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冷暖周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20年1月潮汐组合预报:弱潮汐时期
杨学祥 2019-12-10 12:31
2020年1月潮汐组合预报:弱潮汐时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韩延本,马利华 潮汐组合A: 1月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8度,1月3日为日月小潮,1月2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1月10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3.22174度,1月11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C:1月1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72度,1月17日为日月小潮,1月14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次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次强)。 潮汐组合D:1月2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3.22572度,1月25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E:1月30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05度,2月2日为日月小潮,1月30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个人分类: 潮汐预警|4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极海冰增加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对应
杨学祥 2019-3-6 19:44
南极海冰增加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对应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南极海冰在2014年9月达到了创纪录的最高纪录,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相对应。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也对应1976年全南极海冰最高纪录(见图1)。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阶段(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就是1979年到2014年,南极海冰的新减少,“逆转”了南极海冰的总体上升趋势。 相关报道 南极海冰增加!但整体正在缩小,17年平均每年冰耗21500平方公里 原创 环球科学猫 4小时前 在科学中,我们知道 全球变暖 是在不断发生之中,并且海洋温度的上升引发了冰川的快速融化,根据科学最新报告显示,尽管我们 南极海冰 在逐步呈现出增长的状态,但是整体上来说,全球 海冰 依然是正在缩小,也就是说我们的海冰没有增多而是在下降,在2015年,全球海冰就以下降的趋势保持,这个时期是最为明显的。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阶段,就是南极的海冰是在上升的,就是1979年到2014年,南极海冰的新减少,“逆转”了南极海冰的总体上升趋势,即在年平均基础上, 南极海冰覆盖率下降到卫星记录中的最低值2017年 ,在2018年略有反弹之前。 由于 北极海冰 覆盖率较低,导致全球年平均海冰覆盖率也达到2017年的最低值,2018年略有反弹。 根据 NOAA 在过去10年的研究之中, 北冰洋 周围的海冰已经多次达到历史最低点,而 南极洲 周围的冰层达到了新的高度。这导致了公众对 气候变化 和地球两极冰的误解。科学家 帕金森 称,在一个地方的增长并不一定能抵消另一个地方的损失。而根据研究来看,我们的损失率是比生长率高很多的,所以说依然还是在往坏的趋势发展。 根据科学数据硻,自1979年以来,地球以平均每年35000平方公里(13,500平方英里)的速度脱落海冰,相当于每年失去比美国 马里兰州 更大的 海冰面积 。尽管 南极海冰在2014年9月达到了创纪录的最高纪录 ,但全球海冰仍在减少,因为 北极海冰 的减少远远超过了南极海冰的增加。此外,全球海冰消失加速。从1979年到1996年(17年),每年冰耗为21500平方公里(8300平方英里)。1996年至2013年的这一比率为每年损失50000平方公里(19,500平方英里)。 整体上来说,就是北极普遍的海冰在减少,而 南极海冰 稍微有所增加,可能大家看到这消息还是感觉很奇怪,为何北极减少,南极却在增加,这个问题暂时科学还没解释,会不会跟地球的磁场有关,暂时也是无解的。我们地球是否汇能重回海冰的模式,其实这个就看我们地球的保护情况了,海冰的融化于温度的关系太多。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2018年气温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9年温度还可能上升,那么整体而言,我们海冰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的糟糕,如果人类不快速采取对地球实施降温措施,那么未来我们的地球可能会变得更加的糟糕,因为 海冰 融化还会引起大气环流的状态,这样极端气候也会随之出现,这就是关键的因素。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QpIagN 冷暖交替的自然规律:拉马德雷周期 已有 2908 次阅读 2015-1-27 09:06 冷暖交替的自然规律:拉马德雷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在 2004 年 3 月 18 日 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3501 1 月 26 日 我们指出,有四大因素导致全球气候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潮汐强度变大、拉尼娜事件增多、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比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多一倍、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其中厄尔尼诺事件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可导致高温峰值,拉尼娜事件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可导致低温谷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3030.html 还有一个多种因素造成的连锁过程不能忽视:地球轨道准 60 年周期导致全球气温、南极海冰、厄尔尼诺频率、海洋冷循环、温室气体海底贮存的准 60 年周期。 一、地球轨道准 60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准 60 年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这是拉马德雷准 60 年周期产生的原因之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1374.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31/00/453653_20954913.shtml# 二、南极海冰的拉马德雷周期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观测发现,过去三十年来,南北两半球的亚热带太平洋海域与赤道太平洋海域之间的环流速度有所放慢。但这一现象与地球气候变化之间有何关系目前尚不能确定。在亚热带太平洋海域,较冷的水在100米至1000米深处流向赤道,在赤道海域浮上水面,然后从表面折返亚热带海域,形成两个大的环流。太平洋的两大环流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了变化,过去30年中,从亚热带到达赤道海域的海水减少了25%。在此之前,气象学家已经注意到,赤道太平洋海域的海面水温过去30年来已上升了0.8摄氏度,这使他们困惑不解。因为过去50年里这一海域上空的云量在增加,本来应该使水温下降才对。对此提出的新解释是,由于太平洋环流速度放慢、从亚热带流向赤道的较冷的海水减少,造成了赤道海域水温上升。还有专家猜测,太平洋环流速度放慢,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厄尔尼诺现象越来越频繁而且持久有关。 众所周知,太平洋的两大环流是靠赤道信风带和中纬度西风带的风力推动而形成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组成的环流。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受大陆的阻隔,表现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与北赤道暖流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由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在南半球彼此相连,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畅行无阻,形成开放性的西风漂流。因此,南太平洋的环流速度与南极半岛的德雷克海峡海冰状况密切相关。如果德雷克海峡被海冰封闭,南太平洋的环流速度就会大大增加。 1976-1996 的三十年来南极半岛增温显著海冰逐渐减少。那时近 30 余年来 50 o S 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 50 o S~90 o S1957~1993 年 10 年平均变化趋势为 0.20 o C ,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 0.3~0.6 o C/100a 。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 30 余年来,尤其是近 10 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的同一趋势变化。 根据 1973 年到 1993 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70 年代中上期是多冰年代,自中后期直到 80 年代中后期是少冰年代,就平均而言,南极地区从 1973 年到 1989 年,海冰范围有一个约 0.16 纬度 /10 年的减少趋势,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 1973 年以来南极海冰总体平均仍为微弱的减少趋势。其中,别林斯高晋海和南极半岛两侧海域海冰面积峰值在 1977~1978 年以后,直到 1994 年都是少冰时期,只在 1987 年前后海冰有短暂的少量增多 ( 见图 1) 。显然,环南极大陆(特别是德雷克海峡)海冰从 70 年代以后减少与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与地球气候变动历史相一致。 10 5 km 2 图 1 南极大陆海冰净冰面积指数历年月平均距平累计变化趋势 (据周秀骥等, 1996 ) 从图 1 中可以看到,南极半岛海冰变化在 1973~1994 年 5 月期间是一个大的单峰期,最高峰期在 1980 年 3 月,比其它地区滞后 4~5 年,最低谷值在 1994 年 5 月,比其它三个区滞后 6~7 年 。以此速度计算,南极半岛海冰将在 2000 年以后开始增加 。 2014 年南极海冰结冰量创 40 年新高,验证了我们的推测。 据最新气象卫星云图预测,从 2000 年开始,“拉马德雷”正在进入“冷位相”阶段, 这将使“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加剧,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 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阶段使地球系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其前发生的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事件和其后发生的 1998~2000 年拉尼娜事件都异乎寻常的强烈。 显然, 1977~2000 年的“拉马德雷暖位相”与 30 年来南极半岛增温海冰减少以及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5952.html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 2014 年南极海冰结冰量创 40 年新高,这再次证明南极海冰变化存在拉马德雷周期。 1. 南极半岛德雷克海峡通道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在整个中生代,全球各大陆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几乎从一个极延伸到另一个极的巨大的单一陆块,这种轮廓肯定有助于周围大洋中的高效率向极热输送。在南、北两半球,一个单一的环流系统作用范围至少达到纬度 55 o ,以致宽阔的、深而缓慢的赤道流在穿过低纬度大于 180 o 弧的旅途中被大大加热。中始新世和早渐新世之间的总的温度下降,在整个新生代都是最急剧的。这种下降被认为由如下原因引起: 1) 德雷克通道和塔斯马尼亚以南的通道开始为全球循环和气候上隔离的环极流打开了通路; 2) 由于澳大利亚 - 新几内亚向北移动,吸热的赤道水面积缩小; 3) 特提斯海关闭,不能使赤道环流通过 。 Van Andel 等人 (1975) 在分析了太平洋所有不整合之后提出 , 德雷克通道的打通可能形成了环极流,并隔断了对南极洲的向极热输送,因而产生了冰架和冷的底水 。 对第三纪早期普遍变冷起作用的明显构造事件是巴拿马地峡的封闭,因而限制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赤道水体的交换 。 同理,德雷克海峡被扩展的南极冰盖封闭,导致气候上隔离的环极西风漂流带的消失,加强赤道热流向两极的输送,使扩展冰盖趋于消失。这是南极冰盖不能扩展成南半球大冰川的一个重要原因。 既然德雷克通道在中周期和长周期的气候变化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关系重大。一个可能的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使秘鲁寒流变弱,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我们称之为南极环大陆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 ( 图 2) 。 图 2 全球气候的三个海冰启动开关示意 当南极洲的温度变冷时,存在很多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封闭状态,阻塞环南极大陆海流,加快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连接南极洲热输送,因而使南极洲变暖;当南极洲的温度变暖时,存在很少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打通环南极大陆海流,减慢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南极洲热输送,因而使南极洲变冷。如图2所示,非洲海冰开关,澳大利亚海冰开关,以及德雷克海峡海冰开关控制了环南极大陆海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或连接向南极洲的热输送,因而增加或减少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西部的海洋寒流流量。因此,南太平洋海温的增加和减少在环南极三个“海冰开关”的控制下不断交替发生,与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与增加相对应 。 南极海冰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达到最高值,阻塞了南极半岛德雷克海峡表面海水通道,增强了秘鲁寒流,导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增强。 2. 南极海冰控制的全球海洋热输送 在北半球,由于大陆的阻隔,北太平洋与北极处于半封闭状态,海洋寒流由北极进入太平洋要通过狭窄的白令海峡,流入量受到限制。印度洋北部是欧亚大陆。因此,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北部完全在海洋暖流的控制之下。与此相反,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对南极而言是完全开放的,特别是南半球环南极大陆强烈的海洋西风漂流,在经过南美洲的德雷克海峡时严重受阻,部分寒流沿南美洲西海岸北上,加强了秘鲁寒流,其规模远大于非洲西海岸的本格拉寒流,形成太平洋北暖南冷、西暖东冷的格局。南半球西风飘流是海洋寒流,北半球西风飘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这个重大差别是由陆海分布差异造成的。 西澳大利亚寒流是南半球最弱的海洋寒流,因为太平洋南赤道暖流能够通过阿拉弗拉海进入印度洋,加强印度洋南赤道暖流,减弱西澳大利亚寒流,形成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高温低压区,与东南太平洋由秘鲁寒流形成的低温高压区组成一个沃克环流。 赤道附近太平洋上,东部海域海水较冷(寒流影响),使海水上空的气温偏低,气流下沉(近海面形成高压),而东部海域的海水的温度较高(暖流影响),空气受其影响气温偏高,气流上升,近海面形成低压,所以在近海面就形成从高压向低压的风,上空气流方向相反,就形成了环流,这就是沃克环流,它是纬向环流。 纬向的沃克环流和径向的哈得来环流组合,构成南太平洋的内部循环,其路径是:太平洋的南赤道暖流 ---- 东澳大利亚暖流 ---- 南中纬度的西风漂流 ---- 秘鲁寒流 。 事实上,印度洋和大西洋都有类似的环流和现象,由于热能相对较少,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也就不明显。 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在北半球是相互封闭的;在南半球是相互连通的,南半球西风漂流带和环南极大陆海流是三大洋热能交换的渠道,构成太平洋的外循环。太平洋有广阔的赤道海域,由此获得的热能通过外循环向外传输。 北太平洋通过白令海峡向北极输出的热量为10TW(1TW = 10 12 W),南太平洋向南极输出的热量为1190TW,是前者的119倍。印度洋向南极输出的热量为490 TW ,而北大西洋输出的热量起源于太平洋,数量超过1000TW,其中向北极输出的热量为260TW 。海洋输送的热量数量为北太平洋向南太平洋的热输出提供了证据(见图3)。 地质资料表明, 对第三纪早期的普遍变冷起作用的明显构造事件是巴拿马地峡的封闭,迅速变暖和较长的变冷由轨道参数的周期性所决定。阻挡大西洋赤道暖流进入东太平洋,加强秘鲁寒流,是气候变化的原因。南美洲与南极大陆的分离造成环绕南极大陆强烈的海洋西风漂流带,它阻挡赤道暖流南移,生成南极冰盖并维持其稳定的存在,为全球构造运动影响气候变化提供了证据 。这表明,北太平洋向南太平洋输送热量的波动性是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发生的本质原因,相应的海洋环流在温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发生。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暖水由东向西,或由西向东,或由中部分别向东向西运动,其实质是北部暖水向南运动。 图3 海洋热输送的数量估计 如果有某种原因使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减弱,或使东南太平洋表面海水增温,就会减弱这一地区的沃克环流,出现南太平洋高压和印度尼西亚 —— 澳大利亚低压同时减弱,甚至相反的情况。这是南方涛动和厄尔尼诺同时出现的原因。 当南极洲的温度变冷时,存在很多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封闭状态,阻塞环南极大陆的海流,加快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连接南极洲热输送,从而使南极洲变暖;当南极洲的温度变暖时,存很少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打通环南极大陆海流,减慢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南极洲热输送,因而使南极洲变冷。如图1所示,非洲海冰开关I,澳大利亚海冰开关II和德雷克海峡开关III控制了环南极大陆海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或连接向南极洲的热输送,因而增加或减少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西部的海洋寒流流量。因此,南太平洋海温的增加和减少在环南极三个“海冰开关”的控制下不断交替发生,与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与增加相对应 。 南极海冰季节性变化幅度较大 . 海冰净冰面积在 2 月最小,为 2.3 × 10 6 km 2 ,在 9 月最大,为 15.4 × 10 6 km 2 ,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 6.5 倍。南太平洋低纬度的海温,历年在 3 月附近为最暖, 9 月附近为最冷。日长在 1 月份比在 7 月份要长,即 1 月的地球自转速度比 7 月减慢。在南、北半球± 10 o 的低纬度地区,自东而西的太平洋赤道洋流在 2 月最大流速为 51 cm/s , 8 月最大流速大于 77 cm/s 。即 8 月赤道洋流流速要明显地大于 2 月。 南半球冬季冰冻线使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与南极洲的表面水流宽度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1/3 、 1/2 和 1/8 。这种情况在平面地图上是难以觉察到的。 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在 2 月最小,扩大了德雷克海峡海水通道,使南半球西风漂流速度加快,使太平洋外循环加快,内循环减慢,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对应赤道太平洋 3 月海水最暖,流速降低;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在 9 月最大,缩小了德雷克海峡海水通道,使南半球西风漂流速度减慢,增强秘鲁寒流,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对应赤道太平洋 9 月最冷,流速增大,使太平洋外循环减慢,内循环加快。 南极海冰的长期趋势变化从 70 年代到 90 年代海冰有两个突变,一次发生在 1975 年底 1976 年 ( 厄尔尼诺年 ) 初,海冰由偏多迅速转变为偏少,另一次发生在 1988 年 ( 拉尼娜年 ) ,是海冰由偏少缓慢转向偏多。海冰减少与厄尔尼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南太平洋低纬度的海温,历年在 3 月附近为最暖, 9 月附近为最冷。 1973 年南半球冬季海冰的范围比夏季大大扩展;最小的出现在 2 月 10 日 ,最大的出现在 7 月 16 日 ( 与 9 月出现最大值的一般情况相比是特殊的异常现象 ) 。与其相关的是, 1972 年 4 月 ~1973 年 2 月是厄尔尼诺事件时期, 1973 年 6 月 ~1974 年 4 月是拉尼那事件时期。对比两者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南极海冰和南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德雷克海峡冰冻线的季节性北移,关闭了德雷克海峡的 ” 海冰开关 ” ,导致秘鲁寒流的对应增强,是拉尼那事件发生和秘鲁沿海表层水季节性降温的主要原因。 2014 年 南极海冰结冰量创 40 年新高,是 南极海冰长期趋势变化的第三次突变,预示一个气候变冷时期正在生成。 3. 南极冷暖影响大气和海洋热能和温室气体交换 杨学祥和杨冬红分别在 1997-2011 年提出了“海底藏冷相应”、“海洋锅炉效应”、“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200 年和准 60 年“潮汐降温效应”。 我们在 2006 年提出,气候潮汐循环说和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印尼发生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强沙尘暴与流感爆发一一对应,沙尘暴可能传播禽流感。 海底温度测量表明,海底冷水层的温度为摄氏 2 度,表层海水水温为 27.5 度左右,温差为 25.5 度,为强潮汐调温效应和海震调温效应提供必要的条件。历史资料显示,在全球温暖的白垩纪,海洋底层温度为 15 度,表层温度为 21 度,温差为 6 度。这是强潮汐调温效果在白垩纪显著降低的原因。而在第四纪冰期到来之前,海洋底层水温度逐渐降低到 0 度,增大的温差为强潮汐和海洋巨震的调温作用准备了条件。超低海底冷水被强潮汐和海洋巨震翻到海洋表面,使大气迅速变冷,导致冰期的到来。 赤道热两极冷是太阳能量纬度不均匀分布造成的。由于大气热容量低,大气热对流不能改变这一基本规律。海水则不同,其热容量大,热对流的传热效果十分显著。计算表明,每立方米的水和空气温度降低一度所释放的能量分别为 4180000 焦尔和 1290 焦尔,前者是后者的 3240 倍。这个巨大差别可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中看到。瓦伦西亚岛和赤塔同在北纬 52 度附近,前者位于爱尔兰的大西洋岸,属于海洋性气候,后者位于亚洲大陆内部,属于大陆性气候。虽然纬度相近,但温差在一年内的分布相差悬殊。一年内最冷和最热月份温度的差值,在瓦伦西亚只有 7.9 度,在赤塔则为 46.1 度,大于前者 5.5 倍之多。前者年均温度为摄氏 10.3 度,后者为零下 3 度,差值为 13.3 度。这说明海洋的内能多于大陆,海洋是大气热量的重要供应者。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 3.5% 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 2 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见图 4 )。 图 4 太阳辐射变化、核幔角动量交换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由于内核相对地壳地幔的差异旋转,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使核幔角动量交换达到高峰,部分旋转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赤道区(此处核幔速度差最大,积累的热能最多)。超级热幔柱(羽)由核幔边界赤道热区升起,在海底赤道区喷发,加热了底层海水,并引发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海洋整体热循环,降低了赤道和两极大气的温差,使两极的海温和气温逐渐上升到冰点以上,消除了海洋藏冷效应的“冷源”,形成全球无冰温暖气候,产生晚白垩纪赤道海洋表层低温之谜(当时温度为摄氏 21 度,比现代低 6.5 度)。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洋锅炉效应。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 15 度,大气冷却了 10~15 度。这是典型的地、海、气相互作用。计算表明,一亿二千万年前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海底热幔柱喷发,其释放的热量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 33 度,喷发过程经历了几百万年时间。有证据表明 , 在古新世末不到 6000 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 4 度以上。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深海热对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见图 4 )。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25/content_715516_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6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12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0399.html 海洋冷循环是以冷源为动力的海洋循环,例如 海洋藏冷效应 ;海洋热循环是以热源为动力的海洋循环,例如 海洋锅炉效应 。 在大气层,太阳能量加热地表,使低空的空气变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到高空,形成以热源为动力的大气环流。但是,太阳能量不能到达深海,只能加热海洋表面,因此不能形成有效的热对流。所以,在海洋中,冷循环就非常重要。两极的海洋是冷循环的出发点(见图 5 )。 图 5 两极海洋冷循环的基本模式 据网上资料,温盐环流是一个大尺度的海洋环流,由温度及含盐度的差异所致。在北大西洋,环流的表面暖水向北流而深海冷水向南流,造成净热量向北输送。表面海水在位于高纬度的固定下沉区下沉。 表面风对于 100 米 左右以下深度的海水环流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而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则足以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 海水密度的差异使得产生了密度梯度,导致海流的形成。这种方式产生的海流流速非常慢(每年只有若干公里),只有通过特殊的手段才能发现这种海流,也就是通过把不同深度的水团的温度、盐度和氧含量表示在图上,才能发现它的存在。 海洋的温盐环流系统是大洋中最重要的海水运动,一般被形象地称为“大洋输送带”。在这个系统中,北大西洋表面冷而致密的海水下沉到海洋深处,再经过印度洋和太平洋,最终回到大西洋。这整个循环过程要花费数个世纪之久,是调节地球上大陆之间热量的最重要的循环之一。温盐环流在地球上温度和盐度都不同的大洋之间输送着营养物质和热量。 在北半球,由于大陆的阻隔,北太平洋与北极处于半封闭状态,深海环流由北极进入太平洋要通过狭窄的白令海峡,流入量受到限制。印度洋北部是欧亚大陆。因此,北太平洋高纬度海区没有典型的温盐环流(见图6)。与此相反,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对南极而言是完全开放的,温盐环流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最大规模。这个重大差别是由陆海分布差异造成的(见图7)。 全球温盐环流有两大系统:北极冷水下沉控制的温盐环流规模较小,流经大西洋和印度洋,仅对欧洲气候有影响;南极冷水下沉控制的温盐环流规模较大,遍及三大洋,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后者的作用被人们忽视(见图6,图7)。 NASA 所绘制的温盐环流分布图。不同的生态系统,其所受到的环境因子便有所不同,而温盐环流对于海洋生态系而言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因为它也主导了盐份的循环。而对气候的重要性同样重要,因为其也伴随气候与能量的调节。 图 6 NASA 所绘制的温盐循环图(蓝色表示冷流,红色表示热流) 图 7 以南极为中心的温盐循环图(蓝色表示冷流,红色表示热流) 在南极,冷源在环南极大陆边缘的海洋;在北极,冷源仅有北大西洋的北端。在这里,陆海的分布决定了海洋环流的方式:南极圈内有大片的海洋与赤道海洋相通,可形成高密度冷水的下沉和对流,而北极圈内仅有大西洋北端与赤道海洋相通,北太平洋的白令海峡限制了北太平洋冷源的形成。陆海分布的类型决定了大西洋温盐循环在全球变化中的重要地位。 温室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伴随水温的降低而增大。