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工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京东植物工厂
kd652 2019-1-15 02:11
https://mp.weixin.qq.com/s/X5mUQv87IMXhWi-yz9eemA
个人分类: 人工开物|18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与风险防范的思考
热度 13 Taylorwang 2016-6-2 07:45
最近华东理工大学有一位研究生,在导师安排的校外工厂中进行实验,不幸发生爆炸事故身亡。对这位研究生的不幸深表同情。 有朋友看到新闻,没有认真区分大学名中东与南的差别,就联系我,因为我也经常安排研究生到合作单位的现场,做工程应用中试,甚至实际水处理工程调试工作,谢谢各位朋友们的关心。其实有关研究生在外的工作安全问题,一直是作为指导老师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 我做过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与生产,水处理药剂的合成与生产,也搞水处理工艺研究开发及水处理工程建设与调试。通过多次从实验结果放大到工业化生产规模的实践,使我知道:工业生产放大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在实验室做 500ml 的反应瓶中进行化学反应实验, 在反应过程中,我们若能感觉到有点自动升温现象,如果直接将其扩大到一吨规模的工业化反应,而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有可能发生爆釜,或反应物料因剧烈反应而大量溢出等事故,而这些现象在一般的教科书是没有的。 所以,在工业化生产放大前,我都要自己亲自全流程地认真做一篇小试,在可能的情况下,再在 50 公斤级的中试反应装置上再做实验,摸准反应条件与反应过程,然后,才可以放大到一吨以上的反应系统进行工业化规模的生产。而第一次生产,我都是在现场亲自指挥,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化学反应都带有一些风险,听到,看到各种各样的事故多了,胆子也就会小了。这种工业规模放大的中试或生产性试验,决不能让研究生单独去做,必须是导师本人或有经验的师傅负责去做才行。预先要想好各种可能的事故,应采取的防范措施,看好逃生通道等等。要应对这种可能的突发事故,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就好象学会了开车,拿到驾驶证,但不少单位招司机要求必须有五年的驾龄。因为只有足够的驾驶经验,才能见识过一些突发的交通事故,从而形成对驾驶的敬畏。所以,初生牛犊不怕虎,风险比较高的研究开发工作,不能让研究生去负责的,他们最多只能做这些风险较高研发工作的助手角式。 近年来,我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少了,水处理工艺的开发及工程化应用越来越多。相对而言,水处理比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风险小很多。搞水处理工程,常在水池边走,为了防止溺水事故,我要求所有的研究生必须学会游泳。我支持学校不会游泳,体育就不及格,从而不能毕业的做法。这样,可以强制性地要求所有毕业的大学生,都必须掌握这种非常重要的求生技能。 目前我也有几位研究生在不同的单位做水处理的中试研究,这些中试装置的研究内容就是他们的学位论文要求的研究内容。另外,这些中试单位,也都是我们的科研合作单位,与我校签有技术转让或技术服务合同,并支付了相应的技术费用。生活上给研究生的现场工作补助,也比在学校实验室的补助高些。有些合作单位,在中试之前都组织进行了相关的安全培训。我觉得, 作为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在现场进行中试或生产性实验培养,要比在实验室只做小试培养更合适。在工厂现场学到的知识,更实用,更容易与将来的工作相结合。 但 让研究生到工厂现场中试或生产性试验,也要做到合法合理。合法即实习单位与学校有合法的技术服务合同;合理,在现场的实验与研究内容,也与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统一。 这次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工厂的伤亡事故,应 提醒我们大家必须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全面否决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到工厂现场培养的途径。 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仍然是做好相关工作的安全风险评估,及落实各项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对风险性大的试验,尽量不让研究生去做。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人们对安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加强加深的过程,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问题是防不胜防的。交通都有可能碰到各种交通事故,让学生离开相对安全的校园,一定会增大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我们也曾给所有的研究生,除学校提供的保险外,再购买另外的商业意外险,谁也不希望购买的保险真的发生理赔。即使以前报账审核比较容易的时候,这些商业保险也没办法从科研经费中报账,而现在更是要导师自己掏腰包了。当然,真的出了事故,一定要查找原因,必须负担该负的责任,防范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同时切实做好安抚工作。 最近几年,我国军用飞机的事故时有发生,因为军队加大了训练的难度与频度,要想保证军机训练的绝对安全,就不可能形成全天候较强的战斗力!对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而言,如何加强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的人身安全取得平衡,也考验着导师与学校领导者的智慧。
9334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动作][无影剑][BD-MKV][韩语][中文字幕]
lcj2212916 2014-3-20 20:43
时间:2005 国别:韩国 分类:动作 语言:韩语 字幕:中文字幕 片长:116分钟 视频尺寸:1280x720 导演:金荣俊 Young-jun Kim 主演:崔智友 Ji-Woo Choi 李瑞镇 Seo-jin Lee 尹素怡 So-yi Yoon 郑俊河 Jun-ha Jeong 金秀路 Su-ro Kim 申贤俊 Hyeon-jun Shin 李基容 Ki-yong Lee 朴圣雄 Sung-woong Park 赵元喜 Won-hui Jo 南智贤 Ji-hyeon Nam 李尚洪 Sang-hong Lee Ho-bin Jeong 金景龙 Geong-ryong Kim ....客串 剧情介绍: 无影剑描写的是乱世男女的情爱纠葛和命运,是一部以渤海时代为背景描写3位英雄的故事的动作片。李瑞镇扮演国家面临灭亡,因为政治斗争不幸被流放的二王子“大正贤”,准备为重建受到契丹威胁的祖国渤海国而献身。在此过程中,他卷入四角恋爱。 曾在电影阿罗汉掌风大作战中展示出炫丽武功的尹素怡,将扮演渤海国第一女战士“燕素河”一角,燕素河的父母被契丹侵略者杀害后,由武艺高强的秘密组织抚养长大。她的武艺高强且功夫与众不同。临危受命去寻找被流放的王子。为了保护王子,她拿出了无影剑。 与“大正贤”争夺权力和爱情的“君和平”一角,由在飞天舞中给人留下强烈印象的申贤俊扮演。他本是渤海国的将领,但由于强烈的报复心理,他背叛了自己的祖国,与承诺帮助其建立王国的契丹政权勾结。大正贤和燕素河能否冲出重围,顺利的回到渤海国呢?一场不可避免的血战展开了。 幕后制作: 无影剑由成功推出指环王的新线影业与韩国泰元娱乐公司共同制作。新线影业除了提供80亿韩元制作费中的30%资金外,还负责在欧洲和美国等地发行该片。同时,新线影业还负责承担发行时的营销费用。今年2月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美国电影市场协会会议上,双方达成了以上协议。好莱坞大型制片商与韩方共同制作韩国影片在韩国电影历史上还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在这之前,影片卧虎藏龙通过哥伦比亚投资发行,章子怡也因此在好莱坞占有一席之地,所以韩国电影人都对无影剑报有很大的信心,甚至有韩国媒体将女主角尹素怡喻为“韩国的章子怡”。无影剑在中国20多个城市进行拍摄。该片在开镜前就引起日本、法国和德国等海外投资者的关注。 在2月份影片开拍前,服装组经过5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制作的服装将华丽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主角们身穿的服装共有10套。为防止出现因高难度武打动作服装被破坏的情况,每一个款式都制作了两套。此外,还制作了杀手们穿的30多套服装和扮演士兵的临时演员穿的500多套服装。仅服装制作费就约有1.5亿韩元。 服装负责人金敏姬说:“这些服装在人工费用较低的中国制作而成,所以节约了制作费。如果要在韩国制作这些服装,起码需要6亿韩元。”为保障服装质量,服装组在位于中国南部镇江的一家工厂逗留2个多月。该工厂因制作章子怡主演的影片卧虎藏龙中的服装而闻名。特摄制组格外重视影片中扮演女战士的尹素怡的披风。为制造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光染色就经历了14次反复的过程。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0463680
