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民间信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市长城隍庙拜清官的政治文化隐喻
jiangjinsong 2010-11-13 09:48
市长城隍庙拜清官的政治文化隐喻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我要评论 时间:2010-11-01 04:14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耗资近2000万元修复的广州城隍庙正式免费对市民开放。市长万庆良、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出席开放仪式,在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像前,万庆良停住了脚步,并双手合十拜了一下,笑着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们要多拜拜清官。紧跟市长身后的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也来拜了一下,并说要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10月31日《新快报》) 官员公开场合祭拜神佛的不多。因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使然,共产党员和公职人员是唯物论和无神论者,是不可以参神拜佛的。因此,广州市正副市长的拜清官,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顶礼膜拜,而是一种幽默调侃的象征仪式,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尊重,也算是入乡随俗。 可是,人们还是能够从中读出颇有意味的隐喻来。首先是文化的隐喻,广州耗费巨资修葺城隍庙并对市民开放,是尊重历史民俗文化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城隍庙香火旺盛并不意味着迷信文化的复辟,而是现代人心灵寄托的选择。广州市正副市长的拜祭,恰恰体现了现代官员对民俗文化的尊重和对公众多元行为模式的认可。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预示着公民社会的成果。 其次是政治的象征。广州正副市长拜的是城隍和海瑞,似乎是对偶像的膜拜,实际上却蕴含着现实的执政理想,对清廉的慎独自勉,对腐败的警示自觉。城隍属于道教文化里的人物,虽然充满神秘色彩,但却是正义的化身;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被神化与城隍齐坐,更凝聚着公众对俗世政治清明的愿景。虽说城隍是宗教的产物,海瑞是人治时代的清官,但其清廉精神,却是古今官员们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只要是官员,无论其时空所系,学习海瑞的为官清廉都大有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恰恰由于城隍是宗教里的神化偶像,海瑞是封建时代的官员,他们的凛然正义和为官清正更值得现代人反思。因为现代法治社会,法制条文、道德规范、制度约束和各种监督,形成了相当严密的他律之网,按照流行的话说就是构建了立体化的反腐体系。纵然如此,官员腐败现象依然难以禁绝,甚至形成了前腐后继的官场乱象。相比之下,海瑞的清廉更多是靠道德的自律和政治的理想,这种克己复礼的慎独慎微,是现代官员所稀缺的政治品质。习惯于厚今薄古的人们,往往自以为是地给古人戴上封建官僚的大帽子,殊不知封建时代的自律式清廉更加弥足珍贵。自诩已经现代化的官员们,如果没有修身养性的道德自觉,他律的约束网络也难免百密一疏。 广州市正副市长拜清官,拜得理性合时,也契合民俗文化期待。政治是众人之治,廉洁从政具有超越政治意识形态的普适性,亲民俗、拜清官,这样的政治文化没有什么不妥。当然,廉洁从政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靠高调表态和拜拜清官就能解决的。 张敬伟(江苏公务员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市长城隍庙拜海瑞不过是“入乡随俗”
jiangjinsong 2010-11-13 09:25
市长城隍庙拜海瑞不过是入乡随俗 新京报 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B06版 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自说自话  阔别近一个世纪的广州城隍庙,最近开始恢复烧香等传统民俗活动,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在出席城隍庙开放仪式时,对著名清官海瑞双手合十拜了一下,笑着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要多拜拜清官。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也来拜了一下,并说要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  没想到,这个新闻见报后,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批评声不断。但是,我却认为,广州市领导有眼光,顺应人民的要求,善于利用民俗进行教化,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值得赞赏。广州许多民众一直以来都有到城隍庙烧香拜神的精神需求。广州市政府出资修复并开放城隍庙,市民可以就近烧香,这种做法就是顺应民心的德政。  这两位地方政府官员在出席城隍庙开放仪式时,向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合十,表达尊敬的态度,这显然不是什么参与宗教迷信活动,不过是入乡随俗的举动而已。而且,此举回应了人民群众呼唤廉政建设,反对贪腐的呼声,拉近了和普通民众的关系,是情为民所系的具体表现。  我注意到,广州城隍庙规定:允许市民烧香祈福,但只能用城隍庙提供的环保香,每人限领三支,限制烧高香以提倡环保。至于三支香的价格,则由市民按照捐献功德钱的形式给出,不限制金额大小。  这些具体的规定很用心,避免了许多地方过度烧香,把良好民俗迷信化的恶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环保精神相结合,值得称赞。尤其是没有趁机高价卖香,与许多地方捞取迷信钱财的做法相比,算得上是执政为民了。  与上海城隍庙注重消闲娱乐购物功能相比,广州城隍庙强调发挥传统的教化作用,文化定位更加准确。  城隍在中国古代面对下层百姓的教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隍庙中所供奉的神灵,一般多是当地历史上众口赞颂的英雄善人,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特殊形式的光荣榜。城隍庙的存在,提醒人们要与人为善,避免作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对善良者有鼓励作用,对作恶者有威慑作用。尤其是在今天道德滑坡,传统文化式微,普遍不讲诚信的情况下,城隍庙作为一种主要面向民众的传统文化形式,其重建道德秩序的作用不可忽视。  如今,民众素质的全面提升,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对许多民众深信不疑的民间信仰,诸如城隍、关帝、土地信仰等,我们不仅应该从信仰自由的角度予以尊重,更应该从一切有利于公民社会建设的角度,充分发掘其安定人心、净化人心的重要价值,推动诚信文化建设,让全社会都能自觉地止恶行善,实现社会和谐。  当然,要真正开发民间信仰的文化资源,就必须要尊重民间信仰,避免急功近利,不能把民间信仰作为敛钱手段,过度采取商业化开发的办法。那样,不仅会滋生腐败现象,还会伤害民众的淳朴信仰,导致宝贵的文化资源的破坏。  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 ) 鄙人提交的原稿: 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有益尝试 阔别近一个世纪的广州城隍庙,最近开始恢复烧香等传统民俗活动,市长万庆良、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在出席城隍庙开放仪式时,对著名清官海瑞双手合十拜了一下,笑着对身边工作人员说, 我们要多拜拜清官。 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也来拜了一下,并说 要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 。 报导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批评声不断。但是,我却认为,广州市领导有眼光,顺应人民的要求,善于利用民俗进行教化,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值得赞赏。广州许多民众一直以来都有到城隍庙烧香拜神的精神需求。广州市政府出资修复并开放城隍庙,市民可以就近烧香,这种做法就是顺应民心的德政。 万市长、苏副市长,在出席城隍庙开放仪式时,向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合十,表达尊敬的态度,这显然不是什么参与宗教迷信活动,不过是入乡随俗的举动而已。而且,此举回应了人民群众呼唤廉政建设,反对贪腐的呼声,拉近了和普通民众的关系,是情为民所系的具体表现。 我注意到,广州城隍庙规定, 允许市民烧香祈福,但只能用城隍庙提供的环保香,每人限领三支,限制烧高香以提倡环保。至于三支香的价格,则由市民按照捐献功德钱的形式给出,不限制金额大小。 这些具体的规定很用心,避免了许多地方过度烧香,把良好民俗迷信化的恶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环保精神相结合,值得称赞。尤其是没有趁机高价卖香,与许多地方捞取迷信钱财的做法相比,算得上是执政为民了。 与上海城隍庙注重消闲娱乐购物功能相比,广州城隍庙强调发挥的传统的教化作用,文化定位更加准确。 城隍在中国古代面对下层百姓的教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隍庙中所供奉的神灵,一般多是当地历史上众口赞颂的英雄善人,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特殊形式的光荣榜。 城隍庙的存在,提醒人们要与人为善,避免作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对善良者有鼓励作用,对作恶者有威慑作用。尤其是在今天道德滑坡,传统文化式微,普遍不讲诚信的情况下,城隍庙作为一种主要面向民众的传统文化形式,其重建道德秩序的作用不可忽视。 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民众素质的全面提升,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对于许多民众深信不疑的民间信仰,诸如城隍、关帝、土地信仰等,我们不仅应该从信仰自由的角度予以尊重;更应该从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充分发掘其安定人心、净化人心的重要价值,推动诚信文化建设,让全社会都能自觉地止恶行善,实现社会和谐。当然,要真正开发民间信仰的文化资源,就必须要尊重民间信仰,避免急功近利,不能把民间信仰作为敛钱手段,过度采取商业化开发的办法。那样,不仅会滋生腐败现象,还会伤害民众的淳朴信仰,导致宝贵的文化资源的破坏。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61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社會主義迷信?
