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煮鸡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好萌的煮鸡蛋
热度 3 nyj 2016-4-4 07:07
清明节吃煮鸡蛋、孩子间相互碰鸡蛋是北方很多地区的习俗。之所以要吃煮鸡蛋,大概来源于寒食禁火,煮鸡蛋是较好的冷食熟食品,再就是此时正值鸡下蛋高峰,家家户户多少都攒下了几个鸡蛋,人们可以正好借此增加点营养。现在鸡蛋早就成为人们日常基本食品了,已经不像原来物质缺乏年代那样珍贵,清明节吃煮鸡蛋的习俗也逐渐淡化了。 2012 年 4 月 5 日 是清明节,早上煮了几个鸡蛋,其中有一个破裂,溢出的蛋清、蛋黄凝固成一个动物脑袋形状,蛋黄像圆圆的脸,两块蛋清像两个耳朵,萌萌的,很是可爱。如果再给它添上眼睛、鼻子、嘴巴,也许就更可爱了。可惜当时只拍了照片,没有再创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69 次阅读|7 个评论
娘煮的鸡蛋
热度 26 Hongbolu 2014-9-8 19:34
36 年前的秋天,我离开农村奔赴江南上学,要从农村老家先坐马车到赤峰,然后再乘火车(中间转三次)经过两天两夜才能到达南京。那时家里没有钱,连买个面包都是奢侈,娘就给我煮了几只鸡蛋让我在路上吃。 看见弟弟妹妹眼馋的样子,我多想留下几只让他们尝尝,可娘不许:“家里有鸡,还会下蛋 … ”。我知道,除了年节,全家人平时都不吃鸡蛋的。那时每户人家也就养几只鸡(多了就是资本主义,当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喂养),用卖鸡蛋(每只鸡蛋大约一毛钱)的菲薄收入购买油盐酱醋之类的。 从那以后每次我从老家返校,娘总是给我煮一包鸡蛋。鸡是娘喂养的,蛋也是娘亲自煮的,每当我在火车上吃着鸡蛋,浑身就充满了力量。后来我留在南大当老师,不再担心路上没吃的,但娘煮的鸡蛋却是我必带的珍贵特产。 十几年前,弟弟妹妹在赤峰事业良好,就将父母接到城里居住,我回赤峰看望父母就到城里的新家:父母在哪,哪里就是家!亲情在哪,家就在哪! 每次离家前娘就到自由市场上买上一筐上好的本地鸡蛋,然后都煮熟了,央求着让我带上。其实我早就不喜欢吃鸡蛋了,就和娘商量少带几只意思意思,我小弟和小妹就开始批评我说:“娘煮的鸡蛋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只有大哥你享受到这种待遇啊!要不然先抢着吃一个 … ”他们每人打开一只放到嘴里。看见娘的双眼眯成了线,而热泪模糊了我的双眼。 遗憾的是,在南大学习、工作了 21 年,因为居住条件太差,未能接父母去南京一住。直到 2002 年我到东营有了自己的独立住房,才接父母短住一月,但父亲的癌症已到晚期,不得不回到赤峰由弟弟、妹妹照顾(他们有自己的医院)。父亲走了以后,我听从弟弟妹妹的建议,坚持每年暑假回家一趟看望老娘。大约十年前开始,赤峰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暑假返程的火车票越来越难买,于是最近几年我就改为开车回家。 今年春天娘做了腰椎间盘手术,卧床多日,可我忙于在西部出野外,未能及时回来看看。这次完成今年野外任务后,一家三口驱车赶忙回到赤峰。路上不时告诉弟弟妹妹们已经到哪里了,免得娘着急打电话过来。 我刚将汽车开进院子,就发现娘已经扶着室外楼梯慢慢向楼下挪动。