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百家讲坛网易课程看当前国民教育水平
热度 17 gaoshannankai 2015-4-22 16:38
最近,应生物信息学qq群154712987各位老师同学要求,我逐渐把自己 一些讲座放到网上,希望与大家交流,特别是对于一些想 了解相关知识的同行提供借鉴。 听大家说网易公开课是国内目前最好的,于是就上去看看了, 感觉这个狗屁玩意,搞的不伦不类。 首先,需要一个繁琐的申请,然后半天没人搭理,估计申请的人 很多; 其次,里面大部分内容都是文科的,而且点击率高的也是文科的。 于是,让我想起了此前咱们教育台搞的《百家讲坛》,一开始还好, 到后来都是文科的一帮狗屁玩意,在那里瞎忽悠,什么水煮三国, 什么我理解的论语,这些东西盛行,说明了什么。 第一。国民理工科素质太低太低; 第二,大部分理工科老师不愿意出来搞讲座,搞教育,搞科普, 有技能有技术的都忙着赚钱,搞项目。 百家讲坛应该定位于理工科为主,传播科学和新思想, 当然不能考虑收视率,你不去硬推行,国民素质能提高么。 电视台花大把的银子去推一些歌星舞星笑星,为什么就不能推一下科学。 其实第二也是第一的一部分,所以导致我们国家国民素质低下。 文科误国,文人误国。大家请看我的博文 暴民思想,反智文化,中国还停留在中世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2627.html 网易公开课,一点不公开,把审查程序搞的繁琐,无非就是装b, 显得自己很权威。 网易真的不如优酷,科学需要大鸣大放大字报, 中国现在又要到了五四时代,需要一个科学大传播的过程。 我在优酷放了一个视频,是我的一个讲座,优酷才真正是公开课。 报告人: 高山,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地点: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 开始时间: 2015-04-20 2:30(下午) 视频存档:基因表达测量与数据分析.flv 网上共享: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M5MjExNTA4.html
2241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和美国人的16个区别
huailu49 2014-6-19 17:13
有次和朋友聊天,聊到中美差异问题,朋友说曾经和一群老外做活动,吃完饭以后老外老中相互指出对方让自己不习惯的地方。 外国人说,中国人吃饭当桌吐骨头,还有喝啤酒之后打嗝,这些行为让他们很不习惯。(老外的食材大部分都是加工好,很少要吐骨头) 中国人就说,外国人揪馒头去菜碗里蘸汤吃,看着不舒服。( 老外吃东西习惯各人吃各人盘里的,主食蘸酱料吃很自然) 其实,很多差异并无好坏之分,仅仅是差异而已。只是时常会觉得有意思,大家也在相互比较之间,相互了解。 在网上看到有人总结中国人和 美国 人一些差别(有些内容转来转去,查了半天也不知出处),再加上平时老美老中朋友聊天的一些内容,综合一下发出来给大家看看,只为交流,别无他意。 一 中国人喜欢表扬别人,不表扬自己,善于自我批评,听到赞美要谦虚:哪里哪里,还不够好! 美国人不但喜欢表扬别人,也很喜欢自我表扬,走到哪里都甜言蜜语,你若是夸他,他会大方地回答:谢谢,我同意! 二 中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时,是去吃(下馆子); 美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时,是去喝(泡酒吧)。 三 中国人怕晒,讲究“一白遮百丑”,中国女人不喜欢晒太阳; 美国人怕不晒,喜欢小麦色肤色,白人更是爱死了晒太阳,太阳越烈越好,晒的面积越大越好,穿的越少越好。 四 中国人不管是送礼物还是收礼物都很含蓄,当面打开看也是不合适的; 美国人则是,送礼的人大张旗鼓,收礼的人也要咋咋呼呼地说:Great!I love It。 如果送的是衣服或者饰品,还要当面试一下,表现出越喜欢,别人越高兴。 五 中国人对于教育小孩,成就感来自于孩子在学校排第几名,以及 会背唐诗或弹钢琴 ; 美国人对于教育孩子,成就感也许来自于孩子球打得好或者十岁就能独立照顾自己。 六 中国人的父母,可以无怨无悔地帮孩子带孩子,劳心劳力,还倒贴钱,羡煞老外; 美国人(主要指白人)退休了,喜欢过自己的生活,旅旅游、跳跳舞、学一项特长,单身的还要谈谈恋爱。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会帮忙长期照顾孩子。当然临时帮忙肯定是有的 。 七 中国的儿女送父母去老人院,容易被人说成不孝 ; 美国人的父母住在老人院,如果儿女抽空去看望一下,那叫孝顺。 八 许多中国人的后院里种的是菜; 普通美国人的后院里种的是花草。 九 中国人赚了钱存在银行里, 保持安稳的心态; 美国人钱还没赚到手就花出去了,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 十 很少的中国人在信用卡上欠债; 很少的美国人不在信用卡上欠债。 十一 中国人还没结婚,钱就合着一起用了; 美国人很多结了一辈子婚,钱都分开用。 十二 中国人谈恋爱时,谁想结婚,谁都可以提出来; 在美国,一般女孩再想结婚,都会耐心地等待男朋友终于有一天想 “ 家 ” 了,来求婚。 十三 中国人结婚后女方不用随夫姓; 北美女人结婚一般都会改姓,不管你多牛B,比如希拉里·克林顿。 十四 中国的大城市很多草坪上会有一根标语:请勿践踏草坪; 美国的草坪就是用来践踏的,草地上随处可见人们或坐或卧,晒太阳看书的都有。 十五 中国人做菜很少完完全全按菜谱做的; 美国人做菜、做点心,是一定要看很详细的菜谱,极精确地按照菜谱的要求做,一丝一毫不差。 (美国人家家都备有厨用的量杯、量匙)。如果你说 “ 少许 ” ,他们就无法做,要说 3/4 tea spoon 。 十六 大多数中国人进家门就换鞋 / 脱鞋; 美国人会穿鞋踩到浅色的地毯上,还会穿鞋上床。 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出处不详,如有冒犯,请联络: 1 3810909225
个人分类: 国际纵横|2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惊呆: 1912年出版的小学课本
热度 38 Majorite 2014-2-27 10:38
1912 年出版的 民国小学课本 现在许多国人不知历史,以后历史不会倒退、不会原地打圈,其实不然。读一下1912年出版的当时小学课本,小伙们惊呆了,我们的思想境界离102年前还相差很远呢! 下面介绍资中筠写的一篇文章,谈这个小学课本的。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资中筠 这本1912年出版的小学课本,距今102年。我是民国过来人,当时尚未出生。而见报道,我的师长杨绛先生正好用过这部教科书,算起来,我的父母从私塾进入“新式”小学时,学的也应该是这一课本。如今披读后,不禁感慨万千。 这是辛亥革命后出版的第一种新编小学教科书,包括初小和高小的《新国文》和《新修身》。那是在白话文运动之前,所以还是文言文。而其内容,从今天的目光看,仍未过时。翻开首页的“编辑大意”,就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高小课本的“编辑大意”,第一条开宗明义: 一、 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 寥寥数语,包含了现代公民教育的要义 。 接下来几条简明扼要,完整地表现了“共和国”教育的特点。不忍割爱,全引如下: 二、表彰中华固有之国粹特色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 三、矫正旧有之弊俗,以增进国民之爱国心。 四、详言国体政体及一切政法常识,以普及参政之能力。 五、提倡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主义,以巩固统一民国之基础。 六、注重博爱主义,推及待外人爱生物等事,以扩充国民之德量。 七、注意体育及军事上之知识,以发挥尚武之精神。 八、注意国民生活上之知识技能,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 九、关于历史地理科之材料以有兴趣者为主,与各科无重复之弊。 十、选录古今名人著作以养成文字之初基。 十一、各种文体略备,使学生知其梗概。惟诏令奏议二类,非共和国所用,故不采。 初小课本的宗旨大体相同,与高小不同者是更强调“合于儿童心理,不为好高骛远之论”,注意循序渐进,结合生活现实,还特别提出关于花草景物的课文应预算就学的日期,按照时序排列,使儿童易于随时实验。 课文内容由浅入深,极为丰富,囊括了天文、地理、中外历史、科学知识、日常生活、器物常识、实用技能(如“簿记”、各种书信体等)、国家政体以及伦理道德、待人接物,等等。贯穿其中的是“共和国国民”的精神。课文之外,还有为教师准备的《教授法》,难以一一尽述。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提出特别打动我的几点: 1. 第一册、第一课,赫然一个“人”字。配图七个人,显示一家三代男女老少,包括怀中婴儿。一个“人”字,如何讲满一堂课?《教授法》中从各个方面加以说明,除书写、读音外,列举具体的人的不同特点,和抽象的人的共同概念,有个性、有共性。还有人与动物的异同。画龙点睛之笔是:人之区别于鸟兽者,为“读书明理”。试设想,一个小学生第一天背着书包上学校,进入脑海的最初知识,就是对“人”的认识,接受了读书的必要性和读书的目的——“明理”,而且初步接受了抽象思维的方法,由此奠定走向做文明人的出发点。 2. 初级课本中充满了日常生活常识,由家庭而社会,而且兼顾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劳作方式,接近自然,不唱高调,不矫情,不煽情,符合儿童心理。兼顾识字释义,由易入难,穿插其中多有花鸟鱼虫、美景、游戏,活泼而有情趣。不知不觉间培养一种健康、卫生、勤劳的生活方式,尊重劳动的观念,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的作风,还有美育、趣味、情操的熏陶。 3. 从初小第七册(小学四年级)起,即有以“ 共和国”、“平等”、“自由 ”为题目的课文。“ 共和国”讲国家制度结构;“平等”课讲专制与共和之区别,在共和制度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分两课,上一课讲身体、财产、言论、居处、信仰自由,“即国家亦不得侵犯” ;下一课讲自由的界限,必须 在法律范围之内,不得侵犯他人自由。以后几册,此主题重复出现,不断加深。 4. 历史地理知识极为丰富,深入浅出。对全球地理以及各大洲主要国家都有介绍。 高小一年级的课本中有两课连续讲“华盛顿”,统共不到五百字,把华盛顿其人与美国独立起因和过程都说清楚了,简明扼要,十分到位。难得的是关于美国独立,课文指出是从抗税开始,而且称“英侨”,而不是模糊地称“美国人”,因为那时还没有美国。说明当时的编者对外国历史的把握已达到相当水平,能够准确地在几十个字中表达清楚: (英国)乃征美洲重税,关禁甚严。英人居美者,不便之。