jiangjinsong 2010-11-10 20:37
封建迷信? 把種種與當今科學時代主流觀點不一致的民間信仰 都稱作封建迷信有何道理? 城隍廟在封建時代具有為封建統治服務的功能 稱為封建迷信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 在資本主義的台灣 城隍廟又具有了為資本主義服務的功能 是不是就應該稱為資本主義迷信? 而如果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 城隍廟必須為社會主義服務 比如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教導人們遵守社會主義法制 這豈不該稱為社會主義迷信? 你說城隍廟無法為社會主義服務 好吧 城隍廟你瞧不上 覺得不夠檔次 黃帝陵孔廟夠檔次吧? 公祭黃帝陵 你說是封建迷信還是社會主義迷信? 在封建社會這是為鞏固統治階級統治服務的 算是封建迷信 在社會主義中國 算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社會主義迷信吧 你說這不是迷信 這是表達民族感情的載體 廢話! 那城隍廟、關帝廟、土地廟、龍王廟、送子娘娘廟 何嘗又不是許多草根階層表達感情的載體? 怎麼你表達感情的時候就不算迷信 他們表達感情的時候就是要打擊的迷信了? 你的階級感情跑哪兒去了? 哈哈哈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4498 次阅读|33 个评论
关于日本住宅建造开工时的地镇祭仪式(圖片)
jiangjinsong 2010-11-9 22:05
蔣科學按:從以下轉帖的圖片看來,地鎮祭的儀式看來其實並不複雜,供品也不算豐盛,但是感覺日本人對這一活動還是很認真虔誠的。爲什麽現代化程度如此之深的日本把傳統的迷信活動保留得那麼好?現代化必須要與傳統文化一刀兩斷嗎? 关于日本住宅建造开工时的地镇祭仪式 在建筑工程开工前,要举行奠基仪式(破土典礼), 日本人称其为地镇祭,祈求土地神保佑施工安全。 人们把供神的神酒洒在地基的四个角上,以祛邪净地。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建造家的注意点 如何制作住所 (家を建てる注意点 How To住まいづくり) 所谓奠基仪式 (地鎮祭とは) 地鎮祭的意义 (地鎮祭の意義) 在日本,从以前建造住宅的时候,祭祀必定被进行。祭祀、元来、一直到神、对神的恩惠表示感谢、在众神的照览下、经常正确、表示了对请求明亮,和睦地打算活的人们的众神的崇敬,以对这样的众神的崇敬的心,被举行的仪式是奠基仪式。奠基仪式,被普通,以神道的仪式进行。神主做主人齐,祓除不祥参加者的身心,迎接那个土地的守护神,供供神的供品(神吃的神酒,食物),奉献祝词(海藻),祈祷工程的平安进工,竣工和,土地、建筑物的安全,坚固,弥荣遵照古式进行。 (日本では、古くから家を建てるとき、祭りと言うことが必ず行われてきました。祭りは、元来、神にまつらい(帰服)、神の恩恵に感謝し、神々のご照覧のもとに、常に正しく、明るく、睦まじく生きようと願う人々の神々に対する崇敬を表したものです、このような神々への崇敬の心をもって執り行われる行事が地鎮祭です。地鎮祭は、一般に、神式で行われています。神官が主斉し、参列者の心身を祓い清めて、その土地の守護神をお迎えし、神饌(神が召し上がる神酒、食物)を供え、祝詞(のりと)を捧げて、工事の無事進工、竣工と、土地?建物の安全、堅固、弥栄を祈願して古式に則って行います。) 地镇祭的顺序和做法 (地鎮祭の順序と作法) 1.修祓(しゅばつ)の儀 ~神官が執り行う~ 参列者の心身を祓い清めて、神に近づく行事です。 2.降神(こうしん)の儀 ~神官が執り行う~ 払い清めた祭場に神をお迎えする行事です。 3.献饌(けんさん)の儀 ~神官が執り行う~ 神饌を供える行事です。   4.祝詞(のりと)奏上 ~神官が執り行う~  最も厳粛、かつ最重要行事です。   5.切麻散米(きりぬさんまい)の儀 ~神官が執り行う~ 祭壇に供えられた神酒、米、塩、切木綿を中央及び四隅にまいてお祓いをする行事。 6.鍬入(くわいれ)の儀 ~関係社が行う~ 苅入(かりそめ-鎌入れ)および穿初(うがちぞめ-鍬入れ)と鋤入れの行事です。 鎌入れ-設計者 鍬入れ-施主 鋤入れ-建設業者 7.玉串奉奠(たまぐしほうてん)の儀 玉串を捧げ、神への崇敬の心を表す行事です。 8.撤饌(てっせん)の儀 ~神官が執り行う~ 神官が神前に進み、神饌を上げる行事です。 9.昇神(しょうしん)の儀 ~神官が執り行う~ 降神の儀でお迎えした守護神を元の御座にお返しする行事です。 10.直会(なおらい)の儀 関係者が、神饌の神酒のおさがりを頂戴して、関係者の和楽を尊ぶ行事です。 ※祭場に入る前に行う手水(てみず)の儀がありますが、普通、省略していま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祭場の位置 祭場の位置は、南向き、または、東向きとします。北向きは絶対にさけ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神座は、太陽に向かってい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祭典用具 地鎮祭に用いる品物、用具には、施主側が揃えるものと、神社側が用意するものがあります。 (施主側が揃える物) 神饌用 米(約3合) 神酒(1升) 塩(コップ約1杯) 海の幸(鯛、スルメ、コンブ、ワカメ、ヒジキ等) 野菜(大根、人参、なす、きゅうり、キャベツ等) 果実(りんご、みかん、バナナ、梨等) 竹、シメ縄、鎌、鍬、鋤、砂、手水用具、神酒拝載用の盃(茶碗、コップ等) (神社が用意する物) 鎮物、榊(ヒロモギ、大麻、玉串)紙重(しで)(ヒロモギ、大麻、玉串用)半紙、瓶子、切麻、三方、案(台) ※祭典用具について、近年では施工業者が施主及び神社と打ちあわせて決めていますが、施工業者が一切を取り仕切ることがありま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神社に対する謝礼 直会が終わりましたら、施主から神官に謝礼を奉納します。 工事関係者への祝儀は普通は不要です。 なお、地鎮祭は、施主の希望により、神式以外で行われることがあります。本来は神道の儀式であり、仏式、キリスト教徒の方などのためのスタイルもあるものの、多少微妙な問題もあるかもしれません、ただ、当然神式でやると思っている建築会社もありますので、やらない場合、あるいは、神式以外でやる場合はあらかじめはっきり伝えておきましょう。 上棟式(棟上げ式)の意義 上棟式は棟上げ式または建前ともいわれ、柱、梁、桁、力板などの骨組みが完成した後、棟木を取り付けて補強する際に行う儀式のことです。本来は棟梁自身が建物が完成するまで、災いが起こらないようにとの願いをこめて行うものでしが、近年では建主が工事関係者に気持ちよく仕事を進めてもらうためのもてなしの意味が強くなっているようです。但し、必ずや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い物ではありません。 建主側の心得 当日は、棟梁を囲んで大工、とび職、左官などの労をねぎらうことに心がけます。 酒宴を設けることがありますが、運営については棟梁や施工会社に相談するのが良いでしょう。 特に最近は車で現場に通う工事関係者が多いことや、酒を飲まない人がいることなどから缶ビールや瓶入りの酒、折り詰め料理を持たせるケースも増えています。地域によっては、町内の役員や近所の人を招いたり、棟木の上から餅やおひねり(御捻=金銭を紙に包んでひねったもの)をまいたり、隣近所に赤飯を配るなど、さまざまな祝い方があるようです。 「ご祝儀」と「内祝品」の体裁 (上棟式のご祝儀) 当日関係者に配るご祝儀の金額は、棟梁や工事責任者に相談の上、額を決めましょう。一般的には、大工、とび職、左官などは棟梁や責任者の3分の1くらいのようですが、人数分用意し一括し手渡し、棟梁や責任者から配ってもらうことが一般的のようです。 (上棟式の手土産や引出物) 赤飯、日本酒に鯛、するめ、かつお節、紅白の餅、まんじゅう、お茶、海苔、菓子折など 日取り等の決め方 日取りややり方は、営業担当者または、工事担当者とよく相談して決めます。 日取りとして「三隣亡」という日は、近隣の人に災いが及ぶとして、近隣の人がいやがることがあります。 三隣亡の意味???暦注の一。この日に建築をすれば火事を起こし、近隣三軒を焼き滅ぼすといって忌む。ちなみに三隣亡は旧暦1?4?7?10月は亥(い)の日、2?5?8?11月は寅(とら)の日、3?6?9? 12月は午(うま)の日がそれにあたります。ただし、旧暦といっても、二十四節気によって新しい月が始まると定められてい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 民智一郎 影响力指数:8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09-11-7 20:36:32 轉自: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3100855boardid=1page=1#3100855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7632 次阅读|3 个评论
土地廟(有圖有真相)
jiangjinsong 2010-11-9 21:50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3100855boardid=1page=1#310085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白石坳社福神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海南黑石头土地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台灣大溪土地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台湾最大的土地公庙屏东县福安宫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车城福安宫台湾最大的土地公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澳门的土地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发到微评 | 回复 | 引用 轉自: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3100855boardid=1page=1#3100855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5630 次阅读|2 个评论
敬畏土地的“地镇祭”
jiangjinsong 2010-11-8 16:43
