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叶凡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祝贺叶凡美副教授6年拿下博士学位
黄安年 2010-5-30 20:15
祝贺叶凡美副教授 6 年拿下博士学位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30 日发布 叶凡美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副教授 ,2004 年 9 月起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攻读美国历史博士学位 , 师从李剑鸣教授 , 今年 5 月 23 日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 值得祝贺。 叶凡美不是历史专业科班学历,对于学外语和从事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她 , 攻读美国历史博士学位虽有语言优势 , 但是历史专业的基本训练有个补课的艰难过程,如她自己在博士学位论文《内部改进 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 1801-1833 )》的后记中所写到的 : 在南开攻读博士学位的数年中 , 我深深体会到学术之路的艰辛。自己的学术功底薄弱 , 要完成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 , 谈何容易。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 大量英文历史文献和学术著述的收集实属不易,然而对文献和著述的解读更为艰难 , 最后 , 将自己对研究课题的所思所想形之于文则是难上加难。 叶凡美终于系统地走过了这一过程,相信这一过程会使她终身享用的 , 因为南开的学术氛围和导师的严格要求为这一过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叶凡美用六年时间攻读不算太长 , 原因是她还在副教授岗位从事教学和研究 , 为教、为学、为母、为妻、为女 , 多头兼顾,并不容易。我在 22 日抵达南开杨生茂先生追思会当天,已经在历史文化学院的布告拦中获悉她将于 23 日答辩的喜讯,在美国中心办公室里又见到了她。答辩完后 , 她于 29 日离开南开转道北京返回洛阳原单位 , 结束了为期六年的攻读博士学位过程。 29 日下午专程来到寒舍将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副本送我,征求意见。她向我叙述了六年的艰辛和学位通过的不易。今天上午还在天通公园陪我的小外孙玩耍,和我漫步聊天,中午她离开北京荣归洛阳。 我是在 2002 年西安美国史研究会年会上认识叶凡美的 ,2003 年 3 月受邀去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讲学两周 , 其后又有断断续续的联系和交往。希望叶凡美在原职岗位上取得新成就,作出新贡献。 附和叶凡美合影在我家及在天通公园的照片。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666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