第十中学(现温州市一中),接着,走上了东瀛留学、回国后努力教学科研的学者之路。 1931 年, 29 岁的苏步青在日本获得理学博士后回到故里,到他家的探望者络绎不绝,他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他的恩师陈玉峰老师,立即把这位年近古稀的老者奉为上宾,深情地以恩师相称,感慨万分地说:没有恩师当年的教诲,学生不敢奢望有今日!饭后,苏步青雇了一乘轿子,请陈老师上轿,自己跟在后面,步行三十里,把老师送回家。 回味这段故事,我想到: l 不存在孺子不可教的情况,只要引导得法,一时的背榜生也能成材; l 遇到差生(从小学生到研究生里都会有),不用着急,只要把准他们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一定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l 自己一不小心,在同学中暂时落后并不可怕,只要不丢失志气和勇气,有决心和恒心,定能迎头赶上! 本文据王增藩著《苏步青》中的材料写成 写于 2009 年 2 月 9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129.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8460 次阅读|7 个评论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5)谷超豪-胡和生的故事
热度 3 sqdai 2010-9-17 05:04
一对院士伉俪,师从同一位宗师,相濡以沫,荣辱与共,风雨同舟,携手徜徉在数学花苑一个甲子,在共同喜爱的科学领域里创造了辉煌业绩,谱写了人间罕见的伉俪曲。这就是新近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谷超豪院士与他的爱妻胡和生院士。这里就见闻所及,采摘花絮,与大家共同赏析。 镜头闪回之一:温暖小巢 1962 年 7 月,我和李家春收到了中科院力学所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我们来到谷先生胡先生家中与他们话别。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温暖的小巢,布置得非常朴素简洁,到处堆满了书,一大一小两张书桌相距不远,书桌上是重重叠叠的书本和一摞一摞草稿纸。 谷 先生说,他的资料只有他自己才能找到。 我们知道,他俩的独子谷晓明刚诞生不久,很想看看。 胡 先生似乎猜透了我们的心思,把我们领到小毛头的摇篮前。只见婴儿醒着,不哭不闹,向我们忽闪着大眼睛。我心里想,也许,他会成为新一代的数学家呢!(目前谷晓明在德国发展,事业有成)。 就在这样一种温馨的氛围中, 谷 先生 胡 先生情真意切地叮嘱我们:作为复旦数学系力学专业的首届毕业生,到北京一定要好自为之,把复旦人的好传统继承下去。我和家春把这些话牢牢记在了心上。 镜头闪回之二:导师祝福 三十四年后, 1996 年 11 月,我应邀参加了 谷超豪 先生七十诞辰庆祝会。会上,群贤毕至,气氛热烈。 九十四高龄的 苏步青 先生莅临盛会,眉开眼笑,兴致极高。只见他右手挽着谷超豪,左手挽着胡和生,亲切地说,今天我要给你们俩祝福!我九十四了,比你们大 24 岁还多,你们俩当初结婚还是我做的媒呢! 我仔细观察谷 - 胡伉俪,发现他们笑得合不拢嘴了, 胡 先生的脸上似乎还露出一丝甜蜜的羞涩。 镜头闪回之三:爱情长跑 苏 先生说得对,他是这对情侣的大媒人。也许可以补充一句:媒人不止一位,还有一位无形的月老数学。 时间又闪回四十八年。 1948 年,在浙江大学,谷超豪在 苏步青 先生指导下完成了研究生学业,留校担 任苏 先生的助教。两年之后,同样挚爱数学的胡和生慕名来到浙大, 成为苏 先生的研究生。二十出头的胡和生娇小而美丽,对学业十分刻苦认真,深得 苏 先生喜爱。 对微分几何的共同爱好,使得两位风华正茂的年青人的心迅速靠近。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即使两人漫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说得最多的还是功课上的事情。谷超豪稳重寡言,但有内秀,古典文学的根基很好;胡和生开朗健谈,由于出身于书画世家,喜爱绘画、摄影,所以,他们偶尔也探讨一些艺术问题。胡和生研究生毕业留校,在院系调整中他们 双双随苏 先生到了复旦。 1957 年,经过六七年的爱情长跑,在浙大埋下的爱情种子终于在复旦开花结果,他们喜结连理,成了人人称羡的科苑比翼鸟。 镜头闪回之四:负笈北上 1957 年,新婚燕尔的谷超豪告别爱妻前往莫斯科大学留学,他在数学上显现的才华震惊了学校。留在国内的胡和生埋头数学科研,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之间,只能通过鸿雁传情。 1958 年的大跃进时代,提倡知识分子又红又专,许多业务尖子被划入走白专道路之列,有人扬言要拔她的白旗,令她百口难辩。由于对远在万里之外的谷超豪牵肠挂肚,她提出赴莫斯科探亲,却有人反对,幸好学校领导不为所动,批准了她的苏联之行。 在莫斯科火车站,谷超豪一见胡和生,就吃惊地问:怎么瘦成这样?为了不给谷超豪加重心理负担,胡和生对自己在政治上受的委曲只字未提。他们小别重逢之后,来不及卿卿我我,就双双扎进图书馆里,胡和生把探亲当成了绝好的进修机会。 不到两年,谷超豪在变换拟群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 1959 年 6 月获得了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 携手共进 谷超豪回国后继续在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这三个领域里纵横驰骋。 1960 年代,他在气体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屡有成就;接着在规范场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革 期间,谷超豪被关受审,家里被抄。当科学的春天到来时,谷超豪已到知天命之年,凭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对科学的进取精神,他很快便在偏微分方程、孤立子理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成绩,受到国际数学界的瞩目,并参与发起组织双微系列国际会议。 1980 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他曾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复旦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各 1 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以及华罗庚数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柏宁顿孺子牛奖(杰出奖)等多种奖励,其研究风格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独特、高雅、深入、多变。 与丈夫一样,胡和生弱小的身体里,似乎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能量。无论做学生还是当先生,无论搞科研还是搞教学,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她对数学的追求总是那么执着、坚贞不渝。几十年的辛勤耕耘,使她在数学上与丈夫并驾齐驱。她和谷超豪一起研究的孤立子理论与几何学方面的成果,有很强的创造性。一位法国女院士评价她的研究时说: 在这个数学和物理都重要的问题上取得进展的唯一的人。 1991 年,胡和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患难与共 在文革期间, 苏步青 先生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不久之后,作为 苏 先生的得意弟子, 谷超豪 先生被列为修正主义分子,关进牛棚。 胡和生形单影只,艰难度日,造反派逼迫她揭发谷超豪。她冷峻应对:要我说谷超豪解放前的事情,我那时不认识他,能说什么!你们可以查他的档案! 胡和生生来性格坚毅,柔中有刚;但是作为命运相连的妻子,她愁肠百结地为谷超豪担忧。那时谷超豪被关在学生宿舍,她找来他们贴心的学生,让他悄悄地递纸条过去,询问近况。很快,回条来了,上面写着:我没有什么。看到丈夫在匆忙中写成的这五个字,胡和生的眼圈红了,心里略感宽慰。 稍后,造反派忙于打内战,形势渐见缓和,对牛鬼蛇神的看管有所放松。胡和生一有机会就去找谷超豪,讲几句话,给他打气。 相濡以沫,患难见真情。风雨过后是黎明,他俩携手走过那不堪回首的十年,一起迎来了灿烂的阳光! 伉俪情深 谷超豪温文尔雅,喜爱中国古代诗词;胡和生热情活跃,多才多艺,尤爱摄影和绘画,夫妇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感情甚笃,家庭幸福、温馨。如今他们对数学研究的雄心壮志仍不减当年,依然在数学王国的最前沿拼搏着。 1991 年,谷超豪得知爱妻胡和生成为中国数学界第一位女院士时,心情十分高兴,当即赋诗一首《贺和生》: 苦读寒窗夜,挑灯黎明前。几何得真情,物理试新篇。红妆不需理,秀色天然妍。学苑有令名,共赏艳阳天。 谷超豪对妻子的赞誉和爱慕,油然而生,跃然纸上。 他们俩的身体都不算壮实,近十年来,疾病缠身,有时轮番住院,他们更是形影不离地厮守在一起。他们的病房布置得像书房一般,病情稍有转好,就一起进入了他们的数学世界。想象一下那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吧!在洁净的病房里,一位斜倚在病床上,一位端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捧读着书本,时而小声讨论着什么,时而对视一笑。世上有几多这样的情景? 他们俩都不善于操持家务,生活中崇尚简朴,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钻研学问。两人之间最经常的话题还是数学。 谷 先生曾说: 我做的工作可以讲给她听,她做的工作可以讲给我听。我们可以互提问题,这是生活中的最大乐趣! 正是这种情趣使他们一次次摆脱了病魔的纠缠,一直沉浸在温馨平淡的学者生活氛围之中。 衷心祝愿这对绝配佳侣健康长寿,携手前行,继续谱写只应天上有的伉俪曲! 主要参考资料 : 1. 漫步在数学颠峰的院士伉俪, http://www.dem-league.org.cn/html/article/1183/5113114.htm 2. 谷超豪胡和生:人生几何学几何, http://gzdaily.dayoo.com/gb/content/2004-10/16/content_1768863.htm 写成于 2010 年 1 月 15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55135.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1574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4)苏步青的故事
