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心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个人只有一颗心
pingguo 2010-9-15 11:51
一个人只有一颗心。 不可能让它在夜里是黑色的, 而在白天是红色的通透的; 不可能让它对别人是灰色的, 而到亲友面前是红色的通透的; 不可能让它在生活中是昏暗的, 而在寺庙里是红色的通透的。 头脑里的东西可以被忘却,心灵里的不能, 播撒在心灵里的种子菩萨也无法帮你取出, 它属于你,正如你的心灵属于你,你是主人, 它的生灭折射出你的生灭。 既然心灵是生命的本质, 为何言必物欲?奇怪的世人啊, 偏偏要避开梦想去谈论爱情, 偏偏要背着心灵去谈论生命。
个人分类: 诗歌|2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人工智能哲学》
felonwan 2010-9-11 16:47
图书封面 译者:刘西瑞/王汉琦 作者:(英)博登 ISBN:9787532740543 页数:492 定价:43.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丛书:世纪前沿·世纪人文系列丛书 装帧:平装 出版年:2006-7-1 简介 · · · · · ·   人工智能哲学是伴随现代信息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个哲学分支。本书收集了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的15篇代表性论文,这些论文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人工智能哲学的建立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些论文总结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近年来该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人工智能中的重要课题。在这些划时代的著作中,包括有:现代计算机理论之父A·M·图灵的“计算机与智能”;美国著名哲学家J·R·塞尔的“心灵、大脑与程序” ;G·E·欣顿等人的“分布式表述”,以及本书编者、英国著名人工智能学者M·A·博登的“逃出中文屋”。 《心灵、大脑和程序》J.R.Searle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从没有一种纯形式的模型,足以凭借其自身产生意向性,因为形式自身不能构成意向性,同时它们自身也没有因果能力,它们的能力不过是在过程中随着机器运行而产生下一步的形式体系。 //我是把这个意向性理解为意识的。 “机器能思维吗?”我个人的观点是,只有一种机器能够思维,实际上只有一些类型特殊的机器,即大脑和那些具有相同因果能力的机器,能够思维……。无论意向性是别的什么东西,它都是一种生物现象。同时,它很可能像泌乳、光合作用或任何其它生物现象一样,与生成它的特定生物化学特性具有因果相关性。谁也不会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泌乳、光合作用中的形式序列进行计算机模拟而得到牛奶和糖类。但是在心灵有关的地方,由于根深蒂固的二元论,很多人都宁愿相信这样的神话:他们所认为的心灵,其实质是形式加工,它不像牛奶、糖类那样不能独立于非常专门的物质因果关系,它是保持独立的。 //从作者上面的话我理解到,其实我是比较赞同塞尔的观点的:没有纯精神的东西。心灵是大脑的运行状态,但是它是不能脱离大脑的。而程序,至少必须在机器上运行的过程中才能类比为心灵。 //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明白这个“中文屋”是要说明什么问题,但是那时我觉得那套从中文到英文的规则必然是相当之庞大,至少目前来说是无法实现的,这涉及自然语言理解的问题,现在仍然没有特别好的翻译软件就是一个明证。我觉得一个完全由符号和规则组成的体系,或许是不能够仅通过一套规则,转换成另外一套符号和规则的体系,除非两者都能映射到相同的另一个体系中。我们的语言体系之所以能够翻译,是因为外界的对应物和人的相似的运行机制。个人感觉翻译中最难的可能是语境的问题,这个也就是语言的背景知识问题,和下面的逻辑推理系统的背景知识有相似的地方。(哈哈,这段说的莫名其妙的,以后再具体想想) 《认知之轮: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Daniel C.Dennett 人能够从事快速、灵敏、有风险但有价值的其余情况相同的推理。 //说了一个对于符号主义(逻辑推理系统)存在的困难:智能的背景常识问题。 //最有意思的应该是开头的故事,让机器人去取和定时炸弹放在一起的备用电池的故事。制造一个机器人,让它明白自己的备用电池和一个快要爆炸的定时炸弹一起锁在一个房间里,让它做出抢救电池的计划并且实行。可怜的R1机器人把放放炸弹和备用电池的小车都拉出来了。于是设计者觉得应该做一些蕴涵关系。第二个具有了推理蕴涵关系的机器人R2,在刚刚推演完“把小车从房间里拉出来不会改变房间墙壁的颜色”时,炸弹爆炸了。于是设计者又做了改进,教机器人区分相关的蕴涵关系和无关的蕴涵关系,并且忽略无关的。这个机器人R3站在那间房子外面,陷入了沉思。“他们冲它喊:‘干点什么吧!’。‘我正在做,’它反驳道,‘我正努力忽略成千上万我已确定为无关的蕴涵关系。我只要发现一个,就把它放进那些必须忽略的关系表中,并且……’。这时,炸弹响了。” //至少对人类的来说,逻辑是在经验和直觉基础上产生的。逻辑和概念相关,概念归根到底都是从现实中概括出来的。现有的逻辑系统一般来说只能处理数学化的公理,或者在一个范围相对很小的专业知识领域中有所作为,因为在这样要处理的背景知识很少。在作者的脚注中的一点引起我的注意,它提到R·德苏萨的“情感的理性”,其中写道“情感的功能是填补由(单纯的需要加上)在确定行动和信念时的“纯粹推理”遗留下来的空白。情感是一些具有确定作用的模式,它使事物从注意对象中凸显出来的,是提问的路线,是推理的策略。”。事实上,更一般的,人们以日常经验来作为推理的规则,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做不相关的推理,而这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也许基于内容的联想式的记忆匹配是相关推理的原因,那么不相关的本来就不会出现在推理的范围之内。倘若对存在于系统中的每一个概念都做一个联系,进行一个推理,肯定会有概念处理的指数爆炸问题。 《造就心灵还是建立大脑模型:人工智能的分歧点》Stuart Dreyfus, Hubert Dreyfus //对于人工智能历史中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的斗争,这篇论文比任何国内的教科书上说的详细多了。从这个文章来看,Minsky和Papert当时只是证明了单层感知机的局限性,同时,“在对感知机所作的结论中,当Minsky和Papert向自己提出了‘你是否考虑过多层感知机吗?’这个问题时,他们在口头上承认该问题尚未解决,而给人的印象是解决了”。“他们证明的书中完全忽视了罗森布拉特关于多层机的章节,以及他对以误差的反向传播为基础的概率学习算法的收敛性的证明。” 《概念的联结论构造》Adrian Cussins 假定我们也承认自然主义:所有非物理特性或是可简化为物理特性,或是必须由物理特性来实现,或是必须由物理特性来执行。 前一派(符号主义)的点头口号是:心灵和数字计算机都是物理符号系统。 来自反而的直觉认识是:我们应当以建立大脑模型,而不是建立心灵关于世界的符号表述的模型的方式,从而创造人工智能。 如果网络和我们一样要具有恰当概括的意识,它也许必须具有和人类大脑一肃然尺寸、构造和联结构形。如果它要从自己的“经验”学会作出人类式的联系,而不是被教会作出已经由训练者规定好的联系,它就必须也具有和我们一样的关于输出只当性的意识,而这就意味着它必须也具有和我们一样的需求、欲望和情感,而且必须有一个人类式的躯体,该躯体能做恰当的物理运动、具有种种能力,也易受伤害。 //现在研究中的网络中节点和连接的数量,和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及它们之间连接数量来讲,还是小巫见大巫,还有节点本身的复杂性也要简单的多了。但是从简单到复杂是人类认知的必然过程。 //多大的网络能实现多强的功能,比人类大脑还大的网络会怎样?该用什么样的数学方法去认识和处理大规模的网络? 《动机、机制和情感》 Aaron Sloman 爱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情感,尽管挚爱很容易引发情感状态。用哲学家的行话来说,态度是倾向,情感虽然带有倾向的成份,却是偶发的情节。 情感可表现为多种状态,在每一状态中,在资源有限的智能系统所必需的引发机制作用下,强有力的动机对有重要意义的信念作出响应。新的思想和动机设法通过各式各样的过滤器,造成对另一些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干扰。其结果可能打断或修正别的和物理过程的动作,有时是富有成效的,有时则否。 如果因为在复杂而快速变化的世界中需要有以智能方式行事机制,而造成情感状态的出现,那么通常认为情感和认知相分离的看法就受到挑战。 不仅有动机生成器和比较器,还有用于生成器和比较器本身的生成器和比较器。 将最高层次的控制权分配给能获取最多信息和具有最强有力推理机制的部分……在偶然的对强烈行动的紧急需求之下,必须具备压倒性的硬件和软件上的反射,这些反射不依靠较高层次的控制而独立运作。 //这个似乎是必然的,真正合理的设计意图都该考虑到的,而自然界却是通过残酷的淘汰式的进化来实现的。 