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尺度效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遥感和社会感知数据揭示了城市热岛形成因素的尺度依赖性与系统特异性
yzw900501 2020-2-1 18:23
遥感和社会感知数据揭示了城市热岛形成因素的尺度依赖性与系统特异性 日前,南京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在 Remote Sensing 上发表了题为“ Remote Sensing and Social Sensing Data Reveal Scale-Dependent and System-Specific Strengths of Urban Heat Island Determinants ”的文章,基于遥感和网络社会大数据探究了城市热场格局形成的主导因素,并进行了多尺度和系统特异性探究。现对研究结果进行简单的介绍: 【研究背景】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UHI)是同一时刻城市温度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热岛效应会影响城市的微气候、城市居民的健康,城市热岛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化引致的自然地表(植被、水体)逐渐被不透水面所取代,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活动加剧所引致的人为热排放的增加。过去大多数对城市热场的研究多针对特定的城市,且多聚焦在单一尺度以及单一的热场影响因素上,缺乏系统性、多尺度和对热场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的比较。 【科学问题】 自然地表和非自然地表对城市热场格局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对研究基于的空间尺度的响应,同时研究不同城市之间是否具有系统特异性。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中国32个主要城市(图1),基于Landsat 8遥感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了夏季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作为城市热场格局的指标,同时提取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和水体盖度(Water Cover, WC)作为自然地表的表征,并通过高德地图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抓取了用户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作为表征人类活动强度的非自然地表指标。在(0.25×0.25 km 2 , 0.5×0.5 km 2 , 1×1 km 2 , 2×2 km 2 , and 5×5 km 2 )空间粒度以及(20 x 20 km 2 ,30 x 30 km 2 ,40 x 40 km 2 ,50 x 50 km 2 ,60 x 60 km 2 )空间幅度下,利用回归分析和相对重要性分析(Relative Weight Analysis, RWA)的方法对自然地表和非自然地表对热场格局的影响及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多尺度的分析,研究的流程图见图2。 Figure 1. The locations of the 32 studied Chinese cities Figure 2. Flowchart showing the procedures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methodology 【研究结果】 (1) 城市群尺度上,城市地表温度与植被、水体覆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及相对重要性对尺度变换的响应 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和水体盖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用户兴趣点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因素与地表温度的回归模型和全模型的决定系数会受到研究基于的空间尺度的影响(图3)。植被、水体覆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温度的相对重要性的结果(图4)显示,就所有城市的综合结果来看,植被覆盖在各空间尺度下均有最高的相对重要性,且植被、水体覆盖和人类活动强度对地表温度的相对重要性会受到研究空间幅度的影响。回归分析和相对重要性分析的尺度响应曲线大致可分为单调增加、单调减少、先增后减的驼峰状三种类型。 Figure 3. The power (adjusted R2) of NDVI, water cover (WC) and POI density explaining the LST patterns across the grain size range from 0.25 km to 5 km (at each fixed spatial extent, a-d) and the spatial extent range from 20 to 60 km (at each fixed grain size, e-h). Figure 4. The Boxplot of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NDVI, water cover (WC) and POI density for explaining the LST patterns across the grain size range from 0.25 km to 5 km (at each fixed spatial extent, a-c) and the spatial extent range from 20 to 60 km (at each fixed grain size, d-f). (2) 单个城市尺度上,城市地表温度与植被、水体覆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及相对重要性对尺度变换的响应 与城市群尺度上,植被、水体盖度和用户兴趣点密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对尺度变换的响应曲线的相对单一的结果不同,单个城市的尺度响应曲线是多样的,总结来看大致分可为以下6类:(1)单调增加型(monotonically increase);(2)单调减少型(monotonically decrease);(3)先增后减型(humped,凸型);(4)先减后增型(inversely humped,凹型);(5)尺度不变型(scale invariance,不随尺度的变化有较大的波动);(6)无序型(erratic)。具体结果见图5、图6,具体的讨论见文章正文。 Figure 5. The frequency (amount of cities) distributions of 6 types of scaling relations with respect to grain size (at each fixed spatial extent, a-d) and spatial extent (at each fixed grain size, e-h) for the individual explanatory power of NDVI, water cover (WC) and POI density as well as their overall explanatory power. The amount of cities (the frequency) that had a specific scaling relation type is annotated above the corresponding bar. Figure 6. The frequency (amount of cities) distributions of 6 types of scaling relations with respect to grain size (at each fixed spatial extent, a-c) and spatial extent (at each fixed grain size, d-f) for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NDVI, water cover (WC) and POI density. The amount of cities (the frequency) that had a specific scaling relation type is annotated above the corresponding bar. 