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城市内涝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城市规模不应该无限制增长:大城市减肥势在必然
热度 2 杨学祥 2011-7-13 14:14
城市规模不应该无限制增长:大城市减肥势在必然 杨学祥 面对近期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暴雨成涝的现象,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表示,“城市规划不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史培军说:这就回到了要解决城市病这一问题的根本对策,即城市的规模是要有限制的,不应该无穷地增长。对任何一个特定自然地理区域的大都市来说,它的自然负荷能力都是有限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不应该是更麻烦。我认为到了大力度限制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阶段。人口增长负担过重和过快的城镇化都使得人地矛盾、人水和人与自然负荷的资源的矛盾日益紧张。一个地区的城市发展是有限度的,在北京这样一个平均降水量 500 毫米 左右、平原占不到 1/3 的地区,要养活近 2000 万的人口,压力可想而知,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上升之中。尤其是这几年的水荒,就显得非常突出。南水北调工程还在进展之中,目前还难以发挥作用。但是另外一种声音,“北人南调”是否可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 我在 2004 年 3 月 2 日 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扩大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失去农村支撑的城市将是一座死城,中国西部沙漠化过程就是证据: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移,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 。 7 年前的预言在西南旱灾中得到证实: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盲目满足大城市的过度需求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危机。与其耗资巨大实施调水工程,不如地区、城乡均衡发展。以破坏农村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必须停止。农村生存环境破坏之日,就是城市自身生存条件消亡之时!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 。 强国要发展,资源现危机:水多是祸,水少也是祸。淡水资源的短缺和城市内涝决定了中国城市规模的最高极限,这一观点在 2010 年中国西南干旱、 2011 年中国南方干旱和旱涝急转面前显得尤为重要。水资源危机和城市内涝为大城市发展再度亮起了红灯! 参考文献 1. 张璐晶。减灾委官员 : 规划不尊重自然格局是城市受灾主因。 2011 年 07 月 12 日 17:30 中国经济周刊。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7-12/173022801315.shtml 2. 杨学祥。造城运动应该降温:警钟在 7 年前敲响(论文汇编)。 2011-2-15 10:55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909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48 次阅读|2 个评论
城市规模不应该无穷地增长:大城市减肥势在必然
热度 2 杨学祥 2011-7-13 04:43
城市规模不应该无穷地增长:大城市减肥势在必然 杨学祥 面对近期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暴雨成涝的现象,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表示,“城市规划不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史培军说:这就回到了要解决城市病这一问题的根本对策,即城市的规模是要有限制的,不应该无穷地增长。对任何一个特定自然地理区域的大都市来说,它的自然负荷能力都是有限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不应该是更麻烦。我认为到了大力度限制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阶段。人口增长负担过重和过快的城镇化都使得人地矛盾、人水和人与自然负荷的资源的矛盾日益紧张。 我在2004年3月2日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扩大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失去农村支撑的城市将是一座死城,中国西部沙漠化过程就是证据: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移,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 7年前的预言在西南旱灾中得到证实: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盲目满足大城市的过度需求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危机。与其耗资巨大实施调水工程,不如地区、城乡均衡发展。以破坏农村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必须停止。农村生存环境破坏之日,就是城市自身生存条件消亡之时!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 。   强国要发展,资源现危机。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这一观点在2010年中国西南干旱和 2011年中国南方干旱面前显得尤为重要。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再度亮起了红灯! 减灾委官员:规划不尊重自然格局是城市受灾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2日17:30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璐晶I北京报道   100多年前,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入夏以来,从北京到广州,一场又一场的暴雨让人们再次领略了“不堪一击”的城市排水系统,也令城市规划和管理者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和考验。   据民政部最新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全国有2.9亿人次因各类自然灾害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420.3亿元。雪灾、火灾、暴雨,身处城市中的人们该如何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越来越多的城市灾害原因何在?又应该如何解决?   6月30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在堆满了书籍和地图的办公室里,史培军和他的团队已就“城市合理布局与防灾减灾体系的建立”这一研究项目做了10年以上的研究。面对近期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暴雨成涝的现象,史培军表示,“城市规划不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   城市受灾责任在建设者   《中国经济周刊》:为什么今年入夏以来,人们感觉城市因下雨而导致的灾害越来越多?   史培军:究其原因是城市规划没能遵循原来的自然地理格局。6月23日北京暴雨中,积水严重的地方都是把原来的水系网格局改了的地方。中国自古以来的城市规划是追求几何美,规划理念是美观的协调,不是景观的协调,其实城市本身并不存在一圈、两圈、越摊越大的环路型的自然地理格局。反之,西方的城市规划多是按照城市所在地自然景观格局依山傍水而建。所以,我们的城市规划缺乏远见,太不尊重和没有考虑到大城市布局和原来自然地理格局间的协调,从而导致了大城市病的出现,来大雨成水灾,下大雪成雪灾。   《中国经济周刊》:如果以6月23日北京暴雨后的积水状况为案例,可否请您分析一下积水比较严重地段的形成原因?   史培军:这是城市建设者的责任,北京的总体地势是北高南低,此次暴雨正好也集中在西南部地势偏低的地区。比如积水严重的莲花桥,这里本来就是原来的河网,是相对地势低洼地段,在这样的地势情况下还又向下挖了一个下沉式的桥,使此地成为逢雨必涝的场所之一。同理,去年北京的大雪,许多车辆都因为太陡而爬不上上拉式的西直门桥,造成大堵车。在南方少雪的地方,立交桥可以建得坡度大些,但是像北方这样的多雪城市,建设者就不能用平均设防能力代替特殊地段的设防能力,不能每次发生灾害后都推脱说“这是50年一遇的、几十年一遇的现象”。   《中国经济周刊》:可否请您具体解释一下“平均设防能力代替特殊地段的设防能力”?   史培军:城市处于一个网络化连通的关系,没有从平均设防水平提高到特殊地段的设防能力加强,就会导致由于一个地方出问题,通过其网络和枢纽地段的问题而殃及全身。一场大雨好比对一个城市的不同设防水平做了一个统一测验,高的设防水平必然也受到低的设防水平的殃及。比如旧的大院、旧的社区的排水能力和除雪能力弱,大雨或大雪来的时候也是专挑薄弱环节打。当然,现在城市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在提高,设防水平也在提高。   “我们的应急预案都是战略性的”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城市应急预案发展水平如何?   史培军:总体来说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在应急预案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简称市应急委)由市长郭金龙牵头,将主要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23分类、51种,我本人也是北京市应急委的专家,可以说重视程度是高的。但是为什么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雪灾、水灾时市民的感觉还是没有明显改善,或是没有根本上的改变,我个人认为应急预案中过多的理论性的、程序性的、普遍性的操作方式难以应对每次灾难个性化的东西,做不到随机应变。   换句话说,我们的预案都是战略性的而不是战术型的,可以想到大暴雨来了怎么办,但是没想到像6月23日在晚高峰的时候来一场大暴雨且降落在城市相对低洼的地方该怎么办,每一次的灾难都不一样,无法预测,缺乏灵活和细致的考虑。所以说总体在改进,局部在恶化,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中国经济周刊》:市民在面对城市自然灾害时应做出怎样的应对?   史培军:关系到个人,我们在防御极端事件中的防范风险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对遇到自然灾害时的反应和认识程度还远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从这一点来说,中国老百姓的防灾意识比日本老百姓差了很远。不懂最基本的概念,在大灾面前,对事情的严峻性估计不够,没有防御风险的基本逻辑,是保命,还是保财产? 6月23日在大雨中推车被卷入下水井中不幸身亡的两名20岁左右的小伙子就是例子。缺乏最基本的风险防御意识,缺乏在灾难面前逃生的观念造成了惨剧的发生。   “南水北调”还是“北人南调”?   《中国经济周刊》:您提到的城市建设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但是像北京、上海这样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土地和水资源非常有限,像国外依山傍水而建的可行性有多大?   史培军:这就回到了要解决城市病这一问题的根本对策,即城市的规模是要有限制的,不应该无穷地增长。对任何一个特定自然地理区域的大都市来说,它的自然负荷能力都是有限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不应该是更麻烦。我认为到了大力度限制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阶段。   人口增长负担过重和过快的城镇化都使得人地矛盾、人水和人与自然负荷的资源的矛盾日益紧张。   《中国经济周刊》:如果严控城市外来人口,是不是也影响了更多人追求教育、医疗等优质生存条件的机会?   史培军:一个地区的城市发展是有限度的,在北京这样一个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平原占不到1/3的地区,要养活近2000万的人口,压力可想而知,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上升之中。尤其是这几年的水荒,就显得非常突出。南水北调工程还在进展之中,目前还难以发挥作用。但是另外一种声音,“北人南调”是否可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至于控制外来人口是否限制了一部分人的权利,首先城市的发展要保证已有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次要真正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并不是单纯让他们进城就可以了。进城不是根本问题,收入低、缺乏高质量教育和公共卫生资源才是他们进城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加大了对农村、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提高农民收入,靠提高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异而不是单纯涌入城市,大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真正解决。 (编辑:SN002)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7-12/173022801315.shtml 造城运动应该降温:警钟在7年前敲响(论文汇编) 2011-2-15 10:55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城市化不能“大跃进”》的文章,其中披露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 我在2004年3月2日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扩大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失去农村支撑的城市将是一座死城,中国西部沙漠化过程就是证据: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移,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 7年前的预言在西南旱灾中得到证实: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盲目满足大城市的过度需求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危机。与其耗资巨大实施调水工程,不如地区、城乡均衡发展。以破坏农村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必须停止。农村生存环境破坏之日,就是城市自身生存条件消亡之时!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 。   强国要发展,资源现危机。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这一观点在西南干旱面前显得尤为重要。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再度亮起了红灯!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3122 城市肥胖症:城市高层建筑和热岛效应导致暴雨 2011-6-25 12:36 城市肥胖症:城市高层建筑和热岛效应导致暴雨异常 杨学祥,杨冬红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的不断扩容,百年一遇的的暴雨连续发生,城市内涝成为城市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年年预防,年年遭灾。城市暴雨频发,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一些学者已经注意旱涝灾害的人为因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城市不断扩容和摩天大楼林立,改变了地区温差和大气环流,城市热岛效应和高空快速气流与海洋地区形成明显的温差和气压差,造成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内涝。2011年6月18日,中国中部的大城市武汉遭受强降雨,6月23日北京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128毫米,超百年一遇。连日来,中国部分城市遭遇强降雨袭击,多个城市都因排水不畅出现了大面积的滞水。武汉、杭州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上海地铁车站倒灌,乘车需打伞 。旱涝灾害的人为因素值得关注。 天气变化主要与对流层气体运动有关。吸收太阳辐射热量所在空间的温度和高度控制了对流层的气体密度和气压。一般在空气受热强的地区,形成低密度的低压区;而在受热弱的地区,形成高密度的高压区。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区为低压区,两极地区为高压区;在垂直方向上,靠近地面的热空气为低压区,高空冷空气为高压区。气压的不均匀性导致气体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受这一规律控制,一般空气在地面从两极流向赤道,在高空则从赤道流向两极。实际的气流分布并不这样简单,除赤道和两极外,还出现了30o、35o和60o三个特征纬度,表明太阳能量分布差异不是大气环流形成的唯一因素。靠近地面的热空气为低压区,高空冷空气为高压区。气压的不均匀性导致气体运动,形成大气环流。所以,地形地貌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非常重要。 Allegre和Schneider的研究表明,距今200万年到300万年前之间,古气候纪录开始显示出温暖和寒冷时期的重大变化有大约4万年的周期,与黄赤交角的变化周期完全一致。在距今60到80万年之间,占优势的循环从4万年的周期转变到10万年,并有很大的起伏。火山喷发和喜马拉雅山脉构造事件等可能是其变化的原因。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加剧了大气圈的差异旋转和两极上空的大气涡旋,加强了出现在两极的臭氧洞漏能效应,使北极冰盖可以扩张到低纬度的海拔高度为5000m的青藏高原,使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周期(10万年)起主要作用。这是构造运动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证据,单纯的轨道因素无法解释这一转变。 位于中亚干旱区的咸海地区,在前苏联的农业生产上却居于重要地位,其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95%,水果占1/3,蔬菜占1/4,稻谷占40%。由于气候干旱,90%的农田依靠灌溉。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入流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上挖掘了一系列的运河以引水灌溉,水浇地从50年代的290万公顷发展到现在的750万公顷,引水量每年达几十万立方公里。入海水量的大量减少使近30年咸海面积缩减了40%,贮水量减少了67%,海平面下降了14m,海水退缩后使30000km2的海底出露,变为沙漠,使原有几千人口的沿城镇穆伊纳克和阿拉尔斯克处于风沙包围之中,入海两条大河三角洲的湖沼消失,当地70%~80%的动物灭绝。随着海水容量的减少,水中含盐量增加 2倍,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本地鱼种已完全绝迹,渔业也随之调零。干涸海底的含盐尘土被风吹扬至附近的农田,使作物减产。农民为了维持农作物的产量而大量施用化肥与农药,污染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导致许多疾病的流行,据报导象传染性肝炎、伤寒、黄疸、肠道感染和癌症等病例均明显增多。大风还把灰尘、盐分和风干了的农药颗粒吹扬至几百公里以外,西达黑海,北达北极圈内。盐分与农药颗粒随雨水降落,所到之处,作物、草地牧场、森林和野生生物均受其影响。咸海缩小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前苏联有的官员也承认,这比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还要坏10倍。这是人类抗小灾致大灾的典型实例。 这篇2005年写的文章 ,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2007年7月17日,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115年一遇的暴雨造成42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34人在暴雨中遇难。人们不禁要问: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 2010年5-7事件和5-13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2011年6-23事件表明,城市内涝和交通拥挤一样成为城市肥胖病中的不治之症。城市减肥,势在必然。 参考文献 1. 邓杭,易靖,王硕。北京昨日一小时降雨量超百年一遇 多处道路中断。2011年06月24日02:16 京华时报。 http://news.sina.com.cn/c/2011-06-24/021622695595.shtml 2. 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 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2007年07月25日 10时42分 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http://news.tom.com/2007-07-25/07AI/09739936.html 3. 龙飞。暴雨之后:广州城建漏洞百出。2010年05月15日09:58中国经营报。 http://finance.qq.com/a/20100515/001746.htm 4. 廖宴思。暴雨频繁侵袭广州 阻断夜人回家路。2010年05月15日 10:05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818.shtml 5. 张江元,柳州台,赵鑫婷。广西柳州昨天遭暴雨狂袭。2010年05月15日 12:29中广网。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515/2191985.shtml 6. 程景伟。广州再成泽国 夜里启动暴雨红色预警。2010年05月15日 18:23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777.shtml 7. 郭国权,易海和,刘厅。湖南涟源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 损失达2.54亿元。2010年05月15日09:49 人民视线。 http://pic.people.com.cn/GB/165652/165654/11603761.html 8. 杨学祥。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发表于 2009-7-9 9:11:14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9.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10.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2005-1-16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11. 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909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41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合肥市政人员在翠微路紧急排水(1/7)
热度 2 杨学祥 2011-7-12 04:40
合肥市政人员在翠微路紧急排水 ( 1 /7) 2011年07月11日 23:48 7月11日16时许,安徽省合肥市突降暴雨,市区多处道路、居民小区内涝严重。安徽省气象台已于17时30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图为合肥市政人员在翠微路紧急排水。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18153.html
个人分类: 图片|1932 次阅读|1 个评论
百年前德国设计排水系统助青岛远离内涝:城市被淹让谁脸红
热度 3 杨学祥 2011-7-4 12:44
媒体称百年前德国设计排水系统助青岛远离内涝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4日11:00 中国青年报   雨季的到来,让我国不少城市陷入“水城”的窘境。新晋“水城”是内陆城市长沙。6月28日,长沙6个小时降雨54毫米,造成部分地区积水,一些路段积水甚至没过大腿。   但从全国来看,长沙的内涝似乎不值得大惊小怪。   6月23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北京突降暴雨,截至当晚7时,城区平均降水57毫米,个别地区最大降水量达182毫米。这场暴雨带来的不仅是闷热的暂时离开,还让北京城狼狈不堪。城区多处积水,多处道路瘫痪,形成了众多网友眼中的北京新八景,比如“二环观海”、“水上机场”、“地铁瀑布”等等。   让人痛心的是,两名青年因下车推雨中熄火的汽车掉入污水井中,瞬间被水卷走。6月24日,两人的尸体在距离事发地3公里处的管井中被发现。   暴雨中的北京再次登上了众多境外媒体的重要位置。BBC、《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均推出“水漫京城”的图集;路透社推出题为“大水将北京变为池沼”的报道;德国新闻电视台更是使用了“大水吞噬北京”的标题。   仅仅一周前,也因为一场暴雨,让“到武汉来看海”成为网络流行语。   进入雨季以来,广州、深圳、重庆、杭州、南京、南昌等城市,轮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东方威尼斯”的称号在中国多地开花。   地下排水系统:难盈利 缺投资   按照北京市防汛办主任王毅的介绍,这次降雨是今年入汛以来最大的一场雨。三个特点导致了城区积水。一是雨量大;二是强度大,北京1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128毫米,超百年一遇;三是范围大。   从当日的气象数据上看,6月23日北京的暴雨确实来者不善。丰台、石景山、紫竹院、五棵松等10个监测站的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属大暴雨级别。其中,最大降水量出现在石景山模式口,为182毫米。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像此次雷雨这种强对流天气,特点就是雨量不均、强度大。加之降水持续时间较长,降水量较大。   武汉一周前的暴雨,也是十余年来最大的一次。但其他内涝城市所遭遇的暴雨,远远不到百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的标准。   对北京这场百年一遇的暴雨,孙继松表示,尽管北京10个监测站点同时出现超过100毫米降水的状况并不多见,但也算不上罕见。   更多的问题,出在城市排水系统上。   按照北京市防汛办主任王毅的说法,北京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是1到3年一遇,能够适应每小时36到45毫米的降雨。在北京,只有天安门那样的重点地区的排水能力比较高,其他地区的排水能力较低,导致近几年频繁发生积水。如果要提升排水能力,需要综合多方面条件,比如最初的管网建设、城市规划等等。   北京排水集团管网分公司副经理梁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的城市排水设施标准低。北京市水务局给出的解释也印证了这种说法。   难以令人相信的是,在北京,一些地区的排水管网还是明代的设施。   从全国来看,城市排水设施落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重光告诉记者,城市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是同等重要的事。某种意义上,甚至是更重要。但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一关系却被颠倒了过来。   “首先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杨重光说,在城市规划上,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怎么能够相互匹配与适应,城市内部与外部如何协调,有很多具体细致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但这些年,我国城市发展思路有不小的偏差,各地都更看重地上建设,可以直接带来城市外表的提升,对地下建设重视不够。   在杨重光看来,城市地下系统建设是公益性质的,不像地上的房地产开发可以盈利,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下建设完全需要政府投入,但各地投入都不够。不仅如此,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结果就是一下雨就内涝。有数据显示,北京超过80%的路面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雨水根本无法渗透。   类似的观点来自市政问题专家、《公权市场》作者徐宗威。他告诉记者,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问题,城市在迅速地大规模发展,但却没有能够与之相适应的排水系统。   “在国内,排水管沟直径超过3米的几乎没有。而在一些国家,排水管沟可以跑汽车。”徐宗威说,地下系统的建设看不到形象,对城市外观的改变没有贡献,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的观念造成了现在的结果,各个城市都在建设高楼大厦,但地下系统建设却裹足不前。   在徐宗威看来,尽管城市地下系统建设的滞后造成了城市内涝,但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地下系统建设的滞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城市规划。   “城市太大不仅带来排水问题,还会带来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但我国城市却争先恐后地朝‘大’发展。”徐宗威说,城市太大,搞再多的排水沟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城市发展能不能改变思路,搞小型的、组团的城市?   年年防涝年年涝   近年来,城市内涝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软肋。每年雨季来临,总有不少城市相继加入“水城”队伍。   2004年7月10日,北京市突降大雨,连续4个小时的降水让北京市41处道路出现积水。   2005年、2007年、2010年,广州市都因暴雨造成多处街区被淹,交通瘫痪。   在长江沿线的杭州、南昌、武汉等城市,内涝几乎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遇到暴雨,必定出现程度不等的内涝。   2007年,济南、郑州因暴雨造成内涝,造成数十人丧生。   每一次内涝过后,这些城市的管理者都公开表示要下力气加强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解决内涝问题。   2003年开始,南昌市先后投入20多亿元,改造城区地下排水系统。2005年,南昌市又启动了1000多条小街小巷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再次投入10多亿元的巨额资金。   然而近日连降暴雨,南昌依然没有逃脱内涝的纠缠。   2009年,广州市拿出9亿元对城区200多处易浸地点进行改造,然而,现在似乎还看不到这项改造工程的实际效果。   在武汉,每次内涝过后都要采取若干措施进行补救,然而,总也无法避免下一次的大水淹城。   1997年,杭州市规划局工程师邵尧明曾研究出一套“暴雨公式”,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城市某个区域要布置多少雨水口,埋多粗的排水管。2008年,原建设部曾发文要求将该成果在全国推广。但该成果在全国推广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面对暴雨,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严防内涝,然而,效果始终平平。   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最低排水标准来看,基本上是一年一遇。而所谓一年一遇,是指每个小时可以排36毫米的雨量。面对暴雨,这样的标准显然过低。   而一些国外的大型城市,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高。比如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在东京,用于排水的地下河深达60米。   北京市防汛办主任王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城市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决定了积水的程度,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希望将最低排水标准从最低一年提高到最低3年,达到3至5年一遇的标准。   在中国,也并非所有城市的排水工程都这么脆弱。   公开资料显示,有两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备受赞许。一个是江西省赣州市,一个是山东省青岛市。   2010年6月,当广州、南宁、南昌等城市在暴雨的冲刷下相继变身“水城”时,江西省赣州市尽管也遭遇了近百毫米的降水,但整个市区甚至没有一辆车被水淹。    在赣州市,以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至今依然发挥作用。   在青岛市 ,100多年前德国人规划设计了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让青岛远离内涝的隐患。   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随着这两个城市的发展,原有排水系统覆盖的老城区远离内涝威胁,但新城区却在暴雨来袭时束手无策。   100多年前,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说过,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如今,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我们的城市才能摆脱内涝的阴影? http://news.sina.com.cn/c/2011-07-04/110022752668.shtml 城市肥胖症:城市高层建筑和热岛效应导致暴雨 2011-6-25 12:36 城市肥胖症:城市高层建筑和热岛效应导致暴雨异常 杨学祥,杨冬红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的不断扩容,百年一遇的的暴雨连续发生,城市内涝成为城市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年年预防,年年遭灾。 城市暴雨频发,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一些学者已经注意旱涝灾害的人为因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城市不断扩容和摩天大楼林立,改变了地区温差和大气环流,城市热岛效应和高空快速气流与海洋地区形成明显的温差和气压差,造成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内涝。2011年6月18日,中国中部的大城市武汉遭受强降雨,6月23日北京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128毫米,超百年一遇。连日来,中国部分城市遭遇强降雨袭击,多个城市都因排水不畅出现了大面积的滞水。武汉、杭州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上海地铁车站倒灌,乘车需打伞 。旱涝灾害的人为因素值得关注。 天气变化主要与对流层气体运动有关。吸收太阳辐射热量所在空间的温度和高度控制了对流层的气体密度和气压。一般在空气受热强的地区,形成低密度的低压区;而在受热弱的地区,形成高密度的高压区。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区为低压区,两极地区为高压区;在垂直方向上,靠近地面的热空气为低压区,高空冷空气为高压区。气压的不均匀性导致气体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受这一规律控制,一般空气在地面从两极流向赤道,在高空则从赤道流向两极。实际的气流分布并不这样简单,除赤道和两极外,还出现了30o、35o和60o三个特征纬度,表明太阳能量分布差异不是大气环流形成的唯一因素。 靠近地面的热空气为低压区,高空冷空气为高压区。气压的不均匀性导致气体运动,形成大气环流。所以,地形地貌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非常重要。 Allegre和Schneider的研究表明,距今200万年到300万年前之间,古气候纪录开始显示出温暖和寒冷时期的重大变化有大约4万年的周期,与黄赤交角的变化周期完全一致。