人类的非派生目标有:身体的需要、得到赞同的愿望、好奇心、对美的追求,以及承担任务时获得成功的愿望。 //未免有点太多了吧。生存是最大的非派生目标吧,不过都是通过派生目标来实现的。得到赞同的愿望和承担任务时获得成功的愿望是相似的。除了第一个,其它的基本都是高级的智能了。人为什么有好奇心?人是怎么感觉到美的? 态度常常和情感混淆,事实上在根本没有情感参与的情况下,也可以有爱、怜悯、钦佩和憎恨。 //态度和情感? 在有机会的时候,态度就会在作出某种选择的倾向中表现出来,但是它们不一定包含对思想和决策的无休止干扰。人们可以并不一直想着自己的孩子,而仍然爱着他们,虽然自己所爱的人有危险的消息会引发情感。 个性和性格汇集着为数众多的、在特殊场合产生特定目标的、没有特定指向的一般性倾向。 理解我们所熟悉的心理过程背后的计算机制,可使我们有能力减少由情感扰动造成的痛苦,减少学习能力的缺陷,以及减少社交能力方面的许多不足。有些问题可能是脑损伤,另一些问题看来更像是计算机中的软件失误。我推测,很多为情感所困扰的人,正在经历这样的软件式“毛病”。 人类情感活动的许多方面是在人类进化史上偶然出现的,而且不是设计精良的机器人所必备的。 // 或许情感的正是必然的呢 后记: 借的图书,然而又一次没有看完就到了要还的时间了。书看了,但是过不了几天,就根本不记得具体的内容了,只是记得感兴趣的、有意思的某个观点了,写点读书笔记的时候都要重新翻开书。 不过这本书确实也看了一两个月了,自己终究不是一个爱书的人,只是闲了才看看。 其中下面这几篇还没有看,或因对符号主义文章不太感兴趣,对语义分析、逻辑论的概念不清楚,对过多公式的反感…… 1.神经活动内在概念的逻辑演算 W.S.麦卡洛克 和 W.H.皮茨 2.计算机器与智能 A.M.Turning 5.作为经验探索的计算机科学:符号和搜索 A.Newell 和 H.A.Simon 11.分布式表述 Geoffrey E.Hinton, James McClelland和David E. Rumellhart 12.联结论、语 言能力和解释方式 Andy Clark 最后还是记录下 一位人工智能爱好者的读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的网址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6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诗是什么
yiass 2010-8-23 09:09
十九世纪的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认为,诗是心灵的产物。人类心灵企望个人奴役的解除,解除的程度,则是心灵所拓展境界的尺度。从初始表现来说,诗选择了它彰昭卓著的语言形式史诗。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史诗是精神的艺术品,史诗包含普遍的内容,史诗的歌唱者是个别的和现实的人,由于史诗作者所处历史时代的局限,他这个个别的人还不是一个充分观照客体又反观自身的自由人,虽然他展现的世界不单纯是使人惊慌若失的自然力量,他在对象面前拥有自觉的激情,但他毕竟是消失在他所吟唱的内容中的工具,他本人是无足轻重的,湮灭于那无与伦比的事件当中。比如说荷马,他通过记忆、追念、回想、想象所吟唱出来的希腊人乃至整个欧洲民族的审美的伦理的原始模型的意义,远大于他自身心灵解放的意义。他是一个战功显赫的伤残老兵?一个背着竖琴四处流浪的盲乞丐?抑或根本就子虚乌有,这些全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浑然天成的精神圣经。史诗本身的精神价值似乎完全不为吟唱者所自觉,他是注定令人嫉妒的人,仿佛不经意踏入一片林子就揀来令人梦寐以求的圣果。 每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印度的《罗摩衍那》、希腊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西班牙的《熙德》、盎格鲁萨克逊人的《贝奥武甫》、西藏的《格萨尔王》等。华夏民族作为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其史诗的散佚是最令人痛心的事件。就此我们必须抨击那些个创造了华夏民族文化典范的先贤,由于他们自觉的宗族伦理意识和人文精神,使民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混为一谈,在他们粗暴的神话历史化运动中匆匆掬别了史诗时代。 但是我们有一个灿烂辉煌的《诗经》时代,它作为史诗的一个横断面,使我们或许还能从中嗅出恢弘时代民族精神的某些余韵。然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从诗歌的发展史来说,《诗经》所展示的自由境界是否更高?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当然我们可能顾虑重重,当我们个人获得更大的自由时,我们常常不自觉地贬抑自己。因为我们再不会得到因主体与对象力量对比悬殊而产生的一种崇高和悲壮,我们会在平凡中怀疑平凡的价值。 就《诗经》而言,它游离于宏大的结构之外,而转到了简单的抒情、叙事。它记叙的就是一段岁时行事或婚恋、嫁娶、丧葬、奔居等,它直抒或者采用最简单的比兴手法,抒发心灵的喜怒哀乐。我们看《蒹葭》一首: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就是一首少年怀春诗。篇中的伊人是个可望不可及的姑娘,而少年对她暗怀着祈望,发着誓,做着白日梦。简单而有趣。 我们再看《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藏。 这是一首恋情赞歌。少年心里想着姑娘,想着想着不期而遇。诗人所抒发的快乐非常容易引起共鸣。 不要把这种直接给人愉悦当作是诗歌艺术的稚拙,事实决非如此。对于进化的心灵,它的每一种自觉都会伴随着将复杂事物参悟为简单道理而生的愉悦情感。在希腊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史诗创作衰落之后,出现一部诗歌《工作与时日》;从心灵的角度讲,它不能算作诗。或许它有诗的格律、韵脚,分行写作,但它仅仅在传授知识、训诫劝谕,在其中我们无法发现心灵的激荡史。例如: 耕种季节一到,你要和奴仆们一样不分晴雨抓紧时间抢耕抢种。每天清晨你自己就下田干活,只有这样,人手才能到齐,你的田地才有可能适时地耕种完毕 1 : 就如同我们的黄帝给他的臣民们立的农书一样。 好在欧洲有着诗歌的传统,在那里伟大的诗人层出不穷。我们在随后的罗马黄金时代三诗人那里以及白银时代的诗人那里就发现了那种简单的叙事、抒情,而在像彼特拉克、莎士比亚、歌德、密尔顿这样伟大的诗人以及他们之后更璀璨的天才那里,这种简单的抒情、叙事,则如山花一般灿烂开放。我们选歌德的《五月之歌》 ② 为例: Wie herrlich leuchtet 我感觉,大自然 Mir die Natur! 闪耀得多么漂亮 ! Wie glnzt die Sonne! 阳光照射得多么灿烂 ! Wie lacht die Flur! 原野笑得多么欢畅 ! Es dringen Blten 鲜艳的花朵 Aus jedemZweig 挤出每个枝头, Und tansend Stimmen 一千个声音 Aus dem Gestruch. 来自丛林之后。 Und Freud und Wonne 快乐和欢畅 Aus jeder Brust. 发自每一个心房。 O Erd,o Sonne! 呵大地,呵太阳 ! O Glck,o Lust! 呵幸福,呵欢乐 ! O liebe,o Liebe! 呵爱情,呵爱情 ! So golden schn, 那么金色的漂亮, Wie Morgenwolken 就象晨间的云 Auf jenen Hhn! 在那些高峰之上 ! Du segnest herrlich 你高兴地祝福 Das frische Feld, 那新鲜的田园, Im Bltendampfe 在芬芳的花气中 Die volle Welt. 整个的人间。 O Mdchen,Mdchen, 呵姑娘,姑娘 ! Wie lieb ich dich! 我多么地爱你 ! Wie blinkt dein Auge! 你眼睛多么明亮 ! Wie liebst du mich! 我多么地爱你 ! So liebt die Lerche 象云雀热爱 Gesang und luft, 空气和歌唱, Und Morgenblumen 象早上的鲜花 Den Himmelsduft. 爱天国的芳香。 Wie ich dich liebe 就象我爱你 Mit warmmem Blut, 抱着满腔的热血, Die du mir Jugend 你赐给我勇气, Und Freud und Mut 青春和喜悦 Zu neuen Liedern 来从事创作 Und Tnzen gibst. 新的舞蹈和诗歌。 Sei ewig glcklich, 但愿永远幸福, Wie du mich liebst! 就象你爱我 ! 诗人直抒情怀。他或许在用韵、诗节形式上还在玩弄一些技巧,但我们发现对于爱情的讴歌则是极其主观直露、热情奔放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比较史诗与悲剧的优劣,他并不认为悲剧因经常表现人物激烈的情绪化的情感而比尽量少用自己的身份说话 ③ 的史诗感染力弱。这同样适用在抒情诗与史诗的比较上。 我们再看魏尔仑《好歌集》 ④ 中的一首: La lune blanche 晈晈月光 Luit dans les bois; 照进树林; De chaque branche 从每个枝头 Part une voix 在藤架之下 Sous la rame 传来一种声音 O bien-aime. 