此外,我们在单个城市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相对权重的数值罗列出了各城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制作了频度分布图(图7),我们发现不同于对于所有城市群来说植被覆盖的重要性最高的结果,就单个城市的结果来看,在某些研究尺度下水体覆盖和人类活动强度均可能成为某些城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Figure 7. The frequency (amount of cities) distributions of NDVI, water cover (WC) or POI density as the dominant urban-heat-island determinant that had the highest relative importance at each combination of spatial extent and grain size. 【讨论及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自然地表和非自然地表可以解释绝大部分的热场格局,植被、水体覆盖对地表温度的降温效应,人类活动强度对地表温度的增温效应的强度及各因素的相对强弱会受到研究的空间尺度的影响。其中对于城市群的综合结果来看,植被盖度对地表温度的相对重要性在各尺度均是最高的,且显著高于水体盖度和用户兴趣点密度。说明通过合理的配置植被和水体资源、降低人类活动的强度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尤其是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但是就单个城市个体来说,由于城市间与城市间的系统特异性,对于某些城市来说,增加水体覆盖以及降低人类活动的强度是最为有效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这提示我们在拟定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要因地制宜,在运用通用的缓解措施的基础上,应当找准影响该城市热场格局的最主要的因素制定对应的缓解措施。 【研究团队】 本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助理教授余兆武、南京大学博士后滕漱清和南京大学教授徐驰共同指导。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2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越50年的尺度效应疑案
热度 5 yufree 2016-12-18 23:15
1947年,生物学家Max Kleiber 发表了一篇题为《body size and metabolic rate》的 论文 ,在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克莱伯定律:对于哺乳动物,其基础代谢速率与体重的3/4次幂成正比。这其实是个观察得出的规律,搭上眼一看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其实问题就出在那个3/4上了:理论上不应该是3/4,而应该是2/3,而且从19世纪人们就认为应该是这个数。 作为一个生物体,我们的物理构造受限于基本的物理规律,例如散热。生物一般具有细胞结构(病毒朊病毒就别来添乱了),对生物而言,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当然也要有热量产生,前者可以用需氧量来衡量,后者自然跟前者成正比。那么能量供应与热量产生必然是要有一个平衡的,例如身躯庞大,能量供应多,热量也会多,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去或者散热太快,那么细胞温度就无法维持,生理功能也就受到影响。那么能否用这个平衡构建一个代谢速率跟质量的简化模型描述呢?可以。 我们把整个哺乳动物想象成一个直径为d的球,那么不考虑密度差异,球的质量跟体积是成正比的: 质量正比于体积正比于d的立方 同时,这个球的散热应该是跟表面积成正比的: 表面积正比于d的平方 散热跟代谢速率是成正比的,那么有: 代谢速率 正比于 表面积 正比于 d平方 正比于 d立方的2/3次方 正比于 质量的2/3次方 其实想象成立方体也不会改变结论,代谢速率与质量的对数作图,会得到斜率为2/3的直线。 但克莱伯定律告诉我们(如下图的回归分析),这个数是3/4。 更有趣的是,不仅仅哺乳动物,如果你把低等生物甚至单细胞生物也考虑进来,这个斜率还是3/4: 那么问题来了:上面哪个假设有问题呢?或者说怎么才能假设出一个3/4的尺度效应呢?这个问题等了50年才等到一个答案。 1997年,James Brown 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 General Model for the Origin of Allometric Scaling Laws in Biology 》的论文,论文给出了一个基于生物体物质能量输送方式而简洁明了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有三个基本假设: 进化压力下,生物体倾向于使用耗能最少的方式来传递物质进行新陈代谢; 如果要想把生物体用一种输送方式填满,最有效的就是有自我相似性的层级管道; 只在输送管道的末端,营养与物质交换是跟体积相关的。 如果你有一个三维实体,他需要各个部位都可以得到某一区域摄取的物质与能量,那么填充管道最节能的方法就是找一种有边界的输送方式,进化给我们的答案就是分形结构。我们的循环系统就是由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组成,这基本可以看作是分支结构。而对绿色植物而言,其物质输送方式是维管束,也可看作一种自我相似性的层级管道。最后一个假设是对计算最关键的,输送管道末端的物质能量交换对于各种生物体应该是相对一致的,但因为生物体大小不一致,层级数也就不一致,是这个联系了生物体质量与代谢速率。 那么如何联系?考虑一个典型的分支结构,每个节点都是从一个分到n个,有m层,最底层会有 个分支,在这一层上已经不能再分了,或者说继续分也无法将物质能量输送到更多的空间里,这是分形的边界。而在分支的末端代谢速率是恒定的,如此有: 代谢速率正比于末端分支个数 那么末端分支个数跟生物体质量如何联系呢?从分形的角度看就是已知节点的分支策略,求解这样的分形能占据多大的体积,而体积也就跟质量正相关了。对一个具有自相似性的结构,子结构是母结构的重现,那么在一个空间里如何填充呢?首先子结构的长度应该是按照固定比例缩短的,其次子结构的内径也应该是按比例逐渐缩小的,James Brown设定前者的比例A跟分支数n的1/3次方成正比,后者的比例B跟分支数n的1/2次方成正比,而伸展空间的大小正比于A的平方乘B,那么有: 质量正比于 正比于分支个数的4/3次方 如此有: 代谢速率正比于末端分支数正比于质量的3/4次方 相信你看完后会跟我有类似的感觉:这不是生造出来的吗?但其实还是有比较严密的推理的,感兴趣看原文,不感兴趣我大致说下思路。 末端分支的体积正比于内径的平方乘上分支长度,总体积就是不同层级m上各个分支体积之和,而基于自相似性,求和后的总体积正比于不同层内径比例的平方乘不同层长度比例,这就是伸展空间大小正比于A的平方乘B的来源。 那么底层分支长度跟高一层的分支长度的比例也就是A如何跟分支数产生联系呢?在分形结构末端,两层的分支总体积几乎相等,而每层分支体积可以看作分支长度为内径的球体体积乘个数,求比例可以发现分支长度比例的三次方(球体体积公式)等于节点的分支个数n,也就是A跟分支数n的1/3次方成正比。 同理,分形里底层分支截面积之和等于上一层截面积之和,求比例可发现分支内经比例的平方(圆面积公式)等于节点的分支个数n,也就是B跟分支数n的1/2次方成正比。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自然界中尺度效应里那个3/4。 从假设为球体或立方体到思考体内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对一个客观事实给出合理解释是不容易的。但今天讲这个并不是说后面那个是对的,其实最新的实验证据并不能很好的区别到底是2/3跟3/4,各有各的解释空间。但这个研究是很具有启发性的,有限空间内部的有序物质能量交换可以说是生物体的一个特性,当初研究尺度效应的研究人员现在把研究手段放到了另一种“有机体”——城市上面。社交网络、交通规划、管道流控…总有些自发形成的规则等待人们去探索。
个人分类: 科搜研手册|7608 次阅读|7 个评论
是否一定要测量像元的“真值”?
