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痛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痛风的饮食误区之六: 素菜不会诱发痛风
wcgczf 2012-4-10 22:26
很多患者想当然的认为,只要吃素菜就不会诱发痛风了。其实有些素菜嘌呤含量并不低,如豆制品、香菇、蘑菇、韭菜、花菜等,吃的过多同样会诱发痛风。因此,痛风病人要有选择的食用素菜。
个人分类: 科普|3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痛风的饮食误区之五: 吃的食物越少越好
热度 1 wcgczf 2012-4-10 22:25
当痛风患者知道暴饮暴食可诱发痛风发作时,许多患者采取尽量节食的方法。 由于外源摄取的热量不足,机体只有通过燃烧体内原有的脂肪来获取热量,而这时脂肪代谢所产生的大量酮体容易阻止尿酸从肾小管排泄,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所以,痛风患者尽量节食的做法不可取。
个人分类: 科普|2849 次阅读|2 个评论
痛风的饮食误区之三 : 只要不吃肉,痛风就不会发作
wcgczf 2012-4-10 22:21
长期不摄入肉类,营养失衡,导致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嘌呤代谢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患者最后连吃青菜都会复发的原因,所以要均衡饮食。
个人分类: 科普|2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痛风饮食烹饪技巧
wcgczf 2012-4-7 22:49
鱼肉类 嘌呤为水溶性物质,在高温下更易溶于水。所以,痛风患者在食用鱼肉类食物时可先用沸水氽过后再烹饪,这样就能减少此类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同时也减少了热量。 蔬菜类 痛风患者在进食肉类时,常需弃汤后食用,但是鸡汤或骨头汤在溶出嘌呤的同时,也溶出肉类的精华。将蔬菜加入汤中炖,能吸取汤中的精华,使蔬菜味美甘甜 调味品 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因要限制盐的摄入而使菜肴清淡乏味,可通过葱、姜、蒜、胡椒、麻油等调料而使味道变得鲜美可口。
个人分类: 科普|2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几种适合痛风患者食用的水果
wcgczf 2012-4-7 22:47
草莓:营养丰富,含有柠檬酸、苹果酸、花青素酸、氨基酸及钙、铁、磷等矿物质。研究表明,草莓中的花青素酸有降尿酸的功效。 苹果:被称为水果之王,几乎含有其他水果所含有的维生素。每天食用一个,对痛风有益。苹果醋,每天早上一汤匙用白开水冲服,有降尿酸的作用。 樱桃: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色素及维生素 E 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尿酸排泄,能缓解痛风所引起的不适。 猕猴桃:可清除体内的铅,最近有报道,猕猴桃有治疗痛风的作用。
5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几种适合痛风患者食用的蔬菜
wcgczf 2012-4-7 22:46
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清热、利尿的作用,且嘌呤含量低。 黄瓜:属碱性,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钾盐和大量的水分,有除热、利尿、解毒和生津止渴的作用。 茄子:属碱性食物,嘌呤含量低,现代研究还发现它有一定的利尿功效,适宜痛风患者经常使用。 卷心菜:嘌呤含量低,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C ,具有排泄体内有害物质的作用。 马铃薯:,碱性食物,嘌呤含量低,同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C 和钾盐。 南瓜:性温,味甘,是一种碱性食物,且有利尿的功效。不仅如此,南瓜是低热量的食物,对肥胖的痛风患者更为适宜。 冬瓜:性凉,味甘淡,有利小便的作用。冬瓜本身有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营养,特别是维生素 C ,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痛风患者可经常食用。
个人分类: 科普|3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痛风患者的饮食原则
wcgczf 2012-4-7 21:40
目前痛风尚不能根治 , 但其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一旦确诊为痛风,就应该到综合性医院就诊,做有关痛风的详细检查,查明其原因及伴发病情况。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及药物指导。其中饮食是最基本的治疗。 痛风的饮食治疗应根据病情的轻重、是否有并发症及疾病的分期来选择不同的饮食方案。痛风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两个阶段。 急性发作期的饮食原则: 严格限制鱼肉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选择低嘌呤食物,以鸡蛋和牛奶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以碳水化合物补足热量。液体进量不应少于每日 3000 毫升,此外还可用小苏打等药物碱化尿液 缓解期的饮食原则 :以低嘌呤食物为主,适量选择中嘌呤的食物,避免高嘌呤食物。
个人分类: 科普|2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痛风石
wcgczf 2011-12-17 21:16
表现为关节周围、软骨、肌腱及软组织或耳廓等处皮下,出现淡黄色或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赘生物 ( 疙瘩 ) ,质地偏硬,状似圆形石子。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几乎所有组织中均可形成痛风石。其中最常见于耳轮、第一跖趾关节、手指和肘部等关节周围。
个人分类: 科普|2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是痛风?
