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电子元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蓝光LED诺贝尔奖了,开关电源有戏吗?兼论咱开关液源发明
热度 6 kiwaho 2019-4-9 07:04
近年来,诺贝尔奖评选的画风渐变。 蓝色发光二极管即蓝光LED竟然中了炸药奖,发明者自己没想到,一贯善于预测的人没想到,科学社区没想到,大家都炸懵了! 显然,海选的范围不再局限于高大上玄的科学了,技术,尤其是关键实用技术,也入了至尊评委们的法眼。 若是这个趋势延续下去,我嘀咕下一个当之无愧的技术应该是: 开关电源 ! 想想看,若是没有开关电源的诞生,当今全球几十亿人口,用于维持基本生活品质的电子小玩意,还有渗透到社会每个层面的信息科技,所有这些成果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还真别跟我抬杠:“ 线性电源 也能顶上啊”。我的回答:肯定不行的。 廉价消费电子或许不会受太大影响。上世纪常见的拳头般大电源,配套CD随身听的那种,就是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里面就一个硅钢片码出的方正变压器,次级接个线性稳压集成电路7805或7809或7812,再并联一个大电解电容就OK了。 但电脑要是用线性电源,那就没法活了。电路板要用的5VDC,动辄大几十安培,12V也是几十安培,稳压精度要求又特别高,就算做出能凑合用的产品,下面这些不爽将彻底无法忍受: 1、仅电源模块可能就贵过其它所有; 2、沉甸甸的,挪动一下就费老鼻子劲; 3、散热片大得像几块砖头,里面的大风扇噪音扰的你没心情用电脑了; 4、电压不稳的地区,这台电脑可能根本没法运转,除非额外投资一台价值不菲,且仍然很沉重的交流稳压电源。 沉重的体量和经济负担,还想从娃娃抓起,让电脑普及?门都没有! 现代开关电源支撑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是这样的架势: 换成线性电源?恐怕以国家的实力也无法搞成! 没有开关电源,奢谈什么人工智能、通讯5G/6G前沿科技?统统扯淡! 没有开关电源,你想上网来跟我抬杠、附和或者怒怼我的观点?还是写信交给邮递员吧! 开关电源的大规模商用,节省下来天量级别的硅钢片、铜导线和铝散热片,这间接地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带旺了关联产业链,尤其功率MOS、IGBT器件,电源专用集成电路,以及众多厂商,如Maxium公司等。 今天,你若拥有自己年年升值的房子,别忘了默默感谢一声开关电源的发明人,因为那些节省下来的海量钢铜铝,或许埋入混泥土,大部分流入了房地产建筑领域! 够了,所有证据指向这个结论:没有开关电源,现在的世界比蒸汽机时代,虽说强是强些,但决不会强到哪去。 所以说,开关电源的发明,比蓝光LED的发明,其对人类福祉的重要意义,超出不止一个数量级。 网上搜了一下,捋出下面一些信息: 虽然早在1836年就萌发了雏形,但直到1948年晶体管诞生,也就始终停留在这个无甚价值的雏形。科学发展史也有自身规律可循,显然,晶体管自身的商业化也需要足够时间才行。 这不?说那时,那时快。经历12年的生肖轮回,随着晶体管产业的逐渐成熟,终于在1960年,第一个初具商业价值的开关电源发明出来了,发明者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 Joseph E Murphy 和 Francis J Starzec。 如果现今这两人至少有一人在世的话,我强烈推荐授之下一个诺贝尔奖! 这也算是我的感恩吧,因为: 我最近的发明灵感源自于这两个先驱之启迪 不过,我不是那种重复发明轮子的人,而是采用类比电源的创新,搞出了 开关式液源 。 其实电源和液源本质上并无二致,只不过电路里跑的是电子,而液路跑的是液体,如液压油等。