呵,最亲爱的人! Ltang reflte, 小池映照 Profond miroir, 深沉如镜 La silhouette 黑暗柳树 Du saule noir 侧面的形影 O le vewt pleure 那儿风在发出悲声 Rvous, cest lheure. 回去吧,是时候了! Un vaste et tendre 一种广大和温柔的 Apaisement 安慰好象 Semble descendre 从天上 Du firmament 下降 Que lastre irise 发出霓虹色的光芒 Cest Iheure exquise. 这是美妙的时光! 这简直是与《蒹葭》的比兴手法一模一样,我们可以从中推测少年跳动的激荡的生命脉搏。 从展示人格魅力上讲,史诗是卓越的。史诗中的人性借助神性在所有方面:诸如嫉妒、热爱、痛苦、高贵、卑琐、自私、博爱等均达到终极体验。相比之下,那些古代的抒情诗、叙事诗要逊色得多,它们描摹的是人性能达的境界。然而从心灵的角度讲,它们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本主义。对于史诗作者,个人遭受精神威力的支配,形成他受难的情调,由于受这种威力的支配,他的自我意识便失掉了自由。 ⑤ 而在《诗经》中,我们四处可见个人出发点的情感、意志和自由的苏醒,例如: 一、愉悦 呦呦鹿鸣,食野之革。我有嘉宾,鼓瑟吃笙。 《鹿鸣》 二、忧虑 铍黍离离,彼稷之苗。行遇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离》 三、怀念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戌申。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 四、厌世 隰有苌楚,猗傩甚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 五、逍遥 山有漆,隰有粟,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山有枢》 诗人们或许还不能免为法律上的奴隶,不得解除那枷在手脚上的镣铐,但是已完完全全是一个精神上的自由者了。那种共性的支配性的权威力量便被作为否定力量的个人的纯粹自我所克服。这种纯粹的主动性意识到它自身的不可剥夺的力量,同那还没有取得具体形态的本质相挣扎。 ⑥ 这种个人的沉痛的苏醒意识亦成了个体化了的能表象出来的普遍精神。 说诗是心灵自由的象征,我理解的含义是诗人最渴望自由。诗人面对身外、身内双重的障碍,企望获得的则是伯林所言消极与积极的双重自由。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面对诗歌其实并没有诗是什么的疑问,只要我们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诗中的另一个心灵世界。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悄悄照照你的眼睛
caoman 2010-8-16 10:03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习惯透过别人的窗口去了解别人,从而给出童心无暇,成人或开朗或忧郁或善良或凶狠或眼明心亮或贼眉鼠眼之类的判断,易学算命中亦有相人先相眼之说。其实,透过自己的窗口照照自己,同样也是自我了解的一个有效手段。 事实。人们通常会关注自己在意的事情,心里想哪儿就看哪儿。同样一件事,不同人看得到的结论不同。如花开,有人看见绚烂,有人看见凋零;如成功,有人看见荣耀,有人看见威胁;如问题,有人看见困难,有人看见机会;如批评,有人看见关爱,有人看见否定。根据看到的透视人的内心,可粗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例如,消极厌世和抱怨社会者看到的多是社会中不公正、不健全的一面,积极奋斗、热爱生活者看到的多是社会中有序的、文明的一面,心胸狭窄、目光短浅者看到的多是眼前得失和小人之心。 感悟。只看人不好的一面不看好的一面,只看事的副作用不看正作用,说明个人心态过于高调(偏右),反之则说明过于保守(偏左)。所谓相由心生,不仅指通过别人的面相看别人的内心,更重要的是指通过自己眼中所成的相看自己的内心,从而检验、提醒自己调整心态。例如,爱发牢骚者,提醒自己遇事或人先看其好的一面,并从我做起;接到任务就摆困难说不可能者,提醒自己先看其可能的一面,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斤斤计较者,提醒自己用发展的眼光先看其公正的一面;怕担责任者,提醒自己先看其有利的一面,相信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收获更大利益。 推论。做个实验,一个旅游团乘坐旅游大巴延市内走一趟,问每个人看到了什么和对城市的评价,分别有人说建筑规划很现代、 KTV 酒吧较多、缺乏历史厚重感、餐馆种类齐全、城市绿化好、交通状况差 等等,请对以上人做个评价。可以透过其窗口进行推断,分别是现代、享乐、怀旧、喜欢美食、热爱大自然、时间观念强 类型的人。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算命、问询、面试等常问所看到的问题了,由此看来每个人都可以当别人的、也可以当自己的算命先生了。 闲暇之余,悄悄照照你的眼睛,你看到的是什么,你就是什么。
个人分类: 产业经济学|2266 次阅读|1 个评论
拿什么来慰籍你的心灵?
zhaodl 2010-8-5 10:23
【按】我一直没有在这里发布有关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一篇关于浮躁的短文发过来希望将自己的思考与科学家们分享。 拿什么来慰籍你的心灵?//赵大良 昨天在电话里朋友抱怨:如今的社会太浮躁了,现在的人太浮躁了。电话里听得出朋友的焦虑,可我反问:社会什么时候不浮躁过?浮躁是社会的常态,没有浮躁也许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正如同没有理想就没有个人的进步一样。我的话显然没有得到朋友的认同,因为现今社会的浮躁与以往的浮躁不同,当经济渗透到我们的生活、社会和家庭以后,利益的驱使使人们失去了许多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 当你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所经历的年代哪有平静的时候?只不过不同的时代,人们追逐的目标和对象不同而已,也就是说浮躁的方式不同。革命不仅仅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热情,是一种冲动,是一种理想或目标的召唤,在革命的年代充斥着革命的浮躁;在文革时期人们表现得是另外一种冲动,政治的浮躁。我将这些并列起来,也许你会认为根本不是一回事。为什么不同呢?因为你是以是非为标准来判断的,革命是需要热情的,是正义的,而政治的狂热则是畸形。而当你将这些社会的评价标准放弃以后,单纯从人的灵魂角度来思考的时候,这又有什么区别!不都是一种冲动、一种浮躁,不都是人们心灵的煎熬。在轰轰烈烈的群体浮躁中,人们可以得到快乐和满足,而当夜深人静以后,而当烟消云散以后,往往给心灵留下的是一片空虚。 我们对目标的追求是真心实意的,我们对内心安静的渴望也是真心实意的,可悲的是我们又不得不生活在这样一个矛盾的社会里。这种矛盾的极端,被社会学家称为社会精神分裂症,认为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分裂的时代。可我们的时代,什么时候又不是处于分裂的状态?从古到今、古今中外,我们一直在追求社会的进步与内心安宁的一致,而社会越是发达分裂则越是加严重政治(宗教)与人性的分裂,精神与物质的分裂。 荣 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这既表达出人们对心灵安宁的追求,也给出了追求心灵安宁的方法。名利永远是人们追逐的对象,名利也永远是骚扰人心的根源。当人们在痛苦和焦虑之时往往以知足常乐来宽慰自己,以期达到内心的平静。而当走出家门、面对社会之时,谁又能够做到 荣 辱不惊去留无意?所以,这种精神的分裂只有通过服用镇定药才能缓解,也就是吃了使人不想事的药,变得傻一点。那么,现实中到哪去寻找这样的傻药? 有人说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的,人生百年,如果能够以一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做支撑,可以达到一种社会与心灵的统一,将灵魂附着在理想之上。有人说宗教是人类的精神寄托。是的,如果能够笃信教义,将整个身心交付给主、上帝或其它什么神灵,社会与心灵可以达到一致。有人说社会需要文学的慰籍。是的,具有坚定信仰(理想和宗教)的人总不会是全部,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沉浸于文学的世界中可以将自己与社会暂时隔开,在加氧仓里疗伤。当你走出氧气仓以后会变得精神焕发、精力充沛,而在氧气稀薄、空气污浊的社会中待上一会你还得回到加氧仓中疗养。 在我看来,这些方法都不是通用和长效的,都带有消极和逃避的色彩。真正能够慰籍我们心灵的还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如何适应这个社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面对社会思考社会,知足而不止足。在冷落的时候,以激情来排解孤独和寂寞;在得意的时候,以理智来消减浮躁和欲望。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4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儿的故事(一)
万德成 2010-7-3 13:38
