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海外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海外

相关日志

有多少中国家庭收养欧美孤残儿童?
热度 1 QFL 2012-7-6 08:19
有多少中国家庭收养欧美孤残儿童?
据 爆料 ,最近民政部官方网站很自豪地宣传: … 目前,中国已与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瑞典、法国、澳大利亚等 17 个国家的 138 个政府部门和收养组织建立了收养合作关系, 10 多万名孤残儿童通过涉外收养回归了家庭,享受到养父母关爱 。 … 这真是一则令人悲喜交加的新闻,喜得是: 大爱无疆,十万多名中国孤残儿童又能重新享受到家庭温暖 ;悲得是:…… ( 因空闲时间有限,省略三千字 ) 。 在过去,一些中国家庭虽很贫穷,但却极其善良,曾不计前嫌地收养过很多日帝遗孤。在21世纪的今天, 作为“ GDP 世界第二,外币储备世界第一,美帝最大债主……”等之天朝上邦,本应该能够完全解决好本国的孤残儿童问题。同时, 中国家庭更应当积极去收养欧美的孤残儿童,让他们重回归家庭温暖与享受到关爱之温暖 。 两百名小学生临时停课,夹道欢迎省领导 ( 图片来自网络,仅欣赏使用 )
个人分类: 爱我华夏|27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困难重重的海外买矿
热度 6 Majorite 2012-7-2 00:32
困难重重的海外买矿
困难重重的海外买矿 铜矿采坑 - 中国去海外买矿,学费太高。原因何在? 现总结如下: - 中国国有公司眼高手低,缺少拥有在不同于中国的环境中工作所需的专门技术和管理技能的人员,所以,力不从心。 - 在国内,中国国企长期以来在政府的羽翼保护下安逸地垄断经营,面对国外激烈竞争时往往措手不及。而国外劳工法律 和合同性质方面的文化差异尤其令它们苦恼不堪。 - 中国国企对国外矿业项目的各个环节由于缺少了解而估计过于乐观:从当地工人的生产率到东道国政府对环境的关注与法律,而这些问题在中国国内都不是问题。 - 中国国内的采矿业长期使用成本低、安全保护差,但勤奋工作、生产率高的中国工人。但在国外使用当地工人完全不是这回事,例如,在澳大利亚,即便是卡车司机年薪都达20万美元,住着三室的房子,每两周享有一次带薪探亲假——某些时候这意味着飞往巴厘岛。尽管中国人认为支付的薪酬已经相当可观了,但依然面临劳资冲突。 - 中国企业存在一个人们不那么熟知的缺陷:它们有时会发生内讧,几乎不会一味执行中国政府下达的中央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企业正演变为有着利益冲突的商业化企业。 采矿坑 -------------------------------------------- 下面是转载文章:   英国《金融时报》汉妮-桑德尔报道文章称,尽管外界观察人士常常担心,中国企业是一股无法阻止的巨大力量,大量攫取全球矿产资源,但这种看法并不准确。中国在全球的资源扩张并非一帆风顺。以下为全文。   中信泰富(Citic Pacific)主席 常振明 对其公司的中澳铁矿项目(Sino Iron)的重要性毫不含糊。他说:“全中国都在盯着这个项目。”该矿位于西澳大利亚覆盖着红色土壤、荒凉的皮尔巴拉(Pilbara)地区。   更确切地说,中国正在胆战心惊地盯着这个项目,因为这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正在面临日益超支的成本和反复拖延。由此导致的代价非常高昂。常振明表示,中澳铁矿项目的规模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项目的四倍。   尽管外界观察人士常常担心,中国企业是一股无法阻止的巨大力量,大量攫取全球矿产资源,但这种看法并不准确。中国在全球的资源扩张并非一帆风顺。   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直希望,通过持有巨额矿产份额,并从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淡水河谷(Vale)和力拓(Rio Tinto)手中夺取 大宗商品 定价权,它将能够更容易掌控自己的经济命运。   但中澳铁矿项目不仅没能展示中国的力量,反而成了一个警示性故事,凸显出中国企业在寻求海外扩张时遇到的困难。当2006年最初构想该项目时,总成本估计不到20亿美元。但现在,中信泰富已经耗费了71亿美元。花旗集团(Citigroup)的分析师估计,该项目的成本有可能暴涨至93亿美元,还有人称,预计最终成本将更接近100亿美元。该矿的进度至少已经拖延了两年。   一家在澳大利亚拥有广泛外包业务的亚洲领先交易企业的一名高管表示:“现在问题已经不再是关于商业目标了,而是关乎中国人的面子。他们砸了太多钱进去,已经难以抽身。”   其实,它不仅仅关乎面子。中国需要进口60%左右的铁矿石,该项目是中国试图摆脱外国供应商挟制的重要尝试。中国钢铁企业一直指责外国供应商把铁矿石价格抬得过高。   汇丰(HSBC)的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这样描述该行业的趋势:“中国一直被少数几家企业牵制着。现在中国不想继续被动地做铁矿石的买家。中国想开发新的原材料来源,想要持有项目的股份。”   但中澳铁矿项目的问题表明,中国想做到这一点依然步履维艰。中国企业想要证明,它们拥有在不同于祖国的环境中工作所需的专门技术和管理技能,但力不从心。   在国内,中国企业长期以来在政府的羽翼保护下安逸地经营,面对国外激烈竞争时往往措手不及。而劳工 法律 和合同性质方面的文化差异尤其令它们苦恼。   中澳铁矿项目不是中国唯一一个在西澳大利亚出现困难的项目。该地区有14个重要铁矿石项目。其中8个有来自中国的投资,银行家表示,有些项目同样受到拖延和成本超支的困扰。   中国 鞍钢集团 (Anshan Iron Steel)和澳大利亚金达必金属公司(Gindalbie Metals)斥资26亿美元成立的卡拉拉(Karara)铁矿石合资企业,被基础设施设计变更、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飙升以及汇率变动等问题压得不堪重负。 图1   有些情况纯属运气不佳。但多数情况下,出现问题部分是由于对项目各个环节估计过于乐观:从当地工人的生产率到东道国政府对环境的关注,而这些问题在中国国内都不是问题。   中国难以现实地预测海外项目成本,这个问题不仅仅局限于采矿业。   中国内地一家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去年表示,由于建造成本超过预算,该公司承建的从麦加(Mecca)到沙特阿拉伯其他几座城市的轻轨铁路线路预计亏损40亿元人民币(合6.28亿美元)。   令人尴尬的是,该项目曾引起高度关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沙特国王都出席了签约仪式。最终,该项目转交给了 中国铁建 ( 601186 , 股吧 )的国有母公司,以控制这家上市公司的亏损和未来义务。现在,预计中国政府将为沙特政府意外调整项目、变更要求,向该公司提供补偿。   当然,中国也曾成功地管理某些外国企业,例如2010年吉利(Geely)收购的 沃尔沃 (Volvo)。 中国石油 ( 601857 , 股吧 )企业的身影也出现在遥远的非洲和拉丁美洲。   