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蔡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妹妹,你为啥不喜欢蔡琴呀?
热度 10 陈安博士 2012-1-12 13:52
  女侠YC说不喜欢蔡琴,我说你其实和蔡琴是一类人。   当然,所谓的一类是通感,我觉得YC对于爱的感情天生是敏锐的、天然的、值得敬佩的,而不是刻意的、造作的、利益驱动的;而蔡琴对于声音则是天生的、能驾驭的、值得拜服的,而不是训练的、培养的、人人能学的。   我理解女人之不喜欢蔡琴,其实,王春艳说的好,她听蔡琴的《渡口》,觉得那只是一个知道自己声音条件很好的女人在展示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并颇有傲视四方的情怀,这个感受是正确的。很多人听歌是为了自己乐,而不是领略傲慢的,而蔡琴这类声音天生好的女人,她在唱歌的时候没法不傲慢。   和王春艳不同的是,我喜欢专业上的傲慢。比如“你才读过几本书呀!知道多点东西啊!根本不配和我谈学问”这类的话语我就很欣赏,也许你可以和他谈娱乐,但是谈学问,如果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人,那还是别谈的好。   我们在科研上,也应该造成这种学术上的鄙视环境,当你做得不好且也不努力做好或者没有希望做到好的时候,就自动地没脸和高人对话。如此,我们不是靠地位、头衔来决定话语权,完全是靠实力,这个学术世界不就会很纯洁吗?   当然,爱因斯坦是和蔼的,他可以和一个小姑娘一起谈蜗牛,也可以对着一群年轻的大学生来聊相对论的搞笑比喻,但是,如果你不懂布朗运动,怎么指望他老人家给你时间让你和他就这个问题进行学术对话呢?如果你不是纯粹请教的话。   蔡琴在歌声上就是如此傲慢,我同时也喜欢的万芳和蔡琴一起唱过一首歌,就是《欢颜》里那个对话:   天上的星星为何和地上的人们一起拥挤?   地上的人们为何和天上的星星一起疏远?      一耳朵听上去就知道,万芳那纯粹就是训练过的歌声,而蔡琴的声音一插入,万芳立刻就被比下去了。这是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蔡琴知道,万芳也知道,可是,万芳能够在这首歌上对蔡琴致敬。   当然,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听歌的人,没有必要一定致敬谁的声音,所以,聆听着蔡琴那带了傲慢的声音,不喜欢是正常的现象。   我理解这种不喜欢。   还有,看张国荣的演唱会,镜头里的Leslie也是极度自恋的,好像没有观众在场似的。   我喜欢的费玉清也一样。      另外需要交代的时候,我的歌声不是天生的,是自己在没有任何指导的前提下瞎练的,所以,写上面这些文字不是说我和蔡琴她老人家是相似的,恰恰相反,我们刚好不同,不过,我还是难以遏制自己对她的崇敬。   
个人分类: 艺论|4705 次阅读|19 个评论
【歌论】我最喜欢蔡琴的《渡口》
热度 5 陈安博士 2012-1-6 06:44
  席慕容的诗我不喜欢,我还是喜欢才华横溢型的诗人,艾略特这样的。   但是,席慕容的诗几乎全部在描述一个东西,那就是恋人之间的分离与想念,也挺不容易的。在席的诗里,充满了华丽的道别词语,且每每展露着悲伤的情怀,很有味道。如果说徐志摩的诗是20年代最容易被谱曲成歌的,那么,这个时代就是席慕容了。而以诗为歌词是台湾一度的传统,这个传统非常好,我很喜欢。因为,甚至连罗大佑的歌词都粗陋了一点,尽管他第一首谱曲的词刚好来自徐志摩翻译的《歌》。   【这一句: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又隔天涯。】   词:席慕容   曲:杨弦   首次发表于1982年《再爱我一次》专辑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华年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 旁找不到   一朵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   我喜欢歌星的排序:   男:   台湾:费玉清   香港:张国荣   大陆:刘欢   西方:Julio Iglesias 胡里奥-伊格莱西亚斯      女:   台湾:蔡琴陈淑桦万芳   香港:无(几乎全体歌星全是一副金融中心的气息吧)   大陆:无(几乎所有歌手全是“柴禾妞”的意思吧)   西方:莎拉-布莱曼Brightman      我最喜欢的歌曲:      英文:Time to say goodbye,The last time   西班牙语:Hey   意大利语:la Luna   中文:波动尘封的琴弦(《渡口》排第二名)
个人分类: 艺论|6977 次阅读|7 个评论
【歌手论】蔡琴:无法模仿,更不可能超越
热度 5 陈安博士 2012-1-6 06:37
  夏凡写了一段文字来描述蔡琴(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9036do=blogid=525356 ),我有点感触,留言两句,觉得不够,再多说几句。   如果说一个人的声音有学者之风的话,那就只能是蔡琴了。   虽然学者这个词似乎越来越不受尊重,可是我还是想用“声音里的学者”来表征蔡琴独特的声音。   当我在巴塞罗那看高迪留下的各种痕迹时,我心中升起了一句评价:无法模仿,更无法超越。   这是从对导演希区柯克的一句评价里衍生出来的,那句话是:只可模仿,不可超越。   而高迪和蔡琴连模仿都无法做到,更何谈超越。   我爱这个女人的声音。   之前听徐小凤的时候,觉得徐的声音是香港各位歌星里的学者范儿,喜欢上蔡琴之后,徐小凤我就再也不想提了。   什么叫天赋?这就是一个案例吧。蔡琴自己也说:声音是爹妈给的。   此外,王菲是模仿邓丽君起家,那英是模仿苏芮起家。
个人分类: 艺论|4466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1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