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关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答少丞弟书
热度 58 mdzhao 2015-4-26 15:57
昨天登录科学网的时候,就看到有人用短消息告知,嵇博主委托其给了我他在新浪博客中专门为我写了一封公开信的网址,大概是怕偶不会去看吧?其实他也太费心了,早在此前已有人在偶的博文下给了链接,也有人通过别的途径告诉偶这个消息,除非偶闭上眼睛塞住耳朵,否则这个信息是肯定会传到偶这里滴。按照偶一贯的风格,写那篇“ 满屏皆是嵇少丞 ”,无非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博文里也说了,只代表偶自己,写完博文,偶自己认为这一页就算揭过了,网友有兴趣在偶博文下发表点意见,投缘的交流一下,就是博文写完的余波了,此文余波比较大,也就仅此而已。毕竟大家都还有许多别的事呢。 不过看了少丞弟的公开信,见他一口一个“美娣姐”的叫着,却是有点受宠若惊,不知所措。偶这人无论网上网下好像经常是被人叫绰号的,在科网上,因为实名,开始好像多数网友称我“赵老师”或“美娣老师”,被陈安最先称为“弟弟”,被老邪改造为“美女弟”,被杜大侠称作“美子”,另有一些人称偶“美帝”,其实偶还有不少别的网名和绰号,偶一般对那些叫偶绰号的人会生出更多亲近感,包括在生活中,最铁的朋友都是用绰号互相称呼的,偶对无恶意的绰号都是欣然接受滴,却会对某些尊称不适应,记得一次讲座的时候被介绍为“赵教授”,顿时汗都流出来了,恨不得当场就去纠正一下,包括被少丞弟信中称为“美娣姐”,也流了几滴汗。原来已经不想聊这个事情了,经过这么几天的发酵,其实科网的许多网友已经逐渐冷静下来,对某些事情也了解得更多更全面了,而我,本来就更愿意风花雪月、唱歌烹饪之类滴。但既然被称为姐,又为偶专门写了那么洋洋洒洒一大篇,那偶就以姐的身份说几句吧。 少丞弟无疑还是留恋科学网滴,否则不会委托那么多网友帮他到科网说话,更何苦一天几篇博文地控诉?有一句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反正偶是这么理解你这两天的举动滴,真要不留恋,拍拍屁股走人就是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用得着这么费心巴力劳心动气吗?只是你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留恋。也许这正是你性格中的缺陷:缺少自省,不肯退让,才导致树敌过多,事与愿违。你大概又要说我了:在体制下讨生活,把人情世故看得比追求真相更重要。其实这两者没有因果关系,大陆那么多人不都是在体制下讨生活吗?懂得自省才能不断进步,古人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个人,谁没缺点,谁没做错过一点什么?只要知道反省,知道改正,对自己就会有个提高。但在你的眼里,所有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自己是完全没有错的,试想世上有这样的完人吗? 你在给我的信里说:“骂他们的话没有一句假话,全部实事求是”,稍微知道一点你的为人的人看到这句话就要冷笑了,便如你在另一篇博文中骂旭霞老师所用的话,究竟属于实事求是还是出于你个人的好恶和解读?而且不惜对一个女性用一些恶毒的词语,不仅丢了自己的风度,也枉自留下笑柄。当然,旭霞老师是站在一个法学教师的立场上,对一些事实和法规进行说明,她并没说这些规定一定正确,否则制定的法律法规就没有修订的必要了,她只是陈述已有的法律依据以及依法办事这样的原则,而科网在这次事件中,许多人恰恰就是缺少了这样的冷静和理性。再看看你前面的博文说 “1738篇博文说没有就没有了,而且任何痕迹都没有留下”,而在给我的信里却明明白白告知科学网给你打包发来了你的博文,那么至少偶所说的“据说这次即便对嵇少丞的博客作封博处理,也会把他的博文打包后发还给他”说的是一个事实而且已经被证实,而你说的“1738篇博文说没有就没有了,而且任何痕迹都没有留下”说的不是事实,可你却像忘了刚说过的话,转而因为乱码等问题进行新的责难。