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神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印度赛-丁俊晖夺冠造10年神迹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3-10-19 20:41
()丁俊晖夺冠.doc ()丁俊晖夺冠.doc 印度赛 - 丁俊晖夺冠造 10 年神迹 2013 年 10 月 19 日 11:09:46 | 责任编辑 : 成岚 | 来源: 新华网 ♦ 关键词 ⇒ 神迹 夺冠 丁俊晖 10 年 img border=0 width ()丁俊晖夺冠.doc =900 height=579 src=file:///C:/DOCUME~1/user/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 alt=(体育)(2)斯诺克——丁俊晖赢得印度斯诺克公开赛冠军 title= sourcedescription=网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10月18日,中国选手丁俊晖在比赛中。当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首届印度斯诺克公开赛中,中国选手丁俊晖以5 比0战胜印度选手麦赫塔,夺得冠军。 新华社发(萨卡尔摄) 新华网 图片频道 正文 印度赛 - 丁俊晖夺冠造 10 年神迹 2013 年 10 月 19 日 11:09:46 | 责任编辑 : 成岚 | 来源: 新华网 ♦ 关键词 ⇒ 神迹 夺冠 丁俊晖 10 年 10月18日,中国选手丁俊晖(右)与印度选手麦赫塔在颁奖仪式上。当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首届印度斯诺克公开赛中,中国选手丁俊晖以5 比0战胜印度选手麦赫塔,夺得冠军。 新华社发(萨卡尔摄) 新华网 图片频道 正文 印度赛 - 丁俊晖夺冠造 10 年神迹 2013 年 10 月 19 日 11:09:46 | 责任编辑 : 成岚 | 来源: 新华网 ♦ 关键词 ⇒ 神迹 夺冠 丁俊晖 10 年   北京时间10月18日晚上,2013年印度斯诺克公开赛决赛,丁俊晖斩获职业生涯第八个大型排名赛冠军。丁俊晖创造了诸多纪录,他也是10年来,除了奥沙利文外,唯一背靠背赢得大型排名赛冠军的球手。 丁俊晖的八个冠军分别是: 2005年中国公开赛、2005年英锦赛、2006年北爱尔兰杯、2009年英锦赛、2012年威尔士赛、2013年PTC总决赛、2013年上海大师赛、2013年印度赛。 值得一提的是,丁俊晖今年已经拿到三个大型排名赛冠军,在一个赛季三次登顶,是任何80后球员、任何非英伦球员都没有做到过的。丁俊晖已经成为了史上战绩最辉煌的80后球手和非英伦球手,重要的是他只有26岁。   近10年来,能够在大型排名赛背靠背夺冠的只有奥沙利文一人,除了火箭,上次背靠背英雄是金左手威廉姆斯,他在2003年世锦赛和LG杯背靠背问鼎。丁俊晖此番在上海大师赛、印度赛折桂,成为了10年来,除了奥沙利文,背靠背夺冠第一人。   丁俊晖在本次印度赛火力绝对是世界第一,他创造了单杆142分的赛事最高分,同时小晖也轰出6杆破百,是破百次数最多的球手,而澳洲火炮罗伯逊5杆破百位列次席。丁俊晖夺冠收获了50000英镑奖金,单杆最高分是2000英镑,总共赚取了52000英镑,也是在这次比赛捞钱最多的球员。 请看附件 ()丁俊晖夺冠.doc ()丁俊晖夺冠.doc
个人分类: 其它|2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迹
热度 3 cosismine 2013-2-26 09:31
决志信主之后,路突然打开。感谢主!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2365 次阅读|4 个评论
《盘丝生活》:被表扬两点……
热度 2 freefloating 2012-12-17 23:37
今天上午有课,周二大夫说不适合男人针灸,而且我周二也有课,于是这两天都没针灸,老妈表达过好几次嫌贵,又觉得没用,白挨扎……其实她就是没耐心,我说难道你打算几针见效吗?那就成神迹了…… “ 许多奇迹我们相信才会存在 ”…… 我相信吗?我相信一定是好的,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好,又在什么时候到来…… 中午天阴得更重了,要下雪了…… 于是我决定去上 JQ 教练的 BODY PUMP (杠铃)课,冲破阴霾要有力量哦…… 提前五分钟到场,结果操房依然摆满了踏板杠铃,器械已然大都被占用了,我只好去用 5Kg 的大片,这不是逼着我进步吗? 