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日本大地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日本大地震导致地球自转轴位移25厘米(图)
热度 1 杨学祥 2011-3-15 08:14
日本大地震导致地球自转轴位移25厘米(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4日10:30 新浪科技 科学家表示,11日袭击日本的地震每1000年才会发生一次。 11日发生的地震非常猛烈,它导致地球自转轴发生位移。 11日发生地震和海啸前、后的日本同一段海岸线。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4日消息,专家表示,11日袭击日本的强震令整个地球发生25厘米的偏移。据意大利国家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说,这场里氏9.0级地震非常猛烈,它导致地球自转轴发生25厘米位移。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报告里说,这次强震导致日本主岛发生2.4米位移。地球的倾斜度发生改变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它会对昼长和四季的长度产生细微影响。就像花样滑冰运动员用脚尖旋转时会不由自主地摆臂一样,当全球的质量分布发生改变时,地球的自传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不过加拿大地质学家表示,这种“非常非常微小的变化”在未来长达数个世纪里都不会被人类觉察到。   多伦多大学教授安德鲁·梅尔说:“如果从尺子上看,也许你会感觉10英寸(25厘米)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是如果你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就显得非常微小,只是瞬间工夫的事情。这只会让昼长改变不到1分钟。地球的倾斜度也会发生很小变化,这会对四季产生影响,不过这种影响非常小,需要非常精确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发现这种变化。”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学家丹尼尔·麦克纳马拉博士表示,这次自然灾害导致日本的部分海岸线发生多达2.4米位移,海床上出现巨大裂缝。他还发出警告说,此次地震还导致该国部分地区的海拔下降,使其低于海平面。他说:“你看到一些城市被水淹没,这是因为它们的海拔下降了。地势下降导致海啸来袭时它们被淹没。”据日本地震学家说,这种级别的地震每1000年日本近海才会发生一次。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黑井聪子(Satoko Oki)表示,这次强震导致太平洋和北美板块的边界附近裂开。随后太平洋板块滑向日本海沟,引发强震,并导致高达10米的海啸冲向该岛东海岸。日本筑波大学副教授八木有纪(Yuji Yagi)表示,这种规模的地震可能会引发更多地震。他说:“强震产生的巨大压力增加了其他大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因此要非常小心。”   黑井聪子发出警告说,日本居民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安全了, 他们应该为另一场大地震的来袭做好充分准备 。11日发生的地震是过去1个世纪发生的第五大强震。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说,地震的震中位于日本东京东北部373公里处,位于仙台东部130公里处。(孝文) 相关专题: 日本附近海域9级地震专题 http://tech.sina.com.cn/d/2011-03-14/10305282448.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1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仙台,坚强!
热度 2 张海霞 2011-3-14 21:22
3 月 11 日下午日本大地震以来,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日本方面的消息,筑波的朋友回信了,东京的朋友回信了,名古屋的朋友回信了,京都的朋友回信了,爱知县的朋友回信了 …… 可是,仙台的朋友始终没有任何音讯!我们不断地分享着来自不同地区的回信和消息: l 3 月 10 日下午 Esashi 教授在 Chiba University 作报告 l 东北大学没有人员伤亡报告,所有留学生安全 l 日本的建筑物抗震登记很高,东北大学远离海边在山上 …… 是呀,不会有事的,东北大学真的不会有事的! Esashi ,江刺正喜,这个我们像父亲一样敬仰和爱戴着的教授,不会有事的! 都说好人有好报, Esashi 教授是业内有口皆碑的好人,他无私地培养和帮助这么多的人和企业,包括我这个国外的小年轻,从 2002 年第一次在厦门大学的 APCOT 会议上见面起就一直照顾有加并且合作,去年我去日本北海道开会,会后到仙台去东北大学拜访教授,教授不但亲自去接我送我,我们还一起到去吃著名的仙台牛尾,我们在他著名的“ Mini LAB ”门口照相,这一切都历历在目,我相信,上天一定都记得这些!所以,不会有事的,一定不会有事的! 在 Esashi 教授的团队里,有美丽的女博士 YC LIN ,能干的 TANAKAN 和 ONO ,踏踏实实的 Totsu ,还有很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共同缔造了一个科研成果丰硕的国际强队,每个人都和 Esashi 教授一样,勤劳能干、乐于助人、充满活力,他们怎么会有事呢?是呀,他们不会有事的! Esashi 教授, MEMS 界的学术大师,东北大学,这个声名远播的名校,仙台,这个美丽的城市,还有在那里的各位兄弟姐妹,以及那个为我做美味豆腐汤的日本妈妈,你们一定要坚强! 亲爱的朋友们,尽管远隔千山万水,可是我们的心和你在一起,现在我每天带着那枚仙台的徽章(上次 ICAN 决赛的时候仙台市政府的代表送给我的一枚形似牛角的小胸章)为你们加油:仙台,坚强,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仙台,坚强!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43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于达维:日本地震,华北要当心?
qujiangwen 2011-3-14 12:07
[转载]于达维:日本地震,华北要当心?
这篇文章(于达维:日本地震,华北要当心?的观点应该引起重视),与我前几天发表的文章观点较为相似。 2010年河北省多地植物异常开花与地震相关性 本人不是学习地震专业的,但是经常看到一些地震预测预警的相关知识。日本大地震发生以后,使我意识到以前看到的一些植物异常开花的新闻是不是会与地震有关,特地整理了一下相关材料,结合一些专家关于干旱与地震的理论, 感觉这些现象应该引起地震专家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地震专家应加强华北重点地区的监测, 广泛发动当地群众举报地震发生先兆的线索,避免地震给中国带来巨大损 失。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9903do=blogid=421529 2011年03月14日08:40 中国经济网 于达维 于达维 《新世纪》周刊记者 转播到腾讯微博 3月11日下午1点46分,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这是有正式记录110年来日本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为24公里。 这次地震震中所处的位置,位于地震一直多发的日本海沟俯冲带上。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的统计,自从1973年以来,日本海沟俯冲带上已经发生了9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之前最大的一次是在1994年发生在这次地震震中北部260公里的地区,当时导致了3人死亡,700多人受伤。1978年6月,这次震中西南部35公里处,曾经发生一次7.7级地震,导致22人死亡,400多人受伤。 日本海沟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日本群岛东侧南北分布的海沟,北连千岛海沟,南接伊豆诸岛东侧小笠原群岛附近,长890公里,宽100公里,平均深度六千米。 主流的板块理论的观点认为,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在亚欧大陆板块下面,俯冲处形成了日本海沟,亚欧大陆板块被抬升形成了日本岛弧。目前的监测认为,太平洋板块以每年83毫米的速度相对北美板块向西移动,并与欧亚板块碰撞并潜入其下,这一过程被称作俯冲作用,而俯冲带是地球上发生大地震和毁灭性地震的地区。 日本海沟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所形成的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后者还包括了琉球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台湾地震带等地震带,其中郯庐地震带是从中国东北延伸到安徽的一条主要地震带。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家徐嘉炜发现了郯庐大断裂,并以山东郯城与安徽庐江两地命名。后来的研究证实,这条断裂带是纵贯东亚的移动的大断裂。它从湖北东部沿大别山东缘,经过安徽、江苏、山东,过渤海,至辽宁、吉林、黑龙江,进入作俄罗斯境内。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 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 地震本身,是板块运动过程中应力积累的集中释放,相邻地震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动现象。许多研究结果指出,一定构造范围内的地震活动随时间的发展均有明显起伏的特点,它们的强与弱、密集与平静的差异十分明显。较大范围内的地震活动在不同的活动时段往往相对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 2006年,中国科学家洪川、窦振亚等人发表论文指出,根据他们对日本海沟地震带1978年1月至2006年6月震级大于6级地震活动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比日本海沟地震带、琉球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发生地震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郯庐地震带与日本海沟地震带地震活动随时间发展起伏的特点很相似,地震活动段和间震段一致,与琉球群岛地震带1995年后的起伏特点相似。 他们的研究发现,1995年1月至2006年6月3个地震带地震震中相对集中,日本海沟和琉球群岛俯冲体在各自地震相对集中纬度沿俯冲方向的投影都落在郯庐地震带地震集中的纬度,3个地震带之间地震发生相互呼应,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因此,日本海沟这次发生的地震,应该引起中国相关部门的警觉。 1996年,河北省地震局李文英和王秀英曾经发表论文指出,根据他们对于华北地区6级以上与日本海沟地区7级以上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两个地区群体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的不均匀分布及起伏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且华北地区的群体地震活动的开始时间晚于日本海沟地区,日本海沟地区发生的高于7.3级地震后三年内,在华北地区相应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对应率为61%。 由于人类对于地震的了解还非常肤浅,主流科学家对于各类地震预测都不屑一顾。但是我觉得,正是我们了解的肤浅,我们不像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头顶的天空一样,了解我们脚下土地的脾气,我们只能依靠经验和统计,我们才不能否定任何一种可能的联系。在惊天动地的自然灾害面前,维稳不能成为忽视一切预警的理由。 http://view.news.qq.com/a/20110314/000032.htm
个人分类: 兴趣爱好|2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强震后的思考:抗震建筑如何抗洪?