宣言:英国旧律,更定税则必由民举议员定之,因请立美洲议院,如英制。英廷不允,侨民大愤,不奉令,虽妇人孺子亦主持自立,起与英抗。 本文特别引出这一小段文字,是因为上世纪下半叶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大陆普遍的观念是把美国独立纳入“资产阶级武装革命”的一部分,与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抗税”的观念对当时的国人是陌生的。 5. 爱国与爱人类都是本教科书的重要主题。不少课文都有激发爱国情怀,提倡团结自强的内容。关于中外关系,初小四年级的课本中有三课连续讲“清季外交之失败”,把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列强对中国的侵犯以及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的经过做了扼要、客观的阐述。 中国人一向念念不忘自己是“大国”,一切自大与自卑的复杂情结由此而来。且看此教科书关于“大国民”的定义: 所谓大国民者,非在领土之广大也,非在人数之众多也,非在服食居处之奢侈也。所谓大国民者,人人各守其职,对于一己,对于家族,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世界万国,无不各尽其道,斯之谓大国民。 接下来,讲述为“大国民”之方,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培养。 另一方面,爱人类的课文也多次出现,反复论述平等对待一切国家民族之人,不分肤色、种族。《修身》课本中更有好几课讲“博爱”、“国际道德”、“对外人”之道:例如“应对不可以不谨,交易不可以不信”,“我以礼往,彼以礼来,既不容侮慢,亦何必畏怖乎?”“对于外人,或加以侮辱,或施以傲慢,于外人丝毫无损,特以野蛮示人耳”。 在战争中对于“敌军之失战斗力者”,也应以常人待之,这就是优待俘虏的原则。课文中专有对国际红十字会的介绍。 我们不应忘记,那是列强环伺,国人深感积贫积弱之痛的时代,理所当然要强调爱国、自强,乃至专有“军国民”,培养尚武精神之课文。但与此同时,仍倡导人类博爱精神,以不亢不卑的态度对待外人,培养宽广的胸怀,而不是片面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第六册最后以一句格言作结:“ 一国之强弱,视人民之德行 。” 对照今世,何其难能,又何其可贵! 6. 信仰自由也是重点之一,对佛、道、耶、回诸教都有介绍,强调宗教平等,不应互相歧视。对于孔子、孟子、老子、商鞅的学说都有简述,并强调儒学不是宗教,老子的学说与道教也不是一回事。这些都只是作为一家之言。此外还有不少课文介绍中外历史人物,领域甚广,既有秦皇、汉武、俾斯麦、拿破仑,又有花木兰、秦良玉、哥伦布、南丁格兰(今译南丁格尔)。从人物的选择来看,体现了多元化的取向,并不一定代表编者的好恶。 7. 特别突出完整的公民教育,除了贯穿在课文中的公民精神外,高小《修身》最后一册后半部分,也就毕业班最后学的课文是“共和国公民须知”专题,共五章十五节,大约占半个学期的课时。 1 )“总论”给出定义:“ 公民者,享有公权利之国民也”,并详述公民之资格 ; 2 )“ 公民之权利”——自由、平等、选举、从政 ; 3 )“ 公民之义务”——纳税与公债、服兵役、守法、教育 ; 4 )“ 地方自治”——户籍与警察、公益机关、公安机关; 5 )“ 国家之组织”——国体与政体、立法、司法与行政。 当然,小学的科目不仅是国文和修身,应该还有算术、常识(或称“自然”、“博物”,即理化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等。不过我一向认为,国文是奠定青少年文化底蕴和思维能力的决定性科目。这一套国文课本不负所望,深与广都达到一定程度。到五四运动之后,教科书大多改成白话文,但基本宗旨取向,特别是公民教育还是一脉相承。在价值观上所谓传统与西化,自然地融合,似乎不成问题。从《修身》课本的章节看,私德与公义并重,中国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都囊括其中, 既讲谦谨、仁爱,又讲坚毅、勇武 ; 既讲孝悌忠信,又讲尊重人权、人格独立 ,而且调动了古今中外美德表率的各种实例。 可以想见,读完这套书,一个高小毕业生已获得基本文化知识、文字修养、做人的道理,并且具备现代公民的品格和一定的世界眼光。在此基础上,若继续深造,研习一种专业,无需回头再补基础文化课;若无力升学,进入社会,也具备了基本谋生手段,和自学能力。我见到过不少前辈,或是老革命,参加革命前只读过小学;或是后来成为文化界名人的,如大出版家范用、沈昌文等,正规教育也不过小学或初中。但是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即使历经思想禁锢、扭曲的年代,在环境许可时,还是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这固然与他们各自的天分和后来勤奋自学有关,但也是拜那时的小学教育所赐。 这套书是蔡元培任教育部长时主持编纂的 。民国建立伊始,立足未稳,即以教育为重。1912年一月教育部即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清朝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同年三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又规定人民有信教之自由。接着,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指出“ 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 , 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 ”,必须从教育宗旨中删去,所以小学废尊孔读经。孙中山也力主此议。由此可见,蔡元培固然主张兼容并包,连辜鸿铭也被延聘到北大教课,但是他主张自由、民主,共和政体的倾向是很鲜明的。 与此同时,在康有为推动,其弟子陈焕章主持下,掀起了强大的“孔教”运动,声势浩大,形成一次重要的思想较量。后来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又有一次较量。在那以后,新学开始占上风,“民主与科学”成为知识界的共识。平心而论,就纯学术思想而言,这种复旧的主张也不是全无道理。因为在政权新旧交替中,整个局面是很混乱的。旧的秩序“礼崩乐坏”,而新的道德伦理不可能立即树立和普及。还有不少政客以共和为名,行争权之实,真伪莫辨。所以客观上呈现出来的就是道德滑坡,世道混沌,人伦失范。一部分士人怀念旧秩序,企图从复古中找出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体现在当时的政局上,这种尊孔运动必然符合顽固反对共和的政治势力的诉求。所以,伴随着这一文化上的较量,先有袁世凯称帝,后有张勋复辟,及其随后的覆败。 诚然,同样的教科书,不一定培养出同样的人,社会环境千变万化,进入社会的人自然也良莠不齐。但是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教育方针的指向至关重要。百年树人,如果十年为一轮,按照这本教科书的基本宗旨,奠定一轮轮少年“读书明理”的基础,今日为生,明日为师,再加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普及,扩大覆盖面,人心世道会是怎样景象?公民社会还会遥远吗? 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个极端。在现实中,一方面疯狂拆除历史遗迹,任意涂抹屏蔽历史;一方面又大肆宣扬复古,动辄两千年,甚至五千年。是不是只有回到完全不知海外有何物的时代才算是中国文化?我常说“ 愧对先贤 ”,就是我们没有爬到巨人肩膀上继续向前,而是像俗话说的“狗熊掰棒子”,拿一个,掉一个,永远积累不起来。甚至舍珠玑而拣瓦砾,而曰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其可得乎?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5968 次阅读|53 个评论
仁义礼智信 德谟克拉西
热度 2 wonsure 2014-1-19 17:18
题目是何兆武先生口述的个人回忆录《上学记》中提到的一个对联,德谟克拉西是 “ democracy ” 的音译(2013年7月第3版正文12页)。《上学记》这本书我刚看了一部分,感觉很真切。何先生在第二版序言中说回忆录是个人的感受和主观印象,不能按学术著作来要求和推敲,对于同样一段时期,各人看法会不同,所以“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那是学者研究的事情”。 这观点我很赞同,其实我们每个人所经历过的“历史”,自己可能都说不清楚,只能根据自己身边的事情和自己的认知程度,给出自己“个人的感受和主观印象”。葛兆光先生在序中说“烽火岁月”是“筛选后的简明大纲”(葛兆光序第4页)。 回到话题,关于西方的德谟克拉西,国内施行过吗?《上学记》中说国*民党时期的体制是苏*联模式(应不包含袁项城帝制时期),“与西方的民*主模式完全不一样”。下面是一段原话(正文7-8页): 改组后的国*民党,在体制上学苏*联,即孙*中山所说的“以俄为师”。国 * 民党实行“以党治国”,其实质也就是“党领导一切”,即一党专政,以党来治理国家。简单解释就是“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党是唯一的,“党外无党,党内无派”,党是绝对统治一切的,一切都由党来决定,这是苏*联的模式。西方政党的体制是选举制,这个下来那个上去,孙 * 中山改组以后的国 * 民党不是这种制度,他的那个“总理”也不是责任内阁制的“内阁总理”,而是总揽一切都归他管,所以叫“总理”(后来蒋*介石则改称“总裁”,即一切由他裁决)。孙 * 中山有一个规定,那是连黄 * 兴都不赞成的,即入党的时候宣誓,不但宣誓入党,还要对孙 * 中山个人宣誓效忠。所以“总理”或“总裁”,也就是个人独*裁。 这种体制是不是很熟悉呢?其实蒋执政后,好像搞过选举,其实也就是那么个意思。书中有描述宋*教仁搞议会政治的段落,很有意思,从中可看出西方的东西到国内后的“水土不服”,原文摘抄如下(正文第6页): 孙*中山有个非常著名的助手叫宋*教仁(当时“民国伟人”号称“孙、黄[兴]、宋”),满脑子是按西方的体制搞议会政治、搞选举,根据选举组阁。不过那个东西并没有效率,而且结党营私,表面上看党派林立,政权像走马灯一样,今天换这个明天换那个,其实都是一些政客在操纵,并没有搞好。袁*世凯当然也看不顺眼,就把宋*教仁刺死了。 当然这也是个人的感受和主观印象,各人“尽可以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印象”。为什么西方有些东西到国内就走样了呢?我们能不能洋为中用呢?这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1886 次阅读|4 个评论
9.18——“警报”响起来,我们心里明白吗?