女儿的故事 ( 一 ) 陪在女儿身边的时光真的太少了,昨天收到女儿的电子邮件 : 爸爸 ,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要先到乡下阿婆那里去住几天,再和同学到北京玩几天,然后回苏州。这次考试得了班级第一,不过,不高兴,其实也没什么。 难道是没有人及时向她祝贺?我打电话回去时,女儿已经到乡下去了。妻子告诉我说班级里只评上女儿一个三好生,她很怕失去同学友谊,因此并不显得高兴。 这使我想起一件事。那是几年前的一天, 女儿告诉我说今年评上三好生了。颁奖时我正好已经放假了,就到校门口接她。让我诧异的是女儿手上空空如也的随着一大群同学出来了。 难道没有颁奖? 颁了,有一支铅笔,有一块橡皮,女儿小声说。 那铅笔呢? 我给李 XX 了,你知道,李 XX 是我的好朋友,她这次没得到三好生,很伤心的! 见我没说话,女儿又补充道:我以前没得三好生,心里也是很难受的。 那橡皮呢? 我给郝 XX 了。 也是你的好朋友? 不是,她没有朋友,她很可怜,别人都叫她小耗子,她家里穷,不太说话 别的呢?奖状应该有一张吧? 我开始翻找书包,女儿连忙阻止我 : 爸爸,回去再看吧,我不想让其他同学看见。 我将信将疑的回到家里,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一张奖状。不过,女儿补充的一句话让我沉思很久。要是学校不评三好生就好了,高兴的只有几个同学,多数同学都很伤心,他们的假期肯定不好过。 孩子的心灵是多么纯洁,可我们总在有意无意中伤害了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3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强烈推荐---班得瑞音乐诗集
liudongyang 2010-4-27 18:39
不置一词,用心聆听 班得瑞音乐诗集 《日光海岸 Sunny Bay》 漫游在无限的海岸线.听浪潮的低吟.吸日光的温暖 BANDARI空灵缥缈的编曲.呈现一尘不染的世纪音乐.以更具透明度的音质.配合浪潮律动的编曲.呈现出抚慰心灵的听觉效果.仿佛置身在温暖阳光下.独自悠闲地漫游海岸.感受难能可贵的恬静时光 本碟主以管弦乐为主.配以钢琴的低吟.诠释出带有浪潮起伏的野味的夜色.竖琴如浪花般拍打上岸.配合巴松管.强调律动的根音.悠扬的木管与弦乐活象一阵清风.吹拂过海岸边沉静不动的防风林.在黎明破晓之前.这蜿蜒的海岸线.用最虔诚的心等待即将来临的第一道日光。长笛和黑管永远是管乐重奏的梦幻组合,亲叠轻柔的钢琴上,顺着记忆穿针引线,时而风铃响起,时而又迷雾般凝人和声。 01.A Woodland Night 森林中的一夜 这首曲子原出自大卫费德曼的「月升」专辑,由钢琴改为管乐演奏,并且在降缓了演奏速度之后,诠释出的夜色竟带点浪潮起伏的野味。竖琴如浪花般拍打上岸,配合巴松管强调律动的根音,悠扬的木管与弦乐活像是一阵清风,吹拂过海岸边沉静不语的防风林。在黎明破晓之前,这蜿蜒的海岸线,用最虔诚的心等待即来的第一道日光。 长笛与黑管永远是管乐重奏的梦幻组合,衬叠轻柔的钢琴上,顺着记忆穿针引线,副歌中穿插一段拟人和声,是整首曲子接在主题后经营出来的高潮,刚巧呼应着全程串场风铃声,两者在编曲中分工架起迷雾般的帷幕,带人回溯到孩提时代那段年幼无助但却也无忧无虑的时刻。可惜的是,像这样的甜蜜回忆,一旦成人了,能分享的人也所剩无多了。 02. Childhood Memory 童年 03. Irish Lullaby 爱尔兰摇篮曲 没有远航的打算,只是躺在小舟上假寐片刻,顺着浪潮左右摇摆,让日光晒得全身懒懒的吉他好象乐器中一道可口的零嘴,总是能激起人休闲的想象,黏腻的尼龙弦质感,透过闲散的拨弦暖暖地贴近耳膜;编曲以钟琴配上风铃作为主奏乐器,用以调和日光直射的温度,无力垂下的双手在水里随波摆动,一切都显得那样轻盈自在。 弦乐勾勒出带着盐分湿气的风,其中夹带添加延迟回声效果的短笛,透过简单的编曲,乘着满载的弦乐,营造无垠海岸的空旷与宁静。衬在弦乐背后的铜管间歇出现,薄薄地贴在音场正上方,像一朵朵掠顶飘过的云,正慢动作前进到你凝视的远方;此刻,风轻轻拨开拟脸颊两侧碍事的鬓发,然后温柔地对你说它一路前来都看见了些什么妙事。 04. Whistle Of The Wind 风的呢喃 05. Tara 翩翩起舞 听惯了爱尔兰式的旋律,就很难再适应另一种音符了,独特的反复式主题,既不炫丽也不矫情,只是悠悠淡淡地划清天上人间的界线,不管你站在哪一边,都会被那股音乐气质给吸引。这首曲子由爱尔兰传统的短笛全程担纲独奏,叠在浓浓的弦乐上方,与吉他秀气的拨弦声旋转起舞。原来,世界音乐经过改编,也可以是这样空灵飘渺 月光,是日光的反射,也是日光在地平线下传递的温情。配器主要以排笛与竖琴完美搭配,前者宽阔透明的音色正是描绘自然界的最佳选择,而后者的幽雅脱俗则创造出一股置身化外的奇妙氛围,是一首深度与远度兼顾的新世纪演奏曲,乐段中适时安排在过门重拍的手鼓,似乎正勾勒出浪花拍击上岸的律动虽是短短的乐章,却有如精致的晶莹宝石。 06. Luna 月光 07. Childrens Eyes 童真 童玩般效果的打击乐开场,钢弦吉他俐落的音质,恰巧应和着孩子的单纯、直接,除了想象力之外,在孩子眼中的一切都是朴实不夸张的。略带轻快的节奏装饰着低音电吉他跳跃似的跟音,凸显出黑管充满灵性的声线,在乐章后段更加入钟琴,使整首曲子变得缤纷亮丽了起来。在充满阳光的海岸上,只有孩子明白,就是天堂也不过如是哩。 赤足走在沙滩上,每颗亲吻脚趾的沙粒都是一首古老的诗,经过千年的浪潮冲刷,见证过世代交替的苍凉,如今藉这浪漫的缘份与你相遇,显得渺小、沉重。钢弦吉他加上两轨排笛,凝聚一股来自古希腊的忧郁情怀,吉他勾着三连音,慢版的小调音阶如水仙那般贤淑洁净,如果有机会到希腊,除非走一趟南境的海边才见识得到希腊的原貌。 08. Ancient Poem 古诗(地址缺失) 09. Just A Little Smile 浅笑 风铃、微风、日光、海洋这些景象随着音乐进入思绪中,很自然地,你会报以浅浅的笑,然后渴望真能有这么一次体验。乐曲从一开始就给人这样的遐想空间,排笛很称职地圆滑出一道道上扬的曲线,顺着风铃的方向前去,就遇上了像风一样清淡的弦乐,整座海岸在你的想象里鲜明浮现,不管是偷闲或仅只是路过,多来几次一点不奢侈。 乘坐飞机鸟瞰海岸线,感觉沙滩就像绢布般细致,海则是经日光调色后的果冻,如果能飞得那么高,看尽这样的美景,那么接下来最想做的,还是回到地面投身进这个美丽世界吧。黑管简略地开场,交由吉他来细绘景色,当弦乐就像云朵一样从身边片片退去,黑管又再度接手主导乐曲,恬静自然的海岸,在几声拉长高音的弦乐之下,显得晴空万里。 10. Flying High 高飞 11. White Sand Of Barbados 巴贝多的白沙 带民族风的节奏贯穿全曲,在律动之余,也不忘加添海风迎面的那种慵懒情调,将乐曲气氛缓缓带到白色的沙滩,听起来令人昏昏欲睡,却又不忍就这么前往梦乡而遗弃了眼前的美景。留意排笛刻意表现出的懒散,与打击乐器切实得恰到好处,加上竖琴高雅的音型催化,淬炼出洁净纯白的音乐流沙,反复聆听,就像埋在沙中晒着日光一样悠闲。 调配得如此浓稠的弦乐,令人想到天空里厚厚实实的云堆,轻轻拨动含蓄的竖琴琴弦,令琴声像是从云端彼处传来似的,排笛吹奏着摇篮曲一般的旋律,绕着圆舞曲的调子,在串串风铃间旋转生姿,透露出一种超然的天地之美,于聆赏间,彷佛空间的重力也消失于无形。传说月亮本是音乐与守护之神,从这首曲子里可以了然一二。 12. Moonlight Of Capri 卡布里的月光 13. African Sunset 非洲日落 上帝赋予非洲的音乐精神,在藉于丰富精彩的打击乐,传递人与大地间属灵的互动,所以要描绘非洲的日落,空间感的营造就变得格外重要。这里选择排笛作为主奏乐器,配上色彩鲜明的弦乐,使视野在瞬间深远得无法捕捉;吉他的尼龙弦为曲子增添些许人味,成功地与排笛象征性的结合,整首曲子借着日落所表达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钢琴的音色,很适合用来描绘小女孩的心思。从排笛的吹奏情绪中没有厘出一点悲伤或离愁,而是淡淡地接受曲中人散的时刻。混音时特别延迟并拉长排笛的回音,使之成为旋律的一部份,像是互道珍重的两个知心朋友;钢琴依旧悠悠缓缓弹着,平静得让人不禁心疼着这似乎有点早熟的小苏西。把分离当作祝福,是怎样的超然境界啊? 14. Goodbye Little Susy 告别小苏西 15. Peaceful life 平安一生 额外收录这首曲子,是在专辑发行前夕临时补上的。班得瑞团长奥利佛?史瓦兹于震灾当天,在获知消息后便着手创作这首曲子,希望藉由新专辑的发行传达他的宣慰之意。奥利佛?史瓦兹特别使用具中国色彩的五音阶创作旋律主题,用台湾人的心祈祷上苍怜悯这块土地,他说:仅以这首曲子,献给还活着面对残局的受难家属。 转自朋友QQ空间。
个人分类: 读书买书|6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心灵的舞蹈
罗帆 2010-3-20 22:04
