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爆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宇宙大爆炸:美丽的故事,错误的逻辑?
热度 7 jmluo0922 2014-3-21 16:44
宇宙大爆炸是相对论的重要推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自然大发现之一! 宇宙背景微波辐射的发现是证实大爆炸理论重要依据,下图是COBE卫星绘制的宇宙背景辐射图。 关于宇宙大爆炸及残留 辐射背景 ,可以从Wiki网站获得相关资料,要点如下: “ 在大霹雳模型下形成的宇宙,暴胀宇宙预测,约10 −37 秒之后的 新生宇宙会以指数成长,抚平了几乎所有的不均匀性。其余的不均匀性由量子微扰在暴胀场中引发宇宙暴胀事件。 在10 −6 秒之后,早期宇宙由充满著高温、以电子、质子、重子与光子交互作用的等离子所组成。当宇宙膨胀,绝热冷却导致等离子的能量密度降低,直到环境变得有利于电子与质子结合,形成氢原子。 再复合发生时,温度约为3000 K,当时的宇宙约37.9万岁。 在这一点上,光子不再与已是电中性的原子相互作用,并开始自由的在空间中旅行,导致物质与辐射脱耦。 脱耦光子的色温逐渐减少,如今降至 2.7260 ± 0.0013 K ,随着宇宙膨胀,其温度将继续下降。根据大霹雳模型,今日所测的天际辐射来自一种称为“最后散射面”的球面。此为空间中预测为脱耦事件发生 及恰好传递至观测者的光子之时间点的点集合。所有宇宙中的辐射能都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补足了约 6 × 10 −5 的宇宙总密度。 ” 对于上面的标注为红色的内容,应该特别注意。“ 脱耦光子的色温逐渐减少 ,”我们可以得出,光子在空间中自由传播时,色温(频率)应该是下降的,从当初脱耦合时的3000K,降低到目前观察到的2.7260K。光子在空间中自由传播频率会逐渐降低,是大爆炸后残留背景2.7K微波辐射的根本原因。 我不知道脱耦光子与星体发出的光子有没有本质区别。如果没有的话,130亿光年距离星系发出的光,经过130亿年的旅行到达地球,其色温(频率)同样也会下降。最近在网络上看到,科学家发现了离地球130亿光年的星系HFLS3( 新浪网 ),并且通过光谱分析,知道相当多的结构信息,包括铁和碳等重元素的分析。很显然,科学家在作光谱分析时,一定是用地球上元素的光谱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HFLS3星系发出的光子,经过130亿光年的空间旅行到达地球,其频率是没有变化的。很显然这个事实与宇宙背景微波辐射假说中要求“ 脱耦光子的色温逐渐减少” 的条件相矛盾。 另外,COBE是地球轨道卫星,测量到辐射谱图,不能排除可能只是地球周围、或只是太阳系、或只是银河系的背景辐射。只有这些可能性都一一排除后,我们才能说是宇宙的背景辐射。但要完全排除这些可能性,是很难办得到的。
个人分类: 杂谈|6280 次阅读|19 个评论
1983年
mdymww 2013-12-16 22:46
今年是 2013 年,想起三十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一年我大三,也就是迷恋上物理学已经三年了。忽然一个念头闪过:我们这个世界是从只有中子的世界演变而来的吗? 后来又与大爆炸理论有了一个比较,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世界产生于真空,产生于无之中。如果进行一下嫁接,大爆炸还是大爆炸,只是起点不是现有理论的真空,而是只有中子存在的一个物质的世界。这样可能更好接受,也更能被理解。 想起了,做个记念。
个人分类: 物理思考|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趣说物理 科学也“山寨”
热度 2 mdymww 2013-11-24 22:58
趣说物理 科学也“山寨” 近年“山寨”这个词非常地流行,而且好像与中国、中国制造关联在一起。 今天把“山寨”与科学关联在了一起。 我读宇宙大爆炸学说时,一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翻开《圣经》,读到创世篇时,猛然明白了…… 对应 宇宙大爆炸学说 《圣经》创世说 创造者 大爆炸 上帝 事件 宇宙产生于一次大爆炸 上帝创造了宇宙 时间 0 时 在创世前 事件 无限热的一个奇点 只有上帝 时间 大爆炸后1秒 第一天 事件 宇宙的温度大约是10 10 度,这时产生了光子、电子、中微子及其反粒子;还有一些质子与中子。 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 时间 大爆炸后100秒 第二天 事件 宇宙的温度大约是10 9 度,这时质子与中子开始产生氘核;之后是氦核;中子衰变为质子,产生氢核。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 神称空气为天。 时间 大爆炸后100到10000秒 第三天 事件 宇宙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并且产生了今天所见的各种核。 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 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神看着是好的。 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 于是地发生了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各从其类,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神看着是好的。 时间 大爆炸后100万年后 第四天 事件 宇宙的温度大约是10 5 度,这时原子核与核外电子开始结合生成原子。 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 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 于是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 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 管理昼夜,分别明暗。神看着是好的。 时间 大爆炸后许多百万年后 第五天 事件 恒星开始形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世界。 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 神就赐福给这一切,说,滋生繁多,充满海中的水。雀鸟也要多生在地上。 时间 其后 第六天 事件 宇宙只膨胀 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 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 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 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何其相似! 这可以被称之为“山寨”不? 科学的“山寨”这次也与中国关联在了一起,因为中国有其最大的读者群。或者不应该说是读者,说是信徒可能更为恰当。
个人分类: 物理思考|120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大爆炸宇宙学遭遇挑战
