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治疗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治疗

相关日志

降脂治疗与糖尿病风险
热度 1 OpenMics 2012-4-29 08:57
最新的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增加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 2010年,韩国学者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的研究提示,与基线和安慰剂组相比,阿托伐他汀10 mg、20 mg、40 mg、80 mg治疗2个月显著升高了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别为2%、5%、5%和5%)和胰岛素水平(25%、42%、31%和45%)。与基线(P=0.312、0.008、lt;0.001、0.008)或安慰剂组(P=0.033)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1%、3%、3%和4%)。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在不同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 深入到分子机制的研究非常少。2006年,日本学者中田(Nakata)同时在细胞、动物模型和人体中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阻碍了脂肪细胞成熟和SLC2A4(即GLUT4,一种易化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经阿托伐他汀喂饲15周后,因胰岛素抵抗和SLC2A4表达下调,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糖不耐受被加速。78例日本2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12周后,HbA1c显著升高,但空腹血糖水平尚无明显变化。 上述研究距离揭示他汀与糖尿病之间关联的确切机制或许还有很远,这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148 次阅读|1 个评论
确诊后应及时考虑中医治疗
热度 31 何裕民 2012-4-23 15:39
有一位做事一丝不苟的 王女士得了鼻咽癌,一直在一家大医院接受放射治疗。后来,医生告诉她肿瘤已得到基本控制,可以回家休息,定期来医院复查即可。 可是,离开医院的王女士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肿瘤虽然被控制了,但她的双颊发黑,口干舌燥,口腔溃疡,最痛苦的是张嘴受限,上下牙之间只能伸进一个手指尖。这些症状从放疗开始后便逐渐加重,她曾向主治医生诉说她的痛苦,但医生说没关系,这是放疗的反应,放疗病人都是这样。现在放疗结束了,这些并发症也加重了,连吃饭、喝水都困难了。 后来,在别人的推荐下,王女士找到了我。我了解了具体情况后,便告诉她,这些都是放疗的并发症,要是能在放疗的同时,用一些中药,治疗起来就比较容易,症状也可以得到完全控制,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么严重。 随后,给她开一些中药试试。她照我的话去做了。经过较长时间治疗,王女士现在已经症状大大地改善。 中医治病在我国源远流长,也有着深厚的民族基础,更由于它在癌症治疗中有相当的疗效,在许多方面可以弥补西医之不足。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症状以及在很大程度上能使肿瘤缩小甚至消失。 中医药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使用中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大特色,不但能顺利完成疗程,还有明显减毒增效作用,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中药与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同时应用,其目的是减轻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能较顺利地完成疗程,在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之后的中药应用,目的是提高远期疗效。   对不适合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的癌症患者,中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尽可能控制癌症,同时改善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对某些中晚期癌症患者,使用中药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存质量。中药还可以与免疫治疗相结合,中药本身具有提高免疫力功能的效果,它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中医药可以而且应该贯穿始终,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但身为患者,你绝对不能单纯依靠中药治疗,对能手术切除,以及放、化疗有明显效果的肿瘤应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采取综合治疗手段,以获尽早痊愈,才是万全之策。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3319 次阅读|32 个评论
出院回家
热度 5 Mech 2012-4-20 16:17
太太今天上午出院。我去办理手续时太激动,配的药和出院小结等都忘在了护士台。先后照顾过她的两位护工和同室病友的母亲送出门外。病友母亲还挥泪相别。 现在正好在发生车祸后正好半年。过去的半年过得很不同寻常。“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以后另写博文以追忆。 现在的状况还不错。有人扶就能站立。自己能摇轮椅缓行。吃饭、洗脸、刷牙等也能自理。与刚发生车祸后的情形可谓脱胎换骨,判若两人。 当时从头到脚几乎都有伤。特别是多发骨折,包括:腰椎横突骨折、肋骨 ( 右 9 和左 6 、 7 、 8) 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右尺骨骨折、左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右胫骨和腓骨开放性骨折。其它还有蛛网膜腔下出血、右肺挫伤、右肾挫伤、包膜下血肿、胸腔积液,以及额部、面部、头枕部等多处外伤。 先后辗转了六家医院抢救治疗和康复。事发地县医院急救,后到地区医院 ( 原部队医院 ) 初步检查处置,再到省医院。病情稳定后回上海,在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手术,又到家二级甲等医院住院拆线观察,最后到家一级甲等医院 ( 三甲医院的分院 ) 住院康复。在各医院,相关医生、护士、护工等都很关心照顾。 半年过去,恢复到目前的情况,也算不幸中万幸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德国肺病研究中心:瞄准肺病治疗的新措施
Helmholtz 2012-4-20 13:40
德国肺病研究中心:瞄准肺病治疗的新措施 柏林, 2012 年 3 月 27 日 。议会国务秘书的海尔格 . 布劳恩( Helge Braun )博士在柏林就成立德国肺病研究中心作重要讲话。 “ 只有以人为本 ,把人作 为科研究的关注重点 , 科学才能获得长期的成功。我很高兴,在这项原则基础上现在 “ 新 ” 成立了德国肺病研究中心”。联邦教研部议会国务秘书海尔格 . 布劳恩博士今天在柏林出席德国肺病中心的科学论坛报告会上说。 德国肺病研究中心 DZL 是六个德国健康研究中心之一,它们分别针对重大疾病如糖尿病、感染、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以及肺部疾患。这个新成立的中心汇集了在 5 个地区来自 18 所大学或非高校科研单位的 170 多位科学家。 “这六家德国中心是德国健康研究框架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把德国最优秀的人才组织在一起,不论是在某个单位或什么学科,希望开发出可以预防、诊断和治疗常见重大疾病的新方法,并尽快使患者从中受益”,布劳恩说。德国肺病研究中心把八种疾病视作关注重点:哮喘与过敏、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囊性纤维化( CF )、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癌等间质性肺疾病。 DZL 的发言人维尔纳 · 西格教授把直接服务患者作为中心的核心目标:“我们所要做的,是开发显然好于当前治疗方案的相对新的治疗方法”。为了说明这一点,会上介绍了 DZL 的最新成果:借助抗癌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重症监护室中的人工肺 的 使用,引起儿童哮喘的环境与基因关系的研究。 欲了解更多信息 www.dzg-lungenforschung.de
个人分类: 2012亥姆霍兹科技新闻|4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亨丁頓舞蹈症的病因可以降低癌症发病率
DNAgene 2012-4-14 08:19
