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Bottom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稳步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
clivia 2012-4-4 12:49
稳步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化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 王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目前从事社会林业工程和我国主要燃料油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与开发工作。 面对国际油价的居高不下,可替代性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正在逐步升温。近日,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 能源战略:立足国内,多元发展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因此,我国提出了‘立足国内,多元发展’的能源战略,能源战略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王涛院士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面对这种形势,发展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王涛院士说,我国有43亿亩林地,18亿亩农田,这说明我国具有广阔的生物质能源发展前景。巴西是世界上发展和利用生物质能燃料酒精最好的国家之一,美国通过法案推行生物柴油的广泛使用,欧盟已经在生物质能转化的一些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日本也把生物质能源问题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格局有自身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煤炭总量居世界第一,水力的可开发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而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储量更是属于世界领先地位,地热能、氢能正在蓬勃发展。但因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极不均衡,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因此,为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能源供应体系,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根据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多方位全方面地发展各种能源,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近年来可替代性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存在底子较薄、某些关键技术还不成熟等问题,我们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还存在距离,我们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多元发展。 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建设: 任重而道远 专家预测,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主要是通过生物质能源发电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的产业化来实现。实现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化,需要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原料的供应。对此,王涛院士表示,“用粮食作物作为原料,不仅不适应我国国情,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各国也出现了问题,这成为限制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发展的瓶颈。于是,人们又把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更多的目光转向‘非粮’林木的种子或者果实。”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林产业化发展刚刚起步。首先,能源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从事生态能源林木资源调查与良种选育工作数十年的王院士谨慎地表示:“选育出一个优良的能源植物新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从资源普查到选育、中试、鉴定,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但是,这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我国现已查明的油料植物(种子植物)种类为151科697属1554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为154种,但是,这些含油的植物并非每个物种都可用作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原料,分布广、应用性强、资源量充足并有广泛发展空间的植物资源并不多,而且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植物资源中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也不过10种左右,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规划,才能为我国生物质液体燃料的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我们培育的森林是生态能源林。”王涛院士反复强调,“培育生态能源林是要发挥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我们并非是仅仅为了从能源植物中获得生物质能源原料,还要兼顾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选择的植物,既要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还要具有提供稳定高产生物质液体燃料原料的功能。” 生物质能源产业化: 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王涛院士认为,更重要的是,中国虽然有43亿亩林地与宜林地,但是,这些林地的管理和经营是多元的,往往一块林地的建设和发展牵涉到相关的很多部门和个人,只有这些部门和个人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共同建设生态能源林,这是一项社会化大工程。我们应充分认识新的生态能源林建设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加大科技投入。 作为我国林学界鲜见的女院士,今年已72岁高龄的王涛依然活跃在我国林业界。凭借着锐利的眼光和深厚的知识积累,王涛院士成为我国较早关注生物质能源的专家之一,对于我国生态能源林的建设,推进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她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作好树种的筛选、资源普查及其相应配套技术的研究; 二、与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林业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三、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全国性规划,防止盲目发展; 四、提倡学科间、行业间、地区间的协作,加强项目的综合性与整合性,建立起以产业链为主体的科技支撑体系; 五、加大资金投入、政策的支撑力度,加快国家标准的出台及市场准入体系的建立。 我国具有巨大的生物质能发展潜力和空间,但是,发展生态能源林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正如王涛院士强调的那样:“它不仅是生物质能产业化建设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十一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除了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社会各界也应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支持,依靠科学,针对生态能源林产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求实求真求精,稳步推进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学新闻杂志 发布时间:2012-2-10 6:47:33
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绿色沙漠”的困惑
clivia 2012-4-4 12:48
“绿色沙漠”的困惑
“绿色沙漠”的困惑 中国的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花卉之乡”,在它仅占全国 1/38 的国土面积上,却承载着占全国 60 %以上的生物物种,这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堪称世界的“基因宝库”。然而,近年来,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正在以高出正常的速度遭受到损失, 25% 的生物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专家指出: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云南的很多地区大规模砍掉原始森林并种植人工商品林(桉树林,橡胶林等),而新垦殖的人工商品林只能提供生态服务,破碎化甚至完全消失的原始森林使得有一些动植物的物种基因难以交流而导致逐年减少甚至遭受“灭顶之灾”。因此,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云南人工商品林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云南省的人工商品林种植就开始了它的一段坎坷历程…… 环保专家:让桉树商品林的面积每个轮伐期减少 15% 事实上,生态环保人士指出人工商品林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以桉树人工商品林为例,生态环保人士极力反对它在云南的种植,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桉树是一个外来物种,原产澳大利亚,它与云南本地的天然林相比,大面积的桉树商品林改变了当地的动植物生境,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生境破坏进而影响到当地物种的组成成分,这对当地的动植物区系产生极大的影响,即人们所说的桉树 “ 林下不长草、林上不见鸟 ” , “ 远看绿油油、近看光溜溜 ” 。简言之,单一栽培的纯林不能完全代替天然林,人工商品林造成生态系统类型和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其二,桉树被称为 “ 抽肥机 ” , “ 抽水机 ” ,一些学者研究后认为,桉树因其生长速度很快,它大量地消耗了土壤的养分,并极大地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此外,桉树对土壤水分的需求也非常大,桉树林周围的水分都会被它 “ 抽干 ” 。有人还发现,在一些种植过桉树商品林的地方,即使以后什么也不种也很难恢复成桉树种植以前的样子,这块土地将成为 “ 死土 ” 。其三,桉树具有很强的 “ 化感作用 ” ,即桉树有抑制周围其它树种生长的功能。有学者指出,外来的桉树不仅对 “ 水土气肥 ” 的竞争能力远远超过了本地物种,它在生长过程中还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抑制林下和周围植被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桉树林下灌木和草本种类的减少。从以上三点出发,一些人自然而然地得出桉树人工商品林是一片 “ 没有生物多样性的绿色沙漠 ” 的结论。 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目前的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生态环保人士的重要使命之一。对于目前现存的生物物种,限于人类的认识水平,我们还无法全部认识并利用这些生物物种的潜在价值,这些潜在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等。举个例子来说,假如袁隆平没有利用野生水稻的基因,或许全世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杂交水稻的诞生。可是,这些今天看似普通的生物物种一旦从地球上消失,这将意味着人类将永远失去它们,这将可能让全人类蒙受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尽管人们已经熟知桉树人工商品林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如今的云南省已经种植了超过 100 万亩的桉树人工商品成林。其实,在桉树人工商品林种植之初,砍伐原始森林或次生林并种植桉树的“毁林事件”曾经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人们“骂声不断”,媒体也随之蜂拥而至,有记者拍摄到砍伐次生林种植桉树人工商品林的“铁证”——树桩,与此同时,绿色和平组织( NGO )也在网络上展出很多类似的图片,后来当地政府出面澄清并让其继续开展,这么一路走来,云南省的桉树人工商品林硬是在“毁誉参半”的环境下艰难地存活下来了,真可谓“历经困苦,风雨飘摇”。 目前,这些大部分在 2004 年种植的桉树人工商品林经过五年的成长时间,现在已经蔚然成林了,可以进行采伐,可是眼看着这些桉树长在山上,桉树种植公司却发愁了:因为按照目前的林业法治法规,如果没有桉树种植之前造林基地环境评价报告,桉树种植公司无法从当地的林业主管部门那里拿到符合法律的林业采伐证。因此,为了让桉树采伐合法化,桉树种植公司不得不请环境评价单位对现有的桉树林地补做相应的环境评价,这样一来,稍微有些平息的“桉树事件”又开始浮出水面。 前文提到,云南生物多样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有些人在寻求其中的原因,而人们又普遍认识到外来的桉树大面积种植对生物多样性破坏,加之国内外媒体的大肆宣传炒作,因此,受到问责的不仅仅是桉树人工商品林的种植公司,还有环境保护人士,人们质问——既然桉树破坏性这么大,为什么要把它放进云南来大面积种植?云南的一些生态环保人士承受着来自媒体和公众的巨大压力,他们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人物,而他们又该如何面对媒体,公众的质询、指责甚至非难呢?从他们的自身专业角度出发,他们看到,桉树商品林林下和周围的生态类型、植被物种数目的确比天然林、次生林要少得多;桉树林的确也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水分大幅度减少等。因此,当他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也赞成不在云南种植桉树,要把这个“害人”的树种逐出云南。正如云南省的一位生态环保专家亲口说的那样——让桉树林在每个轮伐期减少总面积的 15% ,种上适于本地生长的针阔混交林。这么说来,如果让桉树商品林在每个轮伐期减少总面积的 15% ,按照每 5 年一个轮伐期计算,也就是说在从现在起的 35 年后, 100 万亩的桉树林将从云南消失。 生物多样性保护: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张林是现在云南文山州桉树人工林的一名护林员,他一个人守护着文山州富宁县将近 6000 亩桉树林,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早晨骑着越野摩托车在桉树林周围“转悠”,防火防盗,一直到晚上才能回家。他结实的身板,黝黑的脸庞,憨厚而踏实,看上去有 35 岁的光景,我一打听,不禁惊讶了:原来他才 29 岁,他仿佛看出了我惊讶的神色,自我解嘲地说:“这几年总在山里跑,和桉树一起摸爬滚打,所以老得快。”他那带着几分沉重生活烙痕的眼角仿佛告诉着我他这几年和桉树摸爬滚打的艰辛创业历程:家乡远在曲靖市的张林从 2004 年开始就随桉树种植公司来到文山州富宁县,从此,他就象那一株株种植在山上的桉树,生根、发芽、成材……从桉树的开穴、施肥、盖土、除草,他都一一亲历过,用他的话说就是“看着桉树一天天长大的”, 5 年艰苦的“创业史”过去了,现在满山的桉树也都长得有碗口那么粗了,而他也老了一大截。 桉树林是张林的“饭碗”,桉树林也成了他的家,记得 2006 年,憨厚的张林为了养护桉树,经常到老乡家去借工具,风里来雨里去,无论寒暑, 饥渴顿 踣,日子长了,这一切都被苗族姑娘阿红看在眼里,后来他们相识在桉树林下,结婚,生子……其实,在整个文山州,象张林这样处于基层的护林员并不少,他们一个人往往就要照看 5000 到 8000 亩桉树林,他们整天骑着摩托车在山里“转圈”,防止人为对桉树的盗伐和火烧,尤其是到了农忙时节,云南农民有放火炼山种庄稼的习惯,这些野火随时可能烧到桉树林,这个时候护林员也是最忙的时候,他们必须“枕戈待命”,一旦接到火情,赶紧奔赴现场,因为随时一把山火就有可能让他们这些含辛茹苦种植的桉树毁于一旦。 我和张林闲谈起桉树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我说有专家提出每个轮伐期减少总面积的 15% ,我问他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张林“义愤填膺”地跳起来:“我不否认桉树林下生物多样性减少了,但你没有看看当地农民的行为,那才叫对生物多样性的严重破坏呢!” 张林激动地和我说起当地的农民在轮歇地(间歇性种粮用地)上一把火就烧掉了几亩甚至上十亩次生林,这样一烧什么都没有了,而桉树林底下至少还长草。原来,火烧次生林地是当地的一种落后的耕种方式,农民买不起肥料把次生林一砍然后一烧,草木灰作为基肥,当这样的土地耕种几年变瘠薄后,农民又如法炮制另一块地,这样反复的砍伐和火烧,的确给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带来极为严重的破坏。此外,云南的农民私自盗猎采挖当地物种变卖或者食用也给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这么看来,云南省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不光是桉树人工商品林一的,其中的因素很多,而真正地保护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却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性的工程,这涉及到政府,专家学者,立法机构,普通公众的长期而共同的努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桉树商品林做成品纸浆的利润却可以达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具体的利润还随市场的供需情况而变动,而这些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从我们的社会调查结果看来,云南省文山州 68.8% 的公众认为 桉树商品林 可 以增加收入, 22.1% 的人认为可以解决就业, 9.1% 的公众认为 桉树商品林 可以带来便利的交通(运输 桉树商品林木材需要 铺设林道) 。 此外,随着 巴厘岛 路线图的确定,后京都时代的国际减排政策和体系有望延续,一个新兴的名词——“碳金融”从此跃入人们的视野,即为了减少温室气体 CO 2 的排放量,发达国家承担着给那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优良种质资源的责任,以帮助它们搞好当地的植被建设,以期这些植被可以有效地吸收大气中 CO 2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整个大气层中 CO 2 收支平衡,减缓“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这么看来,云南的 100 万亩桉树成林,一年就可以固定大气中 CO 2 的吨数恐怕不在少数,桉树商品林在稳定全球的气候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可是,如果真象上文提到的那位环保专家而言——每个轮伐期减少总面积的 15% ,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桉树种植公司将撤除云南,那么,以桉树商品林来带动的经济增长将不复存在,发达国家对云南的“碳金融”生态补偿也将不复存在,桉树商品林对稳定全球的气候也将不复存在,这些已经“枝繁叶茂”的桉树种植公司和他们的员工又将何处何从?