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恢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棉袄,我的低碳生活
baocunkuan 2012-12-6 12:42
今天早晨天气预报讲,上海已经连续 5 天平均气温低于 10 度,意味着已经于 12 月 2 日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我赶紧招呼妻把越冬的老棉袄再出来晒上 ~ 这件老棉袄,是去年春节从山东老家带来的,它陪伴我度过在上海的又一个冬天了 ~ 更多的应算是一个习惯或着说是习俗,小时候就总能听到老人说“十层单也赶不上一层棉”,来告诫我们这些孩子“老棉袄”的重要性。长大后进城读书、工作,越冬御寒的条件和“设备”也好了许多,但每年冬天来临,还是习惯地把“老棉袄”穿上。另一方面,也与我所从事专业有关,眼下低碳生活正成为一个“热词”,其实中国人许多传统、习惯也在有意无意的践行着“低碳生活”甚至数千年了。 当今“创新”横行年代,有时或者说许多方面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恢复一个传统,恢复一个习惯。
23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脑中风的恢复
dongzg101 2012-9-29 00:15
外婆去年脑中风,我也只好中断了在北京的学习。当时在管理学院读了两个月MBA,觉得不是我需要的东西,就退学去北大听本科生的课了。一个月后,接到老妈的电话,外婆住了一天医院回家了。没什么问题,觉得很奇怪,就跑回家了。没想到是脑中风,基本不能动了,已经说不出话了。用了半年多的北大欧米茄3软胶囊,加上不停的放各种音乐,基本恢复过来了,能说话,能认出人,叫名字了。一个月前用了安利的倍力健和蛋白粉,终于把小便失禁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每次都会自己喊人了,现在说话都能听懂了!真不容易!
个人分类: 营养健康|2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殺死曖昧——強烈譴責科學網恢復YC全部博文的做法
热度 24 jiangjinsong 2012-4-29 17:28
當我們連遺憾都徹底喪失的時候 這是我們時代多麼深沉的遺憾啊! 沒勁 荒唐 恐怖 這技術弄得連個遺憾後悔惘然都不可能了 還讓不讓人活了! Y粉固然歡欣鼓舞 奔走相告 但是 仔細想一想 真的是件好事嗎?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最深刻最有人性的科學定律 人生之有滋有味不就是因為它是個不可逆過程嗎? 如果每個人的初戀都可以從頭重來 如果每一場誤會都可以超強糾錯 如果每一次冒傻氣做錯事都可以剪掉重拍 那人生是多麼的乏味無聊 對於編輯部這種婦人之仁的做法 俺作為前Y粉表示強烈抗議 重新恢復的YC博文的價值會大打折扣 不如讓它塵封在服務器中 成為Y粉們心中永恆的回憶 而現在編輯部用恢復博文的方式 使之變成了有缺陷的現實 乾淨利索地殺死了所有的曖昧……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4480 次阅读|80 个评论
中风带来的开悟:吉儿.泰勒的作品《奇迹》
热度 4 Helmholtz 2012-3-19 15:39
《奇蹟》 英文: My Stroke of Insight-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 作者: 吉儿.泰勒, Jill Bolte Taylor 一位哈佛医学院的一流美国神经科学家在经历自己的左脑中风后,通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全面恢复后写下的关于左脑、右脑的功能差异,以及作为过来人而提出的对中风者自我恢复的忠告。 此书已经由台湾学者杨玉龄译成中文繁体版并在台湾出版,淘宝网上有售。这是 第一本由罹患嚴重腦溢血、竟然完全康復的腦科學家,所寫的書, 可供神经科学家以及中风病人及病人家属学习。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8035 奇蹟 My Stroke of Insight-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 · 譯者: 楊玉齡 · 出版社: 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 2009 年 02 月 27 日 ·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 9789862162842 · 裝訂: 平裝 本書作者,吉兒.泰勒說: 我以屬於右腦的心靈意識, 全心相信《奇蹟》將會從你們的手中, 流傳到其他能因此受益的人手中。 十年前,我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研究, 並指導年輕醫生有關人腦的知識。 但是在 1996 年 12 月 10 日,我給自己上了一堂生死課。 那天早晨,我經歷了一種罕見的左腦中風 …… 在那短短四小時內,我透過腦科學家好奇的雙眼, 看到我的腦袋如何一點一滴的喪失處理資訊的能力。 兩三個小時後,我已經不能行走、說話、閱讀、寫字, 甚至連自己的生平都想不起來 …… 我堅持寫這本書,是為了我們社會裡 即將在今年經歷中風的七十萬人(以及他們的家人)。 這是第一本由罹患嚴重腦溢血、竟然完全康復的腦科學家,所寫的書。 我在想,只要有一個人是因為讀了〈中風那天早晨〉那一章, 而認出中風徵兆,並向外求救,那麼我在過去十年來的努力就值得了。 