注:科学界与治疗癌症越来越近了,类似于下面研究的很有希望的研究近年来不断出现。 亨丁頓舞蹈症的介绍请大家参考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8%E4%B8%81%E9%A0%93%E8%88%9E%E8%B9%88%E7%97%87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ntington's_disease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urodegeneration --------------------------------------------- Huntington’s Disease Protects from Cancer? Swedish researchers have discovered that patients with th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had half the normal expected risk of developing tumors. By Bob Grant | April 13, 2012 Scientists reviewing medical records from Swedish hospitals have found that a surprisingly low number of people with Huntington’s disease developed cancer over the course of nearly 40 years. Only 91 out of more than 1,500 Huntington’s patients (~6 percent) also came down with cancer from 1969 to 2008 in the Scandinavian country, researchers from Lund University and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reported in The Lancet Oncology this week. This is 53 percent lower than levels of cancer see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Huntington’s disease is caused by a genetic mutation that disrupts the production of proteins called glutamines, and earlier studies had shown similar cancer protective effects in other so-called polyglutamine diseases. “ Clarification of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link between polyglutamine diseases and cancer in the future could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eatment options for cancer ,” Jianguang Ji, lead author from the Center for Primary Health Care Research at Lund University, told the BBC. http://the-scientist.com/2012/04/13/huntingtons-disease-protects-from-cancer/
个人分类: 生物学|3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呼吸氢气可以治疗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
孙学军 2012-4-11 22:42
2 月前我国学者刚刚有 关于 睾 丸 缺血 再 灌 注 损 伤 的文章被接受,最近,来自韩国建国大学兽医学院的另一篇同类文章发表在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文章题目为 Inhaled hydrogengas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testicula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和我国学者采用注射氢气盐水不同的是采用呼吸氢气。模型采用单侧睾丸缺血 5 小时,分别观察呼吸 2% 氢气 30 、 60 、 120 分钟后,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指标,证明呼吸氢气可以剂量依赖性减少细胞凋亡数量和氧化损伤程度。结果表明,呼吸氢气可以通过抗凋亡和抗氧化作用治疗 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 · http://dx.doi.org/10.1016/j.jpedsurg.2011.09.035 , How to Cite or Link Using DOI Abstract Purpose This study evaluated whether 2% hydrogen (H 2 ) gas therapy protects against testicula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hich results in increased form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or 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leading to testicular apoptosis and impaired spermatogenesis. Methods Pubertal six-week-old Spraque-Dawley rats were assigned to 5 groups (10 animals/group) as follows: group A was a sham operated group; groups B, C, D, and E underwent 5 hours of left testicular ischemia followed by 0, 30, 60, and 120 minutes of 2% H 2 gas therapy, respectively. Histolog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verify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testes and to investigate Johnsen scores, mean seminiferous tubule diameter, and the number of germ cell layers to classify spermatogenesis. Germ cell apoptosis was evaluated by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ing assay and Bax/Bcl-2 ratio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e also investigated malondialdehyde levels as an indicator of lipid peroxidation.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sham group (A), germ cell apoptosi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the ischemia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abnormal morphology and impaired spermatogenesis. In contrast, amelioration of testicular damages was evident in the H 2 therapy groups (C, D, and E). Conclusion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inhalation of 2% H 2 gas may be a promising therapy with anti-apoptotic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in cases of testicula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Figures and tables from this article: Fig. 1.. (1) Detection of TUNEL-positive apoptotic cells in left testis from five different groups (original magnification ×400). (A) Sham group has few apoptotic cells. (B and C)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groups B and C. (D and E)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groups D and E showing morphology similar to that of normal testis. (2)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 per tubule in each group, AI-1 and AI-2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groups B and C, compared to the sham group, and they a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group E, compared to group B. ⁎ P .05 vs group A; # P .05 vs group B. AI-1(apoptotic index 1),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 per 100 tubules; AI-2(apoptotic index 2), the number of positive tubules per 100 tubules. Groups: A, control; B, IR; C, IR + 30 minutes 2% H 2 ; D, IR + 60 minutes 2% H 2 ; E, IR + 120 minutes 2% H 2 . View Within Article Fig. 2.. Effect of hydrogen (H 2 ) gas on malondialdehyde (MDA) levels in rat testicular tissue in each group. Data are mean ± SD. MDA values are expressed as micromoles of MDA per mg of protein ( μ mol/mg protein) ⁎ P .05 vs group A; # P .05 vs group B; Groups: A, control; B, IR; C, IR + 30 minutes 2% H 2 ; D, IR + 60 minutes 2% H 2 ; E, IR + 120 minutes 2% H 2 .