16 : 00 上完课出健身房,外面下起了大雪,只一会儿,等我到家的时候,又停了…… 晚饭,老妈很有些教训的口气……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此话不虚,我是见识了的,在医院临床的一位,不停训斥他的老爹不懂事,他应该算是孝顺,因为就他照料得最多,但我实在听不了那些训斥,若是我,定没了生的眷恋和勇气…… 我跟老妈说,人训人,自然也是自己要怒的,所以是件伤人伤己的事情…… 又玩了会儿扔毛巾,我跟他们说了说美国的枪击事件,我说很多小孩子的童年都是缺少玩耍,被以各种名义逼迫成功,抑郁症现在太普遍了,姑就讲了她村里一个学习学得把父母砍伤的儿子的故事…… 好在老妈还有一句信条:听人劝吃饱饭……而且还蛮可爱的…… 吃晚饭给老爸洗脚刷牙洗脸,扶上床,然后赶着时间去和儿子学拳击,我也打算再上一节爵士,结果下楼一看,我的车被挡住了开不出来,这绝对是故意的,而且我猜想是那个长得有点凶的人干的,于是我恩了半天喇叭,没人来把车移开,我就和儿子步行 20 分钟去天马,然后我又穿越潍大回家,上了回儿博客,去开车,终于移开了……他也不容易啊,为了挡我要多跑一趟…… God is in the detail ……这个事件反映了很深的社会学问题哦……等我专文论述…… 说点快乐事情: 早晨上课到教室的时候,发现学生已经准备好了 PPT 要讲,课时比较紧,前两次课我也没问谁想讲这事,没想到这次有人提前准备好了…… 一男生上台:“亲爱的光学老师和同学们”,然后解释为什么用亲爱的光学老师而不是敬爱的光学老师,有两点,一点是因为我和同学们不管课上还是课下交流都没有距离感,很亲切,另一点是……其实和第一点差不多意思,哈哈…… 他先讲了世界末日:好像什么三天黑暗,地磁倒转,基因突变啥啥的,很有趣很搞笑。然后是劳动周的感受,很正能量,让我想起了我大学期间密云植树的劳动周和打扫楼道的劳动日…… 他讲完了,我对他的发言大加赞赏,我说讲得非常好,我夸他讲得好不是因为他夸了我两点,学生就起哄说,就是就是……!我说好吧,就是因为他夸了我两点,很到位,夸人一定要向他学习,要夸到人心里去…… 想起来就觉得挺乐的,做老师能得到学生的承认,我的一大理想…… 写这个日志真不容易,我都迷糊了好几觉了…… 老公回来了,说他看见干露露,芙蓉姐姐了,他说干露露是干秀,还是芙蓉姐姐有内涵,那一直是他的偶像…… 哎呀啊,他就这欣赏水平,那我可羞死了……
个人分类: 盘整生活|2823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有罪
热度 1 xuyingxiao 2012-6-1 07:59
“我有罪。”2年前的6月份,那位飘然而至的陌生女子带着我祷告。那时我不知她姓甚名谁,更不知道如果晚清没被推翻,她其实会是一位格格。 “不,我没罪,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人。”我在挣扎,“罪”这个词在我的生活中是一个很严重的词。 那女子解释起英文中sin和中文中“罪”的异同,很小的过错哪怕“私字一闪念”也是罪。 都是为了要体验神迹、听到上帝说话,而承认自己有罪是其第一步。为什么那么多人体验过神迹、听过上帝说话,我却从未体验到呢?我受这么多科学训练,没有确凿证据怎能相信上帝的存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让我做啥我就做啥吧,哪怕是通过心理暗示让我产生见到神迹的幻觉,那也值得。于是我照着格格的带领一路祷告过去。 “我有罪。”我跟着格格祷告,心中想着自己的种种过错,但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在说:“我没罪,至少我主观上没罪”。 我想起了国内的大染缸,“我没罪”的挣扎弱了许多。参加工作以后,有谁还能保持纯洁不被染色?虽然我自命出淤泥而不染,别人几年放弃理想我则十几年才放弃理想,但与周围人相比也只是被染的速度有别而已,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 心中又响起一个声音:至少读书和刚工作时我是没罪的,从小总觉得抬头三尺有神明,自己做的一切事情都有神明帮你看着、记着,所以那时所做的一切应该主观上都是无罪的。我想起工作两三年后出差去北京,去看天安门都挑夜间去,不占用白天公家的时间。去天安门的公交票特意放在不同的口袋以免和因公乘公交的车票混淆,绝不把办私事的费用作为差旅费报销。 但我想起了大学里考试,有同学想抄我的考卷时,为了以后奖学金的选票,我还不是半推半就地让别人抄了?这就是罪。尽管我自己觉得读书时多么高尚,但细挖下去,其实很多不高尚的事情都被选择性地淡忘了。 又想起中小学时自己做蝴蝶标本,没有毒气,就直接拿大头针扎向活生生的蝴蝶。那时以科学的名义没有觉得丝毫不妥,但如今想来是非常的残忍和不人道。 心中又响起一个声音:至少我刚生下来时是无罪的。人之初,性本善。一切的罪都是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造成的。 