zhaoshaojie 2015-4-20 09:30
遥感产品的应用为何难以推进? “ 不准 ” , “ 误差太大 ” 这些解释可能会掩盖尺度效应带来的问题。通过海岸线的例子可以想到,不是每个尺度下测量的结果都是有意义的。地面的某些参数有真值,有些参数没有真值。在真值无法得到的情况下,也不能说遥感的产品是准还是不准。无法判断遥感测量的地表参数是否准确的情况下,应该先考虑一下测量的值有没有意义。就是对用户来说,测量的值有没有意义。这可能比遥感反演值是否准确更有意义。 以海岸线为例子,当一个人问海岸线的长度是多少时,一定默认着某种应用,也就默认了某个尺度。用这个尺度去度量,才是他对海岸线长度的定义。用另外一个尺度去测量,即使测量得准确,但测出的数据对提问者是没有意义的,就遑论其准确性了。 遥感数据的用户要充分理解数据的意义。譬如一个像元内有湿地、有沙地的情况下,遥感得到的这个像元的土壤水分和地表温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用户和遥感数据的生成者都要努力利用先验知识更好地解释遥感反演的像元值对应用的意义。 做反演算法的要保证在纯像元中遥感反演算法是准确的。对于实际的像元实际的地表,研究如何解释像元的观测值比测量像元的真值去验证算法可能更有意义。况且,像元的真值往往是测量不到的。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3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庹震,谁来接这棒:纪念李小文老师
热度 13 cgh 2015-1-11 22:32
庹震,谁来接这棒:纪念李小文老师 李小文老师走了,让人难以相信!我不愿点推荐按钮去推荐任何一篇纪念博文。 我是来科学网之前就知道遥感泰斗李小文院士的,有两点,我自己也利用遥感资料来进行地貌、第四纪地质和活动构造分析,对遥感风云人物自然比较关注,了解李院士是自然的;还有一事是,身边人差点“打入”李院士的团队,当年考博差点点。到科学网后,才了解了一个更丰富的李老师,也是受益者。 在科学网上,李老师给我点过赞。在汶川地震之后, “ 遥感道歉 ”引来众议,李老师为遥感在抗震救灾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感到痛心。在玉树地震之后,李老师看到我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博文“ 青海玉树 7.1 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可能出露位置 ”“ 快鸟影像识别出来的青海玉树地震同震地表破裂 ”,居然点了赞。我想,李老师是一直关注遥感在地震救灾中的应用的。 在科学网上,李老师给我提过质疑。在我 批驳科学网上两篇骇人听闻的博文 时,李老师似乎还想套我这个“地震局内行”的话。从另一个角度,李老师似乎是以一个普通民众在了解地震局,也是给了我们一个说话的机会。在“ 地震的烈度分布图 ”后面,我的评论似乎让李老师很不满,专门来了一篇“ 黄老邪谨受教 ”。在这篇博文中,我知道了李老师发明的“庹震”。 在科学网上,李老师让我更深刻理解了“尺度”。对李老师的尺度效应博文其实没有认真学习,“ 遥感学报 ”在 2014 年第 6 期还有一个专栏是“遥感尺度转换与尺度效应”。按李老师自己的话说,“老邪科学网上有关尺度效应、尺度转换、数据同化、 Bayes 原理的系列博文”。但是,李老师提到的“尺度”对于地学其它学科方向研究来说,何尝不是同样重要的。在我对“ 地震的烈度分布图 ”的评论中讲到历史地震、古地震等地震资料时,“ 黄老邪谨受教 ”迅速联系到自己的尺度效应。这恰恰是我们在做断裂活动和发震习性所面临的相似问题。记得 2013 年的研究室年终学术会上,我是讲了多时空尺度分析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应用的。 李老师曾经“插足”地震预报。他在科学网上留下了“临震预报的贝叶斯框架”系列博文。不过,我没能理解他所表达的科学含义,只从“地震系统的一分子”看到了一个对地震局“表达不满的网民”。李老师在博文中加了一句:“重申:本栏目是“怪哉虫儿”,专门好奇,说外行话的,请各位专家赐教。”在这个系列,李老师的批评是尖锐、谨慎、谦虚的。李老师的博文“ 关于地震预报问题的一封信 ”也是可以看出这种严谨的态度的。不知道李老师的弟子是不是还在尝试遥感对地震前兆的分析,这可能是李老师看重的一个艰难的方向。 每一个科学工作者都知道,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思想”。李老师在科学网上讨论的很多和遥感、地学相关的话题,其实都是没有正式发表的原创性“思想”。有博主的回忆中提到,向李老师约稿,李老师的回答是把发表的机会让给年轻人。李老师在科学网上讨论,至少我知道的包括概率、熵、尺度等,其实是将自己的想法无私贡献给讨论参与者。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精神是对科学网、和科学网网友的最大贡献。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和李老师有过交流并获得好感的原因吧。且不说像疯子、苹果等这样和李老师走得更近的网友。 李老师不是科学网上经常上精选和热门的博主,不是吵的最大声的那种,却是博友认识和接触最广泛的一个。 李老师,您永远是众人仰望的一颗星! 临震预报的贝叶斯框架 临震预报的贝叶斯框架( 2 ) 临震预报的贝叶斯框架( 3 ) ( 4 )临震预报的贝叶斯框架 ( 5 )临震预报的贝叶斯框架 - 慈船事件的回忆 ( 6 )临震预报的贝叶斯框架 - 一点小建议 ( 7 )临震预报的贝叶斯框架 ( 8 )临震预报的贝叶斯框架 -- 宁效管鲍分金,莫学孙庞斗智 科学网—临震预报的贝叶斯框架 (9)-- 答嵇少丞教授问 回忆我在“尺度效应”领域的首战 ……
个人分类: RS|16411 次阅读|10 个评论
水中毒 – 时间尺度效应
热度 12 lix 2014-4-9 00:18
有人提到“水中毒”,援引百度百科“水中毒”条名片: 水中毒 是一种因为人体摄取了过量水分而产生 脱水低钠症 的中毒征状。虽然 水中毒 致死的机会非常低,但仍然是有可能发生的。人体 肾脏 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 16 毫升,一旦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涨,从而引起 脱水低钠症 。当饮用过量水分时,血液内的电解质因为被水分排出体外而降至低于安全水分的浓度,影响到脑部的运作,可能会致命。 可以说这个名片,至少是误导的。“ 每分钟 16 毫升”是什么概念?喝一口水,大概 20 毫升左右吧。每分钟喝一口水,会水中毒?有点搞笑。时间尺度用分钟来度量,根本就不合理。关键是“持续”时间不明确。 好在百科词条的正文给出了“ 饮水竞赛”的致危剂量是:数分钟内饮用超过 10 公升的水。这个的可信度高一些,但比“ 每分钟 16 毫升”高了约 100 倍。肾功能正常的人,应该引起重视的限度究竟该怎样表述?好像百科词条也没有明确的数量描述。 女子参加 饮水比赛 死亡 家人获赔 1650 万美元 - 在线播放 - 优酷 ... 的结论老邪以为是可靠的,“凡事都得悠着点”;或者遵医嘱就行了。不必因那个 “ 每分钟 16 毫升”引起无谓的恐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36 次阅读|21 个评论
