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白蛇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希望,在前方(九十七)---《延禧攻略》莫兰迪色调教程
panpine 2018-8-31 21:37
如果​单位里有人看过《延禧攻略》,多半会惊诧和改变,惊诧我这种直接到底的个性在世界上竟然存在第二个人,还能成为站到最后的主角,继而可能改变曾经藏在心里漠然或认定我必将被全人类抛弃的态度。 有点跑题,先看看剧里被反复好评的莫兰迪色调是怎么回事。​(图1:富察baby,图2:皇上) 解释它的名称由来,阐述它的学科起源,没有必要。除了学习艺术的学生,谁愿意继续看下去,何况我也真的不懂。但这种色调的质感几乎所有人都看得明白,阴暗浓郁,像红玫瑰花瓣里的黑色一样令人遐想。所以我决定把这种色调调试出来,满足自己和每个延禧宫男女的想象。 直接上图。​(用莫兰迪色调打造《白蛇传》) 《延禧攻略》的镜头美在两个地方,色调和构图。从色调上将需要突出的颜色进行饱和度提升,明度降低,整体上再通过色彩平衡进行冷暖度调试;从构图上采用中国美学的居中或者重心偏离,配合色彩将氛围突出起来。拿《白蛇传》这张照片来说,如果将青蛇、白蛇分开放在照片的两端,那是宫斗,不是姐妹,如果将她们置于正中,则模糊了背景的深透,水天一色的效果将会折减,故事性被削弱。 不知道分析地对不对,总之,看了《延禧攻略》,我有信心做自己了。​
3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曲终了,余音三日
fanzhj 2016-10-16 19:59
10月13日晚,陪母亲中国大戏院看戏。河南豫剧院青年团于此上演豫剧陈派剧目《白蛇传》,久违的豫剧陈派咏叹再响津门,算不算跨越历史的天籁重现?尤其是“断桥”一折,流水二八,如泣如诉,乡音无改,浓似醇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心神回归孩提时代,涤荡尘嚣,天清气朗。无奈拿手机拍摄的剧照清晰度不理想,从网络转载该剧部分剧照分享纪念。 《断桥》(图片来源于网络,摄制于中国戏曲学院豫剧本科生毕业演出,2013) 吴素真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摄制时间不详) 《游湖》(图片来源于网络,摄制时间不详)
个人分类: 戏曲曲艺|3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主席的一次看戏
热度 11 Majorite 2014-5-22 11:41
李银桥回忆毛主席中有这么一段,很有趣,转载如下: 1958年,毛泽东看《白蛇传》。晚上毛泽东就座在前排摆的单人沙发上,我照例是坐在他身边。因为值班卫士是24小时不离主席身边的。毛泽东肚子大,坐下后皮带便勒腰,所以他一坐,我便依惯例帮他解开了腰带。 演员早已做好了准备。毛泽东一坐下,锣鼓便敲响了。毛泽东是很容易入戏的,用现在的话讲,叫“进入角色”。这毕竟是一出悲剧。当金山寺那个老和尚法海一出场,毛泽东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毛泽东的动静越来越大,泪水已经不是一颗一颗往下落,而是一道一道往下淌。鼻子堵塞了,呼吸受阻,嘶嘶有声。毛泽东终于忘乎所以的哭出了声,那是一种颤抖的抽泣声,并且毫无顾忌地擦泪水,擤鼻涕。到了这步田地,我也只好顺其自然。我只盼戏快些完,事实上快完了,法海开始将白娘子镇压到雷峰塔下…… 就在镇压的那一刻,毛泽东突然愤怒地拍“案”而起,他的大手拍在沙发扶手上,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行吗?不造反行吗?” 天哪!我猝不及防!他的腰带在坐下时已被我解开,在他立起身那一刻,裤子一下子脱落下来,一直落到脚面(台上的女演员大惊失色)。我像被人捅了一棍子似的,纵身扑向前,抓住他的裤子,一把提上来。毛泽东丝毫没有责怪我的意思,他仍然在剧中,大踏步向舞台走去。全场的鼓掌声终于将他唤醒。他稍一怔,也跟着鼓起了掌。我松了囗气,主席回到现实中了。