但是当我看到小孩本能地抢玩具、争糖果,只有经过后天教育才学会分享时,我最后的防线动摇了。 自私是每个人的天性,按照进化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自私的人在资源缺乏的环境中得不到充足的资源,还没长大就死了;或者长大后也没有机会生育或养活更多地后代。自私的人则资源充足,并有机会养育更多的后代把基因传递下去。如此一代代选择下去,每个人一出生就拥有自私基因了。虽然在一定的文化和制度下,不自私的人也可以得到充足的资源,但这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而且即使在今天,看各行各业,依旧是越是做罪人获得的各种资源越多,后代也越多。 从这个意义上说,《圣经》里说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使得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带着原罪,倒是有着深刻的寓意。 我终于从心底里相信从一开始我就有罪了,不管我主观如何向善,这罪其实是一直伴随着我,未曾真正摆脱。 呜呼,我所信奉的进化论帮我过了通往上帝的第一个坎。
个人分类: 宗教|3777 次阅读|6 个评论
神迹,偶然,还是必然?
热度 1 xuyingxiao 2012-2-11 12:27
1. 用俺文科的头脑看 冥冥之中,一股神秘的力量把我们引向玫瑰公园。 本来这个时间我应该在实验室的。如果不是前一天老板白天黑夜连轴开会,如果不是整个晚上没怎么睡得着,我的身影一定在实验室。 本来L应该去参加聚会的,因为我的缘故,L取消了第一个聚会。 去哪里了?稍远的玫瑰公园? 步行可达的Goodale公园?两个人左右摇摆了多次,最后一刻决定去稍远的玫瑰公园,这样可以顺便送L去参加第二个聚会。本来每次都是C来接送L的,这样就不需要C来接了。 冥冥之中,一股神秘的力量在玫瑰公园把L引向一红衣女子。 我的经历: 我们带上了风筝。车停在公园草坪边上,L收拾车子,我先拿了风筝去草坪上放起来。 左等右等,竟然找不到L了。估计L在给车子大扫除,于是继续一边放风筝一边等。 过了很久,停放的车子一望可及却始终不见人影。我走近车子看车里有没有人,一红衣女子问我是不是在找L,我说是。她向草坪上吹个口哨,原来L正在草坪边上找我。两人碰头后我听到了下面的故事。 L的经历: L早就收拾完车子,向身旁的草坪望过去却没有发现我。——绿色的草坪、红色的衣服、硕大的草坪连我就四个人,竟然没有发现我。 于是L放弃身旁的草坪,以为我看玫瑰去了,于是穿过一排房屋向反方向花圃走去。——冬天怎会有玫瑰绽放? L看到一个红衣人以为是我,跟着走了很远。看着红衣人走上花圃制高点那个塔。发现红衣人身材很小、又戴着帽子,意识到不是我,于是往回走。 回到草坪边,有人叫L。一看就是那个红衣人。红衣女子说:刚才我忽然有个感动要为你祷告。原来那红衣女子冒着寒风站在高塔上是在为陌生人祷告。有关希望的祷告。并且要L回去以后看诗篇第62篇,红衣女子甚至不知道L是不是有圣经。——虽然见过很多基督徒为素不相识的人祷告,但顶着寒风登上高塔突然即兴产生念头为陌生人祷告还未见过。祷告就祷告了,但在路上拦着陌生人讨论宗教之前在美国还从来没见过。 神迹: 前面的一切都不稀奇。稀奇就稀奇在当红衣女子问起L的名字后,惊讶地问L是否是认识C。红衣女子和C是最好的朋友,经常听到C为L祷告,祷告内容是让L体验到神迹。所以红衣女子虽然和L之前从未见过面,但对L的名字还是很熟悉的。 L每周和C会碰头参加一个妇女组织的活动,L从来没有感受到神迹,所以心底里总是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没想到C一直在为这事暗暗祷告。 我正要送L去参加的聚会就是这个聚会,和C碰头后L说起刚刚的经历。C泪流满面:长期的祷告终于突然以如此多的巧合应验了。 2. 用俺理科的头脑看 让我们做个思想实验:构造一棵树,每个枝有10个分叉,每个分叉再有10个分叉,这么一直分叉N次后,最终末端的树叶将有10的N次方片。 你从树根出发,10个分叉随机选一个,沿着选中的一枝走下去后再碰到10个分叉再随机选一个,如此走下去,走了N个分叉口后碰到了末梢的叶子。 这片叶子会非常感动:冥冥之中一股神秘的力量驱使你找到了我,你做了N次10选1的决定,每次都必须正好是选择了冥冥之中要你选的那一个分支,否则我们就必然相隔天涯。我们相遇的概率是10的N次方。 但从我这个实验设计者来看,每次分叉口的选择其实都是完全随机的,根本没有那神秘的力量在控制。一切都是偶然,无论你每次如何选择,最后都会碰到一片叶子,这片叶子会感到冥冥之中一股神秘的力量让你选择了它。 没有神秘力量,只有随机和偶然。如果说有神秘力量的话,就是规律在起作用,它让看似偶然的神迹必然出现。 这个思想实验似乎很完美,但和俺文科的头脑看到的似乎又不尽相同。