2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合成生物学:生物工厂中的新化学反应 (发表于光明日报科技天地)
热度 1 wangyou 2013-4-1 18:42
合成生物学:“生物工厂中的新化学反应” 新兴的合成生物学方法正在将新的化学反应引入到底盘生物中,打造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生物工厂。合成生物学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变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 21 世纪的生物工业,必将象 20 世纪的化学工业一样,促进人类的跨越发展 20 世纪初,物理化学家 哈伯 发现了铁催化的,氮气转化为氨的反应。他因此于 1918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他的发明,现在的化工厂每年制造出来约 5 亿吨肥料,从而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能。合成氨催化剂的发明不仅启动了现代化学工业,也宣告了现代农业的到来。研究表明,肥料的生产支撑了全球一半人的食物的来源。 2007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另外一位物理化学家 埃特尔 ,他进一步解析了表面化学催化的原理,包括氮气怎么转化成氨。埃特尔为了研究合成氨的机理,测量了铁粉表面氮原子的浓度,发现氮是以原子而不是以分子的形式与氢反应。埃特尔对 哈伯合成氨机理的研究,已经成为结合多种表面科学手段研究、理解并优化复杂催化反应的典范,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合成化学另一项有代表意义的重大突破是高分子材料的发明。美观耐用的合成纤维、性能优越的合成橡胶、物美价廉的塑料都是高分子合成材料。 高分子化学的奠基人施陶丁格( 1953 年),齐格勒、纳塔( 1963 年)也分别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 2001‐2010 年,还有三次化学诺贝尔奖奖励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的发明者。 2001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氧化和还原反应, 2005 年是金属催化的烯复分解反应, 2010 年是金属钯催化的 偶联 反应。在 20 世纪化学家发现的大量新反应及其机理,使得化学工厂可以以较高的效率合成出各种生产生活必需品及药物,这些材料构成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 随着合成化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怀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大量的创造出来了新的物质财富。这些巨大的成就曾经使得人们相信,人类可以无限制的向自然索取,可以任意驱使自然力为人类服务。但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当人类不恰当的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向自然界索取和征服时,就像是儿童掌握了破坏力巨大的武器,对人与自然产生巨大伤害,并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和惩罚。虽然化学家以及化学工业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目前化学工业能耗很大,排放废气废水很多,对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海洋污染和土壤污染。这些问题是对科学家的重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发展新化学反应的重要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工厂的发展,将为化学工厂的改进和升级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长期以来,化学工业的发展较少关注生态平衡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在我们国家人口密集、人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些矛盾显得尤其尖锐。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需要与自然界休戚与共,共存共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 展。目前的生物工厂,正如20世纪初的化学工厂一样,将通过一系列新反应的发明和优化,迎来重大的发展契机。随着基因组的解析和许多代谢通路的阐明,合成生物学家已经可以在活细胞里面设计优化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例如:可以在微生物中高效生产青蒿素、紫杉醇等重要药物的前体、丁醇等生物燃料、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等。由于生物体具有自养、自组装、自修复、可降解等特性,我们可以显著的提高合成的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关键的是,合成生物学家可以利用生物快速进化的能力及生物酶的高催化活性、特异性,迅速的在活细胞中设计和优化化学反应。合成生物学家发现新的催化剂和新的化学反应的速度,将远远高于利用传统的化学方法发现催化剂和新化学反应的速度。 正如化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史一样,人类在二十一世纪正在从生物学的“分析时代“逐渐过渡到”合成时代“。在此过程中,科学家将发展合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工程化的模块化设计,改造和优化现有自然生物体系,从头创建可控合成、具有功能的人工生物体系,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变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利用农业生物质如纤维素、非粮淀粉、非粮脂肪酸等为原料生产材料、能源、化工产品等。 2. 合成生物学指明了一条提高未来生物及化学工业竞争力,降低能耗和污染的道路。 我有一个梦想,20年之后的生物工厂,它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光,原料来自空气,不排放二氧化碳,不制造污染,可以生产人类社会必须的多数物质原料、可降解材料、药物和能源。这将是二十一世纪的重要科技革命。我们将在活细胞中发展一系列新反应,包括点击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消除反应、环加成反应、烯复分解反应等,为未来生物工厂的建造提供强大推动力。如果这个梦想能实现,我们中国的能源将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摆脱目前需要大量进口国外原油和天然气,能源安全极易受到国际形势影响的现状。如果这个梦想能实现,我们将能够普遍的用上清洁能源,气体污染物大大减少。北京的天空,不会再是经常阴沉沉的,而我们的呼吸的空气,将会像在泰国普吉岛的空气一样纯净。如果这个梦想能实现,天然化学品与有机化工原料将摆脱对天然资源的依赖,为促进可持续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科学基础。如果这个梦想能实现,我们使用的多数材料,如塑料袋、各种电子产品如电脑和手机的外壳、汽车轮胎等都可以用特殊的微生物降解,我们的城市周边,不再有大量的垃圾场。如果这个梦想能实现,我们日常使用的药物,都可以直接在绿藻或植物中表达,药物不需要纯化,可直接服用,从而大大降低药品的成本,实现全民医保的崇高目标。 我有一个梦想,如果中国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能够把握合成生物学的未来科技革命趋势,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崇高目标而努力,就有可能在中国的本土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创造加速知识与财富可持续增长的新纪元的前沿交叉学科,占据生命科学的最前沿和生物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未来生物工厂。外壳由一层自养、产氢、固氮、固定二氧化碳的藻类生物构成。中层进一步将藻类生物生产的原料处理为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原材料及生物燃料并加以储存。内层是藻产生的氢气,使得生物工厂漂浮在空中,可根据日照条件改变高度及位置。 合成生物学已经引起全球科技界与社会各层面的高度关注,欧美发达国家正在向该领域投入巨额研究经费。我国合成生物学工作起步与国际相差大约5-10年。