小问题难住了大教授们(简介材料的尺度效应)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4-3-6 11:04
记得年前和 5 个搞岩石力学的朋友吃晚饭时,因为菜馆的上菜速度很慢,俺们等的有点恼火。为消磨时间,俺说“闲着也是闲着,给你们出个小的力学问题吧,看看能否答对?”大家说“好,你说吧。” 我说“用两根相同直径、相同材质的铁丝,吊相同重量的铁锤, 一根是 1 米长,一根是 2 米长 ,请问哪根铁丝更容易断?”结果没过几秒钟,大家相继说“都一样,因为铁丝的承载力(强度)一样,不存在哪个更容易断的问题。” 我听了后哈哈大笑,说“哥几个搞力学已多年了,都是圈内知名的教授,都学过岩石力学、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等吧,不会是说反话吧?”其实,下面的话我一说完,他们都知道自己错了,呵呵,都是因为“抢答”惹的祸。 我解释说“较长的铁丝更容易断,因为铁丝内部会有缺陷的(例如加工缺陷),铁丝越长,内部存在的缺陷(尤其是较大的缺陷)可能会越多,发生断裂的概率就会大,俺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说明尺度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我进一步说道“做过岩石力学试验的人都知道,岩石峰值强度具有尺寸效应,岩样尺寸越大,强度会越低,且强度与尺寸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图1-2)【1】。” 图 1 基于相同统计分布下的不同尺寸岩块数值模型 图 2 完整岩块强度尺寸效应拟合曲线 尺度效应广泛存在于缺陷材料中,尺度效应根源于材料的非均匀性,而非均匀性是导致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物质本质。 下面简单科普下尺度效应的发展史,详细的介绍可参考文献【2】。 对尺度效应研究的重大进展属于 Griffith 1921 年 的那篇著名的论文。他不但创建了断裂力学而且还把断裂力学引入到尺寸效应的研究中。他的结论是:“各向同性固体材料的薄弱 …… 是由于本身的不连续或疵点引起的。 …… 如果能消除这些缺陷,那么工程材料的有效强度将至少增加 l0 到 20 倍 。” 除了 Griffith 的工作,其他的材料力学理论家很少考虑到材料的尺度律和尺寸效应问题,这种倾向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80 年代 。毫无疑问,这是由于在考虑分布损伤和准脆材料的(非线性)的断裂力学出现以前,那时的所有理论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用应力与应变表达的失效准则,其中包括许用应力下的弹性理论、塑性理论和以微小纹或微裂缝主导的断裂力学,它们丝毫没有考虑到材料的尺寸效应。因此大约直到1980年还普遍认为,如果能观察到尺寸效应的话,那一定具有统计性,因此尺寸效应的研究应属于统计学家或实验工作者的任务,而不是力学家研究的范围。例如,1953年铁摩辛柯( Timoshenko ) 在他的综述性论文“材料强度史”中也没有提到材料的尺寸效应。 然而在概率分析和实验研究中,尺寸效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Peirce(1926) 用公式表达了链的最弱连接模型,并介绍了 Tippett(1925) 首创的极值统计理论,这个理论由诸多学者加以修改和完善。最终,这方面的进展由 于 Weibull 1939 年 在瑞典的工作而达到高峰。 Weibull(1939) 得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具有极小概率的极小强度的尾分布 (tail distribution) 不能 用现有的任何分布加以描述。他建议用一个具有门槛值的幂函数律来描述强度极值分布律。其他学者通过材料微裂纹分布的概率模化在理论上证实了他的这种分布。这种分布后来在统计学中被叫做 Weibul1 分布。 由于 Weibull 的工作,尺寸效应统计理论的基本框架已基本完成。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随后的大部分工作都主要是完善、应用和证实 Weibull 的理论。似乎可以认为,只要能观察到的尺寸效应就一定属于 Weibull 类型。现在我们知道,情况不是这样。 Weibull 的尺寸效应统计理论可用于下面几种结构: (1) 失效的开始恰发生在宏现断裂点处; (2) 失效仅造成可忽略应力重新分布的一小块断裂扩展区,而疲劳变脆的金属结构正属于这种情况。 但是准脆性材料不属于这种情况。这些材料的特征是存在着具有分布形式的开裂损伤的大的断裂扩展区域。它们包括由不同水泥及添加物作成的水泥砂浆、聚合物和沥青 ( 尤其是高强混凝土 ) ,不同类型的岩石,冰 ( 尤其是海冰 ) ,众多的复合材料 ( 纤维或颗粒增强的 ) ,纤维增强的混凝土,韧化的陶瓷,骨头,生物类贝壳,硬粘土,胶结化的沙子,灌浆的土壤,煤炭,纸张,木头,木屑压合的木板,不同类型的耐火材料,一些特殊的硬台金和填充式的人造橡胶等。这些材料的尺寸效应,主要是由于在到达峰值载荷以前,一个长裂纹或者一个具有徽裂纹的大的断裂扩展区发生稳定的增长,尤其是由于应力的重新分布和由于长裂纹和大的微裂纹区域的存在而引起的储存能的逐渐释放。 目前,固体力学中有三种有关尺度律的基本理论: (1)Weibull 的随机强度统计理论; (2) 长裂纹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和断裂能量释放理论; (3) 裂纹分形理论。 参考 【 1 】梁正召等 . 岩体尺寸效应及其特征参数计算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32 ( 6 ), 2013,1157-1166. 【 2 】 Bazant,Z,Chen EP. 结构破坏的尺度律 . 力学进展, 29 ( 3 ), 1999,383-433.
