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活着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活着

相关日志

活着,在太平洋铁路【《旅伴》(2015.12,总215)】
黄安年 2019-10-21 07:34
活着,在太平洋铁路 【《旅伴》(2015.12,总215)】 【个人纸媒文章(黄安年个人纸媒文章目录编号GWH 757)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年10月21日发布(第22784篇) 8 月5日 -9月16日,笔者 在纸媒报刊上发表的个人文章总共364次篇(GWH101-464,截止2008年),陆续发布在个人博客上。“次篇”表明某篇文章有可能在不同纸媒被发表或转载。个人在纸媒图书上文章目录78种(GWH001-GWH078)中的近百次篇未计在内。部分个人报道和论文打印稿、纸媒对笔者的书评和报道、个人译校文章也未计算在内。此前2019年1月6日-4月2日笔者通过博客陆续发布个人收藏图书的英文图书书目( US 001-US538号)。4月5日-5月28日发布个人论著收藏图书书目(GH001-GH041)、《黄安年文存选》目录。 为保障个人纸媒文章目录的完整性,便于自己和读者查找,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改革开放以来在纸媒报刊的个别文章暂不发布。个人藏书书目工作自今年初以来已经整整八个月多了。书目力求穷搜,目录检索是我国固有的学术传统,也是学术传承和历史记载的必要平台,个人藏书目录的完善将为集成为一个微“数据库”创造条件。 完整保存这些纸媒论著、译、评学术资料,反映了笔者践行学术报国的心愿和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的宗旨,也从一个普通教育和学术工作者的学术探索历程。 9 月 16 日 开始发布纸媒评论 个人论著文章( GWH501 起编号)、 | 个人部分论文稿( GWH601 起编号)、个人撰写的部分报道( GWH701 起编号)、发表的个人译文( GWH801 起编号)、发表的个人校文( GWH901 起编号) 这里发布的是袁艺文《 活着,在太平洋铁路》,载《旅伴》2015年12月总215期第102-104、106-110。 收入黄安年文存 2015 年卷。 照片 11 张,拍自《 活着,在太平洋铁路》 1 , 2 , 3 , 4 , 5, 6, 7, 8, 9, 10,
个人分类: 个人藏书书目|1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活着是为什么?
热度 1 shaopenghan 2019-9-23 08:30
生命的意义 生命从最初的起点,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从细胞进化到动植物,再到人类社会,形成现在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 人活着是为什么? 为什么的答案通常是一个目的。而目的是人在有计划地做事中才有的。比如,人们上学的目的是学习知识,去旅游的目的可以是看风景,或者是散心、换个心情等等。人们也可以花费很多年去追求一个梦想,这里梦想就是目的。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期间可以做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事情,却没有任何一个事情对应的目的可以算作是活着的目的。死亡仅仅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结,更不可能作为活着的目的。可见,目的是不可以用来描述“人活着是为什么”的。人活着也不能用“为什么”来表述,就像我们不能用“红黄蓝绿”这些词来描述物体的形状那样。这个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人们习惯对事物都问个为什么才出现的,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用为什么和目的来表述的。 人活着是没有为什么的,没有目的的,仅仅是维持活着。若非要安一个目的来符合人们的习惯,那么可以说“人活着是为了生活”。人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 生命没有目的,没有为什么。 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存,在于活着。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熵减。所以虽然生命没有目的,但却可以追求进化和熵减,这样就可以生存的更好。
840 次阅读|2 个评论
活着才是硬道理!