它们内部的物理公式都是可以一一对映的,例如:功率 = 电压 x 电流 = 压力 x 流量,等等。 具体零部件也是可以一一对映的: 电阻器 == 液阻器 二极管 == 单向阀 开关三极管 == 电磁阀 电容器 == 液容储能器 电感器 == 液流软管线圈 开关电源一定不能缺少电感器,只有它才能将低电压升至高电压,而且大家都认为这是电磁感应的功劳。至于变压器,本质上是两个电感器共磁芯耦合而成。下图展示的电脑电源中,稍具一点科普知识的人,都可识别出电感器和变压器。 正是因为开关电源对输入电压的宽范围适应能力,例如USB的5V充电器,若执意设计的话,完全可适应3V至300V的输入变化,且交直流不限,从而使得那些电压供应不稳的地区,或者从220V的国家,携机去120V的国家,所有这些应用场合,都不会受到影响。 从类比角度看,开关液源似乎也须有软管“感应”管圈,才能提升液体压力。这难不倒聪明的人类,生活经验早就昭示:简单至一根直水管,也能“感应”出高水压,那就是 水锤效应 。 若平时没注意,读完此文不妨在家里试一试,突然快速关断水龙头,看看是否水管里是否发出显著的撞击声。注意哟,试验风险自负:关得太急,有可能水管爆裂啊,若质量不过关的话。 所以说,水往低处流不是绝对的,设计一个巧妙的机关,也是可以让水往高处流的,正如3V电池能升至12V。 瞧瞧,市面上还有水锤泵卖呢: 也别把这玩艺想得那么了不得。其实,只要搞懂先人们搞出的成熟开关电源模块,照猫画虎,零件一一对映替换,就是一台不错的开关液源,不限制尺寸就行。 这种“山寨”也没有必要那么惟妙惟肖,因为电路里面很多零件,在液路环境下是多余的,尤其液路振荡器的频率很低,低至亚赫兹也有可能,那些高频滤波等零件就可省去。这就大大简化了设计,只是整体个头仍然显得庞大。 滑稽地倒回去想想,没准那个电磁感应效应,会不会就是简单的“电子锤效应”呢。嘿嘿,不能想多了,否则就民科啦。 当然,利用水锤或 油锤 效应一定要大尺度才行,要做出商品化的范式,可搬来搬去的开关液源,还得另辟奇径,这恰恰是咱自主知识产权的 硬核技术 所在,恕我暂时不便详细透露,等专利出版后,再慢慢道来。 资源拥有方,诸如车厂、天使投资人、风险资本啥的,如果有意助推此技术,可以提前随时来信,索取详细技术方案以便评估,恕我暂时只有全英文版本。 下面这张类比示意图,很棒地表述了电流和液流。 谈到电源,指明交流AC或直流DC再正常不过;液源呢?我们似乎默认了都是“直流”,例如大家看到的水泵,总是固定将水从一端搬到另一端,没见过水在里面双向振荡的。 但任何DC-DC的转换,中间一定要存在交流状态,即实际上是DC-AC-DC,或者说先DC-AC逆变,再AC-DC整流,因为唯有交流才能感应变压。前面提到的水锤泵产品,其实里面是存在“交流AC水流”的。 变压器的初级与次级是可以隔离的,当然也可连在一起接地,前者称为“冷板”,后者“热板”。若是没有隔离的话,手碰到热板可能会有触电的危险。 液路也有等价的“接地”和“隔离”概念,前者指连通大气的液箱,或者表明初级液回路用的液体,与次级所用液体,既允许“井水不犯河水”,例如输入侧用水,输出侧用油;又可“共饮一江水”,即两边合用一个液箱“接地”。大功率开关液源,肯定要用液压油作工质,一般初次两侧共用油箱,除非有特殊要求。 我的这一重大发明,必将像开关电源的诞生一样,开启人类液压能源应用的新时代! 往小的说,你甚至可将家里的自来水的能量,转换成300个大气压的液压油流,掀起栽重卡车的翻斗,虽然这样做大无必要,也不合算,因为自来水的价格比从中“偷”出来的动能要贵得多,且还要配套大口径水管,因为水的压力低,必然要流量大,才能维持液压DC-DC转换器输出相若的功率。 往大的说,有些配电站,没准将来要变成“配液站”,通过铺设的液压管基础设施,将高压液压油的能量,传送至特定小区。用户可把家里的电马达,换成液马达;要电的话,再用液压马达带一个廉价小发电机就够了。因为液压稳定供应,所以发电机不需要那么复杂。特别适用于各类马达用的特别多的地方, 通常 电力服务这类环境,需要补偿功率因素,如军营、雷达阵地、作战部、工厂生产线等。