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治疗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治疗

相关日志

[转载]生物360:何大一将改变HIV预防的游戏规则?
fqng1008 2014-3-14 08:26
   3月 4 日,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 何大一 的研究团队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药物,将来人们只要打上一针,就有可能3个月不被 艾滋病病毒 感染。研究人员认为,使用这种药物可成为开发出 艾滋病疫苗 前的过渡方案。   这项研究当天在波士顿举行的一个艾滋病会议上公布,并已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网站上在线发表。因发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而闻名的何大一(David D. Ho)教授表示:“这项成果将会对艾滋病预防努力给予巨大推动。”   何大一表示,这种叫做 GSK744LA 的药物还没有进行人体测试,但利用猕猴进行的实验表明,“该药的效果足以在人体内维持 3 到 4 个月,因此我们认为这种药物应该每个季度注射一次”。   在为期 8 周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分别在实验开始阶段和第四周给 8 只猕猴各注射一次这种药物,然后用与人类艾滋病病毒相似的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HIV)攻击猕猴,每周攻击一次,实验结束时发现 8 只猕猴都健康无恙。在对比实验中,没有注射药物的猕猴则全部感染。   何大一表示,这是一种叫做预防性投药的治疗方案,不同于疫苗,这种方案能有效帮助高风险人群降低感染艾滋病几率,又能解决以往治疗方法难以长期坚持的问题。   对这一新发现,艾滋病治疗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 Robert Grant 对《科学》杂志表示,它将会成为艾滋病预防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在我所知道的艾滋病预防研究中,这是最令人兴奋的消息”。不过,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菲利普·约翰逊认为,即便 3 个月打一针,要想坚持也有困难,“长期来看仍不可行”。   何大一则表示,艾滋病疫苗“依然非常、非常遥远”,因此在疫苗成功开发前,他们的方案可用于“中间的过渡期”。接下来,他们将与葛兰素史克公司(GSK)一道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预计明年可获得这种长效药物的更多安全性数据。此外,他们也计划在其他国家的高风险人群中开展类似临床研究。   原文检索: Chasity D. Andrews, William R. Spreen, Hiroshi Mohri, Lee Moss, Susan Ford, Agegnehu Gettie,Kasi Russell-Lodrigue, Rudolf P. Bohm, Cecilia Cheng-Mayer, Zhi Hong, Martin Markowitz,and David D. Ho. Long-Acting Integrase Inhibitor Protects Macaques from Intrarectal Simian/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cience, 4 March 2014; DOI:10.1126/science. 1248707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1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影响肿瘤转归与预后的因素
热度 28 何裕民 2014-3-13 15:50
中医学中病症转归指的是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就癌症而言,影响肿瘤患者转归和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下列因素尤其值得重视: (-)生物学因素 1.肿瘤的生物学特点 这包括两大因素:一是分化程度:通常,分化程度越差,生存期越短,预后越糟;但也有部分例外情况。二是细胞来源及特点:例如,同为非霍奇金病,B细胞淋巴瘤五年生存率可达70%左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约在40%~50%之间,而T细胞淋巴瘤则低于30%。 2.肿瘤的大小 Inberg等报告说,胃癌中小于1cm者,预后明显要好,肝癌也有类似情况。然而,也有资料表明胃癌与肝癌肿瘤体大于2cm以上者,其5年生存率无大变化。肺癌则肿瘤小于3cm似乎5年生存率高一些,3cm以上则无明显差异。可以这样归纳:肿瘤的大小,对预后有一定意义,但只有在小于一定范围时,这种差异才有意义。因此,这不是最主要的。 3.肿瘤浸润范围 各项研究都表明:癌瘤浸润范围,对患者预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局限于局部者,预后较好;浸润较深较广时,预后较差;预后与浸润程度呈正相关。 4.淋巴结转移 这对患者预后影响很大。有研究表明,食道癌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4.4%,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仅为13.4%;胃癌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46.2%,有淋巴结转移的仅11.6%。而且,淋巴结转移多少亦与预后好坏呈正比。以乳腺癌为例,考察五年生存率,无淋巴结转移的为74.5%,1~2个淋巴结阳性者58.7%,3个以上者35.8%,7枚以上阳性者,五年平均生存率更低。因此,通常以为,这是影响预后的最为重要因素。 5.癌瘤的间质反应 癌瘤的间质反应是指癌瘤组织与周边,包括瘤床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反应以及结缔组织变化。研究表明:癌瘤周边边缘不清者,预后差;清晰者,预后相对较好;周边有明显纤维包裹者,预后好,无明显包裹者,预后差;周边淋巴细胞反应的程度也与预后呈反比,反应越厉害,预后越好。 6.癌栓 血管和淋巴管有无癌瘤栓塞也与转归及预后有明确的正相关,血管有癌栓者,远处播散、转移的可能性大,生存期短;淋巴管有癌栓亦然,故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7.年龄因素 关于非霍奇金病的国际预后指标(IPI)(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中影响预后的重大要素,年龄(或60y)列第一。因此,年龄因素肯定影响预后,但不存在划一的关系。不同癌肿有不同特点,比较复杂。例如,鼻咽癌30岁以下疗效较好,尤以14岁以下预后更好;根据我们的经验和统计,胰腺癌则以55岁以上疗效及预后明显要好一些;乳腺癌则年轻患者较年老患者预后要差,而小于35岁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要高些。 此外,性别因素与部分癌肿的预后也有一定关系。例如,根据我们有限观察,同为生肺癌,女性的预后好于男性;胃癌也类似。这可能与女性更愿意主动寻求社会支持,更愿意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更善于情绪倾诉,以及更顺从、遵循医生嘱咐、乐于改变生活方式、更好配合治疗等因素有关。但这方面的深层机理还有待系统研究。 (二)非生物学因素 在我们的观察中,一些非生物因素也影响着癌肿的预后,其主要因素有: 1.性格和个性因素 观察中发现,个性坚强甚或有点偏执者,其预后往往大大好于性格懦弱或胆小者。 2.情绪因素 观察表明:情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很大。例如:情绪不稳定,易紧张、易激动,一有小事就心神不宁,整天忐忑不安,多疑善忧者,患了癌肿后预后明显要差。 3.文化水平 我们的观察表明,文化水平与癌肿的预后呈现出明显的“U”字型趋势,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与文化水平很低的人的预后都相对要好些;相对较差的是中间一类人。我们对此的一种解释是:前者常能更理智地对待本病,从而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后者则因“无知而无畏”,更容易盲从,思想负担也相对小得多。 4.社会地位 与通常想像的相反,我们的研究表明:社会地位越高,患同样肿瘤的预后越差。仔细分析后,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社会地位越高,“始贵后病”,自我失落,心理落差越明显;而另一可能的原因是社会地位带来了社会关系,社会地位越高,相应的呵护越多,主意与主张纷至,导致治疗方案的选择多受干扰,或不断的改弦更张,影响了治疗。 