换个更贴近的思想实验:几个人一起沿着这棵树走,每个人在每个分叉口都自行随机做出选择,最后发现大家在同一个时间都走到了同一片叶子。当事人更会觉得这个巧合是上帝安排的神迹。 但理性地看,如果走的人足够多,哪怕所有的人都随机做出决定,总会出现多个人走到同一片叶子的情况。如果树枝之间有交叉,还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我们都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这个思想实验更贴近俺文科的头脑看到的了,但还差一点点。如果我、L、红衣女子和C本身就有某种关系,又都在等待某片叶子。大家一起沿着这棵树走,每个人在每个分叉口自行做出选择,最后发现大家在同一个时间都走到了同一片叶子这里,这是神迹吗? 似乎是神迹,这个太巧合了。 但是,再换一个思想实验:足够多的人走这个树,每片叶子聚集了足够多的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平均只需六个人就可以把两个互不相识的人联系起来。因此同一片叶子中的人很容易发现共同点。于是大家就会感慨:你认识我,我认识他,他认识她。我们经过了这么多偶然的选择各自绕了一个大圈子最终殊途同归又到了一起,真是个神迹。 但其实,从我这个实验设计者来看,这个让当事人感觉到是神迹的现象是必然会发生的。 这么说,世上没有神迹?所有的神迹都是个美丽的误会? 且慢:这一切都只是证明了产生神迹感的一种可能性:必然的巧合带来必然的神迹感。但并不能排除其他的产生巧合的可能性。就像你看到地上有水就说有人在浇水,我做了半天的思想实验只是证明了地上有水也可能是因为天上在下雨,但并不能证明没有人在浇水。 更复杂一点,即使我有能力证明所有的神迹都不是上帝安排的,但我如何证明我不是那缸中之脑,我所看到、经历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某个类似上帝的人在向我大脑的输入各种神经信号呢?说不定那人正在一边向我那根神经输入信号,一边对着缸中我的一堆脑组织在窃笑呢。我知道这种可能性几乎是0,但却无法完全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3. 用俺工科的头脑看 玫瑰公园回来后我头脑里就这么绕啊绕,隔了一天,周六翻看那每日花两分钟读一段的小册子时,看到了那一天有这么一句话:不要让分析和规划弄得自己精疲力尽,要让感恩和信任指引你这一天,那样会使你离我更近。 确实,从俺工科的头脑看,之前分析这么多有什么用呢?工科上,很多时候只靠经验公式,能解决问题就行。理论再正确,总是加了很多简化和限定的,照搬到工程上是要出问题的,最后总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上个经验系数。 对于神迹,不管神学还是科学的解释,对我们这种在生活中沉浮的弱者来说,不在于谁更对,而在于谁更能解决问题。 如果在生活的逼迫下无法奋起抗争,那就不如接受上帝获得心灵的平静,至少这样可以让自己心身健康活得更长。 在真相扑簌迷离时,就该选用对自己有用的解释。 即使真相很明显时,是否要揭示真相也是有讨论余地的。 要不要告诉绝症病人真相,那得看病人的接受能力。这时需要追求的不是真相。 当病人无药可治时,如果告诉病人:你现在吃的是安慰剂,里面就是蒸馏水,没有任何药物成分在里面的。那是很缺德的。虽然你说的是真相,但安慰剂本来可以缓解病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被你这么一说,客观上让病人活得更差了。 当儿童和诗人咏诵皓月中的嫦娥时,不要时时提醒他们:月亮上一片荒凉。至少在这一刻,我们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不受拘束的想象。真相只需要科学家知道就行了。 明显的真相都是如此,神迹就更是要实用主义地看。神迹是否真是是神迹?是否是上帝的安排?科学上虽然认为每个神迹最终都可以有科学解释,但也留着一条缝:科学上也无法去证伪神学的解释。所以实用主义地看神迹还是能自己说服自己的。 4. 另类神迹故事 以前读过一个故事:一个人买了一辆车,每次开这个车去买香草冰激凌,车子就没法启动,而买其他口味的冰激凌就可以启动汽车。 这一现象可重复,工程师跟着反复实验,结果都是这样。难道这是科学上可以验证的神迹? 然而工程师反复仔细观察试验后发现背后的原因:香草冰激凌离店门口最近。导致汽车能否启动的决定因素是停车时间的长短,而不是买什么口味的冰激凌。 再进一步从工程上研究,发现再背后的原因是温度:停车时间短,发动机冷却不足。再背后的原因是:发动机冷却不足发生“蒸汽锁死”。再背后的根源是,发动机过热时汽油还没到喷油嘴就气化了。最终用高压避免气化或者改变汽油沸点来解决,新车不再有同样的问题了。 这个故事是为科学说话的,同样说明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神迹最终都可以找到根本原因。 