但中国政府的战略制定者尤其关注矿产项目,而一系列常见的困难反复阻碍该行业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努力。   引发严重误解的问题尤以矿山劳工为甚。   中国的采矿计划要求使用成本低、生产率高的中国工人。但澳大利亚劳工法和签证要求却构成障碍。相反,这些项目依赖澳大利亚昂贵的工人。在澳大利亚,即便是卡车司机年薪都达20万美元,住着三室的房子,每两周享有一次带薪探亲假——某些时候这意味着飞往巴厘岛。尽管中国人认为支付的薪酬已经相当可观了,但依然面临劳资冲突。   进一步说,中国企业希望能够左右它们在项目中的命运,这也是它们冲向海外的初衷。这和日本人不同,日本人学会了——至少在最初阶段——选择持有少数股份,更多地依靠当地合作者。中国寻求控制权,因此谈判会出现冲突,尤其是中国人通常不愿意向当地的咨询公司支付高额费用。   另外,律师们表示,中国人倾向于在合同中使用模糊语言。在中国,这种做法是说得通的,因为那里的情况会迅速发生变化,双方都明白,合同只是谈判的一个起点,而非板上钉钉、不可改变。   中国企业存在一个人们不那么熟知的缺陷:它们有时会发生内讧,几乎不会一味执行中国政府下达的中央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企业正演变为有着利益冲突的商业化企业。一家领先国际银行项目融资部门的一位银行家表示:“中国及其银行正在脱离中国公司(China Inc)的模式。”   更特别的是,中澳铁矿项目的所有主要参与者——持有该项目80%股权的中信泰富、该项目主要贷款银行中国 国家开发银行 (China Development Bank)、持有该项目剩下20%股权的主要承包商 中国中冶 ( 601618 , 股吧 )(China Metallurgical)——正在发生口角。知情人士称,国开行希望退出该项目,而中信泰富一直考虑以拖延工程进度以及预算超支为由起诉中冶。据直接了解此事的一位人士表示,最近这一争议已提交国务院处理,负责金融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 王岐山 对此做出了裁决。中信泰富拒绝置评。   对于国开行为该项目提供融资的人士而言,该项目尤其令人失望,该银行已贷出近50亿美元。中澳铁矿项目正是国开行有意提供资金的那类项目,该银行是一家未上市的政策性银行,其优先任务由中国政府确定。6年前,当该项目首次被提出时,中国急需铁矿石,用以炼成钢铁,而钢铁是众多商品的重要原材料,从汽车到资本设备,从住宅楼到铁轨。   然而,市场已发生变化。中国的矿产企业正开始意识到,它们是在钢铁周期的一个错误时刻计划大量生产铁矿石的,这一发现令人胆战心惊。在该项目首次被提出后的5年里,中国的钢铁需求增速一直下滑,价格也一直下跌。2010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出现同比下滑,这是10多年来的首次。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对房地产建设的严格限制,继续令钢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如果这还不够让人头疼的话,对于汇率的错估助推了成本上涨。在该项目整个周期中,澳元升值,中信泰富买入的颇具争议的对冲产品押错了方向,导致20亿美元亏损以及高管离职。   澳大利亚政府计划从7月1日开始征收矿产资源租赁税(Mineral Resources Rent Tax),这将进一步削弱矿业项目的盈利能力,就像对碳排放征税一样。   尽管母公司 中信集团 (Citic Group)令人敬畏,但中澳铁矿项目面临的难题仍使中信泰富被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s)列为垃圾级。从官方上来说,中信泰富直接受中国国务院的管理。 券商 里昂证券(CLSA)表示,由于中澳铁矿项目,这家还拥有公用事业机构的综合企业的市值应较其资产净值有45%的折让。   过去,中国政府一直不让国企为失败承担责任。如今,随着失败项目导致的亏损增加,国内外的情况都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 国资委 最近曾呼吁下属企业改善它们对海外业务的管理。在一次不同寻常的公开谴责中,中国媒体引用国资委的话斥责国企浪费金钱。   例如,去年6月,中钢(Sinosteel)叫停了另一个铁矿石项目Australian Weld Range,2008年,中钢以13.6亿澳元收购该项目。该项目依赖Oakajee港口和铁路项目来运输铁矿石,但这个项目也出现了问题。拟议的解决方案之一是中钢购入Oakajee项目的一半股权。但中国政府免去了中钢总裁 黄天文 的职务,同时业内消息人士表示,中国政府不太可能批准此类交易。   与此相符的是,一些迹象表明,中国现在正在减少大举花钱的计划。国开行正明显变得更为谨慎。国有的 中国中铁 ( 601390 , 股吧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以在印尼修建一条煤炭运输铁路。在过去,这原本似乎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国开行项目,但现在国开行希望,包括外国合作伙伴在内的出资方可以为贷款担保,以避免中澳铁矿项目失败的例子重演。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是一个不错的项目,但进展缓慢,这意味着,韩国人可能会搅局。”   随着中国人对于扩张变得更为谨慎,希望填补他们留下的空缺的将不仅仅是韩国人。   英国《金融时报》何丽(Leslie Hook)补充报道   译者/倪卫国、梁艳裳(来源:FT中文网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2337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中石油海外最大项目投产
毛宁波 2012-6-25 08:54
中石油集团昨日披露,伊拉克哈法亚油田一期年产原油500万吨产能建设项目近日成功投产,这比与伊方合同中的要求提前了一年零三个月。 哈法亚油田位于伊拉克东南部,是伊拉克七大巨型油田之一。2009年12月11日,中国石油、 道达尔 和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中国石油任作业者。 2010年1月27日,上述联合体与伊方签署20年开发生产服务合同。哈法亚项目是中国石油作为作业者在海外规模最大的投资项目 http://www.cippe.net/news/html/201206/76440.html
个人分类: 中国能源|20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去年中国劳工海外汇款620亿美元 居全球第二
xupeiyang 2012-6-19 05:56
http://finance.qq.com/a/20120618/008006.htm?pgv_ref=aio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外面的教育很精彩 外面的教育很无奈
hailang0 2012-6-16 13:49
[转载]外面的教育很精彩 外面的教育很无奈
海外教育与留学经历.黄家骅 http://reading.fzu.edu.cn/ImagesShow/ImgShow.asp?qiid=315title =海外教育与留学经历#
个人分类: |33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孤悬海外的国家----英国和日本之性格特征