在距今60到80万年之间,占优势的循环从4万年的周期转变到10万年,并有很大的起伏。火山喷发和喜马拉雅山脉构造事件等可能是其变化的原因。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加剧了大气圈的差异旋转和两极上空的大气涡旋,加强了出现在两极的臭氧洞漏能效应,使北极冰盖可以扩张到低纬度的海拔高度为5000m的青藏高原,使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周期(10万年)起主要作用。这是构造运动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证据,单纯的轨道因素无法解释这一转变。 位于中亚干旱区的咸海地区,在前苏联的农业生产上却居于重要地位,其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95%,水果占1/3,蔬菜占1/4,稻谷占40%。由于气候干旱,90%的农田依靠灌溉。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入流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上挖掘了一系列的运河以引水灌溉,水浇地从50年代的290万公顷发展到现在的750万公顷,引水量每年达几十万立方公里。入海水量的大量减少使近30年咸海面积缩减了40%,贮水量减少了67%,海平面下降了14m,海水退缩后使30000km2的海底出露,变为沙漠,使原有几千人口的沿海城镇穆伊纳克和阿拉尔斯克处于风沙包围之中,入海两条大河三角洲的湖沼消失,当地70%~80%的动物灭绝。随着海水容量的减少,水中含盐量增加 2倍,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本地鱼种已完全绝迹,渔业也随之调零。干涸海底的含盐尘土被风吹扬至附近的农田,使作物减产。农民为了维持农作物的产量而大量施用化肥与农药,污染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导致许多疾病的流行,据报导象传染性肝炎、伤寒、黄疸、肠道感染和癌症等病例均明显增多。大风还把灰尘、盐分和风干了的农药颗粒吹扬至几百公里以外,西达黑海,北达北极圈内。盐分与农药颗粒随雨水降落,所到之处,作物、草地牧场、森林和野生生物均受其影响。咸海缩小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前苏联有的官员也承认,这比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还要坏10倍。这是人类抗小灾致大灾的典型实例。 中国城市近年暴雨记录: 2007年7月17日,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115年一遇的暴雨造成42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34人在暴雨中遇难 。 2010年5月7日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50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3米。“认真吸取‘57’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5月9日,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24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20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100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 。 广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东表示:“这场雨历史罕见,这在国内任何城市都会引起积涝。”他告诉记者,广州多个监测站都录得历史最高值的降雨量。而且,这场暴雨降水时间非常集中,普遍在不到6个小时内出现了超过100毫米的降水。而且这场暴雨几乎覆盖了广州全市,这让水务应急单位的排水车应接不暇。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102个镇(街)受水浸之灾,109间房屋倒塌,24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5.438亿元 。 中新广东网2010年5月15日电 近日广州连降暴雨,暴雨导致广州多处地方被水浸,广州的交通严重受阻,几近瘫痪。5月14日暴雨再度侵袭广州,广州市区21条主干道瘫痪,车辆需绕道行驶。广州市已以当天17时20分启动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水务局下雨之前已派出有关人员到易发生水浸的地区布防,同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 中广网柳州2010年5月15日消息(记者)受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影响,5月13号到14号,柳州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昨天早上6点40分,柳州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据气象部门统计,5月13号晚上到14号下午的5点,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滚贝、香粉3个乡镇的降雨量都超过了110毫米,其中安陲乡降雨量最高,超过了120毫米,柳州市区和柳江、融安、三江等县都出现暴雨天气 。 中新广东网2010年5月15日电 14日傍晚前后暴雨袭击广州市,羊城再度成为泽国。广州气象台更于23时55分启动红色暴雨预警信号,这是广州今年入汛以来第二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受大暴雨影响,白云机场40航班因此延误。而广州部分市区再次出现“水浸街”现象,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师大路段积水盖过人的膝盖。由于此前特大暴雨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的经验教训,广州市民对此次暴雨的到来做了防御措施。在杨箕地铁站,工作人员已事先准备好沙包等工作用以抗击积水。据悉,此次暴雨受低压槽影响,广东省粤西北、粤中、珠江三角洲先后出现了强降水。14日广东全省共有32个市县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11个市县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人民网讯 2010年5月13日,湖南省涟源市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继5月6日至8日暴雨过程后,5月13日凌晨3时至晚上20时,涟源市再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全市21个雨量站点均超过100mm,降雨量最大的涟源城区站24小时内达到172.1毫米。涟水、孙水、白马水库水位均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20个乡镇告急。该市迅速启动Ⅲ级预警响应。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洪灾中,全市47.8万人、20.1万亩农作物受灾,紧急转移人员人1.26万余人,房屋倒塌1710间,死亡大牲畜1160多头,直接经济损失达2.54亿元 。 2011年6月18日,中国中部的大城市武汉遭受强降雨,6月23日北京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128毫米,超百年一遇。连日来,中国部分城市遭遇强降雨袭击,多个城市都因排水不畅出现了大面积的滞水。武汉、杭州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上海地铁车站倒灌,乘车需打伞 。 我在2009年7月9日指出,进入7月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状态继续保持,中国东北出现低温冷夏年趋势,流感大流行进一步发展,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我国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如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2009年9-11月为弱潮汐时期,将加剧旱情,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关注低温冷夏的发展趋势,做好预防和农田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尽快早熟。低温也会导致流感的更快发展 。 2009年9月的秋旱最终在2010年4月形成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我在2010年4月1日指出干旱原因的同时,再次提出“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的教训 。 这篇2005年写的文章 ,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2007年7月17日,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115年一遇的暴雨造成42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34人在暴雨中遇难。人们不禁要问: 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 2010年5-7事件和5-13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2011年6-23事件表明,城市内涝和交通拥挤一样成为城市肥胖病中的不治之症。城市减肥,势在必然。 参考文献 1. 邓杭,易靖,王硕。北京昨日一小时降雨量超百年一遇 多处道路中断。2011年06月24日02:16 京华时报。 http://news.sina.com.cn/c/2011-06-24/021622695595.shtml 2. 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 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2007年07月25日 10时42分 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http://news.tom.com/2007-07-25/07AI/09739936.html 3. 龙飞。暴雨之后:广州城建漏洞百出。2010年05月15日09:58中国经营报。 http://finance.qq.com/a/20100515/001746.htm 4. 廖宴思。暴雨频繁侵袭广州 阻断夜人回家路。2010年05月15日 10:05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818.shtml 5. 张江元,柳州台,赵鑫婷。广西柳州昨天遭暴雨狂袭。2010年05月15日 12:29中广网。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515/2191985.shtml 6. 程景伟。广州再成泽国 夜里启动暴雨红色预警。2010年05月15日 18:23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777.shtml 7. 郭国权,易海和,刘厅。湖南涟源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 损失达2.54亿元。2010年05月15日09:49 人民视线。 http://pic.people.com.cn/GB/165652/165654/11603761.html 8. 杨学祥。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发表于 2009-7-9 9:11:14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9.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10.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2005-1-16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11. 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909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326 次阅读|6 个评论
湖南长沙遭遇大暴雨 城区交通陷入混乱:城市肥胖病入膏肓
热度 5 杨学祥 2011-6-29 03:18
湖南长沙遭遇大暴雨 城区交通陷入混乱(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8日16:38 中国新闻网   6月28日下午,长沙遭遇暴雨袭击,城区部分地段由于积水较深,导致交通受阻。在积水较为严重的长沙市八一桥段,部分车辆已经抛锚,被浸水中。图为一辆轿车因积水太深抛锚。刘双双 摄   6月28日下午,长沙遭遇暴雨袭击,城区部分地段由于积水较深,导致交通受阻。在积水较为严重的长沙市八一桥段,部分车辆已经抛锚,被浸水中。图为轿车停在路中不敢前行。傅煜 摄 电动车和行人匆匆穿过芙蓉路的引桥,仍然还是要卷起裤腿。  陈剑岷 摄 图片来源:星辰在线 长沙交警站在水里指挥交通。  陈剑岷 摄 图片来源:星辰在线   中新网长沙6月28日电 (记者 傅煜 刘双双)今日午间,长沙上空电闪雷鸣,如瀑大雨倾泻而下,致使城区部分地段积水严重,交通陷入混乱状态。   来自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消息称,从28日8时至14时,长沙6小时降雨达54毫米。在大雨的浇灌下,一些路段变成“泽国”,部分地区积水甚至没过大腿,吓退过往车辆和民众。   从中午1时许开始,雨势瞬间加大。记者在长沙市芙蓉路八一桥附近看到,大雨持续一个小时候后,此路段开始迅速涨水,八一桥下积水尤为严重,最深入处已没至一辆小车车窗。桥下,陷入“水困”的车辆进退两难,横七竖八“浮”在水中。   由于雨势太大,不少午餐完毕的白领无奈只得躲在餐馆,望“雨”兴叹。一些胆大者索性脱掉鞋袜、卷起裤腿刚欲淌水前行,就被一阵车轮卷起的“洪流”吓退。   记者从长沙市防指获悉,目前长沙城五区已有开福区、岳麓区、芙蓉区出现积水,并对交通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截至记者发稿时止,长沙的雨势稍有减弱,但城区一些路段积水仍未退去。在八一桥以北数百米的芙蓉路段,已经堵起汽车长龙,交通仍未恢复正常。 组图:长沙突降暴雨多条道路受阻 http://news.sina.com.cn/c/p/2011-06-28/163822720874.shtml 常亮:长沙“看海”再曝城市管理基础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8日19:02 山东新闻网   武汉北京等城市受暴露影响市民“看海”的反思余音未了,长沙“几经暴雨,长沙为何免于内涝”、 “6月‘暴雨阵’长沙为何没“泡汤””、 “长沙1.5亿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半天50毫米雨量不受影响”,对长沙的叫好声还在耳畔回响。然而,不知老天爷故意与长沙过不去,还是对长沙的溢美之词过头了,据红网报道,继武汉、北京后,长沙今天遭遇暴雨袭击。湖南网友调侃道:“长沙终于也有‘海’看了!”“威尼斯用一千多年做到的事,武汉用几天做到了,北京用一天做到了,长沙用一个小时做到了!”“谁的车是水陆两栖的?”“不会开船的公交车司机不是好司机。””“听,海哭的声音。”“让我们荡起双桨。”“人人都拥有海景房了!”……今日13:30前后网友发布了长沙城区多个路段积水的图片,其时,长沙城区,大雨倾盆。大夸“几经暴雨,免于内涝”的长沙“看海”,再次暴露出我国城市管理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以及城市管理理念、政府在城市管理上应该重点放在哪里的问题。   实际上,首都北京暴雨“看海”,夸下海口的长沙暴雨后也“看海”,已经暴露出我国无论南北东西几乎所有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已经可以断定,还没有受暴雨侵袭的城市一旦遭遇暴雨,必定也是汪洋一片。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一遇暴雨城市汪洋一片不但给百姓出行造成极大困难,而且与两边高入云端的现代化建筑是那样的不协调,与城市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和飞涨的房价、物价是那样背道而驰。   北京武汉暴雨“看海”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人民群众都在进行反思。为何高楼林立、经济飞速发展,看似已经现代化的城市竟然连一个下水、排水问题都解决不了。并且,已经屡次受到上天惩罚的城市依然如此呢?比如:首都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前曾经受到一次暴雨侵袭,出现交通瘫痪,市民“看海”的情况。而为何这几年来竟然改善不大,一遇暴雨照样瘫痪,再次“看海”呢?城市排水等基础设施如此脆弱、如此之差,有专家说是投入不够、没钱投入;还有专家说是,老城区改造难,天生设计有缺陷。而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政府官员的政绩观,关键还在于一些城市官员喜欢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高楼大厦、大广场、宽马路、绿草坪、高档开发区、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城市亮化工程等只要建成就看得见、摸得着,给城市很装脸面。而城市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再好也埋在地下,看不见模不着,不能给官员装脸面,争面子。一遇到多年不遇的暴雨考验时,官员说不定早就升迁和调离了,而受害的是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   但愿,暴雨能够把政府特别是人民公仆们的头脑浇醒。不要只是一味追求高楼大厦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而应该实实在在扑下身子把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诸如城市排水系统、城市交通拥堵污染、高房价高物价、社会保障等基础“工程”建设好、搞好。中央政府要把这些基础“工程”纳入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里,直接与乌纱帽挂钩。城市市民确实再也不想“看海”了,确实再也被折腾不起了。(常亮)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6-28/190222721397.shtml 城市肥胖症:城市高层建筑和热岛效应导致暴雨 已有 257 次阅读 2011-6-25 12:3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暴雨 城市内涝 热岛效应 天灾人祸 城市肥胖症:城市高层建筑和热岛效应导致暴雨异常 杨学祥,杨冬红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的不断扩容,百年一遇的的暴雨连续发生,城市内涝成为城市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年年预防,年年遭灾。城市暴雨频发,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一些学者已经注意旱涝灾害的人为因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城市不断扩容和摩天大楼林立,改变了地区温差和大气环流,城市热岛效应和高空快速气流与海洋地区形成明显的温差和气压差,造成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内涝。2011年6月18日,中国中部的大城市武汉遭受强降雨,6月23日北京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128毫米,超百年一遇。连日来,中国部分城市遭遇强降雨袭击,多个城市都因排水不畅出现了大面积的滞水。武汉、杭州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上海地铁车站倒灌,乘车需打伞 。旱涝灾害的人为因素值得关注。 天气变化主要与对流层气体运动有关。吸收太阳辐射热量所在空间的温度和高度控制了对流层的气体密度和气压。一般在空气受热强的地区,形成低密度的低压区;而在受热弱的地区,形成高密度的高压区。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区为低压区,两极地区为高压区;在垂直方向上,靠近地面的热空气为低压区,高空冷空气为高压区。气压的不均匀性导致气体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受这一规律控制,一般空气在地面从两极流向赤道,在高空则从赤道流向两极。实际的气流分布并不这样简单,除赤道和两极外,还出现了30o、35o和60o三个特征纬度,表明太阳能量分布差异不是大气环流形成的唯一因素。 靠近地面的热空气为低压区,高空冷空气为高压区。气压的不均匀性导致气体运动,形成大气环流。所以,地形地貌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非常重要。 Allegre和Schneider的研究表明,距今200万年到300万年前之间,古气候纪录开始显示出温暖和寒冷时期的重大变化有大约4万年的周期,与黄赤交角的变化周期完全一致。在距今60到80万年之间,占优势的循环从4万年的周期转变到10万年,并有很大的起伏。火山喷发和喜马拉雅山脉构造事件等可能是其变化的原因。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加剧了大气圈的差异旋转和两极上空的大气涡旋,加强了出现在两极的臭氧洞漏能效应,使北极冰盖可以扩张到低纬度的海拔高度为5000m的青藏高原,使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周期(10万年)起主要作用。这是构造运动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证据,单纯的轨道因素无法解释这一转变。 位于中亚干旱区的咸海地区,在前苏联的农业生产上却居于重要地位,其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95%,水果占1/3,蔬菜占1/4,稻谷占40%。由于气候干旱,90%的农田依靠灌溉。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入流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上挖掘了一系列的运河以引水灌溉,水浇地从50年代的290万公顷发展到现在的750万公顷,引水量每年达几十万立方公里。入海水量的大量减少使近30年咸海面积缩减了40%,贮水量减少了67%,海平面下降了14m,海水退缩后使30000km2的海底出露,变为沙漠,使原有几千人口的沿海城镇穆伊纳克和阿拉尔斯克处于风沙包围之中,入海两条大河三角洲的湖沼消失,当地70%~80%的动物灭绝。随着海水容量的减少,水中含盐量增加 2倍,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本地鱼种已完全绝迹,渔业也随之调零。干涸海底的含盐尘土被风吹扬至附近的农田,使作物减产。农民为了维持农作物的产量而大量施用化肥与农药,污染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导致许多疾病的流行,据报导象传染性肝炎、伤寒、黄疸、肠道感染和癌症等病例均明显增多。大风还把灰尘、盐分和风干了的农药颗粒吹扬至几百公里以外,西达黑海,北达北极圈内。盐分与农药颗粒随雨水降落,所到之处,作物、草地牧场、森林和野生生物均受其影响。咸海缩小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前苏联有的官员也承认,这比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还要坏10倍。这是人类抗小灾致大灾的典型实例。 中国城市近年暴雨记录: 2007年7月17日,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115年一遇的暴雨造成42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34人在暴雨中遇难 。 2010年5月7日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50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3米。“认真吸取‘57’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5月9日,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24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20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100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 。 广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东表示:“这场雨历史罕见,这在国内任何城市都会引起积涝。”他告诉记者,广州多个监测站都录得历史最高值的降雨量。而且,这场暴雨降水时间非常集中,普遍在不到6个小时内出现了超过100毫米的降水。而且这场暴雨几乎覆盖了广州全市,这让水务应急单位的排水车应接不暇。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102个镇(街)受水浸之灾,109间房屋倒塌,24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5.438亿元 。 中新广东网2010年5月15日电 近日广州连降暴雨,暴雨导致广州多处地方被水浸,广州的交通严重受阻,几近瘫痪。5月14日暴雨再度侵袭广州,广州市区21条主干道瘫痪,车辆需绕道行驶。广州市已以当天17时20分启动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水务局下雨之前已派出有关人员到易发生水浸的地区布防,同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 中广网柳州2010年5月15日消息(记者)受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影响,5月13号到14号,柳州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昨天早上6点40分,柳州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据气象部门统计,5月13号晚上到14号下午的5点,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滚贝、香粉3个乡镇的降雨量都超过了110毫米,其中安陲乡降雨量最高,超过了120毫米,柳州市区和柳江、融安、三江等县都出现暴雨天气 。 中新广东网2010年5月15日电 14日傍晚前后暴雨袭击广州市,羊城再度成为泽国。广州气象台更于23时55分启动红色暴雨预警信号,这是广州今年入汛以来第二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受大暴雨影响,白云机场40航班因此延误。而广州部分市区再次出现“水浸街”现象,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师大路段积水盖过人的膝盖。由于此前特大暴雨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的经验教训,广州市民对此次暴雨的到来做了防御措施。在杨箕地铁站,工作人员已事先准备好沙包等工作用以抗击积水。据悉,此次暴雨受低压槽影响,广东省粤西北、粤中、珠江三角洲先后出现了强降水。14日广东全省共有32个市县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11个市县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人民网讯 2010年5月13日,湖南省涟源市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继5月6日至8日暴雨过程后,5月13日凌晨3时至晚上20时,涟源市再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全市21个雨量站点均超过100mm,降雨量最大的涟源城区站24小时内达到172.1毫米。涟水、孙水、白马水库水位均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20个乡镇告急。该市迅速启动Ⅲ级预警响应。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洪灾中,全市47.8万人、20.1万亩农作物受灾,紧急转移人员人1.26万余人,房屋倒塌1710间,死亡大牲畜1160多头,直接经济损失达2.54亿元 。 2011年6月18日,中国中部的大城市武汉遭受强降雨,6月23日北京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128毫米,超百年一遇。连日来,中国部分城市遭遇强降雨袭击,多个城市都因排水不畅出现了大面积的滞水。武汉、杭州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上海地铁车站倒灌,乘车需打伞 。 我在2009年7月9日指出,进入7月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状态继续保持,中国东北出现低温冷夏年趋势,流感大流行进一步发展,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我国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如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2009年9-11月为弱潮汐时期,将加剧旱情,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关注低温冷夏的发展趋势,做好预防和农田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尽快早熟。低温也会导致流感的更快发展 。 2009年9月的秋旱最终在2010年4月形成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我在2010年4月1日指出干旱原因的同时,再次提出“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的教训 。 这篇2005年写的文章 ,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2007年7月17日,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115年一遇的暴雨造成42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34人在暴雨中遇难。人们不禁要问: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 2010年5-7事件和5-13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2011年6-23事件表明,城市内涝和交通拥挤一样成为城市肥胖病中的不治之症。城市减肥,势在必然。 参考文献 1. 邓杭,易靖,王硕。北京昨日一小时降雨量超百年一遇 多处道路中断。2011年06月24日02:16 京华时报。 http://news.sina.com.cn/c/2011-06-24/021622695595.shtml 2. 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 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2007年07月25日 10时42分 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http://news.tom.com/2007-07-25/07AI/09739936.html 3. 龙飞。暴雨之后:广州城建漏洞百出。2010年05月15日09:58中国经营报。 http://finance.qq.com/a/20100515/001746.htm 4. 廖宴思。暴雨频繁侵袭广州 阻断夜人回家路。2010年05月15日 10:05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818.shtml 5. 张江元,柳州台,赵鑫婷。广西柳州昨天遭暴雨狂袭。2010年05月15日 12:29中广网。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515/2191985.shtml 6. 程景伟。广州再成泽国 夜里启动暴雨红色预警。2010年05月15日 18:23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777.shtml 7. 郭国权,易海和,刘厅。湖南涟源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 损失达2.54亿元。2010年05月15日09:49 人民视线。 http://pic.people.com.cn/GB/165652/165654/11603761.html 8. 杨学祥。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发表于 2009-7-9 9:11:14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9.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10.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2005-1-16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11. 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909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72 次阅读|4 个评论
城市肥胖症:城市高层建筑和热岛效应导致暴雨
热度 2 杨学祥 2011-6-25 12:36