由于冷水中含有较多的温室气体,所以,伴随冷水在海底的积累,温室气体也被贮存在海底冷水之中。海底冷水温度的降低意味着全球气温变冷。 事实上,大气和海洋的温室气体交换是连续发生的,两极的冷水将温室气体带入海底,赤道处海水上升被加热向大气释放出温室气体,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之中。 欧洲城市的冬季气温能普遍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9-18 ℃ ,这要归功于北大西洋暖流。而欧洲冬天越来越冷,也是由于大西洋洋流循环(即温盐环流)出了问题。 在中大西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环流中会分出一支洋流向北运动,当这个支流运动到挪威附近海域后,其温暖的海水已冷却下来,由于温度太低,这股海流开始下沉,然后向南回流,回到赤道以南的地区后又被加热,进而推动温暖的洋流再向高纬度的北方流动,所以这股洋流会源源不断地把热量带到北大西洋地区,使得中、西欧地区有着温和的气候条件。 如今,科学家发现给欧洲冬季带来温暖的大西洋洋流流速正在减慢。 2010 年 11 月 30 日 ,英国南安普敦国家海洋学中心科学家哈里·布莱登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2004 年,由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巴哈马群岛和加那利群岛间沿北纬 25 度进行取样调查,检测水的盐分和密度。并把检测数据与 1957 年、 1981 年、 1992 年和 1998 年的记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自 1957 年来,深海的冷水回流速度显著地下降了,尤其是自 1992 年以来下降速度更快,如今,北大西洋暖流的流速已经比 50 年前下降了 31 %。 大西洋洋流速度减慢意味着北大西洋和附近大陆块的温度下降。这就是欧洲冬季越来越冷的原因,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北大西洋暖流流速减慢的呢? 大西洋洋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全球变暖让流向大西洋的淡水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格陵兰岛的冰盖和北极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大量的淡水注入北大西洋。而水的下沉速度与含盐量和密度有关,盐分多密度大,水的下沉速度就快。淡水比含有盐分的海水要轻而且密度也低,即使是冷水也不会沉得太深,所以在北大西洋中融化的冰水下沉速度急剧下降,大量淡水积聚在洋面上,导致从大西洋环流中分出的那股洋流缺乏向北运动的动力,速度减慢,甚至最终会停止。 据古代的气象记录显示,由于洋流速度减慢或者停止,北方的空气温度曾出现过在几十年里下降 10 度的现象,而过去的冰河期就是由于大西洋的环流系统不再运作而导致气候发生突然而急剧的变化。包括哈里·布莱登在内的科学家预测,如果洋流流速减慢的现象持续下去,英国冬天的温度将在未来 10 年里下降 2 度,而如果洋流完全停止的话,在未来 20 年里,北欧和西欧的平均气温可能会下降 6 度甚至 10 度,这是非常明显的变化,会让冬天变得异常寒冷。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温度一直升高,在欧洲,全球变暖会表现为夏天越来越热,冬天越来越冷。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欧洲的气温将会进一步下降,迎来严寒的冬季,温暖的西北欧地区的温度将会像现在的西伯利亚一样寒冷,而且这个过程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全球变暖导致欧洲气候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过程。 这一过程在南极海冰变化中也同样存在,由此形成南极海冰变化的拉马德雷周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 2014 年全球相互矛盾的两大自然现象和谐共存:南极海冰结冰量创 40 年新高和全球气温再创 1880 年以来新高。 深海中的洋流主要是依仗密度的差额来驱动,并且潮汐现象引发的洋流运动亦会对深海洋流带来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潮汐变化具有1800、200、55年变化周期,与全球气候变化一一对应。这也是 南极海冰变化具有拉马德雷周期的原因。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拉尼娜得到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584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0000.html 厄尔尼诺现象继续减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042.html 南极海冰变化具有准两年周期,由此可以推测 2015 年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要低于 2014 年 9 月的规模,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可为佐证的是, 2013 年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很低,导致拉尼娜事件没有达到标准水平。 2014 年 9 月南极海冰最大面积创纪录导致厄尔尼诺现象变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222.html 2015 年 2 月南极海冰达到最小值,但 2014 年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影响还存在,厄尔尼诺现象只能减弱,没有增强的动力。 3 月 20 日 和 9 月 13 日 的日食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加上 9 月末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可能减弱,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届时要注意监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222.html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5-01/22/content_2849392.htm http://gd.sina.com.cn/news/s/2015-01-22/06441488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南极海冰增加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南极海冰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这是拉马德雷暖位相增强厄尔尼诺,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拉尼娜的原因(见表 1 )。 表 1 1999-2012 年南极海冰变化与厄尔尼诺事件 年 份 9 月的平均程度 (百万平方公里) 2 月平均范围 (百万平方公里) 气象事件 1979–2000 mean 18.7 2.9 1999/2000 19.0 2.8 拉尼娜 2000/2001 19.1 3.7 拉尼娜 2001/2002 18.4 2.9 厄尔尼诺 2002/2003 18.2 3.9 厄尔尼诺 2003/2004 18.6 3.6 2004/2005 19.1 2.9 2005/2006 19.1 2.7 厄尔尼诺 2006/2007 19.4 2.9 拉尼娜 2007/2008 19.3 3.9 拉尼娜 2008/2009 18.5 2.9 厄尔尼诺 2009/2010 19.2 3.2 拉尼娜 2010/2011 19.2 2.5 拉尼娜 2011/2012 18.9 3.5 拉尼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d64c19e0101ihif.html 三、结论 有四大因素导致全球气候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潮汐强度变大、拉尼娜事件增多、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比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多一倍、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南极海冰增多、地球近日点距离增大的轨道周期、温室气体循环、海洋冷循环。 综合分析表明,在 1800 年周期的尺度上,尽管全球变暖是总趋势,但 200 年、准 60 年、 18.6 年冷暖周期波动变化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自然因素的调节,最暖将导致最冷的反馈。 2014 年的 1880 年以来最暖并不是全球变暖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顶峰,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的高温峰值也可能在 2015-2017 年发生。 2015 年若发生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与 200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与 2015 年南极海冰可能减少事件叠加,温度可能比 2014 年更高。 但是,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预测中的 2023 年拉尼娜事件叠加,将产生更强烈的气温变冷,保持拉马德雷冷位相全球气温总体下降的主要趋势。 2015 年面临全球变化的三种模式: 其一、发生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导致最热年新纪录 ; 其二、发生拉尼娜事件,导致气温下降; 其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都没有发生, 2014 年最热纪录保持不变。 其中,第一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3103.html 2019年的结论 事实上,2015年发生极强厄尔尼诺,创造最热新纪录,我们的预测得到证实。 南极海冰在2014年9月达到了创纪录的最高纪录,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相对应。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也对应1976年全南极海冰最高纪录(见图1)。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阶段(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就是1979年到2014年,南极海冰的新减少,“逆转”了南极海冰的总体上升趋势。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4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室效应只是表象 气温变化内在规律争议不断
杨学祥 2019-2-3 10:23
温室效应只是表象 气温变化内在规律争议不断 杨学祥 关键提示: 温室效应 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 短波辐射 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 长波辐射 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 -23 ℃ ,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 15 ℃ ,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 38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 “ 温室效应 ” 。 温室效应只给出了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浓度的对应性,并未给出全球气候 5 亿年大冰期和温暖期、 10 万年冰期和间冰期、 1800 年小冰期和气候适宜期、 200 年延长太阳黑子周期、准 60 年拉马德雷周期、 18.6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变化周期等等的冷暖周期交替的原因。 全球持续变暖的拥护者把温室气体的增加看成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唯一决定因素,预言伴随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暖愈演愈烈。 温室效应的预言屡屡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2019 年初美国极寒天气就是当头一棒。西方不严谨的科研值得关注。 相关博文 欧洲人殖民美洲引致地球变冷?西方不严谨的科研 2019-2-3 00:24 李兆良 2019.2.2 西方有名的学刊不一定发表严谨的论文,不能迷信西方的科研一定正确。 下面是一个最近的例子。 这篇的作者是伦敦大学与里斯大学地理学系的学者写的,发表在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文章认为“哥伦布引起欧洲殖民美洲,杀害了百分之九十的原住民,减低大气的二氧化碳,引起地球降温”。这篇文章只从一方面来考虑地球降温,而没有考虑别的因素,造成极大的误导。必须声明,欧洲人殖民美洲,屠杀了 90% 以上的原住民是不可宽恕的罪行,但是,把地球进入小冰河时期归咎于原住民人口大量减少是偏颇的。 科研是严肃的事情,不能带有政治立场,有意或无意用片面的、有选择性的数据来解释既定的结论,必须是全面考虑问题,多方考证,得出无可辩驳的结论,才是真正科研的态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160489.html 回复 | img border=0 width=14 height=14 src=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 alt=赞 onmouseover=dianzanuser(5174422, 2277); title=赞 onclick=dianzan(5174422,1160489); jQuery18305597842797056267=34 original=static/blog/images/kong.png loaded=true onappear=null 赞 +1 杨学祥 2019-2-3 07:35 按此逻辑,中生代恐龙霸居全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原因;而后恐龙大规模灭绝,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是第四纪大冰期产生的原因。难道世界变化成因如此简单? 李兆良 回复 杨学祥 : 回复杨学祥 是的,这篇地理学学者的文章看问题太简单化了。 2019-2-3 07:40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全球冷暖争论是一场长期的科学争论   人们可能对 70 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 1971 年丹斯加德 (Dansgaard) 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 10 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 9 万年为冷期, 1 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 1973 年 3 月 3 日 《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 21 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 (Bryson) 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 20 世纪 70 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 500 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 20 年。直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纵观历史多歧路,未来的主流又会是谁呢?   不过,不同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 2004 年媒体披露的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称,到 2020 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 2.8 摄氏度 ,北欧下降 3.3 摄氏度 。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 2.2 摄氏度 。自然自有自我调节机制,争论仍在继续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3862.html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温室气体水平创新高 2018 年 11 月 23 日 21:33 来源:新华网分享到: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温室气体公报》称,大气中温室气体水平再创历史新高,且上升趋势并未出现逆转迹象。这可能会进一步导致长期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更多极端天气。 报告说,作为大气中主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2017年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5.5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高于2016年的403.3ppm。此外,甲烷和氧化亚氮这两种长寿命温室气体的浓度也有所上升。 所谓“长寿命”是指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报告说,自1990年以来,长寿命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的“辐射强迫”效应总体上增加了41%,其中过去10年间二氧化碳对这一增长的贡献率占到82%。在温室效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辐射强迫也会随之增加。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全球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必须在2050年左右达到零,才能实现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的目标。 世界气象组织的这份温室气体报告将为12月在波兰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提供科学依据。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如果不迅速减排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气候变化将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越来越多破坏性的和不可逆转的影响。”(记者 刘曲) ( 责编:龚茜 ( 实习生 ) 、樊海旭 )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1123/c1002-30418853.html 严寒天气让“气候变暖说”受质疑 事实上极寒也是全球变暖的表现 2019-02-03 07:08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加拿大特约记者 萧达 青木 陶短房 陈一 柳玉鹏 王伟】美国中西部气温比北极还要冷,欧洲多地被大雪覆盖得严严实实,而澳大利亚如同置身于火海一般,巴西、智利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则洪水肆虐。进入 2019 年才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极端天气已经使世界多地的人类生活陷入了停滞。在美国,极寒天气已经造成包括数名学生在内的至少 21 人直接死亡,多个州宣布进入紧张状态,学校关闭,地方政府要求人们待在家中,因为在外仅数小时就可能冻伤。与此同时,野火在澳大利亚连日来破纪录的高温炎热中肆虐,过载的电网导致广泛的电力故障,许多野生动物因高温缺水成群死去。极端天气也引发了全球热议。一些政客还趁机“蹭热点”,呼唤“气候变暖赶快到来”。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科学家称,目前的极端天气就是因为气候变暖。《纽约时报》称,地球大气发生的深远变化大大提高了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人类不得不为更大范围的极端天气做好准备。 《今日美国报》称,随着严寒天气降临到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头上,原本就严重怀疑“气候变暖说”的特朗普和前威斯康星州长沃克等政客更加理直气壮,连日来他们不断在网络平台发言,对“气候变暖说”冷嘲热讽。特朗普日前发布推文说:“全球气候变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快回来,我们需要你 ! ”不过,报道称,事实是全球气候变暖并没有走远。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说:“冬天的暴风雪并不证明全球变暖不会发生。”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 1 日表示,美国出现的寒冷天气不能否定气候变化的存在。美国公共广播电台引述多名专家的话称,北美极寒天气是由来自北极的极地涡旋造成的。实际上,全球变暖在南北两极体现得更明显,比如北极的变暖速度比全球其他地区快 2 倍,北极变暖会挤压原来盘踞在北极的冷气团,将其向南推动,造成极寒天气。 “美国天气将坐上过山车——创纪录寒冷后将是创纪录的升温。”德新社 2 日称,美国的天气很疯狂。根据天气预报,在经历了极寒后,美国多地气温将大幅上升。在伊利诺伊州罗克福德市,未来两天气温将从零下 35 摄氏度升到零度以上约 10 度。 《纽约时报》引述美国艾奥瓦大学气象学家柯登的分析称,北美的严寒和南半球的酷暑都是极端天气现象,“从广义上说,一个更热的星球会令各地极端天气更频繁、更强烈”,因为“极地变暖会引发气流的变化,将极地空气推向中纬度地区”。报道称,与极寒相比,每年的酷暑可能更难熬,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有历史记录的 20 个最热的年份都是在过去 22 年中出现的。美国 PLOS Medicine 最近的一项研究预测,到 2080 年美国与热相关的死亡人数将增加 5 倍,而不发达国家更严重,如菲律宾预测同期同类死亡人数将增加 12 倍。 http://www.sohu.com/a/293103612_162522 世界气象组织: 2018 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在即,世界气象组织 29 日发布世界气象组织临时性《气候状况声明》报告称, 2018 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极端天气等并无弱化迹象,要实现控制全球升温的既定目标,必须做出前所未有的改变。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平均温度将创下有记录以来第四高位,而有记录以来 20 个最热年份都出现在过去 22 年,其中最近 4 年占据了排行榜前 4 位。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根据气象组织近期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 2017 年大气中温室气体水平再创新高,且上升趋势并未出现逆转迹象。这可能会进一步导致长期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更多极端天气。 http://www.sohu.com/a/279138086_118392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21 15:02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2025 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 2008 年就预测了 2014-2016 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 9 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已有 4256 次阅读 2016-4-25 05:48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 1 ,杨学祥 2 (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 长春 130026 ; 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长春 130026 ) 摘 要: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拉马德雷冷位相,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引言 我们在 2007 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8 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1 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根据百年来地震历史记录,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阿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地震活跃的主要标志, 7 级或 8 级地震为标准分辨不出地震的活跃度。 2006 年我们给出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的地震分布证据,并预测拉马德雷冷位相为 8.5 级以上地震活跃期。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 表 1 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9 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57-1976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12 6 ( 6 ) 0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注 : 特大地震为 Ms 8.5 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我们在 2006 年确定的地震活跃期判定标准正在被学术界接受,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同。 2006 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 8.5 级以上强震已由 2006 年的 2 次增加到 6 次。这一数据在 2016-2018 年还将继续增加。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有 7 次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我们推测: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为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 2 中国 7 级地震的统计特征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50 次,平均每年 1.73 次,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12 次,平均每年 0.55 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3 倍以上。 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 10 年发生 20 次(包括两次 8 级以上地震),后 10 年发生 20 次,中间 10 年发生 10 次,前后 10 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 10 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 10 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 1975 年辽宁海城地震和 1976 年河北唐山地震。 邢台地震由两个大地震组成: 1966 年 3 月 8 日 5 时 29 分 14 秒 ,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北纬 37 度 21 分,东经 114 度 55 分)发生震级为 6.8 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 9 度强; 1966 年 3 月 22 日 16 时 19 分 46 秒 ,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北纬 37 度 32 分,东经 115 度 03 分)发生震级为 7.2 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 10 度。两次地震共死亡 8064 人,伤 38000 人,经济损失 10 亿元。这是一次久旱之后的大震。 1966 年处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中间十年,邢台地震是中国东部地震高发的前兆。 2016 年进入相同的地震周期。 3 2016-2020 年将发生严重低温冻害 2016-2017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 24 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 2020 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 11 和 22 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200 年。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2 ) 。 表 2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低温?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2002 年郭增建提出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 8.5 级和大于 Ms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2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我们的结论:地球的气候变化不仅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而且与潮汐强度、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2004-2012 年全球已发生 Ms 8.5 级以上强震 6 次,与 1998 年以来变暖减缓相对应。