如果你認識罹患過中風、或其他腦部創傷的人, 那麼本書中關於復健的篇章,或許就更格外值得一讀。 最終,我也將帶你進行一趟非比尋常的旅程 …… 這是我進入右腦意識的旅程, 在那裡,我被包裹在一團深沉的內在祥和裡 …… 漂浮到一個令我覺得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終於了解,我們如何能經歷那種「神祕的」或是「形而上的」經驗, …… 內心的洞見因而產生。 我期望各位都能享受這趟旅程! 1996 年的冬晨,哈佛大學的腦科學家吉兒.泰勒 左腦血管突然爆裂,她嚴重中風了,當時她才 37 歲。 但是泰勒沒有被擊潰,她憑藉著自己對大腦的了解, 用右腦解救了左腦。 八年後,她奇蹟似的完全復原, 而且還開發出右腦的潛能,達到安詳平和的涅槃境界! 這真是人生最不可思議的奇蹟! 作者簡介 吉兒.泰勒  Jill Bolte Taylor   美國神經解剖學家,任職於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   身兼哈佛大學腦組織資源中心(簡稱「哈佛腦庫」)的代言人,以及中西部質子放射治療研究所的神經解剖學顧問。  自 1993 年起,積極參與美國精神疾病聯盟的各項事務,曾任該組織的全國董事。    2008 年,獲選美國 Time 雜誌全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   目前定居於印第安納州的布魯明頓。 譯者簡介 楊玉齡   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曾任《牛頓》雜誌副總編輯、《天下》雜誌資深文稿編輯。目前為自由撰稿人,專事科學書籍翻譯、寫作。   著作《肝炎聖戰》(與羅時成合著)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創作首獎金籤獎、《台灣蛇毒傳奇》(與羅時成合著)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屆小太陽獎。   譯作《生物圈的未來》榮獲第二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首獎金籤獎、《大自然的獵人》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譯作推薦獎、《雁鵝與勞倫茲》榮獲中國大陸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三等獎。   從來不知道「開悟」、「極樂」也可以是一種生理現象,一種失去左腦功能下的副作用。《奇蹟》讓我們一窺「中風病患」腦中的奇幻世界,書中清楚描述右腦救左腦的過程,可說是發生在一個人體內最奇蹟的奮鬥史! —— 李欣頻 身心靈作家   大腦無可限量的可塑性使中風後的復健過程雖然艱辛,但只要有恆心、毅力和目標,卻充滿著希望。這本書提供中風患者及家屬一盞明燈。 —— 柯德鑫 奇美醫院中風中心主任   知名的神經解剖學家分享其罹患腦中風與康復過程中難得的第一手經驗,提供面對中風所需的態度、耐心及方法。本書不僅可一窺大腦的可塑性與運作的奧妙,並可帶來勇氣與希望,醫者、患者、與關心腦中風的人都值得一讀。 —— 胡漢華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教授、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台灣腦中風學會創會理事長   作為一位從事中風防治與研究三十年的醫師,吉兒.泰勒博士的《奇蹟》是個人所讀過最具震憾性的中風書籍。一直以為照顧中風的病人,已經具備專業,並且熱心竭誠地盡到專科醫師的職責。但是有此榮幸先讀《奇蹟》,才知道自己對待中風病人,仍有許多須要改進的地方。很汗顏的是,雖然如同吉兒.泰勒博士一樣也是一位腦神經科學家,也一樣瞭解大腦複雜的功能,以及左半腦與右半腦互通與分功的神奇關係,但是從來沒有像泰勒博士一樣深入地去思考中風病人在失去部分左半腦或右半腦功能之後,所遭遇的困境,以及掙扎奮鬥的身心痛楚。讀了《奇蹟》之後,相信未來會是一位更盡責任、也更具同理心的中風醫師。   這是一本從事治療與照護中風病人的醫療專業人員必讀的書,醫師要讀,護士、復健師、社工師、藥師、營養師 …… 都要讀。如果照顧中風的醫護人員都走過泰勒博士奮力尋求復原非常艱辛的心路歷程,我們面對每一位中風病人,一定能夠更加熱忱積極地幫忙病人克服困難,去從事腦功能重建工作,也一定會在專業的照護之外,更要在心理上提供最佳的鼓舞,並成為病人精神上最可以信賴的支柱。   《奇蹟》也是每一位中風病人(如果仍然保有閱讀能力)與家 ? 必讀的一本書,雖然中風之病因與病情因人而異,所喪失的腦功能也不盡相同,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才會瞭解腦在受到傷害之後,常有「奇蹟」式的復原的能力,正向與樂觀積極的態度與堅強的意志力,以面對一再的挫折與失敗,仍不氣餒勇往直前地努力復健,絕對有必要。   久病無孝子,父親或母親如果中風,絕對是對子女的最大考驗,這也是為什麼統一集團的千禧之愛基金會所選來的孝子孝女,以對中風父母盡孝者為多。人生很少有比照護中風子女更沉重的負擔,《奇蹟》是照護中風患者的父母或子女的一座燈塔,辛苦中能看到復原的希望,一步一腳印,幫助因中風失去腦功能的親人,將一件一件的小功能學回來或找回來,也會很有成就感。泰勒博士的感恩心懷,不為已失去的腦功能懊喪,而為仍然保有的腦功欣喜慶幸,以及將任何進步不論多少皆是當作值得激勵的成就,感到驕傲,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榜樣。   祝福所有經歷或正面臨中風困境的病友與親屬,都能像泰勒博士一樣以創造「奇蹟」的精神,身體力行來讓生命更充實。 —— 許重義 中國醫藥大學醫療體系總執行長、前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前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中風中心主任   這是一個腦部科學家本身經歷腦中風,在接受開刀及復健治療後,又能重回工作崗位的真實故事,希望能對腦中風病人產生鼓勵的效果。 —— 連立明 新光醫院神經科加護病房主任   此書作者吉兒.泰勒是一位神經解剖學專家,她在 37 歲時因血管瘤破裂而發生出血性左腦中風,經過八年的復健後,充分恢復。因而有此難得的機會,以一般讀者能瞭解的文字 ? 述自己中風來臨那一時刻的感受,以及她不輕易放棄,靠著信心、毅力、母愛的扶持,終於克服了失能的經過。   此書不但對中風的病人帶來希望,更是一本提升醫療人員對病人病痛的敏感度的好書。 —— 黃達夫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基金會創辦人   兩年前我在國外便看過此書,當時就十分欣賞本書在優美的辭藻中,卻又能以科學的語言勾勒出專業的醫學知識。本書完全不同於坊間任何相似主題的書,泰勒博士在 37 歲得到中風,這正是最忙碌於事業與研究的年紀。難得的是,由於泰勒博士是腦神經專家,分享的不僅是對抗病魔的親身經驗,並能點點滴滴地描述中風康復的過程,使得本書深具醫學與科學的參考價值。   由於泰勒博士所經歷的是左腦中風,這影響了她左腦的正常運作,但她卻因此更精準地描述出右腦的功能。右腦所關聯的並不是理性的邏輯思考能力,而是與「當下」、「超越」或「喜樂」等感性的心靈層面相關。本書分享了許多珍貴的個人體驗 —— 這與少數修行者透過靜坐或種種修行所獲得的相同。   在發病至康復的過程中,泰勒博士印證了各文化所描繪的「意識超越」或其他相關體驗。從左腦的境界轉到右腦,甚至更深沉、更完整的境界。透過心與腦的轉變,泰勒博士領悟了全新的生命價值,同時也理解了何謂「慈悲」、「放下」與「希望」。   泰勒博士不僅完全接受中風所帶來的危機,還視為人生所獲得最珍貴的禮物,這也是她傳達給讀者朋友最重要的一堂功課。泰勒博士的體悟,也是我們常常與大眾朋友所分享的,就是這世界的一切,其實都是個人所造出來的。不論我們是以正面美好的角度看待世界,或正為種種負面念頭所煩惱,這都是自己造出來的。同時我們相信讀者朋友會發現,其實任何境界、甚至包括泰勒博士所描述的右腦所帶來的神奇轉變,也只不過是一種 …… 境界。了解了這一點,也就解答了所有生命所帶來的矛盾,甚至可以親自體會什麼叫做「無常」、甚至「空」。   讀者朋友們也可以親自體會泰勒博士的描述,不論身體的代謝或其他生理功能,都會隨著自己的念頭轉變。而當一個人充滿了慈悲與希望的念頭,不僅能夠轉變自己,還能影響週遭的人事物。當然,人生的嶄新開始未必非得體驗危險的中風或其他嚴重疾病,只需要一個徹底轉變的念頭,就能幫助我們脫胎換骨、轉變人生。 —— 楊定一 長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長庚大學董事長   《奇蹟》這本書給我不少感觸,讓我大開眼界。這顆腦袋,跟了我幾十年,我發現自己竟然不太了解它! —— 楊玉齡,吳大猷科普著作獎金籤獎得主   大腦,是所有器官中最令人費解的區塊,因為大腦,每個人遂有不同的生命面貌,每個部位所呈現的種種思維及情緒乃至功能展現,所以欲探究大腦功能也成為人類最渴望的一件事。   有意思的是,近幾世紀來對於不同部位腦部功能的了解,竟是來自腦部疾病,局部腦部的病變引起的症狀,使我們了解這一區的腦部是掌控什麼樣的功能。因腦中風我們了解了許多腦部功能,腦中風多為腦部的某一條血管破裂出血或阻塞梗塞,引發局部腦部功能受損,譬如左大腦額葉部受損,常導致右側肢體無力麻木與語言無法表達(有口難言),左顳葉部受損,則理解能力受阻(有聽沒有懂,鴨子聽雷),而枕葉部則掌管視覺整合。   本書作者泰勒博士是受過嚴謹訓練的神經解剖學家,自是比一般人更了解腦部的各司其職,然而突發的腦出血帶給她生活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與後續的嚴酷考驗及復健,令她不斷地探究腦功能並一再反思,整個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作者花了八年的時間使腦部功能漸漸復元。泰勒博士嚴肅、正面、樂觀的面對,對大眾是很好的啟發,特別是對於有腦部疾病的病患不應放棄進步的可能性。   臨床上我也遇到許多年輕的中風患者,雖然每一個患者的病因與症狀的嚴重程度不盡相同,但共通處是,中風後的個人強烈要好起來的毅力,常比藥物的效果還大,加上完整的醫療團隊協助、持續有效的復健訓練、與家人的扶持,是中風發生後能明顯進步的主要動力。越是年輕,受傷腦部的恢復與可塑性越大,更不應該輕言放棄,如同泰勒博士因腦部動靜脈畸型引起的腦出血,雖然急性期症狀嚴重,經由加護照顧、手術與不懈的復健訓練,得以恢復良好。然而,中風的成因不同、病變的位置不同、腦受損的範圍大小都會導致功能預後很大的差異,以作者所得到的腦部動靜脈畸型,腦出血量若不是太大,經過適當的治療多可以恢復得不錯。但某些型態中風的後遺症常很顯著,在我診治的年輕中風患者中,有因左頸動脈剝離導致右側偏癱與失語,經長時間復健右手仍完全癱瘓,但經由訓練可以溝通與改以左手寫字。   本書不只是作者抒發中風後身心恢復的里程與省思,文中也介紹了基本的神經解剖知識,然而就如同作者所述中風帶給她「心靈的探索」是獨特且迷人的,而這部分也是神經科學最不易探究的,本書值得推薦給對此方面有興趣的讀者。 —— 鄭建興 台大醫院神經部暨腦中風中心主治醫師   一般人都很排斥「病」這件事,這本書不只用很科學的文字來談所謂的「涅槃」狀態,也讓我們從內在重新看待「病」,知道「病」背後的道理,「病」一點都不可怕 …… 這是很棒的禮物。 —— 賴佩霞 作家   她的用心使奇蹟譜出生命的另一篇樂章,絕對是命運的交響曲。震撼的是,她對於生命的重新體認,身為專家、同為病人如何看待生病後的自己。有人用一生祈求一個奇蹟,有人卻用奇蹟創造出不同的一生。 —— 關皚麗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神經外科教授 前言 敞開心房,打開腦門 第一章 吉兒中風前 第二章 中風那天早晨 第三章 展開求救行動 第四章 靜下來,堅持下去 第五章 回歸混沌的嬰兒狀態 第六章 神經科加護病房 第七章 第二天:次日早晨 第八章 第三天:吉吉進城了 第九章 回家休養,準備動手術 第十章 立體定位顱骨切開術 第十一章 我最需要的 第十二章 康復里程碑 第十三章 中風帶給我的洞察 第十四章 我的左腦與右腦 第十五章 掌握自己的主權 第十六章 感謝細胞,尊重多維迴路 第十七章 尋求內心的平靜,達到涅槃 第十八章 照顧心靈園地 附錄 簡單的科學 左右半腦不對稱 中風復原建議 附錄 A 十項評估問題 附錄 B 四十件我最需要的事情 哈佛腦庫歌: 1-800- 腦庫! 前言 (泰勒) 敞開心房,打開腦門   每顆腦袋都有自己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是我的。   十年前,我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研究,並指導年輕醫生有關人腦的知識。但是,在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日,我給自己上了一課。   那天早晨,我經歷了一種罕見的左腦中風。因為我腦裡有一個之前沒有檢查出來的天生血管畸形,那天血管突然破裂,導致大出血。在那短短四小時內,我透過腦解剖學家(神經解剖學家)好奇的雙眼,看到我的腦袋如何一點一滴的喪失處理資訊的能力。   那天早晨接近尾聲時,我已經不能行走、說話、閱讀、寫字,甚至連自己的生平都想不起來。我像胎兒般捲曲身子,了無精力,一心等死,而當時的我,當然萬萬想不到日後我還有機會和他人分享這次經驗。   《奇蹟》這本書,是我在那沉寂的心智迷宮裡的旅途日誌,在那兒,我被包裹在一團深沉的、內在祥和之中。這本書,是我的學術訓練與個人經歷及洞見編織而成。就我所知,這是第一本由罹患嚴重腦溢血之後、完全康復的神經解剖學家的記事文。我很興奮,這些字句終於進入人世間,有機會對這個世界做出貢獻。   最重要的是,我深深感謝,我能活下來,並保有腦力直到今天。   剛開始,我是因為許多無條件付出的好人,而去忍耐復健過程的痛苦。這些年來,我一直嚴格遵守復健計畫,為的是一名與我聯絡的年輕女子,她迫切的想了解她那因中風而過世的母親為何在發病時沒有打一一九求救。為的是一名年長男士,他擔憂愛妻在死前的昏迷狀態中可能受了活罪。我一直被栓在電腦前(膝上有我的忠狗妮雅相伴),為的是那許許多多照顧病人的人,他們打電話進來要求指點迷津,以及尋求希望。   我堅持寫這本書,是為了我們社會裡即將在今年經歷中風的七十萬人(以及他們的家人)。我在想,只要有一個人是因為讀了〈中風那天早晨〉那一章,而認出中風徵兆,並向外求救(要及早求救,不然就太遲了),那麼我在過去十年來的努力就更值得了。   這本書可以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吉兒中風前的生活」將為你介紹腦袋關機之前的我。描述為何我從小就想當腦科專家,內容包含一些我的學術訓練、我的主張,以及我個人的探索。   我以前的人生還算滿成功的。我是哈佛大學的腦科專家,在美國精神疾病聯盟( 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 )服務,常常巡迴全美,化身為「走唱科學家」。   我另外加了一點簡單的科學知識(中文版放在書末的附錄裡),希望能幫助你們了解,我的腦袋在我中風那天早晨,經歷了哪些生理狀況。   如果你很好奇,中風的感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那麼第 2 章〈中風那天早晨〉可以滿足你。在這裡,我將帶你進行一趟非比尋常的旅程,讓你透過科學家的眼睛,去體會我的認知能力如何一步一步的惡化。   隨著我腦袋裡的出血愈來愈大量,我把我在認知上的缺陷,與我腦裡正在進行的、看不見的生物學變化,連結在一起。身為神經解剖學家,我得說,我因為這次中風而得到的關於我的腦袋以及它如何運作的知識,不亞於我長年在學術領域所學到的。   在那天早晨接近尾聲時,我的意識已經漂浮到一個彷彿天人合一的境界。從那次以後,我終於了解,如何才能經歷到那種「神祕的」或是「形而上的」經驗 —— 就我們的腦部結構而言。   如果你認識罹患過中風或其他腦部創傷的人,那麼本書中的復健篇章或許就更值得一讀了。在這些篇章中,我要分享我的復健日誌,包括四十個小撇步,關於我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以便能完全康復。我把「中風復原建議」條列在書末,方便各位查詢。我衷心期盼你們能把這些資料分享給需要的人。   最後,《奇蹟》剖析了這次中風讓我學到的腦部知識。讀到這裡,你應該會發現,本書並不真的是在談中風。更正確的說,中風只是一個創傷事件,透過它,內心的洞見因而產生。本書談的是我們人腦的美麗與彈性,因為它天生就有能力不斷去適應變動與恢復功能。   基本上,這是我的腦袋進入右腦意識的旅程,在那裡,我被包裹在一團深沉的內在祥和裡。   我恢復了左腦的意識,為的是要幫助其他人達到祥和的境界 —— 當然,是在沒有中風的情況下!   但願各位都能享受這趟旅程。 一些网上信息资料的链接: 中风的人生顿悟 http://blog.udn.com/yiter1968/6008660 念佛与大脑医学 http://mypaper.pchome.com.tw/tony168324/post/1321669446 淘宝上的台北购书价 70 元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2152065601 (转发: 心得 ) MY STROKE OF INSIGHT 腦神經科學家病癒後經驗談 http://militaryethics.666forum.tw/t36-topic 西元一九八一年,諾貝爾醫學生理獎得主羅傑 ‧ 史貝尼 教授將左右腦的功能差異歸類整理如下: 左腦 ( 意識腦 ) 知性 ‧ 知識 ‧ 理解 ‧ 思考 ‧ 判斷 ‧ 推理 ‧ 語言 ‧ 抑制 ‧ 五感 ( 視、聽、嗅、觸、 味覺 ) 右腦 ( 本能腦 ‧ 潛意識腦 ) 1. 