但从实用主义看,如果这个汽车用户有能力,他可以自己去挖掘根源,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能力的话,在工程师解决问题之前,这个汽车用户最好的经验之道就是相信汽车不喜欢香草冰激凌这个神迹,不要去买香草冰激凌。虽然不科学,但有用,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真相留给工程师去挖掘吧。 生活比这个要复杂些,很多问题你明明知道根源,但就是无能为力,不断深受其害。此时,科学分析再正确也没有用处,如果无法反抗,那就只有享受了。只有相信神迹、让自己获得祥和与平静。 生活就像什么的,如果无法反抗,那就只有享受了。这句名言倒和圣经的道理是一致的: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不管它是多么的好还是多么的坏)赞美和感谢主,这样你就会获得喜乐、宁静。
个人分类: 宗教|38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听,上帝在说话
热度 1 xuyingxiao 2012-1-20 05:42
我:你准备受洗了么? L:你都没受洗,为什么叫我受洗? 我:这是两码事。比如教练做不了世界冠军,但教练带的徒弟可以做世界冠军。 L:其实,我还是不能确信上帝是否真的存在。 我:上帝在你心里。他不是一个实体,就像你心中的欣喜、不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能感觉到他的存在。你的心接纳他,他就在你心里,就能感受到他。不接纳,则心中就没有上帝,就感受不到他。 L: 我接纳他,但仍旧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我:虽然没体验到明显的神迹,但如果你听到上帝对你说话呢? L: 如果上帝对我说话,那我肯定就相信上帝存在了。 我:你应该听过他的说话,只是你没意识到那是上帝在说话。读了很多《圣经》后,平时碰到一些事情,头脑里是不是会自动蹦出一些《圣经》中的话? L: 这是很普通的现象啊。你读其他书时也一样,经常看的书、对作者又信任,里面的一些字句在平时就会在头脑里自动冒出来。 我:确实很普通,任何一本好书你拿来反复读都会有这种现象。你读书就是和书的作者在交流,生活中碰到特定场景时,你头脑中就会自动冒出来书中的警句,这其实就是书的作者在和你说话、为你提供引导和教诲啊。 L: 这点我承认。 我:普通的书、普通的作者你都承认作者会和你说话,同样的现象换到《圣经》上,它的作者是上帝,你倒不相信是上帝在和你说话、为你提供引导了? L:但有什么证据证明《圣经》的作者是上帝呢?如果真是上帝写的,那我肯定相信是上帝的存在了。 我:《圣经》是普通人写的,但这些人是在上帝的启示默示下、记录上帝的话。就像《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下了孔子的话,所以《论语》的作者是孔子而不是他的学生。 L: 有什么证据证明那些普通人是在上帝的启示下写了《圣经》呢? 我:首先确认你是否不再受有没有感受到上帝的存在而困扰。哲学地看,你能够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了,只是这个上帝不是物质上的上帝。 L:是的。 我:现在你的问题转化为——写《圣经》的这些普通人是否真的是受上帝的启示而写?这个问题似乎要容易解决些,是硬碰硬的事实辨析,否定了它就否定了基督教的基石。它不像上帝存在与否可以不作为科学问题而看作一个哲学问题,等我想清楚了下次再讨论。
个人分类: 宗教|35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差点在高速公路出车祸的经历
热度 3 sunx0053 2011-1-13 08:07
今晨(一月 12 日)上班路上, 8 : 30 左右, 我刚上 280 高速公路就发现在塞车。 我有点奇怪。 这条路我开了两年了,平常很少这样。 昨晚又没有下雪。 为什么大家会慢下来? 没想到疑虑一分钟内就有了答案。 既然在塞车我也不能开快,大概 40 迈。开了一会儿,前面的车停下来了。 我也就刹车。 没想到车闸像 突然失灵了, 车速没怎么慢下来。 马上就要撞上了, 我看到左边的快车道没车, 就不得已打方向盘到左边以避免撞车。 没想到我一转车头,就失去了控制。 一下滑向左边路边。 我尽量控制方向盘, 想要避免撞到边上满是冰雪的沟堑里。 在快掉下去的最后一刻, 车子开始往路上爬,但仍是在失控的状态之下。 结果车子越过左车道冲向右车道上慢慢开的一辆黑色的车子。车子仍在失控的状态。无助我能做的只有狠命踩刹车。 我的车头直接冲向那辆车,我可以看到驾驶员。 最近时我的车头离他大概有一尺间距。 