城市肥胖症:城市高层建筑和热岛效应导致暴雨异常 杨学祥,杨冬红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的不断扩容,百年一遇的的暴雨连续发生,城市内涝成为城市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年年预防,年年遭灾。城市暴雨频发,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一些学者已经注意旱涝灾害的人为因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城市不断扩容和摩天大楼林立,改变了地区温差和大气环流,城市热岛效应和高空快速气流与海洋地区形成明显的温差和气压差,造成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内涝。 2011 年 6 月 18 日 ,中国中部的大城市武汉遭受强降雨, 6 月 23 日 北京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 128 毫米 ,超百年一遇。连日来,中国部分城市遭遇强降雨袭击,多个城市都因排水不畅出现了大面积的滞水。武汉、杭州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上海地铁车站倒灌,乘车需打伞 。旱涝灾害的人为因素值得关注。 天气变化主要与对流层气体运动有关。吸收太阳辐射热量所在空间的温度和高度控制了对流层的气体密度和气压。一般在空气受热强的地区,形成低密度的低压区;而在受热弱的地区,形成高密度的高压区。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区为低压区,两极地区为高压区;在垂直方向上,靠近地面的热空气为低压区,高空冷空气为高压区。气压的不均匀性导致气体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受这一规律控制,一般空气在地面从两极流向赤道,在高空则从赤道流向两极。实际的气流分布并不这样简单,除赤道和两极外,还出现了 30 o 、 35 o 和 60 o 三个特征纬度, 表明太阳能量分布差异不是大气环流形成的唯一因素。 靠近地面的热空气为低压区,高空冷空气为高压区。气压的不均匀性导致气体运动,形成大气环流。所以,地形地貌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非常重要。 Allegre 和 Schneider 的研究表明,距今 200 万年到 300 万年前之间,古气候纪录开始显示出温暖和寒冷时期的重大变化有大约 4 万年的周期,与黄赤交角的变化周期完全一致。在距今 60 到 80 万年之间,占优势的循环从 4 万年的周期转变到 10 万年,并有很大的起伏。火山喷发和喜马拉雅山脉构造事件等可能是其变化的原因。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加剧了大气圈的差异旋转和两极上空的大气涡旋,加强了出现在两极的臭氧洞漏能效应,使北极冰盖可以扩张到低纬度的海拔高度为 5000m 的青藏高原,使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周期( 10 万年)起主要作用。这是构造运动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证据,单纯的轨道因素无法解释这一转变。 位于中亚干旱区的咸海地区,在前苏联的农业生产上却居于重要地位,其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 95% ,水果占 1/3 ,蔬菜占 1/4 ,稻谷占 40% 。由于气候干旱, 90% 的农田依靠灌溉。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入流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上挖掘了一系列的运河以引水灌溉,水浇地从 50 年代的 290 万公顷发展到现在的 750 万公顷,引水量每年达几十万立方公里。入海水量的大量减少使近 30 年咸海面积缩减了 40% ,贮水量减少了 67% ,海平面下降了 14m ,海水退缩后使 30000km 2 的海底出露,变为沙漠,使原有几千人口的沿海城镇穆伊纳克和阿拉尔斯克处于风沙包围之中,入海两条大河三角洲的湖沼消失,当地 70%~80% 的动物灭绝。随着海水容量的减少,水中含盐量增加 2 倍,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本地鱼种已完全绝迹,渔业也随之调零。干涸海底的含盐尘土被风吹扬至附近的农田,使作物减产。农民为了维持农作物的产量而大量施用化肥与农药,污染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导致许多疾病的流行,据报导象传染性肝炎、伤寒、黄疸、肠道感染和癌症等病例均明显增多。大风还把灰尘、盐分和风干了的农药颗粒吹扬至几百公里以外,西达黑海,北达北极圈内。盐分与农药颗粒随雨水降落,所到之处,作物、草地牧场、森林和野生生物均受其影响。咸海缩小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前苏联有的官员也承认,这比 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还要坏 10 倍。这是人类抗小灾致大灾的典型实例。 中国城市近年暴雨记录: 2007 年 7 月 17 日 ,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 115 年一遇的暴雨造成 42 人死亡, 12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 27 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 34 人在暴雨中遇难 。 2010 年 5 月 7 日 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 50 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 3 米 。“认真吸取‘ 57 ’ 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 5 月 9 日 ,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 24 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 20 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 100 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 。 广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东表示:“这场雨历史罕见,这在国内任何城市都会引起积涝。”他告诉记者,广州多个监测站都录得历史最高值的降雨量。而且,这场暴雨降水时间非常集中,普遍在不到 6 个小时内出现了超过 100 毫米 的降水。而且这场暴雨几乎覆盖了广州全市,这让水务应急单位的排水车应接不暇。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 102 个镇(街)受水浸之灾, 109 间房屋倒塌, 24 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 5.438 亿元 。 中新广东网 2010 年 5 月 15 日 电 近日广州连降暴雨,暴雨导致广州多处地方被水浸,广州的交通严重受阻,几近瘫痪。 5 月 14 日 暴雨再度侵袭广州,广州市区 21 条主干道瘫痪,车辆需绕道行驶。广州市已以当天 17 时 20 分启动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水务局下雨之前已派出有关人员到易发生水浸的地区布防,同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 中广网柳州 2010 年 5 月 15 日 消息(记者)受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影响, 5 月 13 号到 14 号,柳州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昨天早上 6 点 40 分,柳州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据气象部门统计, 5 月 13 号晚上到 14 号下午的 5 点,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滚贝、香粉 3 个乡镇的降雨量都超过了 110 毫米 ,其中安陲乡降雨量最高,超过了 120 毫米 ,柳州市区和柳江、融安、三江等县都出现暴雨天气 。 中新广东网 2010 年 5 月 15 日 电 14 日傍晚前后暴雨袭击广州市,羊城再度成为泽国。广州气象台更于 23 时 55 分启动红色暴雨预警信号,这是广州今年入汛以来第二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受大暴雨影响,白云机场 40 航班因此延误。而广州部分市区再次出现“水浸街”现象,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师大路段积水盖过人的膝盖。由于此前特大暴雨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的经验教训,广州市民对此次暴雨的到来做了防御措施。在杨箕地铁站,工作人员已事先准备好沙包等工作用以抗击积水。据悉,此次暴雨受低压槽影响,广东省粤西北、粤中、珠江三角洲先后出现了强降水。 14 日广东全省共有 32 个市县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 11 个市县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人民网讯 2010 年 5 月 13 日 ,湖南省涟源市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继 5 月 6 日 至 8 日暴雨过程后, 5 月 13 日凌晨 3 时 至晚上 20 时,涟源市再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全市 21 个雨量站点均超过 100mm ,降雨量最大的涟源城区站 24 小时内达到 172.1 毫米 。涟水、孙水、白马水库水位均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 20 个乡镇告急。该市迅速启动Ⅲ级预警响应。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洪灾中,全市 47.8 万人、 20.1 万亩农作物受灾,紧急转移人员人 1.26 万余人,房屋倒塌 1710 间,死亡大牲畜 1160 多头,直接经济损失达 2.54 亿元 。 2011 年 6 月 18 日 ,中国中部的大城市武汉遭受强降雨, 6 月 23 日 北京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 128 毫米 ,超百年一遇。连日来,中国部分城市遭遇强降雨袭击,多个城市都因排水不畅出现了大面积的滞水。武汉、杭州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上海地铁车站倒灌,乘车需打伞 。 我在 2009 年 7 月 9 日 指出,进入 7 月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状态继续保持,中国东北出现低温冷夏年趋势,流感大流行进一步发展,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我国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如 2006 年四川特大干旱)。 2009 年 9-11 月为弱潮汐时期,将加剧旱情,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关注低温冷夏的发展趋势,做好预防和农田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尽快早熟。低温也会导致流感的更快发展 。 2009 年 9 月的秋旱最终在 2010 年 4 月形成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我在 2010 年 4 月 1 日 指出干旱原因的同时,再次提出“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的教训 。 这篇 2005 年写的文章 ,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 2007 年 7 月 17 日 ,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 115 年一遇的暴雨造成 42 人死亡, 12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 27 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 34 人在暴雨中遇难。人们不禁要问: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 2010 年 5-7 事件和 5-13 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2011 年 6-23 事件表明,城市内涝和交通拥挤一样成为城市肥胖病中的不治之症。城市减肥,势在必然。 参考文献 1. 邓杭,易靖,王硕。北京昨日一小时降雨量超百年一遇 多处道路中断。 2011 年 06 月 24 日 02:16 京华时报。 http://news.sina.com.cn/c/2011-06-24/021622695595.shtml 2. 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 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 2007 年 07 月 25 日 10 时 42 分 南方报业网 - 南方都市报。 http://news.tom.com/2007-07-25/07AI/09739936.html 3. 龙飞。暴雨之后:广州城建漏洞百出。 2010 年 05 月 15 日 09:58 中国经营报。 http://finance.qq.com/a/20100515/001746.htm 4. 廖宴思。暴雨频繁侵袭广州 阻断夜人回家路。 2010 年 05 月 15 日 10:05 来源 : 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818.shtml 5. 张江元,柳州台,赵鑫婷。广西柳州昨天遭暴雨狂袭。 2010 年 05 月 15 日 12:29 中广网。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515/2191985.shtml 6. 程景伟。广州再成泽国 夜里启动暴雨红色预警。 2010 年 05 月 15 日 18:23 来源 : 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777.shtml 7. 郭国权,易海和,刘厅。湖南涟源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 损失达 2.54 亿元。 2010 年 05 月 15 日 09:49 人民视线。 http://pic.people.com.cn/GB/165652/165654/11603761.html 8. 杨学祥。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发表于 2009-7-9 9:11:1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9.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10.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 2005-1-16 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11. 杨学祥 .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 2007-7-30 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97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我国多座城市近日遭遇强降雨大面积积水:城市不能盲目扩大
热度 2 杨学祥 2011-6-25 03:07
我国多座城市近日遭遇强降雨大面积积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4日19:5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卢国强 李志勇)“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北京和你一起看海。”中国网民用改编的流行歌曲,形容6月23日北京暴雨后的场景。   “北京市大部分地区以大雨为主,其中中心城区部分地区、海淀大部、丰台大部、石景山大部出现暴雨级别的降水。”北京市气象台总工程师孙继松23日说。据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介绍,这场暴雨中降水量最大的石景山模式口地区,截至22时降水量达192.6毫米,仅16时至17时的雨量就高达128.9毫米。   由于与每天的交通晚高峰重叠,这场事实上已经被预报出来的强降水给中国的首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一些路段被积水淹没,导致交通中断,造成了地面交通的大拥堵。“你是几点到家的?”在6月23日,这句话代替了广为流传的“吃了吗”成为不少北京市民雨后的问候语。“从中心城区的东直门桥到建国门桥,大约4公里的路开车走了80分钟。”市民曹女士甚至形容,长安街上汽车的速度“每小时10米”。   本应是最快捷的地铁在暴雨中也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北京市民彭女士说,平时她下班回家时乘坐地铁不过18分钟的路程,23日却用了40多分钟。“地铁走走停停,站台上全是焦急等车的人。”部分地铁站进出站口的楼梯变成“小瀑布”。   在中心城区长椿街的公交车站,200多人冒雨排起了三四十米的长队。因为公交车被堵在路上,有焦急的乘客到路中间拦车,只要有车在路边停下,马上就会有人围上去询问是否可以搭便车。   彭女士告诉记者,从石景山玉泉路向西,所有的公交车站都挤满了等车的人群。几个女孩一边等车一边打电话向家人报告自己目前的情况,说着说着就哭起来。还有些人索性在雨中步行回家。   积水带来的交通拥堵持续到24日凌晨。北京交通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吴勇说,他们的路况信息节目一直持续到24日4时,所有道路才基本恢复畅通。   北京市有关部门23日晚介绍,这场从当天16时开始影响北京城区的强降水造成部分立交桥下或重点道路出现积滞水现象,个别道路交通中断,地铁13号线、亦庄线、1号线等三条地铁线维持区间运行,地面76条公交线路受到影响,其中34条运营线路无法正常行驶。首都机场航班起降受到影响,出现航班延误或取消。截至23日21时,延误滞留1小时以上航班93架次,进出港合计取消144架次。   “威尼斯几百年才完成的事,武汉几天就做到了。”6月18日,中国中部的大城市武汉遭受强降雨,被网民与意大利著名水城相提并论。而在6月23日北京暴雨后,网民在这句话后面又续上“武汉几天做到的事,北京两小时就做到了”。   连日来,中国部分城市遭遇强降雨袭击,多个城市都因排水不畅出现了大面积的滞水。武汉、杭州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上海地铁车站倒灌,乘车需打伞。连续的强降水天气,成为对中国一些大城市公共设施、政府意识的考验。但从民众的普遍反应来看,在这场考试中一些部门、一些方面的得分并不高。   “应急还是‘急应’?”专家与公众的观点不谋而合。在6月22日,北京市气象部门就发布了预警,并在23日下午先后发布了雷电预警和暴雨预警信号。“为什么不能采取类似错时上下班的办法,把交通的晚高峰化解一部分呢?”北京市民彭建宇说。   地铁13号线知春路站,广播喇叭里广播“接到上级指示,本次列车终点站就是知春路站”,很多乘客抱怨“哪来的上级,怎么一下雨就出来个上级”。网络上关于北京地铁停运的各种消息满天飞,不少网民质疑:“到底该听谁的?”   “城市功能越来越强大,人员越来越多,使得城市在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越来越脆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副主任杨宏山说,“抛开城市硬件设施,在各地暴雨中体现出了一些部门对预警信息判断不准确,‘神经系统’不够敏感,采取措施不到位。”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暴雨暴露出国内大型城市在公共交通、城市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很大,一些公共管理部门表现出了被动应对的状态。   “下雨是常规的事情,严格说来并不是突发事件。”竹立家认为,虽然各地公共管理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但应该认识到,预案只是程序性的东西,遇到紧急情况时,管理部门需要灵活机动地处理,而不能按部就班套用预案。   专家指出,中国的大城市建设应理性“降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毛其智认为,连续的强降水考验,也暴露出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大城市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城市过大、城市中心集中的功能太多,人口建筑密度太高,一旦遇到极端情况,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就会比较大”。 http://news.sina.com.cn/c/2011-06-24/195722701209.shtml 暴雨再次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已有 1273 次阅读 2010-5-16 07:3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暴雨,干旱,警告 暴雨再次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杨学祥 2010年5月7日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50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3米。“认真吸取‘57’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5月9日,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24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20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100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 。 广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东表示:“这场雨历史罕见,这在国内任何城市都会引起积涝。”他告诉记者,广州多个监测站都录得历史最高值的降雨量。而且,这场暴雨降水时间非常集中,普遍在不到6个小时内出现了超过100毫米的降水。而且这场暴雨几乎覆盖了广州全市,这让水务应急单位的排水车应接不暇。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102个镇(街)受水浸之灾,109间房屋倒塌,24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5.438亿元 。   中新广东网5月15日电 近日广州连降暴雨,暴雨导致广州多处地方被水浸,广州的交通严重受阻,几近瘫痪。 5月14日暴雨再度侵袭广州,广州市区21条主干道瘫痪,车辆需绕道行驶。广州市已以当天17时20分启动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水务局下雨之前已派出有关人员到易发生水浸的地区布防,同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 中广网柳州5月15日消息(记者)受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影响,5月13号到14号,柳州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昨天早上6点40分,柳州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据气象部门统计,5月13号晚上到14号下午的5点,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滚贝、香粉3个乡镇的降雨量都超过了110毫米,其中安陲乡降雨量最高,超过了120毫米,柳州市区和柳江、融安、三江等县都出现暴雨天气 。 中新广东网5月15日电 14日傍晚前后暴雨袭击广州市,羊城再度成为泽国。广州气象台更于23时55分启动红色暴雨预警信号,这是广州今年入汛以来第二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受大暴雨影响,白云机场40航班因此延误。而广州部分市区再次出现“水浸街”现象,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师大路段积水盖过人的膝盖。由于此前特大暴雨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的经验教训,广州市民对此次暴雨的到来做了防御措施。在杨箕地铁站,工作人员已事先准备好沙包等工作用以抗击积水。据悉,此次暴雨受低压槽影响,广东省粤西北、粤中、珠江三角洲先后出现了强降水。14日广东全省共有32个市县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11个市县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人民网讯 2010年5月13日,湖南省涟源市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继5月6日至8日暴雨过程后,5月13日凌晨3时至晚上20时,涟源市再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全市21个雨量站点均超过100mm,降雨量最大的涟源城区站24小时内达到172.1毫米。涟水、孙水、白马水库水位均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20个乡镇告急。该市迅速启动Ⅲ级预警响应。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洪灾中,全市47.8万人、20.1万亩农作物受灾,紧急转移人员人1.26万余人,房屋倒塌1710间,死亡大牲畜1160多头,直接经济损失达2.54亿元 。 我在2009年7月9日指出,进入7月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状态继续保持,中国东北出现低温冷夏年趋势,流感大流行进一步发展,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我国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如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2009年9-11月为弱潮汐时期,将加剧旱情,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关注低温冷夏的发展趋势,做好预防和农田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尽快早熟。低温也会导致流感的更快发展 。 2009年9月的秋旱最终在2010年4月形成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我在2010年4月1日指出干旱原因的同时,再次提出“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的教训 。 这篇2005年写的文章,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7月17日,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115年一遇的暴雨造成42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34人在暴雨中遇难 。人们不禁要问: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2010年5-7事件和5-13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认真读一下附件,你会有什么感想? 参考文献 1. 龙飞。暴雨之后:广州城建漏洞百出。2010年05月15日09:58中国经营报。 http://finance.qq.com/a/20100515/001746.htm 2. 廖宴思。暴雨频繁侵袭广州 阻断夜人回家路。2010年05月15日 10:05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818.shtml 3. 张江元,柳州台,赵鑫婷。广西柳州昨天遭暴雨狂袭。2010年05月15日 12:29中广网。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515/2191985.shtml 4. 程景伟。广州再成泽国 夜里启动暴雨红色预警。2010年05月15日 18:23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777.shtml 5. 郭国权,易海和,刘厅。湖南涟源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 损失达2.54亿元。2010年05月15日09:49 人民视线。 http://pic.people.com.cn/GB/165652/165654/11603761.html 6. 杨学祥。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发表于 2009-7-9 9:11:14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7.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8. 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附件: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杨学祥 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制。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 这篇2005年写的文章,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7月17日,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115年一遇的暴雨造成42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34人在暴雨中遇难 。人们不禁要问: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暴雨中的济南洪水要么积在市区低洼处,要么流入北部小清河,“逢雨必淹”成了济南市民的常识。7月18日从下午5时开始,3小时内最大降水量180毫米,这个数据是济南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银座购物广场北出口紧靠护城河,河水也倒灌了进去,银座购物广场成了泄洪的大坑。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水深达1.7米,积水直到20日才全部排完。事实上,今年除重庆和济南外,四川、湖北、江苏、陕西、辽宁、河南、安徽、云南、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也遭遇大暴雨,淮河、嘉陵江和长江的水位频繁冲击警戒线 。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像这样极端的气候现象,人们往往归因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异常,实际上这并没有太多的依据。大暴雨属中短期气候现象,至于具体原因,目前还说不清楚。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濮培民也介绍以目前的科研水平,很难准确预测暴雨走向。何立富的大体判断是,我国南北方降雨呈“七下八上”的特点,五六月份集中在华南地区,六七月份在江淮一带,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逐步推移到华北地区。前些年,这种气候规律比较明显,近几年气候变化不再那么有规律,雨带波动较大,如去年长江流域雨带维持时间短,造成重庆百年不遇的大旱天气 。 暴雨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城市的地下水管道和排涝系统成为必需设防的安全保障。济南和重庆暴雨致灾,关键是城市排水系统没有达到安全标准。“逢雨必淹”的潜规则恰恰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无所作为和侥幸心态。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城市管理者是否熟记在心? 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在2005年8月29日经过密西西比州,造成至少125人死亡,超过90万户家庭电力供应中断。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没有经过新奥尔良市,因此这座墨西哥湾港口城市的建筑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80%的城区被洪水淹没。当地时间8月31日中午,新奥尔良市官员和军方工程师说,由于市内的洪水水位和庞恰特雷恩湖的水位已基本持平,当前洪水已经停止上涨。但是,红褐色的洪水中充满了下水道的污水、汽油和垃圾,其危险性依然很大。遭洪水重创的新奥尔良市可能得好几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把南部墨西哥湾沿岸4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布什总统已经亲临现场视察灾情。受灾最重的密西西比州州长黑利•巴伯8月31日说,沿海遭飓风袭击最严重地区90%的建筑已“完全消失”。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市长雷•纳金预计,飓风可能造成数千人死亡。在墨西哥湾,20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失踪,8家炼油厂关闭,美国政府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缓解危机。忽视海洋灾害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 对于美国遭遇飓风灾难,罗马尼亚哈尔吉塔县官员德努茨•阿法塞说:“大自然证明,不管你多么富有,经济多么发达,你都无法对抗它。”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8月31日指责说,布什这个“牛仔”没有处理好飓风危机,疏散民众不力。他在现场直播的内阁会议上说:“美国政府没有疏散计划,令人难以置信。这个世界第一大国插手伊拉克如此之深,却让自己的人民在水上漂来漂去。”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美军空投沙袋堵口失败……面对这些状况,荷兰专家特德•斯勒伊特深表惊讶,他说:“我不想显得过于挑剔,但很难想像这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看起来(美国)防范和疏散方案没有真正到位 。” 最近几年,关于海洋灾害的警告不绝于耳。据8月4日英国经济学家网站报道,英国的科学家们近期研究发现近年来发生的飓风存在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飓风给沿海地区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未来人们有必要远离沿海地区居住。英国曼彻斯特科技学院的气候学家凯利•伊曼纽尔的研究显示,自1970年以来发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风暴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与之前相比大约都增加了50%。这种趋势和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升高有密切联系,而且也和这段时间全球大气平均温度的上升息息相关 。 2004年12月26日死亡近30万人的印度洋海啸让人们惊魂未定,联合国大学的报告又给沿海城市居民敲响警钟。置身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看看当地的地下空间利用状况,用“淋漓尽致”来形容绝不为过。地铁和购物中心等设施让人们在地下同样能感受到都市繁华。但联合国大学2005年1月14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如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应采取更多相应保护措施 。 报告称,中国上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洛杉矶和尼日利亚拉各斯等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近年来地下发展近乎“疯狂”,建设了大量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公共设施,却忽视了地下是洪水袭击潜在目标的事实。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可能上升,自然灾害也会更加频繁。紧急情况发生时,疏散位于地下的人群困难更大。联合国大学高级学术项目官员斯里莰萨•黑拉特说:“我们对地下建筑物过剩的后果了解不足。很多时候,建筑物会完全坍塌。”根据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准60年周期,我们预测海洋灾害加剧,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做战略上的转移 ,至今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科学界是唯《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马首是瞻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伊曼纽尔观点,应该引起中国科学界、新闻界、工商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人口和经济中心应该逐渐向内陆转移 。 中国商界的科学素质是值得怀疑的:面对印尼地震海啸和美国新奥尔良市飓风灾难,中国商人的投资依然积聚在中国沿海;面对国际气象组织关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警告,中国沿海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升。科学对他们而言不值一文,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警告! 中国城市管理者被大批商人所包围,以至于金钱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科学工作者的理智呼声被商业的喧嚣所掩盖 。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科学的呼声不仅可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挽救鲜活的无辜生命。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我国基础科学的尴尬。科技潮。2005,(9):23-26 http://www.bjkw.gov.cn/wcm/bjkw/ztrd/ztrd_wz.jsp?art_id=32247mag_id=153year=2005issue=9 2. 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 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2007年07月25日 10时42分 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http://news.tom.com/2007-07-25/07AI/09739936.html 3. 王辉,康炘冬。美开始历史上最大搜救 受灾地区九成建筑消失(图)。2005年09月02日。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83.html 4. 杨学祥。忽视海洋灾害的代价:飓风把美国南部沿岸4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2005-9-2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504.htm 5. 布什乘“空军一号”空中视察灾区 直言“太可怕”。 http://news.tom.com 2005年09月02日03时06分来源:新闻晨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59.html 6. 祁仁。英国科学家预言飓风越来越强 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发布时间:2005080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508/1_20050805_115994.html 7. 杨学祥,杨冬红。英国科学家: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2005-8-1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5078 8.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2005-1-16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9. 城市地下建筑太多暗藏危机。2005年01月15日 21:06:00 中财网,来源:广州日报。 http://cfi.net.cn/(m5les545sbn4ki454p0ywr55)/newspage.aspx?id=20050115000587 10. 杨学祥。沿海城市的沉没与沿海经济。 2006-3-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6/10997.html 网址: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2493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531 次阅读|2 个评论
洪涝:洪 or 涝?