热度 1 sqdai 2010-9-16 04:41
著名数学 家苏步青 先生( 1902 ~ 2003 )的夫人松本米子( 1905 ~ 1986 )来自日本仙台,他们的异国情缘可歌可泣,感人肺腑。他们相依相伴,携手走过 58 年的风雨人生。如今他们已在天国重聚,想必还在续写美妙动听的伉俪曲吧! 异国结缘终生相伴的苏步青 - 松本米子伉俪 1924 年 3 月,苏步青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后,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促使他报考在仙台市的日本东北帝国大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自此直至 1931 年 9 月,他在仙台度过了他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一见倾心 仙台市风景秀丽。苏步青无暇顾及赏景,一头扎进了他的数学王国,结交的都是好学青年(如后来的大数学家陈建功、物理学家茅诚司、陈乐素等)。一转眼,在苦读中过去了两年。 1926 年,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苏步青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微分几何。一天,窗外传来木屐声,原来是住在同一公寓的老朋友茅诚司到访,身后还跟着两位妙龄少女。苏步青认识其中的一位是茅诚司的未婚妻,另一位小姐却从未谋面,只见她风姿绰约,仪态大方,楚楚动人。茅诚司马上向他介绍:这位是松本米子小姐。苏步青顿时眼睛一亮,知道她是本校松本教授的掌上明珠,才艺超群,善弹古筝,曾多次在电台演奏,借此他才得以知晓她的芳名和才艺。松本教授曾放出话来,他只肯把女儿嫁给青年学者中的头名状元。苏步青和米子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话题,从古筝曲谈到华夏文化,从中国的书法、茶经,谈到日本的书道、茶道、插花,好在苏步青是个文理兼备的才子,谈话中充满了睿智和情趣,两人越谈越热络。一对才子佳人彼此一见倾心。 喜结良缘 经过进一步交往,苏步青发现,松本米子知书识礼,聪颖善良,善解人意,而姑娘则觉得,苏君志存高远,心胸开阔,才华横溢;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相识后不久,苏步青以头名考入研究生院,开始攻博,这对情侣很少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机会。但每次相聚,都给他们带来无限欢乐。两年后,当樱花再度绽放的时候,他们收获了成熟的爱情。在过相亲关时,未来的泰山早就风闻毛脚女婿才华甚是了得,但对于女儿嫁给这位陌生青年仍稍有犹豫,主要担心他最喜爱的三女儿会像她二姐一样,跟随中国丈夫远走高飞,可未来的岳母却一眼相中了这个温良敦厚的小伙子,向他开了绿灯。 1928 年 5 月 8 日 ,这对异国情侣终于喜结良缘。 相依相随 还在谈情说爱之时,苏步青就坦诚相告:我到这个岛国来,并非为了寻求一己的饭碗,我的祖国正等待着我 ,米子马上打断他的话,说道:一朝学成,我就跟你回去!苏步青深为得到人生知己而激动不已。 在仙台安家之后,诸事顺遂。翌年,长女德晶诞生,第三年,长子德雄呱呱坠地。新家离开岳父家很近,时时相聚,其乐融融。那时,苏步青在帝大任讲师兼做在职博士生。每晚回家,他总是帮着做家务事,唱催眠曲哄孩子入眠,然后潜心科研,直至夜深。在 米子 夫人的精心照顾下,他身心愉快,学业突飞猛进。短短几年中,他完成发表了 40 多篇论文,成为远近闻名的数学界新秀。 转眼到了 1931 年夏末,苏步青以优异业绩获得博士学位,但他的脸上却出现了愁云。他决定兑现诺言,回归祖国,不知夫人能否真正割舍在日本的亲情?他甫一开口说起今后去向,米子立即说:你决定吧!不论你到哪里,我都跟你去。他说:我已经决定回中国了!米子深情地说:那我也到中国去。你爱中国,我也爱中国。苏步青说:现时那里生活艰苦,你不怕吗?她说出了思虑已久的想法:我不怕。中国是你的故乡,也是我的第二故乡!苏步青着实被米子感动了。 苏步青决心回国的消息一传开,师友长辈纷纷挽留,学校还给他保留半年职位,以便他随时回日本。在国内,则有一场人才争夺战,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厦门大学先后以高薪来聘任,苏步青选择了浙江大学,那里靠近他的故乡,还有好友、学长 陈建功 教授等在该校数学系执教。 1931 年 9 月,苏步青和夫人携子女登上上海丸客轮归国。苏步青凭依轮船栏杆即兴吟诗一首: 渡口云烟海鸟飞,江边春色认依稀。 十年岛上君休笑,赢得鬓丝和布衣。 松本米子听了一笑,随之淌下两行清泪。 苏步青夫妇刚到西子湖畔后的几天,就传来九一八事件的消息。他俩怔住了。米子马上说:步青,我们回来得正是时候。他回应说:是啊!如果犹豫一下,就回不来了! 从此, 米子 夫人形影相随,与苏步青一起度过了艰难岁月,也共享了幸福生活。 琴瑟和谐 在杭州的六年,这对年青夫妇的生活相对宁静。苏步青在紧张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余,精心经营小家庭。中国媳妇很快适应了新生活。原先不喜欢的乳腐、皮蛋成了她的最爱。日本人习惯于天天洗澡,苏步青让人用铁桶制作了一个土浴缸,虽说不能每天用,倒也实用,米子满心欢喜。他们在浙大附近租住三间平房,苏步青在工作之余率领一家人在门前开荒种菜,别有一番情趣。随着一个个孩子相继出世(他们共养育了八个子女,六子二女),贤淑的米子倾心地相夫教子,放弃了自己的音乐爱好。那架从未舍弃的十三弦古筝就一直静静地挂在墙上。倒是她热爱的书法没有丢弃,苏步青成了她的忠实拥趸和徒弟。 每天清晨,苏步青出门前,米子早已准备好外衣和公文包,帮他穿好外衣,送他到大门口。到了下班时分,米子已在门边等候,一听见他大声说 我回来啦 ! 一群孩子马上奔过去,扑到老爸怀里。吃饭时,一家大小围坐在一起,苏步青喜欢喝一小杯酒,一边喝,一边讲,讲的都是学校里的事,米子静静倾听,偶尔也插几句话。他们家还 成了苏 教授的学生最喜欢到的温馨场所,米子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患难与共 可惜好景不长,八年抗战开始。上海的八一三的枪炮声搅乱了宁静的生活。 1937 年 10 月,浙大内迁。米子正经历着丧父之痛,想回日本奔丧而不能。为了安全起见,苏步青把米子和孩子暂时送回故乡平阳的乡下。米子作为那里从未见过的异国媳妇,雍容大方,贤惠有礼,博得了乡亲的赞誉,米子与他们结下了绵延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一旦大局稍定,米子赶回浙大的贵州临时校园与苏步青团圆,过起了难以想象的清贫生活。他们住在三间茅房里,有时三餐都难以为继。苏步青在业余又干起开荒种菜的老营生。米子想方设法,节衣缩食,有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让先生和孩子吃饱。后来,多亏竺可桢校长对多子女家庭的特殊照顾,这一家九口(四子德昌寄居日本)才得以维持温饱。幸而有米子操持,苏步青可以每夜在昏黄的桐油灯下,钻研微分几何。苏步青后来深情地回忆道:我在这样的困境下,没有中断微分几何的研究,相反那是一生中论文写得最多的年代。她为了我,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了 。 大义凛然 好不容易熬到抗战结束,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浙大复校后,又过了一段动荡的生活。不久,全国即将迎来解放,国民党政府策划把中央研究院院士苏步青弄到台湾去,苏步青严词拒绝;当局又密谋把苏家的孩子送往台湾,以迫使苏步青就范。米子夫人坚定不移地说:一个家庭不能分开,一个民族也不能分开,我嫁给中国人,我的命运应属于中国。由于夫妇俩精心护犊,这一阴谋未能得逞。 欣然入籍 1952 年,随着院系调整,苏步青任教于复旦大学,举家迁沪,开始了新的生活。翌年,我国开始准许外国人入籍,在中国生活了 22 年的松本米子立即申请加入中国籍,获准,批准书编号为 79 。苏步青夫妇牢牢记住了这个号码。松本米子正式改名为苏松本。米子喜欢用带日本口音的沪语与人聊天,听别人说,听起来像是广东人,她回家后告诉家人,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在生活中,米子是一个模范的中国人。在三年困难时期,她兼顾家务和培育子女重任,使苏步青得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各种科研活动和领导工作,她还倾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却连一件新衣服都不舍得买。 共度难关 十年浩劫期间,苏步青遭受不公正待遇,连挨批斗,还被造反派无理拘禁四个月。当他回到家里时吃惊地发现,夫人的一头青丝竟然变成了白发!当时,苏步青的工资一下子降到每月 50 元,扣除了房租水电杂费后只剩下三毛钱。苏松本在丈夫面前,没有流露出一点忧伤,尽力不让他知道所面临的窘境,对他体贴有加,给予加倍的温暖。