个人分类: 呼吸氢气|4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识别与治疗
热度 6 lvscien 2012-4-9 01:0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识别与治疗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中国每年约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校正年龄后的每年脑卒中发病率约为116-219/10万人口,每年脑卒中死亡率约为58-142/10万人口。目前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脑卒中后约一半的幸存者留有明显的功能残疾,很多都需要在医院、养老院等医疗机构度过余生。上面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似乎有些遥远, 但脑血管病已经是中国人第一大死因,超过了可怕的癌症、心梗,足可见其流行程度。 很多人闻癌色变,体检时一听到和瘤、癌、占位性病变、肿块、肿物、XX肿、甚至英文简写CA有关的词汇,就心惊肉跳,坐卧不宁,一定要弄明白到底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可是对于脑卒中这个巨大的威胁却缺乏必要的警惕。 一般人群对于脑卒中的预防,急性期的及时识别、送诊,对病情及治疗的了解,在我国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前者约占总数的60-80%,剩下的为出血性脑卒中。前者常又被称为脑梗死、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脑血管堵了”等,后者又常称为脑出血、脑溢血等等。目前的技术手段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预防相对更为有效,而缺血性脑卒中又最为常见。就先介绍急性缺血性性卒中急性期的识别与治疗。 为什么我要以这个话题作为我的科普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呢?因为我常常处在急诊工作的一线,见到过大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因为种种原因,到达医院时已经远远超过了接受最有效治疗的时间窗,简单说,就是来的 太晚了 ,本来有可能预后再好一些,只是晚了几个小时,就丧失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是最让人惋惜的。 为什么几个小时的差别,就让人如此地惋惜呢?因为我们的脑组织非常娇气,完全中断血液供应后,几分钟就出现细胞坏死。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没这么简单,由于人脑是由一套复杂的网状管道系统供应血液,这些管道虽然互相沟通,可也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当一根主要血管因为血栓形成或者栓塞(这两个词有一引起差别,但都是血管被堵住了,差别以后再说,对于今天的话题,影响不大),它供应的脑组织会立即处于饥饿状态。但由于这个复杂网络的存在,有一些其他血管的支援,它供应的脑组织并不会一下子完全坏死,随着这些细胞饥饿时间的延长,它们会一批批的死去。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大批脑细胞死掉之前,赶紧把闭塞的血管开通,让它们重新得到血液的供血。老外总是在强调一句话:time is brain,时间就是大脑。这绝对是争分夺秒的事情。有可能发病2个小时后到医院,赶紧用药,能挽救80%的细胞,这次脑卒中完全不留后遗症,但5个小时后到医院,无论怎么用高科技,顶多能挽救20%的脑细胞就不错了,会留下明显后遗症,而且这时候开通血管,由于脑组织里面的血管也已经破烂不堪,即使有血流恢复,就会像长江大堤坏了缺口一样,涌到血管外,造成继发的脑出血,结局更为可怕。 Time is brain. 通过上面的介绍,第一脑血管病特别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很常见,很可怕。其次,能否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和到医院的时间密切相关,一定是越早越好。那我们是不是要人人自危呢?当然不必,医学发展这么多年,有很多方法了解哪些人容易得脑血管病,他们才是我们需要重点盯防的对象。 了解哪些人容易得脑血管病,才会有针对性的警惕。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一方面高危人群自己可以学习相关知识,平时预防,万一发病了及时、果断采取正确的措施,另一方面,高危人群的家属、朋友、同事也具备相关的知识,一方面督促预防,另一方面,在周围人发病时,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使患者有最好的预后。研究表明,患者得脑血管病后,大多数是由家属、朋友、同事送来医院的,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和他周围的人普及相关知识都很重要。 首先我们了解一些重要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就意味着具备这些因素的人得脑血管病的风险高。第一个需要重视的就是年龄,年龄越大,脑卒中的风险越高,55岁以后,每过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倍,如果再伴有家族史和后面的一些因素,就更值得警惕了。其他的一些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这里需要强调的还有吸烟、房颤、冠心病、心衰、颈动脉和外周动脉病变、缺乏体力活动、肥胖、饮食中缺乏蔬菜、水果等。简单讲,具备这些条件越多,得脑血管病的风险越高。 谁的周围没有老年人呢?考虑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善,上述危险因素是非常广泛的。因此,几乎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一些脑卒中的知识都是必要的。 首先要及时识别,只有及时识别脑卒中,才有可能进行后面的步骤。这里推荐辛辛那提大学建立的FAST,最为简单易记。face,看患者有无面部不对称,俗称口角歪斜、口眼歪斜、嘴歪了。。。。,arm,患者有无上肢力弱,是否可以双上肢平举,speech,患者是否可以流利、清晰的说话,有无语言功能障碍。在院前急救的情况下,新出现上述一种情况,有72%的可能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若三种情况同时出现,有85%的可能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FAST 由于脑卒中是急症,一方面,来诊的延迟会错失获得更好治疗的宝贵机会。另一方面,约1/3的患者会在起病的最初几天内出现病情的加重,虽然对于这些加重的患者,并不是都能通过治疗有效的好转,但至少在医院内会比在家增加好转的机会。因此,我们要关注高危人群,在他们出现脑卒中相关症状时,要尽快送到合适的医院接受治疗。 说了半天要及时发现,来到医院,那到了医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首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发病过程,既往病史(评估危险因素和相关的一些病史、过敏史等等),检查患者神经系统、心脏等的功能(通过自己的五官和听诊器、叩诊锤等工具),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判断是否为新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如果怀疑,立即去抽血化验一些必需的项目,如凝血功能、几类血细胞的情况、心脏情况等等,立即去做头CT,条件好的话有可能做MRI(核磁共振),通过影像学直观的判断患者脑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通过上述流程,如果诊断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以在4.5到6个小时内给予溶栓治疗(多数是通过静脉,也有医院具备经动脉的条件,前者和输液差不多,后者需要进导管室,在X线下,通过导管进入体内,直接用药物甚至器械开通闭塞血管),尽快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当然这些恢复血液灌注的方法一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二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溶栓的药物,欧美一般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爱通立,rtPA),国内除了rtPA(每个人约需要花费五千至一万人民币),尿激酶(几百元人民币)也是可以用的。从人群的角度讲,不溶栓的患者100个人里面,可能三十个左右可以完全恢复正常,溶栓的患者100个人里面,可能四十个左右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也就是说,给患者增加1/3完全恢复的机会。但是,有可能增加脑出血的风险,虽然非常少,但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脑出血的风险和溶栓治疗可能的获益相比,还是获益更为显著。因此,各国的行业指南均将溶栓推荐为急性期最佳治疗。但由于脑组织的脆弱,和溶栓的出血并发症,为了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专家们给溶栓治疗规定了许多禁忌症,一定要在治疗前仔细核对。 CT脑梗示意图 溶栓治疗仅仅是增加患者好转的机会,因此,即使溶栓也可能会有1/6至5/1的患者在卒中后不久死亡,仍然会有1/3多的患者遗留明显的功能残疾,因此,当患者接受治疗,如果疗效不好,甚至病情恶化、死亡时,也不要一味的怪罪医生,毕竟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的医学还是有限的,即使是把全国最好的药物和设备都用上,人得了病还是会致残、死亡。现在国内有的医院不太敢应用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国内的医疗环境有一定关系。试想,在当前医闹频出的环境下,万一溶栓后,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特别是出现脑出血的并发症时,家属把病情加重、死亡归罪于医生,医生要面临多么大的压力,甚至人身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威胁。这种情况下,求稳就成为一种常见的心态,宁肯少做这种风险稍高的治疗,不要因治疗而出事。其结果就是很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最有效的治疗,错失良机,遗留功能残疾甚至死亡。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的目标是一致的,大家互相理解,积极合作,患者才会得到更好的治疗。 time is brain fast CT示脑梗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中华神经科杂志 , 2010. 43(2): 146-153.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撰写组” .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 2010. 中华神经科杂志 , 2011; 44: 282-288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 .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2010.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 154-160 4. Adams, H.P., Jr., G. del Zoppo, M.J. Alberts,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Council, Clinical Cardiology Council, Cardiovascular Radiology and Intervention Council, and the Atherosclerotic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and Quality of Care Outcomes in Research Interdisciplinary Working Groups: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ffirms the value of this guideline as an educational tool for neurologists. Stroke, 2007. 38(5): 1655-1711. 5. Gilhus, N.E., Barnes, M. P. and Brainin, M., Ischaemic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in European Handbook of Neurological Management2010, Wiley-Blackwell, Oxford: UK. 6. Yeu-Jhy Chang, Shan-Jin Ryu, Jiunn-Rong Chen,et al.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之一般处理原则指引(台湾指南) .Acta Neurol Taiwan 2008;17:275-295 7.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rt-PA Stroke Study Group. N Engl J Med, 1995. 333(24): 1581-1587. 8. Goldstein LB, Bushnell CD, Adams RJ,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Stroke. 2011 Feb;42(2):517-84. Epub 2010 Dec 2.
