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血液透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IJVM高被引文章 | 血液透析瘘管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Hindawi 2020-1-13 09:06
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即为CKD。 慢性肾脏疾病伴有不良后果,例如心血管并发症和过早死亡的危险。CKD的最后阶段是肾衰竭(GFR≥15ml/min·1.73m2)。在肾移植之前,用于治疗肾衰竭患者的常见方式是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由于依靠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需要进行手术以保持其瘘管开放的患者大量增加。 近期,Hindawi的开放获取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ascular Medicine 发表了一篇题为 A Review of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in Hemodialysis Fistula 的论文,通过动静脉瘘和移植物的通畅率来评价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的作用。 PTA的主要指征是血管狭窄程度≥50%或血管腔阻塞。PTA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感染率与并发症的数量均低。PTA当天即可使用瘘管,而不需要中心静脉导管。首年首次通畅率大于50%,同期首次辅助通畅率为80~90%。重复的PTA与初次使用PTA一样持久。早期PTA再狭窄风险较高,一般需要后续治疗。切割球囊可以用作二线治疗。保留支架和保留覆盖支架以处理并发症和中心静脉流出道狭窄。PTA是治疗透析瘘管狭窄或阻塞的首选方法。为了实现更好的通畅率,可能需要重复进行PTA。药物洗脱球囊可能是透析瘘管PTA的未来发展方向,但仍需更多试验的验证。 由查尔斯沃思集团(Charlesworth Group)统筹翻译。
2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创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观察及干预性研究
xupeiyang 2010-6-12 05:59
1 、国内南方医科大学何朝生以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微炎症标志物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心血管事件及存活率的关系,以及其他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研究;但未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hs-CRP检测值初步范围的研究报道。 2 、国内南京医科大学李立研究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血管通路失功的相关研究,也可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s-CRP与其他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但未见对血管通路分别为内瘘、深静脉置管的患者超敏CRP进行比较的研究文献; 3 、国内蓝天座报道了温可调钠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对血透患者低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但未见纯净透析液降低血浆hs-CRP的浓度、干预微炎症状态的研究。 4 、国外Lederer,-S-R、Schiffl,-H、Arizono,-K等研究了超纯透析液对血透患者CRP水平影响的研究,Kim,-B-S、Yeun JY、Teehan,-G-S研究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研究;但未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hs-CRP检测值初步范围的研究报道。 5、国内外未见对200余例病例和100余例健康人群进行大样本对照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观察及干预研究的文献报道。 2009201004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2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