苏步青何等聪明,他完全明白夫人的良苦用心。幸得子女接济,我们这位大数学家才免受冻俄之灾。 溘然长逝 文革以后,苏步青爆发了青春活力,参与了众多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苏松本继续给以默默的支持。可惜,天不假以年。 1981 年,她被确诊罹患多发性骨髓瘤,入住长海医院。于是,去医院探望夫人成了苏步青的必修课,每每带去子女来信和夫人爱看的画报,而夫人则强忍疼痛,安慰丈夫。 苏松本的病得到了最好的治疗,但病魔无情,病情渐趋恶化。在她弥留之际,还一再深情地说:我是一个普通妇女,人民和组织化那么大气力为我医治,我心领了。 1986 年 5 月 23 日 ,苏松本溘然长逝,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她挚爱一生的丈夫。 美德长存 正如苏步青先生的得意门生谷超豪院士在苏松本追悼会上所说:我们从心里钦佩师母诚挚待人的品德。一个加入中国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活了 50 多年的外国人,这样地热爱我们的这片国土,这样地支持丈夫所从事的事业,这样地和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她的一生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日本女性的美德长留在人们心间。 此情绵绵 失去了挚爱的亲人之后,苏步青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说过:毫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痛失自己的另一半后,留下的是无穷无尽的思念。他把这种思念寄托在这样的诗篇里: 花开花落思悠悠,扬子江边忌又周。 对月空吟孤影恨,倩谁倾诉暮年愁。 无 尽 夜雨还惊梦,纵有杜康难解忧。 百岁光阴仅余几,仍须放眼望神州。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王增藩,苏步青(科学巨匠丛书之一),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 苏德晶,我的爸爸, http://www.fudan.edu.cn/su/20.htm 。 写于 2009 年 8 月 14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05916.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20944 次阅读|1 个评论
外语学习方法十日谈
热度 4 sqdai 2010-8-13 10:55
【按】去年 1 ~ 2 月,我陆续谈了关于外语学习(主要是英语学习)的点滴体会,受到青年朋友的欢迎。今天,把这些材料汇编起来,稍加修改、编辑,刊登于下,以便于年青学子参考。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楔子 这些年来,国内的中学、大学对英语教学极为重视,年青学子也为学好外语倾注了大量精力,而效果却不能尽如人意,除了小部分学子,多数人费尽力气,还是 听说读写 样样不精通。问题出在哪里?我非外语专业出身,本无资格说三道四,这里不揣冒昧,说一点一孔之见。 目录 一、拒绝 Spoon-Feeding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2393.html 二、拒绝 投机 模式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2569.html 三、拒绝 哑巴英语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2587.html 四、拒绝死记硬背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5042.html 五、推介选词典用词典小贴士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5774.html 六、推介 季羡林 先生的外语学习观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5927.html 七、推介苏步青活学活用外语法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025.html 八、推介钱穆中年学英语的名著阅读法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257.html 九、推介钱伟长学英语的拆字法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801.html 十、推介随时随地学习外语法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942.html 一、拒绝 Spoon-Feeding 我认为,国内的外语教学效率底下,采用 spoon-feeding 型式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最初听见 spoon-feeding 这个词,出自一位来华教英语的美籍教师 Michelle 之口。 1977 年,国门初开,科学院要派送一批中青年研究人员出国进修,计划举办短期英语训练班。当时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任职的 李佩 先生(我的师母)负责具体操办,她从美国邀约几位年青教师来任教,训练班急需助教,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李 先生想起了我这个老学生,敦促我 策马上任 。我一想,这对我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就不管自己才疏学浅,欣然赴约。 于是,我当了 Michelle 那个班的助教,有了与她朝夕相见、切磋求教的机遇。有一次,我问她: What does it matter? 这句话怎么从语法上理解? Michelle 反问我: 这句句子的意思你懂吗? 我答道: 当然懂的呀! 她大惑不解地说: 那你干吗还要分析语法? 我说, 我搞不懂的是: matter 是不及物动词, what 是疑问代词,它们怎么搞到一块儿去的? * 她说, 虽说我才来了半个月,已经看出你们学外语的问题,你们一天到晚语法、语法,用 spoon-feeding 的方法给学生灌输语法,能学好外语吗?想一想,先有语言,还是先有语法?你学会说中文之前,学过语法吗?学好外语,只有靠实践、靠练习、靠模仿。 回家后我赶紧查《牛津词典》,发现 spoon-feed 的准确涵义是 give (sb) too much help or teaching in a way that does not allow him to think for himself ,大致相当于我们常说的 填鸭式教学 。 接着,我特别留意 Michelle 的 非 spoon-feeding 教学模式。当时,班上学员的年龄大多在 35 到 45 岁之间,至少比 Michelle 大十岁,但她从不发怵,在教室里四处走动,有时干脆坐到讲课桌上,翘起二郎腿。一会儿组织大家演讲、辩论,一会儿让大家演英语小品,时不时地让大家造句、做作文。两节课结束前,来一个非常严肃细致的讲评。课堂上经常笑语喧哗。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堂上关于 女士化妆 的一场大辩论。那时,不像现在那么开放,女同胞极少有人化妆(除了个别新潮女性)。 Michelle 的题目是: 你怎么看女士化妆? 你赞成你老婆化妆吗? 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各抒己见。有的说: 化妆使美女更美,使丑女更丑。 有的则说: 我原则上不反对女士化妆,但反对我老婆化妆。 Michelle 就问: 怕别人抢你老婆吗? 那位男生说: 倒也不是,我家的黄脸婆没人来抢。我就是看着别扭。 哦,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女生说说看法。 有位漂亮女生说: 我倒是想化妆,就是不敢冲在前面,怕别人说闲话。 另一位女生说: 我想化淡妆,不喜欢大红嘴唇。 Michelle 问: 那你们什么时候敢化妆了呢? 等到大街上有一半妇女行人化妆的时候。 Michelle 哈哈大笑: 啊哈,中国人的从众心理! 随后,学员就 化妆是否有伤风化? 什么是女性的内在美? 等问题展开讨论,气氛非常热烈。两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课后继续争论。课堂讨论时, Michelle 对大家的错误百出的英语采取宽容的态度,实在太不像话时,就纠正一下;对太结巴的人帮扶一下。许多学员说,收获不小,这才是真正在 学英语 。 说 Michelle 只重视实践,不讲 理论知识 也不对。她喜欢经过造句来 练兵 ,仍然寓教于乐。记得一次做造句练习,她让一位男生用 follow 造句,他用手一指坐在后面的学员,脱口而出: A dog is following me. 顿时哄堂大笑,后面那男生狠狠地揍了前座一拳。我依稀记得, 还击 的那位现在已成了院士。教学时间长了,有了积累, Michelle 经常用大段时间讲中国人用英语的常见错误;对大家的作文也进行了仔细修改。半年左右的培训结束时,大家觉得获益非浅,我作为助教,更是如此。 因此,我想,什么时候国人摆脱了 spoon-feeding 教学模式,外语水平一定疯长。外语如此,其它科目亦复如此。 * 在做学问方面,我有点 一根筋 ,总想搞清这个问题,有一天,终于在一本大词典里查到, what 有时可用作疑问副词,与 how 同义,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写于 2009 年 1 月 10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2393.html 二、拒绝 投机 模式 近年来,外语教学中有一种危险的倾向 投机 型的教学模式盛行,而且有蔓延的趋势,必须引起注意,并大声说 不!