近年来,我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及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天然化学品与有机化工原料摆脱天然资源的依赖,促进可持续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例如,我们课题组已经实现了在活细胞中增强蛋白质翻译机器的功能,实现了蛋白质药物及酶的定点特异修饰,从而大大优化其催化活力及药学性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此种方法,将可以把传统只能在有机溶剂里进行的,一些特别重要的金属催化的反应引入到蛋白质及活细胞中来,充分的扩展生物底盘细胞的化学催化功能。中国的科学家已经通过合成途径的设计、DNA元件的合成与优化、合成途径的精确调控及人工细胞的性能优化,解析了人工合成细胞工厂构建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创建并优化了一系列丁二酸、异丙醇、1,4-丁二醇、己二酸等重大生物基化学品的合成途径,获得了多个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细胞工厂。中国的科学家已经实现了纤维素酶的高效表达,并将其应用于纤维素和木质素(从农作物秸秆中获得)的降解及生物乙醇的生产。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中国科学家得到了乙醇、丁醇、乙酸、糠醛、辐射压力具有耐受性的菌突变株,为高效大规模用生物工厂生产大宗化学品铺平了道路。生物聚酯—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生物材料制造的重点之一,可以用作可降解的环保塑料、可植入的生物材料,内服药等。但是,PHA产业还存在着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导致竞争性差的特点。合成生物学方法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国内科学家对衣藻外源基因表达调控机理进行了十多年的基础研究,实现了药物多肽在衣藻中的表达,并进一步开发出可食性预防药物及工业原材料,其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设计精细调控的人工基因器件,按照人类特定的目的,通过对调控基因和相应网络的改造,对生物的基因组进行人工的“重新编程”,从而让细胞来完成人们设计的目标任务。这将是合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3. 合成生物学还将在更多的领域引领科技革命,例如: 1. 以候鸟为代表的众多生物,都拥有着感应磁场的神奇本能,它们与生俱来地懂得利用磁场力定向。科学家将设计一种磁性生物,专门吸收、富集、并降解土壤及水系中的重金属、持久污染物等有害物质,然后通过磁铁吸附对有害物质实现简单的收集和处理。2.科学家将利用烟草、木薯等容易种植,产量高的植物作为生物工厂,实现青蒿素、紫杉醇等重要药物的高效生产。如果实现利用可食用的植物作为反应器生产小分子及蛋白质药物,将促进中医和西医的真正全面结合,引发人口健康领域新的革命。同等重要的是,由于利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药物可以直接食用而无需分离纯化,将大大降低药品的成本,有利于我国建立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体系。3.中国的纳米化学家已经实现了仿生超疏油/超疏水(超双疏)、超亲油/超亲水(超双亲)、超疏油/超亲水、超疏水/超亲油纳米材料设计的重要突破。科学家将反过来将这些设计纳米材料的原理用于设计新的抗旱植物,使其具有超强的吸水,保水能力。普通的植物在极干旱的条件下无法生长,如果能够这种新型的植物可以在沙漠地区大量生长,将有可能对我们国家沙漠盐碱地的治理起到重要贡献。4.能源、人口健康、重大工程等领域对可降解、环境友好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些先进材料中的一部分将能够用生物工厂制造。同时生物工厂的设计与数字化制造结合,将产生极大的经济影响。
678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环保意识
whyhoo 2013-2-23 20:14
Giles Gibbons是著名的世界可持续发展专家,他访问法拉利是为了研究一个生产运动跑车的企业能为我们的未来世界做出哪些贡献。对环境影响很小的能源生产方式、工厂绿化以及高性能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这些都是现代法拉利率先垂范的实际举措。 八岁那年,我在墙壁上贴了一张红色法拉利F40的海报。它是那么的雷霆万钧、风驰电掣、价值不菲,在当时,拥有它便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梦寐以求的事。它凝聚了我的梦想、我的渴望,促使我竭尽全力获取成功,它是我最大的心愿。时光荏苒,32年后的今天,我站在了法拉利工厂的大门外。应该说,童年的梦想在这一刻终于实现,然而,许多年过后,我的梦想已经悄然发生改变。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再想要拥有一辆法拉利。我当然很想。当年的渴望依然未曾改变。然而,在过去的30年间,不只是对我,对我们所有人而言,世界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我们都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正在消耗殆尽,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尽绵薄之力保护地球。当年那个八岁的小孩,如今已成长为一个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专家。我帮助世界上各行各业的企业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鼓励人们制定更加明智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正是因为在这个职业上的建树,我受邀来到法拉利工厂,对工厂的可持续发展远景进行评估,这个难得的机会让我能够对这个最令外界捉摸不透的谜团一窥究竟。对拥有一辆法拉利的渴望,是否会让我忘却了拯救和保护地球的责任呢?从表面上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且掷地有声,“不会”。毕竟,我们正在谈论的是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470克的汽车。提起法拉利的品牌,就会让人联想到性能、速度和卓越等等,但是,这里面绝对没有环保二字。这一切,让站在马拉内罗工厂大门外的我心情沉重,我思忖着自己必须忍痛放弃儿时的那个梦想。好在我发现有不少地方比我预料的要好很多。当然,法拉利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确很高。但我们要知道,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中,二氧化碳排放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不能片面或孤立地看待这个问题,而必须从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加以分析,包括生产环节、销售环节、驾驶和售后服务,以及车辆报废。我发现,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法拉利一直在采取重要的、积极的举措,以解决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而且,这些努力,在我看来极具法拉利风范。 因此,我当然相信法拉利可以做得更好,但我还认为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始。第一个积极的印象来自于法拉利汽车的制造过程,这些汽车比外面的任何一种东西的制造都更为精良。举一个例子。我在前面曾提到过,当我们考虑汽车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时,必须从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加以分析,而生产环节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在此次参观行程中,有一件事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即“铸造厂”这个单词时常在我的耳畔响起。这毫不奇怪,所有事情都是在那里发生。几乎法拉利身上的每一个部件,都是在那里从无到有,浇铸好的车身排列起来可长达10英里。相当精准的铸造过程,正是促使法拉利汽车性能如此卓越的原因之一。这同绝大多数汽车企业的制造方式有着天壤之别,那些企业从世界的各个地方采购2万多种部件,然后汇聚到一个工厂进行装配。这两种方式,到底哪一种更环保,早已不言自明,不是吗?本局中法拉利轻松胜出。这种方式不但让法拉利生产出世界上最优质的汽车,而且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环保。法拉利汽车,由于它们对尊重和关爱环境的需要和要求,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比如雷诺Clio这样的汽车,平均寿命是七年,因此,汽车每七年就应报废。尽管近些年来,汽车制造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断加大力度提高回收利用率,但仍然给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一辆法拉利的平均寿命有多长呢?