热度 7 wangxh 2013-9-18 09:34
2013年9月18日9时18分——就是刚刚,外面“警报”(实际上是汽笛)齐鸣。一小撮一小撮的百姓们警示着他人,也提醒着自己…… 可是过了今天,所有都回复常态——国耻,还有记忆吗? 政府呢?政府做什么了? 希望政府做点什么,不是立即动手与鬼子干,而是政府应该励精图治、有所作为。小鬼子为什么不敢与俄罗斯叫板?二战中可以偷袭珍珠港的小鬼子,为什么现在像龟孙子一样对美国俯首帖耳?俄罗斯打牠了吗?美国不仅没有打牠,而且还“保护”牠。 在我们强烈抗议鬼子政界要员拜鬼的时候,我们的要员对我们的先烈与民族英雄都做了什么?位于一个个烈士陵园、深埋在地下的英灵们尴尬地躺在那里,又会作何种感想?
个人分类: 国家|2682 次阅读|18 个评论
人民的真相和危机
热度 4 hyperthink 2013-5-19 18:24
看到这个社会暴戾之气日渐积聚,伪善之举层出不穷,却少有从根本处破土的动作。因此,也发表点看法。 ------------------------------------------------- 在雅安地震后的博文中曾经提到隐藏在背后的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个人认为是当前中国最大的一个风险。 一 人民的真相 他们不是我们美好想象中的那个虚无缥缈的“人民”,他们是经过了太多污染,被摧残、被践踏、被奴化、被利益熏陶、被权力压迫之后的扭曲的人民 , 他们心灵昏暗、了无信仰,一切以唯利是图,是包含了太多污垢、扭曲的、具体而微的生物 。 我们经常会看到描写清朝末年国人愚昧、落后和扭曲的沉痛,总以为那是历史,实际上我们当前的“人民”,他们所蕴藏的“恶”和“昏”可能比历史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所蕴藏的可怕能量也可能比历史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人民的这种昏暗不是他们本身的错误,是我们的社会——更确切地说是代表这个社会的统治者造就了这样的人民。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的统治者曾经造就了整个疯狂的大和民族的人民,德国纳粹上台后也曾经造就了整个疯狂的雅利安人民(当然这个民族始终有少数清醒的人民,让人着实佩服这个民族人民的素质)。不是只有其它的人民才如此,我们的人民也同样如此。经过多少年的动员、诱导和压迫,我们人民所蕴含的负能量甚至还要更加可怕。 从革命之初发动流氓无产者开始,一切道德、秩序被作为封建反动被摧毁;再到建政之后发动人民之间的长期内斗;再到经过长期的经济压榨和盘剥(包括新的三座大山),我们的人民内心是仇恨、麻木和黑暗的,这种力量没有正常的渠道被释放、宣泄,而是默默地在积聚,可能有一天会以暴力里的形式爆发出来。 这就是历史书上经常看到的“神州陆沉”啊,只不过我们无法去预测它的导火索。 我们对大自然进行了太多的索取和剥夺,总有一天大自然会报复给我们。 我们对人民进行了太多的索取、掠夺和毒化,总有一天人民会同样报复给我们。 我们给与人民自由、民主、平等、教育、理想、信仰,人民会给这个社会返回同样的输出(希望我们的中国梦有这些) 。我们给与了人民压抑、暴力、等级、奴化、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压迫,人民会把同样的东西回报给社会。 而事实上,这种报复一直在进行当中。 不管是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危机,还是社会上的诚信危机,还是动则行凶的医患关系,每一种恶后面其实都是普通的人民。不要以为这是少数人,是少数犯罪分子,实际上我们整个村庄、整个地区、整个行业都在造假(甚至是造毒)的比比皆是, 每一个人都是这种不正常社会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这个不正常社会的受害者。 这就是我们当前的现实。 二 一切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我们的现实业已如此——这是我们思考的起点。 希望我们的人民能够成为独立、理性、有尊严、有信仰的个体的“国民”,而不是现在这个被描绘成永远正确、美好、崇高到虚无缥缈的“人民”。 现在这个人民还是麻木、昏暗、卑微、扭曲和了无信仰的一群乌合之众,和一个个卑微、极度自利的个体 。 看待当前的人民,要防止四个趋势。 第一种趋势,是把我们的人民幻想得太美好、太崇高、太明智 。 表现在具体的社会事件中,譬如一旦出现拆迁什么的纷争,就肯定地认为人民是对的;而实际上这里的人民他们也是具体的个体, 在具体的案例里面,有着非常复杂的情由,经过太多奴化、利益熏陶、扭曲的人民远非你想象的那么单纯和良善 。 其次,也 不能幻想只要我们的制度如何如何,我们的人民就会高尚、有尊严、幸福的生活 。其实你只要看看“抓闯红灯”后人民的具体反应,对茅于轼的谩骂,等等,就可以看到我们当前普通人民的素质。 人民的教化和进步,从懦弱、昏暗、愚昧的人民到独立、尊严和理性的国民,需要长时间的过程 。 我们的人民,既没有宗教信仰的教化,也没有现代社会的启蒙,更没有现代社会的生活经验(我们当前的社会还是个半封建社会,算不上现代社会),本质上还是愚昧落后的 。 社会上很多的知识分子,很容易从善的角度和愿望出发,走入这个极端。 第二种趋势,是既得利益者继续以那个虚无缥缈的“人民”的名义,采取防民甚于防川的高压措施 。 传统的政府官僚,如果没有开阔的眼界,常常容易走入这个极端,采用更加高压的手段来控制人民 ,防范更加剧烈的冲突和不可控状态的出现。甚至导致国家内部维稳的成本竟然要超过国防军的军费。 随着压迫的加深,暴戾之气只会更加积聚,社会群体的心理只会更加扭曲 。 这条道路注定是要失败的,同样的剧情历史上已经出演过很多回。近期的迹象似乎表明,这种趋势似乎已经被悄然修改。 第三种趋势,要防止伪善的人们,采取肤浅和虚伪的手段来进一步强化愚民教育,使本已愚昧落后的人民更加愚昧落后 。 通过愚民教育使愚者更愚,从而消解人民当中的仇恨、戾气等负能量,是伪善者的游戏。很多人都希望这个社会向好,都能感受整个社会(人民)溃败、腐化的危机。但是怎么做? 不是靠 CCTV 这种塑造所谓盛世的虚假、美好的幻象来糊弄,不是靠“唱红”这种浅薄的方式来收拾人心,同样不能靠鼓励人民“一切向钱看”这种短视的行为来诱导人民丧失思辨能力 ,通过这种愚民教育来化解人民的仇恨、戾气等负能量是一种权宜或者权谋,不可能长久,而且总有一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四个趋势,防止伪善者顺应人民的暴戾之气,假借支持民意来满足自己道德上的优越感,逐渐演化成不可收拾之局 。 我们的社会需要建立新的机制和规则,来表达和协调利益,而不是伪善的去顺应人民当中的暴戾之力。社会中存在着一些舆论力量,不是真正的去求真求善,而是为了占据道德和舆论上的优越感,去迎合人民的暴戾和阴暗的一面,展示了非理性的语言暴力。如果人民当中暴戾和阴暗的一面得到顺从,暴力总有一天会随之而起,而流氓无产者暴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我们都已经经历过了。屠杀了四川大部分人口的张献忠,以及令民间闻风丧胆的长毛造反,都是典型的流氓革命。 三 建议 ——普及大爱,重塑爱和信仰 。重拾对真正的宗教的信仰, 通过信仰建立人民的契约精神 。为什么说是真正的宗教?因为在我们社会,特别在这种人民腐化扭曲的年代,各种道会门的组织会纷纷出现,他们不是真正的宗教,没有真正的信仰,却披着宗教的外衣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会裹挟会众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 ——深化改革,建立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的关键是权利制衡,是约束政府。 使基于社会契约的政府,与权力分立体制,与人民的选举和信托等制度结合起来,实现一种基于信托的制约、互动的架构 。虽然这种体制在世界上并不鲜见,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模式创新。 我们的政治框架已经太过古老和落后 ,政府所代表的统治者,给与了人民太多的压榨、奴化、赤裸裸的利益盘剥,而造就了现在我们所面对和所处的人民。 ——严刑峻法,维持社会不致崩溃 。对于突破社会界限、特别是突破法律底线的行为,不能天真,也不能怯懦,应当严刑峻法,打击刁民和恶民,保护良民和善民,维持社会不致崩溃。毋庸置疑, 我们社会的刁民和恶民不少,而社会机制经常鼓励、纵容刁民和恶民的产生,良民和善民却常常遭受损失,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人人都想去造假、去当强盗,谁的背景深、谁的爹官大、谁的拳头黑,谁就得便宜,这样的社会迟早会崩溃 。 因此 既要相信我们的人民能够向善,同时也要束缚我们的人民为恶 。 通过大乱而大治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民族只在 20 世纪初有过一段很短暂的启蒙,而现在的人民几乎没有受到过启蒙,在这样的人民基础上不可能通过大乱实现大治 。我们只能通过可控的过程,通过社会启蒙,通过深入的变革,逐步实现人民的进步,使之成为真正的国民,使我们的国家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278 次阅读|4 个评论
香港有多特殊?