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潮汐变化还有约 20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对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200 年周期和拉马德雷 50-70 年周期。目前处于 2007 年以来发生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对应超前的 1974 年潮汐高潮和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低温期。根据以往记录,这个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这次变冷过程被 20 世纪 80 年代的全球迅速变暖所打断, 198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是自然因素,温室效应包含人为因素。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本周期内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 此外,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 。早在 2008 年和 2014 年我们就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见:杨冬红等, 2008 )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到高潮。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4 流感世界大流行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我们早在 2006 年就发现拉尼娜 / 厄尔尼诺与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对应关系。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 6 大统计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 。 1900 年的流感爆发,因为偏离标准较远,因而也较弱(见表 2 )。 我们在 2007 年预测, 2007-2008 、 2011 、 2015 、 2018-2019 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 2005-2007 年、 2013-2014 年、 2016-2017 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如果 2007 年是太阳黑子谷年 m , 2006-200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 2008 年则是 m+1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 2000-2030 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这样, 2008 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 2006-2008 年是否是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是否爆发的关键。 2007 年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 2007-2008 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 。 事实上,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7 年发生了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事件和强沙尘暴, 2008 年为太阳黑子谷值(比原来预测晚一年)和中国严重低温冷害年, 2009 年发生厄尔尼诺和世界流感爆发(比原来预测晚一年),这表明世界流感爆发的 6 大统计特征具有可重复性。 表 3 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低温、全球性流感、太阳黑子、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对比 时 期 1890-1924 年 太阳黑子数 (对应左边年份) 1947-1976 年 太阳黑子数 (对应左边年份) 2000-2030 ? 拉马德雷 PDO 冷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全球气温 低温 低温 低温? 流感爆发的相关年 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1886-1887 1898-1899 1916-1917 25.4, 13.1 26.7, 12.1 57.1, 103.9 1954-1956 1967-1968 1975-1976 4.4,38,141.7 93.8, 105.9 15.5, 12.6 2007 2016-2017? 中国沙尘暴高峰期 1954-1956 1964-1966 1975-1976 4.4,38,141.7 10.2,15.1,47 15.5,12.6 2007 2016-2017? 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 (1888)-1889 1899-1900 1918-1919 6.8, 6.3 12.1, 9.5 80.6, 63.6 1957-1958 1968-1969 (1976)-1977 190.2,184.8 105.9,105.5 12.6,27.5 2009 2015 2018 ? 太阳黑子 1889 谷年 1901 谷年 1917 峰年 6.3 2.7 103.9 1957 峰年 1968 峰年 1976 谷年 190.2 105.9 12.6 2008 谷年 2013 峰年 2020 谷年? 东北冷夏年 o 和低温冷害年 * 1888o 1902o 1918o 6.8 5.0 80.6 1957o* 1969o* 1976o* 190.2 105.5 12.6 2008 2016 ? 2018? 世界流感爆发年 1890 1900 1918-1919 7.1 9.5 80.6, 63.6 1957-1958 1968-1969 1977 190.2,184.8 105.9,105.5 27.5 2009 2016 ? 2019 ? 根据预测, 2016-2017 年将发生强拉尼娜事件和低温冻害, 2018-2019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 2020 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2018-2020 年具备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基本条件。 5 2016 年和 2020 年可能发生长江巨洪 冯利华和陈立人在 2001 年指出,形成长江 3 次巨大洪水有 4 个遥相关因子:( 1 )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 1913 , 1933 , 1954 , 1976 , 1996 , 2020 年);( 2 )厄尔尼诺事件,( 3 )青藏高原南部 7 级以上大震;( 4 )青藏高原大雪。 1931 、 1954 和 1998 年具备了三个以上条件,因此出现了 20 世纪长江的三次巨洪。 1976 年也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尽管 1976 年是厄尔尼诺年,但在 1976 年青藏高原南部未发生大震,故长江 1977 年未出现巨洪。根据以上认识可以推断,在 2020 年(太阳黑子活动的下一个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如果 3 个因子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那么长江有可能发生 21 世纪第一次巨洪 。 2015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 2015 年 4 月 25 日 尼泊尔发生了 8.1 级地震,但是, 2015 年不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按照长江巨洪的 3 因子标准, 2015 年不会发生类似 1998 年的长江巨洪。 用以上认识去验证 19 世纪的长江巨洪就不能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如 19 世纪排在第一位的长江巨洪出现在 1870 年,尽管 1868-1869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并且 1869 年 1 月 10 日 缅甸发生了 7-8 级以上的大震,但该年不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谷年),而是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年。 不过,如果把第一个因子的限定条件放宽为在太阳黑子活动的峰谷年前后(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太阳黑子活动的峰谷年前后,长江容易出现洪水),那么该年还是具备了长江发生巨洪的 3 个因子 。这一判定标准可称之为长江巨洪新 3 因子。 我们在 2015 年 10 月 28 日 指出, 2015 年发生了强厄尔尼诺, 2015 年 4 月 25 日 青藏高原南部的尼泊尔发生了 8.1 级以上大震, 2015 年 10 月 26 日 阿富汗东北部发生 7.8 级强烈地震, 2014 年为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年,这完全符合长江巨洪新 3 因子的标准, 2016 年有可能发生类似 1870 年的长江巨洪。 6 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的一致性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 1. 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 2. 朱格拉循环( JuglarCycle ,中期循环,主循环) 10 至 11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11 年周期对应); 3. 库茨涅兹循环( KuznetsCycle ,长期循环) 20 至 22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22 年周期对应); 4. 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 50-70 年周期对应) 。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 6-8 年,形成一个约 7 年的整数周期。 2006 年, Obridko 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 7 年的周期 。 2010 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 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 表 4 PDO 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3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时 期 1890-1913 1914-1944 19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自 1890 年以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 “ 冷位相 ” ,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 “ 暖位相 ” ,即变冷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经济上升,变暖时期对应经济下降(见表 4 )。 2020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结束,与当前的经融危机风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最新资料表明,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 9.1 级地震和海啸之后,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1947-1976 年和 2000-2013 年分别发生了 7 次和 6 次,而在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1977-1999 年没有发生;流感世界大流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和 2000-2013 年分别发生了 3 次、 3 次和 1 次,而暖位相没有发生。 自然灾害是经济危机的晴雨表,经济危机是自然灾害在社会生活中的应激反应,它们有共同的发生规律,可以称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周期。根据这一周期,我们成功地预测了 2009 年世界甲型流感爆发, 2004-2018 年全球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活跃期, 2000-2030 年的严重低温冻害, 2014-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 本次的经济危机正在形成之中。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杨冬红。 2007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204 。 2.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3.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Yang Donghong,Yang Xxuexiang, Liu Cai.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Indonesia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6, 21 ( 3 ) : 1023 ~ 1027.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2011, 54(4): 926-934 5. 杨学祥 , 杨冬红 .2008.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8-9. 6.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7. 郭增建 . 2002,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4(3): 287. 8.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9. 韩延本 , 韩永刚 , 马利华等 .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 60 年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 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362 10.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 ~ 615. 11. 杨冬红,杨学祥。 2008.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3 (6): 1813 ~ 1818 Yang D H, Yang XX.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8, 23(6): 1813-1818. 12.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3 ): 1-8 13. 冯利华 , 陈立人 . 20 世纪长江的 3 次巨洪 . 自然灾害学报 , 2001, 10(1): 8-11. 14. 冯利华 ; 骆高远 .1997 年长江 , 黄淮流域特大洪涝灾害预警 . 《水文科技信息》 , 1996, 13(2): 53-56. 15. Obridko,V.N.,Sokoloff,D.D.,Kuzanyan,K.M.et al.Solar cycle accordingto mean magnetic field Date.MNRA ,S 365,2006:827-832 16. 李爱云。太阳黑子周期与行星的引潮力。枣庄学院学报。 2010 ,第 2 期: 16-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4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月初北方降温明显 关注3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7-2-28 15:03
三月初北方降温明显 关注 3 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三月初北方降温明显 华北等能见度转好 2017 年 02 月 28 日 09:16 央视 三月初北方降温明显 华北等能见度转好   央视网消息:今天( 28 日)起,新一股冷空气入侵我国,江南及其以北大部气温将出现下降,雨雪增多,尤其是东北地区,局地降温超过 12 ℃ ,黑龙江局地有中雪。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华北、黄淮等地的大气污染扩散条件逐步好转,空气质量改善。   今天东北等地雨雪增多 三月初北方降温明显   近期全国大部陆续开启回暖之旅,华北到江南、华南最高气温普遍达到 15-20 ℃ ,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长江流域一带以及江南大部入春进程普遍提前 1-2 周。   今天开始,新一股冷空气将进入我国,北方雨雪稀少的天气格局将被打破,东北等地降水会短暂增多。中央气象台预计, 2 月 28 日 08 时 至 3 月 1 日 08 时 ,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甘肃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局地中雪;黄淮大部、华北南部、陕西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阵雨,局地中雨。   这次北方的降水过程较为短暂,明天将恢复晴好天气。而近期持续多雨的西南一带,今明天仍难以摆脱多雨的天气格局,不过雨雪范围将呈现逐步缩减的态势,尽管强度较弱,但出行还需注意交通安全。   同时,在冷空气的影响下,气温也将出现明显波动。江南及其以北大部将受到影响,其中主要影响范围在黄河以北,特别是东北、华北感受更为明显,降温时段在 3 月 1 日 至 2 日早晨,普遍降温 6-8 ℃ ,局地超过 12 ℃ 。   以省会城市哈尔滨为例,昨天最高气温还在 0 ℃ 以上, 3 月 1 日 的最高气温将降至 -4 ℃ , 2 日早晨的最低气温更是跌至谷底,仅为 -20 ℃ 。   气象专家提醒,由于气温起伏较大,公众注意适时增减衣物,谨防感冒。同时,东北地区白天气温回升至冰点之上,可能会导致积雪融化,后期的降温或导致路面结冰,公众出行要注意路况信息,提高安全意识。   今起华北黄淮等地扩散条件好转 空气质量改善   没有冷空气的打扰,天气静稳,昨天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等地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差,空气质量不佳。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冷空气影响,今天白天起,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等地的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将逐步转好。   不过,清新的空气维持不了太久, 3 月 3-4 日,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等地将有霾天气, 3 日以轻度霾为主, 4 日北京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东北部等地有中度霾,最低能见度 3 ~ 5 公里。公众注意提前做好防范,低能见度天气时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http://news.sina.com.cn/o/2017-02-28/doc-ifyavwcv9162192.shtml?cre=sinapcmod=gloc=38r=0doct=0rfunc=16tj=nones=0 2017 年 2 月潮汐组合: 2 月雾霾高潮持续 2016-11-21 13:27 | 个人分类 : 潮汐预警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关键词 : 潮汐组合 潮汐预警 2017 年 2 月潮汐组合: 2 月雾霾高潮持续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是本次弱潮汐时期仅有的一个月。 潮汐组合 A : 2 月 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0 度。 2 月 4 日 为日月小潮。 2 月 6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稍弱,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B : 2 月 11 日 为日月大潮, 2 月 8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 18.86678 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C : 2 月 1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74 度,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D : 2 月 2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84926 度, 2 月 19 日 为日月小潮, 2 月 19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E : 3 月 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6 度, 2 月 26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954.html 2017 年 3 月潮汐组合: 3 月雾霾减弱地震增强 已有 1040 次阅读 2016-11-21 15:11 2017 年 3 月潮汐组合: 3 月雾霾减弱地震增强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3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 潮汐组合 A : 3 月 3 日 为月亮近地潮, 3 月 5 日 为日月小潮, 3 月 7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 18.5140 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中等,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中),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中)。 潮汐组合 B : 3 月 1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20 度。 3 月 12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C : 3 月 2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5446 度, 3 月 20 日 为日月小潮, 3 月 19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D : 3 月 2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04 度, 3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 3 月 30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97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吉林省大幅降温 上海最高气温跌破10摄氏度:关注超级月亮
杨学祥 2016-12-12 05:21
吉林省大幅降温 上海最高气温跌破 10 摄氏度 :关注超级月亮 杨学祥 今起我省大幅降温 2016 年 12 月 11 日 23:59 新文化报 今起我省大幅降温 A02 版 新文化讯(记者 毕继红) 昨日下午,吉林省专业气象台发布了明显降雪、降温预报:受高空冷涡影响,预计昨晚到今天白天,我省将有一次明显降雪天气过程,东南部地区降雪量较大。今天开始,我省气温自西向东明显下降,累计降温幅度可达 10 ~ 12 ℃ ,局部可达 14 ℃ 左右。最低气温将出现在 14 日或 15 日早晨,北部和东部山区可达 -21 ~ -24 ℃ ,其他地区为 -17 ~ -20 ℃ 。   昨天夜间到今天白天,全省多云转阴,辽源地区东部、吉林地区南部、通化、白山地区有大雪,部分地方有暴雪,长春地区东南部、辽源地区西部、吉林地区北部、延边、长白山保护区有中雪,松原地区东北部、长春地区中北部、四平地区有小雪。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全省多云转晴,吉林地区东部、通化地区东南部、白山、延边、长白山保护区有小雪。 13 日夜间到 14 日白天,全省晴有时多云。   未来 24 小时,我省气温最低的城市是白城市,为 -16 ℃ ,其他大部分城市为 -13 ~ -9 ℃ ,我省西部城市最高气温为 -7 ℃ 左右,其他城市为 -2 ~ 0 ℃。预计今天白天,我省中西部地区有 4 级左右偏南风转偏北风,其他地区有 3 级左右偏南风。 http://news.sina.com.cn/c/2016-12-11/doc-ifxypizk0231316.shtml 大风降温降水明后天访沪 最高气温跌破 10 ℃ ,市区最低约 2 ℃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时间: 2016-12-12 03:29:14 关键词: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双十二 降水 跌破   “双十二”冷空气本周来袭。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服务官孔春燕表示,由于目前的气温要低于入冬前的气温,所以预计 72 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幅度要小于 11 月下旬的冷空气过程。预计周四、周五 48 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将在 10 ℃ 左右。   本报讯“双十二”冷空气本周来袭。上海市气象局预报显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本周申城气温将先升后降。由于处于冷锋前的暖区内,今天申城气温有所回升,最高气温可达 17 ℃ ,最低气温也有 11 ℃ 。明后两天将出现大风、降温和降水,周四、周五最高气温将跌破 10 ℃ ,中心城区最低气温在 2 ℃ 上下,郊区更低一些。同时,空气质量将得到有效改善。 这一波“双十二”冷空气会比 11 月的寒潮更强吗?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服务官孔春燕表示,由于目前的气温要低于入冬前的气温,所以预计 72 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幅度要小于 11 月下旬的冷空气过程。预计周四、周五 48 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将在 10 ℃ 左右。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6/12/12/030874575.shtml 关注 12 月潮汐组合和冷暖周期 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18 日 指出: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四个月。 2016 年 9-12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12 月雾霾活动进入高潮。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 A : 11 月 29 日 为日月大潮, 12 月 2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90812 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验证: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12 月 02 日 06 时 40 分 在秘鲁(南纬 15.21 度,西经 70.81 度) 发生 6.3 级地震 ,震源深度 20 千米 。 验证: 2016 年 12 月 01 日 18 时 拉尼娜指数为 -0.164 ,比 12 月 01 日 12 时 的 -0.205 增速 0.041 ,加速变慢,进入新的波动峰值 -0.164 。 11 月 7 日 进入峰值( -0.643 ), 9 日出现次峰值( -0.664 ), 17 日再现更高峰值( -0.443 ), 19 日形成新的峰值 -0.417 , 21 日出现新的谷值 -0.592 , 28 日进入新的谷值 -0.817 , 29-30 日开始新的波动, 30 日加速变为特快, 12 月 4 日 进入新的波动峰值 +0.149 ,高于上一轮峰值 -0.417 ,拉尼娜减弱非常明显。 验证: 华北黄淮等地将持续雾霾:明后日污染最重, 5 日有望消散 2016-12-02 11:21:29  来源 : 澎湃新闻网 ( 上海 ) 举报 12 月 2 日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华北黄淮等地将持续见霾,明后日污染最重,预计于 12 月 5 日 减弱。 12 月 2 日 早 6 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今日起至 12 月 3 日 8 时,北京中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山西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度霾,其中,北京南部、河北中部、河南东北部、陕西关中等地局地有重度霾。 中央气象台预计,此次雾霾天气过程将一直持续至 12 月 4 日 ,其中 3 日至 4 日为过程最强时段,华北南部等地 PM2.5 峰值浓度将达到 350-400 微克 / 立方米。 12 月 5 日 白天开始,受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等地雾霾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消散。 另外,大雾将笼罩河南湖北等地。中央气象台表示, 12 月 2 日早晨 至上午,山东西南部、河南中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和东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天气,其中,湖北中部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 500 米 的浓雾,局地能见度低于 200 米 。 中央气象台于 12 月 2 日 6 时 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就未来天气,中央气象台进行预测并表示, 12 月上旬,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势力总体偏弱,全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1 左右。 