热度 1 heitiedan2012 2013-9-20 23:17
核心提示: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在报道中指出,黑洞的视界是一个球面,宇宙间的任何事物进入该视界内,都是有去无回。在一个更大的四维“体宇宙”中,黑洞可能拥有一个三维视界,或许当这一视界形成时,孕育出了一个全新的三维宇宙。 宇宙学家们最新提出的观点向大爆炸理论发起了挑战,他们认为,所谓宇宙大爆炸只不过是四维恒星塌缩所产生的“海市蜃楼”。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在报道中指出,黑洞的视界是一个球面,宇宙间的任何事物进入该视界内,都是有去无回。在一个更大的四维“体宇宙”中,黑洞可能拥有一个三维视界,或许当这一视界形成时,孕育出了一个全新的三维宇宙。 和宇宙大爆炸理论说再见? 或许,现在到了我们和宇宙大爆炸理论说再见的时候了。宇宙学家们如今推测,宇宙由第四维度的恒星塌缩成黑洞时喷射出的“断壁残垣”组成,这一假设将有助于科学家们解释为什么宇宙从各个方向看起都是如此整齐一致。 标准的大爆炸理论告诉我们,宇宙由一个密度无穷大的点(奇点)爆炸而来。加拿大圆周理论物理研究院的天体物理学家尼耶希·阿夫肖迪说:“几乎所有的宇宙学家们都认为,宇宙可能源于奇点。” 但是,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促成了这一爆发过程:已知的物理学法则无法告诉我们在那一刻宇宙究竟上演了什么样的“剧情”。 而且,现有的宇宙学也很难解释,这样暴烈的大爆炸如何产生一个温度几乎完全均匀的宇宙,因为,自从宇宙诞生以来,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宇宙的温度达到平衡。 对于大多数宇宙学家来说,有关宇宙的这种一致性最合情合理的解释是,在时间开始后不久,某种未知的能量(科学家们现在称之为“暗能量”)使年轻的宇宙以超过光速的速度快速暴胀。这样一来,各处温度大致一样的一小块就衍生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但是,阿夫肖迪强调称:“宇宙大爆炸如此混乱,因此很难厘清是否真的是一块匀质的小片段膨胀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宇宙仅仅是一个三维膜? 阿夫肖迪的论文发表在arXiv上,在这篇论文中, 他和同事提到了由包括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物理学家戈尔·德瓦利在内的研究团队2000年提出的一种假设模型。在这一模型中,我们目前身处的三维宇宙是一张膜,在具有四个空间维度的“体宇宙”中漂浮。 阿夫肖迪团队认为,如果这个“体宇宙”包含有自身的四维恒星,那么,有些恒星可能会塌缩,形成四维黑洞,我们身处宇宙中质量庞大的恒星的运作方式也是如此:它们会像超新星一样爆发,将其外层物质猛烈喷射出来,而其内层则同时塌缩成一个黑洞。 在我们的宇宙中,一个名为视界的球形表面就像孙悟空画的圆一样,将黑洞限定在其中。在一个普通的三维空间内,视界会吸收二维物体,在黑洞内部制造出一个边界;然而,在体宇宙中,四维黑洞的视界将是一个三维的物体——一个名为“超球面”的形状。当阿夫肖迪团队为一个四维恒星的死亡建模时,他们发现,恒星死亡时喷射出的物质会在三维视界周围形成一个三维膜,这个三维膜也会缓慢膨胀。 作者们据此假设,我们 生活 的三维宇宙或许正是这样的一个膜,而且,我们探测到的膜的生长被认为是宇宙的膨胀。阿夫肖迪说:“宇宙学家们观测到了这种膨胀,并且据此推断宇宙始于一场大爆炸,但这仅仅只是海市蜃楼。” 膜宇宙学是物理学上超弦理论和M理论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宇宙膜。该理论认为,宇宙其实是镶在一些更高维度的膜上。膜理论也研究那些更高维度的膜对我们宇宙的影响。 矛盾仍然存在 这一模型也自然而然地解释了我们身处的宇宙的一致性。因为这一四维体宇宙在过去可能已经存在了无限长的时间,因此有足够的机会让其不同部分达到平衡,我们的三维宇宙很可能承袭了这种平衡。 然而,这一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年年初,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空间天文台公布的数据表明,宇宙微波背景内存在轻微的温度波动。宇宙微波背景是散布于宇宙空间的微波辐射,显示了自大爆炸之后,宇宙在不断冷却的事实。这一观察模型同标准的大爆炸模型和宇宙不断膨胀等预测相吻合。但是,普朗克空间天文台观测到的黑洞模型与现在的黑洞模型偏离了4%。阿夫肖迪表示,他正在对自己的理论模型进行精炼,希望能解决这一偏离。 尽管存在着这一矛盾,但德瓦利仍然认为,阿夫肖迪研究团队用这种灵巧的方式来否定宇宙大爆炸模型值得赞扬。德瓦利说:“奇点是宇宙学中最基本的问题,阿夫肖迪团队有望改写历史。” 德瓦利同时也补充道,尽管普朗克天文台的实验结果“证明膨胀是正确的”,但他们也留下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膨胀是如何发生的,最新研究或许有助于证明,膨胀是由宇宙通过一个更高维度的现实 运动 所触发。(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刘霞)
1501 次阅读|3 个评论
难道宇宙在大爆炸以前是Nothing?
热度 13 wangxh 2012-3-21 09:00
难道宇宙在大爆炸以前是Nothing?
按照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起点”是一种只有质量、能量而不占空间的物质。 俺奇怪的是: 难道宇宙在大爆炸以前是Nothing ? 所以俺倔人认为,宇宙大爆炸仅仅是“真正的宇宙”的一个小小的扰动而已,或者说宇宙大爆炸时的宇宙仅仅是“真正的宇宙”的一个存在状态,而不是起点。
个人分类: 科研|10944 次阅读|23 个评论
科普预览《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宇宙学与弦论》
warlong 2011-8-26 15:21
大爆炸之前的宇宙: 宇宙学与弦理论 作者: 毛瑞兹欧 * 伽斯裴瑞里 目 录 前 言 1. 引言 2. 广义相对论与标准宇宙学 3. 弦论、对偶性与原始宇宙 4. 弦论 5. 宇宙的 膨胀和诞生 6. 引力辐射的宇宙学背景 7. 原始宇宙的其它遗迹 8. 量子宇宙学 9. 我们宇宙的未来 10. 近期发展:膜宇宙学图景 11.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封面设计:译者。细心的博友可发现我把卡丘流形放在了整个大爆炸冲击波球中心,当然实际恐怕比其更复杂,瞬子是超级奇异的高维流形。) 前 言 准备本书的想法变成了一系列讲座,研究班在意大利各大学中坚持了几年。在学生和不专攻该领域的同事中激起的兴趣也表现于演说中 --- 使我产生对新生的弦宇宙学领域写一本非技术介绍的想法,对象是比起通常参加国际会议和理解专业期刊的专业团体更为广泛的读者群。 本书的挑战是呈现一种新的可能图景 --- 理论物理近期发展出现的原始宇宙,但对太多的数字和方程无计可施,而采用一系列示意图代替。本书是讲义性的,特别对于那些至少有一些基础(高校)物理知识的读者,但对于有学院背景的读者是不必要的。结果,很多主题的讨论将是定性的,通常是不完备的,而且又是甚至是十分近似的。无论如何,我希望本书提供的引介图片将足够细致的使读者理解最新的宇宙模型和关键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它们如何采用流行技术提供的实验工具来检验。 对这种思想的物理基础深深地植根于所谓的弦的理论(或简称弦论)中。