wcgczf 2011-12-17 21:13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及 / 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 1 、 高尿酸血症: 其诊断标准是男性或绝经后女性 420 μ mol/L ,绝经前女性 350 μ mol/L ; 2 、关节疼痛、肿胀、畸形: 最常见。关节疼痛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其余关节依次为踝、膝、腕、指和肘。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慢性痛风患者可伴关节畸形。痛风初次发作有以下特点就是常常呈现自限性,数日内自行缓解,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可能出现脱屑和瘙痒;秋水仙碱治疗后,关症状可迅速缓解。
个人分类: 科普|2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痛风可谓是“百病之根”、“万恶之源”。
热度 1 wcgczf 2011-11-10 23:39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酒类、海产品、肉类及动物内脏的摄入急剧增加,这一昔日的帝王病已悄悄地降临至普通百姓家。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新生常见病,不少患者显得力不从心,在应对该病时也不像对糖尿病那样重视,以致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和误区。许多患者认为痛风就是关节疼痛,严重时吃点止疼药就行,关节不疼了,血尿酸再高,也不去管它。殊不知,关节疼痛只是痛风众多危害中的冰山一角,而更多更严重的危害正向患者悄然逼近。 众多资料显示,痛风患者关节疼痛若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就会造成关节永久性的损害,包括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甚至残废。随着病情的发展,尿酸盐结晶还会在软组织中沉积,形成痛风石,影响美观,甚至丧失活动能力。如果在肾脏中沉积,可能会导致肾结石和尿毒症的发生。另外,还可诱发、加重现代流行病——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痛风可谓是“百病之根”、“万恶之源”。 为遏制痛风及其并发症的高发状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痛风并尽早摆脱痛风的困扰,即日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在哈尔滨地区开展痛风病普查活动,免费为各位痛风患者检测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肝功、肾功等指标。 11 月 11 日,全国著名的痛风病专家李长贵教授将前来讲座,并根据化验结果免费为各位痛风的朋友提供饮食和治疗指导。具体时间地点及要求如下: 讲座及义诊时间: 2011 年 11 月 11 日 13 : 30 —— 16:30 讲座及义诊地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诊断综合楼 12 楼小会议室 讲座题目:痛风病的危害及饮食药物治疗 讲者及单位:李长贵教授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注意: 所有痛风患者及单纯高尿酸血症而无关节症状者均可参加讲座及义诊活动! 普查对象:已确诊痛风的患者,不包括仅有高尿酸血症而无关节症状者,敬请谅解! 普查时间:每周一到周六上午 8:00-10:00 普查地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一病区示教室(诊断综合楼 10 楼) 普查要求:前日晚 10 点之后禁食、禁水至次日,空腹采血。 咨询电话: 15645156570 王大夫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望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科普|30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痛风病普查活动
wcgczf 2011-11-10 07:19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晶体沉积所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疼痛,痛风石,肾脏损害等。 近年来,痛风患病率逐年升高,已由过去的罕见病、少见病发展为现在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危害巨大,可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畸形,影响美观,甚至丧失行动能力,还可导致尿毒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健康行动,人人有责。即日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联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哈尔滨地区开展痛风病普查活动,免费为各位痛风的病友检测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指标。 11 月 11 日,全国著名痛风病专家李长贵教授将前来授课,并根据化验结果免费为各位痛风的病友提供饮食和治疗指导。 活动时间:每周一至周六上午 8:00-10:00 活动地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一病房 (诊断综合楼 10 楼示教室) 要求: 前日晚 10 点之后禁食、禁水至次日,空腹采血。 联系电话: 15645156570 王大夫 15636823006 郭大夫 欢迎大家踊跃参加!望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科普|2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痛风来了,您准备好了吗?