5.经济实力 很明显,家庭或个人经济、地位及实力与预后关系密切,家庭经济条件中上者的癌肿预后明显优于经济水平偏差者。这很容易作出解释,因为癌肿的治疗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巨额费用的,没有相应的经济条件支持,许多人只能作简单的短期治疗,这当然严重影响了预后。 6.家庭支持与人际关系 在我们的观察中,家庭和睦、恩爱与否,当事人的人际关系和谐与否,明显影响到癌肿的预后。同为晚期胰腺癌患者,纯中医药治疗,5年仍生存着的40多例中,90%以上都有一个夫妻恩爱或子女孝顺的和睦家庭关系。显然,这些是耐人寻味的。 上述研究所提示的只是些对癌肿预后有影响的表层现象,还有很多非生物学的影响因素值得重视与研究。 (三)治疗因素 对肿瘤预后影响很大的还有治疗因素。能否早期发现,并接受科学、合理、综合治疗,能否在手术化放疗及中医等的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坚持进行必要的巩固期治疗和康复期调整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即使是非常棘手的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胃印戒细胞癌等,若能坚持合理的综合治疗,许多患者均可多年健康生存下去,五年生存率可大大超过一般统计结果。但治疗有误,包括过度治疗,则可大大影响预后,既便是比较单纯的肾癌等,都可导致反复发作、转移,以致成为严重致命之疾。由于治疗因素涉及过于庞杂,本书多个章节均有论述,故在此不作赘述。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4182 次阅读|28 个评论
治癌一定要考虑性别差异
热度 27 何裕民 2014-2-28 10:16
在癌症治疗时,注重人文关爱、心态调整等方面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男女差异。针对这种差异,须在治疗方法上做某些必要的微调。这些微调涉及很多方面,在此只做简单枚举: 对于女性患者,特别是初诊者,常须多加调整情绪、疏肝解郁的药物,或可佐用些抗抑郁之剂。对女性患者的主诉应客观分析,其潜意识中常带有渲染成分,故应学会甄别;问诊时也应注意:不可漫无目地询问,否则,根本无法下手治疗。 对于女性患者,特别是疑虑倾向明显者,判断病情或告知病情时,务必谨慎,最好有三分说一分;且多用正面的肯定口吻,而少用模棱两可的疑似性语言;千万别根据医学逻辑分析而随意将推测告诉患者,如“你的骨痛,很可能就是骨转移”,就这么一句话,即可加重病情,后果严重。 对于男性患者,症状一定要问得仔细。男性易忽略自己的身体感受,并习惯于轻描淡写地陈述,潜意识里体现出自己作为男性的“无所谓”和 “英雄气概”。故要根据医学逻辑寻根刨底,千万别轻信男性对自己症状的轻描淡写。 男性生了癌,许多人生活上还是不很注意,喜欢随心所欲。就像前述的英国专家指出的那样,男性患者相较女性患者更加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恶习。故临床上务必对男性患者反复叮嘱,促使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男人比较自立、散漫,症状稍一缓解,很多人吃药治疗就不认真,不像女性那样依从性强,故此时必须认真叮嘱,且可要求家属配合。 男性生了病以后,夫人一般比丈夫更急,常会管这管那。这时,医师要给出适当的指导,既要告诉男性患者,妻子唠叨是为了你好;也要诱导妻子少做无谓唠叨,要多学会有效沟通与管理。 作为一个不言自明的秘密,约束男性治疗与生活方式最好的角色是 “女儿”。我们常会通过女儿来指导男性癌症患者认真接受治疗,改变其生活方式。因为癌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在自己的新浪名人博客里讨论了上述话题。一位叫森熙·屠氏雅芳的网友针对我的这个分析做出了她的解释。她认为“这是因为女性多数敏感、细心有余,理性、逻辑条理性、判断力不足,所以整天很操心、唠叨,却抓不住重点,小事太关注,大事难免糊涂”。她自述道:她是搞文学的编辑,感觉到男人确实线条粗的多一些。你平常好意提醒过胖的中年男人要注意别过胖,他还自信得不当回事,直到身边同事得了癌症,才认真起来,说年过五十以后是个“多事之秋”了。这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解释吧! 选自新书《好身体,从改变德性开始》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390 次阅读|28 个评论
物理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热度 2 fanxiaoyingz 2014-2-18 10:33
物理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被人称之为“软癌症”,由于病人的关节长期处在软绵,疼痛状态,所以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到了一定时候病人的骨骼关节会变形,病人的痛苦可见一斑。类风湿关节炎( RA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RA 关节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衬里细胞增生、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女性好发,发病率为男性的 2 ~ 3 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 40 ~ 60 岁。主要临床症状有晨僵(早晨肢体僵硬),关节疼痛变形,免疫抗体下降,手足怕冷。民间医生认为此病发作与冬天使用冷水关系密切。此病没有有效药物,甚至发病机理依然不清楚。目前的治疗主要采用以下药物:( 1 )非甾类抗炎药 ( 2 )抗风湿药( DMARDs ) 3 )云克 ( 4 )糖皮质激素( 5 )生物制剂 ( 6 )植物药 如雷公藤、白芍总甙、青藤碱等。但是总体效果不明显,而且毒副作用巨大。 我的母亲就是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失去劳动能力,而且终生吃药治病,最后不治而终的。因此提起类风湿性关节炎,我就会有无限的伤感和遗憾。母亲的疾病历史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提供给科学家研究。 1979 年母亲 38 岁得了胆囊炎,非常疼痛,随后胆囊炎发展为胆结石, 1983 年 9 月 4 日做了胆囊摘除手术,那时候没有微创手术,伤口愈合不好,有些后遗症。所以母亲依然身体比较虚弱,可能还伴有贫血。到了 1987 年秋季十月中旬的某个下午(大概是 18 日),母亲不由自主地大笑,这种笑很怪异,她不能自控,而且持续时间很长,整个下午都在大笑。很显然她是气走邪道了。果然从此后她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吃雷公藤,后来吃陕西刘武岳先生发明的药物才基本控制住了病情,但是六年以后她的手指依然变形,象个鸡爪。母亲的病情的奇特之处是腿关节基本没有变形,走路还有力。但是母亲的骨头变得非常脆弱,她曾经在从 1995 年之后的十四年余生中骨折过五次,胸骨、胯骨、肩胛骨都曾经骨折,骨折非常疼痛。随后在 2007 年十月发现她得了胰腺癌。新的疼痛借着来临。眼看着母亲受着如此疼痛的折磨,作为儿子我却束手无策,世间没有比这种精神折磨更加令人痛苦的了。期间母亲住过三次医院,都是针对疼痛的,使用超声刀治疗过五次,效果一般。然后让母亲回家静养,使用盐酸曲马多止疼。到了 2009 年年初母亲开始不能下床,意识开始错乱,有时候昏迷有时候清醒。这段时间只能静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这种可以预期的死亡是我从来都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又不得不接受的。到了 9 月 22 日,母亲终于走完了她疾病折磨的一生离开了我们。她去世的时候骨瘦如材,体重不超过 40 斤,全身肌肉萎缩,腹大如鼓,嘴有恶臭气味。医生一般认为得了胰腺癌的患者生命不会超过一年,但是母亲却从发病到去世经历了 22 个月时间,也算是奇迹吧。我写母亲的疾病经历并不是想得到别人的同情,而是想给专家留下一个可以研究的范例。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琢磨类风湿是否能够治疗。既然药物治疗效果不够明显,既然类风湿因为与环境湿冷有关系,既然类风湿是和气走邪道有关系,那么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个物理治疗方法呢?从母亲的疾病上看,一般情况下,类风湿并不影响脏腑健康,它主要危害的是关节和肌肉层。所以从人体的层状结构来说,它既不影响骨骼里面的骨髓层,又不影响体腔内部的脏腑和血液系统。主要病症表现在骨骼外层的肌腱隔膜层,对肌肉影响也比较小。而肌腱层从我们发现的全身层状结构来说是一个独立的层次,是处在身体外围保护层的,也就是说是人体保护层出现了疾病。所以它必然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出现免疫能力缺失症状,但是那是并发症,不是主要症状也不是主要原因。