蔣科學按: 日本這個民族,雖然在近代以來給中國人帶來許多的災難和痛苦,但是,就其自身來說,的確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在高速推進現代化的同時,保留了許多國人會輕蔑地稱之為迷信的文化、宗教習俗。這說明日本人的心靈在某些地方更加敏感,對人與自然的微妙關係體會得更加深刻。 在日华人应该深刻体悟日本住房文化 作者:朱晓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http://www.jnocnews.jp/ 发布时间:2005/06/08 编者按: 几乎所有的在日华人,均面临过租房难的困境。与此同时,随着近20年来在日华人社会的迅猛发展,在日华人的文化层次和经济结构均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拥有一个自己的家,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本报接到过不少读者的来信,反映想在日本购房却又不知如何着手的苦恼。本报读者服务部以服务读者为第一宗旨,针对在日华人租房难、购房难的现象,从本期开始,特别开设华人广厦专版,邀请株式会社エイチエムコポレション的有关专家介绍日本不动产业的最新动态,并为广大读者排忧解难,提供不动产投资、租赁等方面的咨询。株式会社エイチエムコポレション是在日本不动产中介行业颇具信誉的公司,是社团法人全国宅地建物取引业保证协会会员。公司拥有专门的法律顾问和面向华人的中文翻译,提供从租赁房屋到不动产投资等全方位的服务,愿为在日华人的安居乐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日本购置房屋,应该是在日华人艰辛打拼、努力奋斗的一种果实,是在日华人在异国东瀛创业有成、实现理想的一种体现。但是,本报透过自身的读者群了解到,不少华人在购置房屋、迁入新居的过程中,常常为一些日本的住房文化或者说居住习俗搞得不知所措,希望能够对此有比较深入细致的了解。 一位在银行工作的华人读者告诉本报,他在千叶购买了一块土地,准备在那里建筑符合自己心意的一户建。但是,日本朋友都劝他在盖房前举行一次地镇祭。他实在不明白,在一年四季都有祭、走到各地都有祭的日本,为什么在盖房的时候还要举行地镇祭? 另一位在东京购置了3LDK中古房屋的华人读者说,日本友人让他在迁入新居前搞一次家のお祓(はら)い(中文可译为除灾求福仪式)。他希望本报能够帮助搞清楚这种仪式的具体内容,看看华人是否也需要入乡随俗地举行这种仪式。(3LDK解释:3个卧室,1个起居室Living room,1个饭厅Dining room ,1个厨房Kitchen。) 应该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居住文化,有独具特色的居住习俗。认真了解这种文化和习俗,对于旅日华人进一步融入日本社会、深入扩大发展,是一件裨益颇深的事情。 为此,本报带着上述两位读者的问题,专门采访了长期为在日华人提供住居服务的日本(株)エイチエムコポレション会社的社长皆川裕明先生。以下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敬畏土地的地镇祭 记者:我们的一些读者在日本购买房屋后,从不同渠道听说应该在建筑房屋前或者迁入新居前举行诸如地镇祭或者家のお祓い等仪式。您长期从事针对旅日华人的住居服务,能够介绍一下这些仪式的深层背景是什么吗? 皆川:在回答你们的问题之前,能不能让我先问一个问题?中国人在国内盖房或者迁入新居时,不举行什么仪式吗?日本文化的源头在中国,我一直认为日本住房文化中的主要内容也一样是从中国流传来的。 记者:您提的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中国的地域非常辽阔,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盖房、购房等方面有着完全不同的风俗习惯。此外,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城市住房方面,经历了一个把个人私房转化为国家公房、再由国家公房转化为个人私房的过程;在住房文化方面,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革那样一个把传统文化当作四旧革除的年代,其文化本身就有很多变化。 皆川:看来,我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难题,还是一个体制的难题,深入讨论下去是不可能的。那好,我们就来集中谈谈日本的住房文化。我也希望你们在交谈中多做些补充。 记者: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日文中地镇祭的词汇,在日本的中国人都可以看懂。有的人说这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个镇地祭,他们的理解正确吗? 皆川:不错,这种理解有一定的道理。说得更具体一些,所谓镇地祭,就是要在建筑房屋的土地上举行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的功效有两个。 第一个功效是净化土地的功效。在日本人看来,每一块土地上都有各种因缘,或者说有一些不洁净的东西。通过镇地祭的仪式,可以净化这块土地。我知道中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人们会把这种看法当作迷信。但是,我想说,没有经历过这种革文化命的日本民众中,普遍存在着这种认识。 第二个功效是表达敬畏的功效。日本人认为通过镇地祭的仪式,可以向土地中的自然灵表示:请允许我居住在这里。我一定和你共荣共存。这种共存共荣心情的传递是十分重要的。 记者:应该怎样理解您说的这种自然灵呢? 皆川:日本人所说的自然灵,指的不是肉体之灵,而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一种灵魂。也许因为日本是岛国,国土比较狭小的原因,日本人对土地有一种敬畏感,他们并不认为用钱买来土地后就可以随意所为,心中总有一种把土地借来使用的感觉。因此,日本人刻意强调人与土地的共存共荣,强调灵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并存。 因为具有这种观念,后来居住的人必须通过仪式向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先人渗入地下的自然灵表示问候。地镇祭时要供奉大米和米酒,这与搬家时要向邻居赠送毛巾是一样的道理。 记者:中国人对土地是两种感觉。一种也是对土地的敬畏,遍布中国的土地庙就是最好的说明。但是,另一种感觉则是人定胜天的无畏,愚公移山就是一个说明。这些故事,日本人也都应该听说过。回到具体问题上来,如果在盖房前或者迁居前没有举行这种仪式,是不是就 皆川:你不说,我也明白这种担心。其实,地镇祭并没有固定的仪式,也没有时间先后。即使在房屋盖好以后,在搬迁之后,都可以举行这种仪式。在日本,这种仪式可以每个月举行一次,至少一年也要举行一次。在举行仪式时,把海盐或者米酒洒落在居住的土地上,自然灵就会欢喜万分的。 记者:那么,我们华人读者提到的家のお祓い,与这种地镇祭是什么关系呢? 皆川:其实,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地镇祭是家のお祓い中的一个种类,或者说是一部分。有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考虑,地镇祭是在室外进行的,而家のお祓い是在室内进行的。 净化能源与注入人气 记者:您能够介绍一下日本住房文化中的家のお祓い吗? 皆川:在日本人看来,每个住房内都会有前人留下来的一种眼睛看不见的能源。比如说,有的住房因为夫妻离婚而长期闲置,有的住房内发生过家庭成员的激烈争吵、不安甚至相互的憎恨。我知道有些家庭出现过这种状况,迁入新居后,家庭成员突然开始争吵不休、相互怀疑、彼此指责,他们自己都搞不明白,搬家前和睦相处的亲属,怎么会在搬家后突然变得判若两人了。有人说这是因为房屋的方位不对,也有人说这是因为房屋的风水不好,更有人说这是因为房屋内有一种灵障,我不想把事情说得那么玄乎,但我认为这是房屋内残存的负面能源影响的结果。所以,日本人在搬家时举行家のお祓い,就是要驱除这种可能存在的负面能源。 记者:按照这种说法,如果迁入没有他人居住过的新居,是不是就不要举行家のお祓い了呢? 皆川:在日本人看来,也是要举行的。因为这种新居虽然没有人居住过,但是在建筑的过程中,已经有人进进出出了。打个比方说,一个建筑工人在盖房时,恰好碰上他正处于失恋的状态,每天都陷在烦躁的心情中,这就会给没有人居住过的新居里留下负面的能源。所以,在迁入新居前,最好能够进行家のお祓い。 记者:家のお祓い的仪式内容是什么呢? 皆川:说出来你们可能觉得好笑,最简单的仪式就是清扫。不管你买的是新筑还是中古,也不管你是贷款还是一次性购买,在迁入前都应该对即将入居的地方进行大扫除。该擦洗的地方擦洗,该冲刷的地方冲刷,要把新居的边边角角叽里旮旯都接触到,这样就会给新居注入新家庭的一种人气,注入一种全新的能源。 记者:这种仪式只是在迁居时举行吗? 皆川:不是。这种仪式也是根据一定的时机来举行。比如,家里有了病人的时候,出现了麻烦的时候,甚至有亲属去世的时候,都可以举行这种仪式。最好的方法是全家一起动手,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作为家庭主妇来说,不能是一边叨唠埋怨着一边搞清扫,更不能一边和家庭成员吵架,一边搞清扫。这样做的话,又会留下新的负面的源头。 记者:家のお祓い的仪式,除了清扫以外,还有别的内容吗? 皆川:可以说还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更换家庭的布置。比如,把家具的位置调整一下,把窗帘的颜色重新更换一下,甚至把房屋重新粉刷一遍。第二,用海盐来净化房屋,在房屋内种植具有活性化的花草。第三,就像孩子们节分时在学校一边撒黄豆一边喊鬼は外那样,在家里也可以出声高喊:この家は入りづらいよ、ここは私の家ですから出ていってください。第四,可以一边播放着音乐,一边进行清扫,最好是播放那种不带歌词的乐曲。 精神信仰与文化内涵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后,我们才知道日本住房文化中有许多当代中国人已经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了。请您原谅我们的直言,一些在日华人听了您这个讲解以后,可能会觉得不以为然。您能概括一下今天讲到的日本住房文化中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吗? 皆川:不同的文化,总会有不同的差异。我也知道接受了唯物主义教育的在日华人,可能会对我讲的内容难以理解。我想强调的是,第一,我今天是针对你们提出的具体问题,讲述的日本住房文化中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中国的住房文化。第二,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气持(心情)、精神的民族,所以日本各地才会神社、寺院林立。对神这种东西,可以说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我不是一个无神论者,所以我的日本住房文化中的神灵说是相信的。第三,今天讲到的日本住房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要树立自己的住居要由自己来守护的意识。这一点,无论是对日本人来说,还是对在日本的华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第四,在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常常说到衣、食、住、行,相对来说,住排在第三位,是比较难的。在我看来,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后,这种顺序应该调整为衣、食、行、住,住房问题应该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我祝愿在日华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能够顺心如意,我们公司也愿意在这方面提供热诚的服务。 记者:好,谢谢您今天接受采访。 株式会社エイチエムコポレション 咨询电话:03-5911-6667 携带电话:090-2530-9974 (中文)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3819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土地庙情结