其中, 12 月 4 日 至 6 日,受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气温将下降 4 ~ 8 ,东北地区降温幅度有 10 ~ 12 。 12 月中旬,除东北、华南及西南地区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1 左右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同期偏高 1 ~ 2 。 http://money.163.com/16/1202/11/C79D6I76002580S6.html 雾霾再袭华北多地启动应急响应 2016-12-02 22:02: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 12 月 2 日 电 2 日,我国华北地区再次被雾霾侵扰并将持续数日。对此,多地启动了应急响应,采取不同措施应对。   在河北中南部地区, 2 日中午之后雾霾逐渐聚集、加重。新华社记者在河北查询“河北 AQI 在线”实时监测数据,截至当日 18 时,石家庄、辛集达到严重污染,保定、衡水、邯郸、沧州、衡水、定州等地达到重度污染。   山东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山东省环保厅相关人士表示, 1 日至 5 日山东将出现大范围的污染过程,影响程度为重度至严重污染,且多个城市可能持续 3 天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记者 2 日在济南市区多处看到,许多高层建筑物已经“消失”在雾霾中,城市上空一片灰霾,路上许多行人都戴着口罩。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大气室工程师王欣 2 日 17 时接受采访称,截至 2 日 16 时,北京市 PM2.5 浓度分布差异非常大,城区及北部郊区的空气质量基本是“ 2 级良”或“ 3 级轻度污染”,城区以南包括房山、大兴、亦庄、通州、丰台等地区,基本上是在“ 4 级中度污染”到“ 5 级重度污染”水平。 2 日夜间、 3 日全天、 4 日大部分时间,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都处在低气压范畴之内,污染扩散条件非常不利,预计北京空气质量将逐步转差为“ 5 级重度污染”。 据气象和环保部门预测, 2 日至 4 日天津地区将出现中到重度霾。其中 2 日中度霾, 3 日重度霾。 2 日 17 时,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各环境监测站点空气质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监测站点 AQI 超过 200 。 http://news.sohu.com/20161202/n474795194.shtml 潮汐组合 B : 12 月 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 00066 度。 12 月 7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弱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弱 ) 。 验证:寒潮延迟发生: 2016 年 12 月 11 日 新文化讯(记者 毕继红) 昨日下午,吉林省专业气象台发布了明显降雪、降温预报:受高空冷涡影响,预计昨晚到今天白天,我省将有一次明显降雪天气过程,东南部地区降雪量较大。今天开始,我省气温自西向东明显下降,累计降温幅度可达 10 ~ 12 ℃ ,局部可达 14 ℃ 左右。最低气温将出现在 14 日或 15 日早晨,北部和东部山区可达 -21 ~ -24 ℃ ,其他地区为 -17 ~ -20 ℃ 。 寒潮延长了本次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12 月 1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93661 度, 12 月 14 日 为日月大潮, 12 月 13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相隔一天,为本月第三次超级月亮,强度稍弱)。 验证:由于 12 月 13 日 月亮近地潮和 12 月 14 日 日月大潮在前, 12 月 15 日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93661 度在后,所以先冷后暖是特征。 变暖周期被寒潮推迟。 本次潮汐组合减弱寒潮强度,将导致前期冷后期暖。 潮汐组合 D : 12 月 21 日 为日月小潮, 12 月 2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 00047 度, 12 月 25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弱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弱 ) 。 验证:冷周期。 潮汐组合 E : 12 月 2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95967 度, 12 月 29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验证:暖周期。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2016 年 9-12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12 月雾霾活动进入高潮。 本月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组合类型也不利于拉尼娜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94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832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未来一周降温降水:关注10月15-17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6-10-19 05:32
未来一周降温降水:关注 10 月 15-17 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杨冬红 未来一周降温降水与 10 月 15-17 日潮汐组合有关 潮汐组合 B : 10 月 9 日 为日月小潮, 10 月 8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54588 度, 10 月 4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C : 10 月 16 日 为日月大潮, 10 月 1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 00029 度, 10 月 17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强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最强 ) 。 我们的研究表明,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在这个周期中,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从 18.6 °增加到 28.6 °。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周期为半年。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高温、雾霾和干旱。 此外,月亮赤纬角还存在从 0 至最大值的变化,周期为 13.6 天。气温受潮汐 13.6 天周期的影响,有一个 7 天升, 7 天降的过程,与潮汐组合转换相对应。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3.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4.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3): 90-91.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 相关报道 吉林未来一周降温降水影响秋收 来源:新华网 2016-10-18 20:05   新华社长春10月18日专电(记者高楠、郭翔)记者从吉林省气象台获悉,受冷空气活动影响,预计未来一周内,吉林省还将有大幅度降温、降水天气过程。气象专家建议各地抓住降水间隙,尽快完成秋收工作,在21日之前快速抢收。   吉林自9月20日进入秋收以来,截至10月17日,全省平均气温10.7℃,比常年高0.2℃;此间降水偏多,全省平均降水量44.8毫米,比常年多44%。其中,中西部地区比常年多119%,居历史同期多雨第4位。   “秋收以来降水偏多,给我省秋收工作带来较大影响,致使今年大部分地方秋收进度比常年偏慢。”吉林省气象台台长杨雪艳说。   预计10月19日至25日,吉林省平均气温为5℃左右,与常年同期相近。19日和21日分别有冷空气活动,降温幅度可达5℃至8℃,最低气温出现在23日早晨,北部和东部山区可达﹣5℃左右。此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8毫米左右,比常年稍多。 吉林省气候中心副主任梁洪海表示,21日至22日还有较明显的雨转雪天气,对秋收和粮食存储将有较大影响。建议各地在21日之前快速抢收,并将已收获的粮食及时晾晒,防止雨淋霉变。此外,未来几天有明显降温天气过程,各地菜农应对温室、大棚采取防寒措施。 http://house.xinmin.cn/fczx/2016/10/18/30521303.html 冷!内蒙古多盟市今日起降温、普降雨雪 2016 年 10 月 18 日 11:11 来源:内蒙古晨报 10 月 17 日 从内蒙古气象局获悉, 18 日夜间至 22 日,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将先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程。 18 日 20 时至 19 日 20 时,降雪主要在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以雪或雨夹雪为主,累计降雪量可达 0.0 一 2.4 毫米,兴安盟北部、呼伦贝尔市中部里计降雪量可达: 2.5 ~ 4.9 毫米,兴安盟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南部地区可超过 5.0 毫米。 20 日至 22 日 20 时,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东部和南部,鄂尔多斯市及其以东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雨、雨夹雪或雪,大部地区降水量 0.0 ~ 9.9 毫米在鄂尔多斯市东部,呼和浩特市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锡林郭勒盟南部、赤峰市、通辽市中部和南部累计降水量 10.0 ~ 24.9 毫米,降雪主要出现在锡林郭勒盟北部、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里计降雪量可达 0.0 ~ 2.4 毫米。 20 日至 2 日 20 时,内蒙古自西向东出现降温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北部、乌兰拿布市北部和中部、赤峰市南部、通辽市南部和兴安盟南部降温 6 ~ 8 度,锡林郭勒盟大部赤峰市北部和通辽市北部降温 8 ~ 10 度,同时西中部偏北地区伴有 5 级左右偏西或西北风。 内蒙古气象局提示:请有关部门做好应对工作,特别是牧区及设施农业,交通运输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降水、降温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公众做好针对性预防工作。 http://news.ifeng.com/a/20161018/50117566_0.shtml 新疆阿勒泰降雪降温道路结冰 80 余车辆被困 2016 年 10 月 18 日 21: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阿勒泰 10 月 18 日 电 ( 张军强张雯程马江红 ) 受冷空气入侵影响, 17 日至 18 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出现了降雪降温天气,致使通往吉木乃的省道 229 线和 319 线道路出现了结冰,车辆被困,公安交警部门实施双向交通管制。 受冷空气入侵影响, 17 日至 18 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出现了降雪降温天气,致使通往吉木乃的省道 229 线和 319 线道路出现了结冰,车辆被困,公安交警部门实施双向交通管制。 张军强 摄 中新网阿勒泰 10 月 18 日 电 ( 张军强张雯程马江红 ) 受冷空气入侵影响, 17 日至 18 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出现了降雪降温天气,致使通往吉木乃的省道 229 线和 319 线道路出现了结冰,车辆被困,公安交警部门实施双向交通管制。 吉木乃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称, 10 月 17 日下午 至 18 日上午,由于降雨和降雪影响,省道 229 线 309 公里 至 320 公里 路段,道路结冰严重,部分路段出现了 10 级大风,一些大型车辆打滑被困在马路中间,导致路段交通堵塞,当地交警部门及时出动警车救援,截止目前,救援车辆达 80 多辆。 当地交警在结冰的道路上执勤。 张军强 摄 吉木乃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杨维聪在执勤现场表示,他们已经进行了双向交通管制,交警部门、公路系统,包括周边乡政府,已派出大型机械进行抢通,抢通时间预计在今天晚上。 据当地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十天,阿勒泰地区仍将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道路将出现严重湿滑,气温也将下降至零下 10 度左右,望民众出行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牧区要做好人员及牲畜的防寒工作。 ( 完 )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1018/14946137_0.shtml 2016 年 10 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已有 566 次阅读 2016-9-2 09:17 2016 年 10 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10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 2016 年 9-12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A : 10 月 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24 度。 10 月 1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强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潮汐组合 B : 10 月 9 日 为日月小潮, 10 月 8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54588 度, 10 月 4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C : 10 月 16 日 为日月大潮, 10 月 1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 00029 度, 10 月 17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强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最强 ) 。 潮汐组合 D : 10 月 2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61577 度, 10 月 23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E : 10 月 31 日 为日月大潮, 10 月 2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11 月 1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强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2016 年 9-12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0303.html
个人分类: 潮汐预警|27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光裕:仙女木与冻死人的上海 全球变暖可以忽略
杨学祥 2016-2-6 05:34
刘光裕:仙女木与冻死人的上海 全球变暖可以忽略 杨学祥 一、 仙女木与冻死人的上海 学者刘光裕最近指出,依照冰芯等多种资料的分析,科学家发现在 1.26 万年前,地球突然变冷,气温骤降了 7-8 度,并且持续了大约 1000 年。这次温度的降低,使得仙女木大为繁荣,但却给很多大型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这次事件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 (New Younger Dryas) 。诸如大家所熟知的猛犸象、剑齿虎和披毛犀就是在这次寒潮中阵亡了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中也恰好有一些这个时期灭亡了的巨兽。 一直以来,新仙女木事件的诱因都认为是北美冰架的融化导致洋流改变所导致的。最近,又有研究发现,很可能是因彗星撞击所致。新仙女木事件不仅弄死了很多史前大型动物,而且重创了史前的古新印第安人。新仙女木事件对石器时代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 1000 年后,随着气候回暖,人类的农业等才慢慢发展起来,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因此,这个事件对我们理解地球历史,人类文明史和现代的气候变化是极为重要的。 仙女木事件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气温不断升高之时,一次突然的大降温,持续了 1000 多年。气温在短短的 4-10 年里降低了 15 ℃ 左右,其感觉比差不多和上海的降温差不多(最低 -7 ℃ )。想想看,要是这种降温持续 1000 年,会对上海造成何种影响。 另外,格陵兰岛冰芯很好地记录了地址历史上的气候数据。通过气候数据的研究,我们能够看出近现代的 1.5 万年中,气温一直在不断的波动。现在炒的很热“气候变暖”,从地质历史上看,其变化压根就看不出来,在图标上一点痕迹也没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954653.html 二、 地球不是恒温器 我在 2013 年 10 月 4 日 指出,地球不是恒温器,气温波动变化是自然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间尺度,即地质构造尺度 (10 万年至亿年 ) 全球温度变化 10 ℃ 以上、地球轨道尺度 (10 万年至万年 ) 冰期与间冰期温度可以相差 6 ℃ 至 8 ℃ 、短时间尺度 ( 万年 ) 存在千年尺度、百年尺度和十年时间尺度上小于 1 ℃ 的温度波动。 有证据表明,一亿年以前海洋底层水温度高于现在 15 ℃ ,大气温度高于现在 10-15 ℃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是现在的 10 倍,处于热带雨林繁茂和恐龙盛极一时的生物大繁荣时期。气温提升 2 ℃ 的危险没有历史根据。 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战乱和民族大迁移。 当代人们把“温室效应”看做是灾难,事实上,如果没有温室效应,人类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正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存在,使地表维持在 15 ℃ 的平均温度上,否则地表温度将是 -18 ℃ ,这为人类和整个生物圈提供了一个温暖的环境。这个效应主要归因于水汽的作用。 小冰河期泛指 15 世纪至 19 世纪中叶气温偏低的时期。大约在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地球上广大地区出现了寒冷气候,人们称为小冰河期 (Little Ice Age) 。 二氧化碳(分子式为 CO2 )和水汽等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有效地吸收地球表面、大气本身相同气体和云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重新发射红外辐射,其中有一半返回到地表,在夜间持续辐射,使地表不致因缺乏太阳辐射而变得太冷。温室气体这种保护地热量散失的作用,叫温室效应。一百多年前大气中的浓度是非常稳定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CO2 的大气浓度由 1800 年的 280ppmv (即一百万单位体积气体中含有 280 单位体积的 CO2 )增加到 2000 年的 380ppmv 。气候学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温室效应对小冰期的消失作出了贡献。 自从 1850 年上一个小冰期结束以来,人类已经度过了相对温暖的 1 个多世纪。而最近,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於 9 月 27 日 在斯德哥爾摩發布最新報告,警告稱未來幾百年全球變暖或無法逆轉;持不同意见科学家们又发出了小冰期到来的预言。 把地球变为恒温器是一种不懂科学和历史的幼稚幻想,使用有争议的手段使地球降温可能导致加快小冰期到来的人为灾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9906.html 我在 2015 年 4 月 30 日 指出,地球不是恒温器:温度控制在 2 ℃ 内的口号是错误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6348.html 地球不是恒温器。人为将地球变成恒温器,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能力,气候变化的空想家已经从科学走向空想,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突入灾难的深渊。 使人类摆脱小冰期严寒天气的威胁,全球变暖的功不可没。目前全球气温和海平面高度并未超过 6000 年来的最高水平,气候模型的模拟与气候历史不符,不足为信。 海平面的快速上升给岛国生存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大洪水的传说起源于海平面的早期快速上升。目前岛国面临的海平面上升形势威胁到岛民的生存,但对大陆居民而言,这是正常气候自然变化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在第四纪冰期就恐惧全球变暖,那么,这样的恐怖生活将在今后一亿年中持续下去,因为这将是自然变化的必然结果。 我们必须适应全球变暖,第四纪冰期迟早都会逐渐消失。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864.html 三、 近在咫尺的变冷威胁 根据潮汐理论的准确预测,地球的气候将在 3107-3452 年变得最冷,进入下一次小冰期时期。人为的温室效应可以减轻下一次小冰期对人类的伤害。 我在 2010 年 9 月 19 日 指出,科学的理论要经得起科学实践的检验。南极臭氧洞和温室效应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和温室气体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 2006 年南极臭氧洞的重新扩大使人类成功保护臭氧的神话彻底破灭。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我们等待时间的检验。 从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再到修复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性的力量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规律。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只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46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564.html 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 5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 18.6 度 -28.6 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 18.6 年。 目前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 2016 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415.html 世纪寒潮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参考文献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 2006 , 23 ( 3 ): 30-35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 , 给 全球变暖说 泼点冷水。世界环境。 2007, ( 2 ): 60-63. 。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 (6): 1813 ~ 181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 610-61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6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连续3天空气重污染 12月2日将好转:关注11月24-28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5-11-29 06:32
北京今起连续3天空气重污染 12月2日将好转:关注11月24-28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杨冬红 根据昨日环保部门预报,昨日夜间,北京全市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级别。昨日21时,市环保部门预计,今日受中高空系统过境影响,扩散条件有所好转,污染状况预计在白天将有所缓解。30日至12月1日扩散条件再次转差,预计空气维持重度污染水平,12月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污染过程结束,空气质量转优良。   根据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和市气象台联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报,11月28日环境空气质量为四级中度污染至五级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2.5;11月29日环境空气质量为五级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2.5。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经预测本市11月27日至12月2日空气质量将达到重度污染,符合《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规定的重污染天气Ⅲ级(黄色)预警条件,经市政府批准,发布重污染天气Ⅲ级(黄色)预警。也就是说,包括今天在内的5天里,本市将迎新一轮重污染天气。目前,为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本市环保部门已经投入一线,进行执法检查。 雾霾与潮汐组合类型一一对应: 潮汐组合E:11月26日为日月大潮,11月24日为月亮近地潮,11月2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301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2185.html 潮汐组合A:12月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00度,12月5日为月亮远地潮,12月3日为日月小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481.html 北京今起连续3天空气重污染 12月2日将好转 2015年11月29日03:01 新京报 北京今起连续3天空气重污染 12月2日将好转   原标题:今起北京连续3天重污染   昨日,一名戴口罩的行人在雾霾下的北京街头行走。当日,北京出现重污染天气。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 实习生戴轩)29日五级、30日五级、下月1日五级,今起连续三天,京城将持续重度污染。12月2日受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将转为优良。截至昨日24时,前日(27日)14时启动的京城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持续生效了34个小时。   35个监测站点23个达六级严重污染   昨日,京城一片雾蒙蒙之景,能见度较差,重污染持续了一天。   昨日8时,城区的PM2.5小时浓度就达到了255微克/立方米,为重度污染。东南部和西南部的小时浓度均超过了300微克/立方米。   昨日20时,北京空气质量实时浓度发布平台上,全市35个监测站点尤其是南部地区的点位均“红得发紫”。   空气质量指数显示,35个监测站点中,有23个达到六级严重污染,即空气质量标准中最严重级别。有9个站点为五级重度污染。   另外,35个监测站点中,除了平谷、延庆和京西北区域点不到200,其余各站的小时浓度均超过了200微克/立方米。其中,房山良乡为330微克/立方米,东四环交通点为321微克/立方米。   根据昨日环保部门预报,昨日夜间,北京全市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级别。昨日21时,市环保部门预计,今日受中高空系统过境影响,扩散条件有所好转,污染状况预计在白天将有所缓解。30日至12月1日扩散条件再次转差,预计空气维持重度污染水平,12月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污染过程结束,空气质量转优良。   此前因逆温致空气质量“暴跌”   这次污染过程来得有些突然,期间还经历了污染级别直线下降的过程。   26日京城的空气质量还是优良级别,能见度较好。   27日一早,污染物便迅速累积,早8时,城六区的PM2.5小时浓度由前一天同期的12微克/立方米上升为198微克/立方米,南部地区的PM2.5小时浓度均超过了200微克/立方米。   14时,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15时30分,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到了16时,全市空气质量整体处于五级重度污染水平。至此,空气质量直接从26日的优良水平“暴跌”至27日的五级重度污染。   为何会“暴跌”?市环保部门分析称,此次污染过程来得快,迅速上升至重污染状态。   其表示,由于前期北京有强降雪过程,降雪消融造成地面温度较低,而同期中层大气有明显的温度回升,形成了明显的逆温现象,26日夜间北京PM2.5以及各项气态污染物都出现快速上升的情况,所以,空气质量直接从26日的优良水平转为27日的五级重度污染。   ■ 追问   黄色预警是否该升级?   