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这种倾向源自 TOEFL (即 T est(ing) O f E nglish as a F oreign L anguage )。大家知道, TOEFL (尤其是早期的 TOEFL )的测试模式以 选择题 为主, ABCD 四种答案中,选对了就可得分。毋庸置辩的是:这种模式蕴涵了 投机 的成分。根据逻辑学,排除了 最不可能的 和 次不可能的 ,剩下的就是可能的,神探福尔摩斯就根据这种方式屡战屡胜。拿这种战术来对付 TOEFL ,确有奇效,经常出现的情形是:根据常识或基本理解,在四个答案中,先排除 最不可能的 和 次不可能的 ,剩下的两个,连蒙带猜,总有 50 %的成功率。这能测试出真正的英语水平吗?三十多年前,我几次参加出国人员的英语试卷的批卷,发现考生经常涂改答案(说明他心中无数),而且多半是改错了的。于是 TOEFL 培训老师说 要相信你的第一感觉 。 前些年, 出国热 引发了 TOEFL 热 ,又诱生了 英语热 ,形形色色的 TOEFL 培训班充斥城厢,英语进修学校分外 吃香 ,其中不乏高资质的,更常见的则是滥竽充数的,它们的一大宗旨是教学员如何应付 TOEFL ,教给学员上面所说的 战术 。于是,英语的投机教学模式盛行,进而影响了正规学校里的英语教学,据说还有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其它科目的,更令人担忧。 也有人不吃这一套,本校的钱伟长校长就是一个。记得 20 多年前,我们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招收博士生,他接连三年亲自出博士生英语考试试题,沿袭了他那个时代和我们那个时代的传统做法:笔试的主要题型是英译中和中译英(大段文章、句子和短语、成语);口试要求对国家大事、学科发展和个人目标陈述看法。他说: 我就要看看考生驾驭英语的真实能力。 这种考试模式在上海大学一直在传承,可惜尚未成为主流模式。 前述 投机 模式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并未真正往 听说读写 四会的方向努力,学会的是 花架子 和投机取巧。我在英语国家访问时,遇到几位教授,他们招收了一些中国留学生。他们颇有疑惑地问我: 那些中国留学生 TOEFL 考了 600 多分,却开不了口说英语,写不了英语论文,怎么回事? 我只好说: 那是上了 TOEFL 的当了。 我这里没有全盘否定 TOEFL 的意思,作为一种考试模式,它的出现和存在有其合理性,而且考试方式也正在加以改进。我认为,把 TOEFL 模式作为主要的外语教学模式是极为不妥、极为有害的。选择题只适合于低年级小学生,对年长一点的学生,只能偶尔为之。想学好英语,必须从语音学入手,通过扎扎实实的、灵活多变的形式,尽可能掌握英语的内在规律,掌握足够的词汇和句型,最后落实到真正 四会 上。 写于 2009 年 1 月 12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2569.html 三、拒绝 哑巴英语 语言是主要用来说话交际,而不是用来默记暗诵的。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偏偏大部分国人学的是 哑巴英语 ,这个毛病非改不可。 我常问年青人,为什么见了外国人不开口说英语?答案大多是: 我说的是 洋迳浜 英语,地方口音浓重,说了让人见笑; 不懂说英语的规律,不会说; 听不懂老外说的话,怎么交流? 窃以为,第一个问题全怪你自己;第二、三个问题,老师和学生自己应该 各打五十大板 。 国人大都太谦恭,不够 aggressive ,而学外语必须 aggressive ,有中国口音(如山东口音、陕西口音等)怕什么?外国人才不怕什么地方口音呢!只要别太离谱,什么样的 怪英语 他们都听得懂,就像我们听那些地方口音浓重的中国话一样。记得国门刚开放,有一位美国应用数学权威到访中科院力学所,我的一位同龄同事抓住机会用他的蹩脚英语跟他交流,地方口音浓重得令我都替他害臊,他却全然不顾,继续结结巴巴、断断续续、比比划划地跟美 国 教授长谈,后者难得有年青人与他深入探讨,也兴趣盎然地与他交流。此后他卖力地学英语,但发音依然不中听。不久后,他赴美加留学、任职,如今已是国外某名校的教授。我们至今常有交往,偶尔听他讲英文,口音仍然不怎么样,但是由于他有 aggressive 性格,学有专长,又学好了英语,外国学生还得听他上课。所以,我要说,学了一点就开口说吧,没人笑话你的。 非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在大学里学会 开口外语 ,但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做到。原因是:一、语言环境差,实践机会少;二、教学方法不对头。前者一时难以改变,但现在的条件比我年青时强多了,那么多的电视英语频道可供选择,听听 BBC 等也不算 里通外国 了,而且有了那么多国际交往(现时高校提倡双语教学,至今尚未成气候)。我有个研究生,一看到所里来了位法国留学生,英语很棒,就马上与他交上了朋友,有空就与他聊大天,一个想学英语,另一个想学汉语,于是互教互学,各得其所。半年下来,我那学生的英语口语突飞猛进,其余学生却 依然故我 ,应了法国生物学家尼科尔的那句话: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追求它的人。 至于第二个原因,则是人为的,老师和学生各有一半的责任。使我纳闷的是:既然国内学语言的环境不佳,公共外语的教学为什么不重视语音学( phonetics )教学?学汉语还教拼音,教英语怎么连国际音标都不教?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大多喜欢 许国璋英语 ,我的英语老 师李佩 教授给我们讲课时用的也是这套教材。为什么?我认为,这是因为它是专业教材,选材精当,课文内容远非面目可憎,多数取自名著或其改编本,文后经常插有清新隽永的短诗歌谣谚语;课文注释很具体;语法讲得很活络;练习题选得很得体;生词注有国际音标;最重要的是系统地讲授了语音学,可以借此自学,无师自通。 记得在文革后期,北京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中关村小学(黄帅那个学校)缺乏师资,不知怎地,找到了我。我正赋闲在家,又特别喜欢孩子,于是就当了 孩子王 ,我教过的学生的 年龄谱 就扩展为 10 ~ 40 岁(加上后来的)。 上任前一想,不对了,我的英语口语水平属中上,而中关村小学的学生家长多数是饱学之士(例如我班上一位学生的爷爷是当时物理所的所长、学部委员)。倘若教得不好,误人子弟且不说,学生回家说起教过的英语,家长马上掂出份量,会说: 哪儿来的一个蹩脚老师,简直是滥竽充数! 岂不有辱我的名声!因此,不敢大意,马上恶补英语语音学(用的是葆青编著的教材),那时不像现在,到处有英语学习用的磁带。好不容易买到一张教英语语音的密纹唱片,用我结婚时岳母送的留声机,足足听了半个月,逐个矫正自己的发音。这才胸有成竹地走马上任。 我上课时,每节课只用半个小时讲课文,其余时间用夹着简单英语的中文讲童话(大人国、小人国之类),大受欢迎,由于有约在先,假若前面的课没学好,就不讲故事,因此学生听得很专心。家长们也称赞有加,一年聘约期满,又要续约,但是 科学的春天 已经来临,我马上 功成身退 。我的这批小学生时下都过了不惑之年,多数已留学异域,我到国外访问时,他们还会打电话向我问候。我的英语语音学的基础就是在那时夯实的,一直管用。后来在给组里的研究生补习科技英语知识时,我就传授了葆青编的《英语语音学简明教程》,颇受欢迎。 为什么要学英语语音学?因为与其它外语(如俄语、德语、法语等)相比,英语语法并不复杂,但语音却复杂得多,有时不能 望词生音 ,发音规则的 有效率 仅为 70 %左右。然而并非一无章法可循,英语大略有 48 个音素,与字母或字母组合有对应关系。讨厌的是,这种对应关系不是一一对应,但不是 乱点鸳鸯谱 ,葆青老师把这种关系讲得一清二楚;规则有点多,记不住,怎么办?不要紧,有国际音标帮忙。学会了国际音标,掌握了基本发音规律,再记住那些不服从规则、调皮捣蛋的词(偏偏大多是常用词),亦即记住规则的例外。遇到陌生的单词,查词典时,留意它的国际音标注音,若是服从规则的, OK ;调皮捣蛋的,记住它。除了学会单词以外,还得学句子、段落的读法,了解什么是升调降调,什么是语调群,什么是 失去爆破 ,什么是 连读 等等。尤其是后两者,听不懂老外说英语,大多源于此。所以,我力主:学英语的年青朋友们学一点语音学。英语老师不教语音学,怎么办?自学呗!总比流体力学容易自学。 我要强调的是:语音学知识不是死学出来的,是练出来的。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国门打开不久,我导师的师兄、知名空气动力学家威廉 西亚斯 (W.Sears) 访问中科院力学所,要给研究人员做报告。当时苦于找不到合格的科技英语翻译,因此我的师母 李佩 教授推荐我的师兄陈允明出马。我这位师兄性格开朗,敢作敢为,聪明绝顶,他二话不说,立即上岗。只见他在翻译时,听由 Sears 讲一二十分钟,然后他滔滔不绝地把所讲的内容一一转述。听众为之倾倒, Sears 也高兴非凡,更令我们称羡不已。(在 Sears 新近出版的传记中,陈允明是他唯一提到的中国学术后辈)。事后,我们好奇地问这位师兄: 你怎么练就的这番功夫? 他答道: 主要靠平时用心练习,并且把握好方法。不管谁说话,说哪国的话,每句话里只有两三个关键词,你抓住了它们,再看看说话人的表情、语气和上下文,你就能八九不离十地搞好翻译了。 仔细一想,还真有点道理。 再讲一件好玩的事儿:我们做研究生时,经常用英语胡说八道,例如,有一天清晨,结伴走在静谧的中关村林荫大道上(那时不像现今那么喧嚣),看到太阳在远方路端徐徐升起,就有人脱口而出: How beautiful the morning sun is, just like peoples commune ! 此话脱胎于毛泽东的话 人民公社像初升的太阳一样 ,这么说过了,就记住了一辈子。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千真万确! 写于 2009 年 1 月 13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2587.html 四、拒绝死记硬背 谁都知道,死记硬背是一种事倍功半的、不足取的学习方法,但在外语学习中依然十分流行。