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崆峒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道教名山--------崆峒山
热度 2 pzh1945 2016-9-14 09:30
道教名山--------崆峒山 图九为崆峒水库,40年前,本人参与了筑坝工程,今天水库仍然在发挥作用,并为AAAAA 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增加一个景点!
个人分类: 图片|2708 次阅读|4 个评论
1976年9月9日———中南河,工作队长的回忆
pzh1945 2016-9-8 23:39
《99回忆》 19 76 年9月9日 ——— 中南河,工作队长的回忆 彭振华 (原甘肃平凉崆峒山中南河工作队长) (前中共甘肃省兰州医学院纪委书记) 中南海,1976年9月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个世界的巨星划破了长空! 中南河,位于中南海西去数千公里之外,泾河源头,人们正进行着冬小麦收割与播种! 中南河,位于甘肃省平凉县崆峒山主峰南侧,海拔2000米左右,一个散落在许多山坡之中的农村生产大队。这里正在开展社会主义路线教育,我从另外一个公社副主任岗位上调来,在这里驻队。① 1976年9月9日,中南河,山高云淡,凉爽但透着一点刺骨的冷风,刮向山顶,刮向山谷……, 早晨起来,在社员家吃过早饭,与其它工作队员相约,爬过南山,下至落差500多米的泾河源头峡谷,察看与宁夏泾源县交界处,两省、区森林争议带的林木保护现状,以协商共管问题。 上山、下山,上山又下山,回到驻地,已日落西山下,天已昏暗下来。我拖着疲惫的步伐,打开大队办公室的房门,爬上临时架起的床铺,伸展四肢,真想:一觉睡到大天亮! 这时走进一位本大队另外一生产队社员,大约50多岁,我欠身示意坐下,他倒坐在门坎上,一声不吭!……, 不知他来歇脚?还是有事!我等待着……,他沉默着……! 问:你从哪里来? 答:给孙子取药,从香山大队(合作医疗站,位于崆峒山顶)来! 我想:他不径直回家,绕道20多里山路,一定有事找我(工作队长)!……, 等他开口,他在沉默中,……,过了好一会儿! 问:有事吗?说吧! 答:毛……主……席……,出现了沉默。 社员们,有困难找组织,一般开场白是,毛主席说:社会主义不能让人锇着、冻着! 社员们的口头禅:吃的救济粮,穿的黄衣裳(旧军装),还是毛主席好! 我想: 口粮不够了?不是青黄不接之时! 衣裳单簿?尚未入冬! 孙子有病,缺钱?合作医疗,不需要付钱啊!! 问:家里有困难了?你说吧! 答:唉!毛……主……席……,又出现了沉默,……。 社员们,反映生产队干部问题,一般开场白是,毛主席说:正确的采纳,不正确的杀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意)! 问:你们(生产队)队长,多吃多占?作风霸道? 答:毛……主……席……,他……他……又沉默了,……。 只见他:转过身去,低下了头……, 过了好长、好长时间,抬起头,忽然站起身,走了!不辞而别?! 我楞了一会儿, “ 毛…主…席? ” ,???,!!!……,急忙,翻起身,跳下床,拖上鞋,跨出门,冲上山坡,叫了他回来! 到房门口,我们两人面对面站立着。 问:毛…主…席!……毛…主…席?… 答:毛……主……席……,他…他…老……人……家……! 问:毛主席?怎么了?毛主席!怎么了? 我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上前一步,紧紧抓住他的手! 问:毛主席!怎么了?怎么了!!病了?病了!! 他遥了一下头,……, 问:毛主席!病重了?病重了!!……, 我似乎想起:电影里的镜头,当年红场上挤满了群众,在收听列宁同志健康状况的公告! 他又摇了一下头,……, 问:那?…哪!怎么了!……快说呀!……, 答:……,我听说的,……从广播里听…说…的…, 我似乎明白了,似乎理解了,他不敢说,这话从第一个人口里说出,需要承受多大的政治压力? 问:从广播里听说的?不怕,不要怕!从广播里听说的!! 答:毛主席,他…老…人…家,……, 两行泪珠滚下来,砸在我们俩人紧握着的双手上,……, 我明白了!我理解了!