圖像化機能 ( 企劃力、創造力 、想像力 ) 2. 與宇宙共振共鳴機能 ( 第六感 、念力、透視力、直覺力、 靈感、夢境等 ) 3. 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 ( 心算、 數學 ) 4. 超高速大量記憶 ( 速讀、記憶 力 ) 看完這段演講,我的左右腦也有話要說: 我的左腦 認為,這位講者只是純粹描述個人感受,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太科學,再者,她花了八年的時間才完全康復,誰能保證八年前的記憶不會在這段期間內被加油添醋,使之無法完好如初呢 ? However, 我的右腦 可不這麼想,所謂科學與不科學的定義,其實也是人類定出來的,人類憑藉經驗與文化,去定義各種事物的概念,去建構所謂人類世界中的「真實」,但他們怎麼知道哪些概念才是宇宙的終極奧義?又哪些才是宇宙中的「真理」 ? 我認為 這位講者所描述的概念,有點類似道家的「禪修」。老子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也有點類似佛教的 " 打坐的境界 " ,也就是從「散亂心」到「集中心」,再到「統一心」,最後進入明心見性的「無心」,統一心指的就是「身心統一」、「內外統一」,這時候不再有「我的體內、我的體外」的分別,也不再有「人與我」的分別,在這個境界,體驗到的世界是合而為一的。 「佛在經上為我們所說的,完全是現量境界,跟世間人的推算不一樣。世間人是根據理論、數學,都是屬於「比量」。「現量」則是由甚深的禪定。以禪定的功夫突破了空間,所以能見到過去、未來,是親眼所見的。」 ( 摘自淨空法師之學佛答問 ) 此時我又聯想到「超能力」,英文是 Extra Sensory Perception ,縮寫為 ESP ,意指「超感覺」,當中已包含了心靈感應、透視、遙控和預知力等,而在內地,則統稱為特異功能。有專家認為超能力相等於是「右腦的第五感」,是少數人才擁有的神奇力量,其實可能每一個人都具有特殊的能力,只不過因為受潛意識所壓抑而不能展露出來。 講到這裡, 我的左腦不禁又想跳出來說 :天啊!你到底在說什麼? 但此時右腦馬上又聯想到 :其實「氣功」的概念也跟這個很像,練氣功首先要能感受到周圍能量的流動,這與講者的經驗頗類似。而這使我突然想起世清老師開設的一門易經新解,或許這就是為何古人能推演出易理,而現代人難以接受的原因。畢竟,最早的那批先民,他們的思想並未受到「前人經驗」的束縛,右腦可以自由感受世界不受左腦控制;然而隨著科學史的發展,現代人被所謂的 " 知識 "( 或者說是 " 經驗 ") 制約住了。導致無法接受缺乏合理解釋的事物,因為沒有經驗、沒有看見,所以不相信。 或許哪天當大家都關閉左腦,完全用右腦思考時,就是改寫科學史的時刻。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12001 次阅读|14 个评论
‘高考1977’电影,不能引起我的共鸣
热度 6 lin602 2012-3-8 22:56
今天晚上看了电影‘高考1977’,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引起我的共鸣。 我经历了那个时期,经历了那个特别的阶段,也经历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但是电影中的那些片段,那些人物,那些对白,让人看了‘不太象’。特别是那个‘历史反革命分子’的语言与行为,让我看了觉得那不是那个时期的人物似的。 作为普通人,当时没有那么多的‘高层新闻’,没有那么好的‘政治觉悟’,没有那么深地对这个事件的‘清醒认识’,也没有那么快地对邓小平的认识。好象恢复高考考生报名也没有那么多的‘不顺利’。 只知道可以高考了,可以‘撞大运’了,而且那是概率非常低的‘奢望’。只知道可以离开农村,可以碰碰到梦想的大学,不用每天只挣几角钱,更不用对干部子弟开后门上大学而羡慕了,有时候有点挣口气的感觉。 可能我们所处的环境与电影中不一样吧。总体感觉故事情节有点‘过’。 不经历那个时期,是无法感受与比较的。
2555 次阅读|11 个评论
数据的备份、加密、恢复与删除
热度 4 outcrop 2011-8-4 17:19
1、引言 打算从这一篇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那就是假定我的读者们都是善于思考、自学能力较强的人;根据一个线索和提示,能展开学习。因此以后将只讲述一些提示性的东西,减少技术细节描述。 电脑中的文件数据,一般是智力劳动的成果,不同场合下,可能需要对文件进行加密、隐藏、恢复与彻底清除等操作。 这里不得不提到数据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 备份、备份、再备份 。 2、文件的备份、加密与恢复请移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50do=blogid=358773 3、文件的删除 文件的删除,容易被大部分用户所忽视。简单的说, 一般我们在文件管理器中删除文件,以及格式化硬盘,并没有真正的删除数据 。有兴趣的老师同学,可以去关注下文件删除原理。 删除数据的恢复方法,可以参见上面的文章。 彻底删除文件,不借助其他软件的话,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无关数据填充硬盘的空白区域;借助软件删除的话,可以尝试Eraser(下载地址: http://eraser.heidi.ie/download.php )等工具。彻底删除后,恢复难度极大,反正是超越了我的知识范围 4、结论 数据的安全,是最后一道屏障。一般来说, 备份 是最重要的工作,因为硬件必然会坏。 下篇博文将整理下关于局域网安全相关的资料:内容可能包括局域网里的数据欺骗、嗅探、劫持等话题,欢迎有空关注我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outcrop ),或者加入知识管理与信息安全QQ群:72575661交流。