张林未来的家又将在哪里? 人工林的未来:机遇还是挑战 桉树商品林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带来诸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板结,水土流失等众多生态问题;另一方面它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对气候稳定作出了贡献。因此,如果只从某一个方面来看待桉树商品林就显得片面和不足,针对目前云南的 100 万亩桉树林,现在人们争论的焦点已经不再是桉树商品林该不该种,而是桉树商品林以后该如何科学地种植和管理? 2008 年,新西兰森林研究所的 Brockerhoff 博士和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和瑞士四国的四名学者联合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杂志上发表题为《人工林和生物多样性:矛盾体还是机遇》的科学文章,该文章论述了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受人工林种植的影响,还指出: 确定人工林是否有害或者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净收益已经并不重要 , 因为这个问题需要看具体的情况才能决定,而这些情况取决于多个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工林的种植是否引起采伐量的减少,从而导致对天然林更好地保护?而这种保护究竟又达到了何种程度? 第二,在人工林建立之前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状况是什么样的?如何又才能使人工林给本地物种提供替代的生境? 第三,新建的人工林种植园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使本地种适应新的栖息地并让这些本地种回到统治地位? 第四,是否把种植面积作为保护目标进行管理,是否残存的自然栖息地正在进行保护,是否在大的景观尺度上考虑了保护目标? 我们不妨按照 Brockerhoff 等人提出的以上各点对人工商品林进行逐条论述。 首先,人工林(例如桉树林,杉木林)的种植增加了森林的采伐量,人工林采伐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们对天然林林木的需求。 其次,人工林种植之前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状况对于我们评价人工林的经济收益成本是一个很好的凭证。从我们的植被样方调查结果看来:桉树人工林的植物群落结构的确比次生林简单得多(见图),它的物种种数( 15 )比次生林的物种种数( 30 )减少了一半,它的 Shannon-Weiner 指数 ( 1.99 )也比次生林的 Shannon-Weiner 指数 ( 4.86 )减少了 2.87 。但是,桉树人工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却比撂荒地的植被群落要复杂,它的物种种数( 15 )比撂荒地( 12 )种多出 3 种,它的 Shannon-Weiner 指数也比撂荒地多出 0.34 。这么看来, 桉树人工林种植在次生林上是减少了植被类型和生物多样性,而种植在撂荒地地上却增加了植被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从我们收回的 109 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看来, 89.9% 的公众认为文山州在桉树人工林种植之前的土地利用以荒地居多, 8.3% 的公众认为文山州在桉树人工林种植之前有部分次生林, 0.9% 的人对此一无所知。因此,在对云南省文山州进行商品林用地规划的大前提下,在文山州的荒地上种植桉树商品林至少从生物多样性角度上还是增加收益了的。 再次,迄今为止,云南文山州的桉树人工林建立了五年时间,而这些建立在撂荒地上的桉树人工林几乎对本地的物种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因为这些原本生存在撂荒地上的生物物种,它们也适于生存在桉树人工林内。 最后, 在大的景观尺度上考虑保护目标并对残存的自然栖息地进行保护是我们在种植人工林追求经济利益的对生态平衡的一个考虑因素,把该保护的物种迁地或者设立自然保护区对这些保护物种进行保护,这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事实上,文山州的大部分公众认为桉树商品林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并需要进一步发展。从我们收回的 109 份公众调查问卷看来, 62.4% 的人认为 林基地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利, 15.6% 的公众认为 林基地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其中 1.8% 的公众并 不知道林基地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62.4% 的公众认为 文山州桉树商品 林基地 可以 进一步发展,而只有 14.7% 的认为有所限制,即便如此,从调查的 39 份专家意见看来, 94.9% 的专家同意 桉树人工林基地项目的实施建设。 就目前的统计资料来看来,云南省计划 在 2010 年的林业面积计划调整为 2360 万公顷( 35400 万亩),这么看来,云南省的林业面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人工林的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增加,但是如果种植人工林一再引发生态环保人士、媒体的指责和质询,政府主管部门又会对此采取何种措施呢?这 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经济要发展,人民要富裕,发展桉树商品林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生态平衡,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种植,最大限度地发挥桉树商品林这把“双刃剑”的有利一面,限制其不利一面,开创中国商品林种植产业的新局面。 《生物进化》 2010年3期
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健康·充实·好心态
clivia 2012-4-4 12:43
健康·充实·好心态 ■王华锋 春回大地,乍暖还寒! 当2011的岁月车轮启动她的新的航程的时候,首都北京飘起了今年第一场瑞雪,我在漫天飘舞的雪花中思索能为现在的高中生写些什么……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我读高中是在20世纪90年代,回首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相比现在的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你们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高中阶段对青少年来说是人生之路的第一道分水岭,经过高考三年的洗礼,或许有的同学考入大学进一步深造,或许有的同学进入职业学校掌握一门专业的技能,或许有的同学走上社会开始工作……无论如何,未来充满希望与挑战,我想和高中生谈谈以下三点切身感受。 一要健康,健康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身体健康,健康平安地过好每一天,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也许为了备战高考,很多高中生不得不“五更起三更眠”。与此同时,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眼睛看书时间长了要看看远处,坐久了起来运动一下腰和颈椎……第二是心理健康,现在网络很发达,高中生可能会受到很多不良诱惑,但是我们要抵制这些不良诱惑,保持健康的心态,例如,不相互攀比穿的衣服和零花钱。美国将13岁到19岁的人称为teenagers(青少年),一般美国家庭的子女年满19岁后父母就给他们“断奶”,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创独立生活:或去超市当收银员,或去餐厅打小工等……美国青少年如果不靠自己的钱买了豪车和住着昂贵的公寓,这种“寄生虫”式的生活就会被同学所鄙视。虽然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并不同于美国,但是我们要学习美国优秀青年的自立精神! 二要充实过好每一天,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想取得成功,都想在未来的高考中金榜题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人生中的大成功都是由每天的小成功积累而成的,如果把这种大成功分解,这就需要我们每天都好好学习,每天都有小成功。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如有机会就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寒暑假到社会上锻炼下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志愿者等,但一定要注意安全,这将对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和增长见识大有裨益! 三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当我们的付出和得到并不成正比的时候,例如一些平时成绩很好的同学高考却并不理想,这个时候,请记住:“错过太阳,就别错过月亮”,处于青年时期的你们,未来的机会还很多,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你同样是很优秀的!美国思想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说:“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在此,我真诚地希望高中生朋友能健康快乐,充实过好每一天,总是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科学时报》 (2011-3-4 B2 科苑走笔)
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之星”
clivia 2012-4-4 12:4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之星” ■王华锋 最近一次的“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评选活动拉开帷幕,我浏览了一下相关网页, 看到很多人的很多SCI论文,少者几十篇,多者甚至上百篇,洋洋洒洒,巍巍壮观!我在赞叹这些人取得不俗学术成绩的同时,总感觉拿SCI来衡量科技工作者好像有点类似于用高考分数衡量一个高中生一样,我担心这种评价体系的导向可能引发一部分人为了获取该奖励而陷入“以高分SCI文章”论英雄的魔咒。如果我是评审专家,我将很难给他们排一个队,原因是你发了两篇1分的SCI论文,我发了一篇2分的SCI论文,两人的科学水平似乎是半斤对八两,更何况研究方向的不同,拿不同学科的论文数量来作比较,何比之有?那么,用这种唯SCI是瞻的做法来评价“未来科学之星”对吗? 对,但不尽然,因为以SCI论文的评价体系来评价“科学之星”是从“线”这个层面上在“说事儿”,而我所希望的“科学明星”应该是一个“立体”的科学家。未来,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科学之星”呢? 第一,深厚的学术思想和高超的学术水平。印度有句谚语:大人物谈论思想,中等人物谈论事件,小人物谈论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思想和人的关系,我们中国人写的SCI文章被外国人戏谑为Chinese Stupid Idea, 为什么呢?虽然我们中国是“论文数量制造大国”,但是论文的质量却良莠不齐,很多老外认为一些中国人写的学术论文没有体现学术思想,中国人的SCI 论文大部分是“case study”,即以某某为例进行研究,例如,看到别人在国外做了一项工作发表在SCI杂志上,于是乎,用同样的方法在中国的某个地方也做做,结果也发SCI了,SCI文章是发了没错,但是思想是别人的。所以说,学术思想很重要,提出一种学术思想好比拓展了学科的知识体系,这比仅仅发表几篇高分的SCI论文显得要重要得多。但是,有人提出,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学术思想正在构建当中,因此我建议,在现行的条件下,如果一些青年科学家能在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例如:“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获得资助,就可以把这作为他(她)的学术贡献或水平的指标之一,这说明他(她)的科研工作的创新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等得到了同一研究领域的专家认可。此外,我个人认为:体现一个科学家的学术水平并非SCI文章越多水平就越好,也并非中文文章都不及SCI文章,关键是科研工作中有多少原始创新被多少人认可或者引用,即H指数,因此,我建议压缩个人论著列表,文章不在多而在精,可能只列出5篇最能体现其学术思想和重要观点、方法的文章即可。 第二,培养出高质保量的研究生。“严师出高徒”,好学生和好导师的关系是很大的,一般说来,导师严谨的学风和务实的态度多多少少会“耳濡目染”自己的学生,换句话说,培养学生的质量与数量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作风,因此,我建议让各自的学生给自己的导师打打分,学生可以从导师的学术水平、师德师范来评价自己的导师,这也将作为一个参考依据。如果一些导师靠的是学生写的文章发家,在这里我们最好也要区分开来,如果导师并不写文章,仅靠学生几年的辛苦成果被导师摇身一变化为己有,那是不能算导师的成果的,学生作为独立人,虽然自己依附在导师的“屋檐”下,在此不公正的对待下,也不能“低头”,而正是此举创造了一个为学生权益申辩的机会! 第三,优而多的科学社区服务。一个科学家除了是某一科学领域的能手或者专家,他首先应该是一个社会人,就是说,科研工作者要尽可能多地将自己的所学应用于社会当中。科学社区服务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情况为担任科学社团职务,例如,某某科学委员会的主席,某某协会的会长,我们知道这类科学组织对于该学科的发展,培养新人,争取社会支持等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科学家对这些社区的引领或者经营,某一研究领域或社团可能并不能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向前发展。第二种就是担任学术期刊的编委或者审稿人。很多中国的专家鲜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叱咤风云,独领风骚,缘何?就是因为这些“土专家”很少参与国际的学术团体服务,所以他们并不能在国际舞台上被人发现。外国人比较重视学术评价,中国人一般怕得罪人,要么明哲保身含羞不语,要么大放厥词出言不逊,偏离了学术思想大搞人身攻击,这些对我们健康的科研评价都很不利。第三种为面向社会大众的科学服务,例如咨询会、评审会和科学普及著作等,这反映出科学家用自己的所学解决了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因此,我认为也应该将社区服务的多寡优劣作为评价一个科学家学术水平和科学道德的指标之一。 我相信:由中国的众多院士和知名教授组成的“青年科学之星”评价团里面,他们评审出来的“科学之星”将不仅仅是一个会发表很多高分SCI的“写手”,而是一批具有学术思想,水平过硬,作风严谨,师德高尚,服务大众的科研明星。在未来的二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我们将看到他(她)在科学团体或者协会中,是一位学术造诣深厚,学风严谨,务实求真的学术带头人;在自己的学生眼中,是一位水平高超、师德高尚的好导师;在社会大众心目中,是一位富有社会正义感,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普通公众的大科学家! 《科学时报》 (2010-12-17 B1 科学与文化周刊)
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施饶社论事件”所想到的
clivia 2012-4-4 12:42
由“施饶社论事件”所想到的 ■王华锋 记得前不久,笔者去天津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时候,来自世界多国的科学家都一致认为科研经费分配与科研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大家一致赞同将不公正的科研分配体系排斥在外。这么看来,科研分配问题可能不仅是中国独有,世界上其他各国都存在。结合最近人们热议的“施饶社论事件”,或许,融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之寒冰将由此开始。借此机会,对中国基础研究的分配体制,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切细切匀“蛋糕” 2010年9月,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和北京大学的饶毅教授联合在Science上撰文称“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同年11月,中国科技部在它的门户网站上“答复”了施饶社论事件,称其“与事实不相符合”。此“答复”在“科学网”上一经转发,立即引发了一场众多网友的口水战。事后,饶毅教授对科技部的回应“感到意外”,称其“只不过公开重申了众所周知的问题而已”。 笔者阅读了大部分网友对科技部“答复”的评论,其“言之凿凿,情之切切”,体现了网友对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的关注。但是,大部分评论只是指出了分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很少有人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或者意见,那么,在中国现行的条件下,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分配体制最为合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也许众多跟帖的网友中不乏就是第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在工作闲暇上网发发牢骚,也许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改变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自己能在未来的经费分配中“分一杯羹”,因为现在的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研工作者承受的远远不只是科研工作上的压力,“物价上涨,房价飙升”带给他们“房子、妻子和儿子”等沉重的生活重负。处于基层的他们,这样发发牢骚可以理解:因为你我都是搞科研的,劳动强度几乎都是一样,但是为什么你的收入就比我高出好几倍?这就是科研分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如果分配到某一个人手上的经费数目过大、经费使用权过于集中,就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而对于有限的科研经费,假如能把这个“蛋糕”切得更细一些,让更多的人都能吃到;把“蛋糕”切得更均匀一些,让你我不至于“同工不同酬”,一旦大家都有事情干了,也许就没那么多闲工夫上网叫骂,更没有那么多强烈的呼声。 “少年强则中国强”,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是中国科技兴国的未来,他们的科研工作理应受到重视。然而,事实上,刚开始工作的他们仿佛只能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青年基金项目,而其他部委的项目申请要么条件不够,要么资历尚浅。没有经费的支持,年轻人的科研想法就不能实现,这样就限制了他们在科研事业上的发展。而即使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的资助率也是有限的,新近发布的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资料》显示:大部分单位的青年基金的资助率在30%左右,这就是说,一个单位一年10个人申请青年基金只有3个人才能获得资助。