jiangjinsong 2010-11-8 07:34
蔣科學按:我第一次去台灣時,對於到處可見的土地廟感到非常吃驚。這些土地廟很小很簡陋,但是,土地爺被稱作福德正神 ,這個稱號來得很正氣。讀西遊記時,有個印象這位神靈似乎很可憐,誰都可以差遣他。從台灣這些土地廟中的供品可以看出台灣人很尊敬這位算起來是最小的神。從下邊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在他身上,寄託了人們對於鄉土的情感。 土地庙情结 谷祥云 《寻根》 2006年第02期 台静农先生曾来美国探亲旅游,自美国回台,在台大中文系闲谈时,他说:美国有什么好,没有见过一个土地庙! 不仅美国没有土地庙,连现在中国大陆的年轻人,恐怕大多数都不了解什么是土地庙,更没有见到过。 土地庙是供奉土地公的。土地公,老百姓俗称为土地爷。已故作家汪曾祺这样介绍土地公:土地即社神。《风俗编.神鬼》:凡今社神,俱呼土地。称为当坊土地。乡下,随便哪个田头,都可以立一个土地庙。土地本来是有名有姓的,但一般人都不知道。北京国子监的土地,乃韩愈也。河北民谚:别拿土地爷不当神!土地爷是最小的神,神里最小的官。土地庙往往香火冷落,南方只贡豆腐。汪曾祺见过国子监的土地祠,比一架自鸣钟大不了多少。笔者在上世纪50年代末曾有一年多的时间,常去首都图书馆(国子监旧址)读书,但在那些年代里,不会去注意土地祠的有无。童年时代,曾经见过镶嵌在街面墙上的土地爷的神龛,比立柜略小。 曾经阅读过一篇回忆毛泽东的文章。该文谈到,毛泽东回故乡看望父母的坟茔时,目光好像在搜寻着什么。他对身边的人说,这附近原来有一座土地庙,当他头痛脑热时,母亲会带他到土地庙前,从香炉里,取回一包香灰,回家当药冲服。他还说,这包香灰,给人的精神作用可大了。从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亲人和故乡的深情,是与土地庙紧紧相联的。 据史书记载,粮食和果实久不成熟时,以土地庙的余酒洒之,果实就会硕大累累。 土地爷是最基层的乡土社稷的保佑神。他能保卫一方乡土的平安,抚慰百姓心头的伤痛,保佑人们丰衣足食。土地庙是贫民百姓的精神依托。身处异国他乡的人们,都会有这种土地庙情结。这种情结,越到老年,越加深重。 在鲁迅扶植的未名社的成员中,笔者只有幸目睹过台静农先生的挚友李霁野先生的风采,多次聆听过他的学术讲演。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曾陪侍台先生的另一挚友李何林先生回安徽故乡讲学。李先生执意要去寻找他的母校阜阳第三师范学校的旧址。李先生在霍丘小学毕业后,和李霁野、丛芜等人进入了阜阳三师(那时霍丘归属阜阳管辖),台静农去了武汉。李先生告诉我们,阜阳三师的教室、宿舍、饭堂和厕所之间,都有长廊相连,学生入校,不需准备雨伞。这种对待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温馨追忆,也是土地庙情结的表露。身回故乡的李先生尚且如此,更何况他的好友台先生身在异国呢! 台静农先生,在台湾,是他乡;去美国,是异国。他在晚年,有极为浓重的土地庙情结。这种思绪,广泛地表现在他的文章、诗歌、甚至书法里。 闻一多先生说过: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每当想起闻一多先生的这句话,立刻就会联想到台先生。在笔者想像中,台静农先生应该是一派名士的风度。台先生既爱杯中物,又是国学大师,是研究屈原的专家学者。他是名作家、名教授和著名的书法家。 台先生的高足,旅居美国的司马无极,至今仍珍藏着一本作为教材使用的《楚辞》,因为书页里有聆听台先生讲课时的笔记。司马先生深情地回忆道:当年在讲台上来回走动的台师原来是行吟泽畔的屈原;《哀郢》说的是我们的故事;我们早已涉江而不自知;也正为逝去的盛世招魂。原来,台先生在授课时,也充满了土地庙情结的激情。 台先生在《〈浮草〉序》中写道:无根的异乡人,都忘不了自家的泥土中国人有句老话落叶归根,今世的落叶,只有随风飘到哪里,便是哪里了。这些话语里,蕴含着作者自己深切的体会。台先生晚年的诗篇里,也常常流露出人在异乡、思念故土的土地庙情结。每过雪鸿思旧识,且随蚁聚度生涯。丹心白发萧条甚,版屋楹书未是家。孤舟夜泊长淮岸,怒雨奔涛已壮怀。此是少年多羁旅,白头犹自在天涯。老去空余渡海心,蹉跎一世更何云!无穷天地无穷志,坐对斜阳看浮云。这些苍凉而旷达的诗句,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使读者的精神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台静农先生是著名的书法家。张大千说他是三百五十年来写倪字的第一人,评价极高。董桥这样评价台先生的书法:台字是有缘的人对坐窗前谈心。台字高雅周到,放浪不失分寸,有些地方固执得可爱,却去不掉几分寂寞的神态,很深情,字里有太多的心事。说得生动而形象。这寂寞的神态和太多的心事是否可以理解为,就是土地庙情结呢! 据台湾有关部门统计,台湾供奉数量最多的神是土地公。全台土地庙高达1000多座,是各种宗教庙宇中数量最多的,可见平民百姓对土地爷的尊敬。近些年,在中国大陆农村,很多地方又重新建起了土地庙。土地庙情结是华夏儿女特有的一种美好情感,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于故乡热土的执著爱恋!这是中国人灵魂的永恒的皈依!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033 次阅读|9 个评论
關帝廟的教化作用
jiangjinsong 2010-11-6 17:05
蔣科學按:有人認為城隍廟、土地廟、關帝廟,在現代社會都是毫無價值的,其實未必。在中國今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狀況下,這些面向草根的傳統文化載體,如果善加引導,運用得當,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對民眾進行道德教化, 幫助建立誠信忠義等道德觀念的。當然有人會說搞不好會有副作用,廢話,啥東東沒有副作用?連科學應用不當也有副作用啊! 轉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50648.htm 解州关帝庙,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而享誉华夏,扬名海外。   (三)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宋元明清一千余年的社会中,解州关帝庙是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感化的神圣殿堂。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朝又一朝的最高封建统治阶层,通过加封、赐匾、祭祀等活动,在这里对他的臣民灌输着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纲常思想;一批又一批的庶民百姓、芸芸众生,也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这里参拜祭祀,虔诚地从关公身上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品格;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感的人们,在这里通过对关公的祭拜,接受忠于国家和民族,勇于保家卫国的教育;当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入主中原之后,也来到这里进行褒封和祭祀,力图通过对关公的赞扬、肯定和对关公文化的认同,去弥合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的分歧与不同;在社会压迫和社会剥削加重、民不聊生的年代,那些奋不顾身的反抗者们,则来到这里,从关公身上汲取仗义而起、勇于抗争的精神和力量;在物质、金钱的欲望对正常的人性和人际关系造成挑战,形成侵害之际,那些恪守传统道德的人们,则来到这里,从关公身上寻找坚持信义和忠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楷模;当遭际坎坷的时候,那些身处逆境的人们,也会来到这里,找到值得仿效的榜样,即象关公那样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即使是那些目不识丁而又胸无大志的芸芸众生,也能在这里接受到待人处事要以忠、诚、信、义为本的教育与感化。   绝对不可小瞧关帝庙中每一座建筑,每一尊塑像,每一块匾额,每一幅画面,乃至每一种仪式和每一种氛围的教育和感化作用。那傲然矗立的一座座牌坊,实质上就是记录关公本人和关公文化功德的纪念碑。仰视这些气势非凡的牌坊,不能不使人们对关公及关公文化肃然起敬;那气度宏大的午门,那雄伟庄重的庙堂,实际就意味着关公地位的崇高和关公文化的博大,参拜者和游人至此,情不自禁地会对关公及关公文化平添几分崇拜和景仰;那头戴帝冠而在威严中透出平和的关帝塑像,早就变成了万民礼拜的道德偶像;那一幅又一幅生动形象的石雕、木雕故事画面,无不默化潜移而又寓教于乐地向欣赏者传输着传统道德的观念和规范;那高悬着的帝王题词匾额,无一不在提醒着来人,关公文化是最高统治者教化天下的正统道德思想,关圣大帝也是帝王向万民倡导的道德楷模;就连那立柱上雕刻着的蟠龙,栏杆上雕塑着的雄狮,也无一不在告诫来到这里的人们,关公及关公文化神圣无比,容不得丝毫亵渎和轻视。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在宋元明清四代王朝所处的中国封建后期社会中,解州关帝庙作为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教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宣传、普及和规范中国封建后期社会的道德文化,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发生过重要的作用。   (四)明人吕子固在《谒解庙》诗中,曾无限感慨地吟咏道:正气充盈穷宇宙,英灵烜赫几春秋。巍然庙貌环天下,不独乡关祀典修。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关公的崇拜和敬仰,以及关帝庙遍布天下的盛况。   岁月流逝,时过境迁。历史的车轮进行到今天,吕子固诗中所吟咏的事实,早已变成了逝去的历史,去而不返;当年万民顶礼膜拜的关公,在现代社会中,早已不是社会各界共同崇拜的神圣道德偶像;昔日香火鼎盛的关帝庙,作为道德文化教育和教化的重要场所也早已变成了逝而不返的过去。这是社会历史的进步,文化发展的必然。   然而,解州关帝庙这座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的古老庙宇,却仍然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是中国古代道德文化发展到宋元明清时代的物质化凝结,作为珍贵的文化遗存,将永远向后人揭示着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复杂内容;它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中国封建后期社会发展和重构的历史见证,它用实物而非文字的形式,向后人真实而形象地述说着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它也是中国古代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实物宝库和实物载体,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和文明的一份宝贵遗产,它在现在和将来,都会成为一条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认同传统民族文化的精神纽带;它也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今世及后世的人们,于其中观照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并为现在和将来的道德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418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北京城隍庙的传奇