热度 4 jefei 2012-6-30 22:58
今晚听广播听到胡锦涛主席参加香港回归十五周年庆祝晚会,中央广播电台还搞了个“现场直播”。听着这个现场直播,我禁不住在想要是我国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搞一个建城多少多少年的庆祝晚会,能请到哪位中央领导人出席?估计中央是奢望不上了,能请到个部级领导估计就心满意足了。不说历史,就是同为近代发展起来的经济中心,解放前著名的大上海,改革开放后世界经济影响力也不断上升的“东方明珠”上海,搞一个建城多少多少周年晚会,或者解放多少多少周年晚会,又能请到哪位中央领导出席?更别说内地诸多历史不那么悠久、经济影响力不那么大的各个大中小城市了。 看到香港如此被重视,心里难免有些酸溜溜的,而为什么它那么被中央重视呢?自然是政治考虑,要证明中国有能力管理好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以此证明“一国两制”的可行性与伟大,为以后台湾回归做铺垫。虽然能如此理解,但对比下香港和内地城市,尤其前不久还爆出输港食品合格率达百分之99.999,而内地却深受食品安全之害,依然不由地想为何当年英国殖民者不选择我们那里殖民呢.... 以前听老人说过,对待很多孩子时,重要的是要“一碗水端平”,偏爱某一个是取祸之道。现在因老人当年偏爱某一子女而引起的赡养纠纷也时有发生。我想,管理一个国家的道理也应与此相似,不应人为地制造地区间、民族间的不平等,这样容易造成地区间的偏见,这种偏见在很多时候就是不满或纠纷发生的根源,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历史无可改变,未来由我们创造。希望未来不再有内地人与香港人、北京人与上海人、汉族与非汉族之分,我们都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是中华民族之一员!
个人分类: 我的看法|1788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和台湾人辩论国民道德
machan 2011-11-1 00:11
出处: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769984PostID=36420887 我是在天涯论坛遇到这个台湾人的,从认识到见面,不过三个月。   这个台湾人姓陈,28岁,他父亲在大陆办了三家厂。他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大陆,已经好几年。我们的话题就从他家的企业展开了。   地点是在上海的一家餐厅,时间是晚上。   “在商言商,”他吃着开心果,漫不经心,“商人不是慈善家。商人,或者说遵纪守法的商人,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一切有利于获得利润的事。你们中国的法律……”   我打断他,“不好意思,陈先生,两岸分治是事实,但你这样讲还是让我不舒服。”   他一笑:“你不是第一个这样抗议的。我姓的是百家姓中的‘陈’,说的是国语,你们叫做普通话。黑头发黄皮肤,受的是大成至圣先师的教育。可我还是说‘你们中国人’。”   “因为地缘政治?”   “不是。政治是一时的,文化才是永久的。这也是我听你说过的最多的话,现在送还给你。我说‘你们中国人’是区别‘我们中国人’而来的。‘我们中国人’,或者说‘台湾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按‘你们中国人’的说法,是真正的‘炎黄子孙’。‘你们中国人’不是。”   我吸了一口气,说:“这真有意思,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这样说起来,你并不是赞同台独,而是跟我们争正统了?”   “这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问题:台独是什么东西?怎么能和文化的正统相提并论?这样说可能比较清楚:我支持台独,我们是正统;我不支持台独,我们依然是正统。”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政治在文化之下。《三国演义》说的是什么故事?不就是三个国家合纵连横、打来打去吗?而且,历史上分裂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统一的时间,小统一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大统一的时间。你们中国历史书上把统一说成是趋势,错了!如果统一是趋势,为什么大部分时间是分裂?你们中国历史书上还说人民创造历史,也错了!如果人民创造历史,两岸为什么不按人民的愿望统一?回到前面说的话,《三国演义》中三个国家打来打去,并不妨碍它们认同一个祖宗,并不妨碍共同的文化在三个国家中扎根落户。谈政治,我们台湾人最会谈,也最有体验。可政治谈完了之后呢?我们还是要回家过最正统的中国人的生活。”   “你们的西化太严重了,最正统?正统在哪里?我生平最烦‘正统’,你们是正统,那我们是什么?野人?”   “准确地说,你们叫做‘化外之民’。你们没有受过系统的汉族的儒家的教化,你们虽和我们一样有共同的语言,但你们没有被教化成有道德的人,你们根本不能算‘成人’。有法无德,苟活世间而已。而这‘有法无德’,最终也会因为人的动物性和单纯法治的弱化而演变为‘无法无天’。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就是一个明证。可笑的是,你们自己不学礼仪,不知道德和廉耻,还反过来骂孔子、骂儒家。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你们说儒家文化把你们教坏了,可真正论及儒家的精髓,就像这句孟子的话,你们根本不懂或者不愿意懂。”   “你知道儒家给几千年的中国造就了多少奴才和太监吗?”   他冷笑一声,拿起一颗开心果,慢悠悠地说:“你们这六十多年来,没有儒家,奴才太监比几千年来的奴才太监加起来还多!”   我一拍桌子:“你丫放屁!”   他抽出一根长寿烟点上,把烟盒扔在桌上,看着烟壳上的青天白日旗,吐出一口烟说:“子曰:‘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奴才太监完全是由一群loser构成的。你们中国的爱国人士常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国家。这话真是太对了!你们自己造出了奴才太监,造就这个奴才太监国,还来怪孔子让你们做奴才太监。如果是孔子造出了奴才太监,那你们中国现在没有孔子和儒家教育,怎么奴才太监遍地都是?”   “你没听过‘封建余孽’吗?”   “封建余孽?什么是封建?分封建制才叫封建,中国的封建社会在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就结束了!封建余孽?怪西周?”   “我说的封建社会不是西周,是从秦始皇开始到宣统结束的这一段!”   “那叫做郡县制。好,就认你说的这段时间是封建社会,封建余孽让你们中国产生奴才太监,那你们也实在不怎么样。我们的国父用几十年的时间推翻了封建社会,你们的力量用几十年的时间连它的残渣余孽都收拾不了,反而愈演愈烈。你看你们还玩个屁?孔子让你们中国多奴才太监?前朝的尚方宝剑斩本朝的官?笑话!”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话是叫人做奴才的吧?是糟粕吧?”   “这话是孔子说的吗?是儒家的东西吗?你们中国人老是说我们台湾人明明比你们好不了多少,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那是因为我们确实有理由看不起你们。我们的老百姓就是比你们的老百姓有钱、有自由、有教养。还有就是你们太喜欢胡搅蛮缠:明明不是儒家的学说,非要把屎盆子往儒家头上扣;明明是制度造成你们的道德水准下滑,非要怪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难怪你们中国人穷到今天也翻不了身,你们活该。也难怪你们中国人争民主争不来,你们根本没有适行民主的道德水准,你们不配!”   我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让一个偏安东南的岛民指斥我们是化外之民,我却被驳到哑口无言,真是小人难缠。   他继续说道:“你肯定觉得我说话太直,可这才是为友之道。你们中国人最虚伪、最乡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碰到好事就上,碰到坏事就躲。你说,这样的道德水准,可能团结起来争民主吗?”   我刚要说话,他举手示意我停,说道:“回头说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话在古籍中根本查不到,但它是‘三纲五常’的内容的解释和延伸。‘三纲五常’不符合儒家学说。孔子非常反对这种奴才的愚忠。《论语》中说:‘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前提是君对臣要以礼相待,而后才谈得上臣对君的忠诚。是你们自己不争气出奴才,还怪儒家学说坏了你们的道德。”   我想了一会,说:“儒家的东西不是全盘皆非,好的东西我们当然要用。”   他也想了一会,说:“我告诉你一件事。在台湾,我上国小的时候,念的是三字经和千字文;上了国中,就开始念论语;等上了大学,四书中,论语、大学要会背,孟子要会背一大半,中庸要求熟读。我们那个时代的教育就是西方的学科要学,中国的学科也不能丢。我和你差不多大,但是我敢说,比国文底子,你是比不过我的。(我插嘴道:“这个我承认。”)我们这一代人的时间也是台湾经济起飞的时间,更是台湾国民的整体素质上升的时间。俗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又有成语‘龙生九种’,中国和台湾大部分都是汉人,我们学儒家的东西怎么没有学偏了呢?我们在路上见到老师是要鞠躬的。这不是奴性,而是尊师重道的外显和儒家教育的成功。可见不是儒家的学说不好,而是和尚念歪了经。”   我低头不语。   他笑着说:“我还有几句尖酸的话要说,你听不听?”   我抬起头惨笑了一下,说:“全说出来吧!反正见底了。”   “好。第一,你们心胸狭窄。当有人说出你们中国人哪点做得不好时,你们不是审视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去改正,而是回过头来骂说你们不好的人是洋奴,然后举出一万个例子来证明外国一样不好。外国也有阴暗面,所以中国的阴暗面就是有理由存在的。这就是你们的逻辑。第二,你们欺软怕硬。国民的道德滑坡,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努力,想办法提升道德水准。可你们却找了一个替死鬼,把责任推在儒家身上,说是儒家的错,鞭尸孔子。你们去挑死人的错,却不敢找活人质问。如果还这样下去,你们一万年都是化外之民!”   我站起身来,说:“不早了。”   他看看表,也站起身来,拿起那个长寿烟盒把玩,看着上面的青天白日旗说:“是啊!该回去了。”