其主要表现形式是: (1) 死记单词。碰到一个生词,记住由哪几个字母构成,记住它的中文意思(通常就记一两个意思),周而复始,天天如此!效率约为 20 %左右(视每人的机械记忆能力而定); (2) 死记课文。老师让学生背课文,学生就生吞活剥地照章执行,不管课文的具体涵义,像 小和尚念经 般念念有词,在课堂上可以背得滚瓜烂熟,下课后不久,对不住, 全还给 老师了; (3) 死记语法。把老师教的语法条文一一记下,什么时态语态,什么主谓宾等等,记得贼牢,但是,就是不会实际应用,一造句就出错,一说话就离谱。 以上三种是死记硬背的外语学习者的通病。是否有药可治?当然有。我不是外语专业出身,但日积月累,也有那么几个偏方,且听我一一道来(还望外语专业人士不要见笑)。 偏方一:略懂语言形成规律。 语言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从简到繁,由浅入深;说英语的国家与说汉语的国家相距十万八千里,各自独立形成语言体系,英语与汉语的差别何止十万八千里,必须自觉地把握这种差别。例如,汉字是象形文字,英语词汇则是拼音文字;汉字与英文字各唱各的 调 ,涵义上一般没有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专业词汇除外);汉语句子结构较为松散自由,英语句子的黏着性强;如此等等。然而,人类有共通的感情,在表达思维时,既有差别,也有共性。学英语之始,就要充分认识两种语言的异同。 偏方二:略懂构词法。 学汉语时,学了一些简单的字以后,学到复杂形态的字,语 文 老师会教你如何拆字,知道什么是主干,什么是偏旁,拼装后是什么意思;学英语词汇也一样,也要学会拆字和拼装。比如说, reactionary 这个词, act 是词干,通常是动词;加 ion ,变成动名词 action ;加前缀 re- (反)的意思变成 reaction ;再加后缀 -ary ,变成形容词 reactionary (反动的)或另一个名词(反动派)。再加上前后延伸,形成一串串 糖葫芦 ,你不是可以灵活地记住单词了吗? 偏方三:略懂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 从上面关于 十万八千里 的叙述可知,不同种族创造的语言单位(字、词汇)必定包含各不相同的多种涵义,用数学语言说,相近词汇的涵义只有很有限的 交集 。我的中学语 文 老师告诉我,汉字 生 有 100 多种涵义,我不信,去查《辞海》, 生 的基本意思有 12 种,派生词汇几百种,词条 生 占据《辞海》九页篇幅,生气,生火,生孩子, 中的 生 ,在英文里要用不同的词汇,反过来也是这样。你知道 get 这个词有多少涵义和搭配?我至今说不清,还不全认得 get 。所以每学一个单词,要尽可能多地记住它的涵义和搭配。同时,要多多记住同义词和反义词,记住它们的异同,例如, 说 的说法在英语里至少有 20 种,先记住最常用的是: say , tell , speak , talk ,它们适用于不同场合。这样,你就把词汇学活了,你的头脑里的词汇量就会天天见长。 偏方四:略懂句子结构。 语法学了一两遍就够了,语法条文不必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我在中学里的英语课本是林汉达编著的开明本。我认为,那套教材的最大优点是:用构图法解析句子结构:一条横线,几条竖线,几个框架,把英语句子的主谓宾或主谓表以及定语、状语(包括从句),剖析得一清二楚,此后我再也不怕复杂句式了。当然,还可采用其它剖析方法,关键是:要灵活地剖析句子。 偏方五:略懂理性背诵。 如果反对死记硬背,把理性背诵也反掉了,就像倒洗澡水把小孩也一起倒掉一样。背诵是必需的,但要 活背 ,彻底了解短文的主题、请调、架构、特色、长处,熟记在心,再有声有色地背诵,加上击节赞叹,那是一种享受。理性地背下来的短文,想忘也忘不了。 上面讲的偏方对战胜 死记硬背 肯定有用,但不一定人人有用,应该各自创造取代 死记硬背 的法子。上述话题以后有机会再展开来讲述。 写于 2009 年 1 月 27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5042.html 五、推介选词典用词典小贴士 【按】前四篇 漫谈外语学习 的短文中,本着 不破不立,先破后立 的原则,拒绝了填鸭式教学、投机模式、哑巴外语、死记硬背,从本篇开始陆续向大家推介一些正确做法。尽量讲述那些外语老师不讲或很少讲的、而自己又有一点实践体会的内容,一来避免重复,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二来免得 班门弄斧 ,误人子弟。 新学期快开始了,学生家长总想给在学学生装备些新东西,外语类词典往往是首选。那么,该买怎么样的词典?而学生该用何种词典?怎样用词典?这里以问答形式说一说自己的一孔之见。 1. 选购词典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与选购其它书籍一样, 一看内容,二看作者(或编者),三看出版单位 。内容要适用于学习、参考,别闹 科学的春天 时期抢购《英语新词词典》(那是给英语专业人士用的)那样的笑话;作者应该是该专业的权威人士(获权威单位);出版单位必须是有名的,例如,外语类词典的最可信赖的出版社是商务印书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科技外语(包括科技名词)类的是科学出版社和一些专业出版社。请大家千万别去理会那些以 捞分 为目的的 野鸡 或非 野鸡 的出版社。 2. 你极力推介什么样的词典? 双解词典 。对学习、理解、运用外语来说,最佳的外语词典是用该外语释义的词典,例如,英-英词典,就跟《现代汉语词典》(汉-汉词典)一样,只有这样的词典释义最清晰可靠。对初学者来讲,用双解词典(例如,《牛津英汉双解词典》)是绝好的选择,既有英语解释,又有汉语翻译,容易使用。 3. 你最排斥什么样的词典? 袖珍词典、简明词典 ,包括简洁版的词霸之类。这种词典用于应急(如急于想知道某词的含义,手边又无大词典时)尚可,若用于日常学习或参考,则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因为篇幅太小,元素不齐,释义不全,用法不明,除了误导,别无它用。 4. 你认为手头应该备什么样的词典? 大中小配套,内容互补,至少 10 种左右 。最起码的 装备 :双解词典 1 本,大词典(词条 10 万以上) 1 本,用法词典 1 本,汉-外词典 1 本,科技大词典 1 本,本专业和相关专业词典 6 种以上。请参考后面的清单。 5. 学生应该怎样用词典? 应该 了解词典的基本功能:注音、求解(释义)、作文、语法、辩义 。要充分利用这些功能,掌握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 学生用词典时,查生词的频率最高,这时,先要知道此词的读法、是否遵守读音规则、用作不同词类时的不同读法;其次了解它的基本含义和派生含义;再次,了解其语法功能和基本搭配;最后知道它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它们的微妙区别等等(好的词典均有相关的指引和解释)。有时,遇到不明搭配时也要查明;遇见曾学过的单词的新用法,更应查阅。一定要注意单词和词组的作文功能,反复品味并记住词典中的经典例句。遇到疑难词汇时,要几本(大)词典一起查,经比照,确定最准确的释义。 6. 背词典有用吗? 有用,但作用不大 ,经常事倍功半。我做研究生时化过一年时间背词典,用的是郑易里主编的《英华大词典》,该词典有个好处,标明了常用词、次常用词、次次常用词,共计约 3000 条,我和我的同学依次背来,而且努力按第 6 点所述的要求背下来,对训练英语基本功不无助益。但是我不提议大家如法炮制。 7. 你手头有哪些英语词典? 我的各类词典和工具书大概有一百本。常用的英语词典清单如下: l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 l 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现代出版社); l 英华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l 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l 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辩义四用辞典(世界书局, 1938 年版); l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l 汉英词典(商务印书馆); l 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l 牛津-杜登英汉图解词典(化学工业出版社); l 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l 英汉技术词典(国防工业出版社); l 英汉科技大词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l 英汉航空与航天技术辞典(国防工业出版社); l 力学名词(科学出版社); l 英汉航空流体动力学词汇(科学出版社); l 英汉数学词汇(科学出版社); l 英汉物理学词汇(科学出版社); l 英汉天文学词汇(科学出版社); l 英汉气象学词汇(科学出版社); l 英汉计算技术词汇(科学出版社)。 因为我手头已有足够的词典,近年来对辞书市场不大关心,可能有些好的新词典我没有购进,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补充。 写于 2009 年 2 月 6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5774.html 六、推介 季羡林 先生的外语学习观 2008 年 12 月 21 日 ,我在北京火车站候车时,按惯例进了车站书店,看到《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 ; 2008.9 第九次重印本),如获至宝,赶紧买下。在返沪的火车上,一口气看完了此书。书中有一篇《汉语与外语》( 60 - 98 页),其中谈及的外语学习观极有启发性,很值得向大家推介。 季羡林 先生是我最崇拜的一位博学大师(生平简介见后)。