个人分类: 中华民族|2304 次阅读|13 个评论
许仙的生意经
gongshiliang 2010-11-11 23:59
许仙的生意经 做马大嫂后与各类营业员接触多了,免不了受不少的闷气。闷者,郁结在胸难以发泄也。每逢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弹词《白蛇传》里的许仙来了。 在书中,许仙虽然具有忠厚老实等优点,怎奈他耳朵根软,优柔寡断,听信法海谗言,最后断送了对他恩重如山的好妻子。他不是个好丈夫,但他却是个好伙计,其中有对他的描绘颇为精彩的一回书,那便是他的生意经。 以我之见做生意大致有三种情况:其一,活生意做活,这原该如此的,占绝大多数;其二,活生意做死,顾客诚心来买东西,被营业员气跑了,这倒也是不容易的,但在目前倒是屡见不鲜;其三,死生意做活,这就并非容易,极为稀罕的。 这回书说的是许仙在王永昌药材店里做伙计,另外两个伙计正在下棋,此时来了个撮药的病家,这两个伙计鏖战正酣,哪有心思做生意,便出言不逊,把个病家气得发誓道:无论如何不上这爿店来撮药了!愤愤然正欲转身而走。这本是个个活生意却被这两个伙计做死,至此已无可挽回了。而许仙就有非凡的本领把这个生意起死回生。 首先他笑吟吟上前来好言相劝,在关切询问中说道:你那张药方让我来瞧瞧。出于关心,所以病家便对他有几分信任了,把那药方交给了他。许仙拿过药方压在柜台上的铜尺下,此时,做成这笔生意已有了六七成把握了,他用戥子熟练地称上一味药给病家看看,热情地介绍道:瞧,这药是上好的,没半点霉烂。他不仅服务态度好,还让病家看到质量也是绝对可靠的,当两者兼备时,这才水到渠成。许仙就笑容满面地请求道:请你就作成了小店吧!经过许仙这一系列的言行,病家的气早已消了,并且把刚才发誓的话忘记得一干二净,完全信赖地要许仙为他配药了。这么一个死生意被他做活了,这已让听众感到生动有趣了,岂料,更精彩的还在后面呢。撮药毕,病家给他铜钿,他并不点数,顺手朝钱筒里一扔,这一举动倒使病家惊讶了,问道:你为啥不点点呢?许仙回答得好:你怎么会有短少的呢?这句话让病家窝心透顶,因为不仅在说话中信任他,而且实际行动上是没有点过数。书说到这里,听众们不免疑窦顿生,要是这病家确实少付了呢?至此说书先生便透了个底:这许仙却练有特殊本领,铜钿一捏到手,不用点数便能清楚知道有多少。听到这里,听众们又会心地笑了,对许仙做生意的本领更是叹服了。不过,在假币多、且常可乱真的今天,可千万不能学许仙不看钱币这个举动。 病家满意地要告辞了,许仙要拉住下趟生意,难就难在这是药材店,如果对病家说:下次撮药请过来作成小店。这就触人家霉头,惹人生气了,但生意必须拉牢,怎么办?且听他对病家说:你下次撮补药的话,请过来作成小店。只因加了个补字,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这病家听了越发的高兴,心里想:他在说配补药,有这么一个好伙计,下次一定作成这爿店的生意。 这一个毫无希望的生意,许仙不仅起死回生地做成了,还能使他完全信赖自己,下次撮药非来不可了,这真是奇迹,但听了这回书后让你觉得这是真实可信的,做生意贵在人心换人心。 所以精明吝啬却又识人的王永昌怎肯让这个能促使他发财的伙计辞退呢?这又为王永昌因留不住许仙还将霉烂之药卖给保和堂而埋下伏笔。纵观评弹里塑造出的各类人物中生意人的生动形象不多,所以每听到这回书便分外地觉得珍贵和有趣。惜乎,这仅仅是一个说书先生嘴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不知在那时的生活中是多抑或是少?在目前却是凤毛麟角了!
个人分类: 自说自话|2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观白蛇传有感
hjf306 2010-6-2 00:44
西湖深处柳飞烟,白荷多情并蒂开。 遥望断桥明月照,相思伞下正缠绵。 流转千年为君笑,兰舟暗寄一生情。 金钵禅杖无佛意,雷峰塔下不成眠。 自有痴僧伴孤帚,片片木叶皆有幸。 何言雷峰不曾有,鸳鸯渡潭碎塔影。
个人分类: 诗词歌赋|3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