而其实已经有网友指出,乱码的问题是因为你打开文件用的软件不对。说实在的,类似的表现你是经常的,我也实在疑惑究竟你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还是从来不会检讨自己的言行?无论哪种情况,都希望今后要尽可能做些改变,否则难免还要碰壁,没准就弄得头破血流。 好吧,最后要说一下让偶非常惊讶的事情,偶在博文中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嵇少丞的博客即使被关了,也算是值了”,其实更多是出于一种对你的安慰,毕竟科网有那么多人为一个博主的被关而激动还是非常少见的, 少丞弟 却竟然联想到“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这样的诗。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你性格上的缺陷,不能感受到别人的好意和善意,却总是从负面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且不说区区一个博主被驱逐出某个网站这样的事情如何能与汶川地震那样大的灾难相比,便是把愚姐去与什么作协副主席相比,实在让偶已经汗流浃背了。其实 少丞弟 在后面举了你女儿的例子,还问我“你能理解我女儿的话吗?” 偶的理解,她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安慰你,宽你的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想的和我想的是一样一样滴。大概对女儿这样至亲的人你不会用恶意去理解,对别人为什么就不能用善意去理解呢?偶还可以告诉你的是,偶是一个做母亲的人,凭偶作为一个女性、一个母亲的直觉,偶从你女儿的话里还读到那么一丝对你的担心。所以,偶还是要最后劝 少丞弟, 别总是为一些事情那么耿耿于怀睚眦必报的,真要是碰得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最痛心的是你最亲的人。
个人分类: 其他|9436 次阅读|114 个评论
满屏皆是嵇少丞
热度 61 mdzhao 2015-4-24 14:49
科学网的知名博主嵇少丞的博客被封了。记得嵇少丞老师曾讽刺科网有老师自己或被别人称为“科学网知名博主”,可偶还是比较愿意用这个头衔来称呼他,因为看看他另外几个被人用得比较多的头衔:海外正教授、加拿大正教授,不知为什么,偶总感觉有那么点不对味,唯有这个“科学网知名博主”倒是不偏不倚,似乎让称呼的人和被称呼的人都比较舒服。当然,偶比较主观,也许嵇博主并不喜欢这个称呼,那就只好此先说一声抱歉了。 其实在前一天偶还看到嵇博主的博文滴,包括后来有人说他是“好斗的公鸡” 的博文,那博文偶没点进去看,类似此类博文,偶一般懒得看,只看题名就想到:呼呼,这不是挑事吗?看明天嵇博主该如何反击?当时认为有一场热闹可以看,谁想第二天却似乎出奇的平静。开始没想到是嵇博主被封了,下午发布完自己的博文后开始浏览科网其他内容时才发现,已经有多篇相关博文了。最初还以为仍是停博一段时间,看了孟夫子的博文才知道是彻底被关了。 说实在话,偶不喜欢嵇博主,正如戎可老师所言:人跟人需要缘份,和则相处,离而两分。相信不喜欢嵇博主的人还有许多,不过为什么这次在科网上听到的几乎都是为嵇博主鸣不平的声音呢?虽然偶尔有几个不同的声音,但基本被淹没了。其实徐晓的博文很能说明问题:唇亡齿寒,是大家都懂的道理,许多人不是为嵇博主争取,而是为自己争取,特别是那些也不时会说几句出格的话、不喜欢歌功颂德四平八稳的人,同在科网开播,难免会想,或许哪天就轮到自己了呢?当然,这个时候更可以用“我虽然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支持你讲话的权利”这样的话让自己站在道德的高峰。 