个人分类: 科普|13181 次阅读|2 个评论
俺来讲个尺度效应的故事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3-5-23 11:13
   游泳是很好的运动,俺们准备6月份开始,连游一个月。    在游泳的时候,会有“嘘嘘”的需求,如果不知道“嘘嘘”为何物,可回忆儿时母亲在端着你时发出的声音。我相信,在50米或者25米的池子里,一旦有需求,肯定是直接上岸找洗手间。    而我们转换一个场景,在海里冲浪的时候,如果突然来了“嘘嘘”的需求,你还会上岸找洗手间不?据俺的不完全统计,多数同学直接在海里就“嘘嘘”了。    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尺度效应。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27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岩石力学及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尺度效应问题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3-2-1 18:19
岩石力学及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尺度效应问题
学者们研究岩石破裂失稳问题,涉及的尺度不外乎微观、细观、中观与宏观等。是否从微观、细观尺度弄清楚了岩石的力学性质,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岩石的失稳行为与演化规律呢?答案是不能,因为岩石是非均匀介质,其变形破坏行为具有非线性特征,即使对岩石每个局部的几何及力学性质搞明白了,对其整体力学行为的认识或许还是一笔糊涂账。整体不等于局部之和,非简单叠加的关系。 学者们在实验室内已做过不同尺度样品的试验,以寻求模量、强度与尺寸间的关系。对同一种样品,貌似定量实则定性的统计关系已经找到,但找到的关系不能外推到其它岩石。即使是同一种岩样,如花岗岩,由于其赋存环境不同,在不同地点取样,试验数据的统计关系也不相同。这样,即使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仍未找到模量、强度与尺度间的本质定量关系,具有普适性的规律仍待挖掘。 是否对此问题“山重水复疑无路”了呢?我看未必。确实,岩石的力学性质与介质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尺度本身有关,貌似没有规律性。但若从比值上研究,如从应力比或应变比上探索,或许会发现共性规律。 已有研究表明 【 1 】 ,裂纹起始应力(弹性极限应力)、裂纹成核应力( 起裂应力)与峰值强度的比值,分别约为 40% 和 80% (图 1 ) 。这说明,应力比值有较强的规律性。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图 2 ),应变比对岩石的均匀性不敏感,要优于应力比或能量比。 值得注意的是,加载速率对岩石力学性质有显著影响。若从室内试验得到的规律运用于地质灾害预测研究,岩样三轴压缩试验必须保持一个极低的加载速率,才可能得到可靠的结果,因为地质灾害(除岩爆外)的演化过程非常缓慢。 图 2 峰值强度点与起裂应力点对应的应变、能量之比 与岩石均匀性指标的关系 地质灾害如岩爆、崩滑、强震等,其孕育尺度从米级、几十米级数百米级到数千米级,其是否存在一个共同的演化规律呢?我们的研究表明确实如此,从应变比出发发现的一个规律已得到了诸多实例的证实。 参考 【 1 】 M.Cai, P. K. Kaiser, et al., Generalized crack initiation and crack damage stress thresholds of brittle rock masses near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Mining Sciences. 41(2004), 833-847.
个人分类: 科普|7851 次阅读|2 个评论
复杨永民网友
热度 4 lix 2013-1-6 19:37
在 “ 围观 1302 :尺度效应不能被庹了 ”的评论中,提到研讨会的事, 杨永民 网友问“求旁听 .... ”,当然欢迎啦。研讨会地点:生地楼 180 室。时间: 1 月 9 日(周三)早上 8 : 30 。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您也得讲 5 分钟的“全球尺度的 ET 估算” -- 时间较紧,所以博文回复,希考虑。
个人分类: 课件科普|3329 次阅读|9 个评论
金属强度与其晶粒大小的关系
热度 3 mohsh 2011-7-30 23:33
已有研究 ( 包括中国科学家卢柯和孙军等的工作 ) 显示,金属的强度随其晶粒的尺寸减少而增大,但存在一个尺度极限 ( 如 10nm 左右 ) ,当尺寸小于这个极限时,强度反而逐渐降低。同时也有许多研究 ( 包括许多中国科学家的工作 ) 显示,非晶合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晶粒尺寸从纳米到非晶的力学性质演变规律和机理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研究问题。金属的强度可能是由晶粒内的化合键能、晶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结构缺陷共同决定的。当晶粒尺寸减小时,晶粒内化合键能对强度的贡献减少,晶粒间相互作用增强,而结构缺陷降低对强度的贡献增加。当晶粒尺寸大于尺度极限时,因结构缺陷降低而导致金属强度增加的作用最为显著,使得金属的强度随尺寸的减少而增强。而当尺寸减少到尺度极限以下时,结构缺陷降低对强度的贡献将大大减小,而因尺寸减小导致的晶粒内化合键能对强度贡献降低成为主要表现,导致金属强度反而降低。但随着晶粒尺寸进一步减少以至到非晶状态,晶粒间相互作用增强对强度的贡献将越来越突出,并在另一个尺度极限以下成为主要贡献,导致金属强度增加。该假说希望能够得到实验和理论分析的验证。
9869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反射率定义说说遥感尺度效应
热度 2 liuliangyun 2011-4-15 10:25