笔者单位的很多同事都是连续申请了3年才获得了资助,换句话说,一个科研想法被搁置了三年才得以实施,这样,无论从科学的前沿性、实效性,以及年轻人的个人发展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限制。 抢救边缘学科 先从最近发生的两则小事说起: 近日,一个研究生快毕业了,她找到自己的导师,说想把自己的专业由生态学改成环境科学,导师问其原因,答曰:找工作的时候招聘方对生态学专业的毕业生看都不看一眼,而对环境科学的研究生还看一看…… 2010年公布的各级公务员招考条件出台后,在数千个虚位以待的职位中,只有一个市级单位的招聘要求中写着“招收生态学专业背景”…… “找工作难,生态学找工作更难”,两件小事传达给笔者这样一个信号:生态学专业的毕业生正在遭遇着找工作的“冰河期”,那么,会不会再过若干年后,“生态学”专业也会无人问津,大家都去选择一些“赚钱”和“赚钱更快”的专业呢? 记得笔者在植物所读研究生的时候,笔者从事的是植物胚胎学研究,植物胚胎学是一门“曾经”的学科,说它“曾经”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植物胚胎学盛极一时,当时用切片来阐释植物发育的过程相当先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被引入植物学研究当中,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解释植物的发育过程可塑性更强,更有说服力,这样以来,植物胚胎学就受到了很多挑战,它慢慢地从曾经的辉煌淡出人们的视野。笔者读研究生时的那么多研究生同学当中,就笔者一个人在作胚胎学研究,当时笔者也很纳闷:如果自己去做分子生物学实验多好啊,原因是做分子生物学实验容易发表好文章。 正当笔者一筹莫展的时候,笔者遇到了苏黎世大学的Peter Endress教授,Endress教授作了一辈子的植物形态学研究,他是多家国际著名植物学杂志在植物形态学研究方向的编委或审稿人,即使现在他退休了对胚胎学还是不遗余力。笔者将此想法告诉了他,他语重心长地说:“植物胚胎学虽然难做,但有自身的特色,这样得到的数据才更有用。”这样给笔者极大的鼓励,后来他给笔者写的胚胎学论文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最后终于发表了。 这件事让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优势,尽管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让这些传统学科受到了挑战,但是作为一门有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学科,它是不能被淘汰或者被取代的。植物胚胎学就是一门这样的学科,即使技术烦琐,可塑性不强,但是它从形态层面上展示植物发育的过程,这又让分子生物学望尘莫及。 从事边缘学科研究的人好比是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人,这些艺人掌握了祖辈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技艺,如果不对他们从事的行当进行有效地支持,他们就会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该门手艺而加入更能养家糊口的行当中去,慢慢地,这一门手艺就会从社会上销声匿迹。从事基础研究也是一样,如果科学研究都只关注“热门”行当,不理会甚至打压“冷门”学科,这些学科就会慢慢消失。正如前不久王文采院士曾对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忧心忡忡,他认为现阶段植物分类学人才青黄不接。科学发展也遵循“短板效应”,一门学科的停滞或者落后,往往也影响着整体的科学水平的全面发展。 让科学与艺术联姻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他也酷爱音乐而且造诣很深,他经常在科学研究的暇隙中坐在钢琴旁弹奏贝多芬的乐曲,或者拉起小提琴,以便消除一下精神的疲劳;19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里谢写过诗歌、剧本、小说,他写的情诗艳丽动人,写的剧本经常在欧洲各地上演,写的小说由于借用了自己对心理学的研究也无不扣人心弦;著名植物学家王文采院士自身植物分类学专业功底深厚,他的中国国画水平也相当了得,他在年轻的时候,白天采集植物标本,晚上挥毫描绘见过的山山水水…… 仿佛这些著名的科学家身上都闪耀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他们能将这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东西”玩得出神入化,游刃有余,这样两者有机的结合让他们在科学领域屡建奇功,而在艺术方面造诣匪浅。钱学森先生就是一位科学与艺术的践行者,他生前会吹圆号、弹钢琴,他说:“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他在《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中将“城市科学”称为“宏观建筑”,而把现在通称的“建筑”称为“微观建筑”,他提出“以科学和艺术的眼光研究城市”,他生前一再强调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道路,因为创新才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灵魂,要让科学与艺术联姻! “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在山顶会合”,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看似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东西,但是如果上升到哲学层面上,两者都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实践。“艺术为科学减轻痛苦,而科学为艺术提供食粮”,就一个具体的人而言,搞自然科学的人,如果常常借鉴艺术的那种感性与知性,或许能让他们从理性思维的“死胡同”里解放出来,化“穷途末路”为“柳暗花明”;与此同时,一些搞艺术的人,如果能运用一下科学中严密逻辑推理和理性判断,也许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和理解。就一个国家而言,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发展了,经济制度和财政制度等社会科学也要发展,这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国家才能步入先进国家的行列! 《科学时报》 (2010-12-03 B2 科苑走笔)
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随想
clivia 2012-4-4 12:38
科研随想 ■王华锋 研究者不孤独 科学是研究者交流的语言,科学是研究者的精神乐园。 在爱思唯尔文献出版公司的标识上,一位老人站在一棵葡萄藤缠绕的榆树下,榆树代表着知识之树,树下的老人代表着充满智慧的学者,树下还飘荡着的一句拉丁文,翻译成中文就是不孤独。整个画面传达出一个理念:文献出版让研究者不孤独。 “板凳要坐十年冷”,做科研的人常常陷入“学术孤独”的“死胡同”: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或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自己从事的科学研究方向缺少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自己就像一只独行在大海的独木舟,苦了痛了累了也没有一个人能帮帮自己,有时候即使一句安慰的自己的话也没有,科研者的内心往往十分孤独和脆弱,有时候往往处于进退两难,难以自拔的境地。做科研真是一项十分清苦的工作,如果没有坚韧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很难达到科研胜利的彼岸。 可是,尽管如此,多亏了文献出版的平台,这让我们有机会和志同道合的通讯作者联系,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可以和自己做类似工作的通讯作者联系,说不定你和他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相信大部分学者对自己的论文都是负责的,他们也是坦诚的,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可能时常陷入学术孤独的境地,因此他们也欢迎我们对他们的文章提出疑问,因为这说明他们的工作引起了别人的兴趣,自己可能遇到了“知音”。因此,我们可以问他是否愿意成为文章的合作者帮你深化讨论部分,润色英文等,现在大部分中国学生的英文水平有限,写的英文文章投到国外去,返回的专家意见就是很大的语言问题(great linguistic problems)。有时候别人忙不一定会理你,针对这种情况下,那就关键看你是否具有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或者你自身具有的好品质被他们看到。现在学校或者科研院所里经常有国内外的“大牛”来讲座,有时间一定要去认真听听,能够有问题和他探讨,争取能在会上给他留一个好印象,日后找他可能会理你,但是用英文写信一定要注意措辞,注意做到有礼貌,有自己的观点等。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和观点非常重要,现在的老外很看重你这个人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有时候人家也怕你想从他那里“套”出他们的idea却被你写进自己的文章中去。 做科研的人其实并不孤独,我就有一次和几个从未谋面的外国人合作写文章的经历。2008年,我参与一个有关森林生态学的研究项目,我的科研背景是植物系统学,森林生态学知之甚少,但是既然参加了就不能退缩,我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不断阅读文献、学习新的知识,到了项目快结束的时候,我的有关森林生态学的科研论文初稿也写出来了,当时我找到了我的加拿大朋友帮我修改润色英文,但是她的科研背景也不是森林生态学,因此她也不会计算和分析我的论文数据,后来我在《生物多样性》杂志上看见一位在云南做过类似研究的老师,我写信给她,问她是否愿意和我们一起合作分析数据发表文章,当她看到我的初稿和数据后欣然同意,不幸的是这位老师是从事蚂蚁研究的,她不懂植被数据分析,尽管她把研究蚂蚁的方法用在了研究植被上,导致最终得出的结论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使我们的工作陷入了低谷,这个时候,我在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杂志上看见了一位阿根廷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和我们的工作十分类似的文章,于是我同样写信给她,她觉得很高兴自己能为我们的论文分析数据,最终她得出了很好的结果。我的这篇文章,由中国人构思写初稿,加拿大人修改英文,阿根廷人分析数据,整个过程我们合作得相当愉快,这说明我们用世界眼光来做科研,其实并不孤独! 科学无国界,无尊卑,无深浅。只要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就值得交流,哪怕多么初步,这是清苦学者研究的精神支柱。 文章千古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人生百年,文章却可以流传上千年,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文章提到经世治国的高度。杜甫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人会身与名俱灭,而文章却会在百转千回的历史文化长河里,承担不可忽视的承启作用。 如今科研人员写的SCI文章,虽然没能像古人说的那样可以匡扶社稷,但是这些文章一旦发表,如果不被撤销或其他原因,它将永久地被保存下来可被后人检索到。一篇SCI科学论文从实验、写作、修改、投稿直至最终接受虽然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历程,但是,SCI成为科研界的“通货”,现在大部分单位都看重SCI论文,申请学位、申请项目、晋升职称和评定奖项等,SCI论文是越多越好,影响因子是越高越好!尽管有人对SCI论文的科研评价体系褒贬不一,我个人认为:SCI之于科研评价体系,有如今日中国的高中生之于高考,的确有不少人在指责中国高考的各种弊端,但是高考还在继续,我们扪心自问一下:中国恢复高考三十多年,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总体来讲,这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SCI的科研评价体系即使有不足,我们也不应一棍子打死,而应该让一些弊端逐步得到改进。我们还得相信:SCI论文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利的。 尽管SCI论文被科研人员视为至珍,我们绝不可用不正当的途径来获得SCI论文,这是对知识的尊重,这是对作者劳动的尊重。我最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件事情:甲为了评职称,花重金请乙帮忙搞定一篇SCI论文,乙以“文章千古事”断然回绝了甲的无理要求。诚然,这些不正当的勾当不要以为当时没事,以后也没事,有时候这样的事情多少年后一旦被发觉,将开除公职,追回奖金等。2009年,井冈山大学被一家国际杂志一次性撤销了70多篇科学论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学校不仅被列入黑名单,而且这个论文的作者也被开除公职,追回奖金等。论文是学者一辈子的事情,一旦一个污点以后也难辞其咎!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学者好比深谷幽兰,清芳自足,甘于淡漠,做学问要能够承受寂寞和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用达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风雨人生,学习的过程是快乐和充实的。此外,身为科研人员本身要提高认识水平,经得住诱惑,要树正风,扬正气,营造科研神圣洁净的土壤。科研事业虽然艰苦,但是这项使命神圣而高尚,多少年后,科学的力量一定会被人们认识到,穷点可以,但是品质绝不可坏,学者应当在艰苦的生活中保持高尚的品德操守。写文章是千古之大事,弄虚作假和投机取巧要不得! 《科学时报》 (2010-5-21 B2 科苑走笔)
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次找工作
clivia 2012-4-4 12:36
三次找工作 ■王华锋 如今,如果把找工作看成是推销自己的一次机会的话,那么,你的知识积累,才识和胆识就成为你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的胜算和筹码,这些因素决定你能否将自己“卖”出去,你的“价钱”(待遇)如何,你能否在一个地方长久地站稳脚。事实上,虽然现在每年的毕业生成百上千“嗷嗷待哺”,而用人单位却常常处于“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尴尬局面——一些用人单位常常因为招不到合适的人而宁可不招。这么看来,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往往取决于找工作的人,而并非用人单位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可以完全决定的。笔者就自己在研究生毕业之际几次找工作的切身经历和广大研究生朋友分享一下,以期广大找工作的朋友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体会,争取在千军万马的人才市场中“横刀立马”,“过关斩将”。 我第一次找工作经历是在科学时报社,当时,2007年12月份该单位就在网络上贴出招聘启事,当时我感觉自己的各项条件还比较适合该单位的职位需求,于是就把自己的简历发给它。大概过了2个多月,音讯全无,我当时很担心,在报名截止的那天我还再次把自己的简历投给他们,顺带说一点:现在找工作可以广“播”,有机会就一定去试试,把自己的简历投过去,正如《建国大业》里的毛泽东主席说的一句话:“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打烂了一坨还有一坨”,只要看见和自己要求相关的职位,就要根据招聘启事的要求修改简历,简历中该弱化的就弱化,该强化的就强化,记住:多投简历对自己是没有妨碍的。大概到了2008年1月份,该单位通知我去参加笔试,后来我才了解到,那次给“科学时报”投简历的有上千人,但是能通过他们的“初筛”被通知去面试的仅有30人,这30人中大部分来自全国名校的新闻或中文专业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学历都至少在硕士研究生以上,其中也有不乏博士研究生的,当时我是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毕业生的身份进去的,本着自己对写作的挚爱和追求进入该单位笔试阶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在的用人单位还是比较看重你的“背景”——你是否是名校毕业,再看专业合适不合适,所以中国科学院各科研院所毕业的学生不要妄自菲薄,你也同样来自名校。 笔试单独设立考场,时间为两小时,考试的内容我还依稀记得有名词解释,例如碳汇,CCD等来自天文、地理、物理和生命科学的一些知识,有的很生疏。第二大题目是一道英文文章翻译题,是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获奖感言,有好几段话,要求翻译成中文。第三道题是简答题,例如:科学与技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纸版文献和电子版文献各有哪些优缺点?第四大题是根据材料要求写一篇短评,该材料给出的是“厦门PX事件”:厦门市要建一个化工厂,该化工厂能给厦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一些专家认为该化工厂污染严重,贻害后人,不可立项建设。要求你根据这个事件发表自己的评论。记得当时我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一标题来论述各自的利害关系,我的倾向是保护环境,不赞成该项目的建设。因为我并非传媒专业出身,专业毫不沾边,当时,我去参加笔试之前准备了很多材料,恶补了很多关于新闻传媒方面的基础知识,结果发现都没用,倒还是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写作功底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从我通过该单位的笔试来看:笔试考察的是应聘者对知识积累的深度和广度,应聘者靠临时抱佛脚是很难奏效的。笔试的题目对大家来说都比较生,这是为了让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即使是传媒和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很难在专业上占优势,这么看研究生期间对知识的积累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建议广大研究生朋友在学校一天就要好好学习一天,其实认起真来,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正如《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说的那句话:“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最终通过笔试的只有15人去参加该单位组织的面试,该单位的领导和各专刊的主编组成评审团,面试只有15分钟,要求你用10分钟的时间以PPT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专长、读研期间的成果等,成果很重要,事实上很多用人单位都喜欢做事的人,“事实胜于雄辩”,假如你展现了很多用人单位看得起的成果,你又希望到那里去工作,用人单位就很难找出拒绝你的理由了。这更加说明读研究生期间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接着就是提问,好像也没有什么刁钻的问题,问你对这项工作是否感兴趣,什么时候可以来实习之类的。 后来我顺利到该单位的一家专刊实习,只是后来可惜这家专刊那年没有招人,所以我又得重新找工作。但是这次难忘的经历让我亲身感受和目睹了报纸和杂志产生的全过程,也让我结实了一些社会名人。 