在现代物理学中,弦论在原则上对所有自然力作完备而统一的描述,尽量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理论构架 --- 实际上是当前在可以一种自洽方式包涵引力的唯一理论方案,甚至是在量子体制中。弦论的一种可能结果是初始大爆燃( the great initial deflagration )的 宇宙图景, 一般称为大爆炸,可能不一定符合我们宇宙的诞生;而这只是全部宇宙史上的一个过渡步骤。假设该图景潜在切题(和可能冲击甚至完全超出其科学应用),可试图奉献给非专业读者。 本书的当前版本部分基于早期意大利版本,已广泛考虑了最近的理论和实验 --- 早期宇宙物理中的发展成果。我应特别提及的是 WMAP 卫星在实验方面的最新成果( 2006 年)和基于在理论方面的膜相互作用( brane interaction )的暴胀图景。另外,前一版本已完成了与弦论有关的新图和重要的新说明部分,其革命性对我们理解基本物理产生冲击。 感到愉快的是,也是一种责任,感谢很多研究者,我曾与他们对弦宇宙学的各方面研究多年,并且我希望继续合作。他们按字母顺序是:卢卡 * 阿门多拉( Luca Amendola ;意大利罗马天文台),瓦雷瑞欧 * 博扎( Valerio Bozza ;意大利萨勒诺大学),拉姆 * 布茹斯廷( Ram Brustein ;以色列比尔希瓦大学),亚历山大 * 波南诺( Alessandra Buonanno ;美国马里兰德大学),西里尔 * 卡铁尔( Cyril Cartier ;瑞士日内瓦大学),马克 * 卡瓦吉里亚( Marco Cavaglià ;美国密西西比河大学),欧几里奥 * 可可西亚( Eugenio Coccia ;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意大利拉圭拉的格兰萨所国家实验室的现主任),厄德蒙得 * 克皮兰德( Edmund Copeland ;英国诺廷翰 1 大学),朱塞佩 * 德 * 瑞斯( Giuseppe De Risi ;巴瑞大学,现在英国港口 2 大学),儒斯 * 杜日尔( Ruth Durrer ;瑞士日内瓦大学),马斯摩 * 吉渥梵尼尼( Massimo Giovannini ;意大利都灵大学,现在瑞士的 CERN ),米歇尔 * 马吉瑞( Michele Maggiore ;瑞士日内瓦大学),吉南 * 马哈拉纳( Jnan Maharana ;印度布巴内斯瓦尔大学),克瑞斯 * 梅森尔( Kris Meissner ;波兰华沙大学),斯拉瓦 * 马克哈诺夫( Slava Mukhanov ;德国慕尼黑大学),斯特法诺 * 尼科垂( Stefano Nicotri ;意大利巴瑞大学),菲德瑞克 * 皮亚扎( Federico Piazza ;意大利米兰“比科卡”大学,现在加拿大圆周理论研究所),罗伯特 * 瑞克希( Roberto Ricci ;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麦瑞 * 萨克拉亚都( Mairi Sakellariadou ;希腊雅典大学,现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诺玛 * 圣奇兹( Norma Sanchez ;法国巴黎天文台),多米尼克 * 托西尼 - 瓦伦提尼( Domenico Tocchini-Valentini ;意大利罗马天文台,现在美国巴尔提摩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卡罗 * 文伽瑞里( Carlo Ungarelli ;意大利比萨大学),以及伽布瑞里 * 韦里兹亚诺( Gabriele Veneziano ;巴黎法兰西学院)。除了这些人们之外,还有很多对本书谈到的宇宙学模型最初独立地作出贡献的其他科学家,我将在章末提到其参考文献(也可见弦宇宙学网站地址: http://www.ba.infn.it/ ~ gasperin ) 我也由衷感谢各个国家和国际的科学合作,友好地允许采用关于引力波和宇宙微波实验的图片和照片。我特别感激如下科学家(按字母顺序):皮特尔 * 本德尔( Peter Bender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代表 LISA 合作),马斯摩 * 斯尔多尼诺( Massimo Cerdonio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代表 AURIGA 合作),阿达尔比托 * 伽左托( Adalberto Giazotto ;意大利比萨 INFN ,代表 VIRGO 合作),以及吉安 * 陶比尔( Jan Tauber ; ESA 天体物理部门,代表 PLANCK 合作)。 而感谢不尽的是我的合作者和朋友 --- 伽布瑞里 * 韦里兹亚诺( Gabriele Veneziano ),他是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前职员(以及理论部门的前主任),现为巴黎法兰西学院的教授。伽布瑞里与我开始了本书的最初项目,但遗憾地因后来承诺不能继续。尽管如此,他已慷慨地帮我写下了与弦有关的专门章节 --- 实际上,他是世界有名的弦专家,而且是弦论之父之一 --- 他的文章在本书很多其它部分中也是非常宝贵的。公正地说,没有他的最初贡献以及对我们分享多年的研究的热情承诺,那么本书也不能像当前那样呈现。所以对本书的任何赞扬也部分归于他,而我对任何不完善之处承担全部责任。 最后,我尤其要感激安吉娜 * 莱希( Angela Lahee , Springer 的物理编辑)她友好的鼓励、意见和很多重要建议,也感激卡尔罗 * 文伽瑞里( Carlo Ungarelli )他对初始意大利原稿的仔细翻译。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帕瑞兹雅( Patrizia )和我的女儿丹耶娜( Daniela )。除了她们的持续支持和鼓励外,潜在的目标读者也帮助过我,对如何提高第一个手稿提供了很多有用建议。 克塞纳( Cesena ) 毛瑞兹欧 * 伽斯裴瑞尼,于 2007 年 12 月 译文:郑 中 1 Nottingham 旧译诺丁汉。 2 Portsmouth 旧译朴茨茅斯。
个人分类: 道法自然|5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爆炸理论的始点在哪里?‘时空’又为何物?
热度 2 huofj 2011-7-15 11:39
大爆炸理论的始点在哪里?‘时空’又为何物? 时间是永恒,空间是何物?
9966 次阅读|4 个评论
元宵,灯笼和大爆炸
热度 2 sheep021 2011-2-17 17:01
元宵,灯笼和大爆炸
元宵圆圆,像个鸡蛋 宇宙万物,都是蛋片 元宵,灯笼,铜钱,元宝,月饼,馒头,包子,饺子(这个稍微差一点),乃至锅碗瓢盆,你说哪个不是圆的呢?这就是古人世界观的体现吧。如果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蛋片”,那么把老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也包括进来了。 这么多圆圆的物件哪里来的,黑洞里还的吧!如此看来,黑洞也是圆的。看来老霍是自己人啊。把神改了个名字——外星人,到处吆喝,又说不要和神说话,又有点象孔子——敬鬼神而远之。 黑洞白洞的,不就是一个个元宵吗,吃了几千年的东西,被人家改头换面给忽悠上了,自己好蒙在鼓里。 哈哈,捧着金碗讨饭吃。 元宵节愉快! 这个可是卵子,别当鸡蛋黄给吃了 5000前制作的宇宙大爆炸模拟图,至今依然流传在世界各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0 次阅读|12 个评论
有限宇宙,还是无限宇宙?