wcgczf 2011-11-4 01:30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全集》中就有记载。因其多发于帝王将相和达官显贵,故素有“富贵病”之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昔日的帝王病已悄悄地降临到冰城——哈尔滨,成为普通百姓的常见病。 u 哈市痛风患病和诊治的现状 我们调查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2008-2010 年期间病人的住院病因,发现因痛风住院的病人约占 1% 左右,而且男性多于女性。但面对这一新生的常见病,无论是患者还是医务工作者都猝不及防。医生可能不像应对糖尿病那样胸有成竹,患者也不像对糖尿病那样重视,以致痛风的诊治和预防存在很多误区。今后我们将一起来认识一下痛风:
个人分类: 科普|2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面对痛风,您还谈虎色变吗?---赶紧参加痛风病普查公益活动吧!
wcgczf 2011-11-4 01:25
健康行动,人人有责!为迎接“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到来,即日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联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哈尔滨地区开展痛风病普查活动,免费为各位痛风的朋友检测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指标。 11 月 11 日 下午 13:30 ,全国著名的痛风病专家李长贵教授将前来授课,并根据化验结果免费为各位痛风的朋友提供饮食和治疗指导。 活动时间:每周一到周六上午 8:00-10:00 活动地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内分泌一病房示教室(诊断综合楼 10 楼) 要 求:前日晚 10 点之后禁食、禁水至次日,空腹采血。 联系电话: 15645156570 王大夫 欢迎大家踊跃参加!望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科普|1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痛风的危害,您了解有多少?把痛风消除在萌芽状态
热度 1 wcgczf 2011-11-2 00:43
痛风是由于人体血尿酸水平异常增高,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导致关节剧烈疼痛,并伴有红肿变形的疾病。其危害巨大,可谓 " 百病之根,万恶之源”。 一、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剧烈,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痛风在发病前通常没有任何先兆,一旦发作,短时间就会让人产生撕心裂肺,难以招架的疼痛。有人曾用夜间“痛风魔鬼”前来啮咬大脚趾之痛来形容它,可谓“疼痛之最”。 二、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畸形和骨质破坏,甚至骨折 痛风反复发作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关节症状就会持续存在,此时痛风就进入了慢性期。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就会发生永久性损害,包括长期疼痛和僵硬,活动受限,关节变形,骨质破坏引发骨折。 三、 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的同时还可能诱发死亡 当病情发展时,尿酸盐结晶会在软组织下沉积,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是一种异物,能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并可导致局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痛风石长期压迫和侵蚀骨骼,将导致受累关节畸形,甚至骨折,还可由此引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四、 痛风性肾病所致的尿毒症是目前痛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血尿酸长期处于高水平,过量的尿酸将悄无声息、持续不断地在肾脏中沉积,导致肾脏损伤。尿毒症是肾脏长期受损的必然结果,也是痛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五、 痛风会诱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 痛风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痛风患者一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痛风危害巨大,但其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一旦确诊为痛风,就应该到综合性的医院就诊,做有关痛风病的详细检查,查明痛风的原因及伴发病情况。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及药物指导。 目前,已有效果非常好的药物来缓解疼痛和降低尿酸。关键是要坚持正规治疗、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千万不要迷信电线杆上的虚假广告,只要长期耐心配合医生的治疗,控制痛风的发展还是行之有效的。
个人分类: 科普|3191 次阅读|1 个评论
痛风 vs. 无花果
热度 2 rczeng 2011-10-23 10:06
痛风 vs. 无花果
无花果树 2011年10月20日 在济南 结识了一位公司老总, 老总很年轻,大腹便便。 晚上与老总一起吃饭时,他讲述了自己的苦恼,应酬多,痛风让他痛苦不堪,有时不得不躺在床上,卧床休息。 在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他通过朋友介绍,请了一位老中医看病。老中医给他一个药方:一只老母鸡,适量无花果树叶、树皮,熬汤服用。 老总按照老人家的办法,熬制了一锅汤。喝了第一碗,感觉舒服了些;喝了第二碗,感觉关节没有那么难受;喝了第三碗,可以下床走动,症状明显减轻。 我不懂中医,也不懂植物学,不知其中有何科学道理?无花果树皮或叶子中是否有某种成分起着关键的治疗作用?正如青蒿中的青蒿素可以治疗 疟疾。 痛风与嘌呤过高有关,其原因有三: 1.摄入富含嘌呤类食物:肉类、动物内脏、海鲜等; 2.肥胖;     3.患与痛风的相关疾病: 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 无花果树叶
6731 次阅读|5 个评论
为什么吃海鲜容易带来不适?