这个时候最冷静最清醒的其实是法律专家旭霞老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了大家科网处置嵇博主的依据,还有按照相关法规,如果科网不进行处置,网站本身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和后果。总之,“ 近期科学网出现的一些事件,已经涉及到法律问题。科学网如果管理不当,不仅仅关涉承担民事侵权责任问题,甚至可能关系到科学网的前途命运。说到底,和科学网的存亡和发展相关。而又和所有的注册用户及其科学网的读者关联。”可见,遇到事情的时候,感性的男博主远远比不上理性的女博主脑子清楚。偶要为旭霞老师点赞,趁机也为女博主们造造势,哈哈! 偶还是很能理解科网管理者的苦衷滴,凭良心说,科网除了在某些特定话题上比其他网站显得更严格和过敏之外,在大多数话题上还算比较宽松的,即便删除博文也会把被删博文发还给作者。偶的博文也被科网删过,记得当时是用短信告知此后发到偶滴注册用邮箱的。据说这次即便对嵇少丞的博客作封博处理,也会把他的博文打包后发还给他。这个处置就比其他网站要温和人性化多了。偶滴新浪博客就不知是因为什么犯了忌被封掉了,当时根本没有给过通知,也不说明理由,偶在此后根据网站的提示还进行了申诉,并要求把偶的博文发还,但在经过多次催问后,告诉我的原因是“在博客中进行广告和推销”而被封,这绝对是胡说八道,试想偶不开网店不卖产品,怎么可能有什么推销的举动?更可恶的是,此后却再也不来理你,也木有把偶的博文还给我。当时自己只能通过百度快照找回了一些博文搬到科学网上,而那个时候也深刻发现百度之烂,竟不能找到所有的博文,记得当时可以在谷歌搜到其他的博文,可叹谷歌的快照却是不能用滴,眼睁睁看着那些博文就这么丢了。这么一比,偶就感觉科网作为网站,在这一点上还是值得称道滴。 好吧,偶不想如徐晓那样用“我虽然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支持你讲话的权利”这样的话来装扮自己,偶只想谈谈网站一般情况下应该如何营造好的环境和气氛。偶赞成孟夫子说的,一个网站的繁荣,是要付出代价的,当然也需要秩序。而我本人,不喜欢一潭死水一样的网站,应该有讨论有争论、有思想交锋,当然也可以有掐架吵架,如果没有互动和争论,就不会有多少人对它感兴趣。到网站总不会是来读论文的,正是这种活跃的气氛才具有吸引力,包括偶其实也不反对开放匿名,只要有相关规定和管理制度,有的时候匿名更能让人说话顾忌少一些,偶甚至认为能匿名发表意见正是网络能吸引人的要素之一。每个网都需要那么几个喜欢挑事的人来搅一搅才具有活力,嵇博主算是一个喜欢挑事的人,虽然他挑事的时候实在是格局不高,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但比较而言,偶还是觉得科学网有他在还是更有意思一点。 当然,没有规范不成方圆,偶相信科网关闭嵇博主的博客是有依据的,不过,中国的任何规定甚至法律不向来都有很大的弹性的吗?即便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缓刑可有完全不同的结局呢,所以偶也顺势来和个稀泥。声明一下,这个和稀泥偶不想站在道德滴高处,更不站在嵇博主的同情者的立场,偶完全是站在自己个人对网站活跃度喜好的立场上,建议科学网不妨考虑一个死刑缓期的方案。 后记:刚才看到孤魂的博文:“ 眼下的科学网不大适合老曹,陈安,孤魂之流 ”赶紧要加一句:一个网站各种人等来来去去都很正常,但总要有一些东西、一些人形成吸引人的核心。本来,如 嵇博主这样的走了一个是不会有这么大反响滴,至少引不起偶滴兴趣专门来写一篇博文,正是你们这些人现在都悄没声滴沉寂了,才让人觉得把 嵇少丞的博客关闭是个严重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 嵇少丞的博客即使被关了,也算是值了。其实偶更愿意呼唤老曹,陈安,孤魂之流的回归。
个人分类: 杂谈|7747 次阅读|79 个评论
赖在科学网和死无葬身之地!