超过75%的法拉利汽车依然受到它们的拥有者的关怀和呵护。谁会扔掉一辆法拉利?对于跃马来说,几乎不受汽车报废的影响,而这无疑让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更加美好。一辆法拉利汽车平均每年行驶5,000公里。的确如此!因为没有人把法拉利当作基本交通工具来使用,更多是把它视为自己的骄傲和快乐。一个家庭每年平均驾驶24,000公里,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一辆法拉利。汽车行驶的公里数越少,碳排放越少,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小。这是另一个在环保上的优势。此外,正如你所想的,法拉利的拥有者会使用高级汽油为引擎带来全面保护,这么做也有助于大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法拉利不是一个“大”企业,这意味着,同汽车行业其他的企业相比,其综合排放量是小巫见大巫。它本可以安于现状,只需要做到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要求即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有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尽自己的力量保护环境,而不是把责任推给那些大企业或政府。我惊奇地发现,早在2007年,法拉利董事会就已经做出一项决定,力争在2012年底将公司的碳排放降低40%。这无疑比别人领先一步,在参观完工厂、探究了所有的发展成就之后,我敢担保,他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我见到了一些非常聪明的人,他们的职责就是以最环保的方式开发和制造汽车部件。这充分体现了法拉利环保意识的严肃性。法拉利并未只停留在意识的层面,种种改变已经发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项举措是,法拉利建造了一个全新的热电冷三联产系统,能够提供满足汽车生产所需要的全部电能、热水、冷空气。该举措使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了32%。随着此系统的持续运转,我相信,法拉利不但能够实现其2012年底节能40%的目标,还能够向更宏伟的目标挺进。 法拉利的改进不只体现在生产制造环节。公司对于汽车也运用了同样的原则。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指出:最新面世的法拉利California的二氧化碳排量为每公里299克。虽然这一数值依然很高,是一辆菲亚特500的碳排放量的三倍,但作为世界上性能最卓越的汽车之一,法拉利正在努力降低这一数值。重在改进。自2007年起,法拉利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已降低大约30%,2012年的目标必定可以实现。同时,持续改进的条件已然具备。技术部门的一位工程师告诉我,他敢肯定,在今后10年,他们还能够继续大幅度削减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计算,我推测,到2015年,沿着多洛米蒂山(Dolomites)的山路飞驰而过的将是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300克的法拉利汽车。它相当于一辆豪华轿车目前的碳排放水平,对于一辆瞬间能跑完赛道超级跑车而言,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对于我们的地球也相当不错。法拉利已无数次证明,通过创新,它能够不断生产出世界上性能最优异的汽车。如今,这一卓越的理念着重体现在如何制造出更加环保的汽车中。它意味着,法拉利不只是帮助自己,也在帮助其他汽车制造商降低碳排放。许多以提高性能为主导的创新逐渐被运用到普通的家庭用车中,法拉利F1团队开发的“动能回收系统”(KERS)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它是一种灵巧的小型装置,能够将车身制动能量存储起来,并在汽车加速过程中将其作为辅助动力释放利用。原本被浪费的能量得以利用,从而显著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并且汽车的二氧化碳排量也得以降低。然而,由于此项技术太过完美,最终被“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A)禁止使用。如今,这项技术被运用在普通版汽车上以降低碳排放。五年内,菲亚特Doblo将利用此项出色的创新技术推出一款新车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此项技术将有助于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大幅削减碳排放。另一个例子是在具有创新技术的汽油引擎上结合使用电动引擎。 今年年初的日内瓦车展上,法拉利展出了混合动力试验车型599 Hy-Kers,该款车型的特点不只是混合动力。绝大多数混合动力车都会搭载一个电动引擎,以降低二氧化碳综合排放。然而法拉利的创新有所不同。经过深入研究,法拉利团队将电动引擎和汽油引擎有效连接在一起,在大幅度提高动力性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相比汽油引擎,电动引擎的优异之处在于,它能够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功率,为引擎提供巨大动力。这意味着汽车可在瞬间加速,从而大幅度降低碳排放。这些创新技术犹如一个窗口,使我们可以了解法拉利为解决碳排放问题所付出的努力。这些技术十分吻合法拉利的真实写照。在遇见发明这些技术的人们并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之后,我坚信,法拉利还会源源不断地推出此类创新,并将继续开发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在提供无以伦比的高性能的同时,为环保做出贡献。为什么?此行中,我所遇见的人和你想象当中的那些“飙车党”相差甚远,他们都是技艺高超的技术人员,精通自己的专业,愿意并有能力将他们的聪明才智运用到最新的产品中。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在这里,我们还搞清楚了植物的妙用所在。虽然常常被当成一个玩笑一笑了之,然而在办公室和厂区种植绿色植物,确实能够提升组织的绩效吗?对于法拉利而言,我真的认为这是可能的(我这么说,不仅是因为用葱茏绿意点缀马拉内罗的是法拉利董事长,卢卡•迪•蒙特泽莫罗先生(Luca Cordero di Montezemolo)的主意,这么做显然能让他高兴)。整个工厂里绿植茂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种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醒着所有人,环保人人有责。当然,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在开发和生产令全世界的人最梦寐以求的汽车的过程中,要时刻记住关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于是,我开始思考,或许自己可以同时实现那两个愿望——为环保尽责和拥有一辆法拉利汽车。毕竟,有太多的理由让我们对法拉利汽车和环境放之不下。当我的脑海中正反复思量这两件事时,我的手机响了。电话那端是我九岁的儿子,他的语气中流露出按捺不住的兴奋。“你拿到California海报了吗?它是不是比布加迪Veyron的速度还快?你开过了吗?最快能开到多少?” 小家伙的兴奋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仿佛回到了自己在他这个年纪时的那种感觉,法拉利依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代表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最终法拉利所做的大胆决定促使我对它产生了好感。对环保身体力行,充分利用自己在消费者中的形象,激励世界各地的人们以全新的方式思考未来。 法拉利在许多方面都堪称完美,它描绘出了一个全新的未来发展愿景。这是一个我们大家都相信并支持的愿景;让你不必为了拯救地球而放弃对极致性能及对速度和激情的渴望。这是一个能够吸引和激发想象力、动力和创新,并使之转化为未来解决方案的愿景:探索新能源、探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方式,并寻求解决方案。竭尽全力提供性能最优的产品,因为它们不但影响着人类,也影响着我们的星球。 原文见 http://magazine.ferrari.com/cn/2011/09/green/
个人分类: 环境|1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机器人正入侵中国工厂:替代工人吃苦耐劳没怨言
oupan 2013-1-17 04:47