热度 10 GumpForrest 2011-6-28 13:37
为什么吃海鲜容易带来不适? 海鲜是很多人的最爱,但也会让一小部分不幸的人“想说爱你却不容易”。 当然,并非由于“海鲜和维生素 C 混吃”这个彻头彻尾的伪问题,(一位网友提供额外的文献表明,海鲜中的无机砷的含量远远低于大米、小麦!大米为 74mg/Kg, 面粉为 11mg/Kg 而海鲜中无机砷含量不到 2mg/Kg )【 1 】。另有位朋友在我博文评论中转贴了一篇文章,历数海鲜的“罪状” : 痛风、组胺反应、过敏、消化不良等。那又是为什么呢?我不是食品专家,尝试用一点浅显的生化知识解释一下这些现象。 首先,痛风,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尿酸排泄障碍,或来源过多,而尿酸的水溶性较差,容易结晶析出,尤其在关节、肌腱等部位沉积,导致关节疼痛。人群的发病率 1-2% ,其中 90% 是由于肾功能不佳所致, 10% 是由于饮食方式导致(食物中嘌呤来源太多)。不管是那种情形,通过饮食控制都可以缓解症状。 很多食物中嘌呤含量很高,客观地说,海鲜中的嘌呤含量不是很突出。这里有一个嘌呤含量表(见后)。按照嘌呤含量,分成 3 个等级:最高、适中和较低,我只将最高含量部分做了翻译。 大家可以看看,海鲜中嘌呤含量究竟是高还是低?只能说不太突出吧?其中,我们大家都爱吃的虾,其嘌呤的含量还是偏低的。 再说第二个问题,组胺反应,这确实是个问题。 组胺是一种体内炎性反应介质 ( 过敏反应是炎症反应的一种类型,或叫 I 型 变态反应 ) ,还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前者主要由免疫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合成分泌,参与炎症反应,后者有下丘脑神经核团合成分泌,在下丘脑部位发挥睡眠调节功能。组胺合成主要的生化机制是通过对组氨酸进行脱梭基形成,合成后成的组胺是储存在细胞浆的颗粒中,在特定的刺激信号下才释放,是受到严密调控的;而且,释放出来的组胺很快被组胺氧化酶或组胺 N- 甲基转移酶灭活。肠道也会有些细菌由于腐败作用催化组氨酸脱梭形成组胺,但是大都在肝脏进行解毒处理,终产物大部分从尿排出去了。 海鲜中容易产生大量组胺,尤其不新鲜的海鲜。为什么?海鲜类普遍携带有很多( 50 种以上【 2 】)分泌组氨酸脱梭酶的细菌类,这些细菌适宜在咸水中生长繁殖,分布在海鲜的肠道和机体皱着处。正常情况下,这种脱梭作用仅限于肠道,但是在海鲜个体死亡的情况下,如果保存温度过高(室温),这些细菌机会快速繁殖,并生成大量组氨酸脱梭酶,这个酶还特皮实,即使冷冻还不能灭活。如果摄入过多的组胺,总有些会逃过肝脏的处理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不适症状,诸如类似过敏,或感冒的症状。 有些抗生素是广谱的单胺氧化酶类的抑制剂,如头孢曲松,土霉素(临床早已废弃)、红霉素、抗结核药异烟肼等,因此也会抑制组胺氧化酶(属于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抑制组胺的灭活,一般在服用上述药物时要尽量避免食用海鲜。 过敏反应。 这个主要发生在成人,而且多见于于贝类海鲜。人群中发生海鲜过敏的比率不超过 6% 。 据 2004 年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美国人对各类海鲜过敏的发生率总共大约 5.9% ;印象中美国人群中过敏体质比率似乎比中国人要高(可能会有数据,我就偷个懒)。尽管如此,不妨碍剩下的 94% 的人群继续享受海鲜。 (其实我本人对海鲜不敢兴趣,尤其贝壳类) 附 表. 各种食品材料的嘌呤含量( ( 原始表格出自 http://www.acumedico.com/purine.htm ) 224 Foods (alphabetically) 平均嘌呤含量mg/100g食物 最低含量 最高含量 高嘌呤食物       沙丁鱼(罐装) 480 399 560 牛肝 460 干蘑菇 488 牛胰腺 1260 公牛肝 554 公牛肾 444 猪心 530 猪肝 515 猪肺 434 猪肾 516 羊肾 773 熏制鲱鱼 804 Theobromine 2300 面包酵母 680 酿酒酵母 1810 嘌呤含量较高食物       Bean, seed, white, dry 128 Bean, Soya, seed, dry 190 Beef, chuck 120 Beef, fillet 110 Beef, fore rib, entrecote 120 Beef, muscles only 133 Beef, roast beef, sirloin 110 110 120 Beef, shoulder 110 Black gram (mungo bean), seed, dry 222 Caviar (real) 144 Chicken (breast with skin) 175 Chicken (chicken for roasting), average 115 Chicken, boiling fowl, average 159 Chicken, leg with skin, without bone 110 Duck, average 138 Fish, Anchovy 239 Fish, Carp 160 Fish, Cod 109 Fish, Haddock 139 Fish, Halibut 178 Fish, Herring roe 