预测重污染持续3天以上可启动红色预警   27日14时,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截至昨日,黄色预警持续生效。  昨日16时环保部门的最新预报发布后,不少网友在微博上疑问,从昨日至下月1日,京城的空气重污染持续4天,为何不启动红色预警。   据悉,根据2015年重新修订发布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空气重污染预警分成四个级别,之前启动的黄色预警为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2天(48小时);橙色预警为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72小时);红色预警为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   对应不同的颜色的预警,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主要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建议性应急措施和强制性应急措施三个类别。从黄色预警开始,加入强制性应急措施,例如停产、停工等。而大家最为关注的是,红色预警中的全市范围内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依据今年3月修改的应急预案,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可启动红色预警。应急预案修订后,据环保部门统计,发现按照这个新标准,去年有3次(总数约10天)符合发布红色预警条件。   不过,无论应急预案修订前还是修订后,北京从未启动过红色预警。   一位环保专家昨日表示,针对3天以上甚至更长期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是个世界难题,所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提高自身的预报预警能力。另外,他认为目前污染呈现区域成片污染的特征,迫切需要区域层面和尺度的污染预报预警和应急措施,从而达到更有效更快速降低污染的效果。   ■ 链接   红色预警(预警一级)强制性应急措施   ●全市范围内依法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纯电动汽车除外),其中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公共交通运营部门延长运营时间,加大运输保障力度。   ●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   ●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   ●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对重点道路每日增加1次以上清扫保洁,减少交通扬尘污染。   ●按照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名单,实施停产限产措施。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   ■ 相关新闻   京津冀及周边18城市现重污染   新京报讯 (记者金煜)根据环保部统计,在最新一场华北地区的重污染过程中,京津冀地区截止到昨日上午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城市出现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石家庄等16个城市是重度污染,廊坊和邢台是严重污染。   环保部已派出督察组赴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暗访。   据环保部通报,这次华北地区的重污染过程是从26日夜间开始的,并持续加重。   昨日截止到上午8时的统计数据中,包括河南、山东等在内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8个城市出现了重度及以上污染,这个数字比前一天翻了一倍,相当于整个区域中四分之一的城市。   在18个出现重污染的城市中,石家庄、保定、郑州、衡水等16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廊坊和邢台2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   昨日至19时,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可见,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依然密集分布重度及严重污染,廊坊、保定、石家庄、邢台、晋城、阳泉、沂州等至少8个城市都出现了最高级别的“严重污染”,“重度污染”的城市数则更多。   据统计,27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70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9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邢台、临沂、廊坊、保定、郑州等8个城市为重度污染,石家庄市为严重污染。   环保部称,27日区域内PM2.5平均浓度上升了119.2%,PM10平均浓度上升了103%。   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表示,预计到29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不利,京津冀中南部以中度至重度污染为主,中部地区可能出现严重污染,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以中度及重度污染为主。   30日至12月1日,京津冀中部依然将以重度至严重污染为主。   环保部目前已经针对此次重污染过程紧急部署,向相关地方政府发函提醒重污染应对,并派出4个督察组分赴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等城市采取暗查、暗访等方式重点督察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开展情况。 http://news.sina.com.cn/o/2015-11-29/doc-ifxmazpa0422597.shtml?cre=sinapcmod=gloc=2r=urfunc=2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连续5天低温预警 再发重污染黄色预警:关注11-12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5-11-27 21:16
北京连续5天低温预警 再发重污染黄色预警:关注11-12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杨冬红 潮汐组合D:11月19日为日月小潮,11月2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E:11月26日为日月大潮,11月24日为月亮近地潮,11月2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301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2185.html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如果2015年11月24-28日潮汐组合E不起作用,偏冷的天气终于来了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36.html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后的低温冻害。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我们在9月29日指出,2000-203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2009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年9-1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北京连续5天低温预警 再发重污染黄色预警 2015年11月27日15:53 中国新闻网 3   原标题:北京连续5天低温预警 再发重污染黄色预警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曾鼐)多日雨雪后,北京只需一个字来形容:冷。至27日,北京已连续5天持续低温蓝色预警,当天同时启动重污染黄色预警。   11月的北京,雾霾、雨雪、降温一个都不少。自11月22日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后,23日拉响持续低温蓝色预警。23日夜至27日,北京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多日最高温跌破冰点,让初冬京城冷如三九寒天。   27日,北京又变身“霾都”,全城陷入中重度污染,预计未来两天仍将持续重污染状态。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求全市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等施工作业,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止体育课等户外活动。   不过,下周起蓝天有望回归,气温也将回升。北京市环保局表示,预计29日午后,受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将有所改善。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预计降温持续到12月上旬, 之后气温将回升。   王冀认为,今年是极强厄尔尼诺年,根据统计,厄尔尼诺现象对华北地区的影响以暖冬为主,所以今年并非会是“极冷寒冬”,“暖冬”概率仍然较大。(完) http://news.sina.com.cn/c/2015-11-27/doc-ifxmazpa0344764.shtml?cre=sinapcmod=gloc=37r=urfunc=29 2015年11月强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已有396 次阅读 2015-10-30 16:33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潮汐预警 推荐到群组 2015年11月强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5年1-4月和8-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11-12月,2015年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年11月是强潮汐时期第四个月,11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9月至11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A:10月31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18.24063度,11月3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较弱,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B:11月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00度,11月8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2日为日月大潮,11月15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1954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D:11月19日为日月小潮,11月2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E:11月26日为日月大潮,11月24日为月亮近地潮,11月2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301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2185.html 2015年12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已有 354 次阅读 2015-11-5 10:42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预警 潮汐组合 雾霾 厄尔尼诺 推荐到群组 2015年12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5年1-4月和8-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11-12月,2015年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年12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一个月,11-12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潮汐组合A:12月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00度,12月5日为月亮远地潮,12月3日为日月小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12月12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2620度,12月11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C:12月18日为日月小潮,12月1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倍纬0.0000度,。11月21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D:12月25日为日月大潮, 12月2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641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48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太阳或将进入变冷期
热度 2 杨学祥 2015-6-29 19:44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太阳或将进入变冷期 杨学祥,杨冬红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 6 月 23 日 报道,太阳活动迅速减少增强了在下一个 50 年内世界经历“太阳活动极小期”的可能性。据信,太阳活动极小期是 17 世纪和 18 世纪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出现所谓“小冰期”的部分原因。 我们在 2011 年撰文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根据“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 2005 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地震海啸和强潮汐南北震荡而降低。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西方科学家也承认 2000-2010 年气候的自然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潮汐振荡可以解释全球气温的准 60 年变化,海洋及其边缘的强震能够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潮汐和太阳黑子活动不仅有相同的变化周期,而且都和气温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强震与低温冻害频繁发生。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 ,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2000 年查尔斯 · 季林( Keeling )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 水带 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 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潮汐、太阳黑子活动和全球气温变化不仅有相同的周期,而且有峰谷对应的历史记录。潮汐和全球气温变化都有 11 、 22 、 200 、 1800a 周期变化,与太阳黑子周期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1800 a 周期和 200a 周期的峰谷变化非常明显(见图 1 和表 1 )。除 A 、 B 、 C 、 D 四个潮汐最大峰值外, a 、 b 、 c 三个潮汐小峰值与冷气候的对应关系值得关注和研究。 图 1 潮汐强度变化 1800 年周期(据 CharlesD. Keeling and Timothy P , 2000 ) Fig. 1 The 1800-year oceanictidal cycle ( after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 2000 ) 表 1 太阳黑子和潮汐的对应关系 Table 1 The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sunspot and tide 太阳黑子极小期 时间 ( 年 ) 潮汐极大年时间 时间差 全球气温 欧特极小期 1040-1080 1062 超前 22a 低温 沃尔夫极小期 1280-1350 1264 滞后 16a 低温 史玻勒极小期 1450-1550 1425 滞后 25a 小冰期 蒙德极小期 1645-1715 1629 滞后 16a 小冰期 道尔顿极小期 1790-1820 1770 滞后 20a 低温 21 世纪极小期 2007- ?? 1974 滞后 33a 低温? 注:太阳黑子数据引自文献 ,潮汐资料引自文献 ,全球气温资料引自文献 。 太阳黑子、潮汐和地震都具有 11a 和 22a 变化周期。太阳黑子活动与地震和气候有很好的相关性 。太阳黑子和潮汐的相同变化周期和相关性增大了对地震和气候变化的激发作用:太阳黑子极小和潮汐极大都会导致气温下降。 太阳黑子活动受行星潮汐的影响 。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有相同的周期变化,这也意味着地球轨道变化和月球轨道变化同样受行星摄动和行星潮汐的影响。行星通过行星摄动和行星潮汐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和地月轨道变化,间接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和地震活动。 由于潮汐最强时期已过去 300 多年,目前已进入潮汐较弱时期,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不会再现 17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水平,并且会低于道尔顿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水平,但变冷的趋势不会改变。公元 3107 年,类似于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才会再现。 全球变暖首先是一种自然趋势。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相关报道: 太阳或将进入变冷期 欧洲将遭遇极端严冬 2015-06-29 14:55:02 来源:天气网 【字体:大 中 小】   太阳或将进入变冷期 欧洲将遭遇极端严冬   天气网综合讯 太阳将进入与 300 年前导致封冻的泰晤士河上能够举行“冰冻博览会”的那段时期相同的变冷期,这种可能性大概有 20% 。但科学家们警告,下一次太阳过渡期不足以拯救地球于全球变暖。   资料图:太阳表面巨大冕环细节照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 6 月 23 日 报道,太阳活动迅速减少增强了在下一个 50 年内世界经历“太阳活动极小期”的可能性。据信,太阳活动极小期是 17 世纪和 18 世纪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出现所谓“小冰期”的部分原因。   然而,一项研究发现,与人为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的气温上升的预期相比,太阳活动周期自然而长期的起伏所导致的全球平均气温下降预期可谓小巫见大巫。   报道称,最后一次太阳活动极小期发生在大约 1645 年至 1715 年间,其特点是,太阳黑子 11 年周期实际上消失,同时,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总量略有下降但造成重大影响。   根据对过去 9300 年中受太阳辐射影响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计算表明,在过去数十年中,太阳处于活动极大期,但目前太阳活动正在迅速减少,在本世纪末进入极小期的可能性增加。   英国雷丁大学太阳物理学家迈克·洛克伍德教授说:“目前的发展轨迹是,未来 50 年内可能出现极小期,但总的可能性约为 20% 。然而,在未来 100 年内 ( 出现极小期的 ) 可能性上升至约 50% 。”   洛克伍德教授说:“我们在下一个 50 年内进入另一个太阳活动极小期的可能性很大,尽管这对全球平均气温影响不大,但可能导致欧洲人遭遇较为极端的严冬。”   在位于埃克塞特的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通过计算机模型进行的一项研究计算得出,即将到来的太阳活动极小期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约 0.1 摄氏度 。与之相比,如果温室气体工业排放继续以目前速度增加,由此导致的全球变暖将使温度上升数摄氏度。   英国气象局的研究人员、上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莎拉·伊尼森博士说,然而,太阳活动极小期对北欧和北美等地区的影响可能要大得多,平均气温可能下降 0.4 至 0.8 摄氏度 。   伊尼森说:“这项研究表明,太阳并不能挽救我们于全球变暖之中,但可能带来地区性影响。在就适应未来数十年的气候变化进行决策时,应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她说:“太阳活动极小期的地区性影响可能要大于全球影响,但仍远远不足以压倒预期中由于人为变化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趋势。” http://www.tianqi.com/news/91974.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7532 次阅读|4 个评论
全球变暖波动起伏:自然规律不可忽视
热度 2 杨学祥 2015-3-26 06:08
全球变暖波动起伏:自然规律不可忽视 杨学祥 在江苏,气象记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跨世纪地记录着阴晴冷暖。而气候波动的图谱也在每天的记录中现出端倪。 记者从江苏省气象台了解到,江苏地区每十年的升温速度是0.27℃,这个速度高出中国平均每十年0.23的升温速度。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时,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发表了题为《科学认知气候 关注气候安全》的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3摄氏度,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王召民教授表示,虽然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处于变暖的上升期,但这其中是有波动的,在近十年时,欧亚大陆其实有过一小段不显著的降温时间,中国也出现了小幅的气温下降,但幅度很小,但近年来,江苏又开始处于新一轮的增温期。 http://jlwb.njnews.cn/html/2015-03/25/content_1770429.htm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3亿年、10万年、4万年、2年万年、1800年、200年、55年、18.6年自然变化周期。尽管目前处于1800气候变暖高峰,但短周期的变冷也时有发生,快速变暖大约在2030年以后。 两个短周期作用不可忽视: 1925-1946年和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速速变暖,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气候波动变冷。 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气候异常变暖,2005-2007年和2024-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气温波动下降。 有关资料: 气温波动变化显示客观规律:2015年继续变暖2023年强烈变冷 已有 698 次阅读 2015-1-28 20:29 |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最暖年 厄尔尼诺 月亮赤纬角 拉马德雷 推荐到群组 气温波动变化显示客观规律: 2015 年继续变暖 2023 年强烈变冷 杨学祥 一、 铁的事实 : 2014 年成1880年以来最暖年 2014 年,全球平均气温为 14.6 ℃ ,比 20 世纪的平均水平高出 0.69 ℃ ,成为 1880 年有记录以来的最暖年。尽管此前有科学家质疑,自 1998 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停滞”,但事实并非如此。 2005 年和 2010 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仍比 1998 年高出 0.04 ℃ 和 0.05 ℃ , 2014 年更是高出了 0.07 ℃ 。 2014 年最热年无疑证实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 http://roll.sohu.com/20150127/n408098576.shtml 世界主要气象机构认定 2014 “最热年”。今年 1 月初,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研究显示, 2014 年全球平均气温为 14.6 摄氏度 ,比 20 世纪的平均水平高出 0.69 摄氏度 ,比此前的两个“最热年” 2005 年和 2010 年高出 0.04 摄氏度 。   美国航天局的报告则显示,自 1880 年以来,地表平均气温已经升高约 0.8 摄氏度 ,而变暖情况主要发生在过去 30 年。 有一个数据也许可以证实全球变暖正在加速:除 1998 年外,全球有统计以来 10 个最热年份均出现在 2000 年以后。 图 1 1880-2014 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 还有一点令人关注, 2014 年成为“最热年”并未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此前最热的 2010 年、 2005 年和 1998 年都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美国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主任加文·施密特表示,尽管最热年份的排名可能受到混乱无序天气事件的影响,但长期趋势是变暖的,而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施密特说:“我们将会看到地球继续变暖,更多气温纪录将被打破。” 图 2 1880-2014 年美国航天局与国家海洋大气局的数据对比 根据日本气象厅 1 月中旬周一公布的数据, 2014 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 20 世纪平均气温高出 1.1 ° F ,而 1998 年是高出 0.1 ° F 。 2014 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世界主要气象机构如英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此前也都认为 2014 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都出现在 1998 年之后。 图 3 1880-2014 年日本气象厅数据 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英国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日本气象厅之后,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4 年是自 1880 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在这个难得有共识的世界上,也许只有这种难以做手脚的数字才会让人们暂时消停一会,想想如何面对共同的问题,这也将是 2015 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面对的棘手难题。 新华社记者 26 日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获悉, 2014 年全球平均气温为 14.6 摄氏度 ,比 1961 至 1990 年的平均值高出 0.6 摄氏度 ,也比历史上最暖的 2005 年和 2010 年高出约 0.04 摄氏度 ,成为自 1880 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http://news.hexun.com/2015-01-27/172801310.html 二、 自然变暖还是人为变暖 2014 年成为1880年以来最暖年是 铁的事实,但究竟是自然变暖还是人为变暖则需要证据。各大气象机构并没有提出相关数据和论证。 事实上,没有数据表明, 2014 年大气温室气体含量有异乎寻常的增加,以人为作用解释 2014 年最热年过于牵强。与上述观点相反, 2014 年成为自 1880 年记录开始以来地球上最热的一年,原因不在于温室气体,而在于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我们在 2008 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中指出,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我们在 2008 年提出全球气温变化的重要原因: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厄尔尼诺事件叠加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拉尼娜事件叠加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1890 年以来, 1904-1906 、 1922-1924 、 1941-1942 、 1959-1961 、 1977-1979 、 1995-1997 、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1895-1897 、 1913-1915 、 1931-1933 、 1950-1951 、 1968-1970 、 1986-1988 、 2005-200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从理论上说,最小值对应气温的峰值。最大值对应气温的谷值。此外,当年厄尔尼诺事件起到增温作用,拉尼娜事件起到降温作用。两种情况叠加的结果见表 2. 