fameszhang 2012-6-12 21:12
发表于 2012-6-11 21:36:48 来源CHN强国论坛 作者飞翔的长城龙 决定一个民族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但地理环境绝对是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孤悬海外的英国和日本性格特征体现在哪里? 极度的不安全感。 人类历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和自然的抗争史,至少在现代文明出现之前是这样。孤悬海外的国家在与自然 的抗争中面临着频发的灾害,促就了看似与生俱来的内心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衍生出岛国民族对于他国热土的向往,演变成了侵略的野心。大英帝借助工业革命 实现了它的霸业,而日本欲继其后尘,却止步“大东亚共荣圈”的野蛮梦想,但两者的共同点就在于对本土的不安全感。 当今世界跟随美国屁股最紧的就是英国和日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也缘于民族性格当中的不安全因素。当受到外部刺激(如内陆国家强大)时,寻找安全会成为 整个国家的对处策略,依赖一棵大树成了必然的选择。从地域划分上日本属于亚洲,但日本的行为却于亚洲国家格格不入;英国本属欧洲,其表现更象美洲国家。深 蓝的大海阻断的不仅仅是陆地,更是民族心理上的鸿沟。 严重匮乏的自然资源成就民族性格的野心。 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战争都是为了争夺自然资源。历史上日本数度侵挠朝鲜半岛就 是典型代表。英国与日本地理位置不同之处在于英国近岸没有类似朝鲜半岛,因此当军用船只未能有效展开效力的背景下,英国历史相对清白。然而工业革命对于英 国最大的成就就是远航能力的提升,为了满足其国内资源的需求,战争必然成了不二选择。英帝国最强大时,几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的殖民地。 综上所述,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日本和英国会在未来的历史中安分守已。只要条件成熟,岛国民族的性格特征会表露无遗。表面我们看到的是岛国对于美国的惟命是 从,但骨子里隐藏的却是永不消失的民族野心。当美帝国主义已呈衰退之时,岛国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依附于美国不是他们的长久之计,却是他们借枝登高的伎 俩。当日本不断突破战后宪法,它的军国主义思潮也在波涛汹涌,总有一天,历史会告诉我们是美国的纵容为世界埋下了战争的隐患。 于今之计,中国只有快速发展海军力量,取得于日本在深海的军事优势,方可防止日本野心的蔓延。 Read more: 孤悬海外的国家----英国和日本之性格特征 - 时事述评 - 贝壳村
个人分类: 强国|2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看看印度政府是怎样给海外公民双重国籍的
hty333 2012-5-25 11:20
1999年3月,印度为方便海外印度人回国,印度政府对所有海外印侨发放印裔卡(PIO卡)。这种相当于“回乡证”的身份卡,期限15年,可以延期。根据 印度政府的规定,凡是根据1935年印度政府法令确认的印度裔人士及其配偶,或者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出生于印度或为印度永久居民的,以及印度公民的 配偶,都可以申请印裔卡。持有印裔卡的人不享有公民选举权,但可以享受一系列国民待遇的优惠,包括免签证自由进出印度;在经济、金融、教育等方面享有优惠 政策;可以拥有除农业用土地之外的固定资产权。 2003年5月,印度议会又通过了对《1955年国籍法》的修正案,对部分国家的印度裔人士实行双 重国籍,此法律已于2004年1月正式施行。目前,印度实行双重国籍涉及的国家有18个,即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荷 兰、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瑞士、希腊、塞浦路斯、以色列、法国、瑞典和芬兰。其中大部分是西方发达国家。这些拥有双重国籍的海外印度人被称为海外印度 公民,他们凭政府发放的身份证(O-CI卡),可以终生免签,基本享受公民待遇。但他们在印度只拥有财产权,没有投票权。 给海外印度裔人士发放双重国籍,极大地便利了海外印侨自由进出、回国探亲和工作,直接推动了人才回流。 海 外华人在世界各国的总人数目前已达3千9百40万人,比海外印度裔人口多1千4百万,但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印裔卡制度”,规定 出生于印度的海外印度人可以免签证多次入境,2003年又给予在美国、英国、欧盟、加拿大、澳洲和新加坡的海外印度人“双重国民身份”,这一身份使他们在 不具备印度选举权的情况下拥有财产权,这些政策令海外印度人产生了归属感,拉近了他们与印度的距离。 西方国家对自己海外侨民的政策就更为宽松,以法国为例,法国不仅承认双重国籍,其宪法还规定海外公民有参政权,上议院给法国海外侨民留下了12个席位,从“海外法国人高级理事会”中选举产生。 被 经常用来和中国做比较的印度在跨入21世纪时才改变以往对印侨不承认不关注的政策,2000年,印度政府成立“印度海外裔群高级委员会”,03年决定每年 1月9日为“海外印度人日”,召开“海外印度人大会”或“海外印人经济会议”,04年印度政府成立“海外印人事务部”, 主管印度海外侨民和外籍印人事务。 据报道,当时印度借鉴了中国利用海外侨民为本国经济服务的做法,称“中国的海外侨民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所 起到的作用使印度转变了对海外侨民的看法。” 但在如何加强海外印度人的组织领导和相互沟通方面,印度则是向以色列学习。印度在机场入境处设立了海外印度人专门通道,海外印度人可以不受限制地投资印度 房地产,甚至可以投资民航业。 印度政府拉近海外印度人的做法令加拿大华人心生羡慕,要求北京提供“海外华人卡”或“双重国籍”的呼声越来 越高。加拿大目前拥有160万华人,在西方国家仅次于美国名列第二,其中很大数量是近二十年来移居加拿大的新移民,父母家人大都在中国境内,需要经常回去 探亲,此次新的签证规定导致不同政治立场的华人异口同声地对北京提出批评,各同乡会纷纷表示对此政策“无语”,认为“繁琐签证程序并不符合中国现时的国 情”,称“如果外交部能发出长期签证,这条规定还能接受,但按照现在的签证期限,每年回国探亲都要让国内亲人发邀请函,平添了很多负担。” 对此, 中国政府只回应说这是中国外交部在全球所做的统一变更,并没有解释新规定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有加拿大华人质疑此项规定是否出于国内的维稳需要,这种猜测就 更凸显了中国与印度在开放程度上的差异,中国现在还把部分海外华人作为不稳定因素加以提防,而早在2003年首届海外印度人大会时,印度当时的总理瓦杰帕 伊就说:“印度不仅需要你们的投资,还需要你们的思想。印度可以从你们在与世界接触过程中吸取的宽广智慧之中受益。”
72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孔子学院海外热?