jiangjinsong 2010-11-4 20:54
轉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f12ab0100do6g.html 北京城隍庙的传奇 (2009-05-11 15:26:59) 转载 标签: 北京 文化 分类: 京城故事 每到农历的四五月份,在过去的北京都要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活动晒城隍,听起来这晒城隍的风俗,怎么想怎么叫人忍俊不禁,城隍本来是一座城市地位最高的神,可是扛着这位神仙在北京大街上一转悠,这见了光的城隍爷反倒跟捂了一冬天的被子一个待遇了?! 一言难尽的城隍 中国的神多,所以中国的庙也就多,民俗学家考证中国的城市一般情况下,最多的就是观音庙和关帝庙,可是翻过头儿来讲,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但是数量又是最少的是什么庙呢?答案当然就是城隍庙,您想想,管理一座城市无论是仙界还是凡间一个市长也就够了。不过,这所谓的城隍,在开始的时候指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神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读音上讲,城隍当然就是一座城市的头头儿,可是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了城隍的隍字,比皇帝的皇字多了个耳刀旁,可见二者在意思上一定不会一样。那么这个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还要从古代的城市的规制说起,古代人把土垒的拱卫城池的高墙叫做城,把城墙下注了水的壕沟叫做池,而壕沟没有注水的话就叫做隍,所以在最初城隍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尤其在缺乏水源的北方地区,根本说的就是城市的防御体系,和神仙没什么关系。但是后来也许是城隍二字沾了发音的光,在南北时期摇身一变,被具象成为了管理一座城市神祗的专用名词。 与众不同的北京城隍庙 说起来北京这座一度是世界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当然少不了要有城隍庙,在古人的心目中主宰这个世界光靠人那可是不够的,所以一家要有灶王爷这样的神当作一家之主,一座城市要有城隍爷来当作一城之主,可是北京的城隍庙又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在北京城隍庙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止一座,难道说北京太大了一位城隍管不过来吗?!在交道口地区的大兴胡同,我们还能看到一座城隍庙的遗迹,但您可不要认为里面供的是北京的城隍爷,它这可是座很特殊的城隍庙,因为这里的城隍爷管的的是大兴县地面的事儿,要不然连这条胡同都叫成了大兴胡同。离大兴胡同不远有个府学胡同,里面供奉着北京的城隍,但是却没有城隍庙,这是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明代北京的城隍爷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文丞相文天祥,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供奉城隍的祠堂却不是城隍庙,这可称得上北京古时候非常另类的现象了。说了半天北京正宗的城隍庙到底在哪儿呢?它就是位于今天北京西城区金融街的城隍庙,不过它的全称可不简单地叫做城隍庙而要叫做都城隍庙,多了个都字的城隍庙,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为这里是首都的城隍庙呢?! 都城隍庙的传奇往事 要说城隍,就一定要说那位和尚皇帝朱元璋,尽管中国最早的城隍神出现在南北朝的北齐,但是城隍崇拜的普及却是朱元璋的手笔,这位出身贫寒的皇帝登基之初,就开始给中国的大部分城市诰封城隍,老百姓搞不懂这位皇帝干嘛这么做,于是编排了一个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的说法,因为城隍爷恰恰土地爷的上司,所以要好好答谢一下直接或者间接关照过自己的神仙们! 其实文化素质不高的朱元璋给神仙封官那可是一点儿不含糊,透过这座都城隍庙,我们发现原来这城隍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而且还有级别差异,按现在的行政级别打个比方,叫城隍的神仙算作县级干部,而所谓的都城隍就要大一级算是地市级干部。但是您可不要认为朱元璋封城隍仅仅是一件充满迷信色彩的荒唐事,我们可以回溯一下明朝初期的社会情况,当时朱元璋虽然得到了大明江山,可是面对的仍然是内忧外患,民心离散。朱元璋此举和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建筑凌烟阁表彰功臣有过之无不及,为什么这么说呢?朱元璋钦封的城隍不但历史上却有其人,而且其中的佼佼者多半是忠君爱国或者心怀锦绣的贤能之士。像福州的城隍是以身殉国的陈文龙、上海的城隍是贤德之士秦裕伯、北京的城隍是留取丹心的文天祥!通过这样的列举,我们不难发现朱元璋求贤若渴、倡导爱国精神的良苦用心! 名垂青史的北京城隍 说到这里,城隍这个我们理解起来颇有迷信色彩的称谓,一下儿变得崇高起来,原来城隍后面竟然能有这么一幅堪称壮丽的背景。咱们再把线索拉回到北京的城隍庙,到了明末清初北京又多了一座城隍庙,而北京的城隍也换了人,这位替换了文天祥的城隍又会是谁呢?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平生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在宣武区达智桥胡同有一座充满沧桑的古代建筑,这里一度是北京又一座城隍庙,也是这首诗作者杨椒山的故居,杨椒山由于弹劾奸相严嵩而慷慨就义。我们可以从他临终绝笔中感受到一份中国传统忠义与刚烈,据史书记载:在他临行前满身的伤口让冷血的刽子手看到了也心惊胆战。正是因为他的义举,北京市民开始把他拥戴成为北京的新城隍!这位城隍的出现没有帝王的诰封,是因为整个北京的市民都被他感动了!今天我们都知道是人创造了神,但是这位北京的城隍杨椒山竟然摆脱了帝王的神话,被人们纪念并且推崇!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談談嵇少丞、侯成亞兩位老師的邏輯錯誤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0-11-4 19:40
我曾多次指出 中國學者普遍存在邏輯不嚴謹的缺點 這樣思路不清 也許在從事自己專業研究時比較注意 但是在談論其他問題時 往往會犯低級錯誤 但是由於有著科學家身份 往往對普通人具有很大的誤導作用 需要糾正和澄清 本文所舉的例子不過是要說明邏輯的重要 與例子的主人並無任何個人的衝突和過節 請相關人士見諒 請相信我 我把你們的邏輯錯誤拿出來公開分析 我也是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 在嵇少丞老師的博文 拜神反腐不如制度反腐 中 嵇老慷慨激昂地批評道: 高官亲自烧香拜神就能保佑政府系统不出腐败分子?读者,您相信吗? 高官烧香拜神, 美其名为了 保佑政府系统不出腐败分子,这能说明许多 党员干部队伍的信仰空白! 他的博文給人這樣的印象 似乎廣州市領導燒香拜神是爲了反腐 似乎廣州市領導相信或者宣稱 只要燒香拜佛就可以成功反腐 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我因此在其博文留言: 科學家說話要嚴謹,廣州市領導什麽時候說過,只要燒香拜神就能保佑沒有腐敗分子了? 把廣州市領導沒有說過的話賴給他們,然後再批判他們,科學家也不能這樣不講道理吧? 廣州市領導拜城隍何錯之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9442 博主回复:市长万庆良、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出席城隍庙开放仪式,并观看了大殿里的壁画和三尊神像,听取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官,也是个清官。在三尊神像之一的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像前,万庆良停住了脚步,并双手合十拜了一下,笑着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们要多拜拜清官。紧跟市长身后的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也来拜了一下,并说要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 他的回覆根本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從他援引的內容,根本得不出廣州市領導相信只要燒香拜神就可搞定反腐的意思。 無奈我只好再給他留言,提醒他的追問的問題。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ngjinsong 博主再把我問你的話讀5遍,看能不能理解,邏輯要加強啊! 博主回复:你自己先搞明白了再说. 結果他仍然不明白。 我不知道, 爲什麽把簡明的中文讀懂, 搞清 充分條件 的邏輯關係就那麼難? ----------------------------------------------------------- 侯老師的邏輯也同樣很奇怪,在我的博文後面的留言,我都一一給予回覆,此處不再重複,現在談談我在他博文後面的留言。 侯老師批評廣州市領導的做法,引用了李商 有讀懂李商 ,又怎會貪腐呢? 衷心希望我國的學者在討論相關問題時,能夠注意邏輯,不要犯低級的邏輯錯誤。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4549 次阅读|37 个评论
[转载]城隍庙对联收集(转帖)
jiangjinsong 2010-11-4 08:13