机器人正入侵中国工厂:替代工人吃苦耐劳没怨言 2013年01月16日18:31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30116/183114307041.shtml   从汽车组装到键鼠制造,    机器人 正在入侵越来越多的中国工厂。   深圳北部的坪山,一个无尘表面处理车间的外走廊,邓邱伟隔着玻璃,凝视着两个橙色的六轴工业机器人的“亲吻”。如同橱窗里的表演,它们高低旋转着,不断把塑胶开关抓取到空中,将薄薄的开关贴纸贴上,又把开关放到设计好的料盒上。   “这是我们厂里(机器人做出的)最漂亮的动作。”邓邱伟回过头,对本刊记者赞美着。   然后,他的话题重回 雷柏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总监的角色:“单是这两个机器人的‘亲吻’,就已经帮我节省了很多工人。”   邓邱伟今年30岁,他的直接上司——雷柏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浩刚过40岁。作为珠三角成百上千家键鼠工厂的一员,他们的工厂并不那么传统,因为它不用工人的数目来展现自己的制造能力。   雷柏2011年有大约3000个产业工人,而到记者上月访问时,这个数字已经“锐减”到不足1000人,产能却“至少增加了三倍”。   这种情景在2011年还仅存于想象中——“老板(曾浩)说,雷柏以后的工厂就是1000个人。我想,当时除了我之外,其他人都觉得他是疯子。”邓邱伟形容。   当劳动力成本的爬升令中国的制造工厂们感到苦恼时,雷柏彻底把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变成了工厂里的主角。雷柏生产的、提供给人们手指敲击和挪移的鼠标、键盘,已不再依赖工人们的双手来制造,工人数字的锐减甚至震荡了雷柏的管理架构。   曾浩的目标很彻底:让雷柏的工厂变成一个看不见几个工人的地方,就像现代的汽车装配车间那样。在成本压力日增的电脑周边设备行业里,这种大变动,看上去如同“强行超车”般冒险,却又是应对竞争的必然。    自动化实验   “我们想摆脱对工人的依赖”   现在,在雷柏的车间里,偶尔可见“穿越”的场景——用以过渡的,临时组织的人手装配线,夹在轰隆开动的自动化生产线之间。前者就像人手生产的历史演示,后者则由各种机械手和传送设备配合着运转,机器人的橙色晃动其中,甚是抢眼。   变化犹如一夜间发生。2009年,当邓邱伟跳槽到雷柏时,曾浩告诉他,目前工厂是整个公司里面最弱的部分。“即便到现在,整个珠三角的同类工厂都是以人手作业的。我们想摆脱对工人的依赖。”邓邱伟说。   早年,雷柏的工厂是珠三角众多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商)工厂的普通一分子,以工人数字和厂房规模来宣扬自己的制造实力。在那个用“人多”招徕大客户的年代,包括雷柏内部的宣传,也用工人数目的增长来描述公司发展的速度。   曾浩喜欢穿牛仔裤和白球鞋,他还有一部法拉利,不时到珠海的赛车场飙车。在研发方面,曾浩已经把无线键鼠业带入了2.4G的轨道。在看似波澜不惊的键鼠行业,曾浩也希望领跑品牌和生产领域。   2002年,曾浩创立了“雷柏”品牌,开始在海内外扩张销售。几年来,雷柏的竞争压力迅速增大,国际同行和山寨厂“夹击”着这个无线键鼠领域的新丁。“(在生产中发掘潜力)这是被逼出来的。”10年前与曾浩一起创立雷柏的李铮说,“你必须在成本上保持优势。”   按照雷柏高层的说法,他们关注自动化的原因,跟其他工厂一样“因势所迫”。从2005年开始,雷柏和其他珠三角的工厂一样,开始遇到用工荒,以及“工人说走就走”等管理问题,这让机器在生产线上得到了机会。   “在PCB板上插嵌精细的元件,这种动作很劳累。因为手要不停地动,做得好的话,更需要一个月以上的经验积累。”在雷柏车间仅剩的、工人们默默重复手工插电动作的生产线前,27岁的班组长余建辉描述着工人们的难处,“如果加班,工人们的情绪更不好应对。”   “人海”生产线上还有其他不稳定因素。2002年,当曾浩拿着设计方案,在深圳从事鼠标生产时,他已经发现,由一对对人手组成的生产线,具备应对不同代工客户的灵活性,但代工厂们制造的产品品质却“非常不稳定”。   从2007年开始,雷柏工厂成立了自动化小组,开始了减少对产业工人依赖的尝试。第一次大实验戏剧性地发生在次年:曾浩向海外ODM客户展示了还没完成研发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并成功取得了大额键盘订单;客户货期的逼近,逼着自动化小组起早摸黑地敲打出一条业内首例的自动化键盘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现在仍在雷柏的一个隔音房里作业。它看起来略显粗糙,运行时会发出轰隆的响声,放出大量的粉尘,但它能自动完成打螺丝、安键帽、打油等工序,在当年甚为罕见。更重要的是,它“花费30万,解决了键盘生产线上工人一百零几个插键帽的动作,把线上的工人从60人减到24人”。    机器人进驻   价钱下降三分之一时,机器人立即成为雷柏工厂的新宠。   引入机器人以前,雷柏的自动化小组一直是个挨骂多于被赞赏的部门。“自动化设备缺乏稳定性,通常研发成功一套生产设备,换一个产品这设备就变得没用了,在仓库里折旧了。”邓邱伟说。   硬邦邦的、自制的自动化机械有着天然的硬伤:只擅长解决通用产品或大批量产品的制造。相应之下,雷柏曾经为众多ODM客户服务,工厂每天都得调整生产线,以工人为主(尤其是经验丰富的熟手工人们)组成的生产线更善于应对这类柔性的生产。   那时候的曾浩还没有想到使用工业机器人——这种可编程,可重复在不同位置使用,有全方位空间动作能力的设备。曾浩以为一台工业机器人要花费30万元以上。直到2011年,一家供应商告知这个价钱已下降了三分之一时,机器人立刻成为了雷柏工厂的新宠。   2011年5月,在上海一个展览上,曾浩和邓邱伟看到工业机器人进行汽车焊接的演示。一个大胆的设想立刻形成: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做出各种焊接的动作,为什么不能用来装配鼠标和键盘?   供应商向雷柏推荐了一种个头细小,有可能在电子产品装配线上运作的六轴机器人,价格约20万元一台。曾浩打起了算盘:车间1000人,人力成本是一年3000万元(不计工资上涨),而100台机器人只需要2000万元,还能用上三到五年。   雷柏成为这种机器人在中国内地的最大买家。从2011年开始,雷柏陆续引入了75个六轴机器人。在曾浩的催促之下,雷柏的自动化小组升级为自动化部,围绕着机器人开发的自动化项目,最顶峰时有20余个同时进行。   雷柏是一家垂直整合的制造型企业,已具备了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条件。在2011年年中,雷柏彻底结束了ODM业务,也为大规模的减员节约打开了道路——雷柏生产的键鼠不再受客户影响,自行共用了标准的元器件和模组,使得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变得更容易。   从2011年开始,曾浩要求所有人参与到机器人为主角的自动化进程中。研发人员设计元件时,要考虑是否方便机器人做动作;自动化人员要开发周边设备,使机器人能够生产不同的产品;甚至,供应商也被要求按照机器人的生产排程给雷柏配送零件。   现在,邓邱伟会用“看了会很刺激”去形容雷柏全新的机器人键盘生产线。与那条在隔音房里轰隆的“前辈”不同,它组合着数个机器人以及大量设备,把产品开模、注塑、组装(包括拧螺丝)等各个环节统统包揽。   这种场景也刺激了机器人的供应商。在刚结束的上海工博会机器人专展上,向雷柏售卖机器人的企业专门开设了“机器人3C产品装配”的示范,演示两个六轴机器人互相配合、装配鼠标的过程。过去,在中国内地,这些机器人还仅见于汽车工厂的车间。    减员行动   把工人从3000个减少为1000个。   2011年年底,曾浩给邓邱伟定了个让其他高管大吃一惊的目标:在提高产能的基础上,一年内把工人从3000个减到1000个。紧接着,雷柏工厂的搬迁,令很多雷柏人更加担忧,因为新建的厂房车间单位面积比旧厂房缩小了一半,这意味着更紧凑的物流,以及更紧迫的自动化进度。   负责品牌的雷柏副总经理李铮说:“这个数字太难以置信了。新的工人宿舍规划不到1000人的规模,办公室也只有200多个位置。要是自动化开发不顺利,减员不成功怎么办?”   事实上,雷柏工厂的大搬迁,倒逼了工厂的自动化和减员,让机器人得以“进占”到车间中。有雷柏的高管对记者解释,曾浩的脑袋里想着的总是减法,这在制造业称得上异类——“他觉得,如果用两个人能完成四个人的工作,就宁愿把四个人的工资发给两个人。”   如今,雷柏车间里自创的“一人屋台式”制造单元,就是这种精简思维的现实结果。在几平方米的空间里,两台机器人和两个工人各自做着不同的生产动作,又互相交接。此前,这样的U型生产线通常需要七八个工人。   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也给工人们带来了现实的影响。在一些大规模减员的工序,例如检测,用邓邱伟的话来形容,他的工作往往是越往下越难,需要决心和强硬。“开始时总会有试验和调试。机器效率高了,会影响工人的收入;机器效率低了,工人会觉得不如用人手来做。这些都需要我们硬着头皮冲下去。”   雷柏的高管们尝试着调整工人们的绩效计算方式,鼓励工人们和机器人“合作”,提供比以往更高的生产效率。另外,蓝色工服的新工人角色也出现了——他们类似于过去人手线上的线长和组长,但又要掌握维护、操控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技能,并能应付生产线上的简单故障。   “员工结构将不再是金字塔形,而向梯形转变。”邓邱伟说,“基层的产业工人会减少,中间的技术工人将越来越多。”   现在,雷柏的工人数目已经减少不到千人,车间变成了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世界,曾浩当初的目标逐渐成为了现实。同时,去年年初雷柏的管理架构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精简,从五层减到三层。   在记者最后一次造访雷柏的时候,邓邱伟仍在一个摆设着数台机器人的大房间里,继续进行着机器人和自动化实验。在这个五脏俱全的小空间里,他还要研究类似提高机械手插嵌电子元件准确度,或者如何让生产控制更加信息化等问题。   曾浩则一如既往地催促着他:“以前一台机器的目标是取代4到5个人,现在一台机器的目标是只要能把一个人释放出来,我们就值得做。”
个人分类: 企业经营|3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厂搬走了,污染为什么没搬走
jiangming800403 2013-1-16 13:06