个人分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4657 次阅读|10 个评论
企业高管们-工作能不能暂时放一放 给自己放个假 科学家也一样
dongzg101 2011-7-12 06:48
精神压力、 心理压力、工作压力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缺少必要的锻炼 ,和合理的膳食 。记得1996年,妈妈上课突然昏倒,好几次,后来被诊断是脑部肿瘤压迫神经所致,当时到北京专家会诊之后,空军总医院的院长摇了摇头,就没有动手术,因为那些专家谁也无法保证切除肿瘤能否不切到神经导致瘫痪。就打发回家了。回到广西,有一位南宁的中医找到妈妈说,你相信我么?相信我的话,第一,先把工作辞了,第二,我给你开中药,你要按时吃,至少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可以多活几年。后来,在单位的再三挽留下,妈妈提前办了退休手续,退休后,就去和其她退休的老人一起在公园练跳舞、练智能气功,天天走路、一年之后,再去复查,肿瘤消失了,专家们说,那肿瘤是良性的。
2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身在德国(12)——拔牙记,顺便说说德国的医保
热度 8 jumper 2011-6-20 23:10
老话说的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半年来,有颗智齿经常疼,想来长痛不如短痛,上周四就去诊所一下子拔了四颗智齿,十天过去了,尽管还隐约有点感觉,但脸已经消肿,基本上和医生说的进展差不多。 在德国看牙医,一般要看普通牙医,这类医生只看普通的牙齿发炎啥的,如果需要拔牙、补牙,经过这些医生看过后会介绍到专门的牙医诊所就诊。我在国内时就发现有一颗智齿烂了个洞,隔三差五就会疼,医生早就建议拔掉,但国内很多地方医院还是传统的X光照相设备,即需要将一小胶片放到嘴里才能照相。由于智齿很靠近喉咙,医生每次尝试放置胶片,我都恶心的难受。当时也懒得到大医院去排队照全息图片,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治。来到德国后,这个牙疼越来越频繁,甚至吃饭都会疼,不能再拖了,只好硬着头皮去看牙医。 先到普通牙医诊所挂号,女医生,态度非常好,一番检查后跟我说这个牙需要拔掉,而且耐心给我解释了原因:智齿就像阑尾,始终都是隐患,况且我下面的两颗智齿都是横着长的,其中一颗还发生了严重龋齿,不拔会影响其他牙的健康,等等。但她这里不能拔牙,需要去看专业拔牙医生。证得我的同意后,该牙医帮我预约了离我住处最近的拔牙诊所,同时将我的挂号费也转到那里医生名下。由于我对当地不太熟悉,医生还让助手专门帮我打印了地图,并告诉我怎么去那里。 到了拔牙医生诊所,医生马上安排助手帮我照了牙的全息图片,图片直接显示在医生的电脑上,医生建议最好四颗都拔掉,让我别担心,20分钟搞定,同时还告诉我了手术后恢复的一些注意事项,并预约了最近的就诊时间,一个月之后。 预约的时间过的真慢,期间牙又疼了好几次。 当躺在手术椅上,心中不免丝丝紧张。医生、护士有条不紊,打麻醉,切牙床(有一颗没长出来,还埋在牙床里),前两颗智齿顺利拔出,但第三颗智齿有四个牙根,其中一个牙根在拔的过程断了。医生反复用电锉、钳子、凿子等工具,终于在半个小时后断掉的牙根被全部取出。中间补了好几次麻醉。第四颗很顺利,几分钟搞定。前后一共用了近一个小时,缝完最后一针,医生累得一屁股坐到凳子上。 从手术椅上下来,我左右脸颊就开始疼起来,越疼越烈,特别是太阳穴下面,当走出诊所已经疼的难以忍受。拿着医生给开的处方到隔壁药店拿了6天的消炎药和止痛药之后,疼得我几乎记不清是怎么骑车回到住处的。只记得医生让我回去多喝冰镇啤酒,拆线前千万不能咀嚼食物,随时刷牙,保持口腔卫生。 术后头三天,晚上会疼醒几次,枕巾上都会出现一片片血迹。我去问医生,医生说手术伤口的渗出液,属于正常范围。我事先准备的啤酒这下排上了用场,我从早到晚喝啤酒,酒喝累了就喝点粥,超市买的肉末放入花椒大料文火煮好,把煮熟的土豆去皮、捣碎后与肉末汤一起服用。吃的香,睡得好。头三天过的很辛苦,伤口疼,也嘴张不开,脸颊也慢慢肿起来,最难的是吞咽十分难受,而且时刻感觉到伤口渗出液的腥味。 第五天,左边脸颊已经开始消肿,右边还很疼,上班的路上去诊所看了一下,医生检查了一下伤口,说:回复的很好,一切正常。 第七天,如约去诊所拆线,医生一手拿镊子,一手操剪刀,夹住线头,提起一剪,不到一分钟,完事。并告知,恢复正常,现在可以想吃啥就去吃啥了,并给我原来医生写了一份报告。哈哈,朋友约好过一天烧烤party,可以无所顾忌的大开杀戒了。 德国的医疗体制和方式跟国内不太一样。原则上每人都必须买医疗保险,包括来旅游的人和来读书学生等等。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医保的福利,包括紧急情况下动用急救车、直升飞机都是免费的。拔牙属于医保范围,不用自己掏钱。 德国的大部分医生都在健康中心坐诊,多数中心只有一个医生,有的中心有多名医生,这样诊所分布很广,方便每个人就医。内外科、牙科等按不同专业都是分开的。