他不愿说,不愿将那一个 “ 字 ” 与毛主席联系起来!……, 我们俩人,最终谁也没有说出那一个 “ 字 ” 来! 我们俩人紧握着的双手,慢慢无力的松开了! 俩人,重新又回到各自的位置上,……,长时间的沉默着……, 屋里静极了……,只听见门外的杨树、山坡上的松树,被轻风吹过,发出阵阵低吟……,………,…………, ……,…………,不知过了多久……,他要走了……,我翻起身来,送出门外,……,送上山坡,……,他回过头来,用手指向成片的白杨树林……, ……,啊?!(农历8月16)月光下,微风吹过,大片的杨树林,树冠上挂满了白花?② 只听见山坡上成片的人工落叶松,生长在悬崖旁的百年古柏,发出阵阵呜吟之声!似乎大地在哭泣,群山在默哀……,……, 我们俩人久久地站在中南河的山坡上,向东遥望着,中南海的灯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见《回忆,1976年一次难忘的跑官、要官的经历》。 ②、这种大杨树,叶面深绿,叶背泛白,经轻风吹过,叶背在夜晚月光下,恰似朵朵白花,挂满枝头。
个人分类: 回忆|1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
热度 5 yaoweijian 2016-1-14 15:04
此次自驾游出行最后一站: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 被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笔下多有赞誉。崆峒武术更是被誉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 自1994年以来,崆峒山获得了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和“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桂冠;2002年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以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皇城、弹筝峡、塔院、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登上了“国家名片”,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850 次阅读|6 个评论
枫红似火满山烧 - 为高老新作“秋拍崆峒山”配诗
热度 1 xucq45 2013-12-18 06:32
枫红似火满山烧 - 为高老新作“秋拍崆峒山”配诗 枫红似火满山烧,崆峒处处闪寺庙, 自古西来第一山,风流才俊留墨宝。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3133 次阅读|6 个评论
崆峒山——第一道教名山!
zhaoqixiong 2013-9-1 23:01
2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习作一:木兰花慢.崆峒山
热度 5 Flyingriver 2012-6-13 09:30
木兰花慢.崆峒山 正清纯初夏,花竞艳,雨帘萦。 醉泾水 ① 清曲,筝湖 ② 绿韵,道观金鸣。 崆峒,雾衫轻掩,令巍峨赤壁 ③ 显轻盈。 遥问秦皇汉武 ④ ,可及彼世风情。 临风,雨霁空明,极目处,尽清澄。 望访仙故地 ⑤ , 巉 岩峭壁,古木峥嵘。 休惊,任春秋易,信丹霞不老旧时容。 管那皇朝更替,太极源地 ⑥ 恒名。 ① 泾水,即泾河,穿越崆峒山东面峡谷。 ② 筝湖,即弹筝湖,也称崆峒水库,位于泾河主流,半绕崆峒山主峰,秀丽碧蓝。 ③ 赤壁,崆峒山陡峭岩壁呈棕红色,为丹霞地貌景观。 ④ 秦始皇、汉武帝曾先后登临崆峒山。 ⑤ 访仙故地,即黄帝问道处,为崆峒山著名景点之一。黄帝曾到崆峒山问道广成子,前二次遭拒,第三次膝行而上,感于诚心,广成子终于愿意接见,并传治国之道。 ⑥ 崆峒山被誉为天下道教之源。
个人分类: 诗歌——有待雕琢|425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崆峒山