热度 2 陈龙珠 2011-3-14 10:55
从电视画面看,311日本大地震灾害中,强震并未使其坍塌的一些建筑-或许损伤了,但却在随后而来的海啸洪水侵袭中遭受重创。 以往在建筑设计建造时,大多不会考虑如此海啸洪水的作用荷载。这次日本强震海啸灾害后,人们愿意多花钱用于提高建筑抗潜在洪水冲击的能力吗?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686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日本大地震次生灾害的警示
热度 1 杨学祥 2011-3-14 10:48
日本大地震次生灾害的警示 2011年3月14日 10:04 选稿: 天潼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杨羽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相比地震本身带来的灾害,海啸、核电泄漏带来的次生灾害,无疑更加触目惊心,这无疑对于我们具有非常大的警示作用。   翻开有关的媒体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受到此次海啸冲击最严重的日本岩手县,其水深达63米的釜石港湾口防波堤曾经被吉尼斯认定为“世界上最深的防波堤”。釜石港湾口防波堤是作为对海啸的防范举措之一建成的,工程总耗资约达1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4亿元),施工时间长达30年,于去年3月竣工。釜石湾港口防波堤全长约为1960米。   与此相比,日本曾经被全世界认为是一个拥有最高安全标准的国家。但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导致放射物泄漏事故后,全球为之震惊,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宣布,德国将全面检查境内17座核电站的安全标准。日本发生的事情对世界是一个转折点,德国也不可能像以往一样照常运营核电站,必须全面检查核电站的安全标准。   日本经常举行地震灾害演习,因为国民对地震灾害的防范意识比较强烈。但是在应对次生灾害的时候,就缺乏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此次发生问题的地方往往是他们曾经引以为骄傲的。特别是对于日本在地震多发的沿海地区,建造核电站,业界早已就有所诟病,加上此次发生问题的是服役超过40年的核电站,而且发生问题前两天还经过检修,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无能为力。但将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如何降到最低,却是可以值得思考的,特别是在一些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地方,更是容易被忽视。对于有关部门来说,不妨可以参考一下德国政府的做法,未雨绸缪将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降低到最低。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10314/u1a5782900.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2877 次阅读|1 个评论
100000年后日本将远离中国 地球1天23小时
冯用军 2011-3-13 23:50
日本9级地震导致日本本土向东位移2.4米,使得日本自有地震记载史以来,向东位移接近100米。 地震产生出露断层,水平位移达4~5米,在海湾中心有的地方下沉90~180米,有的地方隆起229米,可以预计,还可能有更大的余震。 蝴蝶效应:意大利地球物理和火山研究所数据显示,这次强震使地球的地轴发生了25厘米的偏移。据美国宇航局专家测算,日本大地震推动地球转的更快了,让每天都缩短了1.6微秒。而去年发生的里氏8.8级智利大地震让一天缩短了1.26微秒,汶川大地震让一天缩短了3微秒,2004年的9.1级印尼大地震则让一天缩短了6.8微秒。
个人分类: Earthquake Info|2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日本核电站氢气爆炸看“地球上的氧气,与太阳的氢来源”的可能
热度 5 周少祥 2011-3-13 23:11
此次日本大地震,导致核电站核泄漏,并引发氢气爆炸。 电视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冷却用氢气的泄漏聚集引起的爆炸,一是核泄漏导致水分解产生氢气,氢气泄漏聚集而引发爆炸。后一种说法在电视里出现的较多,也比较合乎压水堆的实际。 中学书本告诉我们一个常识性的知识,那就是植物生长在太阳作用下,吸收CO2,并释放出氧气;海洋里的藻类等可能贡献最大?但是科学家又告诉我们,植物晚上还会吸入氧气……。 这里不想讨论这些理论观点是否正确,仅仅提及一下我个人在前些年与朋友聊天时说的:大气中的氧可能来自水蒸气在高空的宇宙射线的分解,产生的氢气会飘逸、摆脱地球的束缚而最终去了太阳,成为太阳的燃料(据说,氢气是地球上唯一可以摆脱地球引力的物质);氧留了下来,成为地球氧气的一个重要来源。 从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电站核泄漏导致的氢气爆炸事故看,这是完全可能的。 2004年我去大亚湾核电站参观时,餐桌上讨论核能资源枯竭问题,有人提及太阳最终将也会熄灭。我说:太阳永远不会熄灭,太阳是开放系统,有巨大的引力,会吸引一切路过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到了太阳,可能都是其“能源”。说太阳会熄灭的说法,是简单封闭体系概念的妄用。—— 美探测器拍摄到彗星冲入太阳毁灭场景(图), 研究称太阳可能盗取大量彗星据为己有 2011.5.17) 。
个人分类: 认识论|5185 次阅读|19 个评论
日本大地震缩短11日当天1.6微秒时长
kexuechuanbo 2011-3-13 19:18
据美联社3月11日电,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格罗斯计算得出,由于3月11日的日本里氏9.0级大地震,地球的自转速度加快了1.6微秒(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 2010年的智利地震、2004年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震都曾改变地球的自转速度。后者曾导致地球自转时间缩短了6.8微秒。
个人分类: 科学史随笔|2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如何看待此次日本大地震?凤凰网调查结果
热度 1 xupeiyang 2011-3-13 17:24
1.你如何看待日本这个国家在地震中的表现? 1.日本人在大灾难面前的有条不紊令人震撼 412360票 31.6% 2.大灾难下相对小很多的人员伤亡让人佩服 294946票 22.6% 3.日本各政府机构的反应速度让人满意 486887票 37.3% 4.其他 111080票 8.5% 2.面对此次日本大地震,你有何感想? 1.震撼,大自然威力强大,人类渺小 352768票 27.0% 2.感怀,灾难面前,需要更豁达的人生态度 161533票 12.4% 3.羡慕,人家好的地方太多,咱要好好学 637210票 48.8% 4.欣慰,网络上人道主义精神多了,狭隘民族主义少了 81886票 6.3% 5.其他 71882票 5.5% 3.你认为我们是否应该组织起来向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1.应该,我们文化相连,并且他们也曾帮助过我们 584982票 44.8% 2.应该,不论两国间有何历史与现实的冲突,我们都应该出手援助 500926票 38.4% 3.不应该,日本人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和我们有矛盾 180406票 13.8% 4.说不清 39075票 3.0% http://survey.news.ifeng.com/result.php?surveyId=11064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2452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果日本大地震发生在中国 --2010年我国抗震阻尼器行业盘点
热度 4 yqchen88 2011-3-13 16:05
如果日本大地震发生在中国 --2010年我国抗震阻尼器行业盘点
2010 年过去了,我还是想不厌其烦地把这年我们抗震抗风领域上粘滞阻尼器应用上的几件事梳理一下。是否贴到我的博客上?其实我已经犹豫好久。不想变成没人支持、“堂吉歌德”式的打假战士,可这一次一次的地震,不论发生在哪里,就像最近发生在新西兰,压死 23 个中国学生的地震,都会刺激我,一个职业抗震者的敏感神经。觉得一个国家的抗震领域总还是需要讲真话的人。当然更希望有大人物出面,特别是已经安置了一年的阻尼器测试设备的广州大学能出面、在院士的领导下,凭他们对国内该行业的了解和地位、站出来说点事实、做点改变。据说周院士在一个抗震会议上,出来说了类似的话,也提出了建议。那我就再说点事实算是支持他吧! 一, 抗震阻尼器的进展 实事求是地说, 2010 年在抗震领域上有几件好的进展。我想还是也先肯定一下。 1. 广州大学安置了我国学校里第一台可以测试到大多数工程应用阻尼器参数的设备。 而且第一次联合为昆明机场阻尼器做了测试。开创了我国阻尼器科学运用的先例。这当然是 2010 年抗震领域里的头等大事了。 2. 尽管测试有不足之处, 但我国国产的上海材料所的这个阻尼器样品通过了阻尼器要求的基本测试。从国家阻尼器发展的角度去看,是个值得肯定的大事。 3. 福建乌龙江大桥的招标领导, 能及时发现 TECHSTAR 的虚假投标,劝他们退出进标。这是我国抗震领域里史无前例的“更正”举动。 值得书写。 4. 加拿大 RWID 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办公室,将会逐步为我国“乱不可言”的 TMD 领域注入世界最高水平的 TMD 系统分析和实际工程。 5. 国际上几个结构公司(如: Flour 公司) 为在我国投资的工程项目,引入了阻尼器的严格审查的办法和文件。 6.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认识到阻尼器是个新鲜事物, 不适于传统的招标办法(抽签出可能完全不懂得“专家”)。他们改变方法、请真正专家议标;或经过认真调查后直接采购。不仅能控制质量、还能节省费用。 