作为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东方语言学专家,他精通德文、英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也学过俄文。他说的话有很大的权威性。《汉语与外语》一文缘起于他为《新民晚报》 夜光杯 专栏写的三篇谈外语学习的短文以及有关翻译的一篇文章。回答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学外语?谁该学外语?外语应学到何种程度?怎样学好外语? 为什么要学外语? 为了 同外国人交流思想 ,为了全方位地 与外国接轨 ,因为 语言的作用就在于沟通思想 。他指出,要成就大业,要做学问, 必须认真搜集资料,资料越多越好,要有 竭泽而渔 的气魄。 我们今天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搜集资料只限于中国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放眼世界。这是时势使然,不这样做,是不行的,而想做到这一步,必须学习外语。 他还认为,为了出国而学外语,跟着 托福 和 GRE 的指挥棒转,效果令人担忧。 谁应该学外语? 答案是: 我首先指的是教师,而且不是哪一科的教师,而是所有的教师 ,当然还有学者(包括 学的人 和 爱学的人 )。因为 所有的学科都是世界性的、国际性的,哪一科也不能自我封闭、闭关锁国。 季 先生说的所有学科,也涵盖国学、汉学等,还描述了一些教师和学者出席国际会议时, 眼前有轨接不得,只缘缺乏共同语 的窘境。联想起前一阵在晋升职称的外语考核方面,曾引起一些文科教师的反对,他们真应该听听 季老 先生的真知灼见。 外语应该学到什么程度? 季 先生说: 根据我个人经验,学外语学到百分之五六十,甚至七八十,也并不十分难。但是,我们不学则已,要学就要学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越高越好。不到这个水平的外语是没有用的,甚至会出娄子的。 浅尝辄止只能用于 简单地沟通思想 ,而用于治学、翻译等等,必须学得精通。对此,我自己有过教训:进了大学数学系半年后,我的英语考试过关,马上转学俄语,实际上并英语未 四会 ,还得在研究生阶段 回炉 ,加上后来的 补课 。 怎样学好外语? 季 先生认为, 学习外语,浅尝辄止,似乎并不困难。但要精通,却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还必须有相当高的才能。二者缺一不可。 他的具体意见是: 第一,要尽快接触原文,不要让语法缠住手脚,语法在接触原文过程中逐步深化。第二,天资与勤奋都需要,而后者占绝大比重。第三,不要妄想捷径。 懒人是学不好外语的,连本国语也不会学好。 他比较中国人与德国人学外语方法的区别,指出: 中国是慢吞吞地循序渐进的,学了好久还不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读原著。而在德国,则正相反。 他引用 19 世纪一位大语言学家的话: 学外语如学游泳,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一一推下水去;只要不淹死,游泳就学会了,而淹死的事是绝无仅有的。 并且介绍了他自己学俄语的故事: 老师只教我们念了字母,教了点名词变化和动词变化,立即让我们读果戈理的《鼻子》,天天拼命查字典,苦不堪言。然而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了。一个学期就念完了《鼻子》和一本教科书。 实践证明,这样做是有成效的 。 以上 现烧现卖 地转述了季羡 林老 先生的观点,我认为很有道理,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写于 2009 年 2 月 8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5927.html 七、推介苏步青活学活用外语法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 1902 - 2003 )出生于浙江平阳的穷乡僻壤中的一个小山村,家里一贫如洗。父母含辛茹苦地让他读完私塾(相当于初小),进了镇上的高小。幸得小学老师陈玉峰的扶持教诲和中学校长洪彦远的提携资助, 1919 年初,他怀揣洪校长馈赠的 200 元大洋东渡扶桑留学。 对苏步青来说,要实现留学的目标,必须得到公费资助,但按当时政府的规定,留学生必须考取指定的几个学校后方可申请资助。 苏步青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他对日语一窍不通,如何参加考试?他赶紧进了东亚日语预备学校,可是补习学校的学习进程缓慢, 远水不救近渴 ,而且,日常开支昂贵(月均至少 30 元),尽管他省吃俭用,仍眼看钱袋一天天瘪下去。偏偏这时传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三个月后进行招生考试的消息,苏步青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怎样速成日语?苏步青急中生智,在学校附近找了个住处,房东是一位年过五旬的大娘,很想有个年青人做伴聊天。于是,他就天天与房东 泡 在一起,清晨陪她去菜场买菜,听着她跟菜贩讨价还价,他在边上小声重复;下午、晚间就缠着房东讲故事,如富士山仙子的传说、贫苦农夫的传奇等等,不仅学到了地道的日语口语,还了解的日本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在这样良好的语言环境下,苏步青的日语水平突飞猛进,日语补习学校的 老牛破车 式的低速根本无法比拟。 三个月转瞬过去,苏步青来到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的考场。头四门专业考试他轻松过关。他忐忑不安地来到日语考试的考场,只见考试官是留了东洋式小胡子的日语副教授。他存心刁难,用袋浓重地方口音的日语 连珠炮 般发问: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多大年纪?父亲干啥? ,苏步青胸有成竹,一一作答,但继而一想,自己脑袋里的 日语存量 不大,眼看着块 倒 完了,得争取主动! 这时考试官问他: 你到日本多久了? 三个月。 什么?三个月就能懂日语?你以前学过? 没有。 你怎么学的? 副教授惊讶不已。 苏步青一看机会来了,就滔滔不绝地讲他 100 天来跟着日本老大娘学日语的经历。这是平时练习的最多,又得到过大娘点拨的日语叙述;接着,他又兴致勃勃地复述从房东大娘那里听来的一个个故事。讲一个至少三五分钟,而且用的是正确流畅的地道日语,考试官也听得出神了,居然忘了继续发问,他用手势止住还在兴头上的苏步青,说道: 好了,你已经合格了。 话音刚落,苏步青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因为他已经快要 黔驴技穷 了! 事情圆满地结束,苏步青很快拿到了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的入学通知书。 苏老 先生在回忆这场考试时说: 这是我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场考试。 朋友们,从这个 苏步青智斗日语考试官 的故事里,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呢? 本文参考资料:王增藩,苏步青,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写于 2009 年 2 月 9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025.html 八、推介钱穆中年学英语的名著阅读法 国学大师钱穆是钱伟长的四叔,学历为中学肄业,却做过名校名教授,且是遐迩闻名、著作等身的大学者。囿于成长经历,他在青少年时代没有系统地学过外语。后来由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采用了独特的自学方法 名著阅读法,学会了英语。 1939 年, 44 岁的钱穆接受顾颉刚之聘,同意到齐鲁大学上任,并获准先休假一年,回乡侍奉老母。他携眷迁居苏州耦园,易名梁隐,过起半隐居的读书治学生活,每天自学英语半日。他先找来注释版的《格列佛游记》(即《大人国与小人国》),化了一周时间读完;接着读一本英汉对照的英文小说,读了一半,不大耐烦,转而找到一本符合自己专业兴趣的、广为流行的英文原著《世界史》,细细读来。他说: 始苦其难,每一行必遇生字,逐一须翻字典,苦不堪言。如是者有日,乃竟不翻字典即可知其大义。即忽略生字不问,遇历史上特有名字,初不解其义,但续续屡见,亦复心知其意,乃大喜悦。不识之字渐成熟识,口虽不能言,心中已领略,所谓心知其意者,余在此始悟。 余读此西洋通史原文仅到三分之一,竟感大愉快。竟在一年内,此书通读无遗。此乃余中年以后读书一新境界。使余如获少年时代,亦当年一大快事也。 通过这段生动描述,我们可见钱穆中年学英语下了何等苦力!又获得多大快感!而其方法,是无师自通地 啃 自己喜欢的英文原著,做到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循序渐进,渐入佳境。通过掌握英语,他打开自己治学的新境界,对此后游学美国,亦大有裨益。 钱穆老 先生的英语学习法适用于不谙英语的中年学者,对青年人来说,学英语时早早接触原著,也是一个要领,前两天介绍季羡 林老 先生外语学习观时已经谈到,不再赘述。 本文参考资料: 1. 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98 , 2. 陈勇,钱穆传,人民出版社, 2001 写于 2009 年 2 月 11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257.html 九、推介钱伟长学英语的拆字法 先讲一个小故事。 1977 年年底,经 钱伟长 先生推荐,我参加了《英德法俄汉物理学词典》的审订工作。审订小组以资深物理学家王竹溪院士为首,由 48 人组成,参加者有:钱临照、马大猷、沈同、汪德熙、鲍国宝、庄圻泰、胡济民、褚圣鳞、葛庭燧、柯俊、曾泽培、梅镇岳、梅良模、龚祖同等著名科学家,阵容十分强大,他们分别代表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 钱伟长 先生和我则代表力学学科。