热度 2 hawer 2012-5-27 11:46
4 月 29 日携二三子游崆峒,雾重雨疾,雨具不齐,取塑料袋覆首,游兴不减,然行人如织,骤雨无歇,历游程三分之二而返。是山也,抱岩怀树,草长莺飞,风起云涌,松柏苍翠。问道修行之佳,冠绝西北,念念难忘,诗一首以记之。 崆峒 三清玉帝辟鸿蒙,长瞰五岳立陇东 丹霞怒卷仙人谷,新雪泪滴玉烛峰 一线天头观飞瀑,凤凰岭上望大鹏 四时异色阴阳辩,五方台阁斗峥嵘 百殿神逢求卜客,千年木怀问道翁 秦皇汉武争西狩,不临绝顶不英雄 陕甘道夸瑰奇景,华夏风扬三教宏 雾锁雨侵怎忍去?一步一回念崆峒
2976 次阅读|4 个评论
崆峒山的野花
热度 4 Flyingriver 2012-5-24 15:27
崆峒山的野花
不知名1 不知名2 不知名3 不知名4 不知名5 不知名6 不知名7 不知名8 不知名9
个人分类: 图片——诸多精彩|4820 次阅读|7 个评论
实拍崆峒山
热度 5 Flyingriver 2012-5-23 09:11
实拍崆峒山
1.崆峒山——岩壁建筑 2.崆峒山——山峰叠翠 3.崆峒山——山水相依 4.崆峒山——香山极顶 5.崆峒山——中台道观 6.崆峒山——千仞岩壁 7.崆峒山——松抱翠峰 8.崆峒山——天梯通“道”
个人分类: 图片——诸多精彩|615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北斗星下的名山、道教界中的胜地——崆峒山
热度 6 Flyingriver 2012-5-12 09:34
北斗星下的名山、道教界中的胜地——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陇东平凉市郊,处泾河之滨、六盘山南脉,主体岩性以下白垩统砂砾岩构成,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葱郁,植被覆盖达90%以上,植物种类超千、动物种类达三百,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 崆峒山峰峦指天,陡崖斧劈,险比华山;林波森涛,烟雾浩瀚,邈若仙境;湖碧天蓝,星汉相映,胜似江南。以其雄奇险秀,荣膺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崆峒山人文历史深厚,有广成子修道成仙之传说、轩辕黄帝问道之记载、秦皇汉武唐宗登临之风光。是道教胜地,被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 "。 据《尔雅》记载:"北戴斗极为空桐",即崆峒山为北斗星下面的一片地方。显然,她虽居贫瘠黄土高原之上,却有卓尔不凡之姿。以故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云聚,诗词文赋迭出;修炼参禅风行,仙风道骨招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图片转自网络,仅供欣赏,无其他目的。
个人分类: 图片——诸多精彩|8635 次阅读|16 个评论
我在道教圣地的佛教情缘——崆峒山游记(图行天下)
fengzhigu123 2010-5-31 18:04
  为之前的博文贴几张图片,先是冬天去崆峒时的照片,照片上有塔的那块是寺庙,其他的庄落是旅店和道观。后面几张是夏天去青城山的照片。两个地方不同季节的照片没有可比性,纯粹为了发来看看。 冬天的崆峒山 冬天的崆峒山 冬天的崆峒山 夏天的青城山 夏天的青城山 青城山上中正先生的题词
个人分类: 散文天下|4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在道教圣地的佛教情缘——崆峒山游记(下)
fengzhigu123 2010-5-31 17:39