个人分类: 百年共和|1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民和国家
machan 2011-10-31 23:27
我认为,什么样的国民就拥有什么的国家,反过来也是成立的。 国民和国家之间,通过教育、宗教、公共事务、个人行为、商业行为、直接选举、代表、 被代表……等等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看到一篇博文,链接如下: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f=wctid=50062boardid=1id=7876630page=11=1#7876630 其中的以下观点,我比较赞成。 如果我们一样的“冷血、残暴而不反省”,那又何必推翻他们呢,反正换上来的依然还是“冷血、残暴而不反省的”,这只会让无数人白白地流血牺牲,只有当我们变成了甘地、变成了华盛顿,推翻他们才有意义,因为那样再上台的人才不会是“冷血、残暴而不反省的”。但如果你不想把自己变成甘地、华盛顿,那你就别抱怨了,也别折腾了,秦始皇、××正配张献忠和义和团,张献忠和义和团也正配秦始皇和××,这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一对组合,也是顺理成章、最合逻辑的组合,那你又抱怨什么、折腾什么呢? 当然改变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推行公民教育,有人说统治者才不会搞什么公民教育,确实。 但如果统治者不搞公民教育,我们就必须自我教育, 每一个人都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想走出轮回吗?你真的想改变命运吗?那就先改变你自己。 面对最后的问题,我想绝大多数中国人是不想学着做甘地的,或者没那个修养做甘地; 同样,成为统治者的中国人也绝大多数是不想学做华盛顿的,或者也没那个胸怀做华盛顿。 所以,尽管以上的道理,也许有机会被大多数中国人知晓,并赞同。 但是,我们也许仍然没那个能力做到。 至少,现在看不到有可能做到的希望。
个人分类: 百年共和|2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國民富之途》值得看
LEOLAND 2011-1-14 12:26
曲津華 這其實是一場講座,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欄目的最新一期。因為天冷早睡,錯過了半夜的實時收看。這幾天在網上分幾天補看了視頻。 《中國民富之途》由長江商學院王一江教授來講,很有啓發。其主要論點記錄如下。 第一,任何人都有私心和謀私利的可能意思是,包括那些領袖人物; 第二,中國人當前的收入水平大約相當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意思是,中國人的收入上升空間還很大; 第三,要民富,不是要依賴國家,而是要制約國家。單靠國家,做不到民富意思是,官民互動是常態; 第四,政府稅收不是越多越好,稅務局的考核主要看稅收額是錯誤的。輕徭薄賦才是開明盛世意思是,稅收總水平滿足政府所需就可以了; 第五,民主國家的國民對稅收水平的關注大於選總統意思是,選誰無大所謂,但有亂加稅傾向的人肯定選不上; 第六,日本明治維新由富民而強國,導致成功;大清國由強國而強國,導致失敗意思是說,民富才是強國之本; 第七,發達國家的成功,是因為其認識到了人性有醜惡并限制之意思是,不用說了吧 2011-01-14
个人分类: 时报时评|1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惧怕国民的政府才是好政府!
热度 1 QFL 2010-12-9 10:30
' 惧怕国民的政府才是好政府 , 在天朝国民的眼里,至少目前为止,这还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命题 !天朝历史五千年以来,从来都是英明的官员们位居核心,被前呼后拥地领导着围在周边的广大平庸国民向前进( 嘿嘿,这种感觉真好! );哪里有过国民指点官员的事例?!哪个草民,若有异声,还不立刻被粉身碎骨乎? 由此可见,若想逆转乾坤,那是何其艰难矣! 对此五千年天朝之特色现象,伟人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写了一首十分形象的咏蛙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 据小道消息称:《英山县志》记载:清代知县郑正皓为官清正,此诗是他为弹压地方豪强而写,带有十足的官威 。 至于真实情况是哪个,本人难以断定,期待兴趣者去考究 )。 百度百科认为 :这首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 据谣传,小布什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能够流芳百世的佳话: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 这段话无疑是正确的,并且成为世界主流社会公认的定理。 在这一点上, 二百多年前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是何其伟大,开创了把美国统治者关进笼子伟大创举 。 然而,小布什的佳话似乎也有不完美之处:锁在笼子里的野兽,毕竟还是野兽;天下又何尝有永远不破的牢笼乎? 无论如何,地球上所有发达国家里,无论官员们对外邦是多么的凶猛无比,但对其国民却通常充满畏惧。例如,在这些国家里,当干了坏事被发现后:没有哪个官员敢趾高气扬地说:我是X长;也没有哪个官二代敢骄横野蛮地说: 我爸是布什 。( 嘿嘿,更不要说是李刚了 ) 我们的祖先说得好: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战国策卷二十五魏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由此可见,老百姓无权无钱,无威无势,给他们充分自由,也不可能造成什么危害,所以即使某个老百姓异常愤怒,也不过只是 捶胸顿足、怨天恨地耳。我们的祖先也说得好: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战国策卷二十五魏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也由此可见,不受制约的统治者一旦发起疯来,就会把权力转化成极具强大破坏力的能量,可将无数生命、人类文明、乃至地球统统毁于一旦。 我个人认为: 惧怕国民的政府才是好政府 。所以,各级官员们只有在内心深处畏惧国民,才能是好官员们;在此情况下,完全没有牢笼的隔离,官员们却会与国民们同呼吸、共命运,想国民之所想、急国民之所急。 当然了, 只有也只有真正的民主,才能让国民们高高在上、官员们低声下气、各级政府谨慎畏惧 ;然而,若舍弃民主,则别无它途 。 ------------------------------------------------------------------------------------------------------------ 题外话:周可真老师写了一篇能善待国民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其立意无疑是好的;但我读后总有一种不尽兴之感。对于这种 主语(统治者之类的名词)+谓语动词+宾语(国民) 的句式, 显然是国民 ( 宾语 ) 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所以谓语动词就至关重要了,于是我想到了 惧怕 一动词,于是就有了上面的文章。
个人分类: 爱我华夏|2475 次阅读|11 个评论
能善待国民的制度就是好制度
周可真 2010-12-8 18:48
发表评论人: 读者 ip:75.88.115.* 中国大陆想真正成为一个受尊敬的大国,一是要善待自己的国民(这一点假如做不到,其他就别说了),二是要善待他国的国民,负起国际上的道义责任(当然,这可能还不到时候;但至少别让一些小国、弱国觉得你是一个威胁)。 我十分赞同 读者 先生的 这 个观点! 善待自己的国民是中国取信于世界的伦理基石,当今中国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未能实现对传统的根本性超越,至今仍停留在儒家民本政治理念上,所谓以人为本不过是儒家民本政治理念的现代表述,人民并没有真正成为目的,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当今中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占全国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处于相对贫穷一极; 二是诸如城市建设中地方政府对待某些拆迁户的粗暴态度、城市管理中城管对待某些小商小贩的粗暴行为、应对官民矛盾时某些地方政府对待某些进京上访人员的不当处理方式,等等。 这些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无法让国民感受到他们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和社会发展的真正目的,倒会让处于相对贫穷一极的平民百姓感到似乎他们只是社会发展的工具。 我们的政府应该正视和直面当今中国的这个社会现实,认真反思、检讨和调整自己的政治理念,切实改善国家管理方式,真正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让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他们也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和这个社会发展的真正目的。 如果不能认真严肃地对待和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社会问题,在当今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长治久安将会成为问题。作为平民百姓,我们不管这个国家实行怎样的制度,只要是能善待国民特别是也能善待平民百姓的制度就是好制度。
个人分类: 时评.政论|3910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之梦与民之梦
freecolorman 2010-9-22 19:15