热度 1 cllipe 2010-8-31 09:47
●李传亮 身在宇宙,却不懂宇宙,偶尔仰望一下星空,把宇宙模型拿来胡捣浆糊,也算是娱乐消遣了,^_^ 宇宙源于一次大爆炸,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根据哈勃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宇宙正在膨胀,而且是加速膨胀。如果宇宙膨胀的越来越慢,宇宙最终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转向收缩,并且走向塌陷。如果宇宙膨胀的越来越快,宇宙的温度就会越来越低,并最终冷寂。横竖都是杯具啊,^_^ 膨胀的宇宙模型应该如下图:宇宙外面漆黑一片,宇宙内部是一个灰暗的空洞,中间是灯火通明的物质世界。 现在人类既没有观测到宇宙的外边界,也没有观测到内部的空洞,只观测到了宇宙在膨胀和3K背景辐射,仅仅这一点点证据是否能够得出宇宙是有限的、而非无限?^_^ 有人用奥伯斯佯谬证明宇宙是有限的。 奥伯斯佯谬说,若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上不会有黑夜,而应该是白夜。地球朝向太阳的一侧因为被太阳照亮而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侧光线暗些而是黑夜。若宇宙无限大,背向太阳的一侧有无数个发光的星体,其光线汇集到地球应该与太阳一样亮,地球上就不应该有黑夜。而地球上确实有黑夜,说明宇宙中没有无数个发光星体,也说明宇宙是有限的。 其实,奥伯斯可能想错了,即使宇宙有无数个发光星体,但位于第一个发光星体后面的星体所发出的光线,被第一个星体遮挡,永远到达不了地球,因此,地球背向太阳的一侧光线暗一些是正常的,这不应该是宇宙有限的证据,^_^ 宇宙到底是有限、还是无限?我是不敢再思考了,再思考我自己就会大爆炸了,^_^
个人分类: 默认分类|7256 次阅读|17 个评论
浑蛋和炸弹,我们该信谁?
sheep021 2010-4-9 15:47
1 、宇宙,原本是一个浑蛋 混沌 一词共有混沌、浑沦、昆仑、崑崙(崐崘)、混沦、浑沦、浑敦、倱伅、昏沉、 浑蛋 、囫囵、困敦等 12 种写法。浑蛋是其一。 《尔雅 释天》曰: 岁在子曰困敦, 孙炎注: 困敦,混沌也,言万物初萌,混沌于黄泉之下也。 《淮南子 天文训》: 困敦之岁,岁大雾起,大水出。 高诱 注: 困,混;敦,沌也。言阳气皆混沌,万物牙蘖也。 混沌 ,指天地之初阴阳未分之时的状态。如《鹖冠子 泰鸿》曰: 阴阳未分,其气混沌。 《文选 曹植〈七启〉》云: 太极之初,混沌未分。 《广韵 二十一混倱字注》: 混沌,阴阳未分。 浑蛋无疑是中国古典自然哲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它是宇宙之本体、万物之本原,浑沌开辟,朴散为器,方有这朗朗乾坤、花花世界;浑沌又是神秘的,浑沌之为物,浑融未分,未具形畦,因此渺茫难求、幽昧难知,神秘而不可说。 实际上如果我们撇开不同哲学流派的门户之见和文字之争,则不妨认为,诸如道、元气、太极、太一、太素、混元、朴等这些崇高的哲学范畴,所言莫非浑沌,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浑沌的言说和形容而已:正因为浑沌 烟波微茫信难求 ,人们才喋喋不休地谈论它,于是才有了诸多名号。且不说别的,单表老庄哲学中的 道 ,《老子》云: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又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这先天地生却恍惚不可致诘不可言说的混成之物不是浑沌又是什么? 浑沌或道,既是生天生地的 天下母 ,又具恍惚难知的神秘性,无疑就是一个神性范畴,因为所谓神性,无非就指一种神秘的创生性而已。浑沌既然具有神性,则其被神话化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庄子.大宗师》是一篇浑沌(道)的颂歌。至于那位七窍未开的浑沌神,因其为君临四方的 中央之帝 ,说者认为他就是在中国古史传说和神话中有着至高无上地位的黄帝。 浑沌之义,大矣,神矣。 不能纳入人类文明秩序的,就是浑沌,就是浑蛋。宇宙,原本是一个浑蛋,一个浑圆完满囫囵个儿的蛋。人类文明,不过是从浑蛋上剥落下来的碎片而已。(后来,不知从何时起,浑蛋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参考: 混沌意义源流考 伟大的 浑蛋 2 现代物理学则认为,宇宙是个大炸弹( big bang ) 这个宇宙大爆炸理论与中国古代的浑蛋理论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同的是,这个被炸开的宇宙创生理论也是漏洞百出。如: 让荒诞的 大爆炸理论 休矣 人的生长过程也是大爆炸吗? 我看宇宙大爆炸理论 3 浑蛋和炸弹,我们该信谁? 奇怪的是,对于宇宙大爆炸这个问题比证据还要多的学术假说,现代物理学界似乎很是认同,动不动就拿这个理论摆事实讲道理。似乎这是个真理一般。而对于已经有了几千年生命力的浑蛋学说则深恶痛绝,甚至斥之为伪科学。 浑蛋,虽无爆发力,却可以持续发展,和合和谐。所以,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宇宙统一理论就是再简单不过了一个圆圈(太极图)而已。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除了了几千年,依然山青水绿,鸟语花香。 炸弹,虽有爆发力,却不可以常久,爽一下就全完了。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宇宙被炸了个四开花,现代物理学的宇宙统一理论还在难产中 近代科学也就200多年吧,已经把天捅了个洞(臭氧洞),生态灾难、环境恶化更是数不胜数 浑蛋和炸弹,我们该信谁?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86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宇宙年龄超乎想像 可能经历过多次大爆炸
believegod 2009-6-23 07:05
科学家研究宇宙年龄超乎想像 宇宙始于何时?将止于何时?这是宇宙留给人类最为神秘,也最难解释的谜题。虽然宇宙大爆炸说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已经默认了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中,宇宙万物、星系、地球、生命都是在大爆炸之后逐渐形成的。然而,在这个理论出世之后,很多人也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5月5 日《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称解答了这个让科学家们为之争论不休的谜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波尔施泰恩加德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尼尔图尔克这两名理论物理学家在这篇论文里共同提出了一个理论,即宇宙大爆炸发生了不止一次,宇宙一直经历着生死轮回的过程,而我们所认为的14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并非宇宙诞生的绝对起点,那只是宇宙的一次新生。 