热度 1 shangsh 2011-6-24 22:23
洪涝:洪 or 涝? 最近些天,武汉、北京等城市相继出现了暴雨、严重内涝,网上关于洪涝的讨论不少。其中一部分讨论中混淆了洪、涝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与“1~3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之间的巨大反差。本文来谈谈洪、涝的主要差别。 洪涝是一个常用词,表达了两种与“水多”相关的灾害,但洪、涝不是一回事。套用一个小品的话就是:洪是洪,涝是涝,洪不是涝,涝不是洪。 涝是指“过多雨水受地形、地貌、土壤阻滞,造成大量积水和径流,淹没低洼地带造成的灾害”【1】,洪水是由“暴雨、冰雪急剧融化等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江河湖库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急剧上涨”【1】。因此洪和涝都与水多有关,但区别还是明显的。从水文学角度来说,涝发生在产汇流过程中,产流无法及时汇入河湖而产生积水致涝;洪水则是水汇入河湖导致水位上升所致。因此这些天武汉、北京发生的都应该属于城市内涝,而不是洪水。 洪水大家了解都比较多,比如1998年长江、嫩江流域的大洪水。国家防洪标准对不同的城市、农村、工矿企业规定了不同的标准,如城市防洪标准一般从一般城镇的20年~50年一遇到特别重要城市的200年一遇。 城市内涝与城市化进展密切相关。城市化使得不透水地面面积增加,产流量增加,汇流时间降低;同时,立交桥等的大量修建导致局部低洼地带的出现,周边产流向低洼地带汇集。如果这些水无法及时排入河湖,就会导致内涝。与洪水灾害造成的大面积灾害相比,内涝会造成局部地区的损失,因此防涝的标准比防洪标准低得多,如1~3年一遇。 城市内涝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增加雨水下渗能力(如增加绿地面积、采用透水性路面等)、增加城市雨水滞蓄能力(如利用洼地、池塘等蓄水,将传统的高绿地改为下凹式绿地)、城市雨水利用(对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也有一定作用)、加强排水规划与管理等。 参考文献:【1】徐向阳主编,水灾害
个人分类: 水利知识|8335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京昨日遭十年来最大降雨:要大楼也要排水通畅
热度 1 杨学祥 2011-6-24 13:27
北京昨日遭十年来最大降雨 副市长指挥排积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4日03:03 新京报 人们在石景山鲁谷路上等候公交车。新华社发 昨日,北京西三环莲花桥附近,车辆和市民涉水前行。当日下午,北京遭遇强降雨。新华社发 昨日16时许,南三环刘家窑桥下,一名男子手拎着鞋在暴雨中行走。本报记者 吴江 摄   本报讯 昨日下午,京城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大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部分环路断路,地铁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线路部分区段停运。 视频:北京迎来强降雨 三四环主路出现拥堵 来源:CCTV新闻频道   公交车被淹只见车顶   昨日15时许,雨带先行落至延庆,此后逐步东移入城区。16时许,北京城区开始白昼变黑夜,大雨倾盆而下,同时伴有雷电。   17时许,记者沿南三环万芳桥向西南三环方向行走,途中几乎通过的每一个路口和立交桥,都要涉水而行,积水最深处可漫至大腿。玉泉营桥至万柳桥辅路两侧,随处可见倒地的树木、电杆和工地围挡。西南三环的铁路桥下,3米左右深的积水中,一辆300路公交车几乎被淹没,只可见车顶。   出现强降雨并非异常   据市气象局会商室统计,至19时,全市平均降雨量为35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为57毫米。多处站点的降雨量大于100毫米,包括丰台体育中心、丽泽桥等。   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王毅说,这场降雨为近十年来是北京最大的降水,局部地区甚至达到百年一遇的水平。最大降水点是石景山区的模式口,降水达182毫米“根据我们分析这已经超过了百年一遇的标准。”   市气象局分析,此次降雨是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出现的典型蒙古东移低涡天气过程,在北压下抵达北京,加之冷空气配合,因此强度较大。不过,出现这种强降雨并非异常,往年均有这样强度的降雨发生。    地铁线路均延时收车   受大雨影响,昨日下午,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地铁部分区段停运。同时,由于积水,京城多处断路。城西部地区拥堵路段首次打开主路应急掉头设施,允许车辆原地掉头从对向车道返回。据透露,昨天交管局122接警量打破近几年纪录,多以报堵点、寻求拖车帮助为主。   截至昨晚22时40分,记者在交管局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看到,西南三环丰益桥一直到南三环洋桥内环方向,仍有桥区积水情况。   为方便乘客,北京目前已开通的14条地铁线路昨晚均延长一小时收车。   发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另据了解,23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当天傍晚到夜间,北京市北部山区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昨日的这场降雨,将给今明几天带来明显的降温。市气象台预计,24日至26日的中考,都普遍较为凉快,不会有高温天气出现。    ■ 应对   防汛办 城市河湖南北分洪   昨日,北京市防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昨日雨量过大,超过城市道路承载能力,因而出现积水。   据了解,昨日降雨之后,北京所有水泵全部打开,用于排水。昨日下午4时开始,城区开始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较大,市防汛办发布了蓝色汛情预警。   此外,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北京城市防洪调度原则是“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目的是控制西部山前的洪水进城,及时排除城区的雨水,消减洪水带来的灾害。   昨日,城市河湖南北分洪同时启动。市防汛办表示,这在近年来也是比较少见的。北分洪,即通过安河闸将西边的水排向清河;南分洪,则是通过右安门将水排往凉水河。   同时,北京的道路保障部门在昨日15时集合,进行应急处置;所有抢险队伍也全部上岗。   对于今日的天气,市防汛办表示,经过和气象部门会商,预计今天有阵雨,但大量的降雨,已经在昨天前半夜基本结束。   ■ 现场   副市长坐镇指挥排“积水”   昨晚7时,在北京市防汛办13楼的指挥部,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北京市防汛办有关负责人等20来人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着大屏幕上的雨量图、雷达图,商量对策,指挥前线。   “这是今年第一场大暴雨,所以比较容易堵。事实上,每年的第一场雨都容易堵,因为可能有一些树叶之类的,会堵住下水道。”一工作人员说。   “那就应该提前到现场处理。”夏占义大声说。他表示,工作人员要尽职尽责,应该在一线时必须到一线。   “我就奇怪了,那树叶会堵管道,为什么就没有人看住树叶呢。”夏占义说着说着站了起来。   据了解,常务副市长吉林在市应急办、副市长苟仲文在市交管局坐镇指挥。   【交管局】   市公安交管局启动一级加强上勤方案,全市交警和协管员全员冒雨上路疏导交通。同时,户外显示大屏和交通广播等不断播报最新路况信息,引导车辆绕行交通压力较小的道路。   【公交集团】   迅速启动雨天应急预案,4000余名安全运营专业人员深入线路积水路段,巡查路况疏导交通。17时开始,增发300部机动车投入晚高峰运营。有10条公交线路增加运力,缓解地铁运营压力。   【排水集团】   启动防汛戒备预警响应进行防汛布控,要求防汛人员对京城环线及重点地区雨水口加强巡查,所有保障组人员集结到位,确保城区安全。16时许,针对市防汛办发布的蓝色汛情预警信息,启动一级响应。    ■ 追问   1 此次降雨之前,相关部门已经预警要下大雨,为何北京仍是大面积区域被淹?   提前预报为何仍被淹?   市防汛办:降雨范围大、雨量大、时间长   市防汛办表示,积水严重不是说有准备就能解决的问题。昨日的降雨范围大、雨量大、降雨时间长,这些都是造成积水的原因。   从设计上说,城市道路往往能应对1到3年一遇的洪水,也就是说降雨量在36—45毫米/小时时,能够顺利排水。而昨日的降雨在部分区域已经超过百年一遇标准。从整体范围看,降雨量50毫米/小时以上的区域达到300多平方公里;降雨量100毫米/小时以上的达到近40平方公里,面积太大。这也是大量的水不能及时排除的主要原因。   2 此前,防汛抗旱指挥部称全市新增的49个积水点均已制定预案,有关部门采取增加泵站、新建排水管道、增加雨水口等措施,为每个积水点“量身定做”了应急预案,只要积水深度超过20厘米,20分钟内就会有抢险人员将水抽走,为何此次还是被淹?   “定制”预案为何无效?   市防汛办:水量太猛,排水管线容量有限   市防汛办表示,这些区域,相关泵站已经全开,被淹还是因为降雨太大,水量太猛。排水管线的容量是有限的,在雨量过大的情况下,自然排放不及。该负责人举例说,如同电影散场时一样,所有的人都往一个出口走,自然就走得很慢,出现排队现象。   3 一座宜居的城市,在制定规划时,应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大对道路、水、电、排水和燃气等城市管网建设,防止忽视地下排水系统建设的弊端。一个健康发展的城市,其地下系统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生态系统,一套先进的雨水排蓄系统,是保证城市畅通的基础,从一定程度上讲,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宜居,要看它的下水道畅通程度。在现有条件下,北京是否会面临逢雨必淹、无法改变的现状?   管网何时能整改到位?   市防汛办:今年汛期再次清理49个积水点   市防汛办表示,针对北京城市现有的管网而言,如果泵站全开,其承载能力是在每小时降雨量50毫米时,不会影响交通,只会造成局部地区浅积水。一旦每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则会形成一些堵点。   该负责人称,堵点的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雨量过大、管线有限、交通事故等,都会造成现有局面。   该负责人表示,北京已经确定,今年为汛期再次清理49个积水点,包括翠微地区、玉泉路地铁口等。此前公布的积水点治理的标准显示,主要道路能抵御达到50毫米/小时降雨的标准,采取工程措施的,不允许再出现积水,确保排水畅通。   北京近年强降雨   2004年   “7·10”城区暴雨   降雨强度80毫米/小时,莲花桥积水2米,城西地区交通瘫痪   2005年   “8·14”密云局地特大暴雨   降雨强度100毫米/小时,暴发山洪,威胁群众生命安全   2006年   “7·31”首都机场暴雨   降雨强度105毫米/小时,迎宾桥积水1.7米,进出机场交通中断   2007年   “8·1”和“8·6”   降雨强度85毫米/小时,北三环安华桥下两次发生积水。   本报记者 蒋彦鑫 郭超 申志民 林阿珍 王卡拉 张太凌 许路阳 刘珍妮 卢漫 甘浩 王荟 汤旸 金煜 http://news.sina.com.cn/c/2011-06-24/030322695887.shtml 要大楼,更要排水畅通:相同的批评无回声 2010-7-23 08:34 要大楼,更要排水畅通:相同的批评无回声 杨学祥 盖民居大楼必须具备相应的辅助配套设备,达到相应的质量保准。防震、防火、防雷,上下水道畅通,三气设备齐全,商店、学校、托儿所、绿地、健身房,这些都是住房增值的条件。 城市不断的扩容,不但导致交通拥挤,而且导致城市内涝。有谁认真回答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批评意见?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6-18 15:39:00 谁为城市内涝的人祸担责: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 杨学祥 人民网6月18日报道 在人们印象里,江南的初夏总是伴有绵绵的细雨。然而,今年的雨水来得格外早,雨势也十分猛烈。连日来,南方多省暴雨倾城。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南方省份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罕见特大暴雨为何频袭南方?城市规划如何解决“暴雨积涝”的顽疾?近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暴雨积涝,是国内众多城市的顽疾。此前广州遭遇历史最强暴雨袭击,雨量之多历史罕见;雨强之大历史罕见;范围之广历史罕见,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惊人。由此引发了民众质疑与拷问:如果“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借暴雨之机深究建筑设计、排涝预防、项目管理、警报与应急机制等诸多城市管理课题,面对常年家具被“泡”、货物被“冲”、小汽车被“灌”的市民,何谈“宜居”二字? 这一问可谓问到了城市政府的痛处,问得好 ! 江河生于自然,水涨水落受自然规律支配,洪涝干旱皆为天灾;城市建于人类,便利于交通,宜居与市民,防火、防震、防寒、防旱、防涝、防风沙、防污染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把城市修成了蓄水池,暴雨之下,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动则上亿的财产损失,谁来买单,谁来担责? 城市内涝不是一个新问题。这些2005年的文章和资料,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 。 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在2005年8月29日经过密西西比州,造成至少125人死亡,超过90万户家庭电力供应中断。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没有经过新奥尔良市,因此这座墨西哥湾港口城市的建筑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80%的城区被洪水淹没。当地时间8月31日中午,新奥尔良市官员和军方工程师说,由于市内的洪水水位和庞恰特雷恩湖的水位已基本持平,当前洪水已经停止上涨。但是,红褐色的洪水中充满了下水道的污水、汽油和垃圾,其危险性依然很大。遭洪水重创的新奥尔良市可能得好几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把南部墨西哥湾沿岸4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布什总统已经亲临现场视察灾情。受灾最重的密西西比州州长黑利•巴伯8月31日说,沿海遭飓风袭击最严重地区90%的建筑已“完全消失”。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市长雷•纳金预计,飓风可能造成数千人死亡。在墨西哥湾,20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失踪,8家炼油厂关闭,美国政府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缓解危机。忽视海洋灾害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 对于美国遭遇飓风灾难,罗马尼亚哈尔吉塔县官员德努茨•阿法塞说:“大自然证明,不管你多么富有,经济多么发达,你都无法对抗它。”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8月31日指责说,布什这个“牛仔”没有处理好飓风危机,疏散民众不力。他在现场直播的内阁会议上说:“美国政府没有疏散计划,令人难以置信。这个世界第一大国插手伊拉克如此之深,却让自己的人民在水上漂来漂去。”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美军空投沙袋堵口失败……面对这些状况,荷兰专家特德•斯勒伊特深表惊讶,他说:“我不想显得过于挑剔,但很难想像这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看起来(美国)防范和疏散方案没有真正到位 。” 最近几年,关于海洋灾害的警告不绝于耳。据2005年8月4日英国经济学家网站报道,英国的科学家们近期研究发现近年来发生的飓风存在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飓风给沿海地区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未来人们有必要远离沿海地区居住。英国曼彻斯特科技学院的气候学家凯利•伊曼纽尔的研究显示,自1970年以来发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风暴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与之前相比大约都增加了50%。这种趋势和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升高有密切联系,而且也和这段时间全球大气平均温度的上升息息相关 。 2004年12月26日死亡近30万人的印度洋海啸让人们惊魂未定,联合国大学的报告又给沿海城市居民敲响警钟。置身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看看当地的地下空间利用状况,用“淋漓尽致”来形容绝不为过。地铁和购物中心等设施让人们在地下同样能感受到都市繁华。但联合国大学2005年1月14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如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应采取更多相应保护措施 。 报告称,中国上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洛杉矶和尼日利亚拉各斯等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近年来地下发展近乎“疯狂”,建设了大量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公共设施,却忽视了地下是洪水袭击潜在目标的事实。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可能上升,自然灾害也会更加频繁。紧急情况发生时,疏散位于地下的人群困难更大。联合国大学高级学术项目官员斯里莰萨•黑拉特说:“我们对地下建筑物过剩的后果了解不足。很多时候,建筑物会完全坍塌。” 根据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准60年周期,我们预测海洋灾害加剧,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做战略上的转移 ,至今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科学界是唯《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马首是瞻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伊曼纽尔观点,应该引起中国科学界、新闻界、工商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人口和经济中心应该逐渐向内陆转移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灾难和国际组织关于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的警告并没有引起中国城市管理官员的重视,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两年后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 。2007年7月17日,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115年一遇的暴雨造成42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34人在暴雨中遇难 。人们不禁要问: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暴雨中的济南洪水要么积在市区低洼处,要么流入北部小清河,“逢雨必淹”成了济南市民的常识。7月18日从下午5时开始,3小时内最大降水量180毫米,这个数据是济南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银座购物广场北出口紧靠护城河,河水也倒灌了进去,银座购物广场成了泄洪的大坑。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水深达1.7米,积水直到20日才全部排完。事实上,今年除重庆和济南外,四川、湖北、江苏、陕西、辽宁、河南、安徽、云南、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也遭遇大暴雨,淮河、嘉陵江和长江的水位频繁冲击警戒线 。 暴雨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城市的地下水管道和排涝系统成为必需设防的安全保障。济南和重庆暴雨致灾,关键是城市排水系统没有达到安全标准。“逢雨必淹”的潜规则恰恰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无所作为和侥幸心态。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城市管理者是否熟记在心? 中国商界的科学素质是值得怀疑的:面对印尼地震海啸和美国新奥尔良市飓风灾难,中国商人的投资依然积聚在中国沿海;面对国际气象组织关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警告,中国沿海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升。科学对他们而言不值一文,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警告 ! 中国城市管理者被大批商人所包围,以至于金钱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科学工作者的理智呼声被商业的喧嚣所掩盖 。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科学的呼声不仅可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挽救鲜活的无辜生命。 2007年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的黄牌警告也没有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2010年5-6月的罕见暴雨对城市管理者再次亮出黄牌警告 。 2010年5月7日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50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3米。“认真吸取‘57’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5月9日,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24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20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100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 。 广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东表示:“这场雨历史罕见,这在国内任何城市都会引起积涝。”他告诉记者,广州多个监测站都录得历史最高值的降雨量。而且,这场暴雨降水时间非常集中,普遍在不到6个小时内出现了超过100毫米的降水。而且这场暴雨几乎覆盖了广州全市,这让水务应急单位的排水车应接不暇。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102个镇(街)受水浸之灾,109间房屋倒塌,24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5.438亿元 。 中新广东网5月15日电 近日广州连降暴雨,暴雨导致广州多处地方被水浸,广州的交通严重受阻,几近瘫痪。 5月14日暴雨再度侵袭广州,广州市区21条主干道瘫痪,车辆需绕道行驶。广州市已以当天17时20分启动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水务局下雨之前已派出有关人员到易发生水浸的地区布防,同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 中广网柳州5月15日消息 受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影响,5月13号到14号,柳州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昨天早上6点40分,柳州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据气象部门统计,5月13号晚上到14号下午的5点,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滚贝、香粉3个乡镇的降雨量都超过了110毫米,其中安陲乡降雨量最高,超过了120毫米,柳州市区和柳江、融安、三江等县都出现暴雨天气 。 中新广东网5月15日电 14日傍晚前后暴雨袭击广州市,羊城再度成为泽国。广州气象台更于23时55分启动红色暴雨预警信号,这是广州今年入汛以来第二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受大暴雨影响,白云机场40航班因此延误。而广州部分市区再次出现“水浸街”现象,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师大路段积水盖过人的膝盖。由于此前特大暴雨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的经验教训,广州市民对此次暴雨的到来做了防御措施。在杨箕地铁站,工作人员已事先准备好沙包等工作用以抗击积水。据悉,此次暴雨受低压槽影响,广东省粤西北、粤中、珠江三角洲先后出现了强降水。14日广东全省共有32个市县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11个市县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人民网讯 2010年5月13日,湖南省涟源市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继5月6日至8日暴雨过程后,5月13日凌晨3时至晚上20时,涟源市再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全市21个雨量站点均超过100mm,降雨量最大的涟源城区站24小时内达到172.1毫米。涟水、孙水、白马水库水位均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20个乡镇告急。该市迅速启动Ⅲ级预警响应。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洪灾中,全市47.8万人、20.1万亩农作物受灾,紧急转移人员人1.26万余人,房屋倒塌1710间,死亡大牲畜1160多头,直接经济损失达2.54亿元 。 我在2009年7月9日指出,进入7月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状态继续保持,中国东北出现低温冷夏年趋势,流感大流行进一步发展,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我国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如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2009年9-11月为弱潮汐时期,将加剧旱情,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关注低温冷夏的发展趋势,做好预防和农田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尽快早熟。低温也会导致流感的更快发展 。 2009年9月的秋旱最终在2010年4月形成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我在2010年4月1日指出干旱原因的同时,再次提出“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的教训 。 2010年5-7事件和5-13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制。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 有评论指出,暴雨成了城市防洪能力的一张试纸,折射出某些城市决策者急功近利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如何防止积涝给社会运转、企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市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不仅仅是准确预报、启动预案以及紧急应对,而要看平时的资金投入有没有到位;水利设施有没有科学配置,各种相配套的排涝设施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就是城市防洪能力与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者更看好的是马路广场,楼堂馆所,商业大街,标志性建筑,乃至亮化工程等等,将更多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用在招商引资等可望出GDP的项目上。这些固然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但不能顾此失彼,将绝大部分的公共财政投入看得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城市水利这一“埋在地下的政绩”。正是由于城市在水利投入上欠账较多,财力支撑不足,基础设施匮乏,才导致了城市面对罕见暴雨的袭击,显得弱不禁“雨”。有鉴于此,只有改革现行考核制度与机制,将民生诉求和应对灾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考量,才能引导各级领导注重科学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立足长远考虑城市防洪硬件投入与管理课题,将更多的政绩埋到地下,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 笔者认为,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是人祸而不是天灾,是城市排涝设计失误造成的,必须追究设计者和审批者的失职之责,必须赔偿市民和企业的相关财产损失。城市排涝工程必须科学论证、合理设计、严格审批,相关部门必须承担起相关的义务和责任。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662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7885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4657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93 次阅读|0 个评论