第二次经历就是去科学普及研究所参加笔试和面试,我也是先投简历,后来通知我去“一面”,当时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一起,该单位的一个领导和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按照顺序一个一个自我介绍,领导再随机问几个小问题,当时记得有一工作过的哥们儿,谈资颇为了得,坐在那里和领导亲热得不得了,我们坐在那里十分“眼馋”:这哥们儿肯定招定了,结果通知笔试的时候我却并没有发现该哥们儿,后来我仔细一分析:有时候搞关系并不一定行得通,还得老实点有点真本事,该哥们儿的话太多了,言多必失,肯定让领导看到了他的一些缺点,所以提醒去参加面试的朋友一定要出言谨慎,不问不答,不该说的千万别说,其次,面试的时候不卑不亢,别以为能让自己去面试就三岁小孩一般轻狂得不得了,出言不逊,失去自己作为一个研究生的本色,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还是低调点儿的好,有时候寡言并不表示不好,而是给了对方一些想象的空间,中国人喜欢含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条规则在面试场合再合适不过了。笔试的时候就三道题目,一道是问你对科普的理解,另外一道是把一些科普方面的英文知识翻译成中文,最后一道是把科普方面的中文知识翻译成英文。那真是一场艰难的考试,因为涉及到一些很深的科普理论,这对于我一个学习植物学的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硬着头皮做完了,出来的时候我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该单位的面试是在笔试开始的第二天进行的,当时大家都不知道笔试成绩,开始也是该单位的领导围在一起,应试者一个一个地进去。首先,就是一段英文的大声阅读,大概有几百字,该单位可能看重应试人员的英语口语发音,接着就让你说说你研究生的经历和取得的成果,这可能是为了衡量你的演说技能,也从你的演说中看出你的为人处世和品性等,最后就是你和该单位的一个人进行英语对话,记得这个人用英语问我花的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植物分类学的等级有哪些?这些用中文进行表达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是用英语来表达就有难度了,因为我得考虑这些植物学知识的英语专业词汇是什么,当时,我受Peter Endress教授的影响很深,我把子房说成carpel,结果那个人问我花里面有没有ovary(子房),后来我一揣测:虽然说花里有carpel似乎更精确,但是从科普的角度ovary更为被大众所接受,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的不同,因为成果的受众不同,说的话当然也要有所不同,真是隔行如隔山。该单位最终以笔试加面试成绩决定是否录取,结果只招15人,我只考了第18名。没有在那里工作我并没有太失望,因为那个专业离我太远了。 第三次面试就是我现在工作的这个研究单位,当时也是很多人投简历,最后只找了3个人进去面试,除了我之外,一个来自西北大学,另一个来自四川的一所高校,领导和我们每一个人单独“聊天”,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些聊天,人在常态下最能反映其所思所想。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相比以前准备科学时报社和科普研究所的笔试和面试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这次面试再轻松不过了,当时我经过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后,自己也变得沉稳和老练,以前的热情也消减了许多,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提醒一下广大找工作的朋友,当你找工作遇到挫折的时候,千万别一时想不开做出任何过激行为,你要知道现在竞争太激烈了,你已经很不错了,还是多给自己一些宽慰和鼓励吧。 回顾我从前找工作的情形,波澜壮阔,恍如昨日,我感觉时间易逝,芳华易老,社会竞争真的越来越激烈了,那么又是什么让我们能在社会生存下去呢?知识决定高度,学习成就未来,建议广大研究生朋友要树立起两个“终身观”:终身学习观和终身事业观,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永远是有益的,于己于社会,当我们大学读完了就读研究生,读了研究生就完了吗?没有,读了研究生还得找工作,找到工作就完了吗?没有,你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万里长征才拉开序幕,所以,我们要树立这种终身学习观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现在工作不太好找,也许“不断充电”是上策。在事业上,现在各行各业竞争这么激烈,人生蹉跎,人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只有认准一个目标,把它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不懈努力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时报》 (2010-3-12 B2 科苑走笔)
3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闻2 付炜事件真相调查:剽窃动机缘何而起?
wuhao311 2012-2-20 09:01
本报6月15日刊发的《一起监守自盗的剽窃案?!》引发了读者的广泛热议。 许多读者对燕山大学教师付炜借审稿人身份之便涉嫌剽窃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慨。与此同时,部分网友质疑付炜涉嫌剽窃的动机,甚至有人怀疑可能是付炜的学生或其他相关人员所为。 带着种种疑问,《科学时报》记者赶往燕山大学近距离探寻事件真相。 □吴昊 6月15日。河北秦皇岛市,燕山大学。 接到记者要求采访的电话后,不到10分钟,付炜便匆匆赶到了记者所在的燕大宾馆。 一件碎格水洗衬衫,一个普通黑色公文包,在记者面前,这位年过花甲的老教师神情略显紧张。 “我不承认剽窃” 采访地点选在了校园中,一处静谧的场所,阳光时隐时现,偶尔在阴霾中露个头。 “我不承认剽窃。这件事情将怎么处理我不知道,我只有申诉权和说明权。”付炜的辩白为这次面对面的采访确定了基调。 但是,对于涉嫌剽窃的事件经过,付炜此次回忆的细节,与几天前在电话中所说略有不同。 据付炜回忆,在应《电子学报》编辑部邀请审阅陈荣元的文章之前,他曾在网上和某位未曾谋面的研究生有过接触。这位研究生请求付炜为其修改论文。 “是2008年的事情,(该研究生)说是给我一笔钱,我没有同意。” 按照付炜的说法,此前就有很多学生为了评奖等事由找他修改文章,他也多次答应过这样的请求。 而这次,按照约定协议,付炜将可以分享该研究生的部分成果。“可以挂名,或者直接拿来发表”。 “时间有些久,加之是在网上联系的,所以该研究生姓名、是硕士还是博士我记不清了。现在人也找不到了。” 付炜表示,当拿到《电子学报》发过来的陈荣元文章时,发现与其曾修改过的文章雷同,于是就把陈的稿子退了。之后,才把这篇研究生文章的某章节修改后投往了《自动化学报》。 “我已经按要求向《自动化学报》提供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付炜强调。在记者提醒其所提供证据被《自动化学报》认为并不充分,且陈荣元称保存着所有原始数据时,付炜表示自己也有,“可以向《自动化学报》提供”。 而对于那篇拒稿后投往《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文章,付炜则表示自己对于这一切并不知情,“也许有学生冒名”。但被问及“冒名”的学生为何不署名,反而署了本院教师廖某(已离开)和其他院系老师邢某之名时,付炜则除了“不好说、不知道”外,便不肯多说半句。 对于两起涉嫌剽窃事件中其他共同署名的作者,付炜表示,高某等四位研究生作者只参与了后期的Latax排版工作。而共同署名的两位青年教师也未曾参与实质性实验和写作工作。 付炜的解释与此前记者对两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作者的采访基本吻合。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9级研究生高某告诉记者,“《自动化学报》要求作者要Latax排版。因为付老师年纪大了,就找我们四个帮忙。当付老师给我们挂名时,我们还挺感激的,虽然对毕业并没什么帮助。”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影响我们的毕业。”这几位研究生非常担忧。 未了的博导心结 2000年,调入燕山大学工作之前,付炜受聘于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遥感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在1992年,他获得了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博士学位,其指导老师则是我国著名地貌学家王乃梁和承继成先生。同年,付炜被新疆大学评为副教授,1994年,受聘为教授,学术生涯波澜不惊。 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付炜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大部分的奖项都是在北大求学期间和新疆大学工作期间获得的,并且绝大部分课题与新疆、黄土高原相关。 这与其在燕山大学网页上的个人资料介绍基本一致。在该项介绍中,记者没有找到付炜到燕山大学后完成的重大项目。 据付炜本人介绍,以人才引进调入燕山大学后,他却被“降格”成了硕士生导师。“在新疆大学时,我已经是博导了。”付炜有些不平。 “学校说我项目经费不够,不能带博士。”付炜告诉记者。 他还提到,燕山大学博导和普通的教授收入差别很大,并且普通教授是65岁退休,博士生导师可以延长到70岁。 不过,记者从燕山大学另外一位教授了解到,教授带博士生需要项目支持,否则,连博士的补助也无法发放。并且,燕山大学对于教授的考核标准是三年发表一篇EI文章或者3篇核心期刊论文。而年终津贴差距并不算大,教授为30000元,而博导则多6000元。 “我也跑不来经费。”付炜告诉记者,学院大部分老师申请国家层面项目的情况大同小异。而对于横向项目,则各有神通,有些人能通过熟识的公司进行资金运作。而有了项目经费,就有条件申请博导了。 记者同时注意到,包括两篇涉嫌剽窃在内的多篇文章,付炜所填写的基金资助均为“河北省自然科学博士基金项目(No.B2004129)”,这已经是7年前的项目了。 “来燕山大学本想为我们遥感专业做一番事业,但是目前来看,并没有实现理想。”付炜流露出深深的遗憾,“我们系电子方面的老师很多,而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专业,一共才4个老师。不少年轻的博士来看看,待不了多长时间就走了。” 他们眼中的付炜 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在早些年学生参与的教学考评中,付炜得分并不高。对此,付炜并不避讳,“前几年和学生的沟通确实不理想,不过这些年好多了,得分也上去了。”说到这里,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燕大职工说,付炜个人家庭经济压力较大,性格有些孤僻,不怎么主动和人打招呼。“院里有人对付炜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可能和他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 不过,记者采访到的付炜的几位同事和学生却对这位62岁的老教师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表示认可。 “年底总结时,他发表的文章也是比较多的。”付炜的同事告诉记者。 “作为快退休的老师,我感觉付老师还是比较勤奋的。”他的一位研究生也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补记: 在对付炜涉嫌以审稿人之便剽窃别人论文,投往《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自动化学报》事件调查过程中,记者另有发现。 付炜、邢广忠发表在电子科学学刊(英文版) 2007年 第24卷 第2期 214-217页名为 A Modified Edge-oriented Spatial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for Consecutive Blocks Error Concealment(简称A文)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2007年 第22卷 第3期 494-497页名为Edge-Oriented Spatial Interpolation for Error Concealment of Consecutive Blocks(简称E文)两篇文章涉嫌抄袭。 涉嫌剽窃原文为浙江大学Jianle Chen、Jilin Liu、Xingguo Wang、Guobin Chen等作者发表在2005年IEEE图像会议ICIP会议上的论文Modified edge-oriented spatial interpolation for consecutive blocks error concealment(简称M文)。 将A文(付炜发表)和M文摘要作对比发现,除第一句语态有所变化外,其余几乎一字不差。
1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们的信心:来自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DynamoChina 2012-1-22 15:05
温家宝:我们的信心来自永不停顿的改革开放(全文) 2012年01月21日 18:4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 在2012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12年1月21日) 同志们,朋友们: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共贺新春。我向大家致以节日的良好祝愿!向全国人民拜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我衷心祝愿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家庭幸福,生活美满,事业发达! 过去的一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面对各种矛盾和困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这来之不易的成就,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豪感,增强了继续前进的信心! 新的一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决心、勇气和力量,我们对祖国的美好未来和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我们的信心来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来自永不停顿的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自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不懈努力,来自改革和建设积累的物质科技基础和宝贵经验,来自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面向未来,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心,不畏艰难险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祝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健康!祝全国各族人民阖家欢乐,幸福吉祥
1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英九小年夜陪母亲到市场买年菜 称不必为连任加菜
dongzg101 2012-1-21 21:40
马英九小年夜陪母亲到市场买年菜 称不必为连任加菜 2012年01月21日 18:02 来源:凤凰卫视 依照惯例,每年小年夜,台湾领导人马英九都会陪同母亲秦厚修采买年货。二十一号一早,马英九再度和母亲前往台北市老家附近的市场买年菜,并沿途与摊商打招呼。 小年夜一早,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依照往年惯例,陪同高龄九十岁的母亲秦厚修,前往台北市老家附近的传统市场采买年菜,马英九在市场门口先向大家拜早年。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大家新年好,祝大家身心愉快。” “有加菜吗?” 马英九:“今年跟去年差不多,不必为连任加菜,多为民众费心最重要。”马英九显得心情愉快,路过民众上前打招呼,人人都有红包拿,还有不少摊商要求合照签名,马英九来者不拒。 民众:“帮我签名”。 市场摊商:“马妈妈好久不见。” 马英九和母亲花了四十多分钟逛完市场,母子俩买了不少年菜,有水饺,青菜、猪脚还有各式水果,准备共度马英九连任成功的第一个除夕夜。 苏泓文台北报道 相关专题: 2012台湾大选 相关新闻: · 民进党选战操盘手邱义仁:不敢得罪民进党派系 · 吕秀莲盼民进党内人士开诚布公展开败选检讨 · 马英九获颁当选证书 回忆16年前祝贺李登辉经历 · “独派”大老剃光头承诺跳票 称谢苏等老天王已没有空间 马英九连任后为何却立即向美军求购军火? 连任庆功 马英九赶摊尾牙宴 PN005 标签: 年菜 加菜
9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适当运动可阻止细胞老化
fuchengcaiyun 2011-12-19 00:39
适当运动可阻止细胞老化 毒物兴奋效应是生物系统对暴露在化学、毒素和辐射下的一种反应。在毒物学中,毒物兴奋效应是一种剂量反应,低剂量条件下表现为适当的刺激(兴奋)效应,而高剂量条件下表现为抑制效应,形成一个J型或者倒U型曲线。 最近,匈牙利森梅威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院Zsolt Radak将毒素兴奋效应扩展到自由基,假设运动可以调节自由基,它的影响可以通过兴奋效应曲线来分析。 运动对机体最重要的影响就是适应过程。根据最初的压力理论,慢性应激在恢复期是有害的。运动可以导致患不同疾病的几率增加,另一方面,合适的强度和有规律的运动有益于身体,部分通过一氧化氮介导的适应可以提高心脑血管功能,通过提高神经营养素的浓度和氧化还原态的调节能够减少患阿尔茨海默的几率。机械损伤适应性提高了肌群质量和抗压能力。通常来讲,在衰老的过程中,个体维持应激的能力会下降,常规训练能够提高多种应激子的能力。运动有效地阻止了细胞老化,还有益于大脑功能。而过度的运动和训练会导致损伤的氧化应激,可能会增加感染疾病的几率,还会引起肌肉疼痛和肌肉肥大。 运动在对免疫系统、自由基、肌肉功能、血管功能和衰老的影响上都符合毒物兴奋曲线。所以运动适量最好,不可过度。 原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5681637
0 个评论
[转载]延缓衰老的“玛土撒拉”寄生虫
fuchengcaiyun 2011-12-19 00:29
延缓衰老的“玛土撒拉”寄生虫 如果能够保持健康以及充沛的精力,很多人都乐意活到非常老的年纪,然而一项新的报告显示,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蛔虫却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尽管在寄生虫与哺乳动物之间存在着很长的进化距离,但是两者的生命期限都是由很多类似的生化途径所控制。Nuno Arantes-Oliveira和同事在对C. elegans寄生虫进行的普通研究课题中,通过扰乱少量的基因与组织,从而达到抑制胰岛素和内分泌激素活性的目的。试验的结果显示,寄生虫的寿命是正常情况下的6倍,并且这些寄生虫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还能够保持活力。作者表示,对应人类的健康情况,这相当于500岁的年纪。
0 个评论
[转载]衰老源于成体干细胞DNA损伤
fuchengcaiyun 2011-12-19 00:25
衰老源于成体干细胞DNA损伤 这一研究结果对理解衰老过程以及干细胞移植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发现成体干细胞DNA损伤是衰老的主要原因。图为血细胞。(图片来源:iStockphoto/Sebastian Kaulitzki) 本报讯 成体干细胞对人体自我修复和组织再生至关重要,不过它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人体因而也会逐渐衰老。一项最新研究表明,DNA损伤是造成成体干细胞减少进而产生衰老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对理解衰老过程以及干细胞移植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发表在6月7日的《自然》杂志上。 人和其他多细胞动物必须不断补充组织细胞才能存活,因此成体干细胞地位极其重要,它们能分化成肌体各种类型的细胞,同时也要实现“自我保持”。人和其他动物的干细胞在一生中必须尽可能少地产生DNA变异,或者通过DNA修复来弥补基因损伤,因为这些DNA损伤不仅有可能影响干细胞的工作,甚至还可以将它们置于死地。 为了确定DNA损伤和修复对成体干细胞的影响,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Richard Cornall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小组对小鼠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缺乏DNA连接酶IV——一种重要的DNA酶,能够修复由于氧化反应或者放射物而产生的DNA双螺旋断裂,简称Lig4——的小鼠,其DNA修复效率很低,其造血干细胞的DNA损坏得越来越快,最终导致干细胞大量消失。 Cornall说:“当我们变老时,肌体血细胞和其他细胞的再生能力也逐渐下降。而在缺乏Lig4的小鼠中,这一过程加速进行。” 新发现无疑加深了人们对于衰老过程本身的理解。Cornall说:“DNA损伤累积所导致的成体干细胞减少是衰老的主要机制。同时,新发现还意味着,增加DNA损伤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或许是组织老化速度的决定性因素。” 除此之外,该研究成果对医学上成体干细胞的移植也十分重要。干细胞培养与移植成功与否,很可能将取决于DNA断裂的发生频率及其修复状况。