而保护层受损的原因一方面与一定的免疫缺失有关系,更多的原因是外界邪气侵入,细菌或者病菌侵入肌肉内部所致。因此应该以防御外邪为主。所以类风湿的治疗的一个主要方法应该是穿着讲究,注意冷暖,注意防风,注意不动冷水等。而肌腱层外络于皮,接于肺经,开窍于神道、灵台、至阳、肺俞、心俞、风门等穴位。母亲那次大笑是邪气从肺经走到肌腱层的典型症状,说明冷气和细菌同时进入了肌腱层引起了疾病,而从肺经到肌腱层的通道就是脊背上部的这些穴位。那么我们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让阳气正气暖气通过脊背上部的这些穴位贯通于肌腱层呢?完全可能。前不久我的堂嫂也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我询问她的时候她说就是脊背特别冰冷,这恰恰说明冷邪气进入肌腱层。所以,我所说的物理治疗类风湿的办法就是让病人经常处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例如经常洗桑拿,经常用大澡盆泡热水澡,同时在水里面可以放进除湿药物,还有经常使用电暖水壶热敷脊背冰冷之处。只要定时桑拿,定时热敷。我以为可以治疗好类风湿疾病。当年我的家里面没有这些条件,母亲还怕热炕,所以没有使用这些方法来治疗母亲的疾病,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但是不要小瞧这个物理方法,真正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患者怕喝热水,怕热炕,但是还是得了类风湿说明这个人的整个肌腱层是冷型的,需要把它热化。所以,初次让病人洗桑拿一定要强迫她! 最后需要说明一句,我以为之所以有冷气不断灌入肌腱层,另外一个原因是内脏也产生了冷气,而内脏阴冷的关键部位在于肾脏,肾脏阴冷导致气血不畅,导致水腑不化,导致冷气持续产生并且侵入肌腱层。所以要治好此病,除过吃直接治病的药外,应该坚持不懈地温肾。温肾的药主要是济生肾气丸。 此法不知道顶用不顶用,还需要实践证明。
个人分类: 人体学问|1287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科学解释为何人们会脱发以及如何治疗(兼论一点中医治法)
arthurw321 2013-12-7 23:38
首先我们说说为啥会有脱发。 脱发不仅仅有遗传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局部或整体雄性激素的分泌量、职业、年龄、各种精神压力、睡眠、皮脂分泌、饮食以及致病菌感染、外伤、中毒、大手术、环境污染、螨虫、放化疗、微量元素比例失衡或缺乏、影响人体激素平衡和抗真菌的药物、毒品等等。据说高油脂和长期过量维生素 A 饮食是会引起脱发的。换句话说,脱发不能完全赖遗传,但是遗传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疾病会导致脱发,如皮肤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慢性炎症等。我们常说的“旋”其实也是一种先天性脱发,只是位置确定不会扩展,原因未知。 其次再说脱发是怎么遗传的。 脱发是一种常见的毛发疾患 ,大多数人是雄激素依赖的多基因遗传病 (AGA) ,少数人是雄激素依赖的单基因遗传病,包括 Marie-Unna 型遗传性少毛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单纯性少毛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单纯性少毛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羊毛状发和毛囊性鱼鳞病 - 秃发 - 畏光综合征。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肤病,也就是说,首先脱发确实有一些首要的基因处于常染色体,而且导致脱发的基因还是显性,人类是二倍体,有一个显性基因就可能出现脱发,而隐性是必须有两个隐性基因才会脱发。但是这个基因表达还要依赖雄性激素水平,这也是为什么携带基因的女性不经常脱发的原因。当然比较有意思的是,有脱发情况的男性,性激素睾酮水平大多只是正常水平。这也说明,脱发是因为基因造成某些雄激素受体敏感性提高所致。 超过 95 %的脱发男性是雄激素性脱发,也就是脂溢性脱发。 最后说说治疗。 现代医学治疗目前来说主要是保法止内服和米诺地尔外用。问题在于,这些药只能阻止脱发进一步发展,却不能让已经脱发的区域再生毛发。而且,一旦停药,脱发还会一如既往。 保法止就是非那雄胺,主要是阻止睾酮变成二氢睾酮,这样对于防止毛囊缩小有点用,逆转了脱发的过程。相似的还有保列治,但是保列治里一片是 5mg ,保法止是 1mg 。还有一个相似的药物是度那雄胺,但是这两种药物有可能增加高分级严重前列腺癌的发生率,虽然风险很小,但是值得警惕。而且其副作用包括性欲降低,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障碍,男性乳房发育和肌肉疾病。 米诺地尔是个钾通道开放剂 , 具有强烈的扩张血管作用 , 主要用于治疗重度、顽固性高血压 , 临床发现服药超过 1 个月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多毛症。因为这个副作用,所以就拿来外用治脱发。它能刺激毛囊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使血管生成 , 增加局部血液供应,开放钾离子通道。美国 FDA 已通过了 2% 和 5% 米诺地尔溶液为非处方药 , 前者男女均适用 , 后者仅适用于男性。其副作用是可能出现皮炎,刺激性或变应性接触性过敏反应以及接触性色素沉着性皮炎,大部分过敏原是丙二醇,米诺地尔的问题还是引起多毛症。 手术植发也是可以的,只是价格相对昂贵而且比较痛苦。比较简单的办法是戴假发。 以上是从科学和现代医学角度说的。另起一行讨论中医。 单纯脱发属于中医的“发蛀脱发”“ 蛀发癣”,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劳伤肝肾,本虚表实,虚实夹杂;或素体血热,日久耗阴,复感风邪,郁阻毛窍;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酒类,脾失运化,湿热内生,上蒸巅顶,侵蚀发根白浆,气血不畅所致。 治疗方法分三种,内服中药,外用中药洗剂以及针灸治疗。 内服中药主要分三类,湿热蕴结型,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血虚风燥型,方用祛风换肌丸加减。 肝肾亏损型,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有时还加上二至丸。 除此之外还有临床还使用了许多其他方剂,比如小柴胡汤等,都能部分起效。 外用洗剂比较多,经常是几种方剂加减,大多为医生自制。 针灸或使用针刺,或梅花针,或七星针,主要取穴为头部穴位,督脉、膀胱经、胆经以及肾经。 民间还使用松叶、生姜、石菖蒲、皂角、侧柏叶等等,效果不一而论。这里就不说霸王洗发液和章光 101 之类了,因为无法获得专利或秘方。 引用: 1 、 维基百科中文版 2 、 赵俊英 , 冯育洁 , 岂红娇 . 男性型脱发 201 例相关因素分析及非那雄胺治疗体会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08, 7(4): 79-79. 3 、 胡小平 , 王万卷 , 钟绮丽 , 等 . 320 例男性型脱发量表分析及非那雄胺治疗的临床研究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医学版 , 2009, 30(5): 620-623. 4 、 刘灵花 , 汪静文 , 王培光 , 等 . 遗传性秃发 / 少毛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 38(6) 403-406 5 、 万力生 , 范红霞 . 中医治疗脱发的方药统计与述评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10(9): 465-465. 6 、 席建元 , 陈偶英 , 榻国维 . 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研究进展 . 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 2005, 2(3): 223-224. PS:本人非本领域人士,如有错误欢迎指点。 总结:单纯的脱发,可能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有时候也可以不将其视为疾病。但是这种情况影响了当事人形象,对其心理造成极大压力,所以不利于健康生活。所谓治愈是指脱发停止而且已经脱发的区域重新长出毛发并且可以停药。现阶段没有可以治愈的西药,但是某些中药据称是有很多治愈案例的。植发是比较一劳永逸的但是缺点很多还需要询问医生,其实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戴假发……
个人分类: 渭城朝雨浥轻尘-原创|3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秃顶和脱发的治疗
热度 4 fanxiaoyingz 2013-12-3 09:33