上学期,儿子选修了一门通识教育公选课《钢琴入门与伴奏》,任课教师是林能杰教授。 关于儿子幼年时学琴的经历,我在博文陪儿子学钢琴(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0856 )中有所记载。遗憾的是,他对钢琴的兴趣早已不复存在,在家很少会去弹琴。 然而,自从上了林教授那门选修课,儿子对钢琴的兴趣忽然复苏。每次上课前,儿子都很兴奋。下课后,他会有很多感触。他说,林老师曾在日本留学八年,原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也许因为调到理工大学的时间不长,选课的同学不多,这样老师就有更多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有一次,林老师把学生们带到家里上课,在三角钢琴上演奏,美妙的音乐把在场的同学都惊呆了。他给同学们放映一段舞蹈的录像,然后让大家谈感想。在大家发言之后,林老师说,那些舞者是在用心跳舞。你们弹琴,也要用心弹奏。为了方便学生们练琴,林老师买了一架二手的日本 KAWAI 钢琴,放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同学们配了钥匙,课余有时间,就会去那里练琴。 儿子要我去找钢琴调律师来家里调音,上网下载了许多钢琴曲。每个周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弹琴。他开始练习水边的阿狄丽娜、梦中的婚礼、童话等曲目,学会了踩踏板,弹出来的琴声越来越动听了。 一个周末,儿子的一位同学来访,他也是林老师的弟子。那位同学是学工科的,原来会弹电子琴。自从选了林老师的课,他迷上钢琴,勤学苦练,进步神速。他弹奏的一个男人的梦想( One Man's Dream ),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来,林老师真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好老师。 令人欣慰的是,儿子开始会用琴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技巧还不够完美,但不论是舒缓柔情的慢板,还是轻巧活泼的快板,那优美的琴声,仿佛是心灵的舞蹈。
个人分类: 教学花絮|5453 次阅读|6 个评论
春的环境
pingguo 2010-2-11 13:45
一年一岁一个圆 一个个节日 惟有春节 是这个圆的起点 而且春是加油站 身体的心灵的思想的 健康的快乐的信心的 过去了的春从未走远 如一颗颗青翠的树 构成我们生命的绿色环境 春的明媚 不为别的 那是天地自然对生的关爱 它把冬与夏联系起来 冰雪与野火 在春风所到之处得以沟通 一眨眼就能成熟的 惟有爱 这是春的神奇 人世间才有的心灵的力量 有生长的地方 就有春 春的记忆 就有心想事成 2010-02-11
个人分类: 诗歌|2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的社会
rantingjing 2010-1-7 22:29
强烈感觉这是一个需要纯净心灵的社会。 (老师为了生计而计较自然无可厚非,但是感觉老师在心目中的形象却毁了不少,我想如果自己不能达到一定的知识和人格境界,何必要涉身教育,老师都失去理想,学生何来大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精神被软弱。心灵被浮躁。灵魂被荒芜。
wqd198686 2009-12-7 11:21
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到来了,这个月我要加倍努力,给2009画上个充实美好的句号。 一条新闻说,一对儿年轻夫妻为了半夜到底该谁起来偷菜而大打出手。虽然这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我还是难免有些忧国忧民的情绪。记得有一次,听见同事接到一个电话,是他的好朋友从广西打来的,说自己在网上被别人买成奴隶了,让我同事赶紧把他买回来。有时候去网吧上网,看到满屋子的人基本上都是在专注地打游戏,我总会在心里真诚地祝愿他们千万别成瘾。还常说有人在网上和陌生人聊天聊很久,网友会面上当受骗等等。 有人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多幸福啊,生活条件这么好。可我总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挺可怜挺不容易的,得需要多强大的意志力去抵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啊。 精神的软弱,心灵的浮躁,灵魂的荒芜,比物质的匮乏可怕太多太多了 。 美国的一个调查机构采访了很多老年人,问他们: 回过头看走过的这一生,最让他们感到遗憾和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比较普遍的几个答案是: 这一辈子过得太平淡了; 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努力; 对待爱人不够好不够关心,没有好好珍惜对方; 没有好好孝敬父母; 没有教育好孩子,以至于他们有不少恶习 。。。 我想,夜深人静时,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安下心来想想同样的问题,或许我们能更清楚如何过好眼前的每一天。以前的我,在做一个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前,多少会有些畏难情绪。慢慢成长了,我变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告诉自己, 生活不是用来逃避的,而是用来经历的 。 前阵子很多人都在谈论《蜗居》,我没看,我不怎么看电视剧,怕上瘾,自己时间实在是不允许。吃饭时,妈妈看,我跟着看一会儿。记得《蜗居》的导演说过一句话: 做小三的并不觉得愧疚,不以为然,这其实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 当听到某个大奖赛的谁被包养了、某学校的学生去哪儿大把大把花钞票,然后有叔叔辈儿的已婚男士来给买单时,我脑袋里面挺空白的,我没什么资格评判,也觉得没太多要说的。反倒是下面这种画面更让我感动, 更乐于让这样正面积极的信息印在我的脑海中: 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说:哎,阿宝,只可惜我没什么钱,要不就可以给你好好买几身漂亮衣服了。 女生拉着男生的手说:没事儿,咱俩一起努力挣钱,比你本来就有钱要快乐得多。 我们共同经历奋斗的过程,爱才更有意义 。 钱,何谓多,何谓少,千金散尽还复来, 为何要为得到它而失去那些不可复得的东西呢 ? 精神拒绝软弱。心灵拒绝浮躁。灵魂拒绝荒芜。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4f4760100g3af.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月色下的身影
lvnaiji 2009-8-5 16:21
月的朦胧总是能引发不尽的思绪,如果有水相映,有水中月与空中月的相嬉,就会在心中泛起涟漪。在先前所发的 观月有感 ,以及 天目湖的光和影 ,都略有所悟。这样的感受往往来自独处之时,引发的是心灵与月的感应。 多年前的一幕,同样在月色下,我带着你从外公外婆处回家。月色如常,并没有水,此情此景,却不一样地镌刻在我的心间。 那时,你还年幼。我垂着的手刚够着你的头,我走一步,你大概要跨两三步。月色下,一个似乎悠闲的长影,一个看似急促的短影长影因短影而感受责任而变得沉稳,短影因有长影相伴而变得轻松。路旁的小草、灌木和高高的杉树,在杉树后面的住宅,都已悄然隐去。天底下唯有我和你,父与子。我悄悄抚摸着你的发梢,手心传来阵阵暖意;你的头发随着你我的步伐有节奏和不经意的碰到我的手,有点痒,有点麻。夜,在关闭一些感官之时,又开启了另一些感官,让它们更为敏感。微风轻拂,穿行于我们之间,穿行于我的手心和你的发梢之间;在轻风的抚摸中,杉树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在两个人的月夜,月色已退居其次,唯有在月色下心灵与心灵的感应。 人生,记得住的就是若干瞬间,在心间驻留到永恒。
个人分类: 山川与月|4209 次阅读|2 个评论
心灵
pingguo 2009-6-2 15:59
抑制不住的一句话, 一声笑或一声叹息, 匆匆写下的一行诗, 原是对心灵的回顾。 心灵仿佛星空, 难以想象它的深奥。 心灵的虚空愈大, 无知愈多, 看世界的虚空亦愈大, 无知亦愈多。 我对心灵的神秘, 充满敬畏。 发掘心灵, 原以为可以找到一些价值: 比如快乐、荣誉、爱情。 生命中有几分可称之为真? 错过的唯是幻想。往事当初 非之无益,是之或亦无益。
个人分类: 诗歌|3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屈原:我是眼不见为净
jlpemail 2009-5-28 07:55
诗人们常有的病情是:心灵洁癖.屈原作为一个政治家是失败了,无法实现政治理想. 因为他不愿意曲意逢迎当权的人物,那些贪婪愚昧嫉妒他的人自然喜欢愿意他去 公费旅游了,去往没有人为污染的所谓不开化之地. 洁癖使得他,及时可以留在庙堂,他也十分痛苦.不如离开.一次次的离开. 放逐对于政治家是坏事,对诗人不是.诗人很敏感.尤其是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所以会有九歌\九章等诗\歌. 屈原放逐之后,境界在自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净化.到了某种时候,坏王想返聘 他都不乐意接受聘书了. 宁愿做自然的儿子,宁愿参天地,敬山川(不等于所谓国家,这个政治概念,可以参考梁启超 的有关文献),也胜似像某权位折腰\献媚.反正是无法开心,何不选择,更切近自然的方式,更 洁净的方式. 沧浪之水,洗得更加洁白\纯净的是屈原的心灵.他的心灵一尘不染.所以对于那些肮脏的事物 他宁愿躲开.这也是保持清洁的无奈之举.屈原这个诗人气质过于浓烈的人,只抑郁自己,非外向 攻击性的.这是坏王之流的幸运和灾难.幸运好理解,他们在享乐中寿终了.灾难不好理解,但可以 明确的是,屈原的自伤,折射了黑暗的强大,同时也在漆黑的人文夜空中犹如流星一样划出了 美丽的弧光.弧光经久不熄灭,亮度远远超过了黑色的势力,持续到了第三个千年. 屈原的肉体死亡,是其灵魂永生的开始.屈原的人文光芒不仅照亮了华夏天空\东亚天空,也照亮了 全球的天空. 多亏屈子的政治势力为0.0001,不然还能留下这么多的诗词歌赋吗?这是当年那些曾经得以地看 屈子受窝囊气的人所无法预言到的.他们的灵魂比肉体腐朽的还要快. 屈子的肉体溶解于了汨罗水,他的灵魂的光芒,依然照亮着我们精神的天空,时间以千年计算: 1,2,3.......