审订会期间,钱三强院士也莅临指导。 这本物理学词典共有 75000 个词条,原为《英德法俄物理学词典》,大家的任务实际上是加上汉译,初稿由 87 位专家译成。审订会的目的是分工负责,逐一审定各词条。审订会的头两天十分顺利,到了第三天就卡了壳,原来初稿译者留下了约 1500 条词条,谁也搞不懂,经大家集中攻关,大约 1000 条有了 归宿 ,找到了明确的释义,最后剩下约 500 个,与会者束手无策,因为它们的英德法俄字形完全一样,大家在平时阅读中都没有遇见过。 王竹溪 先生出了个主意,各路专家分别 认领 几十个词条,休会一天,各自去找答案。 钱伟长 先生自告奋勇,认领了一百多条。到了会议的第四天,汇报各自的 斩获 。结果发现, 钱 先生的战果最为辉煌,竟让他解决了 80 多条。会上,他介绍了成功的主要 法宝 :用了他年青时学英语学会的 拆字 法,亦即分清词汇的词根、前缀、后缀,弄清词汇的基本意思,再结合物理学知识,找相应的参考资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家为之叹服。 钱 先生的成功来自英语构词法知识,我在 1 月 27 日 的博文中作为第二个 偏方 提出过。这里略加展开。经语言学家剖析,英语大约有 600 个词根(常用的约 200 个),前缀、后缀各有 100 多个(常用的各有约 60 个)。只要记住了主要的词根、前缀和后缀,就可以自由地拆字,按规矩拼字(当然不能瞎拼)。 钱 先生就是掌握了这种拆字法,得以最大限度地认知原来不认识的词汇。 这里举一个浅显的例子。 form 是一个词根。作为名词,基本含义是:形状、外貌;形态、体制、种类;形式、体裁;礼节、礼貌;状态;表格等等。作为动词,基本含义是:形成、构成;排列;成立;成为;养成等等。概括地说,做名词以 形 为核心,做动词以 成 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加前缀、后缀,形成如下 糖葫芦 式的词汇串(限于篇幅,不加汉译): reform, transform, deform, inform, conform; reformation, reformer, reformatory;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ble; deformation, deformed, deformable, deformity; information, informer, informative; conformal, conformality, conformist 。 formal, formality, formalize, formalism, formalist, formalistic; formation, formative, informal, informality; 等等。 当然,通过将这些词汇形成框图,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词汇形成过程。我们还远未穷举以 form 为词根的所有词汇。但就这一串 糖葫芦 上,就有 30 来个 糖山楂 ,够你 尝 的了。假若你养成了拆字、拼字的习惯,每遇到一个新词汇,就想想它的 老祖宗 和前后左右的 子孙后代 ,你的词汇量不就日夜增长了吗? 链接 英语构词法参考资料 经我的博士生宋涛在网上搜索,目前在图书市场有售的英语构词法参考资料有如下两种(本人尚未使用过,对其质量不能妄加评论): 1. 英语构词法字典 作者:曩洪汉 , 李长庚 出版时间: 2008 年 6 月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qid=1234435418ref=SRsr=13-1uid=168-4268490-7257021prodid=zjbk80070h 2. 英语单词记忆捷径 -- 词素认知与练习 作者 : 张明勤 李恒敏 出版时间: 2006 年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qid=1234435419ref=SRsr=13-1uid=168-4268490-7257021prodid=zjbk411525 写于 2009 年 2 月 13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801.html 十、推介随时随地学习外语法 学外语靠死读书是学不好的。因为外语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出真知,所以学外语的语言环境极其重要(前已论及)。在目前语言环境不大理想的情况下,怎么办?办法很多。我这里只说说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随时随地学习外语法 。 大家都有体会,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后,词汇量不足就成为熟练运用外语的 瓶颈 和 拦路虎 。如何尽快扩大词汇量?如何学好活的英语?除了用科学的方法大量地正规地阅读、作文、说话 之外,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的所有机会。这里举一些例子。 读报 学英语最好经常看英文报纸,原版的太贵,物色那些容易买到而价格低廉的,如 China Daily, Shanghai Evening Post 等等,尽量不看中国小记者写的,专门读转发国外通讯社(如美联社、路透社)的新闻或文体消息。学学 钱穆老 先生的做法,读报时别老去查词典,老碰到一个词,就自然能领会其涵义。至于读原著,前面说过,这里不说了。 看电视 央视 9 频道的英文水平最高,初学者不妨先看 新闻联播 ,在知道新闻要点后再看 9 频道的英文新闻,效果较好;有字母的英文电影看了也很有帮助。住读的学生缺乏资源:学生宿舍里没有电视机,我曾让我的研究生买 5 英寸 电视机,可躲在被窝里看英文电视,还真有人买了。 看碟片 找一些英语碟片(最好是文艺片,而不是打斗片),以学英语为目的,每盘看上三五遍,甚至更多。第一遍看情节,最后两遍去掉字幕。注意词汇的灵活运用法。我儿子就是通过听 walkman 和看大碟学好英语的,现在他的口语水平比我高。 听广播 听英文广播最好听 VOA 或 BBC 的,现在不用偷偷摸摸的了,我年青时听 VOA 播放 O 亨利的小说,曾听得如痴如醉,受益匪浅。中央国际台也不错,较容易收听。 逛街 逛街时留意店招,记住各类商店、饭店之类的英文说法。过去英文店招有些不规范,经 马路啄木鸟 的整治,情况好多了。荡马路邂逅老外,他们若需要帮助,不妨自告奋勇地上前攀谈。 逛风景 大型公园里有各种英文导引牌子和花草树木的说明,不妨一看。许多旅游景点有英文说明,应该看看。有时以挑刺的眼光来看,也会有帮助。有一次,我举家出游,到开张不久的世纪公园,那里正在举办一个大型展览会,我看了他们的英文牌子,不禁笑破了肚皮。不知他们从哪里请来一位中学生(或中学文化程度的人),靠《汉英词典》来搞英文牌子。到了一间展室,只见进口(入口)、出口处的牌子上赫然写着 import 、 export ,看着进进出出的人群,我就想,好家伙!堂堂世纪公园,居然成了贩卖人口的市场!再看别处,类似错处无所不在,我接受了 错误 的洗礼,得益不少。 看展览 大型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的英文标识不错,可从中学到不少生词;小型展览馆则不敢恭维,去年所工会组织到锦溪去旅游,参观了一个陶艺馆,英文解说词中错字连篇,例如,介绍人物时把所有的 born 都写成了 bron ,但批判错误也是受教育。 看病 看病是最不开心的事情,讨厌的是:除了身上不舒服以外,还老得排队、等待。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我就尽力化 不开心 为 开心 :借机学英语。趁候诊的间隙,到处转悠。就这样,我记住了心脏内科、心脏外科之类的几十个医疗词汇,知道了内科医生、外科医生、牙科医生、眼科医生、泌尿科医生、皮肤科医生、妇科医生、产科医生、儿科医生等等用的是不同的词汇,且一般不用 doctor 前加词汇的组词(原先只知道前三个)。当然,此举只适用于上规模的三级医院。 乘车 乘车、搭地铁时可留意英文播报的站名;乘出租车时可听上车、下车时的英文 招呼语 ,这种招呼语各出租车公司的水平良莠不齐,其中 锦江 最好;可笑的是 大众 把 belongings 错说成 belonging , 20 年不改,近来有的车上改过来了,即使改了,听来还是不舒服,用的词 大 了。 赴宴 若有机会陪外国人用餐,就抓紧学菜名,西餐的叫法他们都会,可向他们学;中餐的菜名得由你告诉他。久而久之,你能记住上百种菜名。比如说,我从中知道了 海参 是 sea cucumber ,即 海黄瓜 ; 海蜇 是 jellyfish ,因为水母活着的时候呈果冻状; 糖醋 千万不能说成 sugar-and-vinegar ,而应说成 sweet-and-sour 。如果你把牛肉说成 ox 、 cow ,那非把外国人吓跑不可。 我有时到外面为非学术的事情转悠了一天,回来赶紧查词典,看看我见到的英语词汇是何意,或者它们写得对不对,想一想,这一天也总算学到了什么。就是出去旅游,我也喜欢去有文化的景点,以不断增长自己的人文历史知识,这是题外的话了。 总之,开卷有益,就是不开卷,也能学到东西。 写于 2009 年 2 月 14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942.html
个人分类: 教育随感|1147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名师岀高徒,高徒捧名师
cwhm 2010-5-31 04:03