热度 39 Education 2012-5-24 14:48
办孔子学院是政府行为 ,主要由中国汉语办拨款. 而在美的法语联盟、歌德学院是以民间商业存在方式运作(也有其政府的支持,经费比例不详). 当地大学之所以合作办孔子学院, 主要是为了得到这一笔经费, 供自己办语言班和演讲等活动 . 外国人来华教英语,中国人付钱;孔子学院海外教汉语,还是中国人付钱。 中国本来就穷,到美国赔本教汉语,结果还被当作无照办学不得入境。 其实越南几年前已经不让建孔子学院 .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年青的红卫兵们没有经过思考,满腔热情地打着红旗奔赴东南亚解放“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 。发现人家过得比我们好,根本不需要我们去解放。 现在中国的人均教育经费仅40多美元,去为人均教育经费2700美元,又说1万美元 的美国教外语(人家也不需要孔文化),就跟当年输出革命一样没有道理。 这么多钱用来拯救我们自己无数失学流浪乞讨的儿童,建希望小学,办宏志班,提高教师研究生的待遇,才是正道。 PS:美国高考SAT全世界都可以考,美国也要求中国开放SAT考试。 但是中国仅在美国自费设孔子学院很积极,美国自然要求对等开放教育。 为了中国学生的迫切要求,大陆应该开放SAT。 中国高考如果受到冲击, 就必须朝素质教育改革。 孔子学院天价费谁出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f1963a01013z51.html (2012-05-24 11:21:32) 一般说来,维护一个像孔子学院那样门可罗雀的网站,年服务费最多不过十几万元,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却支付了3520万元。如果不是财政部网站公布中标公告,这个天价维护费我们永远无从知道。 以“汉语国际推广”为招牌的孔子学院,一年耗费多少税款? 2008年光预算就高达16亿。此后更是一年更比一年多。希望工程历经20多年,也才募集50来亿。这么大把撒钱到国外去搞教育,怎么就舍不得花点钱在自己祖国的花朵上? 据百度,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美国是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共60多所。每建立一所孔子学院需要多少钱?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提供的数据是50万美元。身居美国的薛涌先生估算,在美国建一所“孔子学院”至少几百万美元。至于教育部,则从来不肯告诉中国人民——做好事不留名,唯有在这样的事上,教育部才坚决要当活雷锋。 业内人士透露,所谓“孔子学院”,都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学术资质、没有校舍教师的“三无学院”。在运营上,每一所孔子学院的共同点都是亏损,巨额亏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运作模式与财务状况不透明。也因此,孔子学院一方面成了中国政府填不满的窟窿,一方面又成了教育部官员任意提取各国货币的取款机。 学者赵进斌是这样看待孔子学院的:按照中国的作法,欧洲国家完全可以满世界建耶稣、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黑格尔、尼采、莎士比亚学院;美国更是有资格建华盛顿、林肯学院;俄罗斯完全可以建普希金、托尔斯泰学院;印度建释迦牟尼学院更是名正言顺。然而,我们看不到这些。赵进斌由此得出结论,教育部鼓吹的“孔子学院海外热”是无中生有的骗局,是又一次荒唐的文化大跃进。 中国已进入空前绝后的盛世,随着《大国崛起》,中国动辄很不高兴,很生气,西方包括东南亚诸国都早已明白,招惹中国后果很严重;如此一来,理应万国来朝,何需满世界烧钱去建孔子学院?香港学者吴三兴认为,靠赔本赚吆喝和的荒唐行为“输出软势力”,只能使海外侨胞感到心寒、更加鄙视或离心离德。 终于有一个国家站出来了,这个国家叫美利坚。但这一回却不是干涉中国内政,因为她是在自己的国土下对自己的大学教育进行规范:美国大学教育是不得忽悠人的,进入美国大学的科目,必须符合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于是乎,中国设在美国的60多所“三无”孔子学院,全部得滚蛋。 美国为何对孔子学院提出限制 http://i.sohu.com/p/=v2=ecVo9TdA2mhsmabhdS5jb20=/blog/view/217658398.htm 孔子学院全球扩张:如此慷慨谁买单 http://www.fjsen.com/q/2010-01/29/content_2713521.htm 中国实际教育经费 http://wenku.baidu.com/view/805c253e5727a5e9856a6114.html 孔子学院:全世界看中国人的笑话 http://liuyejin.blog.sohu.com/143053983.html 补充 中国政府出资开设孔子学院 http://www.cankaoxiaoxi.in/a/shizhengpinglun/2012/0524/49733.html 【5】 http://heller10.blog.sohu.com/305821397.html 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落户美国,在推动汉语学习和增进民间交流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要数汉办的政府背景和孔子学问与美国宪法之间的冲突。在美国学者眼里,孔子学院的政府背景加上孔子学问的君臣父子伦理与美国价值观之间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美国人对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表达自由等权利的认同根深蒂固,在教育领域里则具体表现为学术自由,这是一个属于依赖思辨的行当,言论自由被限制的话就等于抹杀了创造力,这也正是很多美国学者所担心的。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另一个争议来自它的运作方式,一方面是不计成本的巨额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却是对美国学生免费。汉办从 2004年起开始在全球各地建立孔子学院,10年间美国就已有了80多所孔子学院、300多个设在中小学的孔子课堂。而在美国建设孔子学院需要很多钱,根据汉办的官方数据,每所孔子学院建设费用要50万美元,每个孔子课堂6万美元,中外投资原则上各半,但美方主要以硬件投入的形式投资,如孔子学院所需的办公和教学场地、家具和办公设备等,这样算下来中国政府在美国建校方面的投入就高达6000万美元。学院和课堂建成后还需要运营经费,汉办会为每所孔子学院提供5到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此外还要提供免费教材,支付专职教职工和外派志愿者的工资、福利、交通等的费用,如果再算上给孔子学院所在学校各种专项经费资助的话,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孔子学院的投入早已超过5亿美元。相反,孔子学院的课程对美国大、中、小学生来说不仅免费,而且还提供奖学金,组织到中国学习培训、举办演出和中文比赛等。孔子学院的唯一收入来自走出去开办的中文课,但这部分的收入非常有限。这种不计成本的做法招致了一些西方学者的质疑,尤其中国尚有上千万的失学儿童,边远地区的学校没教室、学生没有课本等,相反却对教育发达、生活富裕的美国学生提供高额资助,似乎与孔子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6】包括哈佛在内的一些顶尖大学都没有接受中国资金开办孔子学院 http://www.bwchinese.com/article/1065947.html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1664542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2016年05月24日 14:47 【摘要】美国大学教育是不得忽悠人的,進入美国大学的科目,必须符合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于是乎,赵国设在美国的60多所“三无”孔子学院,全部停办(注:后来官方说并未停办)。 有人记得孔子学院网站的招标吗?一般说来,维护一个像孔子学院那样门可罗雀的网站,年服务费最多不过十几万元,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却支付了3520万元。如果不是财政部网站公布中标公告,这个天价维护费我们永远无从知道。 以“汉语国际推广”为招牌的孔子学院,一年耗费多少公费款?2008年光预算就高达16亿。此后更是一年比一年多。希望工程历经20多年,也才募集50来亿。这么大把撒钱到国外去搞教育,怎么就舍不得花点钱在自己祖国的花朵上? 目前在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美国是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共60多所。每建立一所孔子学院需要多少钱?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提供的数据是50万美元。身居美国的薛涌先生估算,在美国建一所“孔子学院”至少几百万美元。至于教育部,则从来不肯告诉我们人民——做好事不留名,唯有在这样的事上,教育部才坚决要当“活雷锋”。 业内人士透露,所谓“孔子学院”,都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学术资质、没有校舍教师的“三无学院”。在运营上,每一所孔子学院的共同点都是亏损,巨额亏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运作模式与财务状况不透明。也因此,孔子学院一方面成了填不满的窟窿,一方面又成了教育部官员任意提取各国货币的取款机。 学者赵進斌是这样看待孔子学院的:欧洲国家完全可以满世界建耶稣、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黑格尔、尼采、莎士比亚学院;美国更是有资格建华盛顿、林肯学院;俄罗斯完全可以建普希金、托尔斯泰学院;印度建释迦牟尼学院更是名正言顺。然而,我们看不到这些。赵進斌由此得出结论,教育部热捧的“孔子学院海外热”是无中生有的骗局,是又一次荒唐的文化大跃進。 香港学者吴三兴认为,靠赔本赚吆喝和荒唐行为对外“输出软势力”,教的只是一些汉语简化字,跟孔子一点不沾边,只能使海外侨胞感到心寒、更加鄙视或离心离德。 终于有一个国家站出来了,这个国家叫美利坚。但这一回却不是干涉你家内政,因为米国要在自己的国土下对大学教育進行规范:美国大学教育是不得忽悠人的,進入美国大学的科目,必须符合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于是乎,赵家设在美国的60多所“三无”孔子学院,全部关闭。 网友说,当有众为孔子学院的教师被美国驱逐而愤愤不平时,不妨看看美国的孔子学院都在玩什么猫腻:一些官员的子女利用孔子学院向国内申请官方办学经费,然后让高官子女在里面任教。目的只有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用我们纳税人的钱帮他们拿到绿卡。明修孔夫子的栈道,暗度他们官二代的陈仓。 。
个人分类: 人文历史|10821 次阅读|95 个评论
中国人去海外带榨菜,韩国人来中国带紫菜(海苔)
热度 11 陈安博士 2012-5-20 06:16