190 Fish, Herring, Atlantic 210 Fish, Herring, Matje cured 219 Fish, Mackerel 145 95 194 Fish, Pike-perch 110 Fish, Redfish (ocean perch) 241 Fish, Saithe (coalfish) 163 Fish, salmon 170 110 250 Fish, sardine, pilchard 345 Fish, Sole 131 125 137 Fish, trout 297 Fish, Tuna 257 Fish, Tuna in oil 290 Goose 165 Grape, dried, raisin, sultana 107 Ham, cooked 131 Heart, Sheep's 241 Horse meat 200 Kidney, Calf's 218 Lamb (muscles only) 182 Lentil, seed, dry 127 114.45 164.65 Linseed 105 Liver, chicken 243 Lobster 118 60 175 Lungs, Calf's 147 Mussel 112 Ox heart 256 Ox kidney 269 Ox lungs (lights) 399 Ox tongue 160 Peas, chick (garbanzo), seed, dry 109 Pig's kidney 334 Pig's tongue 136 Pike 140 Poppy seed, seed, dry 170 Pork belly 100 80 110 Pork belly, raw, smoked dried 127 Pork chop with bone 145 140 150 Pork chuck 140 135 145 Pork fillet 150 145 150 Pork hip bone (hind leg) 120 115 130 Pork leg (hind leg) 160 150 160 Pork muscles only 166 Pork shoulder with skin (blade of shoulder) 150 145 150 Rabbit meat, average with bone 132 95 150 Rabbit/Hare (average) 105 Sausage "Jagdwurst" 112 Sausage salami, German 104 Sausage, liver (liverwurst) 165 Sausages, frying, from pork 101 Scallop 136 Shrimp, brown 147 60 234 Spleen, Calf's 343 Sunflower seed, dry 143 Turkey, young animal, average, with skin 150 Veal chop, cutlet with bone 140 Veal fillet 140 Veal knuckle with bone 150 140 160 Veal, leg of veal with bone 150 140 150 Veal, muscles only 172 Veal, neck with bone 150 Veal, shoulder 140 Venison back 105 Venison haunch (leg) 138 105 154 低嘌呤食物       Almond, sweet 37 Apple 14 Apricot 73 Artichoke 78 Asparagus 23 19.71 29.57 Aubergine 21 Avocado 19 Bamboo Shoots 29 Banana 57 Barley without husk, whole grain 96 Bean sprouts, Soya 80 Beans, French (string beans, haricot) 37 20 43 Beans, French, dried 45 40 50 Beef, corned (German) 57 Beer, alcohol free 8.1 Beer, Pilsner lager beer, regular beer, German 13 Beer, real, light 14 Beet root 19 15 21 Bilberry, blueberry, huckleberry 22 Brain, Calf's 92 Bread, wheat (flour) or (white bread) 14 Broccoli 81 Brussel sprouts 69 Cabbage, red 32 19.79 36.62 Cabbage, savoy 37 19.87 42.71 Cabbage, white 22 Carrot 17 14 25 Cauliflower 51 Caviar substitute 18 Celeriac 30 Cheese, Brie 7.1 Cheese, Cheddar/Cheshire cheese, 50% fat cont   6 4.3 Cheese, cottage 9.4 Cheese, edam, 30% fat content in dry matter 7.1 Cheese, edam, 40% fat content in dry matter 7.1 Cheese, edam, 45% fat content