个人分类: 学术现场|3527 次阅读|1 个评论
原来的位置
pingguo 2009-5-11 10:35
灾难过去了 她依然在原来的位置 依然在心灵的深处 夏天依然在原来的位置 没有变成春天或秋天 一滴滴泪水闪着太阳的光 爱依然在原来的位置 心灵的最敏感处依然是她 没有变成明星或网络红人 世界依然在原来的位置 没有变成地狱 也没有变成天堂
个人分类: 诗歌|2390 次阅读|1 个评论
维兰努亚·拉玛钱德朗: 通往心灵中央的旅程
entropy 2009-5-10 09:42
不要以为我每天都在看这些,我仅仅是订阅了这个网站的RSS。 我用的是Google reader,只要能上网,就能把我关注的东西从不同的网站聚合在一个页面。到我有时间时一起看。 不能创造就作一个好的传播者、 维兰努亚拉玛钱德朗: 通往心灵中央的旅程 By Tony Yet Apr 15th, 2009 Category: TED演讲汉译(全文)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当代著名神经学家维兰努亚拉玛钱德朗( Vilayanur Ramachandran )的演讲,中文翻译由 红猪 完成,本文最先载于 科学松鼠会 网站上。 像Chris说的那样,我研究的是人脑,是人脑的功能和结构。我想花一分钟来思考其中的意义。这是一块三镑重的巨大果冻,你能将它放在掌中,它能思考恒星间的广阔宇宙, 思考无限的意义。它还能思考它自身,这种奇异的性质就是自我意识,我认为它是神经科学的圣杯,希望有一天我们能了解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好,那么你要怎么研究这个神秘的器官呢?你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它们相互作用。从这些活动中,涌现出我们称为人性或人类意识的全部功能。这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从很多角度出发研究人脑。其中的角度之一,是观察脑中的一小部分区域遭受持续性损伤的病人。损伤并不会导致认知能力的全面丧失,而是导致特定功能的丧失,其他功能则完好无损。这让你能自信地说:那个区域以某种方式在那个功能的运作中起到作用。这样,你就能将功能映射到结构上去,并找出这部分神经回路是如何产生这个功能的。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我向诸位展示三个惊人的例子,每个例子将分钟。 第一个例子是一种称为卡普格拉综合症( Capgras Syndrome )的罕见综合症。图中显示的是颞叶、额叶和顶叶。而折叠在皮层内部、在图中无法看到的,是一种称为梭状回(fusiform gyrus)的微小结构。它被称为脑的脸部区域,因为如果这个区域遭受损伤,你就无法再识别人们的面孔了。你仍然能够通过嗓音识别他人,哦,对了,这是Joe,但你没法看着别人的脸认出这是谁;连镜子里的自己都认不出。你知道这是你自己,因为当你挤眉弄眼,镜中人也对你挤眉弄眼,但你并不是真的认识你自己。 好了,这种梭状回损伤导致的疾病很多人知道,但还有一种罕见的综合症,罕见到连医生都很少知道,连神经科学家都不太了解,它名叫卡普格拉错觉(Capgras Delusion),即一个原本完全正常的病患遭受了头部损伤,从昏迷中醒来,看着自己的母亲说:这人看上去跟我母亲一模一样,但她是个假冒的,是个假装成我母亲的女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人在所有方面都完全清醒理智,但一旦母亲现身,错觉就出现,他就说这不是我母亲。 对这种症状,心理医生的书里最常见的解释是种弗洛伊德式的观点,那就是:当这个小伙子(女性也得有这种病的,但我只说男的好了)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感觉到母亲有种很强烈的性吸引,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我没说我相信这个,但弗洛伊德观点就是这样的。长大后,你的皮层生长发育,抑制了对母亲的潜在性欲。接下来,头部的击打损伤了皮层,把潜在的性欲释放到了表层。于是突然之间,你莫名其妙觉得自己对母亲起了性欲。于是你想:天,这是我妈,我怎么可能会觉得冲动?她一定是别的女人,是个假冒的。你觉得只有这样的解释才说的通。我从来不觉得这样的论辩有什么道理,尽管像弗洛伊德的其他论辩一样,它非常巧妙。我觉得它没道理,是因为我见过遭受同样损伤的病患否认自己的贵宾犬。他说:大夫,这不是菲菲,它看上去跟菲菲一个样,但它是另一条狗。你用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解释看(众笑),你会觉得人类具有某种潜在的兽性,那当然很荒谬。 实际是怎么回事呢?为了解释这种奇怪的疾病,来看看正常人脑区间通路的结构和功能。通常来说,视觉信号通过眼球进入脑中的视觉区域(脑后部负责处理视觉信号)。然后,信号通过称为 梭状回的微小结构,你的脑就在那里处理面部图像。那里有对面部敏感的神经元,所以称为脑的面部区。那个区域一旦损坏,你就失去了识别面孔的能力。 但神经信号还会从那个区域出发,往下到达边缘系统中称为杏仁核(amygdala)的区域,边缘系统是脑的情绪核心。杏仁核判断你所看见的物体在情绪上的重要性:那是猎物,是天敌,是配偶,还是完全无关紧要的东西。如果杏仁核变得兴奋,那么说明眼前的东西很重要,神经信号就会向下发送到自主神经系统,你的心跳开始加速,你的手掌开始出汗,肌肉开始收缩。还好手掌会出汗,因为可以把电极连上手掌,测试汗液产生的皮肤电阻,这样我就能判断你看着什么东西的时候,是兴奋,唤起,还是没有反应了。我的想法是:当这小伙子看着某个物体时,信号进入视觉区和梭状回,他认出了这件物体是张桌子或者是他母亲。接着信号就传到杏仁核,再往下传递到自主神经系统。但或许在这小伙子的脑中,从视觉区到边缘系统的线路被事故切断了。由于梭状回并未损坏,小伙子还能够认出他母亲,是啊,这人看上去像我母亲;又由于通往情绪中心的通路被切断了,他就会想:为什么我看见母亲时感觉不到温暖,或者恐惧?于是他就这样来解释这种无法解释的情绪缺失:这不可能是我母亲,而是某人假装的。你要怎么验证这个假说呢?你找来一个人,在他面前放一面屏幕,一边测量他的皮肤电,一边在屏幕上放图片给他看。我能测量你看见一个物体,比如一张桌子或一把伞时,手掌的出汗状况,当然了,看见这些,你是不会出汗的。如果我给你看狮子老虎的照片,你会开始出汗。信不信由你,如果我给你看你母亲的照片,你也会开始出汗,你不用是个犹太人就会出汗。(众笑)那么,当你向病人展示图片并测量他的皮肤电反应时,发生了什么事呢?给他看桌子椅子绒布,都没有反应,跟正常人一样;但当你给他看他母亲的相片,皮肤电图像拉成一条直线,他对自己的母亲也没有情绪反应,因为从视觉区通往情绪中心的线路被切断了。他的视觉没有问题,因为视觉区是正常的;他的情绪反应也没有问题,他会哭会笑;但是从视觉到情绪的线路却断了,因此,他有了这个母亲是冒牌货的错觉。我们在这里研究了奇怪、看似无法理解的神经-精神病症状,并认为正统弗洛伊德观点是错误的,你实际上可以找到一个精确的解释,如果你懂神经解剖的话。顺便说一下,如果这病人跟母亲通电话,他会说:哇,妈,你好不好?你在哪里?用电话就不产生错觉,但当母亲走到面前,他却说:你是谁?你看上去就像我妈。原因是:信息沿着另一条通路从脑的听觉区通往情绪中心,事故并没有切断这条通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能通过电话认出自己的母亲,但当他看到母亲本人,却说那是假冒者。 好了,脑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的回路呢?是自然、基因、还是养育的作用?我们通过研究另一奇怪的综合症来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它名叫幻肢。 诸位都知道幻肢是什么。当一条手臂或腿被切除,或当你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肢体,你还是能活生生感受到那条已经失去的手臂,那就是幻臂(phantom arm)或幻腿(phantom leg)。实际上,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会产生幻肢现象。信不信由你,即使内脏器官都不例外。我有位病人被摘除了子宫,结果得了幻子宫病,每个月还会有幻一次月经。