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电子回旋共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日本隼鸟号(HAYABUSA)终返地球
xiaguangqing 2010-6-15 21:26
2007年9月在意大利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电推进会议中,日本Hitoshi Kuninaka(国中均)教授在大会报告中讲到隼鸟号(HAYABUSA)经历百般磨难后将于2010年6月返回地球。众多电推进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期待着隼鸟号能够安全返航。2010年6月13日隼鸟号(HAYABUSA)终于结束其长达7年的太空旅行回到地球。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6/15/c_12223783.htm   曾多次在太空中失踪但又重新与地球取得联系、曾多处损坏但又奇迹般地被修复的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2010年6月13日晚终于结束其长达7年的太空旅行回到地球。尽管探测器的主体已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燃烧殆尽,但探测器的密封舱在 澳大利亚南部的沙漠中成功降落,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已对其进行回收并打算尽快运回日本。预计到今年9月就可以得知密封舱是否运回了一个名叫丝川的小行星上的沙土。   13日晚,在JAXA工作人员以及全球宇宙爱好者的关注下,隼鸟号探测器如期冲进大气层并发出一道耀眼的亮光,在确认收到从探测器上分离出来的密封舱的电波信号后,所有的人都兴奋得鼓起掌来。的确,隼鸟号探测器能够重返地球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隼鸟号于2003年5月发射升空并在2005年11月成功地在距离地球3亿公里的小行星丝川上着陆。但就在隼鸟号着陆的那一刻起,意外便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最初,由于化学引擎的燃料泄漏导致探测器的姿势出现偏差,这使得隼鸟号与地球失去了联系。保持一定的姿势对于探测器来说如同生命一样重要,因为一旦姿势发生偏差,太阳能电池板就会因为照不到阳光而不能供电,探测器的天线也不能对准地球发射信号。在隼鸟号失踪7周后,地面控制中心偶然收到了隼鸟号发来的微弱信号,这是隼鸟号的天线在太空中旋转时偶然朝向地球才发出的信号,而且每次发出的时间只有20秒。正是利用这一次次宝贵的20秒,控制中心向隼鸟号发出了一连串的指示并使其开始起死回生。   与隼鸟号恢复联系后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取得动力,由于燃料泄漏,隼鸟号上推动力较大的12台化学引擎全部停机,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巧妙地运用隼鸟号上装备的离子引擎使其恢复正确姿势。因为错过了最初的轨道,隼鸟号的回程之旅比计划晚了3年,途中许多零件都因为老化而故障频发,隼鸟号经常处于音信不通的状态。   2009年11月,隼鸟号上的4台离子引擎中第3台出现故障,隼鸟号再次陷入绝望之中。但日本的科研工作者们从未放弃隼鸟号。 JAXA的国中均教授突发奇想地提出了将两台损坏部位不同的引擎连接为一台使用的建议。 原来研究人员事前就在离子引擎中配备了连接用的线路,尽管这一方案从未经过实际验证,但国中均教授的提案取得了预料之外的成功。   有日本媒体形容隼鸟号探测器是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满身疮痍地回到了地球,但不管过程如何这一结果还是大大提高了日本在国际宇宙探测领域的地位。   隼鸟号此行共历时7年,航程约60亿公里,相当于地球绕太阳转了6圈。 隼鸟号是人类首次在月球之外的天体上着陆并成功返回地球的探测器 ,其从小行星丝川上带回的沙土对于人类研究太阳系的形成之谜可能有重大参考价值。此外,由于隼鸟号的开发费用只有130亿日元(约合9.5亿人民币),远远低于日本参加国际空间站的每年承担的费用以及美国小行星探测计划的预算,因此隼鸟号的成功返航对于日本在与宇宙相关的商业领域提高竞争力也有较大意义。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