热度 15 xcfcn 2013-2-21 12:50
我准备赖在科学网,而且指望着它来养老呢。 当然,我也准备死无葬身之地,科学网的关博太狠了。常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科学网的关博却让博主“尸骨无存”! 今天沈阳博主的下场让人毛骨悚然,虽然沈阳同学还是光明网的从业人员,跟科学网编辑部的领导,不算是哥们,但至少还打过照面。 其实此前鬼王等人就落得此下场了。我多次说过,封鬼王的博客我没有半点意见,但是请保留此前鬼王在科学网的所有博文,毕竟那些博文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到了现在,鬼王在科学网还是一个幽魂。 我希望科学网能听到网友的愤怒!也建议有被封的博主跟科学网打一场(公益)官司,真正用法律来驯服科学网的鸭霸。 科学网编辑行为粗暴无 礼
个人分类: 杂论|2536 次阅读|32 个评论
微博:苗兄真的封博了!
热度 2 xcfcn 2012-8-4 00:53
哎,无尽的叹息和祝福。 难道来科学网玩一定要休博和关博一次吗? 希望苗兄步我的后尘后能向我和美丽的YC学习,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开博。 另外想丁甜同学了,丁甜,还是回来吧。。 PS:我追随苗兄休博一周吧,貌似苗兄关博因我而起,结果我还死皮赖脸呆在科学网。
个人分类: 杂论|15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喜欢掐架的博主关博了?
热度 6 chrujun 2011-7-17 01:04
最近几位被关博或主动关博的博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喜欢掐架。不是找死人掐架就是找活人掐架。 被关博,是因为掐架导致有关部门发现不和谐。主动关博,可能是因为掐架受到了有形和无形压力,不如一关了之。 咱偶尔也掐架,发现几位掐架风云人物的下场后,不免兔死狐悲。 今后何去何从,真迷茫。这年头做看客搞围观最保险,嗅觉灵敏的黄老邪已经围观多时了。 风平浪静的时候往往是危险和机遇来临的先兆。曹操当年在鸿运当头的时候辞官还乡,昼夜苦读兵法,后来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趁势而起,成为毛泽东也仰慕的人物。 几位主动关博的朋友,莫非是学曹操当年之举,去捞定海神针了?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3518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网博主选择休博要慎重
chrujun 2010-10-1 14:27
由于对肖传国雇凶伤害方舟子事件不同看法,部分博主选择休博。包括编辑部厚爱有加的曹广福(自称曹大侠),也选择休博。因为对方和编辑部有不同观点就选择休博,是非常不必要的行为。 想要言论自由的时候,我们鼓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正有言论自由的时候,却无法容忍不同意见和观点。说某些博主叶公好龙,真的不过分。 多样性是一种必然现象。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多样性都是一种必然的存在和发展方向。 有不同的声音、不同观点、刻薄批评和口诛笔伐,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博主觉得自己观点正确,可以写更多的博文、发表更多的评论来扩大影响和寻求支持者。 不应该自我规定编辑部如何做才正确、其他博主应该支持什么观点。我们要习惯多种观点碰撞、多种言论并存的环境。 此外,科学网博客全体也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大的人际网络,个人有义务和责任为科学网博客的健康发展作贡献。随便选择休博,不仅仅对科学网博客是一个伤害,对各位博主和读者,也是一种伤害和不负责任行为。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有一种责任心、一种集体荣誉感,一种为集体健康发展贡献力量的精神。 选择休博的博主,尤其是多次选择休博的博主,该好好反省了。 附:某游客的评论及回复: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uche ip:183.27.14.* 删除 回复 博主是否管得太宽?休博是个人自由,管你niao事? 博主回复:肖传国雇凶伤人也是个人自由。个人自由要以不妨碍集体和他人利益为准则。 违背了上述准则,他人有言论自由。 大家之所以会讨论肖传国雇凶伤人,就因为肖传国的行为妨碍了个人和公共利益。 科学网博主中的某些骨干多次搞高调休博,既损害了科学网的利益,也伤害了多次推荐和阅读这些骨干博文的博友的感情。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要是共产党的一个或多个骨干高调退党,并投敌叛变, 对党有没有伤害?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5249 次阅读|19 个评论
科学网上的最牛游客出现了!大家看红色字体部分!