一天一个学生问我,那病人有没有幻经前综合症?倒是个不错的科研课题,但我们还没有研究那个。好了,接下来的问题是:通过实验,你能从幻肢现象中学到什么?我们发现了一种现象:感觉到幻肢的病人中,有一半宣称自己能移动那条幻肢,他们能用幻肢拍兄弟的肩膀、能在电话铃响时拿起听筒、能挥手道别。他们有种十分强烈鲜活的感觉。病人的脑知道手臂已经不在了,但感觉还是非常强烈。 然而,病人中的另一半没有这种运动的感觉,他们告诉我:大夫,我的幻肢被麻痹了,它痉挛地捏紧拳头,疼得不得了。如果我能移动它,疼痛或许就会减轻。为什么幻肢会被麻痹呢?听上去自相矛盾。当我们查看病例时,我们发现,这些感觉幻肢被麻痹的人,他们的手臂原先曾被麻痹过,原因是神经受伤,控制手臂的神经被车祸之类的原因切断了。所以,病人的手臂曾经真的疼痛过几个月或者几年。然后,为了帮助病人赶走疼痛,外科医生给他做了截肢手术;接下来,就有了条同样疼痛的幻肢。这是个严重的问题,病人们心情抑郁,甚至有人自杀。那么你要怎么治愈这种综合症呢?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幻肢麻痹? 查看病例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有过真实的手臂,控制手臂的神经被切断,真实的手臂在截肢前麻痹了几个月,这种疼痛被带到了幻肢里。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手臂完好但麻痹的时候,脑向手臂发送指令,前脑命令动,但视得到的觉反馈却说动不了;动――动不了――动――动不了这被固定在了神经回路中,我们把这叫做习得行麻痹 (learned paralysis)。脑了解到,移动手臂的指令制造了麻痹的感觉。然后,当你将手臂切除,习得性麻痹就进入了你的体象(body image),进入了你的幻肢。 你要怎么帮助这些病人呢?你要怎样解除习得性麻痹,好让他们的幻肢不在剧痛中痉挛紧握?如果你向幻肢发送指令,并且得到了幻肢响应指令的视觉反馈,那会怎样呢?那样,说不定就会减轻幻肢疼痛了。你要怎样做到这一点?可以用虚拟实境,但那会花上几百万。我想到了这个成本三美元的办法,别跟我的赞助机构说。(众笑)你是这么干的:在纸板盒中间放面镜子,制造出一个我称为镜盒(mirror box)的东西。 我的第一个病人十年前截肢,此前手臂麻痹了几年,截肢后幻肢产生麻痹。他来看病的时候,我给了他一个这样的镜盒,病人将疼痛痉挛的幻肢左臂放到镜子左侧;右臂则放在镜子右侧,并做出和左臂同样的姿势。然后病人看着镜中,他感觉到了什么?他感觉幻肢又复活了,因为他看到了镜中的手臂,就好像他的幻肢又重生了。接着我说:现在动一下你还在的手指,同时对镜子里面看,这样你会看见自己的幻肢正在移动。很好理解,对不?但惊人的是,病人说:天,我的幻肢又在动了!疼痛也随之减轻。(掌声)我的第一个病人来看病时,我叫他看着自己幻肢的镜像,他咯咯笑起来,说:我看见我的幻肢了。他不傻,知道这不是真实的,只是个镜像,但这是非常鲜活的体验,接着我说:动一下你真实的那只手和幻肢手。他说:我可没法移动我的幻肢手,你知道的,很疼。我说:那动一下正常的那只手吧。 他说:哦,天,我的幻肢又在动了,简直不能相信,我的疼痛也好些了。接着我说:把眼睛闭上。他闭上眼,我说:动一下你正常的那只手。厄,感觉不到了,它又握紧了。睁眼。哦,天,又在动了!他就像个进了糖果店的小孩。 所以,这证明了我关于习得性麻痹和视觉信息所起重要作用的理论,但我可不会因为让人成功移动幻肢而获得诺贝尔奖。(众笑)细想之下,这种能力完全没有用处,但我开始意识到:也许你在神经科学中观察到的其他类型的麻痹,比如中风,也许都有习得的成分,都能用一个装了镜子的简单装置予以克服。我对那位病人说:把镜子带回家,自己练习一两个礼拜,也许你能扔掉镜子,解除习得性麻痹,开始移动幻肢,消除疼痛。他说好啊,我带回家。我说:两块钱而已,带回家吧。于是他把镜子带回了家。两周后他打来电话说:大夫,你一定不相信。我说:什么?他说:它不见了。我说:什么不见了。我还以为镜子或者盒子可能不见了。他说:不不不,这个跟了我十年的幻肢,它消失了!我觉得担心了,我改变了这个人的体象,人类被试啦、研究伦理啦方面会有什么问题?我说:你觉得困扰吗?他说:才没有!过去三天,我没了幻肢,于是就没了幻肢肘关节痛,没了握拳,没了幻肢上臂疼痛,所有这些疼痛都消失了。但问题的,我的幻手指还挂在肩膀这边,你的镜子够不到,你能不能把镜盒改装一下,好让我用脸贴着镜子,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幻手指?(众笑) 我一直觉得这像是魔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因为脑面临巨大的感觉冲突,它收到视觉信号,说幻肢又回来了;但另一方面,又没有来自肌肉的信号证明它真的回来了;你的动作信号也在告诉你手臂没在动。在这种冲突之下,脑就说:少来啦,根本就没有什么幻肢,这条手臂已经不在了。手臂一旦消失,附带的好处就是疼痛也一并消失,因为不可能有一种不依附形体的疼痛漂浮空中。其他研究团体在几十个病人身上试验了这种疗法,也许能称为治疗幻肢疼痛的有价值的方法。还有人在中风病人身上试验这种疗法,有的中风瘫痪也是习得的,或许也能用镜子加以克服,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 好了,接下来开始讲第三部分,是关于另一个奇怪现象的,它叫做联觉(Synesthesia),是由达尔文的表亲弗朗西斯.高尔顿在十九世纪发现的。他指出,人群中某些成员,其他方面均与常人无益,却有如下特别之处:他们看到一个数字时,就能感受到色彩。5是蓝色的,7是黄色的,9是靛色的。这些人其他方面完全正常。有人能在音符中看出颜色,升c是蓝色的,升f是绿色的,另一个音符可能是黄色。为什么会这样?高尔顿把这称为联觉――感觉的混合。对我们来说,感觉之间是分开的,但有人会混合,为什么会这样?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联觉会遗传,高尔顿认为其中有遗传学基础。此外,在艺术家、诗人、小说家当中,联觉比其他人常见八倍。为什么会这样?我就要回答这个问题,此前没有人回答过。 好了,什么是联觉,成因是什么?有许多理论做出解释。一种理论认为,他们就是疯了而已。那算不上什么科学理论,所以别管它了。另一个理论是这些人吸了毒,或许有点道理,因为联觉在湾区比在圣地亚哥常见。(众笑)我们来问问自己:联觉到底是什么?我们发现,图中梭状回里的颜色区和数字区彼此接近,因此我们认为,在颜色区和数字区之间发生了意外串线(cross-wiring),所以,每次你看见数字,就会同时看见颜色,于是就有了联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串线呢?记得我说过这是遗传的。这就给了你线索,说不定是某个变异的基因引起了串线。我们每个人在出生时,脑中的所有区域都彼此相连,它们后来被修剪成为脑中的不同模块。有一个基因控制这种修剪过程(trimming),当这个基因发生变异,修剪就不完全。如果是数字区和颜色区没有断开,你就有数字-颜色连觉;如果音符区和颜色区没有断开,你就有了音符-颜色联觉。那么,如果脑中的一切区域都彼此相连呢?好,想一下艺术家、小说家和诗人之间有什么共通的地方。他们都能进行类比思考(metaphorical thinking),将看似无关的想法联系在一起,比如朱丽就是太阳。这句话的意思难道是朱丽是个发光的火球吗?精神分裂的人会那么想,但那是另外一回事。正常人会说:意思是她像太阳一样温暖发光,哺育他人。他马上就能领会其中的联系。假设联觉者人的脑中发生串线,再假设概念也位于脑的不同部分,那他们的脑就更有可能倾向于类比思考,更有创意。因此,艺术家、诗人、小说家中具有联觉者就更多。 下面看最后一个演示。我将向诸位展示:你们全都有联觉,只是自己不承认罢了。图中是我称为火星字母的东西,其中一个叫kiki,另一个叫buba。 哪一个是kiki,哪一个是buba呢?多少人觉得左边是kiki,右边是buba,举下手。好了,有一两位变异人。多少人觉得左边是buba,右边是kiki,举下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好了,诸位都不是火星人,你们是怎么认出火星字母的?因为诸位都在进行跨模块的联觉抽象,意思是,你觉得右边那个尖尖的东西看上去像kiki。在你的听觉皮层中,kiki的声音很像尖尖的视觉形象;这看似幻觉,但在你的视皮层和听觉皮层分别处理视觉和听觉信号时,脑能够抽取两者的共性。