0 个评论
[转载]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76周年歌咏比赛圆满结束
DynamoChina 2011-12-18 15:22
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76周年歌咏比赛圆满结束 http://news.gscas.ac.cn 时间:2011-12-11 15:25:15 来源:研究生记者团 作者:吕笑天 【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扇子舞 材料学院选手着红军军装演唱《过雪山草地》 地球学院童音领唱《七子之歌》 马石庄朗诵毛泽东诗词 12月10日晚六点半,中科院研究生院在玉泉路园区大礼堂举行了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76周年的歌咏比赛,来自各个学院的12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博士后白晶老师和博士合唱团作为演出嘉宾进行了表演。演出现场人山人海,座无虚席。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党委组织部部长赵宝奇、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谭红军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比赛。 比赛开始前,舞台两侧的屏幕上先放映了一段PPT,介绍了“一二·九”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配合沉郁苍凉的背景音乐,奠定了比赛的基调和现场的气氛。在主持人的开场白之后,全体起立,奏唱国歌。然后主持人介绍了到场的领导、嘉宾及评委老师。接下来由马石庄副院长致辞。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刚才数了掌声,刚才介绍嘉宾时,有些学院的掌声怎么比较少呢?”马石庄副院长幽默的开头,引起了台下热烈的掌声,“今晚是一个特殊的夜晚,1935年的今天,无数北平学生走上街头,他们是为了救国!”他话锋一转,悲壮的话语让台下一时寂静无声。接着一连串的反问“我们现在用歌声纪念的是什么?”、“我们的国家现在需要的是什么?”、“今晚大家的付出值不值”引发同学们的深思。“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它成为每个人的梦想,这样我们共和国就会不断前进!” 主持人介绍了评分标准后,合唱比赛正式开始,各支参赛队伍纷纷亮相舞台,载歌载舞,用不同的歌声和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先烈的纪念。 气势磅礴的《祖国不会忘记》,喜庆欢快的《丰收》,宛转悠扬的《南湖的船——党的摇篮》,热血沸腾的《长江之歌》,振奋人心的《爱我中华》,斗志昂扬的《走向复兴》,每首歌曲都浸染着选手们辛苦排练的心血,展示了他们拳拳的报国之心。而其中最富感染力的当属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演唱的《迎风飘扬的旗》,这首歌突出了对党和国家的真挚感情,当领旗选手在舞台右侧舞动党旗时,其余合唱选手队形随旗摆动,歌声洪亮倾注了无限追思的情感,其中深蕴的感情感动了场上所有观众,推动全场气氛达到高潮,掌声久久不息。 如果说化学学院的选手是以情动人,那么地球科学学院则是以构思奇巧配合完美制胜。当他们演唱《七子之歌》时,别出心裁的请了一个小姑娘用童声领唱,清亮的童音更契合了这首歌中游子对祖国母亲的孺慕之思。当唱到《大中国》时,指挥极富激情,合唱选手配合亮出手中彩条,随歌词意境变幻动作,高潮部分来临时,由一位男同学在舞台前来回奔跑舞动国旗,极大激发出大家的爱国热情,最后尾声处由最后一排男生亮出横幅,上书“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整个表演过程中配合默契,与所选歌曲完全契合,达到了情境和意境的完美统一。 比赛部分结束后,博士后白晶老师表演了女生独唱《祝福祖国》,博士合唱团表演了《毛泽东诗词五首》。 最后,进入了比赛的评奖及颁奖阶段。化学学院和地球科学学院从众多学院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另外,地球科学学院的邢路达获得最佳指挥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石慧获得最佳伴奏奖,生命科学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同学们铭记历史、纪念历史是为了不断的提醒自己:大家今日能站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摆脱曾经的屈辱,向着民族复兴的道路不断前进,是无数爱国先烈们不畏艰险,抛头颅、洒热血,用宝贵的生命开拓的;今天大家在这里引吭高歌,用实际行动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明天将乘帆破浪,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成为祖国的脊梁,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不息!
1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姚檀栋:我和冰川有缘
Zhangdawen 2011-12-15 00:15
姚檀栋:我和冰川有缘 “等研究所搬进新的办公楼,我的工作可能也应该告一段落了。”说出这句话时,不善言辞的姚檀栋目光凝视着前方良久。 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下称青藏所)成立以来,姚檀栋和研究所同事就过着“寄居”似的生活。从2002年研究所筹备至今,在近10年的时间里,青藏所曾在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生态中心等地辗转。今年年底,青藏所就有自己的办公科研大楼了,对于亲身参与青藏所建所的姚檀栋来说,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标志着青藏所将迎来一个新的开端。 但对于从事冰川研究35年的姚檀栋来说,青藏所从筹备到如今走向成熟,亦显示我国在冰川研究方面,已实现“跟踪国外”向“跨越发展”的突破,开始进入引领国际青藏高原和冰川研究的时代。依托于青藏所平台,我国在青藏高原和冰川等领域的研究已是人才荟萃,后继有望。 与冰川结缘 1978年的夏天,当还是硕士研究生的姚檀栋跟着前辈们为寻找长江源头第一次走进青藏高原的时候,他被那连绵百里的冰川深深吸引。也正是这“一见”,注定了他在今后的人生中“钟情”于令他魂牵梦绕的冰川世界。 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这一座座让人望而生畏的雪域高峰,成了姚檀栋人生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过去的30多年里,冰川成了他人生的“伴侣”。 1989年,我国在青藏高原建立了第一座冰川观测站——冬克玛底冰川观测站。从那时起,姚檀栋就开始频繁进入青藏高原开展冰川考察。他每年都要多次进入青藏地区,并且一去就是数月之久。随着我国在青藏高原上纳木错、阿里、帕米尔等冰川观测站的纷纷建立,青藏高原已俨然成为了姚檀栋的另一个家。 “前年去了6次,去年去了7次,今年才去了3次。很多会议要开,进藏的计划不得不一再搁浅,不过马上我又要过去一趟。”因为繁忙的所务而一再推迟前往青藏地区的行程,姚檀栋有些无奈。 因为长期在冰川地区进行野外研究,姚檀栋被同行们赠予了一个有些可爱的绰号“冰人”(Ice Man)。这个称号是姚檀栋美国同行的女儿最初开始叫的,小姑娘从大人那里得知了姚檀栋常年与冰川打交道,于是形象地称呼他为“冰人”。每当提到这个称号,姚檀栋总是一脸笑意。 姚檀栋的“冰人”之路,与数位前辈的引导不无关系。在兰州大学时,姚檀栋就是跟着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地理学家和冰川学家李吉均学习。1983年,姚檀栋考取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被誉为“中国冰川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冰川学家施雅风。1984年,姚檀栋赴美国爱达荷大学继续自己在冰川专业的学习,后又分别赴法国和美国深造。 30年来,姚檀栋一头扎进了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的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他和他的团队经过长时间的考察与研究,查明了青藏高原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青藏高原冰芯中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发现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同两极地区一样,经历了5次大的气候波动旋回。此外,姚檀栋及其合作者还以年分辨率,揭示了过去两千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特征,通过大规模野外实地考察、连续定点观测和对航片、遥感、冰川编目等资料的室内分析,发现在现代全球变暖影响下,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发生全面和加速退缩,并对这一地区的水资源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发现,是对冰川环境研究的重大贡献。 “冰川事业是一项豪迈的事业,是勇敢者的事业。”施雅风的话激励着姚檀栋在恶劣的环境下艰苦奋战。30多年来,雪域高原考察的路途充满艰难险阻,但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没动摇姚檀栋进军冰川研究的信心,也没能阻挡姚檀栋在青藏高原的每一处冰川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第三极环境 2008年7月24日,《自然》第454期以“世界第三极”为大标题,大篇幅报道了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研究的最新进展。在这篇报道中,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方面的研究工作,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青藏高原研究受到了世界的普遍关注,也说明了在国际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中,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地位获得了有力的提升。而“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 TPE)科学委员会主席、该计划的带头人,正是姚檀栋。 “第三极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西起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地区、东到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和祁连山、南至喜马拉雅山区,面积约50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极地区”的环境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第三极地区”拥有世界上除南北极之外最大的冰储量,其冰川数量超过46000条,并且冻土面积广袤。然而,尽管全球众多生命的存在依赖于“第三极环境”,但对“第三极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的研究,与对南北极地区的研究相比却十分少。目前,“第三极地区”的冰冻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表层的变化,正在深刻影响这一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然而,人们对环境在这里是如何演化的这一问题知之甚少。 “‘第三极地区’之所以能够吸引全球众多的研究者,有两方面原因。”姚檀栋对《科学新闻》介绍说。第一,相比较于南北两极而言,“第三极地区”带给人类的影响更为直接。南北两极冰山融化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会在短期内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但“第三极地区”则不同,该地区冰川的快速消融,已经影响到了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人类的活动。第二,“第三极地区”环境的改变影响面积十分广、影响程度很大。“第三极地区”是众多河流的源头,这个地区的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青藏高原,它还将影响众多河流流域的数十亿人的生活,甚至改变北半球的大气环流格局。 在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姚檀栋倡议的“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于2009年正式启动。据姚檀栋介绍,该计划将准确聚焦“第三极地区”环境的挑战性科学问题,建立区域发展知识支撑体系,并致力于建立起“第三极环境”研究的国际人才团队和平台。 目前,在姚檀栋的推动下,计划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包括联合有地缘优势的周边国家和有知识与技术优势的西方国家参与到计划中来,并成功举办了两届TPE品牌系列资深专家论坛。 “‘第三极地区’的说法是由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并纳入到全球研究的整体框架之中的。现在国际上已经普遍认识到‘第三极地区’的重要性,过去大家谈‘两极’,而现在都在谈‘三极’。”谈到这里,姚檀栋难掩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的自豪和骄傲。而接下来,他也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动整个计划的深入开展。 建所重任 算上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下称寒旱所)所长的两段经历,现任青藏所所长的姚檀栋先后共担任三次所长。在这三次担任所长的经历中,他有着自己的标准和理念。 “当所长是不得不干,但是干了就要干好,尽最大力气去做。”在提到自己的三段所长经历时,姚檀栋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只是淡淡地说出这样一句话。 2002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启动已有数年,为促进研究资源整合,布局国家重大前沿领域,中国科学院酝酿成立青藏所,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陈宜瑜院士邀请姚檀栋来初拟建所方案。但那时,通过整合数个研究所形成的寒旱所,其成立亦不过两年的时间,其科研方向和发展模式等许多问题,仍在不断探索之中。本着做好本职工作的原则,姚檀栋婉拒了领导的好意。 也许是命中注定姚檀栋与青藏所的不解之缘,2002年中旬,姚檀栋来京参加中国科学院夏季工作会议,陈宜瑜再一次找到姚檀栋,商讨成立青藏所的相关事宜,并再次委以重任,整体筹划青藏所建设方案。 而事实上,多年从事冰川研究工作的姚檀栋也意识到,成立青藏所,是符合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办院方针中提出的“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要求的,也是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创新贡献的。再次受命建所重任,姚檀栋义不容辞。 接受重托的姚檀栋说干就干。在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的支持下,组成了包括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地理所、地质与地球所、大气物理所等院所领导在内的七人筹备工作小组,进一步深入论证青藏所建设的战略意义,并迅速着手制定建所方案,物色人员。 “我们从7月份一直到11月份,都在讨论和修改建所方案,然后是答辩。答辩费了我们很大的力气。”在当时,许多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已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姚檀栋希望新成立的青藏所也能纳入其中,借力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迅速组建队伍开展科研。为此,姚檀栋和筹备组人员日夜凝思,广泛调研,深入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凝练青藏所科研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的科研任务。 “从2002年7月开始,我就一直在北京调研讨论和修改方案,几乎没回过兰州。”在知识创新工程的牵引下,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正在大力精简机构,削减研究单元,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成立新的研究所,无疑承载着诸多的质疑与期望,而压力又责无旁贷地压在了姚檀栋肩上。 为了顺利通过建所方案,姚檀栋率领筹备小组没日没夜地做着准备工作。鉴于姚檀栋对青藏高原情况的深度了解,筹备小组推荐他作为代表来进行答辩工作,向院领导汇报整体建所方案。 2002年11月的第十一次院长办公会上,在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姚檀栋的精彩答辩获得了一致通过,青藏所的筹建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随后,姚檀栋接受组织安排,从寒旱所调入了青藏所,担任第一任所长,2003年3月3日,院党组正式宣布了任命通知。2003年12月2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所的成立。自此,以姚檀栋为所长的青藏所正式成立,开启了我国在青藏高原研究领域新的征程。 “写方案、答辩不要紧,对青藏所来说,最重要的是建设。当时的青藏所什么都没有。我们不是把哪个所的团队直接搬过来,而是要从零开始组建。青藏所成立之初,只有两三个人,急需招聘科研人员,可又没有办公室。那个时候,我们就是在‘打游击’”。谈到青藏所成立之初的艰苦岁月,姚檀栋至今仍感慨万分。 历时八年多的发展,青藏所从当初“借房子”到如今即将搬入全新的办公楼;从只有两三个人发展到现在拥有“一所三部”和一支“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科研人才队伍;中国青藏高原研究论文数量从当年的世界排名第三上升为世界排名第一,青藏所的成长壮大与姚檀栋等一批建所先锋的不懈努力分不开。 让青藏所“有动静” 在姚檀栋的带领下,目前青藏所已建成了“一所三部”的格局,“三部”分别设在北京、拉萨、昆明。北京总部的主要功能是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和开展室内科研工作,以及提供便利的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吸引国内外一流研究人才,组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拉萨部的主要功能是野外实验研究、野外观测台站的运行维护和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昆明部的主要功能是开展极端环境下生命过程研究。 “三个部有着各自的明确定位,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不可分割。”姚檀栋对《科学新闻》说。 除了明确各个分部的职责和定位,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研究外,姚檀栋还格外强调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科研人才队伍是他的梦想和希望。对于团队的概念,姚檀栋一直有着自己的见解。 “搞地学研究,最忌讳的就是单打独斗,不能像电线杆那样一个个插在那里,要形成一个团队,集体作战。