  我的朋友去埃及,说吃饭的问题方面简直是犯大难了,因为几乎所有的食品都甜得发腻。   她狠狠地说:难怪几乎每个埃及人都腰跟桶似的,都是吃糖吃的。   然后,同一个旅行团里有聪明的,带了一堆榨菜,那段时间,从她那里分享点榨菜是几乎所有驴友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啊。   俺们骄傲地说: 应该怪 咱们中国人的菜口味太丰富了,所以面对人家的口味过于单一有点受不了。外国人来中国,指定不需要带任何食品,咱们这里要什么口味就有什么口味!   但是,这次的西安会议,俺们发现了问题,韩国的19位与会代表很不给西安面子,按说西安也是饮食之都,和成都相差无几,可是,韩国人每顿自助餐必把自己从韩国带来的食物显著地放在桌子上。   俺一看,他们连忙让俺一下,说陈教授,您也请吃。   其实,就是薄薄的海苔而已,他们用这片薄薄的海苔(紫菜)包了米饭放进嘴里,然后就是很享受的样子,大概类似于去了埃及的那帮人吃榨菜的模样吧?!   按说,吃的还是米饭啊,无非包了一下,而且海苔那么薄,包这么一层又有何用啊?   当然,这是俺的推测,看韩国朋友,吃着带劲着呢。
个人分类: 人论|7635 次阅读|26 个评论
即将归国
热度 1 huayongchen 2012-5-14 14:45
十年海外游,今日把国归;心有报国志,终得佳路回;科学有险阻,万难不言退。
个人分类: 杂谈|341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刘杰克:本土企业海外抢购洋品牌的机遇与风险
jackliupku 2012-5-7 11:26
刘杰克:本土企业海外抢购洋品牌的机遇与风险 文 / 刘杰克 近年来,在外资品牌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围剿并购之时,国内本土企业也纷纷展开海外并购,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人民币的升值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美企业的影响,为本土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及良好的外部环境。海外并购究竟能为本土企业带来哪些发展的契机,其海外并购之路又会面临哪些难以跨越的阻碍?抢购“洋品牌”对本土企业的自身建设来说究竟是一场让人喜笑颜开的饕餮盛宴,还是令人揪心的充满陷阱的鸿门大宴呢?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管理咨询专家与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就本土品牌的海外并购这一话题来与读者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海外并购“钱”景美好 并购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累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后进一步扩张的一种手段。本土企业走出国门,向海外市场挑战,是一种积极尝试的表现。而海外并购也为本土企业在品牌、技术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都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战略机遇。 通过开展国际并购,本土企业品牌可以借力“洋品牌”,增强自身品牌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及影响力。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在去年完成中国食品行业迄今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案之后,近日又曝出欲以 100 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第二大早餐麦片品牌维他麦。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光明食品,国内食品业巨头中粮、新希望、娃哈哈等也纷纷开始觊觎“洋品牌”,其目的再明显不过。在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背景下,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品牌的信任度日益降低,开启海外并购模式,借助“洋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并重新获得国内消费者的信任,提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营销三维论》的国际化经营论,海外并购为本国企业获取其他国家优秀品牌的先进技术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动力。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众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纷纷开始通过海外收购来获取和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 2010 年,吉利完成从福特汽车旗下收购沃尔沃汽车,沃尔沃向吉利转让技术就是吉利跨国并购取得的后续成果之一,根据沃尔沃和吉利达成的最新协议,吉利将使用沃尔沃授权的技术协同沃尔沃联合开发环保系列发动机以及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比亚迪也通过收购日本荻原模具厂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汽车模具的核心技术。 海外并购无疑还是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市场规模的重要手段。 2012 年初始,三一重工在 1 月 30 日宣布斥资 3.6 亿欧元,收购德国工程机械企业普茨迈斯特,向国际化品牌之路迈出了一大步。除了欧洲成熟先进技术的吸引,三一重工更看重的就是此次并购对企业在市场开拓方面的意义。三一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做到很大,目光开始放眼全球市场,而普茨迈斯特在中国以外的很多区域都处于领导地位,在多国建有生产制造基地,销售区域遍及全球,通过并购借助普茨迈斯特这个品牌的营销网络对于三一拓展欧洲美洲等其他海外市场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未来新产品的开辟以及全球战略的实施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海外并购也可能成为“陷阱” 海外并购是企业一个很好地发展扩张的模式,但也是充满了荆棘的一条路,在拥有机遇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从历史上来看,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风险远远大于成功的机会。“并购”自身存在的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让其随时都有可能从“馅饼”变成“陷阱”。 各国因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不同,对待外资也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每个国家对海外并购企业的法规管制也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外国投资法、反垄断法、公司法、劳动法、及知识产权法等等。任何一种法律都可能会给并购的企业带去障碍,导致并购出现失败的后果。 同时,由于不同企业之间的经营方式不同,在企业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必定也会出现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阻碍,都需要企业有能力去克服。不同国家,不同公司,不同领导下形成的经营管理体制千差万别,有的公司强调引导,有的注重奖励和惩罚;在管理体制方面,在管理人才方面,中国企业表现出缺乏有国际经验的高管,管理人才方面的匮乏也成为本土企业海外并购的一个阻碍。本土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不仅要买的起,还要能够管的起。 比法律、管理体制等差异更难跨越的是文化的鸿沟。根据《营销三维论》中的跨文化管理论,刘杰克老师认为,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 DNA 的,拥有独特地企业基因,并购之后企业的文化能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企业的文化有没有排他性这很重要,而跨国并购,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的不同文化,使得文化差异成为是海外并购的最大障碍。当年 TCL 海外并购法国汤姆逊电子公司曾在中外媒体中引发广泛的谈论和报道, TCL 非常看好这次跨国并购,但在并购之后 TCL 却掉入了无底洞,最终损失巨大。双方公司思想文化上的冲突、价值观的不同为并购后的整合设立了巨大的障碍和困难, TCL 的文化与价值观得不到原有法国团队的认可,受到了原有公司人员消极、无形的抵制,双方文化不能很好的交融,导致公司运营的困境。 因此,本土企业的海外并购不仅要考虑有没有钱投资,而且要充分考虑是否有足够的管理能力和文化整合能力,以及对法律的理解能力。如此多的困难或“陷阱”,自己的企业是否有能力去克服?这些是每一位企业领导者在做出并购的决定时需要仔细思索的问题。 三,海外并购需要冷静的选择,谨慎的出击 面对荆棘丛生的海外并购之路,本土企业在做出海外并购的决定前要从战略制定、调查研究、后期整合能力等各个方面,对海外并购进行冷静、慎之又慎的分析与评估。在全球化市场凌乱地重新定义的新时代,中国企业应该学会选择,而不是盲目出击。 企业要有符合公司战略的清晰的并购理由,并购要与企业长期的战略目标相符。无论何种交易,成功与失败总是并存的,但如果缺乏准备,失败则是必然的。由于并购前信息不对称,做好尽量详尽的调查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没有进行充分尽职调查的并购交易会产生高昂代价。刘杰克老师认为,海外并购因其跨文化的背景,风险自然更大,因此海外并购中的调查研究更为重要。调查包括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评估潜在目标公司的优势、劣势和价值,从而最终确定目标公司是否能够,或在何种程度上将进一步推进企业的战略目标。后期整合能力主要包括文化整合能力和管理整合能力,企业要能够有能力保证与并购方公司在文化上的有效沟通,同时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协作,对原有公司人员也要建立预先的妥善安置机制,有效的释放其潜力和对新公司的热情,有一整套完备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留住关键人才。只有在合作双方的文化和资源整合方面具备一定的整合能力才能保证企业在并购之后有效的缩短整合期,提高效率,使企业完善的进入新的发展轨道。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本土企业可依托前所未有的内外部环境伺机开展海外并购。成功的海外并购在品牌、技术、开拓市场方面都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优势,但并购本身存在的法律、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障碍也需要企业三思而后行。本土企业想要利用海外并购进行战略扩张,必须足够努力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需要企业把眼光放长远,通过深思熟虑用纯市场的眼光来判断一项收购的利弊。 如果本土企业最终能由国内市场的“湖”成功游进国际市场的“海”,将能有效避免因单个市场“湖水干涸”而面临的巨大风险,企业将因其全球化的经营而更能进退自如海阔天宽!