首钢搬到曹妃甸去了,北焦也搬到了京唐港边上的盐碱滩,与属于开滦集团的中润煤化工联合组成了全球最大的独立焦化企业。随着京津产业转移,曹妃甸外、京唐港附近也有了千万吨级钢铁和焦化,百万千瓦级火电基地。但是渤海岸边的风比城市里面还是要清新得多,曹妃甸与京唐港之间还是处于半自然状态的乐亭三岛——石臼坨(菩提岛)、半月坨和打网岗,是省级海洋湿地保护区和新兴的滨海旅游区(山寨为“新戴河”)。只有企业规模大了,才值得上治理措施,搞循环经济,谁见过给汽车尾气脱硫呢?而且即使有废气排放也给北风吹进渤海湾喂鱼去了。 我们没有美国那种低密度的城市连绵区。我国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一般都会达到每平方公里3万甚至更高,北京1000多万人口,主要集中在六环以内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北京四环之内的汽车密度,应该也是在世界最高之列。 六环以内的建成区不足北京市面积的1/10,但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城市之一。占20%左右的汽车源主要集中不足1/10的建成区范围内,仅此一项就是北京平均污染压力的二倍,而燃煤、扬尘、农村点源污染,以及外来污染物,不会只影响六环以内的市区。在区域空气污染的大背景下,机动车尾气,使城市空气污染达到了灾难的水平。而京西、京北的山里就不会有什么PM2.5。
个人分类: 能源、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38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恐怖][血仓/血汗工厂][DVD-R/526.38M][中字][2009美高票房血腥
lcj2212916 2012-12-29 19:04
◎译名 血仓/血汗工厂 ◎片名 Sweatshop ◎年代 2009 ◎国家 美国 ◎类别 恐怖/惊悚 ◎语言 英语 ◎字幕 中字 ◎链接taqmh(百度) ◎格式 DVD-RMVB ◎尺寸 720 x 576 ◎大小 1CD 526.38MB ◎片长 87 mins ◎导演 Stacy Davidson ◎主演 Ashley Kay ....Charlie Peyton Wetzel ....Scottyboy Brent Himes ....Wade (as Brent D. Himes) Melanie Donihoo ....Jade Naika Malveaux ....Enyx Julin ....Miko Krystal Freeman ....Lolli Danielle Jones ....Kim Vincent Guerrero ....Kenny Jeremy Sumrall ....The Beast ViVi Sterling ....Brandi ◎简介 查理和她的朋友来到一个废弃的仓库,举行一个即兴派对,然而他们有所不知,危险正在接近. 下载地址 : http://www.ctdisk.com/file/14507425 http://radarew.5d6d.net/thread-1102-1-1.html
1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简直成了工厂了
热度 1 sincos 2012-12-29 17:00
简直成了工厂了
研制 的控制板:
259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京都府龟冈市的植物工厂
hsq863 2012-11-13 22:25
http://gigazine.net/news/20120904-spread-yasai-factory/
2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下工厂OR拿杰青?——从两篇“置顶”博文弹起。。。
热度 18 boxcar 2012-6-8 18:37
下工厂OR拿杰青?——从两篇“置顶”博文弹起。。。
刚才端详了一下科学网博客,忽然发现置顶区的那两篇看似无关的博文放在一块,居然产生了互为表里的一种神奇效果,更有趣的是,两篇博文的作者居然还都姓林。 这会儿( 2012 年 6 月 8 日中午 12 点 )“高高在上”的是南京林业大学林中祥老师的“ SCI 论文指标将工科专业导向哪里?”;“屈居第二”的清华大学的林章凛老师写的“从清华看我国科技评价制度之痛”。请看截图: 在置顶区博文标题和科学网推荐置顶时选摘的两句最给力话这短短数十字之中,竟然有 5 个“工”字(别读错了,可不是 5 个“工资”哦)!因为说的都是工科和工程,而林中祥老师也是搞化工方面研究的,所以我才忽然觉得这两篇博文有联系。林中祥老师的博文,感慨 SCI 指挥棒是如此的犀利,指得很多化工之类的工科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都去做发文章的功课了,而且很多其他实践经验非常重要的应用技术类的学科其实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都有类似的现象。另一位林老师的博文,则从非常牛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居然在过去的 18 年里仅获 2 人次“杰青”这一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了关于“我国科技管理制度”的忧思(可能同时还有巨大的“愤慨”)。 然而,相当有趣的是,同样是化学工程,林中祥老师慨叹的是现如今大学教师中已经出现的过分重视 SCI 文章发表而不注重工程实践和不下厂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的“工科不工”现象;林章凛老师则似在抱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既然有 “ 在各排名榜均表现突出……:在本领域的表现优异,分别取得了世界论文第 2 、引文第 2 和高被引第 3 的好成绩” 这样强悍的排名位次和文章背景,竟然拿不到相称数量的“杰青”的“不公”(甚至“不恭”) 。 其实二位林老师大可稍安勿躁,不妨把这两篇博文的东西彼此“勾兑”一下,让它们在置顶区接着人气和热度发生点儿“化学反应”(可惜我还没写完,“反应器”里的一种“反应物”已经悄然挪到“热门区”榜首了),或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解决彼此的问题。 试想,既然连清华的化工专业发了一大堆很牛的 SCI 文章都很难得能搞定一个“杰青”,咱其他大学的化工专业的“杰出青年”们还能指望以后但靠 SCI 文 章就保证能出人头地么?与其饥肠辘辘地盼天上掉金子,可能还不如麻溜儿地脱下白大褂、换上工作服去工厂实打实地找点儿工艺技术问题解决一下,没准不但可以 在经济上很快“脱贫”,而且干得顺手的话或许还可以在事业上找个新的起点,甚至慢慢成就一番伟业,将来拿个科技进步奖啥的呢。 不知道清华的林老师看到南京林大的林老师所说的 SCI 指标已经指挥着各个大学的化工专业的老师学生们都忙着去生产 SCI 文章了会有何感想,如果换了我,一定感觉“鸭梨很大”!谁动了清华化工的“杰青”?当然是 SCI 文章发得也很多、很牛的其他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同专业的青年才俊们。如果除了清华以外其他大学化工专业的老师们都不是每天忙于大发 SCI 文章,而都下工厂跑企业去做技术搞工艺,或许就不会有人来“截”清华大学化学工程这个“ 偏基础的老牌工程专业 ”很看重的“杰青”。 事实上,基础研究做得好的童鞋们,不妨去把工作水平做得高些、深入些、细致些,争取多发些有科学价值的高水平 SCI 文 章,然后努力去搞个“杰青”回来;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有感觉有想法的工友(工厂之友、工程师之友、工人之友)们,也 大可以勤往企业跑跑或泡泡,利用自己的学识和创造力做出些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术业有专攻”,做好自己擅长的那块儿总是对的。倘若没有前沿 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的未来之路将是暗淡的;如果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都无人解决,企业不会有足够好的效益、国家也难以有充足的税收,“烧钱”发 SCI 文章的基础研究也很难 HOLD 住。管理者们若在工作评价上厚此薄彼,无限制地增大某一方面的成果权重而轻松其他,肯定是不对的。 又及,精选区的榜首——“大呆”张志东他 LRJ 的博文忽悠博士、硕士们“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可能更是在呼吁博士导师、硕士导师们“做一个有立项的人”,至于到底是通过“下工厂”还是“拿杰青”来实现理想或者立项,你们看着办吧!
个人分类: 科研|5702 次阅读|38 个评论
随笔之120:《功城》“树草沙上绿”
热度 1 uvard 2012-5-4 20:56
功城 大漠高楼起, 厂房公路济; 树草沙上绿, 空气清新宜。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沙漠上建城市
热度 2 uvard 2012-5-4 20:16
沙漠上建城市 每天坐车在城市中穿梭,发现城市中: 楼的那边还是楼,路的远端还是路, 偶尔可见点星人工种植的绿树,空气不清新,每年还有沙尘暴来袭,......城市的 粮草靠外援 。 每年为了对付风沙,大力倡导植树。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大量的 良田、湖 泊、房屋......被城市的扩张所吞噬 。在很多农村,那仅有的一点点田也被高速路掠夺。出现了毁苗与建设,强占与抗强占,拆迁与被拆迁之间的矛盾,流血事件也常有发生。 沙漠在那里闲着,沙子在漫天飞舞着,沙子是不是在提示: 快来开发 我吧?为什么不可以在沙漠里, 打牢地基,铺上水泥路,建上水泥房呢?从源头开始, 人进沙退。 一开始,在提供充足 “粮草” 外援的情况下,可以从沙漠的源头齐头并进的建一些厂房,一步一步,慢慢吞噬沙漠。等沙漠 变成了城市,风沙少了,天 更蓝了,水更绿了,房价也降了。 本人不懂规划,不懂建设,也许这只是我的妄想, 不知是否合理 ?是否有可行性?请大家多多指点。 功城 大漠高楼起, 厂房公路济; 树草沙上绿, 空气清新宜。 --太愚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3563 次阅读|7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二十二章