7. 当然,最大的进展莫过于,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了解了各种阻尼器的抗震、抗风应用。在我国桥梁、民用建筑、核电站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 水工工程、工厂建筑、管道工程等领域上也开始研究和应用。 二, 也再回忆一下 2010 年中假冒伪劣抗震产品的经历 虽然有上述进展,我们也不得不说,我们工程抗震领域里的假冒伪劣产品,一点也不亚于国内的其它重灾领域,如人民早已听惯并接应不暇造假案例,假酒、假豆腐、假药、地沟油、假高汤、造假论文 ….. 。不论大家是否知道,我还想吧 2010 年以来抗震产品(主要是阻尼器)发展中经历过、发生过的几件大事也简单梳理一下, 算是对我 2006 年人民日报第一次登载我指出抗震领域中的问题再作一次小结吧。( http://house.people.com.cn/xinwen/061207/article_1329.html ) 1, 广州大学抗震实验室为配合昆明机场招标在国内首次做的阻尼器测试,如我所说,它一定成为我国阻尼器发展重要的历程碑。测试中破坏的阻尼器已经给几年来阻尼器的问题事实上已经做了结论。但这种结论能否得到规范、行业标准的落实应用,现在还看不见。测试中完全破坏了的阻尼器起码从研究论文和日后的招标中,未见改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5ddb80100ln0v.html ) 2, 在福建乌龙江大桥锁定装置的招标过程中,美国“莫须有”的阻尼器生产公司 Techstar 居然假冒业绩出面招标。虽然在被揭发后退出。然而,不是还是有人认为这种自己没生产过阻尼器的公司,到中国来“生产”“贴牌”阻尼器是正常的吗?( http://okok.org/forum/viewthread.php?tid=241093extra=page%3D2 ) 3, 据说在京杭运河桥上 36 个大型阻尼器中标的公司是过去“完成过很多特大 桥”的阻尼器厂。请你们看一下他们的网站。 其中阻尼器的图片是美国泰勒公司的。试验设备是华中科技大学的,试验数据是 20 几千牛的曲线。当然,他们也列出了几个没有出处的测试曲线。据我所知 , 他们做的第一个特大桥应该是 2000kn 的大型阻尼器,他们是怎么测出来的?也许只有请搞测试的专家才能鉴定出他们生产的是不是阻尼器。生产能力是多少。要知道,京杭运河工程的阻尼器参数应为 F=1700KN , C=1588 ( mm/sec ) 0.3 需测试的最大速度,不算安全系数也要 1250 ( mm/sec ),不知广州大学的设备现在可以测了吗?如果不行, 我国目前就没有能测的设备了。为了选用这 36 个阻尼器,业主还组织到全国“考察”了一圈。得到的滑稽结论该请大家评定一下吧!这并不是他们今年“中标”的唯一阻尼器项目,按给他们加工的 OEM 工厂的人介绍,他们已经给全国供应了几百个“阻尼器”,十几个桥梁工程的阻尼器。当然,问题不在于他们是否了解阻尼器、是否有资格生产阻尼器、而在于,他们的产品是否能通过阻尼器的基本测试,也就是说“是不是阻尼器”? 4, 业内人士尽人皆知的昆明机场橡胶隔震垫的质量问题,这么大量的返工、替 换,在世界隔震史上肯定要重重地写下一笔。我想就不用我再多说了。我的看法是,说出来 , 吸取教训,对今后的发展是好事,这件事瞒下去了,还会继续犯其它错误。 5, 高耸结构的 TMD 工程 我给昆明机场塔楼阻尼器的招投标文件,写了篇博文说明看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5ddb80100n48o.html 没有任何人跟贴,或对我质疑。其实我们自己还没有在国内做过高纵结构的 TMD 工程。 不想多说, 有请大家多问问 RWID 上海办公室, 他们可是有上百个工程经验。也可以多看看台湾 101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什么时候对这种特殊阻尼器才能有深刻的认识 ?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高纵建筑建起第一个合格的 TMD 减震系统。 6, 浙江某跨海大桥的阻尼器 这是 2010 年国外阻尼器另一个在我国桥梁工程中造假中标的项目。这个国外知名的桥梁公司用偷梁换柱的业绩使他们蒙混在中国中标。其实他们也从来没有生产过该桥设计所要求参数的阻尼器,在短时间内能发展出来并通过实验的检验吗?让我们静等看其结果吧!我倒也想看看我的知识和判断是否正确。 顺便说一下, 他们在台湾 101 和纽约王牌世界大厦 TMD 工程上返修的漏油阻尼器不知是否修复安装回位,正常工作了。 他们的研究任务可是够繁重的。 7. 造假的网站 作为宣传阻尼器,拿出泰勒公司的产品照片放在网站上作介绍,我们欢迎。可列在自己是生产厂的网站上,并不说明相片中产品的出处,这只能认为是作假。 1 )( http://www.techstar-inc.com/products/bridges/seismic-devices ) 这是在我国影响很深的美国 Techstar 公司的网站,他们把泰勒公司在南京三桥上的业绩写成他们自己的业绩。 2 ) http://www.zgdfxj.com/product/show_imgnews.asp?id=363 柳州东方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右下角的阻尼器图是美国泰勒公司完成的 Maysville 大桥, 这张照片是我在参观该大桥时照的。 3 ) http://www.cqhtyy.cn/ 重庆华天液压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这也是我在旧金山海湾大桥参观时照的泰勒阻尼器的照片。 湖南金甲泰克斯达技术有限公司自己已经知道Techstar的问题, 网站里罗列ALGA和泰勒的图片希望早点自己改变。 我想说,当然还有几个别的“阻尼器公司”如此弄虚作假。如我的一贯做法,不想去做更多地投诉,只希望更多的教授、业主、专家自己多想想、多看看,判断事情的结果,自己纠正错误。当然历史是会做结论的。 8.“钢结构论坛”上最近登出了一篇对“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43期增刊上的有关福州会展中心TMD系统实际工程的讨论。该文章令我惊喜万分。 我不知道这个署名“卫国”的人是谁。但这是我回国十几年来几乎首次看到有人指出国内一类期刊上基本概念上的严重错误。在跟帖中有人也对这种错误概念引导下的工程提出质疑,其实这种错误概念指导下的结构,是会产生副作用的。其实,我说过这是“乱成一团”的一个工程领域。一点也不过分。作者不仅把“TMD”“舒适度”的概念完全搞错了,得到的频率改变是莫名其妙的,减振效果显然是慌造或拼出的,起码是与TMD无关的。什么时候有人能梳理一下,为我国开始一个科学的新路。 这篇关于福州会展中心TMD系统学术讨论的文章,实际揭出了一个荒唐的造假工程。与其它阻尼器造假工程不同,他们的造假是从完全的错误概念开始的。 http://okok.org/forum/viewthread.php?tid=250022extra=page%3D1 再加上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设计、计算、招投标、验收、监理行为。最终完成了这个应该只会产生副作用的TMD工程。这种错误工程在我国,绝不是仅有,可是,有人能负责吗?有人总结经验吗? 最近, 一个参加去年12月某地震工程会议的同学告诉我,周福霖院士在发言时指出,有人叫广州大学实验室开价,想公开购买他们未经试验的“阻尼器”的“合格报告”。多可怕的事实。 三.领导和大家的认识第一 我把这些新的造假的工程案例写在这里,就是想再次提醒大家问题的严重性。以前的问题,可以说是阻尼器刚进入中国,大家还不了解,有情可原。可现在,阻尼器和隔震垫进入中国都十几年了。几十、上百个工程使用了阻尼器,再说不了解还说得过去吗?特别是我们的主管领导。 和国内其它造假问题一样,“诚信”问题已经逐步成为最主要的问题。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对过去不了解的问题出现偏差,不奇怪,如果知道了再不纠正,使这个行业诚信全无,那就没救了。 不客气的说,希望首先从个大学试验室做起。最近一个国际投资在北京建设的工程用阻尼器需要在生产厂之外测试,我建议在国内由广州大学做实验。但他们经过调查核实各方面情况后没有采纳,决定由台湾建研院完成。除了设备、技术的熟练,应该也有信任问题在其中。建议从设备的校正、能力和精度的提高入手,打造我国第一流的阻尼器测试基地。当然,也要从阻尼器、锁定装置的基本性能和测试内容入手,努力使我国的测试早日达到国际水平。逐步排除付钱单位的干扰,客观地做出阻尼器、速度锁定装置的实际数据。不妨向国外学习,测试列出实际的结果,不做产品的结论,由大家自行判断。 四. 老声重弹,全国市场准入的联合测试 。 对接受厂家委托做某些项目的测试,我不想多议,但作出全面的结论要慎重。不客气地说,首先当然是给出报告者对这种产品的深刻认识。 对全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建筑、桥梁和铁路工程说来,需要的作一次联合预检测和制定准入标准。 其实这种想法,国家十几年前就有了。可为什么就是没有人去作。针对目前我们大量建筑桥梁采用阻尼器的现实,这种测试已经刻不容缓。这点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我们只能再次建议有人呼吁建议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发改委早日联合组织这种测试。周院士提出的以港珠澳大桥所需的阻尼器作为桥梁界准入的开始试验,是个很好的想法。我们坚决支持。希望早做准备。 这样联合测试的做法和标准应该集体讨论。测试结果可以只列数据, 不下结论。但一定要公开发表。“上下一起骗”的现象再不能继续了。 五、对已经完成工程的检测 从这几年的观察,我作个非常粗的估计,全国至少有50%以上的阻尼器工程使用的是不具备起码功能的假冒伪劣产品,对未来抗震工程的影响很大,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到了该做个盘点的时候了。 最好是能对一些重要工程作拆下装置抽检。当然,这样的抽检无论从经费和时间可能都很难做到。 实际上,不需真正抽检,只要抽检一下所有工程的计算书、所用产品的测试报告,就足以看出问题。可以由领导出面,组织几个结构工程师、试验室负责人,认真学习一下有关阻尼器的常识,对全国使用了阻尼器的近百个大桥、几百个建筑工程进行测试报告的抽检。看看安装的是不是真正可以起抗震作用的阻尼器,将来在可能发生的地震中的表现、作为结构抗震鉴定的一部分,问题应该会很快发现。 钢结构论坛上有关TMD的文章,不正说明了这种普查的重要行吗? 当然,我们抽检这些,主要是为了未来,真正地认识和改进。没有深刻的认识就没有未来。为了地震中死去的孩子、也为未来地震中可能遇到的灾害,我们不该说点真活吗,想想这9级地震如果发生在我国会是什么样?