热度 8 张海霞 2018-12-6 18:19
今晨惊闻张首晟教授去世,不胜唏嘘,不管是抑郁症还是其他,他都不该在55岁的盛年凋零,真的是想不开!无论如何,活着才是硬道理! \0 \0 重贴年初写的博文《人生没有道理可讲,只有顽强地活着》。 晚上散步的时候大家聊起了《芳华》,纷纷感慨这滚滚时代洪流之下个人命运的渺小与无助,不知不觉就说到了《活着》,这部催人泪下的电影和更加让人不忍卒读的小说,纷纷为电影中那一代人的命运扼腕,我不禁潸然泪下,因为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一个旧中国成长起来的中国教书人历尽坎坷的一生。 爷爷是清朝末年出生的那一代人,没有办法选择,他出生在一个几代单传的封建地主家庭,幸运的是家里很富有,不幸的是他的父亲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严重被惯坏了的独生子,满脑子的封建思想、男尊女卑:他虽然是几代单传的宝贝疙瘩,很幸运他第一个孩子就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男孩,很不巧的是我的爷爷是他的第二个孩子,而且这个孩子竟然在娘胎里的时候就被他蛮横不讲理的父亲打成了残疾:爷爷出生的时候就带着残疾,右手的五指是蜷曲的、伸不开。他的父亲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长子的身上,这个带有残疾的二儿子成了他的心头大患,因此爷爷很小就离开了家,因为家里没有他的位置,他只有自谋生路也想办法读书,虽然他手有残疾可是他人聪明善良又勤奋能吃苦,用左手写得一手好字,终于做了私塾的老师,这是解放前,他没有继承地主爸爸的财产也没有继承任何土地,全部靠自己的一只手开始自己的教书生涯。 经历了日本兵的入侵、国民党的内战,全家辗转流离,终于等到了革命成功、新中国成立,他也顺顺利利地继续做他的老师,可是好日子还没有开始几天,他就“作为地主家的儿子”被“运动”了!紧接着是文革,他又作为“黑五类、反革命”被“批斗”了!终于等到四人帮下台了,他又回到了讲台,80年代初的时候他被平反了,开始担任学校的校长,从教40年的纪念会上我还记得他带着大红花,满脸的幸福和快乐。可是,谁也没想到,87年夏天,他被查出患了癌症,而且是晚期了!这个消息象晴天霹雳一般击倒了我们全家,那时我正好是高二的暑假,我从小跟着爷爷在学校里长大,坐在爷爷的自行车后座上是我最大的幸福,可是,经历无数风雨的爷爷却一下子躺倒了,我们都不敢相信!几个月里爸爸带着他走遍了能够找到的治疗癌症的大小医院,最终还是没有留住爷爷的生命,爷爷于1988年1月8日在家里阖上了双眼,我清楚地记得他当时躺在床上,对着我说:“海霞,水开了,我听见水响了!”这是他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亲爱的爷爷就这样在病魔的折磨下离开了我们,当时他只有65岁! 三十年过去了,回顾爷爷坎坷的一生,其实是一代中国教书人的命运缩影,从旧中国、新中国到改革开放,整整的60多年时间里,社会动荡不安、命运跌宕起伏,历经千辛万苦,却倒在了享受胜利果实的那个前夜。回想这些,令人嘘唏不已、感慨万千,一个人的命运其实就是一个民族和那个时代的缩影,像爷爷这样的人很多,一辈子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无论世事的变迁,他都坚守着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和良心。爷爷的学生很多,有成名也有很普通的,甚至有些生活很不如意,可是爷爷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不管是何时的学生,只要见到他,都能够感到父亲一般的温暖。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得一件事,他的一个学生沦落到了走家串巷用爆米花机器给人“蹦爆米花”的境地,正好那一天他到了我家附近,爷爷下班回来的时候恰好路过看见他,立马把他请到家里吃饭,问他和家人的近况,我记得那个学生当时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可是他那天在爷爷的面前大哭起来,一直聊到很晚才离开,后来爷爷还常常提到他。