lao2004 2012-4-26 17:31
大屏幕显示崇岭区工厂样貌,一座绿色工厂静卧于群山之中,一圈飘扬的彩旗昭示着它的与众不同,画面看起来像一座插着彩旗的山峰,与周围的山峰没有太大差别,详细观察有点酷呆,没有风吹叶摆,没有沟沟壑壑,没有飞禽走兽出没。 工厂是一个综合体,能量全封密循环反复利用,因为很大,外表点缀翠绿颜色,与群山浑然一体。透视里面情景宏大壮观,弯弯曲曲的管道,一层叠一层的碉堡,密密麻麻错综复杂流水栈槽。方圆几千米耸立着车间锅炉,食物、器具,一切生产生活用品全来自于它。小跑车在中央空区行驶,材料处理机器人挥动大型机械臂前后滑动,吊掌抱起匝匝物资娴熟投入栈槽。五谷杂粮从不同方位旋转而入,汇入急流漩涡,进入巨无霸熔炉。 钨钢大熔炉里,百舸争流、万马奔腾,各种材料激荡猛进,砥砺溶合,被研磨压榨成可可浆和可可液块,成了冗杂液体和一块块花生饼,又经过一道道的激流险滩,进入准备好的一间间魔幻怪屋,出来后,生成了香饽饽的美味食品,生成了色香俱佳的各色洗液,生成了坚固耐用的家居用品。 魏民道观察了好一阵,看到家里椅子的制作过程,从材料间里溢出了一些稠酽液体,装进厚厚的白色大铁罐,内部浓烟滚滚,温度显示达一千四百摄氏度,稠酽液体流入轧模,冷却后,一块块白色坚固的小凳子成了。贴有好几层的甃井是超高温熔炉,层层有序的机床滑动刀具,齐涮涮来回拉锯,溅起的电火花和浓郁的水蒸汽,仿佛刀山火海,热量聚集温度不断上升,烟囱孔隙复杂迂曲百转千回,杂色浓烟层层叠叠过滤,到达出口,基本了无踪影,只剩下些许洁净白雾。 工厂里看不到一个人影,像极了人体的五脏六腑,针针黹黹,奇技淫巧。所有原材料从栈槽旋转而入,一批批源源不断,连枝带叶来者不拒。原材料从何而来?粮食从何而来?带着好奇随便调出了几个生产即景。沿着崇岭大圳沟逆流而上,在一片绿油油的林子里,树林三五米高,看不出什么特别,每株树上结满了一丛丛绿色小果实,机器人用长臂剪了下来,流水线运回工厂,进了锅炉出来后,制作成各种燃料和日用品,就这么简单。还有一片林子,都是些藤本植物,称为星油藤,结出果实,压榨处理后,就成为了最好的植物油,加进美味食品中,当成了每天食用的三明治和奶酪、甜饼了。 此情此景观者像是品尝一块香脆酥油饼,相当过瘾。魏民道心里这时才认同了闲人是社会高度文明科技高度发达的产物这种说法,高科技代替一系列艰苦复杂又单调反复的劳动,体力劳动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行为,机器人完全一肩挑了。机器人的生产干净利落,没残渣、没废品、没垃圾,一切皆大欢喜。住着简洁的小屋,不烦吃不愁穿不用劳作,这样的世界真好。 清晨的阳光柔美舒霰,圣洁得让人不想惊扰,静静地躺在床上,悄悄窃听风儿与松竹和韵合鸣,眼光透过窗口远眺云彩下山林的婆娑摇曳,美美地吸几口清新的空气,新的一天来临了。 门外的脚步声如此轻缓,早起邻居的好心眼着实让人无限钦佩。伸了伸懒腰,魏民道蹑手轻脚地爬起来,简单漱洗一番,慢慢拉开房门,伸出头瞧瞧,外面的世界无比精彩! 不会是真的?屋外一位中年人身穿宽松暖衣手拿扫帚正细心地打扫走廊上的尘污,如此的专注!魏民道认识,他是位艺术家,棋艺可算是国手,这么早躬身打扫地板,太不可思议了。如此的专注,用一双细嫩的艺术家的手轻挥慢舞,生怕坌沫滑出栏外随意飘散;如此的专注,双脚交错轻松又写意,用一种玄幻的艺术家的心演绎挥洒,放松身心兼且思考艺术;如此的专注,他绝对是在等待着智慧的灵光,用勤拙的方法在轻描淡写中期待着神奇乍现!在他的身后,五六岁的小孙子古学东像模像样地擦拭着走廊栏杆,大眼睛一眨一眨地搜寻,绝不让污泥有藏身之处。 不只一个,每层楼都有些斯文的人影晃动。难道是固定的值日?魏民道有点懵懂了,不时有邻居走过,他们都司空见惯,没有人轻易打扰爷俩的辛劳。恰逢邻居薛噱谑走来,魏民道跟着他一起走出圆楼。圆楼像个大大的魔幻屋,魏民道一次次惊讶不已,心里想着不知什么时候又该蹦出些温情脉脉的趣事好事,他带了点猎奇之心期盼着。 上一章 下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3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与导师——子弟与父兄,雇工与雇主,盗贼与仇雠
热度 52 fdc1947 2012-3-14 07:33
在一年一度的招收博士生考试又将进行之时,我想说说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我看大概有这么三种: 第一种是如同父(母)兄与子弟,像一家人一样(汉字“子、兄、弟”均马马虎虎可指两性,唯父字则特指男性,所以只能后面加一母字,搞得文字上不对称了)。 第二种是如同雇主与雇工,有关系好一点的,也有差一点的。关系好一点的学生毕业以后若干年内,逢年过节导师尚能收到一封 E-mail 。关系差一点的毕业就从此拜拜您了。 第三种是关系弄崩了。学生想离开导师,换个导师,而导师不让走;或者导师不要学生了,学生没处去,又难以毕业,最后或上级调停,或学生让步,拖后毕业,或学生退学离开。总之,弄得如同路人,甚至冤家对头。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如何,我看关键在导师。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仿照孟子的语录,也可以这样说:导师视研究生如子弟,则研究生视导师为父兄;导师视研究生如雇工,则研究生视导师为雇主;导师视研究生如盗贼,则研究生视导师为仇雠。 我升任副教授的年代还是论资排辈的年代, 41 岁做副教授,还是系里最年轻的。所以,到了我真正带研究生的时候,我比学生大二十多岁,是他们的父辈了。怎么带研究生?我是跟老师学的。我跟随邓从豪先生左右二十年,邓从豪先生怎么对待研究生的,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对待我的研究生都如同自己的子女一样,他们对我也十分亲热。我们的实验室就像一个大家庭一般。同学们之间,也都十分亲热。毕业几年、十几年了,还是如此。因为我不宜久坐,前些天我发博客多了一点,就有人发来纸条,要求我少坐在电脑前。面对这样的“监视”,心里是很温暖的。 对待研究生像子女,首先要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上。导师教书要认真,学生看导师,不光是看导师的业务水平,更看他的工作态度。导师必须认真对待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与研究生一起动脑筋,克服困难。切不可把题目布置给研究生就不管了。邓从豪先生对于所有的研究生,都是与他们一起研究。由于他的题目大多是理论方面的,公式推导多,都是先生提出方案,自己先作推导,开了头,有了一定的可能性,再交给学生,关键的问题都是他和学生一起做。我对待研究生也是这样,除极个别情况之外,学生研究工作开始的步骤和关键的步骤,一定与学生一起做。开始的时候,学生是懵懂的,不知道怎么办,所以要帮他们开个头,让他们知道怎样做下去。遇到大的困难了,关键的时候,导师得出手一起干。不然,凭什么做导师,做论文的通讯作者? 对待研究生像子女,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研究生们与我在一起,最少三年,大多数五六年。那是成天在一起的,有感情的。女孩子没有对象的,一定要敦促她们处朋友。对于科研经费,要用到科研上,用到学生身上,不能乱用,给学生的,要公平、公开。我的科研经费不多,学生都知道。一般的请客吃饭,或请几个学生会餐,我都是自掏腰包。几个人吃饭,不吃名贵的,自己还负担得起,主要是吃的次数少。对于用到科研上的,该用的决不能抠门,该买的买,该修的修,有时要把权交给学生们。学生有了主人翁精神,事情就好办,打印用纸都是自觉的双面用,能不打印就不打印,他们精打细算,替我省钱。 应当说,个别研究生是可能会有些问题的。 一般地说,导师对于研究取舍有一定的发言权,特别是“舍”,也就是说,在没有成为你的研究生之前,在很大程度上,你是可以不要他的。面试时,导师是相过面的。如果研究生有问题,你相面时不仔细,没有相出来,不能说一点没有责任。因此,既然要了他,就得负责。我的态度是不管什么学生,都要像子女一样对待。学生的 大多数的问题通过教育、诱导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甚至好转。对于有些问题,比如网瘾,成天坐着盯着电脑屏幕,或聊天,或看不知道什么东西,是比较难办的。好得现在学校有政策,没有一定数量的 SCI 文章(我们院里规定一般博士生 2 篇,硕博连读生 3 篇),无法毕业。你有本事你就耗着吧,耗来耗去,还得戒掉网瘾,老老实实做文章。我不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采取极端的措施是好的方法,不要激化矛盾。该给的钱,照样给,看谁能耗得起。有些年轻人心理素质可能会有点问题,矛盾激化了对大家都不好。总而言之,做导师的要与人为善,就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子女不成器的不也要耐心教育、要忍受、要等待嘛。 要想对研究生如子女,要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要贪多。研究生多了,你是无法照我上面说的去办的。假定你有二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我想很难有精力具体地去参与、去帮助每一个研究生的工作。你可以有足够的经费,但是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弄得不好,就会出事情。比如,我审稿时,曾经发现某一篇稿子中的绝大多数文字竟然是我写的,自己的文笔当然自己一看就知道。