chrujun 2010-7-4 18:21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呵呵 ip:202.115.31.* 删除 回复 陈老弟或老兄啊,看看在你博文下发评论的是些什么人? 你比过去好多了,嘿嘿(过去的事我们就不提了)。你还是值得尊重的。 闹罢工可以,最后这个社会没法呆可以,我们总是比一般人有更多的路子选择用脚投票。最后吃亏的是什么人?再说了,我原来的意思是说罢工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有的是人来取代你的位置。我很奇怪,有那么多蠢材选择做没有效用的事情。当然,最后有几个打头的收获了名声。 说有的人不如卖红薯,是因为他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卖红薯的过程中知道基本的商业规则。他可以卖的更贵,看看能不能养家糊口。 我是正宗的湖南人,我写那么多是因为我爱我的家乡。我希望地处内陆的湖南,生活富足、人民安康,不要成天打打杀杀的。打打杀杀又不能过上好日子。再说了,我写那么多碍着你了,管的是不是多了点? 有的人评论啊,简直满口大粪,与这种人一般见识只能降低自己的档次。所以更多的只是笑笑,骂的我越厉害我越高兴,他们才是科学网上真正的反面教材。 不好意思,因为我一个人的原因,我曾经让科学网上的几个人(大于三个)主动选择关博(当然后来有的又冒出来了)。原因无它,实在是写些东西不忍卒读。想同他交流几句吧(譬如写的与科学有关的东西明显错误,善意指出来之后不仅不领情还破口大骂,那就怨不得我了),实在是条理不清、离题万里。 大家可以看看许小年的最新的博文(6月8日)。好多人唧唧歪歪,乃是分不清企业和政府的责任,把本来应该政府承担的责任推给企业。 有的人觉得失业无所谓,那好,先给大家做个表率,选择让自己家庭里有一个或几个人失业,看看会发生什么?看看到底是失业好,还是低薪资好? 博主回复:看来我们以前是冤家啊? 不知是什么事情争吵起来了。我记得我曾经和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人争吵过。 但想不起是争论什么问题了。 感谢你到现在还在关注我的博客! 谢谢你的赞赏! 你的战绩很辉煌啊。 我很小就经历了各种打击,不怕批评了。 大家可以找一找,看看是哪几个博主因这位游客而关博了? 这位游客在其他博主地盘上也留了很多评论,我PASTE一条如下: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呵呵 ip:202.115.31.* 老兄,不要搞歪了,不是对你的文风提出意见,你的是非观、理解能力的确有待改进。你文风再怎么样谁也管不着,这是你的自由。但是你没有权力去伤害无辜的别人;另外,作为在科学网开博客的你,你的行为举止,大家都看在眼里。别人不说不代表没看法,只是他们觉得不屑于说。 如果你觉得对,你大可以坚持,任何人都拦不住你。 博主回复:hehe,您老兄倒是很关注我啊。多谢关注了。可否见见庐山真面目,我倒是个小人物,不屑于被人说倒是我的福气啊,难不成千夫所指我才高兴啊,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98 次阅读|3 个评论
鬼王是被匿名举报被关博的吗?