这里的医生只负责初步检查,只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可开处方,拿着这里开的处方就可以到任何一个药店取药了。属于医保部分的药免费。 挂号费每次十欧元,需要自己出,每次挂号在当前季度内一直有效。如果挂了某医生号,但需要转到其他专科医生或医院的话,挂号费也可以转走。医院只接收急救病人,普通病人只能先去诊所就诊,诊所的医生再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去医院。 德国的医药分开,医生不卖药,而且要尽量避免给病人用贵药,一般都会建议便宜、疗效好的药给病人。因为医生的工资是从保险公司领的,保险公司会定期请专业人员检查医生给病人就诊和开药的情况。如果发现有违规现象,处罚极其严厉。德国医生收入很高,是平均工资的三、四倍,过着富人的生活,没人愿意拿自己的前途随便开玩笑。 拔牙的病友可以进一步交流,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过于罗嗦,不在此写了。
37189 次阅读|18 个评论
天通苑东区网线又中断,今天下午三时许恢复
黄安年 2011-5-26 15:27
天通苑东区网线又中断 , 今天下午三时许恢复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5 月 26 发布 25 日上午学校安排我们离退休人员体检 , 为防止堵车 , 我 5:40 分就从天通苑出发 ,6:40 就抵达学校。体检表要 7 点开始分发 ,7 点半才开始各项检查 , 在各项中以 B 超时间最长 , 如果这项检查提前半小时进行 , 我估计会大幅度地减少排队长的问题。当我完成各项检查是已经整整 10 点了。上次体检的时间是 2009 年 ,2010 年有两次体检的机会 , 都错过了。 11 时许回到家中 , 家人告诉我 , 学校工会来电话找我 , 说也是和体检有关的事。去年市总工会安排我去亚洲疗养院体检,由于哪天我正好有事,没有去成。这次是否还是这样的事,不清楚了。学校工会说 : “啊,黄老师已经体检了,那就算了。”是啊,体检没有必要重复进行 , 以免浪费医疗资源。 回家后 , 我即上网,发现网线又中断了 , 至于何时中断不清楚,反正到 12 ; 15 分的时候还是上不了网。 25 日下午到 26 日下午我们应朋友邀请去京东平谷鱼子山一行。今天下午 2 : 15 分回到家中发现网络还是没有开通(中间是否一段畅通不得而知), 15 时开通,于是写了以上迟到的话。
28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盐微博称:两周内市场将恢复正常
热度 4 wya 2011-3-17 15:48
http://t.sohu.com/p/m/566911029 目前的食盐脱销是不理性抢购造成的,盐业公司储备充足,两周内市场将恢复正常。希望大家能理性购盐。 不知是否能说到做到? 如果按照一天每人6克盐的标准算,三口之家需要储备252克盐才能保证两周内使用;按照北京市人均13克盐的平均值算,则需要550克左右才能够两周用。大家都有吗?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19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显示桌面的图标不见了怎么办
anan 2010-9-8 11:14
1、使用记事本等文本编辑器,重新用以下内容建立一个显示桌面.scf文件。内容如下: Command=2 IconFile=explorer.exe,3 Command=ToggleDesktop 保存时把文件名设为显示桌面.scf,再将其拖到快速启动栏上,显示桌面图标就找回来了。 第三行代表的是图标的位置,把数字3换成4,刷新,图标会变化;再换成5,变成另外一个。更改显示桌面图标的方法就是这样。其实,只要在IconFile=后输入你所中意的图标的路径就可以 2、右键点击桌面最下方,左键点击属性,然后在任务栏外观中选择显示快速启动,确定,就可以看到显示桌面的图标了,这个还是蛮方便的
个人分类: 电脑办公|1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恢复Endnote“保存”对话框
热度 1 fatmoon599 2010-8-9 11:20
Endnote里面,对文献记录修改后,关闭时会出现提示对话框,如果选择了Do not display this message again,想恢复就不那么容易了。 恢复保存对话框的步骤: 1、 关闭 Endnote ,然后打开 windows 注册表: 在开始菜单里,运行中输入 regedit (截屏是 win7 的运行,样式与 xp 的不完全一样) 2、 进入以下键值: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ISI ResearchSoft\EndNote\Preferences 3、 在右边找到相关的键值,图中红框所示 4、 修改键值: 默认的是 T ( True ),如果勾选过不显示,这里会变成 F ( False )。双击该键值,将 F 修改成 T ,再次打开 Endnote ,即可恢复保存对话框 转自南无阿弥陀佛的歪酷博客 http://bigbug.ycool.com/post.2995377.html
个人分类: endnote问题|7326 次阅读|1 个评论
最好的照片恢复软件
icstu1 2010-7-23 11:37
比找数据恢复公司省钱。 imagerescue3
个人分类: N 汇总对一个有价值话题的多种意见|1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没有博文一键恢复功能?
famingkuang 2010-5-30 10:11
之前将部分博文隐藏起来了,现在想将它们恢复,但要一篇一篇的恢复太麻烦,向大虾们讨教:有没有一键恢复功能?