不是每天和你在一起的人就是团队。团队是一个更为宽广的概念,它应该更加开放。”在姚檀栋的努力下,现在的青藏所已经建了多个包括众多青年学者在内的梯队式研究群体,他们成功地进行了青藏高原从地下到地表及其人类活动影响等在内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 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实现研究所的国际化也是姚檀栋的另一个目标。姚檀栋作为主席、美国科学家朗尼、汤姆森院士和德国科学家沃克、默斯布鲁克教授为联合主席的"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已经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计划启动。目前,青藏所已经完成了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尼泊尔、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等周边国家科学家的多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论证,并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青藏所还积极策划、举办了由中科院与西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强联合有地缘优势的周边国家和有知识与技术优势的西方国家,共同开展研究。 “通过国际化的交流和合作,我们要慢慢开始引领一些国际研究问题,让别人跟着我们走。这是我们的一个期望。”姚檀栋毫不掩饰青藏所未来发展的“野心”。 而事实上,青藏所建所初期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当中,并且比预期结果要好得多。虽然姚檀栋笑言“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但却没有一刻放下实现建所初期定下的“高水平、国际化”目标的诺言。 不满足于现阶段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新的“十二五”规划中,姚檀栋及其团队又为青藏所制定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即“重服务”。 “这是我们十年内努力的一个主要方向,为地方提供重大问题的咨询工作,并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安全方面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并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国家战略性规划的制定有所帮助。”姚檀栋说。 当被问及对青藏所未来的期望时,姚檀栋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简单和实在。“要在同行里‘有动静’,得到同行的认可;要在国际上‘有动静’,使国际重视青藏所的研究;要在地方上‘有动静’,为地方做点实事。” 为师育人 我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和冰川学家李吉均院士,被誉为“中国冰川之父”的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世界冰芯研究权威、环境泰勒奖得主劳瑞斯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合作26年之久的美国科学院院士汤姆森…… 谈起在自己的求学道路上的诸位老师,姚檀栋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每一位都非常值得人尊敬。”从前辈身上汲取的营养,成就了姚檀栋的非凡事业,2007年,姚檀栋自己也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姚檀栋看来,东西方导师有着很大的不同。“东方导师很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强调‘做人’‘做事’‘做学问’;西方导师则更为直接一些,他们更多的关注你在专业内的科研表现。虽然他们的教育方式不甚相同,但都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现在的姚檀栋已久为人师,也把从导师身上获取的营养渠引到自己的学生身上。连同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内,姚檀栋带领7位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对于自己的学生,姚檀栋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精心选择相关文献布置给学生,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读完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每周定期举行一次学术报告会,即使自己在野外没有时间,也会委托博士后来对报告结果进行验收;尽量多地抽出时间参与学生论文的开题、修改和答辩,并坚持亲自指导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 然而,在严格之余,他又赋予了学生们超乎寻常的自由。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其实不然。 姚檀栋从不给学生强加研究方向,而是与学生共同讨论各种可能性,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具有可行性,那么姚檀栋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个兴趣不能够在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那么他则会提出一些建议。“现在我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并且这些研究方向是他们真正热爱并充满兴趣的。” 这份自由,让姚檀栋的学生们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兴趣,挖掘出自身的潜能去进行科学研究,而不是忙着帮“老板”做项目而无暇自顾。 姚檀栋赋予自由的范围不仅局限于自己的学生,甚至还包括青藏所内的其他科研人员。在姚檀栋看来,与国外科研人员相比,中国科学家被太多繁杂而不必要的事务所困扰,这些事务性工作大大限制了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浪费了大量的精力。 “我尽量把所内科研人员从不必要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科研事业上来。”姚檀栋对《科学新闻》说,虽然有太多的阻碍致使这种现状不能马上改变,但他依旧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对于如今从事科学研究的中青年人,姚檀栋有着很大的期许。“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压力,虽然现在的中青年科学家有压力,但我不认为他们的压力比老一辈科学家承受的压力更大,因为时代不同,所以不好比较。但确定的是,他们应该努力克服这些压力,在科研道路上更好地前进。” 冰川、青藏所、学生,可以说是构成姚檀栋事业的三大基石,姚檀栋对自己的事业乐此不疲。12月份,他又将展开新的征程——去往南极。对于此次考察,他依旧态度乐观并且充满期待。对他来说,即将到来的南极考察,是他与绚丽冰川的又一次相约。■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1年第12期 人物)
3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山台站的年轻人(转发)
Zhangdawen 2011-12-15 00:03
高山台站的年轻人 ——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见闻 几栋红顶白墙的小楼镶嵌在群山环绕中,门前一条清澈的小河翻卷着浪花,远远望去,似乎是一座度假的山庄别墅。 铁门打开,下车,一条黄狗摇着尾巴迎过来,主人提醒:“别怕,这狗不咬人。”而另一条被拴在一旁的黑狗正冲着人汪汪直叫,这里又仿佛是一个古朴的农家大院。 进门,一楼的栏杆上挂满了湿漉漉的外套,窗台上墙脚边摆放着十几双沾满泥浆的球鞋。 墙上挂着一排精美的展板,展板上罗列着一个个课题、一组组数据、一幅幅图表。尽管这些课题数据图表一般人看不懂,但从它的制作之精细上看,这是主人的珍爱,同时也表明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科研单位。 前不久,记者来到位于西藏林芝鲁朗镇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下称青藏所)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研究站坐落在距林芝80多公里的山脚下,院子有几十亩地大,四周青山环绕,景色宜人,十分宁静,只有门前那条奔流不息的小河是唯一的声响。忽然,“当当当”一阵急促的敲盆声打破了宁静,食堂开饭了。据说这是他们的“传统节目”,因为这里太安静,敲盆子每个房间都听得见,就以此方式召唤大家吃饭。 大家陆陆续续来到餐厅。副研究员张林向记者介绍,每年6到9月是野外科考的最好季节,青藏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带着课题来这里准备野外考察。在餐厅里,一群刚从野外考察归来的年轻人围拢在一起吃饭谈笑,那条黄狗在桌下窜来窜去。 张林,瘦瘦的中年人,从事青藏高原研究十几年。他说,在这里进行野外考察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高原反应、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所以干这行首先必须有好身体,能干重活。他说自己是“体力劳动者”。他向记者描绘了他们日常野外考察的场景:坐大半天的车才到目的地,然后背着几十公斤的仪器爬山,爬到海拔4000米以上,这时已经筋疲力尽,甚至头疼恶心。然后扎帐篷,开始观察取样记录等等,吃自己带的食品,一住好几天。这季节又是多雨,早晚温差大,淋雨挨冻是小事,就怕出意外事故或是生病。一次野外作业下来,不感冒生病算是幸运的。在这里,必须吃好喝好,养足身体,否则就是负担。 徐海青,台站负责人,是野外考察的“后勤部长”,两口子都在站里,4岁的孩子寄养在安徽老家。考察旺季,他开车随队员一道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一次为了在7000米冰川上打凿取冰芯,他陪队员在“冰屋”里整整住了一个星期,那份寂寞难耐逼得人“想跳下去”。考察淡季,其他人或回北京或回拉萨,而他留守在站里,与那山那水那狗为伴,继续受着那份寂寞,只有春节,夫妇俩才回安徽看望孩子。记者问没想办法离开这里?他沉思片刻说,孩子还小,过几年再说。然后他话题一转,说中国科学院和青藏所都很重视野外研究站建设,投了不少钱用于硬件改造,这几年条件好多了,能上网,看电视。他指着这排楼房说,这是今年建好的,可以保证科研人员到这里考察研究吃好喝好休息好。 薛永刚,一个憨厚的小伙子,博士。他2009年第一次出野外,翻越唐古拉山,被困了30多小时,由于缺氧,流鼻血呕吐,当时心里很沮丧,想到报考这个专业时,老师说要有思想准备,这时才体会到这个“思想准备”意味着什么。3年的野外锻炼,不仅炼就了他的体魄,也使他找到了事业的动力。“现在,我感到很有兴趣,虽然我家人不知道我这么苦,但我认为我的研究很重要,我必须做下去。”他的第一篇论文刚交给导师。他说,他对论文充满自信,并希望继续做这项研究。 兴趣、自信,或许是许多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科技人员的共同特征。张林告诉记者,由于青藏高原具有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在青藏高原做出的东西往往就是世界性的东西,外国人很感兴趣。现在,有的研究方向外国已走在前头,我们的压力很大,当然,这也是一种鞭策。 刘新圣、王亚峰、罗伦、李晓霞、俞洁辉……他们的专业或有不同,做研究的时间有长有短,也许将来他们中起码有一半人毕业后去干别的工作,不再从事这项研究。但现在,他们在认真地做研究,认真地完成学业。不管将来如何,这段经历都将是他们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而留下来的则意味着把一生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奉献给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 第二天清晨,我们准备离开,在院子里话别。那只不咬人的黄狗依然不声不响地摇着尾巴,那只被拴住的黑狗依然在叫。我们上车时,一位小伙子提着行李走来要搭车去林芝。他在林芝乘车到拉萨,然后再去唐古拉、沱沱河取回野外实验标本。唐古拉、沱沱河在很多人眼里是遥远而又神奇的地方,可从他嘴里说出来给人感觉就好像要去逛一家超市那般轻松。■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1年第12期 人物)
22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统计的科学发展与统计科学
kerong1996 2011-11-9 17:52
第十六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观点综述 2011-11-04   统计的科学发展与统计科学 ——第十六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观点综述 徐强 杨仲山 吕洁 / 文   中国统计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于 9 月 22 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统计的科学发展与统计科学。这是全国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统计科讨会。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徐一帆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李强,联合国统计司司长张保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马志明,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耿直,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天津财经大学教授肖红叶,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东北财经大学教授蒋萍,台湾辅仁大学商学研究所所长谢邦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助理处长梁坤志和高级统计师余振强受邀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鲜祖德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有关院校、统计机构、政府部门的学者、官员和论文作者近 200 人聚集科讨会,为统计的科学发展与统计科学建言献策。   这次大会共收到论文 314 篇,经专家双向匿名评审、严格筛选,共有 205 篇论文入选,其中会议发言论文 130 篇。这次大会的论文选题十分广泛,研究与讨论的主题涉及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面的研究;加强政府统计标准建设方面的研究;加强行政记录与官方统计的关联问题的研究;反映科学发展指标的测算问题研究;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研究;统计基础与基层建设问题研究;社会发展与民生统计测量等多个方面。参会论文普遍具有较高水平,基本反映了目前我国统计科研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水平,尤其是特邀学术报告的研究成果在与会代表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统计科学要服务于统计的科学发展   围绕着这次会议的主题——统计的科学发展与统计科学,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徐一帆特别指出:统计科学要服务于统计的科学发展。他说,近年来,统计科学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统计理论研究的进展加快上,也反映在更好地服务于统计的中心工作上,取得了许多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成果。尤其是更加关注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更加重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二是更加积极开展民生统计问题研究,三是积极开展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研究等。   徐一帆强调:统计科学要进一步推动统计的科学发展。从统计的科学发展来看,全国统计系统围绕“三个提高”,积极推进统计事业的发展。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设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为内容的“四大工程”,这是事关统计的科学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他指出,统计科学创新的源泉来自统计的科学发展;统计科研要以统计的需求为导向;普及统计科学也是统计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   徐一帆还谈到,科研成果的转化困难是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统计科研来说亦是如此。中国统计学会积极探索统计科研资源整合的新模式。 2009 年 4 月 13 日,经国家统计局局领导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6 家单位成为首批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基地。同年 9 月,科研所与各研究基地经过多次磋商,并结合当前统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各研究基地的特点,确定了第一期共 7 个选题。 2010 年底,首批研究基地的 7 项科研课题都通过了结项验收,不仅理论水平和完成质量高而且针对性强。特别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统计推断与科学计算》、《〈中国统计年鉴〉解读研究》和《关于我国统计调查体系改革与完善的进一步研究》、《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更重要的是贴近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工作实际。 官方统计面临新挑战   联合国统计司司长张保罗从国际的视角为与会代表作了题为《统计与社会:官方统计的挑战》的特邀学术报告。他指出,经济全球化造成对政府统计的需求与日俱增,打造强大的统计系统已成为全球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他说,目前官方统计面临的四个挑战:一是中东和北非国家的动荡给政府统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需要重新建设冲突后的政府统计系统,并重新树立统计机构的公信力。二是 GDP 作为测度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指标具有局限性,需要扩展对经济资源的测算,强调家庭的资源及其分配;开发幸福、生活质量的主观衡量方法,改进分配不平等的测算;更准确评估增长的可持续性,编制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指标。三是随着绿色经济成为政策的核心焦点,需要统计机构提供各类数据以满足政策需求,需要开发环境统计发展框架,实施和完善 SEEA 。四是地理空间信息存在显著的缺口,需要制定地理空间信息的全球标准,开发共同的工具和统计方法,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全球政策问题相关联,将统计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相整合。官方统计工作通过统计方法和手段、统计信息和分析为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统计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创新   目前,全国统计系统正在奋力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全力实施四大工程建设,积极创新统计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建设等。