  (3)寺庙生活   我们有些好奇,一直以为崆峒山是道教山头,却不知道这崆峒山上却是佛道鼎足而立。这座寺庙叫做转法-轮,隐约中会让人想到法轮gong这样的组织来,但可幸的是,在这样雾气仿佛就要演绎成降雪的傍晚时分或者我们应该是听到了一种神圣的呼唤,我们走进了这所寺院,寺院不大也不小,寺庙的边上有一座佛塔,高耸着映入眼帘。   走进院门,一间屋子里传出了念诵经文的声音,此时的寺院仿佛全无一人的样子,所有的们都是打开的,我们在寺院转了一圈竟然没有看到一个人,只是后来在看到有烟筒冒烟的屋子里才找到了人,这里正是寺庙的伙房,做饭的是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僧人。当我们表明来意的时候,两位说应该可以,但是我们得等待一下主管客堂的僧人做完功课之后向他询问。   终于等到僧人们昨晚功课了,这个主管课堂的僧人是一个年轻的僧人,估计有三十多岁,中等身材,眼睛颇为有神。他说佛家是与人方便的,所以便答应我们住下来,并带我们看了我们要住的客房,客房是一个很长的通铺,里面有土暖,但温度比较低,不过看上去凑合着还可以对付一晚上,他又告诉了我们晚上吃饭的时间,并且通知了伙房给我们准备饭菜。   吃饭是有专门的屋子的,屋子里摆了一排排桌子,座子上放了碗和筷子。我们选择坐在了屋子最角落的位置,而饭菜也是有固定的僧人负责到每个人面前分发。寺庙的斋菜似乎并不差,有蘑菇、黄瓜等蔬菜,却由于做法的简陋和将各种不同的凉热菜倒在同一个碗中而让我难以下咽,尤其是碗底剩下的菜汤,为了让自己喝下去,我几乎差点呕吐了出来,但为了表示尊重,还是强忍住了肚子的波涛澎湃。F君的战斗力比我强,仿佛他吃的还不错,我想这可能与我吃饭从来不混着吃有关吧,而自己一直都很怀疑为什么人们会把包子泡到稀饭里面吃。但寺庙的和尚们却都吃的很香,饭都吃得干干净净的,而自己的碗也都是自己洗干净又放在固定的位置,对比起世外部分人的纸醉金迷,就让人有些敬意了。   吃完饭,我们再次向伙房的僧人询问寺庙的状况,知道了寺庙第二天凌晨四点半会有僧人登上寺庙的钟楼,鸣钟提示起床,五点钟会开始做早课,便是所谓的晨钟。下午五点的时候会再做一次功课,我猜这次一定是登上鼓楼暮鼓了吧。而其他时间如果没有活干的话他们便看书或者在一起研究佛学了。而他们的生活也便日日如此,极富有规律,由一日便可推知一年。   寺庙里面晚上十点熄灯,我们三人暗自想了一下也决定第二天早晨跟着他们去做一次早课,   于是很早就熄了灯爬到了床上,每个人盖了厚厚的两层被子,各自玩了会手机就睡去了过去。   半夜我们正睡意浓烈的时候,L君开始叫嚷个不停,不断的敲打着床,捉弄我俩。说要去上厕所,毕竟是在寺庙,心里有点害怕的,所以之前三人约好共同进退,而我们住的地方偏偏又离厕所很远,要穿过整个寺院。无奈,我们两个还是被整了起来,埋怨是肯定有的,于是我们穿上了衣服走了出去,手机显示时间正是凌晨一点。   下午还要下雪的样子,却没有想到此刻却是一片晴朗气象,圆圆的玉盘挂在头顶,世界被笼上通透的玄妙,寺庙正殿的两边各有一个灯亮着,寺庙在月色下显得异常平静、肃穆而庄重。   从厕所回到我们住屋子,L君便开始有些兴奋,吵闹着不让我们睡着,说他靠着窗子睡太冷了,后来我们只好和他换了位子,不过他还是不睡,用手拍打着我们的被子,后来朦朦胧胧中也便进入了梦乡。四点半的时候,被一连串不同的闹铃声吵醒,我和F这两个前日里最鼓吹要做早课的人却在美梦面前退缩了,L这时候就使劲喊我们起来,最终我们开始醒过来了,低沉的钟声也便传入了我们的耳际。   我们跟着主管客堂的年轻师傅走进了念佛的殿堂,殿里是一尊南无释迦摩尼本佛的塑像,殿里边有四根柱子,上边对称的上书南无释迦摩尼本佛和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我们三人选择站在殿堂右手边最后角落里的蒲团后面,跟着那位师傅的样子跪拜了佛祖起来。随着各位师傅的到来我们的早课便也开始了,在几个大小不同的木鱼的乐声中经文如莲花般吐出,后来知道首先念的是《楞严咒》,之后便是绕着佛像念佛,口中不断念的是南无观世音菩萨,音调起伏,很是好听,这样念佛的时间很长,转了有很多圈,后来听师傅说这样念佛的时候,心要虔诚,并且念得次数越多越好。念佛结束之后大约有一个归位结束的仪式,整个早课持续了有一个多小时。   说到念经不得不提的是站在佛堂左边的唯一的一位女师傅。因为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确然是一尊佛。而这种直接的印象产生的原因则是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佛印和尚问苏东坡自己坐着像什么,东坡先生说佛印和尚像一坨牛粪;而佛印和尚却说东坡先生像尊佛,东坡先生自以为大胜,后来却是苏小妹点破了自己哥哥大败的原因心中有佛,看物成佛。