1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外的《人民日报》
热度 2 benyang22 2012-5-6 01:51
洛杉矶影响力比较大的华文报纸有三家:《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侨报》。以前《世界日报》是亲台湾的,说“我国政府”即是指台湾政府,说“国内民众”即是指台湾民众。近十年来,《世界日报》已经逐步转变,把中国大陆摆到跟台湾同样的位置。毕竟,洛杉矶的大陆移民越来越多,没有道理不重视这个读者群。 《侨报》一直都是亲大陆的。我父亲受党教育多年,来美国探亲,去买报纸,肯定是挑《侨报》。这段时间,别的报纸都竞相刊登传言、谣言、小道消息、大道消息。唯有《侨报》不为所动,跟《人民日报》保持一致。我相信《侨报》这段时间失去了不少读者。
个人分类: 多彩社会|308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2012年中国石油企业逆势布局“海外大庆”
毛宁波 2012-5-4 07:26
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走上发展海外投资、开拓国外石油资源的道路,建设“海外大庆”,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海外找油的国际化努力不仅是支撑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更成为我国石油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 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海外如何投资油田,能够将多少自产的石油“搬”回家,开采成本又如何,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再次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 据统计,2011年,我国海外油气权益产量首次迈上8000万吨的平台,产量突破8500万吨油当量,比上年增长超过10%。除3大国有石油公司拥有不俗业绩外,民营企业在海外油气领域的投资活动也十分抢眼。而且,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巧妙的合资策略,一些中国石油企业已成功进入北美市场。 例如,2012年伊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与美国德文能源公司签署了25亿美元合同,获得后者在美国1/3的页岩油气资产权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也于近期宣布收购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持有的加拿大页岩油气资产20%股份。 美国Dealogic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5日,中国石油企业对北美油气行业的并购额已高达42亿美元,2010年和2011年全年并购额均超过60亿美元,而2005年和2006年为零。 据天祥集团大宗商品部中国区总经理吴家兴介绍,随着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加深,截至2010年底,以中国3大石油公司为主的中国企业,在全球42个国家成功运作了150个海外油气投资项目,逐步形成了以非洲、中亚、南美、亚太和中东为主的5大油气生产区,累计投资超过700亿美元。 特别是近5年来,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石油作业产量保持了近20%的复合增长率,从2006年的不到6000万吨油当量增长到2011年的1.2亿吨油当量,产量已经翻番。而且,集石油公司与工程公司于一体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石油企业已经开始全面参与到国际油气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中,成为跨国大石油公司优选的合作伙伴。 虽然目前我国已在全球40个主要油气资源国开展了投资业务,中国企业海外石油作业产量在过去5年翻番,但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程度仍较低,国内3大油企的跨国指数只有约30%,而BP、埃克森、道达尔等国际大公司的跨国指数则分别达到84%、76%和76%。 对于2011年中国的石油公司普遍存在的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张卫中分析认为,国内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正处于改革之中,使炼化业务和进口业务受到一些影响,同时我国资源税改革也使得石油公司的税费有所增加。另外,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3大石油公司利润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差距即是不足,却也表明中国企业在海外油气业务上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10年仍然是中国海外油气项目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中国油企也应做好经营风险分析,加强风险管理。 江苏石油勘探局局长朱平认为,一直以来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服务、外贸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条件和方便,但是还不能完全跟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今后仍需进一步以市场为主导,为企业提供更多有效的服务,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海外市场上求发展。 http://www.cippe.net/news/html/201205/72319.html
个人分类: 中国能源|2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死亡季节(海外篇)
metanb 2012-4-27 20:49
死亡季节,继续死亡 。。。 * * * 江苏化学天才美国自杀 曾获斯坦福博士学位(图)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2_04/27/14195486_0.shtml 奥赛金牌得主王庆根在美自杀 http://news.163.com/12/0427/09/803AJ7N400014AED.html 斯坦福化学博士自杀:寒门子弟留在美国转行做软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772do=blogid=564288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24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望洋兴叹:海归路该怎样走?亲身感受「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
热度 1 laserdai 2012-4-25 04:33