下面是我的构思草图: 一百年前,两个人间天才特斯拉和爱迪生,发动了那个著名的交直流未来走向之舆论战,最终特斯拉主张的交流输电完胜,我们至今仍在享用这一胜利成果。 那么,高压液流输能,是否将来也有一场类似的交直流之争的恶战呢?在对手尚未冒泡之前,我先把主张撂这里: 直流 液压输能 略显优势。 交流系统对长距离输送有利,方便各类再生能源并网后跨网段大范围分享,例如太阳能 电机 可以 驱动往复式液缸,将相位同步后,馈入液流网络,缺点是相位同步较麻烦。直流系统的再生能源并网最简单,但只能被所在直流侧的其它局部用户分享,缺点是无法大范围分享。 特殊性在于,液流输能不像电力输能有跨越千山万水的远大理想,且液交流频率的统一还得扯皮很长时间,再则管线长到不那么长的一定程度后,液压降已不可接受,故而微格域(microgrid)内 直流优势是显然的 。 上面这些,姑且当作我的 诗、远方和情怀 ,虽然技术上我已经把它盘熟了。若真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现在就“端上桌”也没啥问题。 当然,眼前最具价值的应用,当属我前几篇文章劲推的新型车用 动力总成 ,小至轿车,大至火车,皆可找到其逞能之地,且本能地具有再生制动功能,无级变速更是应有之义。 很多人想到纯电动车,既可不要变速箱,也可自带再生刹车功能,因为同一件东西,发电机和电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可互换角色。 既然电流与液流都是“流类”一伙的,基本属性雷同,那么理论上,液源动力也可不要变速箱,且天然地自带再生刹车功能,因为液压泵和液马达也能互换角色。 实际上,可以是可以,但仅能停留在要求不高的场合,还需要打一些补丁才能成大器。例如液力变矩器,本身就是一个低端的变速箱(鼓),为何自动波的车还要串联一个专业变速箱呢?因为前者只能适应较低速度范围内的变速。同理,低档电动车可以不要变速箱,但高档的还是需要,如特斯拉正在中试的5秒左右可起步到满速的跑车版。 最后,衷心期待开关电源的发明,载入诺贝尔奖的光荣史册。我嘀咕,你嘀咕,他嘀咕,大家都嘀咕,也许这事就成了! 参考文献: 1、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witched-mode_power_supply 2、 第一个基于晶体管的开关电源专利: http://kiwaho.com/bu 3、水往高處流? - 水锤泵产品的运行视频,内部水流DC-AC逆变频率约0.5至1Hz http://kiwaho.com/bt 4、Hydraulic ra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draulic_ram 5、 蓝光LED为什么能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http://kiwaho.com/bv
7576 次阅读|21 个评论
后发优势与路径依赖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4-9-6 13:11
陈志阳 2014-9-6 04:59 许多人不信,领先远比落后可怕。 如果你有人群中生活的体验,你就知道领头羊不好当,远比追随者难当。 具体来讲,领头的人,要免领两个方面的问题:1。前路在哪里?2。大众是否在我身后? 而追随者呢,只有一个问题:1。跟着走。 追随者一旦有心思找一个新的道路,领先者就变成落后者了,并且是,落到队伍的最后。 领头者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你沿着一条道昂首向前,后面的人却朝另外一条道走了。 立刻,你变成孤家寡人了,你从领先变成落到队伍的最后了。 世界潮流也是如此。 道德经讲:高下相倾,前后相随。 莫不如此。 - 博主回复(2014-9-6 10:34) : 日本电器是模拟电路时代的王者,但是数字电路时代明显慢了半步 但是后来者往往难以摆脱对领先者路径的依赖。