表 1 PDO 的冷暖位相下 El Nino 和 LaNina 事件发生年份(吕俊梅 等, 2005 ) PDO 冷暖位相 厄尔尼诺事件年份 拉尼娜事件年份 1909-1924 年(冷) 1911 , 1913 , 1918 1909 , 1910 , 1916 , 1922 , 1924 1925-1945 年(暖) 1925 , 1929 , 1930 , 1940 1938 , 1942 , 1944 1946-1976 年(冷) 1951 , 1957 , 1963 , 1965 1969 , 1972 , 1976 1949 , 1954 , 1955 , 1956 , 1964 1967 , 1970 , 1971 , 1973 , 1975 1977-1999 年(暖) 1982 , 1986 , 1987 , 1991 , 1997 1984 , 1988 , 1999 2000-2030 年(冷) 2002 , 2004 , 2006 , 2009 , 2000 , 2007 , 2010 , 2011 , 2013 注:最后一栏是笔者加的。 表 2 月亮赤纬角、气温变化、厄尔尼诺之间的对应关系 月亮赤纬角 最大值年 厄尔尼诺事件 拉尼娜事件 气温 月亮赤纬角 最小值年 厄尔尼诺事件 拉尼娜事件 气温 1913-1915 1913 厄尔尼诺 1916 拉尼娜 升温 降温 1922-1924 1922 、 1924 拉尼娜 弱增温 1931-1933 1930 厄尔尼诺 升温 1941-1942 1940 厄尔尼诺 1942 拉尼娜 强增温 1950-1951 1951 厄尔尼诺 升温 1959-1961 1968-1970 1969 厄尔尼诺 1970 拉尼娜 升温 降温 1977-1979 1976 厄尔尼诺 强增温 1986-1988 1986 、 1987 厄尔尼诺, 1988 拉尼娜 降温 升温 降温 1995-1997 1997 厄尔尼诺 强增温 2005-2007 2004 、 2006 厄尔尼诺, 2007 拉尼娜 升温 降温 2014-2016 ( 2015 厄尔尼诺)? (强增温)? 2023-2025 2023 (拉尼娜)? (强降温)? 2032-2034 ( 2033 厄尔尼诺)? (强增温)? 1909-2014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的分布情况见表 1 。图 2 中,厄尔尼诺事件起到增温作用,拉尼娜事件起到降温作用。 对比图 2 和表 1-2 ,厄尔尼诺的增温作用和拉尼娜的降温作用非常显著。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 9.5 级地震。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 ,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4 年最热年无疑证实了月亮赤纬角极小值的增温作用。 学者赵得秀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预测 2023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 2023 年的拉尼娜事件与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将使全球气温再次下降,由于那时已进入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中后期,全球气温再次下降的幅度会更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更强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829.html 三、 拉马德雷周期的自然规律不容忽视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见表 1 )。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 图 1-3 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降温时期,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全球增温时期。大多数气象科学家只讨论近 10 年的气温变化,忽视了全球气温的长期变化规律。 根据前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气温变化规律,第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就使气温明显下降,第二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又使气温进一步下降。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仅使气温趋于平稳不升,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尼娜的叠加才会使气温明显下降。这确实是全球变暖强度变大的标志。 四、 两个喜忧各半的结论 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马德雷暖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升高;拉尼娜、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拉马德雷冷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下降。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之一:如果 2015 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将形成比 2014 年更高的气温。 结论之二:赵得秀教授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预测, 2023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之叠加,将产生极冷气温,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了这一作用。 相关论文: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blog-2277-863589.html 江苏每十年平均升温0.27℃ 目前处新一轮增温期 □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上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记者从江苏省气象局了解到,江苏的平均升温速度是每十年0.27℃。为什么升温速度这么快?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为此记者采访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王召民教授。 处于新一轮增温期 在江苏,气象记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跨世纪地记录着阴晴冷暖。而气候波动的图谱也在每天的记录中现出端倪。 记者从江苏省气象台了解到,江苏地区每十年的升温速度是0.27℃,这个速度高出中国平均每十年0.23的升温速度。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时,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发表了题为《科学认知气候 关注气候安全》的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3摄氏度,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王召民教授表示,虽然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处于变暖的上升期,但这其中是有波动的,在近十年时,欧亚大陆其实有过一小段不显著的降温时间,中国也出现了小幅的气温下降,但幅度很小,但近年来,江苏又开始处于新一轮的增温期。 为什么增温会这么快? 为什么中国区域的增温会如此之快?王召民表示,其实也不用惊慌,全球变暖的平均数字其实是平均了陆地和海洋的升温。事实上陆地的升温明显快于海洋,因为海洋比较大,能吸收很多的热量而不出现平均温度的激烈上扬。另外,研究表明,北半球的升温要明显快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则更明显,这也是因为北半球的陆地面积要比南半球大很多,加之全球仍有一些区域的气温有些下跌,因此中国区域的升温明显快于全球平均。 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多吗? 中国区域升温相对更快,是否意味着我们所在地未来的极端天气、暴雨、热浪、干旱等一定会超过其他地区?王召民表示,这并不一定,因为气候影响是个复杂的系统,某个区域的升温甚至会影响到很远的区域,就像是“蝴蝶效应”,而中国的气候也是受全球复杂气候系统的影响,可以说,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气候改变,极端天气有增多的趋势,但极端天气将会在哪些地方多发则有不确定性。 4月1号有可能飘雪么? 这两天受冷空气的影响,前一段春姑娘加快的温暖脚步似乎也变得不紧不慢。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最近三天南京的气温处于缓慢的上升期,明天由于冷暖空气的交汇,还会有一次阵雨过程,不过雨水不大。 另外,很多人关心4月1日究竟会不会真的飘雪,记者了解到,中国天气网公布的15天趋势预报还是试验产品,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前天预报的15天趋势预报还预报4月1日会飘雪,而昨天的趋势预报已经显示4月1日南京是阴到多云的天气,说不定明天的4月1日的趋势预报又变了,连专家也表示这时候看15天的趋势预报并不可靠。 http://jlwb.njnews.cn/html/2015-03/25/content_1770429.htm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669 次阅读|4 个评论
消融和增长的交替:南极海冰影响厄尔尼诺
杨学祥 2014-8-29 08:48
消融和增长的交替:南极海冰影响厄尔尼诺 杨学祥,杨冬红 图 1 南极半岛海冰增加增强秘鲁寒流,阻碍厄尔尼诺形成。 最近,《自然》杂志撰文称,目前,南极科学家正在解密地球气候、研究冰下的湖泊和山脉、探索深海以及发现生命和宇宙的起源。但这片冰雪大陆也在经受无情的改变。冰雪消弭、洋流变化和臭氧层恢复等局部变化也带来了全球影响,深刻改变了气候、海平面、生物多样性和社会。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大气和海洋学部的 JohnJ.Cassano 提到,人们需要知道哪些因素控制南极海冰的季节性、分布和体积。了解冰川消弭的方式、地点和原因。南极冰原包含约 2650 万立方米的冰,如果融化,足以将全球海平面升高 60 米 。在稳定了数千年后,南极海冰目前正在加速融化。海冰融化的影响是什么?但厚冰下的水体几乎未被取样,而且它们对冰流的影响尚不清楚。 http://weather.people.com.cn/climate/2014/08/qhbhyw/2182354.shtml 南极海冰是增加还是减少?这是一个颇多争议的问题。 【科技讯】 2014 年 6 月 23 日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期有气候分析员指出在南半球的冬季,南极海冰出现大块浮冰的总量实际上是不断增加的。事实上,卫星数据早就显示南极洲周围的海冰区域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范围,美国冰雪数据中心公布,南极海冰区域面积为 751 万平方英里,约为 1944 万平方公里,并且还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以约 1% 的速度增加。 http://www.kejixun.com/article/201406/52039.html 2014 年 8 月 8 日 消息,据媒体报道,全球气候变暖是地球气候变化的趋势,由于大气温度升高,导致了多处的高山积雪和极地冰山的融化,但科学家研究表明,北极海冰显著融化,但南半球覆盖海冰面积却在持续增加,并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值,南极海冰不会快速扩张,海冰增加或存在潜在的数据误差。 卫星收集数据存在明显误差 南极海冰或并未快速扩张 尽管全球气温升高,但南极海冰面积仍持续增加,这一点令科学家迷惑不解,气候变化怀疑论者认为人造气候变暖理论存在着缺陷。臭氧层空洞、融化冰川中淡水数量增加、风力和自然可变性等因素,使得南极海冰面积日益增大,南极海冰增长速度是北极海冰消融速度的三分之一。 但研究人员称,冰冻圈勘测结果表明,南极海冰扩张速度并不准确,与人造卫星处理数据存在着误差。 1979-2005 年之间,南极覆盖海冰面积持续不变。但 2013 年公布的研究评估报告表明, 1979-2012 年之间,南半球海冰持续扩大,平均每年增多 16500 平方公里。 当我们观察分析倾向于变化的报告数量以及观察南极海冰变化的时间范围时,发现得出的结论并不正确,发现某一份研究报告中存在显著误差,研究人员对比两个数据集结果表明,数据集之间的差异与人造卫星传感器有关,两个仪器得出的数据已被校准,很可能是其中一个仪器的校准出错。 http://www.citnews.com.cn/news/201408/226050.html 南极半岛在 3 月达到平均最小海冰覆盖面积,在 9 月达到最大的海冰覆盖面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南半球在 2 月达到它夏天的最低点,而北半球则在 9 月。 南极大陆的气候变化是由南极海冰来逆向调节的:南极变暖海冰减少——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减少导致秘鲁寒流减弱和赤道向南极热输送减少——南极变冷海冰增加——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增多导致秘鲁寒流增强和赤道向南极热输送增多——南极变暖海冰减少 …… 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加强沃克环流及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使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造成秘鲁海流变弱和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减弱沃克环流;结果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是南极海冰两年周期变化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2321.html 中生代时期,全球各大陆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几乎从一个极延伸到另一个极其巨大的单一陆块,这种轮廓肯定有助于周围大洋中的高效率向极热输送。中始新世和早渐新世之间的总的温度下降,在整个新生代都是最急剧的。这种下降被认为由如下原因引起:①德雷克通道和塔斯马尼亚以南的通道开始为全球循环和气候上隔离的环极流打开了通路;②由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向北移动,吸热的赤道水面积缩小;③特提斯海关闭,不能使赤道环流通过 。 北太平洋对北极的半封闭状态和南太平洋对南极的开放状态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构造基础,它导致北太平洋海表热能的积累和周期性向南太平洋输送。南极海冰和南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德雷克海峡冰冻线的季节性北移,关闭了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开关”,导致秘鲁寒流的对应增强,是拉尼那事件发生和秘鲁沿海表层水季节性降温的主要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9056.html 这就决定了南极海冰不会持续减少,而是周期的增减变化。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杨学祥 .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 世界地质 ,22(4): 380-384. 杨学祥 . 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 . 世界地质 , 2004, 23(1): 28-34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2004 , 26 ( 3 ): 151-155 相关报道 南极科学六大热点——聚焦极地研究未来走势 2014-08-27 06:44:28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字体大中小 南极科学具有全球重要性。南极各团体需要协同行动,以解决更加紧迫的议题。 南极科学六大热点——《自然》聚焦极地研究未来走势 德国南极考察站——诺伊迈尔三号站附近出现极光。图片来源: StefanChristmann/Corbis 南极洲——这个词让人们联想到矗立高耸的冰川、点缀着冰山的“凶猛”海洋以及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动物。这块大陆包含 1/10 的地球陆地面积、近 90% 的冰川以及约 70% 的淡水。这里周围的海洋支撑了巴塔哥尼亚齿鱼和磷虾捕捞业,同时也对调节气候和二氧化碳捕获极为重要。 《自然》杂志撰文称,目前,南极科学家正在解密地球气候、研究冰下的湖泊和山脉、探索深海以及发现生命和宇宙的起源。但这片冰雪大陆也在经受无情的改变。冰雪消弭、洋流变化和臭氧层恢复等局部变化也带来了全球影响,深刻改变了气候、海平面、生物多样性和社会。 2014 年 4 月,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 (SCAR) 召集了来自 22 个国家的 75 位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了未来 20 年甚至更久的南极研究优先项目。这是南极研究国际协会首次通过讨论、辩论和投票制定出集体意见。最终, SCAR 从数百个科学问题中筛选出 80 个最为紧迫的议题。 日前, SCAR 副主席、美国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海洋学荣誉教授 MahlonC.Kennicutt 及同事总结出若干首要科学主题,并概括了研究人员和政府必须采取的步骤以实现相关目标。稳定的资金以及接近和保护这片大陆将存在更大的国际合作必要性。 6 项议题 “所有的问题被归为 6 个议题。”研究合作者、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生物科学教授 StevenL.Chown 说,“要充分发挥南极科学潜力,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定义南极大气和南部海洋的全球影响力。 Kennicutt 指出,南极大气变化能改变地球的能源收支、温度梯度和空气化学及流通。但有关这些过程背后的秘密,人们尚未得知。大气、海洋和冰川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控制气候变化率?极地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热带海洋和季风?正在恢复的臭氧空洞和不断上升的温室气体浓度如何影响局部和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 南极洋在地球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它连接起全球海洋,形成了全球洋流系统,将空气中的热量和二氧化碳运输到深海。但是,由于二氧化碳的溶解,这片海洋正变得更酸,寒冷的南部海域将首先表现出其所受到的影响。气候变化将如何改变海洋吸收热量和二氧化碳的能力以及支持海洋生产力? 海冰能够反射和过滤日光。它能调节海洋和大气间的热、动力和气体交换。而海冰形成和融化决定表层海水的含盐量,影响它们的密度和冰点。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大气和海洋学部的 JohnJ.Cassano 提到,人们需要知道哪些因素控制南极海冰的季节性、分布和体积。 了解冰川消弭的方式、地点和原因。南极冰原包含约 2650 万立方米的冰,如果融化,足以将全球海平面升高 60 米 。在稳定了数千年后,南极海冰目前正在加速融化。海冰融化的影响是什么?但厚冰下的水体几乎未被取样,而且它们对冰流的影响尚不清楚。 揭示南极洲历史。收集自该大陆边缘的岩石记录显示,南极洲与温暖世界存在明显不同。但是取自该大陆核心和海洋周围的岩石样本较少。 Chown 提到,人们对南极地壳和地幔的结构以及其如何影响这块超级大陆的创建和分离了解很少。“我们需要更多的冰、岩石和沉积物,以探明是否注定要重复过去的气候状态。” 了解南极生命进化和延续。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南极生态系统是年轻、简单、物种单一以及处于隔离状态的。但在过去 10 年间,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海生蠕虫和甲壳类动物等一些分类群具有高度多样性,并与该大陆、邻近岛屿和深海中的物种联系比想象中更密切。 观测空间和宇宙。干燥、寒冷和稳定的南极大气为观测宇宙创造出最好的条件。南极冰下湖泊能模拟木星和土星寒冷卫星的条件,收集自该大陆的陨石则揭示了太阳系形成等的信息。 识别和减少人类影响。有效管理南极大陆需要预测人类活动及影响。国家和人类影响必须被清除。目前政策在控制进入方面有效性如何?人类和病原体如何影响和适应这里的环境? 环境挑战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 DanielaLiggett 指出,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持续、稳定的经费;在 1 年中进入南极洲各个区域;使用新兴技术;加强对该地区的保护;增加国际合作以及提高各利益集团间的沟通。南极项目极易受到资金不确定性和中断的影响。 去年,由于政府“关门”,美国的南极项目遭遇推迟、取消或削减规模。经济下滑、高燃料价格以及对搜寻和营救任务的注意,也对南极科考项目产生影响。经费不足让数十年期的项目难以维持。 项目延迟和错失科考季节会留下缺口:缺失 1 年的数据对冰架研究和生物多样性监控等影响巨大。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和障碍,一些南极研究人员最终选择离开这一领域。新一代研究人员的招募和延续也岌岌可危。 这片大陆,能用于科研的站点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和南部海洋尚未开发,并且每年只有数月适合科考。 Liggett 表示,研究人员需要开发自动驾驶车辆和观测台,以便到达冰架下方、深海等难以到达的区域。小型传感器需要能年复一年地收集和传输数据。 另外,研究人员指出,扩展南极研究还需要依靠卫星传感器和飞机地球物理调查。而先进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学传感器对建立区域性模式将十分重要。能处理海量基因组和生物多样性信息的数据库也十分重要。“未来数据库需要远距离高速和大容量通讯。”澳大利亚南极气候和生态系统合作研究中心的 RobMassom 说。 南极已经被视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区域。在过去 10 年中,比利时、中国、捷克、印度和韩国纷纷建设新考察站,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国也开始更换老旧设备。但来自许多国家的科学仍无法进入这片神秘大陆。 共同协作 英国南极调查局的 LloydS.Peck 提到,要以最小的人类足迹换来最大的科学回报,将是各方共同的目标。协调国际努力,吸引不同利益相关者将非常重要。 《自然》认为,参与南极考察的国家是时候接受新的合作精神,就像《南极条约》创立者所信奉的那样——行动起来。“更广阔的国际合作关系、更加调和的科学和公共资金,以及拓宽知识共享等都是基本要素。”英国剑桥大学的 WilliamJ.Sutherland 说。作为一个跨学科科学团体, SCAR 将帮助和鼓励研究合作,并为合作项目出谋划策,同时推动知识共享以及向政策制定者及公众宣传南极研究理念。 目前,致力于管理该地区的《南极条约》体系正在经受环境压力和经济利益的考验。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国际旅游监管、评估环境破坏处罚和调整生物勘探等问题都难以处理。提出针对南极环境管理的整体策略迫在眉睫。 Sutherland 及同事在文章中提到:“我们希望《南极条约》和环境保护委员会能在决策中扩展对科学证据的使用——开发和使用最先进的保护措施判断具体成果。” 另外,向公众传播南极洲全球价值也应被列为优先事项。相关叙述必须更好地解释该地区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如何被其影响。臭氧空洞恢复等成功案例也能激发人们对改变行为对南极洲有利的信心。 南极科学具有全球重要性。南极各团体需要协同行动,以解决更加紧迫的议题。 编辑:于淼 http://weather.people.com.cn/climate/2014/08/qhbhyw/2182354.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变暖趋势已停止 温室效应由自然原因导致:地球进入变冷周期
热度 3 杨学祥 2013-1-15 05:31
全球变暖趋势已停止 温室效应或由自然原因导致 2013-01-09 10:39:50   来源:科学网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全球气候面暖趋势已停止   温度变化图   科学网(kexue.com)讯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最近 英国 科学家的研究数据表面,全球变暖的趋势早已停止。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权威机构数据称,全球气候变暖已从16年前开始出现中止现象。从1997年至2012年,全球总体气温再未升高。近日,世界气候变化权威研究机构、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琼斯气候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最新“Hadcrut”气温记录表。   该记录表显示,从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总体气温变化仅为0℃,而2011年至今年前8个月,全球总体气温甚至有所下降。   “Hadcrut”气温记录来源于世界最大的全球气温数据库,其监测点超过3000个,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向全球发布世界气候报告的主要标准,也是哥本哈根会议的基础。   在气候领域享有盛誉的、 美国 佐治亚理工大学气候学系负责人朱迪丝-卡里教授肯定了“停滞”现象,她认为温室效应更多是“自然原因”导致,“过去20年的温室效应,主要是海洋热量循环及太阳辐射等自然因素变化引起的,碳排放只是因素之一,这点应作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最基本的依据”。(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http://world.gmw.cn/2013-01/09/content_6309065.htm http://tech.china.com/science/nature/11023062/20130109/17622555.html 全球已停止变暖16年: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的新证据 2012-12-31 10:20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全球变暖 气候变冷 拉马德雷现象 自然周期 全球已停止变暖16年: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的新证据 杨学祥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全球正在变暖,然而英国气象局近日发布的报告表明,早在16年前全球变暖的趋势便已经停止。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2年10月14日报道,这份报告是由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并发表的,他们对分布在陆地和海洋里的3000多个测量站点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   报告显示,从1980年至1996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然而自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16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1980年之前的40年期间,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 。 早在2004年3月23日我就在光明网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为题撰文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 对过去100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25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1990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2000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在20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1925年到1944年,1978年至2000年。20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1925-1944年,1978-2000年)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 英国气象局报告显示,从1980年至1996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然而自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16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1980年之前的40年期间(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报告证实了全球气候变化中拉马德雷周期的存在,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后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地球已经入变冷周期。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西方科学家已对全球变暖预测做出6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不过是最后的结局 。 1997-2012年全球气温变化 参考文献 1. 英气象局报告称全球已停止变暖16年。2012-10-15 09:12:33 来源: 新华网。 http://news.cqnews.net/html/2012-10/15/content_20575894.htm?prolongation=1 2.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上海环境热线 绿色论坛。上传日期:2004-3-18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3.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上传日期:2004-3-23.光明网。 http://guancha.gmw.cn/2004-3/23/1122001.htm 4. 杨学祥.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六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2011-11-2 13:02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038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8877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810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8237 次阅读|5 个评论
惊慌失措的气候学家:全球变暖灾难程序已启动?