899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妇科绝经研究热点
热度 2 xupeiyang 2012-4-6 16:18
卵巢功能衰退 绝经相关健康问题(围绝经期症状,骨质疏松症、萎缩退化性病变、心血管疾病危险) 绝经与精神心理疾病(痴呆,抑郁) 绝经过渡期的相关问题和诊治策略 绝经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妇科肿瘤与性激素治疗 性激素治疗与乳腺疾病 性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HRT如何保护内膜 性激素治疗的替代治疗 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生活策略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内分泌治疗 医生正在取出卵巢组织准备冷冻保存。
个人分类: 妇产科学|317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看看医生自己生了病怎么选择治疗方案
热度 31 何裕民 2012-3-31 12:31
经常有患友纠结于不同医师(特别是中西医医师)之间迥异的治疗方案,徘徊于敢不敢、该不该做某项有严重创伤性的治疗!?此时,通常的说理常常苍白乏力,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价值观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取得共识。其实,这时候,看看医生自己生了这个病是怎么选择的,最有说服力。临床上,我有不少患者本人是医师,有些还是肿瘤科医师,我常常爱举的两个例子:一位是内蒙古的资深外科大夫,患胰腺体癌,综合评估后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不超过 30% ,遂放弃手术,用过几次化疗,现以中药为主,控制得可以;一位江苏某三甲医院的肺科主任(专攻肺癌化疗),自己生了肺腺癌,手术后化疗只做了两次,每次一半剂量的化疗,就坚决不做,寻求中医治疗而找到了我,而我的一些病人认识他,接受过他的治疗,说他原本很不主张用中药。其实,国外有过类似的研究,很值得我们思考。 例如,美国杜克及密歇根大学的 Brian J. Zikmund-Fisher 等就探讨了这个问题。他们假设医生如果自己生病了,他为自己所做出的临床决策是否与他给其他患者的建议一致呢?他们对数百位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设置两个情景:患直肠癌或禽流感。每个情景中都有两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其中 A 方案的治愈率高、死亡率低,但出现严重副作用的风险比较大;而 B 方案的死亡率相对较高、治愈率较低,但发生严重副作用的风险相对要小。也就是说 A 方案毒性大,成功率相对高些; B 方案毒性小,生活质量相对好些。分别询问受试医生在为患者和自己做决定的情况下,会选择哪种方案。结果显示:在直肠癌情况下, 242 名受试医生中有 37.8 %的人为自己选择了死亡率高但副作用小的 B 方案,却只有 24.5% 的医生选择为患者推荐此方案。在假设患了禽流感的情况下, 698 名医生中, 62.9% 的为自己选择死亡率高但副作用小的 B 方案,而为患者推荐此方案的医生比例仅有 48.5% 。很显然,调查结果显示出医生为自己或患者选择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医生更愿意为自己选择相对安全的 B 方案,却对他人更愿意选择毒性更大的 A 方案。这明显违背了常规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原则。研究者认为这不能仅仅从道德层面进行思考,因为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是怀有救人之心的。他们分析认为:“与其揣测医生为自己和病人做出的不同选择是出于人己不同的私心,倒不如说医生对自己和患者的价值观理解的不同”。因为两种治疗方案中,方案 A 的死亡率低,但是副作用的风险高,选择它可能获得较长的生命时间,却牺牲了生命质量;而 B 方案尽管死亡率高,但是副作用少,它是以生命长度为代价来获取生命质量。医生很容易将患者的价值观理解为仅仅延长生命的长度——只要活下来就万事大吉,而生命质量则放在次要地位。但同样的事件降临到自己身上时,更多的医生看重的是生命质量,也许因为他们看过太多的饱受疾病折磨勉强维持的生命,因此会更有可能放弃生命的长度去追求生存的质量。医生对患者价值观的理解与自己价值观的迥异或许是上述调查结果的另一种解释。但是,这个问题在中国还纠缠着经济利益、意识形态(中西医主体文化)等的因素。更为复杂,对此,我们暂且就事论事。至少,以上故事与研究,给我们两点提示: 一、看看医师自己怎么选择,很有借鉴意义。我在《癌症只是慢性病》里讲了多个类似的故事,特别是徐主任一心热衷于化疗,对他妈却坚拒化疗,值得深思! 二、医疗,不管是中医西医,其实只是种治疗手段,或者说技术措施。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实用、有效为上,“白猫(中医)黑猫(西医),能逮住老鼠(能解决临床问题)就是好猫(好手段)”。我则把中西医看作是人的左右手,左右手协同,干事才轻松!何必门户之见第一,意识形态至上,一方硬是排斥另一方呢!这其实体现了医学上可怕的“原教旨主义”,害人不浅!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488 次阅读|33 个评论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研究热点
xupeiyang 2012-3-17 15:18
1.恶性肿瘤靶向治疗 2. 中晚期肺癌局部靶向治疗 3.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 4.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 5.中成药恶性肿瘤治疗 6.中晚期癌症患者恶液质 7.食管癌内科治疗 8.肿瘤放射治疗 9.晚期癌症姑息治疗 10.恶性肿瘤综合微创治疗 11. 白血病治疗 12. 大肠癌外科手术 13. 乳腺癌治疗
个人分类: 肿瘤研究|2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脑血管病研究前沿与热点
xupeiyang 2012-3-16 16:11
1 脑血管病的急性期管理 2 神经血管介入治疗 3 溶栓及闭塞血管再通 4 卒中的危险因素控制及药物治疗 5 转化医学应用 6 神经修复及功能重建 7 动脉粥样硬化 8 神经影像学进展 9 痴呆和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情感障碍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2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肝病免疫和生物治疗研究热点
xupeiyang 2012-3-15 06:45
现状及展望 严重肝脏疾病的细胞治疗技术 免疫细胞治疗肝病 肝癌的细胞免疫治疗、靶向细胞免疫调节治疗新概念—亚群平衡、HBV感染中免疫细胞介导的肝脏损伤机制研究进展、抗HBV感染的免疫应答特征和免疫细胞功能的评价技术和方法 干细胞治疗肝病 干细胞与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的研究与思考、干细胞与肝脏修复和再生、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研究进展、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衰竭、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反应的互作效应 、肝脏微环境对干细胞分化的调控 肝病个体化治疗与药物研究 干扰素治疗丙肝疗效预测及病毒耐药机理、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性疫苗
个人分类: 肝脏病学|1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世卫组织:抗生素耐药性——世界一大公共健康威胁
xuxiaxx 2012-3-11 13:28