在基础电子元器件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欧洲国家也不掌握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信息产业根本不可能有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因为物理层的源代码都是美国人开发的,当然我们可以自己从头再来搞一套自己的代码体系,但问题是你和别人的软硬件都无法兼容。 在50-70年代,也就是晶体管计算机的时代,我们可是有一套从软件到硬件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体系,但是现在是网络时代,用我们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就没有办法和别人交流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3347 次阅读|2 个评论
8231
热度 5 yhliu971225 2011-10-7 21:50
8231
可能只有我会写这个8231了,一个国营厂,不知现在还算不算一个厂子。当年本科毕业,不顾家里已经给签了大连电子元件厂,自做主张,签了位于抚顺的这个8231。今年十一,走出家门,避开汹涌的人群,我们一家三口悄悄地回到了8231。 离开8231算起来也有十八年了,十八年前生活三年的地方,还会有怎样的记忆?! 半夜到的抚顺,第二天,一大早,就凭着记忆,走向总厂所在地。就是这个路口。就是这个位置! 但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厂房啊!商务宾馆的位置应该是厂子办公楼前的空地,设了一个篮球比赛场地。8231在哪里?转过街角,看到了 一如立于夹缝中的厂牌,8231在市场的夹缝中喘息着。我和爱人立于厂房中间的空地上,艰难地印证着当年的车间、办公楼。 我们在这里住了不到一个月,然后被分配到了下面的分厂,位于新太河的第三车间。 生产线就在这个楼里,我们住在前边的办公楼中,距离不过10几米。冬天再冷,我们也是只穿着拖鞋跑进这个楼,然后换上超净服。 沿着这条小路走进三车间。那时从每年10月份食堂开始给我们吃酸菜,吃到第二年五一。三年后我离开时,体重不到100.
3673 次阅读|10 个评论
买零件
热度 3 lujiangxiao 2011-3-11 06:48
我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研发一些科研用的仪器, 所以经常需要定购一些电子元件. 社会上象我这样的业余车库小公司很多, 因此出现了很多电子元件零售商为他们服务. 这些零售商一般储备上千万乃至上亿种电子元件, 每天24小时接电话定购.第二天就能到货. 我订过货的零售商有5-6家, 一般那家价低订那家,和到超市买菜一样. 他们靠批发零售价差赚钱.一种元件,买一万个时单价一分钱,买一个时单价则要一元. 近年以来, 经济不好需求下降, 这些公司倒了不少, 毕竟他们要库存大批零件才能赚钱. 最近的一个项目需要一种特殊波长的发光二极管. 网上找了一下, 大洋彼岸的中国大批生产, 可是给他们打电邮连回都不回,大概他们只对几十万只的订单感兴趣. 象我这种开发原型的, 买十个已经很浪费了.联系美国本土的零售商, 居然只找到70年代仙童公司的一种产品, 而且多年前就已经不生产了. 连这个最大的零售商都没有, 看来这项目要泡汤了.失望之余联系了另一个零售商, 这个公司要小的多而且贵.可是一查, 他们竟然还有一万五千只, 马上买了100只. 看来小公司东西脱手就是慢. 美国的电子工业本来是领导经济的龙头. 现在已经很没落了, 今天的经历再次证明这一点. 中国的生产已经热火朝天,可是服务跟不上, 多半产品只是往阿里巴巴上一挂了事, 订也订不到. 毕竟国内搞创新还没有形成规模. 这类储存上亿种元件的零售商还没有出现. 看到科学网上关于仪器开发的讨论,谈点自己经历.