虽然手术让娘的腰疼减轻了不少,但我还是发现娘的身体一年比一年老了。我赶紧命令儿子:“赶快去扶住你奶奶 … ”。 在家的日子里,我们开车到妹妹、弟弟家,娘都一直陪伴着,即使是很疲劳,她也说不累。看到我身体不适,娘比谁都着急。我这个对父母孝敬最少的人,却是娘最牵挂的人 … 这不,知道我们自己开车,娘每年煮的鸡蛋越来越多,即使路上全吃鸡蛋也还是多。看着一大篮子鸡蛋,我弟弟赶忙说:“娘煮的鸡蛋,可得给我留点 … ”于是弟弟妹妹分别从篮子里截杀了不少,我从心底感受到这种手足之间的温馨。 从 36 年前开始我就从未与父母、弟弟妹妹一起过中秋节,今年也不例外。上午刚给娘打电话得知,她正在大妹妹家,妹妹那个喜欢光腚的小孙子在她身边哈哈地笑着。 我的弟弟妹妹们对娘的照顾十分周到,这让我非常满意。唯一牵挂的是娘对我的牵挂。于是便有了这篇短文。 在这中秋月圆的时刻,我从心底祝福:娘的身体更加硬朗,弟弟妹妹们以及下一代后生们天天快乐! 也祝科学网同仁: 节日快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218 次阅读|52 个评论
学习身边的科学: 蒸鸡蛋代替煮鸡蛋
热度 7 jitaowang 2013-3-13 01:30
作者 : 王季陶 今年 1 月写过一篇博文 : “ 向保姆学习煮鸡蛋 ”. 学习以后还分析了一下其中的科学道理 , 似乎头头是道 . 但是还是没有学到其中的创新性 ! 不久前向另一位保姆学了一个新招 : 蒸鸡蛋代替煮鸡蛋 , 效果更好 ! 其中的道理还是那些 , 就是少学了一个创新性 ! 我家习惯早上吃包子和鸡蛋 . 包子是事先自家做好的 , 鲜鸡蛋也是事先买的 . 因此两者都是从冰箱 (4 o C) 中取出 . 过去是在煮鸡蛋同时把包子放在碗中蒸热 . 结果发现锅中水多水少 , 加热快慢 , 得到的熟鸡蛋剥皮时就是不一样 . 于是就学习总结了前一位保姆的经验 : 鸡蛋要用冷水浸没 , 快火烧水到沸腾 , 再保持 10 分钟 , 用冷水一冲鸡蛋就很容易剥皮 . 其中的原因是 : 1. 鸡蛋至少有三层 , 蛋壳 ( 固体 ), 蛋皮和流体部分 ( 蛋清和蛋黄 ). 2. 蛋壳 ( 固体 ) 和蛋皮都有气孔 . 3. 加温时 , 流体部分的膨胀系数大于固体的膨胀系数 . 结果 : 1. 大火用水浸没煮鸡蛋时 , 绝大部分鸡蛋的流体中心部分还是冷的 , 没有来得及膨胀就在外层凝固成熟蛋白 . 于是熟鸡蛋白和蛋壳的空隙大 , 加上冷水一冲 , 很容易把鸡蛋剥皮 . 2. 反之 , 小火或没有用水浸没煮鸡蛋时 , 内外同时受热 , 鸡蛋的流体部分慢慢膨胀到蛋皮的气孔中 , 于是煮好的鸡蛋很难剥皮 . 道理讲得头头是道 , 似乎天衣无缝 , 实践的效果还不错 , 但是还不是很理想 . 有时熟鸡蛋好剥皮 , 有时候不好剥皮 . 我也无奈 . 另一位保姆不和我讲道理 , 而是把生鸡蛋洗干净以后和冷包子一同放在蒸锅中一起蒸 . 蒸了 10 多分钟以后 , 把鸡蛋冷水一冲 , 几乎次次都很好剥 . 我一想 : 对啊 ! 其中的科学道理和上面讲的是一样的 . 100 o C 的高温蒸汽直接和冷鸡蛋均匀接触 , 外层的蛋白很快凝固了 . 中心部分的流体蛋白和蛋黄都来不及膨胀 , 当然和蛋壳的空隙大 , 容易分离剥皮 . 和后一位保姆相比 , 就是少了一些创新性是吗 ! 这才是学习的关键核心 ! 依样画画葫芦好做 , 领会精神创新难啊 ! 我不是煮鸡蛋的专家 , 说得对不对 ? 都欢迎指正 !