世界卫生组织3月8日发布了一本新书,题为《演变中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可采取的应对行动》。书中展示了各国政府、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控制抗生素耐药性全球战略》所采取的减缓耐药性发展、保护药物治疗传染疾病有效性的措施。    在过去几十年中,一些高效药物被开发出来治疗结核病、疟疾、艾滋病、流感和其他许多细菌传染病,所有这些药物到一定时期都可能由于耐药性而失效。目前,几乎每一种抗生素都面临这种风险,抗生素耐药性已发展成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公共健康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佩索阿-席尔瓦(Carmem Lúcia Pessoa-Silva)指出,抗生素使用不当是造成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佩索阿-席尔瓦说:“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对,或是药物中抗生素的浓度不够,将使病原体发展出耐药性,病原体不仅不会被低剂量的抗生素杀死,反而变得更强,还会将耐药性传给其它病原体。”      耐药性将使治疗简单感染变得更加困难而且更加昂贵,造成有效治疗被延误,病程延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大,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无法治疗,造成更高的死亡率。发展中国家因耐药性问题而背负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更令人担忧的是,要研发出新的抗生素进行替代非常困难,现在几乎没有后备种子。      世卫组织指出,减轻耐药性的措施包括医生用药要恰当,在必要时才使用抗生素,同时要及时跟踪治疗效果;此外,养殖业要限制为非治疗目的使用抗生素;同时,要打击劣质药和假药。      世卫组织新书展示的有效减轻耐药性的例子包括,泰国开展的“明智使用抗生素”项目在有效治疗患者的同时使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了18%到46%;挪威在三文鱼和鳟鱼养殖场引入有效疫苗并加强鱼类健康管理后,该国水产养殖场的抗生素使用量在1987年到2004年间减少了98%;赞比亚大学医学院也在2010年修改了本科生的医学教材,引入了有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章节。 来源:联合国新闻网
1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氢气治疗听神经病
孙学军 2012-3-9 00:07
来自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关于呼吸氢气治疗硅巴因诱导的听神经病,发表在《中国药理学报》。 Inhalation of hydrogengas attenuates ouabain-induced.pdf 听神经病( AN )是近年来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一种有特殊临床表现的听力障碍,其特征是听毛细胞正常但神经功能异常,其诊断处理皆有别于一般的感音神经性聋。 氢气作为一种抗氧化抗炎症抗细胞凋亡物质在许多疾病模型和临床研究中证明具有治疗作用,本研究主要是为探索氢气是否对 硅巴因诱导的听神经病具有治疗作用。氢气在呼吸气体中的浓度分别为 1%, 2%, and 4% ,蒙古沙土鼠分别在硅巴因注射后 1 小时和 6 小时呼吸 60 分钟氢气混合气。在硅巴因诱导前和 7 天后,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动物听力状态,用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 测定听细胞功能。 7 天后用形态学分析耳蜗和神经节。 Tunel 染色和 caspase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神经节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硅巴因可以诱导脑干听力诱发电位的低单音和短纯音( click and tone )在 4 、 8 、 16Hz 听阈移位,呼吸 2% 和 4% 的氢气能显著改善该作用。硅巴因和氢气对 DPOAE 均无影响。形态学结果表明 2% 氢气可减轻硅巴因诱导的神经节损伤和细胞凋亡。但对听毛细胞没有影响。结果表明,氢气氢气可以改善硅巴因诱导的 听神经病。 本研究证明氢气可以保护听神经,结合过去日本和中国学者对氢气保护噪声性耳聋治疗的研究,氢气不仅可以保护听毛细胞,而且可以保护听神经损伤。那么氢气作为耳聋,特别是急性期患者的治疗价值将值得期待。 Acta Pharmacol Sin. 2012 Mar 5. doi: 10.1038/aps.2011.190. Inhalation of hydrogen gas attenuates ouabain-induced auditory neuropathy in gerbils. Qu J , Gan YN , Xie KL , Liu WB , Wang YF , Hei RY , Mi WJ , Qiu JH . Source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Xijing Hospit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 Abstract Aim:Auditory neuropathy (AN) is a hearing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auditory nerve function with preservation of normal cochlear hair cell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reatment with molecular hydrogen (H(2)), which can remedy damage in various organs via reducing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is beneficial to ouabain-induced AN in gerbils.Methods:AN model was made by local application of ouabain (1 mmol/L, 20 mL) to the round window membrane in male Mongolian gerbils. H(2) treatment was given twice by exposing the animals to H(2) (1%, 2%, and 4%) for 60 min at 1 h and 6 h after ouabain application. Before and 7 d after ouabain application, the hearing status of the animal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approach, the hear cell function was evaluated with 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DPOAE). Seven days after ouabain application, the changes in the cochleae, especially the spiral ganglion neurons (SGNs), were morphologically studied. TUNEL staining and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for activated caspase-3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apoptosis of SGNs.Results:Treatment with H(2) (2% and 4%) markedly