个人分类: 评论|9426 次阅读|8 个评论
复旦大学情系中日学生排查日本大地震后受灾情况
cuncaoxin 2011-3-13 15:59
复旦大学迅速排摸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的学生情况 3月11日下午地震发生后,复旦大学立刻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排查,与每一个赴日交流的学生进行联系,并与所有签有交流协议的日方合作高校进行了联络。与此同时,复旦大学还对在复旦留学的日本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核查。目前,复旦大学现有454名日本留学生,其中家在宫城、岩手、福岛、茨城、千叶五个重灾县的日本学生33人。 复旦大学正密切关注日本地震后的相关消息,将根据情况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
个人分类: 经济社会|3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视频:日本大地震震撼瞬间精编版
热度 1 xupeiyang 2011-3-13 15:03
视频:日本地震引发海啸席卷内陆(13分超长版) 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1-03-11/154261278845.html 视频:航拍日本大地震震撼瞬间精编版 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1-03-11/225261279273.html 视频:航拍日本大地震震撼瞬间—黑浪滚滚 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1-03-12/001061279315.html 视频:最新日本震后海啸来袭现场 宫城浊浪滚滚 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1-03-13/165161280321.html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2248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震把时间震没了,空间震跑了
热度 1 sheep021 2011-3-13 11:43
日本强烈地震能量超过1.1万颗广岛原子弹 美科学家称日本强震使地球11日自转加速1.6微秒 日本大地震摇动地轴 日本平移2.4米 新华网华盛顿3月11日电 美国航天局科学家11日表示,里氏8.8级的日本大地震导致当天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即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6微秒。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   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罗斯说,日本大地震导致地球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地球自转。   美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地球物理学家指出,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引发的地轴偏移使得每天减少了6.8微秒,2010年智利大地震使得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26微秒。 评论: 地震把时间震没了,空间震跑了 每一次大地震,时间就减少一点,空间也会跑偏一点。 如此看来,如果持续地震,时间将会面临不复存在的危险。 做什么事情能让每天的时间增加一点呢? 看来,《黄帝内经》讲的时间即空间也是很科学的嘛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87 次阅读|2 个评论
日本大地震由8.8级上调至9级 为史上最高
xupeiyang 2011-3-13 11:43
日本将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强震由里氏8.8级上调至里氏9级。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3/13/c_121181766.htm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京时间13日9时26分,发生里氏6.5级地震。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2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大地震与地震预报、地震预警
热度 15 wangdw 2011-3-13 09:06
日本大地震与地震预报、地震预警
日本大地震与地震预报 、地震预警 王亶文 3 月 11 日 ,日本发生 8.8 级大地震。 网上一则消息开始疯传,称此次地震,日本提前 10 秒就预测出来了。这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科学发展到今天,还不可能准确预报地震。这主要是对地下结构还没有清楚了解。地震的成因复杂,象 1975 年海城的大地震及其预报,以后几乎没有再现。小震闹大震到,几乎只此一例(对大地震言)。 日本的大地震多,他们学生平日都有预演,所以可以做到地震时不惊慌。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地震预测和“预警”不是一回事。中国地震局局长已经解释清楚了。一处地震发生了,地震波速比电磁波慢许多,地震波在地壳里速度为 5 公里 / 秒,而电波传播速度为 30 万公里 / 秒。利用这一点,就可以 在地震发生后的震中近处迅速告诉其他较远的地方, 地震波马上要来了。 地震预报可能要几代人的不懈的努力。正如陈运泰院士所说的,现在还做不到准确预报地震主要是指临震预报。中长期预报现在已有所成效,十二五决不能放弃预报研究。 又: 2011 年 03 月 14 日 07:56 的 凤凰网专稿 “在日台湾学者回忆: 震前 10 秒广播倒数报警撤离” ,文字 “强震发生前的 10 秒钟,就能让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疏散东北大学的学生与人员,这关键的 10 秒钟,就是生与死的界线。” 容易让读者误解是预报了。 这次日本大地震,震中离东京 3 、 4 百公里。震中近处地震(波)到达后,马上告诉东京,这次正好十秒地震波才到达东京。结果东京东北大学就可以广播十秒让大家疏散。 日本是花费巨资购买了预警系统,这次起作用了。
个人分类: 地震预报|7410 次阅读|22 个评论
日本地震引发大停电
susheng 2011-3-12 21:24
前一段时间做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写了个报告,投了几个文章。这次日本大地震引发大面积停电的规模之大,实际上按照文章的说法的话也是预料之中,必然发生的。可惜文章还在审稿之中,如果地震之前见刊的话,就更有价值了。 回头再翻翻看大地震中电力系统有些啥问题看,是不是对大停电的风险评估提供一点新的视角。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河北省多地植物异常开花与华北地震相关性
热度 6 qujiangwen 2011-3-12 15:17
我不是学习地震专业的,但是经常看到一些地震预测预警的相关知识。日本大地震发生以后,使我意识到以前看到的一些植物异常开花的新闻是不是会与地震有关,特地整理了一下相关材料,结合一些专家关于干旱与地震的理论, 感觉这些现象应该引起地震专家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地震专家应加强华北重点地区的监测,广泛发动当地群众举报地震发生先兆的线索,避免地震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 地震之前植物会出现异常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其特点是:没到季节提前发芽、出苗、开花。季节过了重新开花,平进不开花的植物也开花等。如1971年 12月30日,在长江口地区发生4.7级地震之前,发现大白菜在顶上冲破包叶抽心开花。青菜在叶子上开花,荠菜本应在春天开花,但却在离震前十几天的冬季就开花了。还发现山芋(红薯)藤开花和竹笋也提前发芽等现象。在海城、营口发生了7.3级地震前一年的11月下旬,营口某地就发现杏树开花的怪事。植物在震前异常出苗、开花看来是与地震前兆的地下温度升高和气象异常有关;除此以外也可能与地震孕育过程中地电、地磁变化引起的生物生态效应的结果有关。植物在地震前是会出现一些异常开花现象,但植物异常开花的出现不一定都是地震的前兆。在植物生长季节出现旱、涝、低温、病虫害及人畜的破坏,整枝的不适当,新移栽,水土流失,肥力不足,管理不善或因树木衰老等原因也会使其生长期提前或推迟,所以在出现花期异常现象时我们必须对其异常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去伪存真,排除非地震因素的干扰。 罕见!河北省大名县一百年杜梨树十月竟开花 2010-10-19 19:04:02 燕赵都市网 www.yzdsb.com.cn   燕赵都市网邯郸讯(记者邢云 通讯员马顺利 黄飞虎)近日,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大街乡玉皇阁村村西头有一棵杜梨树开出了洁白的小花,在10月的季节开花实乃异常。   10月19日上午,经玉皇阁村民白国卿引导,大名县有关人士找到了那棵异常开花的杜梨树。据白国卿介绍,本村种有杜梨树不超过7、8棵,在现在这个时节村西头这一棵却开了花并结了果实。这棵树大概有100多年的树龄,在今年10月1日左右开始开花。当时花开的不多,也就是几朵,后来越来越多,从远处看白花花的一片,往年根本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一开始村民都没注意,但是到后来花越开越多,就开始注意到它了。  据了解,杜梨树学名杜梨,又名棠梨,为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2米。小枝棘刺状,叶长卵形,长5至9厘米,叶缘有粗锯齿,花乳白色,果赭石色,粒径2厘米左右,花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果熟期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是嫁接梨的主要砧木。  