我猜这也就是说生活中应该常怀美好之心吧。   做完早课便是吃早饭的时间,由于打算乘早去逛山,再加上对于寺庙的伙食的不大待见,决定不吃早饭了,收拾好东西早点告辞离开。我们收拾完东西打算告辞的时候知道寺庙里头要卸一车瓦,便决定去一起卸瓦。在寺院后门的卸瓦工作大约持续了两个小时,我们加上寺庙的僧人总共有十二三个人,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争着多干活,让人感慨,而干活的僧人最小的是个小孩才十四岁,年龄最长的师傅大约已是古稀之年。边干活边和师傅聊了许久的事情,而佛法最玄妙的是什么呢?我说不是出世,恰是入世。而这正是那位老师傅教给我们的,他说:什么是佛?对于你们年轻人来说,最大的佛法就是孝道,而这孝道岂非正是入世之说么?借用道教重耳的说法即是:大道无形,大音希声,抑或道法自然吧。   最终,我和F君的午饭还是选择继续吃斋饭,午饭的采样数很多,味道依然不太习惯,但我想我们此行的收获,已经不限于此了。临走的时候课堂的师傅送了我们一大袋经书,供我们研习、了解,也带我们参观了寺庙在夏天时的念佛堂,给我们讲述了佛祖的故事。幸甚。   此篇有诗为证:   万籁静默悬玉壶,   崆峒微颤彻佛音;   半分物像半月色,   景伴月相由心生;   月移心动佛不语,   烟色濛濛到江明。   稽首低念摩尼佛,   佛光普度心无尘。       (4)尾声   这天下午我们便开始了崆峒山主要道教区域的游览,沿着道路而上,天气晴好、心情温热,站在半山上,极目远望,胸阔天远。而这感觉和道教的道法自然颇有暗合之章,惟有惬意。   崆峒山上的建筑和字碑年代并不久远,大部分都是清明代的遗迹,有很多还是八十年代重修的,猜测应该是经历过浩劫的吧!   我们几人总是喜欢把同为道教圣地的青城山和崆峒山拿来作对比,或许和所处的气候一样,一个美得隽永,而另一个美得豪放。但显然,青城山的香火却是比崆峒山旺了很多,青城也更是显得古老而深厚一些。人们都常说最美是家乡山水,若是比照这个我们几人大约能算做不孝了吧。   心情奇好之后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我们的游览只注重了经历,而在此后的游览中忘却了细细观看和品味,如今想写些什么,也便不知从何而言了。   但关于之前提到的那块崆峒山的碑子,我也是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那正是胡耀邦先生的手笔。而记得青城山上却是有更多的牌匾、对联和石碑,自己清楚记得的两个人便是蒋中正先生和于右任先生,而于右任先生正是明国时期的书法大家,不知道他能不能算作近代中国书法第一人呢?文得也不敢臆断了。   而剩下还想说的便是佛法了,或者更确切的对我自己而言叫做禅道,完全被佛家常说的一句佛渡有缘人道破,所有一切都是缘分,而大乘佛教的宗旨也是围着缘字说罢未休,正如师父在博文《佛光禅影:禅诗的哲学意蕴(上)》(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743640PostID=19663760idWriter=18500678Key=703395646)中所说的:   佛典万千言,但一言以蔽之,就四个字:缘生缘灭。缘生,高兴;缘灭,也高兴。   文到尽处情未尽,以此作结:与君万水千山走遍,兄弟情深意切绵延,一句谒语洞看人世,佛道诸法不求自全。   
个人分类: 散文天下|2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在道教圣地的佛教情缘——崆峒山游记(上)
fengzhigu123 2010-5-31 17:37