attenuated the click and tone burst-evoked ABR threshold shift at 4, 8, and 16 kHz in ouabain-exposed animals. Neither local ouabain application, nor H(2) treatment changed the amplitude of DPOAE at 4, 8, and 16 kHz. Morphological study showed that treatment with H(2) (2%)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SGN damage and attenuated the loss of SGN density for each turn of cochlea in ouabain-exposed animals. Furthermore, ouabain caused significantly higher numbers of apoptotic SGNs in the cochlea,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by the H(2) treatment. However, ouabain did not change the morphology of cochlear hair cells.Conclusion: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H(2) treatment is beneficial to ouabain-induced AN via reducing apoptosis. Thus, H(2) might be a potential agent for treating hearing impairment in AN
个人分类: 呼吸氢气|6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世卫组织强调结核病与艾滋病治疗相结合的重要性
xuxiaxx 2012-3-7 16:53
世界卫生组织2日在日内瓦表示,2006年至2011年间,各国医疗部门将 结核病 防治与艾滋病治疗相结合,挽救了91万名同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结核病患者的生命。   世卫组织当天在日内瓦发布了新的全球结核病与 艾滋病 联合预防、诊断和治疗政策,这份文件建议各国对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触人群进行例行的艾滋病病毒检测;为同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结核病患者提供廉价、有效的药物复方新诺明,防止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结核病患者应在开始治疗结核病的头两周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   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世卫组织艾滋病防治司司长戈特弗里德呼吁各国将结核病防治工作与艾滋病治疗工作相结合。他强调,各国在过去几年的实践表明,这一做法行之有效,确实可以挽救生命。   据世卫组织介绍,艾滋病和结核病是相互促进病变进展、迅速导致病人死亡的伴发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若同时感染结核病的细菌后,患结核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4倍。2010年,全球有11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患有结核病,其中八成在非洲。从全球情况看,12%的结核病人患有艾滋病病毒合并感染。 来源:新华网
1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在现代分子生物学领域有不少是空白你丫儿(北京土语)
热度 1 duke01361 2012-3-7 02:53
我国分子生物学领域中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盲区,比如在遗传毒理、DNA损伤修复、复制、重组等领域基本上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当前主要领域还是在基因表达、调控等领域扎堆儿,而这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热点。由于对遗传毒理、DNA损伤修复、复制、重组等领域严重缺乏研究梯队致使我国在有关应用领域前景堪忧,包括分子诊断、遗传毒物检出、分子治疗工具的研发,新型抗生素药物、基因治疗...等等都给国际资本预留了巨大的空间。 到目前为止,我国依然还是国际汽车、电子、精细化工等国际上的重要市场,但随着产业转型,我国也必将会成为各种医疗产品、药品等等的巨大消费市场.
个人分类: Science in action|2626 次阅读|1 个评论
泻药竟然能治疗中风
热度 3 孙学军 2012-2-25 09:45
乳果糖是临床常用的泻药,多用于肠道手术前和一些长期卧床便秘患者,也被用于治疗肝性脑病。实际上由于人体消化系统本身不能直接消化乳果糖,需要大肠内的细菌代谢,细菌代谢乳果糖可以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利用这个特点,适当口服小剂量的乳果糖通过增加身体内细菌产生氢气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风患者本身也经常使用乳果糖,也许在不经意利用了氢气的治疗作用。肝性脑病的治疗过去一直认为是可以促进大肠细菌代谢胆汁中的毒素,特别是氨这样的蛋白质代谢产物。过去从没有人考虑到氢气的作用,至少应该进行这方面的探讨。本文属于 letter 发表在气体医学研究杂志上,审稿过程中有人认为这样的论文没有发表价值,应该有实验证据后在发表,但也有不同看法,认为这样提出新观点仍是有价值的。 全文免费下载: http://www.medicalgasresearch.com/content/2/1/3/abstract Lactulose: an effective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option for ischemic stroke by production of hydrogen Xiao Chen , Xiao Zhai , Zhimin Kang and Xuejun Sun For all author emails, please log on . Medical Gas Research 2012, 2 :3 doi:10.1186/2045-9912-2-3 Published: 6 February 2012 Abstract (provisional) Lactulose, a synthetic sugar not able to be digested and absorbed by human beings, is widely used to treat constipation and hepatic encephalopathy clinically. Through fermentation by the bacteria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lactulose can produce considerable amount of hydrogen, which is protective for ischemic stroke as a unique antioxidant. We propose that lactulose can induce the production of endogenous hydrogen that in turn re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ameliorate the stroke damage in human beings. The complete article is available as a provisional PDF . The fully formatted PDF and HTML versions are in production.