逢雨必瘫拷问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盲目建设疏于管理
热度 5 杨学祥 2011-6-20 09:49
新华时评:逢雨必瘫拷问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9日18:15 新华网   6月18日,消防官兵在武汉街头解救受困群众。当日,从凌晨开始的大暴雨袭击武汉,武汉中心城区道路积水严重,俨然一座水城,全城路面交通几近瘫痪。 新华社发(周道 摄)    6月18日,车辆在湖北武汉街头涉水而行。当日,从凌晨开始的大暴雨袭击武汉,武汉中心城区道路积水严重,俨然一座水城,全城路面交通几近瘫痪。 新华社发(邓刚 摄)   6月18日,一辆公交车因水浸熄火,武汉消防官兵救援被困在车顶上的乘客。当日,从凌晨开始的大暴雨袭击武汉,武汉中心城区道路积水严重,俨然一座水城,全城路面交通几近瘫痪。 新华社发(周道 摄)   6月18日,一对夫妇抱着孩子从武汉儿童医院门口经过。当日,从凌晨开始的大暴雨袭击武汉,武汉中心城区道路积水严重,俨然一座水城,全城路面交通几近瘫痪。 新华社发(邓刚 摄)   新华网武汉6月19日电 (记者俞俭)江城一日变“水城”,此处“水漫金山”,那里“行车如船”……18日一场强降雨致使武汉三镇渍涝严重的场景,实则是当前诸多城市“逢雨必涝、逢雨必瘫”境况的一个缩影。在问题不断凸显引起诸多疑问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需要认真反思和警醒。   雨水本是正常天象,可怕的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阻挡了雨水的去路。近年来,城市大拆大建,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留有的自然空地少,对雨水吞吐不及,消化不良。像武汉湖泊众多,原来暴雨时路面渍水很快进入湖汊,但现在湖边高楼林立,湖汊变成工地,甚至填湖建小区。   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表,轻地下”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城市地上建设无疑让“繁荣”和“政绩”一览无余,能引起更多关注。而排水管网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隐蔽工程却很难让有关部门用心。相当多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口径小,管道老化,形成严重的“肠梗阻”。武汉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为“一年一遇”,即排水能力为24小时内累计降雨100毫米,但每年都有七八次降雨大大超出这一标准。建设管理过程中顾此失彼,暴雨来时必然会让城市窘态百出,狼狈不堪。   暴雨应急机制、组织能力还存在“软肋”。尽管暴雨预报、预警机制都已建立,应急预案也都已制定,但往往停留在城市管理者手中,广大市民还知之不详,遇到紧急情只能被动应对。   150多年前,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句名言至今仍对我们有现实的意义。巴黎、伦敦等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是高效的“地下公共廊道”,赣州建于宋代的城市排水系统能使城市千年不涝,都值得借鉴。如果城市建设管理者不能从教训中获得认识,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和应急机制,就很难真正实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http://news.sina.com.cn/c/2011-06-19/181522668103.shtml 要大楼,更要排水畅通:相同的批评无回声 2010-7-23 08:34 要大楼,更要排水畅通:相同的批评无回声 杨学祥 盖民居大楼必须具备相应的辅助配套设备,达到相应的质量保准。防震、防火、防雷,上下水道畅通,三气设备齐全,商店、学校、托儿所、绿地、健身房,这些都是住房增值的条件。 城市不断的扩容,不但导致交通拥挤,而且导致城市内涝。有谁认真回答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批评意见?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6-18 15:39:00 谁为城市内涝的人祸担责: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 杨学祥 人民网6月18日报道 在人们印象里,江南的初夏总是伴有绵绵的细雨。然而,今年的雨水来得格外早,雨势也十分猛烈。连日来,南方多省暴雨倾城。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南方省份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罕见特大暴雨为何频袭南方?城市规划如何解决“暴雨积涝”的顽疾?近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暴雨积涝,是国内众多城市的顽疾。此前广州遭遇历史最强暴雨袭击,雨量之多历史罕见;雨强之大历史罕见;范围之广历史罕见,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惊人。由此引发了民众质疑与拷问:如果“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借暴雨之机深究建筑设计、排涝预防、项目管理、警报与应急机制等诸多城市管理课题,面对常年家具被“泡”、货物被“冲”、小汽车被“灌”的市民,何谈“宜居”二字? 这一问可谓问到了城市政府的痛处,问得好 ! 江河生于自然,水涨水落受自然规律支配,洪涝干旱皆为天灾;城市建于人类,便利于交通,宜居与市民,防火、防震、防寒、防旱、防涝、防风沙、防污染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把城市修成了蓄水池,暴雨之下,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动则上亿的财产损失,谁来买单,谁来担责? 城市内涝不是一个新问题。这些2005年的文章和资料,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 。 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在2005年8月29日经过密西西比州,造成至少125人死亡,超过90万户家庭电力供应中断。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没有经过新奥尔良市,因此这座墨西哥湾港口城市的建筑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80%的城区被洪水淹没。当地时间8月31日中午,新奥尔良市官员和军方工程师说,由于市内的洪水水位和庞恰特雷恩湖的水位已基本持平,当前洪水已经停止上涨。但是,红褐色的洪水中充满了下水道的污水、汽油和垃圾,其危险性依然很大。遭洪水重创的新奥尔良市可能得好几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把南部墨西哥湾沿岸4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布什总统已经亲临现场视察灾情。受灾最重的密西西比州州长黑利•巴伯8月31日说,沿海遭飓风袭击最严重地区90%的建筑已“完全消失”。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市长雷•纳金预计,飓风可能造成数千人死亡。在墨西哥湾,20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失踪,8家炼油厂关闭,美国政府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缓解危机。忽视海洋灾害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 对于美国遭遇飓风灾难,罗马尼亚哈尔吉塔县官员德努茨•阿法塞说:“大自然证明,不管你多么富有,经济多么发达,你都无法对抗它。”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8月31日指责说,布什这个“牛仔”没有处理好飓风危机,疏散民众不力。他在现场直播的内阁会议上说:“美国政府没有疏散计划,令人难以置信。这个世界第一大国插手伊拉克如此之深,却让自己的人民在水上漂来漂去。”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美军空投沙袋堵口失败……面对这些状况,荷兰专家特德•斯勒伊特深表惊讶,他说:“我不想显得过于挑剔,但很难想像这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看起来(美国)防范和疏散方案没有真正到位 。” 最近几年,关于海洋灾害的警告不绝于耳。据2005年8月4日英国经济学家网站报道,英国的科学家们近期研究发现近年来发生的飓风存在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飓风给沿海地区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未来人们有必要远离沿海地区居住。英国曼彻斯特科技学院的气候学家凯利•伊曼纽尔的研究显示,自1970年以来发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风暴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与之前相比大约都增加了50%。这种趋势和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升高有密切联系,而且也和这段时间全球大气平均温度的上升息息相关 。 2004年12月26日死亡近30万人的印度洋海啸让人们惊魂未定,联合国大学的报告又给沿海城市居民敲响警钟。置身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看看当地的地下空间利用状况,用“淋漓尽致”来形容绝不为过。地铁和购物中心等设施让人们在地下同样能感受到都市繁华。但联合国大学2005年1月14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如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应采取更多相应保护措施 。 报告称,中国上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洛杉矶和尼日利亚拉各斯等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近年来地下发展近乎“疯狂”,建设了大量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公共设施,却忽视了地下是洪水袭击潜在目标的事实。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可能上升,自然灾害也会更加频繁。紧急情况发生时,疏散位于地下的人群困难更大。联合国大学高级学术项目官员斯里莰萨•黑拉特说:“我们对地下建筑物过剩的后果了解不足。很多时候,建筑物会完全坍塌。” 根据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准60年周期,我们预测海洋灾害加剧,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做战略上的转移 ,至今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科学界是唯《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马首是瞻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伊曼纽尔观点,应该引起中国科学界、新闻界、工商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人口和经济中心应该逐渐向内陆转移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灾难和国际组织关于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的警告并没有引起中国城市管理官员的重视,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两年后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 。2007年7月17日,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115年一遇的暴雨造成42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34人在暴雨中遇难 。人们不禁要问: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暴雨中的济南洪水要么积在市区低洼处,要么流入北部小清河,“逢雨必淹”成了济南市民的常识。7月18日从下午5时开始,3小时内最大降水量180毫米,这个数据是济南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银座购物广场北出口紧靠护城河,河水也倒灌了进去,银座购物广场成了泄洪的大坑。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水深达1.7米,积水直到20日才全部排完。事实上,今年除重庆和济南外,四川、湖北、江苏、陕西、辽宁、河南、安徽、云南、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也遭遇大暴雨,淮河、嘉陵江和长江的水位频繁冲击警戒线 。 暴雨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城市的地下水管道和排涝系统成为必需设防的安全保障。济南和重庆暴雨致灾,关键是城市排水系统没有达到安全标准。“逢雨必淹”的潜规则恰恰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无所作为和侥幸心态。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城市管理者是否熟记在心? 中国商界的科学素质是值得怀疑的:面对印尼地震海啸和美国新奥尔良市飓风灾难,中国商人的投资依然积聚在中国沿海;面对国际气象组织关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警告,中国沿海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升。科学对他们而言不值一文,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警告 ! 中国城市管理者被大批商人所包围,以至于金钱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科学工作者的理智呼声被商业的喧嚣所掩盖 。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科学的呼声不仅可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挽救鲜活的无辜生命。 2007年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的黄牌警告也没有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2010年5-6月的罕见暴雨对城市管理者再次亮出黄牌警告 。 2010年5月7日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50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3米。“认真吸取‘57’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5月9日,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24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20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100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 。 广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东表示:“这场雨历史罕见,这在国内任何城市都会引起积涝。”他告诉记者,广州多个监测站都录得历史最高值的降雨量。而且,这场暴雨降水时间非常集中,普遍在不到6个小时内出现了超过100毫米的降水。而且这场暴雨几乎覆盖了广州全市,这让水务应急单位的排水车应接不暇。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102个镇(街)受水浸之灾,109间房屋倒塌,24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5.438亿元 。 中新广东网5月15日电 近日广州连降暴雨,暴雨导致广州多处地方被水浸,广州的交通严重受阻,几近瘫痪。 5月14日暴雨再度侵袭广州,广州市区21条主干道瘫痪,车辆需绕道行驶。广州市已以当天17时20分启动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水务局下雨之前已派出有关人员到易发生水浸的地区布防,同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 中广网柳州5月15日消息 受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影响,5月13号到14号,柳州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昨天早上6点40分,柳州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据气象部门统计,5月13号晚上到14号下午的5点,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滚贝、香粉3个乡镇的降雨量都超过了110毫米,其中安陲乡降雨量最高,超过了120毫米,柳州市区和柳江、融安、三江等县都出现暴雨天气 。 中新广东网5月15日电 14日傍晚前后暴雨袭击广州市,羊城再度成为泽国。广州气象台更于23时55分启动红色暴雨预警信号,这是广州今年入汛以来第二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受大暴雨影响,白云机场40航班因此延误。而广州部分市区再次出现“水浸街”现象,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师大路段积水盖过人的膝盖。由于此前特大暴雨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的经验教训,广州市民对此次暴雨的到来做了防御措施。在杨箕地铁站,工作人员已事先准备好沙包等工作用以抗击积水。据悉,此次暴雨受低压槽影响,广东省粤西北、粤中、珠江三角洲先后出现了强降水。14日广东全省共有32个市县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11个市县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人民网讯 2010年5月13日,湖南省涟源市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继5月6日至8日暴雨过程后,5月13日凌晨3时至晚上20时,涟源市再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全市21个雨量站点均超过100mm,降雨量最大的涟源城区站24小时内达到172.1毫米。涟水、孙水、白马水库水位均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20个乡镇告急。该市迅速启动Ⅲ级预警响应。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洪灾中,全市47.8万人、20.1万亩农作物受灾,紧急转移人员人1.26万余人,房屋倒塌1710间,死亡大牲畜1160多头,直接经济损失达2.54亿元 。 我在2009年7月9日指出,进入7月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状态继续保持,中国东北出现低温冷夏年趋势,流感大流行进一步发展,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我国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如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2009年9-11月为弱潮汐时期,将加剧旱情,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关注低温冷夏的发展趋势,做好预防和农田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尽快早熟。低温也会导致流感的更快发展 。 2009年9月的秋旱最终在2010年4月形成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我在2010年4月1日指出干旱原因的同时,再次提出“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的教训 。 2010年5-7事件和5-13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制。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 有评论指出,暴雨成了城市防洪能力的一张试纸,折射出某些城市决策者急功近利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如何防止积涝给社会运转、企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市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不仅仅是准确预报、启动预案以及紧急应对,而要看平时的资金投入有没有到位;水利设施有没有科学配置,各种相配套的排涝设施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就是城市防洪能力与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者更看好的是马路广场,楼堂馆所,商业大街,标志性建筑,乃至亮化工程等等,将更多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用在招商引资等可望出GDP的项目上。这些固然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但不能顾此失彼,将绝大部分的公共财政投入看得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城市水利这一“埋在地下的政绩”。正是由于城市在水利投入上欠账较多,财力支撑不足,基础设施匮乏,才导致了城市面对罕见暴雨的袭击,显得弱不禁“雨”。有鉴于此,只有改革现行考核制度与机制,将民生诉求和应对灾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考量,才能引导各级领导注重科学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立足长远考虑城市防洪硬件投入与管理课题,将更多的政绩埋到地下,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 笔者认为,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是人祸而不是天灾,是城市排涝设计失误造成的,必须追究设计者和审批者的失职之责,必须赔偿市民和企业的相关财产损失。城市排涝工程必须科学论证、合理设计、严格审批,相关部门必须承担起相关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2010-06-18 10:03:04 来源: 人民网(北京)。 http://news.163.com/10/0618/10/69F13E3000014IMI.html 2. 王辉,康炘冬。美开始历史上最大搜救 受灾地区九成建筑消失(图)。2005年09月02日。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83.html 3. 杨学祥。忽视海洋灾害的代价:飓风把美国南部沿岸4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2005-9-2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504.htm 4. 布什乘“空军一号”空中视察灾区 直言“太可怕”。 http://news.tom.com 2005年09月02日03时06分来源:新闻晨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59.html 5. 祁仁。英国科学家预言飓风越来越强 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2005080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508/1_20050805_115994.html 6. 杨学祥,杨冬红。英国科学家: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2005-8-1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5078 7.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2005-1-16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8. 城市地下建筑太多暗藏危机。2005年01月15日 21:06:00 中财网,来源:广州日报。 http://cfi.net.cn/(m5les545sbn4ki454p0ywr55)/newspage.aspx?id=20050115000587 9. 杨学祥。沿海城市的沉没与沿海经济。 2006-3-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6/10997.html 10. 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11. 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 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2007年07月25日 10时42分 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http://news.tom.com/2007-07-25/07AI/09739936.html 12. 杨学祥。暴雨再次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发表于 2010-5-16 7:34:10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936 13. 龙飞。暴雨之后:广州城建漏洞百出。2010年05月15日09:58中国经营报。 http://finance.qq.com/a/20100515/001746.htm 14. 廖宴思。暴雨频繁侵袭广州 阻断夜人回家路。2010年05月15日 10:05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818.shtml 15. 张江元,柳州台,赵鑫婷。广西柳州昨天遭暴雨狂袭。2010年05月15日 12:29中广网。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515/2191985.shtml 16. 程景伟。广州再成泽国 夜里启动暴雨红色预警。2010年05月15日 18:23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777.shtml 17. 郭国权,易海和,刘厅。湖南涟源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 损失达2.54亿元。2010年05月15日09:49 人民视线。 http://pic.people.com.cn/GB/165652/165654/11603761.html 18. 杨学祥。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发表于 2009-7-9 9:11:14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19.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20. 杨学祥。我国基础科学的尴尬。科技潮。2005,(9):23-26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662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0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白岩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吗?