个人分类: 其他|7602 次阅读|16 个评论
向保姆学习煮鸡蛋
热度 1 jitaowang 2013-1-22 16:35
作者 : 王季陶 煮鸡蛋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 可能谁都会做 , 也没有去想什么 . 最近热包子和煮鸡蛋一同做 . 就偷懒 , 拿一个大锅子 , 把包子放在碗中 , 碗的外面放很浅的水和鸡蛋 , 一煮开再等几分钟 . 包子蒸热了 , 鸡蛋也煮好了 . 被做钟点工的保姆看到了 , 她说 : “ 你这样煮鸡蛋不对 , 你看 , 这样煮好的鸡蛋不好剥 . ” 果不其然 , 剥鸡蛋时熟的鸡蛋白和鸡蛋壳内膜粘连在一起 , 还要从蛋壳上把蛋白用瓢羹刮下 . 保姆说 : “ 煮鸡蛋要加冷水把鸡蛋完全浸没 . 这样煮好的鸡蛋就好剥 . ” 一经试验 , 几分钟后 , 煮熟的鸡蛋非常好剥 . 特别是把刚煮好的熟鸡蛋 , 用冷水一冲 , 更容易剥 . 这时我就在想 : “ 为什么 ?” 其实这就是 热胀冷缩的原理 . 通常流动的液体 ( 包括蛋白质 ) 热胀冷缩的的系数比固体 ( 包括蛋壳 ) 大 . 鸡蛋是冷的 , 浸满水很快煮开 . 整个靠近蛋壳的蛋白就完全凝结成半固体 . 这时鸡蛋中间还是冷的 , 总体积比较小 , 也就是鸡蛋壳和熟鸡蛋白之间还有一定的余地 . 因此按照保姆的方法煮鸡蛋就容易分离 . 如果不浸满水加热 , 鸡蛋的上部是缓慢的蒸汽加热 , 直到整个鸡蛋都受热体积膨胀以后再凝结 , 因此熟鸡蛋和鸡蛋壳的内膜就容易粘连 . 为了验证想法是否正确就做了以下试验 : 第一天 : 用小锅放冷水刚好浸没鸡蛋 . 约 7 分钟煮开再保持 8 分钟 . 把其中一个鸡蛋立即用冷水一冲 . 非常好剥 . 另一个放在热水中自然冷却 , 结果好剥的程度差一些 , 也不错 . 理由 : 靠近蛋壳的外层蛋白凝结早 , 鸡蛋中间还是冷的 , 体积小 , 和蛋壳内膜容易分离 . 第二天 : 特别用大锅放冷水浸没鸡蛋 . 故意小火煮了一个小时才煮开水 , 再保持两三分钟 . 不管把鸡蛋立即用冷水一冲 , 还是放在热水中自然冷却 , 结果都不容易剥 . 理由 : 靠近蛋壳的外层蛋白和鸡蛋中间基本上是同时加热 , 热胀冷缩体积大 , 和蛋壳内膜不容易分离 . 第三天 : 再用小锅放水浸没鸡蛋 . 约 7 分钟煮开再保持 3 分钟 . 把鸡蛋立即用冷水一冲 , 结果得到半熟的淌黄蛋 ( 音 ). 鸡蛋壳也很容易剥 . 理由 : 进一步证明第一天的鸡蛋中心部分是冷的 . 其实 , 鸡蛋壳和内膜都是布满小孔的 . 煮鸡蛋刚刚加热时就可以看到有很多微小的气泡从整个鸡蛋壳上出来 . 流动的蛋白质一旦膨胀到小孔中就很难分离 . 以上看法是否正确 , 欢迎指正 !