热度 3 杨学祥 2013-1-15 04:45
惊慌失措的气候学家:全球变暖灾难程序已启动? 杨学祥 主流气象学家对当前的气候快变化感到不安,当他们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历史,更剧烈的变化令他们张皇失措。 最新研究表明,过去的一些变化快得令人难以置信。罗林对红海沉积物的研究显示,大约 12.5 万年前的最后一个暖冰期 ( 在两个冰期之间 ) ,海平面在 100 年内升降波动高达两米。罗林说:“这真是快的离谱。”他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与我们现在类似的气候环境中,海平面要比现在高 6 米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教授理查德•阿利 (Richard Alley) 说:“这没有告诉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但这值得我们关注。” 过去十年来,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找到办法,使人类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威胁。据说,将地球变暖的幅度控制在 2 ℃之内,就可以避免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干旱等灾难的发生。目前大气中 CO2 浓度为 395 ppm ,而工业化前为 280 ppm 。要让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 2 ℃之内,需要将大气中能够吸收热量的 CO2 含量限制在 450 ppm 以内。 现在看来,科学家们是错误的。全球最新数据显示,地球变化快得出人意料。北冰洋消融的海冰比预期更多;横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带释放的强力温室气体 CH4 也比模型预测的更多;南极洲西部冰架垮塌的速度比预想更快;冰架后方大陆上的冰川滑入大海的速度也比以前更快;类似 2012 年夏天,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的洪水和热浪之类的极端天气的出现频率也有上升的趋势。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德国波茨坦大学的海洋物理学教授斯特凡•拉姆斯托夫 (Stefan Rahmstorf) 说:“作为科学家,我们还没有得出如果将气候变暖幅度控制在 2 ℃之内,一切将会万事大吉的结论。” http://tech.sina.com.cn/d/2013-01-14/08237975495.shtml Wu 和 Peltier ( 1983 )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 18000 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 13500 年前到 7000 年前, 7000-5000 年前间的冰融量减少。 Jaritz 和 Ruder ( 1977 )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 10000-8000 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 2.65 米的速率快速上升, 8000-6000 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将为每百年 0.47 米。 6000 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 2.5 米。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8295.html 1 万年前 “ 新仙女木事件 ” 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 50 年内上升 7 摄氏度,且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6213 主流气象学家只知道使气候变暖的因素存在,不研究使气候变冷的因素和机制,面对地球气候历史的剧烈变化,除了张皇失措之外,无法科学地解读。 人类活动能改变地球的气候变化规律?可以避免历史上大冰期的出现? 温室气体变化有什么规律?受哪些因素控制? 地球历史上的大冰期是怎样启动的?温室气体为什么在那时快速减少? 机制不明,警告没有说服力。 把地球变成恒温器:这是不是天方夜谭? 相关新闻: 全球变暖灾难程序已启动:气候系统逐渐失控 2013 年 01 月 14 日 08:23 环球科学杂志 微博 全球变暖灾难程序已启动   一系列反馈效应会使气候变化的速度大大增加,使气候系统逐渐失控。   撰文 约翰• A •加里 (John Carey)   翻译 曹智 白艳莹 闵庆文   过去十年来,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找到办法,使人类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威胁。据说,将地球变暖的幅度控制在 2 ℃之内,就可以避免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干旱等灾难的发生。目前大气中 CO2 浓度为 395 ppm ,而工业化前为 280 ppm 。要让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 2 ℃之内,需要将大气中能够吸收热量的 CO2 含量限制在 450 ppm 以内。   现在看来,科学家们是错误的。全球最新数据显示,地球变化快得出人意料。北冰洋消融的海冰比预期更多;横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带释放的强力温室气体 CH4 也比模型预测的更多;南极洲西部冰架垮塌的速度比预想更快;冰架后方大陆上的冰川滑入大海的速度也比以前更快;类似 2012 年夏天,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的洪水和热浪之类的极端天气的出现频率也有上升的趋势。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德国波茨坦大学的海洋物理学教授斯特凡•拉姆斯托夫 (Stefan Rahmstorf) 说:“作为科学家,我们还没有得出如果将气候变暖幅度控制在 2 ℃之内,一切将会万事大吉的结论。”   可能会诱发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因素是正反馈循环机制,科学家一直假定这种反馈已经开始。例如,海冰的减少导致反射的阳光减少,使更多海水变暖,而这又会使更多海冰融化;更严重的永久冻土层融化,会释放更多 CO2 和 CH4 到大气中,而这反过来又导致永久冻土层进一步融化……   对潜在的快速反馈机制的研究,使一些科学家变成了灾难预言家。这些专家说,即使各国立即认真对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并将大气中 CO2 浓度保持在 450 ppm 的上限之下 ( 虽然这种情况越来越不可能发生 ) ,这些努力可能也会太小、太迟了。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负责人詹姆斯• E •汉森 (James E. Hansen) 警告说,除非世界 CO2 水平锐减到 350 ppm ,“不然我们将会启动一个人类无法控制的程序。” 他说本世纪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可能高达 5 米,这将淹没从迈阿密到曼谷的沿海城市。同时,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可能带来大规模的饥荒。汉森补充说:“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可能正处在快速驶向更暖世界的单向快车道上。   这是危言耸听吗?一些科学家是这么认为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艾德•德卢克恩埃克 (Ed Dlugokencky) 对甲烷含量进行了评估,他说:“我认为,在短期内,灾难性的气候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冰川学家 W •泰德•普费弗 (W • Tad Pfeffer) 对全球融冰进行估算,并得出结论:本世纪海平面上升最大不到 2 米,而不是 5 米。然而,他与汉森同样具有紧迫感,因为即使很小的变化也会威胁到人类文明——如果这个文明只对非常稳定的气候系统有认识的话。“公众和决策者应该明白,海平面即使只上升 60 ~ 70 厘米,后果就会有多么严重,”普费弗警告说,“这种日渐严重的灾害真的可以毁灭人类。”   虽然科学家对气候变化的速度意见不一致,但是这个特别的反馈循环机制如果真的具有放大气候变化的作用,那它将对地球的未来造成很大威胁。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海洋和气候变化专家埃尔科•罗林 (Eelco Rohling) 教授说:“我们必须开始更多地考虑‘已知的未知领域’,和‘未知的未知领域’。”他解释说:“我们可能无法确切地知道所有的反馈机制,但过去的变化表明,它们确实存在。”等到研究人员能够控制未知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这引起了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大气科学家、 2007 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核心人员马丁•曼宁 (Martin Manning) 的担忧,他说:“本世纪气候变化速度之快,使我们来不及了解它。”   从过去看未来   科学家越来越关注气候剧烈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过去理解得更深刻了。 20 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通过从冰芯记录中获取的信息,了解到地球已经多次经历突然和剧烈的温度波动时,都震惊了。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拥有了过去 80 万年的详细气候图片。汉森的最新分析结果显示,温度、 CO2 浓度和海平面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它们同增同减,变化曲线几乎完全重合,但这种相关性并不能证明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了气候变暖。然而,哈佛大学的杰里米•沙坤 (Jeremy Shakun) 及其同事的最新研究显示:上一个冰期, CO2 浓度增加要早于温度增加。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他们得出结论:“由 CO2 浓度上升引起的变暖是温度变化的原因之一”。   过去的一些变化快得令人难以置信。罗林对红海沉积物的研究显示,大约 12.5 万年前的最后一个暖冰期 ( 在两个冰期之间 ) ,海平面在 100 年内升降波动高达两米。罗林说:“这真是快的离谱。”他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与我们现在类似的气候环境中,海平面要比现在高 6 米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教授理查德•阿利 (Richard Alley) 说:“这没有告诉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但这值得我们关注。”   同样令人惊讶的是,只需要很少一点外部能量 ( 或者说“胁迫” ) ,就能够触发过去那些波动。例如 5 500 万年前,北极是一个亚热带的天堂,平均气温为 23 ℃。那时,鳄鱼可以生存在格陵兰岛,热带地区对大部分生物来说可能就太热了。这个温暖的时期,被称古新世—始新世极热 (PETM) 期,显然是因为地球温度升高 2 ℃引起的,当时地球在温度没有上升前就比现在暖和。那次升温可能造成 CH4 和 CO2 的快速释放,这就导致温度更高和更多温室气体的释放,进而引起进一步变暖。最终的结果是:地球长达几百万年的持续高温 ( 见《环球科学》 2011 年第 8 期《全球变暖:速度比幅度更致命》 ) 。   在过去的 100 年里,人类活动已经带来不止 0.8 ℃的温度升高。温室气体被释放到大气中的速度,是 PETM 时期的 10 倍,这给了环境非常大的压力。美国普渡大学教授、地球和大气科学家马修•休伯 (Matthew Huber) 说:“如果我们用掉未来 100 年的碳,我们也将遇到和 PETM 时期同样的变化。”   与已知的各个冰期发生变化的原因相比,我们现在更有力地推动着气候变化。塞尔维亚天文学家米卢廷•米兰科维奇 (Milutin Milankovic) 指出,冰期的消长与地球运行轨道和倾斜角的微小变化有关。几万年来,其他行星对地球引力的变化使地球轨道从接近圆形逐渐变成轻度偏心圆。汉森说,这些变化使照射到每平方米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有了大约 0.25 瓦的波动,这个量是非常小的。这些能量如果要引起能观察到的气候波动,必须经由像海冰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这类的反馈机制放大。英国皇家霍洛威大学教授、地球科学家尤安•尼斯贝特 (Euan Nisbet) 说,过去的气候变暖,“反馈紧接着反馈,如此循环”。   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带来的气候胁迫非常大,达到每平方米 3 瓦 ( 相当于 0.25 瓦的 12 倍 ) ,并在不断上升。那么,气候变化的速度会不会也是以前的 12 倍呢?不一定。“我们不能将过去和未来的响应等同起来,”罗林解释说,“我们要研究的是全球变暖的运行机制、如何触发以及结果能有多糟。” 令人不安的反馈机制   科学家已经明白,反馈机制中,反应最快的部分是遍布全球、携带着热量的洋流。如果大量的淡水 ( 坍塌的冰川或增加的降水 ) 倾入北半球海域,暖流就会减缓或停止,推动全球洋流的“引擎”也就停止了,结果会导致格陵兰岛在十年内从冷变暖。美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彼得•坦斯 (Pieter Tans) 说:“格陵兰岛冰芯记录显示,变化可能会发生得非常非常迅速,甚至用不了 10 年。”   阿利回忆说,刚进入 21 世纪,上述“淡水机制”被弄清楚时,“我们很多人都很紧张”。他补充到,然而更详细的模型表明,虽然“增加淡水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增加的速度并没有达到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气候的程度”。   反馈机制中一个更直接的、令人担忧的部分是永久冻土带,它现在已经开始“冒泡”了。科学家曾一度认为,苔原冻土的有机质只有 1 米深,所以从升温开始到深层土壤开始大量解冻,要经过很长时间。根据最新研究,这个判断是错误的。佛罗里达大学的生物学家特德•索尔 (Ted Schuur) 认为:“我们所有的发现几乎都出乎意料。”   第一个意外是冻土中的有机碳深达 3 米,所以有机碳含量比预期更多。此外,西伯利亚零星分布着覆盖有富含有机质的永久冻土层的大土丘,被称为苔原富冰黄土 (yedoma) ,是由风带来的泥土堆积形成的。这些碳存量多达几千亿吨。索尔说:“大约是现在大气中 CO2 含量的两倍。”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甲烷研究学者乔•冯费希尔 (Joe von Fischer) 说:“这种形式的碳是一种定时炸弹。”冻土解冻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微生物把有机碳分解成 CO2 和 CH4 ,造成气温升高,进一步使更多的冻土解冻。   定时炸弹爆炸的时间可能正在提前。冻土表面的冰雪融水往往会形成浅湖。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的凯特•沃尔特•安东尼 (Katey Water Anthony) 发现,有甲烷从湖底释放出来 ( 见《环球科学》 2010 年第 1 期《甲烷:从北极冻土中爆发》 ) 。许多研究人员还发现,永久冻土层融化会分裂成小峡谷,形成热喀斯特地貌 (thermokarsts) ,这就会增加冻土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加速冻土融化和温室气体排放。最近,对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和西伯利亚的考察中发现,浅水域的海底有大量甲烷释放。   如果由点及面铺展开来,甲烷排放总量足以引起全球气候大波动。不过,全球甲烷排放量的测算值不一定代表当前甲烷的实际增加量。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致力于永久冻土温度研究的弗拉基米尔• E •罗曼诺夫斯基 (Vladimir E. Romanovsky) 说,一是因为甲烷排放的热点“只存在于局部地区”,二是科学家们更善于发现以前本来就存在的热点地区。因此,罗曼诺夫斯基说:“我不担心甲烷增加带来的气候剧变。”   其他人并不这么肯定,特别是因为甲烷有另一个潜在的主要来源——热带湿地。气候变暖很可能引起热带地区降雨增加,湿地面积将会扩大,湿地生产力也会提高,就会有更强的厌氧分解作用,释放更多的甲烷。增加的湿地可以释放与北极变暖差不多、甚至更多的甲烷。我们应该有多担心?尼斯贝特说:“我们不知道,但我们最好继续观测。” http://tech.sina.com.cn/d/2013-01-14/08237975495.shtml 全球变暖灾难程序已启动:气候系统逐渐失控 (2) 2013 年 01 月 14 日 08:23 环球科学杂志 微博   冰冻效应   让气候学家最担心的反馈部分是地球上冰的减少。例如,许多气候模型并没有成功预测今年夏天北冰洋海域海冰的急剧减少。尼斯贝特说:“这是模型方面的极大失败。”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川也在迅速消失。   为了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科学家一直在进行卫星和地面测量手段,绘制格陵兰岛冰川图,还在南极冰架下安放了探针。美国大气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资深科学家杰里•米尔 (Jerry Meehl) 透露,科学家见到了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   在格陵兰岛,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冰川学家莎拉•达斯 (Sarah Das) 看到,一个冰水融化的湖泊突然流入 914 米厚的冰川的缝隙中。水流速度大到足以将巨大的冰川与基岩分离,从而加速冰川滑入海洋。在阿拉斯加,普费弗有数据显示,巨大的哥伦比亚冰川滑入海洋的速度从 1 米 / 天增加到 15 ~ 20 米 / 天。   南极洲和格陵兰岛沿岸,漂浮在海上的大冰架正在垮塌,这警告我们,冰架有多么不稳定。温暖的海水从下面蚕食着冰架,同时温暖的空气从上面打开一个个裂缝。冰架能够起支撑作用,以免基部在海底的冰块,以及邻近的陆上冰川在重力作用下滑入海中。虽然浮冰融化不会引发海平面上升,但水下的冰川却可以。阿利说:“我们正在努力探索海平面上升是否显著高于预期。”   冰块减少令人恐惧,不仅是因为它们会使海平面上升,还因为它们会触发强大的反馈机制。冰能将阳光反射回太空。没有冰块后,颜色较深的陆地和海洋会吸收更多的太阳热量,融化更多的冰。地球表面反射率的变化可以解释,古气候记录中那些较小的能量波动是如何被放大的。汉森说:“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今天。”   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科学家同意汉森对于海平面到 2100 年可能会上升 5 米的预测。“但是我们真的不知道,”阿利说,“我仍然比较倾向于我的预测,即海平面上升较小,但我也不想任何人因为我说的话而购买沿岸地产。”   复杂的变化   地球上过去的气候波动明确表明,如果我们给予足够的推动力,反馈机制将极大地改变地球。休伯说:“如果我们燃烧我们能够获得的所有的碳,就一定会发生与 PETM 时期类似的气候变暖。”这也许会有利于北极鳄鱼,但对人类或大多数生态系统没有好处。   然而,真正让科学家失眠的可能是,即使这些特定的反馈机制近期不会对人类产生威胁,但它们也可能会驱动其他可以对人类产生威胁的机制。这种机制首先可能影响全球水循环。每年都有实例表明,气候变化会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小气候,带来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  拉姆斯托夫最新的一项分析表明,像 2010 年重创俄罗斯的热浪发生次数提高了 5 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已经发生的气候变暖。拉姆斯托夫说:“这是一个重要因素。”新的研究着眼于 2011 — 2012 年美国有史以来最暖冬季期间 ( 这个时期欧洲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冷的寒流 ) 北极海冰的损失。其中隐含的机制是:海冰越少,北极海水温度越高。秋季,海洋释放大量热量,改变大气的压力梯度,造成喷流 (jet stream ,围绕地球的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集中在对流层顶或平流层,在中高纬西风带内或在低纬度地区都可出现 ) 更大程度地弯曲,从而长期停留在一个地方。这种弯曲使美国东北部冬季更暖和,东欧却更寒冷。   潜在的生态反馈使整个机制变得更为复杂。例如,美国和加拿大西部气温变暖引起山松甲虫的流行。虫灾导致几十万公顷的树林死亡,森林从碳汇 ( 健康的树木吸收 CO2) 转变成碳源 ( 死树分解释放 CO2) 。 2007 年,炎热导致美国阿拉斯加北坡苔原发生 7 000 年一遇的火灾,加速了这一区域冻土层融化和碳排放。西伯利亚气候变暖使广袤的落叶松树林开始转变为云杉林和冷杉林。冬天,落叶松的针状叶脱落,积雪会将太阳的热量反射回太空。弗吉尼亚大学的生态学家汉克•舒加特 (Hank Shugart) 解释说,云杉和冷杉的针状叶不会在一个季节全部脱落,太阳热量还没到达积雪时就已被这些树叶吸收。仅植被变化的反馈就可能使地球温度上升 1.5 ℃。他说:“我们正在玩上了膛的手枪。”   尼斯贝特的“噩梦”是这样的:首先是甲烷排放量的上下波动,以及非常炎热的夏季造成大规模火灾,排放大量碳。烟和烟雾覆盖中亚,减弱季风,引起中国和印度农作物大面积歉收。同时,根据厄尔尼诺模式,赤道地区太平洋海水温升高往往会给亚马孙和印尼带来干旱。热带森林和泥炭沼泽也发生火灾,释放更多的 CO2 到大气中,进入气候迅速变暖的快车道。“这是绝对会发生的,”尼斯贝特指出,“我们比我们自己想象的更脆弱。”   但是,各种反馈会变得有多强大?气候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过去和现在,但当用它来预测未来时会失灵。索尔补充说,即使地球现在正处在一个转折点,我们可能也没有意识到。  对气候政策来说,令人不安的是科学没有明确答案。曼宁说:“我们知道气候发展的方向,却不知道发展的速度。” 然而,科学家认为,不确定性也不能够成为不采取行动的理由。相反,不确定性会让全球更加努力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为不确定性揭示了气候剧烈变化的风险真的很大。尼斯贝特说:“此刻我们正在做的是,从地质年代的时间尺度上对发生的大事件进行对比,因此,我们会预测,输入现在的数据能得到与过去发生过的事类似的结果。”  汉森觉得自己如果不对这气候变化这一问题采取行动,就没有办法面对自己的后代。他说:“将逐渐失控的气候系统留给年轻人是不道德的。”   本文作者   约翰• A •加里是自由撰稿人,曾任《商业周刊》资深撰稿人,撰写的内容涉及科学、技术、医药和环境。   本文译者   闵庆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态农业与农业文化遗产、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资源生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曹智和白艳莹是他的研究生。   精彩速览   科学家认为,如果地球变暖的幅度可以控制在 2 ℃以下,诸如海平面上升等的大灾难就可以避免。   然而,长期数据显示,在 2 ℃的极限到达之前,有三种全球反馈机制可能导致全球气候以更快速度的变化:冰雪融化进入海洋、土壤冷冻层释放 CO2 和 CH4 ,以及冰川滑入海洋。  这些反馈效应将改变大气环流、加重虫灾和火灾的发生,从而加速气候变暖。   本文来源:“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 http://tech.sina.com.cn/d/2013-01-14/08237975495_2.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244 次阅读|6 个评论
事实胜于雄辩:2012-2013年暖冬和冷冬争论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7 05:36