每次听奥巴马的演讲,他都强调美国的梦想,或许是源于马丁路德金。一个国家有梦想,而且有不惜一切追梦的精神和行动,那么这个国家和国民都是有希望令人敬畏的。每个人则更是如此,当一个人发现没有梦想,不知如何做梦,甚至不知何为梦想时,常常带来的是颓废绝望;只有梦想才能真正地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力量,并且在追梦的过程中,给人充实收获的快乐。 梦想不是空虚的,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美国的梦就是真正的平等自由,这个很实在,是从每个公民的内心发出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差异、不足和缺陷,上天在其诞生之刻起,就给予了渴望自由平等发展的梦想。中国也有梦想,飞天梦、民族复兴梦、东方巨龙腾飞梦我国的梦想宏伟壮丽,国民为之自豪,却常常发现难以为之奋斗,缺乏持久的动力源泉。 每个国家国民也都有梦想,中国人大多梦想体面、有钱、有地位的工作,梦想有房、有车,有完美的爱情。这些没有错,追求生活的质量,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但是,为了这些梦想,我们真正的得到了多少快乐,创造了多少价值?常常为了这些梦想,我们变得委曲求全,逐步的远离心中的英雄;为了这些,我们丢失了创造探索冒险的好奇心,循规蹈矩以求制度社会的认可;为了这些,我们缺乏正义和良心,成为很多事情的旁观者和逃亡者回想小时候,我们心中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拥有者很多榜样;我们不知道蝉为何会叫,萤火虫为何会发光,总想拆开电视、收音机、洗衣机看看为什么它们那么神奇;我们渴望成为郑成功、周恩来、陈景润、华罗庚、王进喜;我们有志向、有抱负,渴望奉献、成功;善恶喜憎分明 为何我们的梦想没有了光彩,学校家庭基础教育有影响,社会价值观有影响,制度也有影响但我想说得是,我们国家的意志和梦想如何,对整个国家和每个国民有着更大,甚至有着根本的影响。 国家强势,则永远不屈不饶,敢于奋进,正视问题,独立自主,改革创新以求发展;强势者总是敢于说不;毛泽东是个敢于说不的人,那个时代,我们的军队也是敢于说不的,我们的科学家、企业家、实干家也都敢于说不;可当时任然不是真正的敢于说不,文化大革命就不提了。我们的国家要想发展,也得永远地敢于对内对外说不,对内对高房价、对收入差异、对制度、对各种不公平、对各种犯罪说不;对外对技术的封锁,对有意无意的骚扰挑衅说不;独立自主,求实奋斗。只有强者才会赢得真正的尊敬,软弱只能博得同情。国家强势催人奋进,软弱则遗害无穷! 国家也应该有梦想,国家梦想将会影响国民的梦想;为何我们的国民梦想没有耀眼的光彩,或许与我们国家的梦想有关;与之相辅相成,国民敢于做梦做好梦,我们的国家才有耀眼、实实在在、催人奋进的梦想。 国之荣与辱,吾辈息相关,常思当作为,唯克己以敬业!强势者内修图强,真心的希望我们的祖国母亲有梦想,可以给每个国民带来希望,激发每个国民创造奋进;也希望每个国民都有耀眼的梦想,敢于做梦,敢于为梦追求且忘我为之奋斗。不求闻达于天下,只求善己善物以利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9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是80后,我脑残
moxj 2010-9-19 21:41
918 已经在一片欢乐声中度过了,还有同学在群里议论钓鱼岛的事情,大家对这个事情的热情的确高调,上网搜了一下,搜狐博客排名第五的时寒冰先生连续发表了几篇关于此事的博文,不过小样的博文还是逐一被和谐了(如图)。 打开同学刚发来的网址看到一个 56 的视频,也是关于保卫钓鱼岛的。里面到处是五角星的旗帜和威武的解放军战士,果然不比蛮横的拆迁队和低素质的城管战士。(链接: http://share.renren.com/share/GetShare.do?id=3289485613owner=244059684ref=newsfeedsfet=110fin=0ff_id=244059684#nogo ) 看了半天没明白,视频把热情的台湾保钓人士、护卫舰艇和大陆红旗、军舰、解放军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是吓唬福建渔民胆敢前往钓鱼岛从事任何活动就派解放军对付他们吗?难道城管不让做小生意,拆迁队不让在家里呆,又要出动挥动五角星小旗的解放军在海上围堵老百姓吗? 每个时代的人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被贴上一些标签, 90 后刚刚在各大网站辩解他们不是脑残。 作为一个 80 后,我连自己同学热传的这些视频都看不明白,更想不明白政府控制的电视、广播里到处可以用谎言欺骗忽悠老百姓 - 虚假广告、假药、托、更有说了就被和谐掉的难道别人写个日记就要天天盯着赶快屏蔽掉吗?何况点击量如此靠前的言论是多少人的共鸣啊?那什么又是民意呢?还有每个孩子都要做的高考题: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这句名言突出捍卫了什么? 到底是让年轻人学习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年龄最大的 80 后,更面对同学们如此不能理解的行为。我只能说 我是 80 后,和一些 90 后一样,我脑残,面对威武的解放军不知道激动也不会鼓掌 更要感叹:大陆真的是世界上言论最自由的国家,虽然你写篇日记就会很快被和谐掉,但你可以在 CCTV 卖三鹿奶粉、为 XX 疫苗辩护人前背后义正词严猥亵龌龊一本正经随便伪造你想要的数据
个人分类: 生活随记|3655 次阅读|1 个评论
抗战胜利和菲律宾惨案
longfo 2010-9-4 08:22
1、抗战是为了避免人民伤亡,那么菲律宾死了这么多香港人,我们怎么连点动静都没有,抗战,只是说着玩的吗。 2、我们抗战胜利了,还有多少烈士连名字都没留下,还有多少抗战斗士事迹至今都没有被发掘,这么不尊重抗战斗士;香港人在菲律宾遇害了,中央政府无作为,这样不尊重生命,如果日本再次攻击我们,我们如何保证再一次胜利呢? 3、打日本,我们死了上千万,日本才死了几百万,抗战胜利靠的什么,是生命。这个代价太大了,我们的技术太差了,现在的科学技术如何了,我们还不得而知,因为,我们还没进行过一次实战演习。本次菲律宾事件,我们从新交出了生命,那么,我们今后如何处理此类事件,技术问题还需要继续改进。 抗战和菲律宾事件,相关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思考多一些,才会避免日本之类的国家再次侵略,也会更好的保护咱们的国民。别整天送花圈,没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5761123.html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54930.shtml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1928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世界杯新闻---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
machan 2010-6-16 07:40
亚洲球队在本届世界杯上,依次亮相完毕,韩国、日本取胜对手,朝鲜小比分输给强大的巴西,澳大利亚(亚足联下,但应该是澳洲球队)输给强大的德国。东亚三国的表现,堪称不俗,于是在看新闻时,总能看到借此对国足的恨铁不成钢的对比。 我从97年看到国足2:4输给伊朗,2:3输给卡塔尔开始,基本不很关注国足了,但是每每看到新闻解说员、评论员拿国足开涮,总感觉怪怪的。今天,让我想起了关于教育孩子时的问题:不要和别的孩子比。因为没的比,个体的先天智力差异、家庭条件的差异等,造成盲目的比较,会要么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而逆反心理加强,要么让孩子虚荣心增强而骄傲自大。 大人们应该关注的,是给孩子一个安全、健康的家庭环境,如果可能,尽量给孩子一个健康、文明、诚信的社会环境,比如在孩子面前: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上公交车时礼貌谦让等等。这些,好像很多人根本不在意。 同样,回到不争气的国足。国足是不太给国人争面子,不像兵乓球队。但是,国足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我相信拿他们和日韩朝相比,真的有点损他们的自尊心,即使2002年世界杯国足0分、0个进球时,我也觉的他们是尽力了,毕竟仅仅是个开始。其实,如果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的话,我想很多人就不会这样比了。美国人不会拿他们的球队和阿根廷、巴西比如果比较的话,我觉的比较一下中国足协和其他国家的足协,或者比较一下中国联赛的假球黑哨和国外联赛的环境我觉的这是媒体更应该比较的地方。 其实,当60后、70后老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被社会看作娇生惯养的80后、90后们正在创造着不同的历史:80后组成的国足不是3:0胜了32年不胜的韩国吗, 80后的刘翔不也是让黄皮肤的男人们爷们了一把吗,80后的湖南小伙不是领导了新世纪中华大地上第一场大规模的罢工吗,连咱们的总理也看到了他们的前途不能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 http://bbs.yahoo.cn/read-htm-tid-947799.html ) 与其嘲讽国足不如别人,不如让足球的环境更加健康、阳光,少些肮脏、黑暗。 与其担心后代无法成龙成凤,不如像总理一样想:善待每一个弱小的个体如善待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善待弱者?因为在等级社会里,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每个人都是弱者,每个人也都可能成为弱者,即使你是强势的大官、有钱人,你也保不定哪天也要去维权、去上访、以及被冤枉)。 我想,这句话总理是说给他手下的各级政府听的,也是说给国民听的 是有什么样的国民,才有什么样的政府;还是有什么样的政府,才有什么样的国民?不知道,没有答案,就像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个问题一样。但是,国民和政府之间,肯定是存在着相互的影响的 一个甘于受虐的国民,不会产生爱民如子的政府 一个开明民主的国民,也不会产生一个偏执专制的政府 一个讲规则的国民, 也不会产生朝令夕改的政府 以上排比句,把国民和政府对掉,同样成立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202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仲之春: 宪政与国民素质
zhilinyang 2010-6-10 17:18
