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桑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前不栽桑,后不插柳,院里不种鬼拍手
manrongchen 2020-6-18 18:19
前不栽桑,后不插柳,院里不种鬼拍手。 民间有此一说。门前不可种桑树,桑音同丧,不吉利,屋后不插柳,柳树随风摆不聚财,院里不种杨树,大叶杨树风一吹叶子相互拍打噪声大,影响休息。 窃以为,这属于陋俗。在水热气土条件尚好的地方,又不缺木材,又不靠它生计,这个树不种,那个树不栽,听起来很娇情。倘若只适合种杨树如新疆的胡杨,树供木材和薪柴,夏天遮荫,防风固沙,不种它种啥? 先说桑音同丧,虽名以吉祥为上,但不可过分注意,名为代号,并无高下。桑树本是蚕桑的必备,丝绸是中国传统产品,倘若随便搜索便知其对我中华文明的重要性,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那桑种在哪里?人住在哪里?多远算门前?土地不紧缺的地方好说,寸土寸金的城市,桑树长在哪里都可能是别人的门前。 柳树是适合土壤湿度较大的地方,隋朝炀帝下江南,大运河边遍插柳,取名杨柳,成为一大景色。柳树速生供薪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第一件事有它不愁了。全国其他地方,凡风景区皆杨柳依依。 杨树是速生丰产树种,可以提供薪柴,兼有防风固沙,改善环境调节气候的功能。中国本土杨树亦为优秀。南京林业大学教授们曾经从意大利波河流域引进意杨,为功德大事,先在苏北的泗阳形成产业,不仅绿了山川,美了家园,而且形成板材加工,包装材料供应等经济事业,一时难言其优。 其他类似的所谓说法,皆属大谬不然。比如榆树,榆音同愚,故有近20年大榆树,被市长的小姨子撺掇物业砍了,理由据说是挡光。本人此博客有专门讲过。树有适地,自然条件下长在哪里更多的是随机传播,人工栽植同样要适地适树。这些束缚人的说法是不是显得愚昧了点?因为今天科学昌明,远非往昔。在风大的地方有傍大树出懒汉之说,风大时听起来很恐怖,虽不至于不敢出门。 所谓讲究,陋俗要革除。如中药渣倒在路上众人踩了病人就好了。愚昧!!!
个人分类: 环境保护|2788 次阅读|2 个评论
桑树(请教构图):2013傻拍(31)
热度 13 zlyang 2013-5-25 22:53
桑树(请教构图):2013傻拍(31) 正在看 《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最新修订版)》(New York Institute of Photography), 原来名家往往也是拍摄多张(甚至数几十张到数百张),从中挑一张满意的。 下面是2013-04-25傍晚拍的桑树,体会构图。 请您指出其中最好的一张。 感谢您的指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389 次阅读|44 个评论
春天不是读书天?
热度 22 zhangyuxiu 2013-2-6 10:23
春天不是读书天?
每年的早春二月,在亚热带的南国海滨城市,我都有一种欣喜的感觉。这时节,是我所在的地方一年中最美最舒服的时节。因为放假,有比较大把的闲暇时间,我最喜欢的事情,不是宅在电脑边或书桌旁,而是漫步在海边或花园里的小河边,穿行在桑树新抽出的绿芽和柔枝间,陶醉地嗅着那嫩芽和桑果发出的淡淡清香,流连忘返。这时候,我的家乡,那北国的春城,天气还是相当地料峭春寒,垂柳不可能抽枝发芽,不可能随风飘舞。那就让南国的桑树率先带着春色,携着碧绿,把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友的问候带过琼州海峡吧 ! 想当年,唐代诗人贺知章见到柳枝发出新绿时曾写出著名诗篇《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的柳树如同碧玉一样翠绿,柳条纷垂,像千万条绿线织成的丝。难道诗中描述的美景和我眼前的景象不相像吗?南国二月的春风剪出了如此美妙的桑叶。让我,你,他 ( 她 ) 都强烈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喜悦。    二月,在南国,是草长莺飞、醉柳拂堤的好时节,是活泼儿童欢快地放飞纸鸢和风筝的时节。那首著名的《村居》描绘的就是这样美好的景象:“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妙趣横生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美景。 那,你还做什么呢?还不赶快放下手中活计,带小儿到溪间漫步,到桑树枝条下嬉耍?到旷野里去放纸鸢和风筝?去呼吸带有芳草味儿的新鲜空气;躺到有微风轻拂的草地里,望星空数星星?春天不是读书天,去吧,和自然亲密接触过再回来吧! 注:照片为阴天所拍,天灰蒙蒙的,所以水就对付着看吧 1 2 3 4 5 6 7 8 9