在我认为撞车不可避免时, 要么我的车子突然慢下来,要么那黑色的车子突然提速了。 反正不知怎样, 没撞车。 一切都只发生在几秒内。 之后我又可以控制车子, 就慢慢开在右车道, 离前面那辆黑车远远的。 然后我再看后面, 大家可能看到刚才的一幕, 也离我的车远远的。 往前开了不过 100 米, 就看到两辆车撞在一起, 并且都陷在路左边的雪里。 这时我才想到大家常说的路面上的黑冰( black ice )。 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层, 但你基本上就是在光滑的冰面上开车。 稍快一点,或突然换方向就容易失控。 黑冰覆盖了至少从我刚才失控处到这车祸的地段。 我知道这次平安脱险不是因我的能力,因为我在失控状态下。 也不是因为我反应敏捷,因为我已经放弃。 这是一个神迹,神的奇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23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破解神迹——从对香草冰激凌敏感的汽车谈起
eloa 2009-1-5 15:54
云无心 发表于 2008-12-26 23:40 (本文已发表于12月号《成都客》,商业转载请与《成都客》联系,谢谢合作。) 这个标题有点故作高深,其实所谓的神迹,往往产生于科学思维的缺乏。按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下面这个对香草冰激凌敏感的汽车大概也可以作为神迹了: 通用汽车有一个品牌叫 Pontiac ,曾经收到过一个投诉。顾客说他们家每天晚饭后要吃冰激凌,惯例是全家决定了吃什么口味然后他开车去商店购买。问题出在他新买的汽车身上。他每次开车去买冰激凌,如果买的是香草味的,车就无法启动;如果是其它口味,就没有问题。汽车公司的经理虽然很怀疑事情的真实性,还是派了一个工程师去解决这个投诉。。。。。。 不能开着庞蒂克汽车去买香草冰激凌,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个神迹写进什么修车纲目或者什么内经,过若干年之后会不会成为所谓的经验科学? 神迹的产生有一种情况是两件毫不相关的事情连在一起发生了,人们会把前面一件当成后面一件的原因。比如早晨门口一只鸟叫,中午去买彩票中了奖。不少人会在中奖之后把鸟叫当作一种暗示。还有另一种情况,两件事情并非毫无联系,人们更容易把其中一件当成另一件发生的原因。比如买香草冰激凌和汽车无法启动这两件事情,根据顾客描述,好像确实是有联系的。顾客想当然地把前者当成后者的原因,这在我们的传统里更为普遍。 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这个案例。首先,顾客描述了一个现象:买香草冰激凌之后汽车无法启动,而买其它冰激凌就没有问题。科学的认识方式会问: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换句话说,这个现象是否重复发生? 如果我们把顾客描述的现象当作认识问题的第一步,那么确认这一现象真实存在是第二步。在实际案例里,工程师在晚上到了顾客家里,一起去买冰激凌。那天是香草味的,买完之后,车的确无法启动;接连三个晚上,工程师又去了,第二第三天是买别的冰激凌,车正常启动;第四天又是香草味的,还是无法启动。不知道顾客遇到过多少次同样的事情,工程师和顾客一起重复了顾客的描述。从科学方法的角度说,这个现象是可重复的。 在许多人的习惯思维里,既然现象可以重复,那么香草冰激凌和庞蒂克汽车相克这个结论就似乎是真的了。真得有神秘存在吗?我们看看工程师进行的第三步:在这几次和顾客一起买冰激凌的过程中,他详细地记录下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尽管他不知道这些细节有没有有用。然后他比较这些细节,希望找出买香草冰激凌和其它口味冰激凌过程中的所有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可能是导致汽车表现不同的原因。最后,他发现,买香草冰激凌所用的时间远比其它口味的要短。因为香草冰激凌最好卖,商店把它放在离门口很近的地方,也不用找,直接拿起来就去付账。而其它口味的冰激凌放在商店后面,多种口味放在一起,要走过去还要先找,所花的时间明显比买香草味的要长。所以,停车时间的长短,而不是冰激凌的口味,是产生这一神迹最可能的原因。 到这里,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为了确认这种猜测,可以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对照实验。一方面,买香草冰激凌,买完之后逗留到买其它冰激凌所需要的时间,再去启动汽车,如果购买时间的长短是神迹产生的原因,那么这样买完香草冰激凌汽车应该能够能够启动;另一方面,由另一个人拿一盒其它口味的冰激凌放在香草冰激凌那里,顾客取了之后付款走人,车应该不能启动。