个人分类: 科研思路分享|5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你是否需要接受休假式治疗
dongleon 2012-2-17 10:24
都市人群中,不少人因工作生活长期超负荷,精神高度紧张,身心严重不适。不用经谁同意,请立即自行接受休假式治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你被现实生活搞得伤不起的时候,请对症下药,奔赴为你量身定做的治疗式休假目的地吧! 来源:新快报 你是否需要接受休假式治疗 世界上,97.48%的城市中产觉得累,70%的人自认亚健康。除非你此时正坐在世界某个角落,悠闲地享受着阳光、月光或者灯光,喝着咖啡听着音乐,并且之前3个月都是这样过的。否则,请参与以下小测试。 1.你“上有老(包括TA的父母),下有小”,或者“上有老”却没时间及能力“下有小”,每天都觉得很累。 2.在2011年下半年,你觉得花费越来越涨,积蓄越来越少,非必要的经济支出让你“欲罢不能”。 3.刚过去的春节,对你来说如“春劫”,花大把银子不说加上不情愿的应酬令你头痛欲裂。 4.工作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你很少正点下班,周末还要经常加班,私人时间被压缩到最少。 5.下班后很累却不想回家,想找人发脾气,对什么都没兴趣。 6.老板动不动就以“炒鱿鱼”或“炖冬菇”相要挟,身感工作动荡却无力改变。 7.感情看不到希望,常有遭劈腿、被抛弃、没结果等预感。 8.工作或生活困扰频频袭来,每周至少出现一次“快撑不下去”的感觉。 以上特征,如果肯定答案是—— 2~3个———轻微病患,要有接受治疗式休假的心理准备; 4~5个———普通病患,可考虑下半年休假; 7~8个——危重,需隔离一切困扰,该辞职就辞职,想翻脸就翻脸,然后收拾行李拿起护照直奔目的地。 1个或没有——恭喜你,在精神上接受“治疗”即可。 世界上的幸福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人各有不幸。 文中提到的五大病例让都市人伤不起也忍不起…… 该上哪儿休假,就上哪儿治疗吧! 典型病例1 被上司炒鱿鱼 治疗偏方:去伦敦喂鸽子 有些上司很让人无语,对能干的下属,没有鼓励只有嫉妒。如果你不幸在他手下打工,随时可能被炒。 学人家梁朝伟吧,闲了闷了的时候,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飞机就搭上哪班,直飞伦敦,坐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然后再随便搭上一班飞机回来,就当没事发生过。 即将举办第30届奥运会的伦敦,毫无疑问是今年旅游热点中的NO.1。亮点不仅如此,6月还有伊丽莎白女王的钻石禧庆典,八九月还有残奥会,还将举办狄更斯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活动。近日,南航宣布将于6月6日开通广州( 酒店 )直飞伦敦的航班。为庆祝开航,即日起至2月29日,南航官网推出“限时寻宝价”活动,往返机票最低只需290元(不含税费),可在6月6日至7月10日飞往伦敦,观看奥运。 伦敦疗伤3触点 1.在特拉法尔加广场喂鸽子 特拉法尔加广场被称为“鸽子广场”,位于伦敦市中心,19世纪初为纪念著名的特拉法尔加港海战而修建。广场四周环绕着白色、优雅的古建筑,中间矗立着纳尔逊纪念碑,圆柱形纪念碑周围,鸽子成群,成为广场一景,用面包喂鸽子是当地人日常的消遣方式。 2.环球剧场里看一场莎翁话剧 看话剧是伦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到这里,不妨学做当地人,去环球剧场看一出莎剧。 环球剧场是莎翁大部分作品的首演地,曾于1613年被烧毁。现在重建的剧场是全木结构的露天剧场,建筑手法和材料都效仿当年。 3.到丽兹酒店享受英式下午茶 优雅地喝上一杯下午茶,在英国人的生活中,一如呼吸般自然。距白金汉宫不远的丽兹酒店大名鼎鼎,除了地道的红茶和点心,现场还有乐队演奏,弦乐曼妙,饮茶男女可随时滑入舞池摆动身体,那可是比传统舞步更自在的“茶舞”。 典型病例2 被同事孤立 治疗偏方:卡尔加里做牛仔 或者你工作出类拔萃,也可能你业绩不太理想,惹来了同事的羡慕嫉妒恨和蔑视,“白鸽眼”们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你,让你变成公司的西伯利亚。 既然别人不在乎你,干脆特立独行到底,“飞”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加入到牛仔节的狂欢大军,感受牛仔群体的热血和道义。 卡尔加里又称“牛城”,位于加拿大西部,西临雄伟的落基山脉,东濒广阔的大草原。今年7月6日至15日,被誉为“世界上最精彩的户外表演”卡尔加里牛仔节将迎来100周年的欢乐庆典!丰富多彩的户外骑术、惊心动魄的篷车竞技赛、引人入胜的大型音乐会以及世界级水平的农艺竞技赛将陆续上演。来到这里,你必须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伪牛仔”,穿上牛仔衣、牛仔裤,头戴牛仔帽,脚蹬牛仔靴,否则你就会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人;兴致来了,也放肆地吆喝一声:YA—— HOO,像那些狂欢的牛仔一样! 卡尔加里疗伤3触点 1.买行头扮牛仔 皮带扣、马靴、皮套裤是流行的“牛仔”装扮,即到“牛城”便要入乡随俗。当地已开业25年的“艾伯塔马靴公司”盛名在外,据说许多名人、明星及加拿大骑警都有一双他们家制造的靴子。Ranchman’s是当地最著名的酒吧,牛仔们都喜欢到这里聚会,在这不仅可以吃到著名的艾伯塔牛排,还可以骑玩机器牛,过一把牛仔瘾。 2.乘快艇畅游弓河 卡尔加里市内有条河——弓河,河水起源于落基山脉的万年冰川,河水清澄凛冽。乘快艇在波光粼粼的弓河上畅游,沿途可观赏卡尔加里科学馆、清水市场、卡尔加里城堡、民俗公园、加拿大奥林匹克公园以及英格伍德鸟类保护区。在加拿大奥林匹克公园,还可以参加十分刺激的RoadRocket游戏。试想一下,没有驾驶员,却要以95公里的时速在混凝土车道上疾驶,将是何等刺激。 