秃顶和脱发的治疗 我到中药铺子去抓点药,有一个小伙子热情地和我聊天,要求我给他也搞一个民间配方,他的头发掉的厉害,而且已经部分秃顶,吃了好些药,看了好些医生不起作用。我其实对医药学一点不懂,就根据情况照抄几个方子试验,他这样求医心切我还真的难为情,不过我最后答应他给他找些偏方。 偏方是找到了,可是也引起了我的注意。人为什么会掉头发和秃顶呢?中医应该如何解释呢? 知识分子的一个普遍疾病就是秃顶或者白发,这主要与阳气不足有关。头发长在真皮,头发从下向上可分为毛乳头、毛囊、毛根和毛干四个部分。头发的生理特征和机能主要取决于头皮表皮以下的毛乳头、毛囊和皮脂腺等。从根本上讲,头发掉落是因为头发营养不好,头发无法得到来自真皮的有效营养滋养。而真皮营养不能滋养头发的原因是因为皮层的营养通道被堵塞,或者因为皮层本身运动不活跃,也就是阳气不达于皮肤。 所以阳气不达于皮肤是秃顶的根本原因。但是为什么阳气不达于皮肤呢?中医认为皮肤和皮肤表层是肺脏的外联物,也就是说秃顶的主要原因在于肺脏。我们发现肺脏的脏气营养可以通过身背面的肺腧穴、身柱穴、风门穴、神道穴、灵台穴和心腧穴这些穴位通达全身表层,就是皮肤层。所以,掉落头发的原因就是这些输送营养的穴位关闭不通,尤其是肺腧穴、身柱穴。而穴位关闭不通得原因是“肺脏寒冷”,肺脏阳气不足。 所以治疗秃顶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燥肺温肺。 我对中药不是很懂,所以开出的药方比较简单。主要是补中益气丸,但是由于补中益气丸只能温补肺阴,所以使用“生之者”同补的道理来治疗。生肺金者是脾土,所以温补脾土之阳气能够达到滋养肺阴,从而温补肺阳。由此增加的药物是“麦味地黄丸”,实际上麦味地黄丸是肾脏脾脏两补,原因是肾脏反克肺脏,所以肺阳不足,而麦味地黄丸能够达到两个目的,所以麦味地黄丸是很重要的辅助药物,多吃有益。 我们讲补中益气丸只能温补肺阴,不能温补肺阳,所以也应该吃直接温补阳气的药。例如“附子理中丸”可以直接温补“三焦”,人体三焦是阳气聚居之地,全身阳气都从三焦散布,只有阳气充足才能通达最外层的皮肤层。因此附子理中丸也可以作为重要辅助药物,当然适可而止。 另外,秃顶病人既然是阳气不足,那么很显然他们通常由于皮层堵塞不发汗,所以温补肾阳,促使汗腺活动发汗也应该能够帮助治愈秃顶之病。开出的药物是“济生肾气丸”。此药多吃有益,它能够温补下体,使得尿频尿急、前列腺疾病、腰间盘突出、阑尾炎、痔疮等都得到辅助治疗。 另外开出一个验方可以直接温补肾阳:乳香( 6g )、丁香( 6g )、木香( 6g )、没药( 3 g )、 川山甲( 9 g )、柏子仁( 9 g )、茴香( 9 g )、阳起石( 5 g )。这个药按照医生要求煎熬三次,然后每天喝三次,每次喝几大口,一副药分 4 —— 5 天喝完。每次喝完间隔一月左右再喝第二副。 我在博文中讲过人体具有层状结构和中心点结构,而层状结构的层间隔是一些类似于心脏隔膜的类脂体,这个东西的特点是通透性不好,而且有选择性地通过,象膀胱一样是个难缠的东西。所以,秃顶,头皮得不到营养与这种隔膜的通透性差有很大关系。而隔膜通透性差的根本原因依然是隔膜阳气不足,不够活跃。因此增加隔膜阳气也是治愈秃顶的一个主要手段。隔膜按照中医理论属于肝脏,所以“温肝疏肝”是增加隔膜活性的一个主要方法,一般的药物就是“逍遥丸”和“柴胡疏肝散”。所以,疏肝药物是重要的辅助药,但是不可多吃。 另外,药温补肺脏阳气,温胃也是一个好办法。如果秃顶的人同时患有胃炎,那么我建议同时温补胃,因为胃是后天营气之俯,胃的温度能够温暖整个胸腔,增加肺脏阳气。 以上所讲都是辅助治疗,只有把辅助治疗做好,才能够使用直接治疗脱发的药物,药物才能见效。下面是一些直接治疗脱发的验方以资参考: 治疗脱发偏方集锦 1. 食醋 150 毫升,加热水 200 毫升。趁热洗头,每日 1 次。常洗见效。 2. 桑白皮 120 克,水煎,去渣,以水洗发,治愈为止。 3. 醋 50 毫升,墨 2 锭。用墨块在醋中研成稀糊状,擦患部,每日 3 次。 4. 川芎 5 克,首乌 20 克,核桃 30 克。共捣碎煎汤代茶饮。 5. 生赭石 500 克,研成细末后过筛。早晚饭前各服 3 克,连服 3 个月即可治愈。主治青年脱发。 6. 鲜侧柏叶 30 克,霜桑叶 15 克,闹羊花 3 克,骨碎补 12 克,透骨草 10 克,皂角 3 克。研末,放入大口瓶中,用 75 %的酒精浸泡,酒精以没过药末为度,将瓶口密封, 7 天后即可使用。用时以纱布滤出部分药液,用脱脂棉蘸之涂抹患处,每日 3 - 4 次,治愈为止。 7. 何首乌、生侧柏、黑芝麻、旱莲草、女贞子、生地各 30 克,陈皮 15 克,川椒 9 克,大青盐 13 克。加水 3000 毫升,煎至 1500 毫升,取药汁,放入黑豆 500 克,煮至药汁全部被豆吸收光为止,将豆晒干后,每次嚼服 60 粒,每日 3 次,治愈方停。 8. 天麻、首乌、熟地、白芍、当归、木瓜各 33 克,菟丝子 50 克,川芎 17 克。共研成粉,和为蜜丸,每丸 10 克。早晚各服 1 丸,温水送服。 9. 生姜皮(焙干)、人参各 30 克,共为细末,将生姜切断蘸药末于落发处擦之,隔日一次。本方主要用于精神因素导致的脱发。 10. 生附子、蔓荆子、柏子仁各 15 克,共为细末,以笥鸡脂(即乌鸡的脂肪)和之,捣研千下,于瓷罐内密封,百日取出,涂发落处,三五日即生发。本方主要用于血虚风燥所致的脱发。 11. 生黄芪 15 克,党参 12 克,当归、白术各 9 克,牛蒡子、阿胶、茯苓、枳壳、桂枝各 6 克,甘草 3 克。水煎 2 次,药液混合。每日 1 剂, 2 次分服, 15 剂为一个疗程。 12. 鲜柳枝、芝麻梗、鸡血藤各适量。煎水洗头,每日早晚各 1 次。药液可留下,倒入药渣内复煎再用。 13. 艾叶、菊花、防风、薄荷、蒿本、甘松、藿香、蔓荆子、荆芥穗各 9 克。煎水熏洗患部,每日 1 次,连用 2 - 3 次。以后每隔半月可重复熏洗。 14. 生地、何首乌各 30 克,黑芝麻梗、鲜柳枝各 50 克。水煎,趁热熏洗患部,洗后用干毛巾覆盖患部半小时。每日 1 剂, 3 次洗头, 5 日为一疗程。 以上验方,我以为用醋洗头是一个简单的好的辅助方法。 总之,通过研究我发现脱发的主要原因还是阳气不举,所以秃顶的人一般都是些运动量少的人,秃顶也算是一种富贵病吧。农村人强体力劳动者中间秃顶的人反而很少。所以秃顶患者不能仅仅围绕秃顶脱发而吃药,更主要的办法是锻炼身体,鉴于阳气不举的特点,我建议患者在下午两点多跑步晒太阳,应该对治疗有很大作用。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个人分类: 人体学问|9242 次阅读|9 个评论
服用精液可缓解孕吐
热度 10 andrologist 2013-11-22 19:57
这个题目咋一看来有点恶心,的确,但这本身就是一个有关“恶心”的话题,难免有点重口味了,看官如有洁癖,好心劝您一句,就此打住不再往下看了…… 去年年末,英国凯特王妃自从确认怀孕后,孕后反应一直非常严重,甚至被迫入院接受治疗,尽管经过医生的处理后“感觉良好”,但出院后孕吐症状仍非常严重,甚至原定的出席影片《霍比特人:意外旅程》的活动也被迫取消。王妃的健康当然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沾王妃的光,“孕吐”一词在互联网及其他各种媒体上立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孕吐,俗称害喜,中医称为恶阻,是许多孕妇在怀孕初期会经历的一种生理现象,约发生自受孕后第5、6周,但也有更早的,因人而异。因孕吐常在早晨特别明显,所以英语称孕吐为“晨吐(Morning Sickness)”。约50%~80%的孕妇会出现孕吐现象。孕吐往往造成孕妇的身心不适,严重者无法进食和经口补充水分,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也称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或急性孕吐(acute morning sickness)。但遗憾的是,孕吐的原因至今尚无定论。 怀孕,孕吐——看上去有点自相矛盾!在孕妇怀孕早期,成长中的胎儿正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来培育,孕妇的胃为何会拒绝饮食的摄入呢? 多年来,很多医生将孕吐的发生归罪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过高,他们认为,这些激素可大大提升孕妇的嗅觉,使其对各种香味异常敏感,故而比怀孕前更容易出现恶心和呕吐症状。也有人认为孕吐是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经常处于低血糖状态所致;还有人认为与孕妇体内缺镁有关。但是,不少学者对上述理论不以为然,认为其不符合进化论的规则,因为孕吐对胎儿的健康并无好处。 上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孕吐可保护胎儿免受毒素的侵害。1992年Margaret教授证实,孕吐是孕妇适应进化的一部分。2000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对16个国家和地区的79000位孕妇进行研究,发现65%的孕妇至少对一种食物有厌恶感,其中28%的人无法忍受畜产品(肉、蛋、鱼等),16%的人不愿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8%的人则对强味蔬菜不感冒(如西兰花)。他们认为,在怀孕期间,孕妇的免疫系统很容易受到外来伤害,潜在的毒素会使孕妇产生恶心感,而将这些毒素吐出,会使宝宝和自身免受伤害。这个理论有什么错误呢?