  (1)奔向欢乐   从北京的熙攘吵杂中一路走来,内心带着些许阴暗的忧伤。在这趟T44从北京开往宝鸡的火车上,无数憧憬回家的眼神期盼肆意欢笑面容的情形让人倍感亲切,尤其是宝鸡一代人的口音,仿佛就是家乡人的话,所以这些年每当回家的时候,每当一到宝鸡就会有已经到家了一般的心情,不知这是不是古人所说的近乡情怯?   火车上的乘务员在开车不久就站在了火车过道的走廊中间,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然后告诉大家如果有事情请找他,他将为大家竭诚服务。让人感觉到一种温暖,我想这么一段话其实并不难说,大约也并不好听,甚至它或者带着些许作秀的成分,但我们这些远行在外的人,大约很少需要帮助,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种感觉,感觉有人在为我们服务,感觉我们是受重视的,只此而已。   到了宝鸡赶往平凉的旅途,无论是乘坐火车或者汽车,极目望去只是黄土的颜色,黄色的土地隐隐约约隆起在视线的最远处,随着车的前行而流云般舒展着姿态,而近处则是一垄一垄的土地,泛着点点绿意和黄意夹杂的生机,那是代表生命和希望的冬小麦,田地的头上有几棵油桐树,只留下光秃秃的枝干,平添几缕萧瑟之意。几户砖砌的人家,在冬天的风中摇曳。而若是时值正午,定会有暖阳如熏,几个老人家依着南墙根闲话家常,树下晒太阳的黄牛懒意洋洋的不时甩下尾巴。   冬日中国西北部的景致是极简单的,其变化大多在早晨到晚上的这一整个时段,而这种变化则主要是由太阳的升起和温度、光线的变化而引起的。早晨光线明亮,天地一片生机;正午的太阳则仿若经历了一早晨的疲惫,变得温暖,让人慵懒;午后的太阳则显得比较孱弱,仿佛是经历了一整天的匆忙之后变得空洞,而黑暗却越积越强,只需一点力量便可以彻底摧毁这遗留的光明。   随着在平凉和L君、F君的会面,心情开始拨云见日、走向晴朗的天际。于是,我们一行三人踏上了崆峒山的行程。    (2)登山和投宿   2010年1月26日甘肃平凉的这天是灰濛濛的隐喻,天气并不好,但心情却因为三位朋友的相聚而变得不同,即便在这样的天气依旧好如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之中。   人的心情是一种奇异而玄妙的东西,本来刚刚还是低落的泥沼,顷刻间便又可以因为某些事情而变得灿烂无比,虽然我们知道这种阳光璀璨并没有连日晴空时的那种透远,那些孤寂又会在某个悄然无声的时刻响起,但大抵我们是依旧可以在欢乐中肃少忧愁的,而或者这种忧愁本就难以肃清,也不应该肃清。倘若创伤过后没有留下伤疤,人们会不会又显得轻浮呢?   下去三点左右的时候,我们坐在了前往崆峒山的出租车上,三个人一阵狂砍,从经济形势到往年陈事,从时尚大片到热播《蜗居》,聊的不亦乐乎。而那开车的女司机师傅一听到《蜗居》也插了话茬进来:《蜗居》可真是一部好电视剧呢,反应了现在社会的现实啊,现在大学生买不起房啊,我们三个便也热情的跟这位大婶寒暄,说些什么自己也是即将要毕业工作的大学生,房子确实是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座大山。气氛很融洽、感觉很美妙,尤其是当我们挥动着自己的方言聊天的时候,更是有一种挤破压抑的痛快。   在崆峒山的后山下面,沿着马路的河道上结起了狭窄的冰块,边上有一些大的石块,红色的结的并不结实的那种石块,F君或L君猜测是去年地震时从山上滑落的。隐约中三人又记起了去年三人同在蜀地之时,也是我们三人和从兰州过来的另一位朋友及其女友同游青城山和都江堰时下山时在青城山脚下见到的大石头,那块石头仿佛是极大的,以至于我们都认为那块石头是人们故意放在那里的景观,而后来旁边的人告知我们原来是地震之时震落下来的。再加上眼见当时都江堰市区的地震疮痍,悄然便有一种感慨和难以言明的心境飘荡在了胸头。   后山上卖票的人是一位妇女和一个姑娘,都是家乡人,操着方言我们便交谈了起来,故意的要人家认识到我们都是本地人还是学生,应该享受本地人和学生的优惠,L君甚至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告诉人家自己就是平凉市里头的人,相信那会我们是有些信誓旦旦的。   而最终我们的学生证还是都经历了人家的审核,最惊喜的是我的研究生学生证竟然也可以半价,不知道是他们不知道研究生证不能半价这件事,还是手下仁慈放我一马,总之,就这样我们就怀着崇敬之情站在了道教圣山崆峒山的第一层台阶上。   在冬天的这个时节,上山的人是很少的,每一个上山的人都需要登记自己的信息,后来知道这是为了防火,万一发生了火患,就可以很快找到生火的原因。而这一天从后山先于我们上山的也就十多人吧,加上前山上山的人大约不会多于四五十人的,或者这对于北方冬天的山显得更加孤独。   北方冬天的山是孤独的,这是一副只有骨干、没有毛发和血色的山水画,所有的叶子都落了,只留下了随风跳舞的干瘦皮影。