本该花期在4、5月份的杜梨树现在却在10月份绽放开花,其中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针对这颗杜梨树10月开花的具体原因目前正在调查中。 编辑:石利平来源:燕赵都市网 http://yanzhao.yzdsb.com.cn/system/2010/10/19/010752310.shtml 据古籍记载每当气候反常,或地震前的地方常有这种反常开花结果现象。 河北沧州一居民家杏树秋天竟然开花 2010-10-18 11:14:03 燕赵都市网 www.yzdsb.com.cn 杏花 本是因春而发,春尽而逝,可金秋十月,新华区沧县土地局宿舍居民门前的一棵杏树错把秋季当春季,竟然开了花。记者看到,白色的花朵点缀枝头,煞是好看,这一反常现象让附近居民啧啧称奇。   10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沧县土地局宿舍,在一处平房门前,果然一棵杏树枝头上挂着几朵小白花,白色的花瓣,粉色的花蕊,煞是好看。这棵开花的杏树高5米左右,大部分树叶已经脱落。76岁的张秀芳介绍,这三棵杏树是她六七年前种的,每年春天开花结果。几个月前,美国白蛾将树叶几乎吃光。前几天张秀芳出门偶然发现一棵杏树竟开出了几朵白花,“这杏树看来认错了季节,秋天开杏花,还是头一次见到。”张秀芳和邻居们纷纷称奇。   据市园林局相关人员介绍,杏树的“二次萌发”,是由于杏树受到虫害导致落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树枝养分未缺失,加上气候达到了杏树开花的条件,才出现了金秋十月杏花挂枝头的现象。 http://yanzhao.yzdsb.com.cn/system/2010/10/18/010749742.shtml 曲阳县惊现龟背竹开花 世所罕见(图) 2010-09-15 10:59:03 燕赵都市网 www.yzdsb.com.cn 龟背竹开花,难见赛铁树。”9月14日,曲阳县西苑小区田增义老人养的龟背竹开花了,老人的亲朋好友争相前来参观。 这棵高2.2米、宽2米的龟背竹茎干上长满了葱绿色的大叶子,叶子中挺立着一支淡黄色的花朵,花高约20厘米,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嫩黄色的花体像一只大海螺,花蕊类似玉米棒,底部有黄色的小珠子。 76岁的田增义老人介绍,这棵龟背竹是1990年邻居送给他的。龟背竹喜欢蛋白质较高的肥料,平时他经常用淘米水进行灌溉。 据了解,龟背竹又名蓬莱蕉,原产于墨西哥热带雨林,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民间有“龟背竹开花,难见赛铁树”之说,龟背竹能在北方开花则更为罕见。 http://yanzhao.yzdsb.com.cn/system/2010/09/15/010699994.shtml 河北邱县:奇异核桃树 深秋又开花 http://www.hebnews.cn 2010-10-23 21:46 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10月23日专电(李建伟、朱峰)众所周知,核桃树在每年的春夏时节开花结果,然而在深秋季节落叶缤纷的情况下,在河北省邱县县城居住的赵岩华女士却发现自己家的核桃树第二次开花,显得格外新奇。 记者21日闻讯赶到赵岩华女士家时看到,该核桃树有4米多高,树冠5米多宽,枝叶很茂盛。在一些树枝上又长出了不少新叶,开出了黄色的小花,十分可爱。据赵女士介绍,这颗核桃树自2006年种下后,长势很快,仅四年时间树的直径就达到碗口粗细,种下第二年便结出了核桃。今年夏天已经结了不少核桃,没想到深秋时节第二次开花。 据悉,赵女士家的核桃树二次开花后,周围邻居与闻讯者都纷纷前来观看。邻居刘老伯表示他家也种有核桃树,但不知道为什么赵女士家的这棵核桃树在夏季开花结果后,却又在现在这个深秋季节开花,真是罕见。 为了解其中的原因,赵女士专门请教了邱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据技术人员介绍,核桃树在深秋时节开花确实很少见,还没有这样的资料记载,可能与天气环境和土地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 听了林业技术人员的介绍,赵岩华女士回忆说,自己家的核桃确实比市场销售的核桃壳更加坚硬,味道也更好,树下的花草也长得异常茂盛。听说赵女士的核桃树二次开花,一些人纷纷表示愿意高价购买这棵树上的核桃。 http://hebei.hebnews.cn/2010-10/23/content_1135817.htm 河北邯郸一单位三株铁树同开花 来源:燕赵都市网 日期:2010年6月11日 俗话说“铁树开花,哑巴说话”,可见,铁树开花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近日,在邯郸市市政工程公司院内就有三株铁树同时开了花。 三盆花朵盛开的铁树放在公司院内,煞是喜庆。三株铁树两雄一雌,大约三十余年树龄。雌树高两米,花朵直径近30公分,花瓣好象无数的触角。雄树一株高一米七左右,另一株高两米,两株雄树花朵高近50公分,直径约15公分,花型犹如一个长条形的菠萝。 据了解,铁树学名苏铁,常绿乔木,不常开花。铁树开花结果与环境不断改善,空气质量不断提高有一定关系。 http://yy.yuanlin.com/news/2010-6-11/17353.html 错把秋季当春季承德一山上杏树竟开花 2010-09-08 19:56:12 燕赵都市网 www.yzdsb.com.cn   燕赵都市报讯(记者尉迟国利)这个季节原本是草木慢慢变黄庄稼开始收获的季节,然而记者在承德大老虎沟的山上却发现,该山上的几株杏树却花开得正艳,错把秋季当春季,这一一反常态的现象让居民啧啧称奇。 据王先生介绍,其就住在大老虎沟口的山下,每天早上都要到该山上晨练,一周前他和晨练的市民无意中发现山顶上道路一侧的杏树上居然开起了小白花,这让居民们十分好奇。“花开得非常多,树上都是一朵朵的小白花,宛如到了春天一般。”一些晨练市民纷纷驻足观看,并不时有手机记录下这一难得见到的景观,并此市民们十分不解:9月份已是秋季了,杏树怎么还会开花呢?  9月8日下午,记者按照王先生的指点也来到了现场,发现果然杏树上开着好多小白花。记者从大老虎沟口处的铁路桥下向右穿过一段胡同便沿着上山的台阶一路向上,来到了山顶一处亭子处,顺着下坡没走多远就发现路边的一株杏树上果然结着小白花,白色的花瓣,粉花的花蕊。记者看到这些花有的十分鲜艳,有的已枯萎,有的则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记者发现这株杏树直径约有十二三厘米,枝叶不是很茂盛,树枝上还挂着已经干枯的杏核。记者数了数这棵树上共有近20朵小白花。  记者在这株杏树的周围转了一下,发现有的杏树上也有小花,但只有一两朵,并没有这株结的花多,而记者在按原路返回的途中又发现了一棵杏树,约有10朵。记者注意到这些结花的杏树都不是很粗,直径都在十二三厘米以下,并且树上枝叶较少,颜色也较其他杏树发黄。  记者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有林业专家称杏树、桃树秋天开花称为秋发,是违背果树生长规律的不正常开花现象。杏树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花期一般在三四月份,10月下旬落叶。但现在,杏树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处理,完全是在自然条件下开花的,这在生物学上称为“二次开花”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特殊的气候条件,让周围的环境达到了杏树开花的条件。 http://yanzhao.yzdsb.com.cn/system/2010/09/08/010688825.shtml 热带“绿宝石”在北方大连开花了 发布日期:2011-03-07 都说铁树、昙花开花难得一见,而原产自热带地区的植物绿宝石在我国北方地区开花更是罕见。不过,沙河口区黑石礁景山宾馆附近熊女士家 都说铁树、昙花开花难得一见,而原产自热带地区的植物 “绿宝石”在我国北方地区开花更是罕见。不过,沙河口区黑石礁景山宾馆附近熊女士家中的一株“绿宝石”却令人惊奇地开花了。 昨天上午10时许,熊女士领记者到家中看开花的“绿宝石”。只见一株1米多高“绿宝石”摆放在厅中,在宽大的叶子间,一朵酷似马蹄莲的火红花朵散发着淡淡香气。花朵长约10厘米,外层呈绿色,里层火红色,中间是一个柱状乳白色花蕊,晶莹剔透,气味清香,沁人心脾。 熊女士说:“这株‘绿宝石’是我3年前从花卉市场买来的。去年秋冬季节,这株‘绿宝石’开过一朵花,仅5个多小时花就收缩回去了。十几天前,这株‘绿宝石’又长出了2个花苞。3日我又给‘绿宝石’浇水了。3日晚睡觉前,我发现1个花苞开始绽开。今天早晨睡醒时,我闻到一阵花香,起床察看,发现‘绿宝石’开花了。这次开的花和去年开的花大小形状都相似。”熊女士指着“绿宝石”上另一个拇指粗尖椒状的花苞说,这朵花不知啥时开?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得知,“绿宝石”学名喜林芋 ,是天南星科植物,不耐寒,适于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绿宝石”是南方热带植物,很少开花,花期仅有10小时左右,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几乎不开花,在北方开花更属罕见。“绿宝石”的花香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http://www.hnhm.net.cn/garden/show-637.html 更详细的相关知识请看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9903do=blogid=421506 中国古代一些地震前的植物异常 1555年陕西大授秦岭山一带竹子开花结实, 人取充饥;l 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一兰田在重破坏区,秦岭在震区。 1583年9月山西静乐桃李花,地大震;l584年6月,静乐4 级地震。 1641年山西太平县黄山自浮立源抵洋湖三十里小行皆产实}l6d2年山西平陆、安邑问6级地震,太平县在轻震区。 1653年8月,甘肃庄浪卫果树生花;1654年甘肃天水7.5级大地震,庄浪在重破坏区。 1667年山东德平县桃、李冬花;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郯城8.5级大地震。德平县在重破坏区,城垣、民房塌毁甚多,压死人无数。 1667年河北宁津桃、李冬花,在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郯城8.5大地震的轻震区。有的书报道这次地震的前一年十月桃李花,林檎实,只是未写地点。 1678年河北三河、平谷旱,7月李华;1679年9月,三河平谷8级大地震。 1678年l1月, 山西阳高卫杏、李花;1679年9月,三河、平谷8级大地震, 阳高卫在轻震区。 1730年冬,江苏南通桃、杏花;1731年l1月昆山附近5级地震,南通;如皋、泰州、新阳、松南同时震。 