谁让宇宙加速膨胀 让科学家们注意到宇宙大爆炸不仅只有一次的是被科学家抛弃后又重新拾起的宇宙常量。所谓宇宙常量,是对真空中的能量的数学表述,并用希腊字母的第11个字母拉姆达表示,这种能量也被认为是神秘的暗能量,而这种神秘能量正在让宇宙不断加速膨胀。 美国太空网5月8日对英美科学家这一研究的报道中称,当初爱因斯坦首次提出宇宙常量时,是想证明在宇宙间存在一种能量抗衡着星体间的重力作用,使得各星体不会因为相互的吸引而合到一起,最终让整个宇宙的物质都融合成一体,因此他也想证明宇宙是静止的,没有生长也没有萎缩。但没过多久,爱因斯坦就抛弃了这个理论,他称自己犯下了一生最大的错误。因为经他自己的广义相对论公式的计算,宇宙正在膨胀,而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经过观察也证实了宇宙确实在膨胀。 20世纪90年代末期,拉姆达被科学家们重新拾起,这时一些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不仅仅在膨胀,而且速度正在加快,科学家们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导致了这一结果,于是暗能量这个词便产生了。并且科学家们认为暗能量就是宇宙常量拉姆达,在宇宙大爆炸后拉姆达没有和重力平分天下,保持宇宙的平衡,而是从重力手中夺权,使星体间越来越远,宇宙不断膨胀。 宇宙常量应该几何 宇宙常量该有多大,这是宇宙大爆炸发生次数的关键。美英科学家波尔施泰恩加德和尼尔图尔克就是在对宇宙常量的大小计算中发现了宇宙大爆炸不应该只发生了一次。 科学界一直都试图解释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自然界中的那么多常量的值都是那么正好,刚好让生命存在。如果拉姆达太大,那么宇宙就会在大爆炸后立刻迅速膨胀并撑破,就像吹爆的气球,那么生命就不可能在百亿年后存在了。波尔教授在接受太空网的采访中说:拉姆达的值是物理学中最神秘的事物之一。它让我们非常的迷惑。甚至科学界出现了人择原理,即宇宙常量恰当地选择了人类生存,而人类也恰好选择了在这样一个常量条件下出现,而人类又回头研究着为什么宇宙常量大小会刚好让人类生存。这听起来确实不可思议,尼尔教授称:这简直太糟了,真的该被抛弃了。这个理论就是想说明人类永远不会了解宇宙的奥秘,这就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为了找到人择原理之外合理的解释,两位科学家利用宇宙大爆炸模型计算宇宙常量,但得到的结果要比实际观测到的宇宙常量大得多,是实际值的10的100次方倍,也就是根本不适合现在宇宙中的生命生存。宇宙常量的大小说到底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因此波尔教授和尼尔教授认为在宇宙大爆炸后宇宙常量(也就是暗能量)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但是经过进一步的计算后,他们发现140亿年根本不够将爆炸后的值减弱的现在这个值。剑桥大学的尼尔教授说:人们认为时间开始于那次大爆炸,但从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我们的推论看起来就非常的激进: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存在时间的。    大爆炸不止一次发生宇宙年龄超乎科学家想像 两位科学家的理论颠覆了人们的常识,在人们常常猜想时间将止于何时的时候,他们又告诉了人们时间没有起点。既然拉姆达的值在近140亿年中减弱到现在这个适合生命存在的值,那么,两位科学家就想到了宇宙大爆炸也许发生了不止一次,每一次的大爆炸都让宇宙常量有所减弱。在产生了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之前,很可能是在万亿年中宇宙大爆炸发生了很多次。尼尔教授说:我想,宇宙的年龄可能远远大于万亿年。时间没有开始,根据我们的理论宇宙的年龄是无限大的,而宇宙范围也是无限大的。 在2002年,这两位科学家就提出了宇宙进化经历着生死轮回这个观点。宇宙就是在一次次大爆炸后重生,在每一次的轮回中,宇宙都在膨胀中消耗原有的物质,在宇宙常量减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粒子,直到另一次的大爆炸到来,然后新的粒子又形成了新的物质、天体乃至生命。 如果这两位科学家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下一次的大爆炸将在什么时候到来?尼尔教授说:不论计算多么准确,我们都无法预料下一次大爆炸的时间,但我们可以说的是,下一次的大爆炸不会在之后的100亿年内发生。 ■知识链接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俄裔美国科学家伽莫夫在1948年提出来的。这个理论认为,宇宙开始是个高温致密的火球,它不断地向各个方向迅速膨胀。当温度和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这个火球发生了剧烈的核聚变反应。随着温度和密度的降低,宇宙早期存在的微粒在引力作用下不断聚集,最后逐渐形成今天宇宙中的各种天体。 这一理论体系被称为宇宙大爆炸模型,与DNA双螺旋模型、地球板块模型、夸克模型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科学中最重要的四个模型。 ---来源于新华网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 次阅读|0 个评论
逻辑不通的大爆炸
llllaa 2009-4-18 13:37
大爆炸是宇宙起点。 那么,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的? 不存在之前,时间是从大爆炸开始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何来的起点,用什么来衡量? 啊?时间?
个人分类: 物理|3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宙大爆炸’是真实存在还是一个假定?
chenfap 2009-4-1 14:38
宇宙大爆炸是真实存在还是一个假定? ( 宇宙演化中的逻辑关联Ⅻ 主流宇宙学的理论 基础(四) ) 我在《宇宙演化中的逻辑关联Ⅻ 主流 宇宙学的理论 基础(一)》那篇博文中曾指出 : 宇宙大爆炸理论 默认时间有起点,且采用物质场的物质密度为无限大作为初始条件;这实际上预先就假定了宇宙大爆炸的存在。有人说,根据宇宙目前的状态也可反推出大爆炸的存在,而在实际上也是对 a(t) 曲线做了许多假设。现在我们来详细说明这个问题。 所谓 宇宙 大爆炸 原是用来通俗地形容宇宙从其物质密度、温度和时空曲率(注意是指 4 维时空的曲率,不是指 3 维空间的曲率)从都近于无穷大时的状态开始膨胀的现象。 宇宙 大爆炸 的特点是: 时间有起点,由此起点 开始,宇宙不断膨胀,在 此起点时, 宇宙中的物质密度、温度和时空曲率都近于无穷大。 必须强调指出, 宇宙大爆炸绝对不是从理论上推出来的,也就是说,还没有什么公认的理论能推出 时间有起点,和 推出 在此时间起点时, 宇宙中的物质密度、温度和时空曲率都近于无穷大。 宇宙大爆炸也还没有在实验和观测上得到公认的、令人信服的验证;虽然有些观测事实支持发生过宇宙大爆炸的看法,但对这些观测事实也可以作出其它、而不是由于大爆炸的解释,我已在前些时的博文中,讲过其它的解释。 根据宇宙目前的状态是否可反推出大爆炸的存在? 在我的博文《 如何说明宇宙大爆炸不可能存在 ? 》中曾经指出过: 因此,还不能肯定 宇宙大爆炸的确真实存在过,只能把它看成是作为初始条件的一个假定。 参考文献 Weinberg S. 1972,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Wiley, New York . 刘辽,赵峥 . 2004, 广义相对论(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北京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红猪]从大爆炸到大反弹