事实胜于雄辩: 2012-2013 年暖冬和冷冬争论 杨学祥 2012 年1 2 月和 2013 年 1 月,罕见极寒再袭北半球。暖冬的预测又一次化为泡影。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 年 6 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 30 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 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3 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2009 年的悲剧在 2012 年又一次重演。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 2012 年 5 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 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 年 8 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 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 1998 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 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 “ 暖冬 ” 。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 2012 年 8 月 11 日指出 2012-2013 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 一、 2013 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 “ 冷冬 ” 的强度。 二、 2010-2012 年连续发生的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 2009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我们多次指出,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滞后 5 年左右);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 相关部门关于暖冬的两次预测误导了公众,应该向公众道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033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03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050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129.html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相关的科研论文被封锁在科研期刊,主流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是 50-70 年的气候冷暖变化周期),在新闻媒体上故意回避拉马德雷现象,只是片面地强调全球变暖。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22/content_737984.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20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072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6606.html 否认事实,拒不承认错误,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2. 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 : 253. 3. 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Oslo, Norway. 4. 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5. 杨修群 , 朱益民 , 谢 倩 , 等 .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研究进展 . 大气科学 , 2004, 28(6): 979-992. 6. 吕俊梅 , 琚建华 , 张庆云 , 等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 ENSO 循环的特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 2005, 10(2): 238-249. 7. Zhang Y, Wallace J M, Battisti D S. ENSO-lik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1900-93 . J. Climate, 1997, 10:1004-1020. 8. Mantua N J, Hare S R, Zhang Y, et al. A Pacific ingterdecadal climate oscillation with impacts on salmon production . Bull. Amer. Meteor. Soc., 1997, 78: 1069-1079. 9. 杨学祥 , 杨冬红 , 安刚 , 沈柏竹 . 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05, 35 (增刊) : 137-140 10.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11.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 2010-01-12 来源: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相关新闻 大雪闹元旦雪深 31 厘米 专家分析:“冷冬”成定局 水母网 2013-01-03 07:49:19 来源: 水母网 @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水母网 1 月 3 日 讯( YMG 记者 衣文萍) 从去年 12 月开始,降雪隔三差五来“报到”。 2013 年刚开始,降雪更是“勤快”。气象专家分析,此次降雪虽不是入冬后最大的一次,但是雪深最厚的一次,其中,烟台芝罘区和莱山区的雪深达到 31 厘米,福山和牟平雪深均为 22 厘米。针对 2012 年 12 月份的降水频繁度和气温的显著偏低,气象专家称,今冬“冷冬”已成定局。 今冬最厚降雪现身 受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从 1 日开始,一场大规模的降雪来袭。从 1 日 11 时截至 2 日 16 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 3.9 毫米,尽管平均降水量不大,但是各地雪深较厚。其中, 最大雪深和降水量在芝罘区和莱山区,雪深 31 厘米,降水量 10.6 毫米。莱州、莱阳和海阳降雪较少。 据市气象台台长石磊介绍,此次降雪范围相对较广。从 24 小时的降水量来说,此次降雪属于大雪范畴,但从总降水量来看属于暴雪范畴。“这次降雪雪深较深,是入冬最厚的一次降雪。” 气象专家分析说,这次降雪雪深是今冬最厚的。可是比起 2005 年 12 月份 39 厘米的雪深还差一些。从降水量来说, 1989 年 1 月上旬总降水量在 38 毫米左右。“当然,这次降水量按照一次降水量来计算,已经超过了历史常年值,不属于反常现象。”气象专家吴树功说。 今早气温更低 除了雪深较厚外,此次气温没有创出新低。据气象专家分析,昨天气温最低出现在栖霞,最低气温为 -10.1 ℃,而市区最低气温一直在 -8 ℃左右,没有超越 2012 年 12 月底的那次降温。 尽管气温没有创新低,但是市民还是感觉冷极了。 石磊说,昨天市区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 15 点,为 -6.9 ℃,也就是说,昨天即便最暖和的时候,气温也在 -7 ℃左右,市民感觉寒冷也属于正常。“ 2 日夜间和 3 日早上气温会更低,内陆可能出现 -16 ℃左右的最低气温。”石磊说。 气象专家预计,此次冷空气将从 3 日结束对我市的影响,未来三天天气相对较好,气温会有小幅的回升,预计 8 号前后还将有一次强冷空气袭来,预计会带来明显的降雪。 “冷冬”成定局 为啥从 2012 年 12 月份开始降雪会这么频繁?气温这么低?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吴树功。 据气象台提供的信息, 2012 年 12 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 38.5 毫米,较常年同期( 14.9 )偏多 23.6 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 25.1 毫米。全市平均气温 -1.7 ℃,较常年同期偏低 2.7 ℃,较去年同期偏低 2.1 ℃。吴树功说,“从目前情况看,今冬是冷冬已经成定局了。这是继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三个冷冬后的第四个冷冬了。” 说起从 2012 年 12 月初开始,我市降雪增多,气温显著偏低,吴树功分析说,这主要是大气环流形式造成的。因为多是冷流降雪,所以气温也较低。 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13-01/03/content_3964384.htm 武汉今年可能会是个冷冬 ( 图 ) 2013-01-06 03:10:00  来源 : 武汉晚报 ( 武汉 )      -7.2 ℃,这是气象部门记下的武汉昨天的最低气温。气象专家分析说,今冬武汉气温较常年偏冷,可能是个冷冬,但出现 2008 年持续低温冰雪天气的可能性不大。    连续 39 小时气温在冰点下   昨天极端低温 -7.2 ℃!   昨天早晨 7 点 23 分,武汉市气象台监测到的我市气温仅 -7.2 ℃,创下今冬新低。事实上,从 3 日晚上 7 点到昨天上午 10 点,武汉气温连续 39 个小时都在 0 ℃以下。   上一次武汉经历这种持久严寒,还要追溯到 2008 年初的低温冰冻天气期间。当年从 1 月 13 日到 28 日,半个月里有 12 天的全天最高温最低温都在 0 ℃或以下。   气象专家说,今冬武汉基础气温较低,强冷空气一来,就易现极端低温。不过,由于冷空气并不是一波紧接一波,因此,虽然昨天 7.2 ℃的最低温是新世纪以来第二低,但整体寒冷程度比不上 2008 年,跟前年 1 月 16 日的 7.8 ℃的极端低温也有差距。    或是北极海冰面积变小惹的祸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专家介绍,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北极海冰融化加剧,去年 9 月,北极海冰面积下降至 1979 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最低。北极海冰面积越小,极地冷气团中心向南偏移就越方便,南下冷空气活动也就越频繁,这容易引发欧亚地区及我国冬季的低温严寒。   武汉市气象台台长刘火胜介绍,在此大背景下,武汉今冬的气温截至目前也较常年同期偏低。而每年 1 月份,又往往是武汉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加上空气湿冷,使得眼下不少人感觉这个冬天冻得让人受不了。    2008 年冰雪灾害应不会重演   今冬以来,北方多地遭遇多年不遇的极端低温,南方不少地区近期也遭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有市民担心:武汉会否重演 2008 年的持续低温冰雪天?   刘火胜说,这种可能性不大。 2008 年冷空气活动十分频繁,一股接一股的冷空气使南方气温一次比一次低,而近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会有间歇,过程持续性不强,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灾害叠加。   不过刘火胜表示,眼下是武汉一年中最冷月份,未来三天武汉低温预计都不会超过 0 ℃。  预计武汉今天多云,偏北风 2 到 3 级,相对湿度 55%-80% ,最低气温 -4 ℃,最高气温 4 ℃;明天多云转阴天,偏北风 2 到 3 级,气温 -1 ℃到 5 ℃,相对湿度 60%-95% ;后天阴天有零星小雪,气温 0 ℃到 4 ℃。  记者符樱 ( 本文来源:汉网 - 武汉晚报 ) http://news.163.com/13/0106/03/8KGMAGCN00014AED.html 福建再迎冷冬 造成影响台风预计略有减少 2013 年 01 月 06 日 15:50 中国网络电视台   央视网(记者李效翔 报道) 1 月 6 日,记者从福建省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头两个月福建的平均气温依然偏低,将继 2011 年、 2012 年之后,迎来 1997 年以来的第三个冷冬。今年登陆或影响福建的台风(含热带风暴)约为 5 — 6 个,较往年略有减少。   福建省气象局正研级高工高建芸介绍,与常年同期相比,去年福建冬季的平均气温仅有 10.3 ℃,与常年同期相比偏低 0.8 ℃,成为 1997 年以来出现的第三个冷冬。   不过,冷冬之后,今年福建的春天还较为温暖,预计三四月间的气温都会高于往年。但春播期福建中北部的局部县市还将出现 4 — 5 天≤ 12 ℃的低温天气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雨季期间,闽江上游部分县市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洪涝灾害。   台风方面,去年共有 8 个台风对福建产生影响,但仅有 9 号强台风“苏拉”在福建境内登陆,并未造成太重大的损失。相比往年, 2013 年登陆或影响福建省的台风将略有减少,预计为 5 — 6 个,其中可能出现 1 — 2 个影响较为严重的台风。   (原标题:福建再迎冷冬 造成影响台风预计略有减少) http://news.sina.com.cn/o/2013-01-06/155025967424.shtml 大连 40 年没这么冷过了 2013 年 01 月 04 日 01:21 来源:大连新闻网 作者:刘湘竹   本报讯(记者刘湘竹)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从去年入冬以来我市气温一直偏低, 2012 年 12 月,大连市区平均气温仅为 -4.4 ℃,较常年同期值偏低 3.9 ℃,成为 1971 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低值。   据了解, 2012 年 12 月,我市平均气温为 -5.7 ℃,为 1971 年以来 12 月份的第二低值,仅比 1985 年的 -5.8 ℃差了 0.1 ℃。“大家可能觉得相差几摄氏度不算什么,但如果是平均气温,即使相差零点几摄氏度都会带来明显的体感差距。在气象领域,如果月平均气温偏低 1 ℃以上就算气温特低了。”气象专家说。   这个冬天为啥这么冷?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梁军认为,进入自去年 12 月份以来,极地比较强的冷涡朝东南方向移动,经过贝加尔湖向我国东北地区移动,这样冷空气源源不断地从高纬度地区向中低纬度地区移动,这就造成了影响大连地区的冷空气比较频繁,而且势力都比较强,通常是前一次冷空气刚过,气温还未回升,下一股冷空气就又来了,气温继续下降,所以天气格外冷。   现在不少人开始说这个冬天是冷冬,但是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上年 12 月到次年 2 月)的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值 0.5 ℃以上时,则该年该区域为冷冬。气象专家表示,目前,去年 12 月份气温明显偏低,但某一段时间的气温低,并不能代表这个冬天就是冷冬,还要看今年 1 、 2 月份的气温来判断。   据了解,从 2009 年起,我市已连续三年出现冷冬。此外,气象资料显示, 1 月份历来是大连地区一年当中最冷的月份。这个时期,寒潮活动通常较为频繁,一般一周左右就会有一次冷空气影响我市,大家最好做好大风降温和雨雪天经常光顾的准备。 http://news.hexun.com/2013-01-04/149724958.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794 次阅读|2 个评论
欧亚现百年低温极端天气:低温冻害的三周期
热度 3 杨学祥 2012-2-6 19:50
欧亚现百年低温极端天气:低温冻害的三周期 杨学祥 本次寒潮是由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拉尼娜事件引发,地球气温变化由以下三个周期来决定: 1800年的小冰期周期:潮汐强度确定,强潮汐对应变冷周期。从15-17世纪小冰期起算,下一次小冰期将发生在3107年,由美国科学家季林在2000年提出。目前处于全球变暖高峰,可持续到24世纪。 200年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1040-1080、1280-1350、1450-1550、1645-1715、1790-1820年已发生了5次,本次为1997-2009年开始,太阳黑子异常低值和太阳黑子周期长度超长(由11年变为13年)。目前进入变冷时期。 6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周期:前两次为1890-1924、1047-1976年,本次为2000-2030年,正进入变冷阶段。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引发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冻害;1955、1964、2008、2010、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和1957、1969、1972、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引发中国长江下游冬季连续冰冻天数超长。 目前地球处于长周期的变暖高峰,中短周期的变冷初期,忽冷忽热,极端事件频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4640 相关新闻: 欧亚现百年低温极端天气 英媒称小冰河期来临 2012年02月06日 08:05:48 来源: 钱江晚报 新华微博 寒流袭欧亚,现“百年低温”极端天气 英媒称“小冰河期来临”,寒冷现象或持续全球变寒了吗? ■科学家称大气环境异常 拉尼娜等现象是造成极端天气的原因 ■欧洲之寒未改全球变暖趋势 全球冷热不均将成“常态”   正当全球为应对全球变暖而争论不休之时,去年冬天持续至今的强劲寒流横扫欧亚大陆,目前多地出现百年一遇的极端低温现象,大雪覆盖,寒风凛冽。低温雨雪天气引发了交通瘫痪、电力供应中断,供暖供电供气受影响,学校停课,多国进入紧急状态,300多人死于严寒或与寒冷天气相关的疾病与事故,似乎好莱坞灾难电影《后天》的情景正在真实上演,更使得被罩上所谓“世界末日”传言的2012年多了一丝神秘。   全球似乎正在经历着“最冷”的冬天,人们不禁疑惑,世界到底是变暖还是变冷?罕见的低温天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多国科学家解释寒冷天气的原因,给出各自的说法,并预测天气变化的趋势。   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造成欧洲严寒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4日在日内瓦向媒体表示,当前席卷欧洲的严寒天气是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造成的。   纳利斯说,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阻碍了暖空气西进,导致欧洲地区温度骤降。而过去数日,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地中海的暖湿气流在东南欧上空交汇,给该地区带来大量降雪。   纳利斯指出,当前的严寒天气并不意味着今冬是欧洲最冷的冬天,“如果我们回忆一下2009至2010年那个冬季,就会发现寒潮来得更早,持续时间更长,它自2009年12月开始,贯穿整个2010年1月和2月的大部分时间。”   纳利斯说,去年整个12月和今年1月份的大部分时间里,欧洲整体气温较往年偏高,“因此我们不认为这次寒潮能创低温纪录。当然,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创纪录低温,具体情况仍有待采集数据后确认。”   世界气象组织一些专家认为,欧洲等地区的严寒天气将持续几天,但具体会持续多久取决于高压气团带来的阻挡效应什么时候结束。   气候变暖北极冰减少 导致北半球极寒   据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公布成果说,气候变暖使北极圈内巴伦支海的海冰减少,造成低气压北移,西伯利亚高压范围扩大,形成强冷空气袭击日本,使日本进入严冬。   巴伦支海位于挪威与俄罗斯北方,是北冰洋的陆缘海之一,大部分处于北纬70度以北。海区大部分有结冰现象,但西南部常年不结冰。   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日本气象厅数据发现,当巴伦支海的海冰面积减少的时候,低气压的行进路线会从正常情况下的西伯利亚沿海向北推进至北冰洋沿岸。   其结果是低气压携带的暖空气无法进入西伯利亚地区,西伯利亚高压范围扩大到北冰洋沿岸。因此,北半球的寒冷地区的范围也随之加大了。   人类面临“小冰河”期 冷天或持续30年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   英国《每日邮报》因此宣称2011年开始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不过,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北半球遭遇寒冬,并非是全球变冷,而是因为北半球出现了气象颠倒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北极磁场震荡造成的。   报道解释称,北极上空的大气压力会出现两种极端变化,直接影响北半球出现暖冬或寒冬。而此前有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面临非常强烈的活跃期,这将影响到地球磁场变化,甚至出现地球磁场偏转或者转移。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2/06/c_122658441.htm 欧亚现百年低温极端天气 英媒称小冰河期来临 2012年02月06日 08:05:48 来源: 钱江晚报 新华微博   我国科学家:大气环流异常引发极端气候链   针对近期气候寒冷的异常现象,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象高级工程师王启祎解释说,全球气候变暖是事实,寒冷事件是由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决定的。   王启祎表示,气温曲线上升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波动式上升,反映的是自然的规律。对气候变化情况,不能只看几年,而是要从一个较长时间尺度上来看。   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看一个气候态要以30年平均来看待,从30年滚动情况上看,全球气候还是变暖的。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没有本质变化。   对此王启祎表示,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寒冷事件”是地球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反馈机制的必然结果。   具体而言,首先,气候变暖引起气候突变而进入到一个寒冷气候期是正常现象;其次,气候变化有其自然属性和规律。   另外,感觉上的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加剧,完全归因于气候变暖是不客观的,异常和灾害在较暖期和较冷期都可能出现。   对于严寒事件的成因,王启祎表示,欧洲强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国低温实际是相同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极端气候链。   王启祎强调,“气候突变除了大气环流的异常之外,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也是一大因素。人们不必为此惊慌,更没有必要与所谓的2012世界末日的理论联系起来。”   极端天气或成常态   新华社昨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多数气象学家认为,严寒与全球变暖,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全球变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因此,阶段性低温不能说明气候变暖的停滞或减缓;部分地区的寒冷,也不能阻止其他地区的变暖。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2/06/c_122658441_2.htm 欧亚现百年低温极端天气 英媒称小冰河期来临 2012年02月06日 08:05:48 来源: 钱江晚报 新华微博   许多专家把欧洲严寒天气归咎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以及拉尼娜现象。但谁都不否认,它们与全球性气候异常有关。世界气象组织预测,随着全球变暖,今后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将更为频繁,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   人类正处于极端天气的适应期,除了严寒,还会遭遇炎热的酷暑、狂暴的飓风、滔滔的洪水等。甚至有朝一日,风调雨顺可能被视为奢侈品。   当极端天气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准备好了吗?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拉尼娜现象   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是一种和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气候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   科学家认为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2/06/c_122658441_3.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584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专家:南涝北热或与全球降温转折有关
杨学祥 2010-6-29 09:30
专家:南涝北热或与全球降温转折有关 2010-06-26 08:31 南方日报 一个月前刚脱离干旱的困扰,现在又受暴雨侵袭。旱涝两重天,我们防汛抗旱指挥部全年都神经紧绷,在连日遭受暴雨侵袭的广西百色,一位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干部向记者苦笑。 同一时间内,我国气候异常南方频遭暴雨袭击,北方却延续高温天气。昨日上午,中央气象台挂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广西、广东、福建及浙江、江西将有大到暴雨。同时,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却悬挂高温晴热天气的蓝色高温预警。 11轮强降水陆续浇灌南方,却浇不灭人们心中的问号。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强度越来越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南北冷暖倒置凸现气候异常 中央气象台统计,6月以来江南大部、华南北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两成以上,其中江西大部、福建西北部、广东北部、湖南南部的部分地区偏多五成至一倍。江南、华南主要多雨区(雨量大于400毫米区域)平均降雨量达587.8毫米,降雨量之多为历史同期第一位。 与此同时,继今年6月8日11日连续高温日出现后,东北第二次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省会城市中哈尔滨出现持续3天高温日,长春也出现2天高温日。对比更加强烈的是,6月份以来,有四大火炉之称的武汉、南京、重庆、南昌气温不超过25℃,被人调侃为火炉熄火,冰城发烧。 全国范围内的冷热反常,降水不均,引起了专家们的重视。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情处副处长钱燕、广东省气象局气候预测评价室专家潘蔚娟等人分析,今年暴雨频频主要与几个异常有关:一是南海季风爆发异常早。今年5月5日爆发的南海季风,比往年同期偏早10至20天,造成西南暖湿气流异常强盛,且从南往北推进影响华南地区;二是中纬度的西风槽异常活跃,不断有冷空气下移;三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6月初虽有所增强,但6月上旬后期又开始减弱,导致暴雨不断。 厄尔尼诺使气候变得古怪 钱燕认为,全球变暖是导致严重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多发、频发的大背景。 厄尔尼诺是赤道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它会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共发生14次厄尔尼诺现象。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不下雨,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 浙江大学气象信息与灾害预测研究所所长谭季青分析,南方现在的持续暴雨与年初欧洲、我国西北的暴雪有关。大量水汽融雪后,通过植被和土壤沉降下来,回暖后又再蒸发,并通过西风带输送到南方。以往我国南方降水主要以西北太平洋暖湿气流输送水汽为主,今年从北方也有水汽输送,再加上冷空气活动频繁,所以南方暴雨就比往年多。谭季青解释,因为地球的水汽总量是平衡的,南方降雨多了,北方降雨就会比较少。 降温转折从1998年开始 极端的冷事件和热事件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变率增大、气候波动幅度增加的反映。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说。谭季青则表示,从1998年以来,全球气候开始出现降温的转折点,在转折时期,极端天气时间都会增多。可以预见厄尔尼诺、暴雨、暴雪等极端气候现象还将频繁发生。 持变冷转折观点的还有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杨学祥,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全球气候已进入变冷周期。在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名词解释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ODP),是全球气候以大约60年为周期的冷暖转变。 http://china.nfdaily.cn/content/2010-06/26/content_13205978.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0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