385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纳米制造的变差使纳米计算机有可靠性问题
热度 1 byfan 2011-2-27 21:08
今天,进入纳电子时代,并不光是制造工艺的进一步纳米化,寻求工艺上的小改进。可是,应该怎么做呢?大家有点迷惘。今年2月份的IEEE Computer 发表了一个“从微电子到纳电子”的专辑。就本人的理解,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真的是想抛砖引玉。 纳电子技术主要碰到两个挑战:一个是要发明一种可扩展的元件及其制造技术,以代替晶体管。另一个是要设计系统结构,使之能使用这种装置进行信息处理。 记忆电阻存储器(memristive memory)是一种基于模拟信号的动态纳米元件。记忆电阻是非线性的,可以构成交叉开关,并且,其材料可以与CMOS工艺兼容。 HP和波士顿大学做了一个大型电脑网络和算法的模拟器,用等价于生物神经原连接的微小电子元件。为此而使用了这种存储电阻器,称之为忆阻器。进而实现在存储中做处理的体系结构。这是一种微电子和纳电子混合的电脑计算机结构。 另一种是用纳米晶体元件,一种双金属浮动门MOSFET代替DRAM,用SRAM做可编程连接的纳电子器件。用纳米线交叉开关,不用硅微电子,而用半导电纳米线。下面的图显示一个16纳米的存储元件。 纳米制造的变差使纳米计算机有可靠性问题,需要在纳米元件级上实现冗余、修复和重构;在系统级,出现故障时,程序和数据可以在拓扑已知的条件下去重新分发。这就是纳电子技术中的容错问题。 这些问题及其研究都很新,我不懂,可能有些读者也不懂。但是,我相信,一定有许多内行是懂的。而且,正因为新,才显示了更大的创新空间。等到人家都做好了,我们再去学,那已经只有改进的份了。现在我们其所以原创性成果少,就是因为老跟在人家后面。你看现在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有研究纳米电子元件的吗?基本都是一些小改进、不同的应用,这就必然进入"me too"的范围,而无法原始创新。
个人分类: 网文集锦|90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和电子元件有个约会
热度 1 metanb 2011-2-22 20:02
中学开始接触电子元件,非常痴迷,那个时候为了找到某种型号的电阻什么的跑了很多的路,不过覆铜板是最难找的,一位朋友曾给我一块,但又缺少制成电路版的材料,只好用刀子刻,很费力。迄今只做成过一个无线话筒和一个简易充电器。中学时买过一本《自己动手制作电脑》,显示器是用LED灯表示二进数据的那种原始电脑,可以用开关编写机器语言程序。为此积攒过一些元件和集成电路块,不过直到大四才有机会去实施,最后也没完成。。。 刚才发现淘宝网上有卖点子元件的 店铺 耶!Ho Ho Ho... 只要活下去,总有一天会遇到惊喜哦!改天得买一整套家当,好好过过瘾。。。
个人分类: 心路里程|2533 次阅读|2 个评论
将微积分方程变代数方程的phasor变换
harveyho 2010-10-10 01:22
欧拉等式讲: 对 求导及积分: 即 的微积分运算变为其本身的代数运算。有什么用? 电子线路里的基本电子元件为电阻 ,电容 , 电感 , 其中: 如果信号 是单一形式的三角函数 , 而我们又可以把它写为 的形式的话 (比如, ), 则 , , 组成的线路的表达方程可由微积分形式变为线性的代数形式,从而简化运算。 phasor, 即 ,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微分即相位移正90度,积分即相位移负90度,加上相应的 修正。 除了简化微积分,phasor亦可形象地表示循环振动,波动,如图。 注意圆圈里运动矢量在横轴上的倒影正是 。 A phasor is a complex number that represents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a sinusoid. 参考资料: 【1】John Semmlow, 'Circuits', Signals, and Systems for Bioengineers, 2005 动画来自 wikipedia .