eloa 2009-2-11 14:35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09-02-09 6:58 译者,Explorer,更多译作见 这里 和 这里 。 如果我们的宇宙不是从无而生,而是一个以前存在的宇宙的再生版本的话,会怎么样呢?请看 Anil Ananthaswamy的调查: ABHAY ASHTEKAR一直记得他第一次看到宇宙反弹时的反应。我大吃一惊。他如此描述道。当时他正注视着一个宇宙反向运行到大爆炸的模拟。基本上,模拟宇宙表现出预期的行为,随着星系的会聚宇宙变得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大。但是,这个宇宙没有到达大爆炸的奇点,而是发生了反弹并重新开始扩展。这究竟是什么回事? Ashtekar希望确认他看到的东西,于是他邀请他的同事们共同讨论这个结果足有六个月,最后在2006年发表了这个结果。循环宇宙基于一个叫做圈量子宇宙学(LQC)的理论,那能够阐明宇宙诞生时的情形那些东西甚至连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无能为力。 我们的宇宙有可能是在前一个宇宙崩塌之后出现的这一观念,自2003年以来一直令物理学家们非常着迷。现在这一理论已经能够提供我们可以加以实验验证的预言了。如果真的得到验证的话,大爆炸将被大反弹取代,而我们将终于能够理解时空的量子结构。宇宙源自一个有无穷密度的点的观念,将被反复循环的宇宙观所取代,宇宙有可能经历无穷无尽的扩展与收缩,无始无终。 LQC实际上是另一个叫做圈量子引力的理论的第一个实际应用,圈量子引力理论巧妙地结合了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和量子力学。我们需要这样的理论来解答当微小体积经历极端重力时会怎么样的问题,例如,接近大爆炸时的情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Ashtekar在量子力学框架下重写了广义相对论方程式。和理论物理学家Lee Smolin与Carlo Rovelli一起,Ashtekar展示了由重力场线的回路编织成的空间-时间结构。在缩小足够多倍数以后空间看上去是平滑而连续的,而凑近观察的话会发现空间表现为一个个独立的块,或者说是量子,大概是10-35平方米大小。 2000年,当时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柏克校园跟Ashtekar做博士后的Martin Bojowald采用圈量子重力理论建立了宇宙的一个简化模型。LQC从此诞生了。 Bojowald的重要成就在于:不同于广义相对论,LQC对物理过程的描述不会在大爆炸那一点失效。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能成功阐明宇宙诞生之时的情形。 宇宙学者们畏惧奇点是因为那一点中存在无穷的引力,还有无穷的温度和密度。而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并不能处理这些无穷大的量,因而无法对大爆炸中发生了什么加以阐释。Bojowald最初的工作展示了如何避免那个讨厌的奇点,虽然仅仅是数学技巧上的避免。当时那项工作给我印象很深,Ashtekar说,现在仍然印象深刻。 波兰华沙大学的Jerzy Lewandowski,还有Bojowald,和Ashtekar及他的两个博士后:Parampreet Singh和Tomasz Pawlowski,共同发展了这个思想。Singh和Pawlowski开发了基于LQC的宇宙模拟程序,正是在那个模拟中他们看到了宇宙反弹。当他们逆着时间模拟时,无穷密度的大爆炸奇点没有出现,宇宙停止了崩塌,逆转了方向(开始膨胀)。大爆炸奇点确实不见了(《物理评论通讯》,96卷,141301页)。 但是胜利的庆典没能持续多久。研究小组使用LQC研究我们的宇宙在膨胀开始之后的长期行为时,他们遭到了打击模拟的宇宙开始崩塌,这简直是在挑战我们所知的关于宇宙的一切。那完全违背广义相对论,现供职于加拿大渥太华Perimeter理论物理研究所的Singh说:明显是个错误。 Ashtekar也很难受,他说:我相当失望,这对LQC可不是个好兆头。然后,在进一步地改进数学方法之后,Ashtekar, Singh和Pawlowski解决了这个问题。理论的早期版本通过面积的量子项描述宇宙的演化,但仔细的研究发现了微妙的错误。Ashtekar, Singh和Pawlowski改正了错误,改进后的计算能够对微小的空间体积进行有效处理。 根本性的不同就此出现。现在基于LQC的宇宙模型能够在充分膨胀的情况下与广义相对论极好地符合,同时仍然消除了大爆炸的奇点问题。法国马赛地中海大学(Mediterranean)的Rovelli对此印象深刻。他说:这可真是桩大事,每个人都期望某一天我们能学会正确地处理量子宇宙的问题,不再受大爆炸奇点的困扰。但以前我们从来没有能够达到这一程度。 德国科隆大学的物理学家Claus Kiefer也同意这一观点,他在这个领域中著述颇丰。他说:这的确是一个认识早期宇宙的新观念,现在,你有了一个能够自然地解释无奇点宇宙的理论。他还指出:与量子宇宙论相竞争的理论还有一些,比如弦论等理论都提供了独特的宇宙学认识,但这些理论中还没有一个能完全与量子力学相融合。 如果最终证明LQC正确的话,我们的宇宙就来自一个此前存在的宇宙,那个先在宇宙也曾经扩展,然后在引力的作用下收缩。随着所有的物质挤压到微小的体积中,那个宇宙达到了普朗克密度,5.11096千克每立方米。在这个阶段,那个宇宙停止收缩,开始反弹,产生了我们的宇宙。 Singh说:只能接近普朗克密度,理论显示达到那个密度是不可能的。Bojowald指出,这是因为当万亿颗恒星的物质被压缩到一个质子大小的体积中时,那样的密度下时空结构会产生出超强的排斥力。在这一时刻,时空量子不可能被进一步压实了。压实的时空在强于引力的外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这个瞬时的排斥行为引起了宇宙的反弹。从那一刻开始,因为大反弹的惯性宇宙将持续膨胀。除了引力,没有什么东西能让这个膨胀减速。 LQC还阐明了我们的宇宙的另一个神秘阶段。在经典宇宙学中,大爆炸后的最初的若干分之一秒之内有一个叫做暴涨的现象,这一阶段宇宙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扩展。这个暴涨阶段需要解释为什么在热还没有足够的时间传播那么远时,宇宙中相距遥远的区域的温度就几乎是相同的即水平问题(horizon problem)。LQC也解释了为什么宇宙能在永远扩展和最终因引力而收缩之间拥有如此微妙的平衡即平稳问题(flatness problem)。