城隍庙对联收集(转帖)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城隍庙通用联,横额你可来了) 是是非非地;冥冥晓晓天。 (福建泉州城隍庙) 几何代数留今古;乘法归除定是非。 (台南城隍庙) 这条路谁人不走;那件事劝你莫为。 (四川泸县城隍庙) 你哄你我不哄你;人亏人天岂亏人。 (陕西岐山城隍庙) 但得回头便是岸;何须到此悟前非。 (城隍庙通用联) 莫光光磕磕头去;要细细问问心来。 (湖北恩施城隍庙) 善来此地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 (辽宁锦州城隍庙) 谁毁谁誉,逝者如斯夫; 不仁不智,孰之而已矣。 (北京复兴门内都城隍庙) 赫赫明明,何必藏头露尾; 生生化化,须防戴角披毛。 (四川丰都名山城隍庙) 百尺高梧,称得起一轮明月; 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郑板桥 题兴化城隍庙 ) 雪逞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 云从雨势,黑漫大地没多时。 (郑板桥题兴化城隍庙) 做个好人,心在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上海豫园城隍庙) 赶紧吃亏,一文欠债理当补; 老实忍耐,半夜敲门心不惊。 (袁嘉谟题云南石屏城隍庙) 进来摸摸心头,不妨悔过迁善; 出去行行好事,何用点烛烧香。 (贵州关岭城隍庙) 阴报阳报,迟报速报,终须有报; 天知地知,人知鬼知,何谓无知。 (江苏常州城隍庙) 好,我不需磕头,你且后退三步; 是,你若再饶舌,我就上前一鞭。 (田锡三题城隍庙 ) 不用假虔诚,你那心眼中想得甚事; 何须空祷告,我岂口头上能骗之人。 (靳泰交题安徽凤城城隍庙) 要作好人,自古忠臣孝子都有善报; 要做坏事,请看大奸巨恶怎样收场。 (高鸿逵题山东胶州城隍庙) 泪酸血咸手辣口甜,莫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眼红心黑,须知头上有青天。 (四川丰都城隍庙 ) 我有什么灵,连自己断肢脱皮,都难治好; 汝又何必敬,请医生开方用药,倒是正经。 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贵阳某城隍庙) 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则灭; 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则昌。 (福建永定城隍庙)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少完人。 (强上林题辽宁沈阳城隍庙) 为人须凭良心,初一十五,何用你烧香点烛; 做事若昧天理,半夜三更,谨防我铁链钢叉。 (湖北应城城隍庙) 任凭尔无法无天,到此间孽镜台前,还有胆否; 须知我能宽能恕,何不把屠刀放下,回转头来。 (彭玉麟、吴坤题合肥城隍庙)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何维谦题安徽定远城隍庙) 料此身未得长存,为什么急急忙忙作几般恶事; 想前世俱已注定,何必不干干净净做一个好人。 (江西南昌城隍庙) 你的算计特高,得一回、进一回,哪晓满盘都是错; 我却模糊不过,有几件、记几件,从来结账总无差。 (城隍庙通用联) 赫赫厥声,濯濯厥灵,任是是非非,到此明明白白; 昭昭其有,冥冥其无,虽恍恍惚惚,谁不战战兢兢。 (云南剑川城隍庙) 结什么仇,造什么孽,害什么全家性命,为饶你颠倒是非,半世竟夸权在手; 占尽了利,沽尽了名,丧尽了天理良心,且看他荣华富贵,一朝终有雨淋头。 (福建福州城隍庙) 冤债不吃亏,借几分还几分,到这里限定日期,按数偿来,转眼便消因果簿; 危途休害怕,得一步进一步,尽任他安排陷井,凭天走去,到头已过死生关。 (福建福州城隍庙) 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石獅城隍信仰的探討
jiangjinsong 2010-11-4 07:52
石獅城隍信仰的探討 作者:李天錫 【蔣科學按:城隍信仰究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不能先驗地判斷,必須按照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實際效果來評價。評價必須全面、心態必須開放,不要有太多的先入之見,才能得出相對理性的、接近真實的結論出來。】 轉自: http://www.ctcwri.org/INDEXA4/A403/A40310/%BA%D6%B9D1014.htm 石獅城隍系永寧城隍敕封忠侯于清順治辛丑年 1661年遷界之時從永寧移駕而來 ,于康熙丁未年 1667年在券內村今石獅寬仁街建造城隍廟。據傳,石獅城隍非 常靈應,前往焚香膜拜者絡 祖進香,其中兩團最大者均達 400多人,另一團 達 200多人。1999年元月14日,石獅城隍廟舉行落成開光慶典,台灣省台南忠澤堂 、鹿港城隍廟、台灣三峽、台灣西羅殿等均組織慶典團前來參加慶祝活動。這是他 們不忘木本水源的生動體現。這種由神緣引起的濃鬱鄉情的心靈溝通,是任何其他 強制措施所替代不了的,它必將為祖國統一大業的早日實現作出有益的貢獻。 三:溝通中外文化交流   華僑素有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早在清同治七年 1868年,旅菲華僑就捐款前來 重建石獅城隍廟東西廳;光緒甲辰年 1904年又捐資翻蓋中殿;1933年再籌資重修後 殿東西廳及戲台。   自從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以石獅 城隍信仰 為紐帶的中外文化交流又逐 漸得到加強。如前所述,緬甸旅緬晉江公會曾派員前來迎請石獅城隍分靈該地,並 建造大樓,既供奉石獅城隍,又作會所。該廟于 1992年舉行第二次進香巡境活動。 事前,因城隍乘坐之輦轎尚付厥如,便呈函石獅城隍廟董事會,請他們繪制圖樣郵 寄,以便依樣制作。?石獅城隍廟很快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從此兩廟聯系密切。新 加坡、馬來西亞城隍廟的有關人士曾特地到石獅城隍廟訪問、聯絡。馬來西亞大普 公壇贈送石獅城隍廟一個神靈降福的小鏡台。馬來西亞大夫廟還捐款贊助重建 石獅城隍廟。 1996年農歷3月初9日,以黃以福、吳永安為團長的菲律賓馬尼拉青龍 殿進香團一行 48人,經過三年籌備,終于前來石獅城隍廟謁祖進香,並迎請一尊城 隍金身回去。 1999年元月14日,石獅城隍廟舉行落成開光典禮時,石獅市旅菲各鄉 聯合會特地組織慶典團前來參加慶祝活動。   由于石獅 城隍信仰 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在這種宗教聯 誼活動中,必定會引發海外華僑華人的故國之思,進一步加強他們與祖籍地之間的 密切聯系,進而促使他們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注釋﹕ ?施伯箴﹕《前後港大規模械斗概況》,《晉江文史資料》第三輯,第 133頁,晉江縣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組編。 ?訪問李永堂先生筆錄, 1993年8月3日。 ?訪問石獅城隍廟董事會董事陳贊燈先生筆錄, 1996年2月24日。 ?《凌虛禪學緣由》,台南凌宮、慈佑社、台北金闕凌雲寶殿、慈航功德會印。 ?訪問石獅城隍廟董事會董事王純獻、洪大民諸先生筆錄, 1996年7月1日。 ??訪問陳贊燈先生筆錄, 1999年2月22日。 ?《旅緬晉江公會城隍廟落成紀念特刊》第 122頁。 ?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期全集》第二十卷,第 341頁。 ?旅緬晉江公會城隍廟農歷辛未年 1991年八月廿四日呈石獅城隍廟函。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6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广州市长城隍庙里“拜清官”
jiangjinsong 2010-11-3 20:53
广州市长 城隍庙 里拜清官 蔣科學按:從許多網友包括科學家對這條新聞的反應看,中國國民的素質的確挺低,不但自己素質低,還要逼著官員變成無趣的官員,嗚呼 时间:2010-11-02 13:12  作者:王攀  新闻来源:羊城晚报    广州市长出席 城隍庙 开放仪式(来源:今日早报)   广州 城隍庙 10月30日起正式免费对市民开放,恢复烧香等传统民俗活动。广州市长万庆良、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出席 城隍庙 开放仪式。在三尊神像之一的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像前,万庆良停住了脚步,并双手合十拜了一下,笑着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们要多拜拜清官。紧跟市长身后的苏泽群也来拜了一下,并说要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   这条新闻成为网络热点。各种解读纷至沓来,其中不乏上纲上线者。比如,迷信、拜神反腐不如制度反腐云云。如果这些联想和阐释为两位官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那将令人遗憾,甚至可能会把我们的官员逼回无趣状态。   广州 城隍庙 在阔别近一个世纪之后恢复烧香等传统民俗活动,开放首日市长、副市长参与开放仪式。在爆满的烧香市民中,官员顺便拜一下清官,说一句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更多的可能是幽默,而不是迷信。   就像我们参观旅游,有时候也会拜拜神仙,但不一定会因此被认为迷信一样,两位官员在 城隍庙 里拜拜清官也不合适硬说是迷信。况且,要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也不能推断出官员坐等神明反腐。换句话说,求神保佑没有腐败与制度反腐形不成因果关系。   这个时代有着太多的不满,以至于网友犯上了批评综合征。岂不知,当我们用紧张看待官员时,得到的回声也只能是紧张。以往,我们批评官员过于严肃,可现在,有官员轻松一下、幽默一下,我们又严肃、紧张了。试想,假如他们因此处于舆论风口浪尖,因此背上迷信、求神反腐等高帽子,哪怕不会因此受到损失,他们下次还会如此吗?以此为鉴,其他的官员还会如此吗?   其实,两位官员出席这一开放仪式,完全可以像很多官员活动那样,按部就班、一脸严肃、空话连篇地走程序、走过场,以无趣的表情、无趣的言语、无趣的行为,让这一 城隍庙 之行圆满结束。公众既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也不会衍生出这么多的联想和阐释。可这样无趣的活动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057 次阅读|2 个评论
城隍廟比警察局、法院更受人民的信賴
jiangjinsong 2010-11-3 10:30