chrujun 2010-6-16 00:54
鬼王李亚辉被关博了,其原因又出现了新版本。据李小文院士的博文引用的鬼王原话【1】: 你根本不了解事情的缘由,俺的刑事犯罪是挂了很多天才被删得,删了很多天,才被禁的。其实本质上和此篇无关,俺比这厉害的还很多,都一直没事儿。 因此李老猜测,可能是某人匿名举报鬼王,导致鬼王被关博的【1】。 由于鬼王被关博前正好和我大战了100多个回合,并且鬼王中午还在和我辩论,下午就被关了博客,因此我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我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我没有向科学网举报过鬼王。 因为我觉得我可以打败鬼王,我的战斗力绝对在鬼王之上,我也希望有真正的对手来挑战我,我觉得鬼王在这方面还是有点水平的。赵明兄曾经看过我和鬼王的交战记录,他得出的结论是我占优势,因此我根本不需要用举报的手段来打败鬼王。 鬼王之所以被关博,我的猜测是:可能与他在与我辩论中多次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有关。因为科学网一直在监控用户评论,他们从鬼王的100多条评论中不难发现鬼王多次散布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的事实。 只是鬼王被关博后,我才对鬼王的言论做了一个总结和分析【2】。此外,那段时间正是敏感时期,鬼王正好碰到了这个枪口上。如果对上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不难发现六月初是什么时候。我很困惑的是, 鬼王为什么对反党反社会主义非常积极? 为什么为宣传反党反社会主义观点下了如此大的苦心? 我这里也顺便回答一下老蒋的问题,党对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是非常关心的。 对在知识分子中散步反党反社会主义观点的人,国家一直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不幸的是,鬼王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积极分子。 科学网可以容忍对科学网编辑的严厉批评(如吴老),但绝对不敢放任在科学网上天天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观点的人。 【1】李小文,试答蔣勁松老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5616 【2】陈儒军,鬼王阶级立场及错误言论简要分析,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1751 另附: 前两天吴宝俊写了一篇博文不抛弃不放弃,其中有一段是:真正的文明,是建立在讲法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讲政治的基础之上,这前后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以逻辑判断为宗旨,本质上为所有人的利益服务,后者以立场选择为宗旨,本质上只为特定的权力服务。 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事实是,四项基本原则是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此外,宪法的第一条写到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讲政治和讲法理是统一的。 反党反社会主义不仅仅是政治立场问题,而且是有没有犯法的问题。 就我的个人观点来说,想在科学网上讨论政治问题的博友起码需要先学习一个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这部宪法的内容、它的起源、它的完善过程、它的精髓和它的原理等等,然后才能做到不违反宪法的情况下讨论政治问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22 次阅读|19 个评论
致:吴飞鹏先生
lin602 2010-6-14 22:15