1738年秋, 山西曲沃桃李花I 1739年1月,平罗、银川8级大地震, 曲沃在有感区. 1753年10月, 山西太原桃李花;1754年5月太原5级地震。 1829年山东章立县柿园泉地桃重实如枣;1830年历城、章立、新城、长精等县地震l 1830年河北磁县7.5级大地震,章立在波及区。 1867年安徽五河县秋大水,冬桃李花;1868年lO月定远南5 级地震,五河亦震。以上是中强震和大震前的植物异常;古代有不少未写明震级的有感地震(小震)翦也有植物异常,如; 1201年1月临安无雪,桃李花,蛰虫不藏;同月临安地震。 1522年安徽庐、凤、淮、阳四府大水,冬气暖如春,草木皆花,间有实者; 1523年2月,宿松、望江、风阳、旌德、五河等府县地震;南京、山东、河南地亦震。 1523年河南太康县桃李梨杏冬花,鲜茂如春,是年夏早;1524年2月太康地震,距太康6O公里的鄢陵地大震,“声如山摧,室如舟仄.树枝拂地,一夜动百余次,屋仆者相望。旬日始宁”。震区几乎分布到全省,中牟、禹州等十五州县同时地震。 1584年10月,湖北圻水(今浠水)县杏花;1585年3月圻水地震. 1540年冬, 山西忻州山中桃李花,太原桃李花;同年冬.太原府和一些州县地震。 l584年6月, 山西静乐d%级地震,7月霜杀禾,9月桃李花、地震。 1589年冬,甘肃兰州桃李花;1590年7月临洮5 级地震,距兰州7O公里,兰州同时雨雪地震。 l590—1591年,云南永昌竹生米;l591—1592年两年腾越地大震,“城圯敦十丈,军民庐舍皆坏”。 1592年冬,山东昌乐县大麦秀.桃李花;1593年青州府、昌乐县地震有声,馆陶县天鼓鸣;1594年昌乐又震。 1593年1月,山东诸城县麦秀.桃李复花.既而大寒,地裂寸余,深2尺。益都、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昌乐、临胸、安立、诸城、蒙阴、莒县、折水、日照、馆陶地动有声,天鼓鸣。 1721年湖北钟祥地震、竹尽花。 1727年6月.湖北钟祥竹开花, 同年7月钟祥地震。 1732年9月,江苏南通县桃、杏、海棠花;12月南通地震,如桌亦震。 1784年l1月,甘肃永昌县东郊民回梨、楸、杏树遍开花;1785年d月玉门东北地震,甘州、永昌、张掖同时震;玉门塌屋伤人,甘州、肃卅l民居、兵房、仓傲、衙署多有坍塌,损伤人口。 1796年1月,浙江乐清县桃李花;同月嘉善地震,2月乐清地震涌黑水。 1852年江苏宿迁沛县大水,秋冬桃李花;同年l2月27日地震,唯宁等3O余县同时震,有的地大震。 1852年l1月,安徽五河县桃李花;同年l2月28日五河地震有声。 1853年2月,山东泽县大风、竹花}4月15日,新城、清平、临清州、东平州、河东、泽县、阳谷、寿张、临沂、单县、“ 州、济宁州、金乡、棒霞、平度州、潍县、益都、博山、寿光、安立、诸城等州县同时地震。 1855年l2月,福建松溪桃李重花复实;同月松溪塘水涌起6—7尺。 1853年3月,江苏宿迁“黄雾昼晦.4月地震,既望又震,竹有花多枯死”。同时地震的有溧水、江浦、六合、阜宁、唯宁,昆山、新阳的。河水顺发,房屋动摇”。如疟、苏州府、吴江、娄县、金山、上海等33县、府、市,有的连震数日。 l855年11月,江苏南汇桃花盛开,乡问卖黄瓜、蒿苣j次年1月地震,2月叉震。 1858年1月.江苏娄县天气如春,蚕豆、樱桃皆实、菜花秀;同年8月娄县地大震,l2月地屡震。 l890年10月,河南南乐县地震,同时寺庄村北杏林数里花大放。 1908年云南陆良旱,l1月杏花盛开;1909年4月、陆良、平罗、路南、宁州四州地震,倒城垣百余丈, 民房、营房数百问.压毙十余人。 http://hi.baidu.com/fibersensor/blog/item/5bdd87c20002b21e0ef4770f.html 地震前植物会出现异常现象(一) 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大约有30万种植物。植物和动物一样,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机体,地震前动物有异常反应,那么植物是否也具有这种反应呢? 在丰富的地震史料中,确实记载了不少有关植物在震前的异常现象。1668年山东郯城大地震前,史书上就曾写道:“十月桃李花,林擒实。”意思是说,我国北方十月份桃树、李树竟然繁花盛开,果实累累。显然,这是一种奇异的现象。1852年我国黄海地震前,也曾有“咸丰元年竹尽花,兰多并蒂,重花结实”,“咸丰二年夏大水,秋桃。李重华,冬地震”的记载。另外,史料上还有震前“竹花实”“自冬及春,桃李实,群花发”等描述,近几年我国发生的一些地震,有关震前植物异常现象的记载更为丰富。 在外国,例如日本,也有不少资料谈及竹子、含羞草、合欢树等植物在震前的各种异常现象,据说,印度有一种甘蓝,不仅可以预报恶劣气候,而且当长出某种新芽时,警告即将发生地震。 据现今所知,震前植物异常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不适时令开花、结果。植物开花结果往往有一定的季节性。有的地震发生前,植物的这种习性常常被打乱,出现花期提前或退后的异常现象。例如1679年9月2日河北三河8级地震,史料记载,清康熙十七年夏大旱,七月李花,十八年七月震”。李树本来春天开花,但这里却在夏末秋初开花。近年来发生的大地震前,这类现象更为普遍。在北方,杏花是春天才含苞欲放的,但1974年11月份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不少杏树开花现象,第二年,二月四日发生了海城7.3级地震。震前植物不适时令开花现象,不仅大地震有,而且中强地震时也有所出现。例如1970年12月3日宁夏西吉5.5级地震前一个月,离震中66公里的隆德县上梁公社有些蒲公英竟然在初冬时节开花,1971年12月30日长江口4级地震前,人们发现本应在春天开花的芽菜,居然在12月中旬就提前开花了。 重花、重果。许多植物通常是一年开一次花结一次果,但在地震前有些植物却一反常态,在开花结果后又重新开一次花甚至结果。因而有时树上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现象,果子快成熟了,旁边又长出一些花来,人们称这种异常为重花重果现象。 1976年8月16日松潘大地震前,重花重果现象十分普遍和明显,不仅数量多,而且树种也比较多,例震前五天,江油县义贵公社林场发现一株已结果的苹果树又开第二遍花,震前十几天,彭县发现在3-4月份盛开的玉兰花,居然在7-8月份又重开了第二遍花。1976年唐山大地震也有这种情况,当时北京附近的连翘本该春天开花再长叶,而当年7月份在长满叶后又重新开一次花。提早出苗、萌芽和成熟。这类现象一般在我国北方严冬季节才比较明显。例如1975年海城地震前,个别地方在严寒的冬季竟长出青草来,比较明显的是黑山县大黑山背阴坡,有一处三平方米的地方冰雪融化,长出了一寸多高的青草,上面还有小虫子爬动。 极不易开花的植物突然开花结果。大家知道,竹子原产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通常一生只开一次花,随后结籽死亡。我国北方地区,竹子开花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现象,在南方竹子叶仅在大旱之年才开花,因此,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竹子突然开花属于异常现象,例如在唐山大地震刚二天,天津南郊商业局院内发现一丛细竹开花,巨葛庄也有数丛竹子开花,松潘大地震前,四川绵竹县亦发现竹子开花的异常现象。 http://www.yxkjxx.gov.cn/cg_cg_note.asp?s_no=20tyt=%E9%98%B2%E9%9C%87%E5%87%8F%E7%81%BEpic = 地震前植物会出现异常现象(二) 生态上的变异性。1971年长江口4级地震前,据启东县卫东镇菜园组反应,黄芽菜本身是不包的,让它长出心来才开花,但震前有颗包好的黄芽菜在顶上抽心开花。同时,还发现青菜在叶子上开花的怪现象。另外1976年8月16日松潘大地震前,邓峡县发现一南瓜结果后顶上又开花。 植物“活动”方式的异常变化。植物一般是不会象动物那样自由的做出各种动作的,但个别植物的某些部分可以自由的活动。例长叶舞草,它的两片小托叶会自动的缓缓向上收拢,然迅速下垂,大约三十秒钟重复一次,宛如舞蹈家轻舒玉臂,翩翩起舞。日常较多见的会动的植物可数含羞草和向日葵。据报道,在一次大地震前十小时左右,有人发现含羞草的叶子曾耷拉下来。另外,在日本有一份观察报告,记述了地震前合欢树的叶子出现半合状态的现象。这种“会动”的植物震前活动方式的突然改变,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 植物在尼前突然枯萎死亡。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两天,蓟县穿芳峪石臼大队道班附近的柳树,在枝条尖部20厘米处出现枝枯叶黄的现象,远远望去,柳树好家戴上了一顶黄帽子,附近柳树无一例外。1976年松潘地震前,在素称“熊猫之乡”的平武县境内,箭竹大面积死亡,有些地方还发现梧桐枯萎现象,尤其使人惊奇的是,距震中区不远的甘肃迭部县一松树林内有沿东西方向程线状枯死的条带。 震前植物除了上述的几种形式的异常外,还有一些较为少见的异常现象。例如松潘大地震前,温江地区曾发现草木变色等怪现象。植物异常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有的在震前一年,也有的在震前几个月至几天不等。总的来看,植物异常的时间距离发震时刻很近。例如含羞草在震前10小时左右就有反应。 关于震前植物异常的原因,目前还是个谜。从本质上讲,植物变异是其自身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做出的反应。因此,一般认为震前植物异常可能与震前所出现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异常变化有关,其中主要的有气象和地温异常、地下水异常、地电和地磁异常等。另外,地光等也可能对植物异常有所影响。还有人提出,震前空气中离子浓度的改变,也有可能对植物的不适时令的开花等现象有影响,总之,植物异常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http://www.yxkjxx.gov.cn/cg_cg_note.asp?s_no=19tyt =防震减灾pic=
个人分类: 兴趣爱好|8300 次阅读|6 个评论
日本大地震VS核电站(资料updating)
热度 4 liuli66 2011-3-12 11:36
日本大地震VS核电站(资料updating)