个人分类: 其他|5197 次阅读|2 个评论
冰火两重天——应迟菲
yangyongtian 2012-5-30 08:14
冰火两重天——应迟菲
孟夏吐鲁番, 冰火两重天。 气温六十度, 都可煮鸡蛋。 节能不用火, 绿色且天然。 只是降水少, 两利不得全。 摄影 迟 菲 摄影 迟 菲
个人分类: 诗配画|2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历3月3日我的细米菜煮鸡蛋
热度 3 毛宁波 2012-3-24 14:19
农历3月3日我的细米菜煮鸡蛋
今天是农历的3月3日,按照湖北荆州的风俗,要用细米菜煮鸡蛋煮鸡蛋,传说是可以治疗头疼的。往年都是吃母亲和岳母做的,今年母亲在住院,只得我来煮了。我去菜场买了2把细米菜,5毛钱一把。在家做了如下的细米菜煮鸡蛋,好坏不加评说,态度是很好的,母亲吃了疼痛都缓解了许多! 母亲在医院接受骨质疏松治疗仪的治疗
个人分类: 其他|14127 次阅读|3 个评论
采用实验工艺流程哄(骗)老婆/老公
热度 9 wangxh 2011-12-20 17:36
看来“科学家婚恋网”俺是拦不住了,所以先发表一篇文章占个鲜儿。等婚恋网正式营业了,就把此文搬过去。 题目虽然包括老婆和老公,但俺只说哄老婆或骗女朋友。至于哄老公嘛,没有实践俺岂敢多嘴? 这是俺第一次正式场合用妻子的俗称,因为是调侃文章嘛,题目更随便,嘿嘿! 哄老婆——完全可以用于“哄骗”女朋友——其实很简单。 注意: 这里的“哄骗”是善意的积极的。 学习知识的最高境界是应用,提高能力的最高境界还是应用。如果你真正掌握了做实验的真谛,那么就可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应用之、实践之,包括哄老婆或追女朋友。 首先,观察其癖好 。就像观察实验过程一样,在观察以前不妨设想会发现什么现象或特征,目的是找到其软肋——就像做论文找到创新点一样; 其次,针对软肋投其所好 。找到创新点,一定要付诸于行动,否则等于没有发现。对追求女朋友的朋友来讲还有一种后果:别人也发现了创新点,人家捷足先登,抢得先手——相当于发表论文。而你是引用人家的文献呢还是抄袭?引用文献相当于“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抄袭呢相当于“第三者插足”,充当了一个不道德的角色,悔之晚矣! 再次,一定要用最经济的方式 。真心跟你过日子的老婆是心疼你乱花钱的,一般情况是:你花的时候她认为你花“她的钱”,她心疼;她花的时候也是花她自己的钱,但不心疼——虽然有时买一件衣服仅仅穿一次就束之高阁。 如果在一起过日子好几年、十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还未找到其软肋,那恭喜你呀,伟大的科学家伙,还是那句话——你太适合搞科学研究喽! 如果追女朋友追了好几个月或好几年,还未发现其软肋,那恭喜你呀,伟大的科学小家伙,也是那句话——你太适合搞科学研究喽! 俺不光有理论,也有实践,奉献一例: 俺家狮子吼(不是蔑称而是昵称啊,不要误会)最愿意早上有一个 蛋黄七八分熟的煮鸡蛋 ,所以只要俺一遇到“不测风云”,俺倔人就施展拿手的 鸡蛋由生变熟 热处理工艺 : (1)2 ~ 12个的鸡蛋,以4 ~ 6个最适宜(也别委屈了自己,也要一个。其它的可以给孩子,可以让老婆带着给同事,以满足其虚荣心,更可以带着给学生分享喽); (2)洗净(愿意吃特殊味道的朋友,可以不洗); (3)与凉水共下奶锅,水至少没过鸡蛋的66.6667%(假设鸡蛋躺着。愿意用大锅也可以,水的深度是不能小于前面的百分数); (4)开始加热——也就是升温,至100℃时保温1分钟;然后降温至80℃,再保温3 ~ 4分钟;而后停止供热继续随锅冷却约3 ~ 5分钟。这里注意保温时间与鸡蛋多少成反比例关系! (5)取出来放在冷水里“淬火”一会,蛋皮变脆好剥,还容易与蛋清分离; (6)接下来该干什么你知道的,已经不属于“工艺技术”范畴,而是“人际关系”或“人力资源管理”范畴,你自己看着办吧。 怎么,某位朋友真不知道,那好啊,你可能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伙,恭喜恭喜!据说老爱的夫妻关系搞得一塌糊涂 ~~~~~,哈哈哈
个人分类: 心之悟|6221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陈式微博】喝碗汤吧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1-10-22 20:48
  某地时兴童子尿煮鸡蛋。   某人到了某地,当地人很热情地煮了一锅童子尿鸡蛋,给客人吃,客人很为难,可是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好意,就说:我不喜欢吃鸡蛋。   当地人说:那就喝碗汤吧,说罢就盛了一大碗端到了客人跟前。
个人分类: 趣论|1613 次阅读|1 个评论
爱的增速能用煮鸡蛋测量嘛?
yanghualei 2010-6-29 20:48
假如爱只能用煮鸡蛋来衡量 那么爱每增加一份 则相对上一份爱 煮的鸡蛋是增加 还是减少
个人分类: 动物军事|302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