我们现在知道,这发生在脑的梭状回,因为那里受损的病人无法正确判断buba kiki对应的字母,同时也失去了比喻的能力。你要是问他:发光的未必是黄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会回答说:意思是会闪光的金属不一定是黄金,你得测试具体成分。他完全不明白其中的比喻意义。这个脑区在人脑中的体积比低等灵长类中的大八倍。这边的角回(angular gyrus)区域很有意思,因为它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的交汇处。人类的角回特别大,我认为这是许多人类特有的能力,比如抽象、类比,和创意的基础。这些问题,哲学家已经研究了上千年。现在我们科学家能够通过脑成像、研究病人,还有提出正确的问题来开始进行探索了。谢谢。   参考阅读: Reith Lectures 2003: The Emerging Mind Vilayanur Ramachandrans bio on Edge.org Vilaynur Ramachandran Home Page 您可以通过RSS阅读器 订阅 TED中国粉丝团的文章: http://www.tedtochina.com/feed/ 欢迎发表评论,参与TED中国粉丝团的 讨论组 ,或者 在 twitter 上面 follow 我们。 参与越多,您也会学到更多。 Tagged as: 心智秘密 , 神经科学
3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苦难是一种心灵
iwesun 2009-3-5 23:06
苦难是一种心灵    杨芳 同学,《 好一朵清新的茉莉花 》。    面对心灵,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 上帝也疯狂   什么是苦难?苦难是一种心灵。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上帝也疯狂》,我们中间,真的有谁比非洲的土著,活得还差么?真的有谁比他们活得更幸福么?   杜老夫子,当年也穷困潦倒,随口哼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只能是自嘲。   一千多年过去了,有个结实点、能避风挡雨的蜗居,真的就这么难么?   据说,科学已经能探索到一百亿光年之外的宇宙起源,能够从新改写人类的基因编码,把人变回猴子,再把猴子变成人。   据说......   据说......   太多的据说......   但人类自身的问题,丝毫没有得到任何解决。    马满神 , 我可以给你无穷无尽的馒头,只要你把灵魂交给我。   于是,有人为了馒头,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得到了馒头,但失去了灵魂的人类,发现自己更加贫穷了。   上帝啊,你还在倾听么?   君王说, 现在的生活,比非洲的土著,强多了,还抱怨啥,幸福着吧!   但人民丝毫没有比土著们更幸福的感觉。   为什么?   民主是一种奢侈品。   没有灵魂的生活,只能是一种苦难。   君王啊,可千万不要错误的估计了形势, 苦难只是一种心灵。   不要以为,有了馒头吃的子民,就永远不会造反。   幸福,只来源于权力的均等。   人人都能够表达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力,这就是幸福。   幸福来源于人的社会价值的权重,和馒头没啥关系。   幸福很简单,就是人人拥有,他原本就应该拥有的权力。   苦难,是一种心灵,   是一种和科学无关的心灵。    享受幸福    享受苦难    享受生活    享受反抗    享受欺负人 PS: 重温一下 共产党纲领 鬼王版 为什么会有鬼王版? 因为这些人 在阳界 从来不说真话 鸿飞说99% 那是因为 数人头的时候 常常漏掉了 他自己 其实就是 100% 一个都不能少! 老谋子说的。 共产党纲领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768 次阅读|5 个评论
心灵的倾听
dewyeyed 2008-11-25 08:54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又优雅的艺术。很久以来,它一直贯穿于人类的生活,营造每个人内心的一方净土。 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传世名作不但没有任尘埃黯淡了光彩,反而以历史沉淀了内涵。《高山流水》令人羡慕之余,感叹知音难觅;《命运》交响曲使人震撼于人与命运搏斗时的顽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让人沉醉于忧伤的美丽;《蓝色多瑙河》不由人不感叹大自然的优美动人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不绝的境界总令人悠然神往,而它们都需要用心灵去倾听。 一直以来我很喜欢吟唱着最爱的歌谣,一点一点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喜欢重温电影原声插曲,在熟悉的音乐旋律中畅想。耳朵不曾拥有如此广博的思想,眼睛也无法拨开现实中的层层迷雾。音乐,必须用心灵倾听。 每当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飘扬在空气中,我总觉得周围弥漫着说不出的温柔与甜蜜。恰似宁静的夜晚,清风微微拂动着风铃,流泻出一段清新;年轻的母亲唱起悠扬的曲子,无限温柔把空气都溶在了冰淇淋里;窗外柔柔的月光洒在树叶上,偶有几颗露珠不小心从叶子上滑落,摔碎了一地晶莹。风儿拨动了每个倾听者的心弦,连野花和萤火虫也在与大家一起齐声吟唱,天使般的婴儿在梦中微笑。渐渐地,一切都在微风中归于宁静,唯有风铃声随风飘荡,宛如天籁。于是,再烦燥的心也会平静下来,脑海中浮现的全是母亲的关爱,孩提时纯真的笑容,还有许多关心和爱护过我的人。我不由微笑,因为我如此幸福,世界如此美好。 还有柴可夫斯基的《悲怆》。开头的弦律完全是灰暗的调子,压抑地让人呼吸不匀;渐渐开始缓和,理智说服了情感;中间部分的憧憬极富理性,全无突受重创后的冲动;描写葬礼的那一段直面死亡,在悲哀的气氛中透着庄严肃穆。整个曲子以悲贯穿始终,却也不乏理性的思考。的确,人生在世,难免一死,功名利禄皆是过眼云烟,唯有快乐弥足珍贵。快乐源于寻找自我解脱,热情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真心奉献于社会,竭力造福于人类。但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沉浸于悲伤逃避现实,只可作一时之计;唯有痛定思痛后重新振作,眼泪才会流得珍贵。世界上值得留恋的东西数不胜数,又何必为了几块绊脚石耿耿于怀?于是,我顿觉释然,世界的阴暗面在光明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音乐源自现实,在感性的《摇篮曲》和理性的《悲怆》中,都可以感受到真实再现。不同的弦律会有不同的感悟,在一个人静静地倾听中,许多为现实的虚浮所掩盖的感受会从心底里泛出。久远的无忧和天真、美好的憧憬与希望、隽永的回忆及思考,无一不令我流连于其间。于是,在快乐时追寻理智,在忧伤时寻找安慰,在烦恼时搜寻平静,在退却时寻觅信心 音乐可以调节生活中的一切心境。 也许眼睛和耳朵已习惯了现实,所以唯有心灵可以真正地让我们与音乐沟通。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方净土,请为音乐启开心扉,让它浇灌幼苗,绽放出神奇的心灵之花吧!
个人分类: 书为平生添花锦|242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和心灵有个约定
考槃在涧 2008-9-3 10:49
心情透过树荫 投影 在墙上 斑驳的月色 不断变换着 心情 我和心灵有个约定 从现在起 停止流浪 在远方的远方 有我的兄弟姐妹 孤独是我们 共同语言 现在就出发 在孤独里跳舞 在火焰里歌唱 那是我和心灵的约定 从现在起 停止流浪 我深爱的人 在宇宙的另一方 孤独是我们 共同语言 现在就出发 在星云里跳舞 在燃烧中歌唱 那是我和心灵的约定 从现在起 停止流浪
个人分类: 离骚|4714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