4187 次阅读|64 个评论
被虫蚕食的桑树
ahyxwangdong 2010-10-12 09:46
一日,在河边散步,偶遇一棵被虫蚕食的桑树。 在白色隔纱里,一群虫正在蚕食桑树叶。 虫子喜欢呆在 绿色叶片上,而枯黄的叶片上并没有虫子,枯黄的叶片是虫子早先带过的地方。 这是益虫,还是害虫?俺不清楚。 一大团的虫子,密密麻麻。 虫子的排泄物,黑色,有点像是蚕沙。 可有高手 认识该虫子呢? 附注: 在《桑毛虫的危害、形态和防治(图)》一文中,查到这幅图,对比图片,有点类似,但不确定。 【注明】桑毛虫图片来自:http://www.boleixiu.com/root/cshj071.htm
个人分类: 认识大自然|7844 次阅读|2 个评论
百年不遇的大旱会引起桑树等植物病虫害流行吗
liujiping 2010-4-6 01:13
2009年9月底以来,在广西河池等地调研时就发现部分地方出现干旱,目前西南地区干旱范围不断扩大,受旱面积已经覆盖云南、四川、贵州、广西西部等地。这些地方山多地少,也是国家目前桑蚕产业东桑西移的新区,百年不遇的大旱会引起桑树等植物虫害的大流行大爆发提供机会,因为 有些昆虫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又可以大量繁殖,它们的天敌就不行了,所以很担心百年不遇的大旱后,会引起桑树等植物病虫害的大流行,而影响我国蚕丝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棵桑树长在窗外
songshuhui 2008-9-3 15:51
wuou 发表于2008-04-22 星期二 15:19 分类: 感悟 | | 在我的窗外,有一棵桑树。 我偶尔会懊恼它为什么不是两棵,这样我也可以写下这样的句子:在我的窗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桑树,还有一株也是桑树。好让看我文章的人也使劲琢磨。 然而我也知道,这样的句子 鲁大爷写就是经典。我写,就是病句。要是胆敢写在杂志上,除了被主编骂,搞不好还得扣工钱,于是我老老实实写下了这篇博客的第一句话。 这棵桑树来历不明。 两年前当我在南窗下矮小带刺的灌木从的边缘发现它的时候,它至少已经有一人多高、小拇指那么粗了,直溜溜的,少有枝杈,也没有几片叶子。那片灌木距离楼房也就一尺左右,中间隔着水泥楼基。而这桑树,就长在楼基和土地交接的缝隙里。我猜是风带来的种子,让它落在了这里。当时我没去理它,因为我觉得它也长不大,不用费力去拔掉它。我估计管理园木的物业工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在整理灌木从的时候也没理它。 然而,去年夏天这棵桑树就长得远远超过了我窗户,还分了枝杈,要是不关窗户,有几根小树枝都能进我的房间了。然而现在要拔掉它已经不可能了,它看上去已有我两根并列的手指那么粗了。 园林工人们可能讨论过它的去留问题,因为我看到过他们曾扛着工具指着它和周围那片灌木比比划划。我猜大意是锯掉它它还会发芽,连根刨起的话就要刨开一大片已经连成一气的灌木。留着它虽然可能会破坏整体的绿化设计,但只要业主们不投诉,或者干脆说只要我不找他们麻烦,他们也就可以假装这棵树没有影响到我。 它的确离我太近了。 几根枝条已经完全贴着我的窗户往上长了,这样就有些蚂蚁之类的小虫子沿着树枝顺着窗户的缝隙爬进来。下雨的时候,雨水也会蹭一玻璃,干后免不了留下斑驳的痕迹。巧的是,这棵桑树的第一个分岔和离它不远的一个梧桐树的树杈,高度正好合适栓一根晾衣绳。于是我的窗前便总有一些床单被罩之类的在飘飘荡荡,冬天天气好的时候,还会有些泛着陈年味道的被子,吸走那些原本属于我房间的暖阳,而收晾衣服被褥人还总忍不住向里张望一番。亲爱大婶大妈,求你别看了,里面是我家的卧室! 虽然如此,但我不嫌它影响我。 今年这棵桑树至少已经三岁了。跟去年比,它更粗了一些,不过没有高,反而还矮了,这是因为物业在刨它未遂之后,去年冬天剪掉了一些过长的枝丫。到底是专业的园林工人,剪掉的树枝一点也没影响它的生命力,反倒在今春让它发出了更多的枝条。更让我觉得贴心的是,物业考虑到了我的窗户,所以今年桑树的枝桠明显离我的窗户远了一些,而贴不到玻璃上了。 这样真好啊。 当我歪在床上看书的时候,一抬眼就看到阳光下满眼的新绿在窗外一天一天伸展。下了雨,叶子上挂满雨水,我抓起相机,坐在飘窗上,不必出门,就能拍到最真切的春天。等到冬天它落尽了叶子的时候,也并不影响我的阳光,大婶们的行为不能怪到它的身上去。 今年它还第一次结了桑葚,现在还是毛茸茸的,看不出有多大作为。不过,等到夏天它们变成紫黑色时,小鸟和没有发现它的小孩们能留下几颗给我也说不定。 我甚至在想,有了这棵桑树,我是不是可以在以后的春天里养几条蚕宝宝,看它们从蚕蚁到蛾子的生命轮回。 我安享了这棵桑树带给我的种种欢欣,却不知道这种恩泽从何而来。 标签: 不太科学 , 桑树 , 软化松鼠会
个人分类: 感悟|2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