多年来,这一幕,一直留在我的心中,每每想起那个雨夜,那个流落在街头的学生,我的心中就会隐隐作痛,同时它也不断地激励和鞭策我去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全心全意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尽心尽力去爱护每一个学生、无怨无悔去帮助每一个学生! 人生就是这样,没有道理可讲,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顽强地活着! \0 \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77 次阅读|11 个评论
《活着》的热度
热度 5 ncepuztf 2018-11-17 17:13
(1)2018年暑假,我曾在QQ空间发表说说: 越努力越艰难,一定是错了地方或方向。 数位朋友留言:是说我吗? 看样子这是很多人的感觉。 (2)前些日子参加一个项目验收评审,组长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专家, 初次相识是在2006年北京的一次供电国际会议上, 那是的他还正踌躇满志或说春风得意,为分会场的主持。 说话彬彬有礼,一派儒雅的学者风度,让人敬佩。 如今得见,已显老态龙钟,成为“老先生”了。 这次评审会,最后拟定结论时,主持评审会的国网科技部年轻干部提了些意见, “老先生”作为组长,一直“行,行”的应诺,后来干脆说: “你说啥就啥,听你的!”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很是让我诧异。 后来,我把故事讲给一位朋友听,他说: 多磕头,少说话! (3)学校的考核政策终于落地,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校方努力匹配双一流目标, 分解下来的考核指标将近提升为上一聘期的四倍。 也终于把发展中的我们变成了为“生存”而努力。 换句话说,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把 解决“发展问题”转换为解决“生存问题” 了! (4)今年“双十一”无意中看到当当网的图书畅销榜单, 近期《活着》排在首位 , 第二位是《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难道是大家对生命有了更浓的兴趣? 要知道,前3年人们还在“追风筝”! 2014年排行榜前两位如下。 2015年排行榜前两位如下。 2016年排行榜前两位。 2017年排行榜前两位。 (5) 人类的苦难不是来自“天灾”就是“人祸” 。 这不,连美国加州的“天堂小镇”也不曾躲过, 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后者,热度让人无法“活着”。 https://mp.weixin.qq.com/s/aYxK9rzmpIT3La8-Ht0RJA 媒体倾向于说这是天干物燥的天灾,特朗普说:这是人祸!祸起于管理不善。 让我们祈祷,祝他们早日脱离火海,重建家园! 让我们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而努力吧!活下去才有希望!
个人分类: 生活|1458 次阅读|10 个评论
活着不容易,转眼又走两
热度 3 ncepuztf 2018-8-15 21:37
这个暑假,回趟老家,返回学校,人已去两。 一位教辅,一位教研,五十刚过,却已挂了。 一位熟悉,有为博导,科研猛将,实在惋惜。 笑也慈祥,音容宛在,一起踢毽,颔首之交。 青年虽壮,也应珍惜,为了祖国,工作五十。 去年前年,已有先例,都挺年轻,一色癌症。 有的死了,有的凑活,前车之鉴,三思三省。 累了就歇,啥都不想,要想就想:“努力奋斗,为了什么?”
个人分类: 生活|1392 次阅读|6 个评论
芸草
pingguo 2018-8-5 09:30
一 狗蛋,石头,芸草, 据说名字越贱越容易养活。 二 很多时候,他们奇迹一样地活着, 配得上他们的名字, 配得上一方水土, 大美不言的山河。 三 另一些时候,他们死了, 没有埋。 四 如果你爱他们请痛恨他们, 如果你痛恨他们请爱他们。 2018-08-04
个人分类: 诗歌|1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个中国人,活着容易吗?