错误如下:首先,孕妇不能吃的这些东西,好多正是医生给她们推荐的高营养饮食(草鸡蛋,含油多的鱼,新鲜的牛肉和羊肉),而这些食物并不含毒!第二,许多孕妇在孕吐期间都在避免进食大量食物,而且食料的选择都很小心,但尽管如此,孕吐依旧。 还有另外一种理论,最近获得了一些关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心理学家戈登·盖洛普(Gordon Gallup)认为,孕吐的原因实际上是由精液造成的。因为胎儿的DNA一半来自父亲,母亲的身体对精子中的遗传物质具有本能的排斥反应,把它当作一种异物,从而引发恶心,呕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复习一下母亲体内免疫系统对胎儿的反应。由于胎儿所携带的DNA中有一半来自父亲,母亲在怀孕的最初阶段会将胎儿当作外源性异物或感染源来对待,这种反应会触发母亲的免疫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身体不适等症状(又名孕吐)。对于这种因免疫反应而发生的病状,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提前让母体接触这种导致免疫反应的病因。也就是说,一个女人在授精受孕前或怀孕早期阶段,如果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供精者的精液,那么母体对胎儿体内来自父亲的遗传物质的耐受性就会更强。这种耐受性可以扩展到对胎儿的耐受,达到母体免疫抑制的效果。这样的话,母体就不会再出现过激的免疫反应,孕吐自然也就不明显了。 Gallup对孕吐病因的重新诠释太富有革命性,事实上这一理论还没有来得及进行验证,但即使是这样,他的神奇理论仍然得到很多国际上鼎鼎大名的生殖领域专家的共鸣,这在学术界并不常见。2012年在新罕布什尔州普利茅斯召开的东北地区进化心理学会年会上,Gallup针对孕吐的发病机制提出了一整套明确的预测。首先,他认为孕吐的严重程度与男性供精者有密切关系,风险因素包括使用安全套、人工授精、以及配偶关系不稳定等。研究发现,女性同性恋者因此前很少接触男性的精液,在接受人工授精怀孕后会恶心、呕吐得更为厉害。有着稳定婚姻的女性,因精子均来自同一个男性,随着女性怀孕的次数增加,孕吐反应会越来越轻。相反,一旦更换供精者,则孕吐又会再次卷土重来。 Gallup为此提出一个既雷人又恶心的治疗观点——口交有助于缓解孕吐!这个论点听起来好像是丈夫在哄骗怀孕太太时说的谎,但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孕吐是女性怀孕时因接触外来物质(精子)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以开始怀孕后头三个月最为严重。服用精液借助单纯的“消化过程”,或许能让身体更加习惯接受这种外来物,并对此产生耐受性。因此,孕妇帮自己的那位口交并不是单纯为了迎合伴侣的性需求,而是要让自己在怀孕期间更健康。当然,所吞咽的精子和随后导致怀孕的精子必须确保是来自同一个父亲,这样才会有效。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曾在2000年公布一项调查,其中提到口交可以减少妊娠毒血症(Pre-eclampsia)的发生,这是一种因怀孕而引发的高血压、蛋白尿等综合病症。荷兰莱顿大学医学院Koelman等研究人员发现孕妇口吞精液与孕妇子痫发病率降低有密切关系,由于怀孕与器官移植很类似,因此他们假定,诱导孕妇对于胎儿中父亲来源人白细胞抗原(HLA)分子的耐受性是个关键,其它研究数据也表明,接触尤其是通过口交接触可溶性HLA(sHLA)或者HLA衍生肽能起到免疫耐受的效果。故而,精液中存在的sHLA抗原也可能导致怀孕母体对于父源抗原的耐受力。他们通过酶联法验证了精液中确实存在着假想中的可溶性HLA(sHLA),其水平含量因人而异。初步数据也表明,在患子痫的孕妇中,精液sHLA的水平较对照组的要低。可见,提高孕妇体内精液sHLA的水平,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孕妇对异源抗原耐受性的方法,降低孕妇子痫的发生率【注】。 当然,尽管精液的确是不错的东西,但是由于人们对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有着本能的恐惧,而这大大影响了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 【注】 孕妇子痫是指孕妇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的疾病,又称“妊娠痫证”。子痫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构成孕产妇生命威胁的常见疾病,在发达国家,子痫发病率大约平均 1/2000 次分娩;子痫患者的死亡率约 1% 。子痫的发病机理可能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多种因素,目前没有任何单一因素能解释子痫发病的病因和机制,但是免疫调节功能异常机制近 十 几年来受到很多重视,该理论认为母体对于父亲来源的胎盘和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缺失或者失调,是子痫前期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凯特孕吐仍非常严重 被迫缺席《霍比特人》首映 The REAL Cause Of Morning Sickness Doctor Says Swallowing Sperm Cures Morning Sickness Can Oral Sex Cure Morning Sickness?——Practical advice from a new hypothesis about pregnancy
个人分类: 女性|21159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我们或可协助解决——李开复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zcgweb 2013-9-6 00:53
我们或可协助解决。 CZ @ 2013.09.06 00:52:56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9/06/29355387_0.shtml?_114sobiaoqian 李开复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正遵医嘱接受治疗 2013年09月06日 00:37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网络新闻联播 李开复身边朋友透露,李被诊断出患有癌症,正遵医嘱接受治疗。祝早日康复。 9月5日晚间,李开复发微博中称:“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个人分类: 社会责任|2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纠正肠道功能紊乱对于疾病治疗的积极效果
热度 1 zcgweb 2013-8-14 06:19
我们都知道心态和心情对于各类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除过疾病本身之外,我们非常关注疾病对肠道功能紊乱的影响,目前也已经完成了一个可以显著调节和优化肠道功能的饮料产品的功效学评价(淘宝网: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21163547253 ),并已经通过200位志愿者的测试确认该产品可以解决亚健康的问题(便秘,肥胖,睡眠障碍等),目前正在测试其对于糖尿病和肿瘤、炎症的干预效果。 肿瘤领域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肠道功能紊乱,该吸收的营养吸收不良,该排泄的毒物废物排泄不畅,从而会进一步加剧疾病的发生发展。我们的考虑是:如果能够让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到正常,那么,机体应该可以自行发挥功能,加速身体的康复。 欢迎大家推荐人员参加测试,我们有临床医生进行咨询、随访和指导。 俗话说:佛度有缘人——与君早相见,你我都心安,或云‘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CZ @ 2013.08.14 06:08:10
个人分类: 转化医学|295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罕见病专题1】何谓罕见病
arthurw321 2013-7-27 14:31