经典学说中宇宙学家们引入暴涨子(inflaton)来令暴涨现象发生,不过我们所知道的有关这种粒子的信息可是非常的少(译者注:少到我们没有太多理由相信这种粒子存在)。 宇宙的回忆 更重要的,知道的也更少的是暴涨之前的宇宙。宇宙学家们一直假设在暴涨开始时,可以将时空视为平滑的而忽略量子效应,这样就能应用广义相对论来研究了。这一直被视为一个科学的猜想直到现在。LQC显示:在暴涨开始的时候,时空的确可以被视为平滑的。Singh说这不再是一个猜想了,这是圈量子宇宙学的一个预言。 Ashtekar, Singh, Bojoald和Pawlowski 共同发展的模型展现了巨大的进步。这是第一次有一个理论在有效地预言暴涨之前的宇宙情况的同时,能够正确地预言暴涨之后的宇宙情况。Ashtekar说:同时做到这些事情一直是很困难的。 如果我们居住的这个宇宙来自于一个先在宇宙的话,我们能知道那个在我们之前存在的宇宙的什么东西吗?LQC模拟显示那个宇宙也应该拥有星球和星系。但是有关大反弹前后的量子阶段的认识存在分歧,就是那个因为量子波动而无法约束住宇宙体积的那个阶段。Bojowald的计算显示有关前一个宇宙的所有信息在经历大反弹后都被彻底抹去了。换句话说,宇宙的回忆是不存在的(《自然物理》,卷3,523页)。与此相对, Singh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Alejandro Corichi的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反的意见。(《物理评论通讯》,卷100,161302页) 现在宇宙被压缩到了一个用显微镜才能看见的体积。 Ashtekar把他从前的博士后以及学生们之间的这个争论比作小孩们的争吵。他说这个争论现在没有太大意义,尽管宇宙是否可能存在宇宙的回忆这一问题引发了哲学上的兴趣,但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还为时太早。我们应该操心的是如何将理论与现在的实验相对照。 与实验对照来验证理论的日子可能很近了。研究者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宇宙微波辐射背景(CMB),这一辐射是在宇宙的量子阶段结束很久后才放射出来的。尽管CMB开始于大爆炸后370,000年,但其源起可能会更早,Bojowald说:那有可能处于量子引力效应仍然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的时期。 Bojowald发现按照LQC理论,量力引力效应的影响可能在宇宙暴涨开始之前的一个很短的加速扩张时期处于控制地位。那个被称为超级暴涨的时期,由高密度量子宇宙的极大的排斥力引起,而无需借助暴涨子来解释。这个阶段对CMB的细节具体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但是已经能够肯定:LQC的预言和经典宇宙学的预言有所不同。Singh说:这正是我们接下来两年将要做的事。我们将努力得出一些经得住考验的预言。 同时,英国诺丁汉大学的Ed Copeland和他的同事们展示了他们的研究:超级暴涨阶段在时空结构中引起量子波动,这最终可能成为了星系和星系团形成的种子。这意味着仅由超级暴涨就可以解释我们的宇宙,而不必认为暴涨阶段存在,而这个不必要的暴涨阶段一直只是硬加在标准宇宙理论上的一个附件而已。不过现在,超级暴涨的理论还很不成熟,它还不能解决暴涨理论很好地解决了的水平问题和平稳问题。 Copeland说将来的实验可以揭示我们的宇宙是经历了暴涨还是超级暴涨阶段,只有经过暴涨阶段才可能形成一种特别的引力波型,可以尝试寻找这种引力波型来验证理论。这些暴涨阶段形成的时空结构中的波纹可能极化了CMB,不过这些影响对现有的探测仪器来说还太微弱了。但情况在明年就将有所改善,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那时将提供微波背景的最细致的观测结果。Copeland的工作显示:超级暴涨将抑制宇宙尺度的引力波的形成,在CMB中应该没有暴涨理论所预言的极化现象。他说:如果真的探测到了那样的极化现象,那很可能是反对LQC的有力实验证据。 Kiefer提醒说:所有的LQC都有一个相同的大问题。经典宇宙学的预言来自对广义相对论方程的求解,尽管对宇宙作了一些简化假定。理想的LQC也应该来自于圈量子理论,即它的所有方程都应当由圈量子引力理论推得。但是,Bojowald和其它研究者都采用广义相对论的理想化宇宙,将其用圈量子引力方法量子化后就得到LQC。Kiefer说:从一个物理学家的观点来看,这是完全正当的,但数学家们可能不会喜欢这种做法。 Rovelli同意这一观点。为了给LQC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和他的同事Francesca Vidotto一直努力在圈量子引力的基础上重建LQC。(www.arxiv.org/abs/0805.4585v1)Rovelli说:结论是十分乐观的。从远比广义相对论更接近圈量子引力理论的一些基础出发,我们可以重新推得现在LQC的方程。 理所当然地,Rovelli正在期待可能证明这个理论的实验。他说:我希望在我死掉以前知道圈量子引力理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对一个现在刚过五十的人来说,他可能太过悲观了。一系列的实验将观测CMB和探测引力波,普朗克号卫星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宇宙是如何诞生的?有关于此的观念革命可能将来得比他想象的更早。 我们的宇宙会反弹吗? 依据理论物理学家Abhay Ashtekar等描述大反弹物理图像的公式,我们的宇宙在前一个宇宙崩塌后成长起来。同样的命运在等待着我们吗? 这得看情况。我们过去通常认为宇宙的星球和其它物质的引力起着决定作用。要么宇宙的密度足够大,引力能够让大爆炸以来的膨胀停止并把所有的东西拉回一点,要么宇宙的密度不足,永远地膨胀下去。但是过去10年里对遥远的超新星的观测结果对这种观点形成了挑战。我们的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还因为某种神秘的排斥力在加速膨胀。宇宙学家们把这种排斥力归因于暗能量。那么如果我们的宇宙将不再收缩,它是否已经进行了它的最后一次反弹呢? 大概不是。宇宙学家们对暗能量仍然所知甚少。一些理论模型推测暗能量的属性可能随时间变化,可以从排斥力变成类似重力这样的吸引力。如果那样的情况发生的话,宇宙将停止膨胀,星系将开始聚集到一起。我们这个宇宙的物质和能量的密度到底是多少也还顶着一个问号,我们还没能对此进行足够准确的测量,也就不能由此确认我们的宇宙最终是否将停止膨胀。如果真正的密度比我们现在观测到的稍大一点点,可能就正巧足够宇宙由膨胀转为收缩。 而按照大反弹理论,在这两种情况下宇宙都将崩塌直到其密度达到理论允许的最高密度,然后发生反弹。在这一点上,宇宙将反弹然后再次膨胀最终形成了循环的宇宙。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1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宇宙和地球膨胀问题
zhulin 2009-2-11 10:35