《世界周刊》1461期,2012年3月18日 望洋兴叹:海归路该怎样走?-亲身感受「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活动 不久前参加了江苏省人事人才厅组织的「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活动。混在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的157名博士中, 走马观看了江苏的9个代表性城市,近距离接触了省政府官员和地方官员,又与专业相关的公司、企业、研究所的代表进行了对接洽谈,感觉把海归所有「前戏」在短短的8天时间全​​演完了 。 行程排得很满,每到一处,先是推介会,然后是项目对接洽谈,参观创业园,再就是接风或送别宴会。坐在警车开道的一列巴士上,满耳充斥着毕恭毕敬的「博士」尊称,惶惑自己在这个螃蟹上市的季节,在母国的土地上,居然真的可以「横行」。来去匆匆,所有宴席上的杯盏交错,寒暄客套,车里的闲谈私语,插浑打科,恳谈时的故作高深,誓言承诺,都在上飞机的那一刻锁进了手提箱。只有一句话,至今不忘。那是 一次宴会上,某位市领导一行去每张桌子给大家敬酒时说的:「欢迎你们回来发展,不能带资金来的带项目来,不能带项目来的带朋友来。」 这句话,让我这个从未动过海归之心的人也动容。做祖国的母亲向自己的海外游子发出的是怎样殷切的呼唤呀。 百万扶持资金,更多的风投资金,就差没说,孩子们,放手干吧,老妈我来买单。赚了是你的,亏了算我的。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除非是被直肠子的美国人给教傻了,是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 可是,这个世界本来就充满矛盾,每一次得到的同时也伴随着某些失去。海归,到底是怎样一条路? 得与失孰轻孰重 ? 参加这次江苏行的博士大概分三类 : 一类是已经回国发展的登陆海龟,一类是有产品专利寻找合适买主的准海龟,一类是处在观望中的岸上海龟。 第一类的数目比较少,他们参加此次活动的目的不是做不做龟,而是寻找一只更大的海龟蛋。 第二类 怀揣马上就可以投入市场的专利技术和品,短时间就可给合作单位带来大把利润, 是最受对接单位欢迎的宠儿 。 此行对于他们就是做金海龟还是银海龟的问题。 这第一和第二类海龟这里暂且放下不表,只说第三类,事实上,这类博士在此次活动中占有多数。 这群人大多已在国外生活十年以上,从生活习惯到思维方式,基本已经西化, 本人 在国外也已立足 ,只是因国内的老父母殷切盼归,这才把脚伸进海里,一试深浅。行程中跟两位观望海归有过简短交谈,一位现在加拿大政府部门工作,孩子已经上大学,国内的父母非常希望他们回来,且已经帮他联系了国内某研究部门高级职位。他和太太权衡再三,他乡已无几多牵挂,故里亲情浓厚,不如燕归来。这次参加江苏行,到了家乡那一站,就此与同行的伙伴挥手告别。看他脸上温暖满足的笑容,我为他在十几年​​的远游之后回到母亲的怀抱而高兴。 另一位现在美国有一家自己用专业技术开发的公司,是这家运作良好的公司的CEO。尽管他本人无意海归,却奈何不过国内关系广泛,人脉通畅的家人,对他用海归博士的身份回国得到更大发展的期望。我说,北美相对稳定,一眼便可看到老时是什么样儿,倒是回国创业对自我是一种挑战,未尝不是好事。他说,问题是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是不是还经得起挑战,再说,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就像一棵长了十几年的大树,再要连根拔起,那伤筋动骨的痛,我们还能承受得起吗?从他眼里流露出的那一抹依恋我知道,海归对于他,大概还是一个遥远的梦。 所以我觉得, 海归,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个选择 。 得到的是亲情,和中年时期可能轰轰烈烈,也可能败走麦城的经历,失去的是平和的心境,和自己在他乡花十几年时间建立的事业和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上,谁又能说得清,亲情和友情,孰轻孰重? 水能行船亦可覆舟 跟一位登陆海龟谈到浙大海归博士自杀事件,和国内环境是否适合海龟们生存的问题。这位女士应聘国内某大学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人际关系良好,研究资金似乎也充足。她的观点让我吃惊。她不赞同浙大海归博士对国内学术界黑暗的指控,相反,她认为,海龟登陆后能否顺利生蛋孵化,关键是自己的心态。如果自恃才高,瞧不起国内同行,或者对自己提职称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期待太高,势必会失望,以致走上绝路。 事实上,无论是生活在国内还是海外,都存在与人相处的问题,只不过在国内,这方面的学问更大,更重要。 据我观察,这位女士休息时与重量级人物攀谈,席间去主宾桌向领导们敬酒,晚上和男士们去卡拉OK唱歌,确实属于八面玲珑之人。后来得知,该女士因丈夫不愿出国,在国外未居住太久,于是我得出结论: 涉足西方文化不深的,远离中国人文环境不久的,海归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可是浙大的海归博士尚年轻,似乎离开母语环境也未太久,为什么就做不到这位女士那样游刃有余呢?可见 个人的性格是否适合中国社会还是起了决定作用 。 那是否只要心理足够成熟,承受力大就可以呢? 朋友跟我讲了这么一件事:一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博士全家海归,应聘某大学教授,政府分配了一栋小洋楼,建立了试验室,配备了研究团队,拨了大量研究经费,项目也顺利上马了。一切都很好。变化缘起一件很小的事情:该博士需要订购一批电脑,在与商家洽谈时表示希望为自己也购买一台,这台电脑由自己出钱。商家说,这么大一笔生意,我们送您一台是应该的。博士坚持要自己付帐。商家坚不收,说这是惯例,最后博士妥协。不久一封举报信出现在纪委工作人员的桌子上,一台电脑一万元人民币,够立案了。最后,这名博士带着满身的伤痛返回美国,他说,我是含着泪离开的。 这样的悲剧可以避免吗?参观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扬州化学工业园,泰州中国医药城时,我找到了答案。这就是, 如果你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懂得如何化解别人的嫉妒情绪,还好所学专业比较实用,技术含量比较高,就去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园,建立你的项目和团队吧。大学,研究所,这些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并不适合你。 总之,当你选择成为一只海龟,你就把自己投入了充满凶险,暗流涌动的大海,如果不善游泳,轻则呛几口水,重则被大海吞没。 所以,在游向彼岸的那一刻,问一下自己,我的水性如何?适合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博浪,还是在风平浪静的湖中漫步? 雁南飞望穿秋水 海归的路,回乡的路,带我到那原本属于我的地方…。 选择了海归,举家南迁,你还是做独来独往的「太空剑侠」?江苏行遇到的一位登陆海龟,他的太太和孩子留在了美国,且把丈母娘办去了美国与太太孩子作伴。他自己则国内住半年,国外呆半年,他说,我们俩谁也不管谁。我想,虽说聚少离多,家庭的责任,抚养孩子的责任,当然还是要管的,所谓不管的,应该是感情上「情不自禁」的情形吧。说这话的时候,另一位博士插嘴说:千万别管,整天盯着,男的受不了准离婚。「不管」是明智的,做到「不管」的女人是聪明的。只是,我不知道「谁也不管谁」的背后,他的太太流了多少辛酸泪。 我的一位朋友的老公海归了,她在北美有很好的工作,女儿上高中,还有两年才能上大学。女儿在北美长大,中文说不利索,当然为了女儿也得选择留守。我劝她,夫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分开,国内不是有为海外归国人员子女开设​​的英语中学吗?孩子去那里读上两年再回美国读大学也不是不可以。她说,也不只是因为女儿,「我们这个年龄的回国,男人那是如鱼得水,女人呢,要跟比自己小一两轮的女孩子争宠,我都能想像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在这,好歹还有自己的生活,到了国内,那真的是事业和尊严什么都没有了。」 我常常想,如果夫唱妇随,举家回国,这个家庭保持完整的可能性到底是更大了还是更小了?几十年的相濡以沫就敌不过那一小段激情?尽管现实中,大多数的妻子都选择了留守,但我不知道,是她们更喜欢这片陌生的土地,还是在学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是更加明智地保持了自己独立的人格,还是胆怯地逃避了情感的挑战? 海归的路,回乡的路,爱人呀,原谅我不能与你同行…。 海归的路如何走? 江苏行期间,来自加拿大的博士们忙中偷闲,发起了一个小型聚会。在这次聚会上, 有一位己成功海归的博士给大家提了一条经验之谈:即便有资金,也不要轻率投资国内市场,最好是先作为国外住中国办事处的职员在中国呆上一两年,人脉关系都建立之后,再自己出来单干。这样投资的风险会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 大家说你这不是废话嘛,国外驻中国机构,这样的机会能有多少? 此兄慢腾腾地说, 如果没有,那只好看你的家族,裙带在中国的人脉如何了。 这还用你说,大家抗议道,我等农民的儿子,土地的精灵,亲戚中能混入城镇户口的都不多,哪里来的人脉?说完,大家不约而同地沉默了,是啊,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剩下的唯有祝福了 。 哎!想归就归吧,上帝保佑你们游过太平洋,成为一只生猛无比的龟!
个人分类: 高技术与经济|4943 次阅读|5 个评论
出国的人才一定优秀吗?