宪政主义(comstitutionalism)又称立宪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种主张以宪法体系约束国家权力、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或理念。这种理念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使政治运作进入法律化理想状态。哈耶克在《自由宪章》中指出宪政的实质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限权,即限制政府及立法机构的专属权力;限权的一个精巧的技术手段是分权。二是保障,即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特别是洛克主张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①很显然,宪政和权力不受限制、权利得不到保障的专制政治是相对立的,西方国家正是为了使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公民权利得到保障,而发展出了宪政这一政治制度,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思想和学说。我国要从传统的专制政治中走出来,无疑也是要积极地引入这种政治学说,建立这种政治制度的。从晚清开始,一些有识之士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了传播介绍宪政学说、推动建立宪政制度的事业。然而好事多磨,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一事业还依然没有完成,宪政迟迟依然没有实现。唯一忧心天下事,何时宪政大开张?这是著名的两头真老人李锐在《八十进八有感》一诗中所写到的,这也代表了无数国人对宪政事业的热切企盼。   然而,一种论调现在仍然有着不小的市场,即认为虽然民主政治是世界潮流,但由于我们的国民素质太低,实行民主宪政的条件尚不具备,如果搞起来就会天下大乱。这种观点貌似有大道理存焉,实则经不起认真的推敲。实行民主宪政确实需要国民必须具备一定的民主素质,而我们也确实还缺乏这方面的素质,然而素质这东西也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人们只有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通过学习、锻炼,才能够不断地增强民主政治的意识,不断地积累民主政治的知识和能力。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有识之士就提出维新事业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对国民进行启蒙。譬如,严复就提出要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即通过启蒙,逐渐提高国民的素质,使立宪事业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启蒙事业更是达到了高潮,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健将,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出要对我们的国民性进行改造。然而直到今天,我们的这一任务还依然没有完成,仍然任重而道远。这其中固然有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有专制力量对启蒙事业的大力压制和扼杀,有救亡压倒启蒙因素的巨大影响,等等,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所进行的启蒙事业没有与民主宪政的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没有民主宪政的实践,国民性就不会得到真正的改造,国民素质的提高就缺少坚实的基础;没有民主宪政的实践,统治集团的权力就不会受到应有的制约,启蒙事业就容易遭受摧残和挫折。   1929年6月胡适先生在《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一文中说:民治制度的本身便是一种教育。人民初参政的时期,错误总不能免的,但我们不可因人民程度不够便不许他们参政。人民参政并不须多大的专门知识,他们需要的是参政的经验。民治主义的根本观念是承认普通民众的常识是根本可信任的。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这便是民权主义的根据。他进而认为:立一个根本大法,使政府的各机关不得逾越他们的法定权限,使他们不得侵犯人民的权利,这才是民主政治的训练。程度幼稚的民族,人民固然需要训练,政府也需要训练。人民需要入塾读书,然而蒋介石先生,冯玉祥先生,以至于许多长衫同志和小同志,生平不曾梦见共和是什么样子的,也不可不早日入塾读书罢?就像人们只有下水甚至还要呛几口水才能学会游泳,不下水就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一样,人们只有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才能学会如何行使民主权利,如何参与民主政治,民主制度本身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起来。同时,也只有通过民主政治的实践,使政府的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民众才能够逐渐提高参与政治的热情,民主宪政才能够逐渐地深入人心,从而最终才能够取得成功。一方面说国民的素质太低,不配实行民主,另一方面又不给国民以民主政治的实践机会,这种逻辑是十分匪夷所思的,也是十分不负责任的。而且,民主政治也要求甚至首先要求处在政治运行第一线的掌权者具有民主的意识和素质,民智要开,官智也要开,甚至官智首先要开,首先要进行民主训练的就是各级的官员。如果前面提到的论调是出自哪些政府官员之口,就说明他们根本就不知民主为何物,就首先需要对他们进行民主政治的训练和补课了。   我国清末民初民主宪政的尝试都没有取得成功,这也往往被当作是我们国民素质太低不适合实行民主的一个有力的借口。其实,清末民初民主宪政实践失败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它与统治者的不愿意让步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与参与政治博弈的各支力量不愿接受民主政治的游戏规则、没有掌握好斗争的策略也密不可分,甚至还与一些政治家的素质、眼光乃至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把它都归咎于国民素质太低,未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1900年在八国联国面前遭到惨败,首都北京再次被列强军队占领,慈禧仓惶逃亡后,才痛感非学习西方无以救亡图存。1901年1月29日,朝廷发出学习西方变法的上谕,迈开了十年新政的第一步。1906年9月1日,终于宣示: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清政府1901年4月21日下令设立督办政务处,1905年11月又在其下设立考察政治馆,并于1907年改为宪政编查馆,为筹划预备立宪做了许多切实的工作。清政府的新政是在内外交困、旧的统治模式很难再延续下去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缓和国内外矛盾,继续维护满清政府的统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大体上也还是朝着宪政的方向走的,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果。但这条路为什么最后还是没有走通呢?   首先在于改革自身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宪法文件《钦定宪法大纲》中就规定: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员不得干预。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凡一切军事,皆非议员所得干预。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这就用宪法的形式规定了皇权的至上性,只是在这个前提下做到庶政公开,建立起咨议机构,说穿了就是做到开明专制而已,这与权力受到限制的真正立宪隔了实质性的一层。这当然同统治者不肯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有关。不可轻视的是其中也包含着认识错误。这些认识错误又与选错老师有关。对比大清帝国的《钦定宪法大纲》和日本的《明治宪法》,其中就有不少共同点。说得准确一点,清朝的《钦定宪法大纲》有很多抄自《明治宪法》,而比后者更为落后。日本的宪法和法律是以德为师的,而那时的德国宪法和法律遗存的专制因素甚浓。当时的大清帝国是以日为师的,日本学者直接参与了中国法律和宪法的制定。②   宪政就是要结束专制统治,使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使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但对于习惯了权力不受限制的专制集团而言,要他们主动地结束自己的专制权力、真正地走上宪政道路又是十分困难的。清末出使各国考察政治的大臣载泽在呈慈禧太后的密折中有这样一段话:旬日以来,夙夜筹虑,以为宪法之行,利于国,利于民,而最不利于官。若非公忠谋国之臣,化私心,破成见,则必有多为之说,以荧惑圣听者。盖宪法既立,在外各督抚,以内诸大臣,其权必不如往日之重,其利必不如往日之优,于是设为疑似之词,故作异同之论,以阻挠于无形。彼其心,非所爱于朝廷也,保一己之私利而已,护一己之私利而已。③掌权者之所以要对宪政进行种种的抵制,并非他们不知道实行宪政是利国利民的,而在于他们不想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在于他们要保一己之私利。但对于已处于危机中的统治集团而言,他们只顾一自己之私利,拒绝进行真正的宪政改革,最多也只能做到苟延残喘,从长远来看也是没有出路的。综合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政治是一种利益的博弈,既得集团要从根本上、长远上维护自己的利益,就不能实行赢家通吃,就必须学会让步;同时在宪政改革中也要给旧的利益集团留下空间,部分地保留他们的既得利益,只能这样才能换取他们的让步,才有利于民主和法治秩序的建立,从而实现社会的和平转型,否则就会使社会失去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转型、建立起民主和法治秩序的机会,很容易走上以暴易暴的道路。   