个人分类: 博客风云|2680 次阅读|3 个评论
请科学网恢复甘永超教授的博客
liuxiaod 2010-3-7 20:46
甘永超教授的研究很新颖,独特,值得推崇,科学网作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应该有容纳甘教授的一席之地。即便有争议,也应该恢复甘永超教授的博客,科学网应该有这样的风范。
个人分类: 教育|710 次阅读|6 个评论
硬盘数据恢复软件
zuozw 2010-1-15 22:16
看到 李侠老师 电脑出现故障导致硬盘数据丢失,估计很多人也出现过这类问题。其实有很多软件可以恢复硬盘数据的。这里,我把以前用过的几个软件(都是绿色的哟)分享给大家。如果这些软件还是恢复不了,那就找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吧。 1、 EasyRecovery EasyRecovery 是世界著名数据恢复公司 Ontrack 的技术杰作。其 Professioanl (专业) 版更是囊括了磁盘诊断、数据恢复、文件修复、邮件修复等全部 4 大类目 19 个项目的各种数据文件修复和磁盘诊断方案。 2、 RecoverMyFiles 数据文件恢复软件,可以恢复包括文本文档、图像文件、音乐和视频文件、以及删除的zip文件,可以以扇区的方式扫描硬盘。支持的格式包括:mpegpdf pmd png ppt pst pub rar rtf sdr tar txt tiff viso wav wmf wpd xls zdp zip asf avi bmp csv doc dbx dwg gif gzip html jpeg mdb mov mp3,并且可以进行恢复预览。 3、易我数据恢复( 下载 ) 《易我数据恢复向导》是首款国内自主研发的数据恢复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并且性价比非常高的数据恢复软件。本软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提供FAT12/FAT16/FAT32/VFAT/NTFS/NTFS5分区的数据恢复,支持IDE/ATA、SATA、SCSI、USB、IEEE1394种类的硬盘或闪盘、软盘、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USB种类的存储盘。本软件具有删除恢复、格式化恢复、高级恢复等非常强大的功能,可以针对不同情况的数据丢失来进行数据恢复。本软件能非常有效的恢复被删除、格式化的文件以及分区异常导致丢失的文件。 4、FinalData( 下载 ) 超级数据恢复工具的特性功能包括:支持FAT16/32和NTFS,恢复完全删除的数据和目录,恢复主引导扇区和FAT表损坏丢失的数据,恢复快速格式化的硬盘和软盘中的数据,恢复CIH破坏的数据,恢复硬盘损坏丢失的数据,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数据恢复等.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405 次阅读|7 个评论
终于恢复过来了
陈小斌 2008-11-13 17:58
算来国际地球电磁会议已经过去十来天了。空前的忙碌与松弛让我一直没有恢复。前段日子干什么都没劲,似乎思维也愿意停止下来,好好地休息一阵子。 对于参会者而言,会议的热闹与忙碌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但对于办会者,善后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十余天来,我是顺着原来的惯性参与会后事宜的,不愿意再去动一丁点脑筋。 值得欣慰的是,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看,我们的会议承办得到了众多与会者的肯定。会后各方的感谢信是对我们最大的慰籍。我感觉自己松弛的身体浸泡在这些溢美之词中居然产生了一些醉意,它们在每个夜晚得呼呼大睡中得到了十足的释放。 直至昨晚,不知为何突然半夜不能入睡。一点五十分,披衣起,至书房打开电脑,上网进入久未相顾的程序设计论坛。Delphi2009发行几个月,究竟有什么样的评价?有什么新的动态?原来已掌握的有关接口方面的程序语法,是否还能温故而知新?于是我又打开Delphi2009,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有关接口继承与实现的例子,运行比较后,对接口继承和类继承之间的差异似乎又有了新的认识 折腾了三个小时后,直到五点钟,我才回到卧室又睡去。早上起来,到现在,并没有觉得特别的困。思维似乎又激活了我终于从会议的忙碌中解脱出来,可以好好地干很多因为会议而遗留至今的事情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九顶山何时能恢复她的美丽
九顶山 2008-9-5 02:50
都汶公路终于通车了!在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时,我不知道这个地震的破坏有多大,当时也想象地震造成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有多严重,虽然从电视中看见了一些画面,以为只是房屋受损严重、人员伤亡严重,泥石流和滑坡也不过是只在路边森林植被被破坏了的区域才发生,还以为在房屋重建以后,九顶山很快就能够恢复她往日的美丽! 直到地震两周后的5月28日,我到了彭州的小鱼洞,才初步看见了地震引起的塌方对植被造成的严重破坏,但是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不允许进入受灾的核心区。由于我们在九顶山植物区系调查中,与彭州市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广泛的合作,在地震后随时与他们保持联系,了解当地的余震状况。不断的余震伴随着绵绵不断的雨季,
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