杨学祥 2010-11-29 05:05
视频:白岩松评上海火灾事件 称应重视城市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7日23:35 CCTV新闻频道 火灾 简介:   央视《新闻周刊》播出的节目中,白岩松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的后面现在得加上一个吗,再加上一个问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吗?起码现在没人敢肯定地这么回答,或许还是直接换成城市先怎样让人们更安全吧。最近一个又一个的事在提醒并且警告着我们,城市长高了,上海静安大火就敲警钟;城市变大了堵车就警告我们;城市的地上绿草红花,地下的水管就爆了,警告你;而城市越来越现代化,光鲜美丽,直追国际都市,垃圾却悄悄地把城给围了。毫无疑问,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都离不开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跟公共管理,可是一旦这个领域问题层出不穷,我们的生活能美好吗?   11月27日CCTV新闻频道播出以上视频内容。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0-11-27/233561195027.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住建部将扭转城市无序扩张局面:改进与不足
杨学祥 2010-10-18 06:08
住建部将扭转城市无序扩张局面:改进与不足 城市无序扩张,不仅仅带来交通拥挤,更带来城市内涝和农村的干旱。城市内涝会导致严重灾害和损失。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扩大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失去农村支撑的城市将是一座死城,中国西部沙漠化过程就是证据。 住建部表示将扭转城市无序扩张局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8日02:41 经济参考报   住房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近日表示,要改进城市拓展模式,扭转四面开花无序扩张局面。   唐凯是在2010中国规划年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唐凯说,要依法加强对城市总体布局的控制,处理好新区拓展和旧城更新的关系。城市新区建设要严格依据规划,居住区、商业区与产业区布局要注意融合发展;既要注重节约用地也要注重环境优良;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重视旧城更新,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利用闲置土地。加强各类区域性交通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衔接,促进各类交通系统集成。 (徐旭忠 杜宇)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18/024121294673.s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10-10 11:46:47 盲目的城市化将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 杨学祥 2010年9月30日以来的50年一遇暴雨给海南带来严重损失。据初步统计,截至7日晚该省遭遇的此次强降雨导致16个市县受灾,全省1160多个村庄受淹,160余万人受灾,紧急转移21万余人。该省相关部门表示,旅游市场无游客失踪或伤亡报告。然而,部分旅游景点因雨停业,酒店接待量及营业收入较前日均有大幅下降。 有评论说,连日罕见的暴雨让不少的海南乡村在泥泞中生存,然而,暴雨的侵袭也暴露出当前海南一些地方在加快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过度追求水泥硬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根源不仅在于这次暴雨的罕见,还在于乡村建筑脆弱在极端天气的背景下,现有的排涝设施抵挡不住大水在乡村的积涝步伐。由于近年来,海南各地出现了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建筑问题,在一栋栋的漂亮房屋下面,排涝系统几乎一片空白,遇到极端天气时往往不是敌手。乡村发展所带来的地面水泥化、硬质化现象更给排涝添堵,最终致使乡村排涝系统不堪重负,甚至可谓雪上加霜 。 江河生于自然,水涨水落受自然规律支配,洪涝干旱皆为天灾;城市建于人类,便利于交通,宜居与市民,防火、防震、防寒、防旱、防涝、防风沙、防污染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把城市修成了蓄水池,暴雨之下,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动则上亿的财产损失,谁来买单,谁来担责? 城市内涝不是一个新问题。2005年以来,我们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内涝的博文,这些2005年的文章和资料,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 。 只见利益不见弊端的城市管理令国家受损人民受害。只有地上部分的华丽建筑,没有地下部分的相应能力的排水管道,城市管理者的低水平令世人震惊。 暴雨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城市的地下水管道和排涝系统成为必需设防的安全保障。2007年济南和重庆暴雨致灾,关键是城市排水系统没有达到安全标准。逢雨必淹的潜规则恰恰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无所作为和侥幸心态。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城市管理者是否熟记在心? 中国商界的科学素质是值得怀疑的:面对印尼地震海啸和美国新奥尔良市飓风灾难,中国商人的投资依然积聚在中国沿海;面对国际气象组织关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警告,中国沿海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升。科学对他们而言不值一文,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警告! 中国城市管理者被大批商人所包围,以至于金钱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科学工作者的理智呼声被商业的喧嚣所掩盖。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科学的呼声不仅可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挽救鲜活的无辜生命。 2007年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的黄牌警告也没有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2010年5-6月的罕见暴雨对城市管理者再次亮出黄牌警告。2010年9月30日至10月10日海南暴雨洪水灾害亮出了红牌警告! 2010年5月7日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50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3米。认真吸取57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5月9日,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24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20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100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102个镇(街)受水浸之灾,109间房屋倒塌,24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5.438亿元。 2010年5-7事件和5-13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制。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有评论指出,暴雨成了城市防洪能力的一张试纸,折射出某些城市决策者急功近利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如何防止积涝给社会运转、企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市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不仅仅是准确预报、启动预案以及紧急应对,而要看平时的资金投入有没有到位;水利设施有没有科学配置,各种相配套的排涝设施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就是城市防洪能力与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者更看好的是马路广场,楼堂馆所,商业大街,标志性建筑,乃至亮化工程等等,将更多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用在招商引资等可望出GDP的项目上。这些固然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但不能顾此失彼,将绝大部分的公共财政投入看得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城市水利这一埋在地下的政绩。正是由于城市在水利投入上欠账较多,财力支撑不足,基础设施匮乏,才导致了城市面对罕见暴雨的袭击,显得弱不禁雨。有鉴于此,只有改革现行考核制度与机制,将民生诉求和应对灾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考量,才能引导各级领导注重科学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立足长远考虑城市防洪硬件投入与管理课题,将更多的政绩埋到地下,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笔者认为,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是人祸而不是天灾,是城市排涝设计失误造成的,必须追究设计者和审批者的失职之责,必须赔偿市民和企业的相关财产损失。城市排涝工程必须科学论证、合理设计、严格审批,相关部门必须承担起相关的义务和责任。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楼市的疯狂和城镇内涝频发的事实表明,城镇建筑必须与配套的排水管线同时设计建设,城镇扩容的同时必须优先排水管道扩容。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城镇的盲目扩容将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 参考文献 1. 魏干。海南部分新农村形式主义忽略防洪 暴雨暴露问题。来源:南海网 2010年10月08日16:26 http://news.sohu.com/20101008/n275477151.shtml 2. 杨学祥。忽视海洋灾害的代价:飓风把美国南部沿岸4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2005-9-2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504.htm 3.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2005-1-16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4. 杨学祥。沿海城市的沉没与沿海经济。 2006-3-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6/10997.html 5. 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6. 杨学祥。暴雨再次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发表于 2010-5-16 7:34:10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936 7.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8. 杨学祥。我国基础科学的尴尬。科技潮。2005,(9):23-26 9. 杨学祥。谁为城市内涝的人祸担责: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发表于 2010-6-18 15:39:0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662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1728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4167 北方严重旱灾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 编者按:2004年3月2日,我在光明观察发表文章: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文章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发展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5年过去了,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演越烈。2008年末2009年初我国北方遭遇5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专家称城市恶性膨胀是农业受旱主因,重发这篇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 杨学祥 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扩大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失去农村支撑的城市将是一座死城,中国西部沙漠化过程就是证据。 北京与河北发生拒马河水权之争   ●引拒济京工程拟用一组机井将拒马河浅层地下水引至燕山石化,但下游河北居民的水井可能就此报废   ●地处京畿的河北在自身缺水情况下承担着保证京津用水的义务,但相关水权分配和补偿的机制尚未建立(资料来源: http://news.tom.com/1002/2004225-698422.html )   北京引拒工程的最初方案是把原有的引水渠道胜天渠的坝首加高,拦蓄更多的地表水;同时打一组40多眼机井的机井群,把拒马河的浅层地下水拦截后通过管道输往北京。拒马河的地质条件不能储存深层地下水,一旦工程实施,从地上到地下,拒马河水将全部被截在北京一段,下游的河北境内将滴水没有。一位河北水利部门的官员指出了引拒工程的利害。 据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资源处研究员郎洪钢统计,北京的引拒工程将对下游河北省境内的9个县市300多万人口造成巨大影响。郎洪钢认为,若北京引拒工程实施,下游地区75%以上年份将断流。下游已建好的众多水利工程将报废,100多万亩水浇地将变为旱地。同时,华北明珠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也将恶化,并加剧下游地区的耕地沙化。   石亭镇人大主席夏雪松出示了一份上呈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吴邦国委员长的请示报告,报告署名涞水县部分人大代表,落款日期是2003年11月28日。在这份报告中,北京引拒工程被称为非法截流工程。报告称:如果这项工程实施,将切断拒马河的表流及潜流,造成地下水主要补给断流,我县10个乡镇26.9万人面临水荒。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的这片土地将无法生存。因此,强烈要求中央领导制止这项工程的施工,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者。    维持大城市存在的代价 维持大城市的物质消耗随着现代化的需求而成几何级数增长,城市用水短缺仅仅是最敏感的问题之一。交通拥挤、用地紧张、服务设施配套等等,迫使城市不断扩大。如不及时限制,后果不堪设想。即使大城市保持现有的人口规模,随着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私人轿车的增加,淡水的需求量也会成倍增加。   水利部门的资料显示,拒马河流域目前是河北省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而河北省也已成为全中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0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1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1/7,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缺水标准的1/3,甚至比不上以干旱缺水著称的中东和北非地区。同属海河流域的北京和天津情况更糟,目前北京人均占有用水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   目前,整个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据统计,全流域水资源总量372亿立方米,在全国七大流域中,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最低,仅305立方米。因为地下水超采,目前华北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漏斗群。整个河北省已形成21个漏斗区,总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左右。   20年来,北京人口由800万增至近1400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多亿元增长到近3000亿元,地表水资源严重匮乏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截至目前,全市地下水累计超采6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的地下水已经十分有限。自1997年以来,河北省连续7年大旱,水资源持续减少。目前河北全省年用水量平均达230亿立方米,供水量只有170亿立方米,之间的缺口只能靠超采地下水来补充。有专家估计,如果没有外调水的情况下,河北2005年和2010年仍将缺水57.3亿立方米和61.8亿立方米。海委会一位官员坦承,由于水资源的紧张,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之间都出现了规模不等的水事纠纷。   历史的教训:先生存后发展   研究表明,差不多30%的热带雨林降水通过林木的根和叶得到再循环,砍伐林木会造成类似引发撒哈拉现象这样的恶性循环。在自然界的旱涝循环中,雨期把大陆变成到处是沼泽湖泊,地下水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充。旱期到来的时候,动植物就可以靠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来维持生存,直到下一个雨期。人到来之后,与淡水争夺生存空间。旱期排水造田减少了陆地蓄水面积,雨期为保护农田则修堤筑坝,让淡水沿江河白白流回大海。久而久之,地表水被排尽,地下水被抽干,它们都得不到自然的补充而失去流动与自净化能力。水草肥美的草原最终变为沙漠。自然界是生涝以备旱,人类是排涝以生旱。违反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不仅撒哈拉地区是这样,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移,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热带雨林、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使植被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要恢复自然界的旱涝平衡,就必须给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淡水、空气和其它生物留有足够的存在空间,如中国目前实行的退田还湖、退田还林的措施。 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有关于创世之初发生大洪水的记载,大禹治水是变堵截为疏导而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疏导意味着大量地表水白白地流归大海,他虽然给人类留下了大量陆地空间,但最终导致地表水的流失和沙漠化的逐步发展。在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中,排涝保护农田是自身生存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沙漠化却同样威胁人类的生存。这样看来,大禹治水的成功恰恰表明人类对沙漠化负有责任。恩格斯曾对人类盲目的实践作过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夢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因而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这一精辟的分析同样适用于人类对洪水的胜利。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我们必须改变与水源争地的旧观念,在相互依存中求得发展。 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盲目满足大城市的过度需求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危机。与其耗资巨大实施调水工程,不如地区、城乡均衡发展。以破坏农村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必须停止。农村生存环境破坏之日,就是城市自身生存条件消亡之时!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 发表网站:杨学祥.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 (2004-3-2)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3/2/996001.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558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44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口洪灾加剧和盲目的城市化将带来的灾难
杨学祥 2010-10-17 12:43
海口洪灾加剧和盲目的城市化将带来的灾难 遇到问题,要找出原因,要有解决的办法。否则,问题成堆无法解决。 海南暴雨直击:海口几十个村庄受淹洪灾加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6日19:4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海口10月16日电(记者 杨旭 王辛莉)15日晚间至16日白天,新一轮强降雨袭击海南。记者16日在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目击多个村庄遭水淹,洪灾加剧。   16日上午11时左右,记者在龙塘镇玉成村看到,村口积水过膝,村民们用一块大型泡沫垫将孩子和老人引渡出村。昨天上午才从安置点回到家中,今天又要转移出去了!村民郑宏光无奈地说。85岁的周阿婆一早起来煮了一锅稀饭,来不及吃就要走了。她的邻居张阿姨则为家中刚收割还没晒干的稻谷发愁,虽然稻谷被堆放在凳子上,但雨水已漫进房里没了脚面。   10月初的强降雨持续10天,因农村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差,海口许多乡村遭淹或发生严重内涝。新一轮暴雨使海口灾情雪上加霜,琼山区龙塘镇是灾情最重的一个乡镇。   琼山区委书记吴川祝16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10月初洪灾龙塘镇61个村民小组受灾,44个村内涝被淹。雨水停息后近20个村庄退水,新一轮暴雨,村庄再次被淹,目前全镇已有30个村受淹,转移人口8000人。   在龙塘镇龙新村,记者看到许多村屋泡在水中,一位妇女趟着过膝的水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村里几户人家躲在村边的一个高岭上。   富道村的陈阿婆一家五口10月4日就从家里转移出来,住在搭建在村道上的救灾帐篷内。她从家里搬出了两个木箱、一张床、三头猪、一头牛、一笼鸡,米由政府下发,还发过一次猪肉。看着暴雨中20米远处露出屋顶的家,她忧虑着不知何时能回家。   暴雨中,村里的水上涨很快,陈阿婆和20多户村民必须再次搬迁到更安全的地带。   吴川祝透露,区里已组织力量成立搜索队,到每一个内涝严重的村庄排查,确保不让一个村民落下,全部安全转移。部分地势较低的安置点群众将再一次被转移到高地。   海口市委书记陈辞16日下午赴龙塘镇察看水情,他表示,目前最紧急的是安置好受灾群众。他指示海口市建设部门加快选址,5天后建成一批活动板房投入使用。(完)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16/194721289797.s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10-10 11:46:47 盲目的城市化将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 杨学祥 2010年9月30日以来的50年一遇暴雨给海南带来严重损失。据初步统计,截至7日晚该省遭遇的此次强降雨导致16个市县受灾,全省1160多个村庄受淹,160余万人受灾,紧急转移21万余人。该省相关部门表示,旅游市场无游客失踪或伤亡报告。然而,部分旅游景点因雨停业,酒店接待量及营业收入较前日均有大幅下降。 有评论说,连日罕见的暴雨让不少的海南乡村在泥泞中生存,然而,暴雨的侵袭也暴露出当前海南一些地方在加快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过度追求水泥硬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根源不仅在于这次暴雨的罕见,还在于乡村建筑脆弱在极端天气的背景下,现有的排涝设施抵挡不住大水在乡村的积涝步伐。由于近年来,海南各地出现了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建筑问题,在一栋栋的漂亮房屋下面,排涝系统几乎一片空白,遇到极端天气时往往不是敌手。乡村发展所带来的地面水泥化、硬质化现象更给排涝添堵,最终致使乡村排涝系统不堪重负,甚至可谓雪上加霜 。 江河生于自然,水涨水落受自然规律支配,洪涝干旱皆为天灾;城市建于人类,便利于交通,宜居与市民,防火、防震、防寒、防旱、防涝、防风沙、防污染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把城市修成了蓄水池,暴雨之下,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动则上亿的财产损失,谁来买单,谁来担责? 城市内涝不是一个新问题。2005年以来,我们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内涝的博文,这些2005年的文章和资料,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 。 只见利益不见弊端的城市管理令国家受损人民受害。只有地上部分的华丽建筑,没有地下部分的相应能力的排水管道,城市管理者的低水平令世人震惊。 暴雨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城市的地下水管道和排涝系统成为必需设防的安全保障。2007年济南和重庆暴雨致灾,关键是城市排水系统没有达到安全标准。逢雨必淹的潜规则恰恰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无所作为和侥幸心态。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城市管理者是否熟记在心? 中国商界的科学素质是值得怀疑的:面对印尼地震海啸和美国新奥尔良市飓风灾难,中国商人的投资依然积聚在中国沿海;面对国际气象组织关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警告,中国沿海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升。科学对他们而言不值一文,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警告! 中国城市管理者被大批商人所包围,以至于金钱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科学工作者的理智呼声被商业的喧嚣所掩盖。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科学的呼声不仅可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挽救鲜活的无辜生命。 2007年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的黄牌警告也没有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2010年5-6月的罕见暴雨对城市管理者再次亮出黄牌警告。2010年9月30日至10月10日海南暴雨洪水灾害亮出了红牌警告! 2010年5月7日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50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3米。认真吸取57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5月9日,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24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20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100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102个镇(街)受水浸之灾,109间房屋倒塌,24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5.438亿元。 2010年5-7事件和5-13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制。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有评论指出,暴雨成了城市防洪能力的一张试纸,折射出某些城市决策者急功近利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如何防止积涝给社会运转、企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市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不仅仅是准确预报、启动预案以及紧急应对,而要看平时的资金投入有没有到位;水利设施有没有科学配置,各种相配套的排涝设施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就是城市防洪能力与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者更看好的是马路广场,楼堂馆所,商业大街,标志性建筑,乃至亮化工程等等,将更多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用在招商引资等可望出GDP的项目上。这些固然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但不能顾此失彼,将绝大部分的公共财政投入看得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城市水利这一埋在地下的政绩。正是由于城市在水利投入上欠账较多,财力支撑不足,基础设施匮乏,才导致了城市面对罕见暴雨的袭击,显得弱不禁雨。有鉴于此,只有改革现行考核制度与机制,将民生诉求和应对灾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考量,才能引导各级领导注重科学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立足长远考虑城市防洪硬件投入与管理课题,将更多的政绩埋到地下,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笔者认为,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是人祸而不是天灾,是城市排涝设计失误造成的,必须追究设计者和审批者的失职之责,必须赔偿市民和企业的相关财产损失。城市排涝工程必须科学论证、合理设计、严格审批,相关部门必须承担起相关的义务和责任。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楼市的疯狂和城镇内涝频发的事实表明,城镇建筑必须与配套的排水管线同时设计建设,城镇扩容的同时必须优先排水管道扩容。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城镇的盲目扩容将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 参考文献 1. 魏干。海南部分新农村形式主义忽略防洪 暴雨暴露问题。来源:南海网 2010年10月08日16:26 http://news.sohu.com/20101008/n275477151.shtml 2. 杨学祥。忽视海洋灾害的代价:飓风把美国南部沿岸4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2005-9-2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504.htm 3.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2005-1-16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4. 杨学祥。沿海城市的沉没与沿海经济。 2006-3-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6/10997.html 5. 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6. 杨学祥。暴雨再次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发表于 2010-5-16 7:34:10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936 7.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8. 杨学祥。我国基础科学的尴尬。科技潮。2005,(9):23-26 9. 杨学祥。谁为城市内涝的人祸担责: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发表于 2010-6-18 15:39:0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662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172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盲目的城市化将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
杨学祥 2010-10-10 11:46
盲目的城市化将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 杨学祥 2010 年 9 月 30 日 以来的 50 年一遇暴雨给海南带来严重损失。据初步统计,截至 7 日晚该省遭遇的此次强降雨导致 16 个市县受灾,全省 1160 多个村庄受淹, 160 余万人受灾,紧急转移 21 万余人。该省相关部门表示,旅游市场无游客失踪或伤亡报告。然而,部分旅游景点因雨停业,酒店接待量及营业收入较前日均有大幅下降。 有评论说,连日罕见的暴雨让不少的海南乡村在泥泞中生存,然而,暴雨的侵袭也暴露出当前海南一些地方在加快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过度追求水泥硬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根源不仅在于这次暴雨的罕见,还在于乡村建筑脆弱在极端天气的背景下,现有的排涝设施抵挡不住大水在乡村的积涝步伐。由于近年来,海南各地出现了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建筑问题,在一栋栋的漂亮房屋下面,排涝系统几乎一片空白,遇到极端天气时往往不是敌手。乡村发展所带来的地面水泥化、硬质化现象更给排涝添堵,最终致使乡村排涝系统不堪重负,甚至可谓雪上加霜 。 江河生于自然,水涨水落受自然规律支配,洪涝干旱皆为天灾;城市建于人类,便利于交通,宜居与市民,防火、防震、防寒、防旱、防涝、防风沙、防污染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把城市修成了蓄水池,暴雨之下,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动则上亿的财产损失,谁来买单,谁来担责? 城市内涝不是一个新问题。 2005 年以来,我们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内涝的博文,这些 2005 年的文章和资料,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 。 只见利益不见弊端的城市管理令国家受损人民受害。只有地上部分的华丽建筑,没有地下部分的相应能力的排水管道,城市管理者的低水平令世人震惊。 暴雨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城市的地下水管道和排涝系统成为必需设防的安全保障。 2007 年济南和重庆暴雨致灾,关键是城市排水系统没有达到安全标准。逢雨必淹的潜规则恰恰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无所作为和侥幸心态。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城市管理者是否熟记在心? 中国商界的科学素质是值得怀疑的:面对印尼地震海啸和美国新奥尔良市飓风灾难,中国商人的投资依然积聚在中国沿海;面对国际气象组织关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警告,中国沿海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升。科学对他们而言不值一文,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警告! 中国城市管理者被大批商人所包围,以至于金钱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科学工作者的理智呼声被商业的喧嚣所掩盖。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科学的呼声不仅可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挽救鲜活的无辜生命。 2007 年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的黄牌警告也没有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2010 年 5-6 月的罕见暴雨对城市管理者再次亮出黄牌警告。 2010 年 9 月 30 日 至 10 月 10 日 海南暴雨洪水灾害亮出了红牌警告! 2010 年 5 月 7 日 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 50 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 3 米 。认真吸取 57 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 5 月 9 日 ,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 24 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 20 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 100 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 102 个镇(街)受水浸之灾, 109 间房屋倒塌, 24 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 5.438 亿元。 2010 年 5-7 事件和 5-13 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制。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有评论指出,暴雨成了城市防洪能力的一张试纸,折射出某些城市决策者急功近利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如何防止积涝给社会运转、企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市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不仅仅是准确预报、启动预案以及紧急应对,而要看平时的资金投入有没有到位;水利设施有没有科学配置,各种相配套的排涝设施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就是城市防洪能力与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者更看好的是马路广场,楼堂馆所,商业大街,标志性建筑,乃至亮化工程等等,将更多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用在招商引资等可望出 GDP 的项目上。这些固然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但不能顾此失彼,将绝大部分的公共财政投入看得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城市水利这一埋在地下的政绩。正是由于城市在水利投入上欠账较多,财力支撑不足,基础设施匮乏,才导致了城市面对罕见暴雨的袭击,显得弱不禁雨。有鉴于此,只有改革现行考核制度与机制,将民生诉求和应对灾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考量,才能引导各级领导注重科学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立足长远考虑城市防洪硬件投入与管理课题,将更多的政绩埋到地下,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笔者认为,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是人祸而不是天灾,是城市排涝设计失误造成的,必须追究设计者和审批者的失职之责,必须赔偿市民和企业的相关财产损失。城市排涝工程必须科学论证、合理设计、严格审批,相关部门必须承担起相关的义务和责任。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楼市的疯狂和城镇内涝频发的事实表明,城镇建筑必须与配套的排水管线同时设计建设,城镇扩容的同时必须优先排水管道扩容。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城镇的盲目扩容将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 参考文献 1. 魏干。海南部分新农村形式主义忽略防洪 暴雨暴露问题。来源:南海网 2010 年 10 月 08 日 16:26 http://news.sohu.com/20101008/n275477151.shtml 2. 杨学祥。忽视海洋灾害的代价:飓风把美国南部沿岸 4 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2005-9-2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504.htm 3.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 2005-1-16 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4. 杨学祥。沿海城市的沉没与沿海经济。 2006-3-25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6/10997.html 5. 杨学祥 .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 2007-7-30 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6. 杨学祥。暴雨再次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发表于 2010-5-16 7:34:1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936 7.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 :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8. 杨学祥。我国基础科学的尴尬。科技潮。 2005 ,( 9 ): 23-26 9. 杨学祥。谁为城市内涝的人祸担责: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发表于 2010-6-18 15:39:0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662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690 次阅读|2 个评论