蔣科學按:反對城隍廟信仰的人,往往以科學世界觀作為唯一真理,作為唯一可信的世界圖景。其實,科學世界觀不過是從生活世界的一個特定角度,爲了特定目的所描繪的圖景。它是建基於生活世界之上的,絕不能否定生活世界其他維度的各種圖景。城隍廟的世界圖景,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仍然可以正面的意義和價值,端賴我們的善巧運用。 -------------------------------------------- 不信王法信城隍 城隍信仰源自古代天子蠟祭「水庸」之祭祀,城隍即對城牆與護城河的崇拜。漢唐以降城隍成為民間普遍信仰,並逐漸人格化為陰世的地方官。宋代之後城隍爺「業務暴增」無所不管,至明代城隍神格又有階級區分,其職務則轉化為督導地方官吏、監察民情善惡,自此地方官員赴任前均需先到當地城隍廟報到祭拜方能就職。 台灣在移民拓墾初期,因地處邊陲化外之區,各朝政權都將台灣當作基地、據點或跳板,而奉派來台官員也多存「過客」心態,造成官吏貪瀆、盜賊四起;民變不斷、械鬥頻繁的亂象。 在官威不彰、治安敗壞、百姓求助無門的情況下,代表正義、公理的城隍爺就成為亂世中維護公義、安定社會最重要的力量。善惡終有報、死後有審判的觀念,使民眾不敢為非作歹,無形中成為普世價值,而城隍爺就是賞善罰惡、嚇阻犯罪的仲裁者。 至今民眾如蒙受冤屈、尋找失物、刑案難破,都會祈求城隍爺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甚至連被懷疑選舉買票、貪污瀆職都要到城隍廟斬雞頭詛咒發誓,才能證明清白以昭公信。可見 城隍廟比警察局、法院更受人民的信賴,城隍爺的公信力也比民意代表、法官還高。 黃柏芸先生所著《台灣的城隍廟》,是第一本有系統介紹台灣城隍廟的著作。書中對城隍信仰的起源、發展及民間信仰中的城隍爺、城隍廟建築特色、配祀神明部將、祭典科儀等,均有深入淺出的論述。此外,本書更蒐錄台灣各地城隍廟資料,對台灣各地官祀、民祀城隍爺的祭典日期、相關訊息提供詳實資訊。本書內容包涵宗教信仰與民俗藝術,兼顧理論與實務,兼具學術與世俗,是一部雅俗共賞的著作。台灣坊間的民俗叢書若非艱澀難解的學術論著,就是淺易表象的報導文學,遠足文化的民俗文化叢書 平衡兩者的偏執,既有深度的觀察,又有常民的趣味,是值得推薦的民俗入門書籍。 城隍信仰最主要的意義在於警世教化,城隍廟狹窄的格局、陰森的氣氛令人不寒而慄,城隍部將造型凶惡恐怖使人心生畏懼,城隍廟匾聯文字都是警世、恫嚇詞句, 這些虛擬的情境都是在告誡人們,冥冥之中神明在監視一個人的行為,對於那些掏空資金、惡性倒閉、捲款逃亡移民國外者、和貪污瀆職卻沒有受到法律制裁者,我們必需相信會有因果報應、相信宗教的制裁,否則社會道德價值將會崩潰,因為好人壞人最後都會死,為善做惡結果都一樣,那麼世上豈有天理公義之存在?是非善惡還有什麼差別?城隍爺是總管陰陽兩界的司法神,相信城隍爺的人就不敢為非作歹,這般無形的宗教規範,絕非法律、官員所能取代。 〔本文為《台灣的城隍廟》審訂序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3124 次阅读|6 个评论
城隍庙里,城隍有文化
jiangjinsong 2010-11-3 09:49
城隍庙里,城隍有文化 蔣科學按:廣州城隍廟的修復開放,其實是頗具有象徵意義的。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在意識形態色彩相對較為淡薄的南方,在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廣州,在亞運會前夕,更貼近草根階層的傳統文化載體的重新開放,是很值得回味的。理論化、體系化的儒釋道,雖然更加精緻,卻是草根階層所難以直接受用的。而城隍廟則以更加直接、淺顯、通俗的方式具體表達了傳統文化的可操作的內容,是傳統文化的科普版,尤其值得關心中國道德秩序重建的人士關注。 createPageHTML(1, 0, 't20100301_1406711', 'htm');    广州城隍庙复修工程最近启动,在亚运会到来之前,这座历经640年沧桑的庙宇将得到修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貌。一时,有关广州城隍级别、城隍庙惨淡景况以及广州城隍神像是否屈身在佛山祖庙的报道不绝,引来各方关注。    绕不开的城隍庙   蜷缩于街巷一隅的广州城隍庙,早已经淡出了现代人的生活,但曾几何时,它却是城市的灵魂。   不仅每逢正月元宵、城隍寿诞、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这些大日子,官府衙门要循例举行官方祭祀,同时或他时举行的民间庙会活动更是香客云集,热闹非凡。城隍庙是慈善会,常常有钱米医药、被服棺木施舍;城隍庙是山寨法院,要为人主持公道,排解纠纷;城隍庙是大剧院,演绎忠臣孝子、节妇烈女的悲欢离合,娱乐民众,教化群氓;城隍庙还是穷人的最后避难所,无家可归的落难者,可以侥幸讨得一餐,求得一宿;城隍庙也像教堂,普通人家的婚丧嫁娶,官场里的荣辱沉浮,生意上的盈亏赔赚,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庇佑和安慰;不仅新官上任要到城隍爷面前宣誓就职,甚至,就连刑场监斩官,行刑结束后,也一定要绕道城隍庙烧炷香,让城隍爷拿下可能跟在身后的冤魂城隍庙曾经是城市的先人们在生活中和精神上都无法绕开的地方。   城隍和作为民间信仰的城隍崇拜,都是伴随着城市产生的。没有城市就没有城隍。   城,本义就是土筑的高墙,高墙之外,再挖深沟,有水者为池,无水的壕沟便是隍。城与隍,构成了冷兵器时代官府与市民最安全的保护屏障。因此,远在孔夫子时代,每逢除夕,人们都要极隆重地腊祭八神,八神中的第七神水庸,即城隍。因为水即隍,庸即城。广州人口语中形容一个人走狗屎运有水鬼升城隍之说,殊不知城隍原本即是水鬼。    城隍文化第一人   最早有史籍记载的城隍庙在安徽芜湖,为三国时孙权所建,距今已悠悠1770年矣。   隋唐宋元,城隍崇拜相当普遍,《太平广记》就有吴地每州县必有城隍神的说法,也有关于广州城隍的记载。不仅杜甫、韩愈、张九龄、杜牧、李商隐等都留下祭祀城隍的诗文,宋元话本、水浒英雄传里更是诸多场景都在城隍庙里外上演。   不过,若说到对城隍文化的贡献,上下古今第一人,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   朱皇帝杀进南京,屁股下的龙椅尚未坐热,便于当年(洪武元年)及次年下诏大封天下城隍。他一改过去各地城隍名目不清,权限不明、等级不严的混乱状况,很英明地将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封到各地做城隍老爷,严格规定了城隍的都、府、州、县的四级制,并下令各地城隍庙统统不得杂祀其他神灵。他不顾战后千疮百孔的局面,执意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宏大,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相当,还按级别配制衣冠旗号,全国各地一千多座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位于今天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的广州城隍庙,就是这股城隍风的产物,始建于洪武三年(1370年)。   对于朱元璋为何如此热衷于加封城隍,许多人的解释是朱皇帝是个苦出身,生于土地庙中,因而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爷便格外敬重一些。这个说法很可疑,甚至有点搞笑,因为太草根。就如同把朱元璋竭力推崇朱熹的道学理论归因于大家都姓朱一样,未免过于高估了这个草莽英雄的小资情调,而大大低估了一个开国之君的政治智慧。   其实,皇上本人将他与城隍爷的关系在与大臣宋濂的对话里说得明明白白: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这才是一个政治家的真正心思。从此,使人知畏,使人有所畏,使人不敢妄为的官方意识形态,毫无悬念地渗透到原本只是民间信仰的城隍爷的神像中,形成城隍文化最核心也最精彩的部分。    断喝声里的文化回音   从单纯的一州一县的地方守护神,逐渐演化为护国安民、惩恶扬善并管领阴间亡魂的举国崇奉的神系,城隍爷的地位变了,待遇变了,但为民做主、剪凶除恶的脾气没变。各地城隍庙中高悬的匾额及楹联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纲纪严明、浩然正气、护国庇民、我处无私,活脱脱的清官贤臣写照,谁人见了能不心生钦敬?实际上,各地城隍也的确都是由令人敬仰的英雄好汉、正人君子充任的,如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杭州城隍文天祥,泉州城隍韩琦,绍兴城隍庞玉,北京城隍杨椒山,福州城隍周苛,郑州城隍纪信,上海城隍秦裕伯,桂林城隍苏缄都是赫赫有名的一代贤臣良将。   假托城隍之口以醒世警世的楹联,充斥着城隍庙的廊柱,哪个看了能不心怀忐忑?    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   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做个好人,心在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鬼神之有无,报应之虚实,在素以儒学立国宗教色彩淡漠的中国文化中,向来是难置可否的命题。但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形而上问题,却在城隍爷的断喝中变得不容置疑:    结什么仇,造什么孽,害什么身家性命,为饶你颠倒是非半世竟夸权在手;   占尽了利,沽尽了名,丧尽了天理良心,且看他荣华富贵一朝终有雨淋头。   在我的印象里,城隍庙里的楹联比起佛寺道观,通常更加直白,更加直接,更加直指人心,因而也更加具有警示与教化的力量。在封建王朝,它给小民带来心灵安慰,给权贵施加道义规诫,让恶徒心存忌惮;而在全球化时代,在建设法制国家和公民社会的今天,城隍爷仍然能够想必也乐意再出一份力的。至少, 无论达官显贵还是一介草民,都能在城隍庙的香火里,在城隍爷的劝诫与提醒里,补补幼儿园的善恶是非功课使人知畏,使人有所畏,使人不敢妄为或者,这才是城隍文化的核心精神,也才是重修广州城隍庙的文化价值所在吧?   因此,与其争论佛山祖庙里的那具木偶究竟是不是原本的广州城隍,不如弄清广州城隍庙供奉的究竟是哪路神仙,诸位圣贤豪杰姓甚名谁;与其感慨庙宇倾颓、廊柱蚁祸,不如厘清牌匾廊柱上,先人都曾留下怎样的寄托和笔墨;与其沾沾自喜于广州城隍级别高过上海城隍,不如向上海学学,看城隍老爷还能为今天的和谐社会贡献点什么区区微意,求教于重修广州城隍庙的规划者与建设者。(启 君) 来源:羊城晚报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4960 次阅读|2 个评论
「你来了!」凤邑城隍庙教化民风二百余年
jiangjinsong 2010-11-3 09:34
蔣科學按:說實話,對於今天的中國官員和百姓,你八榮八恥的教導未必有城隍廟神道設教的作用大。為何要浪費寶貴的傳統文化資源呢? 「 你来了!」凤邑城隍庙教化民风二百余年 城隍庙拥有二百多年历史,是凤山民众的重要信仰所在 前来上香的虔诚信徒,默祷祝福行事顺利    礼记礼运篇记载:「天子大腊八,水庸居七」,全意指每年岁末,天子要祭祀八位神明,其中第七位是水庸,而水庸指得就是城隍,凤山市城隍庙乃是祀奉「显佑伯」之县邑城隍庙,为凤山四大古剎之一。   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叛变,林的部将庄大田攻下左营旧城,县治移至下坡头(今凤山市),直至嘉庆五年(1800年),知县吴兆麟在凤仪书院西侧,创建座北朝南之城隍庙,才正式宣告设庙镇基,至今二百年余。    走进凤邑城隍庙,抬头可见「你来了」、「颇大胆来求我」、「快回头莫去害人」等横匾,皆是城隍庙中发人深省的警语,有引导社会端正风气,奉劝信众止恶行善的教化功用。   正殿龙龛供奉相貌尊严之城隍爷,传说司掌阴阳两界的城隍爷,其职位是由玉皇大帝任命,举凡忠良孝悌有德之人,死后才有任用资格,而城隍爷任期不但时有交选,依管辖权的大小,也有不同的分封。庙方表示,现今城隍爷就是册封宋朝诗人苏轼任命之职位。   左侧龙龛供奉土城隍娘娘,其来由为元朝文宗天历二年,皇帝下令配夫人神像,使城隍有内助,曾有「 莫道爷爷明威有赫,须知奶奶慈荫无私」 ,城隍夫人慈眉善目,温文娴熟,令人乐于亲近。右侧龙龛则供奉福德正神,为地方普遍信仰之尊。   城隍爷的案前设有文武判官,相貌威严可敬,文判掌犯人品德善恶及寿夭,武判执行犯人应受之罪行,而 殿前还供奉喜、怒、哀、乐的四大捕快,就有如进入庙堂案前般,令心虚者为之胆寒,至今仍有不少民众争诉时来到城隍庙。 (撰文、摄影/曹千翔) 【大台湾旅游网TTNews/曹千翔采访】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8042 次阅读|7 个评论