地震专家:日本地震破坏力超20个汶川地震 (见后面的信息) 日本福岛县10万人因放射性物质外泄疏散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4796.shtm 北京时间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强烈地震,最初报出的震级为7.9,日本气象厅又修正了震级为8.8。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仙台港口观测到的巨浪有10米之高。 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表示,因东日本大地震而自动停止运行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正门附近的辐射量升至通常的8倍以上,1号反应堆的中央控制室辐射量是通常的1000倍。这是日本首次确认有放射性物质外泄。 据共同社报道,福岛县政府表示,该县疏散避难者已达10万人。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 4名工作人员受伤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4802.shtm 综合外电报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传出爆炸声。日本电视台画面显示该核电站冒出滚滚白色浓烟。 东京电力公司通报称,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冒出白烟,并发出轰的一声。可能是冷却用的氢气发生爆炸,目前正在调查详细情况。 法新社消息称,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厂房的外墙和屋顶在爆炸中受损,已有4名工作人员受伤。 据悉,在核电站发生爆炸前,当地再度感觉到明显的震感。日本电视台已经警告核电站附近居民待在室内,不要外出。 日本、中国及世界各国核电站运行数和在建数 日本:运行54,在建2座。 中国:运行13,在建27座。 http://www.euronuclear.org/info/npp-ww.htm (第一信息来源:小武) Nuclear power plants, world-wide On December 20, 1951, at the Experimental Breeder Reactor EBR-I in Arco, Idaho, USA, for the first time electricity - illuminating four light bulbs - was produced by nuclear energy. EBR-I was not designed to produce electricity but to validate the breeder reactor concept. First electricity production by nuclear energy Experimental Breeder Reactor EBR-I, 20 Dec.1951, Arco, Idaho, USA On June 26, 1954, at Obninsk, Russia, the nuclear power plant APS-1 with a net electrical output of 5 MW was connected to the power grid, the world's first nuclear power plant that generated electricity for commercial use. On August 27, 1956 the first commercial nuclear power plant, Calder Hall 1, Eng-land, with a net electrical output of 50 MW was connected to the national grid. As of Jan 19, 2011 in 30 countries 442 nuclear power plant units with an installed electric net capacity of about 375GW are in operation and 65 plants with an installed capacity of 63 GW are in 16 countries under construction. As of end 2009 the total electricity production since 1951 amounts to 64,600 billion kWh. The cumulative operating experience amounted to 14,174 years by September 2010. 小武:日本地震致核泄漏的教训值得中国重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9127do=blogid=421408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引发核泄露的严重危机和核电站设计再思考 黄安年老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21591 中国环保部回应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 2011 年 03 月 12 日 15:41 来源:财新网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10312/3646720.shtml http://policy.caing.com/2011-03-12/100235794.html 【财新网】(见习记者 崔筝) 3 月 12 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已经启动沿海城市的核安全检测装置,监测日本的核电泄漏对中国是否造成影响。 日本时间 3 月 11 日 14 时 50 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 8.8 级地震,福岛县的核电厂也因此次地震造成辐射外泄。张力军称,核安全局已就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的可能危害与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进行了联系,“确实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周围放射性水平上升。” 张力军表示,目前中国沿海城市核安全监测装置已经启动,“到目前为止,监测的结果一切正常,尚未对中国造成影响。”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 12 日表示,因地震而自动停止运行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正门附近的辐射量升至正常值 8 倍以上, 1 号反应堆中央控制室内的辐射量则是正常值的 1000 倍。 在回答媒体记者关于中国核电发展是否受此次事故影响时,张力军指出,“我们会吸取日本方面的一些教训,在我国核电的发展战略上和发展规划上进行适当地吸收。” 中国现运行核电装置 13 台,装机容量约 1082 万千瓦。张力军称,“这 13 台核电装置运行一切正常,都是安全的。”他同时表示,“我国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发展核电的安排是不会改变的。” 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 2020 年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 4000 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 4% 。另据中新社报道,国家能源局官员曾于 2010 年 3 月透露,中国拟将 2020 年核电装机目标提高至 7000 万千瓦到 8000 万千瓦。 十二五或新建40座核电站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62679 (第一来源:小武) 腾讯财经讯 3月8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永江向腾讯财经表示,估计“十二五”期间我国会将新建40座核电站。他指出,在“十二五”规划草案中提出要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发展核电,也就是说,从选址、立项到建成的时间可能会缩短,以前需要十多年,今后可能缩短到八年左右。 他今年的提案是关于发展核电站保证铀资源,“开采量亟需扩大,勘探亟需普查。”他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应该加大铀资源开采的投入,普查勘探、探明储量,并进行有序地开采。 李永江去年两会期间曾向腾讯财经表示,到2020年,中国在建和运行的核电产能可以达到1亿千瓦,并跃居世界第二位。 他此次指出,目前我国核电站布局较为合理,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今后内陆地区比如湖南、湖北和江西等都有可能建核电站,其中湖南的可能最快建成,因为其前期的准备已经比较充分。 李永江认为,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核电的发展较为成熟,各省市上核电项目的积极性高,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多年的经验表明,核电的运行安全;其次,各省市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核电是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再次,相比于其它新能源来说,核电的经济低成本低。 目前,我国出现了各省市一窝蜂地争上核电项目的苗头,对此,李永江指出,“核电的发展不能太快,有的省市不适合发展核电,需要经过论证后才发展。” 对于民间资本难以投资核电项目,李永健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允许民间资本参股核电站,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国核电建设并不缺少资金。 由于核电产业发展受到国家越来越高的重视,希望进入核电建设领域的投资方也非常多。其中包括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再加上银行非常积极地给核电项目贷款,使得核电项目建设资金非常充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核电建设投资方面并没有给民间资本留出多余的空间。 与核电成为各大集团投资的热点对比,围绕核电的上下游核工业则颇显冷清。李永江建议,未来可以采用联合入股的形式来发展上下游核工业的投资,资金方面则可以联合入股,但在技术上仍需要专业化的集团来做。 