个人分类: 新知旧识|50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常用电子元件封装
Kupeprntlkn 2010-9-4 20:50
贴片封装 - 两脚表贴 现在常用的的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都有贴片封装。贴片封装用四位数字标识,表明了器件的长度和宽度。贴片电阻 有百分五和百分一两种精度,购买时不特别说明的话就是指百分五。 一般说的贴片电容是片式多层陶瓷电容(MLCC),也称独石电容。附表是贴片电阻的参数。 英制 (mil) 公制 (mm) 长(L) (mm) 宽(W) (mm) 高(t) (mm) a (mm) b (mm) 常规 功率W 提升 功率 W 最大工作 电压 V 0201 0603 0.600.05 0.300.05 0.230.05 0.100.05 0.150.05 1/20 25 0402 1005 1.000.10 0.500.10 0.300.10 0.200.10 0.250.10 1/16 50 0603 1608 1.600.15 0.800.15 0.400.10 0.300.20 0.300.20 1/16 1/10 50 0805 2012 2.000.20 1.250.15 0.500.10 0.400.20 0.400.20 1/10 1/8 150 1206 3216 3.200.20 1.600.15 0.550.10 0.500.20 0.500.20 1/8 1/4 200 1210 3225 3.200.20 2.500.20 0.550.10 0.500.20 0.500.20 1/4 1/3 200 1812 4832 4.500.20 3.200.20 0.550.10 0.500.20 0.500.20 1/2 200 2010 5025 5.000.20 2.500.20 0.550.10 0.600.20 0.600.20 1/2 3/4 200 2512 6432 6.400.20 3.200.20 0.550.10 0.600.20 0.600.20 1 200 AXIAL - 两脚直插 AXIAL就是普通直插电阻的封装,也用于电感之类的器件。后面的数字是指两个焊盘的间距。 AXIAL-0.3 小功率直插电阻(1/4W);普通二极管(1N4148);色环电感(10uH) AXIAL-0.4 1A的二极管,用于整流(1N4007);1A肖特基二极管,用于开关电源(1N5819);瞬态保护二极管 AXIAL-0.8 大功率直插电阻(1W和2W) DIP - 双列直插 直插芯片常用的古老封装。 SOIC - 双列表贴 现在用的贴片max232就是soic-16,后面的数字显然是管脚数。 贴片485芯片有SOIC-8S,管脚排布更密了。 TO - 直插 直插三极管用的是TO-92,普通直插7805电源芯片用TO-220,类似三极管的78L05用TO-92。 直插开关电源芯片2576有五个管脚,用TO-220T。 贴片的2576看起来像D-PAK,但却是TO-263,奇怪。它有五个管脚,再加上一个比较大的地。 SOT - 表贴 贴片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用的是SOT-23。LM1117电源芯片用SOT-223,加上地共有四个引脚。 D-PAK - 表贴 贴片的7805电源芯片就用这个封装,有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地,还有两个引脚分别是输入和输出。 TQFP - 表贴芯片 一直在用的贴片avr单片机芯片就是TQFP的,比如mega8用TQFP-32。管脚数少的avr比如tiny13,则采用soic封装。 atmel的7s64 ARM芯片用了LQFP-64,似乎管脚排列更紧密了。见过有一款国内的soic 51芯片用了PQFP-64,管脚排布比TQFP紧密。 DB9 9针串口座,这个也是必须要有的。 ===============其他尚未未整理的内容============ PZ-4 四位排阻 RW 精密电位器 TO-92 直插三极管 SOT-23 贴片三极管;贴片场效应管 RB-.1/.2,.1/.3,.2/.4,.2/.5,.3/.6直插电解电容 RB-3/6 LM2575专用电感(330uH直插) CAPT-170 贴片电解电容10uF/25V LED-3 直插发光二极管 DAY-4 四位八字LED管 电源IC D-PAK 贴片7805 TO-220 直插7805 TO-92 直插78L05 SOT-223 LM1117,3.3V贴片 TO-263 LM2575贴片 TO-220T LM2575直插 2575有五个脚; 2576和2575封装一样(插、贴),区别是2576开关、2575线性。 --- 78L05 100ma 78M05 500ma 7805 1.5A --- PCB画圆形焊盘默认孔径30mil,总直径60mil(0.762mm,1.524mm)。 自恢复电阻管脚直径0.6mm,封装定义孔径为0.7mm,总直径1.5mm。 压敏电阻管教直径1mm,封装定义孔径1.27mm,总直径2.54mm(50mil,100mil)。 (用于焊接220V导线的焊盘:3mm x 1.8mm) 电源线不低于18mil,信号线不低于12mil,cpu入出线不低于10mil(或8mil),线间距不低于10mil。 正常过孔不低于30mil(内孔一般不能小于10mil)。 100mil对应2.54mm。 双列直插 焊盘间距100mil,两排间距300mil。焊盘60mil,孔径40mil。 --- 转载一份网络表定义: 网络表代码         注解: [             开始一个零件的定义 C1            零件的序号 AXIAL0.4 零件的封装形式(AXIAL0.4 ) 100F 零件的名称100F 保留(为空行) 保留(为空行) 保留(为空行) ]             结束一个零件的定义 ( 开始一个网络定义 NetD3_1 网络名称 D3-1 零件序号-零件引脚号 C2-2       零件序号-零件引脚号 U1-3 零件序号-零件引脚号 C1-2 零件序号-零件引脚号 D4-1 零件序号-零件引脚号 )   结束一个网络的定义
个人分类: 科研相关|1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怕的“游资”
boxcar 2010-6-6 21:48
刚才看了条新闻 电子产品成倍涨 游资再成幕后推手 【1】,文中提到最近电子元件的价格上涨很可能是 有游资在囤积、炒作电子元器件,就像炒大蒜、绿豆一样。对此,让人不得不忧心还有游资不会插手的净土么? 事实上,最近几年一直有游资不断在各行各业串动,这些游资的背后大概就是当年邓总所设想的那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这些人要让自己的资产不断地进行滚雪球式的快速增长,就必须不断地变换炒的灶台,今天是股票,明天是房地产,后天是大蒜,大后天是绿豆,N天 以后是分立电 子元件......真格要做到生命不息,炒作不止。从表面上看,这绝对符合《十七大报告》所倡导的精神让人民获得财产性收入,但是,我所看到的是,游资的每一次出征都会让很多普通人民群众的财产迅速变成了别人的收入。在股市上,游资的操盘手可以不费太大力气先把一个概念炒起来,鼓动很多喜欢跟风的人跟进投入大笔的钱去买股票,把这些人的钱圈走、人套牢;在房市上,更可以一面把房价抬到一个非常变态的高度,进而利用各种手段把人民、人民币和人民的银行统统套进去;在菜市甚至电子元器件市场上,照样可以通过一些诡计通过囤积居奇控制市场货源把价格抬高。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企业的正常开工生产其实都是不折不扣的刚性需求,除了掏钱,他们面对不断上涨的价格没有太多选择,结果是用这些东西的人先不得不付太多的钱,过后则是游资会在赚够了钱、忽悠足了人在没有太多油水可捞之时迅速撤出并抛售压价,再逼得这些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者几乎跳楼(不一定真跳也至少喊出跳楼价)。 游资的这种投机倒把和炒作,可以肥了极少数人的腰包,却会最终毁了全社会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很多原本就苦苦支撑的企业。如果任凭游资这样折腾下去,必然导致逐渐很多普通人和很多实业的破产,从而造成对经济的巨大破坏,并给社会带来众多不安定因素,是绝对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 ~~~~~~~~~~~~~~~~~~~~~~~~~~~~~~~~~~~~~~~~~~~~~~~ 参考: 【1】 电子产品成倍涨 游资再成幕后推手 http://business.sohu.com/20100606/n272594076.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475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