这两方面验证符合预测,就可以确定停车时间长短是神迹发生的原因。 对于顾客来说,故事似乎到此结束了。对于工程师认识这个问题来说,停车时间也只是表象,而不是原因。为什么停车时间短车就不能再次启动?这是他要进一步认识的问题,我们当作认识这个问题的第四步。他怎么去找出第四步的原因我们就不去关心了,那是一个工程问题。总之,他找到了原因:停车时间短,发动机冷却不足,发生了汽车故障里的蒸汽锁死现象。只要等发动机充分冷却,故障自动排除。 到了第四步,对于这个工程师来说,任务圆满完成了。但是,对于汽车制造来说,这还不够,因为知道了蒸汽锁死是导致汽车对香草冰激凌过敏的原因,并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只能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汽车设计工程师必须找到蒸汽锁死产生的根源,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它。当科研人员搞明白了:因为发动机过热,汽油在达到喷油嘴之前就气化了,所以不能以发动机需要的状态到达喷油嘴,从而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只要发动机冷却下来,汽油能够顺利到达喷油嘴,发动机就可以正常启动。找到了这个根本原因,设计工程师们可以改善发动机的设计,比如用高压避免气化,或者要求使用适当沸点的汽油等等。这种蒸汽锁死的故障,或者说对香草冰激凌敏感的汽车,在新一代的汽车中,基本上就不会出现了。 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神迹,初看起来,真是不可理喻地神奇。当我们停留于上述认识问题的第一步、第二步的时候,神迹就成为神迹,就在经验科学的飘飘然中流传下去。这样的经验科学,不一定就是错的,但是,如果不对它们进行第三部、第四步、第五步,甚至更多层次的深入认识,经验就永远是没有太多价值的神迹。只有基于科学认识的经验,才是可靠的。比如说,上面的故事里的那个工程师,并不需要用我们提到的正反两方面的实验来确认停车时间短是故障产生的原因,而是基于他对车的了解,用经验就可以作出判断。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还可以想到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在我们的传统里,极其推崇那种看一眼,甚至听几句描述就可以指出问题所在的圣人。不用进行数据收集,不用进行科学实验,不用进行逻辑推理,一切疑难问题都在掐指一算抚须沉吟中解决。这样的天才或许是有,但是肯定不足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神迹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但是绝大多数人没有天才那样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事物,而这种思维方式,不需要天才,只要智力平常的普通人,经过学习和锻炼就可以达到。
个人分类: 感悟|1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预感的一点外行看法
songshuhui 2008-9-3 12:12
云无心 发表于2008-05-13 星期二 20:18 分类: 专辑 , 地震 | | 动物预测地震的问题,瘦陀的文章已经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得很清楚了。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有认识思维和方法的问题,这里完全从基本的科学原理上来谈点外行的看法。 一是巧合。简单来说,就是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发生了,人们习惯于把它们联系起来当作神迹。我一直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忽视统计而重视神迹。两件不相干的概率很小的事情,比如说百分之一和千分之一,同时发生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虽然小,但是世界这么大,总还是可能发生(想想买彩票中头奖的几率是多少)。一旦发生了,人们就倾向于认为二者有因果关系,所以神迹,诸如动物预感灾祸就出来了。个案是不能用来证明结论的,不过我还是想写一段亲身经历来佐证一下结论。