今天才知道,吳飛鵬先生關博了,他刪掉了他所有的博文,讓我有點心生悲哀。 吳飛鵬的博文有段時間我是看得非常多的,這段時間沒有在網上見到他的文章,加上忙點,沒有關注。但見他與科學網'88',還是非常驚訝的。 我認為吳先生的博文是有深度並負責任的,許多博文寫得非常好,我們有段時間在互相的評論中,還交流了許多,因為我們都是最底層做研究的勞動者。有許多共同的語言,所以有點惺惺相惜的味道。 科學網目前的狀態,的確不如人意,有點不像科學網的風格。實不瞞說,有段時間也想離開,回到我的搜狐博客上去自娛自樂。但是,科學網編輯們總體上還是負責任的,也在做力所能力的工作,但目前還不是盡如人意的。 網上許多現象的確是不舒服的,但還是抱著這樣一個信念,讓自己寫的東西出自內心,別為風向所倒,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自己的同事、同學、學生及熟人的評判。 想寫就寫,不想寫就關博吧。不過,網上正直的人寫的東西多了,會對科學網的風格起點影響作用。我相信,科學人士的道德力量,也相信科學網越來越好,這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一些大牌名博們,寫了不少'著名'的帖子,也評判了許多其他人,掀起了不小的風波,掙得不少眼球與點擊率。但自己寫在網上的白紙黑字,大家都有評判的能力,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發言付點小小責任的。我不認識其中每個博主本人,但從每人的博文中看到每人的風格與影子。 祝吴飞鹏先生快乐!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53 次阅读|3 个评论
看來科學網博客有必要提供批量下載別人所有博文的功能了
jiangjinsong 2010-6-13 19:12
今年科學網博客頗不太平 老出人命案 有觸犯紅線而被依法槍決的(如李鬼) 也有自己想不開跳樓的(如吳老) 事情往往來得很突然 等我們知道了 全部博文都沒有了 再想看就看不到了 科學網博客應對這種情況 是否能提供批量下載某一博主所有博文的功能? 如這段時間我觀察二傻子有點不太正常 擔心他會突然跳樓 如果我能在兩分鐘內把他的博文全部下載 那他跳就跳唄 他的舊博文我照樣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欣賞 這是何等的安逸與和諧啊 編輯部考慮一下吧!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2848 次阅读|6 个评论
李亚辉“被关博事件”分析
热度 2 吴渝 2010-6-10 17:33
一、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前言 在很多人的好友列表里面,李亚辉那一栏再也不是长长的最近博文列表。对于他这样一个高产而且呈间隙性写作热情爆发(由于工作而抛下博客营生)的博主而言,这个列表突然出现空白似乎不是太奇怪的事情,但点击名字后进入如下画面,却令人概叹! 图1 李亚辉未开通博客? 李亚辉5月29日被关博事件发生后,惊闻此事,正是我最忙的时候,不过也没有影响我给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对李亚辉的博客行为进行分析,以信息的方式向他致敬,也不枉他在唯信息方面执着的推广工作。 我以为学生们在早期收集博客相关数据时已经做到了除博文内容之外的完备,结果却是不妙的。学生在初期采集信息时只关注了个人研究所需的部分,一些和李亚辉等个人博客行为有关的数据却没有保存下来,随着博客被关闭,这些数据也暂时不能访问。 这就是只是当时已惘然之意! 以下分析的数据来源说明如下: (1)自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的38个月内李亚辉在每个月中以注册用户的身份所发表的评论时间,及其评论过的用户姓名、昵称。 (2)由于李亚辉被永久关博,只有最近几个月他所发表的文章的链接信息及其他用户对他的评论量。 (3)提取了2010-6-2~~2010-6-8一周时间内科学网更新的有关李亚辉老师的博文数据,并做了相关统计分析。 以下分析工作主要由我的学生提供,部分地方我予以简要补充。 二、李亚辉在科学网对他人博客的回应(活跃)分析 鉴于现有数据中对李亚辉所发表评论数据的收集较齐全,对他每个月中发表的评论量进行了统计,如下图2。 图2 李亚辉每月发表评论量统计(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 从上图可知,李亚辉开通科学网博客的时间较早(2007年4月27日),并且在开通博客站点后很活跃。从我们收集数据看,他回复别人的量远远大于被回复的数量,即李亚辉是当之无愧的黄金倾听者之一。 李亚辉在第2008年8月、9月、11月、12月及2009年10月这几个月中相当活跃,发表评论数量比同年其他月份明显多很多! (好奇者可以找找原因,这几个月在科学网中发生了什么经典事件。) 到底是哪些人是关注和被关注呢? 经统计,李亚辉回复最多的博主为曹大侠曹广福( www.sciencenet.cn/u/gfcao ),而评论李亚辉博文最多的博主是繁体字蔣勁松( www.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 (这个事实一点也不出我的意料之外,那些不清楚这个铁三角关系的博主往往会不解他们三人之间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式的关系。事实胜于雄辩。) 