与会代表紧扣这些热点问题阐述自己的的观点。   (一)统计四大工程建设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李强就四大工程这一热点问题作了题为《推进四大工程建设 实现统计工作三个提高》的特邀学术报告。他向与会代表阐述了四大工程的内涵:四大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基础,企业一套表制度是核心,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是平台,联网直报系统是手段。简言之,四大工程就是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中的法定调查单位,按照企业一套表制度规定的调查内容,采用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将原始数据通过互联网直接报送全国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各级统计机构在线同步接收、审核和共享原始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四大工程既是内容独立但又密切联系、互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统一的软件平台是四大工程的技术主线,对其他三大工程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指出:建设四大工程是在现有体制条件下破解统计工作难题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举措。而现阶段全面推行企业一套表的基本条件已趋于成熟。一是全国统计系统对实施一套表的认识已基本统一;二是多年来的探索和研究为实施企业一套表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三是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已初步建立;四是统一认定企业一套表调查单位的相关工作稳步推进;五是多年的研究试点为实施一套表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如何推进统计四大工程,一是要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二是要充分调动多种资源;三是要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推进;四是要抓好试点,全面实施。   (二)统计调查体制改革与发展   围绕政府统计调查体系改革问题,与会代表基本上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条从统计调查制度方法角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另一条从统计调查组织体制角度进行改革。山东工商学院王忠辉和王艳明从纵向关系角度讨论统计调查组织体系的改革模式。他们认为,“一局制”、“二元统计管理体制”和“两层次统计调查体系” 是政府统计调查体系改革的三种可能模式,在对这三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比较后,他们认为“两层次统计调查体系”改革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在对城镇住户调查方法改革的探索方面,国家统计局陈小龙认为,现行城镇住户调查中的日记账方法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改革。现行的住户调查是以日记账为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数据采集周期为每月一次,所有收入内容按家庭成员分别记录,所有消费支出内容按家庭为单位统一记账。由被调查户记录本户一个月中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数据。住户调查方法的改革目标必须紧抓以下两点:一是解决开户难、居民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幅减轻调查户的工作量;二是数据的信息量不能减少太多,否则,不能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住户调查的需要。他建议住户调查方法的改革宜采用问卷调查和日记账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应成为今后住户调查的一种主要方法,而日记账将作为今后住户调查的一种补充方法。   厦门大学许永洪、福建省永春县农调队林华智分别就使用行政记录改善政府统计的方向和城乡收支一体化统计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三)基层统计建设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一般是指县、乡两级统计机构组织实施国家、省级、县级制定的各项统计调查制度,依法管理同级政府部门和基层调查单位统计工作,实现自身运行管理的全部活动。从包括的范围讲,一般指县、乡两级统计机构管理的全部活动、部门统计、企业统计等。统计基础工作是统计工作的源头,是统计信息数据采集、加工和管理的首要环节,统计基础工作的好坏决定着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与会代表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统计建设提出了思考。   河北省统计局科研所宋辉分析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河北省为例,给出了县、乡两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思路和实施办法,并对加强基层统计工作问题进行了探讨。   湖南城市学院罗放华提出基层统计市场主导模式的概念,他认为基层统计市场主导模式的总体构架包括管理理论、系统结构、管理规范、维护保障四个主要部分。其中,系统结构由相互关联的基层统计组织系统、交易系统和管理系统构成,试图为我国基层统计的事业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江苏省统计局盐城调查局虞华、广西财经学院胡桂华、临汾市统计局苏彩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向书坚和柴士改分别从价格调查统计工作的质量控制、人口普查数据修订、 GDP 数据修订等不同角度对加强统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受到高度关注   这次会议对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使得认识更加具体和深化。与会代表从数据质量的认识偏差、利益相关者、行政登记数据库等多个方面对统计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了研讨。   以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蒋萍所作的特邀学术报告最具代表性,她在题为《全方位、立体性数据质量概念的建立与实施》的报告中指出,数据质量不仅仅指“准确性”,还包括诚信、方法的健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性、可获得性及质量前提。国际上数据质量概念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数据质量概念是全方位的,其评价是多方面的;数据质量的评估是立体的;评估对象不是惟一的;“生产条件”是保障数据质量的首要条件。国际上通行的数据质量概念及国际统计标准是构建中国统计框架的惟一参照系,也是保障中国数据质量的强有力技术支持。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中央政府要解放思想,将统计作为一个技术部门,从政治上对统计机构松绑,保证中国统计能够按着统计自身发展规律正常发展;第二,全面对外开放,按国际标准构建统计工作框架与技术流程。   目前大量的研究中对部门专业性调查数据和跨部门行政登记数据的重视度不够。厦门大学魏瑾瑞、谢邦昌和朱建平从整合跨部门行政登记数据库的角度,提出了处理跨部门行政登记数据的集成分析方法和模块化组织理论框架。他们认为统计部门不仅是数据的生产者和储存者,特别是在应对公众多样化需求和快节奏变化的背景下可能更重要的是作为数据的组织者和分析者,是对统计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一如企业根据交易成本与协调成本的比较将部分业务外包于市场其他参与者,模块化组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将部分统计工作“外包”于部门行政登记,从而使统计部门更专注于数据组织、分析、规则制定与监督体系建设。事实上,单从这种更精细的专业化分工来看,它对数据质量的提升也是有所助益的。最后,大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与提升的视角都着眼于“内”,对统计外部环境建设关注不多,比如大众对数据的真实性仍有顾虑,而事实上,内部的修正与外部环境之间是有一定互动关系的。   统计数据质量涉及到数据的生产者、使用者、提供者和监督者等利益相关者,不同主体关注的数据质量维度各有侧重。浙江工商大学程开明认为,作为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主体的统计机构,应突破自身作为数据生产者的局限,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要求;针对生产者、使用者、提供者和监督者视角,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和多样化的评估形式,全面评估统计数据质量,采取有效的数据质量管理策略。   兰州商学院杨盛菁和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马卫、哈尔滨市统计局刘丽俊、汕头调查队林永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辛金国和严兴良、国家统计局佳木斯调查队田野等都从不同角度围绕统计数据质量内涵、数据质量影响因素、评估方法、改进途径、控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不断拓展    国民经济核算是本次讨论会的另一个热点,与会代表就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国民经济核算分析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   2008 SNA 最主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对金融核算的发展与完善。总的来看, 2008SNA 对金融核算的主要发展可归纳为概念、分类、产出估算方法、特定项目处理和其他等五个方面。北京师范大学陈梦根提出,中国从 1990 年代初开始采用 SNA 体系,国家统计局先后颁布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 1992 )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002 )》,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原则、分类、基本框架和核算内容进行规范, 2004 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国核算体系。但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服务业统计不健全、机构部门账户存在众多不足、金融核算领域还留有太多空白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新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基金公司发展迅猛,非上市公司分红、基金公司运营、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等一些新情况在金融核算中没有得到体现。中国应充分利用实施 2008SNA 的契机,积极采纳新的概念、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发展和完善中国的金融核算,逐步建立起一个科学高效、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金融核算制度。   2008 SNA 首次探讨性地提出了一种福利测度思路。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何强认为, SNA 对福利测度的保守态度是不可取的。它应该积极响应当前时代的需求,以更加兼容、开阔的视角重新审视福利测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Daniel Kahneman 认为,既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度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方法,那么国民福利核算体系在未来也有可能取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何强对其国民福利核算体系在未来取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观点持保留意见,但对其建立系统的国民福利测度方法的倾向性态度是非常支持的。在具体的宏观发展步骤上,他认为要完善福利测度方法首先要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框架下的福利概念本身,在 GDP 核算的基础上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等影响福利的多个重要方面全方位地进行针对性改进。概念清楚地界定到哪里,方法就跟进到哪里,并进一步确定福利测度在流量、存量核算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结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核算探索,促进核算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并最终推进系统的福利核算框架构建,为全球人类的和谐发展带来更多的福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许晓娟和中国人民大学高敏雪研究了全球化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挑战:一是跨国公司挑战 SNA 以国家为单位的基本框架;二是加工贸易和仲介贸易挑战 SNA 以行政管辖为前提的数据采集机制;三是一些指标会受全球化的影响;四是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会带来 GDP 的系统偏差。   上海财经大学张鸣芳和李腾飞利用 2003 — 2010 年上海市季度 GDP 和年度 GDP 数据,用 Denton 比例法解决了季度值与年度值的衔接问题。实证研究证明: Denton 比例法不但使衔接数据满足了年度总值的约束,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季度值序列的环比变动特征,消除了一般比例修正法带来的台阶问题,显示了 Denton 比例法在解决衔接问题中的良好效果。   湖南大学许鹏、叶少波和欧阳胜银将现行的宏观经济统计国际准则分为统计分类国际准则、数据生产国际准则和数据公布国际准则三类,对三者中的主要准则,即 ISIC 和 CPC , SNA 、 BPM 、 GFS 和 MFS ,以及 GDDS 和 SDDS 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数据生产国际准则与数据公布国际准则的联系;总结了当代统计国际准则发展的特点,据此提出了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改革与发展的若干启示,即:以国际接轨为改革的主旋律、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应注重分工协作、在重视数据生产的同时更应重视数据公布。   OECD 各国 CPI 的基础概念和具体编制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东北财经大学徐强从测度目标与理论框架、范围、消费品和服务分类、支出权数来源与更新频率、抽样方法、质量变化调整方法、计算公式、自有住房、季节性产品、季节调整等多个方面对 OECD 国家 CPI 的编制方法进行了系统比较,并总结了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一是消费品和服务的分类应转向 COICOP 分类体系;二是抽样调查方法应更加科学化;三是加快权数更新的频率;四是加快引入 Hedonic 等各种质量调整方法;五是发布经季节调整的 CPI 数据。   东北财经大学黄雪成、上海金融学院吴开尧和杨廷干、河南大学杨凤娟、东北财经大学刘渊等分别就提高我国 CPI 数据质量的几点思考、基于网络化统计生产方式的我国能源核算、 2008 版 MFS 与 2000 版 MFS 的比较研究以及储蓄测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经济发展的测度   天津财经大学肖红叶在题为《全球经济模型的研究框架—— FRB 与 IMF 研究评述》的特邀学术报告中从全球化、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关注全球经济模型的原因。他认为其原因有三:一是世界经济的基本态势;二是金融危机对全球冲击与世界经济秩序调整;三是全球经济研究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报告全面介绍了全球经济模型的提出和扩散情况,分析了全球经济模型发展的政策需求与技术驱动因素,总结了美联储全球模型 FRB/Glboal 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模型 IMF/GEM 各自的目标、基本特色、模型基本框架、模型的模拟实验机制等,认为全球经济模型研究提出了复杂现象测度命题,这将为我国经济统计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驱动力。复杂经济测度应成为经济统计研究的一个主战场,经济统计学界应投入力量开展全球经济模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统计理论、方法应用更加结合实际   (一)统计学与数学的互动关系   2011 年 3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 年)》,统计学调整为一级学科。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在题为《统计和数学要相互欣赏》的特邀学术报告中提出,在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统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统计与数学这两门学科既不是蕴含关系,也不是相互独立的。数学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的发展提供基础,而反过来,统计科学的需求也会促进数学的发展。统计与数学要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相互交融,共同促进学科的发展。马志明教授用两个实例说明了统计学的发展需要与数学交融。一是为完善我国人口统计调查制度、改进全国及分地区年度人口资料,应建立科学的人口统计模型,这些模型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小域估计的抽样调查要用到一些前沿的数学知识。二是互联网页面排序问题,面对海量的用户上网统计数据,必须巧用深刻的数学理论,才能建立可操作的实用算法,计算出页面的重要性排序。   (二)统计理论、方法及应用   探索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等几乎所有科学研究的重要目的。自 1888 年高尔顿提出相关性概念以来,统计学关于相关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关于因果关系的研究却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北京大学耿直对因果推断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探索。他在题为《因果推断的统计方法》的特邀学术报告中指出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是两个不同的重要概念。他说,相关关系只能用在没有外部干预情况下的预测,而因果关系意味着可预言性,可以进行干预情况下的预测。无因果关系可能会表现出虚假的相关关系,有因果关系也可能表现出无相关关系。在分析辛普森悖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替代指标悖论,并探讨了如何评价事物之间的因果作用,如何挖掘因果关系,如何进行干预预测的统计方法。   