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的哥哥被淹死了。他妈妈非常后悔地说:那天她上山的时候,经过某人家,那家的狗冲她叫了好久,在山上又有几只鸟在旁边的树上叫,可她就是没想到这是在提醒她家里要出事,如果她回去看着孩子就好了。过了两天我上山,经过某户人家,那家的狗也冲我叫了很久,我就想起同学妈妈的话,心里一直很不舒服。但还是上山去了。到了山上,也有鸟在我附近叫,我就非常恼火,拣起土块去扔那些鸟。可是过一会儿又有别的鸟来,心里越发紧张,于是匆匆割了些草就回家了。回家发现什么事情都没有,才如释重负。后来发现,不管是谁,什么时候经过那户人家,那狗都会叫。在山上碰到鸟叫,也是平常不过的事情。又经过了几十上百次又是狗叫又是鸟叫,家里还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才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狗叫和山上的鸟叫。 在某一些自然灾祸发生之前,有一些动物的反常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动物预感的证据。有些现象被多次观察记录到,用巧合来解释也不合理。但是这也并不是神迹。我认为应该用类似医学上的早期诊断来解释。首先,自然界的任何变化,尤其是我们说的自然灾难的那些变化,不可能是孤立发生的,它的发生必然伴随着别的变化的发生。有的变化是引发灾祸的,发生在灾祸之前;有的变化是灾祸的结果或者伴随的,会与灾祸同时发生。比如地震,必然由地层深处的变化引发,在引发的过程中还有地层内部的温度压强声音等等的变化。其次,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是数学上的突变函数,或者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突然发生。它必然有一个变化由小到大的过程,只有当变化超过一定的阈值,人类才能感觉得到。第三,对于某种变化的感知,人类不一定是最灵敏的。很多变化产生的信号在人类无法感知的时候,动物已经可以感知了。如果动物的本能使他们对这些感知的信号作出一定反应,人们就会说它们预知了灾祸。 这么说太过枯燥,还是打个比方吧。一个人在公园里睡觉,我走近它,拣起几个苹果向他砸去。(为什么要砸他?不用理由吧,或许就想砸他,或许想请他吃苹果,或许,提醒他一下万有引力定律。)对他来说,被苹果砸的这件事是突然的,不可预知的灾祸(谁在睡觉的时候被砸醒都会不爽)。但是,在他被砸之前,其实发生了几件别的事情:我走近,弯腰,拣苹果,扔苹果,苹果飞向他,被砸。除了被砸,其它的那些事情都跟他被砸有关,但是他没有观察到,所以他觉得被砸是一个突然的灾祸。现在,假设他带了条狗,狗在他被砸之前狂吠了几声,跑了,于是狗没有被砸到。他事后可以说,狗曾经预感到了灾祸,还提醒过他。 现在,我们来分析狗的行为: 第一种可能,狗根本不知道我走近的这事,只是闻到了附近有人烧烤,所以叫了几声,跑去吃烧烤了。这种情况下,所谓狗预测灾祸,就是一种巧合。 第二种可能,狗感觉到了我走近,但是这条狗比较怕生,叫了几声跑了。这种情况下,狗的行为跟这个人被砸有一定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很弱,因为任何人走近,哪怕是附近的人来请他喝酒吃烧烤,狗也会有同样的行为。这样的一种行为,如果没有灾祸发生(被苹果砸),而是他吃烧烤去了,就会被人们忽略掉。而如果他被砸了,就会被认为是狗预感了灾祸。 第三种可能,我把苹果扔出,狗根据苹果的飞行轨迹计算出苹果是飞向他和它的,于是叫了,然后跑了。这种情况下狗叫并且逃跑与被砸有直接关系,称为预测也不为过。但是这种预测根神秘的预感无关,就是一种在人感知到变化之前狗感知到了,并且做出了它的本能反应而已。 第四种可能,狗感知到的信号介于我走近和苹果飞出之间。这些情况下,预感的实质也介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分析之间。 人类对于灾祸(或者更广泛一些,对于自然现象)的预测,其实就是寻找某些参数,通过检测这些参数去推测自然界要发生的变化。有些参数与待预测事件相关性很弱,比如走近和被砸;有的参数与待预测事件相关性很强,但是很难提早监测到,比如苹果飞出。科学的发展就是不停地寻找恰当的参数,并且探明这些参数和待预测现象之间的关系,随后建立预测模型。天文学的发展,使得人们曾经以为神迹的日食月食不再神秘,人们也不再用敲锣打鼓去驱赶天狗。气象学的发展,虽然没有日食月食那么准确,但是风雨雷电的行为至少也不再是神迹。看云识天气也好,观察动物行为也罢,都不如气象台来的准确。我们今天所认为的那些动物对灾祸的预感,焉知不会在将来被科学所破解? 标签: 动物预感 , 地震 , 神迹
个人分类: 地震|2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