罕见疾病简称“罕见病”,又称“孤儿病”。顾名思义,罕见病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而各国(地区)对罕见病认定的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美国的罕见病定义是患病人数少于2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75‰)的疾病;日本的罕见病定义是患病人数少于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4‰)的疾病;澳大利亚的定义是患病人数少于2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1‰)的疾病;欧盟的罕见病定义是患病率低于0.5‰的疾病。各国对罕见病的不同定义,与其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激励政策及对罕见病诊疗费用的覆盖范围有关。 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已能识别越来越多的罕见病。然而,由于不同人种的遗传背景、生活习惯及环境的不同,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也可能不同。所以,在一个人种中被认为是罕见病的疾病,在另外人种中可能不属于该类疾病的定义范围。同时,随着人群患病率的变化,某种疾病是否属于罕见病的范围也会发生改变。例如,艾滋病在流行初期,由于发病率极低应归属于罕见病,但随着人群患病率的增加,该病在多数国家已不属于罕见病定义的范围。 中国专家对罕见病的共识:成人患病率低于五十万分之一,新生儿中发病率低于万分之一的遗传病可定为罕见遗传病。(出自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1年3月第6卷第2期) 罕见性遗传病 多数罕见病是慢性严重性疾病,通常会危及生命。约有80%的罕见病是由遗传缺陷引起,因此罕见病一般是指“罕见性遗传病”。国际上已发现5000多种罕见病,大约占人类疾病种类的10%。约有50%的罕见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病情常进展迅速,死亡率很高,给患者家庭造成的痛苦巨大。 除了其发病率极低以外,罕见性遗传病的发生、发展、遗传规律、诊断方法等与一般的遗传病均无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它的罕见性,一般综合医院的医生通常不容易认识、诊断出遗传性罕见病。由于常有不同系统的临床表现,根据出现各系统症状的先后顺序,罕见病患者常分别到儿科、血液科、神经科、骨科等不同的科室就诊。因此,当临床医生遇到一些不能用常见病来解释的“怪病”,应该怀疑到是否有罕见病的可能,并应及时召集相关科室的医师联合会诊,以尽早做出明确诊断。 像罕见病常被称为“孤儿病”一样,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常被称为“孤儿药”。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制药企业考虑到罕见病药物的市场需求量小、研发费用昂贵、在未来的销售中可能无法收回研发成本等因素,不愿进行对其开发。直到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并在美国、欧盟等国的孤儿药相关法律的保障下,国际上才研制出少数罕见病的治疗药物,包括美国健赞公司生产和合作的治疗戈谢氏病的伊米苷酶、治疗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β、治疗粘多糖贮积症I型的a-L-艾杜糖醛酸酶、治疗粘多糖贮积症II型的艾杜糖硫酸酯酶、治疗庞贝病的a葡萄糖苷酶等。目前,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名罕见病患者正在接受这些药物治疗,使这些罕见病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改善,并正在像正常人一样为社会做贡献。 尽管如此,至今仍仅有极少数的罕见性遗传病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而多数罕见病只能依靠对症治疗。而且,由于延误诊断、获得药物困难等原因,许多患者开始治疗的时间较晚,导致病变已经不可逆转,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造成了终身遗憾。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预防和治疗罕见性遗传病、防止患者发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遗症的重要手段。 罕见病分类 与一般遗传性疾病一样,目前,罕见性遗传病主要基于2007年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根据疾病的症状及发生机制来进行临床分类。为规范国际罕见病分类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已成立了罕见病分类顾问小组(Topic Advisory Group),并已开始修改对罕见疾病的分类方法。新的分类方法将主要根据疾病的病因进行分类,并将在2014年公布的ICD-11中使用。 遗传性先天性代谢缺陷(属ICD-10-E类)、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异常(属ICD-10-G类)、先天性畸形和染色体异常(属ICD-10-Q类)等是较常见的罕见性遗传疾病。其中,在婴儿期内起病的遗传性代谢病,种类繁多,涉及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一些遗传性代谢病(包括溶酶体贮积症)已有特效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减少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下对此类疾病做一重点介绍。 遗传性代谢病是遗传性生化代谢缺陷的总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质分子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导致酶、受体、载体等的缺陷,使机体的生化反应和代谢出现异常,反应底物或者中间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 遗传性代谢病种类繁多,目前已达数千种,常见有400~500种。可根据先天性缺陷所累及的生化物质再对遗传性代谢病进行分类,包括溶酶体贮积症(包括各种神经鞘脂贮积症 粘多糖贮积症 粘脂贮积症等) 过氧化体病(如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LD) 糖代谢病(如半乳糖血症 糖原贮积症) 氨基酸和有机酸代谢病(如苯酮尿症 高血氨症等) 核酸代谢病(如Lesch-Nyhan综合征) 脂蛋白代谢病(如棘状细胞增多症) 重金属代谢病(如肝豆状核变性 Menkes病)等 约80%的遗传性代谢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余为X连锁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线粒体遗传。 由于单一病种患病率较低,部分遗传代谢病(包括溶酶体贮积症)属于罕见性遗传病。 来自中国罕见病网 http://www.chinararedisease.cn/index.php
个人分类: 劝君更尽一杯酒-整理|20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庐医话》:治疗痔疮单方两则
热度 3 sheep021 2013-7-1 13:09
《冷庐医话》: 1 痔疮∶用皮硝煎汤,乘热熏洗,此方治热毒皆效。 2 痔疮未溃前,不论内外痔,用鲜土牛膝连根叶,捣碎煎汤,乘热先熏后洗甚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19 次阅读|8 个评论
虚拟特刊:中风治疗与职业疗法
WileyChina 2013-6-4 15:29
期刊: 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national 中风是引起瘫痪的一大诱因,此类病患也是职业治疗师收治最多的。近一个世纪以来,职业治疗师对中风患者使用的治疗措施已有大量记载,但是,这些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并不显著。 这期职业疗法国际特刊中的文章探讨了一些新方法,抽样调查显示运用这些新方法或许能提高职业疗法的成功率。 期刊 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national 历史悠久,专注于为中风患者的职业疗法干预提供研究案例。 期刊: Australian Occupational Therapy Journal 期刊 Australian 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national 也有一期特刊与此相关,欢迎大家阅读。
个人分类: Health Science|2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肿瘤基因治疗】201301RNA interference targeting human FAK a
lcj2212916 2013-6-1 19:29