城市管理者的低水平令世人震惊:海南暴雨现漏洞
杨学祥 2010-10-10 10:56
2010年9月30日以来的50年一遇暴雨给海南带来严重损失。据初步统计,截至7日晚该省遭遇的此次强降雨导致16个市县受灾,全省1160多个村庄受淹,160余万人受灾,紧急转移21万余人。该省相关部门表示,旅游市场无游客失踪或伤亡报告。然而,部分旅游景点因雨停业,酒店接待量及营业收入较前日均有大幅下降。 有评论说,连日罕见的暴雨让不少的海南乡村在泥泞中生存,然而,暴雨的侵袭也暴露出当前海南一些地方在加快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过度追求水泥硬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根源不仅在于这次暴雨的罕见,还在于乡村建筑脆弱在极端天气的背景下,现有的排涝设施抵挡不住大水在乡村的积涝步伐。由于近年来,海南各地出现了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建筑问题,在一栋栋的漂亮房屋下面,排涝系统几乎一片空白,遇到极端天气时往往不是敌手。乡村发展所带来的地面水泥化、硬质化现象更给排涝添堵,最终致使乡村排涝系统不堪重负,甚至可谓雪上加霜。 江河生于自然,水涨水落受自然规律支配,洪涝干旱皆为天灾;城市建于人类,便利于交通,宜居与市民,防火、防震、防寒、防旱、防涝、防风沙、防污染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把城市修成了蓄水池,暴雨之下,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动则上亿的财产损失,谁来买单,谁来担责? 城市内涝不是一个新问题。2005年以来,我们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内涝的博文,这些2005年的文章和资料,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 。 只见利益不见弊端的城市管理令国家受损人民受害。只有地上部分的华丽建筑,没有地下部分的相应能力的排水管道,城市管理者的低水平令世人震惊。 附件: 海南部分新农村形式主义忽略防洪 暴雨暴露问题 来源:南海网 2010年10月08日16:26   海南暴雨背后的乡村建设问题   作者:魏干   据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6日下午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省持续强降雨共造成数十万群众受灾,已紧急转移132388人。目前至少有超700个村庄被淹,其中万宁317个,海口40多个,文昌122个,澄迈近100个,琼海超200个,其余市县均有不同数量的村庄被淹。此次海南持续强降雨量之大、面积之广是海南1961年以来首次出现。由于部分市县点降雨量很大,造成极其严重的内涝及洪灾,并且造成部分水库一度出现险情(见10月16日腾讯新闻)。   连日罕见的暴雨让不少的海南乡村在泥泞中生存,然而,暴雨的侵袭也暴露出当前海南一些地方在加快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过度追求水泥硬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根源不仅在于这次暴雨的罕见,还在于乡村建筑脆弱在极端天气的背景下,现有的排涝设施抵挡不住大水在乡村的积涝步伐。由于近年来,海南各地出现了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建筑问题,在一栋栋的漂亮房屋下面,排涝系统几乎一片空白,遇到极端天气时往往不是敌手。乡村发展所带来的地面水泥化、硬质化现象更给排涝添堵,最终致使乡村排涝系统不堪重负,甚至可谓雪上加霜。   由此可见,在海南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中,一些问题还很突出。有些地方往往流于表面光鲜的形式主义工程,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防汛、防灾设备乡村建筑常常处于灾难侵袭的第一线,是最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暴虐的地方。因此,海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能仅仅注重体面、光鲜的门面工程,更要注重相关排涝防旱设施建设,因为这些往往关系到灾难时刻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加强乡村排涝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除了加强乡村排涝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外,乡村管理者在制定乡村规划时,不能因为乡村开发而牺牲一些绿地、水体,要强调绿色乡村建设。此外,还要加紧蓄水工程建设,这样既可以有效防止洪涝,又可以有效的留住一部分雨水,防止干旱的发生。另一方面,相关建设部门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对乡村降雨分区和未来降雨趋势进行专项研究,充分发挥气象对乡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强预警工作。在城建规划中需多增气象元素,不单单是一个技术理念的改进,实际上对乡村编制雨水排放规划、河道治理规划,指导整个乡村雨水系统的建设是非常有帮助的。   暴雨的侵袭,给国庆时刻的海南带来了一次新的洗礼,只不过这次洗礼显得尤为沉重,充满着悲剧气息。但我相信,通过此次灾难的考验,我们的乡村建设能够更加理性,更加合理,更加和谐!我衷心的祝愿,此次暴雨侵袭能够让海南的乡村建设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在以后暴虐的自然灾害面前,能够闲庭信步般镇定自若   (责任编辑:张庆龙) http://news.sohu.com/20101008/n275477151.s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6-18 15:39:00 谁为城市内涝的人祸担责: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 杨学祥 人民网6月18日报道 在人们印象里,江南的初夏总是伴有绵绵的细雨。然而,今年的雨水来得格外早,雨势也十分猛烈。连日来,南方多省暴雨倾城。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南方省份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罕见特大暴雨为何频袭南方?城市规划如何解决暴雨积涝的顽疾?近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暴雨积涝,是国内众多城市的顽疾。此前广州遭遇历史最强暴雨袭击,雨量之多历史罕见;雨强之大历史罕见;范围之广历史罕见,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惊人。由此引发了民众质疑与拷问:如果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借暴雨之机深究建筑设计、排涝预防、项目管理、警报与应急机制等诸多城市管理课题,面对常年家具被泡、货物被冲、小汽车被灌的市民,何谈宜居二字? 这一问可谓问到了城市政府的痛处,问得好 ! 江河生于自然,水涨水落受自然规律支配,洪涝干旱皆为天灾;城市建于人类,便利于交通,宜居与市民,防火、防震、防寒、防旱、防涝、防风沙、防污染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把城市修成了蓄水池,暴雨之下,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动则上亿的财产损失,谁来买单,谁来担责? 城市内涝不是一个新问题。这些2005年的文章和资料,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 。 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在2005年8月29日经过密西西比州,造成至少125人死亡,超过90万户家庭电力供应中断。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没有经过新奥尔良市,因此这座墨西哥湾港口城市的建筑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80%的城区被洪水淹没。当地时间8月31日中午,新奥尔良市官员和军方工程师说,由于市内的洪水水位和庞恰特雷恩湖的水位已基本持平,当前洪水已经停止上涨。但是,红褐色的洪水中充满了下水道的污水、汽油和垃圾,其危险性依然很大。遭洪水重创的新奥尔良市可能得好几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把南部墨西哥湾沿岸4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布什总统已经亲临现场视察灾情。受灾最重的密西西比州州长黑利巴伯8月31日说,沿海遭飓风袭击最严重地区90%的建筑已完全消失。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市长雷纳金预计,飓风可能造成数千人死亡。在墨西哥湾,20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失踪,8家炼油厂关闭,美国政府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缓解危机。忽视海洋灾害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 对于美国遭遇飓风灾难,罗马尼亚哈尔吉塔县官员德努茨阿法塞说:大自然证明,不管你多么富有,经济多么发达,你都无法对抗它。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8月31日指责说,布什这个牛仔没有处理好飓风危机,疏散民众不力。他在现场直播的内阁会议上说:美国政府没有疏散计划,令人难以置信。这个世界第一大国插手伊拉克如此之深,却让自己的人民在水上漂来漂去。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美军空投沙袋堵口失败面对这些状况,荷兰专家特德斯勒伊特深表惊讶,他说:我不想显得过于挑剔,但很难想像这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看起来(美国)防范和疏散方案没有真正到位 。 最近几年,关于海洋灾害的警告不绝于耳。据2005年8月4日英国经济学家网站报道,英国的科学家们近期研究发现近年来发生的飓风存在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飓风给沿海地区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未来人们有必要远离沿海地区居住。英国曼彻斯特科技学院的气候学家凯利伊曼纽尔的研究显示,自1970年以来发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风暴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与之前相比大约都增加了50%。这种趋势和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升高有密切联系,而且也和这段时间全球大气平均温度的上升息息相关 。 2004年12月26日死亡近30万人的印度洋海啸让人们惊魂未定,联合国大学的报告又给沿海城市居民敲响警钟。置身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看看当地的地下空间利用状况,用淋漓尽致来形容绝不为过。地铁和购物中心等设施让人们在地下同样能感受到都市繁华。但联合国大学2005年1月14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如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应采取更多相应保护措施 。 报告称,中国上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洛杉矶和尼日利亚拉各斯等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近年来地下发展近乎疯狂,建设了大量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公共设施,却忽视了地下是洪水袭击潜在目标的事实。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可能上升,自然灾害也会更加频繁。紧急情况发生时,疏散位于地下的人群困难更大。联合国大学高级学术项目官员斯里莰萨黑拉特说:我们对地下建筑物过剩的后果了解不足。很多时候,建筑物会完全坍塌。 根据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准60年周期,我们预测海洋灾害加剧,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做战略上的转移 ,至今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科学界是唯《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马首是瞻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伊曼纽尔观点,应该引起中国科学界、新闻界、工商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人口和经济中心应该逐渐向内陆转移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灾难和国际组织关于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的警告并没有引起中国城市管理官员的重视,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两年后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 。2007年7月17日,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115年一遇的暴雨造成42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34人在暴雨中遇难 。人们不禁要问: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暴雨中的济南洪水要么积在市区低洼处,要么流入北部小清河,逢雨必淹成了济南市民的常识。7月18日从下午5时开始,3小时内最大降水量180毫米,这个数据是济南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银座购物广场北出口紧靠护城河,河水也倒灌了进去,银座购物广场成了泄洪的大坑。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水深达1.7米,积水直到20日才全部排完。事实上,今年除重庆和济南外,四川、湖北、江苏、陕西、辽宁、河南、安徽、云南、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也遭遇大暴雨,淮河、嘉陵江和长江的水位频繁冲击警戒线 。 暴雨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城市的地下水管道和排涝系统成为必需设防的安全保障。济南和重庆暴雨致灾,关键是城市排水系统没有达到安全标准。逢雨必淹的潜规则恰恰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无所作为和侥幸心态。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城市管理者是否熟记在心? 中国商界的科学素质是值得怀疑的:面对印尼地震海啸和美国新奥尔良市飓风灾难,中国商人的投资依然积聚在中国沿海;面对国际气象组织关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警告,中国沿海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升。科学对他们而言不值一文,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警告 ! 中国城市管理者被大批商人所包围,以至于金钱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科学工作者的理智呼声被商业的喧嚣所掩盖 。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科学的呼声不仅可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挽救鲜活的无辜生命。 2007年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的黄牌警告也没有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2010年5-6月的罕见暴雨对城市管理者再次亮出黄牌警告 。 2010年5月7日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50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3米。认真吸取57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5月9日,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24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20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100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 。 广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东表示:这场雨历史罕见,这在国内任何城市都会引起积涝。他告诉记者,广州多个监测站都录得历史最高值的降雨量。而且,这场暴雨降水时间非常集中,普遍在不到6个小时内出现了超过100毫米的降水。而且这场暴雨几乎覆盖了广州全市,这让水务应急单位的排水车应接不暇。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102个镇(街)受水浸之灾,109间房屋倒塌,24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5.438亿元 。 中新广东网5月15日电 近日广州连降暴雨,暴雨导致广州多处地方被水浸,广州的交通严重受阻,几近瘫痪。 5月14日暴雨再度侵袭广州,广州市区21条主干道瘫痪,车辆需绕道行驶。广州市已以当天17时20分启动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水务局下雨之前已派出有关人员到易发生水浸的地区布防,同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 中广网柳州5月15日消息 受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影响,5月13号到14号,柳州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昨天早上6点40分,柳州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据气象部门统计,5月13号晚上到14号下午的5点,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滚贝、香粉3个乡镇的降雨量都超过了110毫米,其中安陲乡降雨量最高,超过了120毫米,柳州市区和柳江、融安、三江等县都出现暴雨天气 。 中新广东网5月15日电 14日傍晚前后暴雨袭击广州市,羊城再度成为泽国。广州气象台更于23时55分启动红色暴雨预警信号,这是广州今年入汛以来第二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受大暴雨影响,白云机场40航班因此延误。而广州部分市区再次出现水浸街现象,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师大路段积水盖过人的膝盖。由于此前特大暴雨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的经验教训,广州市民对此次暴雨的到来做了防御措施。在杨箕地铁站,工作人员已事先准备好沙包等工作用以抗击积水。据悉,此次暴雨受低压槽影响,广东省粤西北、粤中、珠江三角洲先后出现了强降水。14日广东全省共有32个市县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11个市县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人民网讯 2010年5月13日,湖南省涟源市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继5月6日至8日暴雨过程后,5月13日凌晨3时至晚上20时,涟源市再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全市21个雨量站点均超过100mm,降雨量最大的涟源城区站24小时内达到172.1毫米。涟水、孙水、白马水库水位均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20个乡镇告急。该市迅速启动Ⅲ级预警响应。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洪灾中,全市47.8万人、20.1万亩农作物受灾,紧急转移人员人1.26万余人,房屋倒塌1710间,死亡大牲畜1160多头,直接经济损失达2.54亿元 。 我在2009年7月9日指出,进入7月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状态继续保持,中国东北出现低温冷夏年趋势,流感大流行进一步发展,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我国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如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2009年9-11月为弱潮汐时期,将加剧旱情,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关注低温冷夏的发展趋势,做好预防和农田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尽快早熟。低温也会导致流感的更快发展 。 2009年9月的秋旱最终在2010年4月形成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我在2010年4月1日指出干旱原因的同时,再次提出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的教训 。 2010年5-7事件和5-13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制。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 有评论指出,暴雨成了城市防洪能力的一张试纸,折射出某些城市决策者急功近利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如何防止积涝给社会运转、企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市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不仅仅是准确预报、启动预案以及紧急应对,而要看平时的资金投入有没有到位;水利设施有没有科学配置,各种相配套的排涝设施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就是城市防洪能力与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者更看好的是马路广场,楼堂馆所,商业大街,标志性建筑,乃至亮化工程等等,将更多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用在招商引资等可望出GDP的项目上。这些固然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但不能顾此失彼,将绝大部分的公共财政投入看得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城市水利这一埋在地下的政绩。正是由于城市在水利投入上欠账较多,财力支撑不足,基础设施匮乏,才导致了城市面对罕见暴雨的袭击,显得弱不禁雨。有鉴于此,只有改革现行考核制度与机制,将民生诉求和应对灾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考量,才能引导各级领导注重科学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立足长远考虑城市防洪硬件投入与管理课题,将更多的政绩埋到地下,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 笔者认为,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是人祸而不是天灾,是城市排涝设计失误造成的,必须追究设计者和审批者的失职之责,必须赔偿市民和企业的相关财产损失。城市排涝工程必须科学论证、合理设计、严格审批,相关部门必须承担起相关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2010-06-18 10:03:04 来源: 人民网(北京)。 http://news.163.com/10/0618/10/69F13E3000014IMI.html 2. 王辉,康炘冬。美开始历史上最大搜救 受灾地区九成建筑消失(图)。2005年09月02日。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83.html 3. 杨学祥。忽视海洋灾害的代价:飓风把美国南部沿岸4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2005-9-2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504.htm 4. 布什乘空军一号空中视察灾区 直言太可怕。 http://news.tom.com 2005年09月02日03时06分来源:新闻晨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59.html 5. 祁仁。英国科学家预言飓风越来越强 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2005080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508/1_20050805_115994.html 6. 杨学祥,杨冬红。英国科学家: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2005-8-1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5078 7.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2005-1-16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8. 城市地下建筑太多暗藏危机。2005年01月15日 21:06:00 中财网,来源:广州日报。 http://cfi.net.cn/(m5les545sbn4ki454p0ywr55)/newspage.aspx?id=20050115000587 9. 杨学祥。沿海城市的沉没与沿海经济。 2006-3-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6/10997.html 10. 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11. 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 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2007年07月25日 10时42分 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http://news.tom.com/2007-07-25/07AI/09739936.html 12. 杨学祥。暴雨再次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发表于 2010-5-16 7:34:10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936 13. 龙飞。暴雨之后:广州城建漏洞百出。2010年05月15日09:58中国经营报。 http://finance.qq.com/a/20100515/001746.htm 14. 廖宴思。暴雨频繁侵袭广州 阻断夜人回家路。2010年05月15日 10:05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818.shtml 15. 张江元,柳州台,赵鑫婷。广西柳州昨天遭暴雨狂袭。2010年05月15日 12:29中广网。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515/2191985.shtml 16. 程景伟。广州再成泽国 夜里启动暴雨红色预警。2010年05月15日 18:23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777.shtml 17. 郭国权,易海和,刘厅。湖南涟源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 损失达2.54亿元。2010年05月15日09:49 人民视线。 http://pic.people.com.cn/GB/165652/165654/11603761.html 18. 杨学祥。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发表于 2009-7-9 9:11:14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19.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20. 杨学祥。我国基础科学的尴尬。科技潮。2005,(9):23-26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662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104 次阅读|5 个评论
要大楼,更要排水畅通:相同的批评无回声
杨学祥 2010-7-23 08:34
要大楼,更要排水畅通:相同的批评无回声 杨学祥 盖民居大楼必须具备相应的辅助配套设备,达到相应的质量保准。防震、防火、防雷,上下水道畅通,三气设备齐全,商店、学校、托儿所、绿地、健身房,这些都是住房增值的条件。 城市不断的扩容,不但导致交通拥挤,而且导致城市内涝。有谁认真回答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批评意见? 附件: 暴雨倾城,勿忘城市的良心 2010-07-23 07:02:39 中国经济网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多个省市遭遇暴雨袭击,各地暴雨、江河洪水、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多种洪涝灾害发生频繁。日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刘宁就指出,部分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城市严重内涝,1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一度进水。 发生内涝的城市有100多个,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每逢暴雨便涝,这已成为我国众多城市的通病。过去几十年,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城市的高楼大厦建设数量、速度已经可以和世界上先进城市媲美。但为何遇到暴雨,这些城市便集体显现出脆弱、不堪一击的一面?城市中高楼耸立、建筑光鲜亮丽,谁会想到潜藏在地表之下的排水管道是城市的最大隐患? 在由钢筋水泥构建出的现代化城市中,道路逐渐硬质化,渗水性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优良先进的排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城市就会变成容器,大雨只进不出,水淹全城就成为必然。而我们现在的城市排水系统却令人堪忧。 早在今年5月份,几场暴雨就让广州的排水能力露了怯。全市发生44处严重水浸,交通一度瘫痪,街道变河流,商铺、学校水漫金山,地下停车场变游泳池、小汽车成潜水艇据统计,有1.3万辆轿车被淹,暴雨造成经济损失达5.438亿元。而据了解,广州83%的排水管道是按照一年一遇的防洪排涝标准建设的。这样低的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城市焉能不涝? 而另一个让人们惊诧的城市是赣州。赣州的排水系统不是太差了,而是太好了。让全市免遭水浸的排水系统竟是宋代遗留下来的福寿沟。也正是得益于此沟,使得赣州成为排水系统做的最好的城市。听到这样的消息,真不知道我们是该骄傲还是惭愧。 青岛的排水系统同样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而这套排水系统却是100多年前由德国人修建的。暴雨的确可以检验出城市的防洪能力,显然国内很多城市都不合格。长期以来,对排水设施投入少、管道老化、排水标准低、排水系统建设滞后,让城市注定成为水城。下水管道深埋地下,不到关键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它的存在,于是乎,能不建就不建、能偷工减料就偷工减料,急功近利的发展思维让人忘记了城市的良心。 城市管理者往往看好的是柏油马路和广场、标志性建筑和商业街区,他们只注重面子,却忽视了里子。形象工程固然带来漂亮的政绩,但城市排水功能是埋在地下的政绩,同样不能忽视。徒有其表的城市总是经不起暴风骤雨的考验。 所以,面对暴雨袭击,城市管理者们该清醒了。只有未雨绸缪,从长远角度规划城市水利设施,使城市处于和谐的生态环境中,我们的城市才能避免水漫金山的尴尬。 (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100723/16039834.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7-17 7:24:55 专家预测2030年前全球灾害会比较频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7日01:25 新文化报   近日,国土资源部的一组数据引起广泛关注:今年1月至6月,全国发生地质灾害19522起,较去年增加17658起,增幅为947.3%;464人死亡和失踪,较去年增加297人,增幅为177.8%。   针对我国今年上半年地质灾害频发现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表示,是由于世界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的正常表现,但应该引起重视。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陈一文表示,应该发挥卫星技术对防灾减灾的作用。   地质灾害为何多发?   拉马德雷在捣乱   目前这种灾害多发,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差不多,历史上曾经有过。杨学祥教授表示,这与拉马德雷现象有关。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和暖位相交替出现,中间间隔三十多年。   拉马德雷处于冷位相时,主要特征是地震频繁发生,把深海冷水翻上来,造成气候变冷、流感暴发,洪涝干旱也频发,低温冻害出现。比如1957年、1958年和1968年、1969年,世界性流感强烈。而处于暖位相时,气候一直在变暖,没有冷暖剧烈交替的过程。   1999年之后,拉马德雷又处于冷位相,全球发生数次大地震和海啸,这都是冷位相时灾害的表现。   杨学祥说,根据世界各地专家预测,2030年前都是冷位相时期,因此灾害比较频繁。同时,世界范围内很可能还会发生一些大型的地震、海啸等灾害,地点、时间、震级很难准确预测,只能是宏观预测,专家预测,2014年、2018年左右,可能会发生大型地震或者海啸灾害。   汶川地震后灾害多发   上半年我国地质灾害增加近10倍,其中很多都与汶川地震有关,可以说是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杨学祥说,我国今年上半年发生的地质灾害,多数为泥石流和滑坡,都与汶川地震有关。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后,汶川所处板块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强震之后地表山坡和岩石结构受到影响,山体破裂松动,暴雨出现,很容易出现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   自然灾害里有人为因素   杨学祥表示,目前,虽然说主要是自然灾害不可抗拒,但也有一些人为作用存在。比如今年的暴雨袭击,就是对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设施、网络、输电线路等的一次考验。杨学祥建议,城市不能无限制、无序发展,城市排涝工程必须科学论证、合理设计、严格审批。应对现有的下水道排水量评估,改造现有不合理的地下管网;必要时通过道路的高低来调节水的排放。其他灾害,也应随着问题的发现及时解决,要做到快速反应,并有预见性。   别怕灾害 多学防灾知识   害怕灾害是没有用的,而多学习防震防灾害的知识是有用的。杨学祥表示,地质灾害不是过去没发生过,只是最近处于频繁时期,作为普通群众,不要产生畏惧心理。政府部门可以吸取以前防灾防害的教训,及时作出相关预防机制,避免出现更多的损失。普通老百姓,可以多学一些预防地质灾害的知识,提前做好准备。同时,杨学祥说:从今年夏季的情况来讲,冬季可能还会出现低温情况,大家要做好防寒准备。本报记者 李珉琦 http://news.sina.com.cn/c/2010-07-17/012517818736s.s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4751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6-18 15:39:00 谁为城市内涝的人祸担责: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 杨学祥 人民网6月18日报道 在人们印象里,江南的初夏总是伴有绵绵的细雨。然而,今年的雨水来得格外早,雨势也十分猛烈。连日来,南方多省暴雨倾城。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南方省份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罕见特大暴雨为何频袭南方?城市规划如何解决暴雨积涝的顽疾?近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暴雨积涝,是国内众多城市的顽疾。此前广州遭遇历史最强暴雨袭击,雨量之多历史罕见;雨强之大历史罕见;范围之广历史罕见,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惊人。由此引发了民众质疑与拷问:如果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借暴雨之机深究建筑设计、排涝预防、项目管理、警报与应急机制等诸多城市管理课题,面对常年家具被泡、货物被冲、小汽车被灌的市民,何谈宜居二字? 这一问可谓问到了城市政府的痛处,问得好 ! 江河生于自然,水涨水落受自然规律支配,洪涝干旱皆为天灾;城市建于人类,便利于交通,宜居与市民,防火、防震、防寒、防旱、防涝、防风沙、防污染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把城市修成了蓄水池,暴雨之下,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动则上亿的财产损失,谁来买单,谁来担责? 城市内涝不是一个新问题。这些2005年的文章和资料,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 。 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在2005年8月29日经过密西西比州,造成至少125人死亡,超过90万户家庭电力供应中断。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没有经过新奥尔良市,因此这座墨西哥湾港口城市的建筑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80%的城区被洪水淹没。当地时间8月31日中午,新奥尔良市官员和军方工程师说,由于市内的洪水水位和庞恰特雷恩湖的水位已基本持平,当前洪水已经停止上涨。但是,红褐色的洪水中充满了下水道的污水、汽油和垃圾,其危险性依然很大。遭洪水重创的新奥尔良市可能得好几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把南部墨西哥湾沿岸4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布什总统已经亲临现场视察灾情。受灾最重的密西西比州州长黑利巴伯8月31日说,沿海遭飓风袭击最严重地区90%的建筑已完全消失。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市长雷纳金预计,飓风可能造成数千人死亡。在墨西哥湾,20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失踪,8家炼油厂关闭,美国政府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缓解危机。忽视海洋灾害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 对于美国遭遇飓风灾难,罗马尼亚哈尔吉塔县官员德努茨阿法塞说:大自然证明,不管你多么富有,经济多么发达,你都无法对抗它。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8月31日指责说,布什这个牛仔没有处理好飓风危机,疏散民众不力。他在现场直播的内阁会议上说:美国政府没有疏散计划,令人难以置信。这个世界第一大国插手伊拉克如此之深,却让自己的人民在水上漂来漂去。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美军空投沙袋堵口失败面对这些状况,荷兰专家特德斯勒伊特深表惊讶,他说:我不想显得过于挑剔,但很难想像这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看起来(美国)防范和疏散方案没有真正到位 。 最近几年,关于海洋灾害的警告不绝于耳。据2005年8月4日英国经济学家网站报道,英国的科学家们近期研究发现近年来发生的飓风存在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飓风给沿海地区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未来人们有必要远离沿海地区居住。英国曼彻斯特科技学院的气候学家凯利伊曼纽尔的研究显示,自1970年以来发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风暴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与之前相比大约都增加了50%。这种趋势和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升高有密切联系,而且也和这段时间全球大气平均温度的上升息息相关 。 2004年12月26日死亡近30万人的印度洋海啸让人们惊魂未定,联合国大学的报告又给沿海城市居民敲响警钟。