站在后山山脚下放眼看去崆峒山的山势并不险恶,山头却很多,一个连着一个、连成一片朦胧。从下往上走,路便分成了台阶和盘山公路,站在台阶上看着盘山而上的公路,想起了好多年前高中的语文老师说贾平凹先生的高明,写崆峒山从山上的官道开始写起,我想这所谓的官道应该就是后山的盘山公路吧,这条公路确实是可以一直通到山中间的风景区的,那些官家或者有钱人家当然会开车上山的。   开车上山自有它的乐趣和舒适,但我们三个人一步一步沿着山底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而上,却也自有我们的安逸和闲适。   崆峒后山的树木并不算高大,大约是早些年人们种植的,所以并没有什么让人惊叹的地方,相比较以前在峨眉和青城上看到的参天大树和葱郁景象,崆峒再次显得有些孤寥了,道路也显得年代并不久远,在这点上我们的崆峒山有些稚嫩。但这或者就是我们大西北的现状,一切都噬待发展,而一切也都刚刚起步。   走在路上对比着同为道教圣地的崆峒和青城,也是对比着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青城山上的那种阴湿和闷热和此刻北方的干涩对比深刻。山上还有未消的雪,快到山中间的时候转身望去身后对面的山头上赫然有一只狗卧坐而立,最左边山头的形状像一只狗头,而三个山洞则形成眼睛和嘴,让人感到一丝创意。我们也便开始猜测这些山洞,它们的里面会不会有些什么呢?   聊着聊着便说起了去年同游青城的那位朋友,我告诉两位这位朋友现在在县里面一个单位上班,之前同游的女友也早已分道扬镳了。F说那位朋友很帅,她的女朋友倒也一般,他肯定会找的更好的的,我的内心却生出一股冷意,曾经他们多好啊,为何却要无奈的分开呢?难道从一而终的爱情真的不可能吗?而或者这生活的现实正在无助的刺穿我们任何一个为爱而生的心?   到了崆峒的中山区,也是山上的游客服务区,发现和上山时一样并没有几个人,我们开始为自己的计划暗暗叫急了,因为此时天空仿佛悄悄飘起了小雪,很小很细很稀,但却不得不让我们考虑晚上住宿的问题,因为真正的崆峒景观是要从这里的中山区爬上去的,而此时天色渐晚,下山似乎是不应该也不太合适的了。   匆忙问人,匆忙问路。连着问了遇见的两个人,闻言冬天崆峒山上很少有人住宿,即便是商店恐怕也没有,又被告知有一个崆峒山庄专门住人用,我们便一阵风般的赶往这个崆峒山庄。走着走着便被一个碑子吸引,碑上金漆染就的崆峒山三个大字款款大方,尤其是落款,隐约中第一个字是胡,而后面两字由于书法飘逸和篆刻模糊而不太看得清楚,但就着大概的脉络我觉得该是胡耀邦,对书法颇有研究的F君不太肯定,他认为第二个字似乎不太像耀字,这个问题也便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一个疑问。   还是说回投宿事宜吧!终于来到了崆峒山庄,依山而建的院子里坐落着一排二层小楼、一排平房,建造的倒也有些气魄,只是当我们看到只有一个屋子里头有点人气的时候感觉依旧的恓惶。敲门而问,诚心求宿,站在门口看到屋子中间有一对母女,靠着屋子内侧有一张床,中间有一个桌子和一个火炉,母亲在做饭的样子,姑娘年纪大约比我们小一些,长得不错,趴在桌子上像是在写字。听了我的话,那位母亲告诉我们冬天山庄已经不营业了,屋子里面没有火炉,没法取暖也没法住宿。但却邀请我们进去说话,外面太冷,站在里面却发现那位姑娘并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绣花,大约是作来卖的。   我们说有一个什么飞神宫的地方有人说可以住宿,谁知那位妇女并不知道飞神宫之所在,到底还是家乡人朴实,她便替我们打电话问起了别人来,不一会大约是她的姐姐便来了,原来这所谓的飞神宫便就在崆峒山庄的后面。   一阵短促的急行我们便站在了这传说中飞神宫的宫殿面前,在那里首先看到了两位道士打扮的人在聊天,于是向他们咨询能否留宿的问题,道士们很客气,但却以电热毯已经被损坏漏电的原因拒绝了我们的要求。却给我们说还是往山上稍微向上走去佛教寺院请求留宿吧,说佛家是有大慈大悲之心的,而这会大约六点的时候正是和尚们念完经的时候,念完经他们就吃饭了,赶快赶上去还可以赶上吃饭。   
个人分类: 散文天下|2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