RNA interference targeting human FAK and EGFR suppresses huma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xenograft growth in nude mice 共8页。 摘要: Transfection of plasmid vectors coexpressing short hairpin RNA (shRNA) for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protein level of FAK and EGFR. Knockdown of FAK and EGFR 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d cell apoptosis of A549 lung cancer cells in vitro. In A549 subcutaneous xenograft model, mice treated for 3 weeks with plasmid that coexpresses FAK and EGFR shRNA had significantly smaller tumors than those in control mice (Po0.01). FAK and EGFR dual silencing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icrovessel density,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creased the level of apoptosis in tumor cells. Moreover, administration with plasmid that coexpresses FAK and EGFR shRNA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A549 experimental lung metastases. Collectively,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dual inhibition of FAK and EGFR by using plasmid vector-based RNA interference might be a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human NSCLC. 下载地址: http://www.pipipan.com/file/22112153
1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胸膜炎住院治疗说起
hongkuan15 2013-5-21 19:32
很不幸,5.21日入院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穿刺抽出积液后开始抗菌消炎治疗,住院打点滴中。 我自认为我的身体是比较好的(入院前),长这么从来没有住过院,输过液,只是小时候发烧打过针,没想到这次打破了我的健康“传说”。既然都这样了,只能总结经验,为避免以后身体再出问题提个醒。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不好,一切都为零。但只有真正病了才能深刻的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我一住院啥事也干不了了,工作得搁置,家里的事情也管不了。所以,身体健康不是自己的事,是一家人的事,顶梁柱倒下了,这个家可就乱了。 得病并不是突然的,应该说是必然,只是早晚的事。这么说是因为我的生活习惯实在不好。得病之前几年,应该说从研究生开始从来没有好的生活习惯,几乎每天熬夜,十二点之前没有睡过觉。做起实验来,忙的时候吃饭也不及时,锻炼身体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日子过得也并不轻松,面临文章、毕业、工作、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人,这样的生活习惯和巨大的压力,身体不出问题那是幸运,出问题那是正常。 这个病是怎么得的?除了上面说的不好的生活习惯,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力的降低,给了病菌可乘之机,结核菌趁虚而入,感染了我,然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没有重视,每天下午发烧,头疼,我依然坚持着,没有及时去医院检查,导致延误了病情,给治疗造成了困难。 总结起来,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及时去医院检查这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 顺便说一些胸膜炎这个病的症状: 午后低烧(38℃一下) 胸闷,气短 乏力,疲倦 出虚汗(白天,或晚上睡觉时) 胸痛 持续多日,吃感冒药不见好转 无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此病一般发病都是青壮年人,疾病都是由于压力大,熬夜,失眠,劳累导致的。 胸膜炎的治疗: 目前主要是用几种抗生素治疗, 异烟肼 、 利福平 或乙胺丁醇、链霉素等,严重的还要胸腔穿刺抽液,服用激素治疗,对消除全身毒性症状,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黏连,常用 强的松 。利福平和强的松等需要肝脏代谢,所以这些药物伤害肝脏,长期服药必须同时服用护肝药物,并且间隔一段时间必须复查,检测肝脏损伤状态。激素永久了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肥胖,股骨头坏死等。 治疗服药周期很长,一般6-12个月持续治疗。因能够治疗结核菌的抗生素数量有限,并常联用,所以中间不能断药,以防产生抗药性导致治疗不彻底。 所以,年轻人们,注意你的身体吧,养成好习惯,不要熬夜,多运动,有病赶紧去医院。
4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血精如何治疗
杜江平 2013-4-24 21:35
来自中华泌尿外科网 ​ 慢性前列腺炎与急性精囊炎在临床上常同时发生,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有的伴发前列腺结石,或前列腺增生。急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途径有3条,即血源性、淋巴蔓延或直接扩散。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在临床上80%的前列腺炎同时伴发精囊炎而出现血精,要鉴别前列腺炎或精囊炎是很困难的,几乎所有的前列腺炎和精囊炎都有后尿道炎,而约有40%左右的后尿道炎伴发有前列腺炎。因此在急性前列腺炎或急性精囊炎的抗炎治疗抗菌药的选用上也没必要分开考虑。    急性前列腺炎或急性精囊炎出现血精的治疗问题,除一般的处理外,抗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无需止血治疗。但由于前列腺体表面有一层脂质类的包膜,许多抗生素很难通过此膜而渗透到腺体内而达到治疗作用。要遵循以下原则:    (1)要根据药敏选用。    (2)选择高脂溶性、高渗透性、与血浆中蛋白结合率低、离解度大的抗菌药物。    (3)联合用药,剂量要足,疗程要长。用药要4周以上。
1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氢气水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中国)
热度 1 孙学军 2013-4-24 18:46
泰山医学院氢气临床研究论文2013.pdf 代谢综合征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社会必然出现的流行病。肥胖、 Ⅱ 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血压、高甘油三脂血症等临床疾病的聚集并非偶然。 1988 年美国著名内分泌专家 Reaven 发现胰岛素抵抗,并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血压统称称为 “X 综合征 ” 。现在医学界一般说的代谢综合征,就是指 Reaven 综合征,就是代谢综合症。这是脑血管、心血管、肝脏、肾脏等多种疾病的最普遍诱因。因此针对代谢综合征治疗开展研究可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这一疾病或状态本身似乎并不是严重的疾病状态,给治疗这类疾病也带来困惑,因此医生对这些患者的最常见方式是吓唬加改善生活方式。 日本学者曾经报道过使用氢水治疗代谢综合征,也有学者曾经有关于脑干梗死、血液透析、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巴金森病、运动后疲劳、化疗副作用等临床研究的报道。中国学者目前在国际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在国际上超过 1/3 ,但遗憾地是过去没有一篇临床研究论文。