1、反射率与尺度效应定义 遥感反射率的定义:地物表面反射能量与 到达地物表面的入射能量 的比值。 遥感表观反射率的定义:地物表面反射能量与 近地表太阳入射能量 的比值。 尺度效应:各学科定义和理解很不一致。遥感科学中的尺度效应定义和理解:同一区域、同样遥感模型、同类遥感数据、同等成像条件, 不同分辨率遥感反演的地表参量不一致 。 2、什么情况下不存在尺度效应? 线性反演模型、且模型驱动变量与辐亮度信号是线性变换的 。 3、反射率与辐亮度之间不一定是线性变换关系。 若高分辨率与低分辨率遥感之间是非线性混合的,即 高分辨率像素之间存在相互遮挡和交叉辐射 ,不能用太阳入射到地表能量代表到达地物表面的入射能量,此时,高分辨率遥感反射率计算就十分困难,即:遥感能测量地表反射能量,但到达地物表面的入射能量未知。例:1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树冠能看到阴影和光照面,若用遥感器接收的辐射能量除近地表的太阳入射能量,计算得到阴面和阳面“表观反射率”存在巨大差异,但阴阳面的树冠反射率本身差异应该不大。 4、尺度效应产生原因 1)非线性遥感模型 非常简单:f(a1)+f(a2)+...+f(an)!=f(a1+a2+...+an) f为遥感反演模型,(a1,a2,...,an)为1个低分辨率遥感像素对应的n个高分辨率像素的遥感变量;‘!=’为不等号 2)非线性遥感变量 (遥感反演模型的遥感特征参数,如LAI经验反演模型中的NDVI就是非线性的遥感变量) 非常简单:遥感反演模型的遥感变量(如NDVI)与遥感辐射信号(如DN值、辐亮度)之间是非线性的。 g(b1)+g(b2)+...+g(bn)!=g(b1+b2+...+bn) g为遥感特征变量与遥感辐射信号之间的数学函数,(b1,b2,...,bn)为1个低分辨率遥感像素对应的n个高分辨率像素的遥感辐射信号。 3)非线性混合像元 对应低分辨率图像,高分辨率像素之间存在相互遮挡和交叉辐射。 该问题稍微复杂些, 根本原因是遥感反演模型是建立在某个特征尺度上的 ,而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辨率高于遥感模型对应的特征尺度,导致 遥感反演模型不能应用到高分辨率影像中 。 f(b1+b2+...+bn,Ref)!=f(b1,Ref)+f(b2,Ref)+...+f(bn,Ref) f为为遥感反演模型,b1,b2,...,bn为1个低分辨率遥感像素对应的n个高分辨率像素的遥感辐射信号,Ref为遥感数据定量化处理的参考。以光学遥感为例,Ref为近地表的太阳入射能量。 例:1米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用f(NDVI)经验模型反演LAI,用表观反射率计算的NDVI及其反演LAI就带来很大误差了。 注:可以将1)和2)合并为非线性遥感反演问题。热红外、微波遥感对应的非线性混合像元问题可能有些差别。 5、尺度效应的解决方法 1)理解尺度效应的驱动机制; 2)针对模型非线性问题,建立尺度转换定量模型; 3)针对非线性混合像元问题,建立混合像元传输模型和反演模型。 个人思考观点,不一定准确,欢迎探讨。
6789 次阅读|2 个评论
胡鹏教授答网友
热度 2 lix 2010-12-27 08:17
在 尺度效应例5:DEM 评论中,网友 silversoft 问:胡老师一直研究的问题似乎主要是解决两种不同分辨率的DEM模型之间的高程值的转化或综合问题, 我觉得这样理解是靠谱的。但是老邪毕竟是外行。好在胡鹏教授也看博客的,所以在给我的email里有段话我感觉间接回复了网友 silversoft : 你的博客中,有 Simonett常提遥感的多分辨率的特点和地表复杂性造成的尺度效应是遥感科学的核心科学问题,我认为:整个GI都有多分辨率、多尺度效应都如此。因而综合作为哲学上、认识论普适方法,在整个GI也普适。我在 DEM上体会很深: 不同对象,有不同的综合指标,DEM上是高程特征,雨量是总量...。矢量的多分辨率很难搞,比如地形图上等高线综合,百年用手工,今天也基本如此; 而DEM数字综合,实质上已完全解决了此问题,也即栅格的综合,按指标耒会比较顺。矢栅统一、数字综合的重要意义可能会很大。 老邪赞成。多年以前,矿大(徐州?)就有一位老先生建议搞尺度学。我感觉我们哲学上弱了一点,后来在网上呼吁学哲学的网友指导,也没人响应。希望胡鹏教授的研究能深入下去。 胡鹏教授的部分论著: Hu Peng, Liu Xiaohang, Hu Hai, 2009. Accuracy Assessment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based on Approximation Theory ,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75(1): 49-56; Hu Peng, Liu Xiaohang,Hu Hai, 2009. Isomorphism i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and Its Implication to Interpolation Functions ,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75(6):713-721; Hu Hai, Gao Jun, Hu Peng, 2009.The Digital Generalization Principle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tial Analysis, Spatial-Temporal Data Modeling, and Data Mining,Proc. of SPIE Vol. 7492, 749221; Wu yanlan, Liu yongqiong,et.al.2009. Flow paths tracing from raster contours using distance transfor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tial Analysis, Spatial-Temporal Data Modeling, and Data Mining, Proc. of SPIE Vol. 749255; 胡鹏,白轶多,胡海,2009. 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中的序同构问题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34(3):352-357; 胡海,杨传勇,胡鹏,2007. DEM 最优线性生成技术MADEM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6):118-121; 胡鹏,高俊,2009. 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字综合原理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34(8): 940-942;
个人分类: 课件科普|5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尺度效应一例 (例5: DEM )
热度 1 lix 2010-12-16 12:28