in dry matter 7.1 Cheese, Limburger, 20% fat content in dry matter 32 Cherry, Morello 17 Cherry, sweet 7.1 Chicory 12 Chinese leaves 21 Chives 67 Cocoa powder, oil partially removed, not includin   71 49.7 Corn, sweet 52 Fish, Crayfish 60 Cress 28 Crispbread 60 Cucumber 7.3 Currant, red 17 Date, dried 35 Elderberry, black 33 Endive 17 Fennel leaves 14 10 16 Fig (dried) 64 Fish, eel (smoked) 78 45 110 Frankfurter sausages 89 68.74 129.52 Gooseberry 16 Grape 27 Grass, Viper's (black salsify) 71 Kale 48 Kiwi fruit (Chinese gooseberry, strawberry peach   19 88.5 Kohlrabi 25 10.86 29.61 Leek 74 Lettuce 13 9.75 29.25 Lettuce, Lamb's 38 Meat, luncheon 70 Melon, Cantelope 33 Millet, shucked corn 62 Morel 30 Mushroom 58 55.48 60.52 Mushroom, flat, edible Boletus, cep 92 Mushrooms, canned, solid and liquid 29 Mushrooms, Chanterelle 17 Mushrooms, Chanterelles, canned, solids liqui   17 114.2 Nuts, Brazil 23 Nuts, hazelnut (cobnut) 37 27 42 Nuts, peanut 79 Oats, without husk, whole grain 94 Olive, green, marinated 29 Onion 13 Orange 19 Ox brain 75 Oyster 90 Oyster, mushroom 50 Parsley, leaf 57 Pasta made with egg (noodles, macaroni, spagh   40 26.6 Pea, pod and seed, green 84 Pea, seed, dry 95 84.78 166.56 Peach 21 Pear 12 2 17 Peppers, green 55 Pig's brain 83 Pineapple 19 Plaice 93 Plum 24 Plum, dried 64 Potato 16 Potato, cooked with skin 18 Pudding, black 55 37.23 90.55 Pumpkin 44 Quince 30 Radish 15 Radishes 13 Raspberry 18 Rhubarb 12 Rolls, bread 21 Rye, whole grain 51 47 63 Sauerkraut, dripped off 16 12 20 Sausage "Bierschincken" 85 Sausage "Fleischwurst" 78 Sausage "Mortadella" 96 79 130 Sausage "Munich Weisswurst" 73 Sausage, Vienna 78 Sausages, frying, from veal 91 Sausages, German (Mettwurst) 74 Sesame (gingelly) seed, Oriental, dry 62 Spinach 57 Squash, summer 24 Strawberry 21 11.81 25.59 Tench 80 Tofu 68 Tomato 11 Nuts, Walnut 25 Wheat, whole grain 51 40.2 83.41 Yogurt, min. 3.5% fat content 8.1 参考资料 【1】 Schoofa RA. A Market Basket Survey of Inorganic Arsenic in Food.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Volume 37, Issue 8, August 1999, Pages 839-846 【2】 Bjornsdottir K, et al. Detection of gram-negative histamine-producing bacteria in fish: a comparative study. Food Prot. 2009 Sep;72(9):1987-91. 【3】 Sicherer SH, et al. Prevalence of seafood allergy in the United States determined by a random telephone survey.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4 Jul;114(1):159-65.