今天这一局面被山东泰山医学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的一篇关于氢水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论文打破。而且在研究深度上,远远超过国外同类研究,不仅证明氢气水对代谢综合征具有治疗效果,而且从多种角度分析了这种治疗效果的分子机制。泰山医学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秦树存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动脉硬化脂蛋白相关分子的研究,最近几年在氢气和动脉硬化和脂蛋白相关基础研究中领先于国际,现在中国第一篇临床研究报道的发表将再次确立该团队在氢气生物学效应研究中的领先地位。 论文摘要:该团队过去发现氢气有利于高脂饮食喂养叙利亚金黄地鼠。本研究的目的是证明氢水( 0.9-1.0 升 / 天)对人类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否有效。研究对象为 20 个潜在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通过观察氢气水对患者血清脂蛋白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连续饮氢水 10 周后,血清总胆固醇( TC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发生降低。 Western blot 分析显示载脂蛋白 B100 (载脂蛋白 B100 )和 apoE 血清中显着减少。此外还发现,氢气水可显着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HDL )功能,他们对这种影响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即( i )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损伤;( ii )抑制 TNF- α诱导的单核细胞黏附内皮细胞;( iii )促进泡沫细胞释放胆固醇;(ⅳ)保护 TNF- 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此外发现氢气水可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加,使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和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减少。总之,补充富氢气水可降低血清 LDL-C 和 apoB 水平,改善血脂异常受伤 HDL 功能,减少氧化应激,会产生许多有益作用,是代谢综合征潜在理想的预防手段。 该论文目前在线发表在 J LipidRes 。论文题目为 Hydrogen-rich water decreases serum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evels and improves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potential metabolic syndrome. J Lipid Res. 2013 Apr 22. Hydrogen-richwater decreases serum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and improveshigh-density lipoprotei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otential metabolicsyndrome. Song G , Li M , Sang H , Zhang L , Li X , Yao S , Yu Y , Zong C , Xue Y , Qin S . Source TaiShanMedical University, China; Abstract Wehave found hydrogen (dihydrogen; H2) has beneficial lipid-lowering effects inhigh-fat diet-fed Syrian golden hamste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characterize the effects of H2-rich water (0.9-1.0 L/day) on the content,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serum lipoproteins on 20 patients withpotential metabolic syndrome. Serum analysis showed that consumption of H2-richwater for 10 weeks resulted in decreased serum total-cholesterol (TC) and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 levels. Western blot analysisrevealed a marked decrease of apolipoprotein B100 (apoB100) and apoE in serum.Besides, we found H2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functionality assessed in four independent ways, namely (i) protection againstLDL oxidation, (ii) inhibition of TNF-α induced monocyte adhension toendothelial cells, (iii) stimulation of cholesterol efflux from macrophage foamcells, (iv) protec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from TNF-α induced apoptosis.Further, we found consumption of H2-rich water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antioxidant enzyme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a decrease in thiobarbituricacid-reactive substances in whole serum and LDL. In conclusion, supplementationwith H2-rich water appear to decrease serum LDL-C and apoB levels, improvedyslipidemia injured HDL functions, and reduce the oxidative stress and mayhave a beneficial role in prevention of potential metabolic syndrome. PMID: 23610159
个人分类: 氢气医学临床|7958 次阅读|1 个评论
H7N9治疗药物帕拉米韦(Peramivir)全球研发进展
xupeiyang 2013-4-21 18:00
治疗H7N9的药物帕拉米韦(Peramivir)全球概览 2013年3月底,在我国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人感染病例。2013年4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抗流感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现有临床试验数据证明其对甲型和乙型流感有效(H7N9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亚型)。 值此禽流感疫情威胁之际,针对治疗H7N9的药物帕拉米韦(Peramivir),汤森路透利用其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信息数据库平台Cortellis for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简称Cortellis for CI),公开发布帕拉米韦药物的全球研发/上市情况,为药物研究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助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帕拉米韦药物全球研发进展 http://i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n/press/press20130412/
个人分类: 药学研究|464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