说到DEM,各位是行家。所以在这里讲这个,不是敢班门弄斧,主要是请教。 上边讲到定量地学描述是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的基础,是遥感科学的关键,正因为如此,遥感离不开DEM。 遥感应用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遥感图像分辨力是25米的,但手里只有分辨力是5米的DEM,怎么办?最省事的办法是用25个5米的DEM像元来取平均高程值,作为25米DEM像元的高程值。我前边介绍尺度效应的时候讲了: 不同分辨率图像之间关系: 观点1:简单平均,没什么好研究的 观点2:不是简单平均。取决于地表状况,目标(地学)参数 的 性质我们的观点。 这同样适用于平均高程值。大家都知道,同样面积的地表, 5米的DEM信息量是25米DEM的25倍,分辨力的粗化,肯定是要丢失信息的。但是,凭什么25米DEM像元最重要的信息就注定是其平均高程值呢?凭什么不可以根据地表状况和应用需求来确定25米DEM像元最重要的代表性高程值呢?很高兴武汉大学测绘界胡鹏教授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作了十年的研究,提出了比削峰填谷的平均高程更能反映地表真实状况的尺度转换的理论和方法,有所突破。 借此机会,向胡鹏教授表示祝贺,希望测绘界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也能学习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有所突破。外行讲得不对的,请胡鹏教授在座的学生指正。
个人分类: 课件科普|7127 次阅读|6 个评论
利用《组成论》里的最复杂原理,研究尺度转化如何。
purplelab 2010-8-30 08:13
无内容。
个人分类: 水圈水文学|4590 次阅读|1 个评论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实验数据发布
lix 2010-7-8 23:43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实验数据发布会今日(7月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 黑河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一条生命之河。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实验数据包括流域地面实测(同步与连续),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多尺度,多波段,多时相的成套数据,非常适合遥感科学的各项研究。昨天下午通过了数据质量评审,从今天起对公众公开。欢迎遥感科学研究工作者,全国性遥感调查工作者免费利用这些数据研究地面实测数据与遥感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相关性等问题。同时更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批评(数据的不足或不便)和建议。 发布网站(同一套数据,两个发布系统): http://westdc.westgis.ac.cn/water http://rsdc.bnu.edu.cn 黄老邪非正式帮忙宣传,数据是28个单位近300参与人员几年共同努力的成果。 7月19日补记:感谢评论2和5,指出我给出的地址漏了一个west,已改正。谢谢 penghh03 、博友 李大成 。
个人分类: 课件科普|5601 次阅读|8 个评论
在“尺度效应”领域的最近一“战”
lix 2010-6-25 09:43
在 回忆我在尺度效应领域的首战 一文的评论中,一位博友好奇说:在尺度效应这个问题上,诺大的遥感界竟然只有几个人孤军奋战,这个事情实在值得深思。 实际上,从迄今评论来看多数仍然坚持遥感不过一门技术,尺度效应不过是图像处理里边多分辨率问题,也已经有成熟技术。这种鄙视遥感科学的评论,在遥感界是很有代表性的。 行业对遥感的需求是明显的。但这些行业一般都有自己的遥感生产单位,甚至遥感研究单位。我知道某遥感生产单位有两百多人,除了一个副教授级高工,一个在职读博士以外,清一色高中毕业。反正培训几天,能从遥感图像上勾绘出生产需要的图件,或者会玩图像处理的商业软件,就上岗。这样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往往还自信满满,只要有钱买好的遥感图像,生产问题他(她)就能全部解决。 不少部委也有自己的遥感研究单位,但据我的观察,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对上级负责,写本子立项,立项成功,分经费(主要本行业的遥感生产单位,少量給行业外的合作单位),多少考虑一点用好问题。会用问题是不考虑的,他们申请项目的时候已经会用了。 最近开了几个全国性调查的论证会,经费都上亿的,都要用上定量遥感,所以让老先生去提意见。其中一个方案是双轨制:传统的点测量照旧,新的定量遥感和面过程模型结果为辅。评委中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提出质询意见:这次是第三次全国调查了,第一次遥感,是80米分辨率的,第二次,是30米的,遥感结果都跟我们地面测量值对不上号。而且两次遥感的结果缺乏可比性,说是分辨率不一样,连从遥感结果判断变化都做不到。这次又用新的卫星,究竟有什么意义?项目负责遥感-模型的专家答辩说:我们打算用地面点测量值与对应的遥感-模型结果作相关,如果相关关系还可以,就把地面点测量值推广到面上。如果实在相关很差,我们就放弃遥感-模型结果,还用传统的方法。老专家还算满意。 这个办法,应该比前两次考虑细一些,可行一些,有进步。但我还是非常失望。下来问负责遥感的领导(算我的学生辈吧):相关很差,就放弃,遥感应用怎么进步?为什么不好奇一点,把相关很差的原因找出来?机理不清,瞎相关碰运气,这根本不是在搞相关,是在乱搞关系!学生辈领导解释:经费里没搞研究的,全国调查时间紧,必须按时完成,也没时间。 所以还是体制上的问题,大家都认为自己会用,体制上就没有遥感科学的空间。连山西黑矿主,邳州贪官( 邳州征地血案赖上遥感? )都在研究怎么反遥感,我们自己反而不研究,自以为是。
个人分类: 课件科普|5707 次阅读|12 个评论
再答[游客]lxf
lix 2010-6-24 06:26
在 答复遥感--小苗的评论 评论中 lxf ip:159.226.123.*说: 作为原始问题的发问者,我非常感谢李老师的认真回答,还有这么多遥感同仁的热烈讨论,我认真的从头读到尾,真的是受益匪浅,但也同时感觉到问的问题有点大,有争议,没有确定答案。(原始问题指 遥感是夹缝中露头的小芽 回答LXF的问题) 这么多遥感同仁,是有不同层次的 -- 有的是有困惑的,有的是已经有信仰的。我在网上一般避免和信仰很强的的网友争辩,但不争辩,并不等同于赞成。我认为您是有追求,但有困惑的。所以答复您比较多一点,建议您区分一下网友的意见,是在讨论问题,还是在抒发自己的信仰,自己作判断。如果人人的话您全信,可能就会越来越糊涂。 从这么多的讨论中,我还是认为问题来源于实践,不能单纯的只搞理论,自娱自乐好像价值不大,国家也在提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怎么符合? 首先,问题来源于实践,这是对的。单纯的只搞理论,自娱自乐,满足好奇心,也是可以的,但没人出大钱,对未来价值大不大,难说。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是指国家出大钱的大项目。基金委一般的青年基金,面上基金并无此要求。如果您真如您所说是新出道的,我建议您还是目标定低一点,在广泛了解文献上介绍的遥感本身的进展,和各行业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看自己能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招数,更好解决一个文献上提出的问题,从申请基金委的青年基金,面上基金作起。这样可以暂时逃避掉您目前太多的,不同层次问题的困惑。 因为不太清楚您困惑的层次,您工作的具体情况,乱猜的不好写,暂时就发这么多吧。
