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演变研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梁茂信博士学位论文《美国移民限额制度演变研究》评议意见
黄安年 2010-6-12 18:17
对梁茂信 博士学位论文《美国移民限额制度演变研究》 评议意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12 日发布 笔者 1994 年 5 月 30 日 为 梁茂信的 博士学位论文《美国移民限额制度演变研究》写了评议意见。 梁茂信在他的 1996 年出版的 《美国移民政策研究》一书后记中提到: 1991 年考取东北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之后,我便师从丁则民教授学习美国移民吏和民族史。在恩师的指导下,经过三年的紧张学习,我终于在 1994 年初完成了博士论文《美国移民限额制度的演变研究》。接着,我利用参加丁则民教授主持的国家教委八五杜科项日外来移民与美国少数民族研究的机会,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了《美国移民政策研究》。这部书稿是上述项目的组成部分。下面是笔者的评议意见全文 : 粱茂信同志的博士论文《美国移民限额制度演变研究》 , 以美国历史文献和美国移民问题学者提供的十分丰富的材料 ( 论文直接引用的有关美国移民和移民政策史的英文专门论著就有 70 多种 ),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 实事求是地对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美国移民限额制度的历史演变 , 进行了系统而富有创见的研究和考察。这是一篇有相当学术价值的优秀博士论文。 论文前言部分对美国移民限额制度演变的史学研究成果和特点 , 进行了概述和评价 , 并强调把握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移民限额制度演变这两条主线 (7 页 ) 来研究。这也是梁文的突出特点。 论文从社会危机、种族主义思潮和盎格鲁主体文化危机三个方面有说服力地论述了确立移民限额制度的历史条件 , 同时也分析了制约排外主义浪潮发展的诸因素 , 文章对企业界抵制态度的分析富有新意且令人折服。不过对为何选择东南欧移民和亚洲移民作为替罪羊 (11 页 ), 似需加强新移民潮对美国社会诸方面带来冲击的分析。 论文第二章通过 1921 、 1924 、 1929 年三个移民法案的通过 , 系统地阐述了美国移民限额制度的确立及其影响 , 提出了移民限额法中既有合理成份也有不合理成份的双重影响见解 (38~39 页 ), 这是实事求是的。不过似应进一步分析双重影响的主次。 论文第三章以详实的材料 , 实事求是地论证了四、五十年代美国对移民限额制度的有限松动和对外来移民与国籍法评介。文章正确地强调并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日益加剧的冷战对美国移民政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 (55 页 ) 文章着重论述了难民问题的美国移民政策的影响 , 这是十分重要的。 论文最后一章集中剖析了 1965 年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制订、内容特点、实施及其影响 , 并充分地论证废除了 1924 年以来的民族来源法和以国籍为基础的全球限额制度正式形成 (78 、 81 页 ) 。文章从美国全球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来论述全球限额制度的形成是很有创见的。 文章的结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指出 , 美国二十年代移民限额制度的确立,标志自由移民者国家向选择移民国家的过渡 , 它既适应了自由资本向垄断资本过渡的需要 , 也符合美利坚主体文化的需要。我们还可进一步指出美国限额移民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 符合作为超级大国的全球利益的需要。 总之 , 这是一篇有学术价值、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博士论文 , 她对我国美国移民政策史的研究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 已达到博士论文水平 , 建议答辩委员会授予 梁 茂信君博士学位。 美国移民限额制度及其演变对于美利坚民族和美国主体多元文化具有重大的多方面的影响。建议粱茂信君在发表可在这方面加强阐述 , 并对同化论的实质加强剖析 , 对多元文化作深入分析 , 揭示以多元文化之名 , 行一体同化之实 , 和文化多元兼容的积极作用。此外文章似应适当联系美国 1991 年移民法的变化 , 文章个别材料似需再查实 , 如学生包括在非限额移民中是 1924 年移民法的规定 , 1921 年移民法中的非限额移民并不包括学生 (39 页 ) 。当然 , 这些枝节并不影响论文的质量。 黄安年 1994 年 5 月 30 日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6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