个人分类: 憨人的科学|27873 次阅读|31 个评论
高尿酸不等于痛风病
xupeiyang 2010-12-14 09:49
高尿酸就是痛风病 痛风是血尿酸过高引起的疾病,每天尿酸生产量和排泄量是维持平衡的,如果生产过剩或排泄不良,就会使尿酸堆积在体内,造成血中尿酸过高(即高尿酸血症)。 只有出现痛风关节炎的发作时,才称之为痛风,而从未有过关节炎发作者,称为高尿酸血症。 只要注意饮食或找出原因予以矫正,尿酸值可能会恢复正常,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而痛风则是一种疾病状态,如果不治疗,通常会有痛风石出现,甚至导致关节畸形,晚期可致肾功能不全。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2538 次阅读|1 个评论
痛风病患者的饮食参考
xupeiyang 2010-6-12 14:51
    痛风病人而言,必须了解按各种食物中嘌呤含量的多少,将食物分为以下四类。   ( 1 )无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很少(小于 20mg/ 100g )或不含嘌呤的食物。   谷类:大米、精白米、小米、 玉米 ( 1923 , 14.00 , 0.73% ) 、精白面、富强粉、精白面包、馒头、通心粉、面条、细挂面、苏打饼干。   蔬菜类:卷心菜、胡萝卜、白萝卜、芹菜、大白菜、茄子、苣荬菜、甘蓝、莴苣、刀豆、南瓜、黄瓜、西葫芦、西红柿、芜菁、山芋、山药、马铃薯、泡菜、咸菜、紫菜、海带、洋葱、青葱。   蛋类、乳类:蛋类有鸡蛋、鸭蛋等;乳类有各种鲜奶、炼乳、奶酪、酸奶、麦乳精、奶粉、蜂蜜。   其他:各种水果及干果类(苹果、核桃、杏、梨、橙、葡萄、粟等),糖及糖果,各种饮料包括汽水、茶、巧克力、咖啡、可可等,各类油脂,花生酱、洋菜冻、果酱、藕粉。   ( 2 )低嘌呤食物 每 100g 食物中嘌呤含量 75mg 。   蔬菜类:芦笋、花菜、四季豆、豌豆、青豆、荷兰豆、菜豆、 大豆 ( 3795 , -12.00 , -0.32% ) 、花生、龙须菜、菠菜、蘑菇、大蒜。   鱼类、贝壳类:青鱼、鲱鱼、鲥鱼、金枪鱼、白鱼、鲫鱼、龙虾、螃蟹、牡蛎。   禽畜类:鸡、火腿、羊肉、牛肉汤。   其他:麦片、麦麸、面包、植物油、坚果类等。   ( 3 )中嘌呤食物 每 100g 食物中嘌呤含量为 75~150mg 。   鱼类:鲤鱼、鳕鱼、大比目鱼、鲈鱼、梭鱼、鲭鱼、河鳗及黄鳝等。   肉类:熏火腿、猪肉、牛肉、牛舌、小牛肉、鸭、鸽子、鹌鹑、野鸡、兔肉、羊肉、鹿肉、火鸡等。   其他:贝壳类、扁豆等。   ( 4 )高嘌呤食物 每 100g 食物中嘌呤含量为 150~1000mg 。   胰脏( 825mg ); 凤尾鱼( 363mg ); 沙丁鱼( 295mg ); 牛肝( 233mg ); 牛肾( 200mg ); 动物脑( 195mg );肉汁( 160~400mg ); 猪大肠、猪肚( 190mg) ; 肉卤因食物不同含量不一样。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70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