有专家说:关于宇宙膨胀还有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以为一切东西,比如太阳系甚至地球,也跟着宇宙膨胀。实际上,宇宙膨胀是就宇宙整体而言。但是宇宙不是完全均匀的,在其中密度较高的地方,引力较强,膨胀会减速,密度越高,减速越快,最终膨胀会停止并转为收缩,物质会塌缩成一团,经过冷却收缩后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星系。在星系内,又会形成恒星和行星等。所以,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以及太阳系、银河系等并不跟着宇宙膨胀。 这种武断的说法可以说由来已久,并不奇怪,象原来武断地认为宇宙处于减速膨胀一样,都是对引力机制认识不清楚所致,导致对宇宙为何膨胀认识不清,机械地想当然地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上帝第一次推动的另一说法)。 地球以及太阳系等真的不跟着宇宙一同膨胀吗?现在的实际观测和理论研究已揭示出地球的膨胀、月球的远离都同于宇宙膨胀,太阳系也有迹象在膨胀。非常有可能的是,处于相对平衡下的一切物质系统均随宇宙一同膨胀,这需要进一步地观测而不是想当然。 在人类对宇宙认识还很肤浅的时候,保持一种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心态思考和观察自然也许更为有力,也不要受什么专家、权威甚至上帝(历史上常常有人充当上帝的代言人)的蛊惑,否则类似地心说、 宇宙 大爆炸、 宇宙减速膨胀论的东西还会不断地误导和扼杀人类的创新精神。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2608 次阅读|6 个评论
宇宙大爆炸理论发展
qlewa 2008-12-2 23:19
《宇宙大爆炸》视频 《宇宙大爆炸》第1集:何处是中心 《宇宙大爆炸》第2集:给我证据 《宇宙大爆炸》第3集:宇宙的密码 《宇宙大爆炸》第4集:宇宙的模样 :《宇宙大爆炸》第1集:何处是中心 简介:一千多年前,托勒密创立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起来反对他,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可后来的人们却发现,把太阳作为宇宙的中心,同样也有很多问题。伽利略的发现,牛顿的研究,以及开普勒和多普勒的结论,都使人类认识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些科学家们,都发现了哪些奇方妙法?到底哪里,才是宇宙的中心呢? 《宇宙大爆炸》第2集:给我证据 简介:从爱因斯坦到勒梅特,再到哈勃,这些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宇宙是从一个原始原子开始,不断分裂膨胀而成的,就如同一颗小小的橡果,长大成为一棵参天的橡树那样。哈勃后来在观测上的发现,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宇宙产生于一次大爆炸的观点,开始形成。然而英国剑桥的霍依尔教授,却持截然相反的看法。霍依尔教授认为,如果宇宙真的产生于一次爆炸,一定会在太空中留下痕迹,请问这个痕迹找得到吗? 意外发现的宇宙密码 贝尔实验室的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要做一个实验,却发现他们的工作被普林斯顿大学的狄基小组抢先了。当他们见面互相印证彼此的成果时,意外发现找到了蕴藏在宇宙深处的密码。 简介:贝尔实验室的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要做一个实验,却发现他们的工作被普林斯顿大学的狄基小组抢先了。当他们见面互相印证彼此的成果时,意外发现找到了蕴藏在宇宙深处的密码。而在剑桥的霍金,也由罗杰彭洛斯的发现得到启发,从而论证出大爆炸产生的过程。最后斯穆特教授拍到的宇宙蛋照片,则完全使大爆炸的理论得以成立。 《宇宙大爆炸》第4集:宇宙的模样 简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并不意味着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没有问题了。狄基教授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提出了一个关于宇宙学的问题,这个问题跟宇宙空间的几何形状有关。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平直的呢?还是如爱因斯坦宇宙模型所认为的那样,是如球型般封闭的?甚至是像弗里德曼认为的那样,如马鞍形状一般呈双曲面的?这些问题是否最后得到解决了呢?
个人分类: 我立科学|3251 次阅读|2 个评论
九问黑洞
iwesun 2008-9-9 15:38
九问黑洞   黑洞目前很流行很流行, 啥奇迹都喜欢和黑洞挂钩了 ,欧洲强子对撞机,人们担心是不是能造出个黑洞来?    投靠魔鬼(力学) ,不如投靠上帝(热二或信息熵)! 俺反问反问黑洞。    1.电子就是黑洞   现在已知的3种力,有没有一种力可以抵抗电子自身引力的坍塌?如果没有, 电子本身就是个黑洞 ,哪黑洞算个鸟呀,大家都是黑洞组成的。    2.四之五--魅力   电子如果不是黑洞,那么,一定存在 老鲍发明的第5种力-魅力 。    原本的博格 (共产主义社会,只有集体,没有个体,顶级强大,口号我们是博格,你们将被同化,抵抗是无效的!,在银河系已经同化掉了几万个种族) 的编号是定好的,从四之一到四之四 , 谁叫老鲍是比博格还牛的Q ( 宇宙导演级别的种族,隶属于连续体) , 于是四之五,就诞生了 。 (博格和Q详见老美最长寿的科幻集剧《星际旅行-下一代》和《星际旅行-航海家》,值得一看)   作为宇宙导演Q的老鲍,魅力无限,魅力指数:五星!    老鲍的Q魅力理论:    西方古人云:世界四大素:风,火,水,土...就差第五元素爱;   中国今人云:宇宙四大力:引,电,弱,强...就差第五大力魅;   ---爱元素可以产生魅力...是阻挡宇宙黑暗势力的最重要因素!!!   3.引力的失效半径    如果Q魅力是民科,那么,引力存在失效的半径 ,这个引力失效的半径,俺个人觉得,在电子半径,和质子半径之间, 也就是说根本没有黑洞,最多是中子星。    4.黑洞不可怕   如果太阳变成黑洞,很多人以为,地球就会被太阳黑洞吃掉,其实恰恰相反,太阳变成黑洞前,要爆炸,爆炸的一部分物质,永远回不来了, 这样太阳黑洞对地球的引力减小了,而不是增大了。    5.类星体黑洞   类星体黑洞一年要吞1000个太阳,在一千万年内,要有100亿个太阳等着黑洞吞, 这100亿个太阳,能老老实实等着黑洞吞么? 是个啥东东,为什么不炸散了?   6.宇宙大黑洞爆炸?   大爆炸之初,宇宙的物质都堆在一块,按黑洞理论,类星体只不过是星系级的黑洞, 大爆炸之初,是个超级宇宙级别大黑洞,还爆炸个鸟啊爆炸?吸住了。   7.黑洞是个基本粒子   黑洞里面到底是啥?谁也说不清,一锅粥,干脆说黑洞就是一个基本粒子吧,宏量子, 烤盘说:黑洞(宇宙)是个大波波。   8.光子黑洞    正物质黑洞遇到反物质黑洞,会不会合并成一个光子黑洞? 正负物质湮灭的时候,能量能不能跑出来?根据霍金辐射,这样的黑洞合并会蒸发掉了,引力又把大家骗了。    9.投靠上帝   前几天和烤盘聊天,天文学家可能对大众隐瞒了啥东东, 估计科学家找着上帝了,就是不说。   还是投靠上帝吧, 质量的本质就是信息熵 ,热二才是决定性的,引力是个幻象,不能在所有层面起作用的。     看来黑洞也不仅仅是出轨,简直就是脱轨。 (和松鼠会的高手学的)
个人分类: 科学探索|123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