置身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看看当地的地下空间利用状况,用淋漓尽致来形容绝不为过。地铁和购物中心等设施让人们在地下同样能感受到都市繁华。但联合国大学2005年1月14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如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应采取更多相应保护措施 。 报告称,中国上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洛杉矶和尼日利亚拉各斯等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近年来地下发展近乎疯狂,建设了大量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公共设施,却忽视了地下是洪水袭击潜在目标的事实。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可能上升,自然灾害也会更加频繁。紧急情况发生时,疏散位于地下的人群困难更大。联合国大学高级学术项目官员斯里莰萨黑拉特说:我们对地下建筑物过剩的后果了解不足。很多时候,建筑物会完全坍塌。 根据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准60年周期,我们预测海洋灾害加剧,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做战略上的转移 ,至今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科学界是唯《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马首是瞻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伊曼纽尔观点,应该引起中国科学界、新闻界、工商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人口和经济中心应该逐渐向内陆转移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灾难和国际组织关于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的警告并没有引起中国城市管理官员的重视,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两年后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 。2007年7月17日,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115年一遇的暴雨造成42人死亡,1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34人在暴雨中遇难 。人们不禁要问: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暴雨中的济南洪水要么积在市区低洼处,要么流入北部小清河,逢雨必淹成了济南市民的常识。7月18日从下午5时开始,3小时内最大降水量180毫米,这个数据是济南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银座购物广场北出口紧靠护城河,河水也倒灌了进去,银座购物广场成了泄洪的大坑。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水深达1.7米,积水直到20日才全部排完。事实上,今年除重庆和济南外,四川、湖北、江苏、陕西、辽宁、河南、安徽、云南、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也遭遇大暴雨,淮河、嘉陵江和长江的水位频繁冲击警戒线 。 暴雨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城市的地下水管道和排涝系统成为必需设防的安全保障。济南和重庆暴雨致灾,关键是城市排水系统没有达到安全标准。逢雨必淹的潜规则恰恰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无所作为和侥幸心态。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城市管理者是否熟记在心? 中国商界的科学素质是值得怀疑的:面对印尼地震海啸和美国新奥尔良市飓风灾难,中国商人的投资依然积聚在中国沿海;面对国际气象组织关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警告,中国沿海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升。科学对他们而言不值一文,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警告 ! 中国城市管理者被大批商人所包围,以至于金钱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科学工作者的理智呼声被商业的喧嚣所掩盖 。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科学的呼声不仅可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挽救鲜活的无辜生命。 2007年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的黄牌警告也没有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2010年5-6月的罕见暴雨对城市管理者再次亮出黄牌警告 。 2010年5月7日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50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3米。认真吸取57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5月9日,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24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20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100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 。 广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东表示:这场雨历史罕见,这在国内任何城市都会引起积涝。他告诉记者,广州多个监测站都录得历史最高值的降雨量。而且,这场暴雨降水时间非常集中,普遍在不到6个小时内出现了超过100毫米的降水。而且这场暴雨几乎覆盖了广州全市,这让水务应急单位的排水车应接不暇。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102个镇(街)受水浸之灾,109间房屋倒塌,24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5.438亿元 。 中新广东网5月15日电 近日广州连降暴雨,暴雨导致广州多处地方被水浸,广州的交通严重受阻,几近瘫痪。 5月14日暴雨再度侵袭广州,广州市区21条主干道瘫痪,车辆需绕道行驶。广州市已以当天17时20分启动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水务局下雨之前已派出有关人员到易发生水浸的地区布防,同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 中广网柳州5月15日消息 受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影响,5月13号到14号,柳州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昨天早上6点40分,柳州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据气象部门统计,5月13号晚上到14号下午的5点,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滚贝、香粉3个乡镇的降雨量都超过了110毫米,其中安陲乡降雨量最高,超过了120毫米,柳州市区和柳江、融安、三江等县都出现暴雨天气 。 中新广东网5月15日电 14日傍晚前后暴雨袭击广州市,羊城再度成为泽国。广州气象台更于23时55分启动红色暴雨预警信号,这是广州今年入汛以来第二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受大暴雨影响,白云机场40航班因此延误。而广州部分市区再次出现水浸街现象,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师大路段积水盖过人的膝盖。由于此前特大暴雨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的经验教训,广州市民对此次暴雨的到来做了防御措施。在杨箕地铁站,工作人员已事先准备好沙包等工作用以抗击积水。据悉,此次暴雨受低压槽影响,广东省粤西北、粤中、珠江三角洲先后出现了强降水。14日广东全省共有32个市县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11个市县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人民网讯 2010年5月13日,湖南省涟源市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继5月6日至8日暴雨过程后,5月13日凌晨3时至晚上20时,涟源市再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全市21个雨量站点均超过100mm,降雨量最大的涟源城区站24小时内达到172.1毫米。涟水、孙水、白马水库水位均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20个乡镇告急。该市迅速启动Ⅲ级预警响应。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洪灾中,全市47.8万人、20.1万亩农作物受灾,紧急转移人员人1.26万余人,房屋倒塌1710间,死亡大牲畜1160多头,直接经济损失达2.54亿元 。 我在2009年7月9日指出,进入7月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状态继续保持,中国东北出现低温冷夏年趋势,流感大流行进一步发展,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我国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如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2009年9-11月为弱潮汐时期,将加剧旱情,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关注低温冷夏的发展趋势,做好预防和农田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尽快早熟。低温也会导致流感的更快发展 。 2009年9月的秋旱最终在2010年4月形成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我在2010年4月1日指出干旱原因的同时,再次提出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的教训 。 2010年5-7事件和5-13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制。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 有评论指出,暴雨成了城市防洪能力的一张试纸,折射出某些城市决策者急功近利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如何防止积涝给社会运转、企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市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不仅仅是准确预报、启动预案以及紧急应对,而要看平时的资金投入有没有到位;水利设施有没有科学配置,各种相配套的排涝设施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就是城市防洪能力与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者更看好的是马路广场,楼堂馆所,商业大街,标志性建筑,乃至亮化工程等等,将更多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用在招商引资等可望出GDP的项目上。这些固然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但不能顾此失彼,将绝大部分的公共财政投入看得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城市水利这一埋在地下的政绩。正是由于城市在水利投入上欠账较多,财力支撑不足,基础设施匮乏,才导致了城市面对罕见暴雨的袭击,显得弱不禁雨。有鉴于此,只有改革现行考核制度与机制,将民生诉求和应对灾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考量,才能引导各级领导注重科学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立足长远考虑城市防洪硬件投入与管理课题,将更多的政绩埋到地下,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 笔者认为,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是人祸而不是天灾,是城市排涝设计失误造成的,必须追究设计者和审批者的失职之责,必须赔偿市民和企业的相关财产损失。城市排涝工程必须科学论证、合理设计、严格审批,相关部门必须承担起相关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2010-06-18 10:03:04 来源: 人民网(北京)。 http://news.163.com/10/0618/10/69F13E3000014IMI.html 2. 王辉,康炘冬。美开始历史上最大搜救 受灾地区九成建筑消失(图)。2005年09月02日。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83.html 3. 杨学祥。忽视海洋灾害的代价:飓风把美国南部沿岸4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2005-9-2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504.htm 4. 布什乘空军一号空中视察灾区 直言太可怕。 http://news.tom.com 2005年09月02日03时06分来源:新闻晨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59.html 5. 祁仁。英国科学家预言飓风越来越强 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2005080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508/1_20050805_115994.html 6. 杨学祥,杨冬红。英国科学家: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2005-8-1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5078 7.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2005-1-16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8. 城市地下建筑太多暗藏危机。2005年01月15日 21:06:00 中财网,来源:广州日报。 http://cfi.net.cn/(m5les545sbn4ki454p0ywr55)/newspage.aspx?id=20050115000587 9. 杨学祥。沿海城市的沉没与沿海经济。 2006-3-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6/10997.html 10. 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11. 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 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2007年07月25日 10时42分 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http://news.tom.com/2007-07-25/07AI/09739936.html 12. 杨学祥。暴雨再次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发表于 2010-5-16 7:34:10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936 13. 龙飞。暴雨之后:广州城建漏洞百出。2010年05月15日09:58中国经营报。 http://finance.qq.com/a/20100515/001746.htm 14. 廖宴思。暴雨频繁侵袭广州 阻断夜人回家路。2010年05月15日 10:05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818.shtml 15. 张江元,柳州台,赵鑫婷。广西柳州昨天遭暴雨狂袭。2010年05月15日 12:29中广网。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515/2191985.shtml 16. 程景伟。广州再成泽国 夜里启动暴雨红色预警。2010年05月15日 18:23 来源: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777.shtml 17. 郭国权,易海和,刘厅。湖南涟源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 损失达2.54亿元。2010年05月15日09:49 人民视线。 http://pic.people.com.cn/GB/165652/165654/11603761.html 18. 杨学祥。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发表于 2009-7-9 9:11:14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19.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20. 杨学祥。我国基础科学的尴尬。科技潮。2005,(9):23-26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662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为城市内涝的人祸担责: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
杨学祥 2010-6-18 15:39
谁为城市内涝的人祸担责: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 杨学祥 人民网 6 月 18 日 报道 在人们印象里,江南的初夏总是伴有绵绵的细雨。然而,今年的雨水来得格外早,雨势也十分猛烈。连日来,南方多省暴雨倾城。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南方省份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罕见特大暴雨为何频袭南方?城市规划如何解决暴雨积涝的顽疾?近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暴雨积涝,是国内众多城市的顽疾。此前广州遭遇历史最强暴雨袭击,雨量之多历史罕见;雨强之大历史罕见;范围之广历史罕见,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惊人。由此引发了民众质疑与拷问:如果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借暴雨之机深究建筑设计、排涝预防、项目管理、警报与应急机制等诸多城市管理课题,面对常年家具被泡、货物被冲、小汽车被灌的市民,何谈宜居二字? 这一问可谓问到了城市政府的痛处,问得好 ! 江河生于自然,水涨水落受自然规律支配,洪涝干旱皆为天灾;城市建于人类,便利于交通,宜居与市民,防火、防震、防寒、防旱、防涝、防风沙、防污染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把城市修成了蓄水池,暴雨之下,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动则上亿的财产损失,谁来买单,谁来担责? 城市内涝不是一个新问题。这些 2005 年的文章和资料,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 。 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在 2005 年 8 月 29 日 经过密西西比州,造成至少 125 人死亡,超过 90 万户家庭电力供应中断。飓风卡特里娜的中心没有经过新奥尔良市,因此这座墨西哥湾港口城市的建筑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 80 %的城区被洪水淹没。当地时间 8 月 31 日中午 ,新奥尔良市官员和军方工程师说,由于市内的洪水水位和庞恰特雷恩湖的水位已基本持平,当前洪水已经停止上涨。但是,红褐色的洪水中充满了下水道的污水、汽油和垃圾,其危险性依然很大。遭洪水重创的新奥尔良市可能得好几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把南部墨西哥湾沿岸 4 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布什总统已经亲临现场视察灾情。受灾最重的密西西比州州长黑利巴伯 8 月 31 日 说,沿海遭飓风袭击最严重地区 90 %的建筑已完全消失。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市长雷纳金预计,飓风可能造成数千人死亡。在墨西哥湾, 20 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失踪, 8 家炼油厂关闭,美国政府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缓解危机。忽视海洋灾害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 对于美国遭遇飓风灾难,罗马尼亚哈尔吉塔县官员德努茨阿法塞说:大自然证明,不管你多么富有,经济多么发达,你都无法对抗它。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8 月 31 日 指责说,布什这个牛仔没有处理好飓风危机,疏散民众不力。他在现场直播的内阁会议上说:美国政府没有疏散计划,令人难以置信。这个世界第一大国插手伊拉克如此之深,却让自己的人民在水上漂来漂去。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美军空投沙袋堵口失败面对这些状况,荷兰专家特德斯勒伊特深表惊讶,他说:我不想显得过于挑剔,但很难想像这发生在西方 ( 发达 ) 国家,看起来 ( 美国 ) 防范和疏散方案没有真正到位 。 最近几年,关于海洋灾害的警告不绝于耳。据 2005 年 8 月 4 日 英国经济学家网站报道,英国的科学家们近期研究发现近年来发生的飓风存在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飓风给沿海地区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未来人们有必要远离沿海地区居住。英国曼彻斯特科技学院的气候学家凯利伊曼纽尔的研究显示,自 1970 年以来发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风暴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与之前相比大约都增加了 50% 。这种趋势和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升高有密切联系,而且也和这段时间全球大气平均温度的上升息息相关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死亡近 30 万人的印度洋海啸让人们惊魂未定,联合国大学的报告又给沿海城市居民敲响警钟。置身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看看当地的地下空间利用状况,用淋漓尽致来形容绝不为过。地铁和购物中心等设施让人们在地下同样能感受到都市繁华。但联合国大学 2005 年 1 月 14 日 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如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应采取更多相应保护措施 。 报告称,中国上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洛杉矶和尼日利亚拉各斯等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近年来地下发展近乎疯狂,建设了大量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公共设施,却忽视了地下是洪水袭击潜在目标的事实。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可能上升,自然灾害也会更加频繁。紧急情况发生时,疏散位于地下的人群困难更大。联合国大学高级学术项目官员斯里莰萨黑拉特说:我们对地下建筑物过剩的后果了解不足。很多时候,建筑物会完全坍塌。 根据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准 60 年周期,我们预测海洋灾害加剧,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做战略上的转移 ,至今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科学界是唯《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马首是瞻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伊曼纽尔观点,应该引起中国科学界、新闻界、工商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人口和经济中心应该逐渐向内陆转移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灾难和国际组织关于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的警告并没有引起中国城市管理官员的重视,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两年后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 。 2007 年 7 月 17 日 ,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 115 年一遇的暴雨造成 42 人死亡, 12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 27 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 34 人在暴雨中遇难 。人们不禁要问: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暴雨中的济南洪水要么积在市区低洼处,要么流入北部小清河,逢雨必淹成了济南市民的常识。 7 月 18 日 从下午 5 时开始, 3 小时内最大降水量 180 毫米 ,这个数据是济南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银座购物广场北出口紧靠护城河,河水也倒灌了进去,银座购物广场成了泄洪的大坑。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水深达 1.7 米 ,积水直到 20 日才全部排完。事实上,今年除重庆和济南外,四川、湖北、江苏、陕西、辽宁、河南、安徽、云南、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也遭遇大暴雨,淮河、嘉陵江和长江的水位频繁冲击警戒线 。 暴雨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城市的地下水管道和排涝系统成为必需设防的安全保障。济南和重庆暴雨致灾,关键是城市排水系统没有达到安全标准。逢雨必淹的潜规则恰恰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无所作为和侥幸心态。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城市管理者是否熟记在心? 中国商界的科学素质是值得怀疑的:面对印尼地震海啸和美国新奥尔良市飓风灾难,中国商人的投资依然积聚在中国沿海;面对国际气象组织关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警告,中国沿海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升。科学对他们而言不值一文,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警告 ! 中国城市管理者被大批商人所包围,以至于金钱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科学工作者的理智呼声被商业的喧嚣所掩盖 。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科学的呼声不仅可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挽救鲜活的无辜生命。 2007 年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的黄牌警告也没有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2010 年 5-6 月的罕见暴雨对城市管理者再次亮出黄牌警告 。 2010 年 5 月 7 日 凌晨,广州城的上空惊雷不断,大雨滂沱。一场 50 年一遇的大雨,把这个即将举办亚运的国际大都市浇了一个透心凉。城市主干道水浸一度深达 3 米 。认真吸取 57 灾害教训,反思排涝系统,严查薄弱环节。履新不足一月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措辞严厉,几乎下达了军令状。然而 5 月 9 日 ,广州又一场大雨。虽然广州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 24 小时待命,但暴雨再度成灾,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停车场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雨就把广州 20 年的城建打得原形毕露,再有 100 多天,广州将召开亚运会,这场暴雨背后,外界看到外表光鲜的广州城,地下排水系统更像一个绣花枕头 。 广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东表示:这场雨历史罕见,这在国内任何城市都会引起积涝。他告诉记者,广州多个监测站都录得历史最高值的降雨量。而且,这场暴雨降水时间非常集中,普遍在不到 6 个小时内出现了超过 100 毫米 的降水。而且这场暴雨几乎覆盖了广州全市,这让水务应急单位的排水车应接不暇。据统计,当天广州全市 102 个镇(街)受水浸之灾, 109 间房屋倒塌, 24 个停车场被淹,造成经济损失约 5.438 亿元 。 中新广东网 5 月 15 日 电 近日广州连降暴雨,暴雨导致广州多处地方被水浸,广州的交通严重受阻,几近瘫痪。 5 月 14 日 暴雨再度侵袭广州,广州市区 21 条主干道瘫痪,车辆需绕道行驶。广州市已以当天 17 时 20 分启动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水务局下雨之前已派出有关人员到易发生水浸的地区布防,同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 中广网柳州 5 月 15 日 消息 受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影响, 5 月 13 号到 14 号,柳州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昨天早上 6 点 40 分,柳州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据气象部门统计, 5 月 13 号晚上到 14 号下午的 5 点,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滚贝、香粉 3 个乡镇的降雨量都超过了 110 毫米 ,其中安陲乡降雨量最高,超过了 120 毫米 ,柳州市区和柳江、融安、三江等县都出现暴雨天气 。 中新广东网 5 月 15 日 电 14 日傍晚前后暴雨袭击广州市,羊城再度成为泽国。广州气象台更于 23 时 55 分启动红色暴雨预警信号,这是广州今年入汛以来第二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受大暴雨影响,白云机场 40 航班因此延误。而广州部分市区再次出现水浸街现象,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师大路段积水盖过人的膝盖。由于此前特大暴雨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的经验教训,广州市民对此次暴雨的到来做了防御措施。在杨箕地铁站,工作人员已事先准备好沙包等工作用以抗击积水。据悉,此次暴雨受低压槽影响,广东省粤西北、粤中、珠江三角洲先后出现了强降水。 14 日广东全省共有 32 个市县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 11 个市县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人民网讯 2010 年 5 月 13 日 ,湖南省涟源市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继 5 月 6 日 至 8 日暴雨过程后, 5 月 13 日凌晨 3 时 至晚上 20 时,涟源市再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全市 21 个雨量站点均超过 100mm ,降雨量最大的涟源城区站 24 小时内达到 172.1 毫米 。涟水、孙水、白马水库水位均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 20 个乡镇告急。该市迅速启动Ⅲ级预警响应。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洪灾中,全市 47.8 万人、 20.1 万亩农作物受灾,紧急转移人员人 1.26 万余人,房屋倒塌 1710 间,死亡大牲畜 1160 多头,直接经济损失达 2.54 亿元 。 我在 2009 年 7 月 9 日 指出,进入 7 月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状态继续保持,中国东北出现低温冷夏年趋势,流感大流行进一步发展,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我国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如 2006 年四川特大干旱)。 2009 年 9-11 月为弱潮汐时期,将加剧旱情,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关注低温冷夏的发展趋势,做好预防和农田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尽快早熟。低温也会导致流感的更快发展 。 2009 年 9 月的秋旱最终在 2010 年 4 月形成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我在 2010 年 4 月 1 日 指出干旱原因的同时,再次提出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的教训 。 2010 年 5-7 事件和 5-13 事件再次暴露了城市管理的漏洞,忙于建设,疏于管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严重的损失将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制。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 有评论指出,暴雨成了城市防洪能力的一张试纸,折射出某些城市决策者急功近利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如何防止积涝给社会运转、企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市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不仅仅是准确预报、启动预案以及紧急应对,而要看平时的资金投入有没有到位;水利设施有没有科学配置,各种相配套的排涝设施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就是城市防洪能力与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者更看好的是马路广场,楼堂馆所,商业大街,标志性建筑,乃至亮化工程等等,将更多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用在招商引资等可望出 GDP 的项目上。这些固然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但不能顾此失彼,将绝大部分的公共财政投入看得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城市水利这一埋在地下的政绩。正是由于城市在水利投入上欠账较多,财力支撑不足,基础设施匮乏,才导致了城市面对罕见暴雨的袭击,显得弱不禁雨。有鉴于此,只有改革现行考核制度与机制,将民生诉求和应对灾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考量,才能引导各级领导注重科学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立足长远考虑城市防洪硬件投入与管理课题,将更多的政绩埋到地下,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 笔者认为,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是人祸而不是天灾,是城市排涝设计失误造成的,必须追究设计者和审批者的失职之责,必须赔偿市民和企业的相关财产损失。城市排涝工程必须科学论证、合理设计、严格审批,相关部门必须承担起相关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 暴雨当浇醒急功近利发展观。 2010-06-18 10:03:04  来源 : 人民网 ( 北京 ) 。 http://news.163.com/10/0618/10/69F13E3000014IMI.html 2. 王辉,康炘冬。美开始历史上最大搜救 受灾地区九成建筑消失 ( 图 ) 。 2005 年 09 月 02 日 。来源 : 北京娱乐信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83.html 3. 杨学祥。忽视海洋灾害的代价:飓风把美国南部沿岸 4 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2005-9-2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504.htm 4. 布什乘空军一号空中视察灾区 直言太可怕。 http://news.tom.com 2005 年 09 月 02 日 03 时 06 分 来源 : 新闻晨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59.html 5. 祁仁。英国科学家预言飓风越来越强 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2005080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508/1_20050805_115994.html 6. 杨学祥,杨冬红。英国科学家: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2005-8-12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5078 7.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 2005-1-16 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8. 城市地下建筑太多暗藏危机。 2005 年 01 月 15 日 21:06:00 中财网,来源:广州日报。 http://cfi.net.cn/(m5les545sbn4ki454p0ywr55)/newspage.aspx?id=20050115000587 9. 杨学祥。沿海城市的沉没与沿海经济。 2006-3-25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6/10997.html 10. 杨学祥 .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 2007-7-30 光明网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11. 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 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 2007 年 07 月 25 日 10 时 42 分 南方报业网 - 南方都市报。 http://news.tom.com/2007-07-25/07AI/09739936.html 12. 杨学祥。暴雨再次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发表于 2010-5-16 7:34:1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936 13. 龙飞。暴雨之后:广州城建漏洞百出。 2010 年 05 月 15 日 09:58 中国经营报。 http://finance.qq.com/a/20100515/001746.htm 14. 廖宴思。暴雨频繁侵袭广州 阻断夜人回家路。 2010 年 05 月 15 日 10:05 来源 : 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818.shtml 15. 张江元,柳州台,赵鑫婷。广西柳州昨天遭暴雨狂袭。 2010 年 05 月 15 日 12:29 中广网。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515/2191985.shtml 16. 程景伟。广州再成泽国 夜里启动暴雨红色预警。 2010 年 05 月 15 日 18:23 来源 : 广东新闻网。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10/2010-05-15/2/44777.shtml 17. 郭国权,易海和,刘厅。湖南涟源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 损失达 2.54 亿元。 2010 年 05 月 15 日 09:49 人民视线。 http://pic.people.com.cn/GB/165652/165654/11603761.html 18. 杨学祥。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发表于 2009-7-9 9:11 :1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19. 杨学祥。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发表于 2010-4-1 8:13 :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846 20. 杨学祥。我国基础科学的尴尬。科技潮。 2005 ,( 9 ): 23-26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751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广西暴雨致湘桂铁路中断 火车站前成汪洋(图)
杨学祥 2010-6-2 12:28
广西暴雨致湘桂铁路中断 火车站前成汪洋(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6-02 06:01:15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