热度 10 JRoy 2012-3-20 18:10
周末的时候,UCL的一个朋友生日,十来个人聚了聚。很多都是新认识的朋友,多数来之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和Queen Mary两个学校的,我稍微例外我在South Bank。他们多数来自国内***大,我来自西瓜大。开始相互介绍认识,其中大家问的最多的一些问题,是什么时候来的,学什么专业的,还有再深入一点就是怎么来的? 我们这些人认识也主要都是CSC公派过来,所以也多数都是读博士来的,有联合培养有读学位的。不过,我当时好奇的是3个人本科直接过来读博的,还有一个本硕在这边一起读的。 因为和我最熟的当日寿星介绍一个女生本科过来读博 时 说道:这人可牛了,n多奖。我当时心就想,本科就能拿到UCL的offer确实得有点料,一定很优秀啦。所以嘛,私下里也顿生佩服之情,难免对英雄故事产生好奇。 我后来和她聊,更深入咨询人家小妹专业以及怎么联系到学校,怎么过来的时候。小妹回答的很直接:我专业是数学的,我没学好(这个可能是谦虚,差不多的成绩还是有的)。 我唯一的优势是英语,结果到了这里苦逼了 。 (这里说明苦逼这个词是她讲的,我也是那天跟他们几个(86~89年出生)学会了这个词) 这又让我想起帝国理工我认识的一个女生,CSC过来,以前国内哈工程的。大家公认的当时她运气好~因为什么呐,那届本来她(保研)硕士毕业都签了航天五院工作的(也说明人家有专业实力),然后工程大学的一个老师和帝国理工相关专业的老师有联系,说愿意提供一个免学费tuition的名额麻烦招个博士,但要求英语雅思。当时恰巧有英语资格的就这个女生,所以她就来了。不能说捡个便宜吧,但人家的未雨绸缪得到回报,也是让很多人立马的准备考雅思托福的,“以备后患” 帝国理工Imperial College 和UCL都是英国精英院校,在全世界排名估计也在前20吧(当然要看不同的榜单了)。但是上面两个例子好像并没有对专业能力要求出多少来,英语和机遇帮了更多忙 当然还认识一些之前租房子碰到的学生,来自更多的学校其中包括我待的southbank的这类‘垃圾’学校(哎,这么说自己的学校我都惭愧当初被主动上手的好处欺骗了,只能希望自己努力不要浪费国家的钱啦)。还认识国内朋友工作了让帮忙给领导子女接受学校的,铁道上的。国内很一般,但是来这边的学校也前20。很多就要求个英语,有英语有钱就能来。(这个时候不得不提一下专业成绩: 国内的70,80乃至90分A优秀都相对好拿的,据我了解能在国内拿到校三等奖学金的都要专业成绩平均80以上。这些成绩对于英国来说是相当好了,英国这边拿个80不是那么容易的,70就不错,50~60常见,很多学校40就及格 )其中钱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欧洲经济不好,要不你有钱,要不国外教研室的老板有钱,学校的钱越来越紧张的。 加之欧洲的政策导向他们相互抱团, 奖学金什么的大大的偏向欧盟和英国的孩子。这个时候亚洲学生尤其是大陆学生能够全凭实力拿到全奖的人少之又少,英国之前海外留学生全奖在800人/年左右,后来还缩减了(600左右?)。中国公派资助每年来英国的我没统计,估计也就1000-3000的样子(因为全国2010公派不到1万,今年大涨至2.5W,那前面的数据得也翻番了)。要知道,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有12万之多,这些人里面英国方面资助和中国政府方面资助(也包括双方共同资助的)还是很少数的。 除了这“一小撮”之外,教研室课题很有钱老板愿意资助,以及学校给予一定程度免单算是最幸运的啦...但是这个时候老板资助的人家的目的性也是很强的,很专业的。人是要你去干活的,不是特意培养的。两者能不能结合(在你干活的过程你培养了自己)不是打包票的事。这跟国内情况一样,国内很多师生关系也有这种潜在的利益关系: 很多人读研或者读博之初已经潜在甚至明面的接受要干活的安排,完事拿到位置了想不干都难了 。 这个时候有说老师不对的(不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也有说学生不对的(当初就别答应啊),我觉得大家都是利益趋向的,想法找到利益共同点是正道 所以,这么看出国的人完全不一定很优秀(这里的优秀咱们指学术和专业上更狭窄一点的优秀)。因为 1,他或她可能很有钱,人家自费来读(海外生学费高,这对英国教育是个不错的帮助)。成绩稍微差不多,有英语,如果再单为了出国或者学校名气,读个冷门专业,进剑桥牛津难度都不是太大.,进前二十都能称得上轻松 2,英语很好往往独挡一面,(加之国内众多院校的好学生和一般学生平均分也都在80以上的怪相)英语甚至都成为了评价的主力(甚至对一些急于招海外学生的院校的唯一要求) 3,机遇也很重要啊。这个无论是拿奖学金还是不拿都太重要了。我们太经常看到一些国际一流的的科研单位或者研究中心,急招相关专业硕博士之类的。那并不是骗人的,那是因为中心或者某个研究人员拿到比较大的研究课题动辄几千万,所以钱根本不是问题了。如果学校政策再多支持一下,人家恨不得多来几十号人帮忙呐。因为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每年开支个几万相对他的项目根本不算啥, 如果有质量绝对超值。人员质量和数量保证了,项目也就保证了,做好了还可以再申请,才有了良性循环。如果一个老师缺人,你又不要价甘愿奉献,这事还不是天作之合嘛。 当然了同学们完全没必要苦等某个机遇,完全可以“全面撒网,重点扑捞,个别发展”嘛,不过,这又不得不提有些孩子国内申请了一年之久,确实耗神耗钱耗力的。甚至专业都耽误一些,研究兴趣改来改去最后都快没啦。这个值不值呐?这得看你出来之后的作为了 4,能委屈一点的,灵活一点的。有时候很多本科生拿国外博士(或者先一年预科)比国内的硕博士申请还要顺利。因为本科生专业方向宽,甚至可以跨专业(如上面那个女生本科国内事数学的,出来之后做计算机电子工程方面的),所以他们申请余地大。而博硕士往往都具有了研究方向,这个时候碰好了前面的运气了很好,碰不上就要自己权宜一下了:是接受一下挑战,调整一下自己的方向和国外结合还是再谋高就(甚至不出来了)。因为国外研究课题组不可能跟着你变的。 另外, 出国的形式也越来越多了,我国内西工大教研室近年项目比较足资金很到位,老师为了培养一些差不多的博士,项目组出钱博士去加拿大封闭式训练3-6个月。我觉得这么走一遭跟出国留学也没啥大不一样,出国时间长的人还容易学坏呐~~ 再者,也有老师提到国外导师更喜欢国内来的本科生,他们还没有像国内的博硕士那样被“歪曲”培养,是好苗子...哈哈 总之,国内有想法往国外发展的同学们。首先不要建立可怕的心里障碍,尤其是不要认为出国人员一定(很)优秀,更多只是他们有这个意识而已。因为很明显的很大一部分“学不成归国”的,要他们自己的话就出来走了一遭。当然了北大清华出来的多,一方面是他们优秀,学校也相对有名气,更多我觉得是北大清华人有这个意识,人人都在准备都很自信(即使国外学校不晓得北大清华)。上面说的四条除了第一条咱们个人不能改变,后面几个还都是可以争取很多机会的。 当然了,我们出国的人员也要有个自我的警示:出国已不再是神马耀眼的光环,反而更高的期许成了一种负担。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移民政策收紧全球就业困难....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9254 次阅读|2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