作者中有一位院士、一位知名青年学者,我想他们大概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年轻人会这样做,也没有认真参与这个工作,只是署了一个名罢了。这种事情出多了,岂不是要出大事情。而类似的问题我还不止一次发现,只是另外两次署名者没有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知名罢了。在审稿时就发现自己的工作被作为模板,这应该是一个极小几率的事件,但是竟然不知一次地“独立发生”。所以,研究生太多了,是照顾不过来了。 以我看来,我们的名人如果自己有精力带研究生,当然应该而且可以带,亲自指导,参与研究工作。如果只能指导一个,那就只招一个。如果没有精力亲自指导,就最好拒绝招生,不要让别人用自己的名义招生,发文章。有些事情不能全部怪院士,有的老先生昏迷好几年了,单位还是以他的名义招生,别人还是以他的署名发表文章。过去,我们总是劝胆怯的人要学会说不,其实,我们的院士也应当学会说不。还是要当老师,不当老板。 一个导师的研究生是一个集体,就像一个微型的学校一样。学校就有它的风气,这种风气是会一届又一届传下去的。我们要让研究生们在做研究生的几年内,不但在业务水平上有大的飞跃,而且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有大的收获。在对这个集体的管理上,虽说过宽和过严都不好,但是宁可宽点也别太严。集体内部,虽说要有一定的竞争,但是宁可少一些竞争也决不过分竞争。管理宽松点可以使学生有各方面的发展,内部竞争少一点,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就可以多一点。导师要把研究生真正作为人来培养,而不是作为劳动力创造价值。有空的时候不妨带他们参观博物馆,逛逛公园,培养他们多方面的人生兴趣。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很可怜,从小到大,光知道做题目,除了考试做题,知道的东西太少。在可能的情况下,导师应该尽可能帮助他们。当然,又要回到上面说的,要做到这些,学生太多是不行的。学生多了,就只能严格管理,不然就要乱套。学生多了,就一定要引入竞争机制,不然,大家都会偷懒。所以,导师的学生太多不是一件好事情。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大家都反对急功近利,可是在自己还可以有一小点点自由处置权的一亩三分地里面,是不是可以略微不这么急功近利呢?涉及到切身利益,还真不大容易做到。 我想,在高等学校导师做基础研究的情况下,一个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集体,最好还是温馨一点,宽松一点,像一个家庭,不要像工厂,不要像军营,更不要像监狱。 去年夏天,我的最后一个博士生毕业了,我也完成了作为教师的全部任务。我把我对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看法写出来,供有兴趣的同志参考。
个人分类: 教育|14094 次阅读|101 个评论
杭州女教师百万求包养! 身为男教师,我们又能如何办?!
热度 3 duke01361 2011-9-14 19:02
迫于生存压力和教师职业存在的待遇过低问题,杭州女教师“西子可儿”在“教师节”之际再次发出“百万求包养”的声明。先前她曾发出“宁可为妓,绝不从师”的举国哀叹!杭州女教师“西子可儿”又在9月10号的教师节里更新的博文:“为妓过低俗,百万求包养。”! 作为教师,对“西子可儿”的出境非常能够理解!兔死狐悲啊! 我也需要好好想想自己处境。其实对于我而言,开个小工厂,雇用一些工人....不出一年,身价过亿!何去何从,正在考虑中!.... Forcedby the huge pressure and the poor treatment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n China , " West-lake child ",a young female teacher based in Hangzhou, China has issued a post in her blog as "For Just Million Yuan seek to be nurtured (包养) " inchina's " Teacher's Day ". She has previously issued a " rather as to be a prostitute , never to be teacher! " She said this time that " it will be too vulgar for being a prostitute , nurturing for a sake of one million yuan will be more reasonable " !
个人分类: Life a Bit|4103 次阅读|18 个评论
教育部门应该感谢富士康
longfo 2010-5-30 16:08
2009年 1月7日 ,福州教育学院 08级中文系1班女生坠楼自杀,死因可能是与同宿舍其它成员不和。 2009年 1月23日 ,河北省石家庄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 06-3班学生跳水自杀身亡。 2009年 2月14日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西十三楼宿舍楼一名刚从家返校的大三男生,从七楼顶跳下,当场身亡,校方证实死者因失恋而跳楼自杀。 2009年 2月15日 ,晚 8时许,一名大一男生从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西八宿舍楼跳下身受重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有人怀疑该同学因挂科而跳楼! 2009年 2月16日 ,下午 3点多,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21岁的男大学突然闯入环化楼3层教诱因科办公室,用刀扎伤教务科科长徐老师,随后从一处过街天桥跳下。经抢救,两者均无生命危险。 2009年 2月18日 ,下午 3时许,一北外英语系女研究生被人发现在海淀区法华寺路一酒店内死亡。酒店人员称,该北外女生前日下午入住,系深圳人。警方依据现场情况推断,女生系自杀 2009年 2月23日 ,河北邢台威县一名大学生刘伟因就业压力自杀了,留下的仅是一本近 10万字的日记。 2009年 3月7日 ,下午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计算机研三的男研究生在宿舍内上吊自杀。 2009年 3月25日 ,凌晨,华南农业大学东区,一名 08级男生从24栋6楼跳下当场死亡。 2009年 3月28日 ,上午 9时50分许,南昌大学一大一贫困女生从金华一居民小区6楼跳下,砸中楼下65岁老大妈,大妈头部有伤口,满脸是血,胸腰椎损伤,跳楼女孩头部等多处受伤! 2009年 3月31日 ,华中科技大学, 2名大四自动控制系学生,男生掐死女生后,从7楼跳下,自杀身亡。 2009年 4月14日 ,下午 6点40分,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女一男两名学生先后从学校47号公寓楼13楼窗口坠亡。据了解,两人为情侣关系。目击者称,坠楼前两人曾发生争吵。 2009年 4月15日 , 10时20分,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男生在网上发表了一份题为《死了好啊》遗书,半个小时后便跳楼身亡 2009年 4月21日 ,浙江师范大学杏园公寓 6号楼一女生跳楼自杀身亡 2009年 4月25日 ,陕西师范大学一生物系大二女生,留下三封遗书后跳楼身亡。据称,三个月内,该校已有两人跳楼,一人上吊。 2009年 5月14日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061班男生跳楼自杀身亡,据校方称这个男生有精神分裂症 2009年 5月19日 ,河南师范大学一女生跳楼自杀身亡 2009年 4月28日 晚 10:45左右,中央民族大学27号研究生公寓一女生跳楼自杀 2009年 4月15日 上午 10时许,北京理工大学一名大四男生从新一学生公寓8层坠楼身亡。 2009年 4月14日 下午 6点40分,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女一男两名学生先后从学校47号公寓楼13楼窗口坠亡。 2009年 2月18日 下午 3时许,一北外英语系女研究生被人发现在海淀区法华寺路一酒店内死亡。酒店人员称,该北外女生前日下午入住,系深圳人。警方依据现场情况推断,女生系自杀。 2009 年2 月23 日 ,河北邢台威县一名大学生刘伟因就业压力自杀了,留下的仅是一本近10 万字的日记。 2009 年3 月30 日 凌晨,华中科技大一对大四情侣,在武汉洪山鲁磨路租住的小区内分贝从6 楼与 12楼坠下身亡。死者留有遗书,警方尚未公布内容,具体情况尚在调查中。 以上是2009年 高校自杀事件不完全统计,还有一些没有统计到,还有一些可能根本就没有媒体报道,对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10年最火得就是富士康了,他把大家吸引力都引了过去,但是也无法掩盖教育的责任,自杀只是从校园转移到了工厂,本质的问题还是应该同一的.作为大学校长,我想,大家应该感谢富士康,前段日子还紧张的气氛终于过去了,因为有富士康出来了.可是,问题解决了吗,从校园到工厂,从大学毕业生到技术工人,自杀,怎么永远是主旋律. 材料来源:http://100.xtata.com/a/20090925/19532198.shtml http://home.cyol.com/10012289/viewspace-75824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5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