个人分类: 怪哉虫儿|4473 次阅读|4 个评论
回忆我在“尺度效应”领域的首战
lix 2010-6-23 05:18
我到加洲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念研究生的时候,导师是Simonett。他当时正挟牵头与米国AAG会长论战获胜之余威(见 遥感是夹缝中露头的小芽 ),对我们常提遥感的多分辨率的特点和地表复杂性造成的尺度效应是遥感科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但因为老邪的图像处理背景知识,心里不以为然。觉得我们玩玩采样或平滑(跟 答复遥感--小苗的评论 中一位网友的评论同),什么多分辨率、尺度效应,咱玩不转啊? 后来进入课题(80年夏),导师是Strahler,让我搞森林反射模型。给了我几篇参考文献。其中有一篇提到林下测量数据结果表明:林冠的郁闭度与其在地面投射的阴影面积比相关性很低。我就有些纳闷,这跟我的感性经验知识不一致啊? 所以我就认真地看这篇文献,从数据表到散点图,到相关系数,都支持作者的结论。但是,再仔细看其测量方法,是把整片林地划分成10米见方的格子,每一个格子测量林冠郁闭度与其地面的阴影面积。工作得挺辛苦的。 但是,我就琢磨,一棵树冠的阴影,是在树同一个格子里吗?我查了一下,平均树高是20米(约),测量时太阳高度角大约40度。这样,树冠的阴影早跑到不知哪儿去了,树所在的格子里的阴影也不知是哪棵树的。因此,该文献的结论是错误的。 Strahler和Simonett看到我的分析,都认为我是对的,Simonett抓住机会又给我讲了一通尺度效应。但是Strahler说,该论文的第二作者Smith是遥感界的大牛,最好先向他确认一下。确认的结果Smith爽快承认我是对的,给了Strahler和我很高的评价。 这个故事我应该对同学们讲过,但找不到原稿,重新打的。谨以此文,悼念我的导师,美国地理遥感之父,David Simonett教授。
个人分类: 怪哉虫儿|8035 次阅读|21 个评论
时空尺度效应:评论精选
lix 2010-6-22 06:16
为了避免写作,我查看了一下老博文 时空尺度与地表过程 ,以及当时博友的评论。发现当时博友的水平相当高,态度也相当谦和。现精选4则评论贴出,以免埋没。 评论1。 模型在尺度转换中的作用 guest 不同时空分辨率的遥感观测是对地表目标或现象不同时空尺度的采样,应用于理解地表过程中,就需要理解地表过程模型所描述的现象或过程是在什么时空尺度上运 行的。对于不同时空尺度的地表过程模拟应该需要对应时空尺度的遥感观测。但现实中,地表现象或过程具有多尺度层次结构特征,遥感难以提供任意时空尺度的对 地观测信息,这便产生了遥感信息的尺度转换问题。要做好遥感信息的时空尺度转换,其关键恐怕是要对具体的地表参数,真正了解其时空尺度变化的规律。由于不同地表过程或现象的时空变化规律是不同的,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描述某一地表参数时空变化的相关变量也可能是不同的,这是难点之一。所以脱离模型而研究普适的遥感信息时空尺度转换方法似乎不太可行。在遥感信息的时空尺度转换中,应该结合地表过程模型进行。请黄老邪指正。 答复: 谢谢,我觉得您理解得很对。所以我们搞遥感需要和水土光人生气各圈层的过程模型专家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一道找办法,才能搞好遥感科学本身。 评论2。 隔壁家的二傻子 李大侠的以下这句话有不同理解方式: ============================= 在上边狗狗位置的预测问题中,只要在回家过程中,对狗狗有一次精确的观测,就能解决问题。 ============================== (1)科学的理解: 不断修正初始状态和/或模型参数,尽量使模型符合已有现实,才能预测有限未来,这叫同化。(原文) (2)量子的理解: 特别象量子理论中的测量---物理量只有在被观测到时才是确定的... (3)灵异的理解: FUTURE IS A MANFOLD, EVERYTIME YOU LOOK AT FUTURE, THE FUTURE HAS BEEN CHANGED.(EINSTEIN 语录) 评论3。 dummer 所谓非线性系统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 是指在大的时间尺度 large time scale or long term 的行为. 在小的时间尺度内, 我们有理由把他看成线性系统, 所以天气预报是可能的. 非线性系统并非一点规律都没有, 正如博主所说, 我们自己都能预报从冬到夏天气会渐渐暖和起来,根本不管你南美有多少万只蝴蝶在扇忽翅膀. 如果把非线性系统投影到一个相空间, 我们会发现杂乱无章轨迹会逐渐收敛到一些特定的区域, 在拓扑学上, 我们管这个区域叫strange attractor. 比如, Lorenz attractor 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 另外, 天气并非没有控制的可能. 比如, 在鞍点(saddle point), 有一些特征线是发散的, 不稳定的, 而另外一些特征线是收敛的, 稳定的. 如果把一些点通过控制的方法规范在收敛线上, 系统就是稳定的, 即无论蝴蝶怎么扇翅膀, 都不会出现飓风. 评论4。 雨在风中 To dummer: 我猜测dummer是研究流体力学的. 对天气和气候来说,你说的第一段其实是不对的. 天气预报之可能在于模式对天气尺度以上(千公里尺度以上)波动(主要是ROSSBY波,或者叫天气系统))的非线性演变和生命史(传播和(正/斜压)不稳 定,或者说波的破碎)在7天以下可以有相当不错的描述,并不因为它是线性的. 相反,对时间尺度较大的,比如季节尺度以上的预报,对初始条件反而不那么敏感了,因为这时候边界(比如海洋或者地表温度)起主导作用. 另外, 天气并非没有控制的可能. 比如, 在鞍点(saddle point), 有一些特征线是发散的, 不稳定的, 而另外一些特征线是收敛的, 稳定的. 如果把一些点通过控制的方法规范在收敛线上, 系统就是稳定的, 即无论蝴蝶怎么扇翅膀, 都不会出现飓风. 因为天气系统的空间尺度,这实际上不可能的. 而且,即使做到了,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气候系统内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比如把飓风消灭了,就可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重温这些评论,对自己几乎又是再学习的过程。
个人分类: 课件科普|8477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