由于政府把立宪事宜提了议事日程,从1904年开始,大臣上书和民众呼吁立宪便开始此起彼伏,互相呼应。政府派大员到国外考察,实行三权分立、地方自治的宪政体制等等建议,已一一见诸奏章。1906年以后,在立宪派策动和朝廷预备立宪的上谕下达后,各界人士纷纷组织各种立宪团体。1907年以后,请开国会的群众性请愿活动接连不断。1909年10月14日,各省谘议局第一次会议开幕,11月18日各省谘议局代表便在上海开会,讨论请开国会事宜。1910至1911年由各省谘议局和谘议局联合会领导的四次请开国会运动,把请愿活动推向高潮。这些请愿活动直接表达了民意,特别是商人和知识阶层的意愿。请愿者要求立即召开国会,实行宪政。19名督抚也于1910年10月25日联名致电军机处,要求立即组织责任内阁、明年开设国会。   面对这全国开展的如火如荼的立宪运动,面对这社会各界普遍要求的汹涌而来的民意潮流,清政府无疑处在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口:是顺应民意及时地进行宪政改革,还是对改革进行拖延、敷衍了事?真正的宪政改革将使他们失去专制的权力,却可以保住他们的部分既得利益,保留虚君的地位;而拒绝进行宪政改革虽然可以一时继续维护他们的专制权力,却将因此而丧失人心,最后为人民所抛弃。自上而下的改革,通常需要有雄才大略并掌握实权的改革家当机立断,力排众议。可是,当时的皇族和摄政王都是一些庸众,他们没有改革家的气魄和胸怀。面对汹涌的群众性的请愿浪潮,他们只作出缩短三年,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的决定,便以为万事大吉了。请愿团体,他们下令解散。学生举着立宪救国的标语上街请愿,他们强行驱赶,强迫复课。更荒唐的是,打着官制改革的旗号,他们竟然推出一个皇族内阁!正常的对话渠道被堵塞,激进主义向民众招手。④   有名无实的宪政改革和官制改革欺骗了国人,使社会各界对颟顸无能的清政府失去了信心,不但更加坚定了革命派推翻满清政权的立场,而且还把原本相对温和的立宪派推向了革命阵营一边。正当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之际,清政府又宣布把已经由地方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引发了国人的强烈不满。这又成了辛亥革命革命的导火线,几个月以后就爆发了武昌起义。1911年10月30日,步历代皇帝的后尘,隆裕太后下罪己诏;开党禁;答应组织完全内阁,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11月3日,眼看革命烽火无法扑灭,对宪政做了多年研究的清政府,公布了第二个宪法文件:《十九信条》。这个宪法文件废除了《钦定宪法大纲》的不合理条款,代之于民主宪政制度应有的条文。但这一切已经来得太迟了,此时清政府已经完全失去了民心,军事上也已经兵败如山倒了。由此可见,当社会形势的发展逼着统治集团要进行政治上的改革,专制统治已经不能维持不下去时,他们与其被动进行改革,不如主动进行改革,结束自己的专制统治,开启民主宪政之门。这虽然会使他们失去部分的既得利益,却可以换来社会的和平转型,并使自己也有体面下台的机会。而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还是锱铢必较于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愿意进行改革,或者有名无实、换汤不换药地搞个虚假的改革,最终必将点燃革命的熊熊烈火,连体面下台的机会也没有了。   清政府垮台,中华民国建立后,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由于革命党人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末革新势力力量对比太悬殊了,民国政府成立后不久就不得不把总统职位交给袁世凯。但又没有互信基础,对袁世凯不放心,老是想怎么样仍然把实权控制在自己手上。于是,本来《临时约法》规定的是总统制,匆匆忙忙改成内阁制。议会权力过度扩张,议会可以罢免总统、总理和各部的总长,总统却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第一次国会选举,国民党控制国会,多数议员没有国家管理经验,而党争意识太强,行政管理受到严重制肘。行政对议会无力反制。⑤民主宪政制度要有效地运行起来,就离不开不同的政党对共同的游戏规则的认同和接受。政治规则必须一视同仁,不能根据哪一个党派的需要而制定,而且规则一经建立就必须保持基本的稳定,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就不会有公平而又稳定的政治规则,就不会有不同的党派对政治规则的共同尊重,就不会有民主宪政制度的真正建立。   1913年3月20日,还差半个月满31岁的国民党工作的实际主持人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面对国民党力量在国会里的日益得势以及其对优势的滥用,袁世凯当局也有其苦衷,但他们却不该采用暗杀手段解决政治权力的角力,从而造成了民主共和的重大挫折。不过,当时司法独立的意识深入人心,不但各地商会、教育会等民间组织和各界领袖、各种报刊直截了当指摘袁世凯的罪恶,纷纷要求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一罪案,上海地方检察厅也发出传票,要求北京地方检察厅协助将犯罪嫌疑人国务总理赵秉钧及其秘书解送到上海审问,展现了司法机构作为正义的最后守护者的威力。不幸的是,解决这一罪案的正确途径没有被国民党接受,他们不顾舆情和力量对比,7月12日竟然再次发动了二次革命,不到两个月,不但自己全军覆没,而且开启了在民主共和的基本框架建立后,继续用武力解决政治纷争的恶劣先例。这不仅是个别领袖的认识错误问题,更深刻的根源在这一举动背后的制度缺陷和文化根源。民主共和制度建立后,哪怕很不完善,革命党也必须及早完成从革命组织向民主政党转变的历史任务,摒弃暴力思维,学会民主、法治,在改革和完善制度中寻求国家长治久安。这是观念和制度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过程包括政党本身的运作和领导方式的变革,完成政党本身的民主化。当时国民党多数领袖对反对这一孤注一掷的行动,但党本身没有民主化,多数人的意志不被尊重。民主共和的前提就是承认社会是多元的,要承认各方利益,通过民主程序和法治途径,进行决策和达成必要的妥协。当时较大部分的社会精英大体都懂得这些知识,愿意付诸行动。但是,作为激进势力的代表,国民党的某些领袖没有真正接受这些现代文明的规则。而另一端的袁世凯却是摇摆的,他的选择,取决于各种势力博弈中将他往哪一方向推。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最有利的是把各种势力都拉进民主、法治的制度轨道。⑥   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章炳麟语)革命成功后,革命党就要向完成从革命政党向现代政党的转变,适应平等的政党政治游戏规则(在政治竞争中失利的政党要尊重选举的结果,要充当好在野党的角色,发挥好在野党的作用;获胜的政党也不能滥用执政党的优势,实行排除异己,以谋求对政权的垄断地位),在民主与法治的轨道内与其他政党进行政治上的竞争和博弈,当出现政治上的纷争时也要在民主与法治的轨道内解决问题。毁坏掉一个政治制度往往是很容易的,而要建立起一个政治制度却是很困难的。民主宪政制度刚刚建立时都是十分脆弱的,同时由于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容易产生各种的政治乱象,这时候就要求各方对它要有足够的诚心和耐心,需要各方都要积极地去补这个台而不是去拆这个台,使制度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如果有一方率先用武力来解决政治纷争,就会引起以暴易暴,就会葬送民主宪政的成果。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当总统时实行总统制,而当政权转移到袁世凯手中时,国民党却要求实行内阁制,这就实行了双重标准。在1913年初的议会选举中,宋教仁领导的国民党获得了议会的压倒性多数席位,获得了组阁权。然而袁世凯方面却不肯认输,暗中派人刺杀了宋教仁。事件发生后国民党方面又不肯在民主和法治的轨道内解决问题,违背民心地发动了二次革命,从而给袁世凯以镇压的口实,并且进一步解散了国民党,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制权力,最后终于走向称帝。这些无疑都是不共同遵守政治游戏规则的表现,而且也正是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民初民主宪政实践的重大挫折。   综上所述,清末民初民主宪政实践的失败与国民素质的低下并没有多少的关系,至少并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民主宪政首先需要的既得利益集团所作的让步,需要的是不同的政治力量的成熟,需要的是他们对民主宪政的共同诚意和信念。我们再看看一些刚刚从专制中走出来的国家,它们的经济还很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也还很低,但人们却十分积极踊跃地走上街头参加投票,我们就更有理由相信,是否实行民主宪政,除了时机是否成熟之外,还取决于当权者有没有忧患意识和历史眼光,取决于他们是否懂得进行让步和妥协。在社会大变革即将来临之际,如果他们踌躇了,或者锱铢必较于自己的既得利益,历史发展的机遇就会被一再延误,最后连他们的既得利益也会一起灰飞烟灭。改革应该逐步积累,尽可能避免突变。但是,时机成熟了拖延不改,也会带来无法挽救的灾难。到二、三十年代情况比较好了,人才,知识,经验,各方面的准备都比较好了,国民党却还要搞他那一套训政,讲老百姓水平低不能实行民主等鬼话,控制舆论,搞特务政治,独裁专制,结果带来无法遏止的腐败,引发更大规模的革命。回顾百年共和,创深痛巨,其中的教训值得中国人永远记取。⑦   ①参见维基百科宪政主义条(2009-06-04)   ②④袁伟时:《中国宪政:曲折而凄惨的开篇》,《经济观察报》(2007-03-05)   ③《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73-176页   ⑤⑥⑦袁伟时:《回望百年共和路答〈南方周末〉记者笑蜀》,《南方周末》(2006-11-16)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个人分类: 沉思录|2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