3.卡那那斯基村体验农场生活 卡那那斯基村在卡尔加里西面,是电影《断背山》的外景地。由于横跨丘陵地带和落基山脉,那里春季、夏季、秋季都适合露营,你可以住在建有小木屋旅舍的农场里,白天挤牛奶,喂小羊,或和当地人一起剪羊毛;夜晚,大啖加拿大牛排后,搬只躺椅坐在木屋前仰望星空,悠闲又自得。 典型病例3 被丈母娘施压 治疗偏方:越南西贡躲清净 都说“房价上涨,是因为‘丈母娘需求。’”丈母娘选女婿的标准可谓十项全能,无房产的不行、学历低的不行、收入少的不行、太矮的太胖的太瘦的都不行……各种“鸭梨”让“婚姻自由”成为空话。 你女儿不是李嘉欣,凭什么要求我做李嘉诚?气不过的男人,最好去西贡躲清净,吃顿耗资几十万(越南盾)的越南米粉,再来一杯冰咖啡。谁说我就豪不起?! 越南在西方游客中有“背包客天堂”的美誉,而以杜拉斯的《情人》出名的西贡,又是异国恋情的“高发地”。现今,越南航空每天均有航班直飞西贡,两个多小时便可到达“东方小巴黎”。 西贡疗伤3触点 1.看法式建筑忆浪漫 PhumNgu Lao 一带是西贡最浪漫的地方,那里有曾做过法国殖民时代总督府的统一宫、肃穆怀旧的红教堂、富丽堂皇的市政厅以及有百年历史的邮政大楼等建筑。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看车来人往,这座城市激情而律动的脉搏一定能让你感受“昨日的浪漫”。 2.酒吧里消磨时光 西贡的酒吧数量之多,甚至到了泛滥的地步。坐下来,你会感觉这个地方像是坐下了全世界的人,各种肤色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知从哪里来,也不晓往哪里去,人们守望在一起,日夜不设防;这里也不缺笑靥,酒吧里,每张桌上都装满笑容,令你一扫往日的惆怅和烦恼。 3.在西贡港口守候 作为越南最大的海港,西贡港容得下两万吨的邮轮,这里因此成为环球邮轮的重要停泊地,几乎每天都有邮轮离岸或靠港。这里也常是爱情开始或结束的地方。当年,杜拉斯就是在这里与一位27岁、来自中国的男子相识、相爱的。如果她愿意,不妨带她来这里重新开启生活的幸福与甜蜜。 典型病例4 被朋友出卖 治疗偏方:登迪拜( 微博 )塔俯瞰众生 有人你为他两肋插刀,他却在背后插你两刀,那种被出卖的痛苦最让男人颜面尽失。不必悔恨自己没有带眼识人,认清别人也更了解自己。 收拾完残局,马上奔赴迪拜《碟中谍4》的外景地,学靓佬汤大冒险、玩极限,让肾上腺素激升,重新找回男人本色。 有“海湾威尼斯”之称的迪拜,沙漠冲沙、酒店体验、购物节血拼早已人人皆知,最近,随着电影《碟中谍4》的热播,迪拜最新地标——迪拜塔更加深入人心。虽然现实中不可能体验电影中阿汤哥在塔上飞檐走壁的惊险,但乘高速电梯直上124层,在全球最高的观光层饱览迪拜景色,依然可以感受世界第一高楼的震撼气势。 迪拜疗伤3触点 1.船游迪拜河 ABRA(水上渡船)是迪拜传统的独桅木船,日复一日穿梭于迪拜河上。来到迪拜,想摆脱心中的不快,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当地人一起搭乘ABRA游览迪拜河,其北岸Deira沉淀着古老的文明,南岸BurDubai 矗立着超现代的神话,颠覆着人们对阿拉伯世界的所有想象。 2.登世界最高塔 作为世界第一高建筑,迪拜塔外观极具太空时代风格,抬头仰望,塔尖似乎穿越云霄。乘坐世界最快的电梯登塔,每秒18米的运行速度令人耳膜鼓胀,犹如飞机起飞。每天17时左右,站在观景台可看到日夜交替,18时30分,更可从几百米高空俯瞰喷泉表演,别有一番风趣。塔上停留时间不限,你还可以流连于第 76层的游泳池、第143层的夜总会、第158层的清真寺。 3.冲沙看落日 冲沙是迪拜游最推荐的项目之一,司机开着越野车在沙丘间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以不同姿态蜿蜒盘行,车轮卷起滚滚黄沙,带来一车人的尖叫。刺激之余,不可错过的是沙漠落日。来一罐冰镇的饮料,爬上一片沙丘的顶部,坐在依然滚烫的沙地上静静地等待太阳落下远方的地平线,超赞。 典型病例5 被女友背叛 治疗偏方:去伊豆不醉不归 善变的女友甩了你,自己忽然变成别人的前男友,心碎了,还得自己收拾残局。 别不相信爱情,世间仍有一份纯真的爱等着你。去日本伊豆吧,眼下正是赏樱时,伊豆还有温泉可以减压,万一闲了闷了,找家小酒馆喝一杯,你会觉得,这TM才叫生活。 因川端康成的小说和同名电影《伊豆的舞女》而出名的伊豆,位于日本东京以北,是除冲绳外日本最早樱花盛开的地方。眼下,河津川两岸的樱花已随风飘舞,一年一度的樱花祭也将于3月迎来高潮。除赏早樱外,伊豆温泉也引人入胜。 伊豆疗伤3触点 1.粉红花海里闻香 日本最早的樱花盛放于伊豆半岛,最集中的地方则是河津火车站周边地区。从车站徒步到河边,8000多株“河津樱”绵延10公里,俨然一片粉红的花海。樱花绽放时,任何地方都可闻到淡淡的花香。与别处不同,这里的樱树下同时盛开着嫩黄色的油菜花,一粉一黄,相映成趣。 2.泡在天城汤本馆 伊豆是温泉之乡,位于天城山北侧山麓的汤岛温泉,周围有成片美丽的雪松林,自古就受文人们喜爱。汤本馆是川端康成写《伊豆的舞女》的地方,此后,他的许多名作都在汤本馆那四榻半(榻榻米的大小以一张席子的空间为一榻)的房间里诞生。如今,这四榻半的房间被称作“川端先生”,室内摆设还按原样保留着。 3.小酌居酒屋 伊豆虽不算大,却包含了温泉、清酒、文学、海鲜、历史、自然等多种况味,令人留恋。热海的居酒屋“最日本”,每到天黑,灯才会亮起,“居酒屋”三个字在红色的灯笼上或明或暗地飘荡。室内极具幕府时代的风韵。小酌几口烫得刚好的清酒,再吃块烤得发焦的小鱼,你会发现世间的美好。
个人分类: 景观疗法|2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创新无限》20120211期--肿瘤治疗新武器
Tangjintian 2012-2-13 15:18
2012年2月11日CCTV-10《创新无限》栏目播出的“肿瘤治疗新武器”——磁感应治疗技术是我研究室历时十余年的研发成果,初出茅庐,崭露头角。敬请观看! http://kejiao.cntv.cn/C22485/classpage/video/20120211/100466.shtml
1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