CHIMM: 日本地震和应急管理以及与中国的比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071do=blogid=421339 地震专家:日本地震破坏力超20个汶川地震 此次地震为在板块交界处发生的逆断层型地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4797.shtm 日本气象厅昨日(3月11日)表示,当天下午发生的日本东北-关东大地震达里氏8.8级,是日本地震记录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为在板块交界处发生的逆断层型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原地震首席预报员孙士鋐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地震的破坏力相当于20多个汶川地震。 地震主因 板块交界处发生逆断层 昨日,日本气象厅说,此次地震与9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的里氏7.3级地震属于同一地震机制。因此,9日的地震可能是前兆性地震,而本次地震是主震。 “断层有可能从东北地区沿海延伸到关东地区沿海,长达数百公里,”气象厅地震海啸监视科科长横山博文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 他说,刚发生里氏7级以上地震后紧接着又发生巨大地震的案例前所未有,此次地震属于“特异事例”。 就茨城县海域紧接着发生的地震,横山博文说:“这也许属于余震,不过也有可能是单独发生的。” 横山博文说,海啸的第二波、第三波有可能变得更高,第一波海啸没有到达的地方也有可能遭遇巨大海啸袭击,希望市民暂时躲避到30米高处。 能量估算 1个8级地震=30个7级地震 昨天发生在日本的8.8级地震成了有地震记录以来仅次于它的最大地震之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原地震首席预报员孙士鋐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日本8.8级地震,与去年发生在智利的8.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样的。 对于8.8级地震到底有多大的破坏力,孙士鋐表示,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衰减得很快,要估算到底有多大的能量,现在还做不到。但一般来说,静态推算下,一个8级地震相当于30个7级地震,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也就是说,一个8级地震相当于900个6级地震。 而当年美国在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力量,相当于一个5.6级地震。资料显示,当时广岛人口为34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余人,全市7.6万幢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4.8万幢,严重毁坏的有2.2万幢。 孙士鋐说,日本地震的破坏力,相当于20多个汶川地震。 【名词解释】 逆断层是地震构造中断层的一种,为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而形成。至于断层,则是地下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着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这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 释疑 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引发海啸 日本东北地区昨日下午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达数十米。这种“水墙”运动速度极快,破坏力巨大。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 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 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科普 地震震级如何测定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等级。依据释放能量多少,地震分为不同震级,震级越高,释放能量越多,破坏力越大。 世界常用“里氏震级”标准区分地震震级。“里氏震级”最初由地震学家查尔斯·里克特193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技术学院公布。 全球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其中大约5万次可被感知,每年可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有1000次,而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平均一年发生十几次。 低于里氏2.5级的地震,人们通常不易察觉,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2.5级至里氏4.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5级以上、6级以下地震称为中强震;超过6级称为强烈地震,可对建筑物造成损害;7级以上地震称为大地震,破坏力巨大,受损区域通常可达震中周边数百公里。(新华社) 解读 日本地震与盈江地震无关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表示,地球活动处在活跃期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昨日表示,日本8.8级地震与盈江地震无关,并对即将到来的“超级月亮”是否会引发地震作出回应,他认为,月球近地会造成潮汐变化,这种外因对地震有一定触发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 两次地震所涉运动板块不同 对于大家所关心的,日本8.8级地震是否与前日盈江发生的5.8级地震有关,刘杰表示,两次地震没有关联。 据他介绍,此次日本8.8级地震是欧亚板块与环太平洋板块运动造成的,而盈江地震则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活动所引发。 对于盈江5.8级地震情况,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员表示,目前来看余震要比正常的5.8级地震显得要多,当地的地震活动还比较活跃。但根据现在的情况判断,短期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超级月亮”引发地震? 据此前海外媒体报道,本月19日是月球自1992年以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天,而2004年12月发生的印尼海啸导致数十万居民丧生,而两周后就出现了月球近地点。网络随即传出届时月球会给地球带来地震、火山喷发之类的极端天气的说法。 刘杰在通气会上对此作出解释,他表示,3月19日这个“近地点”的时间点是确实存在的。他解释说,月球接近地球时受引力作用会引起地球的潮汐变化。“但这只是一个外力作用”。 刘杰解释说,“超级月亮”会引起地震只是把外力当做了主因。 尚不能仅此推断届时还将发生大地震,“这是做不出大地震预报的。只能说这种外因能够触发地震。” 地球活动处在活跃期 自去年以来,全球地震灾害不断,大家一直怀疑地球是不是被调成“振动”了。对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专家也给出了解释,从目前掌握的近百年观测资料显示,地球是处在活跃期,但由于缺乏更长期的观测资料,所以从更长时间段来说,难以判断。 据介绍,根据近百年的观测记录,地球活动是有活跃期和平静期的区别。1905年到1923年,1950年到1965年分别是两次地震频发阶段。地震台网认为,从2004年印尼海啸发生后,地球进入了第三次地震频发期。 “去年是智利8.8级大地震,今年是日本的8.8级,我们认为是从2004年开始进入的频发期。”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补充说道,前两次地震频发阶段基本都要持续十年以上,地球活动现在仍处在活跃期。 更多阅读 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8.9级地震
9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愿身处地震灾区的生灵安康!
caojx 2011-3-12 08:48
昨日忙于上课,处理杂务。晚间才知道日本下午13点46份日本本州岛东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灾害。地震是人类的灾难。为身处灾区的朋友和民众祈福! 仙台是座美丽的城市,鲁迅曾在 此求学。2005年应 Sato Motoyuki(佐藤源之)教授邀请到访东北大学,有幸历览这座美丽的城市并结识不少朋友。昨晚发给 Sato Motoyuki教授、赵大鹏等的问候 邮件今早发现被退回, Sato实 验室的网页也无法登陆。想来可能遭受了地震毁坏。汶川地震时成都的网络系统并未中段。这次日本大地震的强度远超过汶川地震,但灾害(人员伤亡)不会比汶川地震大。 稍早时候( 3月10日12时58分 )。我国云南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造成25位同胞遇难。 地震是人类的共同灾难,愿身处灾区的生灵安康!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3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慰问东日本大地震
热度 2 cdli 2011-3-12 07:46
昨天日本仙台、东日本地区遭受巨大地震和海啸袭击,人员和财产蒙受巨大损失,我深感关切,在此向日本人民致以深切慰问,为死难者祈祷。 日本人人格中,有着勤劳、智慧、坚韧、敬业、团结自律、精益求精、苛求完美的一面,这种品格是受到世人尊敬的。日本的产品,尤其是电子电器产品遍及世界各地,为世界人民普遍赞誉。日本的产品以新潮、精致、设计周全、高品味和高质量著称于世,这足以体现了日本人的勤劳和智慧,体现一个民族的高度凝聚力。 我曾两次去过仙台,日本人的友善和彬彬有礼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376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