台湾辅仁大学谢邦昌在《云计算在统计研究之应用及前沿综述》的特邀学术报告中生动地描绘了云计算在统计研究中的美好前景。他提出,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运算方式,它通过互联网为个人或企业提供按需即取的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存储量成倍地增长,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海洋、知识荒漠”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一经出现就得到各个领域的重视。随着统计实务应用及数据挖掘的逐渐成熟,以数据挖掘及统计分析为核心的商业智慧已经成为 IT 和其他行业中的必争之地。云计算可以实现使用端通过在线上传数据或购买数据,通过云数据仓库服务进行数据仓库建模和数据抽取,在线支付使用数据挖掘工具和商业智慧相关分析处理软件。数据挖掘和商业智慧的原理相似,均由数据提供信息、产生知识,再由知识累积智能。而云计算可以使这个过程在互联网上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云计算可以提供基于 SaaS 的知识与智能分析的服务(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as a Service ),简称 IIaaS ,它是 SaaS 的延伸。他同时指出,目前云计算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安全性的保障。   上海交通大学孙祝岭、施珺羽和施琪俊提出了一个评估统计估算方法优劣的评价标准——多优准则,用多种常用统计估算方法对我国若干个缺损或有疑问的价格指数进行了估算,提出的若干个缺损或有疑问的价格指数的估算结果,并应用多优准则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选择和讨论,改善了数据质量,对相关的统计分析有一定参考价值。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刘强和刘黎明研究了响应变量随机删失情形下的线性 EV 模型的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证明了未知参数估计的渐近正态性,同时将经验似然方法运用到了上述问题,证明了所构造的经验似然比统计量渐近于卡方分布,所得结果可以用来构造未知参数的渐近置信域。   稳健主成分回归( RPCR )是稳健主成分分析和稳健回归分析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安徽财经大学卢二坡和张焕明运用稳健主成分回归和异常值诊断方法,对 2008 年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横截面数据可靠性做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稳健主成分回归能更好地克服异常值的影响,使估计结果更加可靠,并能有效地克服经典的主成分回归方法容易出现的多个异常点的掩盖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吴晓坤论述了保险、概率、统计统一于人们实践中对可能性事件的认识态度,人们对事件发生概率依据自身做出调整,或高于客观概率或低于客观概率,由此解释了保险的定价问题,同时也对效用函数进行了合理修改和解释。   兰州商学院黄恒君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刘黎明根据收入分布拟合研究现状,给出了基于 B- 样条和分布函数形式相结合的收入分布函数及拟合思路,并将该方法用于我国 1996 — 2009 年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序列拟合、洛伦兹曲线估计和基尼系数测算的实证分析。 天津财经大学杨贵军和王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延飞、徐映梅和王志勇、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贺建风、中国人民大学贺本岚等就抽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计量经济模型应用   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经济过程各环节之间、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除了存在经济行为理论上的相互联系之外,还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机构分析、政策评价、经济预测和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天津财经大学李腊生、翟淑萍和刘磊从投资者异质性的客观现实出发,通过对投资者二维视角的交叉分类与相关行为的探讨,提出了一种按交易特点与行为依据的新的分类方案,即将投资者分为套利交易者、价格预期交易者和量能变动交易者三类。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各类投资者的需求函数,通过对证券市场供求函数的讨论,利用均衡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投资者异质性的证券市场定价模型,并以我国证券市场 1999 — 2011 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价格主要由价格预期交易者的诱导性策略行为与量能变动交易者的羊群行为决定,套利交易者的套利行为对市场价格没有显著的影响,证券市场扩容也未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系统性冲击。   北京师范大学吕光明等利用 1999 — 2009 年的中国季度数据,构建了由 GDP 、外汇储备累计额、消费者价格指数、货币政策(分别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人民币贷款余额、一年期贷款利率和银行间 7 天同业加权平均利率)组成的四变量 SVAR 模型族,然后在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通过 Cholesky 分解施加约束,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和价格波动的具体效应。   西北师范大学杨立勋和韩立国通过构建二元 SVAR 模型,将影响中国实际 GDP 波动和失业波动的随机冲击分解成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   东北财经大学陆倩倩利用 1997 — 2009 年的金融发展相关数据进行全局相关和局部相关的检验,发现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聚集现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程学锐以新古典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统计方法来研究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口数三个变量对 GDP 的冲击。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熊鹭、湖南商学院张芳和李梦觉、东北财经大学张怀宇等就境内外汇率市场互动关系实证研究、中国加工贸易技术扩散效应、基于 UN-CTS 的犯罪与腐败关系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社会经济统计分析更加广泛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路兴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史亚东利用分块 RAS 法,计算得到了 1993 — 2009 年国内产品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获得了 1993 — 2009 年中国 20 个部门出口隐含碳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出口隐含碳及其占全国碳排放量的比重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且 2002 年后增速明显加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向书坚和郑瑞坤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了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 1995 — 2006 年的时序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测评。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依然体现在经济运行质量上,对资源的投入、消耗及其排放关注过少,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依然较大,严重制约了人民生活与生存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任重道远。   兰州商学院庞智强和王必达构建了一套以反映发展目标、模式、资源、资本、技术、制度以及市场机制创新为核心内容的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并通过典型地区经济转型进程的实证分析,揭示了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突出制约因素和主要着力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海平构建了由 28 个指标组成的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 31 个省市区 2009 年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方面的数据,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 RAGA )的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 PPC )对 31 个省市区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厦门大学徐丽和福州大学林筱文构建了包括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海洋科技综合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次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   山西财经大学高艳云和林剑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 CHNS )选取了中国市场化进程中 1993 年和 2009 年两年的数据,分析了在此时间跨度内中国的工资性别差异情况。一个基本结论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两性的工资差距在扩大,而分解结果又说明对女性的歧视很严重,一个重要的政策建议是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同时要特别重视女性的受教育状况,以提高其竞争力。   与会代表还围绕反映科学发展指标的测算研究、社会发展与民生统计测量、收入分配状况研究、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研究等诸多问题畅所欲言,充分展示了学术成果、学术思想和学术水平,并为本次科讨会营造了鲜明的学术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梁坤志和余振强通过制作精美的宣传短片对 2013 年 ISI 世界统计大会进行了推介。国际统计学会属非政府组织,是一个有逾 120 年悠久历史的著名专业团体。学会因迎合世界各地对专业统计信息的需求和带领推动统计方法的发展及应用而享负盛名,第五十九届世界统计大会将于 2013 年 8 月 24 日至 30 日在香港举行。大会将给予统计专业人员相互就不同统计范畴的新研究交换最新动态提供机会,为专业研究带来更广泛的应用。 (徐强:东北财经大学 杨仲山:东北财经大学 吕洁: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2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又见5毛:美国对中国放宽移民政策 专家:其旨在抢钱抢人
augustwang 2011-10-31 21:08
美国对中国放宽移民政策 专家:其旨在抢钱抢人 2011年10月31日 16:09:54 来源: 中广网 新华微博 document.write('');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 美国 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当地时间27日通过口头表决,批准将取消高技能人才职业移民国别限制的议案交由众议院全体讨论。这对于深受移民困扰而苦等绿卡的高技能人才来说是一个好消息。那么,这个议案终究能否通过?技术移民大国之一的中国申请人又有哪些准备?下面,我们来连线《全球华语广播网》美国观察员余东晖:    三个方面放宽政策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近美国对中国人 赴美签证 有一些新的动向,有哪些新的动向呢?   余东晖:最近美国对中国移民签证方面出现多个积极的迹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国会参议员提议,将中国公民来美探亲、旅游和商务考察等非移民签证的有效期从目前的1年延长到5年,如果这个议案通过的话意味着今后中国人到美国驻华使领馆签证一次5年管用。   第二个是国会众议员提议取消高技能人才职业移民签证的国别限制,目前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等职业移民数量众多的国家实施国别配额限制,导致许多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留美工作申请绿卡需要漫长的等待,如果这个议案通过,意味着以后中国高技能人才申请美国职业移民不再需要等待绿卡配额。   第三个方面就是实打实的,美国国务院宣布2011年美国给予中国公民的签证首次突破一百万个,2012财年预期将达到130万,另外美国国务院正在招募会讲中文的签证官,进行培训以后第一批于明年春天到位,第二批于明年夏天到位,美国国务院还打算开辟非移民签证的家籍办理通道,只要你多交家籍费用签证申请就能够得到更快的审批,这些举动表明美国确实是有意增加对中国公民的签证发放数量,同时提高签证审批的效率。 政策放宽旨在抢钱抢人   主持人:感觉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在有关移民的相关法案上有意松动,而且很迫切。那么,美国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余东晖:美国对华签证政策所以出现这些动向主要原因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抢钱,一个是抢人。   抢钱指的是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美国人急于招揽外国投资和外国游客,希望靠外力来刺激经济复苏,而在这两个方面,来自中国的投资和游客都成为美国人的摇钱树,最近有美国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说仅2010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超过50亿美元,超过以前对美投资的总和,美国政府和商界都在不断的呼吁应当保持门户开放,充分利用中国扩大对外投资带来的好处,实际上中国来美投资面临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商务签证等待的时间长,拒签率也比较高,在游客方面也是自这样,自从美国于2008年开放中国公民组团来美旅游以来,中国来美游客每年递增两成以上,预计今年中国游客数量将接近一百万人,中国游客在各国来美游客中出手是最大方的,去年80万中国游客在美国消费50亿美元,平均每人消费6243美元。   抢人指的就是在美国人担心自己走上衰落的今天,美国许多有识之士指出,美国要保持世界的领先地位就要保持美国移民系统的开放,确保美国人才能够源源不断的来到美国。(中广网北京10月31日消息)
1848 次阅读|0 个评论
There is always plenty of room at the top
热度 2 hongfei 2008-9-4 12:18
There is always plenty of room at the top 2008.09.03 “There is plenty of room at the top -- but no place to sit down.” 是一句鼓励人乐观和力争上游的成语。 今天下午在UC Santa Barbara化学系和化工系做报告,题目是:New Opportunities in the Interface Studies with Nonlinear Spectroscopy。 这个报告是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US)的国际研究与教育合作项目PIRE-ECCI(PARTNERSHIP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ELECTRON CHEMISTRY AND CATALYSIS AT INTERFACES)的系列学术报告之一。PIRE-ECCI项目由美国UC-Santa Barbara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主持,也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和中国国家科技部(MOST)以及中国科学院(CAS)的大力支持。作为参与者,我是第二次在UC Santa Barbara作PIRE-ECCI项目的学术报告。我上次的报告是2005年9月22日,是PIRE-ECCI项目的第一个报告。报告相关的信息和摘要可以在以下有关PIRE-ECCI Seminar的网页找到。 PIRE-ECCI Seminar信息链接: http://pire-ecci.ucsb.edu/seminars/Seminars.htm 有关PIRE-ECCI的博文《有朋自远方来》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69 晚上和化学系的三位教授到Goleta海滩上的Beachside Bar Cafe一起晚餐。在Peter Ford教授的车上我和他谈到现在研究生普遍觉得学习和找工作的压力很大。Ford教授对我说:Why worry? There is always plenty of room at the top. There is always plenty of jobs for good people with good ideas. 我说: I fully agree. When I was graduate student at Columbia, quite many fellow students worried a lot about finding jobs. I just told myself that just try to be a good physical chemist. By the way, it is really interesting. I remember that Richard Feynman said that 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 And now you say that There is always plenty of room at the top. Ford教授说:You know what. When I was undergraduate student at CalTech, Feynman taught us general physics, and our general chemistry was taught by Pauling. It was really fun. Feynman《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演讲链接: http://www.zyvex.com/nanotech/feynman.html Feynman的那句话,几乎所有做纳米研究的人都知道。但Ford教授的这句话,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知道。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真正同意Ford教授的这句话。 不同意的Ford教授的人们可能会说:Too simple, too naive. 我择其善者而从之。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6237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