李亚辉评论博主的前10名(按从高到底排序): 姓名 昵称 曹广福gfcao 陈学雷陈学雷 张小平zhangxp 刘锋liufeng 刘进平Bobby 王鸿飞hongfei 李小文lix 张志东张志东 鲍得海隔壁家的二傻子 魏东平dongping2009 (恭喜你们的被关注!) 三、李亚辉被关博事件分析 通过在科学网搜索李亚辉、iwesun、鬼王等关键词,统计了科学网在2010-6-2至2010-6-8一周内发表的关于李亚辉事件的博文,共有30篇。显然,发表这些文章的博主及对这些文章发表评论的博主都是十分关注该事件的。 图3给出了针对李亚辉被关博事件有关博主们发表文章数量。由图可知,一周内发表李亚辉相关话题的博主有19个,其中陈国文在这段时间发表了五篇相关博文,陈安和蒋劲松也分别发表了四篇和三篇文章。 图3 针对李亚辉被关博事件有关博主们发表文章数量 图4给出了相关博主文章收到的评论量排序,也知陈国文收到评论为170左右,得到了最多人士的回应,并且大多数发表评论的人都希望科学网能够让李亚辉重新开博。其次是发发(杨秀海)和蒋劲松,号召力也不低。 图 4 相关文章作者收到的评论数 图5中统计了在本周所有发表评论的博客用户中发表量最多前20名用户,其中以游客身份登录的懒得登陆(杨玲)总共发表了35次左右的评论,杨玲参与该事件的讨论次数比其他用户实际参与讨论的次数都要多。李亚辉仍以游客iwesun的身份参与了讨论并发表了21次评论,在评论量排名中排在第四,说明他仍然十分关心此事件在科学网博客引起的讨论。 图 5 发表评论最多的前20名 图6中统计了2010-6-2至2010-6-8这一周内相关话题每天总的评论量,由图可知在本周2号和3号每天总的评论量基本持衡维持在50次左右,但是在4号当天评论量达到最高峰值在125左右,说明这一天不管用户是以游客身份或真实身份讨论该事件的次数最多。经统计可知在2010-6-4这一天讨论量的骤然增多是因为陈国文老师发表了一篇名为 保人及保言如此,可否?的博文,众多关心此事件的博客用户纷纷讨论此举,一部分老师最终达成一致在保人名单中留名。 图6 最近一周评论量 图7给出了评论量最多的10篇文章,可以看出引起讨论次数最多的前两篇文章都是陈国文关于保释鬼王的帖子。在几天时间内得到100多人次的评论,主要围绕李亚辉老师是否应该被封博以及科学网是否可以重新开通其博客展开激烈讨论,结合图5中发表评论最多的几位博主及观点,可以看出较大部分人希望科学网能够给予李亚辉重新开博的机会。 图7 评论量最多的10篇文章 四、结束语 and 结果? 学生写的结论: 在李亚辉老师博客被封后,我们主要抓取并统计了2010-6-2~~2010-6-8这一周时间内发表的相关话题的数据,统计得到发表相关话题的博客用户有19个,相关文章有30篇。经统计发现在该段时间内陈国文老师尤为关注此事件,在短短的一周内发表了5篇相关文章进行讨论,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李亚辉老师以游客的身份参与讨论,其讨论次数在评论总量排行中高居第四位,说明虽然其在搜狐博客网重新安家但其仍比较关注此事。通过阅读评论量最多的几篇文章发现,李亚辉老师和林中祥老师已经互相道歉,冰释前嫌,林老师也已经删除了其发表的几篇批评李老师的博文。最后针对2010-6-4评论量达到高峰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这一天中陈国文老师联合其他老师发表了一篇保释李亚辉老师的保释信,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在保释信上签名,我们也期待科学网网开一面给李老师重新开博的机会,期待鬼王重现科学网。 然后,事件结果? 才华、热情、人气都无比洋溢的李亚辉会回来吗? 没了李亚辉,科学网博客会怎么样? (关于科学网博客的其他社会关系分析,可能将在未来适当时间推出,先预告一下。) 重要申明: 发此文后,本文收集数据被若干博友抓出Bug来,即数据存在若干明显遗漏,把一些评论不错的相关博文给统计漏掉。 对此,非常抱歉。原因可能来自数据抓取,也可能来自数据库的检索不全,但肯定不是主观的(没有必要去信息过滤)。 不过,在此不想重新分析了。 我在提交博文时就告诉学生:这件事就暂告段落,好好做你的研究吧,争取真正有价值的分析结果出来。 这件事情给他的启发会是: (1) 做学问一定要严谨,数据来源真实,要细心。老师的反复唠叨不如大家的一起规劝。 (2) 如我所说,相对于理论性强的模型研究,其实很多人对生活中真实的数据更有兴趣,即便做这样简单的半手工分析,它都是有意义的。这是数据挖掘和社会关系分析中令人激动人心的一面。让问题来源于生活,用技术手段去解答和走向生活。 (3) 有时,勿以小事而不为。做这种小事情似乎耽误了学生一点学习时间,甚至有人以让学生这样做的老师而郁闷(呵呵),其实呢,我们有时以为顺手而为的事情依然会给我们一些困扰和阻碍,甚至非议,但启发和机遇并存。 至少,被关注着~~~
个人分类: 科普写作|11234 次阅读|3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