写完苏步青(1902.9.23~2003.3.17)的博文后,从相关博文链接中又读到了武夷山老师的博文《 斯隆风尚与苏步青效应 》,在武老师的博文中提到的斯隆和苏步青都有伯乐的风范,他们最引以自豪的都是能够发现和栽培有能耐的人。对斯隆我不太了解,也很难找到他墓志铭上的那段话这里埋葬的是斯隆,他最大的能耐就是善于发现比他更能干的人的真实来源。但是对于苏步青的数学成就我们都很了解,他的学生谷超豪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更为苏步青效应做了个很好的注脚。苏步青创建了中国的微分几何学派,培养了像熊全治、杨忠道、夏道行、龚昇、秦元勋,张素诚、谷超豪、胡和生等优秀的学生。苏先生在接见自己的学生时说:人家都说名师出高徒,我看还是高徒捧名师。我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倒是你们出名了,把我捧出了名。但是,我 要说,有一点你们还没有超过我,那就是我培养了一代像你们这样出色的数学家,而你们还没有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 ( 和数学系师生在一起(1980年 复旦大学数学系资料室) 左起: 胡和生 谷超豪 严绍宗 苏步青 李大潜 忻元龙 ) 还有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叶企孙(1898.7.16~1977.1.13)也是名师出高徒的大师。叶企孙用X射线精确地测定普朗克常数h,也开创性地研究了流体静压力对铁磁性金属的磁导率的影响。但是相比他的科研成就,更让人瞩目的是他桃李满天下,可以说是中国高教界的传奇。因为23位两弹一星的元勋中有9人是他的学生,有2人是他的学生的学生,还有2人的事业也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这13位两弹一星功臣与叶企孙的直接、间接的师生关系,叶企孙还力排众议,拍板决定,破格提升华罗庚为清华教员,杨振宁,李政道能到美国留学也与叶企孙有关,美国科学院院士林家翘和美国工程院院士戴振铎都毕业于叶企孙担任理学院院长时的老清华物理系。 (1949年,陈毅参观清华大学。 前排左起:叶企孙,张奚若,陈毅,吴晗; 后排左起:潘光旦,张子高,周培源) 叶企孙和苏步青都离我们远去了,而现在还有多少他们这样的大家风范和名师效应?又有多少教授秉承着这样的师道,把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希望自己带的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害怕学生赶上自己的教授,害怕下属超过自己的领导,是否想到学生成功了也无形中把老师的威望给抬起来了,下属的成功无形给自己戴上了耀眼的光环! 参考链接: (1)复旦大学,苏步青网上纪念馆,http://www.fudan.edu.cn/su/ (2)百度百科,叶企孙,http://baike.baidu.com/view/187802.htm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2915 次阅读|7 个评论
嫁给中国科学家的外国女人(1)苏步青与苏米子
热度 1 cwhm 2010-5-30 04:09
前段时间有很多讨论关于中国女人走出了国门再也没回来了,也有很多中国男人因为女人而未能成为海归。但是在半个多世纪前,那个积贫积弱,处于战争动乱中的中国,却有一批中国科学的脊梁回来了,更让我感动的是那些随着丈夫一起来到中国的那些外国女人。在下面几篇博文,我想分享我阅读到的一些史料,很多故事都已经是成为传奇婚姻的佳话,我在整理整理这些资料的时候,又一次次的被感动着。这一篇主要讲讲数学家苏步青和他的日本妻子苏米子的故事。 (1)相识仙台 人去瑶池竟渺然,空斋长夜思绵绵。一生难得相依侣,百岁原无永聚筵这是数学家苏步青在步入百岁之际,为他仙逝的妻子苏(松本)米子写的诗。米子是 一位伟大的日本女性,也是最先取得中国国籍的外籍人士之一。 (年轻时的苏步青与爱人松本米子) 20世纪20年代,苏步青是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的留学生,年年得第一的苏步青是学校的名人,他对学校的另一位名人松本米子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关注,米子是帝国大学松本教授的女儿,她不仅相貌才华出众,而且精通插花、书法与茶道,还爱 好音乐,尤其是弹得一手好古筝。他们两个相识于一次晚会,他的睿智与赤诚尤其让她感动。有一天她问苏步青:你为什么这么拼命地学数学呢?你真的觉得那有很多的乐趣吗?苏步青回答:中国的发展需要数学。起初我确实觉得它没有听歌、跳舞有意思,但当你把数学同国运联系起来,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丰富并且诱人的领域。这使米子看到了一个有责任有抱 负的男子。 两个人慢慢开始相爱了,很多人也对米子说:苏步青是个中国乡巴佬,家里很穷,再说学习好的人不一定将来就会 有出息。你跟了他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但米子不为所动,她认为苏步青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父亲松本教授也认为苏步青是中国人,出身卑微,但是米子还是说服了父亲同意了这段婚姻,两个人最后在1928年在仙台市喜结连理。松本米子自此改从夫 姓成为苏米子。 (苏步青、苏米子和他们的两个孩子) (2):随夫来到中国 1931年初苏步青已有41篇仿射微分几何和有关方面的研究论文出现在日本、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数 学刊物上,成了日本乃至国际数学界榜上有名的人物。松本一家都希望苏步青留在日本工作,东北帝国大学也向他发出聘书。苏步青有自己的难处。出国之前,他曾 与学长陈建功相约,学成归国,在故乡建设一流的数学系。现在陈建功已先期学成回国,自己是去是留,成了困扰他心灵的难题。 细心的米子早就发现他整天唉声叹气,茶饭不思。一天吃过晚饭,从不吸烟的苏步青在抽闷烟,米子便问他有什么心事。苏步青把心里话和盘托出,他不想 因一己之私,留在东瀛。令他想不到的是,米子听到了他的打算,并没有阻止,反而鼓励说:青,我支持你的决定。首先我是爱你的,而你是爱中国的,所以我也 爱中国。我支持你回到我们都爱的地方去,不论你到哪我都会跟着你的。短短数语,使苏步青格外感动:米子是一个识大体的女人!有了妻子的支持,苏步青一人 先回杭州。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拍来特急电报,再次聘请他就任该校数学教授,各种待遇从优;不久又接到一份特急电报,岳父松本先生病危,要苏步青夫妇火速去日本仙台见最后一面。苏步青体谅夫人的心情,对她说,你回去吧,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松本来子想到丈夫的生活和事业,她担心万一战局恶化,可能再也无法回到苏步青的身边,也打消了日本之行。 (3):患难的绝恋 在抗日战争时期,浙大师生经过二千六百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到达贵州遵义附近的湄潭,建立了临时校舍。当时的生活十分困苦,苏步青出世不久的儿子因营养不良夭折了。 手捧着儿子的尸体,米子伤心不已,但日本妇女坚毅的品质让她没有发出一句抱怨。当时苏步青身为数学系主任,但连一件完好的衣服也没有,经常穿着一身满是补 丁的衣服上讲台。当他在黑板上画几何图形时,学生们对着他的背指指点点:看,苏先生衣服上的三角形、梯形、正方形,样样俱全,还有螺旋曲线!这事让米 子知道了,她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妻子应尽的职责,于是就把外婆送给自己作结婚纪念的玉坠子当了,给苏步青添了一件新衣服。苏步青惊讶不已:你怎么能为 了我的衣服,当掉那么贵重的东西?快赎回来!米子却甜甜地笑了:我不想让我的丈夫受到任何委屈。 (苏步青一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苏家由于人口不断增多,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八个孩子加上两个大人,为节省开支,米子一切都精打细算。她对自己甚至到了 苛刻的地步,在中国生活的前几十年里,米子居然没有为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红卫兵闯进苏家,将他家闹得天翻地覆。苏步青每天被拉 上台批斗,他是个自尊心极强的男人,怎能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曾想过一死了之。但孩子们拉住他说:为了妈妈,您一定要挺住。苏步青知道米子这些年做出 了巨大的牺牲,他终于点头答应了孩子们。文革结束后,苏步青执教科研,家里的生活水平逐渐有了提高。但米子因多年操劳,身体每况愈下。1979年的一 个周末,苏步青直直地盯了米子好半天,爱抚地说道:给自己也添几套衣服吧,毕竟我们家有那么多孩子,再说操持家务实在是不需要多做衣服的。苏 步青赶紧堵住了她的嘴:这样的话你已经说了多少遍了。现在我们情况不同了,孩子们也都独立了,你无论如何也要买件新衣服,并且并且什么?并 且你也应该回去看看了。回哪去?米子一脸不解。苏步青拍拍米子的肩头说:日本呀!你的家乡说完这句话,他看到米子的眼圈红了,然后伏在他的 怀里放声地哭起来。米子在苏步青的陪伴下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里日本。阔别43年,这是她随丈夫到中国后第一次回去,那种心情真的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1982年,米子因长年积劳,终于卧床不起了。苏步青每天下午四点半就赶到医院,随侍左右,精心看护。1986年5月,松本米子静静地离开了人 世,享年81岁。她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要苏步青不要伤心,要好好地活下去。夫人亡故后,苏步青把夫人的照片时刻带在身边,意味深长地说:我深深地体 味着活在心中这句话。就似我的妻子仍和我一起在庭园里散步,一起在讲坛上讲课,一起出席会议2003年,百岁老人苏步青就是在对亡妻的这种怀念之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 (晚年的苏步青和苏米子) 博文摘编自:王晓元编撰《民国名人与日 本妻妾》作 家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个人分类: 人物专刊|8438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