热度 10 张海霞 2018-7-23 23:22
2018.07.23 活在当下的中国,真心不容易,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纸包子、假药、假酒、假疫苗、害人的幼儿园、万恶的应试教育、伸手不见五指的雾霾 …… 层出不穷,不断地被曝光、不断地挑战着我们那脆弱的神经,仿佛我们生活在人间炼狱之中,几乎要喷出一口老血、自绝于这个世界。 可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些年来我的身边却并不完全是新闻事件描述的炼狱: 生了娃以后不久就赶上三鹿毒奶粉事件,身边的朋友都纷纷开始主动去买或者找人代购海外奶粉,我却是坚持了母乳喂养和国产奶粉:孩子 6 个月前,咱仗着身体好,给娃喂母乳,管饱管够管健康(因为咱这妈很健康); 6 个月以后咱坚持给娃买先生东北老家的完达山奶粉,把娃养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所以,很多朋友问我养孩子的事,我就推荐完达山,因为我相信一定有好的国产奶粉养得了中国自己的娃,完达山就是这样的好奶粉 …… 娃上学以后,各种择校喧嚣直上,我坚持给娃上她适合的学校,我说“孩子我不关心你上啥学校,我只关心你是否可以成为这个学校的杰出校友”,娃上学上的快快乐乐,成绩一直棒棒哒,后来上中学,很多人问:啥时候送孩子出国上学?我说暂时没有计划,打算参加高考在中国上大学,很多人都说你是不是疯了?中国教育这样,你还敢让孩子在国内上学?我说:我自己就是这么上学长大的啊,也没见被折磨死,貌似也走遍世界还挺受欢迎。很多人就说你是不是被灌迷魂药了?我说不是的,我就是这么想的,因为我相信中国的大学一定教得好中国的孩子,我自己就是这样的大学老师,我身边很多人也都是这样努力着,盼望着将每个孩子在学校里培养成材,尽管我们做的还不够好,但是我们一直努力着 …… 之所以这么想,可能跟我是个河南人有关系,与生俱来头上就顶着“河南人”这顶被无数人歧视诋毁的帽子,其实我知道,我 99.99% 的河南老乡都和我一样正直善良勤劳勇敢并且一直在努力为这个世界创造更多的美好和微笑;活在当下的中国也许并不如你想象的美好,但是我依然积极乐观地相信:这里绝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正直善良勤劳勇敢,会一直努力为这个世界创造更多的美好和微笑: 毒奶粉苏丹红可恨,我们需要严惩那些制假造假的人,但是不要忘了我们还有完达山这样的良心奶业; 害人的幼儿园可恨,我们需要严惩那些无良的假学校,但是不要忘了我们绝大多数优秀的老师和学校; ...... 出了问题以后,我们需要的不是全民的肆意谩骂,我们更不能跟风打死所有的“国产行业”,我们需要的是反思:如何可以把这些行业做好?!因为我们有十多亿人,我们不可能靠别人活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8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聊死了?
热度 5 ncepuztf 2018-3-19 19:46
昨日回家老婆说:聊死了? 我一脸懵: 啥?谁聊死了?这不得上头条? 老婆说:是上头条了啊,听说是李敖死了? 我:噢, 是li'ao啊,我以为是liao呢 ,可惜了! 老婆:你知道啊,他是干啥的?好像很出名哎! 我:好像是个作家,挺能说也挺敢说,老说人家不爱听的,活83岁不容易了! 有什么作品我不知道,只记得他说过: 做弱者,多不得好活! 做强者,多不得好死! 我还是要做强者! 后来我看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的人物命运大抵如此。 汉语博大精深,前几天霍金死了,网传一个对话。 甲:霍金走了! 乙:他腿治好了? 不好活就得死,不好死那就凑合活着,所以李敖选择做强者,霍金也做强者。 曾经在爱人姥爷病危时看护一宿, 90多岁离休老人曾经是当地抗日游击队队长,冲锋还是撤退,全靠腿长跑得快! 很像阿甘,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解放后带领群众劈山引水,建设社会主义。 如今连着循环血液的透析机,被绑着(怕碰掉管子),生命垂危,浑身颤抖, 嘴里喃喃着: 凑合活着吧,凑合活着吧! 现在想起来仍历历在目,沉重难受。 李敖死了,霍金走了,能聊的人离开了! 但我们得活着! 活着是第一要义! 活着,我们才有成为强者的可能!
个人分类: 生活|1532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