關於城隍廟
jiangjinsong 2010-11-3 09:07
關於城隍廟 最近本網有些爭論 和過去一樣 人們對於政府官員支持傳統信仰都很痛恨 在我看來 城隍信仰如果加以引導 實際上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 極端科學主義的思路對社會發展沒有什麽好處 科學家應該比別人更能體會科學的局限性 以下內容摘自百度百科,僅供參考: 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城隍是我国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从资料记载看,城隍神最早见于周代《礼记》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礼记郊特牲第十一》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大蜡八是指什么?郑玄注云:所祭有八神也。许慎《说文》云蜡从虫昔声曰年终祭名者矣。所以大蜡八即年终祭祀的八位神,他们分别是:司啬、百种神、农神、邮表、禽兽神、坊、水墉、昆虫。其中水墉居其七。水墉是农田中的沟渠,水墉神也就是沟渠神。后来古代的城市亦要修筑城墙,城墙之外还要有一圈护城壕。有水的城堑称为池,无水的城堑则称为隍。城隍二字,始见于《易经》泰卦的上六爻辞: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其中城指城墙,隍指城壕(护城河)。城隍一词连用泛指城池,首见于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原始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在,而且功施于民则祀之,能御灾捍患则祀之(《五礼通考》)。城墙、城壕在防卫敌人、猛兽攻击,保护一城百姓安全上,功莫大焉。于是水墉神便升格为城隍神,被视为城市的守护神。   兼容并包是我们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城隍信仰亦是如此。随着城隍在民间百姓中的影响日益显著,道教也将城隍神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杜光庭编纂的《道门科范大全集》中,就有在斋蘸请神仪式中开列城隍的法位的记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城隍神就逐渐成为了道教尊奉的主要冥界神灵之一。道教许多法事活动中,都要请城隍神到场。道教源于民间而又影响民间,甚至渗透到千家万户。城隍原本是民间的神祀,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后,接受了佛教的冥界体系,城隍神开始成为阴间的行政长官,掌管阴间事务。 如宋代佛教的水陆法会就开始将城隍神列为重要的恭请神明之一。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它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从而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民间信仰的神灵群体可以说并无体系可言,但这些信仰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间信仰尚和的文化精神特质。   城隍,从我国先民的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发展到后世的宗教信仰,它们原发于农耕文明。古长安作为农耕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又以其长期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成为精神文化的传播地。由此,古长安也自然成为城隍信仰的原发地和传播地。 汉代纪信,最早的城隍人格神   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渐过渡到人格神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还在,作为地方神来保护自己。在城隍由自然神演变为人神的过程中,汉代的纪信最早,长安不仅是城隍信仰的原发地和传播地,也产生了最早的城隍人神纪信。   据《长安县志王曲城隍庙会》记载:相传楚汉荥阳之战中,汉将纪信假扮成汉王,解救刘邦出围,致被项羽烧死。刘邦得天下后,封纪信为十三省总城隍,在长安王曲建庙立祠,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庙会。汉代纪信救刘邦的故事在《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高帝纪第一上》及地方相关资料上均有叙述。刘邦称帝后,厚赏、追封纪信,并赐黄袍加身,择上林苑(今王曲镇)修建大型庙堂并祭祀,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庙会。据传文景二帝时期, 为了顺应民心、 强化统治,遂将供奉的纪信封为城隍神,成为长安城的保护神。由史料记载来看,王曲城隍祭祀纪信据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比三国东吴芜湖城隍爷周瑜和城隍庙要早四百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城隍信仰不断增强,王曲城隍祭祀活动亦不断兴盛。进入唐代,城隍祭祀在各地已经蔚然成风,地方官每年定期或在地方遭遇旱涝天灾时,代表一方民众祭祀城隍。王曲城隍紧邻唐长安城,更成为官府及民众祭祀的对象,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祭祀活动的盛况。宋代城隍神被正式列入祀典,并 明确规定,新官到任三日内,必须拜谒城隍庙,这是借用神明的威力来管制官吏。 王曲城隍纪信也被封为忠祐安汉公,元代时追封为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并完善了祭祀城隍的制度。 城隍神与现世行政机构相对应,但其职能高于现世行政长官,由此来达到对地方官吏和百姓的精神统治。 王曲城隍被明王朝封为忠烈侯,享正三品,祭祀活动更显重要和隆重。清代继续沿用明代制度。   据宋代赵与时的《宾退录》记载,至宋为止,各地共有供奉纪信的城隍庙数十处,城隍神之姓名具者,镇江、庆元、宁国、太平、襄阳、兴元、复州、南安诸郡,华亭、芜湖两邑,皆谓纪信。   现如今,粗略统计,全国仍有奉纪信为城隍的城隍庙三十多处。最著名的有:古都西安,陕西阳曲、兴元、户县,安徽芜湖、宁国,甘肃兰州、天水、西固,河南郑州、方城、固始、荥阳、密县,江苏镇江,浙江临安、庆元,湖北襄阳,福建南安,上海,河北瓦房店复州,四川南充,广西太平,等等。其中,甘肃天水、四川南充、陕西户县都把纪信视为本地人,以桑梓故土的身份,建城隍庙以供奉。河南因是纪信行军战斗的主要战场所在地和最终诈降现身的地方,纷纷立庙拜纪信为城隍。 宋代以后,城隍信仰已是民间非常普遍的信仰了,随着城隍信仰在我国民间的发展, 各地人民信奉的城隍神愈加人格化、本土化、多样化,大多以当地人民普遍认同的、已去世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 如古都西安以及全国众多城市均仍祭祀汉高祖大将军纪信,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 廷册封城隍   后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始封城隍为王爵。   元代文宗天历年间,朝廷让城隍爷配享夫人,从此城隍庙里就有了寝殿,专门供奉城隍爷及城隍夫人。   明代,朱元璋更是推崇有加。相传朱元璋称帝之前,曾经宿身城隍庙而幸免大难。朱元璋称帝之后,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旨封都城隍为监察司显佑王,职位正一品;与朝廷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同时封各府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封州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封县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正是在这一时期,各州府县,纷纷修建城隍庙。都城隍庙由皇帝亲自敕建,皇宫拨付银两,庙内住持由朝廷直接任命,各府、州、县则按照等级,依次效仿,规模等级完全参照地方官署衙门,按级别配制冕毓官服。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朝廷颁布了专门祭祀城隍的典章制度。并下诏去除了城隍封号,封京都城隍为都城隍。其它只称某府某州或某县城隍。   清代,基本完全继承了明代的城隍典章制度。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746 次阅读|2 个评论
網上流傳的最有名的毛主席顯靈照片
jiangjinsong 2010-6-20 17:31
網上關於此事講得很多 也有許多人可以從科學上進行解釋 但是 真正需要解釋的恐怕還是河南農民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對現象的態度 最有名的毛主席顯靈照片 守護毛主席顯靈照片的農民 田樹發
个人分类: 怪力亂神|4868 次阅读|2 个评论
陝北橫山修了毛主席廟
jiangjinsong 2010-6-20 14:13
陝北橫山修了毛主席廟 估計當年那些口乾舌燥地宣傳無神論、批判宗教迷信的老革命得知此事應該是五味雜陳吧,哈哈哈。 誰說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誰說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動力? 這些修廟、燒香、跪拜的才是人民群眾!
个人分类: 怪力亂神|3555 次阅读|3 个评论
毛主席將來會像關公一樣,成為民間信仰的崇拜對象
jiangjinsong 2010-6-19 17:50
從現在中國民間的態度看 毛主席將來會像關公一樣 成為民間信仰的對象 我認識一些商人 他們對毛主席很虔誠 家裡供著毛主席像 經常禮拜 這是我基於個人觀察的一個推論 未必正確 不涉及對毛的評價 希望這個帖子下面不會成為挺毛派與反毛派吵架的場子 謝謝 參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b59170100d1nd.html 但這個帖子說的不對,把毛主席當作神靈來禮拜的很多。 毛主席 不是 菩萨 韶山整顿旅游业禁止跪拜烧香 湖南兴起给 毛主席 拜年伟人 菩萨 化引发思考 既然官方出面禁止和批評,可見當時毛主席崇拜的情況一定挺嚴重。 許多運動員、教練員現在也把毛主席當作保佑他們成功獲勝的神靈: 林丹不该把 毛主席 当神 我發現不少出租車司機也愛把毛主席像掛在車上 認為可以辟邪保平安 民間流行各種毛主席顯靈的說法 好像毛主席還經常顯靈 最有名的毛主席顯靈現象 還有扶箕向毛主席問問題的 有人用歌曲歌唱: 毛主席保佑我們 對此現象進行理論思考的有 宗教化的毛主席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6668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